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体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体能锻炼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B82-0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问题的提出:
1、《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基础,是以学前儿童健康为目标,对幼儿进行健康领域里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教育活动。健康教育领域包涵面比较广,我园专门针对通过体能锻炼这一形式进行研究。丰富多彩的体能锻炼活动,是让孩子在愉悦的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健康发展, 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有效地落实纲要的目标是当前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活动的愿望。
2、幼儿健康包括个体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发展是有机结合。在幼儿期实施“幼儿健康教育”是以实现幼儿身心健康为目标,为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幼儿的态度,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所实施的教育。
3、健康的身体是有赖于良好的锻炼习惯的养成。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形中使得幼儿锻炼的空间、时间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幼儿体质普遍加强的今天,幼儿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幼儿缺乏锻炼人数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娇嫩、肥胖症有增多趋势,参加活动中遇到一些麻烦、困难就退缩不前、失去信心的情况还很多。开展本课题对改善当前问题尤其重要。
二、实验方法与过程:
(一)主要是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游戏、教学等活动进行的自然实验。
采用的实验方法:1、自然实验法2、测验法3、观察法与个案法4、问卷调查法
(二)实验对象
本课题于2003年2月开始——2004年6月止,在本园随机选取叁个中班120名幼儿,分别为实验一班和实验二班、对照班,每班40名幼儿,进行了一年半的实验跟踪。对照班幼儿不参加本课题组织的体育活动,按幼儿园教学活动计划进行体育活动,定期参加项目测试,实验组幼儿按本课题组制定计划组织体育活动。
(三)、研究过程:
1、分阶段进行前、后测试:
观察、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的基本动作,主要包括走步、跑步、投掷、爬、立定跳远、平衡、钻,记录运动成绩。进行家长问卷调查。进行幼儿生长发育指标测试及来园患病记录。
2、实验过程。
遵守《规程》《纲要》精神要求,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保证幼儿每天二小时的户外活动,每周认真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晨间体育锻炼活动,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教学、游戏活动;教师创设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械,并开展创造性的体育活动。在教育研究工作中:教师做好幼儿个案记录、月研究工作小结、课题论文、月教学展示活动。对幼儿进行定期的测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开展活动提供依据。对幼儿常规活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A、加强晨间锻炼活动,从培养幼儿兴趣入手。B、积极开展丰富多彩体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基本动作发展。C 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开展体能锻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三、实验结果数据分析
(一)、生长发育数据分析
1、2003年至2004年幼儿身高体重测查情况变化如表一、二、三、四所示。
表一 03年幼儿身高均值统计结果 表二 03年幼儿体重均值统计结果
表三 04年幼儿身高均值统计结果 表四 04年幼儿体重均值统计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2003、2004年幼儿的身高与体重P值〉0.05,表明这些项目的有差异但不显著,实验班幼儿在生长发育上优于对照班。
2、肥胖症幼儿情况分析:测试中发现对照班40名幼儿中有五位幼儿是属于肥胖症,而两个实验班80名幼儿中只有一位幼儿是属于肥胖症。
3、幼儿血色素测查情况表明:实验班幼儿原血色素11克以下的有9人,锻炼后下降为2人,其合格率为78%。对照班幼儿原血色素11克以下的有4人,锻炼后下降为2人,其合格率为50%。说明体育锻炼对幼儿的营养均衡摄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幼儿体育锻炼活动中,适宜的幼儿体能锻炼,没有造成实验班的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影响。反而,能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质量变化,有效地达到了目的。
(二)、幼儿对疾病抵抗能力分析.
