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上半年农业工作总结范文

上半年农业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上半年农业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上半年农业工作总结

第1篇:上半年农业工作总结范文

一、农技推广工作

1、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成立专业服务组织。截止6月份,我站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5期,内容涉及水稻、中药材、畜禽、水产养殖等范畴,并在村成立了繁昌县首个植保专业服务队,县植保站资助机动喷雾器5台,增强我镇农作物统防统治服务能力;

2、新品种和实用技术推广。上半年,我站共推广各类农作物新品种15个,新技术3项。建立和大冲两个新品种示范片,示范品种为D优725和冈优363,示范面积100亩和50亩。在龙华建立粮油品区试验,试验品种达20个。推广水稻旱育保姆技术4户,水稻直播面积20__多亩;

3、一枝黄花的防除。四月上旬开始一枝黄花化学防除,我站集中力量,分两个阶段,用近2个月时间,对全镇区域的一枝黄花进行全面防除,取得显著效果;

4、农作物田管及农情。上半年以会代训,共召开业务会议四次,病虫情报9期,农情信息11期;

5、青蒿种植示范与推广。依托芜湖杉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建立水口青蒿种植示范基地200亩,青蒿种植示范户19户,示范面积50亩,推行“订单农业”模式,由杉杉公司统一供苗,统一服务,统一收购,镇农技站负责指导和组织实施。上半年,邀请有关专家讲课1次,现场指导4次;

6、水稻良种补贴统计上报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吸取往年经验,做及时准确上报。

二、农业产业化工作

1、上半年全镇新增种养大户32户,其中:水稻规模种植户7户,经果林9户,畜禽水产养殖16户。

2、通过实地考察,认真筛选,共申报县级农业产业化项目18个,其中:新建项目12个,续建项目6个,上报镇农业产业化项目37个。

3、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个,即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2个,即新品种水稻和油菜;绿色食品2个,即溪花麻油和菜油。

三、农业科技工作 申报市级科研项目1个,即鱼虾蟹混养项目;市生物药业项目2个,分别是中药材吴茱萸深加工和杜仲规模种植项目;县级科研项目7个,包括大雁养殖、青蒿种植、笼养蛋鸡等,双一项目6个。

四、“阳光工程[!]”实施 上半年共举办电焊、电脑和缝纫制衣等专业培训3期,培训人数达300余人。

五、动物防疫工作 20__年春季家禽禽流感免疫17133只,免疫率达100,免疫证发放率100;猪牛羊口腣疫免疫8945头,免疫率、免疫证发放率、耳标率均达100`。血吸虫查治208条。

六、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结合部分村农业特色,举办6—8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做好良种示范片、品区试验的田间记录,拷种、测产和总结工作;

2、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搞好村植保机防服务队的运作和管理工作,力争取得实效,加以推广;

3、搞好青蒿种植的技术指导,做好杉杉公司收购前期的协调工作。继续加强一枝黄花的人工和化学防除力度,遏制一枝黄花的传播和蔓延。

4、做好无公害农产品及基地、绿色食品材料送审、产地检测和认证工作,县以上项目的实施、考核和总结,镇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评审、实施和总结。

5、组建镇水产养殖协会和养鸡协会。加强宣传,积极申报生产专利和成果。

第2篇:上半年农业工作总结范文

一、积极配合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开展种子市场检疫大检查工作,3月1-5日,配合九江市站和县农业执法大队,重点对我县范围内所有种子(棉花、水稻)经销商进行了全面的执法大检查。共检查种子36957公斤,其中水稻种子30416公斤,棉种6541公斤,并严厉打击了各种违法调运种子的行为,有效的防止了检疫性有害生物随种子调运传播扩散,保障了我县春耕生产用种安全,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四、配合省局开展稻水象甲的普查工作。5月10日,为摸清稻水象甲在我县的发生与分布情况,各乡镇严格按普查要求,由县局主管领导亲自抓,组织县、乡植保员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逐乡、逐村、逐田排查,对全县早稻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普查;共普查了全县19个乡镇场1.71万亩早稻,做到了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畈、畈不漏田,决不让任何有可能出现稻水象甲的田块逃过,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稻水象甲的迹象。(详见附表3)

