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员工关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们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来看,根据职业专家的研究,工作可能达成的目的包括经济的、社会的和心理的,这个研究结果很清楚的说明了工作与人的内在需求之间的关系。经济的需求包括:物质需求的满足;资产的获得;对未来发展的安全感;可用于投资的流动资产;购买休闲和自由时间的资产;购买商品和服务;成功的证据。社会的需求包括:一个和人们会面的地方;潜在的友谊;人群关系;工作者和其家庭之社会地位;受他人重视的感觉;责任感;受他人需要的感觉。心理的需求包括:自我肯定;角色认定;秩序感;可信赖感;主控或胜任;自我效能感;投入感;个人评价。
过去我们大多数企业采取的更多是经济层面的奖励,更多的体现在物质需求的满足上,这其实是一个较低层面的需求,而随着薪酬的不断提高,公司在奖励上面临两难问题:奖金少了没有激励效果;奖金多了公司成本剧增。金钱对人来说确实是重要的,也是我们这个处于实现小康阶段社会中的人的普遍渴求,但金钱却不能够代表一切。因此,如何将有限的奖金和员工需求的满足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是公司奖励政策的关键。
下面的这个真实的故事相信会对很多公司的管理层有所启发:美国某知名公司有位高级主管是个天生工作狂,他几乎从不休息,也不休假,而且有些吝啬,生活简朴,他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拿去投资。可想而知,这样的生活令他的婚姻走到崩溃的边缘。
公司最高领导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想奖励这位主管,但领导认为,对于这名主管来说,帮助他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比物质奖励更重要。于是他打电话给主管,对他的工作成绩表示赞许,并祝贺他获得了公司的一项可以马上实施的年终奖励,该奖励不是以现金发放,而是:一趟巴黎双飞旅游,夫妻同行;入住里茨豪华酒店一周;送给主管夫人价值2万美元的爱马仕精品商店购物券;现金支付上述所有服务和商品的税款。从此以后,这位主管比任何时候都更爱他的工作和妻子了,妻子也开始支持他的工作了,因为希望能再赢得一次浪漫旅游。
“对于这名主管来说,帮助他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比物质奖励更重要。”上面提到的这位“公司最高领导”就紧紧抓住了员工经济的(成功的证据)、社会的(工作者和其家庭之社会地位)、心理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效能感)的三个层面的需求。用一趟浪漫的巴黎双飞旅游代替单纯的金钱奖励最大限度的满足员工的多层面需求,无疑是这家公司奖励方式的成功之道。
贵阳供电局
贵阳供电局由原贵阳市南供电局和贵阳市北供电局合并组建、并于2007年2月挂牌成立,全局正式职工2000多人,承担着贵阳市云岩、南明、金阳、乌当、白云、小河、花溪、修文、开阳、息烽7区3县、清镇1个县级市以及黔南州的龙里、惠水、长顺、罗甸4个县共15个区、县、市的供电任务,供电面积16961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46座,主变253台,总容量14592.63兆伏安,拥有各类客户156.81万户。
近年来,为加快和谐企业建设,改进政治思想工作方式,提升员工幸福感,承担好社会责任,服务好电力客户,贵阳供电局提出并实施了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一、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主要背景
(一)构建和谐企业提升员工幸福感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幸福南网”的企业宗旨,贵州电网公司提出了打造电网强、队伍强、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国内先进的电网公司,要求所属企业加快和谐企业构建步伐,努力提升员工幸福感。贵阳供电局认为,和谐企业的建设需要广大员工的推动,需要企业重视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而员工的幸福是一种状态、一种感受、一种评价,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以努力创造和提升。对于贵阳供电局的长远发展,怎样让员工有幸福和谐的状态、感受和评价,怎样用亲情温暖员工的心,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凝聚员工的心,是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例如谈心、慰问、帮扶等手段固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GDP的增长,人对精神需求的提升,员工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必须要有科学的、有效的、涉及员工内心感受的心理健康管理手段才能解决,这些都是构建和谐企业的迫切需求。
(二)承担社会责任,满足电力客户服务的需要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是贵州电网企业的使命和目标。近年来,由于用电客户不断增加,供电量不断扩张,业务量不断加大,员工的工作压力也不断加大,心理健康问题不断显现。例如有的员工带着心理情绪上岗,负面情绪得不到疏导控制,引发了操作安全问题;有的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岗位和薪酬,产生了对工作的厌烦情绪,严重影响工作质量;有的把自身的心理负面情绪传播到客户,直接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引起客户严重不满。贵阳供电局要承担好社会责任,提升电力供应服务形象,就需要增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力度,从提升电力供应服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着手,培养有利于企业实施战略发展目标,坚持公司发展理念宗旨、承担企业使命的积极正面情绪,大力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服务水平、敬业精神,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和管理,缓解窗口员工焦虑不安、恶劣心境等不良情绪,让他们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去做好电力供应服务,让电力企业透过他们优良的工作服务拥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根据这一要求,从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以前教育人、批评人,转到关怀人、关爱人,转到关心人内心的感受,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将人文关怀引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更多的关爱员工,激发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光荣感,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必将增强企业活力。
将人文关怀理念引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员工用和谐思维的方式认识自己的工作岗位、周边的事物,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形态,以开阔的心怀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增强克服中着重各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将人文关怀引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深刻认知员工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特别是当他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自发展、自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
二、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内涵和做法
贵阳供电局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内涵是: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求为指导,以打造电网强、队伍强、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国内先进的电网公司为目标,把员工心理健康作为工作出发点,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运行体系,树立人文关怀理念,营造关爱员工氛围,引进外部知识技能,开展员工心理健康评估,创新集体干预、工作坊、个案咨询等工作方式,全方位疏导员工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把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与与党建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和四有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安全生产、电力营销有力结合起来,使心理健康管理落到企业生产经营实处。其主要做法有: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组织机构
贵阳供电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两级组织。
1、加强领导
成立了由副局长谭小青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政工部主任、营销部主任、分县局局长等人成员的专项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项目推进方案审查,审定作业流程,建立相关工作制度,组织进行心理健康管理的各项工作。同时划拨专项基金,给予心理健康管理有效的组织、资金保障。
2、建立二级实施队伍
为积极顺利推进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建立了心理专员队伍,在涉及部门选定对心理学有兴趣和责任心强的骨干担任心理专员,不定期召开专员会,安排布置工作,让专员负责推进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在部门的实施,做好员工与心理健康领导体系的沟通与互动。
3、构建心理健康作业流程【见下图】
通过上述工作,形成了贵阳供电局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日常运行体系【见下图】
(二)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管理知识,营造关爱员工氛围
贵阳供电局是全省推行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第一家国企,“员工心理健康”这个理念全局干部员工都比较陌生,更不知道怎样配合工作。针对这一情况,分三步进行推进:
1、召开全局心理健康管理启动会,进行全局心理健康管理知识普及
为让全局员工了解心理健康的实质,召开了召开全局性心理健康管理启动会,机关各主要部室成员、车间及分县局负责人及各部门干部员工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邀请了国内资深的专业心理人士对心理健康管理进行解说:
