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

第1篇: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

高校档案是指高校在自身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历史意义的各种文字、图表等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校园文化是高校在自身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的综合,更主要的意义在于精神文化层面,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多形成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特色等高度性、集中性的概述,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精神引领。档案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既有联系有互相区别。它们的共性在于:

1.性质相同,两者都是高校在自身办学过程中形成的重要财富,对学校的办学发展、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目的一致,两者都是为了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为了学生的成才发展,为了校园的和谐稳定。两者的区别在于高校档案记录的是学校的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且档案是以静止的状态记录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却是高校正在发生的、即将发生的,一种动态的文化传播方式。也可以说档案像个老者,静静的诉说过往,校园文化却是发展中青年,他在不断地蓬勃发展,改变历史。

二、高校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是其属性发展的内在需求。

高校档案首先具有文化性,高校档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品。高校档案真实记录了高校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充实记录了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感人事迹,包含了高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实践、服务地方的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的知识信息,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保存者,更是校园文化进一步发展创造的推动者。基于这点高校档案的文化属性表明高校档案有积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条件,更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高校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是其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就如大家所知,高校档案是高校历史的见证、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高校创新的不竭源泉,但现实状况就是高校档案的应有地位还没有得到重视,高校档案大多数时候也只是放在档案馆的一盒盒卷宗,高校档案的知识性、文化性、传承性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重要作用,为了充分显示高校档案在高校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高校档案必须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投入到红红火火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让高校档案真正焕发第二春。

三、积极利用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一)档案工作者转变认识积极投入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国家对档案工作的越来越重视,各级部门对档案资源开发意识的增强,档案管理人员改变传统观念,积极投身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浪潮中。档案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管理的档案资源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通过充分挖掘档案资源,发现其中很多隐含的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有用信息,通过分析整理,给公众呈现一些与众不同的优秀档案资源、优秀档案文化,改变大众对档案工作的传统看法,也增加对档案知识的了解。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中,档案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二)利用学校档案积极做好校园文化的创新作用。

档案忠实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史,是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文化在学习中传承,又在大家不断的创造中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档案作为巨人的肩膀可以给校园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在档案与文化的关系上,学者冯惠玲指出,“档案是文化创新的基础。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可以从档案中吸取历史文化的精髓,作用于社会意识形态,形成新的文化价值判断,也表现为人类可以在借鉴已有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新的文化。”因此校园文化工作要创新,就必须依托学校档案的支持。档案管理人员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看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档案资料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校园文化。

(三)利用高校档案激励大学生坚定信念。

高校档案是学校发展历史的忠实记录,档案凝聚着全校几代人共同的奋斗经历和不懈追求,凝聚着学校艰苦办学的历史和坚持创业的精神,这对于高校来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大学生通过宣传教育、通过实地了解,能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也能达到前辈们所取得的成绩,有一种很强的示范效应,使学生始终能保持一种昂扬的斗志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这对建设整个学校的优良学风校风意义重大,也为推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进一步加大档案征集范围。

第2篇: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

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一个人成长经历的记载,有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组成,它记录了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德才表现及发展过程。它服务于本单位的组织人事工作,服务于当事人。高校人事档案作为教职工的重要履历资料,既是学校各级部门考察提拔干部的重要凭证,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是改革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

1.1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依据

新时期的高校人事制度要求组织及领导能够“知人善任”,这就要求组织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能够善于了解人、使用人和培育人,做到选贤举能。因此,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全面了解其历史经历,以能够是学校的人事制度更加科学地制定。而人事档案中记载着一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政策水平、组织活动能力、学历知识水平、业务技术专长、家庭社会关系和身体健康状况等。查阅一个人的人事档案就能够对被查阅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上级组织只有将一个人的现实表现与历史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全面的了解他,以能够在日后的任用中扬长避短,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完善学校的人事制度。

1.2人事档案是维护个人权益和福利的法律信证

档案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学校中也是一样,教职工如果没有档案,很多手续就无法办理。随着学校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及退休后保险金的发放问题上,个人档案所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受保时间等都是最主要的依据,没有人事档案,社会保障与本人福利将受到影响。同时,在教职工的职称评定时,也需要档案作为信证,而职称的评定直接与教职工的收入挂钩。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能够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学校的建设中去,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2.文书档案对高校发展建设的服务作用

高校文书档案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校综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文书档案管理,不仅能够有助于健全文书处理工工作制度,提高公文质量,更有助于高校作风建设,提高高校工作效率。

2.1文书档案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助手作用

文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集散地,无论是上级下达指示、下级请示工作,平行业务联系,还是各部门人员查找资料,都要首先使用文书档案。文书档案作为高校信息传递的窗口,对高校各种工作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既可以收集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为行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及咨询服务,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又可以为各部门的人员起草文书、拟办、催办等工作提供资料和借鉴,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

2.2文书档案在高校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行政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作为行政工作的记录者,文书档案记录着学校各种行政工作的通知、公告、文件等重要信息,对于日后开展行政工作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行政人员可以通过查阅文书档案了解类似事件在历史中的处理方式,结合当前要求做出最佳的方案,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同时,文书档案的存在还可以对行政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约束,工作人员所做的任何工作都会在文书档案中有所记录,一旦出现违纪的现象便会在档案中有所记录,这样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也是一种监督,促使工作人员自觉地遵守规则,有利于高校和谐有序的发展。

