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户外素质拓展范文

户外素质拓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户外素质拓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户外素质拓展

第1篇:户外素质拓展范文

于是德国教育学家库尔特?汉恩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战争结束后,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现代企业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对从业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还需特别健康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敢于进取、冒险、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意识及组织协调能力,而这些都需要强化培训中培养。 企业现在的学习、培训活动不少,方法上绝大多数是传统授课式的、灌输式的教育,可以说这样的培训成效并不显著。因此,以体验、经验分享为教学形式的体验式训练的出现令人振奋。

这种体验式培训,寓教于乐的培训,与其说是培训,不如说是一次换位思考,一次人身体验,它超越了自我,超越了外力,超越了残酷,因为重新塑造了“团队”,这个巨大的力量。在团队中,彼此互帮互助互信赖,是第一堂课。体验式培训的第一个项目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彼此将自己交给对方,这样才能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协同,每一个人才能在团队中感到“轻松、舒服、快乐、开心”!这样的团队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长久!

在团队中,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很重要,各成员之间的能力和特长就应该是能够取长补短的,团队的进步依托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高度互动、高度合作的组织;现代社会的竞争,是队伍整体素质和整体能力的竞争,没有一个协作作战的团队是不可能取得发展的。

拓展训练做为体验式培训的一种,在今天已被当做提高组织凝聚力,加强团队内部沟通,提升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培训方式。

拓展训练培养合作意识,改善自我人际关系。例如:在拓展训练---穿电网项目中,有 80% 的时间都是处在团队内部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中。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在指定的时间里成功穿越。也通过这次的拓展,在整个训练期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得到团队其它成员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为了解决某一问题,甚至完成一个合作项目,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就自己的看法、观点、思想去和其他团队成员分享,讨论,甚至相互质证,在这里,每个人的性格优势,能力优势,都得到极大的发挥。

在“孤岛求生”这个的项目中,参与者有深刻的体会。不能以个人为中心,考虑的都是整体,因此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以最快速度找到解决的办法,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才能使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但同时也有不足之处,最高指挥者纵观全局,心里很明白却表达不清,与他人沟通不够;中间层虽有好的想法,却苦于自己所在的位置(哑人岛),因而难于得到其他人的理解;最底层只顾发表自己的见解,议论过多,没有注意听从指挥。由此引申到我们的工作中,身处不同的职位,有着不同的角色,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要想使大家凝聚为一个整体,必须各守其职,各尽其责,及时沟通,排解矛盾,使大家有着统一的认识,共同朝着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与实际工作相联系,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实每个人都是很坚强的,所以每个人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都有潜在的能力未曾发挥出来;有时候可能连自己都不清楚能不能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能不能超越的一个困难,实际上只要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通过这次拓展训练让参与者的心胸变的更加宽阔,时刻提醒自己:相信自己,勇于把握机会,时时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激发潜能,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例如“空中抓杠”项目。参与者会有强烈的恐惧感,在队友的鼓励下,成功原来如此简单,只要你肯跨出第一步,看起来难以克服的困难就会向你妥协。战胜了心理的恐惧。在我们的一生工作、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当你面对困难时,是选择挑战,还是退缩,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只要相信自己,走出第一步,我相信许多事情都会有完美的结局。

训练中有很多的目,困难的就是扔下精神包袱,项目对人的体能要求并不高,最需要的则是对心理的挑战,只要能战胜恐惧的心理,困难就迎刃而解,在实际工作中也一样,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努力,付诸行动,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户外拓展训练。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思维、一种考验、一种气概。真正实现了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更熔炼了一支坚强,团结的优秀团队。

拓展训练,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明确领导极其重要。每个人的岗位职责确定之后,各司其职,有利于明确责任,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既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又思考怎样做好。二是做事要先做计划,再开展行动。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三是遇到问题应学会换位思考。在工作中,不要为表面的现象所困扰。四是要学会相互配合,在工作中,各单位之间需要沟通和信息的共享,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形成力量的整合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五是要因才适用。要看到差异,容纳差异,协调差异,利用差异,在差异中取长补短,在差异中塑造一个完美的集体、完美的团队。六是要以大局为重。我们的集体是临时组织起来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喜好、长处和短处,这些习惯,有些对团队有利,有些对团队有害。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区分个人和团队的利益,不能把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带到工作中来,要积极、快速的转换自己的角色和心态,准确定位,服从安排。为了完成团队的任务,必须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扬长避短,甘于奉献。

第2篇:户外素质拓展范文

招生对象与人才培养模式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招生对象是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河南等十余省份的全日制普通高中体育生及对口职中、中专毕业生。我院户外运动专业基本学制3年,采用“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最后一年到户外相关拓展培训、户外俱乐部、户外产品生产销售企业、旅行社等进行顶岗实习。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一定的户外运动技能,具有较强的户外技术指导和营销能力,面向各类户外拓展培训公司、户外运动俱乐部、户外用品生产销售企业、户外活动(赛事)经营管理类企业从事基础的户外活动指导、营销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职业岗位需求及技能分析户外专业在拓展培训领域主要工作岗位为户外拓展培训师(助理级)、营销人员,要求具有拓展课程开发、实施及培训方案制定及开拓维护客户关系的能力(见表1)。在户外产品生产销售行业主要是实体店终端销售人员及网络营销人员需要具备店面接待、商品导购及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户外用品的能力。户外旅游领域主要是户外领队、特种导游及客服人员,所需主要技能为户外活动方案策划、实施及销售客服技能。【见表1】

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户外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主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进行要求(见表2),其中知识能力包括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素质可分为专业素质、社会素质和自然素质三种。【见表2】

资格证书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双证书”制,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不得毕业。在校期间必须获得以下证书:

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四级证书;

户外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任选其中一个或多个):初级攀岩教练员、裁判员证书;初级定向教练员、裁判员证书;初级户外运动指导员证书;初级户外拓展指导员证书。

课程体系构建根据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应对一些核心课程进行规定,同时从指标(学时、学分)上量化,强调专业教育的规范性、统一性。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应结合学院办学条件和市场需求情况,突出办学特色,充分体现课程设置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即教学基本要求和标准要统一,在构建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多样化。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基本素质课程、职业基础能力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职业综合能力课程四个模块。其中基本素质课程即通识课程我们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分别开设思修、毛概、大学实用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和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同时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该课程类别共462学时占总课时量16.7%。职业基础能力课程是依据该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职业基础能力知识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体育人文基础知识,运动解剖、运动防护基础知识,管理学基本知识,营销学基本知识和服务管理的基本常识。该类别课程共342学时占总课时量的12.4%。目前户外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呈现“专业化”趋势,我们针对此种趋势依据核心就业岗位,开设了户外拓展指导与训练、户外活动策划与实施、攀岩运动指导与训练等6门核心课程(见表3),分别针对户外拓展、户外活动策划实施、攀岩等6项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户外核心能力课程共540学时,占总课时量的19.6%。职业综合能力课程是依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办学要求并结合我院办学实际和专业特点进行设置的,该课程模块属于纯实践教学以顶岗实习(一、二)为主。主要目的是让本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综合素养,为实现学校和企业人才输出的无缝对接服务。该模块课程共1056学时,占总课时量的38.3%。【见表3】