表五幼儿疾病统计表
分析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幼儿易患疾病情况见表五所示: a、对照班幼儿月平均患病人数比率高。 b、对照班幼儿月平均患病天数多。由此可见,通过锻炼,实验班幼儿身体状况比较好,提高了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三)、幼儿基本运动能力分析
前测数据分析
幼儿经过一年体能锻炼后,其基本运动能力得到了发展。对实验班与对照班两组幼儿运动能力在各个项目上差异的T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如表六所示:
表六两组在各运动能力测试项目差异的T检验结果
2003年10月
注:*表示该组的检验是在总体方差非齐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实验结果表明:①、跑、立定跳、摸高、垂吊、跳绳、拍球、攀爬七项的P值在0.01水平上非常显著。从平均数上看,实验班这七项优于对照班。②、投掷、顶物平衡、攀爬各项P值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顶物平衡走从平均数上看,对照班的平均数是6.22、实验班平均数是7.01,此项对照班优于实验班。其余两项实验班优于对照班。③、单脚站立项目的P值在0.05水平面上差异不显著。
2、后测数据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幼儿体能锻炼,对照班与实验班测试结果见表七:
表七两组在各运动能力测试项目差异的T检验结果 2004年6月
注:*表示该组的检验是在总体方差非齐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的基本运动项目的P值在0.01水平上均为非常显著性变化。而且,所有项目的平均数表明:均为实验班优于对照班。
3、前后数据相减所得结果分析
经过大班一年来开展体育锻炼后,将两次结果相减在各项目上进行差异性T检验如表八所示
表八前、后测试相减结果在各项目上差异的T检验
注:*表示该组的检验是在总体方差非齐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①、平衡、单脚站立两组项目的P值在0.01上差异极其显著。 单脚站立项目从平均数上看,实验班比对照班强。平衡项目是从前测的实验班的弱势转为后测的强势,说明变化非常显著。 ②、跳绳项目的P值在0.05上差异显著,实验班优于对照班。 ③、其余各项中,两个班之间的有差异,且实验班优于对照班。
(四)、家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幼儿参加体育锻炼一年多来,家长对此项活动的认识与参与意识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家长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由表九可见)
1、家长从认识态度上加深了对幼儿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认同。
通过幼儿体能锻炼提高了实验班家长对此的认同。a、有86.25%家长认为: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b、有68.75%的家长发现了体能锻炼对孩子有所帮助。家长认识态度与观念的转变是保障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
2、家长认为幼儿经过锻炼促进了幼儿能力的变化。
家长在幼儿自身的发展变化上,看到了参与活动有利于促进其能力的发展。由表九可知实验班家长对幼儿能力的变化看法。a、在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得到发展。b、运动中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提高。c、在活动中幼儿的承受挫折和做事的毅力得到增强。
3、幼儿的行为意志品质有所变化。
表九
从实验班幼儿与对照班的幼儿对比可见,实验班的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意志品质和行为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数据表明实验班幼儿:a、增强了幼儿自信心。b、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c、锻炼幼儿勇敢、大胆的参与体育活动。
4、促进了幼儿开朗向上的性格变化。
加强幼儿体育锻炼有利于幼儿的性格向活泼开朗的方向发展是两班家长共同的认为。
5、幼儿身体状况得到改善。
参与体育锻炼有利于幼儿的身体状况调整。以下几项可见,实验班幼儿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a、实验班幼儿睡眠状况比较好。b、实验班幼儿犯病人数在减少。c、实验班幼儿运动后体力恢复比较快。
6、家长自身行为变化上看。由表十可知:
表十
通过开展幼儿体育锻炼活动,促进了家长配合幼儿锻炼的自主性。a、孩子在家户外锻炼1小时以上,与一年前相比上升了72.12%的家庭。没时间让孩子到户外活动的家庭由41.86%下降为0。b、03、04年对比发现实验班幼儿在户外活动1小时以上的人多于对照班幼儿。
综上所述, 经常性的开展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毅力发展,能够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独立生活能力锻炼。同时也能促进幼儿求知欲、自信心、情感的发展。增强幼儿抵抗疾病的能力,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增强了家长对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并在行为上发生转变。
四、结果与讨论:
一年半以来,将幼儿体质健康的目标物化为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入手,积极地开展晨间体能锻炼、体育教学、体育游戏、区域性体育活动。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从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探索“幼儿基本动作发展与体育活动方式”研究入手。尝试从体育环境的创设以及体育活动的科学化、游戏化出发,运用适宜幼儿发展的各种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幼儿参与锻炼并协调其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幼儿体质健康是行之有效得,并值得推广。
(一)、幼儿体育锻炼全面促进了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
1、全面、科学、合理的组织实施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利用各种体育器材和教师根据游戏需要自制的器材进行游戏,让幼儿在室内外锻炼中,调节身体各部位和动作,从而,达到比较和谐而统一的综合性能力培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锻炼中,幼儿的内脏器官等生理功能得到锻炼和改善,增强了幼儿体质,完善和提高机能;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形成正确姿势;幼儿身体素质得到发展;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抵抗疾病的能力。
2、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如,情景性探索体育游戏——过悬崖峭壁,在活动中,幼儿要重新认识自我,要用敏锐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分析判断,运用语言表达方式与同伴合作,发挥智慧、坚强勇敢的克服困难渡过险境。体能锻炼是在生动愉快的活动进行,它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同时,积极引导幼儿参与体育活动锻炼的好习惯,增强对意外事故的防范。
