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范文

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

第1篇: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各地方依托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创办的具有很强专业性的教育机构。高职院校招生范围广,专业设置灵活多样,但各地因培养专业技能人才需要,其专业设置偏重技术性。而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其综合素质的艺术教育却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本文将从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现状以及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对策等几个方面探讨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充分认识和明确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艺术教育所包含的相应课程和教育方式及手段都能很好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在进行专业技术教学当中,适当的安排进艺术教育课程,可以有效地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和特长,让学生摆脱单一的、枯燥的技能或技术学习。从生理学的角度讲,艺术教育对音乐、美术等的学习还可以充分开发人脑的右半球,而技能或技术学习多半由左半脑来完成。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在课程中设置艺术类科目,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

另一方面,艺术教育的开展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与社会对接的窗口。这一点,是由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其一是,高职教育培养的专业技能人才毕业即就业,直接进入职业体系。其二是,高职教育年限较普通高等教育年限短,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广度有限。进行艺术教育,就可以弥补学生只有一技之长的短板,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开展艺术教育,特别是影视、音乐等科目,能够让学生通过理论到实践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中主流的文化现象及其实质。这样就为学生打造了一个从学校内部了解社会文化的窗口,让学生有了先人一步的社会文化体验,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这对在校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树立也是毕业生进入职业体系,顺利开展工作的思想基础。

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素质状况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生艺术素质普遍堪忧。主要表现在,在校学生的文化意识比较淡薄,缺乏艺术基本知识,对艺术的概念较为模糊,很大一部分学生将艺术教育视为辅修课,甚至认为艺术是旁门左道,不实用。很多在校生对艺术的理解也较为偏颇,其中较为明显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诸如艺术节、文化节、音乐节等综合类文化活动,即使参加也常是敷衍了事。另一方面,当今高校高度的社会化,也导致了很多学生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了很多社会非主流文化现象的影响,并在对其理解上出现偏差,一部分在校生进行盲目的模仿,甚至出现沉迷于某种文化现象之中而影响正常专业技能学习的情况。

三、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现状

高职在校生的艺术素质堪忧,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缺乏系统性,专门的艺术教育科目设置不健全,院校中专门从事艺术教育的优秀教师匮乏,缺乏相应的艺术教育实践。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实行“对口”制。这种课程设置原则虽然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又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但势必造成学生的学习较为单一,是专才而不是通才。因为课程设置的原因,一部分高职院校出现了艺术类教师的空档,即使部分学生有艺术方面的兴趣或天赋,都不能得到及时的培养和发掘,导致学生只能凭借自己对音乐、美术的理解自行发展,使得其艺术修养没有得到应有的完善。高职在校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比较多,如机车车辆、通信信号、计算机等应用学科一般都是边学习边实习,结业即可进入工作岗位。在常规的学习时间内,能够用于艺术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较少。还有一点,是现今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中一个被忽略的问题,就是艺术教育思想的普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学生教材缺少相应的艺术类读物,使得一部分有一定艺术素质的学生不能得到正确艺术理论的指导,艺术素质长期难以得到提高。 转贴于

四、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加强艺术教育的做法

面对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普遍滞后的现状,主要做法有主动引入艺术课程,注重校园的文化环境及相关设置的软硬件建设,广泛开展艺术教育实践并一步步完善教师队伍。在高职院中成立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主动引入艺术课程,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根据高职院校的学制将艺术类课程安排到学生的常规课程学习中。另外艺术教育中心还承担本校大学生艺术类社团的教学和指导,特别是大学生艺术团的指导培训。负责拟定全校文化艺术工作方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艺术活动。负责学校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开展与教学课程相适应的艺术实践活动。开展艺术及艺术教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切实的把工作重点主要放在艺术普及方面,使艺术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五、改善高职艺术教育现状的主要对策

改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现状的方法很多,其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主要的对策之一。只有建立了健全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引进和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艺术教师,才能从院校教育体系内部搭建起相对完整的艺术教育平台,才能对在校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艺术教育,从而改变艺术教育滞后的现状,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除此之外,加强艺术教育十分关键的一点就是注重实践,科学的实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艺术领域内各类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艺术理论的养成上形成更加完善的艺术思维能力。艺术思维能力的加强,使学生在更广阔领域内对各类知识、技能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艺术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会由内而外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良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艺术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和建设性的话题,加强艺术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在激烈竞争的教育环境下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进行的改革和尝试,其模式和实践手段还要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摸索的发现。

参考文献:

[1].周冠:高职院校艺术素质教育对非艺术专业学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2].彭轶、钟朝玲:对高职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的思考[J],美术大观,2008(9)

[3].马华伟:浅析高职院校中的艺术素质教育[J],成功(教育版.2010(9)

第2篇: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艺术素质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106-02

