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经济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宏观经济学中概念抽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宏观经济学的鼻祖凯恩斯认为宏观经济不是微观经济的简单加总,研究宏观经济要从宏观经济总量出发研究,这也就产生立一系列宏观经济的概念和指标。宏观经济的概念和指标比较抽象,多数学生感觉看不见、摸不着,容易造成误解和困惑。
(二)教学内容体系难懂
宏观经济理论是一门有争议的理论经济学,流派颇多,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我国流行的本科教材多以西方萨米尔森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主编的经济学教材为依据。为了体现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完整性,我国教材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基础上,吸收西方其他宏观经济流派的理论内容,希望能够把西方其他宏观经济流派的理论融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形成一套能够全面反映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教科书。但是这也增加了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宏观经济学体系庞杂,争论颇多,虽然在本科生教学中教师主要讲解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但是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宏观经济学,还是会涉及到众多经济学派,由于学派之间的学术排斥和对立,造成学生的疑惑与费解。
(三)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
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主动性较差,主要因为:(1)认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家宏观经济问题,与自己以后的工作和学习相关性不强,学好宏观经济学对就业和生活关系不大,学习积极性不高。(2)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深入理解宏观经济理论,认为该学科对以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基础作用不大,认为应付考试过关即可,故没有下一番苦工奠定一个良好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决心,学习过程草草了事。(3)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概念抽象、体系庞杂、争论颇多,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理解混乱,更无法运用宏观经济理论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4)本科生宏观经济学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很多学生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还停留在中学时代的上,不会自我学习。学习方法单一,仅限于课堂上听教师讲解。因为上述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不努力,课前不预习,上课不思考,课后不复习和进一步阅读相关书籍,被动地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
二、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对策
1.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较好的掌握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起到决定性作用。
所以,教师在教授宏观经济学时,第一堂课应该把学好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介绍给同学,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首先,宏观经济学是对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它提供了人们了解、研究和分析宏观经济的基础工具,学好宏观经济学为以后学习财政理论、货币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等理论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学生们宏观经济学基础没有打好,以后在学习涉及宏观经济的许多理论时会出现对这些理论认识不清、理解不了、难以进行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的情况。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宏观经济的理论基础地位和作用。其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宏观经济问题,仿佛对一般个人的经济生活现实指导意义不大,学生们意识不到学习宏观经济理论对他们显示经济生活的指导作用,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宏观经济理论较为抽象,学生们对宏观经济理论理解不到位,更谈不上应用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所以学习兴趣不浓。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该把宏观经济理论的应用简要介绍给学生。告诉学生们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宏观经济范围内,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和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宏观经济是繁荣期还是衰退期将大大影响着学生就业情况,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影响每一个家庭的收入增长速度,物价水平高低影响着每一个居民的生活等等。如果学生们能够运用自己学习到的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对学生们的毕业后的就业、买房、结婚和理财等一系列经济生活问题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价值让学生们了解宏观经济学,提高学生们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宏观经济的概念和指标比较抽象,教师在开始讲授宏观经济学时应该把为什么宏观经济理论要应用这些抽象的概念和抽象概念表达的具体经济现实介绍给学生。
要介绍给学生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宏观经济学的鼻祖凯恩斯认为宏观经济不是微观经济的简单加总,研究宏观经济要从宏观经济总量出发研究,但是宏观经济总量是无法直接在现实经济中观察到的,这就要求定义一些宏观经济总量的概念和指标,并通过宏观经济统计来求得这些指标,用以反映宏观经济总量。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讲授的正是宏观经济理论中与产出水平有关的宏观概念和指标,但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认为这一章仅仅讲授与产出水平有关的国民收入核算概念和指标是不够的。本章的目的是为学生在接下来的理论学习中提供一个宏观经济概念基础,应该把宏观经济中的其他概念和指标也放到这一章讲授。教材如此安排是因为秉承了国外凯恩斯主义学者编写教材的习惯,因为凯恩斯和早期凯恩斯主义学者在研究宏观经济时只讨论产出问题,不讨论物价等问题。他们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只研究一个国家产出和国民收入如何决定,故没有讨论物价等问题,给出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概念即可,没必要给出与物价水平等宏观总量有关的概念。但是,我们现在讲授的宏观经济学包括讨论物价水平和失业等问题,应该在讲授宏观理论之前,把这些概念都介绍该学生,并且这样也有利于介绍清楚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介绍给学生微观经济学主要讨论的是价格和产量问题,宏观经济学同样也讨论产量和价格问题。但是微观经济学讨论的是某一具体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价格和产量在市场中可以直接观察到,但宏观经济讨论的是总产量,它在现实经济中无法直接观测到,一个国家的总产量反映的是该国一定时生产产品的总和,但是由于产品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在数量上加总,例如不能一个鸡蛋加一斤猪肉,这样就要求创造一个概念来反应一个国家的总产量,经济学家们认为一个国家产出的产品虽然在数量上无法加总,但是可以在价值上加总,于是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等国民收入核算概念。在宏观经济理论中价格也是一个问题,微观经济学中价格反映的是某一个产品的价格,可以在经济中直接观测到,但宏观经济讨论价格是所有产品的价格,这就要求创造一系列反应价格水平的概念和指标,于是有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GDP折算指数等概念和指标。与失业有关的概念也应该在这一章介绍,并且应该介绍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是相联系的,因为一个国家在资本和技术短期内一定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主要有就业来决定,失业率高则国内生产总值小,失业率低则国内生产总值大。如果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则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也就处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同时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处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该国也就处于充分就业水平。那么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也就等于研究失业问题,即如果该国经济决定的国民收入小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该国必然存在失业问题,解决国民收入向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水平收敛的经济政策也同样解决失业。
3.宏观经济教学内容体系繁杂,学生学习起来晦涩难懂,其原因在于宏观经济学教材中涉及的内容不是出自一个理论体系。
宏观经理学流派颇多,各自有各自的理论体系。本人认为教师在讲授宏观经济学理论内容时应该按照个宏观经济流派的各个体系来分开讲解。
三、结语
(一)对考评体系的定位不准,评价理念落后
教学过程的跟踪与教学效果考评,是提高、判断教师培养有效性的基本方法。对教学过程全面、准确地了解,合理地调节、控制教学过程,使之向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是教学评价体系的目标。笔者选择四所高校(均为教学型)法学院的六位经济法授课教师为调研对象,假设各个年龄段教师数量呈均匀分布,考虑到各高校都以引进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居多,且经济法作为核心课程,四所高校均由三至五年教龄的教师授课,因此,选择30—35岁教师两名,35—45岁教师两名,46岁以上教师两名;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连续四学期经济法课程的授课内容、学生卷面成绩、考核方式、学生评教等为分析对象,使用Linkert5分评分法进行相似性对比。结果显示,两年四学期授课相似性较高。同一个年龄层教师的授课情况横比区别不大,连续不同学期授课情况相似性较强,说明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实施过程影响不大,授课情况没有因为评价结果而改变。分析上述数据结果及座谈会内容,可以认为所调研的四所高校法学院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把经济法课程的评价过程设定为:确定目标──确定评价情境──选择评价方法和工具──判定评价结果四个基本的步骤。在这四个步骤中,判定评价结果是评价的落脚点,是一次完整评价的终点。这种认识属于典型的泰勒式目标评价模式,没有把课程评价看作是一种循环,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直线式的顺序结构,评价体系与课程设计之间不发生相互交融。这种评价是静态的封闭性体系。
