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合同与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关系和作用
作为招投标管理机构之所以既爵监督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又要监督施工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是因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与施工合同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因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过程是施工合同谈判和订立的过程,就是双方当事人提出订约提议和接受订约提议的协商过程。二是从市场交易行为看,工程招标投标的过程是交易行为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双方还没有建立依托法律的交易关系,这个关系只受有关招标投标方面法规的调整,只有决标后,承发包双方签订了施工合同,这种交易行为才通过合同这种法律形式被正式确定下来,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三是从招标投标的跟踪管理和评价招标投标是否成功的角度看,也只有通过监督检查双方对施工合同各项条款的履约情况来体现。从建设部制订的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范本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本中看:招标文件包含合同主要条款,而组成合同的主要文件同样包括招标文件,两者互为主要内容,这就更进一步说明它们之间的不可分割性。
在实际工作中不但管理部门要正确处理好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关系,还要不失时机的向建设、施工单位宣传好如何看待这二者的关系,只有将两者密切地结合起来,才有利于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招投标及合同签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招投标从业人员不专业,招标经验不足,没有经过相关培训,编制的招标文件出现纰漏,对工程技术要求或者材料设备采购出现倾向性要求,如必须采纳某种型号的材料,对投标人资格要求过于苛刻或者不公正,导致废标或者流标。由于有了倾向性的技术指标,许多潜在投标人没有兴趣参加,带来了招标范围狭小,缺乏竞争力,投标人往往低于法定规定,少于3 家,造成招标困难以至失败。
(2)对评标定价监督不力。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公布招标控制价时,应公布招标控制价各组成部分的详细内容,不得只公布招标控制总价。但在实践中,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尤其在欠发达地区比较突出,一是有很大一部分招标人只公布招标控制总价,或者延迟公布招标控制价组成部分的详细内容,导致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综合单价所包括的内容和费用与招标控制价并不一致,从而导致废标或实际工程施工中一系列变更和签证的出现,造成预算超支;二是招标人无视现行定额水平,所公布的招标控制价远低于社会平均消耗量定额水平,致使有些投标人恶意低价中标,到实际施工时再发生大量变更和签证,远远超出投资预算,造成国有资产浪费,而一些信誉好的承包商反而不能中标,严重扰乱招投标市场。
(3)合同的签订有失公正。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文本看,施工合同中大多数条款是对发包方制定的,强调承包商的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很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方面的约定很少,也没有相应的处罚办法,因而妨碍了施工合同的公正公平履行。
(4)有的招标人存在这样的看法: 合同谈判阶段招标人提出的各项要求,都必须得到投标人的确认后才能构成合同文件的正式内容,因此与合同法明确规定的平等、自愿原则并不违背,而且也是一个进一步要约和承诺的过程,所以是完全合法的。但实际上在我国,由于整个工程建设市场基本属于买方市场,在整个招标、投标过程,甚至在整个的建设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承包方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不同意发包人在合同谈判阶段提出的无理要求,投标人面临的将是无法顺利承揽项目、失去与业主方的良好合作关系、被列上业主的黑名单、失去应有的市场份额等诸多可怕后果。所以就算是中标人最终同意招标方的无理要求,那也是被形势所迫,决非完全自愿。
三、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手段
建筑领域中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对市场的发展起到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被人们普遍地接受。虽然我国制定了较为健全的法律规范,但是建筑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建筑工程招标不规范、缺乏合同意识,存在假公开投标和串标、对投标单位资质审查不严格、过分重视投标报价等一系列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要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为目标,加强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手段。
(一)改革招投标体制
改革招投标体制首先要做到管办分离,对建设、财政、招投标管理办和监察局等行政管理、监督部门和招投标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招标机构等办事机构进行分开化设置,使其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和隶属关系。其次,加强招投标中心的公平作用,通过区域融合、行业融合等方式,能够最终取消区域的界定,进而达到统一的招投标制度。此外,还有提高工作效率,进行相关部门的合并和职能部门的分离。
(二)建立投标组织机构
在投标机构的设置上,建筑企业必须要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组织自己的投标机构,并能够掌握投标技巧。投标组织机构的设置是有一般性原则的,即要结构精简、分工合理,权责明确,各部门之间协调运作。设立投标组织除了要遵循一般性原则外,还要明确设立该机构的目的,即要通过这支有知识、有水平的专业队伍,在建筑招投标市场中,能够顺利的拿下项目,进军建筑市场。
此外,为了规范投标行为,投标单位还要认真编制标书。首先要认真阅读和研究招标文件,熟悉招标文件的工程综合说明、施工图纸及相应的说明书和工程量清单,还要弄清合同条件,了解施工合同中承包单位的责任与义务。其次,承包单位要进行现场踏勘,对现场的自然条件、施工条件和经济条件进行仔细勘察。在做好充足工作的情况下,认真编制标书。
为了增加中标机会,承包单位不得采取违规违法的手段,应当采取合法手段公平竞争。承包单位可以聘请专家进行预测,为决策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在进行工程报价时,要把握好投标报价的高低带来的利弊关系,既不能高出拦标价,也不能以比成本价更低的价格和苛刻的附加条件去赢得工程项;承包单位为了降低风险程度,应以工程的难易程度确定项目的单价,根据工程量的多少决定增减项目单价,按照工序的先后顺序调整项目的单价等等。
(四)加强建筑工程投标风险预测与防范
工程项目风险主要来源于投标报价价格、工程量风险、合同风险等。这些风险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并形成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且只能依靠项目管理人员分析预测。做好建筑工程投标风险预测与防范,认真研究招标文件,了解对手情况,规避风险;注重投标报价技巧,合理确定企业定额标准,选择适用不平衡报价法、多方案报价法、替代方案报价法、并合理确定企业定额标准;注意风险的转移和风险的分散;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损失。
(五)加强过程管理
对招标单位进行诚信评估,进而建立有关诚信档案,对影响正常招标秩序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对不法行为进行预防和处理。同时,还要对招投标过程中的合同进行严格控制,保护合同双方的权益。可以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组织,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坚决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对业务的熟悉程度。此外,还要规范评标阶段的行为,建立评委专家库,制定管理统一、专业齐全的评委专家名册,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每年对专家的评标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取消其评价不合格的评委的评标专家资格。
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建筑领域的建设模式也更加地灵活多样。实行招投标制度的意义在于通过招投标引进竞争机制,缩短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保证公平竞争、激发市场活性等等。为了使招投标制度在建筑工程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要不断地总结经验,理清思路,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亚洋,薛超.加强对招投标机构与评标专家的监管[J].理财.2012(09)
关键词:合同管理;技术管理;建筑工程项目;项目施工
国家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相应的建筑体系也不断地完善,针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也展开了更加系统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目前在国内建筑行业中,工程项目在合同管理以及技术管理中还存在着非常大的漏洞,有效的进行查缺补漏,将更加有利于建筑项目的顺利完工。
1合同管理和技术在管理概述
1.1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
