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项目范文

科技项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项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项目

第1篇:科技项目范文

1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科技项目的管理

英国的科研管理部门十分重视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评估工作,在组织和制度上都建立了完美的科技评价体系,多年来,英国各部门大都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评审委员会成员一般为本学科领域的着名资深人士,在评价重大科技项目特别是跨部门的科技项目,英国政府都是聘请独立的专业评估单位进行评估。在美国,从科技计划的管理程序到相关的机构,都有法规和法律进行约束,从而保证了科技项目管理的标准性。美国在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科技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评估、知识产权管理方面都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序。科技计划的制定一般由部门科技机构提出,由部门审核通过。对于项目的管理,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管理程序。美国对于科技成果的评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有很规范的程序。这些程序是科技项目完成圆满的重要保证。

2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问题探讨

这几年,我国科技管理部门始终都在对科技计划的发展进行探讨,一直致力于它的创新和改革工作。为此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比如说《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科技评估、科技项目招投标工作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科技评估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等等,但是从我国现在对科技计划的管理上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观念上和措施上都进行改革:

2.1目前我国项目立项的评估工作存在问题,科学水平很低现在的科技项目的评估工作一般采用的是两级评价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对项目的专家评价比较随意,不具有权威性、项目的专家评价不一定存在、专家对项目的评价不充分等问题。规范的操作标准和程序;另外,由于项目的评估工作在前期没有做充分的准备,使得对项目的评估的难度变得很大而且会增加决策风险。这些都会对项目的科学性造成损害。

2.2项目的节点控制不够可以项目是一个复杂的项目,他的完成要由多个部门共同进行,同时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因素,所以要想实现科技项目的发展目标,就要各种人员组织在一起,并且实现有效的管理。但是现在我国对科技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不够,对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进度和质量没有很好地监督。虽然有一些项目中会用到节点控制办法,但是,由于节点控制会对项目的实施有重要影响,也决定了能否申请成功、所以它的意义已经不再起到重视。所以使得整个项目的控制不完善,而且项目的工期迟迟不完成,成本也大大超出了预算。这对科技项目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3项目结题验收准备不充分现在,很多验收小组的组织对工作要求很急,而且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强,配备不够等,这使得对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工作只流于形式,没有实际作用。而对项目的验收专家大多是先组织起来的,对项目的了解很少,不明确项目的重点,对前沿问题的了解也很少。所以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发现关键问题,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项目的完成情况也不能做出合理的评价,这对项目的评价是十分不利的,也不具有科学性。

3改进科技项目管理的建议

3.1建立完善的立项评估体系目前我国的科技项目的选择大部分还是简单地凭借管理者和专家的经验、依靠直觉去进行观断定,因此项目选择的失误率偏高。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立项评估办法,但总体来说从办法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上来讲还是不够完美。项目选择的复杂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如: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对项目所涉及的技术复杂程度、收益、费用等估计上的困难。因此,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应从科技管理的目标出发,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市场、技术等各种影响因素、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选优,提高项目选择的科学性。

第2篇:科技项目范文

项目承担单位:深圳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现代科技应用研究》是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2010年度三个设定课题之一。该项目以国家科技惠民、文化惠民战略为指导,以全面发挥科技进步在文化建设中的支撑、提升和引领作用为宗旨,以全球公共图书馆面临的科技发展与应用难题为突破点,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入探讨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的科学化、标准化、智能化、区域化与全球化问题,力图构建起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的基本构架与应用模型。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在现有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的普遍性、关键性、前瞻性问题,客观把握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需求、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梳理科技应用现有经验和不足,展望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的前景和主要趋势;

(2)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的基本构成研究――结合公共图书馆的特点,跟进当前最新技术的应用,设计出带有普遍性和前瞻性的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基本构成,包括关键技术和关联系统;

(3)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模型及规范化研究――通过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实例分析和研究,形成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基本模型和相关技术规范,包括测评、引进:实施、转换、效果评估等环节。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科技应用提供专业化的建设性和指导性意见,提供可借鉴的应用模型和范例,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意识,促进科技应用的规范化,提升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整体水平,提高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的政府投资效益。

项目名称:公共文化服务与交流中移动技术应用模式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利用移动终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解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困难,提升基层文化的科技服务水平;利用移动终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宣传工作,提升对外文化交流影响力和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针对移动终端组织建设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充实移动互联网内容,净化移动互联网络文化环境,倡导健康文化生活。

本项目主要研究面向公共文化服务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移动服务资源建设,面向公共文化服务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移动服务模式建设,面向手机应用程序商店的服务开展,研究资源和服务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展示的方式,面向公共文化服务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移动服务平台建设。

面向公共文化服务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移动服务中,适用资源的类型、内容和格式规范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建设面向公共文化服务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移动服务平台是本项目需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利用苹果的App Store、谷歌的Android Market等手机应用程序商店,推送我国优秀文化资源是本项目研究的又一关键问题。

本项目的研究将为公共文化服务和对外文化交流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崭新的服务手段,并推送先进文化资源;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先进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具有重要帮助,有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带动作用。

项目名称:基于三网融合的公共文化传播新模式研究及示范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中传广信高科技有限公司

本项目将以有线电视网为基础,利用三网融合,整合单一所有权或混合所有权的公共文化资源,让相对稀缺的数字文化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利用新兴的传播模式和传播媒介,实现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大发展。

从技术角度,以有线电视网为基础,如何利用三网融合平台,提升公共文化传播能力?这是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其具体内涵包括:

(1)系统方面的体系问题:如何整合三网融合与公共文化传播,构建基于三网融合的公共文化传播体系框架?

(2)内容方面的内容规范/描述问题:如何在异构网络中规范文化内容描述?如何提供跨异构网络的公共文化内容?

(3)业务方面的服务模式问题:如何对传统的文化服务模式进行改造,在三网融合中形成新的服务模式?

通过对三网融合下公共文化传播能力和特点的深入分析研究,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结合公共文化传播的需求,构建基于三网融合的公共文化传播体系框架;提出跨网络的公共文化内容分类、编目、采集规范,形成三网融合中文化内容基础服务能力;在基于三网融合的公共文化传播体系框架下,研究三网融合中的的文化资讯等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为跨网络的文化媒资库建设提供内容体验方式;联合企业、研究院所,形成文化科技创新的产学研机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应用示范。通过课题建设,培养文化科技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建立长期的文化科技培训、培养基地和产学研实训基地。

项目名称:国家文化资源信息平台建设

项目承担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深圳市智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国家文化资源平台建设”是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2010年度三个设定课题之一。旨在国家支持下,通过对文化资源信息元数据、管理、保护等系统的研究,为我国艺术科研院所搭建起一个按照国家统一标准的、对文化艺术基础资源进行抢救、保护、管理、共享的文化资源信息平台。

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研发建立文化资源信息分类体系框架、采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安全保护与长期保存系统、数据库通用技术。其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建立国家主导、各级地方文化部门参与的文化资源建设和文化信息利用模式,充分发挥国家文化资源信息平台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通过采用最新科技与文化资源融合,搭建文化资源采集、加工、数字化管理、网络传输等系统平台,为保存文化艺术资源提供支撑,为传播优秀文化提供平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内容资源,为文化产业、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艺术创新提供加值服务;通过国家文化资源信息平台建设,保障国家文化和文化安全。