3.基建档案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的基建档案是高校建筑规划、建设、管理;旧房改造、功能变化;校区开发、基础建设的改建等的历史档案。高校中的基建档案是指在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和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标及声像载体材料等。这些档案是高校工程项目的历史凭证,是各种工程建设、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工程的依据,对校园规划、施工管理以及解决产权、经济纠纷等都有重要意义。

3.1基建档案在高校建设中的可以多次利用

基建档案承载了高校建设的大量信息,这这些信息的是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用集体智慧在实践中不断创造的成果,其中含有大量十分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重复利用的。例如:工程设计档案都是经过众多科技人员的设计,经过实际施工的考验,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成果,在以后工程中有相似的设计时,重复利用可以减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且是提高设计质量的最佳途径。

3.2基建档案是高校建设的历史凭证

在众多的基建材料中有很多具有依据性的文件,例如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任务书、建设书、批复报告、可行性研究、规划、征地、计划资料等,它们客观地记载了当时的事实情况。在对学校进行改造的时候,利用这些档案资料可以准确、迅速地完成改造任务,大量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开支。如果施工单位与学校发生分歧,这些档案资料可以为学校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以维护学校的利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设备档案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大批引进学校,尤其是教学实验设备更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仪器。学校作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引进这些设备需要大量资金,因此,管好用好这些设备显得尤为重要。设备档案的存在就为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维修、技术改造提供科学技术依据,减少因为档案缺失而造成的种种不便。设备档案可以为计划引进提供信息,为学校论证提供论据;为仪器设备使用把关,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设备的维修、保养、技术改造提供有价值的技术依据,对学校的科学管理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5.教学档案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状况的真实记录,是以文字、图表及声像等形式形成的历史记录材料,是反映和评价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具有保存价值。高校教学档案是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依据,它真实的记录了以往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集中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十分珍贵的材料,它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供宝贵的参考经验,使教学的改革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更加省时、省力;教学档案还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它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全体教职工的教学活动,为人们提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明材料和重要依据;教学档案还有为院校间相互交流学习提供可靠的交流资料,提供有效地利用;教学档案还是教学评估通过的保证,教学评估中的信息多取自教学档案,虽然教学档案本身没有在教学评估中单独设立条目,但评估指标体系的各个条目的评分标准都是以教学档案所反映的情况作为依据的。

第3篇: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高校记忆;高校档案;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G2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53-02

档案属于典型的历史记录,也是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成为记录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对于高校而言,高校档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是高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支柱,高校文化借助档案可以得到有效的保存与传承,并实现发展和传播。而高校文化的建设也提升了档案建设工作的有效性,让档案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些文化是影响高校人的重要记忆,在“高校记忆”背景下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出档案的功能,还可以进一步促进高校文化建设。

1 “高校记忆”背景下高校档案文化的功用分析

高校档案是在高校长期的管理工作、科研活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信息记录,是高校文化的传承,见证着高校的发展。高校档案充分反应出高校的教育理念、校园风貌与办学特色。从档案的文化功用来看,高校档案的功能具有四个内涵。

文化积淀 高校内部的档案是在长期实践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真实地反映出高校的发展变迁,真实、可靠。从高校档案中可以窥见高校在长期发展实践中积累出的文化,是高校教育模式、技术水平、思想内容的有效载体。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很多高校都未意识到档案的重要作用,疏于管理,致使高校文化资源被破坏。通过“高校记忆”能够表现出高校的发展规律,是最有效用的文化资源。失去了“高校记忆”,就无法深入挖掘出高校的历史轨迹与创新源泉,从这一层面而言,“高校记忆”有着积累文化的作用[1]。

教育作用 高校档案是高校内部管理人员、教职工、学生在长期实践工作中总结的结晶,能够传承高校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作用。从高校成立伊始,档案就记录着一代又一代先辈为高校建设所付出的艰辛,如果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但是,现阶段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实效性差、系统性不足,教育功能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

“高校记忆”是历史文化的表现,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具有价值的图片与文字让师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这对于他们的行为与心理有着一定的约束效果。此外,还可以利用“高校记忆”开展教育工作,让学生获取到深刻的人生体验。

传播功能 传播功能是文化的基本功能之一,高校档案中承载着深刻的高校文化,很多文化都有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将其利用起来不仅可以惠及师生,也可以在社会中产生良好的影响。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兼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他们能够将档案进行汇集和整理,从中浓缩出档案精华,将这些精华利用起来能够充分发挥出档案的传播效用。

休闲作用 在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下,社会大众对于休闲文化的要求越来越旺盛。在“高校记忆”背景下,档案管理者可以充分发挥出其中的休闲功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为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深入挖掘档案资源,丰富信息资源,将精华与成果展示出来,让教职工与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高校的历史文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举办展览,让教职工与学生参观、操作,充分挖掘出档案中蕴含的休闲功能,既可以开拓师生的眼界,还可以愉悦他们的心灵,为他们提供美的体验。

2 “高校记忆”背景下建设高校档案文化功能的措施

高校档案具有强烈的文化功能,能够起到重要的文化激励和促进作用。就现阶段来看,多数高校还采用传统的模式在管理档案,这是无法发挥出档案的功能的。为此,高校管理者与档案工作者需要充分意识到“高校记忆”这一背景,意识到其中的文化气息,发挥出档案的作用。

促进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 在“高校记忆”背景下,档案工作者需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认识到档案的功能,对档案进行合理的开发、积累以及利用。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档案工作者要采用合理的措施扩展工作范围,转变被动的工作观念,积极主动挖掘档案中的文化资源。“高校记忆”既能够收集出高校发展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还能够表现出各类体制性档案。对于“高校记忆”中未涉及的档案,档案工作者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收集,丰富学校内部的档案,档案可以为图像、图片、文字等形式。

