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功利是指功效和利益,功利性管理理念就是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为行为准则的伦理观点为价值导向。功利性管理理念实际上是一种利己主义的伦理学说理念。但我们所说的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并非指德育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而是指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片面强调的外在价值,即社会公众价值,忽视教育的育人、育德本体价值。功利性管理理念是伴随工业革命而产生的。在工业社会,“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工业化、都市化、市场化、世俗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与此同时,工业文明的概念统
一、集中、规模、同步、竞争、效益、标准化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教育和学校生活。体现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其特征主要有:
第一,德育管理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只注重德育的外在功能,看重社会效益。德育的短期行为严重。
第二,德育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获得谋生的手段。对学生来说学习就是为了找到好的职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就业机会是学习的直接动机,培养良好的道德不是因为自身需要,而是社会的需要,(当然社会也需要,但这只是外因)社会需要德才兼备,学校就要按社会需求的模式去培养。所以,“听话”“服从”就成为学校培养道德的标准。
第三,德育管理的方式是同一的、强制性的。在德育管理中主要运用惩罚的手段,激励的方法被忽视。学生就像产品,要生产高质量的合格产品,就必须用同一标准去强制要求,按照工厂化模式对被管理者进行强制性的管理,达到符合社会用人的同一标准。这种管理理念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2本位主义管理理念
“本位主义是一种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是个人主义的一种思想表现。”本位主义也叫小团体主义,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只顾眼前的局部的利益,不顾长远的全局的利益,一切从自己的小集体、小团体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利益。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德育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学校秩序的有序性;第二,德育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学生,与德育的对象相混淆;第三,在制度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第四,不从长远出发,只顾眼前利益。
本位主义的价值理念,使学校在整个德育管理过程中,把保障正常的工作秩序列为第一位,只从学校自身的利益出发,不关注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德育管理需要有效地整合人、财、物、技能、环境等各种资源,调动各级管理者的积极性。但这个过程是一个缓慢的投资过程,为了眼前的利益,本位主义者一般不会去考虑的。本位主义管理理念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是“传播文化、传递人类文明,传递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一切成果和结晶”,而不是为教育者带来利益;忘记了教育首要的功能是育人,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而不是教育者的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尤其如此。
3情感管理理念
“情感”一词,常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意义很多。但其科学定义应该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映。情感及其多种多样的体验形式对人们的行为有着“调节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成为人的活动和各种动作(以及动作完成的方法)的持久的或短时的动机,从而产生追求所提出的和所想到的目的的意向和欲望。”理性固然重要,但理性不能离开情感,离开情感的理性就会失去其效力。规则、规范、制度的制定必须合情合理,当人们感情对立时,理性则常常是对抗的,这时要疏通理性,就需要从感情开始,情通理则通,情不通理则对立;管理的理性,要建立在感情通融的基础上,而不可能在感情对立的前提下获得理性的认同。
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他们的各种感情会编织成无形的人情和感情网络,形成共同的理性认识和感情纽带,达成默契与共识。在德育管理中必须要尊重人性的规律,以谋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在制度的框架里,留有一定的空间,把理和情置于其中,理中有情,情中有理,做到“润物无声”。
4文化管理理念
德育的文化管理理念就是把人们所认同的优秀文化融入到德育管理的各环节中,以文化的价值观念维护有效的秩序,实现学生的德育目标。文化对现实的管理活动有巨大的作用。这主要是:(1)价值定位。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价值定位,价值定位的不同,会使管理出现重大差别。(2)优先选择。管理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价值冲突中进行优先选择。在德育管理中。如果认可“人本价值理念,那么就会在制定各种制度中,体现个体的充分发展,不会以过多的惩罚压抑个性;相反,会运用更多的激励和鼓励发展个性。(3习惯选择。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学习、行为,并通过文化的积淀养成习惯,建立不成文的甚至下意识的规则体系。例如,一个饱读诗书深懂礼仪的重要性的领导,不会常常把训斥、谩骂挂在嘴边,不会经常去惩罚人;相反,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领导,不会有很高的涵养,言谈举止就会欠佳,他会认为惩罚比什么都管用。新晨
