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理论与实践范文

教育理论与实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1篇:教育理论与实践范文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阻隔本文主要分析了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观原因是人为的、偶尔的、可以避免的,本文主要从教育理论研究者、实践者、教育理论和教育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能尽量消除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

在我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分别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但两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阻隔,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不仅影响教育理论研究的价值和应用,也不利于教育创新实践。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阻隔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反思。

一、产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的原因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受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影响导致产生阻隔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客观的、内在的矛盾因素,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无法避免的。在发展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客观规律决定了两者之间一定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教育理论比教育实践超前;教育实践比教育理论超前;两者基本同步发展。产生这三种情况都是正常的,而只要两者之间不同步就会产生阻隔。另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各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同时代的科技、政治、文化等的发展水平,人们的思维认知能力等,这就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必然存在阻隔现象。

(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受主观影响导致产生阻隔

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是必然的,而是偶尔出现的,是可以通过人们的重视和改进从而尽量避免的。

1.教育理论研究者

教育理论研究者是教育理论的提出者,其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教育理论的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教育理论研究者常常只重理论研究,而将实践与理论隔离开来,加上遇到一些难以操作的教育实践时,他们往往避而无视,一些教育理论研究者在思想上就没能重视实践,他们认为教育实践与己无关,这就使得教育理论在一开始提出时就严重地与教育实践想脱离。其次,有些教育理论研究者过于看重经验以及主观、机械的总结,当时过境迁时他们依然沿用之前的教育理论。另外,有些教育理论研究者没能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研究真正适合我国发展的教育理论,面对国外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时,他们往往不加甄选,一味套用,导致出现不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教育实践的教育理论。

2.教育实践者

教育实践者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认知在教育实践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情况中,往往由于教育实践者的各种主观行为导致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产生阻隔。

有些教育实践者认为自己的想法够完美,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套理论比专家的教育理论更为有用,从而在实践中完全由着自己的个人理论去指导教育实践工作,忽视了教育理论的作用,但实际上教育理论能更全面、抽象地揭示客观实践规律,由于教育实践者的自负,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出现阻隔。还有些教育实践者缺乏对教育实践发展的敏感度,缺少创新精神,只知道一味模仿别的教育实践者,或者抓住过去的一套守旧的、不合时宜的教育理论不放,这样也使得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出现阻隔。再如,有些教育实践者虽然拥有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但是具体实践能力却比较低下,影响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3.教育理论

在教育理论方面也存在一些影响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相结合的问题。首先,我国的教育理论规范不够完善,一些教育理论术语和用语从定义到外延都显得模棱两可,为教育实践的发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另外,在教育理论中常常将现实与理性混淆,理论中期望实现的目标往往被当作已经能实现的目标来对待,这样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实践工作的难度,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出现阻隔。

4.教育评价制度

整个教育行业的评价制度对教育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有明显的作用。如果教育行业对老师的评价指标单纯以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来考量,那么老师就会进而把这个评价标准转移到学生身上,这样在重视升学率的同时,很难真正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引导相符合的教学实践。

二、避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的方法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脱节不仅浪费了教育理论,也阻碍了教学的创新实践。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实践能力

教育理论研究者应该重视教育实践,在确保一套新的教育理论推行之前,理论研究者应该首先身体力行将教育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还应该扩大自己的教育视野,避免经验主义和书本主义,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与实践相符的教育理论。

(二)提高教育实践者的理论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教育实践者应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训练自己对教育产业发展的敏感度,学习最新的与当前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理论,同时教育实践者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三)完善我国的教育理论规范

应该加强我国的教育理论管理,对其中一些模棱两可的、不利于实践应用的概念和定义进行完善和补充,同时应该深入研究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应用,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真正地融会贯通。

(四)建立和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

由于教育评价体系对于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引导老师的教育行为,进而影响学生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行为。我国的教育产业应该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使教育理论真正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三、结语

我国现行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阻隔,产生这些阻隔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消除这种阻隔,真正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木丹.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第2篇:教育理论与实践范文

在教育研究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轨,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问题。由于人们常常关注于实践与理论的一致性,却忽略了它的内在差异,这就导致两者脱节。而教育技术对教育理论是实用,对教育实践是批判的,这是实践转向理论及实践创新的前提。

关键词:

教育技术;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干系

教育技术,是作为学科研究对象的一门技术。在美国,教育技术是在教育领域的面目出现的;而在中国,教育技术则被视为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且从事实上理论指导实践不是必然的,无条件的,它一定是在人们的知行统一下找到一个媒介进行两者的相互转换,而这则者需要技术的支持。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康德通过判断力(或理性)对休谟法则的解决,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技术观,都从侧面说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一)理论与实践的差异

理论与实践的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是人们常常因为内在的一致性而认为它们是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高于实践”,而人们过于强调它们的效果因而忽略了它们内在的差异。而这里的差异,是指它们内在的东西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人类对于理论与实践的往往是求同的态度而忽视了它的差异。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看作是理念的模仿和分有,理念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言下之意就是,理论是实践的依据,我们怎么做就看理论怎么说,理论与实践内在又是一一对应的。特别是近代科学的运用,更是把这种理论推到了极致。1869年,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并断定金的原子量要比锇、铱、铂大,并用元素周期表纠正了原先错误的金的原子量,后人还根据这个元素周期表发现了一些新的元素。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而也发给了人们错觉,认为理论反应了实践,实践与理论又一一对应。理论是否能够贯穿实践?柏拉图推行他的《理想国》经历就能够说明。《理想国》作为柏拉图最著名的代表作,通过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教育、文艺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以理念论为基础,构造了一个理想国家的系统方案。可是,过去了两千多年,他的理想国并没有建立起来,理论与实践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内在存在着差异。这里我们讲的理论与实践差异是讲的好的理论能够解释实践,但好的理论不一定指导实践。

(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差异

《教育研究》杂志在1991年第5~11期(第10期纪念陶行知诞辰100周年暂停)开辟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其中很多文章都涉及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差异问题。如扈中平与刘朝晖指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双向的,既有理论工作者不关心教育实践的原因,也有实践工作者轻视理论的原因。这也就导致了人们对于教育理论投入过高的期望,而教育理论往往又不能指导教育实践的进行,又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制约。

(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媒介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差异这个观点已有定论,关于如何调节两者之间的差异问题,这也是诸多学者所研究的问题。吴康宁在《对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思考》中专门提及了理论沟通实践的途径,他提出教育活动模式可担当这一功能。他认为教育活动模式包括三个部分:对特定教育活动模型的呈现,对解释该模型的运行规律的阐述以及对具体的操作程序的说明。这也是理论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把复杂的现实精简了,形成了逻辑上的统一,而实践则是要面对一个无限复杂的世界,没有了逻辑上的统一。但是现实又要把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起来,可是这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差异,人类的知行统一又要它们联系在一起。这二者该如何的相互转换?技术就是这两者的媒介,将二者相结合起来。

