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

关于鲁迅的文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鲁迅的文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鲁迅的文章

第1篇: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

预习是学习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提倡学生预习,因为预习是学习新课的第一步,相信学生对此兴趣也定会很浓。因为我们的学生很有求知欲望,急于想揭开新事物的真面目,甚至很有超越感,有竞争意识。通过预习,他们想超越他们的同学,甚至是老师。所以我认为预习在学习当中也是很为重要的一关,不可疏忽。

预习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经过预习,学生会对新的知识内容有所了解,这将在课堂上容易把握重点,攻破难点。

从平时对学生的观察、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的预习方法过于单调,把预习单纯地理解为对课文的通读和浏览。我想,这样的预习有些粗陋,所以,预习还将明确预习的方法。由于预习是一项自主的活动,就应以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积极利用周边的有利条件,去感知新的学习内容,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想象、辨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当然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要积极地去尝试,去了解新的学习对象。比如预习初中教材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一文,在预习中学生不仅要整体感知,读通课文,了解大致的内容,掌握字词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涉及到关于鲁迅先生的有关常识,鲁迅先生发表的文集,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包括鲁迅先生当时的思想意识,以及关于藤野先生与鲁迅先生的关系,甚至还可以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经历等等;那么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借阅关于鲁迅先生的一些书籍;看一些关于鲁迅先生在日本的影片等。这样不仅使学生充实了内容,而且指给了学生预习的方向。所以,预习中学生不单要了解课文章大意:关于这方面,我们教师可以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要学生通读、浏览课文;根据不同的文章还可以采用速读、精读和默读的方法。不单要学会生字新词:关于这方面,要求学生动手查阅相关的工具书。对于文中涉及到的典故、成语、谚语之类的又要去找相关的书籍资料;而且在预习中发现的关键性语句、疑难点,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用不同标记标出,待上新课时向老师请教,或是课后学生讨论交流。有时有的文章在预习中可能会有关于写作的方法、特色,顺序等方面的预习作业,这些学生虽然不需很深领会、掌握,但至少也要他们去试着动脑。

在教改中,我还注意到了这一点,就是学生在预习中须先通读课文,然后对其中的有些诗文、片断等要求通过联想、想象,将文字化为脑中的美景,再通过口头来表达。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运用心理过程与口语表达有机结合,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体现了预习在培养自学能力的作用。

关于预习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其中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进行分组学习;也可以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组学习,如有的为预习理论知识的,有的为预习实践知识的。

第2篇: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

最初知道鲁迅的情况是在小学,我学习了几篇有关鲁迅的文章,有《三味书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年龄尚幼的我不喜欢鲁迅晦涩的语言,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查阅资料,我开始了解鲁迅、认识鲁迅。

我读过的关于鲁迅的作品有《兔和猫》《社戏》《孔乙己》《药》《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他以细腻的笔触,形象地刻画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不同人物的悲惨命运,来刻画当时那个不平等的、黑暗的社会。通过自己的笔,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怒,剖析当时的社会和人物,向敌人呐喊,唤醒民众。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还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有一位车夫的脚被玻璃扎坏了,鲁迅先生见了,并没有像有些达官贵人那样,嫌车夫地位低下,置之不理;而是平易近人地拿硼酸水把他的伤口洗净,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还掏出一些钱给他,叫他在家修养几天,把剩下的要和绷带也给了他。鲁迅先生临终前病得非常厉害,还三更半夜写文章,有时还一阵阵咳嗽,但他并不在乎自己的病情,倒常常劝女佣阿三要多休息,不让她干重活,多么可敬啊!