五、对梨枝枯病、柑桔溃疡病、扶桑绵粉蚧、黄瓜绿斑驳病毒病、等检疫对象的普查工作,我站也多次组织各乡镇植保员到全县各地进行实地调查,均未发现有以上检疫对象的发生。

第3篇:上半年农业工作总结范文

1、做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和上报工作。认真做好统计、汇总和造册,及时上报补贴。

2、认真开展2020年贫困户特色种养业奖补第一批验收、达标户认定等工作。

3、积极主动配合保险公司做好农业保险工作。

4、全面落实做好春季防疫和非洲猪瘟防控及生猪产能恢复工作。积极开展春防及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学习培训,提高防疫员的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及时组织人员把消毒药送到各个饲养密集的养殖户手中,防止疫病的发生,按要求做到日报告和零报告,按技术要求对我乡农户的猪舍全面进行规范改造,目前生猪产能恢复有序进行。

二、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进行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全乡今年新建产业扶贫项目7个,其中新建茶叶加工厂2个。

2、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任务已经完成。

三、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积极推进合格证推广工作。

1、定期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工作,现已完成400个样品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2、已将全乡七户较大规模生产主体纳入合格证开具主体名录。2020年已发放合格证70册,共计3500张。并定期督促主体在销售时开具农产品合格证,同时每周对合格证开具情况进行统计上报。

3、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规模,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积极协助经营主体申报有关有机认证,成功帮助3家主体进行申报。

四、大力推进乡产业发展工作

1、统计贫困户以及村集体所需的茶苗、桑苗株数,和大户所需的桑苗数并帮助进行申报购买。促进乡特色产业发展。

第4篇:上半年农业工作总结范文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粮食生产保持稳定

20*年全区粮食生产在我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粮食生产面积稳中有升,依靠科技进步,粮食喜获丰收。其中,小麦面积9.9万余亩,单产220公斤,总产21900吨的佳绩,其中单产创历史新高,与去年同比增产2%,全区秋粮稳定在11.2万亩左右。其中:玉米8.2万亩、谷子2.2万亩、豆类0.3万亩、其它0.5万亩。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围绕果品蔬菜、优质杂粮等主导产业,抓龙头、带基地、联农户、创品牌、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07年5000多亩胡萝卜为建设发展胡萝卜产业化万亩区奠定了基础,新建东上庄高效日光温室生产基地一个,20栋日光温室正在建设,鑫科食用菌等龙头企业和种植基地的生产规模、产业化经营水平、幅射带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高效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1、胡萝卜生产基地发展良好。安排春播面积130亩,进行了春季无公害胡萝卜生产技术规程培训,做好了秋茬胡萝卜的备播工作,预计面积可突破6000多亩,为推进胡萝卜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胡萝卜协会、发展胡萝卜经纪人,销售网络不断完善,胡萝卜经济效益亩产可达4000元左右。

2、东上庄日光温室建设迅速。东上庄村有土地1800亩,人口800多人,人均土地2亩多,村里无工副企业,全靠土地耕种收入,地下水源充足,紧临安鹤公路,交通便利,非常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去年在区、乡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多次到内黄梁庄乡参观温室大棚高效农业生产,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高薪聘请了内黄的建造、生产技术员,加快高效农业发展,全村计划今年集中连片建成高效日光温室百亩园,种植品种以珍稀反季令果蔬为主,亩效益预计可达万元以上。目前,20栋日光温室正在建设中,该村的日光温室专业发展,将带动周边村集中连片规模生产,形成我区蔬菜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四)生态沼气建设正在加以推进。

截止目前已完成123个新建池,预计年底完成区定建设任务。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

上半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30人,引导性培训4000人正在培训。

(六)招商引资进展顺利。

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局工作内容,全方位搞好服务。以实施争创名牌农产品、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上半年完成招商引资8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薄弱,今年秋播时的大面积干旱导致近2万亩农田无法及时播种,暴露出农业基础建设的薄弱性。

2、沼气建设还需各级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督导督查,以确保全年建设目标的完成。

三、下一步打算

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党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工作措施:

(一)加强农业产业化工作力度,搞好农产品销售、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二)集中人、财、物力对胡萝卜产业化、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的扶持,同时搞好系列化配套服务,确保胡萝卜基地和东上庄日光温室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三)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和农产品、农资市场管理。

(四)针对我区农田水利建设基础薄弱的现状,督促各乡(镇)、办事处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多打抗旱井,确保进行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第5篇:上半年农业工作总结范文

一、机关建设和管理有序开展

(一)党建工作:

