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春时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恰好,这期拿到手的小说《白三的春天》又与“青春”有关。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写了一个贵族学校的高中生在帮派争斗的环境下身不由己地放弃自我的过程。故事写得中规中距、清晰、准确、生动、主题鲜明,作者在谋篇布局、起承转合、挑选细节方面像一个老手一样驾轻就熟,懂得节制,不乱套,不含糊,不让你觉得别扭或不知所云,这比起当下流行的大部分青春文学作品确实成熟得多。小说通篇是大段大段的白描,叙述的冷静、细致和老道让人不敢相信这出自一个20岁未到的年轻作者笔下,与诸多梦呓似的“青春写作”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与当下青春文学的大多数作品一样,物质生活和流行文化在小说中比比皆是。Nike、Adidas、摩托罗拉、诺基亚、硬中华这些时下青年耳熟能详的品牌,以及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武林外传》几乎串连起人物的全部生活。在本篇小说中,这些都市生活的流行元素不仅仅是用来点缀场景的象征性的符号,而且充当了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作者并不满足于把物质符号作为人物生活的道具,而是努力写出都市里的物质与人物生存之间的内在关系。小说中的所有人物几乎都不是以真名实姓出场,而是以流行品牌的商品型号为名,并且根据各自穿着和使用的产品代际、时尚程度来定位人物的地位。作者就这样把主人公白三置于一个荒唐可笑的情境中看他怎样被异化的现实裹挟和改变从而一点点地抽离掉原来的自我。虽然道具、灯光、脸孔全都是都市日常生活惯见的,作者却用它们搭建了一个与现实有一定距离,甚至有些荒谬色彩的戏台,在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氛围中你可以像看戏一样看热闹,而等到剧终却仿佛吸进一口冷气,因为在故事后面作者所要探究的东西是极其严肃且认真的。虽然篇幅和题材的种种限制使作者来不及深入挖掘,但他对都市生活的窥透力确实显露了突出的才华。
小说一开始采用第三人称限制性视角叙事,“隐含作者”只是隐藏在人物背后,其意识水平与故事的主人公若即若离,甚至站在同一水平线上。隐含作者此时不出场是因为没有出场的必要,他的意识与人物并没有拉开距离。但到了小说最后,主人公白三消失了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这时的白三与从前已经判若两人,这使得从前的叙述模式已经无法对转变后的白三进行叙述,于是一直隐藏在人物背后的隐含作者被迫匆匆出场,借“我”的眼睛和感受把和人物完全不同的意识投射在小说叙述中。这样写虽然达到了对人物进行另一层次的观看和省察的效果,但与前文的叙述方式不无矛盾,这不能不说是本篇小说的一个小小遗憾。
【关键词】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精神自传;断裂;诗意;代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大概是觉着十个字的片名太长,不怎么符合华语影片的传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多数时候被人们简化为《致青春》。然而这种朗朗上口的简化也一并略去了片名中那份深沉的伤感与无奈,以及伤感无奈中隐含的不舍与不甘。同时,这种简化方式也将这句本属于特定人群的诗意抒怀予以“广谱”化了——本来,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上,能有资格发出这么句感慨的人,只能是属于“70后”这个处于青春末期、行将迈入中年门槛的社会群体。青春正欲走未走,自己则欲留难留,终将逝去的眼下还在延续,虽则延续却无能为力。一代人回望青春时的不尽怅惘、欲说还休,都由这个过长的片名传递出来。而以片名为入口,考察影片复杂缠绕的青春叙事,则能发现这部影片具有鲜明的“征候”性,它充分折射出当下社会的种种文化生态和心态。
一、“70后”:精神自传之难
就着力于讲述“70后”的青春故事这一点,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殊为难得,勇气可嘉。中国当代文化中一直存在一个颇为诡异的现象,那就是生于1970年代这批人的青春故事在中国内地的电影(包括电视剧)中多年来一直是整体缺位的。“70后”一代人基本在20世纪90年代走过青春时光,可是在近些年影视剧的青春表述中,这个年代的故事已然断档,浓墨重彩登场的都是发生于80年代之前那些“红色后裔”们的“阳光灿烂”或“血色浪漫”、抑或平民青年“长大成人”的青春残酷物语,要么就干脆直接跳到新世纪,表现“新新人类”们的古灵精怪与“职场”中的“奋斗不息”,而“承上启下”留在90年代的青春史却没有被认真或成功地表达过,它更多是让位于转型时代的社会集体经验——在一代人走过岁月后,当年铭心刻骨的青春记忆却自觉不自觉地被集体忽略,被尴尬莫名地悬置在历史的黑洞中。
记录这段青春的责任,本应该属于70后的影人们,因为这就是他们的自身历程。遗憾的是,虽然在这个年龄段的电影从业者并不算少,但他们多半喜欢把玩一些貌似深沉晦暗的主题,更多关注于当下都市样貌与各种“底层”的生存图景(想一想那些被含而混之指称为“第六代”的70后影人们),普遍无意于回顾自己来时走过的路。贾樟柯或许是其中最愿意怀旧青春的,他的“故乡三部曲”就是在重拾自己的青春记忆。只不过贾樟柯过于刻意在故事张力上做文章,更多关注小偷、、无业青年等边缘人群,所以他这种青春书写往往激进有余,而提供给人们的却是“类奇观”式的观影体验,很难视为一代人的青春自传(当然他也不屑于承担此种“代言”重任(1)。何况贾樟柯也很快就掉头转向了,早早结束了自己特色独具的青春叙事。
作为大众文化重要品种之一的电影,固然讲求创作者的自我经验,但争取最大数量观众的认同、满足他们的情感诉求也是电影作为一种商品的本质属性。为此还是有理由要求、期待从业者们拿出更具情感整合性的,能获得更多心灵共鸣的影片。换个角度看,适龄主创者们的无意于此或许只是事情的“果”而非“因”,对于一代人何以会缺失有分量的精神自传,更深层的心理原因或在于:“‘70后’这代人生长于计划经济时代,再碰上市场经济时代,他们文化主体性比较复杂。20世纪90年代末,他们刚开始发出声音,就被‘80后’青春代表人物抢去了风头,到现在也没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讲述者。”(2)所谓“文化主体性”,即是在文化人格方面如何达成对自我的准确认知,建立起个人的身份认同感。在当代思想家阿尔都塞看来,人的“主体性”原本是一个“空位”,要由某种意识形态才能“召唤”出来,[1]当代社会学家吉登斯也认为,人的主体性是“在不断反思过程当中被惯例性地创造出来和维系着的某种东西。”[2]58人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对身边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思和甄别。所以上面这段话非常敏锐地点明了,正因为遭遇了时代的“转型”,计划经济时代与市场经济时代彼此不同、甚至是完全冲突的主导性“意识形态”先后都融入了他们的人格成长过程,使得他们对自我和身边社会的认知产生了困惑甚至是混乱。难以确立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就很难“飞越迷雾,把生命看清楚”,找不到一套系统的“话语”来对应、来解释自己的故事,这才造成了对自己青春岁月的“集体失语”。——在这种情况下,去讲述“别人的故事”显然比讲述“自己的故事”还更为轻松讨巧。而作为例外的“20世纪90年代末”他们发出的声音,指的应该是1998年那部有着一个计划经济时代革命文化气质剧名的偶像剧集《将爱情进行到底》(关于这部剧集,下文还将述及)。