一是让员工了解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本质内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二是消除员工对心理健康管理认识的两大误区:
误区一:有心理问题是丢面子的事情 。如果有人得了心脏病,他不会觉得丢面子,他的家人也不会,而只会觉得他不幸,并给予他特别的同情与关照。但如果一个人有了心理问题,他和他的家人就会千方百计加以隐瞒和掩饰,他周围缺乏教养的人甚至还会取笑他。其实,这是由于缺乏对心理问题的基本了解。 一般心理问题是人人都会遇上的,心理障碍与重症精神病的患病率却很低。但即使得了神经症或精神病也没有什么丢面子的,因为它们只是们未能处理好内心愿望与环境间关系的一种表现而已。
有心理障碍或得了精神病就是产生心理危机,而心理危机与其他危机一样,也是危险与机遇的结合,因此,只要处理得好,人就会有超出常态的自发现与成长。这里所说的"处理",指的就是通过心理健康管理找到专业人员即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专门指导下的康复过程。
误区二:心理医生只管治疗心理障碍。的确,心理医生有责任治疗心理障碍并且帮助精神病人尽快康复。然而,心理医生的工作并不止于此,就如同心理卫生学有最低与最高目标一样,上述工作也只是心理医生的工作目标之一。除了向有心理障碍和康复中的精神病人提供心理治疗外,心理医生还向人们提供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也有最低和最高目标。最低目标:帮助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人走出情绪的低谷,并能够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最高目标: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潜能。
例如奥运冠军在赛前所接受的正是这后一类的心理咨询。这样的咨询其实是一种享受。想想看,当他们作为当事者而迷惘的时候,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医生帮助,让他们在寻找并且实现自己的道路上少走许多弯路,感觉该多么美好!可以说,普通人对心理医生的需求其实远远多于心理障碍患者。 那就是说员工不是一定要有心理障碍才进行心理帮助,可以通过心理健康管理提高生活品质得到精神享受,感受企业带来的人文关怀,从而拥有愉悦的心情去工作和生活。
2、对两级组织体系人员进行先导性专题培训
要顺利开展这些工作,必须要对两级组织体系人员进行深入的业务培训,让他们掌握相关的知识,才能有效领导和推进这一工作。
首先针对以及领导体系人员组织他们到发达地区进行专题学习,先后到北京专业心理咨询公司学习心理健康管理的措施,到北京移动和国家开发银行等大型国企学习心理健康在企业的实践方法。其次还利用“中国EAP与职业心理健康论坛”( EAP:“员工、心理帮助、计划”的英文单词第1个字母组合)在北京召开的机会,聆听了国际、国内杰出心理学教授的演讲,对心理健康管理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心理健康管理项目推进得到很多启发。
其次针对二级实施体系人员,举办了多期心理健康专员培训班,邀请了国内资深心理培训师进行授课,让首次接触心理健康工作的专员对工作的概念、内容有了了解;并通过生动案例,培养心理健康专员队该工作热情,同时通过心理沙龙、小型讨论会等多种培训形式,使心理健康专员对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辅导技巧有了不断深入的了解。
3、通过多种手段分阶段宣传心理健康管理
“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提出后,就要通过多种手段宣传分阶段让全局干部员工对这一工作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第1阶段,是整个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开端,首要任务就是让所有全局人员了解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接受是心理健康管理工作,能够主动配合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各项服务。本阶段通过讲座、心理健康使用手册、电子邮件、网页、手机报等形式,向全局员工全面介绍心理健康管理的概念、服务内容、执行程序,以及员工如何获得心理健康管理的帮助,让心理健康管理理念及相关知识深入人心。
第2阶段,在心理健康管理各项服务开始展开的情况下,宣传促进作为辅助,推动整个项目更加顺利的实施。这一阶段主要通过专题培训、海报、随心刊、爱心卡、宣传栏、电子期刊、内刊专栏、网页等渠道,向员工进行主题知识的介绍、服务的反馈,活动的预告和建议信息的收集等信息互动。
第3阶段,本阶段是宣传的最后部分,同时也是心理健康项目的阶段收尾。经过一个心理健康管理周期的磨合,无论形式还是内容,此时的宣传促进已经具备了很强的针对性。这个时期的宣传主要目的有两个,首先是对全年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展望下一步新一个周期的工作;其次,由于心理健康这阶段的重点是评估工作,宣传促进作为辅助,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呼吁员工积极参与问卷调查、访谈、反馈等,对推动评估的开展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开展心理健康抽样评估,为心理健康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1、明确心理健康状态抽样评估的目的
心理健康管理工作要有目的性和准对性:一是增强员工心理健康意识,通过一定数量的抽样评估,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对自身的重要意义和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意识;二是给员工提供一个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机会, 在比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自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性格,开发自的潜能;三是可以全面了解员工整体的心理状况,针对员工心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2、选择心理健康状态抽样评估的有效手段
在抽样评估工作中借助外部技术支持,与专业心理机构合作开展,采取了心理访谈(“一对一”、 “一对多”)和心理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进行。心理访谈是由心理咨询师与员工进行“一对一”、 “一对多”的谈话,谈话通过设定的内容了解员工的心理状况。心理问卷调查是通过问卷(心理健康调查表、心理卫生自评表、压力测试表等通过国内国家权威心理研究所认定的评估表格)的形式,让员工进行答题选择,反映出心理健康状况。在开展这项工作中,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有效性:首先在调查人数上确保达到全局员工总人数的30%;其次员工类别涉及中层干部、普通专责、班组长、一线员工;还在评估中强调调查指导语和保密原则,消除员工顾虑,如实反映情况。
3、准确界定员工心理健康状态抽样评估结果
1)焦虑、抑郁人员比例偏高:从抽样结果看,中度和重度抑郁倾向的员工比例占12.0%,中度和重度焦虑倾向的员工比例占9.2%。焦虑问题主要集中在婚姻情感、人际交往方面。
2)职业枯竭现象明显:员工的职业枯竭现象明显,表现在“质疑工作价值”、“怀疑工作能力”方面。
3)员工的工作投入程度较低:表现在“活力”、“奉献”、“专注”度不够。
4)员工的压力感受较高:高压力感受的员工比例占60.1%,58.7%认为压力更多的是给自己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一线员工普遍反映长期压力积累让自己变得易怒、身心疲倦、工作更容易出错。过半员工认为带来负面影响的压力源前五位分别为薪酬、客户服务、工作负荷、组织公平和管理制度。
5)员工的满意度稍低:员工同事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单位满意度、晋升满意度、酬劳满意度偏低。
6)员工组织支持和组织公平感受等组织指标稍低,包括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受、群体的组织公平的感受稍低。
通过心理评估整体分析,发现员工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职业压力、婚姻亲子、组织公平四个大方面。
(四)创新大型心理培训、专题心理工作坊和个案心理咨询方式
针对第一阶段心理调查出现的四大心理问题,引入外部技术支持,通过认真研讨,贵阳供电局创新了大型针对性集中心理培训、小规模焦点工作坊和个体心理咨询三种工作方式,用“点、线、面”都涉及的方式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水平。
1、运用大型精品讲座解决一线员工普遍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
先后举办了“人际沟通技巧与压力管理”、 “解码亲密关系,享受幸福婚姻” 、95598人员“你好!也好!—压力管理”等40余场讲座,邀请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的教授进行授课,通过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充满热情的讲课,通过体验式活动、游戏、学员互动,通过深入浅出的案例让员工了解解决心理问题的技巧。
特别在 “修炼领导情商,让员工快乐工作”大型讲座中,邀请了上海复旦大学的教师授课,从管理者必备的洞察力、觉察力、表达力、同感力、情绪管理力四个方面将心理学的理论、技巧运用在管理工作中,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一位从事多年政工工作的中层干部在听完讲座后,感慨万千的说:“以前在做政治思想工作时,只知道进行“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等单方面的努力,现在听完讲座后,知道了员工的个性千差万别,首先要了解员工的气质特点,跟不同的员工打交道要用不同的方法,通过学习心理学技巧,提高自身的洞察力,包括通过了解员工人格类型、肢体语言、字体风格、面部表情等,观察员工的状态,运用同感共情等谈话技巧,很好的切入员工的内心世界,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
2、运用心理工作坊的形式解决一线员工小规模焦点心理问题
心理工作坊不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一对一的,在工作坊中,是一个咨询师同时和一组具有相同心理困扰的参与者进行。心理工作坊不只是上课、讲座,而是将互动与主题相结合,让你在体验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心理帮助。 针对心理调查出现的小规模焦点心理问题,举办了心理健康系列工作坊。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给员工介绍负面情绪处理、认知调整的方法,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困扰,现场寻求咨询师的帮助 。:
例如:针对员工职业生涯厌倦情绪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解决心理问题。员工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单位里度过,都在职场上打拼,不同角色的人难免会遇到以下的问题。
老员工常遇到的问题是:工作了几年,也换过不同的岗位,但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对工作也无法表现出更多的激情。
新员工的问题常常是这样的:作为新员工加入公司后,始终无法与公司的文化与理念融合,具备的工作能力也因心态的影响大打折扣。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为员工提供了大量的培训和激励,但在基层“留人”却越来越难,该如何知道他们都要什么呢?
