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形象课程总结范文

形象课程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形象课程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形象课程总结

第1篇:形象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服装表演;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新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服装表演专业是我国的一个新兴专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90年代,模特学校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百余所院校招生,对于如此众多的高校如何培养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服装表演人才,如何提高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归根结底,要从教学抓起,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以顺应时代的新形式和新要求。《人物形象设计》是服装表演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新的学科,构建和规范课程体系将为形象设计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保证,也将为中国形象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的思路和方法。

本论文主要研究服装表演专业必修课之一的《人物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并着重对其课程教学的新模式进行探讨。

一、《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的改革

对于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要从其教学大纲入手,按照2010年服装表演培养方案重新制定了《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人物形象设计是一门综合较强的课程,在学生学习了《化妆》《发型》《色彩》《服装设计》《礼仪》《绘画》等专业课程后才能讲授的,且学生具备了一定化妆等方面的技能,所以此课程要在第五学期以后开设较好。原在第五学期增加至五、六两个学期,考虑到第五学期是冬季,所以对于北方来说,在着装变换时相对比较麻烦,所以又增加到第六学期,可以解决此问题。课时同时增加到60学时,每个学期分别为30学时。第五学期以理论讲授为主,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了解掌握形象设计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第六学期以实践为主,设计多种人物形象,也是对于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升华,并以具体的形象进行动手创作的过程。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具体调整如下:

第一章形象设计的概述

第一节形象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形象设计的意义

第三节形象设计的过程及构成要素

第二章形象设计的设计要素

第一节形象设计的形态要素

第二节形象设计的肌理要素

第三节形象设计的色彩要素

第三章形象设计的构成

第一节头部形象设计

第二节形体形象设计

第三节服装服饰形象设计

第四章形象设计风格

第一节自然风格

第二节国际风格

第三节浪漫风格

第四节艺术风格

第五节戏剧风格

第六节经典风格

第五章形象设计的TPO原则

第一节时间与形象设计

第二节地点与形象设计

第三节目的与形象设计

第六章服装搭配

第一节单品搭配

第二节点睛搭配

第三节交叉搭配

第四节个性搭配

第七章形象设计的程序

第一节形象设计的构思

第二节形象设计的定位

第三节形象设计的立体实施

二、《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授课方式的变化

根据该专业时尚性较强的特点,教学过程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五学期的理论讲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利用PPT演示文稿,多给学生观看图片,以广阔视野、广泛视角的方式,让学生从理性阶段上升到感性阶段的过程,多媒体最能够激发学生的感官功能,使知识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把理论知识进行运用,从课堂走向市场,真正的运用平台的理念。在利用演示文稿进行讲授时,就要求在备课时教师查找大量的实例、范图运用丰富生动且具有指导作用的作品穿插其中,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自身和他人的形象设计,并不断提升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为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专业比赛上的形象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部分,可谓课程具有独特的趣味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大自然的风景、动物、植物,或是周围发生的事,见到的人等等都可作为每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把生活的情景作为背景,以此把无形的想法通过有形的具体实例得以展现。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在教授大学生时的教学方法,千万不要认为教师就是有目的地在“教”,学生就是有义务地在“学”,怎样教能更好,这是我们作为教师尤其是艺术类专业教师要明确的首要任务。凭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来讲,教师要充分了解此课程,并在课堂上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不要只对书本上的内容,应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创作过程进行评价。还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无论怎样,学得好的同学还是稍差的学生,我觉得通过赞扬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目前的大学生个性很强,且不愿意接受老师的直接批评,我们可以运用尊重和赞赏,不要轻易戳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在受到重视和尊重的前提下重新认识该课程,我相信,任何学生都会在不断鼓励下继续努力的。

三、《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授课的考核方式

第五学期理论内容的考核主要以提交论文的方式,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吸收所学的知识,并能够把知识上升到一定理论层面,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学会归纳并用文字进行总结。实践考核以作业的形式和汇报演出的形式,即在第六学期,每两周完成一个造型,如生活形象、职场形象、舞台形象、影视形象、公众人物形象等等,并拍成照片做成A3尺寸作业集,共完成5张作业利用1-10周的时间,还要要求学生设计完造型后期的电脑制作也要由自己动手完成。剩下四周组织汇报演出内容,把每位学生的优秀作品采用动态演出的形式,结合服装、化妆、发型等多种元素进行展示。最后一周作为课程总结和布置作业展览。通过此种考核方式,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考核每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按照本班百分之二十百分比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留院收藏。

四、《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新模式教学的创新点

一定要结合服装表演专业来讲授此课程,注意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展示能力。根据我校“一实两创”人才培养特色,结合该课程的特点找出讲授和实训的最佳切入点。使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创新点在于:

(一)“一合二分”式

本校的服装表演专业学生每学年有两个班级,第五学期理论采取两个班级集体授课,在多媒体合班教室进行。实践部分分两个班级授课,在形象设计工作室和表演厅进行。把这种教学体系称为“一合二分”的形式。主要原因在于理论内容可集体讲授,学生多学习氛围较好,教师也不用相同内容重复讲授,但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听课的状态和听课纪律,此类专业课不要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定要寻找到适合个人讲课的方法,以此来吸引学生,例如语言风趣、涉及到图片资料可结合到某名学生进行发挥等等。另一方面在第六学期的实践课程中,如果集体上课会影响到教师辅导的效率,也就是说,学生多共同在一个工作室,完成造型后,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给每位学生进行辅导,所以采用“一合二分”式的教学方法。

