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反思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无论对教师的成长还是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育理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现状确是不容乐观的,往往缺乏理论的指导和切实可行的方法,反思效果大打折扣。怎样开展教学反思,真正促进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值得研究。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
“反思”一词本身就含有“反省”、“内省”之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即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本质。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立足于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及教师自我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过程本身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修正、改进自己教学的过程,使之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以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教学反思是一个认识过程,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是对今后的启示。既可以是对一堂课反思,也可以是对教学中的一个片断、一种方法、一项活动的反思。教学反思的方式,比较自由灵活,可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反思的内容既包括课堂教学本身,也涵盖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其他因素,如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职业道德,学校、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一)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联系起来,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融合,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
(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反思,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因为他在否定、批判的同时,会产生新想法(新措施、新途径),这样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能力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要不断思索如何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如何利用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各种资源,在面对学习和教学需要时,如何获得建立在研究或有效实践的基础上的教学新知识和新技能;通过教学反思后的教学决不会照本宣科,而是在真正领会教材意图和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教学方式科学、教学手段高明、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高水平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学能力就会大大的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教学反思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思研究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实践以及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能得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适宜性,也能知道自己教学过程中某些不当做法,这样便于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进行调整,教学效果也就能得到有效提高,使自身教学质量得到总体的提高。
三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
(一)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在理论解读中反思
教师的工作虽然需要经验的积累,但更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知识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的作用,教师在实践中往往发现不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表现出困惑的状态。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有助于教师真正理解教学的意义,启迪自己的思想,增强自己的理性智慧,改进教学实践。因此,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必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帮助其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写教学反思笔记等文字材料,在记载积累中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撰写课堂观察、课后小结,教学反思札记、教育教学随笔、教学日记、研究案例和教学博客等,随时将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认识与感受,或者教学行动研究过程中反思的心路、结果和心得,用文本的形式予以记录和表达,是促进教学反思水平提高的积极有效的手段。
(三)开展教师间教学交流等活动,在对话中反思
为了促进教学反思、提高教学反思的成效,可以开展教师间合作式的相互评课、批判性的对话、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公开课、与专家对话的咨询活动、教学研讨活动等。通过合作反思,将自己对某一教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展现给同事或专家,通过这种教学交流,可以使教师的思维清晰,来自交谈对象的反馈会激起教师更深入的思考自己的教学,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进行自我说课,在备课中反思
自我说课,即自己对自己说课,要求自己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叙述教学设计中的思维过程,使自己内部思维活动充分地暴露出来。不断地反问自己:教学设计是否充分体现教学目标,是否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如何更好地突破难点,在教学设计上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等。这样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对教学设计进行必要完善,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系统,从而使教学设计达到最优化,这也是教学前反思的重要途径。
(五)倾听学生的声音,在反馈中反思
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能够帮助教师建立教学要求与学生所关心的事情之间的关系;研究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可以让教师提防那些由自身教学行为所导致的问题和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
(六)运用课堂教学录像,在再现中反思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也逐步走入教师的反思活动当中,为教师的反思插上翅膀。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录象,课后观看有助于提高教学技能,改善教学行为。在录像反思时教师要仔细观察,记录清晰准确。这一环节重点做好教师自我评价和听课人员评价,评价教学中所应用的教学技能和策略以及理论依据。执教者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其他教师记录执教者自我反思的内容,并根据观摩的活动情况和执教者的反思情况进行互评。
(七)站在学生的角度,在换位中反思
1.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美国心理学家Posner曾在1989年提出了经典的教师成长公式,即教师成长等于经验与反思之和。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为一门实践课程,众所周知英语需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其语言技能。因此,学生的学习成果才是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评价方式。教师在对材料进行组织,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性加以考虑,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设法调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究自身的教学效果,对学科发展的动向时刻留意,对教学反馈的信息着意收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自身的业务能力进行提高。优秀的教师往往会在信息的积累过程中不断反思,改革教学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这点来说,反思性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是其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是知识的传授者外,还是一个学习者。教师一方面要着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使教与学齐头并进。反思性教学能够帮助大学英语教师认真思考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对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能够根据反思的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改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达到理想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3.反思性教学能够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责任感。大学的不断扩招,加重了英语教师的授课任务和工作压力,使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科研任务。反思性教学这种通过反思和解决问题来提高教师能力的理论,能够帮助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实践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观察,对某些问题的反思、实施和验证有利于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为其论文撰写和科研提供素材。此外,反思性教学会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反思性教学中可以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
