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方建筑范文

西方建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方建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西方建筑

第1篇:西方建筑范文

黄锡G:这个问题是我们业界不断探讨的问题。这方面,老一辈建筑师梁思成先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虽然也去了国外留学,但是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倾注了一生的精力,他所做的田园考察、古籍文献的梳理工作,将我们祖国的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工程设计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如,对古城的保护、北京市城区的规划等等,他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像他这样去学习西方先进理念而不忘本土的传统文化,很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在改革开放时期,在对待西方的建筑理念上,我觉得我们还是具有很开阔的心态。在早期建设十大建筑的时候,曾说过,古今中外皆为我用。我们不能拘于某一种文化,我们需要一个多元的文化。西方外来文化我们不拒绝,也不盲目跟从。但是,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怎样把握这之间的度还需要我们建筑师的努力。

主持人:您在医院建筑设计的广泛实践中,是怎么把握这个平衡的?

黄锡G: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公认美国的医院建筑好。而在我做医院建筑时,是不主张用大进深平面的,而是选择带内庭院的半集中式平面,这是很能有效解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手段。对比来说,美国的医院是24小时人工照明。但在国内医院,虽然设有中央空调系统,但春天和秋天是不开空调的。我是积极主张这种布局的。再举一个例子,美国的医院多是单人间,单人间是不是好呢?私密性、舒适性、防交叉感染是很好。但是,对我国来说,要结合我们的国情。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虽是世界第二位,但是按人均算还是很低的,所以在具体设计的时候,我们不能照搬西方,不然就会走入误区。

主持人:“十”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美丽中国。您认为建筑文化理论研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美丽中国中如何发挥作用?

黄锡G:建设美丽中国,要致力于国家的小康建设,这个在“十”报告当中已经提出来了。我从事的领域是医疗建筑领域,医疗建筑和其他建筑有一些差别。医院建筑的功能性比较强,跟文化建筑、博物馆建筑等是有区别的。我们也在探讨医院的功能性和医院的医疗环境以及文化意境如何兼顾,如何将建筑文化融入医院建筑是我们面临的极大挑战。我们一方面改善医院效率,一方面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域环境创造出适合我们国情的医院建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您的建筑思想是什么?目前中国提出大力发展城镇化,对我们建筑界有什么影响?

黄锡G:城镇化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医疗服务体系怎么跟上。我们建了很多大医院,也建了很多小医院。但是我们的医疗服务体系要改善和完善,除了我们建筑师的努力之外,还应该有公共卫生其他领域专业,要一起来使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建了大批大工程,我们的建材选择、施工能力、建设条件与以前大不相同。近年来国家对医院建设的投入比较大,就我研究的领域来讲,医院建筑除了外观、医疗环境、空间造型之外,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怎样以病人为本,包括病人切身接触的细部空间,哪怕座椅、门把手的布置,这些在国外都做了很多很细致的研究。这一点,我们还有所欠缺,我们做的许多大工程,工程量很大,但是怎么精细化值得深思。我认为,一定要把钱用在刀刃上,真正把钱用在为病人和医护人员创造更好的环境上,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主持人:我国医疗建筑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差距在哪里?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黄锡G:从这些年来看,政府对医院建筑的投入资金还是比较大的,包括各个省市的投入也比较多。对比国外,在建筑本身的设计方面的差距不像我们想象那么大,但在理论探索、体系化程度上我们还有距离,在科研方面还要努力加强。医院设计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这三大流程还有很多细节性的东西有待探讨。社会各界在这方面有很大期待,所以我们技术人员也要狠下功夫。

第2篇:西方建筑范文

【关键词】西方简约主义;理论背景;建筑创作;发展启示

1简约主义

“简约主义”,英文为“Contractedcreed”一词,意思是“极少主义”“减少主义”“精简主义”。“简约主义”一词起源于西方,但其思想的价值体现,早在很多年前与我国道家哲学“大道至简”如出一辙。我国的简约思想更多体现在政治体制、文化内涵、艺术表现及哲学顿悟的层面,已深深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性。西方早期的简约主义应用领域很窄,更多局限于设计领域,“简而质”成为设计的核心理念。如今,简约主义创作已成为一种顺应信息化时代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成为文化进步的一种新趋势,并逐步上升为一种艺术原则[1]。同时,简约主义创作成为国际流行设计语言与设计手法的代名词[2]。

2简约主义形成背景

简约主义顺应时代变迁,在现代与未来的情景交织中延伸,在人类对精神文化不断追求中脱颖而出。简约主义由二战对人类文明与道德蹂躏背景下应运而生,主要的核心代表是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MiesVanDerRohe,他的核心价值观为“Lessismore”。随着时间的迁移,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与世纪革命先驱喜欢追求实物的本质,寻找研究对象、材料、形式及空间的真正价值,亦“精髓及本质”,代表人物有AdolfLos、Le-Corbusier、MiesVanDerRohe、FraAngelico等,至20世纪80年代,简约主义作为一种主流设计风格被搬上了世界设计的舞台,而柯布西耶设计的拉图雷特修道院就是被当今世界公认为具有法兰西教派教堂的精神实质,同时也是现代简约主义的核心代表[3]。西方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源自于减少主义,继承了其“减少、减少、再减少”创意风格[4],成为当时设计界广泛认知理念之最。起源于瑞典的减少主义,虽受到解构主义设计理念几十年的冲击,但其追求宁静和秩序的设计灵魂似乎深深地扎根于人们心中,只有它才能真正意义上满足城市、建筑空间、建筑功能与外观真实性的需求,引导社会经济、历史文化高速、稳定、和谐、有序发展与传承[5]。因此,简约主义建筑蕴含的纯净、简洁、大方、美观、持恒、秩序这一系列设计风格,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与这个时代背景下对建筑的价值观、美学观、设计观有机地融为一体[6]。

3国内外简约主义建筑案例分析

3.1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贝律铭设计的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图1)中的一座钢结构玻璃金字塔,造型简单大方,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营造材料透明质感,同时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结合周围地面上环绕着三个较小的三角形,借助光学折射与反射原理,将自然光引入其下的拿破仑庭院,使之简单的玻璃金字塔采用最简单的形式,运用最小的表面面积,可以反映出变化莫测的巴黎天气,亦可以映入卢浮宫之美,这种实像、虚像和物理、意识之间的穿梭,所隐含的建筑意匠被完全地呈现出来[7]。贝律铭曾解释说:“从外型方面来说,它(金字塔)与卢浮宫相得益彰……,而且这种形式也是因运用十字光线之巧妙而一举成名。它摒弃了一般古典主义教堂所特有的哥特式罗马建筑风格,展现出一种肃穆美的宗教空间,与日本的枯山水庭院有异曲同工之处,是现性简约主义建筑的典型代表[8]。光之教堂不仅实现了建筑空间的纯粹性,而且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诉求,使自然与空间的融合达到一种互生互影的空间效果[9]。它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万物和谐共融,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运用了最原始、最简洁的素混凝土、原木、玻璃、钢材等单一材料,结合光、影与建筑空间的关系,打破原有混凝土墙壁的冰冷感,给建筑几何空间赋予一定的生命与活力,创造一个能触及人的精神根源的空间。光之教堂还引用了“镜面效应”原理来寓意空间的私密、静谧和神圣之感。它在材料、空间的利用上体现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结合自然功能开发,尽量减少消耗能量人工设备运用,其以极简单的现代建筑语言诠释了KUGEL先生的“RAWINTENSITY”(原始的强烈)[10]。同时,安藤忠雄充分运用水的镜面效应原理,来软化建筑本体空间的几何感和坚实感,使之通过镜面效应产生的倒影最稳定的结构形式之一。为了确保透明度,金字塔采用玻璃和钢材来建造,这象征着我们摆脱了过去建筑传统所带来的束缚。它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玻璃金字塔设计主要从历史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成为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最重要的入口,起到切入正题与引导人流的作用。