落实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完成了党员送培计划和党内基本信息库建设。全体党员为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交纳特殊党费12530元、职工个人捐款13130元、单位捐款2000元;完成了领导班子“五好”创建活动规划;落实了老干部两个待遇工作。

(二)稳定安全工作:

制定了2010年综治维稳安全工作意见,并与各责任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对安全隐患区域进行了定期检查;在定点帮扶的板桥镇6个村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包保”活动;落实了防汛抗旱24小时值班制度。

(三)社会事业工作:

在板桥镇落实了计划生育“三结合”42户,开展了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向计生户无偿提供碳铵4800公斤;开展了“关爱女孩”活动,对口帮助纯女孩家庭持卡户10户。开展了“除四害”工作,做好了卫生县城第二轮迎检工作,卫生单位创建活动收到明显效果。全局有15名职工参加无偿献血,超额完成了县上下达的2名无偿献血任务。档案工作顺利通过了省“三标”的复查验收。完成了114名事业人员的调资和19名公务员的工资调整改革;落实了工作责任制。

(四)地方志工作:

完成了《农业志》的资料长编任务,前期相关工作已圆满完成,正开始志书的编撰过程。

(五)行政效能建设: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局职工动员大会,对本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确认,制定了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完成较好

(一)职能目标:

1、粮食及经作生产:全县完成小春粮食播栽面积24.10万亩,总产5.96万吨,比上年增长5.41%;完成油菜4.81万亩,总产0.69万吨,比上年增长35.84%;完成蔬菜4.88万亩,总产11.1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推广优质稻品种5个,面积32.4万亩,其中完成水稻核心示范3264亩,高产示范6.5万亩;筛选蔬菜新品种8个,建立标准化蔬菜基地3.2万亩。

2、农村沼气建设:新建沼气池2725口,占计划任务5100口的53%。

3、农业执法及农民负担监管:组织实施农资打假护农促春耕活动,检查农资经销网点600余个,接收“两杂”种子委托检验样品125个,开展“两杂”种子监督检验样品10个,其中水稻3个、玉米7个;查获劣质农资产品2.55万公斤、货值2.610万元;抽检肥料样品5个;承办农资案件12件,挽回经济损失17.5万元。同时还积极开展种植业食品安全监测,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个(兜山西瓜、东湖生姜);牵头实施了损害农民利益的专项纠风工作,加强了农民负担动态监测和村内“一事一议”监管。

4、农作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开展环保型生物农药防治试验示范4.2万亩,完成大、小春病虫害防治面积分别为35.4万亩、15.6万亩。

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00万元,占任务的53.3%,其中生产性投资2200万元。

6、定点帮乡工作:帮助指导板桥镇柑竹湾村、王湾村发展水果基地420亩,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无偿供应玉米种子800公斤、马铃薯种薯4000公斤。

(二)惠民目标:

1、中低产田造:已完成中低产田造2400亩,占全年计划任务的40%。

2、农民培训:完成阳光工程培训540人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1200人次、骨干农民培训1260人次,分别占计划的27%、45.5%和63%。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3.8万人次,带动农户7200户,分别占计划的76%、72%。

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大春生产形势看好,大春作物长势普遍好于上年。据初步统计,全县已完成大春粮食播栽面积78.21万亩,超市下计划的2.64%。其中已完成水稻47.02万亩、玉米10.2万亩、高粱3.5万亩、大豆3.2万亩、洋芋2.04万亩、红苕12.25万亩,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04.3%、98.5%、106.1%、106.7%、102%和99.6%。目前从田间苗架长势情况看,今年由于雨水充足、气候条件良好、加之实行了水稻良种补贴、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等因素,全县大春作物长势长相普遍好于去年,若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病虫危害,实现大春粮食增产丰收希望很大。

(二)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按照川府函(2010)16号文件要求,县政府决定今年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富府发[2010]12号文),通过建立“百亩攻关田、千亩展示片、万亩示范区”,实现“66422”目标。目前创建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县26个镇乡已完成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百亩攻关田面积2766亩、千亩展示田示范29836亩、在公路沿线的东湖—骑龙—代寺—童寺—宝庆—琵琶—富世—永年—板桥9个镇乡集中完成辐射带动示范片65173亩,并推动全县完成高产示范区15.8万亩,各项面积指标均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

