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系毕业生论文范文

护理系毕业生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系毕业生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系毕业生论文

第1篇:护理系毕业生论文范文

护理系是我校的重点建设校系,也是学校招生规模最大的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6人,开设有护理、护理(英语护理方向)专业,培养职业道德高尚、理论知识够用、操作技能熟练、职业素质较高的技能型护理人才,毕业生主要遍及福建省各地及东南亚。学校十分重视“学校的窗口”———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尤其护理专业的藏书。采集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图书,为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人文社科、技能应用、社区护理等方面学习提供了参考。校图书馆本着以专业藏书为特色,医学及相关专业图书占全馆藏书的60%。我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的一所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又是“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及重点建设专业”,为此学校加大资金投入,严格把关藏书质量。

1我馆在护理专业藏书建设上采取的措施

1.1明确藏书建设与读者的关系

图书馆所有藏书都是用来为读者服务的,建设起来的藏书,要能使读者阅读利用。针对这点,本着读者对象为第一原则,利用校园网平台,一个学期为护理专业师生开展一次图书月活动,介绍专业藏书、推荐专业图书以及介绍相关类图书。并针对不了解馆藏的新生,宣传和通过制作视频短片介绍馆藏,使其了解我馆电子书库,并学会利用,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社科知识,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2藏书计划

1.2.1护理专业基础藏书

每年制定年度藏书计划。利用各种购书渠道,采集印刷型图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藏书建设,合理安排经费,避免年终或季末突击性采书,降低图书质量。采书人员分工细致,医学专业图书采购由医护专业毕业的在职图书馆工作人员采集,以防专业知识缺失而引起专业图书质量下降。人文社科类图书由图书馆专业毕业的在职图书馆工作人员担任。我馆在图书采购上,经常与专业骨干教师交流,了解专业最新动态,与借阅排行榜前的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借阅方向,以及希望在本馆能阅读到的图书,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所需书刊资料。护理专业及相关类文献日益增长,对偏重于护理专业的文献进行比较全面的采集,建立护理专业的基础藏书,比较全面地收集,在一定范围内不仅有本学科的,也有与本学科有关的、相近的边缘科学。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方能胜任临床第一线的工作。学校为护理系师生配备了医学基础学科方面(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临床医学方面(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护理专业方面(内外儿妇护理学、护理技能等)等国内外著作,以及本科以上医学基础及专业教科书及教参以满足学习、教学、科研需求。全馆医学专业印刷型期刊每年征订品种320种,其中护理刊22种。所有过刊装订成册,供读者借阅。购买中国疾病知识总库。中国疾病知识总库(ChinaDiseaseKnowledgeTo-talDatabase,CDD)是由医学图书馆与重庆维普咨询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一个面向临床医药学专业人士,同时兼顾大众的知识型数据库。购买超星电子图书。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在线图书馆,图书涵盖各学科领域,为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学和工作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参考资料,同时也是同学们学习、娱乐的好助手。购买维普电子期刊。维普全文电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了9000余种期刊,学科覆盖理、工、农、医、教育、经济、图书情报等多个领域。

1.2.2专题图书补充计划

如外文护理专业的专业及相关图书、情报资料、期刊的补充,弥补以往薄弱。充分利用馆际互借与协作,与本市大学开展馆际互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节约了经费又节省了空间,大大提高了文献利用率。与本省医科大学协作,利用互联网,投入较少的入会资金,共享电子资源,以弥补我校因其他原因未能购买万方数据库以及SpringerLink数据库的缺陷。这样既节约了资金,又解决了老师查找资料难的问题,开阔了教师的专业视野,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从2008年开始,校护理专业开展护理教学年活动。图书馆本着读者需求为第一原则为护理教师着重收集了有关各专科护理方面的书刊资料及各大医院护理学术讲座等一线资料,供护理老师教学与科研参考。

1.2.3人文社科藏书

护理专业人才是服务于医疗机构第一线人员,仪表、与患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知识面等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就医心情。由于护理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属初中应届考入本校,人文社科知识缺乏,为此图书馆加大了这方面图书购置,侧重闽南语、普通话、外文、礼仪、口才、有关医患关系处理、心理学、地理历史等有关书籍采集。本馆非专业藏书基本上包含了各门类的科普读物,丰富了学生文化生活。

1.3藏书组织管理

据护理专业具体情况,分有专业书库、社科书库。把藏书组织好,更有利于读者即类求学、因书究学。本馆为读者所组织的开架藏书,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开架制直观宣传效果和直接借阅图书的效果,提高藏书利用率。