二、基于反思性教学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进入20世纪后,广大教师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逐渐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何通过反思性教学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研究中一直被强调的问题。在终身教育的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作用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对新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探讨,改进教学的同时提高自身水平。总体来说,在反思性教学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
1.在教学中始终保持反思意识。随着我国政府对英语课程标准的提高,目前进入大学的新生基本都已经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无论听、说、读、写都基本能够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学生入校后对英语课堂的期待是教师能够教给自己什么,大学英语教师也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才能符合学生的期待。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始终保持反思意识,要有职业危机感,能够根据现有知识结构不断地进行调整、充实和提高以胜任更具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与当前个性化、专业化的教学需要相适应。大学英语教师应将教学当成教学实践与反思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地进行反思。根据自身所处阶段和需求的不同,对自己欠缺的知识结构认真反思并以开放的心态加以弥补,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也可以是教师的作用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等,通过反思来促进自身专业的不断发展。
2.对知识结构进行整合,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随着社会对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高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开始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开设了各种不同的英语专业方向。这个发展趋势促进了英语专业类型和专业方向的丰富,但同时也给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通常包括三部分,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但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显示出了一定问题;一些英语教师的跨学科知识结构尚不够全面,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很难真正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部分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于时代步伐,有待加强实践性知识的学习等。面对种种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必须立足时代的变迁和学科范式的转变,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全面地重新整合自身的知识结构,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理论方法为跨学科、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研究理念,对专业发展目标进行清晰的界定,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3.通过对话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大学英语教师虽然同教一本书,但由于不用坐班,各个教师之间通常联系较少,基本处于“互不干涉”的状态,使大学英语教学成为一种封闭式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十分不利。大学英语教师应对这种教学方式加以反思,认识到彼此工作的相似性,从而加大彼此的对话与合作,通过集体共同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寻求彼此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协作”,为彼此提供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较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分享,通过观摩示范课等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习对同一问题的各种不同处理方式;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应在专业发展中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教师和学者,即大学英语教师除了英语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将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促进自身教学模式从技能型教学向研究性教学转变。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参加和组织教改实验,对各种教研、科研论文进行撰写,将教学过程中反思的问题上升为研究主题并投入到研究和行动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完成理论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关键词:21世纪;网络信息;钢琴教学
一、传统钢琴教学与网络钢琴教学的比较
(一)传统钢琴教学
我们从出生接触到的钢琴学习都是师生互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这种形式的钢琴教学,师生之间可以互动,授课对象大部分在4周岁以上。授课形式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教师的言传身教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教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技术见解讲授,及时纠正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促进钢琴学习的效率。
(二)网络钢琴教学
1、网络资源的优势
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文化、教育等提供了便捷。当今社会,学习钢琴的学生数不胜数,网络信息的发展为学习钢琴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网络化钢琴教学覆盖面广泛,从教学对象上来看:不仅适用于小孩,对于一些零基础的成年人也适用。搜集网络钢琴教学的视频,为那些平常没有时间学习钢琴课的学生和成年人提供了便利,为那些远在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了学习途径。从学习交流方面来看:在网络信息产业繁荣的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途径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源,例如:国外大师班的钢琴课,大师音乐会等等。通过网络信息的搜集,这些在线学习钢琴和线下学习钢琴对学生的进步有了很大的空间。弥补了平常听不到大师音乐会的遗憾,资源共享给予了学习交流的机会。从学习效率方面来看:网络化的时代,学习效率必定要比传统授课进步空间大,学生通过在网络上自学钢琴课,搜集适合自己的教材资料,搜集音频,辅助学习,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学习钢琴的学生可以搜集一些关于作品的文献资料,丰富学习内容。
2、网络资源的局限性
网络资源在不断的优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钢琴课,教师的示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课后辅导和课前的预习这些是网络钢琴教学做不到的。钢琴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过程,在网络教学中,资源太散,信息资料不聚拢,不知哪种学习方法更适合自己,使学生盲目学习,导致效率不佳。
二、21世纪网络信息产业下的钢琴教学
我国进入钢琴文化的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短短的时间内我国的钢琴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钢琴教材和钢琴教学方法不断更新,钢琴市场在信息产业的笼罩下更是不断壮大。互联网钢琴教学逐渐取代了传统钢琴教学,各种各样的学习软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我们可以用手机学习钢琴、练习钢琴,还可以用手机在应用程序中下载陪练软件,找陪练老师辅导课后作业。手机软件线上学习钢琴,不受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学生在学习钢琴后,可以线上找陪练老师辅导钢琴作业,对忙碌的学生来讲,节省了大量时间。有的练琴软件可以调节练琴速度,学生自行调节速度,对练琴也是一种提高。通过微信微博等关注大师课,可以线上听钢琴课程,每日推送大师讲解课程,促进钢琴学习进步。网络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智能钢琴的发展,它模仿钢琴的声音和琴键力度,授课对象一对多的模式进行,它的授课过程主要是在与练琴软件的连接上进行,大量的曲谱自行选择,针对性的练习,它的琴键与曲谱中的每个音符相对应。经济文化的发展带动了信息产业,使我们在教育产业上的发展不断更新,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线上钢琴陪练软件,它通过手机为媒介,隔空传递信息,教师不能起到示范作用,不能及时更正学生的手型,钢琴课的教学是要言传身教的,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传统钢琴因为体积大,价格贵,大部分家长会选择智能钢琴取代传统钢琴,虽然智能钢琴是模拟钢琴做成的,但是它唯一的缺点就是琴键不是木头做的,学生长期使用对手指的力度和手型的练习得不到更正。
三、21世纪钢琴教学的发展趋势