管理也是一种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教育管理的基石,是我们处理教育工作各方面关系的基本原则。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实践,形成了一个民族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的理解和共识,这就是文化传统,是文化的底蕴。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是一个社会的共识,是民族认同的标记,因而是民族得以凝聚的最大而无形的力量。中华民族讲究和合、宽容,克己、自省,诚信、坚韧等等,这些优良的传统都可以挖掘出来,用到管理之中,使学生在一种自觉不自觉、有意无意的轻松环境中内化自身的品行,加强身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水平。
5服务管理理念
关键词:德育理念;小学美术;道德认识;美德教育
德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该重视德育理念的渗透,让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过程中,接受良好的美德教育。近年来,笔者对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理念进行了探索,感悟良多。
一、在美术课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
可以结合小学美术科目的相关特点及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的身心特征,选择教师授课与示范,在对富有独特涵义的画题时,既要引导小学生进行练习,又应该让小学生回答美术教师所提出的课堂问题,并且还应该让小学生讨论与平时的表现进行相应的对照。譬如:在讲述“贺卡”这一课的时候,组织常规性的美术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小学生一起讨论:自己会什么时候给谁送贺卡?它的主要意义是什么?其中你受到了哪方面传统美德的教育呢?如此一来,小学生的参与兴趣便能很快地激发出来,他们会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来回答:“我会在教师节的时候给教师送贺卡,在母亲节的时候给妈妈送贺卡。在送制作贺卡的时候我会想起老师给我们上课的辛苦,会想起妈妈养育我的不容易,让我更懂得要好好学习,长大之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回报教师的栽培之恩与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该方法的训练之后,在所有有涵义的画题的慢慢影响下,小学生无论是在道德认识上,还是在道德情操上以及意志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突出渗透点,找到美术知识与传统美德教育的结合点
倘若要想促使小学生在传统美德方面受到更好的教育,那么小学美术教师就必须先树立起思想品德的教育之理念,将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美术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譬如:在对“诱人的瓜果”这一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该课文的主题与内容,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珍惜食物的现象联系起来,比如问同学,这诱人的瓜果是如何来的呢?我们身为一个小学生应该怎样来做呢?一些小学生就作答得非常好,其中有一孩子说到,这诱人的瓜果全部是由可爱的劳动者们用辛勤劳动换回来的,所以作为小学生应该要热爱可爱的劳动者,也应该热爱劳动。如此便让小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传统美德的教育,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对于美术的学习,应先让小学生知道美术的内容是在歌颂谁?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
三、穿插好人好事的绘画作品,树立榜样,深入进行美德教育
在引导小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的时候,一定要突出其中的重点,应该有重点地对小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美术作品往往都是图情并茂,在欣赏的过程中不要把内容搁浅,要注意从艺术的特色着手,深层次地引导小学生体会美术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与爱国主义相关的教育图片和画片,将美术学科的思想教育与传统美德的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促使小学生终身获益。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小学生认为大家应该尊敬、热爱我国伟大的英雄豪杰,通过借助对英雄画片的欣赏,可以让小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应珍惜英雄们用自己流血与生命换来的今天的美好生活。在笔者的小学美术教学中,笔者会借助优良时机,将英雄斗争的画以及好人好事的画在课堂上展示给小学生看,让他们着眼于远处先烈,学习先烈保家卫国及热爱祖国的精神;引导他们从近处着手,向雷锋同志学习,做力所能及的好人好事。
四、在美术课教学中将美德教育与家庭表现有机结合
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生在家里面的表现极其关键,传统美德的教育也应着眼于家庭。结合一些小学生在学校里表现优秀,在家里表现相对较差的情况,笔者借助美术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好时机,对小学生实施在校与在家应该同样表现优秀的教育。譬如,在对“家务事”这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笔者先向小学生提出问题:“请你们叙述下你们在家里都干过哪些家务活,并且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来,此外再与大家一起分享下你在家里面的具体表现。”部分小学生便回答得非常直率,部分学生讲自己在家里的表现比较好,部分学生讲自己在家里的表现较差些,如此一来,无形当中便能够让那些在家里表现不是很好的同学心生愧疚之心,促使其向在家里表现优秀的小学生学习,从而提升美术课堂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中实施德育的土壤很肥沃。只有让小学美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完美结合,发挥到极致,才能够让小学美术德育之花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张国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2(11).