针对上述心理问题,聘请了经验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为员工指点迷津。老师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核心,以提高企业内员工敬业度和职场幸福感为研究领域,围绕员工的积极优势、积极成长、积极应对、积极情绪、积极关系五大积极因素展开。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丰富生动的培训课程以及一对一咨询形式,帮助员工充分认识自潜能,在组织内规划并发展职业生涯,以积极的心态成长和应对环境变化,保持良好的情绪和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并最终推动企业发展成为积极组织! 并形成以下特点:
一是运用心理测评工具:运用“职业兴趣测评” 调查问卷,让学员清楚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适合的职业岗位领域,帮助学员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二是运用镜子技术:课程是面镜子,镜子的背面是大量的心理学理论。镜子前的学员不必掌握深奥的理论,却可由此照出自己内在的心态结构和优势领域。
三是尝试渐修渐悟:以生动的表现形式,帮助学员对内在心理冲突、内心与环境冲突进行分析,促使学员领悟并由内而外的的改变。
许多参与活动的员工对这种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些来自生产一线的已经有10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讲到:课程很丰富,分享了很多实用的方法,而这些方法,都是可以让他们参考使用的,活动中充满了欢笑与快乐,大家都在不断地发现自己,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来自调度管理所的新员工说,这种授课方式真是意犹未尽,平时觉得有些枯燥的理论在今天的课上都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了。其中很有印象的是老师提到的几个“非理性”观念,着实纠正了们很多人的错误意识。
工作坊根据“小组讨论-成员分享-老师讲解”的模式进行,老师布置了很多题目让大家去用心选择、填写,每个人在小组讨论的时候都可以抒发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大家在聆听别人的同时,也在思考自己。
3、启动个人心理咨询培训平台解决员工敏感性心理问题
个人心理咨询主要解决员工敏感、隐私类心理问题,主要涉及比较隐私的婚姻情感、亲子教育、丧亲疾病等方面。这些问题员工往往不愿意暴露给同事、朋友等亲近的人,但是这些问题又沉重的压在员工的心底,不良情绪时常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贵阳供电局针对这方面心理健康问题创办了个人心理咨询平台,建立了北京远程电话咨询平台和贵阳地区面询平台,员工遇到这类不愿启齿的心理困扰可以通过拨打心理健康提升系统“心灵相约”爱心卡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见下图】
在这张卡上,设计了心理咨询预约方式、预约电话,还有咨询电子邮箱,专家会在2个工作日给予答复。心理咨询平台分为北京远程和贵阳本地两个平台,主要考虑贵州本地的心理咨询水平落后于国内发达地区,而两个平台,可以更好的适应员工提出的、难度高低不同的心理问题,满足不同层次需求,解决不同问题。据统计,目前员工个体心理咨询北京远程、贵阳共计达200余人次。
例如:新分到配电岗位一位22岁的女员工,喜欢本部门一个小伙子,向他表白后遭到拒绝,自己觉得自己很差劲,没有什么地方能够比得上别人,什么都觉得自己一定干不好,工作总出错。该女员工拨打求助热线后,经过心理咨询师的4次咨询,使她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接受自己优势的同时也要接纳自己的劣势,咨询师对她进行了情感认知调整,帮助她建立了信心,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使她恢复了快乐、自信的状态,工作日渐出色。
(五)创新三个结合,激发员工工作主动性、创造性
在开展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中,创新三个结合:
首先把员工心理管理与党建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我局把部门支部书记作为二级心理健康实施体系的成员,对支部书记进行了心理健康管理系列知识培训,要求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心理学技巧与员工进行沟通。
其次把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企业非常有必要引入心理健康管理系统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心理培训、咨询服务。企业心理健康系统的开展可以建立在员工转换心理契约的基础上与企业文化结合,这样不仅能为员工解决心理问题,更有利于企业文化在员工间的渗透,增强员工的组织归属感,达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协调发展。
第三把该项目与安全生产、电力营销有力结合起来。安全管理、电力营销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我局把安全生产、电力营销与心理管理密切结合,关注员工的工作状态、情绪状态、心理困扰等问题,在员工遇到上述问题时,可以进行心理援助,同时在没有调整好状态时,可以申请进行“工作风险避险”,确保以最佳状态进入工作环境,避免安全事故和行风事故的发生。
通过三结合工作的开展,员工的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有效激发。
(六)加强对心理健康管理系统的定期评估,持续改进
心理健康管理系统推行以来,其效果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该管理模式是否能达到预期的实效,通过定期评估进行效果测试。评估的时间以半年为一个周期,评估的员工数量为总人数的30%,评估的手段为通过经典心理测试问卷进行评估,问卷选定国家权威心理研究所认定的“Campbell幸福感量表”、“LES生活事件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工作投入量表(UWES)”、“神经症状量表”等量表进行测试。整个测试过程委托外部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在心理健康管理系统推行期间,一共进行了2次评估:
第一次评估结果如下:
维度
心理指标
对比增幅
结论
身心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11.3%
改善
身体幸福感
12.3%
改善
职业枯竭
缺乏工作活力
15.6%
改善
质疑工作价值
18.4%
明显改善
怀疑工作能力
10.5%
改善
工作投入
工作投入活力
25.7%
明显改善
工作投入奉献
29.5%
明显改善
工作投入专注
22.6%
明显改善
组织支持感受
组织支持感受
21.4%
明显改善
组织公平感受
分配公平
10.9%
改善
制度公平
21.5%
明显改善
满意度
对酬劳满意度
0.5%
未改善
对晋升满意度
0.8%
未改善
对工作满意度
10%
改善
对领导满意度
8%
改善
对同事满意度
12
改善
神经症状
高抑郁倾向
5%
稍有改善
高焦虑倾向
1.5%
稍有改善
第二次评估结果如下:
维度
心理指标
对比增幅
结论
身心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20%
明显改善
身体幸福感
21.3%
明显改善
职业枯竭
缺乏工作活力
25.6%
明显改善
质疑工作价值
18.4%
明显改善
怀疑工作能力
18.5%
明显改善
工作投入
工作投入活力
25.7%
明显改善
工作投入奉献
29.5%
明显改善
工作投入专注
22.6%
明显改善
组织支持感受
组织支持感受
21.4%
明显改善
组织公平感受
分配公平
19.9%
明显改善
制度公平
21.5%
明显改善
满意度
对酬劳满意度
0.8%
未改善
对晋升满意度
1.1%
未改善
对工作满意度
17%
明显改善
对领导满意度
18.2%
明显改善
对同事满意度
19.3%
明显改善
神经症状
高抑郁倾向
18%
明显改善
高焦虑倾向
21.5%
明显改善
通过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员工群体的身心幸福感、职业枯竭、工作投入、组织支持感受、满意度、神经症状都得到明显改善,从效果评估的数据分析来看,员工工作中更具有职业活力,更有奉献精神和专注的态度;使员工学会了更为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压力缓解和调节的方法,变压力为动力;员工压力主观感受也有明显缓和。
但是从数据分析心理健康管理系统没有改变到的指标是:“对酬劳满意度”和“对晋升满意度”,这两项指标因为国企工资体系的问题和人才提拔的特色性,心理健康管理系统对这类指标认知的改善要差些。鉴于这两项指标心理健康管理系统没有明显改变,通过与人事、政工、工会等职能部门进行研讨,认为心理健康管理系统通过认知调整、缓解压力等情绪管理手段虽然改变甚微,是由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原因影响了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也要通过合理的办法进行调整,所以心理健康专项领导小组向局分管领导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对岗位设置、酬劳合理、晋升提拔制度进行改进。在2011年下半年局采纳了这些合理建议,对岗位、薪酬进行了合理配置和理顺,特别提高了一线农电工的工资待遇,开通了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成才通道,选聘了一批技术、技能专家,他们通过技术成才这条道路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愿景。再次通过专项心理测评,达到了明显改善的效果。
三、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效果
(一)员工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升
通过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贵阳供电局员工在遇到心理情绪问题是能够主动要求管理者进行帮助,要求主动参加大型心理讲座,工作坊的员工越来越多,遇到不宜公开的心理问题,主动拨打心理咨询热线寻求咨询师“一对一”帮助。员工对企业有了归宿感,感受到了企业对员工心贴心的帮助,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部门领导反映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在岗学习指标大幅提升,员工人均培训学时达130,一年来,有近百.名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获得了国家认可的文凭,员工主动参加用电宣传活动,微笑服务、规范服务,温馨服务成为员工的习惯,员工科技管理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技术能手竞赛不断获奖,有先后20余项成果获得省市级各种奖项。特别是在2011年民族运动会期间,各分局一线员工主动请缨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坚持战斗在保电一线,圆满完成了停电任务,为贵州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促进了电力生产、电力营销服务的高效运行
安全管理2011年成绩斐然:截至2011年四季度,通过开展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员工安全意识增强,工作积极性提高,安全形势总体趋于稳定,未发生有责任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电网、设备事故,未发生生产人身死亡事故,未发生有责任的较大电网和设备事故,未发生恶性误操作事故,未发生因违反调度纪律而造成的事故。发生A类一般设备事故1起(220kV鸡场变110kVⅡ母母线保护区外故障动作跳闸事故),同比减3少起;未发生A、B类一般电网事故,同比持平;未发生电网一类障碍,同比减少4起;未发生设备一类障碍,同比较少3起。在2011年贵州电网公司安全责任目标考核中,的考核成绩名列贵州电网公司九家供电局之首,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电力营销服务水平明显改观:自从推行通过开展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以来,95598监听抽样情况不合格率达到比去年同期降低25%;客户投诉、举报量逐月下降,月合计发生数3件,低于硬性计划指标5件;供电可靠率达到99.906%,用户平均停电时间5.82小时/每户,用户平均停电次数为1.732次,同比改善幅度明显,供电质量明显提高;没有出现一例恶性电力行风事件。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服务形象。