合同管理是项目施工过程中最具核心内容,合同中涉及了有关项目开发商、项目承揽、项目工期、项目环节等内容,有效的对合同进行管理可以准确应对施工事件,像是延误工期处理情况、超出额定施工费用、施工质量验收不合格等。这些问题都关系着整个建筑项目是否顺利完工,所以在合同中必须进行细致化说明。如果说有效的合同管理是统筹整个项目顺利开展的,那么关系建筑项目顺利运行的关键就技术管理系统了。作为整个工程时间推进的保证技术管理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工程是否能如期保质保量的完工,这与建筑企业的成本将会直接挂钩。
1.2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合同中涵盖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工人管理、项目完工细节等在施工过程中的各方面。技术则是支撑项目建成的关键,良好的技术管理能很好的把控整个项目的进度。由此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是相互管理,相互制约的。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顺利的落地,需要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以及技术分析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再考虑在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像是安全性、规范操作、人员管理等,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具有法律效益的合同。而这就是最常见的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之间的衔接点。合同是确保签订双方利益的利器,技术则是提高利益的重点。良好的技术能够创造工程施工的亮点,合同则可以合理规避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两者相互作用确保企业的利益。
2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2.1合同的条款不明确
合同具有法律效应,里面的每一项条款都拥有相应意义,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中,就经常由于合同条款不明确,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无法找到责任人的情况,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严重者则将导致项目停运,延误工期,成本超值。解决办法:最大程度细化合同条款是合同双方保证自己权益最有效的方式。另外在签订合同时,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估,采用规范化的合同格式,在制定关键的成本、工期等条款内容时,需要双方达成一致,并且由专业的法律人士进行审核,确保合同的合法性。
2.2合同缺乏基本执行力
制定合同是为了保证签订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双方的义务进行了约束,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单方/双方不按照合同履行职责的情况,而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归根还是由于违约条款的不明确或者是责任过轻导致的。解决办法:明确违约条款细则,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项目施工进展跟进,按照合同上的条款对施工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约束。2.3合同管理系统不完善项目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系统存在合同管理制度不明确、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经常出现一个合同问题,很多部门同时进行解决、复查情况,合同管理职责不明确。另外在职的工作人员由于不具备基础的法律常识,也会影响整个合同管理系统。解决办法:在企业内部制定明确的合同管理制度,各部门职责进行划分,引进合同管理方面的人才,增加岗前培训内容,定期组织相关法律的学习,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
3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3.1技术管理人员缺乏主观能动性
技术管理的工作人员负责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指导、制定安全技术方案以及建档归类内部技术资料。由此可以看出技术管理人员的效率直接影响了技术管理工作的进行。目前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施工人员不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指导,或者是在岗无法给出合理安全技术方法的情况。这两者不论是谁出现,都能让建筑工程项目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而没有系统的整理技术资料,则意味着在应对突发的技术问题时,技术管理人员无法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影响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解决办法:无规矩不成方圆,技术管理人员需要明确的管理制度,建设专门的管理部门,针对项目的技术管理进行系统完善的建设。对在岗人员有统一的调配,明确职责,确保工作质量。对重要的技术资料,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整理,以防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突况。另外为了激励技术管理人员,企业内部还可以进行优秀员工的评比,明确奖惩制度。
3.2技术管理重复性工作过多
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可能会出现很多次的技术管理问题,其中包含很多同类型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由于技术管理没有系统的总结完善技术问题,导致每一次出现都需要从头再来,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对于企业来讲这样周而复始的工作内容,降低了利益的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解决办法:首先作为企业要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这一环节,明确其重要地位。对每一的技术问题进行规范化的整理并总结,专题小组跟进并优化技术问题处理方法,同类问题归纳建档,缩短处理技术问题的时间,增强业务人员的技术能力,提高整个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
4总结
国家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相应的建筑体系也不断地完善,经过研究证实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是确保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他们也是在市场开放前提下确保企业利益的重要内容。通过明确合同内容、最大程度细化合同条款、制定明确的合同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以及注重技术管理总结的方式,可以解决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
作者:段志勇 单位: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泰和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郑慧平.项目施工中的合同管理与技术管理[J].交通标准化,2014(04):135-137.
三峡工程自1993年开工进入施工准备阶段以来,总公司加强了对工程招投标、合同及投资管理,制订了《三峡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合同管理的规章制度,从项目的招标设计、招标文件编制、审查以及招投标程序等都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使三峡工程的招标及合同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的管理。
(一)招标管理
首先确定了招标范围。凡属于三峡工程主体建筑安装工程、主要临时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大型施工设备、永久设备、工程监理等,一般都要求通过招标的方式,通过竞争择优选择承包者。
(1)招标方式: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和市场环境,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议标等不同的招标方式。1994年主体工程公开招标的主要项目有永久船闸一期工程、临时船闸及升船机一期工程、左岸1~6#厂坝一期工程以及对外交通专用公路(1993年已招三桥一隧)等主要项目,合同价总计10.2亿元。
(2)招标设计:凡需招标的项目首先应有招标设计。招标文件由负责技术设计的设计单位承担,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说明、技术规范、图纸及招标预算。主体工程项目的招标设计主要由工程技术部组织审查,计划合同部等有关部门参加。
(3)招标文件:招标设计完成后,进入招标文件编制阶段。招标文件编制前需根据招标项目的设计深度、工程施工难易程度及地质条件、外部环境等因素确定编制原则。即是总价合同还是单价合同、采取何种招标方式、材料供应的方式、预付款和工程价款支付的规定、合同变更和合同价调整的规定、风险与保险的规定,以及对监理工程师的授权规定等等。对于设计深度,要求达到能准确确定工程项目和工程量;技术条件简单,合同期不超过一年,适用于总价合同,且合同期内一般不予调价。
(4)标底的编制和管理:标底由计划合同部组织编制。较大项目的标底报总公司领导审查。标底编制应依据下列原则:①工程项目划分及工程量均与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报价表相一致;②采用招标时的物价、人工费、其他费用水平,施工方案、工期和强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根据实际技术水平和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③招标预算是编制标底的依据,根据市场经济的法则进行适应优化;④施工利润、税金、保险费按有关规定列入标底;⑤标底在开标前妥善封存保管,评标时交给评委会作评标参考,使用后收回妥善保管;标底的编制、审查、保管,尽量减少经手人员。为防止泄密,在标底管理上采取措施,接触标底的处室不参与开标前的招标工作,负责招标工作(如承包商资格审查、发售标书、答疑等)的处室不接触标底。