除此此外,高校管理人员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可以从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比如设置专门的档案收集部门与管理部门,以专人专项管理的方式,促进档案建设工作的发展,凝练出档案中的文化精髓,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文化动力[2]。

注重信息资源的共享 高校档案管理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走向现代化管理,在网络的普及下,信息资源变得更加具有交互性,数字化背景也为“高校记忆”赋予新的内涵,高校档案建设者需要积极搭建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信息的共享[3]。此外,还要意识到,在“高校记忆”背景下要注重信息的传递,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对于信息的需求,要将各类档案信息整合起来,充分还原高校的全貌。而与此相关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主体也具有多元性特征,需要进行集中与系统的管理,才能够更好发挥出作用。考虑到这一因素,高校需要着手建立起专用的专题档案数据库,整合信息资源,将各类档案资源联合起来,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

提升档案文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高校档案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的,具有深刻的文化性。目前,多数高校都是按照传统科研类型、教学类型、行政类型、党群类型进行分类,很多具有价值的资料并未纳入档案管理工作中,严重影响了文化档案正常功能的发挥,教职工对于档案的认同度也不高。

在“高校记忆”背景下,档案工作人员需要对档案进行科学的分析、组合与规划,提升档案规划工作的合理性。此外,任何的档案工作都要以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出发点,根据社会的变化合理规划档案类型,在科学的引导下分析资料。对于未及时收集到的资料,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档案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提升档案的开放性 开放性也是发挥高校档案文化功能的重要途径,揭开档案的神秘面纱,让档案走入师生的视野,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高校档案的文化魅力。由此可见,档案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资料,利用档案能够让师生特别是处在身心成长阶段的学生感受到高校的文化,这就为利用档案这一载体来宣传高校厚重的文化积淀寻找了新的方向。因此,档案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高校不同阶段的工作提升档案的开放性,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文化展览。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定期开展校史讲座,内容可以为学校的发展历程、教师的科研成果、学校取得的荣誉等,提升学生的核心凝聚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资源,高校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档案作为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记忆”为高校档案文化功能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档案工作者需要抓住这一契机,提升档案收集、分析的成效,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利用软件与硬件条件为他们传递积极向上的文化,踏实地促进各项档案文化功能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出档案文化的育人作用,让档案文化能够在高校的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余慧玲.档案记忆观视角下的高校档案管理与校庆关系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7).

第4篇: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高校档案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档案记录了学校教学、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事件,是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文件材料,对后续的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维护学校历史面貌和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长远事业。当前信息社会迅速发展,档案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档案信息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加快实施高校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建立高校档案的科学管理方式,探索高校档案校内外服务新模式已成为现时之需。

1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高校档案数字化主要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局域网等技术,将高校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成数字化档案信息,把文字、图纸、影像等信息贮存在光盘等载体中,通过网络信息交互和软件终端信息传递的方式为档案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快捷、更加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使高校档案原始资料得到充分和及时利用,最终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并实现高校档案的高效、规范、科学管理。

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够使高校档案管理更加合理有效,并且能够使得管理更加规范,提高档案利用率,减少档案原件丢失破损情况发生;相比较传统档案管理,能够减少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便于档案资料存储。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下,档案文件都是以纸质媒介进行整理、录入和存储。但是,纸张受到保管时间和保管条件的限制,再加上经常的翻阅利用,在长时间保管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纸张变脆、易碎,易受潮、易被虫蛀的缺点。如果将档案数字化,则可以大大节省保存档案的空间和成本,并且可以提高保存的安全性和保存时间的长久性。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档案材料的信息丰富、信息量大,这使得档案的整理和利用工作繁琐、重复性强,劳动强度大。如果采用数字化,一次整理后并将档案数字化后,可大大减少纸质档案使用翻阅频率,全部查阅数字化档案即可。

节约大量人力财力资源,保存成本较低。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下,档案整理、存储和查找利用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数字化后可实现“一次投入重复利用”,大大减少对档案原件的翻阅查找和对纸质档案进行复印利用。

实现档案数字资源共享,为档案信息管理者提供便利,提升档案服务质量。将档案数字化后,能够将可以公开的档案挂接在档案管理网站上,使得档案利用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

2实施数字化需要解决问题及对策

档案管理复合型人才缺乏、档案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问题。由于当前和今后的档案工作与信息化、数字化结合紧密,档案工作中越来越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复合人才。然而,目前现有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知识结构单一,思维不够灵活,缺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具有档案管理新知识新思想的高素质复合型档案人才。

配套信息化建设滞后、档案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不兼容问题。越来越多高校已开始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但由于档案管理系统具有一定专业性,一般来说,办公自动化软件与档案软件系统设计单位不同,两个系统不兼容,不能做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电子文件直接归档的情况。现有的档案管理软件普遍都是只具有档案管理功能,缺乏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推荐决策功能,只能满足基本的档案管理功能,无法实现档案资源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的档案利用要求。

数字化中档案文件报关与利用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问题。存在档案管理系统中的目录和电子文件信息的正常使用依赖于服务器和管理系统软件正常工作,一旦系统服务器或软件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系统数据无法访问。同时,为方便利用,管理系统一般为网络软件,即便在校园局域网内,也存在一定系统被攻击、数据被篡改、服务器遭病毒入侵和人为攻击的风险。