(二)转换角色式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可以让学生来担当教师的角色,即命题后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题目来给其他学生讲授,如今年的服饰流行趋势,职业类服装的搭配等等,学生在了解了题目后首先要查找相关资料,找到素材再进行整理,准备好自己的着装,准备要讲授的演示文稿,还有自己的语言规划,用什么方式来讲,这样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重新审视该课程的计划,并在今后的课程中会主动思考、善于总结,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作业多样式

本课程作业形式采用上交论文、作业实践、汇报演出三种。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有创新意识。

五、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即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项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系统过程,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未来就业者的整体素质。因此,我校始终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看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学习形象课中也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学生在学习此课程一旦掌握了最基本的方法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其范围是无限的。可以通过改变化妆色彩、化妆品的质地和强调部位的不同变换丰富多彩的方式,可以通过改变着装的风格,再紧跟时尚潮流,在任何场合都优雅得体,充分展现个人的风采。学习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后,学生应具备对色彩、服装搭配等的独到认识,对面部结构、人体线条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具有独特的审美观点,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求学生主动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

在平时可翻阅关于服装、化妆、色彩、搭配、礼仪等相关的时尚杂志,可到服装展览会、画廊走走,或欣赏电影、话剧,陶冶自己的情操,体会其中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二)要能捕捉时尚的讯息

要随时掌握每年的流行趋势,准确地把握流行款式及调整色感等与服饰有关的流行领域的信息。

(三)要有吃苦耐劳的决心和孜孜不倦的耐心

第2篇:形象课程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节奏的加快,形象设计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行业,形象设计不再是人们印象中只有明星们才享受得起的待遇,已从原来的影视、文艺等专业机构走进大众生活。形象设计分类有:人物形象设计;品牌形象设计;行政机关、企业形象设计等。本文仅对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建设提出粗浅建议以共同行参考。 

 

一、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 

 

据网络数据表明:目前,除许多美容、化妆品公司、造型工作室招聘形象设计师外,一些职业技术学院也在大规模招聘形象设计教师。由于形象设计师是一个全新的职业,在招聘中,根据个人水平不同,薪酬弹性空间较大。目前,形象设计师服务对象主要是30岁以上的老板、中高层管理人员、模特、影视明星等高收入人群,其收费也较高。一些成熟的形象设计师,除了在本单位有几千块钱的固定月收入外,一些业余时间的兼职甚至比固定收入还多。在香港,名气一般的形象设计师的价格是一天几千到一万五千港元;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形象设计每次收费一般从1000元起价,常年的形象顾问年收费在1万元至3万元左右,一些大牌形象设计师月收入上万元。 

对于有如此发展前景的职业,目前已经有很多高职业院校看准机会开设了《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并且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课程建设方面也已经先行一步,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经验。我下面就仅从如何更好地进行人物形象课程建设,总结出一些值得推广的做法,希望能为该专业从教人员以及教育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二、专业课程建设 

 

1.以教学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日常教学管理。构建学生、教师双向信息反馈与评估,教学观摩与教学实践相穿插。实行听课评课和教学研讨制度;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增加综合性实践课程;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行学生参赛奖励制度。 

(2)加大课程建设力度。课程设置上倡导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开设一定数量的自选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确定以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为重点,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3)教材建设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教材的建设,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材。组织教师编写或参与编写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自编教材;根据本专业属于流行专业,因此确定和选用图片类参考教材要为最新版本。 

2.建立实验室、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强化动手能力。 

(1)健全实验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践中的物质保障 

(2)强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训,对引进的人才要特别注意考察其实践技能。 

(3)优化实训课程,增加学生实习、见习、社会考察活动的安排,注重实效。 

(4)聘请专家到实训基地参与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3.深化教学改革,建立 “岗位导向”的教学模式 

(1)以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为导向。依据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调整化妆设计、盘发造型、舞台影视化妆和服饰搭配等核心课程的内容,使这些核心课程内容同岗位要求相对应,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 

(2)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实践教学与企业实践的相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把企业的设计任务直接引入课堂,把工作任务和教学任务融为一体。让学生真题真做,不但可以尽早让学生熟悉实际工作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3)顶岗实习与就业相通,实现毕业后的岗位对接。学生经过校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培训,在大三下学期可带着毕业设计任务,进入相关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以试用人员的身份在企业中完成毕业任务,而企业则在毕业生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经过双向选择实现毕业后的岗位对接。 

(4)利用网站平台,建立共享型资源库。 

最大化地利用网络,由学院建立网站,把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师生优秀作业、考证试题、最新资讯、赛事情况等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上传至网络。给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 

4. 建设一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造型实践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1)引进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理论水平的企业精英进入学校,参与实践教学。 

(2)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分批选派现有专职教师进入相关企业,通过实际工作和研究,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使教师逐步成长为造型实操能手。 

(3)积极引导与鼓励教师考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证书,鼓励和支持教师提升学历和职称。 

 

三、结语 

 

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建设涉及面较广,无奈篇幅有限,本文仅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场所的建设、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等几方面进行总结性陈述,希望能为同行们提供一点参考素材。虽然我国的形象设计业与国外相比起步晚,但目前来看市场需求量较大,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形象的塑造也会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形象设计这个专业,未来50年在各大城市都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同行们能够共同努力提出更好的课程建设意见,为这个行业培养出更优秀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形象课程总结范文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都匀558013)