90年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加速融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十年。中国在韬光养晦中悄然崛起,而商品经济和市场化也在迅速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消费主义高扬的商品社会,对经济与物质的追求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也渐渐渗透多数社会成员的内心意识。它颠覆了人们的价值结构,改造了既往计划经济时代个人存在的依据和动力。“70后”一代人的尴尬由此而生:在他们的青春前期,还驻留着红色年代浇灌出的“精神至上”的理想主义光辉,以及“新启蒙”时代高扬自我个性的呼喊,可到了他们的青春后期,社会中却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物质欲望,伴随着失序的丛林生存法则。缺失了主体的延续性,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如何定位自己的当下,或许一直纠结着很多“70后”,虽然他们早就奔往“不惑之年”了。
于是,我们能够发现,作为一名青春横亘于时代断层两边的“70后”的导演赵薇的胆量和抱负。或许,赵薇如此“胆大妄为”是因为她身体里永远都活着一个机灵、皮实、混不吝的“小燕子”吧。
二、叙事的断裂与诗意的消逝
果然,《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面世后,票房与口水齐飞。或许是赵薇的雄心太大,总是希望面面俱到,超过两个小时的公映版最后还是显得匆促散乱,在叙事上存在明显的断裂。影片前半部分是一段较为完整的校园爱情,演绎了青春片有的浪漫与疼痛,而后半段则线索枝蔓、多头并进,最终显得支离破碎。有人甚至将此归结为导演对于所讲述时代的淡漠:“从中没有发现赵薇对那个时代的激情、立场和想法。”[3]
这种评价显然是过于简单粗暴了,只要认真看过影片的人都不会质疑赵薇的诚意。其实,对于影片叙事的前后断裂,与其将它归结为导演的能力或态度,不如说,这一“断裂”本身也是一个绝佳的征候,完整对应了、解释了这个时代的“断裂”。在断层的彼端,是一段纯粹的、可以完全为了精神、为了信仰而存在的青春,而断层的此端,则是另一段彻底放逐了精神的高蹈、只为现实逻辑所主宰的青春。影片叙事由流畅而突然坠入凌乱,正是直观表达了这代人在面对断裂的时代顿挫失据的精神生态。
“青春”是一个“现代性”概念,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长者本位”的“老大帝国”,“青春”更成为先行者们掀起“启蒙与救亡”大幕的一个策动力。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到“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青春”一直都和阳光、热情、力量、勇往无前等热烈美好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少年布尔什维克”出身的老作家王蒙甚至这样感慨过:“青春、革命、爱情,这三样东西加在一起还能不点燃全部世界与全部生命!”[4]273这是充满诗意的抒怀,因为青春的蓬勃生命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它睥睨现世成规、超越凡俗烟火,满腔的豪情只为精神的光芒所点亮。
正如影片前半部那个美丽的雪夜,在经过了各种不择手段的“死缠烂打”后,女主角郑微终于让陈孝正接受了自己的爱情。那一刻,郑微心花怒放地走在校园的雪地上。走着走着,她低下头,惊奇地发现:脚上的深色运动鞋竟然变成了一双闪闪发光的水晶鞋,炫目而圣洁的光辉在暗夜里照亮了她青春神采的脸庞。此时,她已经变身成为最幸福的公主!——在整体风格非常写实的影片中,这短短十几秒钟的场面如梦幻般浪漫唯美,堪称神来之笔,充分诠释了诗意青春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仅仅凭借这十几秒钟画面,就没有理由质疑赵薇的努力与情怀)。此时的陈孝正,只是一个出身贫寒、前途未明的穷小子,但在郑微心里,他就是值得自己不顾一切来追求的白马王子。郑微愿意如此放低身段,并非因为她是无人关注的灰姑娘,她的身边一直有一位高调的追求者:富家公子沈开阳。如果以现实条件考量,他其实更具爱情的竞争力。但,即便沈开阳算得上是英俊靠谱的“高富帅”、即使他屡屡送上价值不菲的礼物,郑微却始终不为所动。影片中沈开阳第一次试图送给郑微的礼物就是一个豌豆公主的玩具:这就是沈开阳心中尊贵娇嫩的郑微。然而,郑微却宁愿让自己 “低到尘埃里”,在陈孝正面前做一名角落里的灰姑娘。
只是,此刻大学围墙外的时代已经发生断裂,残酷的物质社会与围墙内的诗意青春劈面相逢。毕业前的招聘会上,人山人海的求职场面无情挤压着年轻人的飞扬不羁。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颇有诱惑的留学前程,陈孝正在必须做出的二选一面前放弃了两人的爱情远走美国。然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几年之后,外面的世界终于改变了一切,就连郑微本人,都从任性刁蛮、大大咧咧、作业出错都无所谓的“玉面小飞龙”变身为冷静干练的职场女白领,犀利告诫下属要留意做事的细节。此时反观陈孝正的畏缩薄情,似乎也无需太多苛责,只不过是由于贫寒的出身决定了他比同龄人的“转向”更加迅速罢了。个人无法与时代抗衡,诗意的青春等不到年华的老去就戛然而止,这就是一代人必然要接受的无情命运。而不甘心舍弃青春记忆的阮莞,最终落了个玉石俱焚,她付出自己的生命实现了青春的永恒。
诗意的青春消逝之后,影片中的青年人进入了社会,开始现实而紧张地“活着”了。影片至此也开始陷入线索繁多、略显纷乱的窘境。——恰如影片外这代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状态。他们似乎无法在物欲时代里活得心安理得,因为青春闪亮的彼端还在那里映照着今天的蝇营狗苟,让他们在回忆面前无地自容。就像若干年后,陈孝正得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也因为自己一路上的不择手段而时刻处于内心的煎熬。
由是想起上文所提到的电视剧集《将爱情进行到底》,那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纯情”剧,是诗意青春的放肆张扬。在90年代后期,时代断裂之痛还没有充分发酵,剧中的男女主角们每一个人的爱情选择都是忠于内心而无视物质的。杨铮也罢,若彤也罢,无论个人的发达与落魄,他们的爱情从来不会因为物质发生改变。或可认为这部剧集是时代断裂后“70后”一代人对断裂前的青春时光进行的最后回望和凭吊。虽然追求真爱的路上百转千回、起起落落,但他们很幸运,他们是拥有诗意青春的最后一批人(十多年后原班人马拍摄的同名电影“续集”《将爱情进行到底》正好与此剧集的“纯情”形成绝佳对照:2011版影片充满了物质决定爱情的潜台词,刻薄地宣扬了无产者无爱情,要想鸳梦重温首先必须有优越的经济保障[5]——诗意的青春消逝之后,爱情将无可避免地沦为物质的附庸)。