计划合同部在招标工作中主要对经济条款和商务条款负有全面责任,并侧重于合同变更、合同价款调整、预备费的使用规定、索赔的规定、风险与保险、取费标准的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合同管理
计划合同部是总公司合同管理的归口部门。按照总公司招标项目的分工,构成概算投资的工程承包合同,包括建筑安装承包合同、设备采购合同勘测设计合同、工程监理合同以及专项费用支付合同(咨询、环保、供电、委托管理等)均由各部门领导签字后加盖总公司合同专用章,由计划合同部统一编号、分类,按月汇总。
合同的实施:招标项目确定中标单位并授标后,主要由工程建设部主持合同的谈判及签约,计划合同部、财务部、物资公司、设备公司等有关部门配合,由工程建设部组织合同项目实施,并按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及时提供业主应提供的场地及施工条件,并帮助协调解决与地方及其它第三方的关系,物资公司按规定的品种及时供应物资设备,监理工程师在总公司授权范围内监督合同实施。1994年工程开工初期,坝区征地移民工作任务繁重,尽管地方政府尽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左岸三大标(永久船闸一期、临时船闸及升船机一期、左岸边1~6#坝段一期)和对外交通专用公路等主要工程项目在合同实施初期都不同程度地因征地、拆迁、供水、供电等影响工程进展。
【关键词】 合同履行; 预算管理; 有效结合
一、企业简介及管理工作实施背景
河北电力设备厂隶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是河北省电力公司的分公司。1969年4月建厂,作为原国家电力工业部机械制造局50家骨干电力机械制造单位之一,多年来为电力工业生产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产品服务。近两年电力设备厂实施产品结构调整转型,2011年产品全面转向电网产品,总体订货跨进亿元规模,实现做大电网产品的第一步。但企业各类资源在适应电网产品快速增长趋势上还存在短期难以解决的客观矛盾。在预算管理方面仍面临着很多矛盾和问题:1.企业无法有效地分配各类资源。具体体现在合同履约滞后,对市场开拓无法提供有效保障。2.预算管理是静态的,基本上是“财务部的全面预算”,而不是“全员的全面预算”。各部门及员工自主参与预算执行控制管理的积极性不高。3.无论是合同履约滞后还是预算执行不及时,更多的是事后分析,而非过程跟踪、监控和管理。无法做到提前防范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堵塞漏洞。预算执行分析评估只能与阶段预算比较,预算执行无法实施动态管理。4.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类信息数据分散,没有形成全面、有效的信息流共享,生产组织及经营管理决策缺乏畅通的信息支持。
二、“合同履行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管理工作描述
企业如何在逆势中崛起?如何构建一套高效的管理体系?如何用标准化方法解决问题?
以企业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并结合企业实际将“合同履行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是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
作为市场化企业,合同是收支预算编制的前提,而合同的履行状况直接关系到预算的执行情况。合同的履行,标志着合同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化,合同也正是通过一系列动态的过程最后固化为合同利益。合同履行开始后,是合同管理的最艰难阶段。合同履行的监督工作就是防范问题、发现问题、堵塞漏洞,而防范是重点。如何将监督的“关口前移”,使问题被提前发现并化解,以保障合同正常履行?产品结构调整后,如何有效地调控资源,进一步发挥预算管理的引领和调控作用,努力实现预算管理由静态到动态的突破?我们将合同履行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以预算实现为目标,切实加强合同履行过程跟踪、监控和管理。通过对合同履行的监控与召开预算分析会,将预算执行落实到各部门、各环节,形成全面的预算责任体系,确保预算执行到位。经过不断摸索、钻研和创新,全面预算动态管理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逐步向全员参与、全时段控制的目标迈进。
三、“合同履行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具体实施方法
作为成长期的企业,年初以销售预测目标为起点,分别编制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利润预算、现金预算等表格。以销售收入为主导指标,以利润和现金回收为辅助指标。而日常通过合同履行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以保障企业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一)建立以“合同履行”为载体,全员参与、全程控制的预算管理体系,实行预算执行的实时动态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
1.市场营销部具体负责合同履行的过程管控,具体职责:(1)负责订货统计工作。每月月末要更新信息系统数据。对于交货期等合同变更后的内容要及时反馈和更新。(2)做好合同履行过程的管理,每月梳理合同的履行状态。(3)严格按合同交货期做好下月收入的预测,对于不能按期实现的收入,要在预算执行分析会上说明原因,相关部门协调解决。(4)重点解决入库产值与预算收入差异问题。如与用户沟通解决已入库或已发货而未开票的问题。
2.财务部负责预算管理过程管控。具体职责:(1)负责制定分月收入预算进度表。(2)负责分析产值与销售收入进度匹配情况。(3)负责审查各业务部门的收入预测表及合同履行情况表,汇总编制全厂预算管理报表。主要包括合同履行及损益预算执行情况多个表单。(4)每月负责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以日常管理、检查与月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控制,以保证合同的履行及效益的实现。
3.生产部具体职责:(1)负责制定分月产值进度表。(2)负责分析产值与销售收入进度匹配情况。
4.相关部门具体职责:积极参与预算管理,认真分析影响合同正常履行的直接或间接因素,重点查找影响收入按期实现的工期、质量、发货、售后服务等问题。
(二)每月各部门通过编制“合同履行与预算管理”专业管理系统的多个表单,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具体设计为三张合同履约状态统计表及五张预算管理附表,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依据。
1.合同履约状态统计表
统计合同基本信息及预算、产值实现时间。主要有合同编号、客户名称、产品名称、数量、价格、订货时间、交货时间、实际需求工期、预算实现时间、产值实现时间等内容,同时揭示预算执行差异。通过监控合同是否按期投产、是否按期完工、是否按期发货、是否按期实现收入来提示是否有工期原因、用户原因、质量原因造成预算的差异。
2.预算管理附表
(1)上月预算执行情况报表。分析月度收入、利润完成情况。
(2)利润预算表。对下月及全年预算实现情况进行预测。
(3)下月收入预算明细表,每月安排、统计收入预算明细。
(4)订货及预算情况相关统计。统计已有订货及预算实现情况。
(5)已入库未开票明细表。分析预算未曾实现原因,并落实责任人。
(三)每月月末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
以日常管理、检查与月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合同、预算、产值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以保证合同的履行及效益的实现。企业日常通过执行“设置预算/修改预算、记录实际结果、预算与实际结果对比、必要时采取控制措施”等四项行动来保证在预算过程中有可靠的控制行为,从而实现监控预算。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预算管理,认真分析影响合同正常履行的直接或间接因素,重点查找影响收入按期实现的工期、质量、发货、售后服务等问题。这将使合同履行的监督的“关口前移”,使问题被提前发现并化解。通过加强合同履行过程跟踪、监控和管理,来防范问题、发现问题、堵塞漏洞。
四、借助信息平台实现“合同履行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流程固化”
初步构建“合同履行与预算管理”信息管理平台。针对企业实际特点,设备厂自行构建了“合同履行与预算管理”信息管理平台,使合同履行与预算管理流程固化。根据预算执行数据的特性,初步建立了合同履行与预算管理数据库和多个数据表,开发了预算执行数据上传及维护接口,规划了各职能部门的数据访问权限以确保数据安全性,并建立各职能部门合同履行与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工作表,实时监控企业合同履行与预算执行情况。信息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合同履行及预算执行的明细、汇总及对比分析数据为企业生产组织及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全面、动态的信息支持。
(一)“合同履行与预算管理”信息管理平台简介
1.首页界面(如图1所示)。
2.“合同基本情况”界面(如图2所示)。
3.“预算执行及合同履行情况”界面(如图3所示)。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使用方法
1.基础数据的填报。每月由市场营销部根据新增订货情况填报订货统计信息,主要有合同基本信息及补充信息。有合同签订日期、合同到期日期、合同金额、预计边利率、产品类别、产品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对方单位、回款方式、预付款、货款、质保金、履约保函的金额及预计实现时间(如图4、图5所示)。
2.合同履行状态统计表的填报。日常做好合同履行过程的管理。每月要更新系统数据和信息,特别对于交货期等合同变更后的内容要及时反馈和更新。每月月末由市场营销部根据合同履行状态填报。每月清理合同的履行状态,分为未投产、未完工、已完工未开票、已发货未开票、已开普通票未交用户等(如图6、图7所示)。
3.财务部按照输入合同的各类信息编制出多个管理报表,提供合同履行及预算执行情况的各类信息。主要依据“合同交货期”与“实际交货期”的比较来检验合同的履行情况和预算的执行情况。
五、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合同履行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流程固化”,实现了预算管理由静态到动态的突破。财务部、市场营销部、生产部等建立以“合同履行”为载体,全员参与、全程控制的预算管理体系。通过管理体系的流程固化并有效运行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1.通过合同履行及预算执行等信息动态的展示,实现全面、有效的信息流共享,为生产组织及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畅通的信息支持。通过对合同履行情况的梳理,通过对预算报表的编制,使原有的订货、投产、入库、发货、开票以及收入实现、预算分析等各类分散于各部门和各环节的信息有效的衔接。