教材是广大教育专家和学者精心编制的教学资料,蕴含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其中也包括德育价值。例如,七年级第六单元《爱我中华》、九年级第四单元《情系中国》、第五单元《走向明天》,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常识,了解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总结出一些社会发展趋势,这样的教学内容一旦深入下去,可以让学生自然地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会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逐渐树立起国家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产生努力学习,立志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利用教材资源,紧扣教材内容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深入挖掘教材中这些可以利用的德育资源,通过让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小论文的形式来深化德育效果。
二、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渗透德育理念
德育活动中一个关键词就是“渗透”,相较于智育,德育更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配合,“生塞硬灌”在德育活动中很难行得通,也不可能取得预期的德育效果。因此,在德育活动中,我们更加强调“渗透”的方式。而要想实现渗透,首先需要学生主动接受,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接受呢?这就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了。按照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会产生兴趣,这样也就谈不上主动接受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一些容易为学生接受和喜爱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下自然实现德育渗透,实现德育目标。例如,在给学生讲到《与诚信同行》这节内容时,针对身边和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诚信现象,如撒谎、作弊、虚假宣传等问题,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由于活动形式新颖有趣,引起了学生积极的反响。在班会中,很多学生都积极发言,针对各种不诚信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诚信的意义和不诚信带来的后果。在发言的过程中,有个学生还提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观点:“有时候撒谎也是一种诚信的表现。”听到这名学生的观念,很多学生都很吃惊。这时候,笔者则微笑着鼓励这名学生,让他举一个“撒谎也是诚信的表现”的例子,于是这名学生讲出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在一次放学的路上,有几个人突然挡住了我的去路,其中一个看起来很和蔼可亲的阿姨问认不认识某某同学,说她是这名学生妈妈的同事,是来代他的妈妈来接这名同学放学的,现在找不到人,问我知不知道这名同学家的电话号码。因为担心这些人是坏人,直接拒绝又怕受到伤害,于是我报给他们一个假的电话号码,虽然我这次撒谎了,但是我认为这反而保护了同学的安全,自己算得上是一个信得过的朋友。听到这个真实的经历,学生对“诚信”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就这样,在不断的发言和辩论中,学生逐渐对诚信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逐渐在各种诚信或者不诚信的真实事例中体会到了“诚信乃立身之本”的道理,比起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做一个诚信的人”之类的道理灌输,通过事例分析论证,学生的诚信意识更容易自觉地树立起来。
三、在实践中践行德育理念
任何理念都需要借助于实践活动才能最终产生价值,同样,德育理念也需要实践活动才能产生道德价值,并且比起理论上的道德,实践活动中的道德活动更容易增加道德教育的可信度。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形式都较为单一,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学生都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机会,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实践机会的匮乏导致学生课堂上接受的一系列教育活动,道德观念难以得到实践与证明,从而使得德育活动总是停留在表面,难以内化进学生的内心。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多创造一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开设选修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验证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最终在实践中确定正确的道德信仰和道德理念。
四、结语
【关键词】 90后中职学生 德育 理解 平等 共享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22-02
时代的发展变迁使整个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在不同时代中的人们身上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而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客观现实的多样性、复杂性影响着人们的主观意识,代际之间的差异显得尤为明显。学校教育在不断变迁的时代中遭遇着激烈的挑战,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在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之下抓好德育工作,就成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 90后中职学生的特点
相对于80后及以前的学生而言,90后中职学生的特点表现的尤为明显。
1.1 个性张扬、易受挫折
个性张扬是90后学生的共同特征,无论是中职学生、高职学生还是大学生,这一特点非常突出。他们虽然尚未成熟,但思想开放、富于激情、敢于冒险。同时,由于处在网络普及的社会环境中,陶醉于虚拟世界,崇尚各种新奇的事物、思想与行为,对于现实生活的理解较为浅显,与家人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精神生活尤为匮乏。由此,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当遇到挫折时往往怨天尤人,情绪反应激烈,甚至采取过激行为。
1.2 告别理想、崇尚现实
90后的中职学生对社会现实状况的认知比前几代人更富于理性化,他们不再像80后的群体那样总是带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来学习、生活。成长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复杂多变的利益关系交错的环境中的他们,更乐于把价值取向放在具体的问题上,使自身的价值观更加务实。并且他们也明白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时刻把自己当作成年人而非青少年。
1.3 交游广阔、内心空虚
网络的普及让90后的中职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他们擅长于利用网络获取各种知识、扩大交际范围,因而其知识与视野较之前的同龄人要广,并且心智发展超前。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判断和辨别能力,往往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认同、容易受挫,久而久之就使他们倾向于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满足感与安慰,最终沉迷网络,导致心理畸变。
1.4 急功好胜、缺乏自信
