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育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体验;阅读能力;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首先要让高中生热爱阅读。只要不是于健康无益的书,不管是漫画还是小说都可以读。这样日子久了,学生会发现从书籍中可以获得很多,他们会由衷的觉得看电视比看小人书、漫画书差劲多了。这一点热爱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可贵的,要知道现在的孩子花费在电视前的时间远比书籍上多得多。其次我们要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自己必须热爱阅读,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做好学生的榜样。再者我们可以经常安排一些时间和学生交流阅读中的快乐、喜悦、收获,把各自喜欢的作家作品带感情的介绍给大家。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同学间的相互影响下,就会更好地向书籍靠拢,更好地感受读书的快乐,就会有阅读的渴求,就会有读书的兴趣。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课堂的主角,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放手让他们亲自尝试,让他们在获得知识、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克服困难,挑战自我获得成功的喜悦,锻炼和提高独立能力。如在阅读教学中的初读这个环节上,第一关是扫除文字的读音障碍,根据学生好奇、自信的特点,和他们商量“让老师带着读还是自己想办法读通”,学生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自己读。读课文时遇到不会读的字,他们也是自由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如有的看上下文猜字,有的请教教师、同学,有的借助拼音。再如,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你读懂了吗?你有什么弄不明白的问题”时,学生表现的欲望极为强烈,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人人争着在小组或班上交流自己的所得所疑,回答正确或精彩的,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回答不正确的,学生当“小老师”给予帮助,老师相机点拨。这样,学生会读的,我不教;学生理解的,我不讲,决不包办代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的教学活动中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发挥独立阅读的主动性,培养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的原则。
阅读训练中,要使高中生学会把自己头脑中零散的、无系统化的知识组织起来成为有系统的知识结构。系统的稳定的认知结构是顺利地吸收新知识、促进知识迁移的有利条件。因为新知识只有在与旧知识的联系与比较中,才便于接受和贮存。新知识的输入,又补充、调整、更新原有的认知结构。因此,使认知系统化,是进行阅读能力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阅读过程中,认知的系统化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是知识的系统化。语文课上学习的各种知识,往往是不系统的,既不易记忆,又不好运用。所以,要教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整理好,使其系统化。整理的方法有: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条理连接等。通过分析比较,认识各种知识的共性和个性;通过分类归纳,将相同性质的知识归在一起,分成几大类别;通过条理连接,将各类知识加以排列,找出线索,理清脉络,按各种不同关系(并列、因果、串联、从属)结成网络。第二是认识的系统化。指对课文或课文中某个方面的系统理解,对一个单元或整套课文的系统理解。没有认识的系统化,很难达到理解,更难达到深入地理解。语文教学实践中,关于整理知识的方法有图表法、卡片法等。
它使语文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师资队伍能力和素质跟不上时代要求
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师资学历达标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农
村语文教师),观念陈旧,实际教学水平达不到规定要求,知
识老化,手段落后。因此,要胜任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工作,教
师们就得脱胎换骨,重塑自我,努力重建与现代语文教育相
适应的能力与素质结构。地市级开放大学是培训在职中小
学教师的主要阵地。作为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
我想就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谈谈汉语言文学教育(师范方向)
与中小学语文教育应该实现对接,才更有利于促使这些在职
进修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和能力得到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发
展,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建树,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语文教
育的发展。下面就两者之间的几点“对接”来谈谈我的看法。
1 开放教育理念的对接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其最大特
征就是“开放性”,以开放的心态、开放的眼光和开放的姿态
引领教育的时代潮流,实现着教育的跨越和创新。新课标背
景下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关
注学生的情感和生命意识教育等等,打开了过去语文教育
只注重工具性教学的封闭状态,呈现出开放多姿的人文性
生命气象。因此,开放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的
教师义不容辞地要承担起中小学语文教师灵魂塑造师的责
任,加强对新时代开放教育意识和理念的宣传灌输,从而让
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中小学语文教育实现观念和教育目标的
一致。
2 自主学习能力的对接
在学习方式上,开放教育以学员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
为主,学员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由学校和老师领着走。他们
在老师的引领下,采取多种形式自觉学习。开放教育的课程
资源种类很多,如IP、VBI 课件、双向视频节目、教育台节
目、教学平台与本学科常用网站,观看中央电大与省电大下
发的多媒体CAI 课件录像带、录音带,以及学校摄制的相关
教育教学活动录像带、光盘等。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充
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和教师精心选好的资源片段,重点把每
一种课程资源的性质、特点、内容掌握好。新课标形式下的
语文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从而激活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欲望,
为终身探究学习打下基础。实践证明,中小学教师只要在开
放大学里接受过这种学习培训,他们就会自觉地运用到教学
中,指导学生,把学生也变成会自己学习的人,实现开放大学
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中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对接。
3 建构知识的对接