自启蒙运动以来,理性主义大旗下的学科化、科学化的科技与知识成为现代性的显著标志,在充分肯定其破除蒙昧、张扬理性之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当对其扼杀人性、驱逐价值的弊端和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这种弊端和问题在教学研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的逐渐背离。随着现代教育专业化、学科化的发展趋势,教学理论研究总是致力于构建一整套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理论本身的严密性、规范性、系统性越来越成为理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以至于最后,构建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成为了教学理论研究的目的。结果是形成了这样一种矛盾的景象:一方面,教学理论体系逐步演化为只有专门从事“教学论”研究者才能掌握其游戏规则的特殊的专门化领域,广大从事教学实践的教师们被排除在外,失去了理论研究的参与权和话语权,或者未被视作同一层次上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经验由于其多变性和缺乏系统性难以被纳入到教学理论体系中去,教学理论逐渐脱离经验总结和经验升华的原初动力,不再是探求和发掘教育本质力量、实现人的发展和提升人的价值的学问,而变成一门苍白无力、仅仅关涉教学符号与概念的“文字游戏”。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经验的逐渐背离,使得“教学理论研究由一种本真的研究走向单向对话,显现出一种‘内心独白’的病态。”
其二,教学理论的确定性要求与教学实践情境化特征的矛盾。现代性教学理论在知识观上,强调和追求知识的确定性、普遍性和传递性,试图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中提炼出具有客观和“普世”性质的要素;在教学过程上,重视和提倡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标准性和普适性,试图寻找到一种经过精心计算和论证的,可以在最普遍的范围内进行推广的原则和模式。在这种确定性和规范性的要求下,教学目的被社会预设的某个标准所规定,教学内容被一系列貌似真理性和永恒性的知识框架所占据,教学过程更是被精确地设计与规划,成为一个个具体可模拟的步骤和环节。然而实际上,教学实践是具体而微的活动,真正的教学实践是一个个充满着不可穷尽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情境组合,这种充满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情境组成也正是教学生命力所在。“教育理论常常以追求客观的、普遍的、统一的定论为己任,惯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语言逻辑,进行思辩或描述的知识阐述。这种宏大叙述因追求其理论层面的总体性、完整性、同质性,在面对实践的局部性、差异性、异质性时,就不免多少显得有些玄思、虚幻。”
教育理论的确定性要求与教育实践的情景化特征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也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而它的深层根源则在于教育理论中的工具理性影响,教学的合目的性追求超过了对生活本身的关注。这个矛盾得不到解决,就会带来教学理论和知识的片面化、绝对化及其与真实生活的脱离。
其三,教学理论的泛技术化倾向对教学活动人文性的消解。现代性教学理论将自然科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引入教育教学研究,使教学理论从“自发”形态进入到“自觉”阶段。这些原则和方法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和进步。然而,技术理性的强大是使其自身逐渐以一种不为人所控制的内在力量向前发展,使其自身成为一种超越了人的主观意志的独立变量,反过来对人的意识和活动产生支配和制约的作用。在强大的技术理性的制约下,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将统计、测量、控制变量、要素分析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教学研究,使之成为教学理论研究的主流方法,这就导致了教学理论的泛技术化倾向。教学理论的这种泛技术化倾向使“教学被规划为一套严整的理性规则和操作规范,具有了实现自身目标的明确自,程序化、可操作性原则渗透到对教学全过程的规划之中,教学似乎成为由技术理性这个独立变量支配的活动”。
这样,教学活动的人文性、情境性被消解了,原本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沦为某种逻辑系统的确定性、单一性环节。教学活动不再成为一种具有诗意和审美价值的活动,不再成为一种创造性活动,而是变成了由若干个要素和环节构成的技术性活动。教学活动的评判尺度渐渐失去了其人文关怀的层面,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内在感受和心灵成长,而习惯于将其分解为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若干要素和环节逐一判定,有时甚至以其中的某一个指标作为评判教学整体发展状态的尺度。教学理论的泛技术化倾向对教学活动人文性的消解是现代性所催生的困境,是对教育本质的伤害,使得教育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呈现出不和谐状态。
现代性教学理论之溯源
现代性教学理论的种种偏向,发端于现代性无孔不入的渗透和扩展。大多数学者都认同这样一种观念:现代性的产生和发展就是理性主义、工具主义、普遍主义的扩张与膨胀的过程。作为启蒙运动的标志性命题,理性本身是闪耀着普遍性光芒的,然而理性的外部形式,即胡塞尔所说的“它对自然主义与客观主义的偏执”却使其产生了变异,成为单一的实证理性、工具理性,从积极转化为消极,成为统治人、束缚人的力量。最终,“现代性的历史轨迹是从人类的解放走向了自我奴役。”人类在现代性中陷入了深深的危机。
异化的精神带来异化的教育。首先是理性至上对人文价值的消解。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人”本身,而是“有用的人”,教育的出发点不再是作为主体存在的人,而是人之外的物化世界。自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的扩张实际上就是理性的力量主宰一切,理性化操控现实世界。尽管它带来了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和政治机构的严密精细,但也带来了价值消解、人文失落、精神工具化等种种弊端。“从夸美纽斯的‘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到卢梭的培养‘自然人’;从赫尔巴特的培养‘有道德的人’、小原国芳的培养‘全人’,到涂尔干的培养国家公民;从斯宾塞的‘教育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到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等,都是以‘未来人’、‘理性人’为前提假设的。”
自马克斯•韦伯区分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种理性之后,西方哲学家大多认同,理性主义操控一切是现代性的典型特征,并致力于对工具理性过度扩张的批判。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以及后现代主义的“解构理性”,无一不是对工具理性、系统生活扩张的反思与批判。在他们眼里,理性操控一切消解了生活的诗意和生命的意义,对工具理性的片面追求导致了意义的丧失和自由的丧失,最后导致了价值的消亡和人的异化。在这样的理念之下,教学理论追求所谓的理性规则和操作规范,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学原本具有的批判性、人文性、意义性被消解,使得教学理论呈现出背离教学本质的特征。
其次是科学世界对生活世界的僭越。科学以一种不可一世的至高权威俯视着世间,经过科学研究得来的知识被认为是确定的、普遍的、客观的,而教育应当就是这种确定的、普遍的、客观的知识教育。正是这种知识的确定性、普遍性和客观性赋予了教育研究者之对于教育践行者权威、教师之对于学生权威的基础。然而,这种知识观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知识“决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既作为一个探究过程的结果,同时又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于再观察、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的情景一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依赖的知识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学科知识看起来是客观的、普遍的,但是,每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会从具体情境、个人风格来使用,因此,学科知识也会打上教师个人风格和具体情境的色彩。而实践知识更多是一种意会知识、经验知识和个人知识,虽然其没有理性化的表现方式,却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关键作用。现代性教学理论对知识的流动性、情境性、生成性和实践性的遮蔽,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使其离真正的教学活动需要越来越远。在它的指导和要求下,教学原本具有的流动性、诗意性和灵活性被忽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技术的大力推崇、对程序的严格遵循、对规范的严格要求导致教学对人的本质关注基本丧失,教学变成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华丽演示。
教育理念的异化带来了教学实践的困境:一是消解了教学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和意义性,用一种外在的规范来束缚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导致了教学行为的程式化。而当教学成为科学知识的附庸、成为传递意识形态的工具时,它已然失去了“生成文化”的使命和活力。二是造成了教学行为中规范和经验、感性与理性的冲突。教学活动被科学管理、规范管理所支配,学校成为一个追求经济和效率的组织,这就是哈贝马斯所说的“生活世界殖民化”在教育中的体现。教师难以展现出自由和个性,容易产生自我认同的困难。三是导致教学研究者与教学践行者之间话语权的不对等。理论研究的实证化、系统化方式占据了强势地位,进而创造了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和话语规范,垄断了教学研究的话语权、政策抉择的建议权甚至决定权以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权。与之相对的是,大部分践行者即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更多的是凭借和依靠“缄默知识”、“默会知识”和“实践知识”,难以以“科学”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也难以获得承认、总结和推广。这种不对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研究、教育抉择、教学质量评价以及教师进修学习都变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过程。教师个体的失语最终则会造成研究者与践行者之间交流渠道的断裂,变成教育研究的自说自话与一线教师的我行我素。
现代性教学理论之重构