3.2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图2)虚像来活化空间的私密、静谧和神圣之感。

3.3深圳万科第五园

深圳万科第五园是我国“简约主义”建筑创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图3)。它的设计理念在于更好、更深地追求文化的品位,简单、朴素、不奢华且有内涵,通过追溯骨子里的中国情结,给人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体验,让人深深感受文化的厚重,这也是简约主义最纯真、最直白的体现。第五园无论从规划、元素、色彩、院落、高墙、冷巷、园林、合院等多方面来看,都在表达一种“村”的空间形态,它通过引入池塘、书院、祠堂、牌坊、桥、石板路、戏楼等传统建筑表达元素,穿插黑、白、灰三种素雅、朴实、质感的颜色,外加少许亮色,以此营造更具有现代、古典、亲和力及民族气节的现代化社区,同时,它具有现代主义色彩语汇最纯粹的基本特质。深圳万科第五园的院落空间组合形态是一种传统的“内向型”院落+露台的空间布局。它的院落空间形态是由“TOWNHOUSE”“六合院”“四合院”及情景洋房“立体小院”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深化而成。院落(图4)由的多层及小高层围合形成,分为前庭、中庭、后院,强调立体院的感觉,通过阳光照射面积的大小,在垂直方向对院落进行划分,依据不同规模层级院落,布局不同的交流空间与活动空间,使其通风效果最佳。院落四周的墙体采用马头墙元素,既凸显了岭南民居的特色,又体现其私密、安全特性,在高温季节,可以提供大面积的遮阴空间。同时,院落空间布局还传承了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有机分散、化整为零,通过漏景、障景、框景、借景、对景、夹景等处理手法运用,强化了深圳第五园整体空间的层次感、空间感[11]。

4西方“简约主义”对我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借鉴意义

不同的建筑风格都会有其内在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简约主义亦是如此[12]。随着城市化脚步的跟进,建筑活动也总是受当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制约,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愈加愈烈,渴望在视觉冲击中寻求宁静和秩序,简约主义建筑也因此走向了设计舞台,成为人们治愈内心焦虑和躁动的一副良药,成为开启内心精神世界的金钥匙。同时,这种设计思想也与我国道家哲学思想“大道至简”相契合,以万物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来阐述事物精髓与本质。现代主义建筑创作的发展犹如“大道至简”哲学思想的延伸,由设计元素的复杂、盲目,回归到建筑本体的传统、简洁[13]。随着时代的变迁与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现代建筑也在不同的时代思潮中发生变化。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简约主义建筑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力求通过设计理念的升级与改革,对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现代建筑起到推动与指导的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迎合建筑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与自我完善,真正做到符合我国不同地域、不同地区的市民精神、文化最真实的、最契合的建筑风格与形态。(2)必须真正做到“规划先行”,强调建筑整体性氛围的营造,同时,深入挖掘中国人独有的建筑元素、民俗、文化,将其通过空间元素抽象化、空间元素精简化的设计手法,灵活、多变、有机、巧妙地应用到我国现代建筑当中,使其融为一体,而不是简单的拿来用之。(3)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的诗意地栖息,通过适宜人体尺寸的街区、院落、庭院、建筑场所等空间营造,以此引起人的感情共鸣。(4)建筑材料需符合地域性和就近性原则,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力求充分表达地域材料与新型材料在建筑中的表现性、亲和性和时代性,同时,应注重材质、光影相互作用下对人类精神产生的影响。(5)注重研究地域色彩的差异,根据不同建筑的功能需求,可以适当穿插少许的亮色,使整个建筑空间形态给人一种平衡、均质、活力的感觉,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觉。(6)在做到整体空间简约的同时,根据不用建筑构造本身独有的表现因素,采用现代材料的多样、通透性、轻盈性等特点,加强对建筑、庭院、园林等细部结构的处理,这也是现代建筑技术的一种表现倾向。

5结语

第3篇:西方建筑范文

    论文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理论,建筑文化

    1历史的演变

    1977年,英国着名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在他的一本着作中宣布:“现代建筑(指“现代主义”建筑)在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死去”,其所取的主要标志就是帕鲁伊特·伊戈(Pruitt—Igoe)住宅区的几栋住宅楼在那个时间被炸毁。

    帕鲁伊特·伊戈住宅区是着名的美籍日裔建筑师山崎实的作品,该住宅完全是按照“现代主义”的“科学”理论设计的,曾获美国建筑协会(AIA)的奖励。但是,这些“科学”和荣誉并没有让它们的住户满意,他们憎恶它、诅咒它、破坏它,并最终迫使政府给予它“慈悲的一击”,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些住宅既然是如此的“科学”和“优秀”,为什么会让使用者如此的不满意呢?原来,现代主义“科学”的指标、功能理论等是在剔除了人们具体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家庭成员组成、个人兴趣爱好等具体内容后,根据“纯粹”的生理意义上的“人”的物理“需求”来制定的,而且还将人们的生活“规定”得十分明确,没有改变的余地。这样的住宅实际上根本未考虑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在美国这个住宅已经不紧张的国度里,它被拒绝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这确实有些滑稽,打破了古典教条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将西方城市建筑进行了一次翻天复地的革命,但当人们想要欢呼现代主义的胜利时,却发现自己又陷入了另一个教条中,被尊为真理的现代主义刹那间变得面目可憎,“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似的道德说教所吓唬住了”,人们开始研究如何人性化地进行设计,后现代运动在西方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这其中以威尼斯学派为反思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思想策源地,塔夫里(Tafuri)在他1973年出版的《建筑与乌托邦》及80年代出版的《领域与迷宫》两本书中,探讨了一种针对现代建筑和城市所置身的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结构体系的意识形态的批评,他回顾了自启蒙运动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和中产阶级文明文化发展的过程,并指出现代建筑和规划所持的乌托邦和先锋立场,表面上试图与这种文化相抗争,但事实上不得不屈从于它。在先锋摧毁传统价值观的过程中,现代化的进程和一种不断推进的理性化正日益壮大。像柯布那样的现代主义者所追求的,通过提供一套物质的形态(建筑与城市设计)可以指导人们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从而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指明方向的努力是注定要失败的。塔夫里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悲观色彩,虽然他并没有为未来指明方向,但是他将人们对现代主义城市和建筑的认识引向纯专业领域之外进行反思,从这点来看,他的理论在今天所起的作用仍然意义重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筑理论在吸取其他学科丰富成果的同时,也在各方面发展着自己,在社会需求如此多样化的时代,理论也变得专门化起来。同时,自然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短缺越来越威胁到人类生存状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开始为人们所重视,这也是对后现代建筑只注重纯形式和哲学思辨的批判,对建筑师更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强调,应该说此时的建筑理论是应该向着严肃的方向发展的。

