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目前国内经济形式范文

目前国内经济形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目前国内经济形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目前国内经济形式范文

关键词:会展经济;区域经济;带动作用;价值;资源配置

在社会资源配置体系中,会展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生产力增长,会展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关于区域经济的理解是特定空间内经济活动体系以及运行机制所组成的集合体。因此其中所涉及的经济要素较多,各要素都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会展经济就属于其中范畴之一。探讨会展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具有实际意义。

1会展经济产业概况

对于会展经济的定义是在现代经济环境下,新型经济组织通过组织或者是个人的形式为获得利益而从事的一切商业活动。对于会展举办者而言,其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对于参与会展的参展商而言,会综合成本收益以及其他多种因素共同进行考虑。例如所开设的会展活动对应的覆盖面积、性质以及投资金额等,这些都是影响参展商最终决定是否参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的会展形式主要以娱乐性会展和商业性会展为主,这使得会展经济的覆盖层次更加广泛,除了娱乐层次之外,同时涉及商业、传媒、金融以及其他社会领域。通过会展经济发展的形式,能够帮助个人或者团队凭借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创意,针对知识进行研发和创新,从而打造出具有发展潜力和较强吸引力的新行业。因此,积极向上的会展活动能够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同时还能够提供更多的行业发展机会,对于参展的个人或者单位的创造力以及经济实力都具有提升作用。更为主要的是会展经济的发展,间接地对国内的科研技术水平的提升产生推动作用。可以说,一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挑战以及质疑,会展经济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这是因为会展经济的本质是在模拟现实的背景之下通过人和人之间的互动进行,这种互动形式是会展活动的线下交流由客户和生产商直接进行沟通的形式,提高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纵观国内外的会展经济,以韩国和欧美国家的会展经济发展最为强劲,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会展经济公司前往建设。其中又以网络电子产业最受关注,例如常见的游戏展、动漫展等吸引了大量的人员参与。以韩国会展经济为例,其内容主要集中在车展、娱乐、会展等形式,其所建立的会展经济体系在整个亚太地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占据了会展经济市场中的较大份额,甚至在汽车产业之上。可以发现会展经济属于流量经济形式,这是因为在会展活动中会涉及大量的人流以及货物流,包括信息流,在会展区域形成聚集效应,这对城市交通的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在水陆空三方面的运输条件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由此可见,现代化的会展活动离不开高效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持,当然也包括与之配备的运输条件。为了支撑会展经济的良好发展,区域经济就需要关注交通运输活动的进行,这也成为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向之一,能够带动服务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会展活动和旅游活动之间也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区域经济而言,拥有独特且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借助举办会展活动的方式进行扩充,例如国际上较为知名的旅游城市新加坡、米兰等举办的会展活动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城市旅游品牌,不仅能够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还能够提高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是利大于弊的,融合和交流是会展经济的出发点,促进产业的融合就要扩大产业范围,增加产业融合程度,会展经济将多种产业相互融合,进行融合的产业越多,其产业竞争力与综合实力越强,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明显。

2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2.1促进区域交通发展

针对会展活动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会展期间存在着频繁的车辆往来,因此所形成的交通状况相对较为复杂,增加了区域交通所面对的压力。故此为了保证会展活动期间交通运输的顺畅,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针对良好的交通系统进行构建就显得十分必要,包括对于道路的拓宽以及地铁等新型交通运输方式的修建等,以此提高区域交通的便利性。所以,会展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交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2带动区域旁侧产业

由于会展期间会出现大量的人流量,并且还会发生多种形式的消费行为,分布在住宿、餐饮、日用品等各个领域。人流量会带动旁侧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现阶段我国民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其消费内容的转变。民众在参与区域会展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参观城市景点的需求,这表现出会展经济对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作用。除此之外,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心功能的完善也能够产生推动作用,尤其是区域的建筑业、文化业以及投资业等范畴,实现区域内部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促进自然资源、新能源以及人才优势的发挥,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助力。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产业范围得到扩大,实现与旁侧产业之间的融合,整体实力得到增长的同时,产业所具有的潜在商业价值也得到了更好地发挥。

