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书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书籍市场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书籍市场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书籍市场调查报告

第1篇:书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论文关键词:市场调查,建筑装饰材料,教学

 

本文就装饰材料课程特点与市场调查环节结合进行探讨,以期达到探索其实践规律,更好指导课程教学。

一、建筑装饰材料课程特点

建筑装饰材料是建筑装饰工程的物质基础,《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掌握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具备合理选用材料的初步能力以及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装饰材料品种多且复杂形成课程内容的最大特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双方都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系统性差,不同材料之间的知识跨度大教育论文,缺乏关联性。在教学中难以将繁杂的课程内容归纳为相互衔接的渐进过程,使课程的讲授条理性差,教师难讲、学生难学。②品种差异大、指标参数多、逻辑性差。教材中所介绍的各种材料从外观质量、性能指标到使用条件等几乎都以参数表格表示。面对数目繁多、枯燥乏味的表格和数据,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也很难把数据和装饰材料结合起来。③实践性强,教学条件相对滞后。装饰材料需要有样品实物给学生以感性认识,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但由于新型材料的不断出现,没有足够的装饰材料样品,许多材料的装饰效果只能纸上谈兵,教学效果欠佳。

二、市场调查的意义及操作方法

市场调查是学生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类型多样,有综合型市场、有建材超市以及一些分布在社区的小建材五金店。在台州市内大型建材市场有红星美凯龙家居建材市场、椒江家乐居建材市场、路桥装饰城、洪家装饰城、临海恒大装饰城以及各小区的建材小超市,市场上产品多样、不同层次的产品很多,要调查的装饰材料可以分很多专题进行。通过市场调查,学生直接面对产品,了解产品的品种、规格、价格、性能等丰富的信息。

在课程理论授课部分内容要有比较和取舍,课堂上精练的讲授要辅以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料,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科前沿,更新教材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讲授之中,适当弱化理论内容教育论文,强化应用内容,在知识的广度、归因推导上把握尺寸,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图书、计算机网络资源进行自学和复习。备课中,要找到案例说明市场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教师要善于从国内外书籍、报纸和光盘、网络上搜集资料并归类整理,运用这些近似于实际情况的材料训练学生,让他们不离开课堂就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并综合运用市场调查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成功的市场调查,是授课教师的主要任务。

在市场调查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个人兴趣分组(每组6人),设立本组调查课题名称和课题计划,初步拟定调查计划、调查目标和调查范围。教师在对课题名称和课题计划的审查中,必须要留意各小组组长的选择,在调查内容和调查对象的选择上特别注意方案的可行性,在调查计划草案中把握其实践经费的控制。

三、完成市场调查报告

学生在参与市场调查活动后,掌握了一定的资料,写报告时还是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全面规范的专业指导和实践活动外,我们还指导学生对收集回来的各种繁杂的资料、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分类,并引导学生从各种资料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另外教育论文,聘请建材企业专业人士给学生作现场讲解,使学生在认识材料时更接近社会,更好更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写出更全面准确的市场调查报告。

我们要求调查小组以PPT的形式,把各类材料的性能、特点、用途以及产品图片分类制作,汇报调查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同时以课题答辩的形式打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收集到的各大类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同时选出最了解材料的同学代表本组做介绍,最后在教师和各组代表同学的共同打分下给出每组市场调查的分数。市场调查活动不但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同学们的市场阅历,如何和商家打交道,收集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对于学生来说很不容易。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分工协作精神,独善其身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各大类装饰材料的市场调查的,自己做好了别人没有动,根本不能完成本组的任务,最后选派一位表达能力好的同学来介绍本组的市场调查总结,是答辩中真正能出彩的地方。当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作业是有内涵的成果时,他们就会采取及其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市场调查报告,这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增长了同学们的才干。

市场调查成绩由组长确定的团队协作学习中的表现分各个阶段的课堂项目完成的情况评定教育论文,包括报告的科学性、方法的技巧性以及最后的答辩情况(报告的说服力、回答问题的正确性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各组课题项目各个节点的检查和审定,及时检查学生的实际知识和应用能力。最后的答辩环节更是综合考验了该小组的课程学习情况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语

《建筑装饰材料》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了基础与前沿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融入了现代建筑装饰材料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引入现代技术,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建立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通过市场调查,较好地达到了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建筑装饰材料》课程中的市场调查环节还存在许多可以探索、思考以及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更多令人感兴趣的教学规律还有待挖掘和归纳。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改革完善教学方法,逐渐摸索出建筑装饰材料课程的一般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祖森.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创新浅探[J]. 职业教育研究,2004,10.

[2]张弘.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市场调查报告[J]. 职业技术,2007,12.