选修课程目前户外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呈现“多元化”趋势,我们针对此种趋势依据拓展就业岗位要求并结合学院办学实际,开设了户外用品专营店经营与管理、游泳与救生、组织行为学等8门课程(见表4)供学生选修。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修够10个学分,180个学时。该课程占总课时量的6.5%。基本素质拓展课程是根据我院体育类高职院校的性质和资源状况而开设的,它既有利于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提升,又能充分体现我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该模块课程可以由职业素质培养平台课程所代替,但必须选够相应的学分和课时,此模块课程要求达到180学时占总课时的6.5%。【见表4】

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平台搭建户外专业从业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该专业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实践,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和一定数量的经验累积,仅靠课堂教学和顶岗实习进行培养还远远达不到要求,所以必须创建常规课程以外的培养体系。搭建职业素质培养平台(见图1),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平台是由系部或专业教师牵线指导,学生自主策划、参与、实施的实践活动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从大一下半学期开始进入此平台。主要方式为:第一,学生节假日到户外拓展培训企业(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做跟队或助教,到户外俱乐部担任兼职领队,到户外用品生产销售企业担任终端销售、推广活动实施等工作;第二,承接本院或其它院校社团的户外活动、拓展培训活动或嘉年华等;第三,参加中国登山协会、深圳登山协会的社会指导员、攀岩教练员裁判员、拓展指导员等职业资格培训活动;第四,学生以社团或班级名义自主策划实施攀岩、定向、登山及野外生存等活动;第五,学院其它专业开设有户外拓展、攀岩、定向越野等课程的选修课,户外专业学生可以去做助教;第六,参加由登山协会、定向协会及其它社会团体举办的户外赛事、嘉年华活动或参与该赛事的组织实施工作。相应学分的获取必须经过以下程序:事前提请报批、提交相关佐证材料(实训内容、校外指导教师评价、个人总结、校内教师评价)。每天按6学时计算,实行累计学时制,每18学时为1学分,此学分可替代基本素质拓展课程学分。另外,学生考核合格后应颁发相应的“校内技能证书”,此证书随学生个人档案,作为优秀毕业生评选及用人单位人才招聘的一个参考依据。#p#分页标题#e#

创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户外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要求毕业生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必须针对职业岗位的要求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除职业核心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等6个课程模块外,必须增加课外实训部分搭建职业素质培养平台。

第3篇:户外素质拓展范文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通过访问中国期刊网、中国体育信息网,查阅1992年-2010年全国各体育学院学报,关于户外运动课程和素质教育、教学管理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探讨分析,为本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需要,走访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体育教育的高等学府,主要访问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并记录谈话内容,收集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与专家进行探讨,取得第一手宝贵的真实体验资料,使得理论研究更有针对性。

3教学实践法东华大学户外运动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为同学讲解充足的理论知识之后,带领同学去校外进行野外生存素质的拓展训练,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案例,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结果与分析

户外运动课程是在户外借助自然的条件,进行野外生存、攀岩、定向、拓展训练等一系列的户外活动教学与实践的总称。活动中结合大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条件,通过设定活动的任务与规则,让参与者接受各种险阻、艰辛、挫折等困难,以此来提升个人意志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团队的沟通能力等为目的的挑战式拓展训练,从而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的目的。户外运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体育项目,它不仅在锻炼体魄,而且在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人际沟通方面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东华大学户外运动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的内容:(1)理论教学理论部分教授学生对野外素质拓展训练的相关概念,教授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野外生存的基本方法(包括野外宿营、饮食、行走、涉水、攀岩、岩降等基本技术),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及危险环境中的自我保护和自救方法,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教授科学锻炼的方法,增强体能水平的方法,使学生的体能、心理、知识和合作都达到良好状态。(2)实践教学通过课内外一体化的户外训练,对所教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其中,在训练方面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为:1、体能训练:科学地进行体能训练,提高各项身体素质;2、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训练:野外生存技术的模拟或实战,包括野外宿营、饮食、行走、涉水、攀岩、岩降等;3、野外活动训练:包括定向运动、远足、攀岩、溯溪、岩降等;4、拓展训练: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相互信任、自我发现、自我激励、达至自我突破、自我升华。另外在训练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安全急救方法(通过模拟练习了解基本的野外急救和自救的方法)以及野外活动的组织和设计(让学生自己拟订活动计划、活动安排、人员分工等,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意识)。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学习,户外运动训练课程的开设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1户外运动课程的设置———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传统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多以体育课程达标为目的,忽略了体育课程的其他功能,户外运动训练课程的设置不仅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学生的知识结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对素质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扩充知识结构在户外运动训练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学生反映不仅可以掌握这门课程的相关概念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学习了各种自然地理知识,例如如何识别植物、如何预测天气及认识野外地图等等;同时涉猎自我保护和自救方法,大大扩充了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既有户外运动训练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并且能将各种知识组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要求,是人才成长的基础。

增强身体素质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在参加户外运动训练的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例如定向运动、远足、攀岩等户外运动,在“苦心智,劳筋骨”的锻炼过程中使自身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五个方面都明显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能更高效地投入到学习中去。3.1.3提高心理素质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逐步形成的。户外运动训练在实践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现代社会的学生一般生活在城市中,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较少,易于封闭自我。户外拓展训练的艰苦条件会锻炼大学生独立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培养他们达到目标的自信心并树立起健康乐观的心态,并通过成功的户外实践体验肯定自我,相信自我,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

2学生户外运动社团的建设———对素质教育的补充作用

大学校园的学生社团,一直是把学生的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校园团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小型载体,可以充分展示大学生的诸多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补充作用。东华大学攀岩协会成立于2002年底,2005年下设了户外运动部,专门组织学生开展户外生存实践活动,在长期的野外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校2008年开设户外运动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在社团中,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东华大学攀岩协会户外运动训练活动的展开,包括采集信息、分析实践可行性、设计方案等环节都要求社团充分发挥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队长要发挥出团队组织领导能力,队员则要在不同位置上各尽所能,发挥互补互助的团队精神,从而使团队发挥最大效率。在户外,需要团队之间彼此帮助,互相扶持,同甘苦共患难,真正地感受到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在社团日常工作中,成员要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根据工作任务,对各个环节和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控制、激励和协调团队活动过程,使团队上下相互融合,完成工作任务。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学生各部门分工合理、目标明确,即使户外运动训练社团的相关计划出现突况,各部门也会及时沟通,尽快处理,因此,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社团成员都强化了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不仅利于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同时锻炼了学生自身的协调能力。#p#分页标题#e#