当然,开展如上讨论的前提,是一个人他(她)曾经经历过、信仰过这样纯粹唯美的诗意青春。在影片中,郑微的早年恋人林静不是这样的人,郑微的室友黎维娟也不是,他们就生活在郑微、阮莞、陈孝正身边,但自始至终都是无比现实、无比理性(陈孝正本属于黎维娟这类人,因为被“裹挟”进郑微的青春中,他才体会到只有这段日子他从“爬行动物”变为“直立行走”的美好感觉)。他们不曾遭遇过青春的断裂,因为,他们从来也没有在生命中拥有过诗意,拥有过青春。
三、可通约的“疼痛”与不可通约的“感动”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充满疼痛。这种疼痛深入骨髓,无从救赎。所以会有论者感慨:“没想到赵薇镜头下的爱情竟然知此疼痛, 到底因为那是一个疼痛的年代, 还是因为疼痛本来就是青春中的宿命? ”[6]这一追问非常敏锐。“疼痛”,当然是青春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这份疼痛背后指涉的内涵各有不同。其中,既包括叛逆青春遭遇固有现实时必然遭遇的对抗与失败,也包括从精神上告别既往,重新建构自我认同的艰难成长,既有被抛入社会边缘或底层的愤懑与反击,也有精神在自我流放中的脆弱感伤。——虽然彼此的“痛处”各不相同,但只要是从“疼痛”的方向看,青春电影中永远都是斑斑泪痕、累累创伤,无论港台还是内地,无论西方还是东方。
不过,作为一部票房超过7亿元的热销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痛感”显然没有被降解在代际差异中。今天国内的电影市场主要以“80后”甚至“90后”观众来支撑,他们对于影片中的疼痛依然能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即使他们的“痛处”与说故事的“70后”并不相同。银幕上的主角们因为消逝于时代断层的诗意青春而痛,银幕下的观众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境遇而痛。一位来自电影网的“观后感”这样说道:“(因为看到电影中这些年轻人生存的逼仄与无助)……我会想起自己刚到北京时的茫然,毕业找工作时那种无钱无背景无关系的无望恐慌和求告无门,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为了多挣点连续几天熬夜赶节目,在回家的公交上酣然大睡坐过站的疲累,想起北京的雨季租住在简陋平房中的我到处堵漏舀水的狼狈。”[7]这是完全生长于断裂时代此端的青年人的现实感怀。断裂前的时代他们没有经历也无需经历,因为断裂后的时代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艰难无比。青春之疼痛一样刻骨铭心,和他们的“70后”前辈完全可以通约。——在当下的中国,高不可及的房价、越发稀缺的成功机遇,让一茬茬的年轻人更早体会了“生之多艰”,他们的青春在起点处就被取消了诗意的存在空间——如此说来,这一代曾经诗意生存过的“70后”,还是比现在的青年人更幸福了。
如果说,超高的票房可以解释在“疼痛”的立面上影片能够通约几代青年,然而在为何而“感动”的立面上,影片内外的代际差异就格外突出了。
影片末尾,历尽了情感的起起伏伏之后,郑微悟出:“我现在知道,其实爱一个人应该像爱祖国、山川、河流……”此时的画面,是郑微搭乘着装载着玉米的卡车在广袤的乡间行进。配合着这段独白,镜头中依次掠过葱茏的山峰、奔腾的河流。整个场面舒展大气,甚至可以说是荡气回肠。这段镜头是影片对于诗意青春的终极伸张,是一种无望中的顽强追怀。而这种情感比喻、这种镜头语言都采取了“70后”最为谙熟的表达方式。对于影片内外的他们而言,祖国、大好河山,爱情,这些词本身都闪烁着崇高的光辉,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愿为之感动,纵然今天生活在一片尘嚣中——这种情怀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脉。然而,这一场面总是会在影院中引起笑场,新一代的观众们无法理解、分享这种情怀,他们更觉着这是一种可爱可悲的迂阔,是上一代人不够智慧、“启蒙”不足的残留。
恰好,紧接着《致我们终极逝去的青春》,另一部“青春片”《小时代》高调开画。在主打“90后”故事的招牌下,后者提供了意味深长的“对读”文本。同样是丰富细腻的诗意抒怀,但此时让他们感动的却是散发着耀眼光辉的另一种魅惑。影片中有这样浓墨重彩的一场戏:在一个疲惫落寞的晚上,女主角林萧的老板宫洺很无所谓状地送给她一个名贵戒指,老板的话中之意是这个戒指是送别人被拒,自己也不想留着了。然后镜头一转,林萧已经接受了这份厚礼,并且被老板感动得魂飞天外:“我仿佛从那个小小的窗口里,看见了他广袤而孤独的天空。这样的他,远离了平日里呼风唤雨的高傲外壳,留下一颗柔软的心脏。就像他此刻窗户的孤灯,像是寂静宇宙里一颗遥远而又孤独的星球,在无边的黑暗里沉默不语,轻轻地发着光……”如此柔情爆发真是令人心旌摇曳。只是,影片没有让人们看到,作为一个年轻女孩子,理应有敏感的自尊去拒斥异性(兼老板)超乎寻常的好意,会自觉保持一份得体的距离与矜持,影片也没有让人看到,林萧是否会想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会想到一枚男性赠与的名贵戒指包含了什么样的深意,它只让人们看到了,这一“高端”礼物拥有神奇的魔力,击中了女孩内心温润柔软的角落。此情此景,令人不由感慨马克思所言“物质的微笑”当真是无法抗拒,无需抗拒。大概,对于物质年代里长大的一代新人而言,为这种充满华贵气息的物质所感动,这就应该是正常的反应吧。
已经尝到市场甜头的“青春片”势必还会络绎不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叙事,不同代际的青春话语之间还会有更多的交流和交锋,还会产生更多的“征候”式文本供人们解读。同时,影院外的时代仍在激变中,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能够产生出比较稳定、惯例的“青春类型”影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或许还只是一种奢望。
注释:
(1)贾樟柯曾经明确表示:“电影应‘习惯于自我经验的描述’……谁也没有权力代表大多数人,只有权力代表你自己。”参见程青松、黄欧《贾樟柯:我不诗化自己的经历》,《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年版第367页。
(2)张颐武语,参见吴越、戚佩佩《“‘70后’一代开始主导青春怀旧?”》,《文汇报》2013年5月23日。
参考文献:
[1](法)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J].李迅,译.当代电影,1987(3)、(4).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3]《致青春》:致命剧本·青涩导演·春华零落[EB/OL].“时光网”影评.http:///mtimereview/blog/7606478/7/.
[4]王蒙.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5]郝朝帅.爱情:中产者的专利——论《将爱情进行到底》[J].艺苑,2012(5).
[6]禾刀.青春在世俗立面上的疼痛投影[J].大众电影,2013(11).