【关键词】公共关系基础;教学;医高专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作为医高专院校中的管理学科与医学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殊专业,就业方向为药店营业员、医药公司采购员、保管员、医药企业销售员,企业需求非常大。其中大部分同学未来从事营销工作,也有部分学生走向医药企业的管理岗位。公共关系基础作为管理学类的一门课程,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其核心理论是:如何树立良好形象,加强双向沟通,从而与公众建立合作、支持的良好关系。公关活动能够带动营销活动,公关意识能促进营销工作,公共关系活动还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因此公共关系基础的知识理论能够指导学生未来在医药企业的相关岗位中,开拓事业,把握发展机遇。然而,在医高专院校中,非医学课程如公共关系基础常常会被认为是副科而不被学生重视,学生没有主动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但事实却证明公共关系基础对于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扭转医高专院校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几年的授课基础上,针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总结了一些公共关系基础课程的教学心得。

1外塑形象,内修涵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公共关系基础课程中,核心理念是树立良好形象从而获得公众的支持。在课堂上,学生就是公众,要想得到公众的支持,教师要树立好自己的形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主要从两个方面构建,第一,外在形象。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课堂礼仪,不穿奇装异服,要穿符合教师年龄、气质、场合的衣着,这不仅是体现教师的为人师表,也是体现公关礼仪的基本要求,向学生们言传身教公关知识。第二,内在涵养。教师必须要有内在涵养,如专业技能强,能够引领学生,亲和力好和包容度广,能够与学生真诚相待,并且善于沟通。外貌礼仪需要授课教师多加重视,内在涵养则需要积累和修炼。

学生作为教师的公众,授课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需求,包括心理需求。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学生中存在首因效应和移情效应等心理定势,学生会因为喜爱一个老师而喜欢他所讲授的课程,也可能会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讨厌他所讲授的课程,这被称为移情效应,要想充分利用这个移情效应,就要做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从而带动学生喜爱该门课程。而通常学生受到首因效应的心理定势影响,对于老师的评价常常仅凭第一印象。因此,为了有效利用好学生的首因效应,构建与学生的和谐师生关系,公共关系基础的第一堂课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堂课不仅要求授课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形象,给学生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更要求第一堂课的设计是创新、生动、有趣的,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来设计教学,为学生规划专业发展,使之树立自信。当然教师的形象不仅仅体现在第一堂课,也要贯穿于本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

2以人为本,精心设计,构建学生喜爱的课堂

现代教学中提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因此要想课堂有效,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挖掘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具体可以使用以下教学方法。

2.1案例分析法,浅入深处,生动形象公共关系基础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案例分析法,即借助公关案例,采用交互式教学,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深出浅入地引出活动规律,从而提炼理论知识,同时又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形象生动地促使学生达到知行意合一。由于授课学生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因此在案例的选择和使用上,尽可能地寻找医药相关的案例,使得学生更有代入感,由于跟专业相关,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讲授公关策划中,策划公关时机这个知识点,为能够生动形象地阐述策划公关时机的关键之所在,引入了“浙江震元堂药店为树立自己企业的形象,策划了在腊八节熬制特制腊八粥免费发放给市民的活动”的案例,使学生更通俗易懂理解公关时机的策划中,理解利用特殊时间如节假日来策划公关活动的具体内涵,案例的使用比枯燥的讲授更能够使学生接受和识记。同时,学生今后工作中还可以借鉴这些经典案例当中的公关理念和策划方法。

2.2情景模拟法,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在公共关系基础课程中,一些章节如公关礼仪、公关专题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内容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为了掌握学生是否具备将知识点落实到行动中的能力,在授课中可以使用情景模拟法,即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演练该情境中如何应对的过程,这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次锻炼机会。如在讲授公共关系礼仪中的日常交往礼仪,为学生创设情境:两名医药企业业务员见面,如何打招呼、自我介绍、问候、互交名片和握手。一方面激发参与演练的学生自我思考,另一方面为观看的学生提供一次生动的教学案例。除此之外,还可以模拟宴请情境、介绍他人的情境、电话礼仪情境等,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引起学生的反思。另外,在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中,新闻会的组织与实施这个知识点,也可以为学生设立情境,将学生分为两个组,一个组扮演新闻发言人,一个组扮演记者公众,通过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的交手和切磋,锻炼了语言沟通能力,检验学生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也为课堂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在情境模拟法中要注意两点:(1)可以先讲授理论再进行情景模拟,也可以先进行情境模拟,通过纠正其错误从而导出正确理论;(2)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实际,可以使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也可以使学生未来将来面临的情境,如求职、销售等。

第4篇:形象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硬件;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郭华(1978-),男,河南灵宝人,军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河北 石家庄 050003)尚静(1978-),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29-02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的学科。长期以来,工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通常开设如下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软件课程和计算机硬件课程。其中“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中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计算机课程的建设要求变化,学生对硬件课的期望值逐渐上升,“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面临新的需求和挑战。

一、课程面临的问题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为80x86系列的微型计算机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微型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典型接口电路和接口技术。课程大纲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多年的完善,课程在形式上已经建设得比较完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学生仍然感觉课程很抽象,难于理解;概念很多,不容易掌握;需要记的内容很多,内容之间的关联不明确,缺乏系统性。学习深度不够,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解决方法多是在课程的形式上下工夫,比如课程体系建设、教材的选择、互动式教学和实验方式的改革等等,缺乏对课程内在特性和学生的学习规律等深层次问题的考虑。笔者通过更深入地思考找到了一些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内容讲授形象化

课程内容讲授的直接目的是把知识教给学生。教师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有利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当知识成为课程时,内容逻辑上更加严密、准确,同时也更加抽象。人对知识的学习需要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在没有任何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情况下,抽象的内容会难于理解。

任何事物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比喻是传递语意的重要方法,任何复杂问题都是可以被简单比喻的。合理利用比喻能将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转化成形象和容易理解的内容。

在讲授硬件中存储器内容和地址区别时,可以将存储器比喻成一个大楼,楼里有很多房间,每个房间就是一个存储单元,房间的号码就是地址,房间内的东西则是存储的内容。通过比喻可以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加深记忆和理解。