2.能够有效地加强内部控制,协调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改善物流和资金流,真正实现“大营销”理念,从而最终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1)合理组织生产,保证工期,使技术准备、物资采购、分厂生产等生产组织更有依据。比如合同变更等市场信息的及时传递对生产组织的重要性。(2)使资金统筹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3.预算管理向全员参与、全时段控制的目标迈进。将预算执行落实到各部门、各环节,形成全面的预算责任体系,实现预算的动态管理,确保预算执行到位。(1)原预算、产值进度及缺口主要与时间阶段预算比较,现在可以按合同的履行实现预算、产值的动态管理。(2)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揭示与解决问题更有依据。如财务部的损益分析、生产部的工期分析、质量管理部的质量分析都可以依据合同履行差异与预算实现差异展开。
4.变事后分析为事前防范与过程控制。通过加强合同履行过程跟踪、监控和管理,来防范问题、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对于履约滞后或预算执行不及时的合同项目进行重点监控和管理。做到提前揭示问题与矛盾,及早防范风险与解决问题。
六.持续改进
1.不断完善合同履行与预算管理系统。从精细化管理出发,深化、细化预算管理,拓宽预算管理的空间、细化预算的内容、完善预算管理的手段、监控预算执行过程,发挥预算的预测、监控、分析、修正等作用,确保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合同;造价纠纷;处理
前言
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量与规模均发生了质的变化,快速向高大方向发展。随之产生的围绕工程造价计价方面的矛盾或纠纷随处可见。究其原因,几乎无一不与工程合同管理有关。工程造价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正是以合同约定为依据而实施计价管理的。全面贯彻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旨在将工程计价融入市场竞争机,使之更有助于工程计价控制,有利于维护项目参建各方的合法权益,真正提升工程建设效益。与此同时,对工程施工合同及合同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密的要求。从拟定合同条款、合同签订至合同执行,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才能为实施工程造价管理,消除造价纠纷创造条件,确保高效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
一、紧抓工程合同管理,以有效管理工程造价
建设工程造价,对于某个工程项目而言,是指将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在建设期预计或实际支出的建设费用。包括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而本文所说的工程造价,不论对于建设方或是施工方,主要指建安工程造价。其中,工程的承包价则集中于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签约过程中形成与确定。在工程招标与评标活动中,无论采取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还是选择综合评估法评标,都将围绕工程造价展开,选择满足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和实质性要求的合理中标价为合同价载入建设工程合同,确认了某工程最原始的工程造价根据。工程合同所涵盖的工程计价方法、工程价款拨付、调整与竣工结算等全部的管理内容,形成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计价的重要法理依据,支撑后续施工全过程的计价管理。对控制工程造价、迅速有效地解决计价纠纷,均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作为发承包人为完成约定的建安工程产品、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经济合同,其主要内容是约定工程合同价款。合同条款是招标文件的核心内容,攸关合同主体各方利益,招标人在拟定招标文件中必须高度重视合同条款的编制质量,充分满足我国现行招标投标法、清单计价规范等法规要求,按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依照各工程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合同类型。发承包人应结合工程实际、自身条件及市场因素,本着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以严谨、周密的作风,重点商量约定涉及工程造价的计量计价、工程计价定额、合同综合单价调整、设备材料价差调整、变更签证、调整结算等最易产生争议或纠纷的条款,明确约定计价调整范围和调整办法,明示承包双方各自应承担的风险范围与风险比例,在合同专用条款中一一载明,以加大合同的可操作性。而不能掉以模糊,给执行合同增加难度。不得隐含索赔条件或隐藏漏洞。不得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或违背中标人意愿的合同,从源头上杜绝纠纷隐患。约束承包双方各尽其责,确保工程合同的有效实施。
二、避免或減少造价纠纷,完善合同管理是关键,
承包双方在签订合同前,对合同条款的酝酿、洽商等准备工作是确保合同内容的完整和有效履行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工程建设项目所具有的施工周期长、环境地质条件差、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材料多样等特性以及市场因素影响,势必给工程合同管理带来挑战。当原有的一些合同条款与工程计价实际需要不相适用、或意愿表达有差异,在执行计价过程中可能存在争议时,则应结合原合同条件进行补充或调整,以进一步完善合同,深化合同管理,避免因合同管理缺失而引起造价纠纷。
由于原合同条款不足或疏漏、前后不一致或因工程项目变更调整等原因导致同一合同条款有不同的解释,将影响造价控制或工程计价并可能产生纠纷的,合同管理方可以启动合同动态管理程序,及时汇同合同当事各方沟通协调,在原合同框架内,结合实际,根据需要,采取补充合同、协议或会议纪要、说明等措施延伸合同内涵,逐步充实合同和完善合同管理,对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合同管理难或执行合同难的问题与计价纠纷,是十分紧迫和需要的。对合同条件的适时调整充实,同吋也兼顾扩展控制工程造价及计价依据的完备性,更有利于日后的相关计价纠纷处理。
三、充分依据合同约定,合理处理好造价纠纷
工程合同管理,其主要职能是约束合同当事人各方的经济行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最大化。其中,根据合同约定条款,妥善处理工程项目建设中产生的各类工程计价争议,是合同管理服务于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近年来,我国致力贯彻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实施了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为主要的工程计价办法改革。按计价规范的解释,工程量清单应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依据和办法;建设工程设计文件、有关标准、规范、招标文件及其补充;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施工方案等相关资料编制。“工程量清单必须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而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无论是招标人编制的招标控制价格还是投标人投标报价,均应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有关要求,结合相应计价依据进行编制,且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采用综合单价计价。综合单价包括了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或措施项目所需的除规定费用和税金以外的全部费用,同时包含一定范围内的风险。在清单计价规范“工程合同价款的约定”条款规定: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宜采用单价合同形式。即合同约定的工程价款包含的清单项目综合单价在约定条件内固定不调整,而在约定条件外允许调整,但调整方式、方法应在合同中约定。这就是说,对于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准确、完整的工程量清单是投标人准确合理投标报价的基础,投标报价的重点是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的确定。完整合理确定综合单价的前提是严格执行计价规范、正确描述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我们根据清单项目特征进行列项组价,再回过头来复核清单项目特征,确认综合单价完整组成。如果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清甚至漏项,错误,就必定引起施工过程中的更改,都会引起争议,产生计价纠纷。因此,完整准确的清单项目综合单价才是最终形成合同协议书签订时的合同单价,它在合同约定内是固定的。
当然,清单的准确、完整性责任在于招标人。而在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组价中产生漏项甚至错误的责任则在投标人了。划清了责任,才能积极消除纠纷隐患,有效管控计价纠纷。分清是非,得以妥善外理分歧或纠纷。
(二)、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另一最容易引起计价争议的表现为如何合理分摊价格风险和执行风险比例。现以材料、设备采购为例,材料和设备采购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大,其比重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于钢材、水泥、砂石等用材份额大,价格高昂、主要受市场物价波动导致的价格风险,按照风险共担和合理分摊原则,由发承包双方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结合施工阶段实际来商定各自应承担的风险内容及其风险范围或幅度,在合同中界定和明确,而不能要求所有风险都有承包人承担或承担无限度风险。业主与承包商均应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及时掌握最新的施工情况和材料价格走势,结合分析已有的价格资料积累或同类工程价格管理信息,对材料。设备采购予以准确合理定价。同时通过跟踪服务,约法三章等措施,规范合同管理不留活口。着力扼制有约不遵、有法不依的行为,杜绝工程计价争议苗头,控制工程造价。