我比法语师资班的其他同学晚到了一个来月。到北大后我才知道,这个出国储备师资培训班是外经部委托北大开办的,说是遵照总理的指示。我们是带薪学习,工资仍由原单位发放。
除了我们这个特殊的班,当时西语系的学生和全国所有高校被推荐上来的学生一样,都是20岁左右的工农兵学员。我们法语师资班共有20多人,多数来自北京的中学,也有几个来自小学,其中有2对夫妇已结婚生子。培训班里,大多数是党员,其他成员也都是团员。我们班是2班,我所在的班没有人学过法语,而在另一个班里,有4个人是从南京来的,学过一点法语,有2个则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1个会英语,1个会西班牙语。
我上高中时学的是俄语,而且连续3年考试成绩都是满分(5分制)。可是法语和俄语完全就是两条平行线,不像英语、西班牙语那样,和法语有那么多共通之处,大量词语在词型和词义上几乎一样,只是发音不太相同。所以开始学习时我觉得比较吃力。好在我们住校,没有家务事,学习时间比较多。我每周六下午回家,骑车途经宽阔的长安街、大郊亭、焦化厂,再逶迤地穿过2个小村庄,大约3个小时才能骑到家。一路上我时而哼唱革命歌曲,时而背诵学过的课文,到最后竟然所有学过的课文我都能背得滚瓜烂熟。老天不负苦心人,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我和班长2个人都是5分。
记得6月的一天,西语系党总支书记王泰来找我说:有个法国女记者要拍纪录片,记录北大2个工农兵学员的学习情况,需要一男一女2个学生参与。女的找的是2年级一位工人出身的金姓工农兵学员;男的找的是我。其实我并非“货真价实”的工农兵学员,但我们家位于对外国人开放的双桥,我又是贫下中农出身,所以就由我来充当工农兵学员这个角色。在开拍前,王泰教我说了几句比较官方的法语,像“我是工农兵学员,我的父母是农民……”等,因为这些句子我还不会用法语表达,所以得先教我。那天上午,法国记者按时来到北大。这位女记者金发碧眼,身材颀长而苗条,花衬衫,牛仔裤,30多岁,汉语虽说得十分流利、清楚,发音却仍是洋腔洋调。她说她9岁时就来到中国,随父母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回国后没机会说汉语,所以汉语说得不太好。站在她身边的2个法国人,负责拍摄等事。首先拍摄我对着镜头作自我介绍,然后拍摄我上课学习、课间与小金打羽毛球的情景,接着就是我和小金从未名湖畔绿树成荫的小山丛里散步的镜头。第一次试镜我面上的肌肉都不听话地蹦达。那女记者说我表情太僵,叫我平时咋样就咋样,要自然,可她哪知道我已经兴奋得快过度了。
第二天,我和北京电视台的一个同志及一位女翻译同乘一辆黑色小汽车去了我家所在的大鲁店村,法国人的车紧随其后。在我们村主要拍摄了这样的一组镜头:我在地里和农民一起劳动,向贫下中农学习;我担着扁担从我家门口的井里往家里挑水,以显示我身在学校而不忘农民本色。为这次拍摄,我家折腾了好几天,还特意粉刷了墙壁。村民们也大开眼界,生平头一次见到洋人。几天后,我和小金应邀在朝阳区的文化馆里观看了这个电视片。屏幕很小,片长大约十几分钟。片中我说的那几句法语,改由3年级的工农兵学员马胜利配音。法国记者说,这个纪录片将在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电视台播放。1975年,我在阿尔及利亚任教时,学生哈西德瞪着牛铃般的大眼对我说:“我暑假去了法国,在哥哥家看‘今日中国’的电视节目,看见你啦!就是你啊!”
这是否意味着历史重新回到了20世纪初期,青年再次成为社会的主力乃至领导性力量呢?很遗憾的是,答案可能不是这样的。 全球化的一代
在中国,社会上很多人对“90后”抱有较多的担忧。这一代人出生时,多数中国家庭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提高,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一个家庭普遍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投入更多。因此,“90后”这代人身上表现出了一些前面几代人所没有的特点,比如更加热衷于物质生活,思想观念上更加开放,责任感也更少,合作精神较差,吃苦耐劳远不如前面几代人等等。
实际上,这一情况不仅出现在中国。环球同此凉热,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如此,在发达国家同样如此。
剧变之后,“历史终结了”,西方人甚至认为,全世界只剩下了一种唯一正确的道路,也就是欧美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无论是接轨还是改革,目标都是向这种唯一正确的道路前进。意识形态上新自由主义一统江湖,在他们看来,私有化、自由贸易、代议制民主、言论自由、崇尚个人自由等成为全世界都必须遵循的“普世价值”。欧美的一切都成为全人类必须努力学习的典范,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概莫能外。在此前提下,全世界大多国家都被动或主动地被吸纳进了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其实,这是被曲解的全球化。
在一切似乎都有了正确的答案和标准的同时,“人应该怎样生活”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似乎就不再成其为问题了,因为答案已经是确定的了,即像美国人那样生活。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能够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同,是基于互联网的兴起和迅速普及。出生于1990年代的这一代的成长与电脑和互联网普及几乎同步,因此他们在观念上天然地亲近美国的文化价值观。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这代人的民族、国家观念淡漠,反感集体生活,以反对和疏离主流社会生活、价值观为荣。
但全球化的首要含义是资本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这就意味着资本会本能地流向成本更低、利润更高的地区。由于各种产业资本向中国及新兴市场国家流动,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迅速衰落了。比如埃及的纺织业曾经是该国的重要产业,现在已完全衰落,中国台湾地区1990年代以来形成优势的电子产业近年来也已经进入衰落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当然会反映为就业机会的变化,随着传统优势产业的衰落,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机会也减少了。在各国国内,同样存在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区域发展差距逐步扩大,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同时扩大,这就为政治动荡埋下了伏笔。
年轻人渴望的生活是像美国人那样的物质丰富的生活,而这需要稳定的收入来支撑,就业机会减少了,他们过上心目中渴望的那种生活的机会也就减少了。近年来世界各地反全球化运动中,就不断出现年轻人的身影。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代年轻人可谓“全球化的一代”,既享受到了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也要承担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他们对全球化的态度也是复杂的。 网络化的一代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90后”一代青年最大的特点是对公共事务冷漠,对政治不感兴趣。但在近年来不同地区和国家发生的社会运动中,年轻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否意味着人们之前的观察是错误的,或者他们又对政治感兴趣了?
至少就他们目前的表现而言,作出这一结论为时尚早。
这一代人在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又是网络化生存的第一代,因此他们对社会的认知严重依赖于网络所提供的信息。网络给人一种虚假的自由的感觉,实际上网络中的权力结构与控制无所不在,只是常常被人们忽视罢了。对年轻人而言,网络提供的自由既不同于自由主义理论中的消极自由,也不同于积极自由,而是另外一种状态,即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以看客的心态对待每一个新闻热点事件,无论是灾难、战争还是政治危机。
社交网络的兴起与繁荣是这种状态的集中反映。在这里,无论是否具备相关知识,他们都可以随意对任何人、任何问题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嘲笑政府、官员、学者、专家和各种权威。这里给他们提供了一种虚幻的平等的感觉,但他们可能忘记了这只是网络,离开网络,他们嘲笑和讽刺的对象与他们实际上并不平等。在每一个新闻热点事件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得到别人的认同,的确能增强他们的存在感,但这只不过是对在现实生活中深刻的无力感的一点虚幻的补充罢了。 灾难性的后果
同样的,他们走上街头,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理解了运动的意义,也不意味着他们认同发起者的目标。更多的时候,他们仍然只是从这种参与集体行动的过程中获取自己的存在感。比如在乌克兰持续的政治动荡中,同样的一群人可以因为反对尤先科走上街头,也可以因为反对季莫申科走上街头,然后又因为反对亚努科维奇而走上街头。而且,每次都会有人采取暴力措施,破坏公共设施,或者向警察投掷燃烧瓶。在埃及,同样的一群年轻人,反对穆巴拉克的时候非常积极,穆尔西上台后又反对穆尔西,穆尔西下台了他们又可能以穆尔西的支持者的面目出现,继续留在广场上。对缺乏真正的主体意识的青年来说,重要的是参与政治带来的存在感,而不是为了一个确定的政治目标而斗争;毋宁说,参与政治并没有改变青年对政治的淡漠,即使他们表现非常极端,他们在内心中也并不确定自己究竟要什么。
就政治而言,在变革和转型过程中,不仅需要破坏旧秩序,同样需要建设新秩序,甚至可以说,建立新秩序比破坏旧秩序更重要。如果没有确定的政治目标就破坏掉原有的政治秩序,带来的只能是灾难性的后果。在埃及、乌克兰都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青年们热衷于破坏现存的政治秩序,却不知道如何建立更好的新秩序,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于是便导致了持续的政治动荡、经济衰退、民众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Chapter1 作者篇
从文学圈“掐架”到娱乐圈
韩寒和郭敬明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80后作家,先后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大众对于他们的比较从未停止过。同样当老板、开公司、触电音乐,一个被质疑,一个被质疑抄袭。人生轨迹一转,韩寒钟情于他的赛车事业,郭敬明则是成功的Boss。现在,他们的“战场”又发展到娱乐圈电影领域。郭敬明自编自导的电影《小时代》拿到近5亿票房,续集《小时代2:青木时代》又定档8月8日;而由韩寒作品《一座城池》改编的同名电影定档9月18日……尽管两人都具有不计其数的粉丝量,但两部电影的风格却是天差地别。《小时代》赢得票房却输了口碑,《一座城池》的命运又如何呢?看样子,小四与韩少的竞争,就这样从文学圈一路“杠”着进了娱乐圈。
小编YY:如果非要让郭敬明和韩寒PK的话,我赶脚不分上下,两位都很成功,是年轻人学习的好榜样呀!