(三)员工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推进了打造和谐企业的步伐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现状是生产力低下,依然靠着传统的人力井下作业,工作的地方环境恶劣、工作艰辛、地位低下、生活水平低下、安全设施不完善,生命财产安全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会让员工在心理上出现隐患,因此需要企业长期的人文关怀和及时的心理疏导,帮助员工解决心理上的问题,这对于提升煤炭企业凝聚力和煤炭企业未来长久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煤炭企业思想工作的基本情况
1.煤炭企业方面对政治思想方面的力度
据了解,我国目前大部分煤矿是深埋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低下,煤矿资源分散,开采难度相对较大,对使用大型器械集中开采不利,因此,出现了许多小煤矿,再加上生产力的低下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许多煤矿只能采用落后的人为下井开采的方式,在漆黑的井下,昏暗的灯光让工人只能长期待在光线黑暗的环境中工作,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十分的恶劣。矿井中各种有害的易燃易爆的气体充斥其中,危险程度也是相当高的。由于工作特殊,他们的身上总是被染的乌漆抹黑,所以,受到的各种待遇都是非常低,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他们的生产能力,因往往会忽视他们其他方面,思想、文化的对他们来说基本等于没有。
在许多煤炭企业,公司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化和思想方面的建设,在职工方面给予的关注不高。在对职工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生活的投入是相对较大的,因此为了降低成本在这方面的投入很有限,特别是煤炭企业的职工,每天工作时间长,工作劳累,每天工作完除了想好好休息就没有想起他的,所以导致企业也认为没有在这一方面投入太多的必要,导致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多缺失。
从日常思想工作的开展来看,除与煤炭生产安全等重大方面相关的思想政治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缺乏长远规划,没有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也没有就工作的内容,工作安排等方面进行细化,从而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缺乏规划性。
2.员工方面对思想工作的态度
在煤炭企业中,员工大多为文化水平低下的农民工,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能多赚点前杨家糊口才是最主要的,什么企业文化和思想工作对他们来说不需要去弄明白,所以在支持也配合企业政治思想上支持的力度不够,使企业的思想工作难以展开,就大大降低了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氛围。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思想水平的作用
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的发展观
在我国,提倡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企业的人为关怀就应该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上,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可以协调的,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可以使得员工实现自己目标,在此过程中,企业进一步了解员工使得企业目标更能体现员工利益和员工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2.有利于提高团结友爱的精神
目前煤炭企业的生产还存在相当大的危险性,生产过程中的人员也比较集中,采矿员工将时刻面临着瓦斯爆炸、境内塌方等危险,在这之中,他们往往会集体被困井下或者身亡,在面对这种灾难发生的时候,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就往往成为指引他们走出困境的明灯。那时候大家首先要做的一定是团结和互相关爱,大家需要的是相互之间的照顾,鼓励,不断坚持自己的信念,增加活下去的勇气。在以前矿难的案例中,就有团队之间互相帮助,在昏暗的矿井下掩埋了几天几夜的情况下,依然向所有人展示出了生命的韧性。
3.在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人才的竞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企业从培养招收一个员工,到把这个员工培养成一个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是相当不易的,而当今社会的人才流动是非常频繁的,人才的流失对企业来说,这是一种较大的损失。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和心理疏导,才能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知度。可以通过平等、友好的沟通,了解煤炭企业职工生活的基本现状特别是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了解其对未来个人发展的期望,这将为其提供发泄自身情绪、让企业帮助职工解决现实难题提供基础。这种引导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能够让职工了解如何调节自身情绪,如何从企业、从个人的角度来思考工作中的问题,从而会帮助职工形成一种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思维模式,避免一些心理上的问题长期积累并酿成悲剧。
三、加强企业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企业思想水平的做法
1.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
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个一台大机器的话,毫无疑问企业员工就是这台大机器上的零部件,组合在一起,支撑着企业的运转。企业员工分布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对企业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可能会有自己独到中的解决方法,有的可能怀有一些创新的想法,对企业提高生产力有很大帮助,企业只有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才能对企业的发展了解更透彻,还能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避免或减小一些损失,也可能不但没有损失,还能是企业获得更大更多效益和利润。
另外,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和挫折,例如:当员工家里可能有亲人生病了、员工家里遇到了困难等生活上的琐事的时候,就会影响工作的状态,这就需要上级及时的发现并及时的沟通了解到员工的情况,加以人文上的关怀和心理上的疏导,帮助员工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员工才会对企业对心怀感激而努力工作。
2.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交流
在企业里,员工心中的领导都是充满威严、高高在上、难以接近。这样就会对领导和员工带来距离,让员工对领导所交代的任务只是单纯的完成任务而已,就会让工作缺少创新和减缓发展。所以领导和员工之间日常应该多多交流,比如,企业可以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文化、体育或娱乐活动,领导员工一起参与,拉近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员工可以接近领导,了解领导,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对企业将大有裨益。
3.对员工产生充分信任
企业聘用员工的时候,都会对员工的资料进行充分了解,再分配岗位。为什么会分配到岗位,是因为员工在这个岗位合适,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员工有时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企业这个岗位,只因为这个企业这个岗位符合自己的价值追求。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平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企业也应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去给予员工他们充分的信任,鼓励他们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放手去干,充分发挥处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去创造奇迹,实现自我价值。
四、结束语
关键词:导视系统、人文关怀、个性
【中图分类号】J524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时代强烈地呼唤崭新形象的现代化大学。而现代大学为了塑造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竞争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形象建设,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也越来越注重大学形象系统的设计。目前在大部分我们所能看到的的校园标识系统设计中并未体现其文化理念,也没有注重其环境的特殊性。而是等同于一般的社会公共标识。在大学校园里,导视系统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指示牌,它还可以给建筑物一个明确的形象地位,无论是导向牌的样式、色彩、材质,还是文字、符号都可以为建筑物增色不少。而目前大多
数校园内的标识大多零零散散,设计老旧,形式简单,并没有形成体系,和其环境、理念也极不协调。因此,如何在大学校园导视系统中进行个性化、人性化的导视系统设计,并达到情感、心理、
作者简介:武珩,女(1979.5——)籍贯安徽阜阳,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助教,硕士学位。
历史文化、环境等相一致,仍需近一步探讨和研究。
一、现代大学导视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大学形象系统,就是应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对与大学相关的有效资源进行整合,使零散的、局部的、表面无关的所有资源以系统有序的形式发挥整体功效,以形成完整、系统、科学、规范的资源体系,并运用传播手段进行推广。大学形象系统的设计是在总结大学的发展文脉,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积淀,提炼大学的内在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把大学精神与文化底蕴形象化、系统化.把社会对学校的认知和学校自身的意识结合起来,把历史积淀自发形成的精神品质经过挖掘、提炼、培育和塑造。由此形成各自大学。实施大学形象设计是以提炼大学精神、塑造大学新形象为核心,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树立新形象为目的,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行为规范、视觉识别标准进行规范全面的设计。现代大学导视系统与大学形象系统紧密结合,并成为大学形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升大学品位、创建大学品牌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二、现代大学导视系统设计的人性化、个性化的导视系统设计