90后的学生对于竞争意识认识较为深刻,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急于表现相互自身的优势,希望处处获得成功。但同时缺乏足够的自信,也缺乏持久的毅力和脚踏实地的信念。90后中职学生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一方面与同龄的高中生相比,他们觉得在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差距,认为自己不如高中生;另一方面,他们又急于表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希望的到认同,但一旦失败后就自暴自弃。
2 90后中职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从总体上来说,依然不尽如人意,没有有效的发挥德育的应有之意,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育理念陈旧。二十一世纪初,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被广泛的接受,其以“学生为本”基本思想对于改善教学效果体现出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前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究其根源来自我们的部分德育工作的思想观念陈旧,依然强调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没有把学生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导致学生的反抗和叛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教育者,如果德育工作者依然把学生当作一个被动的个体、德育知识的接受者,必然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转换教育理念势在必行。
(2)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德育教育就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过程,即灌输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然而,伴随教育对象自身特点的不断变化,这一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对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的目的在于技术的学习,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的课堂教学往往会被技术性的教学所消解,如若不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去渗透德育的基本知识,中职学生的德育时效性很难体现出来。
(3)教学内容单一。当前中职学生的德育教学内容非常单一,即通常的基本道德知识教育。然而,中职学生毕业以后必然会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相关行业的工作。单一的德育知识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其吸引力微乎其微。同时,中职学生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成员,具体的职业道德教育应成为其德育的重点。所以,在中职学生德育的过程中,加入具体的职业道德内容,其吸引力将大大增加,并且能够使学生对未来所有从事的行业的规则规范有更好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内在道德素养。
3 90后中职学生德育的新理念
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之中,一方面,文化冲突和价值多元导致道德权威的失落;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冲击、现代媒体的繁荣和网络化社会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德育理念和方向的同一性。[1]调查显示,中国伦理道德总体上处于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状态,其影响力占40.3%;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占25.2%;传统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占20.8%;西方道德对中国人的道德生活影响占11.7%。[2]有74.4%的教师对当前中小学学生道德的成长环境表示不满意,认为当前社会生活中缺乏一些基本的道德价值和观念。微观层面,学校也难以保持实验状态的德育环境。调查显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大多数教师认为环境熏陶(87.0%)、情感陶冶(77.2%)、榜样示范(76.5%)、社会实践(67.5%)等隐性德育和间接德育比直接德育(49.3%)对学生的道德成长更为有效。[3]而在与隐性德育和间接德育紧密联系的师德状况方面,38.8%的教师认为教师自身素质是学校师德建设的最主要限制因素。[4]同时,家长对学校的期待,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方面(81.8%)要大大优先于道德品质的培养(50.9%)。[5]此外,应试压力也是当前大多数学校需要首要考虑的因素,相关的指导思想也往往在教师工作评价考核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对于学校德育而言,直面社会转型的压力和挑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德育环境的基本特征。只有结合这个背景来解读各种德育理念的困惑,才更具有针对性。
一、“什么是道德”的困惑
在我国德育实践中,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大体可以分为以道德规范为核心和以道德能力为核心两类,其中道德能力包括道德情感、体验、行动能力等。虽然很少有人会承认道德仅由道德规范组成,但在潜意识中,提到道德,人们头脑中往往还是反应出与道德规范有关的印象。毕竟规范对于教学管理和道德行为的塑造起直接作用。
如果道德的核心不是规范,那么道德可以简单替换为道德规范这种普遍观点是如何产生的?部分原因在于我国的历史和社会发展历程。革命时期的形势要求思想政治高度统一,所以很多与道德相关的内容都是用铁的纪律和政治性内容来表述,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规范形式。此外还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因素,许多合理或不合理的传统道德习俗规范也或多或少地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发挥作用。忽视目的和条件地追求“圣人”人格,给人们带来了很大误解,让人们觉得圣人既难达到,也要付出得太多,受约束太多,缺少了自由。提倡“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之时,如果忽视了道德发展的自然过程和行为本身的目的性和自主性,可能会给人们造成“德福背反”的误解,即要成为有道德的人或者道德高尚的人,就要付出高昂的身心和物质代价。随着革命时期的远去、和平建设时期的到来,革命逻辑也在逐步向“幸福生活”逻辑转变,“德育回归生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共识。道德不是限制人的规范,而是提升人幸福感的途径,这一点在近十几年积极心理学的进展中,我们能找到不少科学的佐证。积极心理学发现,人的幸福感与美德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因此,道德行为的价值关键在于从向外的关系处理中获得内在的精神享受和品质超越。这一点当然是发生在个体自愿的前提下,以个体对道德结果的感受力为前提条件。因此如何超越道德规范,探寻规范背后的德性本源,并以此为目标形成道德能力,是德育的关键问题。
二、“什么人教”的困惑
“道德可不可教”不能脱离“什么人教”的问题。理论上,由具备道德素养(好人)、专业素养(懂道德)和教育素养(懂教育)三方面条件的教师来从事德育工作比较理想[6],这一点也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实际中往往存在三种情况。我们常见的德育工作人员,有的是根据考试成绩选的,比如师范院校中的德育专业的学生,这其实根据的是智育原则,隐含着“道德认知决定道德教育效果”的假设;有的是没有明确选拔条件,比如一线班主任或者德育教师,这其实隐含着“德育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可以在实践中成长”的假设;有的是根据智育学科教学能力进行的逆向选拔,比如一些学校安排教学能力不突出的教师从事德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问,德育有没有专业性?什么人都能教吗?