第3篇: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

在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中,大量的成果集中在“改造国民性”问题上。冯骥才在《收获》上发表的《鲁迅的“功”与“过”》中认为,鲁迅作品的成功之处即在于独特的“国民性批判”,“在鲁迅之前的文学史上,我们还找不到这种先例”,但这不过是“源自1840年以来西方传教士”的舶来品,鲁迅从中受到了启发和点拨,却没有看到里面所埋伏着的西方霸权话语。冯骥才进而认为鲁迅没能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和被西方人认作经典的以审丑为主要特征的“东方主义”的磁场。这一度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争鸣。陈漱渝在《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和《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确受到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影响。然而,“鲁迅展示中国人的丑陋面,并非印证西方侵略者征服东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是在展示种种丑陋的过程中渗透了作家的忧患意识和否定性评价,使读者在否定性的体验中获得审美愉悦。”黄川在《亚瑟·亨·史密斯与东方主义》中重点分析了“东方主义”一词的含义和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详细情况,指出冯骥才把“东方主义”加之于鲁迅的头上是“轻率的、不科学的”。

由论争引发,对国民性问题的研究被导入了十分广泛、深刻的领域。对于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形成的渊源,日本学者北冈正子的《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由来》以翔实的史料证实:鲁迅留日时期与许寿裳关于国民性的探讨,是受到当时弘文学院院长加纳治五郎与中国学者杨度关于国民性讨论的直接触动。潘世圣的《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认为,“青年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问题,其实与近代西方,明治日本,他的先辈思想家如梁启超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留日学生有着多样的联系,鲁迅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他的时代,他的周边世界的精神倾向。”王学谦在《精神创伤的升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心理因素》中指出,幼时的家庭变故使鲁迅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直接影响了鲁迅人生道路的选择,并促成了其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程致中在《鲁迅国民性批判探源》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包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关国民性的讨论的影响,外国人研究中国国民性的着作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痛切反省和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的影响等等。袁盛勇的《国民性批判的困惑》则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主要源于一种强烈的自省意识,他看到了我们国人的“古老鬼魂中”还有一个“我”,因而,“鲁迅的国民性话语是一种自我在场的启蒙话语……他把自己拽进话语语场的同时,也一并让读者沉入其间,在自我反省中杀出一条生路”。尹康庄的《鲁迅的民众观》指出,鲁迅“致力终身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与实践的逻辑起点”,是鲁迅对民众的“否定与肯定之间所形成的悖论”。方长安的《鲁迅立人思想与日本文化》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是和立人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深受日本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亦即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影响。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研究的深化还表现在“鲁迅改造中国国民性思想研讨会”的举行。这一学术会议是由汪卫东的《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内在逻辑系统》和竹潜民的《中国国民性“密码”和“原点”探秘——兼与汪卫东先生商榷》争鸣文章引起。前文认为中国国民性“原点”和“密码”以“私欲中心”四字概括,后文表示了不同意见,认为中国国民性的“原点”和“密码”应是“自欺欺人”。陈越认为汪卫东的“私欲中心”失之太泛,竹潜民的“自欺欺人”不是“对国民性劣根性表现的深层原点的概括”。周楠本指出,“自欺欺人”说实际已包含于“精神胜利法”中,而“私欲中心”是和“精神胜利法”一样的国民劣根性表现,因而“原点”和“密码”的提出并无多少新意。张恩和和林非都肯定了从“私欲中心”和“自欺欺人”入手探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积极意义,特别认为以“自欺欺人”为中心展开对国民性弊端的分析是“颇有道理的”。但对国民劣根性的形成,他们都认为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封建专制制度和绝对权力统治的结果,“在这样严格的等级制度的规范和限制下,怎么能不产生退守、懒惰、卑怯、奴性、虚伪巧滑、自欺欺人等各种各样的国民性”(张恩和语)。钱理群的论点有三:一、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提出是从中国的现实出发,不是外来思潮的移植;二、改造国民性问题涉及对民众的看法,鲁迅一向把民众分成两类,即“厥心纯白”的朴素之民和“在名教斧钺底下”失去了天性的“无名主无意识的杀人团”,鲁迅的批判锋芒主要指向后者;三、对“真”与“诚”的倡导,对“伪”的批判是鲁迅一生的命题。孙玉石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他的“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动因,继承了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学传统拥有的“大爱与大憎结合的精神”,体现的是文学创作的永恒的主题,因而孤立地研究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密码”与“原点”,“没有什么真正的学术意义”。孙玉石提出应当特别尊重鲁迅作为文学家的思想家的“独特性”,这就是:“他是以自己的直接感悟与无休止批判来辐射他的思想能量,而不是在逻辑系统的思考中来论证他的思想凝结的。他追求关注的一贯性,批判的直击性却不一定有哲学家思想的严密性。”