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的保密问题。一方面应注意档案文件的密级,对于档案应严格控制浏览范围;另一方面,对于档案文件材料中涉及的重要信息或个人敏感信息,也应注意保密,防止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无意识泄露。

硬件条件欠缺,数字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档案数字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档案数字化建设离不开专业软硬件设施的支撑。由于现实条件限制,用于高校档案数字化工作资金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避免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黑洞”现象。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黑洞”现象――数字化建设的经费、人力投入都很大,然而成效和回报率却很低。这个现象的产生与前期准备调查工作不充分、工作目标与重点不明确等因素有关。

针对以上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施档案数字化工作时,首先要提高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思想认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数字化技术水平,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档案管理平台和档案数据库建设,在数字化过程中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性与纸质文件的完整性,加强保密工作,加强档案管理软件的安全;加大资金投入,为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供充足的硬件条件支持,同时还应注意避免出现“黑洞”现象,在进行数字化工作前做好调研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切实可行的数字化方案。

3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发展方向

当前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建立档案馆网站,通过网络构筑档案信息网络平台,建立横向通道,依托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建立各类档案专题特色数据库以及加强高校数字化档案的利用与编研。

建立档案馆网站,通过联网实现档案信息网络平台。这些档案馆网站上一般一些新闻、查档阅档、档案利用相关信息,但是直接在网上进行档案利用的情况比较少。各个高校档案馆网站相对独立,没有实现互联或与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建立链接,非常不利于更大范围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如果能够逐步构建地区性、全国性馆际互联,将有助于为全社会提供更方便、快捷、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

依托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这种方法是将高校内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产生的电子文件通过办公自化系统和档案系统互联,将电子文件直接归档。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简化归档环节,减少档案整理移交的工作量。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互联时,要注意防止文件被无意或恶意更改、损毁,保护电子文件数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电子文件的传递还会带来没有签名或公章的情况,这也是与传统归档方式相比,电子文件归档存在的新问题,应在实际操作中考虑解决。

建立各类档案专题特色数据库。这是在有了数字化档案资源基础上,可建立专题数据库,各展示馆内的馆藏数据特色,凸显学校的发展特色和办学亮点。建立特色数据库的特点是大量信息会显示在网站上,对网站的访问能力和安全性也是一种考验。

高校档案数字化后的利用与编研。这一内容属于数字化信息的深入利用工作。日常对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管理和查阅利用是对档案信息的直接处理利用方式,而编研则是在对原始档案数据进行选择、整理、分析、综合等工作后,形成的具有创新性的材料,是对档案的深入开发和灵活利用,属于研究性劳动成果。出色的编研工作对学校管理工作与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作用。

高校档案部门面对档案管理工作新要求和档案数字化建设大趋势,应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对现有问题努力改正,不断研究新的管理方法,更好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全面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青青.浅谈高校数字档案建设与管理[J].理论研究,2016(4).

[2] 彭荟吉.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与思考[J].城建档案,2015(11).

[3] 杨婷.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2).

[4] 陈敏.对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4).

第5篇: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

一、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全体师生所认识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它包括学校组织中文化的各个层面,即学校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课程体系等底蕴,具体表现为学校所拥有的办学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是学校的“综合个性”。

学校文化对于营造人文氛围、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弘扬主旋律、传承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文化品位和价值追求的重要体现。

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与本科院校相比,有其自身特征。一是高职院校作为一种针对职业岗位需要而设置职业岗位定向的高等教育,其办学方向和办学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本科院校学校文化相比,更体现出一些职业特征,更突出利于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和职业环境氛围营造;二是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相对短暂,历史的、传统的学校文化积淀不够多,学校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相对于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来说有较大差距,因此,更需要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注重创新意识和人文素质的教育;三是高职院校作为新兴的教育,年轻且富有活力,正处在积极吸纳各种优秀文化的阶段,形成的学校文化必然更具开放性与兼容性。

二、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

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刚刚合并升格而来的,办学时间短,其资金有限,师资力量不够,管理手段及方法没能及时跟上学校的发展,使得很多高职院校在其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当前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学校刚升格不久,师生员工对学校文化及其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学校文化建设理论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二是学校资金匮乏导致一些物质设施如实践场地、教学设备等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学校文化的建设内容、形式及学校未来发展;三是规章制度有待完善更新。学校制度建设只侧重于学校教学、设施方面的建设,对精神文化制度建设、学生思想教育制度建设重视不够;四是校区建设简单,求新求大,学校文化建设的个性特色不够,缺乏职业的韵味;五是学校文化活动内容空洞,活动层次较低。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只有校园文化建设抓好了,才能配合和带动学风建设而充分体现和优化一个学校的形象,才能以一种精神凝聚出学校的知识内涵,才能从多个方面推动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三、档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档案是指高职院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其内容包括党政管理、学生、教学管理、科研、基建、设备、财会工作等。高职院校档案既是学校事业发展和教学等各项工作的真实历史记录,又是总结经验、制订计划、处理问题、改进管理的依据。因此,高职院校档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各项工作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1.档案是信息源,为学校文化提供了原始积累。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学校档案在构成内容和形式上日趋丰富与多样。从内容上划分,包括党政管理、学生、教师、教学管理、科研、基建、财会等方面的档案,涵盖了学校活动的全部内容和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从载体上可分为纸质、图片、录音录像、软盘光盘等形式。而学校文化主要内容都是以文字、图像或实物等形式存在于学校档案之中。档案是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和文化资产,它既是学校教学储备的形式,也是学校文化储备的形式。