3、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与个性,增进幼儿心理健康。在体育活动中大部分的活动项目是小组或集体合作进行的,幼儿在活动中与人际交往会产生各种社会,从而发展了幼儿的责任心、同情心、自制力、合作意识等社会性品质,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行为习惯也都得到同步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幼儿所获得的这一些都将使得他们受益终生。
(二)、促进了体育活动科学化和游戏化、自主性发展
教师在研究活动中,根据健康领域教育目标,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克服了以往片面性理解体育教育目标,不能全面的发展幼儿能力;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活动过程的设计缺乏科学性、趣味性,从而造成幼儿对参与体育活动兴趣不浓或运动不到位;存在着动作质量要求过高或过低,运动动作的经验贫乏,动作创新设计能力差等弊端。设计出了适合幼儿发展的体育活动教案、游戏方案,通过循序渐进、动静交替地实施,合理安排适宜的运动量、有针对性地指导动作发展,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充分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幼儿自制了大量的体育运动器械,创设了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乐意参与的体育游戏活动,扩展了幼儿体育锻炼活动内涵,从而为促进幼儿机体锻炼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以及智力和良好个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教师在幼儿体育活动科学化和游戏化中自主性。
(三)、深入贯彻执行《纲要》精神,体能锻炼研究为幼儿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服务。
促进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与观念去研究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理论与行为的转化变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针对健康领域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调整,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案例和幼儿个案观察、分析研究,教师们学会了在研究中了解幼儿,在幼儿发展中提升教育质量。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实现全民健身的教育思想理念,培养家长从我做起,树立起与幼儿园共同协手教育孩子成为己任的观念。家庭、社会、幼儿园互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幼儿体能锻炼研究促进了幼儿园园本化的教育研究水平提高。同时也已成为了幼儿园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
我的做法是:
一、玩中学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为不同学年、不同课型设计了不同的玩法。如在上小班体能课《红绿灯》中,其教学目标是会看信号灯,练习跑的技能,能按规则进行游戏。我先给幼儿布置了一个优雅、舒适的环境,利用信息化技术播放好听的音乐,再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感染幼儿,吸引其注意力并动起来,从而让幼儿在轻松、愉悦、自由的空间中产生学习兴趣,感受艺术美,并做到幼儿与幼儿快乐地协作,幼儿与教师互动起来,大力发挥了课堂教与学的作用。教师要严格遵循《纲要》所需要的:“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所以,教师应从小班做起,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
二、动中学
幼儿好奇又好动,注意力坚持性较弱,他们对色彩鲜明、能动会变、有新鲜感的事物比较容易产生兴趣和学习愿望。就其特点,我利用室外宽阔的游乐场地,创设了区域活动布局,根据每节体能训练课的内容,增加活动区域的情境气氛,发挥幼儿主体作用,让幼儿积极地动起来,既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又让幼儿领悟了新的知识。比如:在中班体能课《彩虹伞》中,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彩虹伞的不同玩法,锻炼小朋友的手指抓握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要有互相谦让、团体合作精神。这个游戏分组进行,我先让6个小朋友围成圆圈,然后出示柔软的、鲜艳的彩虹伞,把幼儿的目光吸引过来,听从口令,鼓励他们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动一动、玩一玩。有的组把彩虹伞当作“风火轮”,转转转;有的组把彩虹伞当成温馨的家,躲躲躲……闪闪闪……藏藏藏;有的组把彩虹伞当成大大的降落伞,使劲地撑,一会儿升起一会儿降落。每次在游戏结束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恋恋不舍的,有时还有淘气的小朋友钻到彩虹伞里不出来,嚷嚷着还要玩儿。
三、乐中学
教师要在课堂中发挥其魅力所在,寓教于乐,实地操作。幼儿体能训练是通过游戏引起幼儿运动兴趣,幼儿可利用正确的姿势动作,自创美妙的形体、花式动作,发展思考能力及创意。它能令幼儿学习群体社会精神,锻炼优良体魄,减轻因脂肪引起的疾病,充满活力地进行日常学习生活及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通过生态课堂的这种氛围,教师应和幼儿融为一体,从中参与、观察、体验、发现、思考、实践研究等。利用形象的肢体动作表演,各式各样的体育用具自由搬动、灵活搭拼,让幼儿自己即兴发挥想象,快乐地游戏,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掌握,会倾听音乐,喜欢模仿,熟记动作。例如:大班体能课《迷你绳》中,活动目标是锻炼幼儿走、跳、蹦、跑,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性,增强动作的反应能力及培养团队的协作精神,在生活当中具有安全意识。在教学设计中我先创设了一个森林防火情境,巧妙地结合了角色表演,用迷你绳当作陷阱,往前挪一步,幼儿就敏捷地跳过一下,随时加大难度。经过教师故事的导入、语言的铺设,达到了游戏的趣味性,结束时幼儿还沉浸在兴奋状态。教师灵活地掌握了课堂的运用方法及技巧,更好地达到了教学效果。
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发现构建体能训练的生态化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切实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倾听能力、模仿能力。
在体能训练课中,必须重视幼儿的观察能力、倾听能力、模仿能力。教师要针对幼儿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体质、不同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来选择不同的体育游戏,营造安全的环境,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形式,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老师不做过多要求。