第4篇: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

小的时候,从《三味书屋》中认识了鲁迅,当时他的“早”的精神一直让我当成座右铭。鲁迅把“早”刻在了桌上,我便把“早”刻在了心里。从那之后,“早”就一直影响着我。什么事都赶早,更不愿落后。这也是鲁迅给我受益非浅的启示。也是从这里,我开始接近他。

作为一个文学家,从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了〈〈狂人日记〉〉就开始了他一切的不平凡。读他的文章,我感到了文学的深沉,仿佛看到他坐在桌前,手中握着一支沉甸甸的笔,怀里揣这一颗沉甸甸的心。

鲁迅出身于一个落没的封建家庭,生活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统治下。这也就使他写出的文章大多以同情人民,讽喻社会现实为中心。他使一个有思想有素质的人,他〈〈彷徨〉〉政府的无能、腐败〈〈呐喊〉〉着,期盼美好的生活。他有坚定的反抗和争取的意识,但力不从心,不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所以他毅然握起笔,写下了鲜血淋漓的旧中国历史,无不让人血泪纵横。

第5篇: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鲁迅;朝花夕拾;情感艺术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主要是鲁迅先生在1926年2月21日到11月18日之间的所作。《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著的回忆性散文,十篇散文色调相对明快、清亮,夹藏着先生童年的印记。

一、《朝花夕拾》情感流露的表现

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那拳拳的乡土情结。

“叶落归根”、“故土难离”、“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情”、“少小离家老大回”等,都是人之常见的“故乡”情,也是人性化色彩的一种具体体现。故乡人们对“无常”的喜爱也是特有的,鲁迅不能忘怀,都记在《无常》中。《无常》打破了旧时迷信传说的拘囿,把人性、人情赋予迷信传说中的鬼魅。无常,本来是迷信传说中的“勾摄生魂的使者”,人之死,都是由“无常”勾摄魂魄而进入冥界。但是,这里的“无常”,没有迷信传说中的恐怖、狰狞,而是迎神赛会“由粗人和乡下人扮演的”、真正主持公理的“公正的裁判”。他是“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对皇亲国戚也不放过,对受苦人则冒着受惩罚也要放他“还阳半刻”。所以,鲁迅写道:“一切鬼众中,就是他有点人情;我们不变鬼则已,如果要变鬼,自然就只有他可以比较的相亲近”[1]。家乡的这些淳朴的、与“礼教”有妨的民俗,自然受到鲁迅的喜爱。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的起码的“人”的愿望和要求:平等、公平和公正。这里的鬼魅都是人性化的。

其次,鲁迅情感的真实流露,还在于对师长的挚爱亲情的宣泄。

他的散文中的许多篇章,就是这样的作品,如《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五猖会》、《藤野先生》等。在这里,我们似乎感觉到鲁迅身上深深的“孝”道,――其实,“孝”也并非完全的封建伦理,它也包含着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只有“愚忠愚孝”才是应该否定的,就像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所讽刺与批判的。父亲对于鲁迅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父亲。他在《五猖会》以及小说《社戏》里都写到过一个令他终生难忘的情节:当孩子兴致勃勃要去看社戏时,父亲却要他背诵《鉴略》,背完才许走。这无异于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这种扼杀儿童天性的封建专制行为。使少年鲁迅的兴致顿时荡然无存。然而,这并不等于他就因此而失去了父子之情。《父亲的病》里,鲁迅怀着对父亲的尊敬与爱,写了父亲在病中的状况:“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他对父亲的气喘,很是焦虑,“吃力”二字就清楚地表现出来了,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帮不上忙则令他干着急。但本着“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的主张,“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坦率的直接表白对父亲的爱,细腻的内心思想活动的描述,正体现了鲁迅丰富而真实的情感。尤其是篇尾,写自己受衍太太的唆使,在父亲临终时的叫魂,让父亲死得非常痛苦的经历,他万分痛苦地写道:“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这就是“人”和“人性”的表现,是“人”的复杂情感的真实流露。散文里他写母亲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却深含着对母亲的爱。另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我的第一个师父》等都属于此类。[2]