存储器分段是计算机硬件中的难点,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比喻。计算机等级考试时,每个考生的考号是唯一的,这个考号很长,例如2000104000010017等等,这个考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通常是考点号加考场号加座位号的组合。对于某一个监考人员,一般只监考很少教室的考试,具体到某一个教室,也就确定了前面的考场号和考点号组合,在这个前提下,监考人员关心的就是后两位,除非换教室,否则前面是固定的。这样做的好处是监考人员在不换教室的前提下,关心两位号码,而不是例如2000104000010017长的号码,在某个考场内,通过两位号码就可以对应到某个考生。对应到存储器分段,例如2000104000010017就类似于物理地址,一个考场可以看作一个逻辑段,教室中考生号码前面考点号加考场号就是段地址,后面两位座位号就是偏移,一个考场内的考生前面考号是固定的。

通过对教学中的难点用形象的例子进行解释,学生不仅对知识的要点理解得更透彻,而且也增加了计算机硬件学习的兴趣。恰当运用比喻需要对计算机硬件知识体系有深刻的理解,对问题形象化的前提是必须把握内容的核心关键所在,不恰当的比喻不仅不会使问题简单化,还可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误解。

三、递进式的引入概念

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微积分在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的一百年的时间里,虽然已经在运用,可是逻辑推理并不严密,后来在加入极限的概念后才完善起来。可见,概念实际上是知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晶。

计算机硬件课程一大特色就是概念多,对概念的引入需要讲求方法和时机。一个严密准确的概念并不一定适合于初学者。比如,学习汇编语言时用到INT指令,这是一条中断指令,在课程体系安排中,中断章节比较靠后,而现在学生还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中断,如果现在将中断的定义告诉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的支撑,学生根本不可能理解,但是现在又要用到这个指令,可以将简化的定义告诉学生,中断可以暂时理解为一个函数调用,这个定义是不严密,不准确的,但是,对于当前学习程度的学生却是适用的。等到学到中断章节时,再将准确定义给出,学生在以前理解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就更容易接受这个新概念。

通过递进式的多次解释同一概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准确。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原来普遍反映计算机硬件课概念多、不好理解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而且考试结果反映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准确。

同样,总结性的内容因为其高度抽象性,不适宜过早教给学生。总结性的内容是教师多年对课程理解的精华,但同时也更加抽象,对于初学硬件的学生,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这就好比给儿童上哲学课一样。因此,对于总结性的内容,都安排在课程的后期讲解,前期更多的是具体的示例和实验。

四、合理调整授课内容的顺序

计算机硬件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各个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硬件课程内容多,讲授时则必须把课程内容分成相对独立的章节,但由于学生对其他知识上相互关联的章节并不了解,从而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现有的内容顺序编排虽然概念准确,逻辑严密,其顺序适合对计算机硬件有所了解的人,并不适合初学者学习。针对学生而言,需要有一个由浅入深、逐渐清晰的过程,而不是说明书式的教学。学生对硬件的认识是整体由朦胧变清晰的过程,不是分部分清晰的过程。

计算机硬件课程涵盖两大部分,软件和硬件。这两部分各有各的特点,软件重点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课时不仅局限于指令的使用,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把问题转化成程序的能力上。硬件重点是讲解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的设计框架,软件和硬件彼此紧密联系。原有课程顺序如表1所示:

表1 原课程内容安排

序号 章节

一 概述

二 系统结构

三 汇编语言

四 存储器

五 I/O接口和总线

六 典型接口应用

上述课程编排比较明显的问题是:

第二章系统结构知识高度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为第二章没有学明白,缺乏对重点的把握,汇编语言学起来也很吃力;学习接口应用的时候,由于弄不清楚和前面知识的关联性,学生感到更加迷惑。

这样的讲授方式试图把每一部分都清晰地教给学生,本质上是违背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因此总体教学效率很低。很多学生往往在课程最后才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把整个体系结构大致搞清楚。

针对上述不足,对整个教学顺序做了小幅度调整,调整后顺序如表2所示:

表2 调整后课程内容安排

序号 章节

一 概述

二 汇编语言

三 典型接口应用

四 系统结构

五 存储器

六 I/O接口和总线

建立合理课程顺序的原则是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关键分成两步做:一是寻找合理的课程切入点,二是建立合理的编排顺序。

计算机硬件课程切入点有两个可选:一个是数字电路,从最基本的逻辑电路讲起,再从加法器到CPU的结构;二是汇编语言。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硬件教学,学生的基础是学过计算机软件,而且由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并不对组成原理做深入的学习,因此,最合理的切入点应该是汇编语言,这部分内容实践性很强,最具体,最形象,通过上机练习可以看得到,摸得着。

确定了切入点,然后就要逐步深入地将课程教给学生。汇编讲完后,然后再讲典型接口应用,典型接口应用相对也比较具体,学生通过接口实验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最后讲系统结构。整个计算机内容逐步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

具体教授时,对关联知识做适当的讲解,过深,学生听不懂;过浅,内容不够用。例如,汇编语言是需要硬件知识的,采用简单讲解,计算机由三部分构成,CPU、存储器(RAM)和I/O设备。CPU中有寄存器,寄存器和存储器的目的是存放数据,程序中的数据能放到寄存器中,就不要放到存储器中,因为访问存储器还要通过总线,速度慢,寄存器就在CPU内部,速度快。寄存器包括AX,BX,CX,DX,SP,BP,SI,DI通用数据寄存器。讲授时没有把所有概念和盘托出,仅介绍和汇编语言直接相关的,使学生在不需要很多基础概念的前提下,快速学习汇编语言,同时,通过对汇编语言的练习,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结构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讲授时不追求面面俱到,不追求过于严密的逻辑和体系。