    2文化作用

    当代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指美国和西欧国家)已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真正的自然已消失,整个世界已不同以往,成为一个完全人文化了的世界,“文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第二自然,世界整个地被知识化、话语化了,现代化就好比是把“自然”建构成“文化”,而后现代则是把文化到文化进行重构,将现代主义所坚持的打破然后重立。

    传统的审美规律在很多情况下已不再适用了,社会生活环境赋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选择压力。正如德国建筑评论家威廉·克劳泽尔在论述建筑与环境的关联时给人们的忠告:“建筑师倾向于根据视觉规则理论来组织环境……由于它赖以存在的假设条件已经改变,传统的视觉规则理论已不再真实可靠,曾经在建筑形体中建立起来的视觉和谐模式将不再重现。”在新的社会环境要求下,涉及不同环境层面的综合体系的新理论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这里,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阐明建筑文化观念的演进机制。建筑学的发展轨迹是非线性的。用完形心理学对建筑风格的研究强烈地表明了这一点。古典建筑以构件精细取胜,忽略虚实、阴影等完形因素;现代建筑则从整体完形出发,忽略门、窗、柱等细部的表现。当代的解构建筑学说则将整体完形打散,后现代建筑则将细部装饰重新拾起,甚至加以分解突出表现。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再到“后现代建筑”,建筑文化呈现出跳跃发展的趋势,而且带有明显的“返祖”现象,这是建筑文化的广义进化特性。

    3形式和功能

    形式和功能未必一定对抗,形式也不一定要服从功能,形式有时就是功能,而有些功能就是形式。对形的不断创新与追求,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历史学家在划分世界文明发展史时,把用审美观念建造建筑与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标准。距今五千年以上的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亚述、巴格达古城遗迹不正是被认为人类文明的起点吗?否则,蜗牛的壳、蜜蜂的巢、熊窝、由人工建造的简陋的猪圈、马厩、输油管道、涵洞等,就是最纯粹的现代建筑理念了。因为它的形都是从功能出发而形成的。人类文明最根本的灵魂就是创造,岩画、图腾、原始建筑的装饰、彩陶、音乐、舞蹈,这都是人类走向文明的特征。一旦温饱基本满足后,人类精神、感情的需要便大于物质需要。

    当代的人类社会更是如此。这些感情的创造物便是艺术。艺术的触角无所不至,建筑能抵制吗?能抵制得住吗?不能分割“用”与“形”,它们都可能是建造的目的。形与用可以互相转化位置,形与用都重要,对形的创造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些基本观念和现代主义的形式与功能比较则更具有混沌、复杂、矛盾的特点,但它更接近于实际,更容易描绘建筑行为的瞬间,这便是当代建筑观的另一种趋势。

    4理论和实践

    人们都认为建筑学无疑具有被社会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始终秉持着严肃的方法态度。对于那些急切地关注真实世界变迁的人们来说,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相比,在功效、贡献和地位方面似乎并不显着,难以引发人们对有关建筑的种种内容和学问做出总结、概括甚至提升的理论兴趣;相反,具体的建筑创作以及对创作结果的探讨,长久以来占据着研究上的主题优势,成为学科中主要的日常研究内容。由此,理论研究便散落在各个分化的专业关注点之中,而这些关注点仅在某程度上有所联系,研究的目标也着重于创作的发展和形态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无论是建筑理论研究还是建筑学整体学科,现今状况和发展前景中都隐含了某些简单化的错误倾向,或者说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为的简单性。理论着作通常无力提出一套协调透彻的完整成果以回答,诸如:“建筑的本质的科学界定”、“建筑活动的社会构成”或者“建筑的社会意义何在?”等等此类的问题。在如今理论发展现状中普遍存在着简单化倾向,在认识和方法上缺乏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那么这样一种建议就只能生发出一番窘迫不安的骚动。

    解构主义建筑活动向传统的以及现代运动以来公认的建筑创作原则及规范“质疑”。这种“质疑”反映出解构主义建筑活动与以往建筑活动的本质区别。1)“质疑”不同于“否定”和“排斥”,它规定了解构主义建筑活动的非排他性,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的建筑观念相比,这种以非排他性为特征的创作思想,意味着新一代建筑师对建筑活动复杂性的理解、重视和肯定;2)“质疑”与“再次肯定”形成鲜明的对照,它力图发现古典形式美以外的东西,发现创作思路的非理性、非逻辑的成分,发现建筑中非文化的、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形式,与后现代主义建筑活动相比较,解构主义更富有自觉意识和开拓精神。这两点可以说是今后西方建筑理论会一直遵循的方向。

第4篇:西方建筑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传统建筑;建筑装饰;艺术比较

引言

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历史发展车轮留下的痕迹,是一部凝固历史的史书。建筑装饰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现出世界不同地区在、审美情趣、思想观念及社会伦理等多方面的不同。因此,全面的实现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比较对于深入研究中西方历史的不同,探究中西方建筑的奥秘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1、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材料比较

目前在我国和国外建筑装饰材料的使用主要是金属、砖材、石材和木材,其中西方是以石材为主,而中国则因为发源地黄河中下游一带多盛产木材,而成为房屋建筑的主要材料,材料的使用成为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风格的最大区别。中国别具风格的建筑特色,历经数千年,一脉相承,无人不知的秦朝阿房宫,妇孺皆知的唐代大明宫,名声显赫的明清故宫以及历史悠久的四合院,无不是以木为架构建造而成,并且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比如屋檐、外檐、门楣、室内家具、廊下梁和柱等采用不同的雕刻工艺,使得带有中国艺术的木材建筑发挥的尽善尽美。

而以古希腊为发源地的西方文化,通过人类聪明的大脑利用力学原理和当地丰富的石材,将石柱和石梁结合,构建了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具有西方特色性的建筑结构体系,并且随着一步一步的发展,石建筑延续到当今二十一世纪。由于石建筑带给人