2护理专业藏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2篇:护理系毕业生论文范文

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校的基本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创建于1957年,有五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卫生职业技术人才。学校坚持“素质为先、技能为本、医技为主、全面发展”的培养宗旨,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学校聚焦国际先进标杆,引入国际行业标准,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芬兰、澳大利亚、挪威、荷兰、新西兰等国的院校开展护理教育教学合作项目,形成了国际化合作办学特色。多年来,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凸现办学特色与品牌效应,成为上海一流、国内知名的卫生相关类中等职业教育的示范学校。

学校目前专职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占84%,拥有教学经验和临床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达40%。学校目前拥有数十名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常驻外籍教师。建立了一批权威的专业发展指导专家和一支高素质的实习、实训带教队伍,分布在医疗设施齐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其他三级甲等医院及相关行业内

(一) 专业设置:护理专业;护理(中英合作)专业;医学检验专业;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药剂专业。

(二) 校训:秉学厚德 擎术济生

(三) 教学环境

学校设校本部、嘉定校区、临床一分部(瑞金医院内)、临床二分部(市九院医院内)、临床三分部(新华医院内)等校区,设有浦东新区、金山、宝山等分校。校本部位于周浦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占地面积29.46万平方米,可容纳4000余名学生。建造了计算机教室、数码互动形态学实训室、多媒体语音室、报告厅、图书馆、运动场地以及5万余平方米的学生公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现代化生活和学习环境。新校区采用智能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无纸化办公的教育管理网络系统,形成了集教学、科研、管理的数字化控制体系。拥有国家财政和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的4个中等职业技术公共实训中心:上海现代护理公共实训中心;上海医学检验公共实训中心;上海口腔医学技术公共实训中心;

上海市现代药学公共实训中心。

(四) 升学就业

学校各专业教学基地广泛分布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的各附属医院及其他全市三级甲等医院,区中心医院及市区各牙防所和齿科制作所等,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就业机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各级医院和医药企事业单位等。

2010年,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校校和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衔接载体,开展护理专业的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实行自主招生,包括中外合作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年限为6年,毕业后颁发中等职业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双毕业证。

(五) 国际合作

学校坚持与国外医学教育界合作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师资和教材,教育合作项目达37个,初步显现国际标准融入教学过程的办学特色,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长期聘任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外籍教师执教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拥有国际化的智囊团——国际护理教育委员会,成员是来自美国、英国、芬兰、挪威、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大学护理系主任和专家。作为本市职业教育单位代表,与鹿特丹ROC 教育集团签订了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

已与9个国家的19个院校实行学制互通、学分互认。通过选拔资助优秀学生赴国外合作院校及教学实习单位学习进修,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对外交流学习能力,并获得护理专业国外临床经验和相应学分。此外,学校每年接受多批次国外留学生来临床教学基地参加见习和实习、撰写实习报告和论文,获得学分。

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校教改的基本情况

1.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教师、事业、行业共同发展,教学和临床向结合,教学工作进医院,外聘医护工作者进学校。实现学校老师和医院老师1:1。

2.模块化课程设置

主要有:人文素质模块、基础模块、 临床模块、护理基础模块、核心课程模块和实验实训模块。

加强人文突出素质;加强专业基础突出课程综合化;加强实践性教学突出动手能力;体现“够用、实用原则”。

3.对职业教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观点;对课程如何设置提出了“贴近临床,贴近学生”。

4.实践教学模式

实行了操作流程“规范化”,自己学校老师编写了一本关于操作流程的书本;“实训、见习、实习”一体化,有大量的医院支持保证了教学改革的实行。

5.如何做到“工学结合、定岗实习”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6.对怎样以能力为本质量观、推动改革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做了探索;对专业设置和师资建设也做了工作。

三、亮点

(一)教学实验一体化

很多理论课在实验室上,上完了理论课,学生马上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习理论更加具体化,效果较好。

(二)学生知识体系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对中专层次的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少,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老师反映比如问学生量血压的具体步骤,同学可以根据操作来回忆具体过程。如果只上理论课,同学一点印象也没有。

(三)三位一体化培养,即:“顶岗实习、院校结合、订单培养”

院校结合:学校内部的结合

与医院的结合:聘请师资

合作教学(把教学任务下达到医院。如果学校的标准和医院的标准不一致,采取:制定专业操作考核规程,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或者教师去临床一个月进行培训)

