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

第1篇: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趋势

前言

配网调度工作是保证配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的核心,而就当今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分析,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因此,需要对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样才能保证电力调度工作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

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电力调度信息系统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只有极力做好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才能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但是,就当今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的管理来说,在制度上却不够完善,造成这方面主要原因处在,管理运行经验不足,管理信息系统的维修工作更是缺乏可靠的依据,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1.2 缺乏专业化人才

电力调度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必须加强管理信息系统人才的专业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但是,当今电力企业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却面临着人才缺乏的现状,尤其是高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更是缺乏,严重影响到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发展,而且,在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上也会受到一定的威胁[1]。

1.3 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缺乏与使用的同步

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应与系统的使用同步,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出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率。然而,就当今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来说,缺乏与系统使用的同步,不仅缺乏对技术人员、专业人员的培训,更存在依赖电力调度设备厂家的现象,不能及时对电力调度系统进行维护、管理,不能及时的对使用中的问题进行完善,从而影响到调度工作水平的提高。

2.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2.1 管理制度的完善

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在不完善的情况下,会影响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的管理制度应不断的完善,要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电力调度工作的特征等进行不断的完善,不断的从以往管理制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另外,在管理经验方面,应积极的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的管理方式,丰富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的管理经验,同时还可以引进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引进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不能按部就班的全部应用到我国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的管理中,要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适当的进行改进,这样才能提高电力调度信息系统运行的效率。

2.2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管理中也是如此,如果在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管理上人才缺乏的话,不仅会影响的系统的运行效率,甚至会造成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低下的现象[3]。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此,应不断的加强信息系统的专业人才培养,同时还要注重信息系统操作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电力调度信息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这样才能将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并加入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在岗的工作人员都具有较高的技术操作水平。另外,可以选拔年轻有为、能力强、责任心强、思维灵活的优秀工作人员,为他们创造出国深造的机会,将国外的先进技术知识带回并应用到我国电力调度信息系统中,从而提高我国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的运行水平。

2.3 信息系统与使用同步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调度工作中也引入了信息系统,而且信息系统的功能非常全面,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存在与使用不符的现象。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下,电力调度信息系统应逐渐与使用进行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效的应用到电力调度工作中[4]。另外,还要在专业技术人员上进行合理的分配,电力调度事关居民用电、工业用电等用电的安全性、稳定性,因此,应根据供电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适当的对地区用电系统的调度安置相应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方面要提高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的运行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用电的安全性宣传,提高居民用电的安全性,充分体现出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的作用。

2.4 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的扩展性

电力调度信息系统是综合了计算机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为一体的多功能系统,但是,电力系统工程会随着发展逐渐的扩展,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电力调度信息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扩展性,根据电力系统的扩展来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通信接口的扩展、跨网调度的扩展、多系统整合数据传输的扩展、系统间切换速度的提升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系统在电力调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有着扩展的使用功能,才能确保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总结

综上所述,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为电力系统的核心,不仅拥有着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指挥权,更与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应做好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通过本文对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分析,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经验主要对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进行剖析,并探讨信息系统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促进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松.浅谈电力调度系统数据整合总体目标和主要功能的实现[J].广东科技,2012(14)

[2]王超君,林园.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研究[J].科技风,2011(11)

第2篇: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管理;防范策略

1.电力调度运行中安全管理的意义

对于电力调度中安全管理的意义在于对其风险的管理。在电网中,电力调度的运行难免会产生许多安全方面的风险,有效的对风险进行管理才能更好的保障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性。对风险进行管理是把各系统、各项目工程以及各企业单位在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对整个安全隐患进行确认,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预防和解决,以此来对电力风险进行预防,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风险管理的内容有: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以达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电力调度运行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对控制、预防和转移等方面进行管理,减少造成的损失以及损失后的处理,从而达到对电力调度进行控制和降低损失的目的。

2.对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

2.1如何对危险进行识别

当电网运转时,人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影响着电网的安全运作,所以更要重视运行中一切的人为活动。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因素和安全隐患可以分为六种。而电力调度工作中的不良因素占据了其中五种,而且都是行为性质的安全隐患,包含以下几种:进行指导的时候出现失误,也就是在指导过程中,对违章行为进行指导时发生错误或对其行为进行指导发生错误;在进行操作时发生错误,大部分指进行工作中的一些不符合规则制度的行为;在监察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其他因素导致的错误;不良因素引起的安全隐患。