第2篇:书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国民阅读 出版业大众传媒国民素质

[分类号]G239.2

“国民不读书”似乎已经成为谈论国民阅读问题的直指所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从1999年至2007年每隔两年做的国民阅读综合调查报告为国民阅读率全面下降这一近年来的不争事实提供了充分的数据依据。全球经济大萧条似乎也为削减公共及私人的购书开支提供了正当性理由。但就在阅读如此低迷的走势下,一股由许多大城市人文书店及出版业同行掀起的阅读浪潮正在悄悄涌上人们的视线。各种公益性读书会、主题阅读活动在北京、上海等地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也意识到加强国人的阅读是一项多么重要的工程,国内这几年也在推广阅读上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而与此同时在北美和欧洲,在工作锐减的时候静心读书成为许多国家的城市里一道新异的风景线。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当代中国国民阅读问题呈现的正反景观?同样的经济下滑走势在不同国家为什么会引起相反的国民阅读变化?中国与亚洲及欧美主要国家的国民阅读有哪些异同之处?

当后改革时代的中国政府报告中“GDP增长系数”被“综合国力”替换,国民素质也因为被看作是现代中国走向崛起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而日益提上日程。国民素质竞争力是国家基础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的发展状况和经济长期持续发展与成长的能力。在国民素质的各项涵义中,文化素质又被认为是各项素质的关键所在。在传媒资讯网络日益覆盖社会生活的当下,国民的文化素质与国民阅读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阅读不仅是个人及民族精神发育史和发展史的重要来源,而且也是个人及社会财富创造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因此,本文拟简单梳理从“阅读”到“国民阅读”的历史脉络,进而将国民阅读放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论及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对国民阅读产生的影响,最后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国民阅读达到提升国民素质的目的。

1 从“阅读”到“国民阅读”

阅读是人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借助于文本实现的一种信息知识传递过程。阅读意味着从文字产品中提炼与加工信息形成感受的过程。这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理解:首先,阅读是个体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活动过程;其次,阅读使个体卷入了群体的信息交流当中;再者,阅读活动是人类独有的文明行为,也是人类普遍的社会现象。人类阅读行为起源于符号和文字的产生。随着印刷品的产生,“阅读”的含义更为明确。中世纪的文字书写变化适应了新的社会需求。“斜体字适应这样的一种文明,在这种文明里,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中都不能没有文字”。随后,更便捷的哥特式小写字体取代了早先的字母,鹅毛管笔取代了芦苇杆,书籍的装潢日趋简单,书籍的编码化、类型化及索引化的出现和规范,种种书写文化中发生的变化使得图书由奢侈品变为工具。对文字文本的阅读成为长期以来的主要阅读方式。阅读也成为人类间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伴随着阅读的日益普及,人类的阅读方式也在经历不同的变化。阅读在中世纪教会的笼罩下是一种公众行为。教堂里的唱诗班与家庭的聚会中,人们聚集在一起,由牧师或祈祷者大声诵读经卷,所有的人向上帝集体祈祷。聆听阅读是为了涤净肉身、为了欢娱、为了教诲,或赋予声音高过感官的优势,虽然两者同时增强或减弱了阅读的行为。18世纪的印刷品开始把文章分成许多段落,留出相应空隙而非让文字连续不断。由此产生了另一种阅读方式,把文章分成段落,让人在仔细阅读前就能一目了然。而相应受制于公众场合的限制,阅读日益依赖于眼睛对文本的扫描而非声音的辅助。作为公众行为的阅读开始向作为私人行为的默读发展。

中世纪可供阅读的书籍寥寥无几。因此,中世纪的哲学家与神学家的工作就在于阐释经典。启蒙时代阅读之丰富在于阅读之广泛。大量的人文经典作品被创造出来,并通过手抄本的方式在民众中广为流传。到了18世纪,随着机器印刷文本的出现,可供选择的书籍、报刊、杂志越来越多,大量的泛读开始取代传统的精读而成为阅读的主要方式。20世纪初年诞生的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对传统纸质阅读开始逐渐形成冲击。到20世纪末期,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眼球效应”的出现,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不需要太多思考,一目了然的“读图时代”已经有同纸质阅读平分大众的趋势。而以网络为首的新媒体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短短十余年时间,对传统阅读真正构成了强劲冲击。“开卷有益”的传统阅读日益变为从桌前的电脑、手机以及电子阅读器等移动媒体摄入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阅读方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方式。

国民阅读是近些年来出现频率日益增多的一个文化关键词。在此之前经常强调的是“大众阅读”。与大众阅读相同的是两者都表示民众的主体阅读,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的是大众阅读仅仅是见诸报端及各种市场调查报告中的单纯意义上的民众阅读,而国民阅读除涵括上述意义外,还涉及到国家对国民在阅读方面的导向性问题。这一导向性围绕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国民价值观及国家的发展目标而定。一个国家的国民阅读调查可以反映出该国的国民阅读状况,背后折射出该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层面的问题。处在经济飞速与不均衡发展、社会转型加剧等状况下的当代中国国民阅读又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

2 社会变迁下的当代国民阅读

改革开放30年,伴随着经济的巨大腾飞,产业结构调整,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出版业及大众传媒的发达,国民阅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国民阅读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而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诸多变迁也对国民阅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信息时代的新知识结构需求是国民阅读增长的原动力