艺术素质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各方面的成长与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至于整个青年学生成长过程又是重中之重,并始终扮演着巨大的激发因素和原动力的角色,是一种能推动大学生积极进取、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发展与加剧,身处校园的大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最直接的就是外在压力如学业与就业,当这些转化为内心的压力时,各种心理问题就会不断暴露,如较突出的焦虑、郁闷、忧郁等情绪反应,消极、逆反、失眠等表现症状,如果在此之前或此时能充分发挥出艺术学习与教育的心理治疗作用,那么这种不良表现或许将远离学生。艺术可以陶冶性情、缓解压力、提升修养,当大学生参加艺术教育的活动时,其自身的紧张心态将得到调整,日常生活中压力与困惑,也可得到释放,从而逐渐平复心态,充实心灵,以一种更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面对诸多的社会、生活的挑战。艺术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大致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陶冶情操

情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映,是人类行为的推动力。美好的情感,不仅能带给人们积极的生活心态,更可以使人们有稳定、协调的生活情绪。而艺术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别的根本在于其能够培养人的善良、爱和亲情等情感元素。在当今物质条件相对丰盈,生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大学生的精神层面的需求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而适时适当的艺术素质教育在此种情况下就起到极大的弥补和丰富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调节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和情感,更可以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如当你聆听或演奏不同情感色彩的音乐时,内心会随之产生一系列相应的情感反应;当你进行绘画创作时,作品本身就折射着你自身的某种内心争斗,而表现于绘画中,流露出一种潜意识的情感。如此种种,艺术欣赏与创作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宣泄感情,更可以使一定时期或状态下的心情得以寄托或完全放松,于人于己不无裨益。这是任何其他形式无法取代的。

2.完美性格

人的个性和人格不是先天附带的,而是后天环境塑造的。在贫困、责备、苛刻、压抑、愚昧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很容易形成内向孤僻、抑郁、自卑、急躁、固执等性格,此种现象表现在个人欲望强烈、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感情脆弱等。研究资料表明,性格偏执、情感偏激是造成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健康的个性、良好的人格不论是与社会环境的适应程度,还是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都能很容易为环境和大众所接受,试问有谁不愿与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乐观向上的独立性、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现实的生活态度的人打交道呢?

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人们的防御心理较少,极易将人生过往的各个时期的压迫情感,或忧郁记忆,或不良情愫等内容释放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构建,以展现对生活、对未来的期望与憧憬。所以说艺术素质教育能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素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塑造完美个性。因此在校开设艺术课进行艺术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感化、培养大学生的心灵和人格,更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美的享受,促进脑机能的平衡健康发展。

3.全面提高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使他们感悟生存压力,具备拼搏、竞争的生活能力,明白做人,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作为美育核心的艺术教育,理所当然成为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必不可少的组成,而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艺术素质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个人意识、集体观念、团队合作与认知能力、心理素质等都较弱,他们在面对异常现象时所表现出的恐怖、焦虑、强迫等症状较为严重。这一群体出现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一些高校为了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引进艺术素质教育治疗方法。

许多在家庭生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学生,在素质艺术教育活动中,他们反而为了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艺术追求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并进行分工,在他们成功时会相拥以泣,失败时彼此勉励,通过平时的一些工作和观察,发现积极参加各种艺术类教育活动的同学性格更加开朗,更善于与人交流,几乎在这类人群中未发现有心理疾病。艺术素质教育对情绪情感、心理困惑与失落等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调节性,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多数不健康的心理均可在艺术的感染、熏陶下得到改善。同时艺术教育也能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功能,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心理医疗的实践也证明,艺术活动对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精神分裂等都有很好的疗效。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美感及创造力,而且会逐渐引导学生形成一种良好、健康的心态。艺术教育辅助总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其上升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三、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实施的途径

当代高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但活动目的单一,就心理谈心理,为活动而搞活动,导致大部分学生害怕参与这类活动,并使他们感到厌烦。而艺术教育的特点在于其自愿和引导,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感情,让你愉快地接受教育,所以通过艺术活动对大学生实施心理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内部艺术团体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各类高校组建的合唱队、舞蹈队、礼仪队、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学生社团在吸纳诸多有艺术特长或艺术兴趣的大学生而组建成立后,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极大地调节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生活状况。近年来,高校艺术社团发展呈现出综合型与生态型相结合的新视野与新趋势,不仅包含了多种艺术种类如舞蹈、合唱、乐器等部分,还在多种艺术种类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生态关系,形成一个动态整体,参与其中的学生不再局限于接触一种艺术形式,更可以扩大感知与体验,培养更加开放的思维与通达的心胸,这样的群体不仅可以给予参与者更多的心理归宿感和安全感,其中同伴教育也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深入思考艺术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深入挖掘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学生潜能,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静.浅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1(10)