2.2如何对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安全工程对系统进行风险的评估,从而对系统进行安全性质的定量和定性,以此对系统可能发生的隐患程度进行确认。通常选用的评估方法是金尼法,此方法主要把系统可能遇到的隐患通过三种因素进行数值进行分析。

3.电力调度运行的现状

电力调度运行是根据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来控制电力系统的运作,是电力系统安全的保障,同时也是电力工作的核心。 据统计,目前的电力调度运行2012年发生安全事故多达70起,比上年增长10%,按照故障类型统计,220kV及以上变电所和发电厂全停14起,220kV以上变电站单母线停电的占27起,局部电网停电4起,其他原因导致的25起。

目前,中国电力建设正处于发展的巅峰时期,对电力需求比较大,新增设备多导致电网的系统错综复杂,因此给电力调度运行带来巨大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大部分电力企业采用调度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结合了计算机网络、数据通讯和电力系统等多个方面的专业技术想结合,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控、负荷预算和故障处理等功能。目前,我国的电网调动系统逐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调度自动化系统不仅能够提高调度管理效率,还能够对调度安全进行全面监控,加强了电网调度工作的创新性发展,提高了电网运行效率,保证了电力调动运行的安全。但是在这个基础上,电力安全管理系统在运行和维护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缺少专业的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对于投入运行的电网调度系统中,相关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现有的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够,经验不丰富,电力调度的人才储备薄弱造成了管理工作不到位,直接影响了调度运行系统的工作效率,难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缺乏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在调动运行安全管理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管理经验,很难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因此,在系统运行中,没有正确的细则和流程进行参考,难以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

(3)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调度运行的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系统的运行使用上,忽略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缺乏系统完善的培训制度,轻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导致调度系统内部人员配置不合理,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较差,当系统运行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4.安全风险防范策略

电力调度主要是针对电网运行中的问题和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电网的正常输电工作,保证电力系统的社会性和经济性的协调统一,由此可见,电力调度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保证自身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加强电力系统运行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调度安全管理,将系统的安全风险降低到最小,强化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对调度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并且定期组织事故研讨会议,对电力系统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责任心,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工作的疏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同时,加强对调度人员的操作规范,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流程进行安全操作,对出现的违规操作必须加大惩处力度,坚决杜绝潜在的安全隐患。

众多电力安全事故的主要成因多是由于调度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在调度管理过程中缺少严谨、认真的审核,从而造成事故发生。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首先在调度的审核、签收过程中,要强化责任意识。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审核工作票,包括对时间、内容、相关设备的审核,只有工作票符合工作要求后才可以签;其次要预先发好调度操作指令票,给予调度人员预先命令。在安排指令时,要认真核实操作人员的工作任务,按要求核对票上的预发时间和操作项目,对调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防范;最后要合理调整电网运行方式,确保电力设备能够正常稳定运行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才能进行调度操作工作。

(2)加大电力系统的技术投入,减少系统运行的风险因素。电力系统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要加大自动化运行设备的技术投入,就要严格检查和排查设备存在的风险隐患,若发现设备存在问题,一定要及时的整改,采用完善的技术来弥补设备的自身缺陷。首先在采购设备的环节中,就要把好关采购这一关,在采购前,要制定采购方案,认真落实采购管理工作;其次是在设备的施工环节,要对设备进行反复调试工作,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设备故障的发生率;最后就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要做好巡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和维修,要做好系统的数据备份工作,严格控制由于系统自身缺陷而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3)加强负荷预算的考核,提高预算准确度。

负荷预算包括系统的负荷预测、风电负荷预测以及母线负荷预测,是制定日发电计划的基础,预测的准确度觉得着日后的计划是否接近电网的实际情况。每月进行统计个部门的负荷预算,加强对负荷预算的控制和管理。负荷预算是衡量电力平衡的标准,也是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5.总结

电力企业中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管理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提高调度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调度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坚决杜绝违规操作,将安全风险系数降低到最小,保证电力调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从而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高明,陈珂宁,李文云,吴文传,谢一工,尹成全.云南电网调度操作安全风险防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09).

