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网点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崇文区结合传统规划模型及规划分析方法,对信息技术在商业网点规划服务中的应用进行初步尝试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商圈分析
随着崇文区商业业态的快速发展,如何依据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结合现有商业网点的实际分布情况,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城市商业网点框架体系,引导城市商业网点建设向分布合理、功能齐全、竞争有序、便民利民方向发展,成为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重点。
商圈分析是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中心。区域内商圈分析可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同时也为商业网点的定位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借助GIS、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方便地进行商圈规划。正确合理的商圈分析,对区域商业网点、商业体系整体格局十分重要。对于具体的商业网点和商业聚集区域而言,商圈分析有助于评价和确定服务的空间范围、市场潜力、目标客户分布等,为商业网点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商业企业制定商业计划。
崇文区的数据资源由资源中心的商业监管服务信息资源库和各商业网点的前置数据库组成,为保证各部门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各部门建立了交换数据库,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共享给商业资源交换中心。各个企业的数据信息,按照特定的时间频率进行更新。同时,通过同步更新机制,实现资源中心的信息资源库的更新,保证商业网点数据的现实可用。
基于GIS可实现对崇文区商务局的商业网点数据进行管理,为商务局提供全面、直观的商贸企业信息,提供宏观商业管理和产业规划决策的数字服务,同时为商务局经济运行调度、应急指挥提供基础数据服务,节省企业单位的办事时间和办事路程,提高决策效率和效果,更好促进经济运行发展。
基于GIS的数据库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对商业网点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还可以辅助商业网点规划决策,提供商业网点监测和商业信息等服务。
监测服务
将GIS、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引进商业网点监测领域,在国内也属于摸索探讨阶段。通过视频可视化识别技术,借助GIS技术,可实现对商业网点安全生产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根据需要,可快速定位到安全隐患所在的位置,查看相应信息; 同时实现安全报警,将安全事故转入到监控业务处理流程中,方便及时地解决问题,为商业网点的正常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系统对商业网点进行动态可视化安全监控,以网络视频服务器为核心,综合利用数字视频处理技术、网络传输技术、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具有快速处理、数字信息抗干扰、便于快速查询记录的优点。系统依托IP宽带网络,可把监控中心和崇文区内的监控目标组合成一个系统,实现对商业网点的远程、实时、集中监控。
系统可实现对辖区内各个商业网点的安全设施等进行实时可视化动态监控,同时对出现的安全隐患自动报警,上报到区级监督平台。基于安全监控网络,系统可以实现对商业网点安全事件、部件等城管案件提供实时可视化的监督手段,构建商业网点综合监督评价体系。
系统具体功能如下:
建立全监管处理机制 崇文区城管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各个监控对象的监控历史记录,方便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对安全隐患进行处理。
实时监测通过设置在各个商业网点的摄像头,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可以随时查看任一商业网点位置的监控情况。
实时动态预警通过实时监测网络,系统可以根据监控情况,提供监控报告;同时对违反安全标准的商业网点,进行安全预警,在空间专题地图上以动态闪烁的方式进行预警。
实时动态案件处理如果监测对象出现安全隐患,系统可以提供案卷上报机制,对监控视频进行上报,协助完成商业网点案卷的立案、处理等工作。另外,在商业网点安全隐患排除以后,可以对商业网点案卷的处理结果进行检查。
商业信息服务
崇文区商业在快速发展,商业网点众多、商业服务内容各种各样。一方面,崇文区政府需要将商业网点方面的规划信息、商业相关规章制度和其他与商业相关的信息公布给商家和公众; 同时商业网点方面需要把商业网点、商品、服务促销等信息及时给公众,方便公众了解商业服务信息,从而吸引潜在的消费者,把消费者吸引到商业网点来。另一方面,消费者去商业网点进行消费,需要了解相关的商业信息,进行选择、消费; 而且还需要有如何到达消费地点等信息。
借助网络和GIS等信息技术,实现政府、商业网点和公众三方互动,方便政府或商家根据公众实际需求,制定区域内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商业空间布局; 商家也可及时调整商业结构及商业定位,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从而获取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信息服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行政区域专题图 用户可以通过行政区域图,查看各个行政区内的社区空间分布情况。
商业发展版块 以商业网点主题分类,查看各类商业网点分布情况,具体可以查看: 整体概况分布、特色产业升级板块、商旅文化融合板块、主题商务中心板块和商贸产业孵化板块。用户可以查看每一个板块的空间分布状况,通过地图显示,了解相应板块现状可视化的空间。
生活助手服务 为公众提供崇文区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服务信息: 出行指南、天气预报、出租等信息服务。
地名搜索服务 公众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查询崇文区内地名,结果在地图上以高亮方式显示,系统为用户提供兴趣点定位服务,可以查看其周围的商业网点信息及其他信息。