第3篇: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非艺术类学生;音乐;素质教育;普通高师

在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全面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后,经过了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探索和实践,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就当前我国普通高师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音乐素质教育现状令人极不乐观。如何加强音乐素质教育,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思维创造能力和文化综合素质是我们普通高师院校音乐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科学技术和音乐艺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和音乐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部分,追求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音乐艺术并非是认识的低级阶段,而是对科学技术的一种诠释和补充。在唐代时期,音乐歌舞艺术与科学的发展融合达到了高峰,这个时期的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大艺术家。科学与音乐能够联姻的坚实基础是他们在创造性上所具有的共同语言,而想象力则是音乐与科学发生联系的粘合剂,同时这也使得音乐对科学发挥着重要影响。具有丰富想象力的音乐创作,不仅能够启迪新的科学灵感,而且有助于人们通过音乐审美加深对科学的理解。所以,借助于音乐思维的方式能有效地拓宽科学研究的新思路,而且还能够预见科学技术的新发现。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与音乐艺术的发展和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行影相随。音乐艺术需要科学技术来变革与创新,科学技术指导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而音乐艺术为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服务环境。音乐与科学的关系既是互动的,又是相互依存的,音乐离不开科学,科学也少不了音乐。

二、实施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音乐素

音乐素质教育在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综合艺术素养中,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根基,是关系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其次,普通高师是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摇篮,培养学生具有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完美人格的综合文化素质为重要核心。再次,普通高师的学生大都是来自农村山区,热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从乡土的民族音乐气息中吸取艺术的营养,成为自己的甘蜜,虚心学习和吸收国外著名音乐文化之精华,学会尊重理解世界和我国多元民族音乐文化,培养一代青年学生具有海一样的宽阔的艺术胸怀和文化视野,努力把自己的综合文化知识扎实发展。将来的教育科技人才,不仅要具有优良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高品位的文化修养,现代工程施工建设已超越了传统工程范畴。就像建设一条现代的高速公路,除了工程、地理、环保等技术要素外,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绿化以及景观设计等诸多人文和艺术要素,而这些要素在纯技术的教学当中往往是很难全面涉及的。大力加强学生音乐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既有浓厚的科学技术知识,又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音乐素养的未来复合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因此,实施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问题,体现以综合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人类接受教育、教育思想发展史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任何教育都将人的知识技能训练与人格高尚和完美的培养相统一,即文化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其最终目的是教育和培养学生成为综合性,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事业接班人。实施音乐素质教育还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博览群书和拓宽文化底蕴,做到博专相结合、文理交叉,使自己的学术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广阔,始终以求异求变求新的方式,全方位将各方面的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加强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音乐素质教育,就是为了把课堂教育与艺术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并贯穿整个培养过程,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打下扎实基础。

三、实施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途径

㈠调整课程结构,建立公共艺术学科在教学计划中的基础地位,将普通高师音乐素质教育纳入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计划,使之常规化、规范化。据统计,在我国人文社会学科时数仅占数学计划总学时的12%,而在法国占32%,日本占42%,为了使普通高师非艺术类学生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改变教学计划,改革课程结构体系,研究确定文化艺术学科应占的合理比例,将普通高师音乐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手段并不断实施中。将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公共艺术课程管理,规定学生必须修满一定人文课程方能毕业。鼓励具备条件的学生跨专业大类选课及攻读第二学位,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发挥校本课程优势,增加公共选修课,如音乐欣赏、民族音乐及原生态音乐等,实现文理学科的交叉和跨学科的课程设置。

㈡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方法,在专业教育中引入竞争机制。教师的音乐素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音乐素质。坚持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因此,建立一支贯通文理、知识渊博的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改变学生音乐素质薄弱的关键。同时,应注重利用自身专业特点和特长,在第一课堂中发挥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和贯穿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㈢加大图书、文化长廊、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增添文化艺术科学类书籍,并创造条件开辟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娱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吸取艺术营养的丰富源泉。同时,紧紧围绕第二课堂大力开展各种音乐素质教育活动,制订详细和周密的计划,确保各种活动的开展和经费的具体投入,这是第二课堂的各种艺术活动最有效的保障和支持。为社会培养急需和实用的人才,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开展唱名歌、观赏名画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和艺术家为学生做专场演出和专题学术讲座;要加大对学生各种艺术社团的组织和指导,吸引学生积极参加社团艺术活动,充实和强化第二课堂音乐素质教育活动的组织及配套措施齐全,提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㈣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橱窗等宣传园地,建构文化艺术景观,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对外形象,是精神和物质文化的综合体现,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它虽然不能直接或间接地让学生感受到,但它的确就在学生的身边而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使学生受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感染,塑造美好心灵,培养高尚情操,弥补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某些缺陷。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构优美的文化艺术景观和内涵丰富多彩、格调健康高雅、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以爱国主义思想为先导,以高校德育目标为具体要求,让优秀健康的艺术作品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切实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大力弘扬主旋律,讴歌时代的真善美,让学生耳濡目染去追求人生价值取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结合各自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侧重点,实施音乐素质教育应当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配合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第4篇: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电工电子;实验教学