(三)标准粮油建设项目:计划新建标准粮田4万亩及土建工程、仪器设备等,项目总投资838万元。目前此项目已完成扩初设计方案,正在进行施工队伍招投标工作。

(四)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2007]37号)、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川府函[2007]147号)的精神,富顺县农业源污染普查工作于2007年12月中旬全面展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由县农业局牵头,畜牧、水务部门协作,各镇乡配合下,经过几个月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农业源污染普查工作任务。全县调查有代表性种植业农户典型地块数1900块,乡镇基本情况调查表27份(其中:县良种场基本情况调查表1份,典型地块普查17块)。调查种植模式20种。其中:水田5种、旱地10种(保护地种植模式1种)、园地4种。调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8个、养殖专业户112户。调查水库138口、面积5亩以上池塘500口。已按时完成2678户入户调查表的数据采集、信息录入和资料上报归档工作。

(五)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2010年完成粮食直补面积56.86万亩、补助资金705万元,亩平12.39元/亩;完成农资综合补贴56.86万亩、补贴资金4452万元,亩平78.29元/亩;同时完成水稻良种补贴45.67万亩,补贴资金685万元,亩平15元;小麦良种补贴10万亩、金额100万元,油菜良种补贴4.05万亩、金额40.5万元。

(六)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已完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6万亩,其中优质蔬菜基地5200亩,新发展小红椒高产示范400亩。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狠抓以再生稻为主的晚秋生产

1、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抗震救灾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按照“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不减产、无灾区多增产”的总体思路,加强大春粮经作物后期管理,突出抓好以再生稻、秋玉米、秋红苕、秋大豆、秋洋芋和秋菜、秋蚕为主的晚秋生产,努力做到以多种促多收,力争超额完成全年粮食产量和农民增收的各项目标任务。

2、工作目标:全县晚秋粮食作物计划种植面积46.3万亩,总产7.33万吨,其中再生稻蓄留面积37.5万亩、确保有收面积34万亩、总产5.43万吨;秋红苕6万亩、总产1.3万吨;秋洋芋3.8万亩、总产0.38万吨;秋玉米0.5万亩、总产0.1万吨;秋大豆2万亩、总产0.12万吨;秋菜种植面积3.5万亩,发放秋蚕种0.6万张。

3、工作措施:

(1)层层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实行单项考核奖励。县政府成立了以再生稻为主的晚秋生产工作领导组,对再生稻生产要狠抓“三集中、五统一”(即集中领导精力、集中技术力量、集中关键时间;统一筹款购肥、统一保管肥料、统一施肥时间、统一施肥数量、统一组织专业队伍施肥)这一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再生稻促芽肥按时(7月15—22日施用)、足量(亩施尿素15—20公斤)施入。同时,要做到完熟(十成黄)、见芽(主茎倒3芽伸长3厘米以上)、高留稻桩(1—1.2尺)收割头季稻,再生稻始穗期施用“九二O”等关键配套技术。

各镇乡要坚持建立再生稻高产示范点。县政府2010年在全县继续开展再生稻“百千万”高产竞赛活动。

(2)大力推广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秋洋芋。每个实施镇乡建立马铃薯高产示范片100-500亩。全县选择有积极性的重灾区(富世、互助、琵琶、代寺、狮市、骑龙、中石、童寺、古佛、宝庆、怀德、、长滩、飞龙、兜山、永年、李桥、福善等镇乡)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5000亩(各镇乡面积任务见附表),亩产1000公斤以上,总产达5000吨。示范片要统一供应种薯、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栽培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订单收购。

对5000亩改种补种马铃薯种薯补贴120元/亩,化肥、农膜、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补贴80元/亩。所需马铃薯种薯和化肥、农膜、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由县农业局统一采购、统一调配和运送,发放到受灾农户,并造册登记。

(3)加强检查督促,坚决制止耕地撂荒现象,力争种满种尽,确保晚秋面积的圆满完成。

(二)狠抓以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大春作物田间管理。

1、集中开展三裂叶豚草防除工作。全县有14个镇乡发生,目前对三裂叶豚草的防除只能在三裂叶豚草开花前即7月底以前进行,全县集中在7月20—25号统一用砂刀割除,割除位置要求在三裂叶豚草第一分枝下5厘米处,割除后可随地丢弃。全县已安排落实防除补助资金8万元。