项目名称: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东方数字社区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是基于互联网信息集成应用技术,结合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服务功能及管理要求,研发建设的互联网中央信息服务管理系统。系统包括:

(1)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可支撑220家上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日常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生成各类数据及综合报表,并通过权限管理体系实现灵活授权,给各级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2)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活动人群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刷卡活动机制,满足会员用户的信息管理需要,并提供用户卡管

理、积分管理、用户行为管理以及活动人群特征分析功能。

(3)上海市社区文化网:以集中式的门户网站形式,为全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提供一站式在线联动交互服务。

系统建成后,一是,有望解决公共设施管理跨度大、资源供需不均、综合信息化支撑能力及服务均衡专业性薄弱等问题,全方位掌握服务动态、集成服务数据、规范服务标准、汇集服务需求等各种管理诉求;二是,实现全市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动态数据管理机制、终端需求分类汇总、供需对接机制及第三方评估机制;三是,实现有效服务市民百姓、服务基层文化阵地、服务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强服务,科学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共建共享机制功能,真正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更好地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系统对于其他多网点、连锁化、层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管理同样适用,可以推广复制,并开展延伸服务,对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对文化事业,乃至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和借鉴。

项目名称:国家互联网文化音视频传播技术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北京天天宽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文化音视频传播公共网络平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是一项把文化数字资源送给千家万户的新渠道,同时也是用健康积极的文化信息资源占领互联网阵地,将一些低俗暴力的内容挤出互联网的有力武器。目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国有47.5万个分布节点,但这些节点没有通过网络互相连接起来为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本科研项目就是通过调研目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系统中各个分布节点的设备能力、存储能力和网络带宽等情况,建立一个适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结构的云计算模型。这个云计算模型需要涵盖所有的分布节点,并且具有扩展能力,能够平滑地增加和减少节点数量,可以实现对这些分布节点的可控化管理,通过自动化管理实现对那些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存在差异的节点的自动区分,做到负载均衡,同时能对云内节点的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实现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能力的统一管理。此外,利用CDN技术和P2P技术进一步扩展系统的并发能力,最终形成一个核心层采用CDN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边缘分发层采用P2P技术的全国文化音视频传播公共网络平台,从而充分发挥文化信息资源的社会效益。最后,建立一个测试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测试数据分析技术,对测试结果进行充分分析,进而发现系统中的各种问题,对系统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项目名称:音乐数字化研究及应用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断重视,文化科技将成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的一环,其中数字化音乐必然成为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音乐数字化研究与应用》的总体目标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音乐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及存储,特别是针对数字乐谱元数据理论开展研究,连同乐谱、音频、视频等音乐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并且按照一定的分类结构进行存储,构造一个音乐资源中心。与此同时,基于数字化音乐资源,开发更多方便团体演奏、个人使用和学习的应用工具,将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成果逐步市场化,弥补国内市场的空白。

项目以乐谱、音频、视频等音乐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以数字乐谱元数据为重点研究方向,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并结合实际应用,按照“可行、可视、可听”的原则,逐步实现目标。

项目完成时将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字乐谱元数据格式,完成资源中心结构框架及入库流程的定义,并将已收集资源开始入库。此外,将完成第一版乐团排演管理系统的研发,并在乐团中开始试用。

音乐数字化的研究与应用不仅能够在我国开发出一个全新且潜力巨大的数字乐谱元数据市场,有助于版权保护,使国内外文化能在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中继承和传播,而且对于企业与个人自主研发基于此数字乐谱元数据格式的应用软件也有积极的带动作用,此外,对于繁荣我国音乐文化市场、规范音乐文化知识产权等领域也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项目名称:云南少数民族乐器数字化音源库

项目承担单位: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昆明光维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历史悠久、种类众多,不仅制作方式独特,在音色、音律和演奏方式上也别具一格,在我国民族乐器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但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许多传统乐器面临制作方式、演奏艺人的失传。课题利用现代科技音源采集、处理技术,将云南独特、濒危的少数民族乐器音色、音律和演奏方式、技巧等转化成数字化的音源模式,建立起云南系统全面的少数民族乐器音源库。使数字化音源库成为高科技、深层次、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新方式。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居住地域分散且多在高原山区,音源采集困难,所以力争在6~8年内,分四期将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系统全面的进行数字化采录,本课题为第一期,将录入云南少、小民族濒危、特色乐器二十种左右数据。

音源库的制作标准为96Bit/96khz立体声拾音对真实乐器进行采样,有完整音阶、个别半音阶和少数民族独有音律、音程、演奏技巧,单个乐器音色预置10种以上,分层表现音色力度,不同模式的演奏法。支持Giga、VSTi音色格式,并可以用于苹果系统下LOGIC PRO工作站,支持VST的SteinbergCubase、Nuendo FL Studio、Ableton LIVE、Samplitude等软件系列。

音源库完成后,可加入世界音乐制作的音源共享资源系统中,使云南少数民族特色音源成为世界共享的有偿音乐制作资源,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民族乐器产业链,并借助广泛的现代音乐制作运用,提高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播范围、传承方式和影响力。本课题在国内外同类型研究中具有唯一性,从音源数字化的角度对民族传统乐器的传播和诠释进行了重新定位和开发,提高民族音乐的普及和自我创新能力,对保护和弘扬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出贡献,而且可使文化遗产转化为可开发传播资源,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项目名称: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盈科大成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平台以达数百个之多。初步缓解了广大中小型动漫游戏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技术水平低下及高端创意与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但各地建设的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平台不少存在着“重硬轻软”和“孤岛式服务”的现象,迫切需要从动漫游戏产业链的发展角度出发,建立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全国范围内动漫游戏技术与服务信息的资源共享。

本项目主要通过对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服务模式理论研

究,总体技术构架研究,门户网站体系建设研究,关键支撑技术研究,技术规范标准化研究,门户网站原型系统实现的研究,来拟解决如下问题:

1.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技术服务模式进行理论研究

2.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架构研究

3.平台网站体系建设研究

4.平台关键支撑技术研究

5.平台技术规范研究

最终,通过发挥各承担单位的研发技术实力,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调研报告、服务模式研究报告、总体构架设计报告、关键技术研究报告各一份,并实现平台门户网站原型系统。

预期将会对经济、社会效益及文化产业发展起到如下带动作用:

1.有利于实施我国原创动漫扶持计划,培育动漫精品,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整体发展。

2.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共享。

3.有利于我国动漫人才的培养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4.整合服务资源,形成合力、进一步缩短与动漫强国的差距。

项目名称:文化产业统计口径平台建设

项目承担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财务司

《文化产业统计口径平台建设》是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2010年度三个设定课题之一。本课题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及《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指导思想,结合产业运行的客观规律、发展现状和分布特征,遵循产业分类的一般规律,制定《文化部文化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开展文化产业统计现状调研,在此基础上设计文化产业数据快报方案,从而建设文化产业统计口径平台。