法律法规服务 公众可以查看崇文区商业网点相关的法律法规,方便商业网点和及时了解信息。其主要内容包括: 市场管理法规、外商投资法规、对外贸易法规和其他相关法规。该功能可指导商业网点规范化经营,保证商业经营的质量,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商业环境。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我市年月率先在全国少有地级市编制完成了《市\年城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年月日14号文件印发实施。从年开始,商务部、建设部陆续下发了《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在全国9个城市召开了6次工作会议,安排布置这项工作。张自银市长高瞻远瞩,在年市人民政府第18次市长办公会上提出了“要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高规格做好我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要求,根据市长的指示,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拨出专项资金、提供基础数据、选择规划设计单位正式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
二、《规划》设计单位情况介绍
为了落实张市长的指示,我局会同市规划局,联系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院、大学、规划设计院、中商商业发展规划设计院6家国内一流水平设计单位,采用商务招标的方式优中选优,选择了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为我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单位。该院是国家商务部下属的从事商业规划的全国性专业机构。规划项目遍布全国20个省,62个城市,其中18个项目获得商务部及地方表彰与奖励。项目组是由该院技术力量最强的1名博士生导师、1名博士生、6名硕士研究生组成,项目组组长为该院院长助理。他们表示要将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做成全国性的范本,作为该院的技术成果进行展示。
三、《规划》编制过程
(一)成立编制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了由谢副市长牵头,城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工作。我局也组织专门科室、专门人员多次专题研究,协助编制工作。
(二)调查研究。年月日,我局与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正式签订了委托编制《规划》合同书。随即成立了网点规划项目组,制定工作方案,提出时限要求,并对我市的商业网点进行了全面实地调研。项目组跑遍了我市的大街小巷,走访了123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与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统计局、市交通局、市旅游局等10多个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举行座谈,收集大量翔实的基础数据、相关文件、专题报告和各类出版物资料。
(三)编制规划。项目组从月开始至月底结束长达个月时间,在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交通、人口分布、消费水平和农产品销售、旅游文化景观等基本情况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中等城市商业发展规律及其商业网点规划经验,确定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体系、发展时序和发展措施,形成了《规划》初稿。《规划》的总体布局是“1、6、26”和“7点”“8线”。即规划1个商业中心区,6个商业副中心区,26个社区商业中心,重点培育和发展7家专业批发市场、8条商业特色街。
(四)征求意见。年月日召集四个城区及华新开发区分管负责人,月日召集市直部门分管领导,月日召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就《规划》初稿,3次征求意见。月日,谢宏治副市长主持召开了相关部门参加的征求意见会,进一步深化完善了规划内容。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谢副市长率队赴,与中商规划院的高层领导座谈,就我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事情提出了具体要求及指导性意见。蒋云良局长先后8次召集局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的同志,专题研究《规划》修编事宜,并以书面形式形成修改意见231条,与中商规划设计院对接11次,该院对我方提出的意见就采纳、部分采纳、不予采纳的理由分别给予了回复。通过不断完善,于月底完成《规划》评审稿,下一步工作是专家评审会之后向人大主任汇报,市政府常务会审议,人大常委会通过。
四、《规划》的亮点
亮点一:体现规划的前瞻性。对西南云大5区20个乡镇经济圈的商业网点布局提出远期设想。
亮点二:体现规划的层次性。通过对中心城区的商业网点布局调整,分流中心城区的人流、物流、车流,在等路段形成市高端消费区,在6个商业副中心区形成6个中档消费区,26个社区商业中心和26个便民利民的终端消费区。
亮点三:体现各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布局的特色。石鼓区体现“家”的特色:以布局家装、家饰、家居、家具、家用、家电等为主的主题商场和专业市场;体现“大”的特色:以布局大众消费,大路货批发零售,大学生群体消费、大众绿色生态消费为主的商场、市场,并发展水上休闲中心、度假村、生态城等休闲项目;区体现“机械”特色:以布局汽贸城、4S店、农资农机物流配送中心及湘菜正宗原料加工配送中心为主的项目;体现“物流”特色:依托工业发展铁海联运、江海联运、公路口岸、铁路口岸等物流项目,减少工业企业的物流成本,实现零库存。
【关键词】社区;商业网点;规划
【Abstract】Zhuche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is to take the cities and counties in the nation,the city's 1,329 villages are included in community planning,the new community building,convenient living facilities need to match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and develop the community-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t this level. This paper made in the investigation Zhucheng community,the commun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ommercial networks put forward some ideas,the cities hope to contribute to community building.