2.培养了幼儿大胆、奔放的想象力。
大胆、奔放的想象往往是新思路的萌芽,是新创造的原始动力。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让幼儿懂得欣赏,会感受柔美的音乐旋律,促使幼儿不由自主地畅所欲言,即兴表现出可爱的动作,并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已经具备的生活体验,已经储备的形象、动作,进行联想和构思。因此,要加强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以分组的形式表演训练,培养幼儿团结互助、集体协作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练习双脚向前跳,并能保持身体平稳。
2、乐于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3、喜欢参与体育游戏,并体验扮演角色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活动难点:能在间隔距离不等的物体上双脚连续向前跳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青蛙头饰及服装、荷叶、荷花、虫子若干;田埂三条、庄稼地、筐两个;PPT一套;热身、游戏、放松音乐
2、场地准备:布置成池塘与庄稼地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青蛙宝宝做游戏
在游戏情境中幼儿与老师一起热身,分别活动头、上肢、下肢及全身。
二、池塘练本领
1、幼儿选择荷叶,自由地练习双脚行进跳。
2、带领幼儿进入另一个池塘再次进行游戏,增加荷叶间的距离,加大难度。
提示: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3、进行“捉蚊子”游戏,引导幼儿听音乐在双脚跳过程中控制身体平稳。
4、坐荷叶休息,了解青蛙捉害虫的本领。
三、游戏:捉害虫
1、教师提供三条难易不等的小路,引导幼儿观察三条小路,并提出游戏规则。
2、幼儿游戏,体验帮助农民伯伯的快乐。
提示:观察幼儿在“捉害虫”游戏中的表现,及时鼓励。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混龄化运动 社会往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没有相互体贴、照顾的经历,没有互爱互助、相互模仿、共同努力的经历,这不利于发展儿童的集体意识,而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由此可以看出:开展混龄教育可以为幼儿提供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是一种对独生子女性格缺陷的有效弥补措施。
皮亚杰认为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儿童获得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影响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和同伴的交往,使儿童意识到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与伙伴的合作获得的。由此我针对混龄化运动给幼儿社会往带来的提升进行了如下阐述。
一、混龄运动提升幼儿的亲社会力
异龄儿童的交往使幼儿去“自我中心”,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学会助人、分享、谦让、合作等。在户外活动的场地上,四散开来的场面聚集着各年龄段的孩子,即使孩子之间互不相识,但有效通过胸牌的辨识,帮助孩子更快地辨认自己的身份。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往往能摆脱自我意识,主动与人和善交往,主动与人交流。在大年龄段幼儿面对小年龄段幼儿的相处中,我们发现平时格外跋扈的幼儿往往能谦让、懂得分享,同时,通过帮助小年龄段幼儿,使其获得快乐的体验。研究发现,孩子们慢慢地开始具备初步的责任感,慢慢地学会帮助别人、宽容别人。
二、混龄运动提升幼儿的主体性
《纲要》提到,幼儿的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化的活动形式是幼儿乐于接受的。幼儿作为混龄活动的主体,对活动的兴趣直接影响他们参加活动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混龄运动中,孩子们往往自发地组织游戏,设计游戏情节,寻找游戏伙伴,制定游戏规则,面对低结构的游戏材料,他们不墨守成规,而是推陈去新,设计出新的玩法;在游戏化的活动中,教师的退后观察,将自主的权利归还与幼儿,大大调动了幼儿的主体性,使其在混龄运动锻炼各项身体素质的同时,增强创新能力。
三、混龄运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依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所以,幼儿教育工作就是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对于每个游戏来说,相同的游戏对不同的幼儿来说有不同的难度,教师通过适切投放的材料,随自己的能力有选择性地选取,小年龄段的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中年龄段幼儿的操作材料,大年龄段的能力低的幼儿可选择中年段的幼儿的操作材料,从而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混龄化的游戏材料的投放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大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四、混龄运动提升幼儿的自控能力
关键词:体育游戏;幼儿;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007-01
曾经有人说过: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人就是一个文盲;在未来,如果不适应社会生活,那么这个人就不具备创造性。如今的幼儿教育正是为了未来的人才打下基础教育。因此,我们不能够忽视幼儿正能量的发挥。以下,我们针对体育游戏中如何发挥幼儿正能量进行了阐述。
一、幼儿体育游戏具备的特点
1.娱乐性、趣味性
幼儿体育游戏是集趣味、娱乐、轻松、搞笑于一体的活动,正是由于这些特性,吸引了诸多幼儿参与到起重。幼儿体育游戏的成败在于游戏是否具备娱乐性。处于幼儿期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心智尚未成熟,因此,缺乏趣味性或者娱乐性的游戏难以牵动幼儿的心理。所以,在设计幼儿体育游戏时,应当抓准游戏的娱乐性、趣味性。
2.科学性、合理性
作为养成社会人所拥有的行为与规范的前奏,幼儿体育游戏应当注重合理、科学地组织与编排游戏,并且把我好游戏的强度与时间。
二、体育游戏中发挥幼儿正能量的主要途径
1.发挥幼儿正能量――克服自卑心理
在幼儿体育游戏组织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忽视赢和输”,教育幼儿胜不骄败不馁,就算是输,也要将输变为赢,逐渐地帮幼儿树立出“我能行”的信念,这样幼儿才能够明白:输并不是说就没有赢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够获取成功。
为了更好的帮助幼儿将自卑心理克服掉,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尽可能地挖掘在体育游戏当中幼儿的闪光点,少点批评,多点积极评价。通过比较,幼儿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优点,能够对自己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能够通过努力来消除自己的不足之处,增强体育游戏自信心。在体育游戏中,我们应当对自卑、胆小的幼儿降低游戏要求,让其通过努力能够完成游戏,从而帮助幼儿克服游戏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分析引导幼儿掌握克服挫折的方法。