课题拟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针对文化部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确定详细分类标准;二是如何将不同来源、不同口径文化产业数据进行整合衔接;三是如何根据产业的基本特征与现有的统计条件,设计科学可行的数据快报方案。

课题预期成果包括《文化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研究报告、文化产业统计现状调研报告和文化产业数据快报方案。通过文化产业统计口径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统计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数据,并从不同区域、不同业态进行多角度分析,对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如下几点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整体掌握文化产业各行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各行业的发展经验与规律特征,为科学地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提供全局性的数据参考;第二,有利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面的各项文化产业政策措施的制定,通过统计数据及时反映产业发展动向,通过政府的政策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第三,有利于动态监测文化产业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发现政策制定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调整,突破薄弱环节,合理配置资源,更好地发挥文化产业各项政策的引导功能。

项目名称:移动式公共文化方舱系统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重庆市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移动式公共文化方舱系统”,是通过借鉴国内外航运、铁路、公路等标准化的集装箱化运输方式和军事上系列化、标准化功能方舱的开发与运用模式,结合国内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和特点,研究和设计出一套能够符合公共文化需求的系列化、标准化的车载公共文化方舱系统。通过车舱分离,解决和克服当前因一体化专用车辆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和使用局限,通过进行功能上的二次开发,研制出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符合各种不同需要的,既可以车载移动使用又能够落地半固定使用的舞台类、图书类、文物类、放映类、设备类等各种功能化的文化方舱,用先进的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不断发展的公共文化需要。

方舱是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标准化的运输载体,比集装箱更容易进行功能化的改装,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方舱具有标准统一的尺寸和装卸结构,可利用常规货运车辆进行搬运,还可依靠自身的撤装附件完成车辆的装卸。像流动舞台、流动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所需的各种功能,全都可以采取方舱的形式进行开发设计。例如舞台方舱展开时是一个舞台,收起后是一个标准化的运输箱体,脱离了车辆的约束,容易形成统一系列化、标准化的产品,降低使用和维护费用,使更多的资金用于功能需求而不是运载车辆上。同时也因车舱分离后,更容易满足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和使用需要。

如果方舱技术能够成功的应用于公共文化事业,并成为文化行业统一的标准。目前各种不同结构功能单一的各类专用车辆(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车等)将会被统一的、标准化的具备各种不同功能,满足不同层面需求的系列化功能方舱所替代。围绕标准化的文化方舱进行新型功能方舱的研制和开发,可减少研制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更利于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项目名称:中国剧院后评估(POE)体系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清华大学、国家大剧院、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股剧院建设热潮,其中很多问题尚未得到深入剖析和总结,剧院建筑缺乏规范的使用情况的反馈。剧场后评估体系(POE)的建立,对克服我国剧院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和决策的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避免剧院建设中的重复性、低水平地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剧场使用后评估(POE)是指在建筑物建成若干时间后,以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式,收集使用者对环境的评价数据信息,经过科学的分析,了解他们对目标环境的评判;通过与原初设计目标作比较,全面鉴定设计环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群体的需求;通过可靠信息的汇总,对以后同类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和质量。

由剧场方面的各类技术专家(包括建筑师、心理学专家、社会学家)共同组成的评估组,侧重于行为心理方面的考察,运用科学仪器测量、心理问卷、现场观察等方法,对环境使用者(个人、集团、机构)进行动态效果(物理的、心理的)验证,全面地鉴定环境设计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群体的需要;通过可靠信息的汇总,与原初设计目标作比较,发现设计上的问题,为以后同类建设设计和环境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和质量。

按评估层次(涉及评价的目标、范围及深度)划分,POE分为指示性POE、评价性POE以及诊断性POE三个层面;使用后评估的价值也可分为短期价值、中期价值和长期价值三个部分。

项目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剧场项目使用后评估的框架体系。

项目名称:数字化大型调音台装置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宁波音王集团有限公司

在国家大力推广文化产业的同时,全国各地的文化场所也随之增长。在一些高端的新音乐厅、艺术中心、歌剧院等艺术殿堂领域和政府及国家级的重要文化活动中,对高端的大型数字调音台的需求也在增加。以往上述这些场所肯定巨资采购国外的产品,因为他们在国内找不到可替代的产品。音

王集团正是看到了这块市场,决定大额投入开发高、精、坚的大型专业级别数字调音台。产品不仅有模拟调音台的稳定性和数字调音台操控性,而且它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还将在以下几个部分做更深入的研究。

(1)数字性能与模拟界面无缝融合

在融合了剧院专用模拟调音台的特点和数字调音台在操控性方面所具有的创新和方便。灵活的操作界面选择方式,允许单人或多人同时操作;先进的总线系统可胜任复杂的调音工作;强大的系统处理能力,可满足绝大部分应用场合的需要;电源、DSP、控制等多冗余备份,使数字调音台的稳定更具保障,音质还原的保真度更加出众。

(2)产品参数一致性设计

大型调音台的通道数很多,用到的元件就更多,导致产品各个通道间的性能参数公差较大一直是困扰众多调音台厂家的难题,对此我们将采用新设计的电路和引进高性能的元件将各个通道间的参数控制在0.2dB以下。

(3)低相位失真设计

从单纯的理解上看,相位失真只是把所有的信号向后推迟了一会儿,我们不过是晚了那么一点时间听到声音罢了。但是,实际情况绝非如此,相位失真实际上对于听感的影响是十分微妙的,在高水平的对比中,它甚至能够称为分出胜负的关键。在新设计的产品中使用高精度的调节电路确保产品的相位失真控制在6度以下。

(4)低频响失真

国内外的同类产品的频响失真一般只能控制在20-20KHz±1dB以内。新开发的系列数字调音台将努力控制在5Hz-65kHz±0.5dB以内。

(5)高共模抑制比CMRR设计

共模抑制比作为一项重要的调音台技术指标来衡量设备的性能,由于CMRR的测试以及定位都有很大的难度。现有的绝大部分厂家都不在其说明书上标注此数据,也不将其纳入检验范围。CMRR定义为放大器对差模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CMRR越高说明调音台的差动输入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越强,也就是调音台的抗干扰能力越强。我们将采用高标准的设计规格来确保我们新开发产品的CMRR大于-85dB(50Hz-10kHz)

(6)模拟输入模拟输出时间延迟时间

DSP不可避免的后果是控制台输入插座和输出插座之间的可测时间延迟,而模拟控制台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我们力争将等待时间缩短到最小,设计目标为1.25米/秒,与有竞争力的产品的2.5到8米/秒相比有很大的提高。

第3篇:科技项目范文

一、研究专题和期限

专题一纳米功能材料开发与应用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围绕能源、环境、健康及产业科技进步等主题,以工业化规模生产为目标,重点研究开发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的新产品、新工艺。

研究内容:

1、高储能密度超级电容器生产及应用示范

重点开发多孔电极材料纳米结构及导电性调控、复合改性和电极成型加工等关键技术及专用设备,生产高储能密度超级电容器,并在新能源汽车上实现应用示范。其中,纳米结构碳材料比电容量≥300F/g,公交车用无机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8wh/kg。

