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唐宋诗词范文

唐宋诗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唐宋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唐宋诗词

第1篇:唐宋诗词范文

唐宋诗词人文精神的魅力

唐宋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千百年来闪烁着不朽的艺术光芒。唐宋文人们向我们呈现了他们整体的人格、气质、风骨,凸显出唐宋诗词在传统文化中的独特魅力,使我们的灵魂感受着难言的欣悦和洗礼。

一、积极进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表现为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以满腔热情投入生活。唐宋诗词里表达这种进取乐观态度的诗句俯拾即是。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豪情雄壮,光艳壮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表现的是昂扬向上,积极进取,攀登绝顶俯视天下的壮志,表达一种豪放的乐观精神。“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表达的是不懈追求,进取不息的感情境界。

唐宋诗词还表现了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从挫折中奋起,努力抗争的精神,以自我的顽强拼搏,为生命意义的实现开拓出一条道路。比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就会让人在怀才不遇后对前途重新有希望。如果曾经遭受大挫折,“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让人心里充满自豪的感情。在失意痛苦时,李白告诉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对酒当歌,尽情享受生活才是选择。在山穷水尽的绝望中,裴休告诉你“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要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下去。苏轼怀抱宏伟抱负,却屡经挫败,“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苏轼《薄薄酒・之二》),人世间的是非忧乐总会归于平淡,又何必太在乎?唐宋诗词表现出的积极进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让我们受益颇多,教会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理解生命,也更加热爱生活。

二、救治天下的责任意识

作为社会人,应有责任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弱者,关照当下的人类困境,这就是人文关怀。唐宋诗词作者大多怀抱“济苍生,扶社稷”的伟大志向。他们爱国忧时,关心民生疾苦,即使在失职无位的处境下,他们仍然痴心不改。救治天下的责任感以一种深广的忧患意识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的李白,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苏轼,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其四)的王昌龄,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的岳飞……

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抒发的是忧国忧民的慨叹,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陆游更是“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直到八十岁还念念不忘“当年万里觅封,匹马戍梁州”,甚至自信“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辛弃疾在山河破碎、壮志成空,岁月无情地流去时,仍然有以英雄自诩、不甘沉沦的心灵,吟诵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文天祥坚持自己的人生选择,宁死不肯屈降,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慷慨地表达出为国捐躯的决心。

唐宋文人深沉的爱国情怀,救治天下的责任意识,渗透着强烈的牺牲精神,喜怒哀乐与民族命运紧紧相关。他们急国家之急,赴国家之需。

三、诚挚友善的情感体验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礼义之邦,人文之邦。小农经济社会里游子思乡、征人远戍、思妇盼归构成永远的情感主线,人与人之间淳朴美好的情感是慰藉孤寂人生的灵丹妙药。长亭古道边,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纯美,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别董大》)宽慰,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豁达,有“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的相思,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的牵挂;面对明月,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痴情,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执着,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的祝福……唐宋诗词中,多少离别的苦痛,缠绵的相思,在久远的时空中酿成了情感的美酒,吟着诵着,谁能不感动。

情感是人的基本的反应方式,抒感也是人的内在需要。读唐宋诗词,感受洋溢和渗透在其中的浓浓的友情、恋情、亲情,会让我们的心灵变得充实,让我们的情感得到滋养,对于人文精神中最基本的“爱”心之养成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四、追问生命内核的终极关怀

人们常常用“珍爱生命”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题词。而古代多情的诗人们,在物我关照中不自觉地审视自然、审视人生,把思考的理性融入到事物中,融入到情感中,以形象、哲理来解读这一主题,熔铸而成的诗句,震撼灵魂。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情哲理融成一体,时间永恒,空间无限,以春江明月作证,体验着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和人类生命的永恒。而坡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更是引发人们对千古风流人物在急浪淘沙中的历史命运的思索。

结语

第2篇:唐宋诗词范文

在中国人的文化情愫中,唐诗宋词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王维、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他们才情横逸,风格万般;他们的作品,琳琅错陈,令人如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纵然时光流转,依旧动人心魄,深深拨动着每一个现代人的心弦。