二、作为媒介的技术

(一)技术的特点

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媒介,有它的特点创造性、自身性和合目的性。而教育技术也具备这些特点。技术的创造性指,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相互转换的过程中,教育理念的运用和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超越。在以往的教育中人们秉承“理论高于实践”的宗旨,把教育实践向教育理论看齐,信封教条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实践不适应理论,归结于理论的错误。而技术的创造性则是把两者的不相适应,相互的联系在一起。这也说明无论理论与实践多么不适合,通过创造性的理论的运用,让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而它的运用也是因地制宜的。技术的自身性指要自身参与进去,它包括了两个因素:工具手段和自身技巧。理论在形成的过程中,为了能更适应多的情景,会把不利于理论的情景因素剔除,而人参与进情景中能把理论忽视掉的部分补充进来,从而使理论在不同场景发挥作用。而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则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复杂的现实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毕竟实践本身不是理论。技术的合目的性指人类在活动与生俱来的东西。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原则”是判断力的一个先验原则,所以合目的性在康德哲学中非常重要。合目的性不是自然的,它人们在寻求多样统一所附加上去的,通过多样的工具手段,最终采取何种工具,取决于工具使用者解决何种问题,这就是合目的性的作用。

(二)作为教育媒介的特点

教育技术对教育实践是一种批判的态度,这是实践转向理论的前提,也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教育实践中通过实践的考察和探寻,进行生层次的分析和探讨,然后为教育理论提供素材。通过自身的内在的思考,思想内部的沉淀,在工具使用中的观察、揣摩、关照与感悟。而实践也在这种批判中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是实践的创新。教育技术对教育理论是实用的,这是理论转换实践的前提。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理论它本身就是个工具,教育研究的时候为其提供一个研究的方向,构建起一个支撑的框架。理论不是终极性的,它是不断在调整的,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加深了对教育理论的更深的认识。而教育技术就是在使用理论的过程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了解,这也不是简单的教育学所能做到的。教育技术对工具是批判的,从根本上,实践对理论是反作用的。现在的信息技术分为通用和专用之分,实践对技术的筛选。信息技术一旦具有强制性,那么它会对实践的复杂性造成伤害。技术工具具有意向性,它的创造者和开发者的一向一旦不受控制,那么会造成实践的伤害。

(三)教育技术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人们又要求它们统一,教育技术的出现连接了两者。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技术,不再是不被人们所注意,它与教育理论和实践所结合在一起。技术的发展使实践和理论不再是单一的一体,由教育技术进行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及其三者这间的相互作用。

三、结束语

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两者存在的矛盾无疑是教育研究中的一大问题,通过对教育技术和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者三者关系的探讨。进一步地了解到教育技术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而教育技术对两者的联系和互补,改变了教育实践与教育技术的内在的矛盾。使其实践与理论的内联系在能够一一相对应,而不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

参考文献:

[1]来凤琪.论教学设计和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关照[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4):35-42.

[2]杨开城,张晓英,王斌.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教育理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01):9-16+93.

[3]王良辉.论教育技术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8):26-34.

第3篇:教育理论与实践范文

1目前我国中职机加工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队伍的问题,在中职实践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是直接从校办工厂中转型出来的,可能缺乏理论基础,也没有经过严格的教师技能培训和考核,在理论环节上比较缺乏。另一部分就是直接从大学毕业出来的大学生当中职教师,他们没有经过实践的锻炼,讲授只能停留在理论环节。这就导致了中职机加工教师队伍中缺乏“双师型”的教师,同时具备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教师还是少数,数量不能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中职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两种教师,即会做不会讲和会讲不能做两种类型,无论是哪种类型都不能适应实训教学的需要。中职教育要求教师既能从事课程教学,又能够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实践。因此培养“双师型”的队伍迫在眉睫。其次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成熟,机加工实践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从现实实践中来看,以往的加工行业都是分散独立的,零件加工不成体系,同一个机器的零件往往在不同的工厂生产,因此机械加工行业也呈现零散的特点,各个工种之间缺乏相应的配合。要建立一所华丽的大厦,必须依靠设计师、工匠等多个工种的紧密协调和配合才能完成,机械加工业也是一样,系统的了解加工实践,对于整体的、统一的机器进行深入了解,不仅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比单一的工作,重复的内容操作更能吸引学生。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机械加工的技术要求会越来越严格,为了让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提高教学质量。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往的教学方式也要改变,从单纯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向引导学生积极创造、独立思考的方向过渡,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挖掘潜力,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求。

2机加工教学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途径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现代课堂教学不再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动性,而是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从教师让学生学变为学生自己想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从最初的领导者变为现在的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让学生发挥想象,集思广益,将个人的创作性与实践结合起来。机加工虽然大部分时间是按照磨具做东西,但是也忌讳墨守陈规,固步自封,这样的加工永远是学习比人,而没有自己的创造。现在的实践环节往往是学习有现成的模型可以看见或者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实物可以参照,学生们只需模仿而无需创作,但是时代在呼唤灵感和创造,中国也在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我们的机加工实践一定与要这样的趋势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创作,哪怕是对零件进行一个简单的改造或在外形上能够与众不同,都应该给予学生鼓励。

2)注重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个人的能力始终有限,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成绩,达到最优目标。在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3-5人

成立一个学习小组,教师将任务布置下去,给每组规定项目任务。例如我们需要进行一个小型模拟刨床的实践,教师先带领学生将刨床的结构功能,主要特征和操作过程讲解清楚,然后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操作,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大大提高,这比教师一个人连讲带做效果好的多。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工协作,能够有效的弥补个人的不足,有些同学在讲解理论时可能一知半解,又不好意思主动提问,小组协作可以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向同组的学生学习请教,这样既节约了课堂时间,有给学生充分的自,学生们常有“翻身农奴做主人”的感觉,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学习的效果也明显。

第4篇:教育理论与实践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理论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28-03

笔者认为创新能力培养应存在着一定有效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经漫长曲折的对创新能力培养认识的不断积累探索,试图寻求突破长期困扰我国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乏力的瓶颈。

一、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的内容

创新能力由兴趣、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想象力、创造力五大要素组成。[1]五大要素相互依存,兴趣、批判性思维是基础,创新思维、想象力是活力,创造力是归宿。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的基础要素来源于世界各国广大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认知理论家、教育研究人员、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的长期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而理论的初步整合成形却来自于笔者长期的不懈研发探求之中。

二、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的基本模式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播兴趣的种―发批判性思维的芽―生创新思维的根―开想象力花―结创造力的果。”[2]