再者,充满“人性”的人情味,表现在对挚朋的纯真友谊中。

我们且不说鲁迅小说里和农民朋友润土、双喜、阿发,散文里所涉及的友人也很多。《范爱农》里的范爱农;《为了忘却的记念》里的柔石、白莽(殷夫);《记念刘和珍君》里的刘和珍;《忆刘半农君》里的刘半农;《忆韦素园君》里的韦素园;《〈呐喊〉自序》里的金心异。他不仅记下了他们的音容笑貌,而且更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面对敌人灭绝人性的屠杀,他沉痛地写道:“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3]和刘和珍的从容辗转于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相比,鲁迅深感自愧――是“苟活到现在”,他自觉不配称刘和珍的老师。这是一个真正有人性、有良心的人,才发出的由衷的肺腑之言。对左联五烈士的被杀害,他悲愤地写道:“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二、《朝花夕拾》情感抒写的方式

1.鲁迅采用选取典型事例的方式,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4]在《长妈妈与》里,长妈妈告诉“我”正月初一吃福橘“一年到头,顺顺流流”,她讲惊悚恐怖的美女蛇和老和尚的故事,她说将女人脱下裤子站在城墙上抵挡大炮的说法,她将绘画《山海经》买来送“我”。这些关于长妈妈生活事例的描写,将长妈妈性格的善良和保守凸现出来。《藤野先生》鲁迅着重写了藤野先生的三件事:细致纠正鲁迅笔记上的错误;关心鲁迅的解剖实习;离别前送照片给鲁迅。通过典型的事例,展示了他对中国青年的深切关怀和诲人不倦,也表现了藤野先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鲁迅从回忆的角度,善于择取过去岁月里典型的事例,在忆写亲情、友情、师长情中,截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如在发黄的老照片中,凸显人物的神态与个性,抒发了鲁迅对于往事、对于故乡的牵念。

2.鲁迅在《朝花夕拾》里,常常采用欲抑先扬的笔法叙事抒情。

《长妈妈与》中,开头说“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因为“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怀疑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似乎长妈妈是一个令人厌恶的人物,她睡觉摆成“大”字,挤得鲁迅没有翻身的余地;她封建思想浓重并遵守愚昧的封建礼教,这些都让迅

哥儿反感。长妈妈出人意料地把绘画《山海经》送给“我”,鲁迅激动得“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觉得“她确有伟大的神力”。鲁迅对长妈妈有深深的怀念和祝福,希望她永安地母的怀抱。整篇文章的感情跌宕起伏,在欲扬先抑中呈现出鲁迅对于下层人们的同情与关爱。

3.《朝花夕拾》在题材上表现出漫无边际以及行文结构上的心之所至的随意性。

鲁迅在《门外文谈》里由夏天纳凉聊天说到做文章,晚上“有些认识,却不常见面”的邻人们在门口乘凉闲谈,“闲天的范围也并不小:谈旱灾,谈求雨,谈吊膀子,谈三寸怪人干,谈洋米,谈裸腿,也谈古文,谈白话,谈大众语”。这是一种任心闲谈的自由,“不仅在题材上漫无边际,而且是行文结构上的心之所至的随意性”。面对大海,心里空洞洞的鲁迅回忆往事,采取门外文谈似的娓娓而谈的闲话风,谈天说地轻松随意。在某种程度上,《朝花夕拾》正是这种闲谈风的实践,在轻松随意的往事忆写中,表达其所思所想,在对亲情、友情、师长情的叙写中,寄寓其对于故乡故人的怀念。[5]

鲁迅的《朝花夕拾》可以说是闲暇之作,那种在大海边内心空洞洞而回忆往事的创作心态,使鲁迅能够以轻松的心态回眸过往岁月,从记忆中寻觅亲人、友朋、师长的身影,,从而寄寓其深深的思乡之情,也表达了鲁迅“长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蕴涵着鲁迅对于这个动荡社会中宁静生活的向往。(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鲁迅.故事新编序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鲁迅.呐喊[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6篇: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故乡》;文本分析