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精心推出的唐诗宋词写意精品图册――“四美堂”丛书,即分别收录唐宋两代最著名诗家词人的传世佳作,并以此为载体,特邀当代书画名家分别用书法、绘画的形式写意诗词意境,以诗(词)、书、画、评四美合璧的形态,给读者带来一场融诗(词)味、书情、画趣、品意于一体的唐诗宋词饕餮盛宴。首次问市共有六种图书:《诗佛王维写意》、《诗仙李白写意》、《诗圣杜甫写意》、《苏轼东坡词写意》、《辛弃疾稼轩词写意》、《李清照漱玉词写意》。

作为一套精致的唐宋诗词名家选本,“四美堂”丛书的每一种图书之选目,均由熟稔诗词学的古典文学专家精心遴选。每种图书在确定每位名家的入选作品时,皆充分注重精选其一生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风格的、最有成就的代表性作品。可以说,“四美堂”丛书是以最精髓之遴选,尽展诗家词人创作风格之面貌。加上古典文学专家对每首作品进行精道隽永的品赏,融疏解、赏析、点评于一炉,贯通古今,阐发意兴,于思微处揭示作品旨意,传递诗家词人一生之心路历程。无论是初习唐诗宋词,还是对唐诗宋词已颇有感悟,“四美堂”丛书向读者提供了走进唐宋诗词殿堂最精华的文本通道。

第3篇:唐宋诗词范文

岑参

委身于雪,委身于千百里的边塞苍茫:大唐之雪,自你的笔端,薄绸似地抖开,近似一个时代轻描淡写的瓷。

已临塞漠之界!念及,抑或遗忘,古轮台,弦月如锈蚀之弓;苍茫的暮色间,你凝视着似谁的天空?那千树万树的梨花,其下其上,一片迷茫一片苍遒……

走马川行:九座雪山、十二座雪山和一座雪山,猎猎飘动的经幡,云杉与蜃楼皆迷而忘返:惟一的道路在鹰眼中,惟一的天空是鹰翅的天空!

鹤羽静止于雪,丝绸的光泽润润盈盈,折射出刺骨的质感,都是些事物闪现的气息。云海,浮若无垠的雪原,这一切,近于极尽的边缘。

委身于雪,委身于唐千百里的边塞苍茫:故园东望,你无法走出忘川;写诗的笔,所有的省略都能目送,不能目送的思路,无迹可寻!

辛弃疾

今夜,千年前的星光如此柔软抑或坚硬。

深谷月光已近中天,断史宋金,远若星辰,哑默的大地与窒息的远空,抵达我瞭望的津口!一种意气的飞逸,醉里挑灯看剑,你持铁之手把力量还原到力量的原处:的卢飞快、霹雳弦惊。

怆然独饮瘦骨铮铮的鹰唳,幽幽一叹,那最初的跫音敲碎了不眠之水。是什么,一闪而过?又是什么,牢不动摇?风吹之后,过剩的才气氤氲成六百豪词的蜃景,在旷古与悠远间翔集。

时光的回溯中,远若虚无的星辰,坚持着自身的寒冷,在孤独的情怀里相互勉励。

柳永

我体会到一种风格:“杨柳岸,晓风残月。”心中的宋词,曾使寒蝉凄切。

此去经年,月光还像昔年那样清澈如水?那是最后的露水,从秋雾的迷乱中,映出夕光的衰败;一阵紧似一阵的风声。上弦之月渐沉——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苍白的你,低吟的词章,一片迷茫的水光。我想象这位孤独而且富有才气的柳屯田,船头埋进兰草细长的碧波,雨水流失,而我不能说出。

东南形胜,少女的静已弯向鹿鸣;想象眉峰后隐藏的五官,放浪吟哦:毋需歌声镀亮敏感点,曾经的三吴都会,芬芳盈盈!

八声甘州,稀疏的月光落到细节上,因它的光泽而柔软;你瘦削的肩膀,竟成了不合时宜的寒柳,一节生命中的金链,带着分离时的恐惧,又失落在尘世某处。

玻璃般的时间,随着光线弯曲下来,询问花草的高度,你瘦弱的眼神,在那一瞥之间,已沉入暮色——杳杳神京路,一个梦幻在林木和轻盈的雾气间,渗透到底!

《长恨歌》

一闪,什么又被我重新看见:在我交替的梦寐中我仍能看到,大唐的气息,时光中多少已黯淡的火

转贴于

焰——明亮的部分,仍在生命中潜泳。

那有情有义生死相许的蝶呢?