西方学者为走出现代性的弊端开出了各自的药方,如哈贝马斯提出重建“交往理性”来克服系统对日常生活的异化与殖民,吉登斯主张通过“反思性”来修正现代性,罗尔斯提出“公共理性”来纠正现代性的偏向,德里达则认为需要通过对现代性的彻底解构以清除其宏大叙事的种种弊端。尽管这些方案在形式上具有巨大的差异,但其都隐含了对现代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关照这一共同主题。颇为反讽的是,教育原本是作为解放人、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但现代性教学理论却在“理性化”、“知识化”、“专业化”和“技术化”的强大逻辑下成为忽视人、异化人和压迫人的工具。为此,需要回归到教育培养人的本真当中来,强调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发展不能脱离人的价值、人的意义来抽象地理解。换言之,教育的本体性问题只有从人的角度,从促进人的发展和价值实现这一角度才能够得到真正的理解,教育的合法性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当然,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那样,“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始终从现实的人出发,从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的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从实践主体的地位来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从解放人、发展人的目标来审视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的性质与地位,这就为重建现代性教学理论明确了基本方向,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立足于培养活生生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就能找到走出现代性教学理论的困境的思路,即应当坚持教学理论的学术旨趣不仅仅是建构某种自足的逻辑体系,而是要改变以往解释教学的模式,解蔽出被传统理性主义教学观和语言分析模式遮蔽下诸如教学智慧、具体的教学情景和本土化、个别化的教学知识以及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互动关系等要素的价值和意义,让教师和学生在生命发展的意义上重新确认教学的价值。为此,需要在以下三方面进行转变。教学研究的理念从建构规则转变为关注教学本真世界。马克斯•范梅南强调:“教育的意义必须到教育的实际生活中去寻找,因为如果我们将种种假设和给定的意义都搁置起来的话,所剩下的就只有教育学的生活体验了。”
教学是在特定情境下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定意义下的人的世界、人的存在方式。真实的教学是情境性的、建构性的、个别性的、流动性的,有自身的运动方式和轨迹,不能按照某种既定的逻辑和程序来实施教学活动。而恰恰是在这种情境性、建构性、流动性的“探险”过程中,生命的诗意、教学的智慧、个人的知识、个性的发展得到了肯定,这才是教学的本质。倘若教学活动被设想为依照某种事先预设好了的“脚本”展开的过程,人的存在与发展过程就会被既定化、模式化,教学则会变成对师生人性的背离。由此,应当转变那种尝试在诸多的教学实践当中抽取、概括出统一的模式然后加以普及和推广的理性主义观念,把教育研究关注的焦点放在教学活动本身,去除外在规则对教学本身的压制,揭示和阐释教学的流动性,肯定教师的个别化知识,恢复教学的本真。教学研究的角色从“立法者”回归到“阐释者”。
教学研究角色的转变是教学研究理念转变的必然要求。在现代性教学理论中,教育研究专家充当着一种“立法者”的角色,他们通过构建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来垄断教学的话语权和决策权,用严密、规范、系统的理论体系来裁决教师丰富多变的教学实践。说到底,这种“立法者”角色来源于其知识的权威,来源于理性主义的预设论、普遍论的盲目自信。然而,这套逻辑严密的体系不仅无助于广大教师教学的实践,反而导致了教师现实生活世界的活力与丰富性在实体本体论的知识体系中被窒息的困境,使得人们不得不怀疑其合法性。在真实的教学情境当中,教师依靠的是个别化、生成性并适用于某个特定情境中的个人知识或者说实践知识。
1.1医学信息学教学与医学实践需求脱节
医学信息学的教学体系应该从医学信息的上、中、下“三游”来加以组织。医学信息学上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的本质、特征、类型、产生机制与机构、传播等知识。医学信息学中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的搜集、整理、鉴定、组织与分析,以及医疗信息化背景下的医学信息的描述与信息库、卫生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的储存、检索和深加工等知识。医学信息学下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及其文化传承等知识。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根据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研修相应的“三游”知识。如临床专业的学生需要研修病案管理学、病案信息资源管理学、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等课程。但是就笔者所在的南京医科大学进行调研发现,在医学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只有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医疗保险专业开设了医学信息学的相关课程,而作为未来医学信息的产生者——医生,临床专业的医学生教学计划中没有医学信息学的相关课程。这种医学信息学教学与医学实践需求之间的脱节,直接导致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培养良好的医学信息学素养,进而导致这些医学生在未来成为医生之后对医学信息不重视,甚至为医学信息产生、收集、整理而烦恼。
1.2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不深入
长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对开设医学信息学专业(或方向)的高校进行了排名,其顺序是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石河子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山东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南昌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延边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南华大学和大连医科大学等33所高校。笔者在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网站利用“题名=医学信息或卫生信息,文献类型选择‘中文书籍’进行检索,返回结果为51本与医学信息相关,14本与卫生信息相关的文献。在51本与医学信息相关的检索结果中涉及医学信息检索的文献为31本,涉及到医学信息学基础教程的结果为8本。其余主要包括医学信息研究、医学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医学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学决策与支持系统和医学信息分析等。综观这些检索结果基本上是针对不同对象的大学课程教科书。在14本与卫生信息相关的检索结果中涉及卫生信息管理的结果为8本,涉及卫生信息系统的结果为2本,涉及卫生信息化的有2本,涉及卫生信息技术与卫生信息资源的各1本。从检索结果可以得出在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创作重复现象。如在检索结果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雷同多,书本编排应急就章,重复建设,后出版之书不仅没有超过前者,有的反而出现倒退现象。除刘冰、黄玉玲主编的《医学信息研究》之外,主要用于医学信息学专业教学教材。在这些教材中除了丁宝芬教授的《医学信息学》、罗爱静教授的《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和《卫生信息管理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教材规划教材之外,其余教材鲜有得到国际或国内同行普遍认同。有些著作虽然注重吸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的学科知识,但是没有能够与医学信息学有效融合,移植现象比较明显。当然笔者在此无意于简单否定医学信息学界与出版界同行的工作,但我国33所医学信息学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应该反思,应考虑利用范式理论指引学科发展,加强知识横向与纵向的传承与发展,引进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理论,弥补国内医学信息学学科的空白和不足,提升学科地位。
2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是解困之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医学信息学也将与其他学科更加相融,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必将走向开放与合作,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问题将会成为一个国际性课题。因此我国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利用范式理论作为研究手段,从国外学科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中汲取有益成分,使之为解决国内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之瓶颈成为应然解困之举。
2.1范式研究有助于医学信息学学科的深化与拓展
医学信息学要想从宏观上和根本上提升学科地位,需要在元科学领域的研究上投入更多精力。元科学理论,即关于科学的科学,医学信息学元科学即是指关于医学信息学的科学。当医学信息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会对学科的本质、规律及其相关元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便产生了“学中之学”、“科学之科学”的研究取向,笔者认为可以将这类的医学信息学分支学科称之为“医学信息学元科学”。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会遵循学科发展史的轨迹,即经验研究、方法论研究和理论研究,具体发展走向为病案管理、医学信息检索、卫生信息管理学、卫生信息化、卫生法律法规、医学信息保护技术学、医院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区域医疗合作和医学信息学史等。在此基础之上,医学信息学科分支中会产生医学信息学概论(卫生信息管理概论)——以“揭示医学信息学现象本质和规律为研究目的”的学科。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就是关于医学信息学学科自身的深化与拓展,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立足于宏观抽象层面,从根本上认识医学信息学的元问题和本质规律。现阶段我国的医学信息学研究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其研究领域已经从医学知识表达、卫生信息系统、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教育与培训l等传统领域向面向语义互操作的知识体系构建、跨系统和跨应用的互操作标准制定、网格与云环境下的应用、转化医学、人体模型建设、临床决策和认知学领域深入发展。尽管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对元问题层面的挖掘探讨仍对学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以医学信息学元科学代表“医学信息学概论”或“卫生信息管理概论”为例,现有的文献仅有一本,即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卫生信息管理概论》。笔者认为作为医学信息学元科学的《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应当注重对医学信息学生存环境、发展史和共同体的研究,应从医学信息学本身的问题出发建立起本学科研究问题的独特视角,而不宜将大量的篇幅放在对“对象性事物”的描述和阐述上。基于元科学的重要性,医学信息学理应将更多的空间设定在元科学领域的研究上,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该学科地位。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理应针对医学信息学自身的探讨和分析,立足于宏观抽象层面认识医学信息学基本问题和本质规律的研究。鉴于此,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与医学信息学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它是医学信息元科学研究的最佳切入点,它是以医学信息学发展史为研究主线,不仅涉及到医学信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还需要研究医学信息学学科共同体主体作用、医学信息范式变迁与学科外在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等。