鲁迅先生的《故乡》最初发表在一九二一年五月《新青年》的第九卷第一号,后收在小说集《呐喊》中。鲁迅题之为“呐喊”,用他的话说就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但鲁迅并不相信自己的呐喊所拥有的威力和效用。他用铁屋子来比喻当时的中国,用将要昏睡而死的人来比喻国人。可是,鲁迅并没有为自己找到一条明确的路。他在《呐喊》自序里说到希望的时候说:“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可谓可有。”这段话有些纠结。首先,他说他有自己的确信,也就是说有自己坚信的观念,有自己的主张。但这主张里却不能排除希望,因为在他的观念里是没有希望的。鲁迅一方面坚信从自己的经历来看希望是必无的,因为他有“必无的证明”,这是对自己的确信。但鲁迅又站在自己之外来看希望,希望在于将来,虽然自己不信它的存在,但未来的事谁能说得准?所以又不能抹杀这种可能。对于希望,鲁迅就是如此的纠结。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在年青的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的梦,也曾经对一切都充满了热忱,但他的经历屡屡的让他失望,这还并不仅仅是说他个人的遭遇,更多的则是指国家的命运。整个中国就像一个舞台,无尽的丑角跳来跳去,让人寒彻心扉。鲁迅心中的希望就是如此的矛盾与纠结,他曾经引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来形容希望:“希望就像妓,她对谁都蛊惑,把一切都献给,最后又抛弃你。”可以说,尽管鲁迅已经确认希望的不存在,然而,他又一次次地禁不起希望的蛊惑,然而,又一次次地失望。

《故乡》,题曰“故乡”,似乎并不是在写希望,然而,我们发现,这篇小说从始至终所充斥的莫不是这种希望—失望—希望—又失望的情绪。而且,小说在最后结束的时候回到了对希望的探讨上,写出了关于希望的经典语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第一句话作者是解构了希望的,它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但作者用一个美好的比喻来劝说自己,并不以自己必无的证明来否认希望存在的可能。这就像路,虽然开始没有,但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但这句话是从理论上来讲的,也只是希望存在的可能性。如果走这条路的人并不多呢?希望不仍然是虚无缥缈吗?所以,《故乡》所探讨的仍然是关于希望的话题。从文中的叙述来看,出现了三个时空的“故乡”,下面一一分析。

一、回忆中的故乡

我们先来看作者回故乡的心情。首先是时间上的久远,“相隔两千余里”,其次是感情上的陌生,“别了二十余年”。古人云“近乡情更怯”,等“我”回乡那天,我所看到的是阴晦的天气,苍黄的天地,萧索的荒村,完全是一副破败了无生机的样子,“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因为这不是我记忆中的故乡了。相隔那么多年,下定决心回到相隔那么遥远的故乡去,当然希望寻找到原来记忆中的故乡的影子,也当然希望重温一下记忆中故乡的种种温馨和美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记忆中的故乡要好得多了,但是要说它有多么的美丽,又无从说出,似乎也就是如此,于是就自己安慰自己,故乡本就是如此。”这就是鲁迅在序言中提到的麻醉法,以此来麻醉自己,欺骗自己。这是真实的记忆中的故乡,却被眼前的萧索击得粉碎。但是作者的热忱仍然在挣扎,他希望为自己残留些希望。这希望就是闰土,于是出现了一段关于闰土的回忆。要知道,这是当做记忆中的故乡来写的,记忆中的故乡似乎就是以少年闰土为代表的。我们注意到,在这个段落里,除了闰土几乎没有写到其他人和事。这就是那份残留的美好和希望吧。然而,结果呢?

二、现实中的故乡

然而,等到现在的闰土一出场,这一点美好也荡然无存了。闰土已经不再有紫色的脸膛,更可怕的是“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一叫,就将记忆中的故乡和希望叫得荡然无存。记忆中的希望已经没有了,而所看到的又是如此破败了的无生机的故乡。豆腐西施面目可憎,为自己打算精细。而“我”在这个现实世界里竟然如此的孤独,像有四壁将“我”围起,和一切人都那么的隔膜。从此,故乡已经不再是我的故乡。早有论者指出,这不仅是知识分子没有了家乡,也是他们精神家园迷失的一个最好象征。