2、认真做好夏季农田灭鼠工作。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灾后鼠传疾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川府办发电[2010]65号)和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灾后鼠情监测及害鼠防控技术方案>的函》(川农业函[2010]247号)及四川省农业厅、卫生厅、爱委会《关于加强灾区鼠害联防工作的紧急通知》(川农业函[2010]93号)文件精神,今年县政府将扎实开展夏季农田灭鼠工作。全县计划完成100万亩。实施时间为2010年7月上旬—2010年8月。:

3、抓紧做好当前大春主要病虫害防治。据植保部门监测表明,目前全县26个镇乡已发生稻瘟病0.64万亩,水稻第一代螟虫43.48万亩,稻飞虱已在南部少数镇乡零星发生,各镇乡正在组织力量田间普查,并根据《植保情报》有针对性地实施药剂防治。

(三)加强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打击假冒伪劣和哄抬物价等坑农害农行为,尤其要抓好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查处,从源头上治理农产品污染源。

(四)切实抓好农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下半年要突出抓好标准粮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灾后重建、农村沼气、“三百”粮食工程、水果高换、蔬菜标准化基地、农民科技培训、农业保险、种植业食品安全、蚕桑基地建设等项目的规范实施,加强项目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运行。

第6篇:上半年农业工作总结范文

文章标题:农业局农产品质检站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在局党委、行政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站人员团结一致,积极工作,为服务“三农”,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人民群众消费安全,进行了一系列扎实工作,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和宣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定了“湘潭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实施方案,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下乡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技术培训讲座8期次。

二、认真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时了解农产品安全状况,坚持日常抽查和重点抽检相结合。上半年对县城范围内步步高、万客源、易俗河农贸市场、裕丰、长江等宾馆及响水、京竹等蔬菜基地菜进行重点抽检4次,所检样品全部合格,在日常抽检工作中,以超市、农贸市场为重点,坚持经常性的抽检。目前已抽检样品76个,其中不合格样2个,对不合格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了处理,确保了群众消费安全。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管理。紧紧围绕优势产业,认真搞好我县已认证“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生产企业的认证管理工作,下基地、企业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以确保已认证产品质量安全,树立良好的品牌优势,积极组织有关企业参加中国湖南首届(国际)绿色食品博览会,推介我县优势产品。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涉及面广,管理难以到位,同时必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逐步走向规范化。

2、检测设备不齐,检测技术力量薄弱,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责任重大,工作经费不足,建议政府增加投入。

五、下半年工作重点

1、认真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

2、认真搞好市场、生产企业、基地的日常抽检工作。

第7篇:上半年农业工作总结范文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执法水平

       为使农业执法人员更好地行使执法权利,全体执法人员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文明执法、树立农业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上半年,我们重点对农业有关法律、农业部部令公告、行政通知以及省市下发的有关公告系统的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同时,按照农业部新规定的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进一步完善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严谨的执法队伍。

       二、广泛宣传,让更多的群众增强维权意识    根据以往的假劣种子、农药、化肥案件,由于宣传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今年上半年,根据XX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总体工作安排、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XX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的通知》以及省农业厅的要求,**市及时制定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于3月5-10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以送科技、送识假辨假常识、送优质农资下乡进村为重点的宣传周活动。XX年3月5日,由**市农业局组织,局属法规科、执法支队、种子管理站、植保站、土肥站、农机推广站、水产站、农环站等参加,在沾益县组织开展了“**市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各县市随即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市共出动车辆311车次,制作宣传标语107条,组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宣传咨询165场次,组织农业法律法规以及种子、农药、肥料、农机等方面的专家3146余人次进行现场咨询、现场解答,现场咨询人数达98421人,辐射人数达450080人,组织农资质量鉴定服务73人次。发放《农业部致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科技明白纸》、《蔬菜科技知识小问题》、《如何正确施用农药》等宣传资料、技术材料274976份,展出农药、肥料、农机等农业科技展版60余块,执法人员现场介绍识假辨假常识,把劣质农资种子、化肥、农膜也摆到现场,从外观包装如何识别耐心讲解,让农民也成为了辨假专家。现场播放“放心农资  百姓无忧”系列电视宣传讲座,利用各县(市)区农广校宣传教育系统播放“放心农资与维权知识”系列广播讲座803.2小时,组织广大农村朋友认真收看,收看人数达127585人;云南省广播电台、**市电视台于3月5日到现场作了采访报道,各县市区电视台也对各县市区开展宣传周活动的情况作了报道,市县电视台报道16次。同时推介了一批放心农资、信誉较好的企业,农资经营户现场介绍一批放心农资,现场销售放心农资XX余公斤。