1.播兴趣的种。“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3]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有目的、有针对、有计划地激发学生兴趣,这是体现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教学思想、教学智慧、教学责任心、知识面广博的重要因素,只有学生对当前情景感兴趣,并主动走进来,真正有意义地学习才算开始,将兴趣的培养形成一种教学习惯、学习习惯,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和衡量其是否优秀或称职的前提。有学者认为,培养学生兴趣关注两点:内在需求和发掘知识本身的魅力。训练学生兴趣还需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知识巩固、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作为教师,如何保护、尊重、捍卫学生可贵而又难得的兴趣和好奇心(兴趣的另一形式),更是一种神圣的历史责任和使命。笔者认为兴趣有两大属性:先天性和后天性。兴趣的先天性是指个体兴趣与生俱来的鲜明个性特质,持续性强,具有普遍性。兴趣的后天性是指个体后天通过知识学习积累,创新意识的不断积淀,在强烈问题意识的推动下,在强烈求知欲望的驱使下而自然生成的,这是兴趣形成的最高境界,也是产生创造力的前奏曲,具有个别性。而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恰当的、科学的激趣方式,激趣引思、激趣开放、激趣生成、激趣引导,这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最高境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孤品,其成长过程不可能一样。美国学者认为:“学校教育是比较适合某些人格类型的人。”[4]激发兴趣是引发学生多向心灵共振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对学生而言兴趣需要引导、培养、激发,对有的学生,兴趣是脆弱的,更需要呵护甚至捍卫,就学生未来发展而言,执着的兴趣是创新创造的原动力。教学是一种手段,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兴趣的播种机,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兴趣差异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可想而知在一个没有兴趣的环境中要培养出创新人材,无异于天方夜谭。在大脑的巨大宝库中,兴趣就是发现大脑天赋、潜能、智慧的探测器和寻宝器。兴趣是梦想的起点,创新的基础。

2.发批判性思维的芽。“批判性思维是指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5]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怀疑”,这恰恰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的关键。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提倡独立思考,走出奴化教育的阴影,这与我国传统教育相悖,也与我国教育的某些现行惯例相悖,在某些地方,专制文化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教育专制已成为扼杀学生思想和异质思维的杀手。当今某些学校教育只教相信不教怀疑,只教被动接受不教主动思考,崇拜权利,迷信权威,奴化教育根深蒂固。能否跨越批判性思维的这道鸿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同时,批判性思维是鉴别兴趣、锤炼兴趣、甄别兴趣、浓缩兴趣的重要基础和必由之路,是能否将兴趣点提升为专注点的重要前提条件。没有思想,教育只能培养庸才,当今社会必定要为过去的荒唐行为买单。批判性思维与其说在筛选、甄别兴趣,还不如说是在筛选、甄别发展方向。在教学设计中怎样设疑尤为关键,一般来讲可采用抓住兴趣点设疑、抓住疑难点设疑、抓住发散点设疑、抓住矛盾点设疑,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合理布局,大胆鼓励学生质疑,这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的关键,也是培养其“元认知”[6]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基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这既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造诣的体现。而通过教学激发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怀疑精神,则是学生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对教师的尊重。要用包容、博大的胸怀、赞赏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去归纳学生的见解,哪怕是幼稚可笑甚至是错误的,不要怕学生犯错误,因错误可能是正确的先导,错误也是一种特殊的强化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对有些设疑问题要留有余地、引而不发,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延续。思想是智慧的源泉、创造力的根,而思维的叠加性是未来走得更远的基础。让课堂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的基础是教师的智慧和思想,而不仅仅是知识。

3.生创新思维的根。“创新思维是指超越前人,而有实现可能的进步思维”。笔者认为,创新思维的组成核心和基础主要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在对兴趣、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再通过对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形成也就有了其存在的基础和存在的土壤。也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中以一题多解、一问多解、一问多变、一题多论、一题多变、一题多法、一题多用等方法促使思维从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化,从一趋多培养发散思维。或以多题归一、多题一解、多解一问、多个选一、多问一答的方法培养收敛思维等。[7]任何复杂思维都是由若干简单思维组成,只要将各简单思维处理好,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复杂思维也就迎刃而解。

4.开想象力的花。“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8]要使创新思维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想象力必不可少,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力的思维将是一潭死水,也就是说想象力越丰富,创新思维越活跃,就越有灵性。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可以创造世上最美好的东西。想象力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是创新思维、创造力的魂。中国教育太需要孕育无数的原创想象力了,而不是太多的相结合。想象力的培养须贯彻两点:一是尊重个性,启发引导;二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丰富幻想、无标准答案、到室外丰富生活,为想象力搭好宽泛的平台。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丰富想象力、拓展想象力,哪怕它是天方夜谭、幼稚可笑,都是值得肯定的。而当前的教育却是教师用汗水履盖了学生的想象力。

5.结创造力的果。“创造力是指能够产生新的想法和做出新的产品的能力”。[9]创造力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基于兴趣、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想象力的基础上迸发出来的智慧火花,它是一种心理品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一种生命的欲望和本能,是顿悟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求知欲和意志力,它是产生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区分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所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合适的实践环境,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10]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的感觉,是激发创造力的心理基础,所以学生的课外兴趣小组、小课题、小发明等都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倡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有两个条件:一是在学习中创造出知识来;二是学会别人发掘的知识。这也是产生创新人才的条件。知识见长的学生要重视创新能力培养,能力见长的学生要重视知识培养,而培养、激发学生生命基因中的学习、创造欲望,这是教育本真的人文归宿,不能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没有人的发展,一切发展都是空谈。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任何跟风和模仿是没有出路的。

(二)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的实践模式

“激趣引思―开放生成―创造发展。”

1.激趣引思。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而兴趣又是思考(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清楚主次,否则得不偿失。

2.开放生成。这是培养创造力的活力,在这里笔者认为创新思维与想象力培养基本同步,道理很简单,培养创新思维首先就是先放飞思维,然后在发散的基础上再进行收敛或者联想、逆向……而想象力的培养贯穿其中,基本上是同步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创新思与想象力同步这一特点,同步展开。

3.创造发展。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归宿,在这里教师要创造一个让学生表现自我的平台,充分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勃勃雄心和创造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自我实现,体验成功的感觉、创造的神圣乐趣。

(三)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的推进模式

“分层推进―分实施―长期积淀。”

1.分层推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推进模式肯定是不同的,节奏不同、快慢不同、起点不同构成了推进形式的多样性。而这恰恰是新课改抓住了方向而抓不住根本的原因。

2.分实施。先激趣引思,后开放生成,最后创造发展。一步接一步向前发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感觉某一步不扎实,可退回重新开始,切不可急燥冒进。能力的四个发展阶段:(1)基础性发展。从出生到初中阶段,是能力、知识培养、学习、积累全面发展的基础阶段。(2)方向性发展。从高中到了大学阶段,将面对一次个人能力的强势方向选择、专业知识积累、学习的方向性选择,职业生涯设计,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的作用将凸显出来。(3)突破性发展。这是从学校进入社会后最艰难的一个阶段,是随遇而安,还是知难而上,尊重内心的潜在创造欲望而踏上一条前途未知的路,能力的积淀、知识的积累、方向的明确、突破点的选择,往往是一个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漫长岁月,一旦突破,将势如破竹。而漫长困苦、各种诱惑困扰的探索岁月,使不少人因畏惧放弃而导致人生破产,对突破点的选择失当,也是很多能人终身不得志的真正原因,方向不对,将形成人生的滑铁炉。(4)创造性发展。这是一个收获的阶段,在一个新的台阶上,新的起点将面临新的发展。

3.长期积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积淀将伴随其一生,特别是出生到基础教育阶段是重中之重,错过这一黄金期,基本上与创新无缘,后天根本无法弥补。而良好思维运动的叠加性则是从小走向未来成功的基础。更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强大人生引擎。