2.2范式研究是医学信息学汲取外学科精华的典型尝试
较之于医学信息学内部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医学信息学对其他学科理论和技术应用的吸收、引进、消化、渗透、移植等将不断推进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即使医学信息学在解谜过程中出现不可通约性,分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医学信息学也会在反复的推敲和质疑中逐渐成熟。因为在外学科理论引入医学信息学的磨合期中所产生的碰撞、摩擦和火花,可能为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提供争论的焦点和学术的创新点。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正是基于这一思考与目的。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论及:“将自己的领域当作独立的王国,而忽略它与其他领域,诸如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联系,造成了归纳的一般性无法演变成演绎的精确性,演绎的精确性又无法上升到归纳的一般性。最终的结果就是,个人困扰没有成为公共论题,甚至于渐行渐远。人文精神的组织力进化成为科学精神的机械性,而概念和方法则成为了问题的主导因素,这不禁有本末倒置之嫌。加之于我们对社会本身是如何形成的一无所知,而只是无意识地接受了其存在的合法性,这更容易加深身处其中人的无力和无助感。”医学信息学范式从本质上说就是社会学理论进入医学信息学领域的一大尝试。医学信息学由单一研究方向向多重研究方向发展,从病案管理学向病案学、医学信息检索、卫生信息系统、医学决策支持系统、认知学和医学伦理与监管等方向发展,医学信息学专业呈现日益增多,学科日趋分化的趋势。从医学信息学的发展趋势来看,符合人类的认识发展规律。初期关于医学信息学的知识是从病案管理实践着手,对于学科还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随着研究活动的深入、认识的推进,与学科内外发展动力因素的影响,对医学信息学进行逐块逐层的分解研究,于是出现了整体知识的不断吸收、引进、消化、渗透、移植等,在学科组成上表现为学科不断分化成病案学、医学信息学、卫生信息系统等分支学科(或专业)。医学信息学的发展理应汲取外学科的精华充实与强化本学科内涵建设,来解决医学信息学科建设中的热点、难点与焦点问题。因此,为了医学信息学的科学发展,我们需要的是深刻剖析与之存在学科依赖关系及其运作原则,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探讨此情境下的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问题,而不是脱离其中任何一方。我国的医学信息学发端于2O世纪80年代初的医学图书情报学,研究体系不够完整和成熟,研究领域也不平衡,例如重视文献信息管理、技术路线和微观实践,但是对于理论研究和学科RESEARCHONLIBRARYSCIENCE19建设研究不够深入,标准规范建设滞后,信息共享不足、缺乏系统规划,人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结构不尽合理。新时期的医学信息学又面临学科外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的影响,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社会学、伦理学、认知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渗透,意味着医学信息学已经沿着范式理论的轨迹,发展成为一门综合各学科精华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医学信息学研究呈现多样化趋势的今天,借鉴社会学方法有助于分析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方向、分支学科,或许会让我们发现原来的封闭视野所不能看到的演进过程与规律;也有助于当我们习惯于现有学科思维框架下的医学信息学发展之余,换之以外学科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考察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和演变,给学科的发展与建设输入新的血液。
3医学信息学学科范式内涵探微
“范式(Paradigm)”一词是托马斯•库恩首先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用于科学研究的,他在该书中指出:“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可以用来解释科学历史发展轨迹及其科学知识增长模式的社会学概念。”“范式的主要表现为‘符号概括’、‘信念’、‘价值’和‘范例’等。”在解读与理解库恩关于范式的阐述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范式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在医学信息生产和管理实践活动中所共有的世界观、方法论、理论成果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即范例)等成分,是指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公认的“模式”。共同体、世界观、方法论、理论成果和范例等是医学信息学范式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虽不可能涵盖医学信息学范式全部的“应有之义”,但可以把这些当作医学信息学范式的核心内容。
3.1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简称为共同体,最早运用可以追溯到1942年,英国物理学家、哲学家波朗尼(Polanyi)在其论文《科学的自治》中使用了这一概念。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把“共同体”理解为科学范式的承载体——“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学科共同体是以上一切成分元素的执行者,也是经常被忽略的研究主体。科学共同体研究在范式研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正因为有了共同的范式才能集中在相同的研究领域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交流和互动。因此在研究医学信息学范式时,首先要明确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概念。传统的医学信息学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医学信息学的对象、方法论、理论标准,而很少涉及医学信息学的认识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可理解为发展医学信息学范式的主体,研究医学信息学范式主体,拥护同一医学信息学范式的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由授受相应的医学信息学教育背景和学科训I练的学者构成,他们以发展医学信息学为使命,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遵循共同的学术规范和维护共同的学术尊严。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通常遵循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规律,致力于医学信息学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是医学信息学学科的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可以是相对稳定的正式组织形式,也可以是自由组合的非正式组织形式。前者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成员、规范和活动方式。如中国医院管理学会下的病案管理委员会、医学信息学会,全国33所开设医学信息学相关专业(或方向)的院校教师组成的同事式组织、导师与学生组成的师徒式组织,以及其他医学信息科研、实践机构组成的固定团队等。后者一般不具备严格意义上传统固定的组织形式、规模和稳定人员构成等内容。如因课题立项而临时组建的课题组形式,各地组织的拥有固定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博士论坛,同一学科领域或分支学科的共同爱好者等。从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发挥的作用来看,非正式组织形式的学科共同体不仅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正式组织形式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的补充力量。当他们的自身作用和地位日益得到社会及统治阶层认可时,自组织形式随时有可能转化为有组织形式。
3.2世界观
世界观,又称为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由于医学共同体所处的社会地位、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医学信息学世界观,这种观点是共同体自身医学信息学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结果,往往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医学信息学的相关研究者对其进行自觉地概括和总结并给予理论上的论证,才能成为指导学科发展的哲学。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世界观是形而上的部分,是共同体对整个医学信息学学科,以及共同体与医学信息学之间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简而言之即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对于医学信息学这一学科的总体认识,对医学信息学的共识,包括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所共有的基本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是本体论、认识论层面的承诺,以及对自身在医学信息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世界观可作为指导思想,指导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开展医学信息学研究。医学信息的世界观往往决定着一个学科的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表现在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中则是要解决“如何看待医学信息学专业研究对象”的问题。当认为医学信息体现为一种历史记录属性时,要维护的是学科历史有机联系;当认为医学信息体现为一种知识属性时,要实现的是学科最大效益。