当学生学完第三章后,通过了汇编语言和接口实验的上机练习,已经对计算机硬件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讲授更加抽象的系统结构知识,学生感到很多不清晰的知识变清晰了,甚至对某些知识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通过以上的调整,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更容易,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课程顺序调整的总体原则是把握计算机硬件知识的特点,同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

五、结束语

课程内容的讲授更多侧重知识层面,但更高层次的目的并不是知识,而是交给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初等教育的根本所在。通过计算机硬件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建立计算机结构体系的基本框架,具备初步的计算机硬件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来就存在,关键在于能不能挖掘出来。创新来源于思考,思考来源于对问题的深入,而要深入问题则先要把知识踏踏实实地学明白。针对计算机硬件教学,外在的教学形式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对学生的了解。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基本作用,老师和学生都应该踏踏实实深入学习,深入思考,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应付考试。

参考文献:

[1]雷向东,雷振阳,等.加强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5).

第5篇:形象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模型构建;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要点分析

模型构建是特有的逻辑方法之一,其通过研究模型来诠释原型特征、形态及本质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学生经常反映"生物课知识的学习不像其他科目那样系统,知识较为零散"。所以,如何系统地、全面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大课题。实际上,模型建构恰能很好地实现上述目标。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模型构建的三大要点。

1. 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内涵

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内涵是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模型构建教学方式的前提和基础。通常,生物教学模型可以划分为数学模型、抽象模型、实物模型及物理模型四类,其中数学模型法指的是以符号、公式等数学语言来表征生物学的知识、现象;抽象模型法指的是通过抽象得到生物原型方面的本质属性而使研究对象得以简化;实物模型是采用相关实验器材或者自制器材来形象展示教学相关内容的方法;物理模型指的是依照类似原理,将真实事物依照一定比例缩小或者放大成为模型,其状态变量与原事物保持一致,但是能够通过其模拟该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更加形象地来解释认识对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上述三种模型已经开始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此方式,需首先了解和把握各类模型的本质和演变方法。

2. 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模型构建的方法

2.1 新授课程

"形象大于思维"。对于新授课程,学生在概念和理论知识理解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所以教师应该最大程度利用模式图、实物标本、形象化图片等具象或者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以细胞教学内容为例,本文体会到:教材上描述的均是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得到的细胞结构,对刚刚接触这些内容的学生而言,缺乏形象化认识。但是,通过让学生自己模拟制作"细胞立体结构模型"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解相关理论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其求知欲望。实物模型不仅能够诠释生物科学的特征,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生物事物的原貌,对其记忆、理解、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基于实物模型组织教学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阐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把握知识重点,避免产生杂乱感、琐碎感,提升教学效果。

2.2 复习课程

生物教学中,复习课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 授课程。实际上,在复习课上,依据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抽象模型能够实现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授课程的目标。这样构建的抽象模型有助于学生把握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阐述生命运动的形式及规律,而生命运动属于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运行形式,只有将其纳入一个系统或者模型之内才能真正地理解其中各元素的联系。因此,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思路将知识循着一条主线贯穿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基于宏观角度把握知识点,同时正确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关于动物的激素调节,可以让学生分析人们对激素的认识过程,从而建构激素的概念;再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吃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让学生讨论吸收到体内的大量葡萄糖到哪里去了,为引出胰岛素的知识作铺垫;然后做模型建构的活动:用不同颜色的卡片代表葡萄糖、糖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吃饭后和运动后体内葡萄糖、糖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变化,建构血糖调节模型。

2.3 习题课程

在习题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模型的思想解答题目或者指导学生基于题干条件自主构建模型解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很多生物现象限于客观条件,不能通过直接实验的方式来认识问题。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习题课堂中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各种解题思想和方法,不断拓展学生思维,避免让学生陷入题海之中而产生厌烦、无助的情绪。我在必修二的多堂习题课上曾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来解答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将解答内容转化为图示或者公式形式,以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等来描述解题思路。例如,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分析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中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以及概率是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结果的乘积。

3. 正确认识模型构建的地位

模型构建已经成为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讲,模型构建和理解模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有效工具。高中学生构建模型均以清晰的背景知识为基础,构建模型的过程是思维与行为的统一,在构建活动中实现主体的体验、思考和创造,实现对知识架构的理解和把握。简言之,模型教学不仅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将内在的逻辑关系或者抽象概念转化为图像、公式、实物,而且有助于拓展模型构建主体的思维,提升其搜集、归纳和总结信息的能力。可见,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意识到此点基础上,有效地利用这一教学方法。

综上,在生物教学中融入模型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拓展学生思维。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基础上,将模型构建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充分运用假设、归纳和演绎、实验等方法构建模型,发挥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成权.浅析美国中学生物教科书中的几个模型构建[j].中学生物学,2008(03): 13-15.