(一)清晰、系统的导视系统设计
人们寻址问路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在哪?”“我要去的地方在哪?”“怎么走?”习惯采用传统的“看”、”听”“问”“答”的方式,希望得到非常简单直观的解答。现代大学校园导视系统设计要根据总体规划进行功能区划分,采用分级检索、图文的有机结合和实效美观的立体造型进行标识导向设计,以求达到指示清晰、直观、连续的使用效果和统一、融合、人性化的艺术效果。真正达到使一个从来没有来过该校园的人,依靠布点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确的标识导向系统,不要询问任何人就能轻松找到目的地。
与一般环境导视分级原则类似,校园标识要按着从外到内,从大到小的顺序。通过对校园环境的分析调研(学校性质不同,标识系统的设计内容与设计风格应有所区别),对标识系统进行分类,便于设计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1]校园环境标识一级导向应当从外环境入手。校园环境标识二级导向属于内环境部分的楼宇内部标识。校园环境标识三级导向更加细化,从各教室、实验室到行政、后勤等单位的单元牌都属于这一级导向。校园环境标识四级导向可以作为最后一级导向,即门牌/ 设施牌/ 窗口牌/ 桌牌/ 树木牌、草地牌(外环境)。
整个导视系统还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以及文字的大小为到访者提供信息,例如楼层号使用醒目色的大号文字,非常突出,在较远处便可以得知楼层的信息,走近导向牌就可以继续查询目标地点及各个教室的具体信息。另外,室内的导向牌建议可以灵活拆卸的,方便信息的更新,这样更加能体现设计的人性化。
(二)人性、体贴的导视系统设计
校园导视标识不仅是设置在路口用于引导方向的标牌,更应该在满足“能够说明问题”这个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用图形、色彩、文字来表现信息的视觉效果,满足师生的行为、情感、心理的需求,体现出导向标识对师生的关怀。[2]例如韩国的梨花女子大学室内的导向牌大部分使用黑色为底色,楼层号使用白色,楼层的具体信息部分间隔使用灰色和白色为底色,文字相对应地使用了白色和灰色,这样的设计为众多的信息做了一个区分,以方便来访者能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但由于学校的建筑物建造时间差别较大,导向牌的设计时间也不同,室内的导向牌材质和设计都不统一,这也是梨花女大及其他历史悠久大学的导向系统设计的共同缺点,有待改进。梨花女子大学导向设计的独特之处是室外导向牌的设计,它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方形的灰色导向牌,安置在学校的各主要路口,另一种是印制在学校交叉路口处地面上的路面导向,与一般的交通路面导向一样,将导向信息印制在路面上,这样的路面导向可以为驾者在不下车的情况下提供导向服务,非常方便,体现了设计的人文关怀。
(三)个性、细致的导视系统设计
现代大学要进行个性、细致的导视系统与大学的类型、校园环境等统一协调。大学的类型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 型表现大学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每个大学的类型由上述类和型两部分组成。针对不同的类型接合相适合的设计风格,从而才能更好的表现和传达校园的文化理念和人文环境。
例如在韩国的建国大学艺术文化学院的校园导视中,楼梯的扶手上还专门为盲人设置了盲文导向,更是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多角度多方面地为到访者及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卫生间的导向设计使用了红色和蓝色以及贴在门上的图标来区分男女,女用为红色,男用为蓝色。这个卫生间的导向设计,色彩起到了主要的导向功能,图标属于从属说明功能。导向牌的色彩使用了黑色、灰色、白色以及彩色渐变条,彩色渐变条出现在各个导向牌中,是建国大学艺术文化学院的代表色彩,在与学校的UI相一致的同时也起到了统一的作用。
大学校园导视系统设计既要具有浓重的科学和文化氛围,还要体现现代大学信息化、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的校园特点,更要适应现代大学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功能需要。个性化、人性化的导向系统设计要在设计中注入与情感、心理、历史文化、环境等相一致、和谐的因素,从而使导向设计在发挥标识作用的同时,给受众带来亲切、温馨的心理感受和体验。
参考文献:
[1]安德烈亚斯?于贝勒.导向系统设计[M].高毅,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关键词:里运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0 前言
当今,人们生活在繁忙的生活环境中,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和紧张的生活状态,不同层次的群体都需要一个缓解生活的压力的休闲娱乐场所。所以,对城市公园的功能和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今,公园的设计既要满足市民追求世外桃源的与世隔绝感,还要满足与都市生活紧密相连的便捷功能,而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笔者认为城市公园的设计,不需要界定风格种类,也不是脱离大众实际使用需求的华而不实的规划设计,而是应当以人为本,以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的生态型景观公园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从整个城市环境出发,贯彻活水乐水、生态与城市相融合的主题,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以景观规划优先,强调人文环境与社会相统一,注意防洪防汛和景观绿地相结合,构建水环、绿环和人文景观环,提升城市的时尚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 设计背景
淮安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沿江经济开放带北侧,北接宝应、金湖,西连天长市,南望扬州市,东连兴华,西部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淮安是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本案位于淮安市区东部的里运河上游河段附近,靠近市中心,周围有多个居民区,人流量比较大,方案辐射群体比较多。地块为一个比较规整的梯形,全长8公里,毗邻城市主干道,东侧北部有居住区,东侧南部有学校,北侧有居民区,南侧有商业中心,面向的群体比较广、杂。此地总面积20000多平方米,基地缺少停车场,道路较窄,设施不完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2 设计内容
俞孔坚提出“化妆”症结种种,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无论是北方大都市,还是南国小城,无论是新建小镇,还是千年古都,许多城市都为建设纪念性和展示性景观大道而大兴土木。它们往往以欧洲的巴洛克城市景观大道为模板,强调宽广、气派和街景立面的装饰。淮安里运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延续俞孔坚的论点进行概念规划,以“四季如春”为主题,搭配自然植被景观的选择为主要方向,并通过对四周环境与内部空间交通互通关系分析,当地环境气候的特点和方案的需要选择自然植被,在满足居民活动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景观的美观程度。整个公园的自然植被覆盖率将占80%,四周更以密集灌木丛分割了内外空间,以保证公园活动的安静舒适性。茂密的植被丛中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广场,动静结合。中心的水景则是本设计最突出的地方,方形跌水池既提升观赏价值、满足人的亲水性,同时也为周围的植被提供了生长的水源,减低了人工灌溉的费用。
作为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综合公园,美观固然重要,但实用功能性也很重要。如果一个设计方案缺少满足人们需求的实用性,是虚有其表的,因此在设计中结合自然的景观和周围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功能的分区,一方面阻隔了内外空间,避免交通的噪音影响园内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保证内部空间的相对独立性,避免相互干扰。
由于地块四周均为交通要道,根据四周实际状况结合内部的道路分布,确定入口、中心干道、林间小路等道路类型,室内外交通贯穿联通,便于人员出入便利。公园道路不仅要注意总体的布置,通常有意把公园小路引申到树丛中,让人的情感与大自然进行交流。整个里运河公园禁止车辆入内,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公园内由主干道,碎石小径,木质水岸步道、林间小道等构成。主干道宽六米,由于公园内植物居多,主干道也可作为消防通道;林间小道宽1.5米,主要为散步者使用,保证两人可并肩而行;木质水岸步道宽2.5米,略宽的步道可让人与水面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危险的发生。
在道路中,功能区确定后,则可根据情况种植来确定植被种类、分布情况、配置方式等,用常绿树种分隔空间,并作为背景,以此来完善空间布局。根据周围环境综观内部空间,运用抑扬先抑的原理,充分利用原始地块的地形,两边种植高大乔木过渡到矮小灌木,远处同理,则形成一幅很好的框景效果。纵向考虑空间,同时考虑运用障景、框景、借景手法来协调远景与近景的关系;横向思考,周边的交通,所以运用高乔木分隔,矮小植物围植。并考虑与四周环境结合的对景运用,使公园内部景观与外部环境趋于和谐。
3 设计节点
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公园,要兼具休闲娱乐多种功能,并保证各自功能互不干扰。因此,可在此方案中规划多个不同广场,并运用碎石小径、木质小道连接成一体。而两个关系密切的主广场,一个为中心活动广场,一个为休闲广场,用三角草坪连接,四周丛植树木以避免影响周围活动的人群。休闲广场周围规则的大乔木种植便于人们在树下休息,根据人的亲水性放置了一个镜面喷泉,初夏供人嬉戏,秋冬则变成一镜面景观。根据人类对于开放和私密空间的行为需求,另设置两个私密的小广场,一个以功能为主的简约集散地,另一个以草坪为主的休闲地,便于人们更加贴近自然,在草坪上活动休息。不论是开放性还是私密型的空间,四周均以草坪为主,且每一处的草坪和四周植被结合自成一个区域可休息、娱乐,大大提高了公园的空间利用率,也减少了区域的局限性,人们通过自身的需求对一些无明显标志的场地进行利用。
4 绿化设计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应融合“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理念,营造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园林绿化景观。公共绿地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应统一考虑公共绿地与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根据使用要求与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
植被配置讲究高低有致,层次分明。公园四周以高大的乔木和连片的灌木为主,作为缓冲隔离带,并以常绿落叶植被为主,辅以色叶植物增加视觉的审美,保持公园植被的鲜活景色的同时增加公园的活力。园内主要运用适合于江南地区生长的银杏、红枫、红花继木、樱花、杜鹃等植物,既保证了植被的日后生长,起到对环境的净化作用,也兼顾了植物四季的观赏性,同时植被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各个不同功能区由植被阻隔互不干扰。当四季更替时植物颜色变换,叶子掉落在草坪和水池中更添一分景致之美。
植被主要分为三层,形成一个包围式的锥形。第一层为处于中心的高大乔木,以常绿植物为主,使得四季都可以起到遮挡作用。第二层为低矮乔木,多采用四季色叶植物,起到点缀色彩作用,四季呈现不同的视觉感受。第三层为灌木,采用丛植和列植的方法,即可做花丛也可做路旁绿篱带,主要运用银杏、桂花、桃树、红枫、杜鹃、大叶黄杨等。