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十分重视开展素质教育,并计划将素质教育融入各个教育环节。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电工电子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没有融入素质教育,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新时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融入素质教育思想,创新教学形式,进而提高电工电子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一、基于素质教育思想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信息化时代新型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全方面素质为目标,加强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侧重学生的专业技能、思想道德、个人能力等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全方位提升素质,有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1]。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主要是以学科教育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为了改变其教学现状,需要结合素质教育思想,改革创新教育模式,进而培养全能型的电工电子人才,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素质教育对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地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绿色实验理念的形成,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符合我国教育新课标的要求。素质教育可以完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学校、社会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素质教育思想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一)将素质教育融入实验教学

为了改变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现状,需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将素质教育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专业技能,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基础保障[2]。为了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在电子电工实验教材中渗透素质教育,结合社会的发展形势,满足新课标的要求,科学调整教材的内容与结构,进而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入奠定基础。此外,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过程,需要结合素质教育思想优化实践教学模式,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同时更新实验考核方法,提高电工电子教学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例如,当今社会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坚持绿色实验理念,进而节约实验资源,科学地对实验垃圾进行处理。

(二)构建综合型的教育平台

从素质教育角度开展电工电子实验教学,需要构建多功能的综合型教育平台,进而同时满足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的需求,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构建通识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延伸了电工电子教育口径、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同时重视人才的思想道德培养,能够将素质教育融入其中,提高了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全面性。利用通识教育平台开展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电工电子类课程的基础实验内容,实验课程开展具有综合性特征,可以为学生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水平[3]。②构建创新型教育平台。传统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主要是以知识教育为主,忽略了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构建创新教育平台,在实验教学过程融入素质教学理念,进而有效地渗透素质教育。创新型教育平台,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在此基础上拓宽教育的方向,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三)构建实验教学体系

为了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思想、个性、能力培养,进而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科学地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新时期,为了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过程渗透素质教育,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进而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对于教材的改革,需要结合新课标要求及市场需求,进而有效地进行调整,确保教材的科学性与实效性。②创新教学方法。对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开展,为了满足素质教育需要,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自主实验的机会。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分组教学法、设问教学法等,促进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在实验过程开发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素质教育要求。

第5篇: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范文

    1-采用“探本溯源”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观察、分析、试验是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重多的知识都是前人在观察思考及反复试验的基础上获得的,其中有不少经典实例,在这些知识的教学中不妨用精练的语言、简明的图表及一个精彩的小故事“探本溯源”,简述知识的获得过程,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循着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去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如在学习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人类进化发展内容时,可先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资料、参观动植物园,了解自然界生物间的有趣联系,之后简要介绍达尔文的环球旅行及其通过旅途的所见所闻产生生物进化思想的过程。这样通过“活动—体验—评价”的教学模式,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判断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

    2-加强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生物实验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验课,尽量多开实验课或演示实验。在实验课中,除必要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外,尽量减少束缚性条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尝试,并对自己的实验结果作出推测和解释。如在脊蛙反射实验中,在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试验。刺激蛙背部右侧和左侧反应有什么不同?刺激一侧时对侧肢体有什么反应?刺激的强弱与反应的关系?等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动脑去想,然后发表自己的认识或看法。最后教师在充分肯定每位学生实验成绩,包括探索精神的基础上,对其实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总结。

    3-优化习题和试题,培养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因为考试是衡量和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科学调整命题方式和考试形式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对许多知识只知其皮毛,而其中包含的“道”和“理”却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中,要从习题和试题入手,大胆改革题型,并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以扩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等内容时,都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生活(子女与父母的长像、性格的异同)、对自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的观察、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求得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第6篇: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体育教学;拓展训练

随着新时期新发展的新要求的提出,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问题。对于高中体育教学而言,作为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革以及教学内容的丰富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点课题。伴随着全新教学理念的提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基于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传统教学观念里将体育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将学生转移到体育教学的中心上来。在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体育,提高体育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与训练的正确认识以及关注程度。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新阶段,将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融入体育教学,依据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社会发展需求以指向,培养高中学生体育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是当前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对高中学生体育拓展训练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分析,提高人们的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一、拓展训练的内容简述

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也就是通过拓展训练项目,对不同的训练项目进行整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以及思想道德和相关技能方面的综合能力。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标准,要求高中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体育教学,而且也是一种综合素质教学,将体育理论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不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心理。因此,对于拓展训练而言,主要内容就是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以及完善道德修养的训练,这也是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