开放大学的学员大多来自基层,由于知识面窄、知识量
薄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建构知识。开放
大学的教师就要引导学员以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去建构知
识。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为例,首先要让学员掌握中国
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搞清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每个阶
段都有哪些著名的作家、作品,这些作家、作品又分别属于
哪些文学流派,各流派之间相互区别的艺术主张与艺术特
色是什么,流派与流派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联系,学员能否比较熟练地画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网络示意图来。其
次,能画出示意图还远远不够,在掌握概貌的基础上必须充
分利用课程资源,进一步深入学习某些重要的作家、作品,
辅导教师要有选择地示范如何整合利用课程资源,如何从不
同角度深入解读作家作品,从而引导学员举一反三。辅导教
师根据信息反馈情况,通过组织学习专题讨论、问题交流和成
果分享,进一步激活学员思维,优化学习策略,完善知识结构。
经过这方面培训的教师再走上讲坛,他们就会善于自主分析课
文、理清脉络、构建新知,语文课就会变得灵动而新颖。
4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对接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的人才。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实施方案》
要求培养“具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良
好的汉语言文学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专业业务上“具
有较强的文学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和检索古
典文献,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由此可见,
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地市级开放大学教师的
重要职责。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实践性课程的建构可以充
分发挥中小学专家教师的实践智慧,开设灵活而实用的第
二课堂活动,精心设计融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综合性和
实践性于一体的系列讲座。在具体的实践环节,则可以通过
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社会调查、阅读实践(作品鉴赏)以及
论文撰写等活动,实实在在锻炼和提高学员教学能力及写
作能力。而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强调“生活即课程”,引导
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运
用知识,并积极地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充分体现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生活是语文教学永远的内容。从这个角度而言,开放大学实
践教学很好地实现了与中小学语文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的
衔接。
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让中小学教师实现这一目标,开
放大学的教师在教学上就要引导学员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
答案或结果,鼓励应用新方法、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进
行多向思维,指导尝试从多种角度去解读文本,并善于把它
们综合为整体认识。比如朱自清是散文大家,他的《绿》、《荷
塘月色》、《瀑布》等作品选入中小学教材可谓有口皆碑,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备受推崇。但台湾作家余光中对朱自
清的作品就有非同常人的见解,认为“他的观察颇为精细,
宜于静态的描述,可是想象不够充沛,所以写景之文近于工
笔,欠缺开阖吞吐之势。他的节奏慢,调门平,情绪稳,境界
是和风细雨,不是苏海韩潮。他的章法有条不紊,堪称扎实,
可是大致平起平落,顺序发展,很少采用逆序和旁敲侧击、
柳暗花明的手法。他的句法变化少,有时嫌大俚俗繁琐,且
带点欧化。他的譬喻过分明显,形象的取材过分狭隘,至于
感性,则仍停留在农业时代,太软太旧。他的创作岁月,无论
写诗或是散文,都很短暂,产量不丰、变化不多”。教师就是
要敢于引导学员接触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声音,以便拓展文
学视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导学的对接
开放大学的现代远程教育,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学习
过程的进行和学习资源的整合等等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使
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辅学教师都具有驾驭现代信息技术
进行导学的能力,他们很熟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全部或
相关技术手段,包括制作网页、制作运用课件、操作自动答
疑系统和交流系统、使用多媒体技术等进行网上教学等。教
会学员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从事教学是一项基本要求。中小
学语文教育中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广泛的
运用,并显示出它独有的优势,成效显著。语文多媒体教学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
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对课文的赏析能力。但对于农村中小学
语文教师来说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却是一个薄弱环节,因
此,到开放大学进修学习,无疑为他们今后使用现代信息技
术进行语文教学架设了桥梁。
6 实现丰富人文关怀的对接
教师的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远程教育学员
在人对多种媒体的格局中人气不足、友情缺乏、教学场不强
等缺憾,也可以纠正成人教育的知识化倾向,同时还可以激
发、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文学是人学,只有当它真
正进入了人的心灵,才能让人体会各种生活滋味,从而丰富
情感、陶冶性情、塑造灵魂。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师首先会通
过营造欣赏氛围,让优美的文学作品陶冶人、塑造人。同时
增加教学情趣,用多种指导形式关注人、引导人。如教师在
电话答疑时,一接通电话首先应问候学员,在答疑过程中做
到热情、耐心,语言风趣、优美,尽量赞赏学员的进步与收
获,鼓励学员不懈努力,体现出教师对学员的关心和以学员
为本的高度认真负责的师德风范。构建交往互动的教学机
制,以对话合作方式激发人、解放人,这样有助于建立学员
的学习集体感,使他们逐渐养成互相关心、平等合作的做人
习惯。这与中小学语文教育强调的语文教学要注重人文性
和构建师生民主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有利于中小学语文教
师向学生展示美好人性的一面,并自觉培养学生丰厚的人
文关爱,发展其人文品格。
参考文献
[1]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实施方案./file_
post/display/read.php?FileID=8403.