风声中的蒲兰,苦榛与合欢的气息;爱情,这凋落不尽的生命花瓣,是剑,是水,到底关联何种因果?幻化一场触目惊心的绝响——赚得古今多少感慨辞、不平语,乃至有戏曲说唱。

骊山禁苑,月亮之声倾泻;到底是因为那“霓裳”一曲,舞破中原,兵起渔阳!

壮气没入蒿莱,那叫得又响又亮的,是日行中天后盛唐渐衰的景象。

乌夜啼。傍晚的道路吹向光,也吹向我的脸庞,马嵬铃铎。六军精心设计以柔为刚的火的形态,这结局出乎你意料之外,在聚拢或解散的叶片里,我听见那些蕊之声:“三尺白练,是一种消失的方式吗?”

长恨绵绵,天子蒙尘;梧桐夜雨,铃铎叮当,守候殿前的双狮,仅剩一只孤独的冥想——一滴清泪,千里与谁同行?

第4篇:唐宋诗词范文

钟一声,鸣一声,渐次催人急更行,两三驰道封。

楼一层,人一层,病眼迷蒙远望空,几人欢乐容。

采桑子 遐思

香蒲小扇虚空转,望月凭栏。望月凭栏,不见微星却笼烟。

更深人静花池处,一片蛙欢。一片蛙欢,漏断风轻卷月残。

采桑子 雨过天晴

微光斜入杯中影,雨过天晴。雨过天晴,漫卷帘升思量停。

风光无限虽常好,易冷人情。易冷人情,不若时时气正平。

采桑子 闲心

凭窗遐想云端碧,薄暮天阴。薄暮天阴,高楼望尽总浮沉。

移收视线从前对,数落闲心。数落闲心,春闱临近应更勤。

忆王孙 佳人

云烟聚散总飘萦。起自窗台卷绿旌。万里长空日正晴。鸟轻鸣。催忆佳人欢笑声。

忆王孙 远思

渐行渐远渐无书。终日凭窗望远途。对镜新妆凤鸟服。起鹧鸪,记得当时梅子熟。

忆王孙 离别

天南地北各纷飞。落水浮萍鱼紧随。渡口船只号角催。鸟徘徊。代我送君迎客回。

南柯一梦

水澈鱼欢戏,林青鸟畅鸣。

碎步竹里处,闲作玉箫声。

岁岁花相伴,安心度此生。

南柯空好梦,醒卧醉翁亭。

小巷

风吹小巷碎花香,

残叶微光影映墙。

摇曳身姿天气爽,

迎风正步路凭长。

秋日

秋冬更替渐天寒,

乍暖昏昏梦日边。

醒坐窗前欹望远,

遐思一路向云端。

随想记

伤心旧事莫重提,

会有一朝尽忘时。

惟恐暮春逢杜宇,

催人肠断惹相思。

春尽终辞杜宇去,

农家细雨晚来及。

桥边红药枝枝盛,

池小芙蓉朵朵开。

无题

花落终究梦一场,

觉来不过是寻常。

沉思何必时时泪,

伤痛从来百日长。

夜来思 念郎

因思昨日敛峨眉,

夜来起身抚琴坠。

赚得红烛空垂泪,

愁未解,几时睡?

夜来思 别君

轻舟已过极目送,

孤身伫立江楼中。

隔岸犹听《梅花弄》,

心中愁,几时空?

渔歌子

又是一日夕阳残,

无语对天尽呢喃。

仍记得,君未还,

一别不知几经年。

未眠

长夜蛙鸣吵,

烟云掩月昏。

心怀人事去,

倚柱候清晨。

轻梦

合翠树,

白鹭自徘徊。

策马惊飞去,

尘埃与后来。

远望

狭路相逢去,

千帆入海流。

匆匆一过客,

知己往难求。

天地谣

天地恒长远,

遥相对立边。

无需牵一线,

海角自关联。

思远人

恍若寒冬逝,

深梅落几枝。

残花如有意,

最是恨别离。

且徐行

何须难自犯?