信息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知识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无论是工作或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要求作为个体的工作者或居民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的理念日益得到重视。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员工培训、能力提升计划越来越普及。在城市及乡镇的各个生活社区中,知识普及宣传等公益活动日益增多。所有这些社会变化均显示:不断学习充电是在当今时代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许多民众的个

人及家庭开支中,增大了对购书的投入。在工作之余不断阅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求跟上时代潮流。并提升个人发展潜力,成为年轻一代人的普遍共识。

2.2 出版业的面向市场导致国民阅读内容的大众化、娱乐化、通俗化趋势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出版业主要发挥意识形态工具的作用。出版经营方式则属典型的计划经济模式,由国家投资、下达计划和任务,由新华印刷厂统一印刷,新华书店销售。全国出版业均被政府完全垄断,相互之间不存在竞争,出版社以服务政治为目的,不考虑利润和经营状况。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出版社的数量迅速增长,出书规模巨幅扩大,图书的品种充分多样化。随着大小出版行业纷纷从计划体制下脱身,用自负盈亏的独立运作方式面向市场,出版业中开始出现市场竞争,引入了市场经济意识,各出版社开始有了商业和自主意识。

面向市场就意味着必须以大众阅读喜好为手段,达到占领市场份额的目的。因此,在国民阅读内容上,以往意识形态的教化内容大大减少,而娱乐性质的周刊、画报、明星传记、回忆录、家庭生活、日用保健方面的各种图书大量流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刊的以介绍港台流行歌手为主要内容的插图刊物《新周刊》,在短短十几年中发行量呈几何级数上升,成为当时青少年闲暇阅读中广为流传的一本读物。各种烹饪技巧、家庭卫生等生活常识类书籍也成为许多家庭主妇的必备之书。

2.3 图书发行体制及方式的变化导致国民阅读方式的多样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传统“国营”新华书店的发行系统之外,集体、个体及图书俱乐部等各种发行方式先后蓬勃兴起。80年代中期开始,集体及个体的书店、书摊、书贩迅速增加,成了整个图书销售体系中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出现了寄销、图书连锁店、书市展销、直销、邮购、出版社自办发行等新的发行方式。图书发行体制及发行方式的变化,使得普通民众购买图书的渠道和方式大大增加,从而引起阅读方式的多样化趋势。普通民众可以在各种私人或公共场合买到不同类型的图书,阅读空间也从以往的学校与家庭拓展到了公园、咖啡馆、酒吧等各种公共空间。许多书店甚至中高档酒店内也专门设有幽静的咖啡雅座,为买书及闲暇的人提供舒适的阅读空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公共汽车及地铁上,阅读报纸杂志的人比比皆是。国民阅读的方式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更加休闲化。

2.4 广告、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塑造的阅读品味促进国民阅读的趣味导向

大众传媒承担着传播信息、报道新闻、提供娱乐、传承文化、监督批评等诸多功能。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可以加速社会变革的进程,也可以减缓变革中的困难和痛苦。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大众传媒的形态、覆盖广度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的大众传媒中,许多报刊杂志以及电视栏目都开办了不同的读书类文化栏目。这些栏目或者通过主持人对新书的推介,或者通过撰稿人针对新著写的书评,对国民阅读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这种大众传媒所推荐的图书涵括了各个知识领域,既有通俗文学,又有学术经典,为广大民众的不同阅读喜好提供了多样化选择。许多民众通过各种渠道看了相关电视、网络的宣传及书评后,受到其影响,对其所推荐的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购买并阅读。

3 国民阅读与国民素质提升

按照最权威的“世界经济论坛”(WEF)以及瑞士洛桑管理发展学院(IMD)每年发表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国际竞争力主要包括要素,即: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管理程度、科学技术、人口结构与素质。其中,人口结构与素质就是国民素质。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市场竞争、政府创新、科技发展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可以说,当今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国民与国民之间的竞争。因此,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中最关键的要素。

国民阅读与国民素质之间有着直接关系。国民阅读奠定了国民素质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因此,对国民阅读进行适当引导,通过对国民阅读的引导,优化国民知识结构与综合素质,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社会变迁反映在国民阅读层面的变化,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

3.1 在阅读导向层面,加大政府的阅读引导作用

政府基于宏观政策考虑的阅读引导应当与大众传媒基于利润与市场选择的阅读引导两者相辅相成。这里的阅读导向不是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而在阅读内容上做出限定,而是在为国民阅读的内容提供更充分、更流畅的信息渠道以及更多样化的选择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引导功能。现代社会的国民阅读,既包括了基于个人知识结构的提升,也包括了国民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的建构。因此,应当考虑如何将基于爱国主义的历史教育同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两者有机结合。民族国家的国民所具有的对本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是国民素质的文化沉淀,是一个国家在现代社会中迅速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近来兴起的国学热,尽管有许多流于形式的弊端,但可以看作一个通过重读民族经典、打造国民文化认同与文化价值的有益尝试。