5 设计总结
对于里运河公园景观设计,笔者力图改进传统空间单调的弊端,结合周围环境突出强调现代特色的同时与自然对话,营造新的城市公园空间,创造协调的宜人的生态景观环境。通过“点、线、面”的组织,形成一系列的景观,构筑人群集散交往的活动场景,强化公共活动环境的整体性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工作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以往的工作思路,积极探求新的工作方法和途径,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让他们在高职院校的大家庭中快乐成长,健康成才。
1 高职院校学生情况分析
1.1 生源层次复杂多样,素质参差不齐
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纷纷扩招,学生数增多,生源层次复杂多样,有普通高考的、对口高考的、自主招生的高中(中职)毕业生,还有五年一贯制的初中毕业学生等。学生素质低且参差不齐,高职学生是普通高考招生中第四批次录取,文化基础功底普遍较差,人文知识欠缺,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约束不够。同样是普通高考的学生,入学成绩从两百分到四百多分不等,对口高考曾经差距更大,自主招生更是没有最低分数线,致使高职院校本来就不高的生源素质显得更加参差不齐。
1.2 学生家庭状况千差万别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仅在全省范围内招生,但全省各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市际之间的差距较大,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比较发达,皖北地区相对落后。就是同一个城市管辖的不同区县也有较大差别,城市与农村差别很大。高职学生走出家门,从全省各地聚集在一起,看到地区与地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差距很大,心理落差很大。尤其是那些从小就是留守儿童或是父母离异的孩子,自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得不到有效的引导,人际关系紧张。
1.3 学生的自卑心理严重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人们的成见,认为进入高职院校求学是无能的表现、是“差等生”的标志。再加上就业时高职毕业生遭受歧视,待遇也明显低于本科生,高职学生造成一种心理上压力,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产生自卑心理。
2 人文关怀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维护人的尊严,肯定和提升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2.1 人文关怀是科学发展观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落实
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一脉相承的。高职学生由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原因,表现出强烈的自尊,但由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努力奋斗的结果往往与自己和家长的期望相去甚远,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又觉矮人一截,往往表现出自信不足,自卑感强。人文关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关注学生满意与否、赞成与否、高兴与否的情绪反应,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肯定学生的个体价值,关心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人文关怀是高职院校学生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心灵镇定剂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仍然没有改变,在新世纪新阶段表现出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等四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这四个深刻变化,人们心理压力普遍增大,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阅历不深,理论知识欠缺,情绪化明显,表现出心理素质脆弱,心理严重不平衡,甚至出现自杀或行为。人文关怀犹如社会转型时期的心灵镇定剂,最大可能地解除其后顾之忧,降低其面临的社会风险,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他们心理失衡、行为失控的外部诱因,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2.3 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是对学生人文关怀的润物细无声的不竭源泉,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用和谐的理念思考问题,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学会包容和理解,正确处理竞争与协助的关系。和谐的校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如师生之间是学生热爱、尊敬和信赖教师,教师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的民主平等关系,教师之间是一种同志加朋友关系,这种和谐关系给学生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自觉用真诚和宽容架起友谊的桥梁,努力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共同感受校园的和谐与温馨。
3 积极探索人文关怀的途径
人文关怀能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人们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从对社会与他人的关爱中获得满足,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贴近学生实际,努力探索人文关怀的新途径。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人文关怀的品位
人文关怀根本宗旨是使人能够根据不同的生存环境,合理利用自主选择的权利,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主体行为,达到“充分的存在”。高职院校从办学理念到办学特色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制定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要切合高职学生的实际,专业的设置和课程的开设要考虑高职学生的基础。学校的各项教育管理活动紧紧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开展,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价值主体、活动主体、发展主体和权利主体,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包容学生、帮助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和发展。包容学生,就是学生的思想行为不符合常理,但不涉及原则问题,我们都要宽容他们、走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灵交流,化解他们的思想矛盾,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①帮助学生就是教师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以广博的知识吸引学生,以真挚的情感关心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感染和激励学生, 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3.2 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拓宽人文关怀的渠道
面对经济全球化,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等诸多问题,高职学生心理压力大,及时加强心理疏导是从根本上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就是通过倾听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困惑,给予极大的理解和同情,劝导和激励学生改善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缓解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排除不良情绪的影响,实现自我心理和谐。
加强心理疏导,树立“安全至上、健康第一”②的理念,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开放心理咨询室,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建立心理宣泄室,让学生在这里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完善心理疏导机制,汇集社会舆情,加强社会心态的监测和预警,加强与外界的沟通,畅通交流情绪的渠道,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3.3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发人文关怀的载体
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调整心态、舒缓心情,是滋养心灵的“减压阀”,③高职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我们应积极开发人文关怀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交流情感的空间和锻炼能力的机会,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并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感受社会的人文关怀、体验积极情感。
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爱国诗文朗诵会、青年文化汇演、大学生辩论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迎新主题晚会、校园文化艺术节、主题班会比赛等活动,活跃校园气氛,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怀。