       三、加大执法力度,做好市场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XX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市XX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加强源头治理、市场整顿和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以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和开展定点农资市场创建活动为着力点,以落实责任制、加大宣传和曝光力度、强化服务指导为手段,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上半年,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利用2-5月份共集中执法61余次,出动人员2146余人,出动执法检查车辆281车次,检查整顿各类市场273个,检查整顿经营单位376个,共查获假种子1671公斤,假农药及高毒、高残留农药1466公斤,肥料96103公斤。立案查处71件,并按有关法律法规程序进行处罚。特别针对种子、农药市场的抽查检验工作中,体现了“两个转变”,三个“延伸”。一是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执法转变,二是由临时检查为主的执法向日常化执法转变,进一步强化农业执法的主体地位。“三个延伸”:即从单一农资市场管理向农产品质量生产全过程执法监督延伸;从单一查标识、证书向内在质量管理延伸;从单一查市场向查源头、打“窝点”延伸。全市共抽检种子174次,抽检品种15个,通过检验,种子的发芽率都达到国家标准。农药共抽检30多次,抽检品种20个,结果存在质量不合格现象。其中假种子案主要发生在会泽县、麒麟区、罗平县、师宗县,假农药及高毒农药主要分布在:陆良县、宣威市、罗平县等,但通过近段时期的打假整顿和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使全市的农资市场秩序得到规范管理。

       四、进一步加强毒鼠强的宣传和监管力度,防止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

       XX年1月4日宣威市宝山镇毒鼠强中毒事件的发生,进一步说明了在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中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对少量流散在民间的毒鼠强清缴还不够彻底,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毒鼠强整治成员单位的紧急会议,进一步总结毒鼠强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各成员单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力抓好毒鼠强整治工作,杜绝毒鼠强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并于XX年1月10日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毒鼠强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县市区进一步提高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进一步抓好毒鼠强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部门整治职责,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做到工作机构不散,工作力度不减,整治要求不变,进一步查缺补漏,全力做好毒鼠强全面清查收缴工作,保证不漏一家一户、一门一店、一瓶一包,进一步强化对合法杀鼠剂营销点的管理,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毒鼠强中毒事件的督办。共2页,当前第1页1

       五、组织项目申报

第8篇:上半年农业工作总结范文

一、蔬菜花卉产销基本情况

(一)蔬菜产量、外销量同比下降,综合价格稳中有升。

据农业生产部门统计:20**年1-6月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0.55万亩,同比增2%,生产总量95.73万吨减5.7%,生产产值13.05亿元增15.6%,外销量70.01万吨占总量73.1%。播种面积、生产总量、外销量分别占年计划的55.1%、43.5%、44%。今年以来蔬菜总体产销顺畅,价格稳中有升,综合平均价达1.41元/千克,增11.1%。由于3月13-14日突如其来的霜冻,部分蔬菜如豌豆、小瓜、甜椒、番茄等因受灾价影响较大,绝收面积近2万亩,上市总量同比减少5.1%。受灾蔬菜主要是外销品种,因此外销同比减少4.6%。

(二)花卉产销势头良好,产业增效明显。

去冬今春以来,花卉价格高,持续时间长,元旦、春节、情人节等节假日集中,鲜花需求量增大,全市花卉园艺种植面积13.1万亩,总产值21.8亿元,占年计划的93.6%,同比增加136.8%,其中鲜切花面积7.74万亩,占年计划的91%,鲜切花上市量22.33亿枝,占年计划的55.8%,同比增加12.7%,产值8.32亿元,同比增加20.4%,出口额1888.79万美元。出口亚洲市场呈上升趋势,出口国排序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直接出口香港有所下降。出口主打品种是玫瑰,外销占总产量的90%。