3.2 在阅读方式层面,由提供静态层面的多样化阅读环境到发展提供动态层面的主题化阅读交流空间

尽管目前各种阅读空间已经非常多样化,但是能够提供给阅读者充分交流,就某一主题充分展开探讨的活动还太少,相应的空间还太单调,往往仅限于校园场所及网络论坛。须知,自由交流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相互尊重与倾听,基于理性认知态度的辩论,对培养国民的平等意识、尊重他人、语言思维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围绕特定主题的读书会、书友会等各种交流活动应当大大加强,让阅读者有充分交流的平台,达到在知道层面及个人基本素质方面相互提升的效果。

3.3 在阅读内容层面,应当进一步增强出版业的市场竞争性

第3篇:书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目前经济管理学科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最显著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设置涉及课程的学时、开课时间、教材的选定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等多项内容。

专业英语的学时安排一般在32-48个学时,多数高校安排在大四第一个学期学习。如果该专业没有开设过其它双语教学课程,这32-48个学时将是学生接触专业英语知识的有限机会。而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学习的热情和集中度均大打折扣。考研的学生利用这一学期强化他们基础英语知识的掌握,准备工作的学生被纷杂的就业讯息、甚至一些小道消息所迷惑,而很难脚踏实地的沉下心来学习。因此,在这个学期安排有限的课时来讲授专业英语知识,只能是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大部分内容只能浅尝辄止。结果是专业英语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讲仅仅是增加了一些专业词汇,无法达到基本畅通应用的要求。

其次是教材选择的限制。教材在教学诸环节中处于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专业英语的教学采用的教材通常有两种形式:(1)直接选用英文原版教材;(2)采用国内统编专业英语教材。很难选择一本适宜的专业英语教材是众多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一大问题。莫再数(2003)针对专业英语教学中教材的选用主观随意大、教材建设欠规范与科学性、教材研究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郁凯元等(2002)对使用原版英语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进行了探讨。

笔者曾尝试使用不同的教材作讲解,发现了一些在教材方面拭待解决的问题。在选用英文原版教材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笔者选用了Philip Kotler所著的《Marketing Management》一书。这本书是国外经典的营销学教材,在国内也被一些知名的院校用在本科或MBA的教学中。使用原版教材首先可以让学生掌握地道的专业英语表达,而且所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很广,书中对基本概念或是营销过程的解释既有理论又有与之相应的案例,很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点。但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首先原版教材内容很丰富,但对于仅有40个课时的专业英语课来讲,显然不可能讲完书中的内容。在教学中笔者用了48个学时仅讲了《Marketing Management》书中7个章节,近200页的内容。而全书共有22个章节600多页的内容。因此,花费70元左右的价格购买的书籍,而仅讲了三分之一的内容,让学生很难接受。其次,原版教材对语言的要求程度较高。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此之前大多没有接受过双语教学的学习,专业领域的英文类读物学习的机会很少。因此,当手拿一本厚厚的英文书籍、看着满是英文的句子,没有一个汉字的时候,他们首先从心里上就没有信心去一字一句的理解、阅读课本,尤其是一段话中有多个不熟悉的单词时,很容易退缩,放弃学习。

二、围绕如何提高专业英语教学已有的研究建议

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高校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该教学要求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其中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中均明确提出了对专业英语的掌握能力,而且对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均提出了具体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如更高层次要求,听力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口语表达能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阅读方面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书面表达要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翻译方面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错译、漏译,文字通顺达意,语言表达错误较少。然而目前还没有与课程要求相配套的教材和具体的课程设置。因此,各高校各专业只能各自为阵安排专业英语的教学。

围绕如何改进当前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多角度的提出了改进的意见。陈冬纯(2001)提出专业英语的教学要突出“完整性”、“连贯性”和“阶段性”。据此,将专业英语的学习划分为3个阶段进行,并提出不同阶段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各自突出的主攻方向。周桂英(2009)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指出提高会计专业的英语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明确课程的目标;增加课时,实现英语学习不断线;对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提高国内教材质量,精选国外原版教材;提高教师水平;打破单一的教学方法。张杰(2005)提出了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将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相互融合,通过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公共化提高对英语的掌握能力。韩萍等(2003)设计了新的专业英语教学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的核心是专业英语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按照信息输入―学习与思考―实践―总结与反思的步骤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

三、提高经济管理学科专业英语教学的建议

(一)完善课程设置,满足专业英语教学阶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要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学生专业英语的较高层次和更高层次的要求,更好的服务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仅仅在大四开设一门专业英语课程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体现了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既要有阶段性,又要掌握语言的综合技能。为了达到循序渐近、持续的提高专业英语的水平,需要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教授不同深度和广度的专业英语知识。

合理的教材是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国家应该统一规划,安排一流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师编写教材。专业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又要深刻地了解专业知识。而国内拥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流高校,很多课程已经使用英文或者双语教学,这些教师很多有国外留学背景,不但能把握语音表达的准确性,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具备编写高水平教材的能力。