2、轻质高强汽车专用纳米复合聚丙烯塑料规模化生产及应用技术

重点突破纳米功能填料批量化生产及高效分散等核心技术,在材料纳米复合和组分结构优化等多技术集成及生产装备设计选型基础上,开发满足现代汽车要求、具有轻质高强、低气味、高抗冲、抗刮擦等优异性能的汽车仪表板等内饰件专用纳米复合聚丙烯塑料,形成万吨级塑料产品及配套纳米功能填料规模化生产能力,实现产品在国产汽车上应用。其中,塑料弯曲模量≥1600MPa;多轴冲击性能(-30°C):呈韧性断裂。

3、高感性纳米复合功能纤维的规模化生产及其应用

重点突破纳米复合功能树脂制备、功能纤维成型、纤维聚集体后整理及织物结构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开发满足高品质针织系列产品要求、具有舒适性和高感性的纳米抗菌功能纤维及聚集体,形成千吨级纳米复合功能纤维生产能力并在品牌针织内衣、运动系列服饰中得到集成应用。其中,功能纤维线密度:0.8-1.5dtex,纤维聚集体抑菌率>99%,透湿率>150g/m2.h。

(二)研究期限:

*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纳米科技前沿技术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聚焦生物医药和电子器件等领域,研究掌握揭示物质特性的纳米科学理论与表征方法。

研究内容:

1、纳米结构材料及应用

重点研究应用于环境保护与治理、高效节能与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材料体系的成分、组织和功能一体化设计,以及具有生物相容性、表面修饰以及微观结构的人体组织修复与替代的纳米结构材料及应用技术。

2、疾病诊断与治疗纳米技术

重点研究基于纳米载体靶向示踪或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心脑血管和癌症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试剂与系统,以及用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细胞或基因治疗的纳米技术。

3、纳米加工与器件

重点研究面向器件的纳米加工组装技术、实现利用量子尺寸等特殊效应的纳米电子和纳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以及对目标分子具有多通道和高选择响应特性的食品和环境安全传感器技术。

4、纳米测量技术及装备

重点研究纳米结构和性能测量的新技术、新原理、新方法与纳米体系表征的基本理论问题,开发具有纳米尺度分辨率的分析测量装备。

(二)研究期限:

*年9月30日前完成。

二、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注册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科技”网站(上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并下载相关表格《*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版)》,按照要求认真填写[注意:在可行性方案的“趋势判断和需求分析”中要求增加“纳米尺度效应机理说明”的内容]。

2、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及匹配资金;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专题一所有课题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具有产业化实施条件、产学研联合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3、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4、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5、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6、本课题申请起始日期为*年5月30日,截止日期为*年6月20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同时提供查新关键词,有关证明、背景材料和参考文献的复印件,在可行性方案封面右上角请注明相应类别)一式4份,并通过“*科技”网站在线递交电子文本1份。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年6月16日至20日,每个工作日9:30——17:0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7、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科技”网,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第4篇:科技项目范文

立式牙膏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牙膏管,包括管体、前罩、管盖、活塞。管体为圆筒形,顶端开口底端封闭,在其内壁纵向设有若干凸起的肋;前罩包覆在管体顶端开口外侧,与管体卡接,可围绕管体转动,其底部固定有螺杆,顶部设有出膏口,出膏口底部设有侧向开口与管体内腔连通;活塞横截面与瓶体内腔相吻合,中心设有与前罩底部的螺杆相咬合的螺孔,并通过该螺孔与上述螺杆相连接,活塞外边缘设有与管体内壁凸起的肋相对应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立式牙膏管的类似结构包装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膏状体,如洗洁精、洗发露、药膏、蜂蜜等,能控制出膏量,也能挤干净瓶内膏体,避免浪费。

专利号:201520901232.4

KD393:

垃圾袋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袋固定装置,包括把手、扎带、夹持等装置。把手内部还设有卡扣装置、挡板及弹性装置,该装置利用把手、扎带、夹持装置,直接将垃圾袋夹于垃圾袋固定装置的夹持装置上,将垃圾袋套入垃圾桶。当收集盛满垃圾的垃圾袋时,直接通过垃圾袋固定装置将垃圾袋的开口聚拢,避免了人手直接触碰垃圾袋。同时垃圾袋可牢固固定,防止了垃圾袋在使用过程中吹落或滑落,避免垃圾掉出,且该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清洗更换。

专利号:201520266881.1

KD394:

多功能太阳伞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太阳伞,主要包括伞骨架、伞布、握把、软性太阳能板、电力储存单元、发光单元及风扇单元等部件。其中,伞骨架包含主伞杆,结合在主伞杆上端部的伞帽,套接在主伞杆的活动套件,多支枢接在伞帽并能展开及收折的长骨,以及分别连接于长骨及活动套件之间的短骨;伞布结合在该长骨的上面;握把结合在主伞杆下端部的杆体;软性太阳能板贴覆在伞布的外表面;电力储存单元设置在主伞杆或握把中的充电电池,并连接于软性太阳能板;发光单元为结合在伞骨架或握把并连接于电力储存单元;风扇单元包含结合在伞骨架的马达,软性扇叶,进而储存在电力储存单元,供应电力给发光单元及风扇单元。

专利号:201620349435.1

KD395:

半自动牙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自动式牙刷,其主要包括手持把、压杆、自伸缩弹簧、传动机构、刷头连杆以及刷头等。手持把的侧面设有插孔,手持把的内部设有安装腔,手持把的一端设有安装隧道;刷头固定在刷头连杆的第一端,刷头连杆的第二端安插在安装隧道内;自伸缩弹簧固定在压杆与手持把之间;压杆由握持部以及沿握持部的一端向一侧弯折90°的插杆构成,插杆通过插孔进入安装腔;插杆通过传动机构与刷头连杆的第二端连接以驱动刷头连杆在安装隧道内转动。在使用时,握持手持把同时按压压杆,压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刷头连杆在安装隧道内转动,进而使刷头随刷头连杆转动,实现360度无死角竖刷,清洁效果好。

专利号:201520939050.6

KD396:

可装牙膏的新型牙刷

第5篇:科技项目范文

承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

内容简介: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力量,以数字化形态为主的文化资源信息必将为我国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文化资源分布松散、先期的数字化工程异构,使得文化工程出现了信息孤岛问题、网络传输的瓶颈及设备设施的利用问题,影响了数字内容的资源共享。因此,基于云技术,统一规划设计数字文化资源信息的采集和整合和,协同建设跨地区、跨库、智能化的信息采集和资源整合平台,实现对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全局管理、监测和统计,构建新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内目前云计算技术较为落后,处于基础设施服务的起步阶段,但是云计算在国内已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

主要研发内容

1.研究现有文化资源信息采集和资源共享现状,结合云计算技术提出有效的资源整合方案。

2.研究国际上成熟、开放的资源共享协议,结合我国文化资源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使用于我国现状的资源共享协议。