(三)滇池流域蔬菜花卉基地逐步退减,新增基地向**东北部转移

一是20**年以来,滇池流域呈贡、官渡、晋宁、西山、盘龙、嵩明等县区实施“四退三还”工作,退出耕地面积24609亩,其中蔬菜退出面积16287亩,花卉退出面积6039.3亩。滇池流域的蔬菜、花卉生产退出的土地主要以建设湿地公园、发展园林绿化和经济林木。蔬菜花卉基地主要转移到滇池流域核心区外的**东部和北部地区的宜良、石林、寻甸、东川、富民等县区,这些县区目前新增蔬菜面积15500亩,新增花卉面积5524亩。二是通过项目促进标准化建设,以项目带动基地转移,20**年中央财政扶持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的蔬菜项目安排在晋宁、宜良、富民等蔬菜花卉生产区实施,花卉项目安排在石林县实施,蔬菜项目从20**年年底开始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标准化蔬菜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科技入户培训、技术集成示范等工作,并已开始进行生产,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三个县区的蔬菜生产面积近万亩蔬菜生产。花卉项目,目前实施进展顺利。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大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

20**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市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今年加大了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大力推行“5+3”工程的实施。目前已安排标准化生产示范点40个,标准化示范面积10.8万亩,主要品种有:生菜、荷兰豆、浅水藕、甜椒等十余个品种。举办标准化技术培训36795人次,推广黄板3.4万亩、性诱剂920亩、生物肥料8.9万亩、生物农药7.4万亩、引试新品种139个。推广无公害蔬菜45.3万亩,产量83.7万吨,分别占年计划的58.8%和52%。

花卉上提倡无公害生产,控制施用量,增加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保护环境。

(二)狠抓项目的实施

切实抓好20**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支持蔬菜、花卉项目的落实。为做好我省20**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积极组织东川、嵩明、石林等县区进行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写和论证,项目实施方案已于3月10日上报国家农业部和财政厅。

(三)抓好产销调研分析工作,促进产销对接与顺畅

及时召开全市蔬菜产销分析会,收集汇总当月十三大类近80个品种播种面积及下月预上市量、分析产销存在问题、当前主抓工作,以简报、市农业网、新闻媒体形式向各届相关信息,有力促进我市蔬菜产销对接与顺畅。

为进一步发挥《**蔬菜花卉信息》专刊在促进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引导、宣传、服务作用,在人少工作多的情况下,挤时间按计划如期编辑发送,1-6月完成了六期3000份《**蔬菜花卉信息》专刊,受到越来越多的领导、从业者、新闻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的要求,努力营造蔬菜花卉招商引资的优质软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蔬菜、花卉涉及面广,滇池流域综合治理“四退三还”的实施,滇池周边蔬菜花卉面积逐步外移,新区的基础设施和栽培设施薄弱,部份地区栽培水平不高,科技意识不强,加大了蔬菜花卉生产工作的管理难度。

(二)蔬菜、花卉生产周期短,市场需求变化快,生产与市场营销有待进一步加强品种结构调整和市场分析。

(三)原来每个月召开一次全市蔬菜产销分析会,及时将产销动态进行分析,便于加强结构调整和播种指导,蔬菜供求趋势分析,由于今年经费支持较少,不能按期进行培训和分析,希望局里考虑加大对蔬菜花卉科技推广经费的补助。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及打算

(一)加强无公害蔬菜认证基地的管理,加大蔬菜标准化推广力度,进一步搞好技术培训,大力推行“5+3”工程的实施,加大黄板、生物肥料、生物农约的推广力度,各县(市)区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制定出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监控制度,生产过程登记制度,基地产品认证制度,确保质量安全。

(二)加强蔬菜花卉生产的管理,各县(市)区加强田间水肥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加强目标任务的检查、督促和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提前做好预防洪涝灾害工作,雨季即将来临,加强引导,疏通沟渠,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市场调研与信息服务指导工作,促进外销。

第9篇:上半年农业工作总结范文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职能目标:

1、粮食及经作生产:全县完成小春粮食播栽面积24.*万亩,总产5.96万吨,比上年增长5.41%;完成油菜4.81万亩,总产0.69万吨,比上年增长35.84%;完成蔬菜4.88万亩,总产11.1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推广优质稻品种5个,面积32.4万亩,其中完成水稻核心示范3264亩,高产示范6.5万亩;筛选蔬菜新品种8个,建立标准化蔬菜基地3.2万亩。

2、农村沼气建设:新建沼气池2725口,占计划任务5100口的53%。

3、农业执法及农民负担监管:组织实施农资打假护农促春耕活动,检查农资经销网点600余个,接收“两杂”种子委托检验样品125个,开展“两杂”种子监督检验样品10个,其中水稻3个、玉米7个;查获劣质农资产品2.55万公斤、货值2.6*万元;抽检肥料样品5个;承办农资案件12件,挽回经济损失17.5万元。同时还积极开展种植业食品安全监测,牵头实施损害农民利益的专项纠风工作,加强农民负担动态监测和村内“一事一议”监管。