(二)评价主体无资格条件,参与程序混乱
高校课程评价主体由单一专家评价发展到今天普通教师互评、专家组(一般有职称高、学历高的双高要求)评审与学生评价的多主体、立体化评价模式。笔者与同事走访5家高校法学院,认为考评过程的多元化主体参与基本确立,但存在以下问题:
1.评价主体的知识背景与评价能力没有标准。
无论是专家组评审,或者教师互评与学生评价,参与主体须有严格的知识背景与评价能力要求。参与调研的5家高校法学院,全部确立了专家组的知识背景要求,3家规定了普通教师知识背景要求,只有一所高校对学生知识背景仅做了二条的资格限定,对评价能力均未涉及。
2.没有对评价主体进行能力培训。
任何评价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中开展的,在评价过程中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如何解释和使用评价结果、如何使用评价量具都需要进行培训,从而确保评价过程的专业性、科学性与结果的准确性。参与调研的五所高校法学院都没有对评教主体有过任何培训制度和计划。
3.评价程序混乱。
完整的评价过程要求有评价前的准备工作,评价过程中的有效性要求及评价后效果分析和追踪要求。调研结果显示,5所高校对评教均没有准备程序要求、效果分析及追踪制度设计,且评价程序混乱,人员随时更替,操作不标准现象严重。
(三)考评方法单一、指标僵化
1.考评方法单一。
考评方式单一是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其中期末闭卷考试(97.3%)、口试(45%)、教师评教(35%)、论文(33.2%)、社会调研(3%)(授课效果可能会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所以上述数据不能相加),未见其他评价方式。
2.评价指标僵化。
归纳5所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表中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这种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以“教师中心”、“书本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确立标准授课方式为核心,强调教师传授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为教学重点,属于传统的凯洛夫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评价系统。这种评价观念重视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强调教材的整体性,忽略教师的个性、研究方向及学生差异和教学的针对性;强调传统讲授法的运用,无法对案例讲授法或其他实践性教学方法做出评价;也缺乏对教学发展的监控和总体性评价。
(四)考评结果信度及效度不高
信度是指测量数据和结论的可靠性程度,效度就是正确性程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在教学考评中,信度(也称可靠性)是指评教主体能否稳定地反映教师实际教学水平的程度,指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效度(也称有效性)是指主体评教能否实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即评教的操作过程应当科学、合理,且评教结果应当可靠有效。因此,评教结果是否真实有效,就要看评教的信度和效度。调查结果显示,多主体评价中,专家评价的信度与效度高于普通教师,学生评教最差,但上述评教结果信度与效度均未达到要求。
(五)考评体系建设研究空白
由于目前经济法课程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相应的考评制度也有着僵硬、静态与封闭性的缺陷,不能监控、发现、纠正整体教学中的问题,亦无法对教师及学生的个性做出评价,导致评价结果信度与效度均不好,评教的有效性低。因此,针对教学法的革新研究,建设开放性、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目前各法学院管理部门的研究重点。
二、经济法学课程立体化教学考评体系的构成模块
高校经济法学课程“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培养专业知识全面、专业技能精良、综合实力强硬、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富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实用型与创新型法律人才,并以此促进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的提高“。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符合我国高校课程的价值取向,突显了课程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强调人的个性化生存。“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构建立体化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依据。
(一)立体化课程评价体系的特征
1.注重学生与教师的同步发展。
立体化考评体系修正只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阶段性成绩的弊端,将关怀面覆盖课堂上所有的主体,包括学生与教师,把授课过程视为立体的动态发展过程,考察、评价学生与教师的阶段性发展状态,及时修正不符合整体目标发展的方式、方法。
2.教育性经验培养与尊重个性并存。
立体化课程评价体系注重经验性知识的传授,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意志、个性和价值观的养成,教师则体现在专业及职业生活质量的提高。
3.立体化考评内容具有开放性,动态性。
立体化评价体系是对多学期授课及单学期课程全过程的评价,在对课程的目标、过程以及结果的评价中,各种因素对课程各部分的评价的影响有所不同,同时这种影响因素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不断地变化和重组,所以相同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在不同的评价过程的使用和权重也不同。立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是动态的开放性循环系统,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地与相关学科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以保持评价内容和指标及时更新。在评价中的每一次循环,都会根据前一次循环结果调整评价内容或指标,动态要求满足对教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持续性考评的要求。
(二)立体化课程评价体系的构成模块
1.专业、多样化的考评主体。立体化考评体系的考评主体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专业的教学评价人员。
不同于传统高校教务管理部门人员,立体化考评体系的专业教学评价人员是受过统计学、教育学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在评价过程中负责程序的跟踪、数据正确性判断和最后结果的统计与分析,还负责对其他类评教主体的培训及评价行为的规范性审查。
第二部分,专家组。
这部分主体由授课时间超过五年,讲授经济法至少三年或六学期的教师构成,考虑到目前高校职称评价体系以科研成果为主要评价标准,立体化考评体系的专家组成员对职称不做要求,但严格经济法的授课时间和经验,以保证对经济法授课教师的关怀和被评价教师的配合。
第三部分,相关专业教师。
“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中设计了“双师教学”、“教师与实务部门人员合作讲授”的形式,对上述教学法的考评或在课程涉及的经济学、金融知识的,必须由相关专业有三年以上授课经验的教师评价。
第四部分,学生。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受众,其在评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性无需论证,但由于普遍存在的学生主体评教态度不端正、评教能力差、入门资格低等问题,学生评教面临着信度和效度不高的考验,提高学生评价主体的入门资格是保证评教结果有效性的重要措施。立体化评教体系要求自愿参加评教的学生首先要满足两个基础条件:学习积极努力、成绩中等以上,上述同学还必须通过行为一致性、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量测试,才能进入测评学生储备库,储备库人选每学期更新。立体化考评体系要求根据不同的授课方法与授课内容,进行评价主体的选择和组合适用。立体化考评体系提供教师评价,包含授课教师课中、课后独立的小型评价,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组组合评价,相关专业教师单独或组合评价;学生评价,包含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大型教学评价全部主体均可参与。
2.专业、针对性的评价方法。
立体化考评体系针对客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保留了纸面试题、调查问卷、口试、技能实演、知识竞赛、专题研究、社会调查等考评方法,并依托信息化技术,提供电子档案袋、评价量规、学习契约、电子试卷等新的考评方法。立体化考评体系要求考虑主观影响因素:授课主体个性特征、授课风格、教学方法、学生群体特征;客观影响因素:教学场所、设备、时间,综合考评目的选择不同的考评方法。
3.严格评价程序制度。
为规范评价过程,立体化考评体系设计了评价程序制度,包括:
(1)前期策划制度:由专家组撰写评价策划,说明本次评价目的、主体、客体、内容、指标、方法、时间要求、使用工具、方法、预期结论、报告时间、分析主体、结果反馈对象、反馈方法,预算。
(2)审批制度:独立学期考评由专家组联合审批。纵向连续性考评项目由院系与专家组共同审批。
(3)前期培训制度:由专业考评人员分析考评特征,对考评主体进行培训,并监控整个考评过程。
(4)考评实施制度:制定不同类型考评法适用的实施要求,如《经济法案例分析课程口试效果考评实施细则》。
(5)考评结果分析制度:要求所有的教学考评结束后,由考评主体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考评报告。
(6)考评结果反馈机制:所有类型的考评结果都必须通过确定渠道进行反馈,以确保考评结果的公开性。立体化评价提醒是开放的循环体系,考评结果反馈机制确保教学评价与课程设计之间的动态的发展模式。
(7)改革实效评价制度:组织学生对每一种教学改革方式与考试改革方式进行实效评价,总结经验与不足,促进教学相长。
4.考评体系更新、自检的完善制度。
立体化考评体系强调与相关学科的互动与自身的动态发展,考评体系完善制度要求对系统本身不断自检,删除过时的方法和工具,保证系统的与时俱进和适用性。
三、高校经济法学课程立体化教学考评体系运用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教学考评的重要性,避免教学地位的边缘化
无论是传统的考评模式还是“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中的立体化考评体系,都面临着被管理者轻视,被教师忽视的尴尬局面。我国高等教育理念正逐渐转向“人性化发展”的教育观,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全面发展将是未来高等教育的目标。因此,加大教学考评在整个教学中的作用,建设科学、开放的立体化考评体系不仅是法学科的任务,也是整个学校的任务。
(二)严格评教的程序要求
立体化考评体系的科学性,要求评教实施过程必须严格遵守程序要求,忽视程序和形式要求必然导致评教结果不确定性。
(三)切实的落实与推行
1、系统性原则