培养实现自我价值能力一个人的价值,不仅局限于完成个人目标,更在于他在工作与学习中服务同学、服务团队、服务学校的精神品质。在社团中,每个同学都在不断发现和挖掘自身的潜能,使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由于社团是一个以学生为主角的平台,充分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和个性,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得到全方位锻炼的同时,在实现自我效能的同时,因为团体,因为合作,因为动力,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奋力工作,使自身的价值在团队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3户外运动教学基地的建设———对素质教育的强化作用

东华大学户外运动教学基地的建设,体现了高校一直以来探求课内外一体、校内外结合、学校与社会自然交融、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体育课程改革目标。东华大学与浙江诸暨旅游局在2008年共建汤江岩青少年户外营地暨东华大学户外运动教学基地,基地建设在风景优美的国营景区,活动营地内设施齐备,后勤保障到位,可以开展包括水上、山地、拓展、攀岩等户外项目。东华大学户外运动教学基地的建设,不仅积累了户外实践的教学经验,也使高校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强化。

提高学生户外生存能力在户外运动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配备少数几样必备的工具之外,其它的都需要靠自己动手解决。在日常的教学和训练中,启发学生去开发和利用大自然的环境条件,保证自己在野外能尽可能的舒适生活,这些教育手段和方法都是学校体育很难做到的,学生通过户外运动课程的学习,不仅掌握了野外生存能力的必备常识,也提高了他们利用自然条件的特点提高野外生存生活的能力。

提高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李秉德在《教学论》中提到,“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它是按发展人的身心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3]户外运动教学基地的建立,对于以校内体育课程为主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陌生又新奇的环境,学生需要探索新环境下适于生存生活的各种方法与手段。“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这个世界的法则,我们身处的环境时刻在变化,成长的道路上也充满着许多未定的因素,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要求学生具备这种充分利用身边资源、勇于探索拼搏并生存下来的环境适应能力。

第4篇:户外素质拓展范文

摘 要 体育教学的本质为双边活动,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然而,由于观念及思维的局限,现阶段体育教学大多都只关注了“教”,对于“学”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这种情况在排球教学中十分明显,体现为“学”以“练”为主,不利于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当前,“户外拓展融入排球教学”的教学构想引起了极大关注,本文对此举的可行性作了分析。

关键词 户外拓展 排球教育 融入 可行性

一、前言

户外拓展的积极作用体现在潜能开发与素质强化等方面,同时也强调团结合作,与排球教学具有共通之处。所以,现实中可考虑将户外拓展融入排球教学,利用前者的挑战性与实践性、探险性,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团结意识与沟通能力,进而带动排球教学效果的改善。

二、户外拓展融入排球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一)基于排球教学角度

根据相关的教育理论来讲,真正于学生有利的排球教学模式应是双向的,但现实却是单向教学占据主流,很多教师认为“熟能生巧”,于是就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练习,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此种教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却很容易使学生对排球学习感到厌烦,难以发现运动的乐趣,久而久之便会进入训练瓶颈,甚至有不少学生会因此出现兴趣减退的情况。再加上教师往往不重视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致使他们的综合能力长期停留在较低水平。户外拓展融入排球教学的做法可有效弥补上述教法的缺陷,除了能够规避重复训练的负面影响之外,还能够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实践。在实践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尝试运用相应的战术,并与其他人进行配合与沟通,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效率将会明显提高。所以,基于排球教学角度来讲,户外拓展融入排球教学的做法不仅是可行的,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益之举。

(二)基于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角度

排球教学的一般模式为:首先,教师讲解,指出技术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其次,由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反复练习,过程中由教师纠错。最后,教师指导学生改正,学生再进行练习。这样的授课方式较为刻板,反复练习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学习积极性也会逐渐下降。但是,如果教师将户外拓展融入排球教学,就可以使得教学形式更加新颖,使学生忽视甚至是忘却反复练习的枯燥,进而维持其练习兴趣。举例来讲,排球教学中,在学生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针对“持球”现象,参照户外拓展的“穿越雷阵”,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比赛,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来减轻反复练习的乏味感。上述做法除了能够使学生尽快掌握传球要领之外,还可以使他们在游戏和比赛中重拾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因而,基于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角度来讲,户外拓展融入排球教学的做法,除了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三)基于学生能力培养角度

当前的学生中有不少都属于独生子女,沟通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都比较薄弱,无论是生生之间,还是师生之间,进行的有效沟通都比较少。这种情况不仅会使得学生在比赛中难以进行默契配合,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可考虑将户外拓展的重要项目“能量传输”与“破冰”引入进来:首先,组织学生借助排球进行“能量传输”。这种比赛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合作的必要性及意义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协作意识与团结意识。其次,引入“破冰”。这个游戏可促使生生之间展开沟通,在增进学生感情的同时统一认识。上述方式有助于学生沟通能力的增强,同时也有助于合作意识的形成,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四)基于学生意志强化角度

排球比赛过程中最激励人心的时刻要数队员扣球的瞬间,但每一次成功的扣球都是运动员用汗水和不懈的训练换来的。当前的排球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比较重视,但对于心理素质强化与判断力锻炼的关心却普遍不够。此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很容易因为情绪变化、来球方向判断失误等原因错失良机,赛场表现往往不如人意。为免出现上述情况,排球教学中教师就要在日常训练时有意识的对学生意志进行强化。在这个方面,将户外拓展融入进来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做法。挑战性是户外拓展的基本特征,因此,将户外拓展融入排球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其在训练中形成坚强意志,敢于超越自己。所以,基于学生意志强化角度来看,将户外拓展融入排球教学的做法不仅可行,且十分必要。

三、结语

当前阶段,排球教学中显现出的问题在于过分关注认知过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不够重视。为了明确户外拓展融入排球教学这一做法究竟是否可行,本文分别基于排球教学角度、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角度及能力培养角度、意志强化角度作了分析,希望可为排球教学的改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余铨业.青少年户外拓展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6(02):116-117.