3.研究云计算环境下如何进行分布存储和统一管理。

4.研究如何利用云计算提高国家文化工程网络及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率。

5.研究云计算、新媒体和移动终端技术融合的环境下,数字文化资源的新型服务模式。

通过对关键技术和服务模式的研究,提出3个技术方案和3个研究报告,有效解决文化工程中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网络传输瓶颈及设备设施的利用问题。实现对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全局管理,构建新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通过将成果推广应用,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经济效益,服务于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局目标。

项目名称:云计算环境下智能化数字文化资源信息采集和资源整合集服务模式研究

承担单位: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内容简介:

文化资源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文化数字资源相关的项目工程和科学研究工作,达到对人类文化精神资源起到有效地长期保护和面向全社会服务的目标。针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多体系、多系统并存的局面,本项目将着力解决“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及“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的信息孤岛问题,解决网络传输的瓶颈,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问题,实现对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全局管理、监测和统计,探索新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研究云计算环境下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方案、智能化数字资源采集技术及文化资源的新型服务模式,开发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云平台实验系统,解决国家文化工程的信息孤岛问题,资源网络传输的瓶颈及设备设施的利用率问题,实现数字文化资源的跨地区跨单位的协同建设,实现对数字文化资源的全局化管理,提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云服务能力和水平。

本项目将从四个途径着手完成项目的研究与建设: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研究;借助已有的技术成果进行工程实践;依托已有的资源优势进行资源整合;结合云计算、新媒体等新技术进行服务创新的探索与研究。为此,项目将在以下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

1.研究云计算环境下资源共享协议,在众多协议中选用、改进或提出一种适用于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现状的资源共享协议。

2.研究数字文化资源的智能采集方法、元数据定义及提取策略,提出一套文化资源采集及传输方案,尽可能多地将分散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进行保存、共享和管理。

3.研究和构建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云平台,拟通过与各地域数字文化单位的对接和协同工作构建面向多地域多库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云平台。从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字文化资源服务,解决目前存在的各地数字化成果相对封闭、共享与协作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不均衡等问题。

4.研究针对各类媒体终端提供自适应的资源内容呈现策略。提升诸如计算机、电视、数字卫星机顶盒、手机以及其他智能移动设备等终端的信息共享能力,从而较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利用不同终端设备获取数字文化信息资源的实际需求。

5.研究云计算环境的数字文化资源平台运行模式,从整体上较为有效的解决各地信息孤岛的现状,实现各地资源的共享与协作,并扩大各地资源访问量。通过负载均衡和数字文化资源智能迁移策略,提高设备利用率、系统易维护性和易管理性。在云计算环境下实现数字资源的量化评估,并对资源与用户行为进行数据挖掘,提供决策参考。

6.针对云环境下的数字文化资源服务、协作和管理提出可行方案。

本项目可取得的突破和应用前景,将体现在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调研已有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系统的技术及应用现状基础上,设计云计算模式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机制、数据接口标准及整合云服务实验平台的开发,可在云计算环境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及服务模式研究方面取得理论和技术实验性突破。取得的研究成果可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并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中实施应用。

项目名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文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研究与示范

承担单位:文化部信息网络中心、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新视媒体广告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第6篇:科技项目范文

住所地: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项目联系人: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传真: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住所地: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项目联系人: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传真: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

丙方:_________

住所地: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项目联系人: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传真: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

本合同合作各方就_________项目事项,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达成如下协议,并由合作各方共同恪守。

第一条 本合同合作项目要求如下:

1.技术目标:_________

2.技术内容:_________

3.技术方法和路线:_________

4.规模及经济目标:_________

第二条 合作各方在本合同中,分工承担如下工作:

甲方:

1.内容:_________

2.工作进度:_________

3.期限:_________

4.地点:_________

乙方:

1.内容:_________

2.工作进度:_________

3.期限:_________

4.地点:_________

丙方:

1.内容:_________

2.工作进度:_________

3.期限:_________

4.地点:_________

第三条 为确保本合同的全面履行,合作各方确定,采取以下方式对合同完成进行组织管理和协调:_________

第四条 合作各方确定,各自为本合同的完成提供以下技术资料和条件: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丙方:_________

本合同履行完毕后,上述技术资料和条件按以下方式处理:_________

第五条 合作各方确定,按如下方式提供或支付本合同项目的经费及其他投资:

甲方:

1.提供或支付方式、时间:_________

2.支付或折算为投资金额:_________

3.使用方式:_________

乙方:

1.提供或支付方式、时间:_________

2.支付或折算为投资金额:_________

3.使用方式:_________

丙方:

1.提供或支付方式、时间:_________

2.支付或折算为投资金额:_________

3.使用方式:_________

第六条 以提供技术为投资的合作方应保证其所提供技术不侵犯任何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生第三人指控合作一方或多方因实施该项技术而侵权的,提供技术方应当:_________

第七条 本合同的变更必须由合作各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作一方或多方可以向其他合作方提出变更合同权利与义务的请求,其他合作方应当在_________日内予以答复;逾期未予答复的,视为同意:

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第八条 在本合同履行中,因出现在现有技术水平和条件下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导致合作内容失败或部分失败,并造成合作一方或多方损失的,合作各方约定按以下方式承担风险损失: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一方发现技术风险存在并有可能致使合同内容发生失败或部分失败的情形时,应当在_________日内通知其他合作方并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损失。逾期未通知并未采取适当措施而致使损失扩大的,应当就扩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条 合作各方确定因履行本合同应在保密内容(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涉密人员范围,保密期限和泄密责任方面遵守保密义务: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丙方:_________

第十条 合作各方确定,按以下标准及方法对本合同内容最终完成进行验收:_________

第十一条 合作各方确定,因履行本合同所产生的最终技术成果及其相关知识产权权利归属,按下列方式处理:

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第十二条 合作各方应以协商方式确定最终研究成果的完成人员名单。此完成人员享有在有关最终技术成果文件上写明技术成果完成者的权利和取得有关荣誉证书、奖励的权利。

第十三条 合作各方确定:任何一方或多方违反本合同约定义务,造成其他合作方工作停滞、延误或失败的,应当按以下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丙方:_________

第十四条 合作各方确定,任何一方有权利用本合同项目的技术成果,进行后续改进。由此产生的具有实质性或创造性技术进步特征的新的技术成果,归(完成方、合作各方)方所有。具体相关利益的分配办法如下:_________

第十五条 为有效履行本合同,在本合同有效期内,合作各方确定各方项目联系人。项目联系人承担以下责任:

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一方变更项目联系人的,应当及时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其他合作各方。未及时通知并影响本合同履行或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六条 合作各方确定,出现下列情形,致使本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的,可以解除本合同:

1.因发生不可抗力和技术风险;

2._________

3._________

第十七条 合作各方因履行本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应协商、调解解决。协商、调解不成的,确定按以下第_________种方式处理:

1.提交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八条 合作各方确定:本合同及相关附件中所涉及的有关名词和技术术语,其定义和解释如下:

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第十九条 与履行本合同有关的下列技术文件,经合作各方确认后,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1.技术背景资料