【Key words】Community; commercial outlets;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6-0112-02
诸城市是一个社区发展比较好的县市,全市1329余个村庄,划分为220个社区,平均5~6个自然村组成一个社区,社区本身是一级行政组织,但对周围几个村庄的行政辐射能力是以指导性为主,管理以松散型为主。由于是一种新兴的社会组织,发展尚不成熟,要不断地探讨,形成一种模式。以社区为单位建立方便居住区内的居民生活的商业网点、交通设施医疗点是体现社区发展的优势所在。本文重点探讨社区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的理论依据及方法。
社区的建立是依据居住相近为原则建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在农村可能是几个村庄的组合体,在城市则是几个居民小区或几个街道办事处的组合体。在有关社区的规范性文件中,要求社区作规划时要首先安排好公共服务用地,其中包括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医疗设施用地,这些设施的服务半径为800~1500米,服务半径的大小以周围的地貌为依据,在平坦地带服务半径可以扩大到1500米,而在山区,沟坎较多的区域服务半径要以缩小到800米就可以了。
社区的设计理念是由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首先提出来的。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使原有居住区的组织形式渐渐不适应现代生活和交通发展的需要,如在面积很小的街坊内很难设置较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儿童上学和居民采购日常生活必需品往往不得不穿越交通频繁的城市干道,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由于道路交叉口过多也大大影响了车辆的通行能力和速度。别外,汽车交通带来的嗓音、废气严重地影响着原来那些沿街周边布置的住宅的安宁和卫生,使居住环境质量明显地下降。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由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陷。佩里认为,城市交通由于汽车的迅速增长,对居住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区内应有足够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活跃居民的公共生活,利于社会交往、密切邻里关系,这种思想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在我国便是居住社区的理论依据。
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的基础,兼容了先进的商业业态、完善的商业组合、优美的购物环境和周到细致的服务,对促进社区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城市商业现代化和综合竞争能力、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可以预见,在“十三五”期间,市民日常消费通达现代便利店和网络商业的比重会稳步上升,社区商业也将面临挑战,从以购物为主的“购物中心”向以休闲体验为主的“生活中心”转型成为一种趋势。
未来的社区商业应当是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载体,除了承担人们日常购物、服务需求的功能外,还应当体现社区的文化、休闲、社会交往功能。但没有永恒不变的商业模式,谁洞悉消费趋势的先机提前布局,谁就能赢得市场、赢得机会。
据北京、上海等城市统计,社区商业已占城市商业零售总额的52%,而且这个比例逐年在提高。
社区商业主要表现为街坊商业、社区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心等形式。
街坊商业利用楼盘底层作为商业用房的便民商业。上世纪90年代前建成的居住区的沿街商铺基本属于这类,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实施街坊商业改造集中配置便利店、各类专卖店等网点,在不影响原有建筑风格的同时达到便民利民的目的。
社区商业街是指位于住宅社区内的平面形式按照街的形态布置的单层或多层商业物业。组成社区商业街的建筑形态主要表现为1~3层商业楼或高层建筑底层裙房商铺,其商铺多为独立铺位,这也是社区商业街区别于街坊商业之处。
社区商业中心是各种业态的社区商业网点的集合体,服务对象为该区域及部分外来消费者,一般以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店等大型集中性商业设施为核心,同时设置各类专业专卖店和休闲娱乐等网点。
社区商业发展面临新机遇:第一,城市化进程带来机遇。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我国城镇化率要从目前的47.5%提高到51.5%,随着农村、小城市向大城市发展、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形成都市圈等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的居住社区不断建设形成,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多元化、层次化的消费需求,直接推动社区商业发展。第二,保障性住房建设带来机遇。“十二五”期间保障房的建设力度是空前的。今年我国将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如果按50平米的户均面积0.03的商业规模比计算,配套商业面积将达1500万平米,保障房的高入住率将给社区商业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带来更大机遇。
据诸城市的一些社区商业网点调查,其发展是不均衡的,有些居住区内的商店出现经营亏损,甚至连房租也交不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商品销售不对路,不适合社区内居民购买。一些发展比较好的社区商业网点的经验是,入驻社区前,首先做好统计调查工作,制定完美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体系,对社区的商业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市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社区商业进行准确定位,确定业态,建立品牌经营的资料库,为招商运营奠定基础。
其次是根据定位,针对经营商户和品牌,制定完美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商家行为,建立品牌进入和退出机制,使得社区商业更具有市场竞争能力。
我区四个办事处总面积约210368000m2,截止6月底社区总人口约(含流动人口)150000人,城市人均消费4000元/人、年,较上年增长14.7%;各类商业网点1810个,较上年增长3.73%;营业面积193600m2,较上年增长1.1%;就业人数15084人,较上年增长2.2%;营业收入94858万元(不含金融网点),较上年增长28%(详见调查表)。
二、存在主要问题
我区社区商业网点主要分布在城区内沿城区主要街道北新街新车站附近。呈现出“四多四少”的局面。在所有权方面:集体、个体网点多,国营网点少,在零售业分类方面:百货店、综合超市、专业店多,而便利店、超级市场、购物中心少。在网点布局地域方面:在城市主要街道繁华地段多,在城乡结合部和稍偏离闹区的地段少。在服务对象方面:服务于城区内居住的网点多,而服务于离城区稍远一点住宅小区内的网点少。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区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严重制约了商业网点发展。