[2]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qinhuai/wenhua/moban.
jsp?article_id=196.
[3] 试论《追忆似水年华》./photography/gif/f5/-
zhuiyisish/003.html.
语文教育不应该是我们现在所强调的如何写介绍信、报告,如何写作文的教育学科,而是应该注重文学性教育理念的学科。作文,不应该是格式化的八股文,应该是学生文学艺术感受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产生的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的体现。现在,写作能力训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比重太过,我们不应该过多的灌输给学生如何写公文、新闻,如何写记叙文、如何写说明文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放在高等教育中去解决,公文怎么写可以放在大学文秘专业教,新闻怎么写可以放在大学新闻系教。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把这些职能性的或技能性的要求剥离出去,语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变成一种基础素质教育、基础知识教育,不要逼着学生去写作。因为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思想积累,更重要是还没有相应的语言感受性方面的积累,这时候他写的只能是生搬硬套的模式化、公式化的东西,写不好,写不出,就只能是抄,不是外观上抄,就是精神上抄,要知道写作的本质是自由和创造,离开了这两项,写作就什么也不是,与其让学生在“写不出”的情况下把写作变成抄袭、模仿,还不如不要他们写。再说了,要中学生写那么复杂的作文,到底有什么意义?这还是有疑问的,一个中学生能写信、能写便条就已经可以了,文学创作应该是大学作家班的事儿,公文写作应该是大学文秘专业的事儿,没什么必要对中学生提那么高的写作要求。所以,我们现在要降低对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
语文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应该把文学性、艺术性放在首位,把阅读能力放在首位,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教会了学生写那些八股的作文,却没有教会学生真正的用自己的脑子读文字作品,一个中学生如果他连鲁迅的小说都看不懂、读不顺,能写作文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语文教会中学生的应该是文学欣赏力,应该让他们学会读——具有阅读理解能力,例如:阅读鲁迅、巴金、沈从文、贾平凹、莫言等现、当代伟大作家的作品。爱好这些作品,自然会掌握好中文,但是,我们现在恰恰是本末倒置,教了他们太多的写作方法,教了他们太多的支离破碎的语法知识,教了他们肢解范文的方法,例如:中心思想,写作大意等等,却恰恰没有教他们什么是文学,如何读文学作品,怎样用自己真诚的灵魂和生活经验去和作品的描写呼应,去受作品的感染,许多初中毕业生甚至读不了一本电子产品说明书,我看这样的学生,即使有了高中文凭,其实还是文盲。
我们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似乎并不是一种人文教育,死的东西太多,活的东西太少,甚至把古文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变成死记硬背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悲哀。我认为:诗词曲赋,在中学教育阶段,不必学那么多。简单的唐诗、宋词,让学生学会欣赏,是必备的。但是,只能是选读。毕竟它们是死亡了的语言形式,不是现代人所必须的。中学生不容易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理解我们民族的精神,因为这些东西在唐诗宋词里并不典型,而是在更加深奥的《庄子》、《论语》、《诗经》、《尚书》里,但是这些显然应该放在大学里去讲。中学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现代汉语言有理解的能力,欣赏的兴趣,或者说有比较高雅的语言文学情趣,让他们对语言作品的感受并不是仅仅限于情节,不仅仅是猎奇,要让他们能够欣赏丰富的人物形象、复杂的人物性格,进而欣赏其中的思想。所以,我认为应该加大中学生的阅读量。一个中学生毕业的时候,如果没有十部中国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不了解十位左右的现代文学语言大师,那么,我认为他在语文方面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
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语文教学生的是什么是善,什么是人性。给学生的范文应该是一些写平民生活的优秀作品,要让学生回归到平民立场上去。不要让那些写英雄人物、写历史大开合的作品唱主角,这种范文常常会给学生一种错觉:只有英雄才值得我们去抒写,作为平凡善良的普通人,是不值一晒的。我们要把关心普通人生活的作品、写日常生活的作品放到教材中去,写一些真诚的善良的东西,要把对和平的追求,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放进去。美国的学生在被问到他们的人生理想时,常常会有说“将来要做一个木匠”、“一个流浪歌手的”,而中国的学生大多选择做英雄、做科学家,为什么?我们没有平民教育、生活教育,事实上哪有那么多人能成为科学家呢?让一个没有天赋的人产生做科学家的梦想,不谛是害了他。现代基因学已经证明,人类中能从事发明创造的人概率上不超过5%,如果一个人没有天赋却一定要做科学家,实际上给他的人生带来的只能是不幸。
“语文教育要担负起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康人格的任务。”(参见赵厚玉《语文教育学的现代阐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人文精神是人类自我关怀的意志力量,将“以人为本”演化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其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参见徐志坚《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第6期)新课程改革在科学发挥语文工具功能基础上引发人们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努力建构愉悦生命的教育教学氛围。语文精神是人文精神,是由语文课程的人文属性所决定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语文重要义项之一的语言能够记载人文发展的足迹。语言既是人类生活、活动、劳动的交际工具,也是思想、意识、观念、精神的交流工具,语言发展史,就是人类文化的发展史。著名作家王蒙说:“学好中国语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4期“卷首语”)振奋语文精神,则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保障。语文课程洋溢着丰富的人文气息。语言文字不仅是一个人类交际的符号体系,而且是一个生命轨迹,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具有文化代码的性质和鲜明的人文属性。