例如:《小小英雄夺红旗》的游戏,每一位幼儿都希望能够成为英雄,但是这个“小英雄”却需要过独木桥、经过地雷区、钻过小山洞才能够抢夺红旗。因此,在游戏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绕、跳、跨等方式,当然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要求其使用跳;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用跨或者绕的方式。这样,无论哪个幼儿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游戏,也能够体验到成功,这样也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2.发挥幼儿正能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体育游戏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开发智力,增强幼儿体能,还能够丰富幼儿生活,培养学生顽强的性格;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运动技巧,也能够促进幼儿骨骼发育。
例如:在《小小蚂蚁搬粮食》的游戏中,主要是将体育活动中幼儿大肌肉发展特点体现出来。在这一个游戏中,主要是让幼儿扮成“小蚂蚁”然后通过“爬山涉水”等场景,从而抵达目的地,从而让学生学会过独木桥、爬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锻炼幼儿的整体动作协调性。最初,很多幼儿对于爬山、过独木桥都有所畏惧,个别幼儿完全不能够自己走过去、爬过去。但是当他们看到其他“小蚂蚁”都过去之后,也在一步一步地尝试,最终将粮食成功的运送到了目的地。这样不仅让幼儿获得了成功,更是培养了他们顽强的性格,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3.发挥幼儿正能量――引导幼儿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幼儿多多动脑
在体育游戏当中,教师不能够再像以往一样只是教会幼儿应该“如何去做”,而是要教会幼儿如何才能够做的更高,为什么我们应该这样做。通过反反复复的体育游戏,启发幼儿创造出变化的游戏动作,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完成游戏。
例如:猫抓老鼠是很常见的一个游戏,但是当部分幼儿熟悉了游戏的方法后,在当“猫”的时候总能够抓住“小老鼠”;在当“小老鼠”的时候,总能够躲掉“猫”的抓捕,显得非常的厉害。在游戏结束的时候,小明说:“小鹏太厉害了,无论怎么样我就是抓不住他!”这时,我就闻到:“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小鹏总能够躲掉你的抓捕呢?”然后,在下一次的游戏中,幼儿就会特意地观察小鹏是如何来躲掉抓住或者是抓捕其他“小老鼠”的,从而找到其中的诀窍,逐渐地越来越多的“猫”、“小老鼠”变得聪明了,幼儿又需要找到更多新的方式来“抓捕”、“躲掉”,这样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还无限地延续下去,这样对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也有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4.发挥幼儿正能量――体育游戏对幼儿社会化的作用
虽然幼儿还处于较小的年龄段,无法正确的认知社会上的复杂事件,但是他们却懂得自己是否快乐,因此,我们不能够忽视幼儿积极情感的养成,要懂得幼儿也是一个有情绪的群体。在幼儿的体育游戏当中,我们也需要让幼儿能够在玩耍当中获取积极情感,能够在玩耍当中培养出合作意识、同情心、责任心等,从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向上的发展。当然,我们知道体育游戏对于幼儿智力开发的作用,在体育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锻炼体魄,还能够让他们在竞技游戏当中体会到成功,也能够在集体游戏中培养团结合作、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才能够找到协作的乐趣。
总之,当今的幼儿教学离不开体育游戏活动,正因为有了体育游戏活动,才能够听到幼儿更多的笑声,才能够看到幼儿更多的笑容。在体育游戏当中,积极地发挥幼儿的正能量,才是当前体育游戏最主要的措施。随着体育游戏的融入,我相信幼儿能够在游戏当中获取更多,也能够在游戏当中找到自己的“一对翅膀”,从而在自由的“天空”中尽情的“翱翔”。
参考文献
摘要: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阅读就是攀登知识高峰的过程。幼儿时期正处于一个人认知能力、情感养成的关键阶段,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重视幼儿的阅读教育。以便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基础认知能力,通过阅读为契机来引导幼儿进行阅读方法、口语技能、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实践技能的提升,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阅读;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129-01
一、重视兴趣培养,为有效教育打好基础
在教育领域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新课改下的今天,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自主性培养。因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身基础知识不断积累、认知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认知度占据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因为阅读是一个需要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他们的阅读范围、阅读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但兴趣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幼儿时期的孩子们自身的学习认知、学习兴趣不高,同时他们自身的学习认知度、学习自制力也相对不足,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更多还是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以便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趣味化、故事化、生活化的素材来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以便能够更好地提升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打好基础。