商业网点建设无序发展,商业网点主管部门参与规划建设商业网点工作乏力。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城市新建的主要街道两侧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规划为商业网点用地,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没有商业网点主管部门参与规划的落实和审查,而是由建设单位确定,想建什么就建什么,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只注重建设的高度、风貌、外型等,对是否需要商业网点而无关大局,使商业网点建设形成无序的发展状态。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繁华的街、路段拍卖土地使用权,只注重土地的拍卖价格而忽视以后商业网点而无处建设的弊端。
2、建设资金缺乏,基础设施滞后。我区社区商业网点建设一直缺少投入,大部分门面破旧,设施滞后。居民小区一些生活必须便民网点无资金建设,更谈不上大型商业网点建设,使居民“住新楼,添新愁”的现象严重存在,社区商业网点发展缓慢,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
三、意见和建议
目前,我区社区商业网点正在逐步兴起,各级各部门对社区商业网点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的效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要想有一个较快发展,必须从客观上加强筹划和指导,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目标,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促使其早日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现根据我区实际,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把社区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社区商业网点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政府根据现有网点状况以及城市建设的长期规划,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社区商业网点应主要规划在居民居住区(除特种行业外),逐步向乡村辐射。
2.坚持政府扶持引导与企业自我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推动社区商业网点发展。
我区社区商业网点发展相对比较缓慢,政府必须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加以扶持。在政策上,要把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列入城市基本建设计划,建设改造资金的筹集,在企业自筹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设商业网点,减免各项费用。
3.加强立法,确保商业网点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关键词] 城市商业 ;城市商业规划;商业网点
[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y business planning of urban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should be with the convenience of residents buy, that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business c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reveal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south China business planning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of urban commercial concrete Suggestions.
[key words] city business; City business planning; Commercial network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科学规划城市商业的意义
现代城市是由工业、商业、居住、科教文化、娱乐、金融、行政等功能区和市政公用设施网络结构组成的统一协调的整体。城市商业承担着商品从流通领域向消费领域最终转换的职能。这种转换职能则是由城市内部的有结构的商业网点体系来实现的。商业是城市发展的标志,因此,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地规划城市商业,积极推进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郊区城镇和商业专业特色街的商业布局结构体系建设和调整,使现代城市商业布局更趋合理,商业功能更加完善,商业环境更为优美,从而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体现和促进都市繁荣和繁华,加大中心商业区结构调整和功能改造。合理规划城市商业网点,以提升城市形象,、发展综合消费为目标,大力推广应用现代流通方式和技术,加强重要商品物资的现代化仓储设施网点的建设,建立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推行商业连锁经营,引进新型业态和技术;规划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步行街;大力发展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等新型商业组织形式。开发与调整城市商业服务功能,从而促进大都市的繁荣与繁华。
1.2 体现商业便民、利民的功能。“以人为本,便民利民”是商业发展的宗旨,在城市商业规划中,合理布局商业网点与商业结构,使商业结构在空间上能方便顾客购买,在层次上能满足顾客消费水平的差异化需要,在业态上能符合顾客购买多样化的需要,在环境上体现以人为本等等。
1.3体现现代城市商业建设新亮点。现代城市基础建设、市政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给商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和亮点。这些在商业网点规划中都能充分体现出来。在把握城市发展趋势中,不少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中都增添了新的内涵。如中心商业区规划和设计中,使都市交通流、人流和商流有机结合;在老城区商业街规划建设中,重视与人文环境、都市景观、地方特色相协调;在规划城镇商业发展时,重视新型郊区城镇商业服务网络的构筑等等。
二、我国城市商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商业规划主要是这对城市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的业态、网点布局、空间结构等方面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商业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2.1商业布局缺乏总体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城市改造和建设的速度大大加快,旧城区的外迁人口增多,城郊结合部新建小区逐渐增多,但对城市商业布局缺乏宏观的、科学的规划,没有相应的、统一的政策加以指导,导致流通领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表现在商业网点布局上则是集中多、分散少,市中心多、市郊区少等地区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给城市周边居民购物带来极大不便。
2.2商业布局与城市规划不协调