语文精神包容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穿透到各学科知识领域。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培养人具有人文情怀,从而增强人格魅力。语文本身就是人文的结晶。“人文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以培养完善的人格为终极目标,即培养身与心、理智与情感、知识与道德、科学与艺术等都和谐的人”。(参见赵厚玉《语文教育学的现代阐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语文课程教学不仅培养学生掌握交际、交流、思维、表达等语言工具,而且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升思想境界,修炼人文素质,从而养成语文精神,放大人格魅力。如果说人文精神是语文精神大厦的创意之魂,那么知识、能力等要素便是这座大厦的支柱和椽梁,没有知识的铺垫和能力的夯实,人文精神就无以为寄,语文精神大厦必然成为一堆废弃之物。更何况,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非是分化、割裂和对立的关系,两者之间紧密联系、有机渗透、相辅相成,形成和谐的“统一”。所以,我们在发掘人文功能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其工具功能,要在语文教育发展中有效运用辩证思维,以语文精神观照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另外,我们的语文教师缺乏人文精神培养机智,这是制约语文教育人文发挥的一大瓶颈。人文精神培养机智的形成,决定于语文智慧力量。语文教师要能够学会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高深的立意和新颖的方式,灵动地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契机。即情即景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机智,实际上就是灵感跳动的教学发明,能够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优势,开发出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教育机缘。
二、语文精神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意志倾向。语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推论依据是,语文教育活动过程中主体素质的建构不可缺乏由进取力量和探索心智孕育而成的科学素养,要“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语文精神的科学意蕴,可以勃发出真、善、美统一的精神力量,成为推动主体素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法国细菌学家尼科尔告诉我们:古代秘鲁语用同样一个词“hamavec”来表示“诗人”和“发明家”两个概念。这表明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艺术和科学之间的融会贯通。李政道在《〈科学与艺术〉跋》中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语文课程凝聚着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同时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精神,说明类、议论类的文本资源如此,文学作品也是如此。语文教育在学校教育所有学科课程中,最具有精神感召力,首当其冲应当肩负起科学精神熏陶和催生的重任。语文教育的宗旨不是为了传授科学知识,而是要着力培养和弘扬科学精神。教师要在语文教育互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示范和感染作用。语文教师自己要具有正确的科学思想和观念,在语文思维活动中吸纳和整合科学思维方式,在浩瀚的语文课程资源中增强科学意识,坚定科学信仰,引导和感染学生自觉加强科学修养。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学习个性。要促进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教给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科学信仰。挖掘教材中的科学资源,让学生激发科学情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科学精神,在语言教学的同时,以科学精神来感染学生。
三、语文精神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思想、意识、文化、习俗、性格、信仰、价值观念和追求等共同特质,是各民族赖以生存、生活、发展的核心和灵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建构和放大的历史和现实的足迹,也闪耀出民族精神崭新未来的金色光芒。语文教育民族精神建设,杜绝狭隘的民族主义,反对腐朽的民族思想,倡导、践行科学和民主、团结和平等的思想理念,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全方位整合世界各民族的精神力量,广泛吸纳世界各民族优秀精神元素,为锻铸“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的语文精神创造了有利条件。以语文为引领的“教育对于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宣传、渗透和融合的基础作用,对于形成民族自强意识、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发挥着重要的关键性影响”。(参见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41页)语文精神在感染和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程,激发有效培养机制。增强民族创新意识。我们要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语文教材内外民族创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真切感受创新带来的文明成果,感染学生热爱、奉献祖国的民族心灵,在语文精神养成中形成坚定的民族意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领略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明风采,感受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浩然正气,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让学生懂得在语文学习中生成和发扬民族精神,充满理想,坚定信念,不怕吃苦,勇于攀登,发展语文素养,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创造条件。综合陶冶民族情操。应当积极发现活动机缘,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方略,让学生在合作互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养成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情操。