可以认为,传统德育师资选拔培养观念的延续,各种考评压力与并不充足的师资配备之间的矛盾,优秀师资学科教学能力与良好师德水平集于一身导致的分身乏术,以及合理德育工作考评机制的缺乏,这些因素是导致德育“什么人教”困惑的原因。
三、“如何教”的困惑
“道德可不可教”也依赖于“如何教”。一般认为直接德育课程、间接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各种德育活动,甚至更为广阔的制度、组织文化、环境等都可以蕴含着道德教育方法。人们往往认为“潜移默化”“不言之教”更重要,认为富含道德内涵与人文关怀的环境对于道德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在100多年前引入现代学堂制度开始分科教学后,以智育为原型的模式照搬到德育方面,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惑。但是直接德育课程的出现,德育工作者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分离,都隐含着“直接德育是德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假设,似乎也传递着“道德认知比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更重要”的信息。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是进行认知教育的有利条件,而并非道德情感与行为的主要条件。德育课程设置不当,全员德育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重视和实现,如何看待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的合与分,这些问题恐怕都得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灵活地安排。
四、“可不可教”的困惑
对于道德教育效果本身,社会和学校的期待与实际的重视程度之间的反差,德育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失衡,德育教学的短期性与教学效果检验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都给人们造成了困惑。比如,几乎所有相关文件和学校办学理念都把德育放在了优先的位置,可是实际上很多部门和学校又并未给予相应的行动和资源投入的配合。另外一方面,一些重视德育的学校可能会发现,仅仅投入更多的师资和课程资源,不一定会带来德育效果或者办学收益的显著回报。比如在理论上,道德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智慧以及其他综合能力的发展,但现实中这种案例并不普遍。这使得人们有时会怀疑,学校德育的作用是不是有限甚至得不偿失。“可不可”变为“值不值”的问题。此外,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家庭环境各异,学校德育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有所作为?众多的德育教师,也往往会被“明知故犯”“知而不行”等现象折磨。而公众认可的道德模范,我们也难以证明他们是如何“受教”才引发道德成长的。种种模糊性使得众多德育工作者陷入道德到底可不可教的迷茫。
上述问题都在告诉我们,虽然教育政策、德育理论传递着德育重要、道德可教的肯定信息,但是我们身边的实际情况往往在传递相反的信息,这说明社会转型期的压力对德育来说无处不在。在环境条件不利于道德教育和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的德育对策需要作出相应调整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应该是非常清楚的。对道德的信仰需要实实在在的案例来支撑,需要饱含道德力量的情感共鸣,也需要更加明确的道德机制,只有有效达到这几种作用强度的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面对转型压力,我们不仅需要值得信赖的道德理由以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与信心,更需要充满实效的道德智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道德抉择和生活环境。因此,正视和重视转型压力这一德育环境特征,并将这一因素全面深刻地纳入德育研究范畴,是现阶段提升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樊浩.“德”―“育”生态论[J]. 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3.
[2]樊浩.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4):28.
[3][5]靖国平,曹树真,向葵花.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小学校德育环境调查报告[J].中国德育,2008,(6):18,17.
[4]檀传宝等.中学师德建设调查十大发现[J]. 中国德育,2010,(4):9.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 266003)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 Engineering,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003,China)
摘要: 笔者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发展特点,找到体现专业特色的德育理念和模型,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工作思路,寻找将德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的特色育人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ideological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finds the moral education idea and model with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builds the working thoughts with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to look for the featured educational methods of integ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work.