笨拙沉闷的印象,所以大多数建筑会使用立体型雕刻、圆雕和浮雕增加艺术感和提高欣赏度。

比较典型的建筑比如神圣庄严的哥特大教堂、凝重端庄的帕提农神庙,端庄娴雅的伊瑞克提翁神庙等,充分显示了西方建筑文化的神奇。

2、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外形的比较

建筑艺术的美存在,离不开绘画、书法、雕刻等对其的加工,因而从外表看上去,中西方差异较大。

由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构成的具有传统建筑特色的中国建筑特点。中国传统建筑在很多方面较为充分的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在很多著名的传统中式建筑上创造了屋面起翘及屋顶居折的优美曲线。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变换最为显著的地方,其内部所包含的瓦件的装饰在很大程度上也具有自身独自的特色,例如瓦件装饰有仙人走兽、垂兽、合脚兽等给整个屋顶瓦件的变化带来丰富多彩的旋律。整个屋神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体,其总体的重量主要有立柱进行承受,两个立柱之间的空间可以根据自身装饰的需要自由处理,整个屋身常采用木门窗起到整个屋神墙壁的作用,该部位的装饰也是传统中国建筑艺术装饰的重点部位,例如:在进行颚房装饰是可以采用楹联的方式,在进行门窗装饰时可以设置相关的棱格来增加整门窗装饰的变化性。此外,传统的中国建筑装饰中也比较注重对于台基的装饰,特别是相关的重要的建筑物在进行装饰时,对于台基的装饰较为注重,常采用包含丰富花纹的白石作为其须座,同时其两旁常装饰有台阶和必要的栏杆。

相对于传统的中国建筑,传统的西方建筑在进行建筑装饰时常将梁坊、立柱及处于两坡面的山墙组成了整个建筑的主要特征。传统西方建筑在进行装饰的过程中较为重视对于立柱的装饰,其内部包含的构造手法及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建筑的建筑风格。整个立柱常由基座、立柱柱体及蟾部组成,其中柱体的立柱是整个建筑的主要承载部分,也是进行建筑装饰的重点装饰部分。其中立柱的蟾口和柱头的部分常装饰有变化多端的雕刻装饰,各个部件的交接出常装饰有变化多端的脚线。同时西方传统建筑内部常将建筑两坡顶的山墙处,装饰为整个建筑的山墙。此外,传统的西方建筑在很多方面也有自身较为特殊的地方,例如:常将雕刻比较精美的雕塑作为整个建筑群体的中心,如比较著名的古罗马皇帝玛古斯的雕像是整个古罗马市政广场建筑群体的中心;雅典娜的铜像是整个雅典卫城建筑群体的中心。

3、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造型手法的比较

传统的中方建筑和传统的西方建筑内部所蕴含的构图手法主要都为左右对称,我国传统的建筑在进行装饰的过程中为了使整个建筑物能够使用的更为长久,常在木质结构上涂以各种油彩,同时通过各种油彩光泽及色彩的变化,来实现对于整个建筑艺术造型的变化。而西方内部在进行装饰艺术造型时比较注重采用建筑装饰物自身的颜色,同时比较主要通过各种雕刻来实现各种体积、疏密繁简及光影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传统建筑通过相关色彩的变化来实现建筑物艺术造型的变化较为类似,这就造成西方雕刻艺术造型手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西方传统建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在进行相关形象的表现的过程当中,我国传统的建筑由于受到长时间的儒家学派的影响,在进行相关形象的表达过程当中,主要以整个写意为主,在进行具体的艺术造型的过程中一般均不会刻意的去追求其内部严格的比例和线条的要求,主要通过相关的艺术造型的夸张设计及精神气的设计来实现总体装饰效果的表现。但是西方在进行相关艺术手法的表现过程中,其采用的主要为写实的艺术,这就与我国的艺术造型采用的写意艺术就存在较大的差别,同时,西方在进行相关写实艺术表现的过程中,比较注重采用比较准确的线条比例,其在进行艺术造型设计制造的过程中较多的采用石材,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实现写实意识的更好的表达。

4、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题材的比较

我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题材的选择主要来自于我国长期认为的各种吉祥平安符,例如在对相关植物进行装饰的过程中常采用竹、梅、菊及松树等,在对相关动物的纹理进行装饰时常采用龙、狮子、大象及凤凰等,但是西方在对装饰艺术题材的选择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历史文化的影响,其常采用的艺术题材植物类的为蔷薇、仁科草等,动物纹常为狮子、老鹰及各种想象中的怪兽等。同时,中西方传统装饰艺术题材及时选用同一个动物,其内部的所包含的含义也有着较大的差别。

结束语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文化与西方的文化在很多方面将会出现较大的交融。这就要求在对中西方传统建筑研究的过程当中,不应当将整个研究停留在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及建筑流派的层次之上,而应当将整个研究工作深入下去,去发现这些传统建筑特色的不同所蕴含的深层的文化根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现整个中西方建筑所蕴含的建筑文化之美。

参考文献

[1]靳凤华.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回归探究――以闽台传统建筑与巴洛克建筑为例[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04:343-348.

[2]侯姝慧. 一个单姓家庭村落的同构型空间文化解读――湖北大冶水南湾村建筑构型和装饰艺术探论[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77-82.

第5篇:西方建筑范文

【关键词】建筑装饰,中西文化,差异

建筑是承载民族精神的智慧结晶,通过建筑所运用到表现手法,建筑技艺,装饰内容等可以窥探到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思维模式以及对待自然的态度。但是整体来看,从传统到现代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一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对比这些差异性可以为现代建筑装饰更适合现代人的品味和需求提供借鉴意义。

一、中西方传统建筑文化特征分析

一般而言,文化模式是影响民族之间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理念和世界观的根本因素。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磨合中演化出来的关于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从其产生、发展、演变到消亡都会对人类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民族之间整体性的文化差异就构成了文化模式之间的对立。这种文化模式的对立表现在建筑文化上,最为人所知的便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思想和“天人合一”建筑理念,而西方建筑尤以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和巴洛克建筑为典型建筑文化模式。

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儒道相辅、情理相依。儒家中的“中和”理性体现的是一种规则、一种秩序,而道家的“自然”却体现着一种审美、一种艺术的境界。历经千秋万载,儒道思想规范传承不衰,虽偶有变故,但也只是微波轻澜。儒道思想一方面限制了大众审美,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我国传统建筑装饰独特的风格特征。

儒家经典的《礼记》中的“中和”解释了儒家的审美理想。“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成为宇宙万物最最本真和最具有生命力的状态,也是一种最美的状态。它不是静态孤立的个体生命,而是注重全体生命之流所弥漫的畅然生机。追求各种不同事物的协调和整合,在对立两极之间取得恰到好处的中点。传统建筑装饰作为人文色彩的一个方面,以其象征性、直观性更为明确地向我们传达了这一信息。

道家经典《老子》五千言,上承古代文化,下启百代之学,中国历史上之各家学派,无不从中汲取学术思想养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地观,成为魏晋玄学,又影响到宋明理学。在艺术领域,表现为对自然的亲近,艺术应回归自然之中。“大美无言,大巧若拙”( 老子道德经下卷) ,揭示了空灵的意境胜于实在的事物。《周易》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及艺术的哲学基础: 阴阳二气生万物,万物皆察天地之气以生,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汇成艺术的节奏与生命,要求在情景交融相互渗透中显现艺术意境。老子的“大象无形”,并不是艺术的抽象化,而是通过“气韵”表现在有形的意境之中。自古以来,中国人是从天地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中去审视万物之美,艺术的境界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基本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流派甚多,其中儒家与道家两学派构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典型的思想方法,深深地影响着传统建筑装饰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2、西方古典建筑文化特征