(三)、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工程变更而导致变更签证或索赔,是最常见、最容易产生计价纠纷的突出因素。有变更必有签证,必然产生索赔。索赔主要为工期、费用两个方面。无论设计变更或其他变更,必然影响工程造价的相应变化。由于变更工程计量和计价方式多为业主和承包人的争议焦点,在此,笔者以为,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积极防止发生计价纠纷,应当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上下功夫,增强变更事件预测控制。从深入细化施工图设计着手,力求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内容少变更甚至不变更,更要防止盲目变更。对发生了的变更应当迅速落实变更指令,缩小因工程变更而造成的损失。在合同中,应对可能发生的变更,详细而明确载明变更的计价方法、定价原则、取费标准等内容,并界定变更责任,强化合同约定管理,预防产生扯皮或争议。对于影响不大且变动价款数额较小的项目变更,可经发、承包双方协商签证,快速处理争议;而对于影响工程计价较大的变更,如建筑结构变更,还需经过设计方的书面确认后,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约定,由甲乙双方协商落实工程价款变更。
由于设计变更或其他变更而产生的索赔。必须查明索赔性质。索赔责任,通过合同约定的有关条款理赔。在实际工作中,“索赔”是双向的。在我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通同合同条款中的索赔既包括承包人向发包人的索赔,也包括发包人向承包人的索赔。对于非自身原因或过错而造成的工期延误、费用损失,理应向责任方提出要求补偿损失的权利要求。这也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的环节,必须对索赔和反索赔进行研究,将索赔条件写入合同,支撑具备正当索赔理由的索赔纠纷事件获取充足证据得以合理处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合同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工程造价。而有效实施工程价款计价管理,防止计价过程中产生计价纠纷与合理处理计价纠纷的基础在于高效的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同样是一把多刃剑,只有强化和完善合同管理,不断总结积累,丰富管理经验,才能为控制建设投资,扶正工程计价秩序、避免或降低造价纠纷直接、及时提供充足的法理依据,通过协商、调解等办法妥善解决计价纠纷。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为工程项目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工程、物资采购 招投标 合同管理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目中工程、物资采购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是项目实施阶段约束承、发包双方行为的法规性文件,也是承、发包双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履行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增长,大家都能认同招投标及合同管理是建立和维持良好建筑市场中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同时它也在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采购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目前招投标工作相关法规还很不是很完善,加之一些思想观念及管理体制存在的深层问题,使得工程、物资采购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中还存在这一些问题。
一、工程、物资采购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关系
(一)工程、物资采购招投标工作
工程、物资采购招投标,是应用技术、经济的方法和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的作用,有组织开展的一种择优成交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在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行为中,招标人通过事先公布的采购和要求,吸引众多的投标人按照同等条件进行平等竞争,按照规定程序并组织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方面专家对众多的投标人进行综合评审,从中择优选定项目的中标人的行为过程。其实质是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最优的货物、工程和服务。
通过实行交易公开,给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赋予了极大的透明度;鼓励竞争,防止和反对垄断,通过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最大限度的实现投资效益的最优化;通过严格、规范、科学合理的运作程序和监管机制,有力的保证了竞争过程的公正和交易安全。
(二)合同管理工作
合同是指工程建设的承发包双方以完成该工程、物资采购为目的,明确双方权力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既是明确双方关系的法律文书,又是解决纠纷的法律依据。具体地讲,管理部门对合同管理工作包括:审查双方当事人主体资格、招标文件中有关合同条款以及承包合同文本,监督双方签订、履行承包合同,定期检查合同的履约情况,及时调解合同纠纷,指导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采购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
(三)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关系
招投标管理机构实施监督工程、物资采购招标投标活动,对后续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工程、物资采购招标投标与施工合同有着密切的联系。
1、因为工程、物资采购招投标的过程是合同谈判和订立的依据,就是双方当事人的确定权利、义务的关系。
2、从市场交易行为看,招投标的过程,双方还没有建立依托法律的交易关系,这个关系只受有关招投标方面法规的约束,只有定标后,双方签订了合同,这种交易行为才通过合同这种形式被正式确定下来,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3、从招投标的跟踪管理和评价招投标是否成功的角度看,也只有通过监督检查双方对合同各项条款的履约情况来体现。从相关部门制订的工程、物资采购招标文件范本及工程、物资采购合同文本中看:招标文件包含合同主要条款,而组成合同的主要文件同样包括招标文件,两者互为主要内容,这就更进一步说明它们之间的不可分割性。
二、合同管理在招标投标中的作用
(一)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相脱离给工作带来的弊端
过去,由于我们对合同管理在招投标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招标办公室只管审查招标文件、标底、监督开标,合同科只管审查合同的签订、履行,两者互不联系,结果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二)合同审查的必要性
前几年我们没有建立合同正式签订前的审查制度。在进行合同审计时发现没经审查的合同存在着许多许多问题,由于签约行为的不规范,引发的工程质量、工期、资金等方面的违约现象出现,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三)正确处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不但管理部门要正确处理好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关系,还要向各部门宣传如何看待这二者的关系,只有将两者密切地结台起来,才有利于招投标工作及合同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当前招投标工作影响合同管理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各地在这方面的探索实践都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招投标工作与合同的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两大部分,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分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招标文件背离示范文本
招标文件是中标单位合同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有一些业主存在着占优势地位的心理,往往在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在招标文件或施工合同中去掉范本条款,自行附加一些霸王条款,或者通过条款内容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将工期提前,不计赶工措施费;提高工程质量等级,不计工程质量奖,不计材料差价;工程价款一次包死,不计风险包干费,甚至设置复杂的计量程序等,使最终签订的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与国家正式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出现较大的背离,从而为施工合同的履行带来很大困难。
(二)合同中语句歧义
由于工程、物资采购合同条款多、文件涉及面广,其中矛盾、错误、两义性问题常常难免。施工企业为了达到中标目的,往往对施工合同不加细致研究,最终与招投标文件中相应的合同条款已相距甚远。究其原因,一方面,施工企业常常过分迁就建设单位,不计成本,违心地提高质量等级、压缩工期,或低于建设成本承包工程,使得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合同执行必然受阻,导致工程、物资采购施工合同履约率低;另一方面是施工单位不重视,认为合同只是一种表面形式;或因与建设单位的沟通不够,造成在合同文字表述上的矛盾、错误和两义性语句大量出现;甚至一些施工单位被迫有意使然,待事后通过“沟通”解决。