三、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教育模式

应试教育最大的误区不在于如何应试,而在于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全部精力集中在知识点讲授、解题套路、答题技巧等狭隘单一的空间上,已深陷知识点的集合不可能成为系统知识的误区。为贪得无厌地追逐知识的数量,某些教师已沦为知识贩子,反复操练已掌握的知识,实际上是对学生智力的一种侮辱。疯狂的竞争,只顾现在,不管将来,为了分数、为了一纸文凭,断送了学生未来潜在的发展空间,也断送了当前经济转型、技术转型的人才基础和民族的未来。

1988年的数学奥赛金牌得主澳籍华人学生陶哲轩和1988年、1989年的数学奥赛金牌得主越南学生吴宝珠,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获菲尔兹数学金奖,现都成为一流数学家,而中国本土多年的奥赛金牌得主现在何处?课程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说:“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创新能力、知识培养是教育的一个整体,一旦零售,教育必将是残破的,而二千年的传统教育、应试教育困局正是如此,实际上纵观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存在应试教育的成分,日本、美国不是要对中小学的语文和数学进行全国或全州统考排位次、高考竞争同样激烈吗?但与之不同的是这些发达国家的教育都十分重视创新能力培养,所不同的是,仅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创新能力培养必须长期贯彻在从出身到整个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之中,必须通过漫长培养积累逐步形成,不是靠急功近利、一朝一夕来完成的。而是靠全国老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长期培养的漫长结果。所以笔者认为,无论是素质教育、新课改,还是应试教育,只要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必将以失败告终,有质量的教育远比受教育的年限更重要。所以,我认为中国教育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真正的病根:“不在于采用何种教育模式、考试方式,而在于适合国情的、系统的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的缺失,更缺乏一种对精神价值追求的、淡定的智慧。”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而厚重的文化积淀,决定了中国教育只能自主创新走适合自己的路,而迷信、依赖西方的教育理论、模式,必将丧失太多的智慧传承。美国波斯顿学院菲利普.G.阿特巴赫教授认为:“第三世界国家首先做的应是正确理解比较视角。比照不是照搬,照搬外来经验差不多一直是一种错误。”[11]创新能力培养与知识学习并重将成为教育崛起的前提条件和必由之路。这也回答了华东师大教授王斌华之惑:“日本是考试大国,何以出现众多诺奖?”[12]也回答了已故科学家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13]更回答了已故贫困大学生杨元元绝问:“为什么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四、结语

借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之势,用传统文化的智慧之魂,催生适合国情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可能是缩短教育崛起周期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2][7][10]毕宏声.可持续发展潜质与创新思维培养[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2).

[3]兴趣.http:///view/45281.htm.

[4][美]Jane A.G.Kise.不同的人格不同的教育[M].王文秀,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5]批判性思维.http:///view/556718.htm.

[6][美]Gary Borich &Martin L.Tombari.中小学教育评价[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美国培生教育有限公司授权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8]想象力.http:///view/539394.htm.

[9]毕宏声.实验教学应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J].实验教学与仪器,1993,(11).

第5篇:教育理论与实践范文

 

为促进我国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套适合儿童成长的教学方案,其中就包括校外教育。校外教育的开展为儿童提供了一种能够培养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的新型人才,更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但从校外教育的发展史来看,我国的校外教育还处于初期阶段,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为了祖国未来的希望,我国社会各界都应该重视校外教育,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校外教育理论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学一般都是在室内进行。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只有课本和教师,渠道较为狭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开始变宽。

 

校外教育就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其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把课堂搬到了学校之外,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亲身的经历中获取知识,学习课堂内接触不到的知识内容。校外教育的发展扩大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桎梏,改变了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校外教育的开始是从建国时期第一个少年宫的建立开始的,现如今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且校外教育的实践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校外教育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正在飞速的发展。

 

二、校外教育实践

 

实践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基础,实践教学一直都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校外教育本身就是一门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儿童在非课堂中感受知识、学习知识,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学习经验,在亲自体验中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

 

儿童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跟社会接触得不多,学习能力与集中能力也不够强,所以在儿童教学中加入校外实践教学,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生存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校外教育体系包含了校外教育理论与校外教育实践两部分内容,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成就了校外教育的发展。随着校外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校外教育的实践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为儿童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儿童的校外教育实践部分通常都是结合实际生活为儿童量身定做的,基本上都是从文艺、体育、美术、科技几个方面入手的。文艺方面有乐器、舞蹈等,即带领儿童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感受音乐的跳动,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舞蹈中让学生体会节奏的变化,感受舞动的乐趣。

 

体育方面的实践内容比较丰富,有足球、篮球、击剑等各种体育项目,可让学生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团结意识。美术方面的实践内容主要有绘画、手工,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动手能力,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在科技方面,由于儿童智力与理解能力的限制,校外教育内容主要是参观科技馆、读书,可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

 

三、校外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型的人才是当前社会迫切需要的。原来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课本为知识来源,现如今只从课本中获取知识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校外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主阵地,为社会培养新型的人才,校外教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校外教育的发展对儿童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外教育的发展为儿童获取知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途径,打破了原来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为儿童获取知识提供了有效途径。儿童可以通过校外教育的亲身体验,总结出超出课本之外的知识,增强自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提高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的记忆力。

 

2.校外教育的发展对儿童适应社会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校外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初期,这正是他们正式踏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在这个关键时期要帮助儿童适应社会。校外教育的应用为儿童提供了一种途径,要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培养团队精神以及良好的性格等,以使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

 

3.校外教育的发展对儿童教育空间的拓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成长环境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家庭、学校和社会,所以在成长中儿童也最容易受这三个方面的影响。但是儿童自上学以后起最主要的教育环境就是学校,其次才是家庭,而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多数家庭的家长工作忙碌,缺乏对儿童进行教育,导致儿童主要的教育环境就只有学校,所以校外教育的发展可以很好地弥补儿童在成长中缺失的那部分教育,满足儿童在其他方面的需求,维护儿童的成长。

 

四、总结

 

校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对儿童的成长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校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儿童的差异化成长,能够培养儿童的个性,增强儿童的实践能力与个人能力,所以学校以及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儿童的校外教育,因为重视儿童的校外教育就是重视儿童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第6篇:教育理论与实践范文