关键词 : 高校德育理念与模型;专业特色;德育工作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and mod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moral education work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278-02
作者简介:何培英(1970-),女,山东济南人,副研究员,博士,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
0 引言
学生工作千头万绪,头绪繁多,从这些众多繁琐的工作中找到主线,分清主次,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针对中国海洋大学食品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生不同层面的思想实际和发展特点,找到与本专业相通的德育理念和模型,在教育部16号文件提出的“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这个主导思想指引下,构建具有浓郁专业特色的工作思路,寻找将德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的特色育人方法。
笔者以大家熟悉的食品专业术语和模型,提出了本科生“营养金字塔”、研究生“发酵工程”具有浓郁专业特色的工作思路。展示了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同的思政理念,简单易懂,易于操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发生动活泼,使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能够一目了然。在“双项工程”中,我们通过体现专业特色的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 “营养金字塔,育人始到金”的本科生德育理念与模型
唐朝刘禹锡的《浪淘沙词九首》里有句名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意指经历了千辛万苦,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育人也要坚持不懈,做长期努力。通过开展营养金字塔系列活动,多方面给予学生成长以充分的养分,把育人工作做扎实做透,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专业技能与实践教育、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个性发展与人生规划四个层面的教育计划。其特点是板块式、整体性的集体教育。
人的食品营养摄入是从最基本的元素开始逐步到高级元素的摄入的过程,什么东西摄入多,什么东西摄入少要有机地搭配,才能达到合理的效果。为指导人们合理营养,营养学会提出了食物指南,并形象地称为“4+l营养金字塔”。“4+1”指每日膳食中应当包括“谷类薯类”、“水果、蔬菜”、 “蛋白质”、“奶制品、豆类”四类食物,以这四类食物作为基础,适当增加“盐、油、糖”。塔尖为适量的油、盐、糖。这四种基本成分加上塔尖叠合在一起恰似“金字塔”。
育人也需要多层面的营养,为此构建了四个层面的教育(见图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为自己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和准备。
“金字塔”的第一层也是最重要的是思想品德教育,它构成塔基,应占人才培养中的很大比重。读书育人最基本的营养应该是品行和道德的教育,这是建立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体系的最基础的部分,也是金字塔的底部基础,奠定这个基础才能够使人在科研和学术的研究中逐步走向金字塔的顶端,达到科学境界的高峰。“金字塔”的第二层是专业技能与实践教育,它决定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金字塔中占据了相当的地位。“金字塔”的第三层是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依托学生会、研究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整体素质。“金字塔”的第四层为人生规划与个性发展。主要开展职业规划系列教育和就业指导等。这四种基本成分叠合在一起恰似“金字塔”。
2 “发酵工程,激扬人生”的研究生德育理念与模型
发酵是一个过程,发酵罐能够顺利发酵,需要外因素(氧气、温度、压力)和内因素(菌种、营养素)的共同作用,才能促进需要的发酵产物出现。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板块式的专业基础和素质教育,它将重点转入科研学术,或者说是课题研究。食品研究生人才培养像是一个发酵的过程,通过三年或者两年的“发酵”来实现个人价值,这种个人价值实现的结果是找到一个称心的工作和拥有一个广阔的事业。
研究生发酵工程的内因素包括:菌种(研究生),营养素(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科研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指导等);外因素包括:氧气(各种信息)、压力(就业压力)、温度(社会环境)。
以学术科研为发酵物,在学习期间添加人际情感引导和职业发展指导等这些营养物质,最终发酵结束后学术有成,使其得到一个阳光灿烂的美好前程。
营养素的添加要靠学院的组织领导和研究生们的积极配合,依托专业知识和实验室平台,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科研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指导和综合素质培养提升等,帮助学生顺利“发酵”,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研究生德育理念与模型(见图2)与本科生不同之处在于:
首先,大学四年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成熟阶段,因此思想品德教育最重要,放在塔基,相对研究生思想比较成熟的特点而言,占得比重更大。其次,本科生阶段更侧重于专业技能和实践,而研究生进入导师的课题研究领域,更具有科研学术特点。第三,本科生经历中学的应试教育,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就在大学期间给他们补课。而且本科生对自己不了解,更不了解专业、职业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职业规划”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比重占得最小,就像是“油、盐”,也是人生必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研究生的能力普遍较高,各方面比较成熟,研究生的职业规划可以通过职业能力提升来完成。第四,我们突出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科生的心理教育也很重要,但是心理问题一般呈现显性,容易发现,主要是个性缺陷、不适应、学业问题、上网成瘾等,通过个人努力和外界的帮助容易解决。而研究生因为年龄阅历学历的关系,他们的压力比本科生更大也更紧迫,更具有社会性,主要表现在“经济、婚恋、就业”方面,普遍经济上不想依赖父母但又难以独立;而“婚恋、就业”以女研究生为主,该专业的女研究生比较多,大约是70%(175/249)。本科生女生比例是61%(266/436)。由于研究生的个性比较成熟稳重,内在的焦虑和不安显露不明显,呈隐形状态,不容易发现,但是一旦爆发就很危险。尽管学生的很多问题通过个人调节和努力也能解决,但也需要外界提供各种条件帮助他们摆脱这种焦虑和不安。比如,可以通过提高研究生的奖学金额度、增加导师们对学生的补贴、为学生提供兼职机会,来解决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还可以通过与其他高校和其他学院(尤其是男生多的学院)建立联谊关系,为女研究生们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帮助解决她们的婚恋问题。