(二)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经济管理学科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如实训性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技能,其中包括业务处理技能与专业软件操作技能等,主要项目设计突出专业特色,包括会计帐务处理业务、国际贸易实务与国际结算、企业管理实务、商业银行业务、农村区域发展规划、经济活动分析等,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外贸交易系统、企业决策与计划制订系统、证券交易与银行业务处理系统及SAS统计软件等(周玉玺等,2010)。这些系统中很多一部分是英文系统,教师应尽量指导学生使用非汉化的软件,通过英文软件的学习,自然地增加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创造语言学习的应用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和国际接轨,来开展今后的工作。在实习环节中,如撰写简单的市场调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预测报告或外贸电函等,可以要求以小组的形式提交简单的英文报告,并选派代表对核心内容做英文陈述,着重解决英语应用文的写作和口语能力。在毕业论文撰写环节中,应该要求学生精读5~10篇该研究方向具有代表性的英文学术论文,了解一些该领域的前沿性研究内容。

(三)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通过实践,发现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对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在使用《Marketing Management》教材中,由于所教对象是普通大学的学生,总体的英语水平并不是很高,学生感觉学习起来很吃力。为此,要告诉他们,我们和一流大学用的教材是一样,如果掌握了这样的知识,在专业英语方面的能力不亚于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同时对他们学习中的进步及时赞扬,告诉他们自己是最优秀的。这样的心理暗示迫使学生不愿意放弃当一名优秀学生的机会,使得他们更加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优秀。

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找工作、就业辅助作用不明显,很多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我将来就业不可能去外企,学专业外语有什么用呢?”。对待这些学生,要对他们进行积极地、正面引导。通过让他们了解正面的就业形势,树立向上的学习态度。据《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的信息显示,2010年中国外贸人才缺口较大,需求人数将达到79万。蓝皮书指出,未来3年,大中型跨国公司在中国需要人才70万-80万人,加上外资企业和优秀的中国公司,需要200万-300万人。而大学生要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就必须充实自己,利用课堂学习的机会提高自身素质。通过上述内容的教导,也可以起到解答学生心中疑惑,纠正学生学习态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莫再树.专业英语教材建设: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3,(4):66-71.

[2]郁凯元,汤崇熙,任祖平.使用原版英语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的一些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2,(6):26-27.

第4篇:书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现代物流企业是指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采用现代物流的组织方式和现代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合理化水平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企业在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服务内容、信息化程度、物流技术、企业制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以反应快速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的显著特征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

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用物流功能要素进行生产经营并获得收益的业务运作方式。经营模式是企业盈利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个成功的经营模式,企业才可能获得盈利。物流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研究,对于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寻找新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物流企业经营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开始向物流领域拓展,新兴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国外物流企业也看好中国的物流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拓展速度。物流业形成了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与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物流企业发展还很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现代物流理念淡薄,经营观念落后,缺乏现代物流服务模式的开拓创新。

据有关机构统计,近年来,我国新增物流企业的数量每年以16%—25%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已有70万家与物流有关的企业和机构,但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却寥寥无几。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和美智管理顾问公司所做的第三次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在调查的50多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缺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物流需求的能力。现代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物流企业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随着工商企业物流理念的成熟,他们在要求提供运输、仓储等一般外,还希望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网络设计、库存管理、订货管理、流通加工、定单处理、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然而,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提供此类物流增值服务。调查数据表明,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收益的85%来自基础,诸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等的收益只占15%。

从表面上看,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物流企业缺乏对现代物流深层次的研究,缺乏成熟的、适合客户需要的经营模式。

二、先进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分析

以中远物流、中外运物流、招商局物流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先进物流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应对国外企业的冲击,结合自身优势,在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经营模式。笔者走访调研了数十家先进的物流企业,掌握大量企业经营运作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八种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

1.物流服务延伸模式

所谓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是指在现有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向两端延伸,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高层次物流需求的经营模式。如,仓储企业利用掌握的货源,通过购买部分车辆或者整合社会车辆从事配送服务;运输企业在完成货物的线路运输之后,根据客户的要求从事货物的临时保管和配送。这种模式对于从事单一功能物流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拓展物流服务的范围,而且达到提高物流服务层次的目的。

2.行业物流服务模式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拥有丰富目标行业经验和对客户需求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提供全程或部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主要特点是将物流服务的对象分为几个特定的行业领域,然后对这个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掌握该行业的物流运作特性,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行业物流服务模式集企业的经营理念、业务、管理、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势于一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

商业运作方式决定着物流服务方式,只有深入掌握了目标行业或项目的具体特征,才能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实际上,行业物流服务模式体现了细分物流市场的特征。物流企业必须不断研究目标市场行业的物流特点和发展趋势,成为这些行业的物流服务专家。在全球,也只有极少数企业能进行所有种类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绝大多数物流企业都可采用目标集聚战略,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各有侧重地展开各具特色的物流服务。

在国内,行业物流服务是近年来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服装、家电、医药、书籍、日用品、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或领域纷纷释放物流需求,极大的丰富了物流市场。