2.档案是凭证,为学校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离不开学校档案。学校文化是学校历史、学校档案中积淀、概括、升华而来的,档案作为学校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是学校提高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依据,是维护学校合法权益的可靠保证,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参考凭证。学校档案开发利用的过程就是学校文化的升华、弘扬过程。学校档案部门通过编辑档案资料、举办档案展览宣传等活动,总结历史、弘扬优良、凝聚人心,充分展示学校形象,发挥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是学校其他管理部门难以媲美的和不可替代的。

3.档案是历史的依据,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标准。

学校档案在记录和反映学校的一切活动的同时,也将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忠实地、客观地记录和保存下来。随着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学校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变迁、创新和完善,只有通过档案来判断哪些该保留,哪些该舍弃,真正选择一种适合当前和今后的学校文化,顺利实现学校文化创新和优化。

四、充分发挥档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成熟与完善,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关注档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重视并加强档案工作,但无法回避的是,高职院校发展时间短,学校档案部门能够提供的客观硬件与文化资源非常有限。作为学校文化的支撑与保障部门,学校档案部门理应围绕学校文化建设的需求,创新思路,充分展示学校档案特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1.注重观念的转变。

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基在于精神文化建设。很多高职院校档案部门在服务学校文化建设中由于对学校文化核心价值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于学校文化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导致了服务学校文化建设方向不明确。因此,发展学校文化,客观上要求学校档案部门转变观念,深刻认识档案的文化属性,增强档案工作的文化意识,按照文化建设运行规 建立适应学校文化发展的组织结构。

2.注重文化的储备。

高职院校档案资源建设缺乏多样性,能够服务于学校文化建设的资源有限。很多高职院校只注重学校党政管理方面档案的收集,忽视了学生、教师、教学、科研等方面档案的收集,现有的室藏单一,不能全面反映整个学校发展的全貌。档案资源结构不合理,内容不丰富,使档案服务学校文化建设失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服务学校文化建设最直接的途径。针对目前各高职院校档案资源结构单一情况,学校档案部门必须积极调整结构,丰富充实各类档案,努力使档案部门成为学校文化记忆的场所。一是完善学校档案归档制度,并抓好制度的贯彻落实,保证应归档档案材料的收集齐全、完整;二是强化档案资料平时的收集归档工作,保证应归档档案资料及时归档;三是积极参与学校各种重要活动,如校庆、基建工程验收、科研项目申报等,保证室藏档案具有学校自己特色的文化。

3.注重以人为本。

很多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着眼点仍在于搞好业务基础建设、业务管理,以档案保管为主,没有从档案资源出发,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大有作为。学校档案部门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肩负着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神圣职责,应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通过档案原件利用、编辑档案史料、举办校史展览等,快速准确地传递师生员工所需的教学、科研的档案资料,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传播中心。

4.注重宣传教育。

学校档案翔实记录了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奋斗足迹。学校档案部门应当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档案宣传的独特作用,通过编辑校史,举办校史展览,让学校师生了解学校发展历史和现状,确实感觉学校发生的巨大变化,由此树立 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学校知名度,增强师生自信心,增强学校凝聚力;利用校史展览馆上德育课、演讲课、写作课等,使展览馆成为第二课堂,档案室成为学校教育的基地。

总之,探索和研究高职院校档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助于高职院校档案部门自身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推动学校文化丰富多彩地开展。高职院校档案部门应不断拓展自身的各项功能,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文化资源支持,共同将学校文化建设推向深入,为学校创建一流品牌高职院校,树立良好校风,为大学生的成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鞠建林.解放思想 创新思维 大力实施档案文化建设战略[J].浙江档案,2011(9)

[2]郑金月.文化自觉视野下的档案文化建设[J].档案学研究,2011(6)

第6篇: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校 档案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72

文献标识码:A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数字化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强化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创新,使其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其职能从保管和利用走向档案资源的开发和档案信息服务,这对于更好地适应当前高校管理需要和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现有问题

1.1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

目前,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普遍不足,工作模式依然难以摆脱过去“重保管、轻利用”的状况,对于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如何进行信息化档案资源的开发等问题仍处于不断思考和摸索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只有进一步深化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才能提升高校档案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1.2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经费不足是制约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硬件设施、设备、人才等,初期花费较大。而目前很多高校因初期投入不足、后续经费断链等问题制约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致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偏低、进展缓慢、现有硬件系统性能落后、维护管理措施不足等问题。

1.3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缺失

目前,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尤其是高校档案网站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的标准、高校档案馆藏数字化标准、高校档案数据库存与地方档案馆数据资源库存互联的工作等标准的建设尚待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效率。

2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完善途径

2.1深化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首先,高校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和高校领导应认识到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做,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开展。其次,应树立档案信息化建设人人有责的意识,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内容、方法的宣传,使全校教职工积极配合档案部门开展各项信息化建设活动。再次,要强化档案信息化制度建设,根据高校档案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和组织设置情况,就信息化档案归档、档案保管、档案保密、档案备份、网络安全维护和管理、机房管理与软件维护管理等问题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保障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责任到人,严格落实。

2.2增加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

强化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适应高校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对高校办学、人才培养、管理和现代化建设等各项工作均有着重要的价值。对此,高校领导和档案部门应把握好档案信息化建设机遇,积极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争取充足的经费,满足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对人才、硬件设施、信息化设备的需求,并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维护、管理和升级经费,努力建设服务主导型的高校数字档案馆,为高校师生乃至社会其他阶层提供更便捷、更全面的档案服务。