四、语文精神是人格精神
人格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包含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要素指向;人格精神就是人的个性特征的稳定倾向性。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民族精神等培育重任,最终要归结到人格精神的培养上。主体教育将人的素质和精神的培养突出到了至高位置,强化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人格精神,而素质教育更是以人性因素复合而成的人格精神的培养为要旨。陶行知先生早在《百候中学校歌》中写出了广为传诵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改革的远大目标直接指向于人格精神的教育本质。语文教育发展是完善学生人格精神的生命场,语文资源的丰富性、知识的基础性和培育的综合性等特征,构成人格精神养成的优越条件。语文教学应当激活人格精神培育机制:以逻辑思维训练优化学生人格的认知结构,以伦理道德熏陶优化学生人格的伦理结构,以审美素质的发展优化学生人格的审美结构。在语文精神培养过程中张扬人格魅力,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谋求语文教学人格精神的培养方略。营造愉悦学习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语文教学氛围,是新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环境条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真正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发散思维,不仅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健全学生人格精神的基础动力。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多元解读、多元思考,着力训练发散思维能力,放飞想象翅膀,才能领略语文教学的丰厚意蕴。养成自主探究习惯。语文精神的人格面貌,是在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中塑造而成的。“必然是人格对人格的陶冶,学科知识、做人之道、人生理想往往不是从书本习得,而是由教师———作为活脱脱的人———‘传染’给学生”。(参见赖配根《点燃教育精神之光———我为什么编〈新经典课堂〉》,《人民教育》2011年第3期)学生人格的塑造也客观上经历了“依靠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合作———学生自主修炼”的递进过程。能够脱离教师学好语文,提升语文素质,养成语文精神,塑造人格品质,实现人生飞跃,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语文教育的内涵
听、说、写都要靠语言,中国语言要塑造“中国心”,就是说,要具有中国人的灵魂。比如:中华民族崇德重义的风尚,要强务实的人生态度,见贤思齐的理想人格,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礼仪之邦的伦理原则等,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学国语言中,理应接受、培养和发扬光大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具有两个文明素质的中国人。
(一)语文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
1.语文教育为人们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一种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学会听话,学会识字写字,进而学会读书作文,通过训练逐步形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来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
2.语文教育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基础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受教育者比较准确、比较全面地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有众多的课程当中有一门课程的内容比较特殊,那就是语文,语文所教授的材料跟其它学科很不一样。一部语文教材几乎可以说是青少年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的微型“小百科”。这对于充实和完善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素质关系极大。
3.语文教育为学生提高认识、丰富情感、激发思维提供一个有血有肉的赁借物。语文学科指导深重阅读的那些典范的语言作品,往往是作者对于自然、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一些卓越见解和独特感受的集中体现。学生读这些作品,不便从“写什么”方面增长了知识,而且从“怎么写”这个方面获得启迪,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丰富自己情感内涵,激活自己有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语文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
(一)转变陈旧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要充分认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异化了的教育现象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生,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抓了智育,丢掉了其它,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提出素质教育,其目有是使教育的本质回归,提高素质教育,是力求实现教育发展人的功能,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期为国家不断地大量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二)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
1.凸现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要充分地控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地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从小逐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2.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必须加强字、词、名、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三)实行开放性教学开放性小语教学有自己明显的特征