Chapter2 原著篇
是奢华拜金还是问题青春
没有人能否认郭敬明的细腻,在他的笔触中充满了一种理想主义。有奢华、有时尚的青春从《小时代1.0折纸时代》开始了,故事以上海这座风光无限的城市为背景,朝夕相处的四个女生林萧、顾里、南湘、唐宛如上了大学,如高中一样,继续着彼此间深厚的友谊。然而,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看似平静的校园里相继发生着让她们措手不及、不知如何面对与抉择的事情,友情、爱情,乃至亲情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一座城池》是韩寒迄今最满意的作品,是一部代表他文学创作最高水准的里程碑式著作。小说以第一人称“我”讲述一群不羁青年的“光辉岁月”。“我”从学校毕业后,因为一次群架事件,和朋友健叔从上海逃到了一个城镇,在这里“我们”结识了新朋友王超。从此,王超带着他的桑塔纳就和“我们”混在了一起。“我们”跟着王超去他的学校看漂亮姑娘,无意中参与了一次行为艺术,这让“我”忆起了自杀身亡的同桌和他短暂的爱情。
小编YY:每个人对青春的感悟肯定是不同的,奢华时尚也好,真实低调也好,值得回味也好,总之青春没有错,就看你怎样向它致敬!郭敬明在小说中采用全新的叙述笔调,加入大量时尚元素,时而让人捧腹大笑,时而让人扼腕叹息,时而让人陷入沉思;韩寒笔下的青春则充满了嬉笑怒骂,他用犀利的眼光去思考人生。
Chapter3 电影篇
偶像团体对战“龙太子”房祖名
电影《小时代》的演员阵容绝对是偶像至上的豪华团,片中有郭采洁、柯震东这对甜蜜的情侣;杨幂、李悦铭这对亮眼的鸳鸯;郭碧婷、姜潮这对伤感的恋人;谢依霖、杜天皓这对欢喜大冤家……
纵观《一座城池》的演员阵容,小编却找不到当红偶像的名字。只有“龙太子”房祖名、“筷子兄弟”成员王太利、“黑Girl”成员小薰等几位主创,该片怎么看怎么有点文艺片的范儿。
小编YY:单从明星号召力上看,《一座城池》显然难敌《小时代》,但比照原著和韩寒本人的影响力,《一座城池》却并不失分。
小四自编自导韩少只出原著
郭敬明对《小时代》系列电影的参与度是全方位的,不仅自己将作品改编成剧本,还亲手挑选演员,更亲自担任总导演。相比之下,韩寒只提供了一部原著供其改编,并未担任导演和编剧的工作。导演孙渤涵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韩寒本人并不大喜欢过多地参与电影,他更喜欢的是文学创作。而对于改编过的剧本,韩寒本人也没有提出太多意见,只要剧本符合作品的大方向,他就会非常尊重编剧。”停!停!停!孙渤涵是何方神圣?小编问了问“度娘”才知道他是新锐导演,此前一直担任话剧和舞台剧的导演,这是首次拍电影哟!
小编YY:只宏观把握剧本,却不做总指挥,这种“放权”实在是不聪明!看看小四,该出手时就出手,亲自上阵包揽一切,靠着自己的实力打下一片“江山”。
“90后”拜金“80后”迷失
无论是片中角色还是受众群体,《小时代》对准的焦点都是“90后”这个年轻又叛逆的群体,而片中毫不掩饰的拜金倾向,让“80后”纷纷大呼受不鸟。正在热映的《小时代2:青木时代》延续了第一部的奢华风,并且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眼球。影片结尾,主创们穿着昂贵的华服在雪地里一边翻滚一边打雪仗的情景,顿时让人为那些衣服感到心疼,它们确实太贵了!!
相比之下,电影《一座城池》展现的却是“80后”实实在在的生活,它承载了一代人的成长情怀。从片花中看,影片不乏韩寒标志性的冷幽默,看似荒诞放荡的青春其实很真实。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该片很可能像《十七岁的单车》、《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重点展现“残酷青春”。
小编YY:作为一名“90后”,我认为还是《一座城池》所展现的“80后”青春更靠谱一点,回味也更多些,那些浮夸奢华的东西并不是青春的主宰!
高调宣传or神秘低调
《小时代》的宣传策略相~当~高调,整个拍摄期间,剧组不时曝出关于影片的各类新闻。而早在影片筹拍之时,电视剧版的《小时代》已经开拍,影版、剧版交错宣传,让公众始终笼罩在“《小时代》要来了”的气氛中。《小时代》上映后,影片的宣传更是铺天盖地,郭敬明频繁携主创接受各大媒体专访,还屡出惊人之语。现如今,《小时代2:青木时代》又上映了,你说你不看,谁信?!
而《一座城池》的宣传则低调得多,开机仪式上,版权费和电影投资额被拒绝透露,影片拍摄过程也很神秘,几乎无新闻传出。据知情人透露,电影《一座城池》的改编权费用超过百万,看过该片的韩寒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如今影片马上就要上映了,网络上依然鲜见该片的报道,这是要闹哪样?