在构建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务必要从高等教育的特点与规律,经济管理专业发展规律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出发,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效地运用系统科学的办法,让学生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将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知识理论体系相互连接,形成良性互补的系统,避免实践与理论的分离;另一方面则要科学分析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要地位以及之间的内在作用,保证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能够协调统一。
2、目标性原则
为了使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就要将过去传统的学术教育模式转变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构建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规模,促进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理地配置教学资源,对教学组织方式进行创新。
3、规范性原则
为了避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过于随意和无序,务必要对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和指导,保证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计划性和严肃性。具体来说,要将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体系结合起来运用到人才培养机制中,根据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运行和控制。另外要对高校内部的各种实践教学文件和资料进行规范整合,例如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以及考核评价标准等等,保证实践教学管理能够有序、合理的开展。
二、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构架简述
要知道,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务必要和本校的招生机制、经济管理专业的特点、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紧紧地联系,在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两个时期,三大板块,四个平台,六种形式”的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两个时期
两个时期既是指大类时期和专业时期,在大类时期,高校教育主要由通识教学内容和专业教学内容组成;而在专业时期,则主要进行的是专业内容的教学,这样一来,在大类招生的环境下,这两种时期所构建的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专业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同时将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到大学本科四年的教学中。
2、三大板块
这里所讲的“三大板块”包括了校级实践教学板块、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板块以及被分流之后的专业实践教学板块。第一种主要针对的是基础知识的教学,例如外语应用能力教学、计算机运用能力教学、社会调查研究教学等,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基础技能,提高学生的一般素养,这个板块是面向经济管理所有专业开设的。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板块主要是由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基础课程构成的,这种大类专业的口径比较大,涵盖了大类专业下各个专业的共性特点。而最后一种实践教学板块是针对具体的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实践课程,如动手实验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跨专业实践课程等。
3、四个平台
“四个平台”指的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外和校内这四个教学平台,其中第一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关键平台,同时也结合了相关的实训和校内模拟实验课程;而第二课堂主要是一些课外竞赛和活动,如各种社团活动、科技比赛等,它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提升,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体质能力等等;校内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学校组织和开展各种实验、活动策划的重要场所,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是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运用的关键平台,学生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平台,能够极大地开拓视野,增加自己得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使得学生的职业教育能够得到贯彻和实践。
4、六种形式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实训、教学实验、实习、创新创业、社会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这六种主要的形式。实训是根据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某项具体的能力或者是综合的技能进行训练的方式,它能够使学生在模拟的教学案例中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学实验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流程,树立正确的学科思维,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实习是学生将知识理论转化为技能运用的重要途径,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覆盖性;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方式是学生自主地研究、独立思考的重要方式,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得自己能够更快地适应实际的工作状态;社会调研是大学生认知社会、了解社会的一种科学的手段,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调研的教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收集、处理数据的能力;最后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则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将大学期间所学的全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整合、综合应用的环节,学生在设计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提高了自主科研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写作能力。
三、对建设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1、教学理念的更新,树立以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观
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高校要充分借鉴各种实践教学经验,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建设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要突出本校的特色,树立以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观。
2、巧用社会资源,推行产学结合
为了使高校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将学校教育和企业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系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科研能离开和业务能力,实现产学结合。
3、完善实践基地的建设
高校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促进实训、实习、社会调研、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种实践教学形式结合的有效途径,高校要从自身学校的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经费预算,多方面地筹集资金,改善实践教学的各项设备设施,完善学校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
四、结束语
【摘要】问题设计;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一、问题设计对于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顾名思义即老师教学生学.作为“教”方面的教师,要实现有效教学,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即问题设计.根据以往的经验,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将需掌握的知识点设计进问题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意见,这样既可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还能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启发思维,开发智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将课本知识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灌输给学生使他们掌握.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价值在于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而众多理论与研究表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学生头脑里面的规律性,而这正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有效的驱动力.一般说来,只要教学的过程发生了,学生总能学到东西,这样看来不管怎样的教学都能称之为有效教学.但这并非这里所说的有效教学,这里所说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学本身能够让学生置身于符合其认知规律的情境当中,而能否实现则是看问题的设计能否将知识与理论巧妙地连接起来.合理的问题设计可以让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也能在学生的思维进入困境时化解难度,使他们恍然大悟般开朗.基于如此,有效教学背景下的问题设计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如何设计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背景下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好的问题却并非易事,太难的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情绪,难以提高学习兴趣;太简单的又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接下来我将通过教学实际来探讨该如何设计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下的问题.