三、理想中的故乡

故乡如此,那么,“我”只好又走出。我们发现,“走出”是鲁迅在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和意象。他总是在不停地向前走,就像《过客》里的那个过客,就算前面是坟墓,也一如既往。“你总还是觉得走好么?”“是的。还是走好。”于是,我带了母亲和宏儿走出故乡。我躺着,听船下潺潺的水声,我知道我在走我的路,这个时候我有了自己的希望。我希望什么?我希望什么样的生活?未来的,理想中的故乡应该是什么样子?鲁迅还是没有说出。他从来都不给众人许诺一个黄金的世界,从来不给别人一个虚无的不可靠的描述。所以,他并没有从正面回答希望是什么,而是用否定句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只要他们不这样生活,那么,就应该是美好的生活吧。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历过的。

这就是作者笔下理想中的故乡,不过是一个乌托邦,不过是一个并不可靠的希望。我希望他美,却不知道怎么才是美。在小说中,尽管作者忧郁苦闷悲凉的情绪时有流露,但他时时地提醒和劝说自己,让自己相信希望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努力。文章以个人的独思结尾,想到希望竟然害怕起来。闰土的要求简单,容易满足,所以,他的希望还算切近,而我的,却茫远无期。到了就要结尾的时候,作者仍然不能确信自己的希望。不过,正如《呐喊》序言里所说的那样,“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而我朦胧中,眼前所展开的那片海边碧绿的沙地,也不过是一处“曲笔”罢了。

参考文献:

第7篇: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

我们这代人喜欢鲁迅,其实是大有问题的。我小学毕业,“”开始,市面上能够出售、准许阅读的书,只有《选集》和鲁迅的书。从五十年代开始,鲁迅在中国被弄成一块大牌坊。这是另一个大话题,今天不说。反正我后来读到王朔同志批评鲁迅的文章,读到不少撩拨鲁迅的文字,我猜,他们讨厌的大概是那块牌坊。其实,民国年间鲁迅先生还没变牌坊,住在弄堂里,“浑身痱子,一声不响”,也有许多人讨厌他。我就问自己:什么我这样子喜欢鲁迅呢?今天我来试着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

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这时我回头看看鲁迅先生:老先生的相貌先就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

第8篇: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

但《真假鲁迅辨》也偶有疏失之处。

倪墨炎先生认真严肃地将是否尊重历史和尊重鲁迅原著提到“真”和“伪”的高度,那么,在引用鲁迅作品的时候,就应该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疏忽,更不能对原著擅加增删修改。很可惜,《真假鲁迅辨》在这方面留下了遗憾。

例一:《论〈两地书〉的成书与出版》一文提到:“在《两地书》的第三十三封信(即1925年6月29日鲁迅致许广平信)之末,有一附注:‘期间当缺往来信札数封,不知确数。’”这里,鲁迅的原文“其间”被改为“期间”。

例二:同上文,“在第三十四封信(即1925年7月9日鲁迅致许广平信)之末注有:‘期间当缺往来信札约五六封。’”这里,鲁迅的原文“其间”又被改为“期间”,鲁迅的原文“约共五六封”,引文缺“共”字。

例三:同上文,引鲁迅《两地书・序言》:“环绕我们的风波也可谓不少了,在不断的挣扎中,相助的也有,下石的也有,笑骂诬蔑的也有,但我们紧咬了牙关,却也已经挣扎着生活了六七年。期间,含沙射影者都逐渐自己没入更黑暗的处所去了,而好意的朋友也已有两个不在人间,就是漱园和柔石。”这里,鲁迅的原文“其间”又被改为“期间”。

《真假鲁迅辨》一而再、再而三地将鲁迅、许广平《两地书》原著中的“其间”改为“期间”,看来这不是偶然的笔误。现在书报杂志上误用“期间”二字的人不少,如果我们无端将鲁迅先生列入这支“合唱队”,是对先生的大不敬―鲁迅先生怎么会写出这样的病句来呢?