希腊艺术创造辉煌灿烂的文化,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艺术既带有高度的现实主义色彩,也极具浪漫和幻想的特征。这两种特质的融合使得希腊艺术极具魅力,它神秘而现实,典雅而又庄重,带给人无穷的美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在对立因素的和谐、杂多的统一”,柏拉图按照“美的理念”创造艺术的思想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模仿说”,成为西方文明的基石。这些美学思想既是对艺术领域实践经验的总结,又为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西方传统艺术始终贯穿了两个要素: 一方面模仿自然,另一方面是追求形式。两个要素成为希腊艺术的核心。

体现在建筑装饰艺术方面,无论人物、动物或植物等,都以写幻求真、模仿自然为原则。形式上遵循比例、匀称、端庄、协调的形式规律。艺术家们把自然的秩序与自己内心的自然体验引起的强烈共鸣以有序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时代和文化氛围造成了中西方建筑装饰风格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空间表现和造型手法方面。

1、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的空间表现。中国传统建筑重视通过人的内心对外界空间和物质进行领悟,并将这种领悟通过艺术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因此,中国的建筑装饰文化突出意境的设置,建筑空间布局明显地着眼于对欣赏者的游观心理的把握,空间层次丰富多变,同时又含蓄内敛,同中国的手卷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方建筑则重视在空间中建立立体的视觉效果,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充分运用形式规律表现形式,塑造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审美理想,在与环境的融合方面,通过高大严谨的外观效果表现出对自然控制和改造的宏伟魄力。

2、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的造型手法。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具有很强的写意性,如同泼墨山水画一般将装饰的内在含义蕴含在精简粗狂的装饰构件中,并不刻意要求装饰外在形象的精确和相像。通常会对造型进行夸张或变形的艺术处理,形成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西方建筑装饰则强调造型的写实性,其体积和量感的精确设计是西方建筑装饰的主旨。装饰的写实性配合建筑的立体感成为西方经典的造型手法。

通过对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比较, 能更清晰地把握不同建筑文化的艺术内涵和艺术性格。吸取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精髓, 巧妙地运用传统建筑装饰的技巧,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使传统的形式和材料通过现代的建造方式被赋予现代的建筑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林彬.浅析中西室外建筑装饰元素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8.

[2]张娟.中西设计艺术的汇合与通融――论中西传统建筑装饰图案的和而不同[J].文艺生活,2011.2.

[3]丁晓峰,赵艳君.中西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形式[J].大观周刊,2012.24.

第6篇:西方建筑范文

一、古代中国和埃及的卷草纹饰

中国的卷草纹样出现于公元300年前后,在宫殿、庙宇等建筑装饰中较为常见。中国卷草纹最初称为忍冬草纹样,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多少带有宗教的含义。

任何宗教性质的符号,只要具有艺术的潜能,都能随着时间而成为主要的或纯粹装饰性的母题。当一个母题因为与宗教意义有关而被频繁地在各种领域别是建筑上运用时,就会产生定式。忍冬纹以及与之同源的莲花纹样一起,在南北朝时期得到广泛发展,主要体现在当时的石雕、壁画等装饰中。南北朝时期的装饰艺术具有极强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汉灭亡后,三国鼎立,数年战乱,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渴望摆脱现实进入美好的精神境界,此时佛教传入中国,各地开窟造像,敦煌莫高窟便始于此时。

这种风格对卷草纹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之具有自由、随意、唯美的特点。忍冬纹的特征为三瓣叶或四瓣叶图形,以富有变化的组织形式构成有节奏的图案,其中有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不同构成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卷草纹不断变化,这种最初的宗教装饰符号,其原始的含义逐渐被淡化,到唐代演变出更加丰富的形式。唐代建筑装饰风格华丽富贵,卷草纹样与葡萄、莲花、石榴、牡丹、宝相花以及祥禽瑞兽等纹样相融合,创造出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的植物装饰形象,以其流畅舒展的风格用于建筑的石雕、木雕、藻井、门饰、壁画等方面。

古埃及人最先创造了纪念性建筑,他们用极其耐久的石头建造神庙和陵墓。古埃及艺术是最先把植物的形象加以改变,使之成为装饰形式的,有两种植物与埃及文化紧密相连,即莲花和纸莎草。古埃及的卷草纹样以莲花、棕榈、纸莎草为主题构成藤蔓,花和花蕾点缀在卷曲的茎叶之间,形成优美的曲线,这种纹饰被认为是卷草装饰的基础。莲花和纸莎草生长于尼罗河岸边,莲花象征美好,纸莎草可用于书写,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们在埃及文化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常用于建筑柱头、柱身、壁画、门楣等装饰。埃及建筑装饰本质上是象征性的,是东方文化中将宗教与政治结合起来的强有力代表,它们不仅仅是纯粹的装饰,更是为了表达民族自身的观念、情感和思想。

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卷草纹饰

富于韵律、节奏鲜明的植物卷草纹,在希腊建筑装饰中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虽然其渊源来自古代东方,但在希腊人这里被赋予了形式美。

古希腊罗马的卷草图案,多用于柱子的装饰。

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沿岸、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五大部分,经历了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等不同历史阶段,古希腊文明及爱琴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西方的卷草纹主要以莨苕叶和葡萄纹为基础,组成弯曲的藤蔓,用于建筑装饰。莨苕最初是生长在地中海沿岸的一种低矮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西方,“莨苕树”以其生命力特别旺盛,象征重生、复活而被崇拜和敬仰。古希腊罗马的神殿建筑多采用莨苕叶造型进行装饰,科林斯式柱头便以莨苕叶造型雕刻而成,象征神殿永存万世,如雅典利斯克拉底纪念碑的科林斯柱头装饰,以及厄瑞克忒翁神庙的柱饰、门楣、门框等建筑装饰,都是以莨苕叶为基础,以柔美流畅的卷草造型进行装饰。

莨苕叶纹饰后来发展为罗马卷草纹,这种形象奇异、卷曲而充满生命力地向周围伸展的叶子,影响了阿拉伯藤蔓的形成(阿拉伯藤蔓演化为阿拉伯寺院的装饰花纹,具有生机盎然的气势和无限扩张的活力)。古希腊罗马建筑装饰中,葡萄卷草纹也很常见,以横向延伸的茎为基础,两侧安排葡萄和葡萄叶。

葡萄卷草纹是由波斯传向西方的,因其象征丰收、多产和幸福而被人们所喜爱,在西方与莨苕卷草纹一样,逐渐成为主导型的植物装饰纹样,大量使用于建筑装饰。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建筑装饰具有不同的特点,基于人类精神情感的某些共性,不同文化又产生种种奇妙的联系与融合。卷草纹作为不同文化形态最具代表性的植物装饰纹样,涵盖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及发展演变。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对东西方建筑装饰进行分析比较,能够使我们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心理等更广泛的角度认识建筑装饰文化。

