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元文化的价值范文

多元文化的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元文化的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多元文化的价值

第1篇:多元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多元;城市青少年;价值观;客观因素

中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价值观问题也是中学生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传统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灌输社会要求的主导的价值观,因为主导的价值观无处不在,而其他价值观很少有自己的传播渠道,难以与主导的价值观相抗衡。并且它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特征,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它对于我们人类文化的传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这种教育方式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教育能否有效的前提。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原来所处的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外来的价值理念也随之以空前的规模涌人,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冲突与融合的机会增多,电脑网络和各种媒体逐渐普及,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尤其在人口密集城市中影响更大。同时由于青少年还未成年,思想不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能很好地处理通过各种渠道得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因而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尤其对城市中的青少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是最直接的。

一、青少年价值观存在问题的表现

(一)追求物质享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的流入,现在很多青少年追求名牌与个性,尤其是在城市中生活,最先受到潮流文化的影响,前卫消费急剧攀升,超前消费的苗头日渐凸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消解着他们的优良品质,销蚀着他们的进取精神,使他们极易走进“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文化汲取”的误区,甚至诱发攀比、跟风、盲目从众、浮躁等不健康心理,从而表现出明显的浮躁化消费心理。

(二)精神信仰危机

西方的商业性文化、功利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冲击着传统的民族国家观,淡化着人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部分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他们的政治意识、民族意识淡化,甚至对民族的前途命运失去信心,给当前的价值观教育带来很大挑战。

(三)道德素质滑坡

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导致了一些青少年强调自我,追求功利,拜金主义。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在心理上更倾向于个人主义。更有严重的主张唯利是图,为一己私利不惜毁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二、影响城市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客观因素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多元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只有自上而下的重视,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教师传授的信息已经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课堂的教育也不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价值观教育,它不同于智力教育,智力教育主要引导受教育者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致力于分清问题的真假。教师只要进行一定的理论“灌输”,就可以达到目的。但是价值观教育,它是思想教育的核心范畴,它是要在事实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判断和选择价值理念、价值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标准和方法。因此,最重要的是熏陶式的教育。对于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作为体现青少年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文化形态,能显现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知识普及作用,对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隐性教育功能,使学生无论走在校园的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例如一些文化名人像、文化讨论角的设立、宣传栏、板报的设计等等,使这些文化建设体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在多元的价值观中进行正确选择。

(二)强化教师本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师作为学生最直接的接触者,教师单纯的“灌输式”的说教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容易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首先从态度上实现双方平等对话。师生之间不能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平等关系,师生双方必须学会倾听对方的价值观。教学语言要尽可能地活泼幽默、提问和发言要尽可能地亲和宽容等,这样才会使青少年在兴趣激发、情感升华和心灵体悟中将必要价值观内容内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体系中。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应该结合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时事,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疑点问题进行引导教育,及时准确地更正他们在思想和认识上的偏差与误解。因此,作为教师应积极引导青少年吸收西方文化中符合时展要求的先进的价值观念,与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断融合,帮助他们确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需要的价值观念,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课程安排教育只有与课外生活情境教育相统一,课堂内的价值观知识才不是由一系列单调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枯燥符号世界,例如新加坡学校组织了譬如升降旗仪式、文体活动、尊老敬贤活动、植树活动、清洁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等等丰富的课外辅导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营造良好的价值观教育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价值观教育与青少年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要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价值观教育必须走进生活,因为现实生活是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的一切科学知识和实践行动的基础。让价值观教育成为一种包含着对学生生活、生命、人性等的关爱、呵护和现实化的活动,重视内容的选择,使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精神和生命。对于城市的青少年来说,更应该多开展乡村游走活动,多到农村体验生活。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榜样作用

由学校通过安排课程教学来完成价值观教育的责任也是容易产生实效的。但是如果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仍然靠学校孤军奋战,我们就不难发现,即使学生在学校准确理解了应该掌握的价值观内容,但倘若他回到家庭或进入社会后看到家长和他人坚守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而且还发现自己在学校所掌握的价值观内容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用不上,践行那些价值观时甚至还会受到家长和他人的讥讽或羞辱,这就容易使学生怀疑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正确性,时间一久,缺少了家庭的配合和支持的学校价值观教育无法实行。家庭是青少年从小长大的地方,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形成有深远影响。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是最直接的榜样,著名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父母想要孩子具有什么行为,首先应该自己起到表率作用。所以家长作为孩子价值观的引导者,应发挥榜样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文喆.社会转型时期中学生价值观探析[J].教育研究,2006,(7).

[2]张鸿燕.新加坡德育途径与方法浅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3]傅晓华,匡促联.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挑战及对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4]王苏敏.对于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2).

[5]丁燕,巩克菊.多元文化视域下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述评[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

[6]杨雪英,朱凌云.论文化的多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第2篇:多元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25-01

自改革开放至今的四十多年里,在世界范围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我国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也逐步迎来了社会文化环境的多元并存和自由发展的繁荣面貌,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而这其中,最能影响到的便是校园文化。大学作为高等教育阶段,也系统包含了传统和西方文化、精英和大众文化的并存发展。现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未来作为一股中坚力量投身于经济和文化建设。当前的多元文化发展,势必影响到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的大学生。因此,积极引导校园先进文化发展,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对于将来社会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当代大学生在主流价值观方面是积极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不夹杂着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在随之而来的职业选择时,由于个体人格类型、职业目标、自身需求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在美国职业发展理论中,霍兰德从人格和兴趣角度探讨了两者对职业观的影响[1,2],萨帕则从个体家庭、学业等方面分析,认为职业选择和发展是前进和动态的关系[3,4],这些理论从宏观的社会就业环境和微观的个体社会性特征对职业选择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1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职业选择倾向现况

美国、日本的学者及社会团体早在1960年和1973年便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进行了调查[5],我国也于上世纪80年代左右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以张国兵和潘莉莉等人的研究为例,综合统计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近年就业选择偏向于个体的才能、兴趣及发展,体现了大学生以实现自我价值和收入追求为标志的就业取向,当代大学生对地理环境、工作氛围日益重视,对职业价值评价的标准逐渐变得现实化和具体化,表明了大学生的务实观。在职业选择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中,大多数看重个体发展,而选择对社会贡献的比例占少,约18.77%。另外,当代大学生在对工资待遇和工作压力之间关系的权衡当中,约54%被访者选择“压力较大,待遇较高”,约22%选择“压力不大,待遇一般”,约15%选择“压力很大,待遇很高”,10%左右的被访者则选择“没有压力,待遇较低”,这反映出大学生更多的偏向于待遇追求,也更多的表现出对所选工作压力的承担。综合来说,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主要体现出主体个性化、判断功利化的特点。