1.高中数学问题设计要基于学生当前的认知基础和规律
有些优秀的教师之所以能够设计出合理有效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与他们在学生阶段所受到的熏陶和在工作过程中学到的技巧息息相关.而这些虽然与高中数学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深入研究却能发现其正能说明作为教学的第一个要点:高中数学问题设计要基于学生当前的认知基础和规律.
下面笔者举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相信当我们作为一名学生时,都被老师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即:1+2+3+4+…+100等于多少?我们为何要将在小学时期就熟知的加减法问题再次呈现在学生面前呢?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学生非常熟悉且了解,而其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与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数列知识紧密相连.于是这也就成了几乎是每位数学老师教授此知识点时必提的一个问题(尽管重点可能不一样),因为其有着非常重要的通过学生所学的知识基础来启发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作用.
2.高中数学问题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对问题不断认识、分析、解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最为重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是凸显学生主体性很好的途径,如果问题设计并不能与他们的实际相符合,将减弱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潜能.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尽可能地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这次教学过程的主人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函数的意义,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张白纸,如果对折26次,那么对折后它的厚度将会是多少?这个时候可以让他们亲手实验,让他们边动手,边思考.实验进行到后来,他们会感觉到越来越困难,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适时地引导他们,教导他们指数函数的意义……由于学生自身参与其中,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往往比常规教学要好得多.
3.高中数学问题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胜心
相信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一堂课的精彩之处往往都是课程的重难点所在.一方面是因为教师会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讲解这些重难点,以保证学生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掌握.而另一方面在笔者看来更为重要,即这些重难点所具有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出学生们的好奇心与好胜心,使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动用自己全部的思维分析推理能力以应对挑战.这充分说明,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设计应该能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好胜心.
4.高中数学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实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其中是相当重要的因素.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必须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因此,进行数学问题设计时,教师要设计出具有时代感的问题,使其与生活紧密相连,创设出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高中数学阶段的均值不等式,可以通过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商场打折来讲解.例如,两家超市五一期间采取了不同打折方式,分别是:(1)两次全部6折销售;(2)第一次5折,第二次8折.问:去哪一家超市买比较划算?学生们通过思考、分析、计算基本上都会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设计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训练;教学实效;提高
当今社会的开放性越来越强,这在客观上扩大了语言交流的范围。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日常交流的实际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思维,也就自然成为了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关键性目标。为了提高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训练教学实效,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1.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口语训练的现状和问题
结合个人平时观察、教学体验,我发现开展口语训练的教师不能恰当确定一节口语交际课教学内容,往往把教学演变为自由发言课,氛围活跃,但收效惨淡,忽略口语交际教学中必要的知识教学,忽略教师有序的引导功能;同时,笔者深深感到中职学生不善表达、言行特立。这种教学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师生双方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口语训练价值缺乏前瞻性的评估。
2.中职语文口语训练的特点
(1)氛围和谐。口语交流的课堂,往往存在真实的交际场景,师生在平等、融洽的气氛中开展有效的沟通。口语训练所针对的内容,应当是符合生活实际的场面,这样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当转变传统语文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气氛,营造一种轻松的交流氛围,消除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紧张心态。如果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要热情鼓励他去表达,并肯定学生在交流中展现出的优势。
(2)双方互动。口语交流的练习不同于一般形式的语文课堂,因为口语训练具有双方互动的性质。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空间内进行沟通,共同创造交流的内容和具体方式,并分享成功交流的心得。互动的性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技巧,帮助他们准确表述自己的思想。
(3)贴近现实。口语训练的授课内容十分贴近生活,教师要选取那些学生熟悉的趣味性内容,作为交流的主题。在决定课程的安排方式时,教师要注意顾及学生社会交流的需求,提升课程的实效性。要引导学生从各种角度进行思考和表述,展现学生的思维优势,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语言运用的不足,并用自己的方法去改进。
3.提高口语交际训练教学实效的途径
(1)提高教师认识。教师对于口语训练教学的认识层次,直接影响着训练的实际效果。教师要逐步转变旧式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对口语交流的需要,来安排口语训练的内容。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交流环节中,指引学生明确课程的学习目的,创造一种平等交流的课堂气氛。
(2)创造交际场景。要激发中职学生对于口语训练的热爱,就应当创造具体的交际场景,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交流和表达的强烈欲望。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最为密切;只有在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之中,学生才能主动去交流,向大家表述出内心的想法。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提炼教学的重点,与学生展开内心的对话,加深学生对口语训练的印象。
(3)模拟真实生活。中职学生面对着就业的挑战,当他们毕业之后,就必须参加社会上招聘单位的考查;而学生的口语水平高低,将会影响到应聘的成功概率。因此,为了强化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联,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拟参加应聘面试的场景,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积累他们的求职技巧。
(4)改造传统流程。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基础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将教学与开展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实际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有必要将口语训练的课堂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在组织实践活动的同时,强化对学生交往能力的培训。教师可以尝试改造以讲解为中心的训练流程,组织学生深入到所在的小区、街道等生活空间,开展调查等活动,了解真实的生活问题,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这种做法能够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同时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技巧。
在中职语文授课过程中引入口语交际训练,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过程的严谨性,教会中职学生进行高效的沟通,养成良好的口语交流习惯,培养学生对语文科目的热爱。
参考文献:
[1] 张春传.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训练教学实效提高之我见[J].科学与财富,2011(8).