一、 多元智力理论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多元智力理论对传统的智力理论主要实现了以下两个突破:第一,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语文和逻辑为核心的智力,而是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二,智力不是一种能力或以某一种能力为中心的能力,而是多种智力平行发展,每种智能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彼此互补、统筹运行。这给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几方面的有益启示:第一,把智力定位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在解决问题中展现的创新能力,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即如何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再也不能光凭分数来衡量学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核心,重点培养并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初步创造的能力;第二,把智力置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为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依据――我们的智力观和智力培养观或课程观、教学观应该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第三,把智力结构看做是多维的和开放的:我们的课程改革应该保证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不能只围绕着某几种智力设置课程,把“副科”当做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应该使我们的课程保证学生的多元智力都得到有效发展,使我们对教育方针的学习变为实实在在的课程;第四,把每一个体的智力结构看做是差异性的和个体化的:我们的教育应该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或特长,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发现差异、因“才”施教、培养特长、树立自信的教育。爱迪生、爱因斯坦的经历表明,许多有天赋、有才能的学生被我们视作不合格的学习者。这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智力测验或任何形式的标准化测验是否公平?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必须改变对特殊群体孩子的偏见,认识到每个儿童都是最优秀的,个体间的差异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纸笔测验方式,树立多元化和情境化的评估观,使得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适合其智能特点的途径在自然的情境下展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 警惕走入误区、实行拿来主义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针对美国教学现状提出的,到目前为止已经经过了20年的时间。我国目前在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方面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如何在实践中真正开展和落实这样一种蕴涵重要价值的理论,还没有深厚的底蕴,略嫌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盲目接受倡导多元情境化的教学,在实践中最容易走入的误区之一是华而不实。在近几年的观察中,我发现大多数教师设计教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情感目标”设计不恰当或偏离课堂教学目标,单纯为满足所谓“情感目标”的情况。而且“误把动作当智能”,教学活动只要是用了图画就是空间智能,只要有背景音乐就成了音乐智能,为了“讨论”而要求学生展开“讨论”,甚至“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苗”。其实,多元情境化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多元智能理论首创的,长期以来老师们多用来作为激发兴趣的手段。而多元智能理论在此基础上又赋予它新的功能:其一是为因材施教服务,其二是为深刻理解而教。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加德纳认为,任何一个重要的复杂的概念都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来理解和表达,多元情境化的教学恰恰是为深刻理解这些重要的复杂的概念服务的。对多元情境化教学功能的重新定位,有助于避免走入误区,把乐玩误当乐学。在实践中容易走入的误区之二是将会学与学会相对立。在贯彻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在我国教育界一直在流传一句话:从学会转变为会学。的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是,这二者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需要完全改变教育程序,由一端转向另一端。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如何思考,也就是会学。但是,它所谓的“会学”的标准是能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不就是“学会”了吗?这一理论将“会学”与“学会”辩证地统一起来了,值得我们借鉴。在实践中容易走入的误区之三是机械地理解、盲目地崇拜,将研究性学习的优越性绝对化。加德纳在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价值之后,却语重心长地告诫道:世上并没有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通向知识高峰的平坦大道。有的知识需要背诵,那就应该背诵;有的知识需要计算,那就应该计算。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教学方法应该是多元的,而不能认为研究性学习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当前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学教育的所有问题。

三、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由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千百年来教师都履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并以此为自豪。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输出源,而是和学生一起探究知识、应用知识的参与者、引导者。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和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的接受式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教师由完成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一般的教学中,教师只要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基本属于教学任务的执行者。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8种智能是以多元化形式存在的,8种智能同等重要,不能将言语――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学校“每天都要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多元智能”。为了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学校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范围必须广泛和多元。面对新的形势,教师必须由教学任务的执行者,逐步转向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创造新的校本课程。

(3)教师由教学效果的检查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评价者。现行的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学生成绩检查和评定,通过作业、单元测验和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教学效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是教学效果的检查者,是学生学习成绩评判者。而这种评价主要表现在学生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的方面,并不能反映学生所有智能的发展情况。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展示的智能优势和弱势,采取措施将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去,进而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发展。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应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习方法和研究角度等方面对他们进行适度的和引导性的评价,即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估学生。

第7篇:教育理论与实践范文

[关键词]法学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民事诉讼法;同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6)08-0093-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43[本刊网址]http://

一、问题的提出

“法学教育中单调刻板的理论框架和学院式教学法与日益丰富多彩的实践和实用性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一直以来是法学教育界经久不衰的一个命题。然而,经过多年的争论与检讨,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法学教育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得到改观,法学教育界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即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并行不悖的,二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均是法学教育不可分割的环节。一方面,理论教学指导实践教学。理论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法律关系、法律规则和法律制度,以及在规则和制度背后的法律意识、法律价值和法律精神,这些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明确了方向。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落实和深化。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同时,也巩固了学生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提升了法学理论水平。

然而,宏大的理论叙事并不能为部门法课程的教学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引,从事部门法课程教学的学者鲜有从微观角度论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也未形成可供参考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为此,笔者以所讲授的《民事诉讼法》课程为例,试图探索该课程实施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构问题,进而构建一种可行的保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保持良性互动的教学模式。

二、《民事诉讼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构性

《民事诉讼法》课程作为法学专业十六门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程序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熟悉各种民事诉讼规范,正确理解民事诉讼各种程序的规定,能够运用民事诉讼的基本技能处理一般民事法律实务,提高运用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作为《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的两大基本形式,他们之间具有内在的同构性,其功能都服务于《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传道与炼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

在法学教育界,“传道”与“炼术”之争是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关系的经典概括。“在《民事诉讼法》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理论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严格的理论训练,不等于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因为,作为笔者不仅仅要告诉学生有什么样的法律规范,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规范是如何形成的,向他们揭示法律规则背后的法律精神、法律原理以及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作为一个成文法国家,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是在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法律体系,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阐释条文背后的理论,不注意已有的立法体系,将导致学生对整个民事诉讼法的理解就难免会支离破碎。因此,《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通过理论训练学生能够比较系统掌握了民事诉讼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理论思维能力。

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现实中碰到真实的案件却无法做出解答,遇到实案更是不知从何下手……反思这些问题,我们发现《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被大大忽略了。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法律远不止是知识和技艺,更非逻辑,而是霍姆斯所学称的经验。法律不是靠神童的记忆和逻辑可以修习精通的,它必须经由丰富的经验获致。”因此,《民事诉讼法》课程实践教学不容忽视。《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应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法律实践的社会空间,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如案例教学、旁听庭审、模拟法庭等,让学生在学习民事诉讼法律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际的训练体验法律实践运作,增长法律职业技能。

(二)整合与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融

《民事诉讼法》课程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是非此即彼绝对对立的两级,而是水融、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近年来通过对《民事诉讼法》全真案例教学的应用与研究,笔者积极开展了“导、讲、析、练”为主线的教学改革,从整体上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导”指向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通过对预设问题的讨论归纳生成教学内容。“讲”指对通过引例所导出的基本概念、原则、制度和程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讲授。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民事诉讼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和诉讼程序,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析”指学生根据所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运用法律规定与法理分析具体的案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练”就是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其表现形式为旁听庭审、法律研究、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

从“导”到“讲”采用的是归纳式的课程生成方式,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民事诉讼的抽象知识和理论,而是主动思考实践中鲜活的案例所呈现出来的具体问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来源于实践中的案例,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从“讲”到“析”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用理论分析实践中的案例。由“析”到“练”的过程是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进一步深化。通过实践活动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法律实践的社会空间,一方面使学生直观地、具体理解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像法律职业者那样面对现实的法律问题,主动思索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法律对策,掌握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应有的思维方法。

(三)毛坯与精装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益

在法学教育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缩减理论教学课时,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重点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技能,大有实践教学取论教学之势。对这种观点,笔者持反对态度。法学教育的发展如果缺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将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笔者多年从事《民事诉讼法》教学的经历,笔者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等重要,相得益彰。