2多元文化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现如今,随着信息化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作用,我国社会的思想和文化建设也在稳步发展。在这新的背景下,大学生主流的思想现状是积极进步的,但多元文化发展也使得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观呈现出新的特点,需要认识到的是,改革开放在带来经济跨越式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职业判断的不同程度功利化便清楚的反映出这个现象,就业时更多的把经济收入、工作稳定以及期望在大城市发展。另外在大学生群体中,某些现象则呈现出过热的态势,如眼下的研究生热、公务员热,这也间接反映出职业价值观发生一定的偏差。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对多元文化带来的影响,可以归纳出以下结论:首先,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于职业观的影响较大,个体特性和个人价值开始受到重视;其次,包括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在内的社会文化冲击和融合,带来不同于主流观念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这体现在青年大学生群体范围内,各种中西方文化观念差异和冲突,使得大学生在面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贡献时产生困惑;最后,包括校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内的教育环境,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也起着重要影响。

3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完善职业价值观教育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就业的倾向,以及网络信息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机制和就业途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国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创业扶持和就业预警和保障机制等方面都日益重视,新形势下也需进一步完善。另外,对社会主导文化的建设、正确树立职业价值观也显得势在必行,要使得大学生对就业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分辨何为真正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性的竞争意识,及时调整就业方向,同时努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理论水平、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立足实际,以人文本,正确认识个人集体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加强社会主流文化和良好文化和引导作用,提升校园文化品质。面对眼下多元文化的发展和由此带来的冲击,高校应更多的宣传符合国家主流价值观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准则以及集体意识,引领当代大学生良性发展。

小结:在当前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当代大学生在对价值观的认识上,尽管有外来文化和思维的冲击,但更多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以宽广的胸襟,容纳和耐心引导大学生文化发展和价值观认识,同时培养大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先导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校园文化并得到良性发展,另外要经常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观念,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海玲,王利山.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及其价值分析.[J].职业时空, 2005, (22)

[2]Holland JL. The occupations finder.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1996

[3]孙彤,李悦. 职业设计与优选人才.[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 (33)

第3篇:多元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多元化;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文化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0-0008-04

2001年,我国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必须从深层的文化层面对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文化进行重塑,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整体、持续、有效地推进。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是一个多元文化汇集的场所,其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就在于民族文化、农村文化、贫困地区文化等地方文化与国家主流文化――汉文化和世界普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的基础教育课程也应当紧跟时代的潮流,借鉴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的先进理念,实现课程目标文化、课程内容文化、课程实施文化和课程评价文化的多元化。

一、课程目标文化多元化

课程目标在教育目标的四级体系中位于第三级,主要指各科类、各学科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文化反映了课程在选择或建构文化的过程中的价值取向。适应21世纪的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多样化、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新课程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体系,其本身就体现着多元的思想;而在三维课程目标的内部,也应当在微观的层面上体现出多元的思想。

1.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多元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要求是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知识方面,其具体内容《纲要》中并未明确提及;而在能力方面,则具体包括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宏观上看,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文化背景构成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民族文化,二是国家主流文化,三是世界各国的文化。从这三个层面,我们总结了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知识与技能的三个独特目标:①掌握各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知识,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和谐共生的能力;②掌握国家主流文化――汉文化的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地适应主流文化的能力;③掌握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知识,培养学生批判地理解与欣赏异文化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多元化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1]。这是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对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文化做出了描述:由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由死记硬背转变为探究学习、由机械训练转变为体验学习。我们认为,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除了要遵循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外,还应当突出地方特色,重点推行合作学习和体验学习,以适应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特殊的多元文化背景。

合作学习一般都会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具体步骤是: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小组的分配,小组内的互动、组间互动和师生互动,总结与反馈。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的分配,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通过将不同性格特征、不同行为风格和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小组,保证每个小组各方面的情况相当,减小各个小组之间的差距。体验学习是一个从直接经验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学习者亲身经历、体验某一学习情境,在这一情境中自主地反思客体、反思自我,进而把握事物与自身的关系,感受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多元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心理学上是三个相互关联、逐步内化的概念: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新精神,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于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所接触的多元文化,依据文化的内化程度可以分为自身文化和异文化两类。对这两种文化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情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这两种文化,进而形成怎样的文化价值观,这是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文化重建的核心所在。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形成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二是形成对异文化理解和尊重、包容和接纳的态度,树立开放的全球意识和世界公民意识。

二、课程内容文化多元化

课程内容在我国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2]。这一定义明确了课程内容的研究范围,包括对各门学科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的选择――课程内容的构成,以及对这些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的处理方式――课程内容的组织。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文化的重建,应当实现课程内容构成和课程内容组织的多元化,体现出地方文化的特色。

1.课程内容构成的多元化

课程内容的构成从本质上说就是课程内容中包含了哪些文化。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在课程内容构成方面应该提倡多元化,将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国家主流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共同纳入课程体系中,实现课程“文化选择”的多元化。由于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对基础教育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时,除基础性、科学性、可教性、可学性等基本要求以外,还应当遵循以下的特殊原则:首先是价值性,即选择人类文化中最有助于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形成跨文化交流的知识经验进入课程,以帮助他们应对现实社会与未来社会的挑战;二是开放性,即课程内容应呈现各种不同的文化,让学生从狭隘的文化视野中解放出来,以开放的胸怀去欣赏和接纳不同的文化;三是适应性,即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贴近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文化背景,符合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经验、兴趣和需求;四是公正性,即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力求科学、客观、合理,使所呈现的各种文化都保持其真实的面目,避免对异文化的偏见和歧视。