0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的各个领域。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建立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使用软件估计模型参数,并能够对估计结果进行检验,且正确解释模型的经济意义。在本科阶段参数估计的方法为普通最小二乘法,为了使得其估计参数有良好的统计性质,需要使计量经济学模型满足经典假设。在对参数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和统计检验之外,需要考察模型是否满足经典假设及不满足经典假设的修正方法。授课内容主要围绕参数估计与检验展开,教师需要深入浅出的讲解普通最小二乘法的经典假设,经典假设是理解课程后续内容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法》指明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且市场更需要应用型、创新型的高层次经济学人才,由此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改革已迫在眉睫。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经济类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时的知识构建及授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改方案。
1计量经济学教改的探索
经济类教师和学生已普遍认识到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但是该课程涉及到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讲授难度较大。很多学者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角度,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李子奈指出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上没有体现出经济学科特点,应将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数据的分析作为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1]。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被许多学者认识到。李芝倩提出计量经济学在教学中应以应用为导向,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2]。张长青认识到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等问题,忽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建议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库,使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合理衔接[3]。也有学者比较研究国内外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如谭砚文等,比较了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发现美国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衔接紧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体系、教学理念、课程设置都明显落后[4]。
2课程的衔接问题
2.1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问题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之后开设,一般设置在大三第一学期。大多数高校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设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由于我国经济类专业同时向文科和理科招生,学生数理基础差异较大,不适合按照统一的教学目标来授课。国外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不同基础及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有关课程。例如,麻省理工分别开设初级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计量分析、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等近10门课,构成了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2]。而国内大多数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课时安排较少,不能很好体现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含上机实验课在内计量经济学仅有48课时左右,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讲解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时间序列模型、面板数据模型、二元选择离散模型没有时间讲授。学生在工作或论文写作中,若需要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后续学习。计量经济学软件为学生理解计量经济学方法提供了一个视窗,是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桥梁。教师在上机实验授课环节讲授软件的使用,可使学生认识到繁琐的计算过程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而大多数高校上机实验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仅有4至10课时。计量经济学软件多为国外开发,学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实践环节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2.2数学基础课程衔接问题现代经济学已经从思辨哲学转向数理实证,经济理论均要经过严格的数理逻辑证明及经验检验,经济学研究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已经超过物理等自然学科。我国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课程仅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门,其教学授课难度较低。且这些课程由理学院数学专业教师讲授,他们对经济学了解较少,不知道经济学中会用到哪些知识,授课内容与经济学专业需要脱节,学生在这些课程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计量经济学建模中涉及到微分方程、动态最优方法、拓扑学、实变函数等知识,在高等数学中均没有讲授;多元回归分析中需要对矩阵求偏微,需要学生有空间思维能力,而这些知识在线性代数教学中却没有涉及;统计量的构建及统计性质的证明的相关基础知识,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往往是一笔带过,并没有作为重点讲授。没有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支撑,经济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普遍注重数理模型的推导、统计量的构建及统计性质的证明等基本原理的讲授,学生在经济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等课程中若存在知识缺陷,均会影响到该课程的学习。由于大多数经济类学生数理基础较弱,不能很好地理解枯燥抽象的证明及公式的推导,课堂往往成为教师的独角戏。
2.3经济学专业课程衔接问题许多高校课程设置上,缺少与计量经济学有效衔接的其他经济类课程,不利于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及创新人才的培养。西方国家经济学专业一般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前,讲授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在学习了初级微、宏观经济学及数学基础课程后,再学习中级微、宏观经济学,使得学生能从数学逻辑上理解经济学,为经济学模型的理解及计量经济学建模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在本科阶段仅讲授初级水平的经济学,没有中级经济学的学习,学生很难理解经济学模型,计量经济学建模的授课环节会遇到较大困难。大部分高校缺少计量经济学后续课程的教学,只有少数高校增设了金融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计量经济学方法讲座等后续课程。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学习了建模、估计参数、检验的一般方法,可以应用到经济学各分支内,如结合各分支开设后续课程,会加强对这门工具课的理解。
3计量经济学教材建设的问题
教材是教师课堂授课和学生课下复习的依据,教材的选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授课内容及授课效果。计量经济学的建模基于经济思想及理论,对于计量经济学模型过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体会经济学理论在计量经济学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教学是培养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计量经济学教材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寻找紧密联系实际的丰富案例。案例应尽可能选取国内外实证研究的热点经济问题,尽可能体现经济分析、经济模型的建立、软件的使用、回归结果的分析整个过程。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并没有体现对学生建模思想的培养[5],没有使学生深切体会到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流行的国内教材侧重计量经济学理论的数学推导,虽然也有部分案例,但案例均为宏观经济案例且普遍忽视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模过程的说明。由于文化差异,中国学生很难接受国外的案例,使用国外经典教材效果有限。例如,A.H.施图德蒙德著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被视为美国“近30年来最具重要性的新版教材之一”,该教材结合美国大学生的生活选取了丰富的案例,而中国学生并不能理解其案例中所讨论的变量间的关系。#p#分页标题#e#
4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方案建议
4.1设置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文科、理科类别的学生。根据经济类各专业不同的文理招生类别,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文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思想创新,能够应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即可;教学目标应注重经济理论,培养学生依据经济理论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文科生对经济学理论掌握程度要远远好于数学和数理统计,授课中应淡化数理推导,强调计量经济学软件的应用。注重培养文科生的思想创新,引导学生发现经济问题,试图用经济理论进行解释,并能够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其进行经验检验。理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理论创新,注重计量经济学理论的讲授,引导学生创新计量经济学理论。理科生数理基础较好,应扎实基础、提高其培养层次,计量经济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应用,要提高到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推导及证明层面上。
4.2配套改革课程体系计量经济学良好的教学效应需要配套改革经济学类的基础课程。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促使经济学各门课程有效衔接,学生的理论抽象和实证分析能力会得以提高。增设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数学建模等先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理解经济学模型,提高学生建立经济学模型的能力。根据经济学专业的需要,调整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课程的授课内容。例如,高等数学课程中强调泰勒级数展开式等相关内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强调统计量构建及其性质、假设检验等内容;线性代数课程中加入矩阵的求导、矩阵的期望值、随机变量方差-协方差矩阵等相关内容。适时开设金融计量学、时间序列分析、中级计量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等后续课程。