二、创设良好条件,为有效教学搭建平台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为支撑。在幼儿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幼儿阅读与成人阅读不同,他们对于阅读材料的表现形式、阅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有着特殊的要求。想要做好幼儿阅读教学活动,首先需要我们创设良好的阅读条件,通过阅读材料、阅读环境的构建来为幼儿的阅读活动搭建平台。例如对于小班幼儿要用色彩艳丽、包装精美的图书来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对于中班幼儿要注重阅读材料的故事性、趣味性;对于大班幼儿则要偏重于阅读材料的科普性、阅读内容的科学性,满足幼儿对于世界的好奇、对于自身学习的成就感养成。以便阅读材料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幼儿的不同阅读需求,让幼儿逐渐的爱上阅读、爱上学习。
三、加强方法指导,为有效阅读做好引导
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幼儿基础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是幼儿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不断养成的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着重幼儿的知识积累,忽略他们的学习方法教育,导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与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认识到幼儿时期正处于学生学习能力养成的关键阶段,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对于幼儿进行方法教育,以便能够为幼儿的阅读学习提供动力支持。幼儿由于其自身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有限,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方法不正确、策略不科学往往会遇到各种难题,导致阅读效率低下。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指导,以便能够引导幼儿更好的开展阅读学习。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最基本的书名的认识、目录的认识、页码的认识、读书的基本方法、翻页的方法入手,让幼儿认识到读书过程中的基本方法,提升他们对于书本的认识,以便他们在日后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孩子们养成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坐姿、阅读不良习惯认知。更要引导他们良好的分享意识,例如让他们将自己的图书分享给其他小朋友,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换就能够获得更广的阅读范围。另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报刊、互联网等途径来进行知识阅读,拓展他们的阅读素材,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获取知识的技能。
四、培养思维能力,为有效阅读拓展深度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提升自身综合技能的重要载体。幼儿时期的阅读活动对于幼儿的口语技能、认字能力、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拓展教学的深度,引导幼儿进行阅读材料的深层分析,以便能够通过有效阅读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让阅读教学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教材无非只是一个例子”,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的以本为本,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知识的拓展,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视野的开阔,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知识量,不断的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的时候,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还要结合小蝌蚪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特点认识到各种动物的不同特点,让幼儿能够跟着小蝌蚪成长的步伐进行知识的积累,引导幼儿“以点带面”地进行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
五、开展朗读实践,为有效阅读巩固成果
关键词 幼儿 语言 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duce Children's Passive Wait to Effectively Improve
Children's Language Expression Skills
ZHANG Weili
(Suzhou Wujiang Tanqiu Kindergarten, Suzhou, Jiangsu 215227)
Abstract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activities, language activit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hild's language, which requires children to answer questions, which is positive for teachers answering questions activities, and teachers should make certain reaction to young children's answers. But sometimes, teachers did not handle children's answers well, so that children often do some unnecessary waiting, this will cause children's negative language exchanges habits.
Key words children;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1 案例呈现
镜头一:等
今天上午是陆老师的诗歌《爱妈妈》语言教育活动。活动开始,陆老师出示了四幅图片,让幼儿来观察,说说图片上都有谁。这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认真地观察起图片来,在陆老师的指导下,四幅图片很快看完了。陆老师说:“现在我请小朋友来回答问题。”话音刚落,安琪第一个把手举起来,但陆老师好像没看到她似的,没让她回答,而是让其他小朋友回答了问题。安琪小朋友不情愿地放下了举着的小手。
镜头二:还是等
回答完问题,陆老师借助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教孩子们朗读儿歌。孩子们学说儿歌几遍后,陆老师又提问了。安琪又早早地把小手举起来,并张开嘴巴想说,这时陆老师用眼神制止了她,到嘴边的话就这样咽下去了。安琪这次很不情愿地又放下了她的小手,闭上嘴巴,不安心地东张西望起来。
镜头三:终于等上了
过了一会儿,陆老师终于让坐在那里不再关注学习的安琪朗诵诗歌了。安琪开始说第一句:“小鸟爱它的家”(原句是:小鸟爱绿色的树),陆老师马上打断她的话来纠正。安琪带着颤抖的声音说了第二句:“蜜蜂爱好看的花”(原句是:蜜蜂爱美丽的花),陆老师又立刻打断她的话给予纠正。第三句,第四句安琪小朋友就没有再说下去。陆老师看到这种情况,皱皱眉头叫她坐下,把机会让给了别的小朋友。
试问,这样下去,下次,安琪还有勇气再举手回答问题吗?