1.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实行“三沟通”的原则,即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好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沟通。
2.实行“四维课程”。“四维课程”指小学语文课由四个块构成:语文的课堂教学;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和兴趣课;语文的社会实践应用;环境语文,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这样,构成了开放性小学语文课程结构。
3.以训练为主。一是要突出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低年级突出在“读写中识字”;中年级“以读为主――读通、读懂、读熟、从读到写,在读的基础上落实重点训练项目”,高年级增加自学份量――采劝四步教学:自学报告――讨论深化――总结纳――课外扩展“,强化实践环节,培养自学能力。二是渗透学法指导。三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训练的归宿。
小学语文课学习的最基本资料是课本,课本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载体,对学生的影响十分大。所以,教师想要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就要充分把语文课本利用起来,把课本中的一些典型的事例用思想教育的思维去发掘,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之上收获思想品德教育。教材中的课文的涉猎虽然是十分广泛的,但基本上都在透露着一种正确的价值倾向,教师要做的就是挖掘课文中的积极正面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方面或几方面,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品德。比如,在学习古诗《悯农》时,小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的含义不是很深刻,现在相对较好的生活条件也不能让学生领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滋味。笔者就结合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看到农民种地的辛苦和粮食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小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
二、挖掘学生的真实感情,让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结合
小学生活泼烂漫,对很多事情和事物都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和情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暴露自己情感的偏好和取向、教师再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材料,选择优质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学习,感受文学作品中饱满的情感,让这种情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比如,为了教育学生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感受革命先烈为今天的和平所付出的努力。笔者选择了放牛郎王二小的事迹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因为王二小的年纪和我们的学生的年纪相仿,同龄人之间的感受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我为学生讲了王二小保护村民的事迹。学生听后十分感动,我又让学生学习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学生听后更加感动,爱国教育就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
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影响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智还处在发展阶段,对很多事物的理解可能会不到位。如果教师盲目采用讲述和灌输的方法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话,学生不但可能无法理解透彻,还很可能会产生厌学的抵触心理。教师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更多的直观思维去理解。其中,创设情境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师要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魅力。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创设情境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采用课本剧。课本剧的剧情丰富,学生能够还原课本,并参与其中,学生对这种表演的感受也很深,所以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比如,在学习《晏子使楚》的教学中,我找了学生分别扮演《晏子使楚》中的几位的主要的人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晏子的幽默和智慧,以及大度的风范。学生在快乐中感受到了思想品德的教育的内容。
四、找到合适的机会
在课堂上予以点拨思想品德的教育除了要集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之外,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时,教师不必刻意地强调思想教育,也可以适时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同时,语文教育的主要的内容还是要进行课堂教育,千万不可以为了过度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本末倒置。教师要在学生感到迷茫的时候,适时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法去点拨学生,让学生感到恍然大悟,而加深印象。
五、结合历史典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教师素质 提高途径
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它的校舍、环境,也不是看它的教学设施或设备,关键是看教师队伍的水平,看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样,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做一名好的语文教师呢?