2.可行性论证报告

3.技术评价报告

4.技术标准和规范

5.原始设计和工艺文件

6.其他:_________

第二十条 合作各方约定本合同其他相关事项为:_________

第二十一条 本合同一式_________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二条 本合同经合作各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项目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投资方)(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名):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

丙方(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名):_________

第7篇:科技项目范文

早期,设计院科技项目管理工作主要采用书面或电子邮件的方式,随着项目的增多,这种方式难以对大量的项目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操作的效率不高,不利于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2011年,随着设计院生产管理项目系统的成功上线,当时的科技管理部门初步建立了科技管理系统。本系统基于ECA平台开发,完成了项目立项管理、项目验收等模块,实现了科技项目工作的信息化、无纸化。此次的变革证明了科技项目走信息化建设道路的必要性。但初步的系统建设只是实现了科技管理数据的信息化。随着科技领域的不断交叉细分,科技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不断革新,科技管理系统需实现从刚性至柔性、从数据信息化到流程信息化、从管理信息化到决策信息化的转变。显而易见原有系统已无法满足现有科技管理的需求。2012年底,科信部全面梳理了科技管理业务流程,分析现有系统中存在的缺陷,结合目前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成熟的技术条件,基于原平台对原有系统进行了全新的改造和升级。系统以项目管理为主线,通过对工作流、信息流的控制,实现科技项目的计划管理、过程管理、验收管理、产值管理、成果管理等全过程的跟踪实时管理。科技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经过一年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计院的科技管理水平,促进科技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为设计院的科技决策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4]。

2功能介绍

本系统基于ECA(业务架构与系统集成平台)平台开发,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在对科技项目管理特点、管理流程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将科技管理内容划分为科标业项目管理、科技采购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科技管理报表与查询和科技管理配置五大模块。系统功能图如图2-1所示:科标业项目管理为项目为主线,覆盖了院内项目与外控项目管理。实现项目立项、项目过程管理、项目验收等阶段的管理。项目立项:院内项目由各部门编制计划提交,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委员会评审,确定项目是否立项。过程管理:立项的项目,科研人员定期提供工作报告,对科研活动的进度、内容和成果进行汇报;科技管理部门安排相关检查和评审,保证项目的质量、进度和风险控制。项目验收:项目承担人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由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小组进行验收和评审,根据验收结果形成处理意见。科技成果管理:项目完成以后,项目承担人在规定时期内和科技管理部门提交项目取得的成果,并对成果的应用情况进行汇报及奖励。科技采购管理:申请人发起科技外委采购合同申请,科技管理部门组织合同评审管理的过程。科技报表与查询:面向不同人员、不同部门等对象,提供灵活的查询与统计。

3创新成果

(1)信息共享科技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可以实现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互联,科技项目信息互通,科技项目成果信息共享,融合科技信息资源[5]。平台能够有力地促进信息资源整合,避免重复投入,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提高科技水平和优化科技发展环境。(2)分类管理科技项目管理系统根据不同来源项目进行项目立项、项目过程管理。院内批准立项的项目,由科技信息部列入科技项目实施计划并下达任务书给各项目组实施。院外批准立项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外控项目登记,无签入合同的,转为院内重点项目管理;有签入合同的,按照外控项目进行管理。院内项目过程管理完成项目变更、项目验收、项目后评估、产值等管理。外控项目过程管理完成合同管理、项目验收、经费结算等管理。项目根据不同来源实现具体化、明确化管理,满足不同来源项目不同内容的需求,全面提升高效、精细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3)过程控制科技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以项目为主线,实现项目立项、项目控制、项目成果等项目全过程的实时管理。系统实时记录项目阶段管理状态,使管理人员和主管领导能够清楚地知道项目所处的阶段,方便对科技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协调处理,保证科技的有效进行。过程管理有一系列具有步骤性和控制关口的阶段,不同阶段之间具有固定的启承关系,前驱阶段完成后才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系统通过对产值申报阶段的控制来实现科技院内项目研发工作的有效推进。科技项目按阶段产值率来控制产值申报,立项后完成项目策划按15%申报;提交中间评审按30%申报;完成中间评审按40%申报;提交验收按80%申报;通过验收按95%申报;完成归档按100%申报。精细化的管理提升了项目的质量,提高项目的效益。(4)产值统一申报生产项目与科标业项目产值遵循“分开管理,统一申报”原则。过程中根据项目执行情况,可对产值进行调整或终止。系统提供科标业的产值申报明细表和产值池情况,方便科技管理人员实时了解产值动态。产值统一申报,各个部门每月底可同时申报生产项目和科标业项目的产值。集中化的申报,方便了部门产值申报,提高部门申报的效率。(5)无缝工作流分析并优化科技管理业务流程,运用工作流技术进行流程的映射、建模和管理,实现无缝工作流。实现流程自动化,能够实时地传递项目管理的信息,及时RTX消息提醒相关负责人进行项目管理的具体任务操作。可以避免在等待中浪费时间,缩减行政成本,有效提升效率;实现监控全面,管理层可以全面把握各种工作的执行情况,了解和分析任务的状态,提高决策速度;具有可追溯性,可随时查看流程的历史执行情况,减小人员间的扯皮现象。

4后期升级

本系统不仅提高了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使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更为规范化和信息化。但由于技术和时间的关系,系统还有一些不足,后期还将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和进一步的研究:(1)门户展现运用WebService接口技术,结合科技管理的具体情况来建设科信部门户。目前在科信部门户建立了报奖平台指南,展现了各种奖的评奖办法、相关文件下载的信息。后期将逐步丰富科信部门户,逐步将项目的重要信息、成果奖励机制等内容在门户上统一展现。大大提高科技项目范围内的知识传播和共享,更加优质、高效地完成科技工作,实现科信部门户的专业化。(2)科研人才平台科研人员是科研项目最主要的资源,对科研管理的现代化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清楚的了解科研人员参与的项目及成果获奖等信息动态,是用好人才的前提。科研人才平台以人员为对象,集中展现人员在科研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业绩,具体包括人员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获奖、技术标准、专利、论文等情况。使科技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领导等不同层面的用户清楚的掌握到设计院人才队伍现状,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和规划,推动解决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全面提升院各级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3)决策支持科技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目前根据不同部门、项目组成员、领导、中建集团等用户的需求查询并生成相应报表,能够及时掌握解最新科技项目动态。但未达到决策支持水平,后期将逐步完善统计模块,全方位满足不同对象的需求。帮助科技管理者及领导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科技管理者的决策水平,从整体上提高设计院科技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5结论

第8篇:科技项目范文

1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

市场信息的匮乏或失真,往往会给生产者带来决策的盲目性。在中国,也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成为农业市场信息最主要的传播主体。但是,这些手段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往往被分割在各个不同的部门,不能形成合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这就对体制改革提出要求,改变职能与行为。

在农业信息化起动阶段初期,政府必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投入,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入方面,给予应有的扶持和帮助。加入WTO后,已经不能依靠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来保护中国农业的发展了,而增加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应在WTO的规则范围内。国家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直接投资,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间接补贴,以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2农业传播媒介实现多样化