一、 时代隐喻所赋予的真实性
同许多青春电影一样,《不朽的时光》的基调冷寂而忧伤,导演用写实的手法,谱写了一曲青春挽歌。六位主角,怀抱着不同的梦想,相聚在同一所中学,却被时代的洪流冲散,最终各奔天涯,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影片以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为背景,众多时代元素被精确还原了出来,并且与主角人生道路上的选择紧密相关。影片中的爱情、背叛、离合,都被放置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不但贴合实际,也表现出了时代浪潮中小人物的辛酸无奈。在影片中,鲁小然(黄恺杰饰)的父亲,原本是一名桥梁工程师,由于的影响被打成了。随后,时代的拨乱反正使其有机会为贵州省修文县修建一座桥,桥梁代表着联结与沟通,过去的种种错误,让鲁小然父亲与外界隔绝,正是这座桥将他与世界重新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重生的希望。上个世纪80年代开展的严打也是时代的重要符号,女主人公方紫云(爱新觉罗・启星饰)的父亲及兄长利用权力,进行倒买倒卖,最后在严打风波中遭到了重处。除此之外,全片一直以“十二大”作为背景音,从开头的“十二大”准备召开,一直到影片结尾的“十二大”胜利闭幕,象征着总结过去和探索未来的开始,这个绝妙的隐喻运用得非常自然,没有让人感觉到在刻意的提示年代。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不仅出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标志性事件,还发掘了当时的流行文化。李连杰出演的《少林寺》,是当时中国武打电影的代表之作,老油条(李易祥饰)正是在观看了《少林寺》后,燃起了追求武打梦的想法。他多次购买电影票,只为那个心目中的少林,可这不过是一场虚无的幻梦,现实中的少林之路远比他想象的坎坷。导演将现实与理想中的武打梦两相对比,构成了一组绝妙的隐喻。片中鲁小然有这样一段独白:“只有回忆才是完美的,只有失去的乐园才是真实的乐园。”听起来固然有些无病,但这种富有诗意的无奈,正是隐喻着那个年代青年的状态。借助于强烈的隐喻,本片奇妙的有了一种真实的沉重。这种真实的沉重让青春电影脱离了非现实的感受,给人以实际感。
片中的隐喻运用,丰富的时代元素,都是为了表达影片主题。恍然间30年已经过去,我们究竟是带着什么走过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刚经历改革开放的中国,从上到下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一切的新开始,都注定要与过去作出一定程度的分割。但是,新的开始更要建立在过去形成的条件之上,开辟一条新道路不代表完全抹杀过去的痕迹。那个勇于尝试的年代,正如在片中主角六人的青春年纪一般,迷茫而充满希望,一只手牵系着过去的伤痕,一只手紧握着未来的希望,在摸索中不断前行。
如何将时代元素更好地融入青春题材影片,《不朽的时光》就这个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想法。导演将80年代形容为“梦开始的时代”,可以看出,这部影片想表达的不仅仅是青春与梦想,更是时代所承载的一切,所赋予我们的一切。其中有沉重,有欢乐,也有无奈和悲伤。通过借助于青春电影所特有的青少年特质,将时代元素作为更多隐喻,直接更深入并升华影片的内核,这正是导演闫然所值得称道的地方。
二、 多主角叙事的群像式对比
《不朽的时光》不仅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同时也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这是一部群像剧,不仅着力描写了男女主人公鲁小然和方紫云,还有他们的五位伙伴。伴随着风雨和战争洗礼,这六个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人为了追求少林梦想放弃学业,有人因为学校改革坠入低谷,有人幡然醒悟考取名牌大学,有人成为警察默默坚守岗位,有人甚至只能在精神病院里度过余生。方紫云,她是故事中最大的牺牲者,因为父兄的过错,遭到仇家的报复,从此与恋人鲁小然天各一方。诚然,在突出时代背景的影片中,这种群像式的表达有较大的好处,比如说通过对人物关系的复杂化,可以极大地丰富戏剧上的冲突性,展现同一时间段内的不同人生选择。鲁小然他们庆祝高考终于结束,顺利考取大学,蔡国庆与其女朋友却因为分班的缘故加入了黑帮,人生从此堕落,他们只敢在门外黯然的看着昔日的伙伴庆祝。在这个极具冲击力与矛盾感的镜头中,人生的落差被体现得非常明显。戏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由矛盾所推动的,由冲突所发展的。作为观众,我们一方面为鲁小然实现梦想而感到高兴,同时又为蔡国庆的境遇感到悲哀。高中毕业后,鲁小然与方紫云正在小巷里浓情蜜意,方紫云却突然遭遇仇家袭击。方紫云的遇袭与之前欢乐的氛围,又形成了新的冲突。其余不同角色的际遇,也在相当程度上构成冲突与对比。这是群像剧独有的优点,因为群像剧可以不仅专注于一人,而是更广泛的将导演欲表达的复杂感受投射向不同的人物,使得这些本来存在于个体中的情感冲突具体化、现实化,达到更加直接的表达效果。
但是,电影有着严格的时长限制,导演为了能够更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常常不可避免的将理念的重要性放置于角色的丰富性之上,换句话说,为了突出理念的部分,角色塑造往往会走入脸谱化的极端,成为导演为了表达感情所设置的工具。闫然恐怕也有一点这方面的失误。在影片之中,尽管他充分利用了群像剧所带来的戏剧冲突化、复杂化的好处,但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情节的安排衔接上明显暴露了拼接痕迹。虽然电影的剧情全部都是人为设置的,但是剧情的进展还应当包括一种合乎自然的逻辑性。在本片中,时代的大事件仿佛古希腊的救场之神一般,制造出人为的来,失去了自然的韵味。有些部分的情节尽管是一种伏笔与悬念,但是却设置的不够自然,破坏了观众的好奇感,使得观众能够过早的猜测到影片的发展与结局。除此之外,当导演将想法的表达放在第一位时,角色则多少有些玩偶化,这使得有些角色并没有充分的被刻画到。譬如,老油条去往少林寺的这段支线剧情,倘若从影片删除,几乎也没有什么影响。因为这段剧情与其他角色几乎不产生互动,仅仅是为了表达现实和幻想的落差。在青春电影中,无论是青少年的银幕形象,还是作为电影观众,都应当被考虑到。从这一点上,闫然借助隐喻构建了比较真实的人物,却没有考虑到青少年作为观众所希望看到的互动。
三、 作为基础的摄影与布景
不论是要体现隐喻也好,或是作为群像的表达也好,这些都是属于“剧情”的部分,而剧情则必须以镜头和舞台布景为基础。《不朽的时光》这部影片,从剪辑上而言,并不能够说非常出色,最多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作为一个青年导演的作品,这部影片的剪辑在某种程度上有一些凌乱,导致了叙事结构上的破碎化。然而,这部片子的摄影与布景,却还是值得称赞的。
片中最为人所惊叹的,便是一开始的长镜头。鲁小然的父亲擦拭着像,随后,鲁小然凝视着自己的英语奖章,镜头以鲁小然上学为线索,一路沿途或用广角,或用短焦进行拍摄,将时代与地域的特色一一摘取。贵州的苗族特色工艺品,路边的老式爆米花机,银幕上播放着李连杰的经典电影《少林寺》。在这一过程中,摄影师时而拍摄周边,时而将镜头转移回主角,并且以运动式、活跃式的跟拍手法,最大程度上调动观众的好奇心,令观众快速进入影片。其他的一些拍摄手法,诸如借助特殊灯光,也体现了《不朽的时光》在摄影方面的技术含量。由于是青春电影,在镜头的唯美程度上,也颇具看头。众所皆知的是,镜头的好坏,不仅仅与技术有关系,还与整体的布景有所关系。《不朽的时光》这部以年代感为其内核的作品,充分表现出了自身的努力,尽可能的摘取更多的背景信息,尽可能的还原20世纪80年代的平民生活,这样一来,可以保证观众的观影感受足够真实,不被超前的“穿越”元素所干扰。除此之外,闫然在这部影片的舞台布置上大胆创新,摒弃了含蓄做作,而是用一种更直接的方式表达.譬如,蔡国庆和其女友翠翠去歌舞厅找方紫云的哥哥,摄影师将方紫云的哥哥放置在镜头中央。他弹着吉他,周围是狂热而混沌着舞蹈的男男女女,颇有模仿库布里克的《发条橙》的意味。