一、具备文史哲多元学科综合性知识结构
语文是文科类综合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和广泛性、独立性和兼容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综合知识的基本特征。这种整体特征,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各种文科知识的同时,自己要尽可能多地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事实上,语文学科不只是一种综合性知识体系,更主要的是一种综合性能力的构建。只有把握住语文学科这种多元综合性的特征,我们才能在素质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求得语文教学在课堂结构、教学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大的突破。语文教学必须从理论上宏观上转变观念,放在动态中去研究,在发展中寻求规律,重新认识语文学科的特质和价值。语文教学的个性特征,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把单纯提高学生的读写应试技巧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和谐发展。以上语文教学的特征和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实质上也是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在知识结构上追求多元化,单科突进或偏科的做法,是不能适应综合性语文教学的。目前,语文教师在高等教育阶段主修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没有接受哲学、历史、社会学等跨学科的系统教育,因此,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如何加强继续学习,扩大知识面,改善已有的知识结构,是适应语文教学的必需。
二、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所谓大语文教育观,就是把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学校语文教育与家庭、社会语文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搞好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必须在课堂外下工夫。大语文教育观的理论,要求教师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发展,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以课堂为轴心辐射关涉语文的全部活动领域,促成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块语言环境的有机统一。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素质教育“全方位”育人,培养“全人”的教育宗旨。大语文教育观更多地注重教育的实践,这是语文教师在高等教育阶段无法从课本上学到的,只有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才有可能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语文教师必须从教育实践出发,结合教育学、人文科学的相关理论,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丰富教育经验,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提高贯彻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现代教育思想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应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协调性、全面性、统一性和兼容性。三是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具有愉悦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发展性。要达到以上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必须从应试教育的轨道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活动,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它的危害:一是教育主要面向少数学生;二是教育内容偏重智育,轻视德、体、美、劳诸方面,忽视实践和动手能力,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三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育的规律。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和健康的个性为宗旨。素质教育要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只有把握住语文学科的多元综合的特征,尤其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特质,才能使语文课上得生动形象、灵活机动、游刃有余,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完成由学校语文、考试语文向社会语文、应用语文的转变。
四、通过创新性学习,提高素质
一支高素质的专职教师队伍是搞好教学的中坚力量。教师担负社会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塑造下一代的崇高使命,也是探索构建新的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力量。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自己先要开展自主创新性的学习,围绕素质教育和大语文教育观的理念,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
语文教师的在职继续学习,要注重探索与建构自主创新性教育体系。首先要拟定“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的教育目标。充分运用课程教材内容中的潜在教育因素,以自主创新性学习为尺度,调整、补充与拓宽、充实新的综合性知识。其次要借助一系列学习中介要素,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对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优化组合。针对语文综合性多元性的特点,学习应该是多元的、全面的,不能单纯依靠某一中介要素进行。科学实验证明,全面学习可使大脑两半球协同参与,有利于言语和非言语学习形式的紧密结合。再次,要调动各种教育因素,拓宽教育的空间,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也要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开展阅读、交往等实践活动,逐步养成探索性学习的习惯。
从根本上来说,自主创新性教育离不开现阶段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学习化社会这一总体背景,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向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教学体系迈进。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成人“继续教育、再教育”的系统(包括学历的与非学历的,在职的与非在职的)已呈现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交叉网络与格局,已经展现了全民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的无限广阔前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的自主创新教育更是不可缺少。
关键词:中学语文 德育教育 以道育人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广泛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走出离开教材离开教材的思想内容进行纯工具训练的误区,要把社会的主流价值(如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等)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1.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的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教材的思想点,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之中,21世纪需要德才兼备的人,这样的人才是从学校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重任就落在了教育者的肩上,尤其落在语文工作者的肩上,这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语文工作者既要教书,还要育人,做好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
2.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与艺术探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当然语文教学应以语文教育为主,不能因为强调德育教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主体。因此,德育教育在教育中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与艺术。
2.1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
2.1.1阅读教材。进行情感教育在讲解课文之前,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明白文意,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感情,新的语文教材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有情景交融的诗歌,有诗意盎然的散文,有引人入睡的小说,有催人泪下的剧作,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朗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可使学生了解志愿军战士,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德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使他们深切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1.2分析教师,进行德育教育。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有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现在有些学生迷恋电脑游戏,而心浮气躁,面对纷繁复杂良莠并存的快餐文化,难以辨别真伪。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3.美德教育
3.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3.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3.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精神产品,并不全盘否定历史上所有的道德传统。事实上,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就是很好的文本。
4.人生观教育
4.1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德育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应该包括诸如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构建;包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构建;包括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知难而进等品质在内的意志目标构建。
>>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研究 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中大学语文教育的运用 试论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试论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基于职业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双轨式”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培养人文素养中大学语文教育的功能性分析 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探析 浅析高职《大学语文》中生命意识与人文关怀教育渗透 浅谈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教育 浅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养 论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作用 论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育 人文素质的培育与高职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语文中培育人文精神的路径综述 利用《大学语文》教学,培育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教学培育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思考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人文素养的培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徐水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一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4,(23).
[5]霍松林.我的学习经历和体会[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3).
[6]马克思.剩余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