2.课程内容组织的多元化

在依据课程目标选择好课程内容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组织这些课程内容,使之成为一个合理有序的知识体系以利于学生的学习。课程内容的组织必须处理好三对矛盾:垂直组织(课程内容逐步加深的表达次序)和水平组织(不同学科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的关系,逻辑顺序(依据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组织课程内容)和心理顺序(依据学生心智发展的程度组织课程内容)的关系,直线式(把一门课程的内容以环环相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方式进行排列)和螺旋式(把一门课程的内容以逐步扩展、螺旋上升、回环反复的方式进行排列)的关系。综合考虑这三对课程内容组织中的矛盾,结合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所处的特殊文化背景,我们提出了三种课程内容组织的方式作为参考。

(1)直线推进式。直线推进是一种最简单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即将经过选择的课程内容依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排列,形成一个逐级推进的直线序列。

(2)核心辐射式。核心辐射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就是将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核心的主题,其余的文化知识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即由核心主题向外辐射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3)立体整合式。立体整合的课程组织方式是在核心辐射式的基础上,将各个知识单元依照一定的逻辑整合起来,形成一座立体的“知识大厦”,大厦中的各个单元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错综复杂却又井然有序。

三、课程实施文化多元化

新的课程设计出来之后,必须付诸实施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关于课程实施的含义,目前在课程研究中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观点:一是变革理论,认为课程实施是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因而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了课程实施中发生变革的程度和影响变革的因素上;二是持“大课程”观,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课程实施就是教学,教学包含了课程实施的全部。无论哪种观点,我们都不能否认,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镜式的反映,变革和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实施者的课程理念和工作风格――这就是所谓的课程实施文化。

1.变革模式的多元化――合作的课程变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课程变革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课程变革涉及了多方面的因素,不仅包括了新课程的设计者、决策者,还包括了课程变革的执行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而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所进行的课程变革,受民族文化、农村文化和贫困文化的影响,其过程更比一般地区复杂得多,这就需要课程变革兼取众家之长,以更为综合的方式――合作的方式来实施。这种合作的课程变革是一种策略,以寻求教育系统之内以及教育系统和其他社会部门之间的全面合作。

传统的课程变革是一个由外部专家(主要指课程专家和教育行政人员)规定,然后传递给教师,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一种方式。显然,在这样的变革系统中,相关因素之间呈现出的是一种单向度的线性关系。课程成为了外在于课程变革体系的附属品。而在合作的课程变革中,没有人掌握标准答案,也没有人是绝对的权威,每个人都可以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贡献自己的意见。这意味着合作的课程变革不仅需要外部专家的领导,更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形成一个以课程为核心的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课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交往互动的,外部专家和家长作为课程变革的合作伙伴,也共同促进着课程品质的提升。

2.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多语多文型“双语教学”

多元文化思想要求平等地对待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要实现这样一种“平等”,就必须实施双语教学。可以这样说,未来的学校课程将会是多元文化课程,而双语教学,无疑是未来国际社会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受到了来自国际的多元文化的挑战,于是,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双语教学中渗透国际语言――英语,发展民、汉、英的多语多文型“双语教学”就成为了新课程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推行的当务之急。

“多语多文”中的“语”即语言,是人们以语音为基础的交际工具;“文”即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在我国的民族教育学中,双语教学是指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汉族语言文字相结合来实施的一种学校教育教学的方式;而在我国的大部分城镇学校,双语教学中的“双语”一般指汉语和英语。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也应当顺应这一多元文化交融时展趋势,将英语这一国际语言纳入双语教学的体系中,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多语多文型“双语教学”的策略,使双语教学由传统的双语双文逐渐走向多语多文――民族语言文字、汉族语言文字和英语言文字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四、课程评价文化多元化

毫无疑问,课程是文化关涉的;课程评价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自然也会涉及文化,课程评价文化体现了对课程的批判和反思中的价值取向。通过课程评价,人们可以揭示课程的实施效果和文化价值,为课程进一步的调整与改进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课程评价是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基本要素构成的,要重建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评价文化,就必须从这几个要素入手,实现课程评价主体、课程评价方式、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课程评价的客体是既定的,本文主要涉及的是教师、学生、学校、教材这四个评价客体)。

1.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是评价活动中人的因素,在课程评价活动中,进行评价的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称为课程评价的主体。课程评价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评价技术与方法,评价的整个过程都渗透了评价主体的情感和价值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评价主体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他们在考察评价对象时往往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单一的课程评价主体会导致课程评价的单一文化取向,既不利于课程评价的客观与公平,也不利于课程评价的民主化。在多元文化结构的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我们应当倡导多元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主体,鼓励学生、教师、教育行政人员、课程专家和家长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到课程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课程评价体系。

2.课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课程评价注重的是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即终结性评价。由于课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即课程的各个要素总是变化发展的,因而,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是不能反映出评价对象发展变化的过程的。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更是有其独特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进行评价时,首先进行诊断性评价,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整体概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进行后续的正式评价;然后再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对各个课程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随时发现课程进程中的各种问题,随时加以纠正和改进,这就是形成性评价;最后就是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各方面达成目标的程度作一个终结性评价,了解新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程度。只有将这三种课程评价方式结合使用,才能准确、公正地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做出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效度和信度。

3.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课程评价中内在地包含着一定的标准,标准是对课程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尺度和界限。课程标准是课程评价方案中的核心部分,反映着人们对课程的价值认识,对被评价者具有指向和引导的作用。因而,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要想培养出多元的人才,就必须制定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标准,引导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逐步接近多元文化的要求。具体说来,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学校评价标准应包括学校的发展目标、学校的发展能力、学校发展的自我保障机制和学校的发展成效四个方面;教材评价应侧重其适应性标准;对教师应从专业情意(专业道德和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而学生评价则应当参照多元化的课程目标来制定标准。总之,只有实现课程评价标准的多维度、多视角,才能促进课程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中国教育报(网络版),2001-7-27.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6.