城市是由许多机构与设施组成的,是人们生活的场所,并承载着许多观点、价值标准及规则,其中包括商业规则。因此,应从多方面,并以多方面、标准进行城市规划,才能使城市得到完整而健康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往往与实际需要相脱节,导致许多城市的经济、社会及空间布局处于混乱状态。从理论上讲,商业布局与规划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同时城市规划应考虑商业布局,二者相辅成。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城市的规划不完善,则商业的布局就受到影响,而商业布局不科学反过来影响城市规划,最终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3商业业态分布不合理
商业业态的生存与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每一业态的发展都应与人口、购买力之间保持着合理的比例,各业态之间也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业态结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是适应消费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使各种业态形成一种合理的结构,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承担不同的功能,产生良性循环的效果。而我国目前却没有形成这样一种良性循环。具体表现为城市大型商场超常规发展,传统商业中心重复建设,造成商业业态结构失调、业态布局紊乱、功能雷同、脱离消费要求现实等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商业区域功能的发挥。
2.4物流规划不统一
商品流通是商流与物流的统一,现代城市商业功能的发挥,必须有高效的物流运作做支撑,需要有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全国性的设施网络,统一地对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节点进行规划,才能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周围时间与运作成本。而目前我国城市物流的规划普遍存在着物流企业规模小、服务意识淡薄、标准化程度低,难以形成网络或有网不通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商业现代化进程,也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
三、科学规划城市商业的几点建议
3.1 强化政府城市商业规划中的作用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府综合协调力度十分必要。2005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条例》以及听证制度草案,明确规定城市商业网点的业态结构、布局结构应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引入听证制度,邀请专家、利益相关者参与听证,避免开发的盲目性。在城市商业网点建设中,商业、建设、城市规划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协调工商、交通、财政、土地、旅游、环保等部门,切实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功能,及时研究协调和解决城市商业网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好商业网点规划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立足于本地经济实际,着眼于未来发展。
3.2把握现代城市商业网点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处于高峰期,城市商业活动和网点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一是连锁经营迅速发展,连锁的区位、组织形式、配送方式已成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重要内容;二是城市商业出现离心化和郊区化趋向,形成了城市商业活动的多中心、组团式的新格局;三是物流业加速整合,商品配送迅速发展等等。各地在城市商业规划中,应按规律办事,政府只是给予政策指导、协调关系,而具体的商业网点规划,如店铺设址的布局、业态的选择、商店设施的建设等则主要是企业行为。
3.3科学规划、分层布局
一个城市的商业网点体系的核心是分布在城市各处的各类商业中心。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应讲究群体化、层次化,一般地可分为三级,即一级商业中心(商业群)、二级商业中心和三级商业中心。一级商业中心是全市的商业中心,一般建在市中心和副中心区,交通便利,大、中、小型商业网点配套布局;二级商业中心属区级商业网点,主要选择在居住区中心布置。三级商业中心多分布在小街道、交叉路口和居民住宅小区,主要为附近居民服务,特点是规模小、铺面小。各层次商业网点分工协作、综合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城市的商业服务网络。3.4适当控制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大型购物中心自21世纪初引入我国后,在国内商业资本和城市化的推动下,迅速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各地盲目攀比,重复投资,恶性竞争。作为商业零售业发展中的最高形式,大型购物中心是建立在一个地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消费者强大的购买力之上的。大型购物中心的开发建设不同于住宅项目,除必须一次性建成到位外,不允许拆零销售。而在我国,开发商主要依靠项目后期的物业租赁来获利,一个大型购物中心往往需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收回投资。目前各地盲目发展大型购物中心,造成投资过热、银行风险剧增的现象,因此,对大型购物中心的建设应科学论证,对项目后期经营的可行性应进行充分评估,以避免风险。
3.5进一步规划发展城市社区商业
由于城市新社区建设步伐加快,今后一段时期,社区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应成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重心。目前许多城市新建居住区商业设施滞后的矛盾比较突出,不仅数量少,而且布局分散且设备落后,现代化水平低,与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生活的要求相差很大。因此,城市商业规划建设中,把社区商业作为重点,更能体现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在业态结构上,要体现便利性、实用性;在功能上,要能满足老百姓不断发展变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功能。可以预计,今后一些适合社区商业发展的商业形态,如邻里中心、社区超市,以及现代生活广场等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城市商业地产中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从我们在客户的顾问的过程中总结包括经济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区域城市结构调查与发展规划、商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区域零售市场调查与分析、典型性调查与研究、未来商业地产的供应量分析、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调查与研究、立地条件研究、商圈的确定和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经济环境的分析和生活结构研究