通过这些时代元素,影片将布景还原到了30年前,它们仿佛提示音般萦绕在电影之中,通过摄影和布景展现给观众。这是因为隐喻性的元素恰恰要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去观众,倘若太过直接,就会失去影片与观众之间的默契,将互动变为主观代入。此外,从技术上来看,由于这部影片的主题在于青春励志,倘若过分的强调时代背景,而忽略了真正应该描绘的六人行,显然得不偿失。所以,导演闫然将时代元素很好的融入了布景和摄影之中,一方面,强调了本片的写实风格,另一方面,证明时代为主角的选择提供了历史条件。
今天,我要向大家讲的就是我们的养护工人。他们把养路事业放在心上,从锄头、铲子,到如今的机械化养护;从尘土飞扬的土路,到如今平坦整洁的沥青路面,他们每天迎着晨曦出门,伴着夕阳晚归,他们的初心从未改变。
他,激情洋溢,充满干劲,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他总是提前做好工作计划、考虑好各种因素,再给每个人布置任务;他总是在现场跑前跑后又絮絮叨叨,我们却觉得踏实、安心;他总是在关键的时刻出现,带着我们破解难题、化解风险,他就是蒙自所的所长周宏明。
他,沉稳内敛,专业技术更是管理所当仁不让的第一人。他现在正在为成为管理所的第一个技师,努力提升自己专业知识。养护施工时,第一个开始工作的永远是他,最后一个休息的也永远是他。他就是蒙自所的副所长杨怀云。
她,巾帼不让须眉,在日常养护施工中,与男同志举一样的锄头,干一样重的活计,并没有因为是女儿身就退缩、抱怨,她是我们女儿军的代表人物,蒙自所的养路工人张丽。
像他们一样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数不清,也数不尽,一代代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养护工人,胸口跳动着的,是一颗为祖国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的闪闪红心。
以前只知道养护一线苦,自从在蒙自所锻炼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养护工人辛苦的程度。有一天,蒙自下着大雨,我和所上的同事们和往常一样出工,巡查S325马新线。刚进入管养路段,我们就发现路边有水沟被堵塞了,积水漫到路面上,给过往的行人和车辆造成了不便,也带来了一定的的安全隐患。杨怀云副所长带着我们下了车,各自拿上锄头、铲子,冒着大雨,开始有序的疏通水沟、清除路面的积水和淤泥。雨水打在头顶,浇湿了我们的衣裤;泥巴溅上脸颊,模糊了我们的视线,但我们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雨水和堆积物堵住的不止一处水沟,我们沿着公路,一处一处的疏通,一米一米的推进。这时候坚守岗位,保障畅通,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过往的司机看到我们冒雨作业,也礼貌地放慢了车速,甚至还有人摇下车窗,说一声辛苦。
关键词:青春期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137
初中学生大多数处于12~14岁左右的青春发育初期,身体心理发育刚刚开始,对于人体的变化,既好奇又无可奈何;渴望知道,但又无法直接向家长咨询。因此,笔者思考、设计这样的课堂告知学生,人的青春期发育是人类生命延续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在人的生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认识到青春期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成长阶段,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既不紧张也不漠视,渡过青春期。②了解到青春期身体和心理会出现的比较明显的变化,比如喉结、声音、逆反心理等。③学会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满足青春期身体发育,维持青春期心理健康。
能力目标:
在分析、交流、讨论中,建立起一定程度上自我了解、自我剖析现状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做到正确地对待青春期,学会如何正确处理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处理方法,保障身心的良好发育。
【教学重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出现的变化。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学会健康快乐的生活。
【教学方法】探究式、启发式以及学生自主自学的教学方法,并全程灌注学-教-练创新新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第一,导入课程。
①投影显示老师本人刚出生的相片。
②引入问题:老师是如何从年幼可爱的阶段长大成人的?现在的老师和幼年时对比是什么样子?(学生通过图片了解到老师可爱有趣的一面,拉近师生情感。请学生观察相片中人物特征,交流讨论。)
涉及到老师本人的生活内容学生平时很难接触了解到,因此探讨此类内容将极大地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学生自学。
①教师出示自学问题:人的身体发育分成哪些阶段呢?青春期我们会出现哪些明显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呢?
②要求学生寂静无声地带着自学问题去了自学。(教师加强课堂调控、指导,了解学生自学效果、及时解决学生疑问。)
③学生自学反馈。对照自学问题,请学生简要谈一谈自己的自学理解,提一提自己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和不解。
第三,人体发育的各个时期。
①引导学生同桌间进行讨论,探讨幼儿园、小学、中学各个时期的情况。
②展示老师本人不同学习时期的相片(幼儿园、小学、中学)。
③引入问题:人的生长发育分成几个时期?大多数人的生长发育时期时间是否一样?生长发育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请学生观察展示的老师本人不同学习时期的相片,进行对比,找出有明显变化的地方。请1~2个学生上台说说所看到的变化。教师指引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出人发育的各个时期以及各时期明显特点。)
通过图片展示,能深切体会成长的过程,明显感受成长的变化,进而自己归纳总结出相应结论,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四,探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①展示青春期前老师的相片和青春期后老师的相片。
②引入问题:为什么青春期身体发生急剧变化?青春期身体有哪些明显特点?青春期男、女性发育上有什么不同?引起这些区别的原因是什么?(请学生观察对比老师青春期前后的变化,同时回忆自己青春期时的变化。思考青春期男女发育的区别。与老师共同分析产生区别的原因,理解男女间的区别。)
通过图片对比可以比较清晰直观地了解青春期前后的变化,以及男女的区别。通过与老师共同分析,增进与他人共同分析、交流、探讨的能力。
第五,探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①播放有关青春期“逆反心理”内容的视频。
②展现有关青春期“逆反心理”内容的事例。
③找1~2个学生简短的说说自己心理上有什么不同了。
④引入问题:进入青春期你和父母的关系有没有觉得和以前不大一样?和以前对比,还和以前一样听从父母的话吗?在与异往有没有和以前感觉不一样了?是否比较注重他人对自己着装打扮的看法了?
⑤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请学生注意观察视频中和事例中青春期心理的变化。说说自己和以前对比,心理上有什么样的改变,特别是对父母看法的改变。和老师共同归纳总结青春期心理的变化。)
通过视频和事例更加清晰地感知到青春期心理的变化。学生说说自己的心理变化,将进一步贴近他们的内心世界,引起学生间的共鸣,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胆量,增强表达能力。
第六,如何正确渡过青春期。
①展示一封或几封学生有关青春期的日记,表述青春期遇到的“尴尬事”、“特殊事”,以及内心的烦恼。
②引入问题:青春期男女将出现什么样的“特殊事”?(月经和遗精)遇到这些事是否应该告诉父母?青春期如何和父母保持好良好关系?怎样和异性进行正常交往?