Diversity and Rural Basic Education Culture in Poor Ethnic Region

JIANG Shi-hui & TANG Ying-y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第4篇:多元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价值 道德冲突 价值选择 伦理机制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然伴随着道德冲突与价值选择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与困境。现代世界体系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互动时代,这种新的全球化体系的构成基础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时与它形成对照的价值多元化在人们的生活领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在面对多元化价值的世界,利益与道德面临着的价值冲突,如何进行合理的道德选择以保证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学家、伦理学家、政治家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问题总是与解决问题的办法共生的,因此,关于道德冲突、社会失序,道德选择的矛盾,必然要求有合理、妥善的应对方法来处理从而促进经济、文化、道德的平衡机制的建立。

有关价值的概念有多种定义。社会学中,克莱德・克鲁克赫恩建议把“价值”定义为关于愿望评价的观点,它明确或含蓄地体现出个人或集团的特性,影响着其对行为的可能方式、手段或目的的选择。由此,价值成为文化和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沟通着文化的意义和阐述内容,控制和引导着人们的举止和行为(审美或道德价值)。在19世纪后半叶,价值这一概念被引入了伦理学的讨论。马克斯・舍勒建构了实质的价值论:直觉性的本质直观把握理念性的价值。尼古拉・哈特曼从“自在价值”出发,价值领域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领域,但是,这种纯粹思辨的客观价值论失败了,因为作为其基础的认识论已被证明不可靠。按功能主义的阐释;:价值是调控社会发展构想,它阐发定向标准和规定目标。此外,价值作为被追求的目标应该和德性(基本行为)和财富(如生命、健康和合法财产等)区别开来。因此,人们把“价值”概念和其他社会学的行为决定要素联系起来,如需要、动机和态度,并且把它同规范和角色期待、利益和统治联系起来。[i]没有存在于社会现实之外的抽象价值,没有“自在价值”。 由于价值的多样性,必然会导致持续不断的价值冲突和义务抵触,同时面临的价值选择在道德领域也就更为明显,因为只有偏好一定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才能做出决定。

道德冲突意指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或者群体在面临道德的决定与抉择时体现的矛盾状况。在道德领域中的社会矛盾大体表现为:一方面是不同的体系在道德要求间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是同一道德群体或道德体系下不同的道德要求之间产生的矛盾与冲突。面对第一种道德冲突,主体要依据某一种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进行抉择,后一种道德冲突,则要求按照群体内部的价值等级合理性进行相应的选择。与之相应的道德抉择,则是对于行为善恶与好坏的自觉选择,通过一定道德方式进行体现。而道德行为的前提是道德的意识活动,通过相应的道德行为进行合理表达,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人作为主体其道德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关于道德冲突与价值选择问题,托马斯・纳吉在其《道德问题》一书中指出最剧烈的道德冲突事件是真正意义上的二律背反。……当每种选择皆是正确的,同样显示出决定性的和充足性的理由时,任意性意味着在需要理由的地方缺乏理由。他的主要观点是面对道德冲突的选择要坚持“理性的理论”同时支持“一切合理化考虑”。这种二难困境的发生不需要十分明确的完全的正确与错误的判断,对于文化、道德价值,尤其是当今价值多元化背景下面临的道德冲突,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实现双方的机制平衡,目的是促进共同发展,进而道德的选择需要的是原则,而不是具体的固定的方法。下面的这个案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讨论上述问题。[ii]1982年9月30日,美国芝加哥街区有3人死于氰化物中毒,毒素来源于他们所服用的超浓缩的特兰诺尔(Tylenol)胶囊。人们迅速把这起中毒死亡事件与该产品联系起来,官方正式通知了该产品的制造商约翰逊与约翰逊公司。随着死亡人数的不断增加(最终死亡人数为7人),这家公司面临一场严重的危机,甚至随时会发生灭顶之灾。特兰诺尔胶囊作为一种最新型止痛药品,是约翰与约翰公司最大的独立品牌。这种产品的销售额占到公司销售收入的7.4%,所占公司利润比例则高达17%―18%。……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已经公告,禁止服用特兰诺尔胶囊,但市政府尚未要求该公司采用任何针对性措施。或许当局不会要求公司回收所有该种药品,又或者只需在原因查明前采取暂时停止销售的措施足以实现确保公众不会受到进一步伤害的目的。与这不可预见的情况相比,有一些事实倒是相当肯定:一旦需要回收所有药品,公司所承担的损失将超过一亿美元;而这些损失不在保险公司责任范围之内。而药品回收的消息报道将大大损害这一产品品牌,公司管理者不敢保证特兰诺尔胶囊还能够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并保住目前所占据的37%的市场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一家公司应当在何种前提之下制定危机应对措施呢?是否应将公司的存在发展以及股东利益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呢?是否物质利益与财务状况应当成为高级管理者各项决策制定的唯一依据呢?面对已经死亡七人,甚至可能会导致更多人中毒致死的情况,约翰逊与约翰逊公司毅然采取了回收所有药品的措施,公司将公众安全放在首位,正如其公司宗旨中所宣示的那样。随之而来的巨大损失,尽管是悲剧性的、难以接受的,也必须置于次要地位。

这一事件最终成了一个传奇。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决策从伦理道德角度来讲是恰当的,而且该公司在对这一灾难性后果的处理方式上也体现了很强的技巧性。在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伯克深知,在这种情况下并非每个公司都能采取类似的措施,即使这种行为从伦理角度讲是完全正确而必要的。

约翰逊与约翰逊公司立即回收全部特兰诺尔胶囊的行为是面对道德价值与利益矛盾的冲突是所作的价值选择的最终结果。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考虑他们的行为动机是否是出于道德的驱使问题,只单就这一事件发生本身而言,可以肯定地说,事件本身的处理是合乎社会责任与伦理要求的。也就是说,在这种矛盾冲突中,没有固定的硬性规定可以制约该企业或者供该企业遵循,而选择的权利又是企业自身,这样,就更加体现了自觉价值选择下企业的责任性与道德性。

不论是社会、企业、还是个人,置身于社会交往,面对社会发展,必然面临各种冲突,而利益的冲突进而引起的道德价值冲突也不可回避的。从分析道德冲突产生的原因入手,有利于进一步把握如何进行合理的道德选择。作为人的基本诉求,在需要与利益的多元性背景下,道德冲突的产生存在必然性,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利益与需要普遍存在于人的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多元化状态下的社会各个利益群体体现出了多层次的需要以及价值追求。

中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面临着更多的价值冲突,同时又不得不进行必要的价值选择。这之中,经济中的利益驱动与中国传统人文利益观的相互撞击在整个中国社会掀起了巨大波动,如何面对矛盾?如何进行价值的选择?这些伦理之问促使我们思考过去,面对当今。同时在社会之中出现了一种情怀,对于过往的眷恋之情。当人们对于当今的道德现象与价值冲突产生怀疑的时候,一种过往的眷恋之情在社会之中蔓延,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对于过去的怀念,这些人群包括80后、70后与60后,甚至50后的人群也加入其中,这种现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矛盾心态与对于现实道德状况的种种隐忧。