对于拓展训练,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个人挑战类,一类是沟通类,还有一类是团队类。对于个人挑战类而言,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双人合作或者单人去完成平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训练中挑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及生理素质,提高自信心不断挑战自我。这种训练的原理,就是通过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完成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完善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不断突破自身的心理防线。通过实际训练使得学生不断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树立坚定地自信心,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控制以及判断能力。对于个人挑战类的拓展训练,主要有速降、断桥、天梯以及空中单杠等体育项目。

对于沟通类拓展训练而言,主要项目有信心传递、盲人走来以及孤岛求生等不同的训练项目。通过这些不同的训练内容,使得学生更好地体验到被信任以及信任的感觉,认识到沟通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团队要具有强有力的核心凝聚力,就要互相信任,而主动沟通以及信息共享就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必要条件。

对于团队合作类拓展训练,具有较多的训练项目,主要包括齐眉棍、雷阵、电网以及罐头鞋和信任背摔等不同项目。可以通过这些项目训练提高学生的自身意志力,加强学生坚持到底的决心,加强团队合作和队友之间的相互鼓励,提升团队凝聚力。要实现团队目标,就要加强团队合作,根据不同的角色发现差异,同时不断发现周围人员的优点,加强团队队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训练目标。

二、拓展训练的意义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有效地训练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所有训练项目都放在户外,通过精心设计以及合理安排,保证了训练的刺激性以及实际效果。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同时在挑战自己之后,受到很多启发。团队合作不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感悟。只有将学生放到这种真正的环境中,才能让其认识到如何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对自身以及朋友、同学进行重新定位,从而加强生活感悟。

对于高中生而言,体育拓展训练可以提升素质修养。素质对于学生而言,是成才的关键要素,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可以满足新时期人才的培养要求,而体育拓展训练对于人才培养以及教育教学改革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其次,体育教学拓展训练有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这不仅仅是对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挑战,也是对体育教学的创新。通过在实际训练中的合作、体验,教会学生如何去感悟生活,如何去正确的认识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因而,通过拓展训练可以改变学生的认知,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将这些潜能转变为实际能力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

再次,体育拓展训练有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对于体育拓展项目而言,很多都是需要进行团队合作,最终完成训练目标。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过程,加强了不同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通过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地加强团队合作,改进人际关系,不断优化组织组织内部结构,形成积极合理的组织沟通氛围。

此外,有利于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锻炼以及有利于学生心和身的相互结合:拓展训练的所有的项目全是以体能的活动作为引导,进而引发出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交往活动和意志活动。

三、拓展训练的重要性

首先,拓展训练是体育课改的需要。转变、摆脱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传统体教的理念忽略了对学生的非智力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开发。而素质拓展训练,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促使体育的教学不断的从生物观层面之中改变、摆脱出来,学生也可以通过自身的真实体验,加深对该运动或规律的认知和理解。拓展训练,有助于科学化传统的教学模式。素质拓展训练的主体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的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充分的利用了学习情境,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而且,拓展训练也有助于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其次,是构建新时代和谐校园的需要。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前期学生需要通过推理、想象和设计等手段对该计划的实施进行论证,并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出他们的想象力。在时间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的其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面前,学会提高自身的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团队合作等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宗有智等.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探究[J].价值工程,2011,7

第7篇: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全民音乐 民族性 音乐艺术 声乐 歌唱

    柯达伊说:“匈牙利的古典音乐迄今只能体现在我们民间传统的几千首曲调之中。这些曲调在目前是匈牙利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它们不仅具有民间意义,而且是更具有民族意义的一项财富,因为它们属于全体人民。如果我们以严肃的态度去追求一种有机的音乐文化,就必须使它们尽快地为全民所占有”。柯达伊的大众音乐理论首先是以民族性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柯达伊形成了一整套关于音乐本体、音乐功用和音乐教育方面的理论,本文将结合匈牙利的现实简论柯达伊的大众民族音乐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的形势分析此理论在中国的可行性。

一、大众音乐理论简述

    柯达伊说过:“只有我们自己歌唱是没有价值的,两个人一起唱会更好,逐渐地越来越多,成百上千的人一起唱,直到我们成为一个伟大和谐的音响,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更美好了”。

    20世纪初的匈牙利,由于受奥地利殖民统治的影响,国内民众普遍接受的是德奥的文化和影响,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音乐处境尴尬。再加上一战的战败,国内经济、文化都相当落后,经济衰败,人民生活贫困,国民素质较低,音乐艺术领域更是一片萧条,音乐教育水平极差,“不仅是人民群众,甚至中产阶级也不懂得记谱。”“成百万人沦为乐盲,不幸成为最贫乏音乐的牺牲品。”单音歌唱几乎是唯一的音乐表现形式,它通过口头而流传”,甚至出现了“节目越有价值,音乐厅的听众越少”的情况。