世事本多艰。

径取千樽酒,

无妨纵醉欢。

十月

雁去初十月,

江南正暖阳。

思君方寸乱,

非晓桂花香。

偶书

遥望青石路,

风吹几许黄。

回肠思入定,

轻捻桂花香。

重逢

林青沾雨露,

天色渐清明。

路尽欢歌止,

相思了却情。

安世

莫若孤单去,

无非度暮迟。

世间生百态,

冷暖自须知。

清晨

风轻云亦淡,

倚树鸟还眠。

触手新阳暖,

得来一早安。

月夜

开轩窗对月,

执笔画双眉。

一夜红装待,

郎君自远来

寒冬临又尽,

春逝夏秋来。

一日同携手,

明朝共发白。

绝情

十载功名就,

携来一女还。

三千黑发断,

从此尽尘缘

华胥

不恋功名利,

田园共赴归。

开轩同赏桂,

与尔画双眉。

路灯

凄清风雨夜,

寂寞似长灯。

几处红光影,

空街一夜明。

雨后

东边虹又现,

雨后放初晴。

花鸟重欢乐,

松竹洗更青。

中元

夜深人不寐,

独自望萧墙。

清漏滴滴响,

横笛更断肠。

杜康辛且辣,

微风暖还凉。

多少圆钩日,

偏觉此夜长

拾忆

暮春花尽殆,

秋来雁皆南。

尔与相似暖,

非觉腊月寒。

红豆

多少蓬莱事,

重提自泪流。

世传医扁鹊,

能否治相思。

李后主

千古金陵破,

从今违命侯。

天生才子手,

诗词书画周。

遍洒他乡泪,

因思故土流。

七夕吟怨曲,

太祖赐千秋。

忆难忘

亭台上,

独倚小轩窗。

思过往,

回忆摧断肠。

欲把思念折成船,

遥寄远方,

清风挡,

难前向。

立斜阳,

望天穹苍茫。

尽惆怅,

心情难舒畅。

稍候天黑待天狼,

指引方向,

未料想,

雨水滂。

无归人

一腔红豆,

身与心皆瘦。

以为万事休,

问能否,

久作停留?

相思已久,

百花皆看透,

至化为乌有,

空等候,

又添一段新愁。

枝头景

花满枝桠,

蝶恋花。

未料想,

忽有倾盆雨下,

伤两家。

花成残,

雨打蝶散天涯。

遥忆初夏,

蝶倚花斜,

今又有此画,

第5篇:唐宋诗词范文

“溪”一般认为是山间的小河沟,泛指较小的河流。“月”指月亮。这句词描绘的客居夜思,望月生情之意。虽然比较感怀,但从这两个字的寓意来看,形容的是一种清澈纯净的品质,纯洁夺目的姿态,以及活泼好动的样子。整个名字富有诗意,用自然的事物命名显得十分灵动。

2、清浅——宋词《山园小梅二首》“疏影横斜水清浅。”

这句诗的意思是: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指洁净、透明,也有清楚明白之意。形容女孩的纯粹品性以及明白事理的态度。“浅”表示距离小。“清浅”二字写出了竹影的灵动,又烘托出梅花的清香。用字虽然简单,含义却很深刻,给人一种灵动又雅致的感觉。

3、燕语——唐诗《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

第6篇:唐宋诗词范文

每一位诗人与词人,所作的诗与词都有着不同的风格。有的豪迈,有的抒情,有的委婉。诗与词,任何一首所蕴含的情或意,都是不相同的。

我记得学的第一首诗应该是那首《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骆宾王以水为衬托描写了鹅的“毛”与“掌”,体现了鹅的形态。孟浩然的《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春的夜雨、花落。花落无声,而风雨的呼唤又与落花的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又何尝不是一种禅意。

“醉里挑灯看剑”,“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不仅给人一种身在茫茫草原、蓝天旷野的豪情,更有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动在心间。谁能说辛弃疾非为侠骨,却也在无意之中涌出柔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也可以闲云野鹤看世间百态,品味现世安稳。“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或是诗百姓疾苦,喜、怒、哀、乐,无论哪种,都是这位词人。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与尔同消万古愁”,从记事之初,李白的诗永远让人感到没有忧愁,他的失意也被万丈豪情抹去,给人一种站在巅峰向下俯瞰,芸芸众生的感觉。李白的诗,就是这种。他的一生或许充满不得志,可他却能把诗挥洒的淋漓尽致。