那么,在道德冲突中如何进行道德的有效选择,或者说,如何更好的提供一种非硬性化但可以达成矛盾双方机制平衡的方法?本文将试图作如下探讨。

当今社会之所以会出现各种与伦理道德价值向抵触的行为,按樊浩老师的观点,关键是伦理机制的缺乏。樊老师认为“伦理机制的缺乏,是社会失序、行为失范的重要内在原因。这种伦理机制,就是主体的伦理行为与其后果之间相互关联的机制,也是个体自我道德责任的机制。伦理的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信念的机制,一是现实社会的机制。”[iii]分析道德选择的具体问题,我们需要从道德化机制入手进行相应考虑,单纯就具体的道德选择而言,道德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自发性以及分散性的特征;但是制度道德化是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前提保证,尤其是制度保证层面的强大支撑力量。由此可见,将道德原则贯穿于制度层面有助于人们对于个人的道德要求,更是体制机制对于个体道德约束力的客观体现。市场经济下的中国社会,面临着不仅是本国社会经济、伦理、利益、价值相互撞击形成的各种矛盾与选择的困惑,而且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挑战与二难困境更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伦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唯有此,在面对多元化价值的世界,利益与道德的价值冲突中,才能进行合理的道德选择以保证经济的良性发展与社会伦理价值的平衡。

注 释

[i]乔治・恩德勒(德)主编 李兆雄 陈泽环翻译《经济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4-5页。

[ii]本案例选自:理查德・T・德・乔治(美)著 李布译《经济伦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第5篇:多元文化的价值范文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职院校语文教育评价的基本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中职院校语文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策略,希望对促进中职院校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方式的改进有所裨益。

【关键词】

学习习惯及方法 多元化评价 策略

【引 言】

随着中职院校语文新大纲改革的稳步推进,中职院校语文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但由于多数学校仍在沿用旧有的学生评价体系,导致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无法得到正确客观的反应,不少中职院校学生仍习惯于旧有的语文学习方式和习惯,而语文学习效果并未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如何构建好多元化评价体系,成为了中职院校所迫在眉睫的问题。

1.中职院校语文教育评价现状分析

虽然不少中职院校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上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评价结果不尽如人意,无法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获得根本上的变化,影响了实际学习的效果。

1.1形成性评价缺失

学生学习习惯方式的改进,离不开对语文学习的全过程监督检查,这就需要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但多数中职院校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总体评价,多依赖于通过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唯成绩论”的观点仍非常盛行。这种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状况的忽视,使形成性评价不受重视,学生平时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和学习效果等无法做到及时掌握和科学考核。同时,教师和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没有有效的交流反馈,教师不能对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准确了解评价,无法知道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真正内在需求,无法检测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好坏,对学习者信息不掌握,就不能在学习习惯方式上重点着力。

1.2过度重视考试

我国教育习惯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模式,将其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验证教学目标完成程度的唯一标准,这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是分不开的。绝大多数中职院校在语文教育完成后,都会采用期末考试或课终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检验,而不是将学生的平时语文学习成绩作为重点。即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采用诸如小检测、小论文、平时作业、课堂讨论等方式,但很多都没有同期末考试的成绩相挂钩,造成很多学生养成只重视期末考试、忽视平时学习的学习习惯。另外,中职院校还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并同学生是否能够评为“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获得奖学金等相挂钩。这种“以考代评”的方式,造成语文考试的作用被过度强化,失去了其本来意义。

1.3考试手段过于单一

绝大多数中职院校在语文考核中采取的是闭卷考试办法,这虽然能够有效防止考生作弊、确保考核公平问题,但考试试题一般考察的都是学生机械记忆能力,学生只要采取突击式的强化记忆,就可以在考试中获得明显的成绩提升。但反映学生真实语文学习状况方面的考试内容,如语文能力提高性题目、创新综合能力题目、知识运用能力题目等,却涉及得很少,使得语文考试显得特别僵化。

2.中职院校构建语文素质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策略

为从根本上改变中职院校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式,必须将构建语文素质多元化评价体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才能真正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2.1评价主体多元化

必须改变传统评价方式下“只以成绩论英雄”的错误教育观,将关注点集中在促使学生重视平时语文学习的习惯。努力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确保学生、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多方面力量都可以参与到学生评价的全过程。可采取自我评价法,让学生对自身语文学习过程进行反省自查,查找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可采取师长共评法,即以家长会或家访的方式,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交换意见,并就下步学习改进方向形成共同的决议,一起帮助学生解决语文学习上的困难;可采取伙伴共评法,即通过设置学习小组的方式,在小组内展开对组员学习状况的批评与建议,其讨论结果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可采取社会评价法,即以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为载体,如公益性活动、社会性竞赛、社会性演出等,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与被肯定的快乐;可采取成果展评法,即广泛开展诸如成果展示、演讲朗诵会、书法展评、影评书评等方式,展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

2.2评价内容多元化

只有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才能对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科学全面的总体认知,才能在学生中间树立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具体评价内容设置方面,应注重从学生语文学习的弱点难点方面设置评价相关内容,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广泛兴趣,建立对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挖掘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激励和教育功效。具体评价内容可由“学生个人评价”与“评优项目”两部分组成,前者可由基本特长、学习能力、学习效果、思想德育素质等方面的评价组成;后者可由特长生、班干部、三好学生等内容组成。这种评价内容设置上的多元化,可以正确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式,评价结果也更加具有说服力。

2.3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评价方式上,应注重从时间和形式两方面拓展评价体系的方式。

一是采取日常评价、阶段性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组合的方式,对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掌握了解,改变传统模式下“一考定终身”的旧有评价模式。同时,在期中和课程终结时,还要安排专门的时间,对学生日常学习状况记录、学习情况调查、单元测试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必要性可进行量化评比,一并纳入到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评定成绩中,进一步在时间上丰富评价体系。

二是在评价形式上采取量化和综合相组合的评定方式。前者可对学生语文学习和参与培训的具体情况进行等级上的评定;后者应由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互评、自评、共评、展评等方面的成绩进行综合性的评定。