3.项目物流服务模式

项目物流是指为具体的项目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类需求主要集中在我国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综合性的展会、运动会中,如三峡水电站、秦山核电站、国家体育馆等基建项目以及奥运会、展览会等大宗商品的运输物流服务,实施这种模式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和强大的企业实力。“中外运物流”在项目物流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长期以来,中外运在国内外建设起完善的业务经营网络,在为国内各大外贸公司提供全面运输管理服务的同时,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生产物资实行国际多式联运,同时为我国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和运动会承担物品运输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4.定制式物流服务模式

定制物流服务是指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某个客户,为该客户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程物流服务模式,涉及到储存、运输、加工、包装、配送、咨询等全部业务,甚至还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协调等在内的其他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强调与客户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采用定制式服务模式不仅能保证物流企业有稳定的业务,而且能节省企业的运作成本。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确定最合适的物流运作方案,以最低的成本提供高效的服务。

北京星网物流中心是由“金鹰公司”(MSAS和Sinotrans在1996年成立的合资公司)专门为诺基亚公司兴建的物流设施,它坐落在诺基亚星网工业园内,将园区内诺基亚的区域供应商和制造厂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通过“金鹰公司”提供的无缝隙供应链解决方案,降低整个园区内企业的供应链成本,实现低成本运营目标。

5.物流咨询服务模式

物流咨询服务模式是指利用专业人才优势,深入到企业内部,为其提供市场调查分析,物流系统规划、成本控制、企业流程再造等相关服务的经营模式。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物流咨询服务的同时,帮助企业整合业务流程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进而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企业通过物流咨询带动其他物流服务的销售,区别于一般仓储、运输企业的简单化服务,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具体的业务运作中,可以采用大客户经理负责制来实施物流咨询服务。大客户经理要针对每个客户的不同特点,成立独立的项目组,组织行业专家、大客户代表、作业管理部门、项目经理等人员,从始至终负责整个项目的销售、方案设计与服务实施,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提高客户满意度。实践证明,这种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与客户结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业务运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6.物流管理输出模式

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拓展国内企业市场时,强调自己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技术指导,由物流企业接管客户企业的物流设施或者成立合资公司承担物流具体运作任务的服务模式。采用管理输出方式时,可有效减少客户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与管理人员的抵制,使双方更好的开展合作。采用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时,可以利用客户企业原有设备、网络和人员,大幅减少投资,并迅速获取运作能力,加快相应市场需求的速度。在运作时,可以有两种方式

(1)系统接管客户物流资产:如果客户在某地区已有车辆、设施、员工等物流资产,而物流企业在该地区又需要建立物流系统,则可以全盘买进客户的物流资产,接管并拥有客户的物流系统甚至接受客户的员工。接管后,物流系统可以在为该客户服务的同时为其它客户服务,通过资源共享以改进利用率并分担管理成本。

(2)与客户合资成立物流公司:物流企业与客户共建合资物流公司的方式,既使客户保留物流设施的部分产权,并在物流作业中保持参与,以加强对物流过程的有效控制;又注入了专业物流公司的资本和技能,使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招商局物流集团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便是物流管理输出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招商局物流集团通过对青啤发展现状和其他多方信息的分析,结合青啤自身拥有大量物流设施、设备与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与青啤成立合资物流公司,购买或租赁青啤原有物流设施、设备,并接收青啤原有运作和管理人员。这种模式确保了招商局物流能够将其较为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员工分配制度、操作流程的再造方法,渐进地、完整地灌输到合资公司的物流管理中。合资公司开始运作的三周时间内,青啤原有车辆利用率就提高了60%,每年仅公路运输就将为青啤节省物流成本近700万元。

7.物流连锁经营模式

物流连锁经营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方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的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物流经营形式。物流连锁经营借鉴了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迅速的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汇集资金、人才、客户资源的目标,同时在连锁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更大程度的整合物流资源,用以支持管理和业务操作,为客户提供全程的物流服务。

锦程国际物流集团从2000年开始物流连锁经营的尝试,将商业中加盟连锁的经营理念引入到物流业,创造出了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持,以加盟连锁的形式进行物理网络扩张的经营模式,使公司迅速汇集了资金、人才和客户资源,扩大了企业规模。

8.物流战略联盟模式

物流联盟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服务更好的效果,相互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国内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自身力量薄弱,难以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竞争,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相互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盟。这种自发的资源整合方式,经过有效的重组联合,依靠各自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合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形成规模优势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企业在物流服务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形成一个高层次、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在战略联盟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虚拟经营能够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实现企业的精简高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广州海元物流公司就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典范,它是由31家优秀的专线运输公司资产重组后建立的现代化物流企业,在全国拥有376个分公司,并且建立了海元物流信息系统,推出了京广物流带、广沪物流带、广渝物流带等服务区域。“海元模式”是中小型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新模式,为中小型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借鉴。