2.3拉动区域外部投资

会展活动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包括会议费用、门票费用以及停车费用等,这些都是会展活动的优势所在,将上述优势转化为招商投资项目的吸引力,吸引部分企业的参与,增强客户和会展商之间的良好沟通,为商业贸易活动的开展提供助力,从而拉动区域外部投资,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2.4带动区域就业形势

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也使得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增加了社会就业的压力。目前,有关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依旧阻碍着我国的发展。而会展经济的发展同样能够对区域就业形势进行一定的改善,这是因为会展活动的进行能够实现展览面积的扩展,增加关于会展区域就业岗位的需求,为社会人才提供更多类型的就业方向,有利于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能够促进就业落实。

3影响带动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

3.1盲从主义

不同区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区域经济特点有所差异,具体体现在经济客观条件方面,因此有关会展活动的设置就必须遵循相应的路径,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针对具体的区域经济状况进行分析,以探寻匹配的会展经济模式。如果区域具有良好的会展经济发展的优势,则需要进行充分利用,借助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的方式带动本土经济的增长。而对于部分区域,由于不适合会展经济的发展,则应当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外部条件的不足,例如交通方面,通过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或者是通过政策帮扶的方式完善自身的基础条件,为今后会展活动的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采用盲从主义,效仿其他区域开展会展经济,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需要杜绝盲目跟从的行为,关注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匹配性。

3.2内部经济形势

内部经济是内部规模以及内部范围的经济。受到产量增加的影响,企业在生产成本方面会持续走低,应用于会展领域,可知会展规模的扩大会对会展企业的发展产生正向影响,因此,当企业具有较大规模时,所举办的大型会展活动取得成功的几率也就更高。这是因为较大规模的会展更容易吸引大量的游客和用户。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的会展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虽然会展活动举办的次数较多,但是在整体规模以及专业性方面较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所构建的会展经济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关注内部经济优势的发挥十分必要。

4强化会展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的具体措施

4.1大力提倡会展活动,培养会展企业及人才

在正确认识会展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之后,需要为会展活动的开展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投入力度以及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政府方面需要承担起自身的引导和支持职责,加大对会展企业的扶持力度,并关注会展人才的培养规范性建设。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企业担负起相关责任,高等院校也需要注重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来匹配市场形势,以满足会展行业今后对于人才的需求。

4.2注重产业依托,推进会展活动顺利开展

稳固的经济基础关系到会展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更好地体现会展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关注产业依托以及会展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同时保持人力物力资源支持的稳定,保证会展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凭借产业依托保证会展活动的落实,借力提高会展企业的知名度,树立正向的企业形象。

4.3改进会展相关管理制度,创建协调机制会展活动的举办

同样依赖于规范化的制度体系,故此关注制度体系的改进和优化十分关键。考虑到当前的市场环境需要针对会展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准确把握,以管理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确保会员企业今后发展拥有充足的空间,借助制度的改革影响会展企业的发展状态,强调对于战略目标的明确制定和实施策略。在该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协调机制的创建,具体是指会展企业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科学化管理和区域范围内经济竞争的良性化转变,这些举措都关系到会展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的构建。