【结 语】

新课改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提高,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传统语文学习习惯和模式的桎梏,而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正是其中最有效的抓手。在逐步推进中职院校语文多元化评价体系的进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真实反映、语文教学实际需求、学校自身条件等因素,不断对现有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完善,才能促使中职院校学生在改进自身语文学习习惯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升语文课程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金平,张宏.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几点做法【J】.现代教学,2012(02)

第6篇:多元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价值观;冲突;调适;应对

0引言

大学生的价值观在社会价值观念中具有先导性和超前性。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社会价值观的趋向及确立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现今,多元文化的生长、冲突和碰撞给大学生提供了价值多样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他们抛弃从属意识、依附意识、专制意识,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价值判断[1]。然而,一些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在价值观认同和选择上具有茫然性、顺从同类别群体性、比较善变等特点,对自我及社会的认识缺乏全面性,脱离现实、脱离社会价值认同,过分强调个性、自由和权利,忽视集体、纪律和义务,忽视国家和社会利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下降。因此,从多元文化背景来关注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调适与应对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对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解构及冲突

多元文化是指在经济、人文、教育全球化的交流态势下,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大交融[2]。文化是形成价值观的核心,在文化的面纱下隐藏的是价值观的对抗与较量。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必然会受到正面的解构和负面的冲突。

1.1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向解构

首先,多元文化极大的拓展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发展空间;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民族体系形成的多样性文化本身具有其生命力和合理性,在显示环境中有其自身的积极作用,就此而言极大的扩展了价值观教育的空间。同时,多元文化的交汇使得国家前所未有的关注价值观教育,从以往课堂上传授价值观的知识转移到帮助学生掌握社会价值观的批判武器上来,通过多种媒体的宣传、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及教师针对性的引导,给大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社会环境,引导大学生正向的看待社会问题,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学习上来,从而真正赢得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3]。其次,多元文化下的社会环境丰富了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的文化信息资源库,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中对各种价值观进行比较、借鉴和批判,即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社会的辨别能力及价值观选择能力。在社会和现实的矛盾冲突中形成的价值观认同才是真正受用终身的。再者,多元文化的理论冲击、思潮激荡拓宽了价值观教育的思路。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帮助学生用开阔的眼光审视西方文化、弘扬本民族文化,吸收借鉴一切文明成果和知识体系,有助于大学生客观的评判自身和其他民族的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性,确立合作开放的文化态度。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文化的选择、整合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文化态度和文化视野,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1.2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冲突

文化的多元像是潘多拉的魔盒,既可以是一片美丽的花园,也可能是有毒的大麻。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媒体、文化交流、生活方式的传播兜售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对我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形成负面冲突,导致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产生怀疑,传统价值观念崩溃等现象。首先,引发大学生价值观、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的混乱。多元文化在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设立多种价值评判标准,大学生在生理、心理上不够成熟,在缺乏科学的价值标准和文化权威的情况下无法分析、无所适从,极易引起价值观、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的错位和混乱[4]。在当今社会,许多大学生既无法对世界文化认同,也无法对传统文化进行接纳,对社会现实怀有逆反心理,出现了信仰危机、文化匮乏、道德失范、游戏人生的生活状态。其次,导致集体主义价值观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从中西方文化冲突的角度来看,社会、集体利益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基石,而个体本位意识则是西方国家价值评判体系的理论支柱。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过去的集体本位、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变,追求个人利益至上原则,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减弱,注重物质利益,忽视民族、政治、道德、文化利益,对社会存在信任危机。再者,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受到了相应挑战。多元文化体系中,价值的“一元”为“多元”的评判标准所替代,学校价值观教育越来越不可能实行简单的价值评判。同时,大学生个体选择性也在不断增强,努力寻找个体在社会变动的位置,注重自我感受,通过自主发表的言论表达对自身及社会问题的见解与态度,陈述自我价值观并获得他人的回应及关注,他们抛弃从属意识、依附意识、专制意识,对来自外界的价值观教育很容易产生否定和排斥。结果是,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受到了挑战,价值观教育中的原有的“一元”评判价值逐步被更新,教育者原有的控制力不断被削弱。这种现象使价值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2多元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调适

从文化传承、价值延续的角度看,每代人都具有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但是如果没有青年的继承, 优良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就无法世代沿袭。因此,教育部门和社会不能放弃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指导。

2.1坚持主流性与多样性的主客体地位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必然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核心文化。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道德标准和价值评判,是凝聚人心的核心力量。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时就必须旗帜鲜明的突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其鲜明的社会意识主导地位,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坚持社会道德教育,坚持集体主义教育,形成价值观教育的一元主流性。同时,在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文化的多样性,吸收多种文化资源,帮助学生辨别文化真伪,价值谬误。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思想,正确理解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竞争、创新的现代社会意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2.2坚持民族性与开放性的互相统一

希尔斯曾在《论传统》一书中指出:“传统得以存在是企图摆脱它的有限能力和继续保留它的愿望的双重作用的结果[5]。”传统是需要在改善中继承的。中华文化传统有许多民族瑰宝,优良的道德品质、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文化习俗,都可以浸润大学生的文化信仰、政治信仰,独特、优异的民族文化都可以保护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不被外来文化异化,形成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文化民族性。另一方面,我们要树立与时俱进、开放民主的价值观培养体系,让大学生通过真实的社会生活判断价值标准,以科学的认识和选择来确立价值认同。价值观教育的民族性与开放性是辩证统一的,在开放中民族文化特点不断完善,在民族性中保持文化体系的新发展。任何一种价值观,总是从历史和现实2个方面来建构它的理论、夯实它的基础的。我们要展现新的成果,提炼时代精神,归入主导价值观念,不断创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2.3正视价值观变化的不确定因素和不平衡性

大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有着不成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情绪化、易冲动、喜新厌旧。我们应该考虑到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质以及他们在实际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理解大学生价值观念选择的不确定性、多变性和无规律性。另外,大学生在不同经济背景和社会环境中也会产生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念冲突,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自身不稳定,政治改革的大变化,都会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我们要正视这些风险与威胁,利用文化实践做好价值观教育。