第5篇:户外素质拓展范文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 高职院校 体育课 开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74-02

我国在2002年3月就已经出台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旨在落实推行教育改革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要求所有高校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确定具有特色的素质拓展计划项目,并探索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促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开展。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面对社会的职业发展需求和学生学习工作的需求,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体育课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体育教学实践对实现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将素质拓展和体育课有机结合,既满足体育课的正常课时计划和教学目标,又使学生真正得到身心的锻炼和相应的职业技能的提升是本文着力要讨论的问题。

一、素质拓展训练简述

素质拓展训练,又叫户外拓展,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水兵生存训练,是由德国的教育家Kurt Hahn首次提出。素质拓展在初期被称为“外展训练理论”,并成立有专业的训练学校,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极强野外生存能力的战斗人员。战后,这个在户外开展的“外展训练理论”提供服务的培训项目,因其新颖的体验式培训方式和良好的后期效果,很快风靡欧洲教育培训领域,并走向世界。随着素质拓展训练形式的纷繁出新,一般所理解的素质拓展是指在户外利用天然环境或者模仿自然而设计的个别场地,由专业团队精心设计和操作的活动,最终使参与人员达到磨炼意志、挑战自我、锤炼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后来素质拓展因其在凝聚团队方面的突出效果不断应用于企业管理。1995年素质拓展训练由日本等地传入我国以后,迅速地在各个地区各个行业推广应用。

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按照活动实施的对象分类,可以分为团队项目和个人项目,其中团队项目的目的在于凝聚团队,培养协同合作的能力;个人项目的目的在于锻炼个人的意志品质,促进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完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按照项目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高空项目、平地项目、水上项目、室内项目等四大类,其中高空项目包括空中单杠、空中断桥、独索、空中独木桥、空中索链桥、浮云桥、凌云飞步、勇往直前、空中相依、缅甸桥、合力桥、空中绳林桥、速降、速滑、绳网、攀岩、巨人梯、山顶速降、滑翔、航模、求生墙以及其他各种场地小型项目等;水上项目包括抽板过河、水上梅花桩、浮桶架桥、水上单索、跨越大峡谷、水上拉练、勇渡天堑、借力索、溯溪、扎伐、划艇、漂流溪降等;野外项目包括定向越野、天然攀岩、速降、拉练、野外生存、露营、峡谷穿越、城区活动、自行车拉力赛、汽车越野等;室内项目包括雷阵、盲阵、交通阻塞、连环手、盲人摸号、木头的体积、囊中失物、齐眉棍、人体多米诺等。

素质拓展训练不是一种单纯的培训方式,而是进行团队思想教育、培养协作能力、提高个人身体和心理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素质拓展以其新颖的体验式培训理念和不拘一格的训练形式、人人参与体验的训练过程、妙趣横生的情境设计和明显的后期效果,得到众多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和接受。随着素质拓展作用的凸显,许多高校体育课积极应用素质拓展训练,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户外体验项目中的情景设置,可使参加者在训练过程中学会控制、交流、合作,达到磨炼意志、完善人格、团结协作的目的。素质拓展训练也可以是一种体育的方式,于个人而言,素质拓展和体育一样要对个人身体、品德不断进行完善和提高,二者都具有奔跑、跳跃以及各种身体动作的组合和应用;于团队而言,许多锻炼团队的项目和体育中的团队项目其实是互通有无的,素质拓展训练的团队项目有的可以结合体育的某个项目开展,而有一些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也完全可以照搬到体育课堂,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多元化发展。

二、在高职院校体育课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

戴维・库伯指出,积极的体验才能产生有效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知识技能和信念都将受到挑战。为了实现学习的有效性,就需要创造一个现实的情境。素质拓展训练正是通过设置模拟情景使参与人员在训练中学会控制、交流和合作,促使坚强意志、完善人格、团结协作能力的获得。当今世界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来充当其无形资产,更需要有顽强的意志、积极进取的心、人际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巧妙手腕来配合其良好的知识技能,使其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发挥良好,将潜伏在其身体内的巨大能力加以挖掘开发。

(一)素质拓展中团队项目的意义。素质拓展训练是一项集体性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素质拓展训练中的团队项目有助于高效、协作工作团队的建设。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在乎的不是一个人的输赢,而是一个团队的成败。这种体验式培训可以改善学生的沟通与社交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想法,甚至说服别人采纳自己的意见,同时也能改善人际交往关系,展开团队协作等。这些有关团队协作的能力,在高度协作化的当今职业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高效率的团队是增强行业部门竞争力的基础。一个人工作能力的突出不能说明整个行业内部或者部门的工作能力,只有团队之间的有效协作,才能给部门工作带来最好的结果。高职院校学生未来从事的行业正是以人为基础的各个行业、部门、团队,这些“职业人”的团队协作能力是他们完成任务、达到业绩的重要基础,只有他们的良好合作才能在行业间取得胜利,从而为自己争取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最终促使良好的职业发展的到来。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项集体性的活动,很容易融入以班级为单位操作的体育课实践活动,在体育课程中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也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二)素质拓展中个人项目的意义。素质拓展训练,尤其是其中的个人项目,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挑战和自我革新。素质拓展培训能让学生在具备一定体能的前提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克服心理障碍,端正学习和工作态度。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素质拓展有助于学生在“学生”和“接受培训者”两个角色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从而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不曾发现的能力。

三、在高职院校体育课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策略

(一)作为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开展实施。将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相结合,抛开传统的体育课程的“三步走”结构,将传统的压腿、拉伸等局部动作替代为含有全身身体活动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使学生能够以高度兴奋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到体育课程的主体部分。在选择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时应该选择具有符合跑动或者其他身体活动的具有游戏趣味性的项目进行,比如“三块五”游戏、“长江黄河”等。如此,以游戏的形式,在欢声笑语之中将学生循序渐进地引入到下一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

(二)将与素质拓展基地的合作纳入第二课堂,丰富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和形式。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辅助,又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所习得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学生体育能力方面首先是具备完成个人挑战项目的基本体能,促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活动不至于信心丧失,其次是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体能来完成团队的协作,帮助团队在活动中取得胜利。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要将培养其知识技能的转化能力和对未来的适应能力放在首位,促进学生个体专业发展等。这也必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因此,可以借助社会力量,统筹各方面人物财力等优势的资源,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可以长期合作的素质拓展训练基地,或者在校外、或者在校内,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不定期或者经常性地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结合素质拓展训练的计划,与基地合作开发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素质拓展项目,供学生挑选,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从事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确保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素质拓展训练开展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安全性。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在户外进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挑战性,需要个人的毅力和意志,更需要有等待同伴的耐心和细心,有体能的考验,更有心理的考验。因此,要将安全教育融入素质拓展训练,强调安全第一。并传授学生从事户外活动所必备的安全知识技能和如何灵活地应用,强调自我保护的意识以及同伴间的相互照应的习惯,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确保活动在安全状态下进行。比如,“信任背摔”项目,就应该强调操作过程的严肃性,对所有学员做出明确要求,增强风险意识,预防一切意外发生。同时,培训师或者教师需要亲自指导台下的学生,保证“人床”的平稳和牢固程度。只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增强了安全意识,掌握了预防危险的知识和技能,懂得如何进行自我防护,才能为维护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合作性。合作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劳动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当前被企业看重的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成功需要合作,需要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积极默契的相互配合。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当个人融入团队后,每个人如果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整个团队就能获得“1+1>2”的效果,完成个人能力所不及的任务。当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相结合时需要考虑将能够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的项目进行改变创造,不仅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大量的身体活动,还能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体育课中每个人的身体都得到活动,每个人的大脑都产生不同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陈思维,仲鹏飞,李大为.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简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