通过学院德育理念和模型的确立与实施,这项工作抓住了工作重点和要点,理清了工作脉络。但是它只是骨架,还需要开展细致多样化的工作,进行不断的丰富和补充,德育工作才会有血有肉,才会取得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霞,等.德育理念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关键词]儿科教学 渗透 德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235-01
德育教育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品质。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的思想在社会上已经形成共识。儿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指儿科专业课教师在进行儿科教学知识传授和讨论的同时,通过言传身教的手段,充分挖掘儿科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并通过与教学内容的自然交织引起学生内心的体验,引导学生实现人文知识的内化和道德情操的升华。
1 在儿科教学中切实转变医德教育观念
医学院校一定要积极突破传统教育观之束缚,从而实现传统医学教育思想朝现代教育理念之转变,一是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院领导,不仅应当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医德教育,而且还应在行动上深化医德教育,不但要将医德教育放在和医学专业教育引言的位置上来抓而且还应当对医德教育实施系统化课程设置。二是医学院校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所体现出来的医学教育目的就是应当切实满足人在发展上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此来作为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并在教育的过程之中积极培养医学院校大学生良好的思想观,从而切实走出一条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实践观。
2 医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应与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业务过硬、思想可靠的可用之才。结合专业思想教育有助于提高政治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中心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就应该成为新时期医学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落脚点。只有使医学生把关心、爱护、同情和尊重病人这一人道主义最基本的要求内化为其内在的道德需要,才能不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因此新时期的医学院校德育教育工作应该在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人本主义思想的宣传和灌输,使医学生们尽快树立“一切以人为中心,尊重一切人的生命和意志’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宏伟理想。
3 在儿科教学中要明确教育主体,形成“全员教育”意识
德育主体不仅包括承担德育任务的教师,还包括学生导师、带教教师、管理人员和医院职工。各级领导、教师和职工共同担负德育工作职责,形成“全员教育”意识。教育主体需要通过自己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以不同方式传递给医学生,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有履行职责、规范行为的意识,并贯穿于具体工作过程。在儿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医
学生了解患儿对生命的渴望及其家长对医生的殷切期望,这对他们树立职业神圣感和使命感有极大的益处,如当医学生看到教师始终把患儿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时,深深地体会到了儿科医生的奉献精神。
4 在儿科教学中要真诚互动,平等交流
目前教改强调的是课堂上师生的集体互动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儿科教学中课堂上,老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互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考,勤举手,课堂交流,课下讨论,而老师要及时地给一声鼓励,一个微笑,一个眼神,让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处处感到老师的点点关爱,在爱的教育中触及灵魂的深处,从中有所感悟。
5 在儿科教学中寓德育理念于言传身教中
我们的医学生大多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模仿性很强。老师是和他们接触最多的成年人,老师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工作作风、言谈举止等犹如一本活教材有意无意间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人员所难以做到和无法取代的。所以儿科教学中进行德育理念教育,老师更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例如: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教态,从教师在实验室、医院带教等示范操作中表现出的高度责任心及良好的职业素质,从教师在医院带教时视病人如亲人、不怕脏不怕累,在紧急情况下对患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动人场面中,学生耳濡目染找到了仰慕、仿效的榜样。只有教师品行端正才能真正感化学生,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的熏陶。
6 加强德育工作的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儿科教学中德育工作水平
德育是一门科学,因此,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科学研究。特别注重研究医学教育中儿科教学中德育工作的规律,借鉴和吸收其他行业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医学院校的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儿科教学中德育工作评估的研究,确定适宜的指标体系,力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德育工作进行宏观准确的评价。医学院校应鼓励和支持开展儿科教学中德育工作的科学研究,设立德育方面的研究课题,增加对德育的投人,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注重提高儿科教学中德育工作的科研水平,用科研的成果指导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秋玲医学生医德教育模式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7(19).
[2] 沈雁霞.刘奇.浅论新时期医学院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
[3] 肖肖,刘涛.当前医学生德育教育途径存在的向题及成因[J].当代医学,2009,15(27):111-112.