首先,实践教学可以提升理论教学。《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熟悉民事案件庭审流程是当然的教学内容。但是,法条的规定和知识讲授毕竟是空洞的,学生听起来既不直观又缺乏兴趣。为此,在讲授这一内容之前,笔者要求学生白行到法院旁听民事案件庭审三次,了解民事案件庭审流程。学生在法院看到的庭审可谓是一个“精装修房”,这个“精装修房”向学生直观呈现了审判的要素、庭审的布置及实践运行,这种体验式的实践教学形式实现了教学情景的亲历化,极大地优化了笔者之后的理论教学内容。其次,理论教学指引实践教学的开展。以模拟法庭这一实践教学形式为例,要使整个庭审取得实践教学效果,学生将“毛坯房”“装修”好,学生除了从“精装修房”中获得知识和灵感外,在开庭前需从实体法角度应明确案件的性质、法律关系以及法律的规定,对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对于这些知识是通过理论教学获得的;相反,如果没有这些知识,模拟法庭的实践必然是盲动的。事实上,模拟法庭审判活动以及反复的演练是一个从“精装修房”到“毛坯房”,再到“精装修房”的必然过程,也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通过模拟法庭审判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也巩固、深化了学生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由此可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依存,共同提升《民事诉讼法》课程质量与效果。

三、《民事诉讼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对《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呈现出相辅相成、相互强化的关系,任何一方的减损都会直接影响另一方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相融性教学模式,指在《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通过全真案例教学的应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理论教学中必然存在实践教学因素,实践教学中也必然包含理论教学的因素。该模式的具体特征表现为:其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全真案例教学为基础,选择典型的、真实的案例是成功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其二,主要采用归纳式的课程生成方式,通过实践教学获得理论知识;其三,重视体验式教学,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教学活动。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

1.全真案例教学与课堂教学改革

全真案例教学是落实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前述的“导、讲、析、练”这条教学的主线,使教学流程得到了有效的质量控制,实现了教学环节的有机交融。笔者在课堂上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案例教学,“一是运用具体案例分析、说明法律概念、原则和规范,即设定代表一定已经确定的法律概念、原则或规范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概念、原则或规范的知识;二是运用法律概念、原则和规范解决具体案件,即利用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概念、原则或规范的知识,引导和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相应的具体案件。”其中,前者所称的案例教学法是“从案到理”的教学过程,实现了具体到一般的抽象过程;后者所称的案例教学法是“由理到案”的教学过程,实现一般到具体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案例分析。

然而,案例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案例表面进行分析,还应该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之后,让学生书写状、答辩状、财产保全申请书等法律文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等应用技能。

2.“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

对于实践教学,《民事诉讼法》课程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形式,包括案例教学、庭审观摩、法律研究和模拟法庭,以强化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训练,培养法律应用能力和法律职业道德。

(1)案例教学:浸泡式教学与个案全过程教学

全真案例教学保证了《民事诉讼法》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交融,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笔者尤其强调浸泡式教学与个案全过程教学。首先,对于浸泡式教学而言,《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的成功需要“质”和“量”的保证,一方面,“质”要求案例教学所使用的案例应保证其典型性和真实性,反对杜撰案例的做法。案例的真实性是案例教学中最基本的要素和最重要的前提,不具有真实性的案例被抽象为课堂讲解的标本,案件事实与社会真实隔离。通过《民事诉讼法》课程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教师提供的案例教学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包括书、答辩状、法庭记录、判决书等。另一方面,“量”要求案例教学的案例数量必须充足,使学生浸泡在真实的案例中,通过时间的积累逐渐形成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法律分析能力和实务处理能力。案例呈现给学生不仅是生动的案情和一般的常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学生可以找到解决案例的法律规定,以及获得处理案件的民事法律实务技能。

其次,个案全过程教学法是对案例教学法的再一次提升和总结。所谓个案全过程教学法,是指“采用教师精选的案例,分阶段将个案的相关材料全部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这些案件材料,去了解研究案件事实,并在基础上查找和研究相关法律规定甚至类似案件的处理,确定案件的诉讼策略,撰写相关法律文书,参与小组和课堂讨论甚至模拟法庭的辩论,教师的点评等活动的授课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以职业律师的思维,对案件进行全局性、整体性、综合性的分析与思考。”

(2)旁听庭审:体验式教学与经验的获得

《民事诉讼法》课程重视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从实践中反思。旁听庭审作为体验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强调从时空序列上打破传统课堂教学观念的束缚,建立开放的课堂教学观念,使教学场所逐渐从课堂内转移到课堂外。”通过庭审观摩,学生不但熟悉了民事诉讼庭审流程,而且通过案例标本的注解了解当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学生可以从实体、程序、法律人等多个角度对庭审进行分析,亲历法律实践的经历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积累法律经验,增长技能和常识,真正学习和掌握“法律的生命”。

(3)法律研究:法律检索与法律分析

法律研究作为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法律职业技能,一直以来在法学教育中被忽略了,未得到应用的重视。作为一种实践教学形式的法律研究不是在学理上对法律理论的研究,而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对法律的搜集和运用。当然,在检索法律与运用法律时,常常离不开对法律理论的分析。在《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法律研究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法律检索,“指以规范的、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查找、收集法律资料的过程”,即对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判例、专家学者的观点等的查找;其二是法律分析,指根据查找的法律资料对案件事实本身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个人观点。在《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通过提交法律研究报告的形式对某一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法律分析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甚至,有学生用“乐在其中”来形容对法律研究的“情有独钟”。

(4)模拟法庭:变模拟为实战

现在学生模拟法庭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偏重于审判程序演练,事实调查、法律文书撰写等方面的训练无法容纳,学生只是按照既定的程序“表演”或者“走秀”,使整个庭审流于形式。要发挥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效果,要做到名义上是“模拟”,其实是“实战”,只不过是审判的场地不同而已。为此,需要强调以下几点:其一,模拟审判选择的案例不仅真实,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卷宗,特别是当事人的证据材料;其二,庭审准备与庭审程序要按照实践中法院的操作程序来进行;其三,教师的指导和点评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尤为关键。在庭审的准备阶段,教师要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要回答学生提出的事实问题,以及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关于案件的法律问题;在庭审后的点评阶段,教师要对庭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正意见,并从法律职业者,如律师、法官的角度总结办案技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通过“真实”亲历性的模拟法庭审判活动,学生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庭审技巧等实践能力将得以提高。

第8篇:教育理论与实践范文

基础教育担负的是为孩子一生幸福成长奠基的工程,是奠定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石。为此,我们要坚守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反对歧视和排斥任何一个学生,确立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使学校教育走向优质化、平等化。长春八中的办学理念是“全人教育和谐发展”。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兴起的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潮,后来传播到亚洲、大洋洲等地区,对各种类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对全人教育理论上的阐述学术界的定义至今仍无定论。美国的隆・米勒(Ron Miller)是当今提出现代意义上“全人教育”的第一人,创办了“全人教育出版社”并发行了《全人教育评论》。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理想的教育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理想的人应具备全部人类的文化,即培养真(学问)、善(道德)、美(艺术)、圣(宗教)、健(身体)、富(生活)全面发展的人。长春八中的办学理念是受到上述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启发,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了八中具体校情提出的。它的基本内涵是:“全人教育”即以人为本,以师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关注全体师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师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校的整体工作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即以和谐为奋斗目标,关注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关注师生个体心理的和谐健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进互助、彼此激励合作,共同发展,关注学校和谐的育人环境的生成与发展。可以说,一所学校不能没有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教育实践是灵魂的载体,师生踏实的实践力是一所学校“身心和谐”的最基本、最有力的保障。只有这样,办学理念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其价值与意义。2010年我主持八中工作以来,在对八中办学理念传承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丰富与发展,经历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两个重要阶段。