[3]薛红,刘利平.素质拓展与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0)

[4]陈洁营.高校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5]章晓乐.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若干问题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

第6篇:户外素质拓展范文

关键词:素质拓展;大学生;就业指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大学生却出现了就业难的想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求职者素质的需要和认同与高校培养的学生具备的素存在偏差。学生就业后,往往还不能很快开展工作,用人单位还要花费相当打的经历进行培训。改变这种局面,除了利用传统就业指导模式教授学生求职面试技巧之外,还应通过拓展训练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各项素质,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空间。

一、素质拓展的内涵

素质拓展,又称拓展训练、外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Development,中文译为“拓展”或“外展”,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素质拓展起源于国外风行了几十年的户外体验式训练,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培训人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

素质拓展有多种形式,其课程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类课程组成。水上课程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潜水等;野外课程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溶洞探险、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台跳水、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

素质拓展对人的心理、性格、态度方面的教育具有突出的优势。它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核心的,在十分开放的状态下,认识到自身性格等深层次方面的优势和劣势。通过这种在人的心灵最深处施加影响的方式,让学生能有效地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身信心;增强了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释放生活压力,调节心理平衡;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容应对压力与挑战;强化探索精神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团体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必须共同完成任务,相互协作。通过活动使其所寓意的深刻的道理和观念,牢牢地扎根在团队和每个成员的潜意识中,使学生能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培养人的团队精神。

二、素质招展在就业指导中的意义

在现代企业招聘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任职要求除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条件外,包含了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与较强的理解能力,善于说服,应变能力强,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勇于开拓市场接受挑战,行动力强,有韧性;具有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热情,责任心强,有团队意识;勤奋踏实,责任心强,有独立工作能力与执行力强等素质要求。这些素质要求往往更影响学生的求职的成功与否。

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通过考试成绩、相关证书看出学生的相应水平,但是素质方面的表现往往只能凭面试时面试者的讲述和主考的经验判断,没有一个实质的指标。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能切实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为企业招聘提供一个参考指标,同时可缩短企业员工培训时间,节约了就业成本。

三、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

在学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可利用校园现有的场地,自制一些训练器材,所需的经费相当低,有些训练项目甚至不需要器材,只要有一片空地就可以开展,这为素质拓展场地训练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时,要结合企业需求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拓展项目,如,沟通交往素质可采用“‘盲人’旅行”、“风雨同行”等活动;意志责任可采用“信任后仰”、“承担责任”等活动。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分专业,根据学生的个体自身的特点,结合其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为学生量身开展拓展训练。

第7篇:户外素质拓展范文

摘 要:我国户外运动产业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出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市场迅速扩大、俱乐部数量快速增加、户外运动用品业发展迅速等现状,以及户外运动活动或赛事数量及营利能力不足、俱乐部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提出通过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或比赛、吸引电视转播和赞助,整合户外俱乐部资源,提高自身营利能力等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户外运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625-04

A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utdoor Sports Industry in China

LI Jiuquan, GAO Jie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Outdoor sports industry develops rapidly in China.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expert interview, and documentation a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of the industry. It's found that the outdoor sports industry market is expanding fast in China, the number of outdoor clubs is increasing rapidly, and outdoor sporting goods section is mushrooming within years. But problems like inadequate outdoor activities and events, low profit ability, and clubs' lack of experience also exist. Countermeasures like attracting TV broadcast and sponsors through influential activities or events, outdoor clubs improving

profit ability through merging or cooperation,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tdoor sports industry.

Key words: outdoor sports;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近年来,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迅速。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推进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和不足,以期为我国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对策。

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户外运动产业进行了界定,对我国目前户外运动活动和比赛进行了分析;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就推动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户外运动产业的认识

2.1.1 户外运动定义及户外运动活动或比赛的层次

关于户外运动,专家和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但通常可分为狭义的户外运动和广义的户外运动。从狭义说,户外运动是一种带有探险挑战性质的运动,包括徒步及器械穿越、负重行军、徒手及器械攀岩、洞穴探险、峡谷运动、河湖横渡、定向、野外生存、拓展、溯溪、速降、漂流、野外生存、攀冰、山地滑雪、登山等。更正确的是从广义上去理解,应该解释为与城市相区别的一种生活形态,而不仅仅是探险和挑战,就像国际上通行的解释那样:To outdoor to happy,to outdoor to be myself(在户外运动中得到快乐,实现自我)。户外运动的目的就是放松,通过运动休闲驱散疲劳,释放生活和工作压力。[1]

李香君等归纳中外学者的观点,认为户外运动是在假期或余暇时间,背起行囊到自然领域开辟自己的路,挑战身体的极限,感受一种超乎寻常的体验,是走到户外,融入自然,利用山林、湖泊、海滩、水库等自然资源进行的有趣的神秘探索的个性化旅行活动。[2]这实际上相当于狭义的户外运动的不同表述方式。但又把户外运动归结为“旅行活动”。

户外运动与体育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又不同于体育旅游。简单说,体育旅游是为了或结合某种体育赛事或体育活动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如果要把户外运动归结为体育旅游,也只能说是体育旅游中以参与、体验户外活动为核心的一个分支。

本文所研究的户外运动主要指中国登山协会目前开展的户外活动或比赛项目。目前我国户外运动项目主要包括高山探险、攀岩、山地户外运动和拓展等四个大项,除高山探险活动外,攀岩、户外运动和拓展都有各自的比赛。但由于拓展尚未立项,因而比赛较少。由于高山探险、攀岩和户外运动的发展水平不同,其活动或比赛的层次也有很大差异。

高山探险活动层次丰富。根据探险者的国籍不同,分为外国人来华登山和中国人国内登山;根据所探险山峰的高度不同,有5 000 m以上、7 000 m以上等高山探险;根据山峰所在地的不同,中国人高山探险还可分为国内登山和国外登山等;根据户外活动的目的,还可分为休闲类登山和非休闲类登山,如有地质考查任务和实验要求等。

攀岩和户外运动比赛层次主要分为:1) 根据运动员水平不同,分为国际级和国家级。如世界杯攀岩赛青海站、上海站,全国锦标赛,全国体育大会攀岩比赛等;2) 根据运动员年龄不同,分为成人比赛和青少年比赛;3) 其它:如大学生攀岩赛、户外运动邀请赛、户外运动俱乐部争霸赛等。