2 经典论述
在案例中,提问法是教师在语言活动中经常运用到的,老师的提问一经抛出,该幼儿就会高高举起小手,热切地希望老师能提问到自己。可是老师却总是请几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发言,而忽视了该幼儿说话的愿望。久而久之,班上有像安琪一样的孩子成了永远等待教师点名的被动“交往者”,甚至连被动“交往者”都不愿做。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总是被要求“听”或被要求“说”,时间长了会造成幼儿消极的语言交往习惯。
其实在语言活动中教师不应刻意要求发音、用词多么准确,当很多孩子争着要发言的时候,可以用分组自由讨论的方式来提供给每个孩子说话的机会,让他们的语言交往愿望得到满足。另外,在孩子说话的过程中,有些老师为了要求他们“发音准确、说完整话”等等,而随时打断幼儿的话,这样往往会使孩子在语言交流中受到挫伤。从而幼儿也就失去了交往的愿望,交流行为也就无法产生,更谈不上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了。本案例中安琪小朋友的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没得到老师的支持和保护。陆老师多次打断安琪回答问题,而要求她按照诗歌里的原话回答,这一下子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
在语言教学中,我们老师往往比较重视的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容易忽略幼儿的倾听能力、阅读能力、书面语言能力的培养。我们不能刻意对幼儿进行语音、词汇、语句、语法的简单训练,这是不符合幼儿语言学习特点的。如果孩子与他人的交流停留在口头上,是不利于形成“全面的语言能力”。
3 探索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认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在交往中逐渐学习理解和表达各种不同的意图倾向。因此,教师和其他成人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精心创设幼儿喜欢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幼儿求知欲望。那么我们在日常活动中,如何来有效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为幼儿设良好的教育氛围,给每个孩子表达的机会,使幼儿有话敢说,减少等待。
《纲要》中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本案例中的安琪却是被老师一个眼神止住了说话的愿望,在紧张的气氛中使她失去自主表达和自由表现的机会。安琪如果是在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并及时得到老师的支持、鼓励和关怀,必然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教师和父母要为幼儿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 创设自主表达和自由表现的机会,以良好的态度平等介入,随时给予幼儿帮助和指导。
第二,我们要提供有利于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在语言教育活动过程,教师在与幼儿交往的时候,往往教师发起的提问多而零碎,这样的师幼互动交往过程就阻碍了给幼儿留下提问质疑的机会。此外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幼儿在大胆地创编故事表达自己的愿望,老师却因为过于注意内容的逻辑性、用词的准确性等,而给幼儿消极或者否定的反馈。本案例中,安琪把“绿色的树”说成是“它的家”,把“美丽”说成是“好看”,老师不但没有鼓励和支持她的创造性语言,却因为过于注重用词的准确性而给予否定。这样做实际上就影响了幼儿的创造性语言的运用。那么如何提供有利于孩子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1.排查室内外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幼儿园的孩子活泼好动,他们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他们喜欢用动作探索未知的事物。教师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室内外,看看室内的桌椅地面柜子是否有尖角;组织幼儿讨论厕所地面有水渍会怎么样,洗手时要怎么洗才能保证地面干燥;和幼儿一起检查床铺是否牢固,怎由舷麓膊攀前踩的,说说什么时候拉安全网才是适宜的;带幼儿去室外看看有没有危险的地方,讨论玩大型玩具时幼儿多,怎样玩既快乐又安全;在操场上玩哪些动作属于危险动作;看到别人做危险动作该怎么办。
让幼儿了解身边的危险,有意识地学习保护自己,特别是小班幼儿教师告知什么,他们就认为是什么,所以安全教育,幼儿从知晓到防范再到保护,要从小班就开始抓。
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幼儿园的孩子语言发展逐步增强,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比如,不能推人,不能打人,要与同伴友好相处,但是他们往往动作先于语言,常常事件发生时已经知道自己错了,这是他们自我控制力差的外在表现。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在教师的提醒下,幼儿会渐渐控制自己,让自己的行为逐渐符合规范,比如游戏时能渐渐不犯规;尊重他人,不随心所欲地拿同伴的玩具等等。
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力,比如《山上有个木头人》,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等等,这些游戏趣味性强,游戏规则简单,很适合中大班幼儿玩。
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保”是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所在。如何保呢?
1.避开危险
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时,是在人多的地方安全还是人少的地方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人少的地方玩,避开了被推伤、撞伤的可能;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线安全呢,还是乱穿,当然是人行横道线;教室里那些边边角角比较多的地方尽量少去;上下楼底紧紧扶着扶手走路,又怎么会摔伤呢。一句话,避开危险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基础。
2.提高躲闪能力
在幼儿园有许多体育游戏能训练幼儿的躲闪能力,比如“老鹰捉小鸡”“捉尾巴”“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些游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孩子“躲”,灵活机警的孩子永远不会被抓住。其实在一些自然灾害突然来临的时候,能机警闪躲的幼儿安全得救的机会会增多一些。
同样,幼儿在与同伴玩耍时,能灵活躲闪的幼儿一般不会摔倒,因为这些孩子一般手脚协调能力,自我平衡能力都强一些,摔伤、磕伤的事情也就很少发生了。
3.进行一些安全演练
幼儿园很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一般每学期都组织幼儿进行一些防火、防震等方面的安全演练,有时会事先通知,有时不通知,直接拉安全警报,逐渐的,不管是大班、中班还是小班都能有序快速离开教室,到达安全地点集合。
4.开设一些安全教育课程
除了一些安全保护之外,让幼儿了解110、120、119标记,知道他们的用处。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健康课程,有助于幼儿保护自己,比如《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保护牙齿要注意什么》《不跟陌生人走》《咬人的电》《预防流感》等等,这些安全教育课程都有助于幼儿了解危险,学会躲避危险,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5.加强一日检查
一日活动的安全从幼儿来园抓起,检查幼儿口袋,预防异物。幼儿喜欢捡拾树叶、石子等,把它们当成宝贝,教师要适当制止,若制止不了,可以适当开设“藏宝箱”,让幼儿将捡拾的“宝贝们”放于箱内,教师统一保管,既不伤孩子的自尊心,又杜绝了隐患的发生。
午间检查也很有必要,不要以为幼儿一直在园就不要午检了,孩子会趁老师不注意或藏积木或藏掉下来的纽扣,午睡时偷偷玩耍,一不注意事故就会发生,所以午检不能少。放学时同样要检查幼儿,看看孩子们是否衣服都穿整齐了,口袋里有没有异物,将孩子安全交给家长的那一刻才算安全了,所以,安全检于天。
三、加强看护,及时出现在孩子需要的地方
再怎么能干的孩子还是需要成人的看护,所以幼儿园教师往往很辛苦,眼光六路、耳听八方,随时随地帮幼儿解决各种难题已经是幼儿园教师的必备能力,而且来不得半点疏忽。有经验的教师有时会请能干的小朋友当管理员,比如厕所管理员帮着盯紧厕所,预防幼儿打闹,游戏区有管理员帮着管理游戏区,若有不对,管理员会第一时间报告老师。
一些管理员还会自动邀请自己的好友当自己的“手下”,组织他们谁盯积木区,谁盯表演区,幼儿的组织管理能力逐步发展起来,最后,管理员还会就孩子们的活动情况向教师汇报,××表现好,××小朋友做了什么危险动作,这样极大地减轻了教师负担,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