    柯达伊认为“音乐属于全体人民”,“我们必须将广大群众引向音乐”,并将这一观点作为全民化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宗旨和主要核心,贯彻始终。“全民音乐教育观”作为一种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强调音乐教育应该普及到每一个人,从更深层次阐释了音乐的社会意义和人的主体发展途径。他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这种基础教育懂得音乐语言,提高素质。

    柯达伊从最大多数人的发展来关注音乐教育,认为“音乐不能成为少数人独有的财产,而是应该属于每个人,这是最高的理想”针对当时社会上的持反对意见的音乐家,柯达伊曾经告诫,音乐不是少数贵族的享受,不应该忽视或者否定平民对音乐的权利,音乐是人类精神力量的源泉,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努力使它成为大众的财富,被普遍的接受,并对他们的发展发生作用。

    音乐教育全民性的教育观念表现在柯达伊的音乐教育的目的上。柯达伊关于学校音乐教育目的的论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2、音乐教育必须从早期开始。3、音乐教育必须围绕民族精神的培养这一原点。

    从这些目标的制定上,我们可以看出柯达伊强调,音乐教育的首要和根本目标是人的教育,而不是音乐家的教育。普通音乐教育更要把握这个原则,将普通教育定位在面向全民的音乐教育,教育者不应以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为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独有的财产,而是应该属于每个人,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使它成为一种公共财产。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所想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以民族音乐文化为音乐母语,加强基础音乐教育,让音乐属于每个人,从而提高全体国民的音乐文化素养。

    在“将广大群众引向音乐”的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不但重视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更注重更多的普通国民的音乐素质教育的完成。他认为音乐教育不能只是针对培养少数专门音乐人才而展开的,而应面向匈牙利的全体国民,使全体公民都掌握音乐知识,成为有较高音乐修养的音乐会听众。他希望通过音乐的普及教育使匈牙利民族不再把音乐功利化,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看成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成熟而健康的音乐文化素养,提高匈牙利国民的文化修养。

    由于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在匈牙利的普及,使他的全体国民从小都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无论是作为未来的音乐家,还是普通听众,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都要受到系统的科学的音乐培养,他们有着共同的音乐基础乃至文化基础。这就保证了匈牙利国民整体较高的音乐素养,为匈牙利音乐文化的振兴准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柯达伊的整个音乐教育生涯中,他实际上是在教育整个匈牙利民族如何去“歌唱”,他毕生所追求的就是使音乐属于每个人,通过音乐的影响,使他的人民更有文化艺术修养、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高尚。

二、大众音乐的文化属性—民族性

    柯达伊的大众音乐首先是建立在匈牙利动荡的异族统治的社会历史和由此形成的对民族音乐的呼唤上。事实上,匈牙利的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复杂社会背景和文化景观。柯达伊建立起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的音乐教育体系所面临的现状,也是其重重困难所在。随着现代社会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而柯达伊教学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推行,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第8篇: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范文

全国2012年1月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

A.以直觉思维为主

B.以形象思维为主

C.以抽象思维为主

D.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2.作为科学的数学,其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学生智能

B.使儿童学懂、学会、学活

C.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D.完全揭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3.1902年公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规定初等小学堂的修业年限为(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4.我国数学课本调整各册分量,编成《五年制小学数学》和《六年制小学数学》始于( )

A.1978年 B.1980年

C.1985年 D.1992年

5.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 )

A.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C.机械的接受学习 D.机械的发现学习

6.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主要矛盾是( )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B.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C.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与学生思维单一性的矛盾

D.数学的抽象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7.奥苏伯尔开创了运用认知观点直接研究个人在实际教育环境中的有意义的( )

A.动作学习活动 B.言语学习活动

C.认知学习活动 D.知识学习活动

8.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

A.知识 B.技能

C.能力 D.动作

9.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 )

A.弄清问题 B.寻求解法

C.进行解题 D.回顾评价

1O.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B.杜威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11.闭路电视最早在教育系统中运用始于( )

A.20世纪6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12.探究研讨课的基本结构是( )

A.明确教学任务—探究—研讨一得出结论一阅读课本一巩固练习

B.探究—研讨一结论一巩固

C.探究—假设一论证一结论

D.探究—假设—研讨—验证假设

13.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反复出现的、持续的错误及其原因的考评是( )

A.预示性考评 B.总结性考评

C.诊断性考评 D.形成性考评

14.认识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值就扩大10倍,从而想到,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值就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这种思维属于( )

A.类比 B.联想

C.归纳 D.实验

15.“分数的分子缩小3倍,分母也缩小3倍,分数值不变”这一判断属于( )

A.复合判断 B.简单判断

C.单称判断 D.否定判断

16.把思维对象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并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考察的思维方法是( )

A.分析 B.综合

C.推理 D.归纳

17.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施( )

A.独立性教育 B.创造性教育

C.主体性教育 D.赏识教育

18.长方形与矩形二者的关系属于( )

A.并列关系 B.对立关系

C.包含关系 D.同一关系

19.要求学生略知图形的两个简单性质,这种教学要求属于( )