2.1报纸、杂志

优点: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了解所关心的信息,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与党政机关有联系的报纸杂志种类,被读者奉为权威。

缺点: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较高,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太原市植保植检站每年的“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均在《太原日报》和《太原市农业信息》上,向读者及时介绍当时病虫发生情况、发生原因、防治方法。但由于“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主要针对粮、菜、果农,实际《太原日报》在农区个体农户中的普及率不高,报纸由乡镇村级传递到农户手中,造成信息的时效性较差。

2.2书籍、小册子

指各农技部门印制的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种植、养殖信息的材料。

优点:成本低廉,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覆盖面相对较小,但面向广大农民,符合受众需要,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效果显著。相比其他媒体,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

缺点: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近年来,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印制《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利用手册》、《中国植保手册》系列(苹果、水稻、玉米病虫防治分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手册》等,山西省印制《植物保护实用指南》、《植物检疫技术手册》、《农药监督管理手册》、《山西蝗虫》、《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技术手册》、《无农药残毒放心果生产技术手册》等实用农业技术书籍,供广大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考。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印制《农业行政许可法疑难问题解答》、《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宣传材料》、《农药使用注意》、《购买农药技术》、《溴敌隆使用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宣传单,内容精炼、方便实用,印刷成本低,但发放效果快。

2.3广播

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能伴随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广播失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缺点: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持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应用情况:现阶段,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种子、化肥、农药、药械)在广播中的介绍以宣传为主。

2.4电视

优点:电视媒体能够对农业的新形式、新内容进行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报道、阐述,引导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科学内涵和社会实质。

缺点:在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电视的传播者与农村的收视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等,而这种不对等的现状,则导致中国农业电视从业人员所制作的农业电视节目无法找到它的受众群体,同时,中国庞大的农民收视群体也无法在电视这个公共的媒体上,看到他们喜欢的节目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应用情况: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每日固定栏目、固定时间、固定模式、固定结构在山西省太原市电视台新闻频道试开播,节目针对当前全市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每日播放5次,首播在当日18时54分,重播在当日22时47分,次日6时48分、7时59分、12时29分,每次播出时间30s。据统计,2007年7月23日至年底成功播放161天、46期、805次。内容包括:番茄病毒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高粱蚜、红蜘蛛、茄子黄萎病、小菜蛾、白粉病、大白菜病虫(趋势预报、白菜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病毒病、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小麦秋播病虫防治、秋季温室病虫(趋势预报、绿叶蔬菜根结线虫病、软腐病、芹菜斑枯病、叶菜类霜霉病、野蛞蝓),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治技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农林害虫、捕虫板诱杀微小害虫、性诱剂诱杀害虫、防虫网阻止外界成虫进入温室大棚)等。此项工作的开展,标志着山西省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工作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固定栏目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其播出提升了太原市植保植检站的影响力,生动有效地向群众传播了植保信息。

2.5多媒体

优点: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合成处理并组成的交互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其信息存储量大、读取简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缺点:要求播放硬件高,成为其传播的制约因素。

应用情况:在各类植保技术培训班授课时应用较多,能够全面生动的介绍培训内容。

2.6互联网

优点:互联网集中影像、声音、文本等媒体优势,传播速度快,复制容易。时效性强、速度快、具互动性,实现信息者与受众实时交互沟通。

缺点:硬件要求高。

应用情况:各级农业网站第一时间快速传播农业信息、农业专家系统实现专家与农民的面对面植保信息交流。

2.7人际传播

优点: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经过亲自解说、示范传播所掌握的植保信息,但农户对此种传播手段较为信任。

缺点:传播速度慢、扩散效率较低。

应用情况: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晋源植物医院在当地有较高的声望,农民对其中的农技员极为信任。太原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清徐大常村、小武村、晋源五府营村、小店示范区等)的示范作用非常突出,其带动周围村镇,植物技术应用辐射范围广。

2.8现场活动

主要包括新闻广场宣传与咨询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示等大型活动。

优点:具有现场活动独具的互动性、参与感和亲历感,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进行重大题材宣传的好方法。

缺点:组织耗时,投入大。

应用情况:每年参加山西省太原市3·15南宫大型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介绍植保工程内容。2008年4月25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召开“山西省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太原)现场会”。

2.9村喇叭

优点:村委会组织,负责播送各种农业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教育培训信息,弥补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不到位的不足,报纸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及时入户。

缺点:应用范围仅限村级类小单位。

第9篇:科技项目范文

关键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管理;油气战略;财务管理;合同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179-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90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确定了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飞机研制、大型核电站等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这些科技重大专项是我国2020年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油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作为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共设置43个项目、22个示范工程,包括陆上勘探开发、海洋勘探开发、海外勘探开发、煤层气勘探开发及综合板块。油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国家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财政部三部委统一组织实施,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以及煤炭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组成实施工作组。

“十一五”期间,中海油研究总院承担了油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7个项目中的23个课题,2011年6月所有课题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十二五”中海油研究总院继续延续“十一五”攻关项目与课题,并在研究内容和深度均有扩大与延伸,共牵头承担5个项目,独自承担其中26个课题。作为油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本文通过梳理“十一五”与“十二五”8年技术攻关与管理经验,并结合作者所在项目管理团队多年从事科技项目管理研究与实践,总结形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相关经验做法。

中海油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研究总院”)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唯一直属综合性研究院,是总公司和有限公司技术参谋部、战略规划部和科技人才培养中心,主要为公司业务提供常规性和纵深性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业务范围涵盖油气勘探、开发、钻采、工程、经济评价及新能源研究等各个领域,同时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海油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的研究任务。截至2015年12月,共有1200余人,年均承担科研生产任务超过300项。通过十余年不断发展,研究总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有效保障了科研生产项目能够合规正常运行。

1 特点及管理难点分析

从2008年接到任务到2010年“十一五”重大专项研究周期结束,短短三年时间里必须保质保量完成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研究任务,时间紧,任务重,研究总院面临着“重、大、众、多”四大难题。

研究任务重:研究总院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研究对象全部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钻完井等专业领域的重大技术难题。

经费数额大:承担的23个课题涉及国拨资金近8亿元人民币,国家给科研工作提供了费用保障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经费管理要求。

参与单位众:重大专项课题需要产、学、研共同参与,仅23个重大专项课题,就涉及联合研究单位57家之多,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企业等。

管理层级多:重大专项的任务涉及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专项牵头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课题承担单位以及联合研究单位。

为有效解决研究总院在重大专项课题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必须在国家相关部委陆续出台的重大专项各项政策和制度基础上,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实施过程中各类管理问题的管理方法。

2 主要做法

任务繁重、经费数额高、专业涉及面广是国家科技重大技术攻关与管理的难点。根据重大专项特点及管理难点,并结合现有科研管理规定,研究总院制定了以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和项目管理三位一体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管理模式。

2.1 财务管理

研究总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按照重大专项管理要求,完善了包括会计核算、计划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差旅费管理、出国人员费用管理、财务报告编制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