(三)招标文件的编制主要是由招标机构承担,承包合同管理由监理单位承担,造成招标工作和合同管理的脱节。
在承包合同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监理工程师未参与招标工作,不熟悉招标文件;另一方面由于编制招标文件的招标机构不参与合同管理, 招标机构只负责招标文件编制,未必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招标文件的编制水平很难提高,如果合同不准确、不全面,会给施工中进行合同管理造成很多困难。合同是管理的依据,合同不完善,执行起来随意性大,给工程合同变更和索赔带来很大的隐患。许多工程在完工之后,工程实际与原来招标文件合同已大相径庭,违背了招标单位在招标时的初衷,损害了招标人的利益。
四、解决办法
(一)、合同管理与招投标配合
1、参与招标文件的审查
合同管理人员参与招投标文件的审查,配合招标共同审查工程、物资采购施工招标文件。
2、参与招标活动的全过程
配合参加开标活动,在开标会上,作为合同管理人员参加开标,全面掌握招投标中的第一手资料,将更有利于合同的审查,使合同更具有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3、参加现场勘察
参加现场勘察,了解现场情况,是因为在合同中有诸多条款是涉及到施工现场条件的,合同管理部门掌握一些现场情况,有助于调解合同当事人的不同意见,起到协调关系、达成一致意见的作用。
综上所述,合同管理与招标投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两者互为依托,相互作用。两者密切配合,对管理好建筑市场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预算;研究
建筑工程合同作为施工的依据,以及验收的凭证,在权利与义务双方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预算对于工程造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范、验证、合理的建筑工程预算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与施工过程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严格、明确的规定建筑招标方和建筑投标方双方的权力及义务,是建筑工程建设开始的基础及依据。也是工程招标单位最后对工程进行验收的凭据。因此,建筑工程预算对于整个工程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工程预算公里机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西方国家下面何必我国工程合同预算体系还在这十分严重的不足,对建筑工程建设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首先,在建筑工程招标阶段。在建筑工程的招标阶段,很多企业的建筑工程合同预算法律意识观念比较淡薄。在建筑工程预算工作中队员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受熟人社会的影响以及腐败现象的存在,导致了在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现象。有的公司企业在建筑工程招标的阶段为了使企业单位中标,采取贿赂等非法手段,取得了建筑工程的建设权。这对建筑工程合同预算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工程的支付方式和建筑工程的造价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其次,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在建筑工程投标的过程中由于招标放缺乏对投标方具体的资质的审核,对具体中标企业的资质了解不清。导致了中标公司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盲目投标,这样也导致了建筑工程合同预算存在盲目性。因此,在建筑工程合同预算中,存在着没有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现状,严重的影响了建筑工程合同预算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最后,在建筑工程竣工后,由于在合同建立的伊始,建筑工程合同的预算缺乏科学与和准确性,导致了在工程竣工计算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建筑工程的变更以及图纸审核等诸多方面没有进行综合的考虑,以及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不合理性,导致了在建筑工程预算以及最后的结算上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
2 建筑工程预算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合同预算的制定缺乏科学性
建筑工程合同预算的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造价的制定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在进行的建设的过程中,因为意外需要增加的建设的建筑物的如何估价。建筑工程合同预算的制定直接关系到对工程造假的严格控制,避免在结算时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同时在合同制定的过程中,要注意把原材料可能涨价的因素计算在内这需要双方在合同的制定过程中进行磋商。一般来说,建筑工程合同预算的调整只针对,主要建筑材料进行调整,调整幅度大于 10%,费用的89% 要有建社单位承担,建筑单位承受涨幅的 19%。
2.2 建筑工程的预算编制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合同预算的制定的过程之中,预算人员,缺乏对建筑工程进行实地的考察。对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的研究不够深入。在预算的制定上,投标单位的图纸实施预算,同时度与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缺乏合理的预算。导致了建筑工程合同预算脱离实际状况。导致了所编制的建筑工程合同预算出现漏项和差项等诸多问题,无法真正的预算出建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所要的资金款项。建筑工程合同预算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了很的负面影响。
2.3 建设工程目标的调整给建筑工
程合同预算造成了很大影响在建设进行的过程当中,建筑单位往往会根据具体的建设需要,对建设目标主动进行调整。在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单位为了追求建筑物的使用以及美观的效果,也会主动要求施工单位对原有设计进行一定的突破、改进,这就为建筑工程的预算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造成严峻的挑战。同时,施工单位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本公司的利益需要,也会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建设公司提出变革请求。一般而言,在建设的过程中的变革内容并没有在建筑工程合同预算中有明确的体现,导致了建筑工程实际用资超出了建筑工程合同预算。
3 加强对建筑工程合同预算的控制
1)加强对建筑工程合同预算的控制,首先要使预算人员深入的了解工程。在进行财政建筑工程预算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深入实际,在将实际情况与建设规划相互考证的的基础,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预算。2)要重视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控制,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是整个建筑工程资金投入最多的阶段,它同时也是建筑工程合同的履行和执行的关键性阶段。也是导致了工程实际支出超出预算出现其他情况的阶段。在建筑工程阶段,为了建设质量合格的建筑工程,在本阶段对资金的节约是十分微小的。但是,在本阶段对资金的需求超出了预算的资金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一方面受到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会导致资金投入超出预算的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建设人员的更迭以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调整和变更都会为建筑工程预算造成不同的难题。因此,对本阶段的预算在整个的预算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预算人员要深入实际具体考察,才能作出科学准确的预算。3)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筑工程合同预算是一项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因此,其对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有着十分高的要求。建筑工程预算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十分高,要求建筑工程预算人员能够根据复杂的情况作出合理的财政预算。就此而言,建筑工程合同预算人员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另一方面也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要能够深入实际,对本职工作具十分高的热情。
4 结语
建筑工程合同预算是建筑工程合同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对建筑工程建设具有十分大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合同预算,可以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控制,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招标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建筑工程合同预算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严玲 , 崔健 . 基于项目治理的 BT模式选择分析―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为例 [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12(2).