三、对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几点思考

1.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物流市场被普遍看作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市场以后,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开始走向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的竞争。此外,我国加入WTO以后,已经陆续开放了部分物流市场,一些跨国物流企业,如马士基、UPS等相继进入中国,国内的物流企业面临着来自跨国物流公司和国外物流资本的挑战。今后的五至十年,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行业将重新洗牌。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创新而被淘汰出局;那些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企业则会打牢市场根基,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通过企业整合、重组,将会在各个地区产生若干家大型的现代物流企业。其中,有的将会成为具有全国性物流网络,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前面所述的几种经营模式,便是那些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精神和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这说明,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经营模式是企业获得盈利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目标就是寻求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只有找到了适合于企业的经营模式,传统储运企业才真正完成了转变。

2.经营模式是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企业对于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及时性、全面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针对客户的经营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提供服务时,要仔细分析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经营规律,以便提供精确的物流服务。经营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企业在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物流合理化问题。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和项目物流服务模式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每个行业或具体项目,物流服务是建立在对目标行业或项目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的,由于掌握了行业的运作特性和客户的具体要求,因此,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物流连锁经营模式和物流战略联盟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间横向联合或纵向联合的经营思想,通过行业内部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不同的经营模式反映了不同的竞争策略和企业各自的特点,以及资源优势。但是,无论采用哪种经营模式,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需求。

第5篇:书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现代物流企业是指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采用现代物流的组织方式和现代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合理化水平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企业在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服务内容、信息化程度、物流技术、企业制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以反应快速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的显著特征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

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用物流功能要素进行生产经营并获得收益的业务运作方式。经营模式是企业盈利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个成功的经营模式,企业才可能获得盈利。物流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研究,对于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寻找新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物流企业经营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开始向物流领域拓展,新兴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国外物流企业也看好中国的物流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拓展速度。物流业形成了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与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物流企业发展还很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现代物流理念淡薄,经营观念落后,缺乏现代物流服务模式的开拓创新。

据有关机构统计,近年来,我国新增物流企业的数量每年以16%—25%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已有70万家与物流有关的企业和机构,但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却寥寥无几。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和美智管理顾问公司所做的第三次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在调查的50多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缺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物流需求的能力。现代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物流企业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随着工商企业物流理念的成熟,他们在要求提供运输、仓储等一般外,还希望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网络设计、库存管理、订货管理、流通加工、定单处理、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然而,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提供此类物流增值服务。调查数据表明,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收益的85%来自基础,诸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等的收益只占15%。

从表面上看,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物流企业缺乏对现代物流深层次的研究,缺乏成熟的、适合客户需要的经营模式。

二、先进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分析

以中远物流、中外运物流、招商局物流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先进物流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应对国外企业的冲击,结合自身优势,在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经营模式。笔者走访调研了数十家先进的物流企业,掌握大量企业经营运作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八种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

1.物流服务延伸模式

所谓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是指在现有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向两端延伸,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高层次物流需求的经营模式。如,仓储企业利用掌握的货源,通过购买部分车辆或者整合社会车辆从事配送服务;运输企业在完成货物的线路运输之后,根据客户的要求从事货物的临时保管和配送。这种模式对于从事单一功能物流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拓展物流服务的范围,而且达到提高物流服务层次的目的。

2.行业物流服务模式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拥有丰富目标行业经验和对客户需求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提供全程或部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主要特点是将物流服务的对象分为几个特定的行业领域,然后对这个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掌握该行业的物流运作特性,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行业物流服务模式集企业的经营理念、业务、管理、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势于一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

商业运作方式决定着物流服务方式,只有深入掌握了目标行业或项目的具体特征,才能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实际上,行业物流服务模式体现了细分物流市场的特征。物流企业必须不断研究目标市场行业的物流特点和发展趋势,成为这些行业的物流服务专家。在全球,也只有极少数企业能进行所有种类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绝大多数物流企业都可采用目标集聚战略,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各有侧重地展开各具特色的物流服务。

在国内,行业物流服务是近年来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服装、家电、医药、书籍、日用品、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或领域纷纷释放物流需求,极大的丰富了物流市场。

3.项目物流服务模式

项目物流是指为具体的项目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类需求主要集中在我国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综合性的展会、运动会中,如三峡水电站、秦山核电站、国家体育馆等基建项目以及奥运会、展览会等大宗商品的运输物流服务,实施这种模式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和强大的企业实力。“中外运物流”在项目物流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长期以来,中外运在国内外建设起完善的业务经营网络,在为国内各大外贸公司提供全面运输管理服务的同时,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生产物资实行国际多式联运,同时为我国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和运动会承担物品运输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4.定制式物流服务模式

定制物流服务是指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某个客户,为该客户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程物流服务模式,涉及到储存、运输、加工、包装、配送、咨询等全部业务,甚至还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协调等在内的其他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强调与客户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采用定制式服务模式不仅能保证物流企业有稳定的业务,而且能节省企业的运作成本。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确定最合适的物流运作方案,以最低的成本提供高效的服务。

北京星网物流中心是由“金鹰公司”(MSAS和Sinotrans在1996年成立的合资公司)专门为诺基亚公司兴建的物流设施,它坐落在诺基亚星网工业园内,将园区内诺基亚的区域供应商和制造厂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通过“金鹰公司”提供的无缝隙供应链解决方案,降低整个园区内企业的供应链成本,实现低成本运营目标。