4.3注重案例教学,从模仿到创新案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选择或编著案例丰富、注重分析建模思想的教材授课。例如,研究家庭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家庭消费支出的因素。学生根据经济理论,可能提出价格和收入是影响家庭支出的两大因素,价格和收入增加会导致家庭消费支出增加,他们是正相关关系。在因变量和自变量确定后,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不同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待估参数的经济意义不同。如果直接以家庭消费支出为因变量,价格和家庭收入为自变量,那么待估参数分别表示价格对支出的边际影响、家庭的收入边际支出;如果选择双对数模型,待估参数分别表示价格支出弹性、家庭收入支出弹性。之后就要搜集数据,可以组织学生抽样调查也可以寻找相关数据,使用软件估计参数。参数估计出来要检验其经济意义、判断其统计性质、检验是否违背高斯假设,若违背高斯假设再用修正后的方法估计参数。通过案例教学巩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在实际工作或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精选经济学各专业方向的计量经济学案例丰富课堂内容,结合案例让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建模过程及软件的使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具体的经济问题,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经验检验经济学相关理论。
4.4结合生产实习,培养实践能力生产实习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好时机。企业要预测销售量,证券部门要分析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政府部门要分析政策对经济的宏观影响等等,都要应用到计量经济学。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后,组织学生到不同部门实习,让学生体会到计量经济学不仅是枯燥的理论,确实可以解决现实中各种问题。学生可以在实习中观察经济现象,发现经济问题,根据自己掌握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实习部门提供的数据,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估计模型参数,并做相关预测,为实习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另外,通过生产实习,不仅会提高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会大幅提升。
4.5改革对课程的考核模式,激发学生创新大多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考核由实验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6]。实验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案例和数据,模拟建模撰写实验报告;考试一般为闭卷考试,考核内容多为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这种传统考核模式下,学生可能疲于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去分析经济问题,缺少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激励,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议改革考核模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或兴趣爱好选择经济学问题,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撰写经济学论文。根据学生经济学论文的完成情况,评定学生计量经济学成绩。学生通过撰写经济学论文,有助于提高其创新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7]。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
1概述
计量经济学是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关于数据分析和建模的方法论课程。学生通过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掌握数据分析与建立回归模型的方法,为学习专业课程和创作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独立学院是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层次决定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能力比普通公办高校相对较弱。因此,就计量经济学课程而言,优化教学方式对提升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阈限概念(ThresholdConcepts),是指理解一个学科理论的关键概念。学生在理解阈限概念的基础上才可以把握学科理论并不断进步[1]。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就是要识别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以此设计教学方式。
本文将在分析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注意事项,并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应用统计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分析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
2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阈限概念分析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运用回归模型分析数据的方法论学科,本科阶段的初级层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计量经济学数据、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估计量的理论,异方差、序列相关等[2]。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将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具体可归结为以下3组概念:
第一,回归假设。回归假设是为分析回归结果引入的合情合理的假设,在不同数量的假设下能够得到回归系数估计量的不同性质。回归假设是整个回归方法的基础,一切回归有关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都和回归假设紧密相关,同时违反回归假设的情形也是计量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点,因此回归假设是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之一。
第二,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评价估计量的基本标准,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回归理论的核心,整个初级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最终都归结为回归系数估计量的这3个性质,同时,这3个性质又与回归假设紧密相关,故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之二。
第三,异方差。异方差是违背回归同方差假设时的回归结果表现,无论对于横截面数据还是时间序列数据,异方差的出现是回归分析的常态,因此对于异方差的检验和修正是初级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金融实证研究中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故异方差是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之三。
以上三个阈限概念是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关键,同时在概念上具有紧密的联系,下文将基于此探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3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注意事项
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学方式主要强调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和实践,因此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总体原则仍立足于阈限概念的理解与实际运用,具体地,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了突出3大阈限概念,在首节导论课即向大家提出3大阈限概念,在介绍回归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时,详细的说明每个假设的用途,使学生理解每个假设的目的和本质,进而在回归估计量三个性质的教学中把握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的具体条件,并明确理解异方差这一违反假设的情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充分的时间介绍三大阈限概念及其联系,从而建构整个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和方法体系。
第二,运用软件展示阈限概念的具体应用。独立学院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应完全从应用性角度出发,运用软件展示计量经济学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3大阈限概念,可用40%左右的时间解释概念产生的原因与本质,而60%左右的时间结合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如Eviews解决具体的回归分析建模和假设检验问题。
第三,通过尝试撰写学术论文强化阈限概念的综合运用。撰写实证性的学术论文是进行计量经济学方法综合训练的较好途径之一,可以通过让学生从选择题目开始,通过收集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以及进行可能的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检验和修正等等来感受计量经济学解决综合问题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写作论文的方式加以体现,然后交流讨论,以深化对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的理解。
计量经济学教学经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具体设计,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独立学院,也是我国建立最早、最有名的独立学院之一。计量经济学课程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大三上学期开设。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以提高学生建立回归模型能力为教学目标,基于Eviews软件进行教学,每周教学学时为理论(教师讲授)与上级实验(学生练习)各2学时,特别注重学生对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因此,研究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对研究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为传统的初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师在讲授回归假设时着重解释回归假设的设立目的与合理性,并通过软件讲解回归假设的验证,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回归假设。在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教学中,通过详细分析三个性质所依据的不同假设,使学生理解三个性质所应具备的条件从而掌握线性回归估计量理论。特别地,专门安排约10学时左右的实验课进行计量经济学论文撰写与分析的交流,要求学生自选题目,收集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并检验异方差、序列相关以及模型设定问题,写作小论文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为评价教学效果,选取2010级学生1个教学班共24人进行满分为5分的教学满意度打分,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全部项目的满意度均达到97%以上,总体平均满意度超过99%。由此可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应用统计课程的教学效果非常成功。
5结论
回归假设、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和异方差是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三大阈限概念。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在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运用软件展示阈限概念的具体应用以及通过尝试撰写学术论文强化阈限概念的综合运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方式对独立学院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及学生满意度。
参考文献:
[1]Meyer,J.H.F.and Land, R.:Threshold Concepts and Troublesome Knowledge: Linkages to Ways of Thinking and Practising,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 Theory and Practice Ten Years On Oxford: Oxford Centre for Staff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OCSLD),2003:412-424.