二、长春八中“全人教育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实践策略

2010年长春八中 “全人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进入到逐步完善、逐渐成熟、逐渐规范的阶段。在2010―2012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我把八中办学理念的实践目标锁定在“踏实性、实效性、高效性、持久性、创新性”等方面。我们的具体实践策略如下:

(一)实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人生规划办学特色落实全人教育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生处在人生十字路口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在作出人生规划、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并形成健全人格方面有独特的价值。因此,高中阶段教育不是大学的附属阶段,不能仅仅为升大学作准备,我们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又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规划人生的意识、创业的基本能力、面对未来生活的能力。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和各种复杂的原因,学校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压力,很多学校都将办学目标直接指向升学,办学变成了一种工具,升学变成了一种目的。在追逐高分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健全人格和身心等各方面的发展。一些学生缺乏对崇高理想和信念的追求,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人生规划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缺失。为此我们把“师生生涯规划促进学校发展”定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从2008年――2009年,我们借助师生生涯规划在职业的前瞻性方面给了师生一定的引领,规划对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为了更好地激励师生“俯下身来”做事的效果,我在2010年广泛地征集了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对规划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通过“灯塔式”长远目标与“路标式”短期目标并进,促进师生的成长。其一,在继续推进“灯塔式”长远目标规划的同时,又辅之以“路标式”短期的规划思路,旨在指引和规范师生行进中的点点滴滴,预防其面对长远目标出现“心理疲劳”,提高师生工作学习效率,保持其持久的工作学习热情,让师生“处处有规划,时时有成就”,同时关注规划的生活化、常态化,强化规划的实效性;其二,探索师生生涯规划最佳的契合点,以及师生生涯规划共同体的建构,以达到师生成长互相促进的效果。其三,教师的生涯规划,由先前的部分教师的引领,转向全员参加。认真分析学校教师学历、年龄、教龄情况以及骨干教师情况,总结了教师成长特点规律,分层次制定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并对全体教师的生涯规划档案从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完善。专设师生生涯规划档案室,制定规章制度和文化设计,亲自检查教师档案内容,对不合格的及时纠正;其四,学生的人生规划,由学业规划目标为主转向品行素质目标和学业目标并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拥有开放的胸怀、高雅的情趣、高尚的情操、高贵的精神。为了上好人生规划课,我校编撰出版了校本教材《生涯》。三年来,我一直承担《人生规划》特色校本课程。

2012―2014年是我校办学特色的收获期,同时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进军的延展期。对“以人为本”、“以校情为源”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同时也认识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育德”、“育才”这一中心,师生生涯规划只有植根于此,我们的特色教育才会更有生产力,才会更有生命力,才会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学校、社会。我们将继续深入抓好学生人生规划教育。增加开课的班级,推出人生规划观摩课。做好学生行业体验及社会实践的汇报会。指导学生适时调整学年及学期规划,完善学生成长档案,印发学生人生规划教育成长手册。聘请有能力的家长参与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活动。申报《开展人生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科研课题并组织开展研究。

(二)在吸纳“五步导学法”精髓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541”课堂模式,力求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全人教育

我校自2008年引进了河南省卫辉高中的课堂“五步导学法”以来,八中的课堂教学便在探索中前进。“五步导学法”就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为了使更多教师领会这一理念的精神实质,学校多次派教师走出去学习,曾到过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衡水中学、杨思中学、北京四中、人大附中、长沙一中等知名学校。学习带回来的课堂教学改革信息,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让我认识到必要的“形式”有益于“内容”的完善,于是我们在学习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五步导学法”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541”课堂模式。应该说它是对全人教育理念的重要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它的精髓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规范,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精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们的全人教育就是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生命的真正意义,即鼓励自我实现的同时也强调真诚的人际交往和跨文化的人类理解。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加深合作精神的体验,课堂成为学生人性养育的殿堂,培养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素养。它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实现了解放教师、解放学生、解放课堂,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包容共进的全人教育。

(三)积极组织教师培训和各级课题的研究是落实全人教育重要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提升师德和专业素质。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教育教学骨干、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为了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依托高校或培训机构“量身定做”培训内容,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实施系统的培训工程。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鼓励教师在职学习提高,培训关注适用性和提高能力为主,内容包括师德、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技能、教师专业标准、教科研能力、生涯规划、心理健康、课程开发、队伍建设等。关注培训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使其尽快转化为适用性成果。培训有针对性,注重突出特色、完整性、层次性、时效性。发挥名师工作室工作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工作室的有利条件,推出了十多名教师参加省各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他们搭建了这个平台。

教师的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十一五”、“十二五”课题研究期间,我校承担了六个国家级课题、七个省级课题、十几个市级课题,其中有些课题已经顺利结题。大部分教师都实现了职业生涯中的课题研究规划目标,提高对“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的认识,充分体现了实施教师生涯规划的价值与意义。“以课题管理学校,以课题提升课改,以课题创建特色”的工作思路凸显成效。

(四)以编写校本教材和开设校本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实施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类社会自进入工业时代以来,重古典人文的传统教育日渐衰微,科学主义成为各个校园的主导文化。不可否认,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注重实用知识教授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学校教育过于偏重实用知识,忽视文学、艺术等人文课程的学习,甚至将很多人文课程视为无用,学校充斥了急功近利的气氛,学生缺少人文关怀、缺少对世界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观、缺少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只是一味地成为物质生产的工具,而学校就成为制造这些工具的“工厂”。我们的全人教育正是针对这种物化的教育观,主张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学习过程的愉悦、与人交往的和谐、自我良好品格的养成和个性的张扬。

几年来,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有实用性、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为了保障校本教材的质量,学校成立了校本教材编写指导小组,从校本教材编写的理念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做了指导,截止2012年9月有13本校本教材已经出版并已经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载体。涉及道德、艺术、体育、心理、历史、语言、数理、环境等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众多内容。我们正在培养更多有能力承担校本课程的教师,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使全人教育理念更深入人心。

(五)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使全人教育福佑师生一生

以往的教育,我们以牺牲一个又一个“今天”为代价,来换取升学率,无法让学生走向美好的明天。这是一个让人倍感心痛的事情。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带着今天的遗憾走向暗淡的明天。终身发展要关注今天的发展。人的终身发展起步在今天,赢在今天。于是我提出了“教学生三年,为学生着想三十年,为学生幸福一辈子打好基础”的育人理念。采取了“关注今天、设计未来”,“培育学校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等一系列教育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重视安全教育”。

为此,我们打造全新的育人环境,采取了“全面+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青少年,让青少年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通过“民族的记忆”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开展经典篇章诵读活动,组织部分班级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中华优秀经典篇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进一步发挥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作用,大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问题学生”的转化。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系统设计,课程开发、队伍建设、人员培训、咨询服务及科研工作,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再上新台阶。