开发任何一个项目都涉及到经济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商业房地产项目,由于其开发周期长、投资大,受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影响大,其开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出租经营或者销售来实现开发利润,因此其风险很大。所以,在开发商业房地产项目时,对经济环境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调查和研究时应重点对以下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
总人口及地区人口结构、职业构成、家庭户数构成、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
GDP发展状况及产业结构情况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市商业增加值
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通过对统计局和城调队定期公布的数据进行连续3-5年的分析,基本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总水平。有些资料通过统计年鉴和政府工作报告获得。 二、区域城市结构调查与城市发展规划调查
所在区域城市的结构对商业房地产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在传统商业区不论是同业态的聚集经营还是不同业态的错位互补都可能存在市场商机;在城市中该区域的位置若在行政、经济、文化等人动密集的地方,则城市的机能易于发挥出来,由于人流集中自然能形成商业的经营氛围。以上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还包括:
公共设施状况
交通体系状况
道路状况、通行量
城市性质与功能特点
各项城市的机能
城市规划
通过对区域内实际生活的空间,包括中心地带及周围区域城市结构机能的调查,了解该区域内设施、交通、地势条件、活动空间等环境的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规划。例如,交通网的开发计划,交通网密布的地方往往是人口容易集中或流量特别大的地方,所以在调查时对于交通路线及来往的车辆、班次、载客量等均作为调查的要素;城市发展规划对商业将来的发展非常关键,诸如大型社区的发展计划以及商业区建设计划将直接对项目的规划以及未来的经营产生重要影响。
以上调查必须通过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实地调查了解,由于反映问题的角度不同,一般的调查人员很难完成以上工作,调查必须有目的性,如果不知道目的是为什么,这样得到的调查数据和资料的参考价值将大打折扣。 三、商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
每一个城市发展都有发展的规划,商业布局和规划也是城市机能完善的标志,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特别是零售服务业的发展有目共睹,尤其是上世纪末百货商场大量倒闭、超市业态的迅猛发展和外资零售商业的“入侵”,既加快了零售业的整体发展,也出现大型商业设施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过度竞争等现象,对国内零售商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大中城市行业管理部门开始加强商业网点整体规划和布局工作。
为增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管理的科学性、权威性,扩大规划工作覆盖面,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内贸易局于今年一月二十四日,在《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经贸贸易[2001]789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国经贸厅贸易[2002]44号)的基础上,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通知》,要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首府)城市尽快制定商业网点规划,要求未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首府)城市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并报贸易局备案。凡未制定商业网点规划(包括含有网点规划内容的商业发展规划)的城市,不得上报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项目。通知要求在2004年12月底前完成规划的制定及城市商业网点依法管理体系的建立工作。
目前包括北京等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已经完成了该项工作,在对大型商业房地产开发 过程中,开发商及时了解商业网点的布局规划非常关键,避免政策性的风险和重复建设。例如,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关于商业网点的规划不仅考虑目前商业布局特点,而且结合城市发展对限制地区的限制项目都有明确的规定:特别鼓励在四环路周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新型零售业为主的商业圈;新发展的居住区,10-15万人要规划建设一个地区级商业中心;地区级商业中心1公里以外的居民区,原则上居住人口1-3万应有一个综合性的社区商业中心。这些都是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建设性要求。 四、区域零售业结构的市场调查与分析
如果说前面所要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宏观经济形势、政策等方面的研究,那么区域零售业结构则是区域零售业实际情况的调查,在通常意义上是我们常讲的商业普查。它不仅反映区域内零售业经济活动的指标和商业特征,而且其综合反映的各项指标和内容为项目的市场定位、业态设计、经济效益预测提供定性的参考分析。
地区间的销售动向
业种别的销售动向
商业地区间的竞争状况
大型主力店的动向
一、依照《城市管理暂行办法》,城区主街主路两侧商业网点的审批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区工商、环保、卫生等部门在审批商业网点时要事先与区规划分局和新城区建设管理局搞好沟通,符合城市规划后方可审批。
二、由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牵头,由区工商、环保、公安、卫生和交通等部门参加,组成联合执法组,近期对城区范围内商业网点无证经营、证照不齐全等行为进行一次集中整顿。
三、区公安分局要加大对主街主路机动车乱停乱放的整治力度,切实维护好主街主路两侧的车辆停放秩序。
四、国道拓宽改造(段)工程是今年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该路段两侧立面恢复方案已经市规划部门批准,新城区建设管理局要按照市规划部门的审批意见,监督管理好道路两侧立面的恢复工作。区工商分局在该路段审批商业网点时,要事先与新城区建设管理局搞好沟通,符合城市规划后方可审批。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商业网点;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中国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我国大城市出现了更加明显的扩张现象。有学者认为城市用地的扩张行为与城市边缘区密切相关,它一方面表现为边缘区内部的土地利用结构由乡村用地向城市用地转换,另一方面也是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扩张的过程[1]。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发展不仅反映在城市数量、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迅速增长上,同时也反映在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动态变化上,不断蔓延的城市边缘区已成为城市空间中变化最大、最迅速、最敏感的地带。商业空间是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形态,商业活动能带动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的活力,。由于远离城市中心区,边缘区难以依托成熟的城市商业服务网络,又因为自身商业体系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成长期,因此边缘区的商业发展容易出现滞后现象。