2.1.2 户外运动产品的内容

目前我国户外运动项目主要包括高山探险、攀岩、山地户外运动和拓展等四个大项。各类户外产品也分为四个方向,内容主要可分为7大类:1) 活动或比赛类:如高山探险活动、攀岩和山地户外运动比赛、拓展活动或比赛;2) 用品类:如户外运动服装、器材、生活用品等;3) 咨询培训类:户外运动咨询、户外技能培训等;4)建筑类: 攀岩板的设计与安装、拓展设施的建设等;5) 旅游类:如山地旅游、户外旅游等;6) 运输类:野外及高山用物资的运输;7) 广告类:户外运动广告的开发与制作。

在上述各类产品中,活动或比赛类产品为户外运动产业的核心产品,它的质量决定了其它各类产品和经济活动,同时,活动或比赛也受其它各类产品和经济活动的影响。也就是说,户外运动产品是围绕系列化的户外活动或比赛而衍生的各种服务或产品的总和。

2.1.3 户外运动产业的定义

户外运动产业是隶属于体育产业的一个分支。体育产业是第三产业,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而户外运动产业则是围绕户外运动所进行的经济活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人们对户外运动的需要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层次以后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户外运动产业包括:户外比赛或活动的商业运作、运动队的投入与产出、户外运动无形资产的开发、户外运动用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与户外运动相关的餐饮、旅游、运输、广告赞助等其它系统的经营等多个方面。在户外运动产业中,核心产品应是户外活动或户外运动项目的比赛,其它与户外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核心产品进行的。通过市场的交换,使比赛或活动产品变为商品,实现其内在的经济利益,从而推动产业化。比赛或活动产品的质量越高,其市场价值就越大,就越有利于产业发展。因而,户外运动产业就是生产规模化、系列化户外运动或比赛产品的部门或企业,依托市场,围绕户外活动或比赛进行经营活动的集合。

2.2 我国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现状

2.2.1 我国户外运动市场迅速扩大

近年来,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较快,这主要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科技状况不断改善的结果。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786元,比上年增长17.2%;国家统计局对全国6.4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 386元,同比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4%。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 882元,同比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3]。居民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居民参与体育消费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选择了户外运动,这极大地推进了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在参加户外运动的人群中,90%以上的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月薪3 000元以上的人约占50%,20~40岁的青壮年约占84.1%。中国有着令全世界心动的消费人群,15~40岁人群约占总数的40%,即4 600万,巨大的人口基数预示着庞大的户外运动的市场。同时,中国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为户外运动发展奠定了绝佳的先天基础。[4]

2.2.2 我国户外运动俱乐部数量激增

2.2.2.1 我国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基本情况

户外运动产业形成的特征之一就是有一批生产规模化、系列化户外运动或比赛产品的部门或企业,即户外运动俱乐部。近几年,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增长非常迅速。根据中国户外资料网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各类户外俱乐部690家,79.2%成立于2000年以后,遍布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我国户外俱乐部已近千家。

户外运动俱乐部主要有四种存在方式:一是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法人等;二是在民政部门注册的民办非企业类社团;三是互联网为平台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四是隶属于学校或事业单位的群众性社团。

2.2.2.2 我国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经营情况

90%的俱乐部实行会员制的经营方式,入会费在1~100元的约55%,还有20%的俱乐部不收费。会员人数在500人以下的占82.5%,1 000人以上的仅占7.5%。绝大多数的活动和比赛,都是通过互联网组织起来的。参与的人数呈现跳跃式增长,2003年共组织2 028次,60 244人次参与。

如果活动是由俱乐部组织,收费方式主要是收取部分管理费,其余费用参与者AA制,也有俱乐部采取旅行社的方法,按人头收取费用,如果是爱好者自行组织,一般费用由参与者自行分摊。

户外运动俱乐部经营的项目主要是组织活动和比赛、培训、零售器材与装备、咨询、咖啡吧或书吧的经营,以及其他事项。根据2003年的统计,开展最多的活动是攀岩、户外、山地穿越和徒步、拓展训练、野外生存。拓展训练是近年来上升最快的运动项目,2001年仅有3家俱乐部开展,2003年有35家俱乐部开展。

大部分俱乐部经营状况良好。在被调查的俱乐部中,34.6%的俱乐部盈利, 57.7%持平。俱乐部的营销渠道主要是会员宣传、互联网、报刊杂志和电视广播。绝大多数俱乐部都比较看重企业的品牌,78.4%的俱乐部认为品牌效应对参加俱乐部活动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有77.6%的俱乐部每年进行广告投入,投入途径主要是报刊杂志和互联网。

2.2.3 我国户外运动用品业发展迅速

随着户外运动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我国的户外用品业也正在形成规模。据统计,目前我国户外用品生产厂商已超过200家,2005年全国户外用品行业增长50%以上,市场规模已近10亿元,而2002年仅为6 000万元。根据中国户外资料网对全国户外店数量的统计,到2005年末我国户外店/户外用品专柜总数达到了1 017家。2005年5月至2005年11月可确定的新增户外店总数为61家。[5]

户外运动的兴起,不仅带动了户外运动用品销售市场以及户外运动、自助旅游服务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生产企业的外贸出口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海关的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全球户外休闲用品的交易额高达320亿美元。2001年以来,我国户外休闲家具以及用品的出口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递增,2004年达到24.8亿美元,同比增长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37.6%;帐篷出口金额约占全球3/4,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帐篷生产国和出口国;2003年我国庭院用伞出口额已达1.7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42.5%,位居全球第一,2004年出口增长更加迅速,比2003年增长31.11%。[6]

虽然中国目前户外用品行业发展迅速,但远未成为制造强国,国内生产企业刚刚由低价取胜阶段跨入以质取胜的精益生产阶段,无论是品质品种,设计理念,营销方式与渠道,与国际品牌还有一定差距。

2.2.4 我国户外运动活动或赛事数量及营利能力不足

2.2.4.1 我国户外运动活动或赛事基本规模较小

户外运动活动或赛事的增加是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的户外活动主要包括高山探险和群众性户外活动。中国登山协会户外中心每年除了组织一定数量的高山探险活动外,还有一个品牌活动,即群众户外大会。根据有关法规,有资质的俱乐部或公司都可以组织户外活动,而目前有资质单位在国内组织的户外活动相对来说还不多,所获得的收益也有限。表1列出了中国登山协会2003-2005年组织的国内户外活动和比赛,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年组织3次户外活动、5.3次比赛,组织的比赛种类主要是攀岩、户外运动和拓展比赛。