看来花点笔墨对这问题进行探讨,是有好处的。

“其”是个文言虚词,可作代词,代表他、她和它。也有“那个、那样”的义项(如“不厌其烦”、“若无其事”)。“其间”即其中、那中间”,也可以表示“那个时期中、那段时间里”。“其间”可以充当表示时间的状语,这是“其”作为代词的词性决定的。“期”指“预定的时日、一段时间”,它没有“那个、那样”的义项,不可作代词,因此“期间”一词就不能像“其间”那样充当表示时间的状语。我们在使用“期间”这一词语时,一定得在它前面添加修饰语,如“这期间”“在此期间”“农忙期间”“春节期间”,等等。鲁迅在《两地书》的《序言》和信札的附注里多次使用“其间”二字,遣词用字是准确无误,完全合乎规范的。《真假鲁迅辨》将“其间”改为“期间”,恰恰是反正为误,误导读者。―如果一些语文知识欠缺的中小学生,读了被错改的鲁迅文章,起而仿效,那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这个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第9篇: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鲁迅作品;民俗描写

鲁迅不只是一位现实主义大师,更是杰出的乡土文学大师。鲁迅的作品不仅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精辟的语言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改造国民的灵魂,而且又以其对乡土生活的成功描写,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浙江绍兴的风情画,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具有浓郁的乡村泥土气息,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鲁迅之所以独具情钟地描写浙东农村的民俗,是由于他生于斯,长于斯,再加上幼时民间文学对他的熏陶和影响,这些内容鲜活、充满乡村泥土气息、形式朴素的民间文学滋润了鲁迅,给了鲁迅最初的文学营养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鲁迅在其创作中对民俗事象的自觉运用和自如描写,使一些风土人情、世态习俗融进其作品中发展了故事,深化了人物性格,揭示了主题。

一、自然环境描写

鲁迅非常重视环境描写,无论是状物的自然环境描写,还是写人叙事的社会环境描写,都能自觉地把民俗描写融入其中,使民俗描写与文章内容水融、浑然一体。

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描写百草园夏秋自然景物时,插入了“人吃何首乌根能成仙”和“美女蛇”的民间传说。这两个民间传说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乐趣,与三味书屋生活的枯燥、呆板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文章中,鲁迅还写了冬天在百草园雪地捕鸟这一民俗,写出了百草园给爱玩好动的儿童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在小说《社戏》中有一段临河搭台的描写: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不分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人家的乌篷。

鲁迅将自然风景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糅和起来,不仅写了空间月下朦胧的自然环境之美,也写出了热闹的戏台。自然景色与看戏的风俗画,乡土味极其浓郁。

二、社会环境的描写

鲁迅在其创作中大多以他的故乡浙东绍兴和绍兴附近为背景,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世态习俗的画卷。

在小说《孔乙己》中,以人物生活的江南水乡乡镇小酒店为生活背景,为读者描绘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商品经济民俗特点。酒店格局是:四文钱一碗酒;下酒物:茴香豆、盐煮笋、荤菜;盈利手段:羼水;酒客:短衣帮、长衫帮。这是何等真实的一幅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学生读后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这个乡村小酒店,感受了当时的市民生活。

三、刻画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中心

鲁迅作品中,有关风土人情、世态习俗的描写不仅在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中随处可见。更为重要的是,在鲁迅作品中,这些民俗描写是整体的、浑成的,散落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将风土人情、世态习俗作为人物生活细节的一部分。纷纷洒落在故事情节里,洒落在人物形象里,深化了人物性格。

小说《孔乙己》里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一人”。其实,在这里喝酒的方式:站着或坐着喝,而衣服样式——穿长衫或穿短衫就成了人物身份地位的标志。孔乙己的名字是从旧时儿童蒙学所用描写纸中“上大人孔乙己”这似通非通的句子中摘取的;孔乙己买酒的姿态是“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面对众人的奚落和嘲讽,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教“我”写茴字的四种写法;孔乙己对众小孩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些无不活脱脱地勾画了孔乙己的性格,提示了其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旧式知识分子。小说中关于孔乙己面对丁举人的毒打迫害,被迫写下“服辩”。总之,小说《孔乙己》以乡镇小酒店为背景,围绕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民俗描写,运用工笔画式的手法一步一步成功地刻画了孔乙己这个被压迫的小人物。

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先生形象的刻画也成功地渗入了民俗描写。古时私塾中大都供有孔子牌位。写自己第一次见先生书房中没有孔子牌位,从侧面揭示先生具有一定的开明思想。在散文《阿长与》中,更是运用了繁多的民俗细节描写来刻画长妈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