[2]杰弗里·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问题导向型”模式;调查问卷;序次Probit模型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2―0077―04
一 前言
众所周知,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统计学与数学的交叉学科,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地位逐渐加强。经过21年的《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探索,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教学手段与形式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兴趣不够高;二、没有有效的适合本科层次学生学习的互动式教学手段,从而使教学效果提升不明显;三、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却不能很好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及其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不能通过课程学习得到有效启发。这些成为摆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人员面前的主要研究课题。
基于以上的不足,本文试图解答以下几个疑问:(1)是哪些因素阻碍了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2)从实证检验角度验证对教学效果产生阻碍的因素进行改进,能否有效提高教学效果?(3)推行“问题导向型”计量经济学教学是否可以通过这些措施加以实现?由此,本文通过向地方综合类高等院校(XX大学经管学院)财经类本科学生随机投放《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为基础,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进行计量,实证分析了教学质量绩效;通过实证分析为“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寻找理论支撑点;并提出从教材设置、多媒体互动环节、实验课时设置与利用案例提高操作能力这几个环节入手来完善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手段的教学建议。
本文的正文安排如下:(1)对现有《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文献的回顾与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创新点;(2)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利用序次Probit模型和实证分析;(3)最后提出从教材设置、教学安排与其他交叉学科互动这几个环节的教学改革建议。
二 文献回顾
计量经济学具有多学科(统计学、数理经济学、经济学)知识交叉渗透的特点,一般本科学生都是在先修学完统计、数理经济学及经济学基础课程后才学习该课程。计量经济学教学目的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各类案例操作实践,掌握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能够运用统计工具与经济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和与工作打下基础。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教学应改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1]。大规模采用多媒体教学,统筹安排实验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建设教学案例库来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计量经济学教学[2]。
EDP(Exploration-Discussion-Practice)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引导性、教学互动性、方法多样性和措施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激发其学习激情和创造力[3]。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统计调查实践活动,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结合实际经济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也未尝不是教学工作的新颖方式[4]。计量经济学自主性实验教学可以成为一种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学模式,适合于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5][6];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一个统计应用软件的学习,掌握有关计算软件的操作技能,可以提高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7][8]。
“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将前人提出的“研究型教学法”与“案例型教学法”有机结合并加以拓展 。纵观过去的计量经济学教研文献,“研究性教学”与“案例型教学”的教学建议提出得非常具体、也较富有针对性。但不足的是,这些论述基本停留在对教学现状归纳总结和教学建议层面上,利用调查问卷信息的教学论文尚处在定性分析阶段[10]。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很好地利用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相关定量分析,以序次Probit回归实证检验结果来验证前人的理论论述;为“问题导向型”教学方式运用在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提供了实证依据,教学改革的教学建议因此也变得更有针对性。
三 数据说明与实证分析
从文献综述可以看出,众多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者普遍认为:选用适宜的教材、通过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通过学生与教师在课内外的教学辅助活动都会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产生正效应。为此,我们进行相应实证检验。
首先,将教学改革调查问卷设计为两部分:教学现状问卷与教学改革意向 。在xx大学(地方综合类院校)经管学院大四学生中随机投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6份,有效问卷比率达76.5%。该学院财经专业采用国内大多数二本院校采用的传统计量经济学教材。教材以数学的公理化、形式化为基础,该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环节共48课时,形式为考试科目,教学注重数理逻辑推导与定理证明的知识连贯性,但理论联系实践尚待提高。
学生反馈信息显示学生修学完计量经济学课程后对该课程的认识:有10.87%的认为对将来学习工作有用,用处不大的达到69.48%,认为无用的为20.65%。这说明现有的计量经济学的核心课程地位与重要性并未在教学中充分表现出来。另外对现有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满意程度来看:表示对现有教学满意的为11.96%,比较满意的为40.22%,不太满意的34.78%,不满意的达13.04%。从这一结果更看出现有的教学尚有改进的余地。表1对教学现状其余部分加以说明。
在教学意见部分,问卷显示认为现有计量经济学选用的教材不合适的主要原因:(1)认为课本内容过于复杂;(2)难以理解的比率为61.29%;(3)认为课本内容太浅的为3.37%;(4)课本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为33.87%;(5)认为教材质量尚待改进的为1.61%;(6)其它理由为1.61%。对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不满意的意见集中在:(1)公式推导部分的枯燥乏味为56.52%;认为计量分析解释部分繁琐为34.78%;(2)实际经济含义解释过程冗长无味的占22.83%;(3)联系实际经济现象的讲解不够精彩7.61%;(4)其他部分为4.35%。而对教学改革的建议则认为应该增加实际案例讲解达60.87%;应增加计量统计软件使用讲解为35.87%;增加多媒体互动环节教学的为33.69%;增加实验教学(上机实践)为43.48%;增加总课时安排的为9.8%;其他要求为2.17%。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现有教学模式创新的努力方向。问卷调查数据还显示,学生愿意在自备电脑或网络机房学习使用统计软件的比率高达56.74%,不愿意的仅为18.265%;无所谓的比率为25%。由此也看出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统计软件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可操作性。反馈信息对增加案例教学环节与问题导向型教学法的建议集中在:(1)通过阅读经典计量文献,增加计量经济学论文研读与分析为14.13%;(2)增加与国际贸易、会计学、市场营销、财政学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经典案例的论证分析上的为48.91%;(3)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分析的为20.65%;(4)提出以学期课题形式,在老师指导下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为35.87%。另外对是否愿意利用所学知识,协助教师完成科研的反馈意见显示:同意的为51.09%,不同意的为27.17%,无所谓的为21.74%,这也反映出学生急切希望认真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更好地学以致用的热情。
为得到定量分析结果,我们采用序次Probit 与序次Logistic回归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测 。首先因变量为对现有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满意程度,用Y表示,Yt的分类为{2=“满意”,1=“比较满意”,0=“不太满意”,-1=“不满意”};对有无统计学课程的前期课程准备为X1t,其取值分类{1=“满意”,0=“不满意”};对选用教材的满意程度为X2t,其取值分类{1=“满意”,0=“不满意”};X3t、X4t、X5t、X6t分别表示对是否需要进行统计学课程的前期准备、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否采用案例作业进行教学与有无上机实验课教学环节,其选项定义分类均为{1=“有”,0=“没有”}。回归检验结果见表2与表3。