[2] 张洪林 . 浅谈项目质量成本的控制 . 见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机械疏浚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疏浚与吹填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 . 武汉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7.
[3] 张薇 . 浅谈建筑承包工程中业主指定分包与承包商内部分包的区别[J]. 现代装饰 ( 理论 ), 2012(1).
[4] 严玲 , 尹贻林 . 工程计价学 [M].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3.
作者简介:
[关键词] 合同管理;项目成本控制;施工企业;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005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017- 03
0 引 言
合同确立了相关责任人、实施目标以及明确指出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建筑施工过程漫长而烦琐,施工合同便是每个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行为指南。合同管理的目标就是有效协调并统一参建各方行为,并对规范建筑业交易行为和推动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论文以施工企业为例,探析合同管理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并提出了强化合同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的策略与措施。
1 合同管理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分析
1.1 合同管理是维护企业利益的重要保障措施
在一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旦合同签订,就意味着经济关系的建立。合同是工程项目的灵魂,任何经济行为的发生都要受到合同的约束。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是双方维护权益的依据,双方按照签订的责任各自履行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修改或删除,如若发生上述行为不但不能享受权利,还要接受合同约定的惩罚。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合同实施环境的变化、双方对合同理解的不一致、合同本身有模糊不确定之处等原因,引起合同纠纷在所难免,进而引起的项目成本失控、项目亏损的现象时有发生。
1.2 合同管理是实施索赔的重要前提
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很多, 在与业主方签订施工合同后,就是要及时处理好施工索赔和工程变更准备工作。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有很多,从合同的角度来控制成本是常常被忽略的地方。由于签订合同双方利益的不一致,一份成功的合同可以帮助企业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可以节省成本。施工项目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牵扯到的工作复杂烦琐,由于天气、物价、违约风险等多方面因素的存在,在与业主方签订施工合同后,要及时处理好施工索赔和工程变更准备工作。加强对合同的管理,认真研读合同,对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都要熟记,在合同中寻找和发现索赔存在的可能性。当项目开始实施时,每一日都应将当天的施工实际情况与合同进行对比,研究是否能够获得日期延期或者经济延期。
合同是进行索赔的书面文件,也是索赔成功的必要依据。从承包方与业主方的洽谈到草拟、签订、履行、变更、中止、终止、最终解除都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工程合同的管理渗透在项目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也是开展索赔的前提。合同的签订是合同管理的最初阶段,合同管理的后续阶段对于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轻报价、重索赔”虽然过于片面,但是也从侧面凸显了索赔对于承包方企业的利润影响。成功的索赔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时刻将合同摆放在桌面上,对工程合同咬文嚼字,规避风险,牢牢把握索赔的机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警惕反索赔,避免吃“哑巴亏”。
1.3 合同管理是强化责任成本管理的突破口
在任何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合同是必不可少的。工程建设合同在工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工程合同确定了工程实施和工程管理的主要目标,规定了双方的经济关系,明确了双方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经济责任、利益和权力。
签约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不一致的,是“矛”与“盾”的关系。由于利益的不一致,会导致双方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合同,并采取一些措施维护各自的利益,由此产生经济纠纷,引发利益矛盾。合同是一切经济行为的调和器,它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有了“合同”便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否则就算和监理的关系再好,只要合同上没有标明,也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承包方也可以将自己的项目分包出去,此时,为了避免反索赔的发生,施工合同的条款设立要字斟句酌,每条条款都不应该存在模棱两可的解读。通过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降低由合同不明引发的责任成本,由此实现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利润。
2 强化合同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2.1 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素质
人是一切行为的主体,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是提高工程合同管理的原动力。首先,合同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合同管理需要专人专职,必要时还需要外援的技术支撑;其次,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项目成本的控制与合同管理工作息息相关,应当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工作中;再次,提高项目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让项目合同管理人员参与到整个项目合同实施中去,包括草拟、签订、履行、变更、中止、终止、最终解除。帮助合同管理人员深入了解项目,多多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闭门造车,最终能最大限度发挥所长,帮助帮助项目规避风险,寻找与发现索赔的可能性,降低项目成本。
2.2 增强合同签订的法律意识
当今的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老的国有企业,由于长期收计划经济的影响,法律意识淡薄。有些合同条例非常模糊,责任不清,内容过于简单和粗糙,有些只是象征性的签合同,对其包括的内容并没有多加研究,有些合同出于多方面的原因漏洞明显,涵盖许多不符合公司利益的不平等条款。因此,首先应该从高层加强对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合同管理的角度思考降低项目成本的途径,提高高层对合同管理的认识,加大对合同管理、索赔等问题的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意识,维护合法权益。
任何合同的签订都伴随着风险。充分做好签约准备、定期进行合同检查是查漏补缺、预防风险的唯一方法。施工合同指导着项目施工的进行,在签约之前,高层领导加强对合同的重视,聘请具有法律、估价以及经验丰富的建筑工程师进行参考和审查,做好签约的一切准备工作。合同签订完成,合同管理人员参照每天进行的项目施工情况,对比施工合同,有针对性地发现并提出问题。
加强和培养项目经理部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合同意识和索赔意识,重视合同管理,培养经济意识,才能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和整体管理水平。施工企业要在较低的投标价的施工中如何获得利润,合同的严格管理和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是最根本的管理手段。
2.3 建立健全项目合同管理组织,使项目合同管理专业化
在国外,按照合同进行索赔已经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我国的合同管理发展比较落后,合同签完便高枕无忧、耸之高阁,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国内承包商对合同的管理不够重视,认为合同的管理只是一份细小的工作,不值得花人力和精力去维护,合同的管理不够专业化是合同“备受冷落”的原因。结合国外先进的理论与经验,合同管理不应该只是一份“兼职”,其需要专业人员去维护。包括为合同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撑、对工程进行精细的预算、对经营进行充分的考量以及专业的索赔人员等等。如果本承包商能力有限,还可以聘请外部专家进行合同管理的支持。应该注意到,加快合同管理的专业化对于工程项目的后续施工和索赔都具有积极影响。
2.4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项目合同管理系统
合同不是谁都可以签,建立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体系是加强合同管理的关键要素。一些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机制不健全,合同的签约、管理、审查制度不够完善,合同管理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控制。甚至有些公司根本没有设立合同管理部门,不能充分利用合同规避风险、降低成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施工合同管理机构,将合同管理渗透到项目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明确部门职责,划分员工责任。
2.5 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套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是对合同进行管理的基础。制度规定责任与义务,是无数次理论与现实相碰撞的结果。对于承包公司来说,施工合同规定了施工的工期、质量和价格,是公司索赔的必要依据。当天气、通货膨胀、施工条件等客观或主观原因导致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承包商便可以依据施工合同进行工期或经济的索赔。从合同的制定、审查到最后的归档,每一步都需要专业人员以谨慎认真的态度去处理。建立健全合同制度是签一份好合同的基础,也是后续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3 结 语
施工合同的管理穿插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对每个经济行为的发生起着指导作用。从工程合同管理的角度通过索赔和责任成本管理来加强对项目成本的控制,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强化合同管理对项目成本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施工企业应从系统化的角度,建立项目合同管理组织,健全工程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对合同的管理,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全面提高索赔意识。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煜帆.基于合同视角的施工成本管理及应用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2]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罗建华, 谭海彦.路桥施工子项目合同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82-86.