【关键词】高职院校;政治思想教育;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是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是育人、育心、育德的综合教育活动。从体现人文关怀角度讲,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帮助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是人文关怀的体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是学生,通过培育和谐精神,引导学生用和谐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引导学生树立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心态,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并通过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陶冶情操,使学生不仅学习上充实,而且精神上也更愉悦的生存及生命意义的关怀,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因此,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最好实践。通过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关怀、规范化服务的关怀和技能培训的关怀;充分利用好各种机会,对学生的身体状态和性格特征,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预期,归纳出学生个人期许的相似相异;在了解学生思想、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表达对学生切身利益的关心和重视,把教育与被教育关系转化为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伙伴关系。一般来讲,学生的情感更偏向于精神方面的因素,因此,思想教育应该充分给予学生表达想法、袒露情感的机会和空间,尽可能地尊重和理解学生,并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就要求思想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的同时能够积极地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相互鼓励的关系,从而长期地、有计划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学生能够通过人文关怀建立起平和的精神世界和去实现价值追求。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学生人文关怀工作的理念
树立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因为人文关怀核心就是关心人、尊重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真心实意地关怀学生,引导学生,重视每个学生的成长进步,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让学生便于理解、易于接受,更要充分考学生工的实际需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同时积极宣传培树先进典型,树立榜样,弘扬正气,形成争先创新的良好局面,营造“学有榜样,敢有目标”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把人文关怀落实到实处。
树立思想教育的理性与人文关怀情感相聚合的工作理念。这就是要求把人文关怀落到实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搞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坚持创新与借鉴发展相结合,从深度和广度方面拓展内容体系。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突出自主进取、创新协作和艰苦奋斗精神与时代精神相合拍的精神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对理想的追求中去领悟生命意义、存在价值、生活目的等等,从而找到人生的精神支柱,其次,思想政治工作不应局限于工作领域,凡是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应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成果都要广为吸纳,要针对不同类别、不同情况的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帮助学生提高对紧张节奏和繁重任务的适应能力和不畏艰苦挫折的承受能力,以及依靠集体、团结协作的配合能力,努力提高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依赖学校的幸福与归属感。
树立坚持科学发展与实际效果想结合的工作理念。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着眼于培养人才,应将现实与未来、解惑与授业、成长与成才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把握好与学生沟通情感的纽带,尊重学生的人格,以诚相见,以情待人,以情感人,使教育更富有人情味,以真诚赢得学生的信任;应坚持因人施教,针对不同对象对症下药,循序渐进,积极慎重地开展工作,防止片面性;还应发挥党总支、学办、辅导员和学生会及各类学生社团的作用,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化解矛盾,体现亲切的人文关怀。坚持多种形式与丰富内容相结合,创造宽松的和谐环境,多组织一些集体娱乐活动,让学生在感受大家庭温暖的同时释放学习与精神压力。密切工作实际,把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做到科学管用。只有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辟新领域、拓展新内容,努力探索和把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做到思想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高度统一,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另外,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坚持传统网下教育的前提下,将工作拓展到网上教育,树立网上与网下引导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因为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为开展人文关怀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还可以发挥网络便捷、互动和平等的特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的同时,更加具体地体现了人人平等的人文关怀内涵。
一、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校吸纳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和培养他们,对我校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因此,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自身实际,找出解决应对之策,确保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取得实效。
1.少数民族学生基础教育环节薄弱
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来自偏远、高寒山区, 农村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历史与所处特定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家庭人口较多,无论是贫困面还是贫困程度均十分突出,加之基础教育的条件和水平相对低下,使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教育环节比较薄弱,教学质量相对较差。进入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也有着他们的特长与优点,尤其他们能歌善舞,可以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他们同样渴求知识,希望能够融入大学校园,希望能够得到外界的认可和接纳。
2.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语言和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文化,从而塑造了少数民族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特点。我校近年招收很多少数民族学生都能歌善舞、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承受力;另一方面语言文化的部分差异,在学习生活中也往往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就语言方面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类课程的学习中,压力远远超过汉族学生,成绩往往不佳,同时沟通障碍、民族习惯不被理解导致他们很少与外族学生交往,喜欢与同民族同学聚集一起,且很少参与学院活动。
二、勤劳勇敢,诚实开朗,开朗直率、抱团排外
少数民族淳朴的民风、美丽的自然风景,铸就了他们豪爽、倔强、善良、率直的性格,这对维护同学之间的团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存在对人生价值目标抱不确定态度,崇尚英雄主义,容易意气用事的问题。很多少数民族热情好客、待人热情、民风淳朴,但是,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独特语言、文化、信仰、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原生环境中,他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生活习俗。当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到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活中可能会由于不适应,难以在较短时间融入到全新的大学集体生活。由于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由于观点不同往往会引发学生之间的观点冲突,大多同学能够采取包容的态度,相互理解。少数民族学生在遇到冲突时时不够冷静,受到指责批评或不被他人理解时容易引起思想波动。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加重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族学生的抵触心理,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言语冲突甚至斗殴事件。
三、自尊心和自卑情绪矛盾交织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民族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较强,他们离开原生环境,更渴求得到理解与尊重。在生活中他们特别关心本民族的相关事宜,特别维护本民族的荣誉,表现出极强的民族自尊。与城乡之间不仅存在经济方面的差距,在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距离。经济的窘迫、衣着的朴素、生活的节俭,与城市生活不太和谐,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由自尊转变成了自卑、不满和抵触情绪,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失落感。为了弥补这种落差,他们往往会盲目地去接触这些新鲜事物,由于处理不当,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使得他们觉得与这个大集体格格不入,为此产生了自卑心理。他们经历了不被人理解时的孤独感,学习成绩的不理想或行为的某些偏差而产生的自卑、自惭体验,受到批评时的抵触情绪,进而导致对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活动的厌倦,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内,从而荒废了大学的学业与美好校园生活。
四、竞争意识不强,就业创业能力较弱
少数民族学生以学习文科专业和艺术类专业的人比较多,而学习理工类专业的人相对较少,这跟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单调、能歌善舞的民族风俗及生活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有关。他们学校表现出较强的上进心和事业心,在思想上较为积极进步,但是长期受到其生活文化的影响,认为上大学的使命就是必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和改变家乡贫穷面貌等,他们也感觉到自身压力较大。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自身要求不高,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学习上自我定位较低,只要考试过关不挂科,顺利拿到毕业证即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这些不足越加显现出来。