订单培养:在实习之前,针对各个医院、科室的标准来培训,强化训练2周,自己老师来做(自己老师先去医院学习,学习后回来培训学生)。

以上是在陈标校长和张荣军老师的带领下,以及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校领导和数名老师的介绍下,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校所了解和学习到的。通过数十天的学习,我对我校示范校建设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合适的定位,

四. 我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 在教学方面:

1. 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觉得教学实验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挺好,能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理论知识和加强动手操作能力。

2. 订单培养,对实习学生帮助应该会很大。能够缩短学生适应医院环境的时间,使学生一下到实习单位,就能适应工作岗位。

3. 人文素质方面训练, 参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校实训基地的时候,正好遇上几名同学在一楼值班,我们进去后,同学很有礼貌的问候了我们,总体感觉同学们的形象气质很好,还有就是他们的实训室都是由同学轮流管理, 这样也发动了同学们的自主自觉性.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

(二) 对毕业学生的考核方式:

我认为如果能让学生一毕业就能就业需要对学生实行三个阶段的考核:

1. 课程实施后理论和技能考试

2. 实习前验收考核

3. 毕业前技能考核

经过以上层层把关验收,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一走上社会也能成为抢手的香饽饽。

(三) 应职业化人才要求,深度开展校企结合和工学结合:

以实际工作任务为线索,组织课程内容;

以典型医技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训练三不缺。让学生早期接触专业,早期认识专业,早期规划职为发展。让学生在校学业,临床见习,顶岗实习。

(四) 教学和临床结合, 双师型队伍建设:

这个方面我们学校今年已经实行了,就是医学教师有机会必须进医院,熟悉岗位,培养好的学生前提就是先培养好的老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其实还可以请行业兼职教师,就是医院里有经验的医护工作者进入学校教学或带教。实现医

院学校共同培养学生。

(五) 结合我校和我地区实际:

我日喀则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组建于2000年8月,是由原日喀则地区范学校和卫生学校合并而成。十年来,我日喀则职业技术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多种形式办学,不拘一格育人的办学理念,以为西藏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在长期的办学中,学校始终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教育方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农牧区,面向现代化。

随着西藏社会的飞速发展,整个西藏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们要适应这一新的形式和要求,真正培养出适用型,素质型,创新型护理人才,实验实训教学是基础,良好的实验室实训室条件是前提。

鉴于以上原因,结合我校实际我对我校示范校建设有以下两点见解:

1. 全力建设实验和实训室:

我认为我校本身已拥有相当数量的实验实训设备,也具有相当数量的执教人员,在这次示范校建设中进一步建设我们的护理实验和实训室显的尤为重要。我希望通过两年的努力,大幅度提升我校护理专业整体水平,形成以护理重点专业为龙头、带动其他医学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为社会输送适应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技能型、实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形成以创新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鲜明特色的护理专业示范点. 在这里我希望学校能发动各专科任教老师根据需要申报所需设备以避免我们项目组老师在采购设备方面出现遗漏。

2. 全力打造精品课程:

邀请专家组成校内精品课程评审委员会,认真评审每年度的校级精品课程申报材料,并对课程建设提出宝贵建议。组织专家与负责教师就推进新一轮的精品课程建设进行研讨与总结。针对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各专业系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合理分工,重点建设薄弱之处;

开展项目中期评估和验收,不断总结建设经验;体现工学结合特色,打造优质教学平台,加强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和推广应用,为申报国家和市级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第3篇:护理系毕业生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在韩国职教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韩国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特点非常明显:培养目标是职业人,培养模式以顾客为导向,课程设置强调产学合作,教学方法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实施职业资格鉴定制度等。这些强调产校结合、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和特点,值得我国借鉴。

20世纪60年代以后,韩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究其原因,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被称为韩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在韩国职业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韩国实施高职教育的机构包括二年制的专科大学(初级学院)、技能大学、四年制的产业大学(开放大学)和可授予高级职业学位的研究生院,其中专科学院是主体。虽然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中间职业者”、“多技能者”等区别,但是培养模式有共同的特点,都强调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校与企业界的合作,并且在教学别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等。其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很多值得我们借鉴。

一、面向就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专科学院是20世纪70年代末适应韩国高度产业化社会的需要而建立的,培养的是所谓的“中间职业人”。“中间职业人”是与一般的高中毕业者和大学毕业的“职业人”相区别的称呼。具体来说,其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树立作为中间职业人的素质和明确的职业观。②培养作为健全的民主市民的社会参与姿态。③提高作为产业社会的时务要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学术理论。④掌握与职业相关的多种专业技术。⑤培养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的素质与能力等。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其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特点。