[4]李艳.合同管理在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中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6).
一、煤炭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在煤炭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合同管理风险指在合同的管理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利益损失或损害存在的可能性。风险贯穿于合同管理的整个过程,涉及到合同管理的各个方面,既存在合同自身产生的风险,也包括外部因素导致的法律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合同标的的实现,同样也制约着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一)合同准备阶段的风险
一是合同策划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策划的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或者业务目标不一致;故意规避合同管理的相关规定,如将需要招标管理或需要较高级别领导审批的重大合同拆分成标的金额较小的若干不重要的合同。二是确定合同对象的风险,主要体现为:将不具备履约能力的对象确定为准合同对象;将具有履约能力的对象排除在准合同对象之外。三是谈判风险,主要表现为:对合同标的、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技术标准、价款的确定与支付方式、履约期限、地点及方式、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争议的解决方式和地点等涉及合同内容和条款的核心部分,乃至关键细节等忽略或做出不当的让步,可能导致企业权益受损;对可能存在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之事项的忽略。
(二)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
一是合同文本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内容和条款可能存在不合理、不严密、不完整、不明确或表述不当,可能导致重大误解等问题;合同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国家产业政策等。二是审核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审核人员未能发现合同文本中的内容和条款不当的风险;虽然发现了问题但未提出恰当正确的修订意见的风险;合同起草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合同审核人员提出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导致合同中的不当内容和条款未被纠正等。三是合同正式签署风险,主要表现为:超越权限签订合同;合同印章管理不当,为不符合管理程序的合同加盖了合同印章;签署后的合同被篡改等。
(三)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
一是合同相对方履约能力降低或丧失的风险。在煤炭经营中,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形势、政策法规、客观环境的变化与影响,与其相关的合同相对方的履约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往往会出现对方履约能力下降或者丧失的可能性,从而对煤炭企业的经营造成影响。二是合同变更或转让造成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应当变更合同内容或条款但未采取相应的变更行为;合同变更未经相应的管理程序,导致合同变更行为不当或无效;合同转让行为未经原合同当事人和合同受让人达成一致意见,使合同转让行为无效;合同转让未经相应的管理程序,导致合同转让行为不当或无效等。三是瑕疵履行带来的风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市场、价格等因素会发生变化,但由于违约责任约定不明或责任较低,违约所获得的利益大于违约责任的代价时,对方就可能降低履约质量或者直接违约,从而给合同履行带来风险。
(四)合同履行后的风险
一是履约完毕后对合同相对方及合同执行情况的评价存在的风险。对合同相对方分析评价客观真实的缺失,给以后合作埋下长期的法律隐患;在合同执行评价中未进行全面与重点相结合,造成评价失真。二是合同归档保管的风险。合同保管不善或丢失,涉及当事人在诉讼中可能面临提供证据不充分不足、不能提供原始证据、非原件证明力不被采信等举证风险,导致不利甚至败诉的后果。
二、内部审计参与企业合同管理的责任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完善企业合同管理、控制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参与企业合同管理,担负以下具体责任:
(一)监督防范责任
内部审计通过参与合同谈判、审核合同文本以及查阅合同履行结果,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分析判断合同管理各个阶段的风险,在准确及时识别合同管理风险的基础上,坚持原则,反映问题,规避防范,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担负监督责任。
(二)总结评价责任
无论是管理审计还是经济效益审计,内部审计都会围绕着经济合同执行情况的评价开展工作。对于煤炭企业合同风险的阶段构成、形成原因、损失程度作出分析,根据不同风险严重程度逐级排序,为下一步的风险处理提供决策基础。内部审计须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具备专业化系统化的评价方法,科学有效地担负起风险评价的责任。
(三)咨询服务责任
咨询服务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功能,也是内部审计转型的重要方向。由于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对风险的相关因素采取措施,识别、化解和转移风险,规避防范,分担和降低风险损失的影响,合同管理风险的应对也同样如此。煤炭企业内部审计应抓住这一转型机遇,积极拓展企业内部咨询服务业务,关注并参与到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的应对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在合同管理中提供帮助、健全管理,更好地履行咨询服务责任。
三、内部审计参与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的路径
(一)重大合同审计制度化
无论是煤炭生产企业还是煤炭贸易企业,其经济活动大都以合同的形式予以体现和实现。重大合同涉及企业的战略规划、发展策略以及经济效益,合同条款众多、金额巨大,稍有异动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建立重大合同审计制度,内审部门既担负起了监督的责任,也发挥了参谋的职能,能够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由事后审查到事前预防的职能转变。
(二)合同风险预警及时化
在对煤炭企业合同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当发现重要的合同风险比如合同主体不具备履约资格、合同相对方财务状况不佳以及诚信缺失、合同个别条款变更后致使合同目标无法实现等情况,内部审计部门应按照审计制度及时提醒业务负责人及公司高级管理者,并在预警的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应对方案,将损失降低到最小,以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合同风险总结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