2.3强化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

首先,要强化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原则、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目前,高校档案信息的专业名词术语标准、代号代码标准、著录标准、标引语言标准、收集整理鉴定标准、档案装具等因素尚未得到统一,这与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标准不全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应针对这一问题作出积极改进,转变以往档案建设和计算机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不断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

其次,要强化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硬件、软件配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对高校档案信息化硬件的选择、软件的配置、数据库的建设规格、标准格式、通讯方式等进行标准化建设,并在今后的系统和软件升级、信息化资源开发、系统安全维护等活动中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财力和软、硬件资源浪费,并确保高效档案信息化平台的兼容性、共享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更好地为使用者提供服务。

2.4强化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

首先,要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正在摆脱原有的手工操作模式,操作方式将体现出更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在此背景下,档案人员只有具备全面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扎实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化管理知识,才能充分适应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需求。因此,应强化对高校档案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有计划地开展讲座、考核和进修活动,促进档案人员业务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次,要提升档案人员的应用能力,使其熟练掌握档案信息化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具备档案信息化分析与开发能力。对此,应进一步强化对高校档案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工作指导,并鼓励他们不断完善自我,结合自身专长和兴趣积极学习档案信息化建设技能,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能力,促进档案管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第7篇: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息化;校园网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5-0004-03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处理、传输、应用高校档案资源,目的是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以及充分发掘、摘取高校档案资源,向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如何逐步实现高校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已成为高校档案工作者当前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和组织方面的问题

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深入,档案信息资源备受人们关注,社会对档案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需求日益增长。当前,大多数档案利用者希望能够到档案馆查询的同时,更希望能在自己家中和办公室里随时查询所需档案信息。因此,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日渐成为广大利用者的强烈要求,即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校推动以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为主轴的网络化管理。

从高校发展的需求来看。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要求。首先,在档案材料的形式上,数字化的教材、教学资源、科研材料、管理文件等在全部档案材料中占有比重逐渐增大,我们要对各种多媒体文件、文本文件、网页文档、数据库文件以及各种软件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其次,在归档范围上,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伴随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而产生的各种新型的教学材料、科研材料、管理材料也被纳入到归档范围,我们也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最后,在管理方式上,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校园网成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重要支撑,教育信息网络化深入的同时也要求高校档案工作与之相适应,这意味着高校迫切需要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

而当前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却存在较严重的认识和组织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少高校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既无清晰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也无相应的建设规划、组织机构以及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大多数高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只是简单地要求档案馆来负责。并没有一个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来统一规划和指导全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没有给予档案馆足够的权力和支持力度。特别是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难度预计不足等,所以在具体实践中经常会造成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难以很好地推进和完成。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档案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

2.技术方面的问题

(1)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共享和处理

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全局统一的系统规划,新旧系统采用的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使信息之间难以交换,更难以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信息的处理,如信息挖掘、决策支持等。比如学生部门统计的学生人数和教务部门统计的学生人数、人事部门统计的教职工人数和财务部门统计的人数等有较大的出入。对整个学校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准确性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严重滞后和互操作性、共享性等方面的问题已成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另一个瓶颈。

(2)缺乏统一的接口和建设标准,电子文件难统一归档

20世纪90年代初,一位英国信息管理专家曾预言:“如果我们现在不努力着手抓好电子文件的管理.将有可能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形成可怕的历史空白。”目前,电子文件正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大的覆盖面逐步替代在全世界通行了数百年的纸质文件而成为主要的记录工具。电子文件及档案管理信息化对高校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高校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各高校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但都未作为档案进行系统化的处理,而且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的管理软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这些宝贵资源的散失。现有的电子档案的管理与以前的纸质档案管理有着质的不同。电子文件的收集和归档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文字材料,还包括数据、表格、图像、声音等,因此,电子文件统一归档管理的难度较大,从目前看还面临许多技术难题。

(3)缺乏有效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安全机制不健全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高校档案信息的上网管理及其安全性、可靠性等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电子文件的输入、存储、传输和提供利用过程都可能存在数据丢失、数据失控、数据窃取、病毒破坏的可能,因此,档案信息的网络安全性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也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一个障碍。

3.人才方面的问题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人是关键因素,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档案管理人员才能发挥作用。可长期以来,档案工作部门常常不是从工作需要出发管理利用人才,而是成为安置富余人员的机构,因而造成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真正能胜任新时期档案工作的人才非常缺乏,整个档案队伍素质普遍偏低,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能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和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1.认识和组织方面的对策

首先,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应当成为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要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意见,最后形成完善的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并以校内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以保证其权威性和指导性。形成全校一盘棋,大家通力合作,共同参与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其次,要成立有校级领导直接负责、由专门责任部门以及院系负责人参加的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决策机构,即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要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统一指导和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特别应该制定出网络信息化发展各阶段的规划,要有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目标,对高校档案网络信息化工作进行实质性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使网络信息化建设有章可循。

2.技术方面的对策

第一,建立标准化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标准化档案数据库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档案的网络及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建成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这要求各高校档案部门一方面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紧对现有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增加数据库容量,提高数据库的上网率和利用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数据完整,使数据库的建设与档案信息化建设配套进行。