3.3方法论
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在医学信息学学习、实践和研究中所自觉沿袭的一般方法。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以解决医学信息学中的问题为目标的一种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问题分析、任务工具和方法技巧等方面的论述。方法论体现在世界观、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之中,可以是由模式、方式、方法、手段等组成的经验研究成果、案例和实用技术方法。医学信息学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医学信息学学科的发展范式按照库恩的科学范式为一般原则,即从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为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线索,并利用历史主义方法构建医学信息学范式理论;在经验层面,方法论是理论适用的方式,如在病案科整理病历资料时,利用来源原则与事由原则进行归档管理;在医学信息学安全和实用技术中则是一些纯事实性和操作性方法,如利用原型法指导医院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用以指导医学信息学进行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路径与纲领,解决的是“医学信息学如何从事专业学术活动”的问题。如研究方法中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实证主义方法、论证方法、比较方法和调查研究方法等。
3.4理论成果
医学信息学理论成果是指对医学信息学范式形成并起着决定作用的共有医学信息学理论。理论需要寻求解释,而范式则提供了寻找解释的方法。医学信息学理论在成为共有认识之后可以上升到范式层面,达到范式层面的理论成果同一般的理论成果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范式层面的理论来自于一般理论而又高于一般理论,它是医学信息学共有的概论、命题及其推理。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作为医学信息学理论逻辑出发点的概念是基本概念。共有概念是对医学信息学学科共有基本元素的约定,而这些概念必须是以医学信息学学科的本源概念的面貌出现。如“病历”、“医嘱”和“病案”。命题是表明判断结果的陈述语句,有真假意义的语句才是命题。如病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医疗记录性——这是对病案本质属性的肯定判断,是一个可以做真假检验的语句。共有命题是指医学信息学学科理论中类似自然科学中定理、定律性质的命题。推理是指一判断借以另一判断推出的思维功能。共有推理是由共有命题中引申而来的。如从病案的原始性可能推理出病案具有凭证性。虽然范式层面的理论已经得到充分的论证,成为共同体内部约定俗成的公理,但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不会因为具体理论的不完善而影响范式共有理论的存在,对于共有理论,也不会因为研究主体的不同阐释而影响其范式指导作用。虽然处于同一学科共同体的成员往往引用同样的理论成果,得出类似的理论观点,医学信息学共同体能够同意确认一个范式,但不会同意对范式的完整诠释或合理化。缺乏标准诠释或不能得出一致同意的规则并不会阻止范式指导研究。
3.5范例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完成后,以师生的课堂活动为思考对象,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决策判断和教学成果以及学生的反应进行回顾、审视、分析、评判、否定、修正、强化、提炼、升华的内省过程,是提高自我观察水平、促进自我评价能力的再创造思维加工过程。教学反思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研究、自我鞭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行动与教学方向之间矛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自身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增强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的过程。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反思,反思的应该是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主要集中在教学观念是否改进、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手段是否得当、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疏漏、教学成果是否丰富等几大方面,而关于这些方面的教学反思都是切实具体而必需的。但是笔者认为,在落实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反思内容,还应从更多的层面进行考虑。
反思之一:是否过分地强调合作学习而忽视了个性发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利互助式学习,这就是合作学习。当下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火如荼地开展,呈课堂语文学习的主流趋势。这是很契合新课程语文标准的精神的。但是,新课标同时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特别是在“教学建议”部分专门强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个体有差异、需求有不同,好奇心有侧重、求知欲有强弱,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应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如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如在给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时,是否体现出层次性;在布置学习任务时,是否体现出合理性;在推介学习内容时,是否体现出多元性;在指导学习的方式上,是否注意到个体学习风格的独特性;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是否具备一定的灵活性;等等。
反思之二:是否过分突出了学生探究而忽略了教师的讲述?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实施探究学习是推行这一理念的科学而必要的手段。语文学科自身有着鲜明的人文色彩和强烈教化意义,因此在实施探究学习的时候仍然需要灵活地使用教师讲述这一传统手段。课堂讲述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传递教学信息与完成教学任务方面,特别是在引导思考、启发思维、激发思辨,纠正错误、提醒警示等方面依然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当然,教师讲述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内容侧重、语言形式(风格)与传统教学相比都应进行创造性的变革。
反思之三:你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快乐吗?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语文课堂是引领学生阅读的最重要阵地,如果学生在阅读的主阵地——语文课堂上没有感受到阅读的快乐的话,笔者相信,这样的学生一定不会喜欢上阅读的,这样的学生一定不会把阅读的目光由课内转向课外的,这样的课堂也一定不能说是成功的。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了快乐学习的重要性。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下指导学生阅读,这样的学习才会轻松、才会高效,才会使学生在汲取知识营养的同时享受着阅读的快乐。要实现语文课堂上的快乐学习、快乐阅读,要确立以下两个观念的定位。其一,语文课堂应定位成为一个开放的、和谐的、安全的、轻松的大剧场,每个学生都是自由的观众,每个学生同时又都是出色的演员,每个学生同时也都是严谨的剧评者。他们在此享受语文、消闲语文、展示语文、评论语文甚至创造语文。其二,师生关系应定位成平等互爱、彼此尊重的朋友关系。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沟通、合作、对话、互动、交流中,大家彼此坦露自己的胸怀,展开精神的翅膀,乐享知识,分享喜悦,共享成功,释放能量,体现价值。
?反思之四:身为语文教师,课堂上你累着了吗?教育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如果纯粹从教学的角度来观察会发现,中小学的教学工作尤其繁重,而其中语文教师的工作更辛苦。在这里,要辩证地看语文教师的“累”与“不累”。笔者想思考的是语文教师能否有办法在语文课堂上不要累着了自己,更不要连累了可爱的孩子。比如,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堂上,你还在“满堂灌”得口感舌燥?你还在“奋力填”得精疲力竭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不仅你累,学生更累。那么你的行为值得深思。人们经常说,书法有“字外功夫”,写诗有“诗外功夫”,其实上课,也应多琢磨点“课外功夫”。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努力开发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如简便快捷的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课件都会使课堂教学轻松而高效。你如果课外辛苦点,可能换来的就是课内的轻松。严育洪在《这样教书不累人》提出的“教师不是学生的救世主”“教师不是教育的复印件”“教师,为学生的好学按动快进键”一类的观点,相信对大家能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育观念 教学模式
变革课堂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做到哪些方面的变化呢?
一、教育观念要“变”
观念是束缚人们行动的枷锁。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师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教育科研的专家。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首要的就是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必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提高业务素质。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语文素质,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