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坚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积极参加长春市运动会并做好体育特长生发展工作,组织好学校各项体育比赛和军训工作等全员参加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充分发挥团委在学校德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主题月活动落实健康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规划教育。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为切入点,通过举办论坛、座谈会、知识竞赛、影片展映、参观考察、主题升旗活动、“成人节”系列活动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生态环保节日为契机,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切实增强青少年环保意识。积极组织校环保小组、绿色社团,开展节约资源、保护家园等社会实践活动。健全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拓宽青年志愿者服务领域,使青少年志愿者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线。开展了“学雷锋”青少年志愿者服务月活动、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宣传庆祝活动、长春市中学生英语课本剧、长春市中学生辩论赛、“角色互换体验”。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努力推进社团的规范化建设和品牌化建设。

(六)以润物无声的人性化关怀,让师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实施全人教育

我认为教育的真谛是爱,爱教育事业、爱学生、爱学校,以博大的爱心、阳光的心态迎接多彩的生活。学校很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成立的“康乐协会”为教师的健身提供了优越的条件。2012年学校从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考虑,开设了环境优雅的“时光驿站”(咖啡屋),教师每天中午可以听着轻音乐,品着咖啡在一起交流。

学校的领导班子面对全体教师有“三到”:教师有病住院必到、教师情绪波动必到、教师家里有大事小情必到。领导班子每次到场送去了微笑、送去了理解、送去了鼓励、送去了温暖。这份无声的爱、真挚的情传递在八中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这份难能可贵的和谐是八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八中教师的人生规划中,很多教师建立了“和谐、友爱、互助”专栏来规划与人相处以及自己的幸福目标,优秀的校风充实了教师生涯规划的内涵,提升了教师的幸福指数。

学校建立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树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每年教师节评选校十佳教师。签订每学期一次的师德承诺书。组织教师师德承诺宣誓活动。在校本培训中强化师德培训。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教师帮扶工程,每一名教师帮扶5~6名学生,教师家访和扶困形成常态。同时教师把帮扶的办法、预期的成效写入自己的生涯规划中,三年为一个周期,在此项活动中有很多学生受益。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职业价值,教师的职业奉献精神得到激励、工作能力得到历练。

三、在成效中寻求新的支点,期待全人教育再上新台阶

人们常说“成功始于失败”,但能在成功中寻求新的起点,获取更大的成功,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从成功走向成功”,教师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全人教育理念支撑下,八中教师在师德修养、业务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收获。现在学校有一个省名师工作室,有12名教师进入省名师工作室工作,有68名教师成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有35名教师成为长春市科研骨干教师,有多名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的教研活动,公开发表著作文章很多。我们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始终走在通往最优秀的路上。

总之,全人教育促进了我校全体师生发展、促进师生有个性发展、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福佑师生一生。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对办学理念认识的高度还不够,如何进一步激励师生的践行力等问题都将是八中成长路上新的课题,行者无疆,永在路上。

第9篇:教育理论与实践范文

师范数学情感教育理论实践一、师范数学情感教育的内容

(一)了解现代数学教育观

数学教育的知识素养不仅仅包括如何规范性的使用数学语言、科学论证和表达数学知识,其中如何对数学语言与数学符号进行互译,培养学生条理化的思维、数学语言的准确简练也非常重要。组织有让学生了解数学语言、符号的发展,数学的演变过程,才能够培养其数学化思维。

(二)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

向学生传授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教育目标中的基本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方法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比如数学中较为常用的综合法、反证法、分析法、归纳法、反演法、一系列建模方法等。包括换元法、参数法、构造法与分解法等较为基础的数学素养。

(三)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众所周知,数学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学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学生只有在数学方面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与适应能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师范数学情感教育实践思考

(一)师范数学情感教育的实践

师范数学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我国近年来师范教育改革的一大尝试,由于师范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问题,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较大的不安定因素,这一因素也使得教育工作出现了一定问题。因此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对数学教育的认识,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培养学习情感

一直以来,师范院校都是教师和家长较为推崇的热门专业,他们普遍认为,教师在职业分配上有保障、工作稳定可靠、待遇优良。但随着中小学教师岗位的日趋饱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分配问题逐渐凸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家长和学生的不满,严重冲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学习成绩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日后学业的成功与否,要知道,任何知识都是一点一滴所积累起来的,如果我们耽误了学习的机会,那么我们同样会由于现在的无知与选择的失误而后悔。对于师范生而言,学习上出现问题大多是由于信仰失误所引发的,学生如何看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与毕业生分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情感。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政策理论的宣传,同时还应该从学习方法、知识基础及思想情感层面对学生给予关心与帮助。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师范学习是使命与责任的集合,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为今后的事业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促进个人素质的发展与事业的进步。”

2.培养数学理念

在传统的师范教育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是都注重数学基础理论的教学或是片面注重教材教学,二者不能很好的协调,从而也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两种极端现象。一部分学生过分注重数学理论基础课的学习、一部分学生只衷心与其他教学技能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一现象对学生素质造成了极大弱化。出现这一问题,从主观上来看是因为学生学习态度所导致的,但实际上正是由于任何教师缺乏数学教育与目标培养的认识,忽视了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所造成了这一困局。

因此,教师不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兼顾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提升。比如在教学当中要培养起一种良好的教育作风,树立起学生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情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师范教育基本理念始终贯穿于培养学生、关心学生之间。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教育与传授不仅要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态度与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于其发展也同样重要。

3.拓宽知识需求

有很多教师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学生的智力潜力远未被开发。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制定出符合自身的、稍高的学习目标。并且这一目标只能够通过学生勤奋的钻研、刻苦的努力所能达成。学生素质的发展与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是其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这也就充分反映了数学教育必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着手,从而不断强化其职业情感认同,在思想层面上对追求科学知识合理化,实现师范数学教育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师范数学情感教育的反思

师范数学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同时,情感教育中教师所带给学生不仅仅是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变化,师生间的互动也会更多,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探讨性的问题供大家思考。

1.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与良好的教育理念是数学情感教育的最终目标。但如何对学生的人格品质与情感体验加以区分,并充分地体会二者之间的差别来找到解决数学教育改革试验的症结所在。

2.数学情感教育的关键点在于师生间情感的碰撞,师生之间保持恰当的情感交流距离有利于学生独立思想、高尚人格品质的形成,从而彻底走出“理论―总结”的怪圈。

3.数学情感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可以说是EQ的补充教育,他对传统数学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迭代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如何适时地加以补充和完善将会决定师范院校科学化、规范化的走向。

三、结语

早在我国两千多年前,《论语》等著作中就对情感教育做出了大量表述,但情感教育理论基础则发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现阶段,我国并没有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具有指导性的情感教育体系,正因如此,如何探寻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师范院校数学情感教育模式是一项非常具有发展意义的课题。但需要看到是,师范教学体制改革乃至当前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实践是一项极为庞杂的工程,还亟待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潘郁芬.情感教育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J].考试周刊,2008,(38).

[2]张琴水.语文情感教育的元素生成[J].新课程(综合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