5对我国会展经济产业的思考

现阶段国内的会展经济市场占有率正在不断提高,从事会展行业的运营商关于会展经济的认知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运营态度方面明显有所端正。目前,国内的会展形式主要以游戏品质和文化内容为主,因此,在组织进行会展经济过程中,就需要关注国内传统文化和会展经济的有效联系,从而发展具有特色且有着较高市场竞争实力的会展经济项目,这将成为今后会展经济的重要方向,而政府部门则需要承担针对会展经济进行有效监管的职责,而不是一味地采取严防死堵的方式,需要为会展经济寻找正确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涉及会展经济的法制建设工作也需要同步开展,通过法律法规的方式形成关于会展经济市场的严格监管,避免出现不健康的会展经济形式。要求会展企业家进行扩展活动的组织以及经营过程中强调对于具有吸引力的消费资源的输出,并携手政府共同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区域内部的资源配置效果,会展经济具有调动区域之间经济各要素联系的作用,因此表现出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注重会展经济建设机制的构建,强调区域内部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带动资金的周转,并采用正确的组合方式发挥会展行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通过构建快速通道的方式为会展行业的发展提供便利。

第2篇:目前国内经济形式范文

现行经济环境下会计计量模式要顺应时代变化,就要作出适当的调整与改革,以适应经济新常态,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作为应用首选,对于服务新经济形式下会计计量工作有重要价值。本文分析了会计计量的内涵与属性,对现行经济环境下的会计计量模式及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会计计量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济环境;会计计量;公允价值;应用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国内经济转型与调整面临着重大挑战,尤其是2015年GDP增速创下25年来新低6.9%,这些都显现了当前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与新常态。在全民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我国现行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工作作为与经济息息相关的重要工作,会计计量属性也面临着应用局限性与挑战,以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为主的多重属性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成为了当前会计计量选择,公允价值作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计量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在新会计准则下服务经济环境新变化。下面,笔者就对现行经济环境下会计计量模式进行探讨。

1会计计量的内涵与属性

1.1会计计量内涵会计计量的内涵涉及计量标准与属性、计量规则以及分配过程三方面因素,会计计量利用规定的标准已知量作单位,对对象的特定属性分配数值,在《基本会计理论》中会计本身强调数量表示定量信息价值的特征被明确提出,对会计计量的价值与重要性作了认可。在会计计量理论中,会计计量被看作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亨德里克森指出,会计上的计量是指给那些与企业有关的事物确定其数值而按适合于加计总数或者分开总数的方式求得。这意味着会计计量是用货币来衡量物体或事项的价值属性,这也是会计计量的重要特征。

1.2会计计量属性会计计量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计量标准与计量属性,会计计量的计量标准是货币单位,计量属性作为一个概念,不仅包括辨认要予以计量的属性,还包括计量属性的选择,如货币单位或者不变购买力单位。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格外重视会计计量问题的研究,有关其描述也各自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会计计量可综合反映企业财务与运营状况。会计计量的核算对象包括资本、负债、基金、收入、费用、成本、盈亏等诸要素,国内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在计量模式应用上给出了更为明确的指导,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经济体制转型等大背景下现代企业的会计管理与企业运营。

2现行经济环境下的会计计量模式

2.1会计计量主要模式及优劣会计计量是以货币单位作为计量标准、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对符合会计要素定义的事项加以衡量、计量与分配,使其转化为能用货币表示的财务或其他相关经济信息,为企业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决策发展等提供支持。会计计量模式将会计上的计量单位、计量属性等进行有机组合后对对象实施计量。从理论上来讲,因两种计量单位(名义货币单位与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和五种典型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模式的组合可多达十种、目前各国通用的会计实务中,由于实务发展的现值,能够独立存在的会计计量模式主要以四种为主,分别是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计量模式、现行成本/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现行成本/一般购买力货币计量模式。第一种会计信息加工处理简单方便,在物价稳定的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可靠性较强;物价变动时期则其真实性、可信度大打折扣。第二种克服了前一种在物价波动环境下的缺陷与弊端,保持不同时期各会计要素计量结果的内在统一性,但是,由于以一般物价指数作为调整依据,因此,一旦物价指数存疑使会计信息反馈滞后,实用价值与真实性就都备受影响。第三种改变了会计计量基础,一切资产均以现行成本表示,可解决一般物价指数存疑带来的影响,准确反映物价变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程度,但是,由于计算、表述复杂,工作量偏大,且现行成本的确定有时会影响会计资料真实度与准确度,所以适用性稍差。第四种即可反映物价波动对企业财务及经营状况的影响,又可反映物价波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但因账务处理繁琐,对于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实践推广受限。