1研究区域简介
南京作为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增长在我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截至2012年底,南京市的城市化率达80.23%,分别高出全省、全国7.23个和27.66个百分点。江宁作为南京市域的一个近郊行政区,撤县设区以后,江宁的经济增长和城市扩展是现在南京发展最快的区域,江宁正在逐步演化成为南京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江宁区也存在城市边缘区商业网点空间呈现出的普遍问题。
2边缘区商业发展规模与人口规模不匹配
边缘区商业发展规模与人口规模不匹配表现在两各个方面,一是人口规模不足以支撑大型商业商圈层级;二是社区商业空间不能匹配现状人口规模的需求。
大型商业的形成需要足够层级的商圈支撑。边缘区的交通体系与主城联络较为单一,类似“口袋型”,不利于大型商业多层级商圈的形成,同时也阻隔商业向区外辐射。资料显示,一般 80 万人口可支撑一个大型购物中心,目前江宁最大街道也只有 22 万人口。仅依靠其居住人口来支撑大型商业较为困难。宁区现状大中型零售业商业网点(2000平方米以上)数量较多,包括在建商业,人均大中型零售业商业网点面积达到0.88平方米/人,但是部分大型商业缺乏人气。
大多数房产开发商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重视居住区和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忽视商业物业的建设,设置要求不配套。在对江宁区社区商业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多数的社区的商业空间需求是不足的。江宁区现状社区商业为56.86万平方米,人均社区商业面积为0.48平方米/人。现状社区商业配套不足,无法满足400~500米服务半径需求。由于边缘住区内部配套设施供应不足,同时离市中心距离又比较远,不能依托城市已有的商业服务设施,居民往往需要出行很远,才能抵达消费地点,造成生活诸多不便。
3边缘区商业建筑类型单一,商业发展同质化
统计显示,低层商业无论从建筑面积或网点数量上,都在此次调研中占有最大的比例,除了大型商业建筑之外是边缘取商业的主要建筑形式,这是目前边缘区建筑群空间特性决定的。这些沿街带状分布的底商组成了周边式商业,周边式商业的空间分布受居住区空间规模的限制。在居住区空间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周边式商业基本满足居民的使用要求; 可是在空间规模相对较大的地区,引发商业内容的简单重复,减缓商业业态体系的形成,使其不得不面对经营同质化和竞争无序化,同一社区出现过多相同业态,人们对周边式商业的认知程度降低。
对于中大型商业建筑来说,其业态也呈现同质化现象。由前文边缘区对主城区的依附性可知,边缘区商业业态并不完善,缺乏高档商业业态,虽然消费者的基本购物需求在边缘区得到了满足,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带来的出行时间的减少,消费者更倾向于道主城区商业中心进行更高层次的消费。如今的江宁区新型商业业业态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限于超市与购物中心的发展,江宁区传统商业业态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形势。面对近年国内新型业态飞速发展的形势,商业发展的策略应该调整业态结构,一方面进一步加速新型业态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对外服务的业态,如购物中心、百货店、大型专业店等,提高服务质量与层次,扩大业态规模,提升商业辐射能力,扩展商业辐射影响区域。
4商业网点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商业中心尚未形成
江宁区商业网点的分布是比较紊乱的,整体上呈现出既集中又分散的布局。它主要表现为:一是沿交通干道呈线型分布;二是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均匀分布,而这种分布方式主要集中在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东山老镇、百家湖地区、汤山老街;三是零星分布,而这种分布方式主要集中在江宁区外边缘区。
现状商业网点分布
从江宁区商业网点的统计情况来看,主要的商业网点集中分布在东山街道和秣陵街道。东山、秣陵街道现有的2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网点营业面积站全区总量的42.86%;2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网点分布最少的是横溪街道和谷里街道,其营业面积仅占全区总量的2.52%。
我们以超市服务半径500~2000m,农贸市场服务半径800m、百货店服务半径3000m分析可以看出,江宁区现状商业设施(尤其是大中型设施)多集中于东山副城,新城和新市镇商业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江宁区商业网点在空间上分布不均,江宁区的商业网点(尤其是大中型商业设施)过度集中于东山副城,新城和新市镇商业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薄弱,且市级商业副中心尚未形成。
5结论与建议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进程中变化最显著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它既是协调城乡空间的边缘地带,同时也是未来城市城市发展的雏形,其建设活动的频繁显示其极大的发展潜力。作为体现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网点发展应该处于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合理的商业网点系统的构建,将带动城市边缘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发展,在衔接主城区的商业服务网络建设的同时,也能满足该地区商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商业服务。
城市边缘区商业网点系统的构建应该满足三个原则:
(一)对应城市中心体系,依托设置商业中心,使商业中心的发展与城市中心发展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江宁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中心。
(二)对应轨道交通站点,按照TOD导向理念,充分利用轨道交通枢纽节点和客运枢纽站点的客流集散功能,城市各级商业中心结合轨道等客运站点设置,原则上市级商贸副中心保证2条以上轨道线支持;地区级(新城)商业中心基本保证至少有1条轨道线相连接。
(三)对应服务对象:根据服务人口、服务范围确定商贸中心的规模、商贸中心的准入业态与空间布局。市级商贸副中心面向皖南地区,辐射服务人口约340万。地区级商业中心服务人口20万人,新城商业中心服务20~30万人;居住社区级商业中心服务人口3~5万人,新市镇商业中心服务2~3万人;基层社区级商业中心服务人口0.5~1万人,村庄商业中心服务人口0.05~0.1。
参考文献:
[1]吴志强.百年现代城市规划中不变的精神和责任[J].城市规划,1991(1):27-32.