2.2.4.2 我国户外运动活动或赛事营利能力不足

有资料表明,中国登山协会每年平均的产业价值约为720万元。无论是产业的规模,还是产业的发展都处于较低水平。从表1中可以看出,户外活动和比赛年均收入约为512万元,其中户外活动收入增长较快,但赛事开发严重不足。目前每次活动或比赛的开发收入只有60万~70万元。扣除活动或比赛本身的费用,一次活动或比赛能获得的收益非常少,有时可能只有3万~5万元。

除个别的公司或俱乐部外,其它大多数的户外用品公司或户外运动俱乐部都还处于初期开发阶段,还谈不上系统的无形资产开发。以中国登山协会为例,它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光辉成绩的协会,具有很高的无形资产价值。但是,目前的无形资产开发也是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指定产品或产品代言,装备、场地与器材的认证,以及国家队的冠名。年平均无形资产开发的价值约为230万元。

2.3 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我国户外运动活动或比赛的规模小,缺少有序性

现有活动或比赛的特点主要有3个方面:1) 比赛规模小,单个活动或比赛的价值小;2) 种类齐全,但缺乏精品活动或有品牌的项目;3) 全国性的活动或比赛多,但初级或中级产品少。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登山协会一年组织的大型活动次数在10次左右。虽然有一定数量的活动或比赛,但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而且比赛的层次不太清楚,产品的种类较少,尤其是适于爱好者或初学者的比赛很少,这就造成参与的人员有限,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见来见去,就是那几个人”。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由于没有初级产品,所以初级消费者少,缺乏项目基础,这样就慢慢失去了中、高级消费者,也就没有了中高级或有品牌的活动或比赛,产业的价值也就慢慢缩水了。

2.3.2 无形资产开发的规模和深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由于户外运动是非奥运项目,群众普及率较低,它的无形资产价值还未被广泛认可。另外,无形资产开发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而有很大的差异。在调查中发现,如中国登山协会的产品认证,由于国家从2006年5月起开始整顿认证市场,中国登山协会还不具有认证资格,因而产品认证工作将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这些因素都必将影响到无形资产开发工作。

目前中国登山协会年平均无形资产的价值大约230万元左右,主要是指定或代言产品、产品认证和国家队冠名,规模和开发的深度都非常有限。广告赞助和电视转播权等收益较大的项目,都还未开发,尤其是电视转播权的开发。这是目前其它体育项目收益最大的一项,而登山协会有时为了推广活动或比赛,还必须出钱请电视台来转播。

2.3.3 我国户外俱乐部有待进一步发展

目前人们参与户外运动的方式主要是参与互联网或俱乐部组织的活动,年消费额平均上千元。但是,由于户外俱乐部较少,产品线路、产品难度单一,缺乏个性化产品,不能满足需要。

户外俱乐部现存的主要问题有:1) 注册资金少,经营规模小。在工商注册的俱乐部中,注册资金大部分都在50万以下,其中10万以下的占25.7%。因而,其经营规模有限。2)俱乐部分布不均衡,注册俱乐部少。相对于我国人口而言,户外俱乐部数量仍较少,而且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偏远地区少。目前注册的俱乐部很少,只有34家。3) 俱乐部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比例低,这造成俱乐部活动范围窄。俱乐部人员专兼职都有,但是指导活动或比赛的专业人士,如教练员或指导人员,主要是兼职的。

2.4 我国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对策

2.4.1 提高活动或比赛的规模和影响力

产业发达的标志是能提供市场需要的各类产品。因而,户外运动产业的结构需要调整。要以市场的需要为突破口,以人为本。活动或竞赛的种类要更丰富一些,增加初级或低水平的活动或比赛,形成1~2个有品牌的赛事。在进一步提高活动或比赛的数量的同时,重点加大单个活动或比赛的价值。除了群众户外大会这样的活动,应力争在攀岩和户外运动这二个项目上各自形成一个品牌赛事,并争取提高单个赛事的价值。

另外,增加活动或比赛的有序性。统筹安排活动或赛事,把人员、资金等优势力量集中到大型活动或品牌赛事,提高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争取赛事或活动的价值最大化。目前,攀岩和户外运动比赛比拓展赛事的数量多,质量高,可以考虑把攀岩或户外运动与拓展比赛结合,或提升拓展比赛的层次和价值,积极培育品牌赛事。此外,积极把拓展训练引入学校、引入课堂,也有助于拓展项目的普及和影响力的提高。

2.4.2 加大无形资产开发的力度

无形资产开发的重点是电视转播权和广告赞助。借助于国家和体育总局政策上的支持,争取在电视转播权或者在广告开发上有新的突破。这方面的工作很难,只有培育出有影响力的赛事,或在国际上有突出成绩的优秀运动员,才能吸引电视的转播和更多的赞助。

2.4.3 整合发展户外俱乐部,提供优质服务

户外俱乐部是我国户外产业发展的主要生力军。可以预见,随着出游人群对活动质量和安全保障的要求,户外俱乐部将会有越来越大的市场。在数量激增的同时,需要通过专业的、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吸引客户;同时,户外俱乐部要积极整合资源,扩大规模、业务范围,不断提高营利能力和竞争优势。

2.4.4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

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说到底是由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的。应大力进行人员的素质培训,尤其是产业开发人员的市场开发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专门引进一些市场开发专业人员,力争在户外运动产品的开发上达到更高水平。

3 结 论

1) 户外运动产业是体育产业的一个分支。户外运动产业包括:户外比赛或活动的商业运作、运动队的投入与产出、户外运动无形资产的开发、户外运动用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与户外运动相关的餐饮、旅游、运输、广告赞助等其它系统的经营等多个方面;

2)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户外运动活动或赛事数量少、规模小,缺少有序性、无形资产开发的规模和深度不足,以及我国户外俱乐部较少,缺乏竞争能力等问题是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通过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或比赛、吸引电视转播和赞助,整合户外俱乐部资源,提高自身营利能力等发展对策,通过市场运作扩大项目影响,增加自身造血功能,推进户外运动产业和户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东宪.户外运动牵动一条产业链[N].经济日报,2006-1-14(第008版).