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大学生实施自主择业,双向互选制度,少数民族学生就业也必须走向社会,向就业市场进行自我推销。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较差,高校期间学习成绩不佳,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同时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渴望走出家庭所在贫困地区,到大城市、行政事业单位就业是他们的首选,而边远地区、基层、私企的工作岗位,他们却很少问津。但是由于主动性不够,学习成绩一般,自信心不强,相对于汉族学生而言就业成功率较低。甚至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安于现状,习惯按照传统的等、靠、要的就业模式思考问题,由于基础薄弱,他们也缺乏就业及自主创业能力。
五、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模式改革成为研究热点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长足进步,内地综合类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逐年递增,而在各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体制还尚未健全,导致各类问题不断出现,开展改革,加强汉语的教学工作。推进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修订符合少数民族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少数民族学生融入广大学生的生活圈中。选拔培养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并拥有丰富的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经验的学生干部,借助日常学生活动,发掘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好、特长,丰富其课外生活。将少数民族学生置于优秀学生干部的帮助与关注下,能显著降低少数民族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率。减轻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负担。在校园内向少数民族学生设置专门的勤工俭学岗位。积极为少数民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学校通过给予扶助和适当政策倾斜,包括制定实践计划、选择实践地点、给予经费支持、做好指导教师选配和加强实践团队指导等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产生不同的教育功效,如与服务社会有关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与勤工助学有关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立精神,与择业就业有关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等。为社会建设输送人才,避免就业困难引发不必要的社会问题。
从现有情况来看,内地综合类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将长期存在着:“敏感性高,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困难度大”等特点,需要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来共同探索和研究。连云港市淮海工学院作为一所综合类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也在逐年提升,因此,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亟待改进。本研究通过将目前新的教育管理方法和途径与本校实际的相结合,努力为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思想教育方面提供一个内松外紧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少数民人才。
关键词:人文关怀;基层;电力企业;绩效管理
人文关怀指的是根据人具体的需求,肯定人的价值与个性,同时尊重人、关心人。在基层电力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通过人文关怀的实施,能够体现每一位员工的生活质量,促进员工在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在生活中更加饱满热情,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基于此,加强对人文关怀在基层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中作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人文关怀在基层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员工责任感加强
人文关怀从实质上来说能够作为员工工作的动力,能够反映出员工共同的发展目标,能够将员工责任感、事业心等与企业绩效管理行为联系到一起,让全体员工都树立起参与绩效管理的意识,激发全体员工的活力,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良性竞争环境,促进员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保证绩效管理的执行效果。
2.增强企业整体的凝聚力
人文关怀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元素,实施有效的人文关怀,能够提升员工对企业工作的认同感,能够作为联系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粘合剂,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凝聚力。通过这种认为关怀作为粘合,让员工将自己的个人价值、思想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了集体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强化企业使命感,推动绩效工作开展
在基层电力企业开展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实际上是点燃员工工作激情的过程,让员工在工作中更加的积极主动,具有更加明显的工作动力。基于此,提升了员工工作创造力、整体工作效率,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效的鼓励,让员工不仅在工作中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同时心理得到了满足感,为绩效工作的推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基层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中运用人文关怀的策略
1.做好对基层员工思想变化的了解
在我国电力事业改革过程中,电力企业规模、内部制度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企业员工思想状态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甚至一些员工产生了一些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在企业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沟通,了解员工思想变化。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基层员工不良情绪包括厌倦、悲观。这主要是由于很多基层员工常年累月在一个工作岗位中,每天都重复性的工作,工作内容相对枯燥,加上很难发挥自我优势,加上对行业发展、职业规划不明确,就容易出现厌倦、悲观的心理。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做好员工的沟通工作,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帮助其制定好职业规划,同时给予其鼓励,增强其对岗位的认识。
2.在企业激励机制中体现人文关怀
激励机制是基层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中重要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物质、精神层面的奖励,引导与督促员工更好的工作,让其对工作充分热爱。在激励机制设置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从全局的高度出发,建立多种激励模式,包括发展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而人文关怀正是体现在具体的激励体质中,满足人们各个层次的需求,挖掘员工的潜能,让员工能够感受到激励机制对自身的益处,提高员工的依从性、归属性。
3.在员工培训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
员工培训是提升员工工作技能,促进员工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基层电力企业发展中必须做好的工作。在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过程中,企业应该运用人文关怀理念,引入竞争上岗机制,不仅让员工迅速的改变厌倦、懈怠、悲观等心理情绪,同时能够促进基层电力企业的员工队伍稳定性,促进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
4.在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
市场经济环境下,服务成为了电力企业重要的特点之一,电力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应该将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当作是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而管理者更应该以身作则,真正的关心员工,让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的温暖,感受到企业领导的关怀,为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奠定基础。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人文关怀在基层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提升员工的向心力,帮助员工找到归属感,感染员工,让员工在工作中更加的积极,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的效率。在具体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企业不仅需要对绩效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外,还需要增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提升绩效管理的穿透能力,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宋灿,狄孝绪.基层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中国科技博览.2015,17(8):200-202
[2]王凯.D供电企业绩效管理改进方案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2016,12(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