第7篇:唐宋诗词范文

人们对古典诗词的这种热情是可以理解的。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日益变得功利和浮躁的人们,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而古典诗词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世界上许多民族尚处于蒙昧时期的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编纂了《诗经》这样完备的诗歌总集,拥有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2000多年来,我们积累了足可引以为自豪的诗歌遗产,而唐诗宋词——尤其是那些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传诵至今的名篇佳什,更是诗歌遗产中的“极品”,说它们“字字珠玑”,绝对不是夸张。作为现代人的中国青少年,如果不会欣赏唐诗宋词的美,实在是一件无法弥补的憾事。

当然,现在的青少年升学压力重,课外作业多,没有充裕的时间和悠闲的心情去阅读与考试无关的书籍。但我想,诗词篇幅短小,课余读一些,所花时间不多;再则,在紧张学习的间隙,伸一伸懒腰,慢声吟诵一两首优美的小诗,正好可以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调剂一下疲惫的身心,也是十分惬意的。我看,关键还在于培养读诗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时间总是挤得出来的。

要培养对诗的兴趣,首先是用心灵去接近它、解读它。那些千古传诵的诗词佳作,它们所蕴含的古代诗人的情感体验,往往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纵然有时代隔阂,也不致成为我们欣赏的障碍。再说,那些真正的好诗,大多明白如话,虽然是一千多年前的语言,对今天的读者却依然充满了魅力。比如下面这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全诗没有一个冷僻的字,不用任何典故,朴素得比如今的很多新诗和流行歌曲的歌词更晓畅易懂。它真挚的感情全从肺腑中流出,即使从未有过远离亲人、作客他乡的生活经历的人,也不能不为之动情,不能不为之从内心升起对母爱的深深眷恋;更不用说有过这种生活经历的人了。记得我在十五六岁的时候,离开乡下到上海求学,虽然路不算远,但少小离家,总有一种游子思乡的心情。不幸又在初中毕业之前忽遭丧母之痛,悲痛中反复地读这首诗,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不太会写诗的我居然也写出这样的诗句:“密缝针线今犹在,不忍开箱检旧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时这首《游子吟》给予我的巨大的冲击力。

诗词都是有韵律、有节奏的,在古代,诗词都能合着乐唱。当时的唱法现在虽然已经失传,但读诗词如果不懂它的韵律和节奏,就很难品出它特有的韵味。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先生读书时那种悠长摇曳的声调和如醉如痴的神态,人们也许觉得很可笑,其实,读诗词时需要的正是这种对诗词韵味的体验和充分的感情投入。人们把读诗叫做“吟诗”,吟,就是一种拉长了声调有节奏的诵读。我无意于提倡吟,但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想把读诗变成一种精神享受,那就至少应该学会用普通话朗诵。我听过孙道临朗诵诗词,虽然不是吟,但同样读出了诗词的韵味。学习这种朗诵,除了体会诗意外,关键在于处理好诗句的节奏,具体说,就是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和某些字音的拖长。一般说,一句中逢双的字如果是平声(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阴平声和阳平声),读的时候都要把这个字的音调拖长些(押韵的字如果是平声,也要拖长),从而形成一种长短相同、抑扬顿挫的节律。

第8篇:唐宋诗词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唐诗;宋词

信息技术以其声、形、色、动静结合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应用到教学中去。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信息技术可更好地展示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高中语文唐诗宋词的教学中,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使其辅助作用达到最佳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一、使用信息技术,可有效激发学生对唐诗宋词的兴趣

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诗词所在的历史背景,展现诗词所描绘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先通过展示赤壁美景,让学生感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再通过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和赤壁之战的视频,展现公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丰功伟绩,最后,向学生介绍苏轼当时的境遇,引申到对作者情感的认知。这样的教学,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让他们体会到了赤壁的美景,感受到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使用信息技术,可扩大教学容量,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唐诗宋词是语文教学中综合性最强的内容,包含了语文知识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教学唐诗宋词时,教学的方法不能拘泥一格,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文时,教师通过在网上搜索资源,积累关于此文的知识,在教学中,通过图文展示,将当时的历史背景、作者思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怀等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观看中体会,在体会中感知。这样既可以完成教学目的,还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三、使用信息技术,提供海量资源,促进学生自学

互联网所带来的资源是无穷无尽的,但也是良莠不齐的。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去搜索知识,如何去鉴别筛选知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效地促进学生去自主学习,让学生徜徉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学的目的。