从表2与表3的分析结果来看,表2中卡方值、Pseudo R2均大于表3中的结果,同时回归结果也较为合理,所以选择Ordered Probit作为回归模型。序次Probit回归检验结果显示有无统计学学习背景与对现有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呈现弱相关性,但在序次Probit回归显然比检验要比输出的渐进z值更为准确,可应用LR卡方检验结果验证X1t是否应该被剔除。同时,利用Likelihood-Ratio 检验是否应该将X1t剔除出回归方程式,其结果显示LRχ(1)2 =10.32,Prob>χ2=0.0132;说明原有ordered probit模型中X1t不可或缺,学习统计学前期课程对回归方程式的贡献显著,无法剔除[10]。
从实证检验结果清晰地看出,增加计量经济学教学统计软件讲解、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有效采用、增加实验教学环节、利用实际经典案例进行授课以及改进计量经济学教材选取,会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其作用排序呈现递增的态势。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能够有效改进计量经济学教学质量与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而有无统计学等课程的前期准备虽然在实证检验中表现出与教学效果的弱相关,但这并不能说明前期课程的知识储备不重要,结果只是反映出计量经济学教学在课程前半段的统计学基本知识的回顾可一定程度弥补统计学课程缺失给计量经济学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 教学建议
对于以培养满足地方建设需要人才为目标的地方普通高校来说,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加学生就业机率成为教学首要目标。通过计量经济学这样的交叉学科课程改革,形成具有特色的“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从实证结果中可以发现“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可以从教材改革、案例讲解、用好用活多媒体互动环节、增加实验教学环节,以及引导学生参与相应课题的研究等形式来加以完善。
由此,本文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 以选择适合的教材为切入点。根据笔者在国外留学以及回国任教担任计量经济学专任教师的授课经验发现国外对于计量经济学本科阶段教学中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由易到难,具有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本科初级计量经济学ECON315与理论为主、实践辅助的本科中级计量经济学ECON435和其他计量经济学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类课程组合。课程设置具有梯度,能较好地将理论、实践和案例教学结合,凸显出计量经济学经济与管理类主干核心课程地位。在这方面我国地方高校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尚无法达到,因此选择一本好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入手引导学生自助学习,尤为重要。采用国外主流本科计量经济学教材的中译版,如东北财大出版社出版的希尔等人著的《初级计量经济学》与詹姆斯H.斯托克、马克W.沃特森著的《计量经济学精要》的中译本,教材偏重实践应用,大量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实例贯穿全文,较适合数学功底不强的文科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可作为普通高校财经专业学生《计量经济学》入门教材的首选。
2 提倡互动式教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对于各教学章节,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辅以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先模拟课本例题,完成课后习题。对于理论教学部分更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多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板书的电子版,完全照抄课本内容,知识传授过程完全“一言堂”的弊端。采用声光影结合,通过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经济现象,模拟采集经济数据的全过程,通过统计软件运行演示,对统计结果的注解与分析来指导学生更为直观与具体地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指导学生通过课后使用统计软件完成布置的习题与小课题,以抓问题主线为中心,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研改革下一步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3 以加强实验环节来夯实教学效果。建议增加实验课程课时,利用实验课指导学生掌握一种统计软件基本操作。在实验课环节中,充分利用学校网路机房的硬件资源,通过对上机实践、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来熟悉该软件,引导同学自主完成统计回归分析与简单统计编程的练习。提倡实验教学中采用导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研究,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研究课题(现实经济问题的处理)。小组内部采用组长负责,自主寻找感兴趣的小课题,利用业余时间搜集实验数据,选择应用模型及进行小型科研创新,完成计量分析,最终合作完成最终研究报告,做到学以致用。
4 通过与其他财经课程的横向合作丰富教学案例库。货币银行学、宏观与微观经济学、财政学、市场营销的实际案例比比皆是,可以借鉴使用。备选案例还可从教师的研究课题、历届学生的统计调查分析实践材料、以及统计教学案例集中抽取,构建教学案例库,以备教学实践。
5 提高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兴趣小组来提高学有余力的同学参与科研与教学实验中,利用团队的能力来实际解决经济问题、提高他们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能力。利用知识竞赛和论文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统计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利用竞赛、知识问答、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启发学生“比学赶超”。
6 改革现有成绩评价制度。学校往往采取闭卷考试这种单一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水平,这种评价方法重知识考核,轻能力考核,造成学生平常不用功、考前搞突击,只注重书本知识学习、轻视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模式,避免以期终考试成绩定终身的情况,将卷面成绩和平时上机实验成绩和课程论文的成绩结合起来评定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总评成绩。可以采卷面成绩40%+研究报告30%+学期论文30%的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学习情况。使课程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既能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又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又能通过课程评价中的反馈信息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雪梅,邢丽娟.谈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13-115.
[2] 胡新艳,陈文艺.EDP教学模式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6,(4):58-60.
[3] 王立平,王健.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4):108-110.
[4] 王忠.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能力的培养[J].统计与咨询,2007,(3):30-31.
[5] 王锋.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2):101-103.
[6] 李国荣.培养统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探索[J].统计教育,2007,(9):17-18.
[7] 胡荣才,王亚雄.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6,(9):20-22.
[8] 傅军和.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材及教法的探讨[J].统计教育,2006,(5):37-38.
[9] 门,崔永梅. “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以北京交通大学“会计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09-112.
[10] 邱东, 李子奈, 肖红叶. 经济学类专业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17-20.
[11] Hosmer, David W., Jr. and Stanley Lemshow. 2000. Applied Logistic Regression, 2nd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The Research of “Question-Oriented Education” Method for the College Level Econometric Instruc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Instruction Effect Survey Data
ZHANG Yi-feng1ZHOU Wei-min2
(1.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chool at Yantai University ;Shandong, Yantai ,264005,China; 2.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chool at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300,China)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