四、家园配合,同抓共管
【关键词】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思维
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幼儿语言思维是建立在教师读懂幼儿心理的基础上的,所以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一些语言训练时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总之,要改变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理念,从幼儿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又要有计划性地营造有利于语言教学的环境,培养幼儿在日常交际中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幼儿语言思维。结合部分理论及相关实践笔者从三方面提了自己的想法:
一、创设语言学习环境
作为幼儿教师,在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之前需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较好的氛围中提升自身的语言意识,从而自觉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源于生活,教师需要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引导幼儿逐步走入色彩斑斓的生活中,从生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素材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用心感受,用自己独立的思维思考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幼儿的知识面,加深他们对生活中不同类别事物的印象,让幼儿尽可能开口表达自己的感受。首先,教师可以从幼儿园中寻找语言训练素材,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思考等方式接触新鲜事物。例如,一些幼儿会对幼儿园中的娱乐设施感兴趣,教师可以向他们讲解具体设施的名称和功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让幼儿自觉地提问和思考。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工具。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简单大方的学习工具,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丰富的学习工具,教师可以询问幼儿选择这些学习工具的原因,进而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所想去表达自己的选择理由。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的日常交往环境,把幼儿的交往场景引用到语言训练教学中,让幼儿能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让幼儿思考应该如何与小伙伴交往,如何在交往中掌握语言技巧,从而增加彼此间的感情。为了提高语言环境的逼真度,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季节场景,当春天来临,教师可以用花朵、叶子等装饰教室,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氛围,让幼儿观察春天花朵以及树叶的形状和形态,欣赏生机勃勃的春意。当秋天来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落叶的形态,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感受学习一些形容词。教师创设良好的语言训练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语言意识,扩展幼儿视野,帮助幼儿感悟大自然的魅力,让幼儿提升组织自我语言的能力。
二、开展语言学习活动
幼儿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幼儿运用知识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传统幼儿语言教育中,大部分幼儿教师认为幼儿的语言功能能够自主形成,不需要专门进行训练。在这种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无法提升,要想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需要教师开展针对性的后天教育和训练。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根据幼儿的实际语言情况,开展多样性又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学习活动,让幼儿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既感受了活动的乐趣又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需要丰富语言学习活动的内容,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把儿歌、故事游戏等融入语言学习内容中,提高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幼儿教师还需要增加自己与幼儿互动的机会,让幼儿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接触新世界。把儿歌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要求教师开展儿歌比赛活动或者儿歌传唱活动,通过竞赛或者传唱的形式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知识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在开展此类语言学习活动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幼儿的一些差异。比如小班幼儿与中高班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在制定语言教学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小班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专门的游戏让他们感受语言环境。例如,教师在给小班学生讲完《白雪公主与七矮人》的故事后,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这样小班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不但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还提高了幼儿的表演兴趣,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渗透礼貌用语意识
促进幼儿语言思维的重要一点是要在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渗透礼貌用语意识,培养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让幼儿在交际中提升自己的语言意识。现阶段,虽然大部分的幼儿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却在交往中缺少了礼节,甚至有的幼儿不屑说“谢谢”、“对不起”等。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渗透礼貌用语意识,教育幼儿在交际中懂礼貌,养成使用文明用语和礼貌语言的好习惯。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需要创设具体的对话情境,可以以自己为例,让幼儿与自己对话,从对话中掌握幼儿的礼貌用语程度。教师还需要教育孩子主动帮助他人,并在接受他人帮助时主动说“谢谢”。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教育幼儿懂得倾听,了解倾听的重要性,要从大局考虑,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当然,教师需要耐心教授学生礼貌用语,因为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教师需要循序渐进,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语言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幼儿语言教育在幼儿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需要掌握孩子的心理,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既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知识的兴趣,又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新技能,提升幼儿语言思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