A.直观认识 B.初步认识

C.认识 D.掌握

20.人的思维力属于人的( )

A.生理素质 B.心理素质

C.科学文化素质 D.思想道德素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培养的数学思维能力有( )

A.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B.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

C.初步的直觉思维能力 D.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

E.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22.国外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思考方法有( )

A.模型方法 B.坐标方法

C.向量方法 D.变换思想

E.分类讨论方法

23.学了6加几、7加几后,学生便能推知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规律,这种迁移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E.垂直迁移

24.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A.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B.已有知识的概化程度

C.已有知识的可辨性和稳定性 D.学生的智力水平

E.心理定势

25.数学操作技能的定向阶段主要是了解动作的( )

A.难度 B.要领

C.目标 D.基本步骤

E.动作程序

26.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包括( )

A.呈现问题情境 B.明确解题目标

C.明确已知条件 D.填补空隙过程

E.解答后检验

27.教学中正确贯彻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

A.严谨性要有层次,适可而止 B.可接受性要难易适度

C.必须保证可接受性 D.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E.必须保证严谨性

28.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 )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对象 D.教师使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E.教学艺术

29.综合课往往适用于低年级的原因有( )

A.教学内容简单 B.综合课课型变化较多

C.教学方法简单 D.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E.不太重视考试

30.根据教学任务的多少,可将课堂教学类型分为( )

A.综合课 B.单一课

C.练习课 D.复习课

E.探究课

31.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有(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过程 D.教学方法

E.教师素质

32.数学表象的基本类型有( )

A.视觉表象 B.听觉表象

C.运动表象 D.图形表象

E.图式表象

33.数学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直觉

E.灵感

34.下列因素中能够引起外在动机的有( )

A.成绩 B.荣誉

C.奖励 D.赞许

E.爱好

35.应用题具有的特点是( )

A.直观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开放性

E.逻辑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语言直观

37.有意义学习

38.学习意志

39.数学学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数学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

41.影响小学生数学概念学习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42.简述凯洛夫的课堂教学结构。

43.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试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几何求积?

45.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做到传授数学知识与培养数学能力相结合?

第9篇: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器乐教学 心理素质 提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笔者自2005年起在音乐课堂引进电子琴实施课堂器乐教学,对器乐教学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心理素质简述及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心理素质简述

人的素质大致划分为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心理素质1是素质的核心、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素质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心理素质的基础之上。

心理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非智力因素、智力与能力因素、心理现状因素和社会适应因素(表1)。

2、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分析

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厌学、畏难、缺乏自信与毅力、自我认识不足、团队合作能力差等。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具有不稳定性,学生的好奇心理及学习兴趣持续时间短,容易出现厌学心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与新鲜感的减退,逐渐产生畏难与放弃等消极心理。加上初中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自我认识不足,缺乏自信与毅力。表现为自卑、孤僻、羞愧等不健康心理。又由于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律与团体意识,个性心理突出。

二、巧借器乐,提升心理素质

为了克服学生的不良心理,笔者在教学中巧借器乐,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器乐教学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极佳途径。器乐学习是“积水成渊、水滴石穿”的过程,能锤炼意志(非智力因素)。器乐学习强调手指训练,有助于思维开发,培养操作能力与创造力(智力与能力因素)。器乐教学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能建立自信、认识自我、体验成功(心理现状因素)。器乐教学中通过合奏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及合作能力(社会适应因素)。

1、树立典范,激发兴趣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对处于初中青春期阶段的学生,问题不在于学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2

学生在初次接触某种乐器时都充满了好奇心,当他们坐在电子琴前就产生了新鲜感,表现出强烈而迫切的学习欲望,情绪兴奋激动。笔者立即抓住这一心理倾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欣赏名家演奏,或教师亲自范奏,把学生引入艺术的殿堂,领略电子琴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乐器本身及电子琴作品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如果我会弹该多好”的遐想,诱发“想学”的欲望。还特别欣赏残疾青少年表演的电子琴独奏录像,学生们感到十分震撼,感慨万分。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笔者特别邀请了班里有电子琴弹奏基础且水平较高的学生当众演奏,弹唱大家喜欢的流行歌曲如《真心英雄》、《我和你》等。这使初学的学生羡慕不已,个个情绪高涨,同时也认为学习弹奏电子琴也不是很难,只要自己努力,同样也会演奏的,就此建立了信心。典范的作用,让学生在电子琴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了兴趣、点燃了动机。