论文摘要:本文由建筑装饰中的卷草纹谈起,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对东西方建筑装饰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建筑装饰在不同的民族、地区和时代所体现出的不同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使我们从更广泛的角度认识东西方装饰文化。

参考文献:

①(日)城一夫:《东西方纹样比较》,孙基亮译,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2002。

第7篇:西方建筑范文

[关键词]西方 现当代 女性建筑

建筑领域在工业化和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之下发生了重大变革,19世纪以来逐渐走向平等并开始向女性学者们开放。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美国和芬兰各地的女性率先获得了高校建筑学位并开始她们的职业生涯,但是另人非常惋惜的是,19世纪之后超过一个世纪的女性作为职业建筑师的建筑实践以及建筑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都几乎被世人所遗忘。真正意义上的建筑教育是在19世纪中后期,世界各地的大学开始成立建筑学院,同时,大学建筑学院里也开始接收女性学生。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是最早的正式接收女生的大学之一,康奈尔大学于1870年接收了第一批女学生,并在1871年成立了建筑学院。英国第一所女性寄宿大学创办于1869 年。剑桥大学在1882年首次赋予了女性参与考试的权利,但是直到1948年,女性才在这里获得全部平等的权利[1]。

在1960年代的女性主义运动思潮之前,建筑设计界知名的女建筑师为数不多,而能够称得上国际级大师的更是凤毛麟角,女性常常扮演者被遗忘的合作者与妻子的角色,著名的奖项和荣誉都为她们的丈夫或者老板所得。这其中不能不提及几位大师背后的女性:凯瑟琳· 鲍尔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规划和建筑评论上,而她的丈夫威廉·沃斯特承担了很多重大项目设计与施工。女家具设计师雷·伊姆斯也从来没有她的丈夫查尔斯·伊姆斯那样声名卓越,但是他们合作设计的板式家具却流传至今成为经典。费兰克·利奥德·赖特的设计图纸,绝大部是他的员工马里恩·露西·迈荷尼绘制的,与此同时,迈荷尼还担任了赖特的家居设计师,帮助他完成了许多著名住宅项目设计室内的家具配饰。

女性建筑理论家简· 雅各布并非建筑师,但却是在改变城市规划与建筑外观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女性。她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1961),在历史保存方面所起的作用相当于卡逊《寂静的春天》在环境保护上所起的作用,从经济和审美两个方面,雅各布指出了多样性的好处。她大胆地对现代主义大师们提出了反对意见,揭示了更新城市的大规模住房带来的灾难后果,论证了城市生活的混杂性更具人性,归根到底建筑的目的是为了更适合居住。她的宣言催生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风格包容了更多多元化的特征,更注重细节与人性化的设计构思。

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女学生的数量增长到20%-30%。妇女解放运动帮助她们改变了在社会上、工作中和家庭里的地位。终于,女性开始得到高级职位,被聘为教师,并获得了职业领域的认可。1998年美国55000名注册建筑师中18%是女性,只有大约7%领导着自己的事务所。在英国,女性占建筑师的9%,西班牙、德国、法国和冰岛,百分比从10到16不等,她们对建筑持有一种更加实用的观念。但建筑界与室内设计界仍有传统的格局,大多数事务所由男性来统领[2]。

也有一些赢得了世界声誉的女建筑师大胆地与这种不平等的现象抗争,例如意大利的加埃·奥伦蒂,日本的妹岛和世与美国费城的丹尼斯·斯科特·布朗。也有一些大胆的女性设计师正越来越引人注目,如玛雅·林、伊丽莎白·普拉特·兹伊贝克、卢林达·斯皮尔、扎哈·哈迪德和帕特里克·派德克。有一些一直在幕后做设计工作的杰出女性也渐渐地走向前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瑞贝克·宾德、维克多·凯赛特、朱迪丝·希恩、克赛琳·戴蒙、沙洛·苏珊克和迪博罗·博克。

建筑事务所发展至今,大多数已经是以丈夫——妻子团队合作的形式存在了,一同分享名声和设计任务。在那些最受欢迎的设计团队中,有一些夫妻档组合非常地成功。贝尔纳多·福特·布莱西亚·阿奎泰克托尼卡(生于1951年)和卢林达·斯比尔·阿奎泰克托尼卡(生于1950年)无疑是引人注目的一对,他们创建的迈阿密设计公司,擅长利用大胆的几何形态与浓烈的高明度建筑色彩。在两人设计的位于迈阿密的亚特兰蒂斯大楼(1982)的方案中,他们留出了一个四层楼高的敞开空间作为中庭。这处天空庭院的虚空间中,有涂着旧火车红色的螺旋楼梯,蓝色旋流水池和热带棕榈树。当热烈的加勒比海风情与冰冷的现代主义相遇,碰撞出无限激情四射的火花。斯比尔这样评价她的作品:“我们从这样一个前提出发,那就是当你看见它时应该有某种很激烈的反应。”

还有一些女性建筑师独立成立了个人的设计事务所,如长谷川逸子与扎哈·哈迪德。相同的性别、同样的成功是她们的共同之处,但她们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求学经历和设计创作历程却是我们更为关注的。通过了解她们的成长过程、对她们不同时期设计作品的比较,也许我们会有一些新的认识、从而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从她们的简历中不难发现,二人在成立个人事务所或工作室时的年龄都约为38岁,但之前的求学经历却各不相同。长谷川逸子大学毕业的院校并不出名,工作的事务所也较为一般,似乎默默无闻;而扎哈·哈迪德却师出名门,在国际著名的AA建筑学校承蒙阿· 曾荷利斯(E l i aZenghelis)和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ss)两位大师指教,毕业后又继续有幸在OMA城市建筑事务所工作,其时已经是锋芒毕露。扎哈·哈迪德早期作品中方案多而建成的较少,即使建成的也多为室内装修或改建类。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麻布10号大厦(方案),蜜月饭店室内设计等。在这些作品中其丰富的创造力和激进的设计手法已经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其实到2006年之前,在欧洲的建筑教育与建筑实践领域男女性的比例已接均,欧洲和北美的很多大学中,建筑系女学生的比例(47.5%)已经接近于男生。建筑和规划学院的女性教师也增长到25%。但两个主要的问题仍然存在。一是职业和个人生活的平衡,这仍然是建筑界中女性面临的重要问题。二是如何在高等教育中争取平等的待遇。在职业实践领域,女建筑师现在已经出现在很多跨专业的公司中,这也意味着,独立女建筑师事务所的比例很低,多数女性都通过团队,在项目从概念到实现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像奥迪勒·德克所说的那样,“21世纪将会是建筑领域中女性的世纪。”

注释:

第8篇:西方建筑范文

摘要建筑是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建筑的形式反映且丰富着文化的内涵。中西方文化内涵的不同也必然导致中西方建筑风格的差异。本文在文化视角下,通过对中西建筑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中西方建筑形式下富有差异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中西建筑 建筑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TU -0文献标识码:A