1 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主线,学生围绕问题主动构建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来看,这种教学方式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问题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问题既是教学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教学的终点和延伸。以问促思,以思生疑,以疑促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流学习,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发展。二是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促进者。而学生由知识的被动建构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在内驱力的作用下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1.1 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心理学实验证明:在宽松自由的时空内,一个人的思维最活跃,人的创新性思维活动也体现的更为突出。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融洽、愉快、和谐、自由、坦然的教学氛围,要善于使用夸奖的言辞、友好的微笑、热情的鼓励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使学生感到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让思维驰骋,提出疑难假设,在讨论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1.2 提出问题,引发思维。
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思考,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造。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的导火索。因此,设计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得是否合理、科学。问题哪里来?一方面来自于教师。教师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问题,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问题,使问题的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并且设计的问题难度要适中,还要有梯度。另一方面来自于学生。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以问题为主线的探究式教学的实质和基本作用就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存在问题,才能使学生不满足现状,去投身于创造活动之中。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得出问题的“问题意识”。
2 以场景再现作依托,设计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情感共鸣作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创设情境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设计,一是进行功能设计,二是进行方法设计。
所谓功能设计,就是创设情境服务于不同的教学需要。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2.1 引发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巧妙地导入讲解教学内容,使学习水到渠成。例如,在学习“矛盾”概念时,教师可先讲一个小故事:一个船夫在很急的河水中驾着小船,船上坐了一位哲学家。航行中,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历史吗?”船夫答:“我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答:“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当哲学家与船夫继续交谈时,一阵飓风把船掀翻,哲学家和船夫都被抛进河里。这时,船夫喊:“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回答:“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这一情境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趁机开导学生:“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只有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才能立足于世,才能不致使自己陷于窘境。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2 引发思维。引出内容的目的还在于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民事责任”内容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现在穿的衣服、用的文具是不是商品?”这一疑问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迫不及待地查看教材,积极思考,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所谓方法设计,就是以不同的手段来创设情境。常见的有:
2.2.1 语言描绘法。即用规范、精确、形象、生动、幽默、优美的语言来叙述趣味性的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当前国际与国内所发生的事件、相关的经济与政治等社会现象。丰富生动的语言是一种优良的情境创设手段。
2.2.2 画面再现法。即利用挂图、课本插图、漫画或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此法给学生的印象比较直观、深刻。
2.2.3 有意示错法。即教师故意在讲课中设置一些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上能够发现的错误,然后让学生辨别并予以纠正的教学情境创设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 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主题,讨论交流,实现师生多边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互动式教学设计应以“平等交往”作为前提。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人人参与的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意义构建。要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平等交往,教师应主动转换角色,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课堂的“主宰”转为“平等中的首席”。如此的互动交往才能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
互动式教学设计应以“思维互动”作核心。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以活动频繁作为互动的标志,不能仅以气氛活跃作为互动的尺度,师生互动的本质应把握在“思维互动”上。实现“思维互动”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3.1 趣味引“动”。即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如寓言、典故、幽默、漫画、时政材料等,把他们带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
关键词:德育理念;小学语文教育;弊端问题;方法策略;渗透
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先导性与启蒙性。语文教育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什么是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呢?就是指小学语文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借助自己言行举止的力量,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实施影响,以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笔者就自身的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展开探讨。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问题
1.重视智育的开发,忽视德育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智育的开发不可忽视,但是也要注重学生德育的开发。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进学校求学理应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陶冶和扎实有效的科学文化教育,使年轻的鲜活的生命健康成长。”但是,学校教育受到影视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追求学而优则仕的教学目标,忽视德育教育的影响。在这种教育的影响下,教育追求的是分数与成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永远是流于形式上的内容。在教师的理念中,德育教育完全没有成绩重要,德育教育的渗透没有落实到实践的层面上。即使有德育教育的实践课,也是脱离生活实际假大空的理论,将这些理论与语文教材生硬的连接在一起,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想脱离,使得德育教育成为一种表面上的功夫。
2.形式呆板,有效性与实效性比较低。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老师具有德育教育的意识,也具有德育教育的践。但是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方式方法存在问题与弊端,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的有效性比较低。例如,有的教师不认为德育教育不重要,不想为其浪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不愿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加强知识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在德育知识的讲解的过程中,不能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进行生动的讲解,忽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德育教育起不到应该有的效果,这种呆板的、机械的教育环境下,学生逐渐产生一些厌烦的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健全。若想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效果,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但是,德育教育的评级不能单纯的以成绩与分数来衡量。如果采取计分的方式来进行衡量,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产生一种功利性的心理状态,德育教育就会趋向功利化,学生不会发自内心的接受道德教育,思想道德品质也不会德育实质性的提高。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例如行为观察法、情境法等,这些评价方法去细心的观察与思考,精心的完善这些评价机制。在许多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缺乏智育与监督机制,也缺乏良好的评价体系,育人功能得不到完全的发挥。因此,小学语文德育教育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制,发挥德育教育的最大功能。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途径
1.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整体的、科学的、合理的把握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经验做出一些总结,在上课的过程中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其中包含着许多德育材料,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这些材料,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八角楼上》这篇课文的时候,需要突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与革命先贤为了广大人民而不断奋斗的精神品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德育教育的材料,教师需要重点突出,发挥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2.使用科学合理的德育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便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若是缺乏科学的德育方法,德育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的生硬,小学生难以直接的理解,德育功能被完全的抑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选择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德育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有利于小学生接受,加深小学生理解与体会。另外,德育方法的选择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德育的主题来选择。例如,上文提到的《八角楼上》这篇文章,教师需要注重突出中心思想。例如在讲解《诚实的孩子》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需要强调“诚实”的含义与意义,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需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虽然具有较大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主要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以便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因此,德育教育的渗透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不再数量,而在质量。语文课堂毕竟不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需要把握高度,引导小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发挥语文教育的作用,也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重要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也将德育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将德育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发挥德育教育的功效,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参考文献:
[1]冯磊.《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