2.2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及优劣目前国内会计准则中,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是主要运用对象,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更为符合现行经济环境下知识与信息经济形态,符合企业经营、发展与决策需求,这种计量模式的运用可准确反映企业经济价值,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增加决策相关性,也是未来很长是一段时内企业会计计量模式的首选与目标。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相对而言较为复杂,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比如公允价值多数无法直接获取,需要进行估算和验证,无形中增加了会计主体的实施成本;公允价值本社容易受到市场变化波动影响,导致企业主体资产负债产生不必要的波动;公允价值会将任何变化都纳入企业损益表,这意味着企业的价值波动都将列入利润或损失,即使这种利润或损失有可能不会实现,企业未来也需要对这些缴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与企业金融资产管理的融合、实践衔接涉及诸多方面,容易导致衔接不畅等矛盾;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公允客观性上有折扣。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应用中将会面临的,需要慎重对待。

3会计计量模式在经济环境中的运用

3.1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与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有内外之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经济体之一,国内外经济环境及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不尽相同,不同会计计量模式在不同经济环境中所反映出来的财务成果、经营状况均有所差异,同时由于经济环境本身的动态变化,会计计量属性也保持着不断变迁的状态,这意味着多种计量模式并存是当前发展的必然,我国会计界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形成了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格局,目前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作为新会计准则中优势较为明显的权益工具,符合现行经济环境下的发展趋势,适应了金融创新的需要,使得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趋同,有利于企业的资产保全,更加符合会计配比原则,可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以现行经济环境下备受关注的金融衍生工具为例,这类衍生工具因不具备货币与实物形态,交易事项实际未发生,传统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难以使用,公允价值则可通过衍生工具产生的权益与义务等做好风险的累计与分散,这对于当前我国经济领域金融创新发展模式无疑有极大帮助。

3.2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具体应用以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操作为例,某公司投资一个公司,按权益法核算,但是,由于接受其他投资者增资,增资后不再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由权益法核算转按公允价值计量,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十五条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在终止权益法核算时,相关综合收益、资产、负债等做会计处理要考虑到所有者权益变动,并转入当期损益计算。比如较为典型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成本模式下建筑物的后续计量,按固定资产、资产减值、土地使用权等的有关规定进行后续计量;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通常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能随意变更,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公允价值模式不得转为成本模式。比如,某公司将一幢已出租建筑物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14年1月对外出租入账时初始成本l940万元,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2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年租金l80万元按月收取,2015年1月公允价值2500万元,将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成本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1940-(1940-20)/20×11/12=1852万元,则减少“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科目余额88万元,盈余公积64.8万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83.2万元。

以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实际变更操作为例,某公司大楼出租,前期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在后期具备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后做计量模式变更,假设大楼原价600万元,公允价值700万元,已计提折旧350万元,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25%,则转换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是转换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700-(600-350)]×(1-25%)×(1-10%)=303.75万元。房地产企业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等都会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后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企业可结合账面数据的变化调整自身业务发展,更好地做出发展决策,按照相应法律法规及企业会计准则在定期报告中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更加准确到位的会计信息披露。

4结语

综上所述,现行经济环境下会计计量模式的变更是必然选择,有助于应对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会计计量挑战,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在经济环境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体现,这有助于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积极做出变革与调整,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

参考文献

[1]石党英.环境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4).

[2]许宁翔.会计计量模式选择探讨——以公允价值为切入点[J].财会通讯,2014(16).

[3]张莉.会计计量模式与信息的有用性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9).

[4]胡兴海.完善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思考[J].商情,2013(25).

[5]袁坤见.探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会计信息质量[J].现代商业,2013(69).

[6]杨志强.会计计量模式变革背景下货币与价格假设理论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