中西建筑文化的本身具有民族性、丰富性、历史性,但是从宏观上来讲,整个西方建筑具有共通的特征和文化内涵,这与中国建筑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进行比较研究。

一 建筑材料的差异

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受其自然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文化心态的影响。中国建筑自古以来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而西方主要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

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由于地理环境辽阔,而导致各个地域之间存在较大的自然差异,但是无论民居或者宫殿等建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土木为建筑材料。中国以农业为主的原始经济,使得人们对土地和植物有着特殊的眷念,造就了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所在从上古时期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人们自然将十分常见的土木作为最为基本的建筑材料。而后衍生而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更是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可以说,讲求“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中国古人,将土木结构作为建筑的最基本的材料,从本质上说是重视生命亲和关系的体现。

据考证,我国古代的穴居、浅穴居、巢居等建筑,基本上都是黄土与树木建造而成的。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以黄土树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传统,却依然被沿袭至明清,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特征。例如,在中国南方,由于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南方民居除了采用青瓦覆顶,以砖砌墙外,大量的建筑材料都是木材。以粉墙青瓦、砖木石雕、亭台楼榭、层楼叠院等为主要建筑基调的徽派,就是一个典型木质结构建筑形态。与此类似的还有我国云贵高原一带常见的木楼和竹楼。西南地区因为气候潮湿把民居抬离地面,便有了所谓的吊脚楼,这类民居所用的材料都是木材。而我国的北方民居却一般多用砖瓦黄土作为建筑材料,例如西北地区的窑洞,东北地区的土坯房,都继承了我国古代穴居的传统。

比较之下,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地势崎岖,河流短促,缺少平原,土质稀松而石材丰富,蕴藏有大量石灰岩和大理石等石材资源。这也成为古代西方人选择以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自然环境基础。加之,西方以狩猎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西方人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心态,而后衍生成为“体分为二”的哲学传统,都影响着西方人的社会文化。西方人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一方面体现其追求真理的理性精神,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力量能够战胜一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宗教观念的影响,石材隐喻着宗教的神秘感与神圣美感。这种产生于原始文化中的“恋石情结”,使得石材建筑成为欧洲自古希腊到西方现代崛起的20世纪初期,整整2500多年建筑史中的主流建筑文化。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欧洲的教堂等等,都是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宫殿等官方建筑,都已经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土木为建筑材料的中国建筑,在质感上偏于朴素、自然而优美和谐,更富有生命的情调和阴柔之美。而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质地坚硬、可塑性很小,给人以力量感、力度和刚度,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

二 建筑结构的差异

北宋精于修造木塔的喻皓在营舍之法的著作《木经》中说:“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这里的“梁以上”指屋顶,“地以下,梁以上”指屋身,屋身以下阶梯、台基便是屋基。喻皓的这种描述,明确指出了中国建筑结构的3个组成部分即:屋顶、屋身和屋基。无论是以木材构架的叠梁式和穿斗式,还是土木混合结构混合式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个体,都是由这3个部分构成。在空间造型中,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结构特征莫过于屋顶之美。传统的中国建筑多采用梁柱支撑屋顶,同时为了防止以土木为主要材料的构件损坏或腐烂,而采用了斗拱技术使得屋檐在斗拱的支撑下向外延长,以便阴雨天气将积水排出屋顶。

梁思成曾有过这样的阐释:“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秘的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和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美丽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正如梁思成所说,中国建筑的屋顶多种多样,并且成为中国建筑空间造型中最为精彩的一个部分。这种如翼轻展的具有坡度的屋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具特征,例如在大唐时期,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屋檐出挑深远,在日照之下投下美丽的阴影,使人深感其自然生动之美。而清代的建筑屋顶坡度陡峭,让人深感其庄严肃穆。总体上,由于受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建筑多表现出和谐含蓄之美,重视建筑各个结构部分的协调共生,统一通顺。因此无论是损坏了建筑中的哪个部分,小到一木一墙,都会给人以残缺不全的感觉。

比较而言,西方建筑追求一种与自然对立的结构形式。夸张的尺度和精密的几何比例之下的西方建筑,体现了西方人改造自然的征服精神,这种“数的结构”建筑,处处强调的是人工伟力而非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古希腊帕提侬神庙的立面、平面和剖面,在内外部空间都有着相互适宜的几何比例,从而建造出一种“数的结构”美。

就如中国建筑的屋顶之于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性,西方的雕塑艺术之于西方建筑,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经过了巴洛克文化和洛可可文化以后,西方建筑开始营造一种雕塑美。其注重建筑立面的雕塑,而不是结构,这种雕塑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结构的美是透过雕塑来创造的,结构是内在的,雕塑是外在的,因此从外表看,西方建筑雕塑感十分强烈。这种雕塑感是富有重量和力度的顽强的美感,伟大崇高而又震撼人心。例如柯布西埃充满激情的建筑作品“朗香教堂”,实际上是一座令人充满想象的雕塑品,这部经典创世之作不仅体现了西方建筑追求雕塑感的建筑文化理念,也在现代建筑文化中,体现了西方建筑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 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差异

中国社会自古以血亲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这种血亲家族关系对中国建筑的群体布局的影响深远。我们常见于中国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多是以“四合院”的形式出现,讲究以和为贵的中国,建筑上体现了一种家族式集体的美。王国维曾说:“我们家族之制古矣。一家之中,有父子,有兄弟,而父子兄弟各有匹偶焉。即就一男子而言,而其贵者有一妻焉,有若干妾焉。一家之人,断非一室所能容,而堂与房又非可居之地也……然欲诸室相接,非四阿之屋不可。四阿者,四栋也。为四栋之屋,使其堂各各东西南北,于外则四堂,后之四室,亦自向南北凑于中庭矣……”王国维的这段话,说明了中国古代家族制对中国建筑群体布局的影响,家族结构与建筑布局的相互照应,最常见的庭院是四合院、三合院、二合院。总的特点是由数座建筑个体与墙、廊等围合而成,一个院落接着一个院落,构成一个递进式的建筑群体。多个庭院被组织到一个群体布局之中,表现在出一种主从分明,轴线齐整。庭院建筑组接的过程中,体现了中国建筑布局的条理性,也体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秩序和清醒世俗的理性精神。

与中国建筑不同的是,欧洲建筑不受血亲关系,家族观念的影响,不再追求中国式的封闭式的建筑文化形式。在西方,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与城市一起成长,成熟。它是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的中心区域,在广场的四周往往建有政府大厦、教堂、剧场、商场、神庙等等。广场是一种富有民族个性的建筑文化,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一个中心广场,周围有市政府大厦、圣西密尼安教堂,总督府与圣马可图书馆等著名建筑。圣马可广场为市民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娱乐休闲场所,是一个人们用于嬉戏玩耍的露天客厅。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泼、好动的个性的体现。