2、锤炼意志,水滴石穿

学习需要兴趣的点燃,更需要有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与坚定信念的最佳方法。器乐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积水成渊、水滴石穿”的过程,教导学生要养成每天练习的习惯。习惯需要意志的支配,一些学生的意志较薄弱,随着乐曲难度的增加与新鲜感的减退,逐渐产生厌倦、畏难、放弃等消极心理。教师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基本节奏训练、规范指法与手型、先分后合、由慢到快、难点突破,鼓励学生不畏困难,坚持到底。学生通过持之以恒的有效练习,克服了技术困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磨练出顽强的意志与“不达目标决不放弃”的信念。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3、启动思维,培养能力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这一基本理念。美国音乐教育家詹姆士·L·穆塞尔提出“只要有可能,我们就应当在器乐领域里采取创造性教学的计划程序。”创造需要想象,“创造性的想象是在再现性想象的基础上,对已储存的感知材料进行重新整合,使其突现的心理活动。”3

如学习弹奏《月亮河》后,为了表现出乐曲所要表现的情绪意境、情感风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启动音乐思维,要求学生运用电子琴丰富的音色库,自主决定运用乐器音色,创编与乐曲意境相配的场景音效。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决定怎样表现音乐。有的小组为音乐加上前奏与间奏;有的小组为表现乐曲意境添加微风、蛙声、蝉鸣声及流水声;有的小组添加一点打击乐节奏,为乐曲增添了欢乐的气氛,表现出劳动人们愉快的生活情景;有的小组通过丰富的节奏数据库,设计自动伴奏完成作品的演绎。 转贴于

学生通过对乐曲的二度、三度创编以及对各音乐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丰富了乐曲的音乐形象或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直接而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促进了学生感受、创造、表现音乐能力的发展。

电子琴的弹奏其实是多种器官的协调运作与相互作用的过程。眼(识谱)—脑(分析与指挥)—双手(演奏)—耳(聆听)—脑(辨别与感受)。所谓“十指连心”,即大脑指挥手指运动,手指运动反过来刺激大脑中枢。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器乐学习和手指训练,其思维、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智力与能力因素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4、搭建平台,体验成功

在课堂内外搭建多种形式的表演平台。如课堂内的“乐器自由表演”,由学生自选乐器、自选曲目、自由组合,演奏形式不限,可独奏、齐奏、二重奏、自弹自唱、伴奏演唱、创作表演等。又如“班级器乐比赛”,充分利用学生的求胜心理。对优胜的班级,荣誉感可让学生自信倍增,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落后的班级,及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气馁。再如举办“节日音乐会”“小小演奏家”比赛、积极参与市区各级的器乐比赛活动等。

学生抓住了这些演奏的机会,在积极参与中增强了自信、体验了成功,同时也锻炼了心理素质,积累了多次上舞台的经验,从“我不敢”变为“让我弹”;从害怕、紧张到自信、从容充满信心地演奏,消除了自卑、孤僻、羞愧等不健康心理,逐步形成勇于展示自我的良好心态。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学生的电子琴演奏水平和心理素质水平得到了同步提升。

5、重视合奏,学会合作

电子琴教学中,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合奏,是有一定难度的。合奏训练必需具有共同的纪律约束和共同的目标。每个学生要有具体的分工与协作,需要每个学生步调一致、默契配合,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演奏达到最佳的效果。

如在学习合奏训练《故乡的亲人》时,学生分成两个声部演奏,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弹哪一部分旋律,做到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的和谐统一。在弹奏中哪个乐段要换音色或换伴奏音型,都要分工明确,做到每个人都要心中有数。合奏就是要通过团队的努力协作才能完成。在训练中要克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增强自控能力,学会自律与责任感。

国际21世纪教育教学委员会曾在一项报告中指出:“学会共处,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此处的“共处”,即指人的“合作能力”,它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因素。在高度合作与竞争的社会中,只有善于与人合作,才能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音乐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技能与表现音乐的同时,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自觉地摆正个人与集体的位置,加强具有合作意识和团结一致的集体观念。一句话,加强学生合作与责任感,提升社会适应因素水平,是合奏训练教学中最有意义的目标之一。

6、激励评价,认识自我

激励评价能使学生获取自信。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的、自我肯定的感觉。器乐教学中,通过各种激励评价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达到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激情的目的。“运用语言艺术激励评价;通过学生的行为激励评价;对自我实现的激励评价;感情激励评价;荣誉和物质激励评价;竞赛性激励评价。这几种评价非常适合我们的课堂教学。”4

经过探究实践,笔者深深地感悟到,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具有优秀的思维品格,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就必须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无论是器乐教学还是其他领域的音乐教学,或其他学科教学,都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应把探究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放在重要位置。若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提升了,心智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学生才会端正学习态度,才会主动去学习探究。其兴趣、自信、创造力、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就会被激发出来。

总之,通过器乐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提升心理素质水平,是个永远需要探究实践的重要课题。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注释:

1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

2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23页。

3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第263页。

4朱则平《新课程音乐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器乐〉中期总结会议文集》.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器乐学术委员会,2008-9-22。

2、《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赵宋光 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

5、曹理《普通音乐教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