总之,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新奇而已,信息技术也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而且,我们应当坚持以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有选择地合理使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实现高效

第9篇:唐宋诗词范文

关键词:唐宋时期;越窑青瓷;对外输出;有效途径

中华文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浩瀚的历史长河孕育着各时期的中国文化,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瓷器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主要发明之一,古代瓷器的烧制成为我国现代争相研究的重要课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我国最先烧制而成的瓷器便是青瓷,而且随着朝代的变迁和进步,青瓷成为我国向世界各国其他地区进行对外输送的重要物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唐宋时期,越窑青瓷的对外输出量比较大,在对外交流和贸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必须对其加以研究。通过探讨相关古文记载来探讨唐宋时期越窑青瓷对外输出的相关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唐宋时期越窑青瓷在国外的大致状况

唐宋时期越窑青瓷在世界各国都有着其历史足迹,许多国家都与我国有着越窑青瓷的对外贸易。例如,与我国相邻的日本,所出土的越窑青瓷数量很多。越窑青瓷最早是在公元九世纪末期的时候传入于日本,在日本多处地方都保留着越窑青瓷。日本久米留市的药师寺西僧房也曾出现过越窑青瓷。在菲律宾,通过十多年的历史考究,我们发现在其所挖掘出的古代文物中,越窑青瓷的比例较大。在泰国的马来半岛中的文化遗址中也曾发现唐宋时期所烧制的越窑青瓷。

二、唐宋时期越窑青瓷对外输出的重要影响

唐宋时期越窑青瓷对外输出的重要影响主要有:(1)在唐宋时期对外销售越窑青瓷,有利于提高当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变外国人民的生活习俗。当越窑青瓷还未对外输出之前,许多国家都并不是利用器皿进行饮食活动,通常是将叶子用于盛装食品。但是当越窑青瓷进入一些亚洲国家之后,开始将越窑青瓷作为最佳的饮食器皿,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效地应用越窑青瓷,越窑青瓷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皿之一。而且越窑青瓷在工艺上十分精湛,在应用方面十分洁净和便捷,有效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习惯。(2)唐宋时期对外销售越窑青瓷,能够推动整个陶艺事业的发展,让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陶艺的发展。越窑青瓷在外的销售量比较大,颇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欢。由于越窑青瓷具有易碎的特点,因而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极其小心,现有的海上运输则并不利于越窑青瓷对外输出,为此,世界其他国家在进行贸易的同时也开始仿制越窑青瓷,从而促进了青瓷器制造工艺和技术的发展。(3)唐宋时期所开展的越窑青瓷对外贸易活动,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古代世界贸易的进步。据资料显示,唐宋时期在进行越窑青瓷对外输出的时候,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路线,而且随着瓷器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海上交通的路线也越来越宽,渠道也更多,促进了陶瓷之路的形成。

三、唐宋时期越窑青瓷对外输出的原因和方式

唐宋时期对外输出的越窑青瓷在品种上十分丰富,在数量上也较多,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尤其是在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运用广泛。唐宋时期的越窑青瓷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在于:(1)所烧制的青瓷器出土范围比较广,所建立的烧窑地址也比较多,比如说绍兴、余姚等地都存在着唐宋时期越窑青瓷的烧窑遗址。(2)唐宋时期所烧制出的越窑青瓷十分精美,质量也极佳。我国唐宋时期青瓷对外输出发展很好,这是由于当时唐宋时期的民风开明,对外开放,在一些沿海城市开设了港口,并且将陶瓷运输作为重要物品之一。现如今的宁波是唐宋时期最为著名的越窑青瓷运输港口。

加强对唐宋时期越窑青瓷对外输出的研究和分析,是探讨我国古代瓷器贸易的必然要求,顺应了时展的趋势,在我国历史考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宋时期的越窑青瓷十分名贵,是我国唐宋时期与外邦相交的重要物品之一,受到本国和外邦人士的喜爱。唐宋时期越窑青瓷对外输出的状况,充分体现了唐宋时期当时的外交政策和特点,能够突出我国唐宋时期的外贸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对我国唐宋时期越窑青瓷对外输出进行全面的分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恒武.越窑青瓷的海外输出与浙东海上交通的变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