另外,西方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一种高空垂直、挺拔向上的形态。同时,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的社会文化心态,这决定着西方建筑重视个体特性的张扬特点,在空间布局上多努力突出其个性特征,尽可能建造得高大挺拔。例如法国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高达142米;德国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古罗马的万神庙,其穹顶直径和顶端高度均达43.3米,混凝土建造的墙体厚度达6.2米,实为庞然大物。古罗马城的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大角斗场,规模巨大。长188米,短轴156米,观众席立面48.5米,分为四层,可容纳8万观众。这些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建筑个体,在体积和高度上的庞大,突出了西方建筑的个性形象。这样的建筑空间布局,是西方世界开放民主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有利体现,反映了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利用技术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

四 精神层次的差异

布鲁诺・塞维在《建筑空间》论一书中,对欧洲建筑文化的人与神的冲突做了这样的阐释:“埃及=敬畏的时代,那时的人致力于保存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优美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深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早起基督教式=虔诚和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时代;文艺复兴式=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代。他指出在建筑史上这一主题是不断转换的,从精神层面上来讲,建筑和其他文化一样,也是以人与神的文化冲突调和作为文化主题的。

中国建筑文化中提及人与神的关系,当然要从最原始的天地宇宙观开始说起。上古时代的中国建筑实际上就是人们心中的宇宙,世人从天地宇宙中划出一个人为的时空领域,房屋建筑效法人们想象中的天地宇宙的外形。可以说在古代中国,人与建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宇宙的关系,中国天地宇宙起源于建筑文化的起源,原是合二为一的。“人类之初,仅能取天然之物自养而已。稍进,乃能从事于农牧。农牧之事,资生之物,咸出于地,而其丰歉,则悬系于田。故天文之智识,此时大形进步;而天象之崇拜,亦随之而盛焉”。早在殷商之际,地上的王权观念放映到“天”上,便形成了人们心中关于“天帝”的观念。而后,“天帝”,“天”,在殷末周初被奉为神灵,人们在行事之前,常常问卜于“天帝”。而古代的皇帝就是“天帝”的替代,帝号统摄天下,进而使得人们对天地宇宙的崇拜,演变成对建筑营造活动的崇拜。

相比较而言,在体现人与神的冲突调和关系时,西方建筑有着比中国建筑更为明显的特征。例如其宗教建筑,都在空间的建构中留下了“神”的痕迹。正如黑格尔所说:“自由地腾空直上,使得它的目的虽然存在等于消失掉,给人一种独立自足的印象”。“它具有而且显示出一种确定的目的,但是在它的雄伟与崇高的静穆之中,它把自己提高到超出单纯的目的而显示它本身的无限”。西方教堂人与神的冲突,基本上是以神的灵光压倒人性为特征,却不等于人性的彻底毁灭。在神面前,人一方面变得渺小,一方面又把自己的理想寄寓到神那里。而在中国,由于儒家传统文化的强大和顽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淡泊宗教的民族,使得中国宗教建筑,尽可能收敛神的灵光,舒展人的姿态。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年版。

[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 王振复:《中国建筑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 柏瑞克・纽金斯:《世界建筑艺术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

[5]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简介:

杨锋,男,1987―,浙江杭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第9篇:西方建筑范文

关键词: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审美特征;简述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而所谓园林艺术,是指在园林中运用典型形象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门类。不同的园林艺术特征需要通过不同的园林形态来予以表现。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分别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

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是造园艺术家的不懈追求。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见《世说新语》);明计成《园冶》论假山说:“有真为假,做假成真”,都是强调在园林审美活动中主客观的密切关系。为达到调动审美主体能动性的目的,造园艺术家往往特别注重利用两种手法:一是叠山理水。因为假山曲水比较容易模仿自然,形成绘画效果;二是景物命名。通过匾、联、碑、碣、摩崖石刻,直接点明主题。两者都能较有力地引起联想,构成内在形象。

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是园林艺术设计特别注意要达到的目标。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私家园林面积都不大,而皇家宫苑又是私家园林的集锦。要表现出诗情画意的美学内涵需要某种连续委婉的曲线流动。为达此目的,必须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无穷效果。像清朝学者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说的那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就是要达到“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境界,造成无穷空间的意象。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艺术,为了达到突破视觉局限,与天地融通的要求,造园的过程中还非常强调借景。借景包含借入与屏出两个相反相成的部分。《园冶》指出:“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种种手法。中国园林运用借景手法创造了许多著名的美的画面,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景锡山宝塔;北京颐和园画中游、鱼藻轩借景玉泉山和西山;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锤峰落照借景磬锤峰等,都是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

二、西方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置人物雕塑和喷泉,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

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说:“美要靠体积和安排”,他的这种美学时空观念在西方造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西方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坪和花园,无一不讲究整一性,一览而尽,以几何性的组合而达到数的和谐。追求形似与写实。被恩格斯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人的达·芬奇认为,艺术的真谛和全部价值,就在于将自然真实地表现出来,事物的美应“完全建立在个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因此西方园林艺术在每个细节上都追求形似,以写实的风格再现一切。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综上所述,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追求严谨的理性。欧洲人自古以来的思维习惯就倾向于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喜欢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清晰的认识。这种思维习惯表现在审美上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而对称、均衡和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订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

三、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特征差异的根源

中西方园林在起源上有着根本不同的用途,又因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审美特征的不同发展趋向。

中国园林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苑囿”,所谓“苑囿”,就是“筑垣以设境界而于其中饲养禽兽”的场所,供人类进行狩猎、通神、求仙、生产等活动,后逐步转化为游憩、观赏为主。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山林川泽等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君子比德”、“人化自然”的哲理更直接地导致了人们对山水的尊重,因此要求园林以自然为审美对象,从而明确了园林的风景式发展方向,形成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整体布局。它还常与诗、画等相结合,楹联碑刻、雕梁画栋,给人以情景交融、遐想无穷之趣。中国园林的特点是将山、水、植物、建筑用绘画的法则进行设计布局,给人以含蓄典雅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相处的关系。

西方园林起源于“菜圃”或“药圃”。为了农事的便利,将一块长方形平地划成若干方格,将蔬菜、药草等整整齐齐地种植于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并在此基础上植上灌木或绿篱,这就是西方园林的雏形。受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人们本能地将人与自然区别开来,他们喜欢一些具体的事实,并将所见所闻的事物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这一思想逐步发展,形成了西方注重个性,提倡人的尊严,强调人的价值的观念,从而导致了西方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要使人临驾于自然之上,体现在园林设计方面时就表现为以规则式为主体,用规则的几何形状表现人工的自然,中轴对称,整齐划一。花木、草坪、水池、道路、雕塑、喷泉等构景要素按建筑的法则来设计安排,显示出园林整体的人工图案美,从而表现出人对自然的奴役和改造的关系,其特点是气势磅礴、色彩绚丽、图案精美、空间开朗,给人以宏伟华丽的艺术感。

正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在思想方式上的差异,造成了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特征上的不同,使中西的古典园林艺术交相辉映,称为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明)计成原著.园冶注释.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2](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翳然林水——栖心中国园林之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葛雷,齐彦芬.西方文化概论.中国文化书院,1987年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