第6篇:形象课程总结范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方法学习主体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探索,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借鉴其它学科的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尝试、总结。现就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把我的一些想法与做法总结如下:

1、形象教学法:由于大部分学生身在农村,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对计算机的接触很少,所以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内容,于是我在教的时候,就尽量使用身边的事例来打比方等,把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学生能够简单的理解其步骤、方法,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如何“复制、粘贴”时,学生容易把它的步骤混淆,前后顺序分不清,我就利用身边的资源来做例子:上课时,我让学生选定要复制的内容,我先用复印机把相关内容先复印(即复制),再把复印的纸贴在需要的位置上。最后把复杂的步骤形象化,使学生对这一方法有了一个形象化的记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整体感知,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成果展示法: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的需要而开设的新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技术是新鲜而又陌生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比如我在上画图时,发现某些学生的潜质较好,画画的想象力很丰富,于是我就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画自己想画的东西。然后,再把他们的作品一一通过教师控制软件展示出来,并从不同的方面分别给予肯定和赞扬,给学生这样一个认识:我的画是最好的、最棒的!从而调动了学生画画的积极性。同时利用身边的一些事例,比如班级的课程表的制作等等,通过这些实例的制作并展示学生们的成果来更加激发学生们上信息技术课的信心。

3、游戏教学法:孩子爱玩游戏,农村孩子也一样,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指法这一章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打字教程》,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4、教师演示法: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采用演示法是不可少的,所以每节计算机课我都会给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平时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少,这一方法就更加重要了。教师通过演示所学内容的操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操作的步骤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比如在学画曲线时,由于画曲线时,必须点两次鼠标方可把曲线画完。刚刚开始,学生总是问:“曲线画好了怎么还会变?”于是我就把画曲线的方法在电脑里演示一遍。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所演示地操作过程、步骤,对画曲线的方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就画得好多了。

5、学科整合法: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说“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利用它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如在《幻灯》制作幻灯片时,可以播放其他学科教师制作的幻灯片课件,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可以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上,从而产生要学好幻灯片的想法。再如在《信息的下载》伊始,我结合语文课中的《海底世界》播放有关海底世界的文字、图片的幻灯片,再结合数学课中的《年月日》播放有关年月日知识的电子报刊,学生通过观看,了解了学习信息下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想学的感情。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够唤起学生原始的学习动机,不要教师进行过多的激励,学生都能自觉地进行学习。

另外,还应根据自己本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

1、讲解新知识应该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注意导言的趣味性、调动性。在讲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要把具体的操作步骤板书。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备课的力度,仔细研究教材,才能保证把课讲得游韧有余、恰到好外。

2、学生练习应以基础性、实用性、趣味性为前提。

第7篇:形象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造型设计;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0

引言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本质上归属于艺术教育的范围,但这是狭义的艺术教育,广义的艺术还包括文学艺术。从人物形象设计的历史和国际实际来看,文学艺术因素完全可以有机地渗透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育中,而且也是这个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必须。

1、谋化教学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本课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课程体系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和提供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一是小组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二是师生合作法,在教师的控制和引导下,学生在每一环节中分组讨论、分析、归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三是采用情境教学法。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心理,让学生以化妆师的身份为顾客化妆服务,树立正确职业观。四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工作情境中“婚纱影楼顾客的着装不同如何涂抹腮红”这一工作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结合本节课的知识来完成。这样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角,而教师则转换为引导者、教学服务者,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关键能力”。五是四阶段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传授、技能指导、实践操作、研讨总结四阶段,把课堂教学从重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能力的培养,进而达到提高、创新的目的,使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造型设计教学实效性分析

2.1、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深刻体会本课的内容,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进入到学习中,课前让学生为班级一名同学化妆,课上让学生观察妆面与平日有什么不同?这样可以让同学们踊跃回答,把注意力集中到同学的化妆和腮红。第三,针对教学重点,进行直观的示范讲解。教师先对技能方面的知识做示范讲解,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进、记得牢。教师采用四阶段教学法示范讲解标准腮红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彩妆图片并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标准腮红的位置。此后,教师播放录像,学生观看,思考和总结涂抹腮红的方法,总结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并告知学生腮红涂抹的国家技能考核标准。第四,学生把讲授内容经过自己分析、理解融会贯通,然后自己从实践中去训练,验证其实际效果。学生根据标准腮红的评价标准,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一人为模特一人为化妆师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练习结束,师生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然后模特和化妆师互换再进行练习。 第五,为使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操作能力,确定自己努力方向,在所有学生练习结束后,将所有学生作品呈现,让学生根据标准腮红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评并强调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指导、改正直至达到标准。

2.2、及时总结反思,不断促进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紧密对接

每次课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改进。笔者认为,要让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全面对接,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以工作任务就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突出教学的应用性,以贴近生活、贴近岗位实践为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理念,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开展“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3、人物造型教学质量控制

3.1、注重自身内在修养

良好的外在形象是建立在自身的文化修养基础之上的,人的个性与心里素质要靠丰富的文化修养来调节,从事形象设计专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使自身的形象更加丰满,而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一般来说要具备一下素养:1、对时尚的高度敏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3.2、触类旁通

对美术、音乐、舞蹈、文学、诗歌,要有一定的了解与爱好,现代生活方方面面的时尚资讯,都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和设计灵感

3.3、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敬业精神

是一个形象设计师应具备的,要养成敏锐的感觉和好奇心,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从设计的角度去了解、思考、观察生活中的一切,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

3.4、注重基础关注时尚

绝大多数人有自己的审美观,但是由于审美意识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造成了个人审美意识会暂时出现不稳定性,加强学生在化妆课程学习中对时尚的学习,在学习的同时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把握时尚脉搏,这是作为一个学形象设计的学生至关重要的,了解时尚,把握时尚,有敏锐的时尚嗅觉,是形象设计师必备的专业修养。教师在教学中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观摩各种不同风格的形象设计案例,色彩搭配、技法运用、风格表现时常会随流行而改变,因此教师在备课时的准备尤为重要,提供图片的欣赏分析,随时了解时尚的变化和发展。

3.5、运用风格整合,提升学生整体把握能力

人物形象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专业,专业中每一个课程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整体,任何一部分没有学好,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的掌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把握专业的整体性,具体方法是以整体风格为主,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化妆、发型和服装搭配的相关技巧是要围绕风格进行展开的,而不是纯粹的技法学习。在具体的化妆、发型、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就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什么样的要素或技法能打造出什么样的风格形象。所以说,风格教学的引入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各个部分孤立化的最好方法。

4、结语

总之,人物形象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中的一个新兴专业,其研究对象是人类本身,是围绕着人们如何装扮更加漂亮这一主题来进行研究的,因此该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首先,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简单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很难在工作中立足的。其次,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与时俱进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应多将社会最流行的时尚引入到实际课堂中。最后,该专业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任何一个环节的忽略都会影响到学生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利辉. 分析当今时尚发展及未来时尚多元化[J]. 东方企业文化,2014,20:276.