技能大学的培养目标也是实用型人才,不过更注重的是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即所谓“多技能技术者”。多技能技术者是指在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拥有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具有独立设计、制作的行动能力和精巧的手艺等多种技能的人。多技能技术者课程的培养目标,介于大学与职业专门学校之间,即培养在产业社会里,能够拥有基础技术能力和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制作产品,以及能够在技术者和技能者之间架起桥梁,并能够协助技术者的多技能技术者。多技能技术者,除了要拥有基础技术能力和设计能力,以及产品的制作能力以外,还应“头脑与技能”兼备。他们不是要成为单纯服务于生产现场的技师,而是要成为能拥有顾客至上的意识和丰富的修养,以及具有能从容面对任何情况的品质,拥有创新思维的技术工程师。换句话说就是“要能知,要能做,要能动”。所谓“能知”是指要熟悉修养课程和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知识;“能做”是指可以制造,即设计和制作;“能动”是指能够对不同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行动。

由此可见,专科学院、技能大学的培养目标虽然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是总的培养方向都与传统的以培养学科研究型人才的大学有着根本的区别。

二、“顾客导向”的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的毕业生除了少数继续进人大学或研究院深造外,绝大部分都进人企业就业。因此,以企业的需求进行教学就成为必然。为了加强学校与企业界的联系,韩国政府颁布《职业训练法》、《职业训练基本法》,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将“产学合作”写人《产业教育振兴法》,作为职教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法令规定:①产业要积极协助学生现场实习,职业学校学生现场实习要义务化;②企业要根据给予学校的财力援助比例来分享教育成果;③学校要通过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来接受企业的资金援助;④成立由学校、产业界、地方政府、民间代表参加的“产学合作教育协议会”,计划指导和协调该地区的“产学合作”。“产学合作教育协议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均进行控制和监督,对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对不依靠大学培养人才的企业则增加相应的税金,并公布因教育水平低而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学校名单,对其减少或停止财政支持,以此来促进企业与学校间的相互合作。由于政策引导和推动,韩国的职业教育与企业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出现了多种产学合作教育的新形式,如2+1模式、“顾客导向”( Customized Education)模式等。“2+1”模式主要是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采用,即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两年、在企业实习一年。在高职教育阶段,则出现了“顾客导向”(CE)的定制培养计划。为了满足产业界的需求,在企业和学校乏间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韩国于20世纪90再代开始实施所谓“顾客导向”(CE)的定制培养计划 CE教育就是学院将企业作为顾客,与企业在人力、物力资源上合作,改造教育环境,按企业需求人力的戮量、规格和具体专业特长培养人才。CE教育包括受企业委托培养技术员和为企业职工更新技能。专科大学于1996年开始采取合作协议方式,与企业共同开发适应产业界需求的多种职业教育课程,现已在75%的专科大学中实施。 三、产学合作的课程设置

专科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充分体现了产学合作的特点。具体说,主要有如下几点:①开发与“产学”系列有关的课程;②开发应用性强的课程;③根据学年教学计划和实验实习指针,加强有效率的实验实习及现场实习;④加强与“国家技术资格证”相联系的高水平的专门教育;⑤加强适应高等产业化社会的职业道德、工作现场应用英语和电子计算机教育。专科大学的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的20%一30%,专业课程占70%一80%。专业课程的理论课和实用技术(包括实验实习)的比例各为50%。专科大学中每一学期讲课16学时计算为1个学分;如果是实验、实习、体育、军训,则每一学期32学时为1学分。一学期最多只能申请学习24学分;毕业的最低分不得少于80学分,护理系列、水产系列则为120学分。专科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中坚技术人才,因此大部分专科大学的专业课程都是根据职业群分析法和职务分析法来开发的,这与普通四年制大学的课程相比,有着鲜明的特色。

四、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技能大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多技能者。多技能者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基础技术能力和设计能力,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创新。在技能大学,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应用开发工序来培养的。如韩国厂川技能大学的一个毕业设计,就是要求完成一个应用开发工序。该设计题目如下:让学生用“已被开发成模具化的工厂CIM模型线”制成面积为180m的生产线。这种生产线是同时生产六种不同物品的混合生产线。学生将分成3组,每组12人,以学校的基本要求(规格)为基础,设计、制作、调整这个自动化生产设备。这样的毕业设计,不仅使学生丰富了理论知识,加强了实践能力,掌握了有效工作的方法,同时通过实践训练了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的基础技术应用能力和设计能力,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