③学生拿出纸笔,自己编写“青春期那些事”便笺,把自己认为必要的青春期内容和处理方法写入其中。
④教师抽取典型事例,做必要讲解,分享经验,引起学生共鸣,师生讨论共同探寻问题最佳处理方法。(请学生观察日记中展示的“尴尬事”,对比一下自己的“尴尬事”,想想自己的烦恼是否也是这样。认真地编写“青春期那些事”便笺,把自己认为需要的、认为应该的、认为不会处理的内容编写进去,把一些简单好用的处理方法也编写进去。)
通过青春期的日记,揭示青春期出现的那些“尴尬事”,让它们比较不尴尬,同时也能较好地贴切学生内心,更容易引起共鸣。通过合理的设问,学生会有比较多的思考空间,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编写“青春期那些事”便笺既是对青春期问题的正视,也是进一步的自我提高和教育。
【教后思考】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变化特点;了解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要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了解青春期最大心理变化是自我意识的增强。
“也许我本来就应该是个写诗的文学青年,只不过现在‘蜕变’而成了会创造生意的小资。我想以后公司的具体工作不用我做的时候,我就专心思考创意。如果有时间,我还想写写文学和社会评论,最好将来还能写出类似于《英雄》的影视剧本来。”今年秋季,财富新贵江南春应邀来贵州,在本刊参与协办的一个企业管理战略讲座上,向贵州企业家和传媒界披露他的成功之道,并接受本刊专访。
大学抒情时代
身材高大,短发,细长眼睛,总是面带微笑;语速总是很快,很有条理,总喜欢把要说的问题分成一二三四;他的口音告诉你他是上海人,这就是财富新贵江南春。
江南春这三个字太诗意化,很难和一个财富英雄划上等号。有意思的是,读大学时就出版了诗集《抒情时代》的江南春曾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诗人。
凭借在文学上的天赋和成绩,江南春被保送入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当上了学校夏雨诗社的社长。
春心荡漾的校园诗人 “用整个下午留心前桌女生”,回到寝室“轻轻松松写小诗”,在惬意的抒情时代中做着风花雪月的美梦。
“我们的诗人是以学校女生为市场的,诗人通过这个市场来赢得关注,借此获得虚荣的满足。”江南春从产品的角度来阐释自己对诗歌效用的理解。
当在学校的舞场备受女生的冷落后,诗人江南春突然“醒水”,像汪国真一样靠诗歌“通吃”的时代已经过去。一首精美的诗或一本诗集不能换来校园美女关注的眼神和一次浪漫的约会。
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在女生心目中应该更加强势一些吧。江南春决定竞选学生会主席。
为了确保自己胜出,他找了几个相好的朋友当“托儿”,提前设计了一些问题让自己回答,同时准备一些刁钻、尖锐的问题质疑对手。每天晚上分别跟各个系的学生会主席沟通,交流自己对于竞选校学生会主席的观点。当然,这样的交流往往安排在学校附近十块钱就能吃一顿的某个小饭馆。通过这种美国式“竞选”,以负债160元为代价,江南春顺利当选校学生会主席。
华东师大的后门有一个礼品店,买东西时,江南春发现远不如他帅的老板都更受女孩子青睐。就连卖水产的小老板赚了钱,也会受到女孩子垂青。
事后被他称为“人生最大转折点”的机会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一家影视广告公司发函到校学生会招聘一名兼职业务员,底薪300元,有提成。
学生会主席江南春隐瞒消息,自己去应聘,从此踏上广告之路。
年底,江南春有了5万元存款。大学三年级,江南春在学校舞厅请女孩子跳舞时,一同出场的还有一部砖头似的移动电话,市值两万余元。这时候的江南春,享受着虚荣心的满足带来的。“当时,我在学校的知名度很大,我最满足的是从校园走过的时候,很多女孩子会在旁边看我,然后她们会说:‘那就是江南春……’”
考试临近,江南春就会向听课笔记记得最详细的女同学求援。
他最看重的校园收获是:“大学是一个让你思路开阔、懂得与人相处的地方。”
现在腰缠万贯的江南春凌晨2点以后睡觉,早上7点就起床工作,日程表上是无尽的出差和会议,“如果我能选择的话,真希望大学时代的生活可以重现,大学时候的恋爱是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工作太忙,“自大学谈过恋爱后,就基本上和爱情绝缘”。
“每当清晨,我在睡梦中醒来,睁开双眼,就感到自己又重新地复活,当我翻身下床,看见昨夜一首略带缺陷的诗还站在狂乱的句法中,我觉得那种感觉分明就叫作幸福。假如时光不使它流失,我相信它会更加纯粹。”这是江南春为自己的诗集《抒情时代》写的序中的一段话。以前纯粹的诗歌带来的那种强烈的幸福感,毕竟已经流逝,如今起起落落的股票指数是否能为这个当年的诗人划一条优美的曲线?
创业抒情时代
无论是在竞选学生会主席的时候安插自己的“托儿”帮忙,抑或是隐瞒信息应聘广告业务员成功,还是利用自己的小聪明对商厦老板“空手套白狼”,江南春在大学期间的成就已经证明他所具有的成熟和精明。
大学毕业前江南春的存款在5位数上向6位数逼近,但还不够注册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他“借鸡生蛋”,与几个伙伴合资,注册成立永怡传播公司。
1995年底,江南春通过朋友关系,当上当时世界出名的IT出版集团IDG上海办事处主任。江南春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很短时间内,永怡传播占有了上海IT领域广告市场95%的份额。
到2000年,突如其来的互联网给了江南春非常不一样的感觉,按他的说法,那个时候,公司是“钱赚疯了”,公司的“账号满了”,公司也被权威媒体评为“中国十大广告公司”。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客户一下子销声匿迹,自身的互联网业务亏损严重,永怡传播的一根支柱瞬间倒塌。这段日子留给江南春的记忆是:“你感觉那不是钱在烧,是你十年的青春岁月在烧。”
2002年春节,创业十年的江南春破天荒地给自己放了7天假,啥都没干,从大年初一开始,坐在一间书屋里“闭门思过”。他发现,在传统的广告领域,自己不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受后来成为“中国首富”的客户陈天桥的影响,江南春开始反省自己的业务模式,希望能够“自己创造一个产业,然后快速地在这个产业得到垄断地位”,“什么时候广告会被人接受?就是当你处在一个比广告更无聊的时间里。”电梯门上的粘贴广告给了他灵感,楼宇电视广告传播网络应运而生。
2003年,江南春创立分众多媒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和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与他公司在同一楼层的风险投资巨头软银公司,有人开始关注这个总是忙碌的年轻人。随后的几次长谈,软银公司的投资团队被楼宇电视的发展前景打动。江南春请来华尔街的专业人才,改造自己的公司。随后,鼎辉国际投资、DFJ、高盛等数家投资公司纷纷将巨资注入分众。
江南春迅速地带着他的液晶显示屏在全国跑马圈地。2004年年底,分众传媒总共有1.5万块液晶屏和部分等离子电视挂在全国各地不同楼宇电梯旁的墙上,总营业收入已经为2.4亿人民币。
美国当地时间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当日收盘价总市值约8亿美元。CEO江南春一夜暴富,成为第一个按响纳市开市电铃的中国传媒企业老总,身价暴涨至2.7亿美元,远超数字英雄张朝阳。
从美国回来,江南春的创意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2005年10月15日,江南春以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框架媒介的100%股权,将框架媒介的全国性网络悉数纳入分众旗下,完成国内最大宗媒体购并案。
在大学一年级,江南春还“强烈批判做生意”,认为“这是一个诗歌没落而卡拉OK盛行的时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走上了广告之路。以前在永怡传播,江南春说得最多的两个字是“变态”――改变消费者的态度。“现在我希望自己拼命工作,取得成功,受到许多人关注,这样很幸福,但是,我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这么一个人:每天无所事事,随处走走,晒晒太阳,45岁以后吧,年龄阶段不同,理想是不同的!”
“我任何一次锐意的进驻,都会导致一个更为繁忙的黄昏。”这是7年前江南春诗集《抒情时代》中的一句话,也是他人生经历的一种写照。
不同的是,7年前与爱情有关,7年后与财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