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自己的角色体验学生的处境和感受,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把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总之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二、教学模式要“变”
传统的语文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45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像现象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
我们的课堂之所以要“变”,那是因为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审视,当今的课堂存在许多弊端,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条化。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中和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把预设的教案当作亦步亦趋的向导。课堂教学没有创造,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机械性的劳动,简单的重复活动,有的只是学生的应付与无奈。
2.模式化。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半个世纪前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联系巩固、布置家庭作业),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没有根据课型、学科和学生年龄、年级的不同,清一色地用一种刻板、僵化、一统的方式表现出来。课堂中具体的教学和管理行为长期以来凝为刻板的、单调的、不变的模式(端坐、不得插嘴、课前礼貌用语)。研究表明一种行为如果久而久之只是用一种纯粹化了的形式表现出来,就逐渐只保留它的形式意义,而其实质性东西就会越来越远。
基于课堂教学存在的这些弊端,我在贯彻实施《课程标准》精神实质的过程中,主动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并在高一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情况。
1.以学生学习为立足点,使课堂“活”起来。
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21世纪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很强烈,对什么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他们不满足于是什么,而是深究为什么,因而高中语文课教学需要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这必然要求把过去沿用了几十年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启发式学习方式为指导思想,使课堂“动”起来。
在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注入式教学方法始终是被反对的,因为它严重阻碍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扼杀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课堂上使他们的智力活动都“动”起来。所以教师首先要善问,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广度、深度,向学生提出思考的任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其次要善导,善于诱导和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问决不能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出来就算达到目的,而是要将矛盾的焦点摆在学生的面前,用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激发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善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上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会学”。再次要含蓄,问问题不可以问得太白,不能老是“对不对?”“是不是?”,要尽可能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关键词: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思考
文学理论课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文学理论概念多、理论性强、发展变化大,具有抽象思辨性,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程有畏难、冷淡情绪,甚至有些反感。在这些心态下,想学好文学理论课是很困难的。如何针对文学理论学科本身和师范生的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文学理论教学活动,是多年以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对文学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论兴趣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不是培育作家的摇篮,也不是栽培编辑、记者的花圃,而是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基地。对于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学好文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文学理论课程作为理论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为学生学好文学史、文学批评以及其他文学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树立了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理论和方法直接来源于文学理论。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文本分析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文本解读的应试化,有些教师在分析文本时完全是按照高考题型来进行设计和讲解的;文本有机整体的破碎化,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个层次都与整个文章有着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教师将文本肢解得零散破碎,使活生生的文章成为一具“僵尸”;文本分析的模式化,主要表现在文本解读的主题思想、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上。这些倾向实际上都是不了解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和缺乏现代文学理论素养所导致的。
理论是人的灵魂,没有理论的头脑,就是没有灵魂的头脑。因此,师范生必须培养自己的理论兴趣。只有具有了扎实的文学理论知识,才能明晰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文学评论的基本过程,掌握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二、对教材作出适当调整,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
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大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一学生对文学名著阅读甚少。笔者对所在院校中文系进行的调查显示,在语文教学大纲推荐给中学生阅读的30种文学名著中,只有10%左右的学生读过其中的大约10%。而上海译文出版社针对大中学生阅读名著进行的调查显示,85%的大中学生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不读名著,他们爱好甚至迷恋的是言情或武侠小说、时尚音乐、流行电视剧、好莱坞大片和网上聊天。也就是说,中文系学生在大一时对中外文学史非常陌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非常少,艺术感受能力差,理解能力弱,理论素养低。
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采用的文学理论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学理论教程》。这套教材原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其编写者主要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著名文艺学教授,他们研究视角多样、文学观念开放、学术视野恢弘,使该教材获得“高、大、全”的美誉。“高”主要指起点高,编写者站在当代西方文艺学学术视野的高度,广泛吸收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以及接受美学、叙述学的新知识,使教材内容新潮、学养深厚。“大”主要指体系巨大,这本书包括五编十六个章节,体系繁杂周密。“全”主要指理论全面,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兼容并包。应该说,编写者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让学生尽快掌握最新的文学理论知识,但是忽视了大一学生的知识背景,脱离了大一学生的审美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望而生畏,听课也常常跟着感觉走。
针对教材与学生知识、经验脱节的矛盾,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就要对教材“消肿”“减肥”,对教学内容调整和压缩,以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例如:教师可以不追求理论体系的完备,而是先讲学生最熟悉的知识。教材的第四编文学作品包括了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文学典型、文学风格等。对这些内容,学生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审美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第四编调整到课程的最前面,然后可以讲授教材的第二编――文学活动,让学生明白文学的性质和作用。事实证明,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效果非常好。因为按照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教学的内容、分量、进度、方法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讲授的知识应该是学生在经过一番努力后能够掌握的,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三、密切联系中学语文教学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培养目标是中学语文教师,要求毕业生具有体会、领悟、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高雅的艺术品位、敏感的语言直觉、自觉的文体意识、熟练的鉴赏方法等。