重大专项资金支付实行预算控制管理,以批准的预算为基础,以有效的合同、发票为支持文件,实行分级授权审批制度。课题经费使用的控制责任人是课题所在部门负责人,经费的执行责任人是课题负责人、所有费用支出均需由部门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签字。所有对外资金支付必须由经办人按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填写付款申请书并附上完整、合法、有效的支持材料。

课题经费执行严格按照国家批复的预算及范围执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不得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及国家禁止的其他支出。课题会计科目设置要求规范,财务核算内容和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准确和完整,开支审批程序和手续合规、完备,相关财务档案资料保存完整。

研究总院承担的重大专项课题经费分专项资金与配套资金两个WBS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按照政府补助进行核算,支出标准参照国家与总公司执行。会计核算人员在具体会计核算中依据真实性、相关性、及时性等原则,对于每一笔业务把关,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在经费实际使用过程中,一方面财务人员协助课题进行预算编制,做好事前控制。从预算编制开始,积极参与到联合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中,合理编制科研经费预算,使之预算更具操作性。在预算书上报国家之前,严格地组织预算审查会,参会人员包含研究总院各专业总师、主管预算副院长、各技术人员、财务预算管理人员,就课题预算与课题内容相关性、预算内容的合理、合规性进行审查;另一方面加强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机制,严格科研经费管理,定期对联合研究单位进行制度宣贯,加强对课题经费的监管及对联合研究单位的管理力度。及时了解经费支出进度,总结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跟踪分析支出情况,实行预算预警制度,及时纠正偏差。通过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分析整改的管理流程,确保财务信息真实有效,杜绝了不按预算规定的内容和用途支付资金,有效确保了国家资金安全、高效执行。

2.2 合同管理

研究总院作为课题承担单位需与联合研究单位签订子课题合同,且需要将研究总院自身因人力不足、没有相应的实验设备而无法完成的测试、化验、加工等工作委托给其他单位承担,故而需与之签订外委合同。由于子课题合同,测试、化验、加工、设备购置等外委合同相对于其他的采办合同有其管理上、经费上、时间上的特殊要求,研究总院针对其自身特点进行工作创新,保质、按时地完成了相关工作。由于两类合同使用的是重大专项课题经费,其在合同签署、履行、验收等方面均需遵守国家对重大专项的要求,同时这两类合同又属于采办合同,其签署、履行等方面也需要遵守国家规范平等主体交易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总公司、总院对采办活动的管理规定、管理办法的要求。

对于使用测试化验加工费、设备费等费用的外委,在进行外委前就技术必要性、可行性,工作量与费用的匹配性进行论证,并邀请财务人员协同审查,保证费用使用的合理,同时对此类外委的采办方式的合理性进行论证。根据统计,此类外委的招标率达到64.7%,通过招标提高了费用使用的效率。

由于研究总院与国家的“十一五”重大专项任务合同书于2010年初才完成签订,导致子课题合同及外委合同的签署时间紧迫。在面临合同数量多、任务重、责任大的情况下,合同管理团队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了大批量的合同签署工作。对于达到总公司限上审批要求的子课题合同,集中统一报批,并与总公司集团采办部密切沟通,既保证了程序上的合规性,又保证了子课题合同签署的时间进度。由于子课题合同本身已通过了国家的审查,在报批资料上也进行了合理的简化。为提高子课题合同签署的效率及合理性,以课题、专业为基础进行分类,将子课题合同的预算审查会、谈判会、签约会结合在一起,三会合一。

为保证质量,在会议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团队内部明确分工,确定标准操作流程,在会议中,团结协作,紧密协调,通过此种方式,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实现了又好又快。

2.3 项目管理

2010年初,研究总院按照课题及其所属专业进行划分,组织相关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逐一与57家联合承担单位就其承担的200余项子课题任务进行审查及澄清,分别就进度、费用、成果、知识产权归属等相关内容逐条明确并落实,随后与联合单位签订合同。

2010年9月下旬,研究总院对七家重点合作高校进行走访,检查、交流重大专项课题进度和管理情况,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中,明确要求联合单位要在重大专项的人员配置、项目组织、财务监督等方面加大协调和管理力度,把好重大专项的质量关、进度关、经费关。

在重大专项课题的组织实施中,为规范管理,保证重大专项研究工作的高效运行,保证重大专项成果质量,制定了《中海油研究总院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细则》,明确了研究总院重大专项管理实行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双重负责制度,研究总院及课题承担单位是重大专项实施的责任单位,项目长、课题长是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的第一责任人,项目长、课题长对所属子课题的进度、质量、费用等负有监督与控制责任。该细则从组织管理与职责、立项管理、组织实施与过程管理、外委合同管理、检查与验收管理、归档与成果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化,重点明确了涉及重大专项管理的各类管理操作流程。

2010年11月,研究总院启动对联合单位承担的任务进行结题验收工作,研究总院各专业总师担任专家组长,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及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先后组织30余场检查验收会议,通过对联合单位承担任务的验收,切实保证了课题层面全面完成考核指标。

3 创新点

3.1 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2008年8月,研究总院在接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的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技术委员会和实施管理办公室等组织机构。由研究总院院长、主管总师及研究总院副院长分别担任负责人,主要任务就是审定重大专项课题总体实施方案、任务合同书、预算方案及实施计划,对课题实施过程中关键点进行技术把关和评价,监管项目运行进度、费用及质量的控制。

3.2 完善制度,注重细节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促使研究总院科研工作量激增,在保证科研和生产两不误的前提下,根据“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的具体特点,即启动立项晚、研究期限紧、研究任务重、经费数额大、参与单位多、经费要求严、管理经验少、管理依据缺等客观情况,研究总院着力创建配套的管理体系,坚持合规管理、细化管理的全过程。

针对正在运行的14项科研管理规定进行了系统修订,根据重大专项课题管理的特殊要求,制定了《中海油研究总院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细则》,进一步明确了管理职责和管理流程,对研究进度、研究质量、子课题管理、结题验收与归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全面、具体的要求,并通过月报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课题运行管理,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推动,每一项任务都有人负责。

3.3 合规运营,严控风险

在课题立项阶段,研究总院充分进行立项论证,重点对课题内容设置及预算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同时向联合研究单位人员进行制度和流程宣讲,确保合规合矩。从课题立项到中期检查,从联合单位的推荐到研究成果的验收,从每一笔费用控制到研究设备的采办都制定了全面、细化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管理和约束。

仅以承担测试化验加工类外协课题的单位申请进入研究总院供应商数据库为例,其资质、业绩、研究能力及创新水平等需经业务部门、科技管理部门、主管总师、采办委员会、研究总院院长五级审查,有超过15%的申请供应商由于资金规模、资质、业绩不足等原因而未获批准。

4 结语

通过近八年探索与实践,研究总院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较为完整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研管理模式,通过明确各级人员职责、梳理重大专项管理流程,形成了全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工作模式,保证了项目高质、高效、合规运行。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攻关,研究总院所承担的项目、课题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十三五”重大专项技术攻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宝民,王婷,李子彪,等.重大科技专项的特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9).

[2] 杨海滨,陈艺,丁华,等.油田科技重大专项管理的实践与认识[J].石油科技论坛,201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