第二,做好电子文件归档工作,促进档案信息管理与办公自动化衔接。

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档案现代化管理与办公自动化管理的接轨。既能使档案工作立竿见影地为学校各部门提供有效服务,又能抓住机遇,利用办公自动化平台推进档案信息化的进程,把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前移到文件形成部门。高校的各级领导可以根据本校的校情,将电子档案管理作为办公自动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议程,提高人们对办公自动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电子档案的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具有一定覆盖面的高层次的高校档案信息运行网络,及时将信息反馈给高校档案信息管理部门。

第8篇: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校历史档案;校园文化;结合

引言

高校历史档案是高校发展过程的真实资料反映。它不仅包括了高校管理方面的历史纪录,而且涵盖了高校学科发展的真实历程。对高校历史档案进行整合可以深层次挖掘高校的优良文化传统。如果能够将这些优良文化传统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向,不仅有助于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而且可以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高校的优良文化传统[1]。因此,推动高校历史档案资源整合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已成为高校历史档案研究利用的热点问题之一。

1高校历史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联性分析

高校历史档案作为高校历史文化传统传承的主要资料,构成了高校进步与发展的基础。校园文化建设则是高校实现全方位发展的精神支柱[2]。两者在本质属性、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从本质属性来看,高校历史档案和校园文化同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具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共同特征;从研究内容来看,高校历史档案研究和校园文化研究都属于人文发展学科的研究内容,必然有着共同的人文发展科学研究特征。从研究目的来看,两者都是立足于高校的发展,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为目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根本宗旨,具有共同的教育目标一致性,这也是两者能够实现结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背景。就高校历史档案与校园文化的特性区分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时代特性不同,高校历史档案具有清晰的历史特征,是高校历史渊源的全方位总结,而校园文化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必须以现实社会文化建设背景为依托;(2)发展内容不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既可以是高校内部存在的事务,也可以是高校外的社会事务,而高校历史档案建设必须立足于高校自身才能有效地开展;(3)建设的路径不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依托高校多元化的活动开展,而高校历史档案建设主要是以现存的档案编研资料为基础。总体来讲,高校历史档案与校园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校历史档案工作可以看作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校园文化有机地融入高校档案工作之后,更能够彰显出其特色化建设内容。

2整合高校历史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2.1整合高校历史档案有助于推动校园育人文化的建设

通过整合高校历史档案,可以进一步对高校历史档案中所保存的弥足珍贵的高校名人前辈所留下的手迹,以及与高校发展历程相关的照片、录像、录音等内容进行归类处理。如果将这些整合后的历史档案展现给在校大学生,不仅可以全方位生动形象地帮助他们了解校园历史,而且可以以现实的人物实例来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意识。

2.2整合高校历史档案有助于推动校园学术文化的建设

高校的历史档案中包含了大量的与高校传统学科及特色学科建设相关的第一手科研教学资料档案。这些科研教学资料档案更加系统地展示了历届师生在从事科研就学活动中的真实历程,其中不仅包括了经验性的总结而且有丰富的科研教学成果。因此可以将其视为较为系统的学科图书馆。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教学科研档案,以合理的途径和方式展现于相关学科的学生,不仅能够全面系统地展示高校在该学科科研发展的历程和方向,还能让学生从前辈们的研究历程当中收获经验和启迪[3]。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投身科学研究活动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精神,进而加强校园的学术研究氛围。2.3整合高校历史档案有助于推动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高校作为国家培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的主阵地,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技术的重任,而且还承担着提高学生思想认识、道德水平的职责,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人才。在完成这一目的的过程中,高校必然有着与历史时期发展条件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校园管理和学生管理。不同历史时期下的规章制度归纳起来就构成了高校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高校对这些规章制度的历史沿革、实际效应加以总结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和发展目前的各项规章制度,创新校园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而且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从而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严谨的学风作风。同时也为推动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奠定现实条件基础。

3高校历史档案资源整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方向

3.1推动高校历史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夯实校园文化建设基础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与各类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广泛建立,高校历史档案资源可以建立特定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将档案中的纸质资料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传递到校园内局域网或互联网当中,从而促成了这些数字化的高校历史档案资源得以方便地面向在校师生进行展示。在校师生可以通过登陆学校的历史档案数字化服务平台来高效快捷地在线浏览这些资源,这也符合大部分学生和青年教师查阅信息资源的倾向。同时数字化后的高校历史档案资源,也可以方便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迅速地查阅、调取和编辑相关的资料内容,进而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效率。

3.2运用新媒体途径传播高校历史档案资源,拓展校园文化宣传传渠道

移动互联网覆盖度的提升、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APP软件的层出不穷,进一步丰富了校园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以及内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通过新媒体渠道来了解信息,推展知识层面。这就为立足于高校历史档案宣传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新媒体环境下的微信、微博、QQ等信息传递工具可以拉近学校与学生的距离,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高校历史档案宣传逐步生动有趣,并从被动向学生展示走向学生主动获取。原因在于,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递工具有生动形象的资源展示能力,如视频讲座、在线答疑、图片传输等,学生随时随地就可以利用手机了解高校历史档案,这也使校园文化宣传更加具有时尚气息。

3.3创新高校历史档案资源展示方式,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人文气息

高校作为读书育人、知识荟萃的场所,必然有着浓厚的校园人文气息。因此应当充分利用高校历史档案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创新高校历史档案资源展示方式,使静态性的历史档案资源重新“活”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而为校园人文环境增光添彩[4]。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在建筑物、景点当中塑造校园名人雕像,并依据档案资源简述人物成就;也可以在宣传栏中定期展示历史档案专项内容,使得学生更加系统化地了解高校历史档案;还可以开展以校园历史展示为背景的创意比赛,激发学生了解高校历史的热情。这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热爱校园的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有助于进一步发扬校园的人文创造精神。