第8篇:户外素质拓展范文

1.1社会的发展进步导致人类生存能力下降

人类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强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尤其是在改造自然方面拥有了巨大的能力,这种进步的积极作用是给人类自身带来的优越舒适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消极作用是伴随着这一进步的人类野外生存能力的不断下降。人类利用现代化的经济和科技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当然无可非议,但是以目前人类的社会科技水平还远未达到完全抛弃在原始自然环境中生存本领的程度。因此,进行户外生存训练,可以提高人类的户外尤其是野外生存能力,当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不再束手无策,这也是开展户外生存训练的真正价值所在。

1.2户外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

通过户外生存训练不仅可以增强身体体质,培养健康的体魄,同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在户外严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的磨练,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朋友以及集体和团队的作用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最大限度发掘自身的潜能的同时,还能学会集体成员的团结协作,这对于大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提高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1.3大自然是重要的课堂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所有知识、技能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大自然。只有深入大自然,才能真正明白生存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使学生真正明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使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4户外生存教育的自我拓展价值在户外生存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会许多户外生存的基本技能,还要去开拓心智和体力上的巨大潜能。例如,在户外生存训练中要去尝试一些挑战自己智力和体力极限的事情,通过这些挑战对于大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的培养与拓展具有重要作用。

2高校体育教学开展户外生存教育的可行性

2.1开展野外生存教育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由于户外生存教育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实际,因此它不仅能调动大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而且特殊的教学内容必须要求教学模式上的改变,户外生存教育的实施是在教师组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独立完成的,从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2户外生存教育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和支持

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对高校体育课缺乏兴趣,其原因是高校体育课程内容陈旧与大学生年龄特征之间的矛盾。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普遍富于冒险精神,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意义的项目,但是目前高校体育课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运动项目,并且体育课程资源集中在学校,因此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户外生存训练以其新颖的训练模式和内容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改变了学生被动式的学习状态和训练情绪,同时拓展训练形式多样也使体育教师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可以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训练兴趣。因此户外生存课程的开设得到了大学生普遍欢迎和支持。

3户外生存教育内容的选择原则

3.1有效性

户外生存训练以各种野外活动为载体,以符合大学生年龄特征的形式进行包括身体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训练。因此,户外生存教育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掌握户外生存的基本常识和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充分展现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创造性。

3.2安全性

由于进行户外生存训练的自然环境一般比较复杂,常常会面临许多不可预知的危险因素,如果不慎发生了人身伤害等意外事故,就会给户外生存课程的正常实施和教学效果实现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性。

3.3经济性

野外生存训练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无论资金来源于学校还是学生,在能够保证安全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应该尽量选择相对经济的训练项目。

4户外生存教育的校内课程

4.1户外生存的基本知识

在进行实践环节教学前,首先要以室内理论课的形式对户外生存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

4.2户外生存教育校内适应性训练的主要项目

4.2.1心理训练项目。心理训练主要采用负重越野的训练模式来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团结互助精神和坚韧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挑战解决问题。

4.2.2技能训练项目。因为在进行户外生存训练时需要长时间的停留在野外,并进行长距离复杂环境下的步行穿越训练,在参与者必须要具备辨别方向、阅读地图、搭建帐篷、寻找水源、攀爬技巧以及野外用火等基本技能。因此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这些基本技能进行校内适应性训练,对于顺利进行野外实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2.3体能训练项目。户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实施对参与的大学生提出了较高的体能素质要求,这些体能素质主要包括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协调性与平衡能力以及柔韧素质等。目前大学生的体能素质下降趋势明显,因此进行适当的体能性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5野外生存训练的组织与实施应该意事项

5.1制定合理的出行计划

为了保证户外生存训练的顺利实施,在进行野外生存活动之前,必须要制定出详细的出行计划,针对可以预见的突况做出详细的预案,切忌无计划盲目带队外出。在出发前要召开专题动员会,详细说明计划内容,并要求所有参与的师生根据出行计划做好各种准备。

5.2后勤保障

切实可靠的后勤保障是野外生存训练顺利进行的物质保证,因此必需要高度重视,充分准备。高校开展户外生存训练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主要包括经费保障、接送车辆、急救医生和必要的药品和简单的医疗用品配备等。

5.3环境保护教育

因为户外生存训练所去的目的地大都是景区或保护区,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因此出发前要教育学生在野外开展活动时注意环境保护,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带队教师或合作俱乐部的组织者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境对大学生展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5.4要充分发挥带队教师的作用

带队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户外生存训练活动质量或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高校应该选择野外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教师作为带队教师,因为户外生存训练是一个通过活动体验获得能力的过程。教师的职责并不是简单的发号施令,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激励更为重要,鼓励学生以最好的方式完成任务,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6结语

第9篇:户外素质拓展范文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课程教学方式,将健康教育与生存技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注意适应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与接受风格。其最突出的设计,在于以体验学习循环为基础,通过参与各种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互动式游戏和挑战高难度的户外体验项目,透过分享讨论,把体能训练、心理训练和生存技巧等在活动之中融会贯通,令每一位学生亲身体验,从体验中得到学习,在分享感受和观察中,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由体验中得出的成果。

一、素质拓展师资队伍的建设

素质拓展教师首先要具备包括品质、智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控制能力等方面在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体现:一是文化知识底蕴。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具备捕捉知识、更新知识的素质,掌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哲学等理论基础。二是户外活动经验。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还要具备包括野外生存能力在内的户外活动经验,能够独立应对突发事件,能够给学生正确指导。三是组织协调能力。应具备清晰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问题,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进行拓展项目的设置和内容的安排。

二、素质拓展训练内容和组织形式

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分类情况。一是按场地设施进行分类有高空项目、场地项目、野外项目、水上项目和室内项目。二是按参与方式来分类有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

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学校体育课还处在一种尝试阶段。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作为课堂的教学内容,其开展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可以作为选修课,也可以作为必修课。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先考虑将素质拓展作为选修课进行试点教学,等时机成熟之后再进行全校推广,作为一门必修课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这种体验式的教学中受益。此外,根据学校具体的设施和师资力量,还可以组建校内的拓展训练俱乐部,或者是和几所学校联合起来成立训练中心,还可以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开展。

三、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的设置

(一)素质拓展的基本知识

例如在野外项目中,由于环境具有一定的未知性,在进行实际拓展训练之前,必须介绍有关野外生存技能方面的知识及其伤病的自我急救与互救等。二是实践课后的体会交流与总结。经过素质拓展训练,每个人的体会深度和角度因人而异,通过交流和总结,可以进一步加深印象。另外,在野外项目中,如野外生存、峡谷穿越等,还必须做好必要的体能储备以及素质拓展的心理训练。

(二)素质拓展训练要将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的合理搭配

个人项目的目?艘话惆?括自我激励、适应能力和积极思考能力,增强个人自信心,挖掘自己的潜能,同时也可以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也包括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等能力。集体项目的目的是使一个小组作为整体面对各种挑战。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作,彼此为对方提供有利的条件,相互受益,共同提高,促使他们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培养协作精神,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素质拓展效果的评定

(一)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拓展训练的困难度决定了练习者需要付出的意志努力程度,通过努力完成一定难度的训练能较好的培养拼搏精神,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促进训练对象具有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有利于自我观念的形成。

(二)拓展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拓展训练的团队项目,如信任背摔、空中相依、三人行等强调相互协作与信任的团队精神。在训练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为完成共同的目标,彼此为对方提供有利的条件,相互受益,共同提高。通过合作,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依赖,只有相互帮助才能实现双赢,才能使自己取得最大的成功。能很好的协调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