第8篇:形象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 实训教学 教学方法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自1999年以来,在高职院校的大力推动下被广泛开设。该专业源于中专院校和社会培训学校的美容美发专业,随着专业细分化和整体化的整合过程,演变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旨在培养人物形象设计师、化妆师、美容师和美发师以及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专业管理人员。不同的院校基于原有的资源等因素,在培养方向上有所不同,如服装类院校开设本专业就会以服装类课程为主导,而以化妆、发型设计等课程为辅助。不论是怎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和培养方向,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作为一个对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的专业,实践和实训教学是必要的而且非常重要。

1 实践实训教学的含义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在一定理论知识指导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要求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模拟真实岗位的实习、到真实的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对应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包括相关学科、专业所要求的基本实践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更高层次的创新能力。

实训教学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特点,整合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实训教学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最终实现。

2 专业基础课的实训开发

专业基础课的实训开发,关键要从专业特点出发,并与专业需求紧密联系。

2.1 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根据授课内容是以理论为主还是以实践为主的不同,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大类。针对素描、色彩、化妆品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一直有争议,主要的争议要点是: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否有必要?多少课时比较合适?此类课程应该怎样与专业技能课程紧密联系?从客观角度出发,以上课程设置是有必要的,而且对专业人才未来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关键是怎样进行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课程内容的设计,要与专业方向紧密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联系。

2.2 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以素描、色彩等艺术类专业基础课为例,针对不同的艺术类专业,从实训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有所区分,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应该以人物的整体、局部绘画为主,例如,加强对人物面部五官的形象进行绘画实训,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物面部骨骼、肌肉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化妆造型的设计和塑造。而色彩的实训内容也应该多融入与本专业相关的化妆、发色搭配、整体色彩搭配等内容。素描、色彩等绘画类课程,要求手脑并用,是对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造型能力、空间观察能力、整体塑造能力的培养,对于相对枯燥的造型训练,可以设计成创意能力的训练,或者趣味性绘画作品的训练,依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多样化的实践教学

根据内容设计的不同,实训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在进行骨骼肌肉实训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和情况,带领学生到医学院参观和了解解剖学的简单知识,加深学生的认识;为了加深学生对色彩知识的认识,可以带领学生观摩艺术设计展览和比赛,让学生谈感想,给学生导入设计项目和主题,引导学生参加艺术设计类的比赛,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兴趣,避免学生“眼高手低”的弊病,体会到自身的不足,激励学生,鼓舞学生。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绘画类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关系,可以让专业技能教师为学生讲解二者之间的关联,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的妆面、发型、整体造型等,让学生体会绘画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3 专业技能课程实训(实践)教学方法的开发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技能课程主要有:化妆造型、美发造型、美容技能、服装搭配等,实训教学的手法灵活多样化。

3.1 在校内实训基地模拟真实场景的实训方法

一般的校内实训基地都会根据真实的场景进行设计,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担任不同的工作任务:接待、引导、技术服务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熟悉整个店面的工作流程,加深对工作岗位的认识和了解,体会到工作的艰辛。在实训中,学生的多方面思维得到开发,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以宣传和介绍服务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广告,广告的设计要应用到色彩搭配方面的知识,学生自己在学校内部发放,动员教师和学生到实训基地接受化妆造型和美发造型等项目的服务,避免实训流程没有真正的内容,或者因没有真实的顾客而枯燥无味。对宣传广告的设计,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艺术设计能力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也可以分小组竞赛,出点子,看谁设计的广告形式更吸引顾客。

3.2 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教学

校外实训基地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工作场景,检验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校外实训基地不同于校内实训,顾客群更加复杂和真实,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服务性工作的辛苦和不易,通常本专业工作人员每天平均工作10小时以上,基本以站立为主,顾客的刁难和对服务过程的不满也是非常普遍的。在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但会综合运用专业技能知识,还要能够很好地与不同层次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要学生了解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消费心理,不同个体的消费喜好。在此过程中,学生会综合运用学到的大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

3.3 组织学生参加多种类型的专业设计技能大赛

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各种级别的人物形象设计技能比赛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意愿,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通过比赛,学生可以开阔眼界,体验大型比赛的恢弘场面,认识到自身的技能水平层次。对于那些专业兴趣且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重点进行比赛内容辅导,力争让他们拿到比赛名次,这对提升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非常具有积极和普遍意义的。

3.4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

实训教学的社会服务意义也很重大,可以让学生为一些社会团体、演出、剧组进行化妆和造型方面的服务,锻炼学生的综合应变能力,体验另外一种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也体会到相关行业工作之艰辛,让学生真正认识社会和生活。

3.5 实训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总结和分析能力

定期针对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形成一套完整的实训机制,例如让学生养成如实填写实训手册、纪实训日记的习惯,把自己认为有意义或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拿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展开讨论和集体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化解,了解学生的心态变化,客观评价学生的进步并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