3.4加强档案研编工作,增添校园文化建设学术氛围

开展历史档案研编工作不仅仅属于高校历史档案资源整合范畴,而且是高校学术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高校的历史档案研编工作一般局限于校园学者范围之内,虽然有部分研究生参与其中,但基本未涉及本科学生和专科学生的参与,在教学实践环节也鲜有体现。因此,进一步广泛动员和发展本、专科层面的学生参与到高校历史档案的研编当中,不仅有助于提高该层面学生的学术能力,丰富高校学术建设的发展途径,而且有助于学生在从事高校历史档案的研编时进一步深刻领会高校历史档案的内涵[5]。例如,高校在开展文献检索课程时,可以要求学生以高校历史档案为依据,撰写与学科背景相关的文献综述类的学科论文,并加入其研究内容形成专门的论文集,一方面可以广泛动员学生从事学史研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丰富了高校历史档案研编的实际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2012(12):21-25.

[2]李虹,陈顺伽.档案工作的特点与启示[J].湖北档案,2011(7):18-20.

[3]王伟.高校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江苏信息科技,2017(1):11-13.

[4]邱小燕.探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档案利用相结合的途径[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45-146.

第9篇: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

1.档案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目前档案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档案服务的能力较弱,在专业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等方面,没能得到更新,知识结构没调整充实,以致于不能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要求,也制约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同时,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业务培训,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备技能没有很好掌握,例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未能充分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导致档案工作现代信息技术整体推进明显滞后。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亟需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2.档案管理技术明显滞后

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技术明显滞后,未能适应海峡西岸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由于长期以来档案工作边缘化、档案数字化建设没能得到重视、资金投入少等因素,导致软硬件设施、设备落后,现代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缓慢,档案工作现代信息技术整体推进明显滞后,影响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而传统档案管理技术和手段已跟不上海峡西岸经济区社会文化发展步伐,也制约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

3.档案编研工作力量薄弱

高校档案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可以改变以前那种被动服务,使之变为主动服务。然而档案工作受重视程度低,档案利用率不高,管理方式比较传统,服务观念陈旧,停留在只保管好档案、有一套可供查找的程序即可,加上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不足,缺少进行档案信息的归纳分析研究,缺乏深度开发加工,导致档案编研工作力量薄弱,无法满足海峡西岸经济区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制约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

二、强化海峡西岸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举措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扩大档案宣传辐射层面

1.宣传提高认识

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创新宣传形式,运用现代高科技制作集光、电、声、像为一体的宣传品,如三维、动漫等。以不同的载体形式和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展示展览档案资源,突出专题报道和典型宣传,展示高校优秀文化。例如:各级各类媒体报道、专题报道和典型宣传有档案法律法规的、编研课题成果的、人物档案的,等等。

2.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优势,形成全社会宣传网络,扩大档案宣传辐射层面

一方面把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媒体调动起来,单位领导带头示范,科学、系统、长期地开展宣传工作,形成自觉支持档案管理工作的风气。另一方面提高高校内部对档案功能的认识。高校优秀文化建设的内容是以多元化的活动积淀下来的历史印记,高校又是文化传播、发展以及创新的基地,包括先进思想观念的传播和发展,是社会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高校内部,也影响社会领域。因而各级领导、各个部门要主动支持海峡西岸高校档案事业发展,使档案建设能满足海峡西岸社会文化建设日益增长,特别是日益广泛的档案利用需求。

(二)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服务海峡西岸社会文化建设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创建档案管理团队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建设,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基本保障,人才是做好工作的核心。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有计划地开展岗位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创建有理想、有道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以及专业人才的档案管理团队,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水平和质量。一要建设好专职档案管理队伍,加大力度实施专职管理队伍人才培养工程;二要建设好兼职档案管理队伍,加强其业务指导、培训;三要以人为本,尊重、爱护人才,改变传统落后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吸引人才。从而造就一批不仅能胜任日常工作,还具有一定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管理能力并能从事科研的优秀人才[2]。培养成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全面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档案管理团队,成为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推动现代化管理工作的人才保障。

2.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推进现代化管理

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高校是传播与生产先进文化的场所,管理技术也应同其身份相匹配,其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也应与社会先进水平同步。进行档案信息数字化加工,推进现代化管理,既是高校档案部门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能力的需要,也是档案服务适应社会文化繁荣的需要。目前,各高校办公用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和网络的可共享资源,可供人们在与局域网联通的计算机检索查阅,就象图书馆电子资源库管理一样,可供读者在联通局域网的计算机便捷检索查看,使档案信息传播形式方便有效。也就是说学校已基本具备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客观物质条件,不需另行大的投入,只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加工。同时与校园网、地区网相连接,建好对外的通讯设施,利用新型计算模型———云计算,低成本、高安全、存储空间大,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可大量存储、管理、利用数字化档案资源,展示档案信息资源[3]。这样,有利于改善海峡西岸高校数字化档案资源建设、管理模式、服务方式;有利于提高海峡西岸高校档案服务水平;有利于存储和管理大量多元化信息、授权用户通过网络高效率的综合信息访问,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优势共享;有利于加快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进程,推进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繁荣海峡西岸社会文化。

3.整合信息资源,提升档案编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