5.物流咨询服务模式

物流咨询服务模式是指利用专业人才优势,深入到企业内部,为其提供市场调查分析,物流系统规划、成本控制、企业流程再造等相关服务的经营模式。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物流咨询服务的同时,帮助企业整合业务流程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进而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企业通过物流咨询带动其他物流服务的销售,区别于一般仓储、运输企业的简单化服务,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具体的业务运作中,可以采用大客户经理负责制来实施物流咨询服务。大客户经理要针对每个客户的不同特点,成立独立的项目组,组织行业专家、大客户代表、作业管理部门、项目经理等人员,从始至终负责整个项目的销售、方案设计与服务实施,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提高客户满意度。实践证明,这种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与客户结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业务运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6.物流管理输出模式

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拓展国内企业市场时,强调自己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技术指导,由物流企业接管客户企业的物流设施或者成立合资公司承担物流具体运作任务的服务模式。采用管理输出方式时,可有效减少客户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与管理人员的抵制,使双方更好的开展合作。采用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时,可以利用客户企业原有设备、网络和人员,大幅减少投资,并迅速获取运作能力,加快相应市场需求的速度。在运作时,可以有两种方式

(1)系统接管客户物流资产:如果客户在某地区已有车辆、设施、员工等物流资产,而物流企业在该地区又需要建立物流系统,则可以全盘买进客户的物流资产,接管并拥有客户的物流系统甚至接受客户的员工。接管后,物流系统可以在为该客户服务的同时为其它客户服务,通过资源共享以改进利用率并分担管理成本。

(2)与客户合资成立物流公司:物流企业与客户共建合资物流公司的方式,既使客户保留物流设施的部分产权,并在物流作业中保持参与,以加强对物流过程的有效控制;又注入了专业物流公司的资本和技能,使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招商局物流集团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便是物流管理输出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招商局物流集团通过对青啤发展现状和其他多方信息的分析,结合青啤自身拥有大量物流设施、设备与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与青啤成立合资物流公司,购买或租赁青啤原有物流设施、设备,并接收青啤原有运作和管理人员。这种模式确保了招商局物流能够将其较为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员工分配制度、操作流程的再造方法,渐进地、完整地灌输到合资公司的物流管理中。合资公司开始运作的三周时间内,青啤原有车辆利用率就提高了60%,每年仅公路运输就将为青啤节省物流成本近700万元。

7.物流连锁经营模式

物流连锁经营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方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的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物流经营形式。物流连锁经营借鉴了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迅速的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汇集资金、人才、客户资源的目标,同时在连锁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更大程度的整合物流资源,用以支持管理和业务操作,为客户提供全程的物流服务。

锦程国际物流集团从2000年开始物流连锁经营的尝试,将商业中加盟连锁的经营理念引入到物流业,创造出了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持,以加盟连锁的形式进行物理网络扩张的经营模式,使公司迅速汇集了资金、人才和客户资源,扩大了企业规模。

8.物流战略联盟模式

物流联盟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服务更好的效果,相互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国内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自身力量薄弱,难以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竞争,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相互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盟。这种自发的资源整合方式,经过有效的重组联合,依靠各自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合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形成规模优势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企业在物流服务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形成一个高层次、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在战略联盟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虚拟经营能够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实现企业的精简高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广州海元物流公司就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典范,它是由31家优秀的专线运输公司资产重组后建立的现代化物流企业,在全国拥有376个分公司,并且建立了海元物流信息系统,推出了京广物流带、广沪物流带、广渝物流带等服务区域。“海元模式”是中小型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新模式,为中小型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借鉴。

三、对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几点思考

1.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物流市场被普遍看作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市场以后,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开始走向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的竞争。此外,我国加入WTO以后,已经陆续开放了部分物流市场,一些跨国物流企业,如马士基、UPS等相继进入中国,国内的物流企业面临着来自跨国物流公司和国外物流资本的挑战。今后的五至十年,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行业将重新洗牌。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创新而被淘汰出局;那些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企业则会打牢市场根基,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通过企业整合、重组,将会在各个地区产生若干家大型的现代物流企业。其中,有的将会成为具有全国性物流网络,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前面所述的几种经营模式,便是那些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精神和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这说明,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经营模式是企业获得盈利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目标就是寻求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只有找到了适合于企业的经营模式,传统储运企业才真正完成了转变。

2.经营模式是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企业对于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及时性、全面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针对客户的经营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提供服务时,要仔细分析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经营规律,以便提供精确的物流服务。经营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企业在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物流合理化问题。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和项目物流服务模式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每个行业或具体项目,物流服务是建立在对目标行业或项目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的,由于掌握了行业的运作特性和客户的具体要求,因此,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物流连锁经营模式和物流战略联盟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间横向联合或纵向联合的经营思想,通过行业内部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不同的经营模式反映了不同的竞争策略和企业各自的特点,以及资源优势。但是,无论采用哪种经营模式,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需求。

3.经营模式的选择要结合物流企业实际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