[2]武进,马清亮.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分析[J].城市规划,1990(2):38-42.
[3]陈泳.苏州商业中心区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2003(1):25-29.
政府选址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业网点规划,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那种网点布局的宏伟蓝图。其主要任务应该是对现有商业设施的调整、引导和规范,以使城市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商业集聚或商贸区的形成是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过程,而非一厢情愿的人为摆布。这是“市场”与“计划”的根本不同。城市发展远景中的商业布局,是城市规划的任务。而城市规划中的商业布局,也仅仅是划定商业用地的区域。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下,店铺选址是纯粹的企业行为。选址是决定业态性质的重要元素构成。什么业态在哪里选址是有规律的,企业违背规律错误选址代价极高。所以企业在选址决策时,通常会做充分的市场调研。如果市场信号是正确的,企业绝不会把仓储超市开到市中心繁华区,也不会把百货店开到人烟稀少的郊外。
我们的企业为什么会违背规律选址,这绝不仅仅是因为不懂科学决策,更多的是因为政府给了企业动机。如廉价的土地、低息贷款、减免税收等。尤其是政策的不公平和暗箱操作,扰乱了企业赖以决策的市场信号,而政府又回过头来批评企业违背规律,制定新的政策加以禁止。结果是干扰市场机制的因素越来越多,企业无所适从,市场秩序混乱。
布局均衡
在分析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时,总是强调空间结构“不均衡”,认为空间布局均衡才是理想状态,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在市场经济下,店铺的设址并非人为摆布,交通发达、客流密集的地方,店铺集聚程度就高;客流稀疏的地方,店铺聚集程度就低。消费水平越高的区域,方便品的店铺密度越低、店铺规模越大,而选购品的店铺增加;消费水平低的区域,正好相反。这一规律叫做“福德效应”。
所以,不能要求新开发城区与老的中心商业区网点密度相同,也不能要求高收入区域和低收入区域有相同的业态和业种结构。另外,商圈结构不仅是重叠的,而且还会几层重叠。上位大商圈通常包含多个下位小商圈,它们在店铺规模和业态上都会有所不同。
总之,网点布局空间结构“不均衡”是正常状态。试图避免大型店商圈重叠的均衡布点思路,是反竞争的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残余。零售店之间的竞争关系,构成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集聚效应会增大零售吸引力。
我国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中,有沿城市交通干道两旁设址的倾向,这也是选址的一个误区。宽阔的交通干道会增大消费者购物的距离阻力,破坏两侧店铺形成商业集聚的完整性,削弱集客能力。
立法误读
在发达国家,大型店开业几乎没有不受到政策规制的。像法国、英国、德国以及美国,大型店开业时都会受到种种规制。但是,这些都不是作为商业竞争调整的规制,而主要是从城市规划出发,基于土地利用计划的规制,从保护居民生活环境的目的出发进行的规制。
一些人认为日本的大店法有抑制外资进入的功能,是对日本大店法的误读。外资、外企难以进入日本市场,是因日本经济系统的封闭性,即生产系列化和流通系列化以及相互持股、排他易习惯等导致的交易关系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大店法只是这个封闭系统的一个构成要素,并且它的弊端已经显而易见,所以不能照搬。法律规制的是所有对象,限制外资大型店的同时,更多限制的却是国内大型店。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大店规制政策,而在于大店规制政策的出发点和政策目标是否正确。
试图以商业网点规划避免大型店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并抑制外资零售店进入,也是一个误区。大型店的过度投资重复建设,是企业投资决策时所依赖的市场信号扭曲,由于来自于市场外部的干扰因素太多,信息就显得相对不充分。而解决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问题,是竞争法的职能。我国反垄断法迟迟不出台,却试图把这等重要职能委于网点规划来行使,这是很牵强的。
走出误区
网点规划中的误区,实质是流通政策的误区。在市场经济中,大的原则是市场有能力做的,政府就不去做,市场不做的政府来做。
具体到当前商业网点规划工作中,着眼点首先应该是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的可居住性;保护和沿承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城市特色风貌;恢复振兴传统商业街区老化的城市功能;进行商业公共设施的投资。
其次是对店铺选址和业态结构减少具体行政干预,增加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如定期商业统计数字、店铺结构及竞争态势分析、消费者需求动态分析等。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并非计划经济的回潮,应摆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扰,纠正市场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