3多元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应对

3.1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教育体系中的师生双向互动

在价值观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是双主体,因而要实现人格上的尊重与平等,新型的平等关系可以帮助学生解除防备心理,帮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抒发各自观点,意见的形成体现出师生共同配合的结果,结论才易于被学生主动接受。同时,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工作,以学生的价值认知规律为依托,将主导价值观与大学生兴趣相结合,贴近学生生活,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建立学生学习的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教育过程,实现价值观教育目标。

3.2借鉴文化传播形式,增强价值观教育的亲和力

研究表明,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教育抵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缺乏教育活力和亲切感,我们可以借鉴文化的传播形式,进行价值观教育。

第一,以艺术化的方式进行价值观感染,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电影、音乐、舞蹈、诗歌,创设教育的情境,利用文化传播的间接性、使其浸润在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价值观感染。

第二,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价值观渗透,将价值观的教育理论与生活中的真实案列相结合,以真实生活提炼价值观教育内容,形成教育资源和教育素材,生活中对于道德美德的需求更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三,以榜样人物形成价值引领,充分利用社会精英、企业。明星和社会正面典型人物,以报告、宣讲的方式,透过他们的强大吸引力和学生对偶像崇拜心理,进行价值观教育。

3.3树立文化理论的权威性,保证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可信性

在以往的大学生教育中我们通过政治的权威性保证主流价值观的权威性,随着文明、民主、开放的社会形式的形成,我们要通过文化自身的内向性重塑主流文化的理性权威。第一,结合时代的特征、创新主流文化,保持主流文化的科学性、先进性,当人们确立了价值观的合理性,价值观就具有了权威性;第二,主流文化要推进理论形态的发展,能够研究新现象、解决新问题。当某种社会问题出现时,大学生能够在主流文化中找到解决方案,价值观就会获得认同,价值向心力就会形成。

3.4借助文化传播介质,创新价值观教育的载体今天的我们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文化”时代。微博、微信、微贷、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支付、微管理、微投资,这些个人化、碎片化、即时化的新兴文化形态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形成文化形态的控制。我们要充分利用具有丰富感官体验的传播媒介,利用新科技载体,开发主流文化的公众APP、红色网站,抢占舆论空间,形成主流价值观的话语权,将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注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4结语

学者罗威勒在谈及文化时说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范围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所不在”[6]。在多元文化下的价值观教育不同于一元文化的单向灌输,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念是主体自主选择的结果。因而,价值观教育应该要坚持情感教育,强调大学生的主体性,用主流价值观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获得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构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明志.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变迁冲突调适与展望[J].探索,2004(3):110-113.

[2]冯建军.差异与共生:多元文化下学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35-37.

[3]陈新华.试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131-134.

[4]杨小勤.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探讨[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145-148.

[5]罗燕明.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5):10-15.

第7篇:多元文化的价值范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分化,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与价值观的多元化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人类社会由此进人了文化与价值观的多元化时代。由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故文化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价值观的多元化。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甚至同一文化内部的不同的人们之间, 由于其年龄、身份、地位、家庭出身、生活阅历的不同, 也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或对指导自己生活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理解。而这一切,只要不侵害他人的自由与权利, 均应得到尊重。正是基于此, 在现代社会宽容必然成为多元主义价值原则。与此相契合,我国现在正在开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致力于社会思想共识的达成。

一、宽容的内涵

在欧洲,自启蒙运动以来,宽容主要被用于政治民主和宗教开放精神等领域。《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宽容解释为:宽容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指出:宽容是指一个人虽然具有必要的权力和知识,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行为也不进行阻止、妨碍或干涉的审慎选择。宽容是个人、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属性。这里不仅仅是对一般人的容忍,而且进一步指出对与自己相对立的观点的一种容忍。科恩则认为,宽容是一种行为,作为一种行为,它是指“在多样性的情境中,行动者有力量去干涉而不去干涉敌对的他者及其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原则的克制。”

概括起来,宽容不过是对异己的思想、行为的容忍,是人们对待他者的一种态度。

中国自古代就有宽容的思想,孔子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宽容是指强者对弱者的怜悯、仁慈、施舍,君子对小人过错的容忍,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饶恕。中国的宽容的思想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和伦理性的色彩。

在价值多元化时代,差异是宽容存在的情境条件,它使得宽容成为必要。差异包括文化、信仰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沃尔泽在《论宽容》中把宽容描述为一个对待差异性的态度“连续谱”。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宽容必须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之上。没有自由,就不可能存在选择,而没有选择的自由,就不可能存在文化与价值观的多元化。同样,没有不同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平等,没有不同个体之间的人格平等,必然导致强势文化与强势个体对弱势文化与弱势个体的压制与摧残,文化与价值观的多元化同样也会成为一句空话。

现代意义上的宽容观是“容许他人有判断和行动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能够耐心公正地予以容忍”。现代宽容观认为,对于真理、道德价值理想和生活方式,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理解和选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选择不同的道德价值标准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现代宽容观必然是一种以多元文化为根据的宽容观。存在着不同的文明、价值标准、环境、语言、爱好、志向,必须承认在同一个问题上有互不相容且全都正确的解答,将会导向宽容立场。在这种价值观多元视野下,宽容是弱势者或弱势群体向强势者或强势群体索回本属于自身权利的前提与保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需要宽容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赖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确立和巩固。在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历来备受关注。伴随着全球化浪潮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维持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我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国家的执政党就必须履行国家意识形态职能,运用思想和文化手段塑造和与影响人民价值观念,促使他们认可现存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从而自愿服从国家控制和管理的职能。这种职能的发挥可有效地维护统治阶级政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合法性。与此同时,从社会层面来说,这种价值多元的事实为我国社会的共处提出了亟待回答的问题:价值主体应该采取“唯我独尊”的态度而对异己价值进行排斥、打击甚至消灭呢,还是承认异己价值的独立特性,并与之和平共处呢?