在以往的实训过程中,个别学生对顾客的刁难、难以沟通、工作时间过长等情况产生厌烦感,甚至对进入社会工作也很反感,此时,实训教师的及时疏导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3.6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该与企业、相关院校、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够建立相对完整和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该从教师的培养、教学内容的设置、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等角度考虑,例如:可以尝试让一年级学生深入企业,通过实践和实训,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明确学习目标,避免盲目性地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4 结束语

实训教学是一种非常灵活机动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方法也不应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变化。不论是基础理论课还是专业技能课程,都要在实训技能点的设计方面极其认真,紧贴专业培养方向和目标,使每一个实训技能点完美结合起来,环环相扣,在实训结果方面要强调技能,并最终强调其艺术性。

实训(实践)教学方法的顺利进行也是建立在各种客观条件基础之上的,如:实训教室的建设、实训教学用具的配备、实训规章制度的制定、校外实训基地、专家的指导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实训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完善,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9篇:形象课程总结范文

职业岗位群是指与工作内容及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相近或有较大关联的一组职业或者职业岗位。高职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开发应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各具体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为依据,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岗位能力,凝练专业岗位核心能力,从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在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与行业、企业合作遴选项目课程,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加强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对接,形成课程体系目标。因此在具体的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课程体系目标应当尽量包括该职业岗位群所应当具备的技术应用、生产操作、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及服务等职业岗位。如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方向职业岗位群设置:初始就业岗位对应的职业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为包装设计师、包装设计员(四级)资格证,职业发展岗位对应的职业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为平面设计师、装潢美术设计员(三级)资格证,职业迁移岗位对应的职业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为广告设计师、广告设计师(三级)资格证。高职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应明确服务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目标定位不仅要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导向,同时也要加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我们在确立课程体系目标时不仅要坚持$能力本位%,重视学生职业岗位知识及技能的教育,也要融合STC教学理念,重视学生职业生涯中所需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有效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内容

有效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应在确立课程体系目标之后,将行业、企业的设计执行标准、工艺标准、材料标准等融入项目导向的核心项目课程,并依据专业核心课程的职业能力要求制订课程标准,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内容应为学生提供足够实践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机会,加强基础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高艺术设计类高职生基础技能、专业能力、岗位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建设及调整优化高职课程体系内容时,应重视建设与专业技能培养相匹配的综合性实践条件,从而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学习新知识与技能,获得实际岗位工作经验,增强综合职业能力。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显著的差异是高职教育的社会性特征更突出,高职教育只有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建设好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与任职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习得专业岗位能力,使课程体系内容有效,适应市场需求。

三.合理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体系结构的合理设置是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目前教育界普遍认为加强核心课程建设是提高课程体系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基础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两部分。一般来说,基础核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基础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专业核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基础核心能力是从事所有职业所应必备的技能或能力,如应用写作、语言表达、计算机应用、人际交往等。专业核心能力是指从事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基础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是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合理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应包含职业素质类、项目导向类、职业规划及学业总结类课程。有效的课程体系结构应当重视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岗位能力、就业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方向课程体系结构如下:一级模块包括职业素质工学模块课程、项目导向工学模块课程、职业规划与学业总结模块课程三个部分。职业素质工学模块课程下划分为基本素质模块课程、造型基础模块课程、设计基础模块课程、职业素质拓展模块课程四个二级模块,其中基本素质模块课程开设有大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中外工艺美术史、消费心理学、广告文案、品牌推广等课程,造型基础模块课程开设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包装效果图手绘表现技法等课程,设计基础模块课程开设有图案设计与软件绘图、字体与版式设计、商业插图等课程,职业素质拓展模块课程开设有中国画、影视广告等课程。项目导向工学模块课程下划分为包装结构设计项目导向模块课程、品牌形象设计与营销策划项目导向模块课程、包装装潢设计项目导向模块课程、顶岗就业实习模块课程四个二级模块,其中包装结构设计项目导向模块课程开设有包装材料与纸盒结构、容器构造与AutoCAD等课程,品牌形象设计与营销策划项目导向模块课程开设有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产品宣传手册设计等课程,包装装潢设计项目导向模块课程开设有印刷工艺与制版、丝网印刷、袋装系列包装设计、纸盒系列包装设计等课程,顶岗就业实习模块课程开设有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课程。职业规划与学业总结模块课程下划分为职业规划模块课程、学业总结模块课程两个二级模块,其中职业规划模块课程开设有职业规划专题讲座、就业指导等课程,学业总结模块课程开设有学业总结专题报告等课程。

四.科学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方法

科学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应当采用多样的课程开发形式,重点是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解决实践问题,保障课程体系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课程体系开发实践中,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是适应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方法。这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方法是指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立专业培养目标所指向的专业岗位,以工作岗位所从事的职业活动为依据,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找出职业生涯发展中阶段、任务、能力,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为相应的学习课程,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体系。这种课程开发方式一般适应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对于非专业的、不能工作过程化的、不适合以工作过程导向开发技术完成的课程,就应借用学科分析等其他开发方法。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应根据采用多种开发技术,提高课程体系的有效性。

五.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质量监控及评价策略

有效课程体系建立的关键在于建立起课程监控与评价机制,对课程体系及单门课程的开发方案、课程开发方案评价、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及课程实施结果评价开发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与评价。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质量监控及评价应分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及学生课程学业水平评价两个方面。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应建立学校、院系和各专业工学部三级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对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估。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标准的评价,形成对教学的多角度评价,保证教学评价客观合理。学生课程学业水平评价应引入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及行业企业技术考核标准,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与学校专业评价体系相结合,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还要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在项目课程考核评价时候可采用项目团队内自我评价、项目团队成员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答辩、校企联合考评等较为丰富的评价形式。

六、总结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