4、农作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开展环保型生物农药防治试验示范2.1万亩,完成大、小春病虫害防治面积分别为14.6万亩,15.6万亩。

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00万元,占任务的53.3%,其中生产性投资2200万元。

6、定点帮乡工作:帮助指导板桥镇柑竹湾村、王湾村发展水果基地420亩,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无偿供应玉米种子800公斤、马铃薯种薯4000公斤。

(二)惠民目标:

1、中低产田造:已完成中低产田造2400亩,占全年计划任务的40%。

2、农民培训:完成阳光工程培训200人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480人次、骨干农民培训200人次,分别占计划的10%、18.2%和11.1%。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1万人次,带动农户4800户,分别占计划的42%、48%。

二、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大春播栽形势良好:目前已完成大春粮食播栽面积76.4万亩,占计划的100.3%。其中完成水稻45万亩、玉米10.2万亩、高粱3.4万亩、大豆3.2万亩、洋芋2.5万亩、红苕12.1万亩。从苗架长势情况看,今年由于雨水充足,气候条件良好,实行了水稻良种补贴等因素,全县大春作物长势长相普通好于去年,若不发生重大灾害,实现大春增产增收希望很大。

(二)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按照川府函(20*)16号文件要求,县政府决定今年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富府发[20*]12号文),通过建立“百亩攻关田、千亩展示片、万亩示范区”,实现“66422”目标。目前创建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县26个镇乡已完成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百亩攻关田面积2766亩、千亩展示田示范29836亩、在公路沿线的东湖—骑龙—代寺—童寺—宝庆—琵琶—富世—永年—板桥9个镇乡集中完成辐射带动示范片65173亩,并推动全县完成高产示范区15.8万亩,各项面积指标均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

(三)标准粮油建设项目:计划新建标准粮田4万亩及土建工程、仪器设备等,项目总投资838万元。目前此项目已完成扩初设计方案,正在进行施工队伍招投标工作。

(四)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已按时完成2700户数据采集及信息报送和资料归档工作。

(五)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20*年完成粮直创补面积56.86万亩、补助资金705万元,亩平12.39元/亩;完成农资综合补贴56.86万亩、补贴资金4452万元,亩平78.29元/亩;同时完成水稻良种补贴45.67万亩,补贴资金685万元,亩平15元;小麦良种补贴10万亩、金额100万元,油菜良种补贴4.05万亩、金额40.5万元。

(六)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已完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6万亩,其中优质蔬菜基地5200亩,新发展小红椒高产示范400亩。

三、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一定程度上造成农业重点建设项目投工投劳十分困难,大春粮经作物田间管理比较粗放。

(二)农业基础设施脆弱,且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抵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急需各级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尤其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三)化肥价格涨幅大,农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尿素、碳铵、磷肥、复合肥等主要品种,在栽秧期间市场零售平均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120—300元/吨,目前尿素市场零售价达2500元/吨,又比栽秧期间增加了200元/吨。

(四)建议设县政府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用于农业部门发展粮食生产的份额,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四、下步打算

(一)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抗震救灾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按照“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不减产、无灾区多增产”的工作思路,加强大春粮经作物田间管理,突出抓好以再生稻、秋玉米、秋红苕、秋大豆、秋洋芋和秋菜、秋蚕为主的晚秋生产,努力做到以多种促多收,力争圆满完成全年粮食产量和农民增收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全县晚秋粮食作物计划种植面积46.3万亩,总产7.33万吨,其中再生稻蓄留面积37.5万亩、确保有收面积34万亩、总产5.43万吨;秋红苕6万亩、总产1.3万吨;秋洋芋3.8万亩、总产0.38万吨;秋玉米0.5万亩、总产0.1万吨;秋大豆2万亩、总产0.12万吨;秋菜种植面积3.5万亩,发放秋蚕种0.6万张。

(三)工作措施:

1、建议县政府成立晚秋生产工作领导组,层层分解下达目标任务。

2、狠抓以病虫害防治为主的大春作物田间管理。

3、加强宣传培训,落实各项增产增收的措施。

4、加强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打击坑农害农行为。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