从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党的十报告用民主、文明、和谐、富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但是当代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多元化的国家,在不断解放思想的同时,核心价值观的多元化也是一个必然现象,因此,在人民群众中践行和培育作为文化核心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也就是说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必须由作为价值主体的人民完成。中国建立之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依然不存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利益的多元化导致人民价值观的多元化,因此怎样在整个“市民社会”中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这也就需要宽容观的在场。

第8篇:多元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 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74-01

在当前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大学思政教育作为文化价值的传播者,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探索出一条适合高校思政教育之路,实现文化一元与多元的辩证统一,进而达到思政教育的开放性与民主性成为当前大学思想教育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1 多元文化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1.1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思政教育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所传播的文化已经打破了一元文化价值的束缚,其文化的复杂性包括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击、中西方文化的矛盾等。而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在渗透着自身具有诱导性的非正确思想,企图在中国实施西方分化战略,在歪曲我党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否定了我党所取得的成绩。在网络世界中,西方势力在循序渐进的传播着属于他们的精神文化价值等一切具备着腐蚀性的思想,致使部分国人在逐渐接受西方文化价值的同时,否认了自身的主流文

化[1]。在此种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呈现出个性化且多样化,难以统一在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基础上,这样的局面严重的挑战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维护。

1.2当前的社会文化传播方式挑战了思想教育的主动权

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教育者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以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受教者个体的思想,从而指导其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着一定的主动话语权,然而在当前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式不断丰富化,致使思政教育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教育方式受到了挑战。新兴的文化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在逐渐腐蚀着思想教育的主动权,其所具有的自发性冲击着思政教育的主导性,进而逐渐产生了误导性。

1.3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挑战了思政教育的权威性

当前,社会文化多元化的主要表现在于文化的繁荣,而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是文化繁荣的主要推动者。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其所接受的网络信息丰富且复杂,其中在信息理解上的偏差与失真信息的吸取,致使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利影响。大学生在接受当代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较为鲜明的个性与独立的思想,他们更加愿意自己选择网络资源的认同点,从而致使大学生在思想价值取向上的混乱,进而也就导致思想教育受到了挑战。

2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之路

2.1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文化自觉

所谓的文化自觉指的是要明确自身生活在的文化,包括明确文化的来历、形成、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自觉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等的形成都需要高校思政教育给予支持,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实现思政教育工作文化自觉性需要做到如下三点:第一,提升教学的文化品性,在思政理论的教学中,要透过内容挖掘深层文化内容,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与此同时,要全面提高思政教师的个人文化素质与文化品位,以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第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要着重的突出校园文化的思想性、学术性以及创新性;第三,要确保校园文化的可持续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进而确保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2]。

2.2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文化中,以开展文化德育工作

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其所隐含的教育作用逐渐渗透到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只有将思政教育工作融于文化中,才能将文化的先进性与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一同展现出来。这就要求当前的高校要在注重营造和谐、健康且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教育,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品质。此外,高校还需要针对大学生关注的文化热点与社会文化焦点进行有效的宣传,以在达到教育目的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教育。

2.3以网络为实施思政教育的载体之一

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大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逐渐复杂化,加上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追崇,致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逐渐复杂化,其价值观的形成也出现了偏差,而这就给大学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而以网络为思政教育实施媒介,不仅迎合了大学生的喜好倾向,还能够为当前思想教育的实施打开新的局面。运用网络媒介来开展思政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理性为基础,能够辨别网络信息的优劣,进而逐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此同时,思政教育工作要以网络教育模式重新赢得话语的主动权,树立自身的权威性,以发挥思政教育的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3]。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多元文化交汇与融合的背景下,大学思政教育要实现文化一元与多元的辩证统一,进而达到思政教育的开放性与民主性,而这就要求大学思政教育要认清当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文本化自觉性、将思政教育工作融于文化中,实现文化德育教育,并以网络为新媒介来实施思政教育,以抢占文化先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思想取向,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吕,王进.多元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3,11(36):133-134.

第9篇:多元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文化多元化及其现状

文化多元化是指本国或民族的文化在继承历史优秀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现实。随着世界一体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的发展,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和社会发展趋势,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多元化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使得不同文化呈现出多元共存现象,文化多元化的实质是价值观趋于多元化。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文化体制不断发生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展也逐渐趋向变革与多元化。我国文化多元化的现状体现在:(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批判。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物质及精神成果的积淀与演化,它是由中华民族在共同的社会环境中创造、保持、传承并完善的一个宏大的文化系统。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不断深入,中华民族厚德、仁爱、诚信、爱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弘扬,但是同时也受到了异质文化猛烈的冲击,伦理道德、群体本位、贵公贱私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变得越发渺小。(二)外来文化的借鉴与冲击。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作为一种正在进入中华民族内部与其社会发生作用并逐步渗透的别族文化,正在经历着传播、接受与融合的过程。我们在借鉴西方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如:科学民主精神、自由平等意识、创新进取精神,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因素,这些消极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某些错误文化思潮,主要包括: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功利主义思潮、民主思潮等,这些消极思想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一元化指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发展多样化的统一。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一方面,继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融合创新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文化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带来的挑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文化呈现出多元并存、和而不同、融合创新、长期稳定等诸多特征,文化多元化促进了社会的繁荣进步,但同时对我国文化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文化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受到文化多元化这把“双刃剑”的影响,一方面大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活跃的思维有利于大学生成才;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迷茫,价值追求与价值取向扭曲,道德行为失范,导致部分家长对大学教育的不自信,盲目追随的出国热潮甚至使部分家庭教育出现偏差。(二)文化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教学方法上,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使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更易于获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仅被当作一门必修又讨厌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则被当成是迂腐的说教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战线上,西方敌对势力文化渗透、反马克思主主意识形态涌入,使人们的思想开始动摇、价值观出现扭曲,意识形势领域呈现出情况复杂、斗争尖锐的一面。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思考

文化多元化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维护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因素。高校文化,表面上是学术文化,效用上是政治文化,价值上是精神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彰显的生命力,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多元文化发展其进行合理引导,以辩证的科学的方法吸收其“合理内核”,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枯燥的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激发大学生兴趣,努力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各类教学课程和实践环节,定期组织形势与政策宣讲报告,让大学生关注当前意识形态热点,关心家国大事。(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的输导只有在切合受教育者的需要的情况下,才是有效的教学过程,因此,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和心理规律,引导大学生发挥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树立问题意识,增强认同感、归三,高职院校教师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采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自己找出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与其他同学共享。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不可以一概而论,可以借助导入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高职院校的重要教育科目之一,关系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影响到高职院校实际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教学期间,我们可以通过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创新教育方法等措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戴贞标.“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05:139-141.

[2]何志红.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1: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