因此,在文学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在教授文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特别加强了文学文本和文学鉴赏两个章节的讲授和练习。例如:我们在文学鉴赏课的教学中主要讲授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学鉴赏的性质、过程、意义,主要解决文学鉴赏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趣味问题;二是文学文本、文学语言的相关知识,主要解决文学鉴赏的知识积累问题;三是鉴赏的方式方法,如评点式鉴赏、语义学鉴赏、接受美学鉴赏、文化学鉴赏等,主要解决文学鉴赏的操作方法问题。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联系中学语文课本,选择语文课本中的作品来阐释、印证相关的理论。例如:当讲述文本具有一种能够召唤读者进行阅读的结构机制,存在着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时,我们就要求学生鉴赏语文课本中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的引导倾向和教学参考书的主题提示主要都在批判主人公马蒂尔德的虚荣心,实际上这部小说的主题内涵是十分深广的。当马蒂尔德夫妇归还了借钱买来的项链后,她那人性中坚强的一面开始显露出来,“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就设法偿还。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她开始与生活抗争,挺起头来正视现实中的厄运”。通过这些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马蒂尔德的性格还具有善的和美的一面,她热爱生活,自尊、刚强、诚实、天真,能与厄运顽强抗争,表现出了一个人的尊严和自强。同时,小说还给我们以人生的启示,即生活中不要忽视某些偶然的因素或小事,它常常会扭转和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前程。通过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既理解了文学理论知识,学会了鉴赏方法,又熟悉了中学语文课文,为以后的语文阅读教学打下了基础。
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学理论
大学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对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教师来说,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让学生去听、去看、去讲、去动,使学生能够把枯燥抽象的理论与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学习文学理论才是关键所在。
目前的文学理论教学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单纯讲理论,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兴趣;二是侧重文学现象的介绍,虽然形象生动,但冲淡了学科的理论性。我们认为,必须把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理论框架的规范下,以基本观点为支撑,运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质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配合,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例如:我们在讲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时,首先播放电视剧中的片段,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就容易理解两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作者情感倾向、典型塑造上的不同。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效果自然好。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反思性教学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信息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增长和更新。在高中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成为大众教育后,高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发生了改变。新课改下的高中课程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1、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面都发生了改变。语文的课堂教学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突出技术、艺术的强化以及语文课程综合性与选择性的应用,让学生更多地将学习与生活相联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善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按照教学内容选用正确教与学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创设师生对话氛围,要重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意学习方法指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还要恰当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合理使用多媒体,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调动思考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2、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中反思性教学的讨论分析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吸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以实行教学大纲为准则,着重关注学生的语言累计和语感训练的思维方式,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2.1转变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的课堂,归根结底是社会、生活,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构成的人际交往,所以课堂的核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不是单纯地以知识、练习、考试为训练方式。投入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但是教师必须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能盲目使用规范统一的教学模式。高中语文的教学模式都是一些课程程序,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其实是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则。构建回归自然的语文教学方法,增加文化积淀才是教师语文课程教学反思之一。
2.2.加强学习,转变教师教学角色
教师教学要自我反思,自我塑造,树立快乐学习的理念,以先学者的身份组织丰富自由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思考,形成创造性的学习模式。教师重点是点拨、引导和启发学生,转变单向性直线教学的课堂模式,摆正师生的正确位置,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指点方法、疑难解答、开拓思路、鼓励创新。教师发挥主体作用,就要求师生共建教学目标,营造新的氛围,创设情境,整合知识,善于策划学习,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2.3巧用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有开放性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有较大的开发空间。例如,有“文学之母”之称的诗歌,由于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不够强影响阅读兴趣和学习效率。《沁园春长沙》是的诗歌,教师可以通过对的诗歌偏好进行介绍,的一生,是在临窗伏案,也是在戎马倥偬中默诵吟哦,写诗写词,泱泱诗国的文化甘露哺育了这位伟大的诗人。教师可以这样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引入课本的意境中,感受到年轻时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培养学生兴趣以达到教学效果[1]。
2.4与时俱进,大力提升人文内涵
语文教师一定要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想象力。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选文,突破了过去狭隘陈旧的思想框架,用当代的观点审视过去的事物,找出共性的思想内容。教师的语文教学就必须要挖掘其包含的文化内涵,将内涵和整体一并把握,紧密联系。例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中歌颂了朴素之美,《归去来兮辞》中追求了自由本性的理想之美,《冬天之美》中歌颂自然之美,《寡人之于国也》中“不违农时”等包含不扰民的生态思想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将审美传递给每一个学生,提升学生的人文内涵。
2.5以人为本,真正塑造学生个性
创新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教师要将学生摆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高中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每个人的个性也存在差异,如果把多元变成一元,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失去个性化。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启发独立思考,鼓励大胆发表见解,积极讨论,力争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优秀学生[2]。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的反思性教学不是立竿见影的,它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累积经验,不断创新,才得以符合新课改的总体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灵活运用新教材,努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阅读、欣赏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创新,全身心地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才能活跃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大幅度提高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