第3篇: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1.1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在电力技术调度运行中的作用

安全是电力技术调度运行系统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保证电力技术调度系统能安全运行,方可以将其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因为用电量较大,调度过程比较的复杂,故障很容易出现,因此,对于电力技术调度运行系统来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保证可以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调度系统。但是因为调度量比较的大,需求较为复杂,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应用安全稳定控制技术,这样调度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稳定性问题方可以得到解决。在整个电力调度运行系统中,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出电力技术系统的作用。

1.2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的应用

要保证在调度运行过程中,可以将电力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将一系列的方式给应用过来,如电力分析、暂态稳定控制、电压稳定控制等,综合利用,对电力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应用一系列的科学技术,这样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就可以对系统产生的变化负荷进行检测,借助于系统的备用容量和稳定储备系统,来对负荷电压适当的调整,充分发挥出电力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的作用。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概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逐渐兴起了一种全新的技术,也就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如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要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来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促使信息共享的目的得到实现。对于调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可以借助于专家系统来剞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内容,分别是全集中式、大RTU阶段和分层分布式。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优化组合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如电子技术、科技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进一步的融合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这样变电信息就可以自由交换,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情况有效监测,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控制和协调电力技术调度运行过程。

2.2实现数据库的最优化应用和信息数据共享

将VisualBasic软件应用到综合自动化系统内核中,对系统化的数据库进行构建,可以实时保存数据,这样数据库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及时保存数据,促使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而在这个过程中,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借助于先进技术和高科技工具,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这样就可以保障工作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电力调度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可以得到有效减轻。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资源是数据和信息,将数据和信息资源给高效利用起来,可以共享信息数据。将数据采集装置安装于开关设备处,有效连接通信网络,可以有效共享电力调度运行系统运行数据。比如,向监控机和控制台上传通讯网络采集到的数据,就可以在整个变电站内应用整个信息数据。通过共享信息数据,可以促使电力调度运行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得到提升,更加充分的掌握整个电力调度系统运转状态,可以更快的处理故障,促使运转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证。

3雷电定位技术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在雷雨天气内运行,经常会有故障出现,通过相关统计资料表明,雷电天气造成的故障占据了电力系统故障的70%以上,雷电天气会在较大程度上危害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也增加了电力运行调度工作的难度。那么就可以应用雷电定位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解决电灾害问题,如今已经被应用到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有着较大的意义。在雷雨天气,输电线被雷电击中,就会有跳闸问题出现于电路系统中,需要及时找出这些故障来,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排除措施,这样可以减少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也可以得到保证。过去在故障查找方面,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甚至还无法找到故障,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应用雷电定位技术,则可以对故障发生的具体地点有效确定,故障寻找时间得到了缩短,电力调度系统的负担和投入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减少。

4结语

第4篇: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无人值班;变电站;运维模式;应用;发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变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为变电站全面实行无人值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变电站内所有一次、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开关量信息等都将通过远动通道上传到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地调调控中心依据自动化系统提供的无人值班变电站实际情况,对电网内输变电设备进行必要的监视和控制,以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以此达到变电站减员增效的目的。

一、变电站实行无人值班后的变化

变电站的运营模式在实行无人值班后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主要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变电站操作巡视以及缺陷处理

变电站在实行有人值班制度时,站内的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缺陷上报有专门的工作对其负责。在进行无人值班工作后,区域内的变电站都由一个工作人员统一负责,在受到天气状况等外部因素影响时。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的对变电站内的情况进行了解和上报,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且进行无人值班后,工作人员需要负责区域内的变电站,这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工作人员的任务量,不利于变电站内巡视工作的高效进行。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信息处理

变电站实行有人值班制度时,工作人员对变电设备的检查只需要在负责的站内利用后台监控就可以实现,可以及时的掌握变电站内设备一、二次运行是否良好。实行无人值班制度后,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增加,需要在区域内进行设备检查,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不能及时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查,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上报,在一定程度上对变电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阻碍。

3.调度与运行管理部门职能的重新划分

处理事故、下令操作等都是调度部门需要进行的日常工作,在未实行无人值班制度之前,调度部门可以很好的完成区域内的变电站监控工作。实行无人值班之后,区域内的变电站都需要调控中心人员进行人工操作,及时上报电容器工作状况。

二、无人值班站运维管理模式特点以及选取原则

近些年来,我国电网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变电站数量也随之增加,变电站如何实现功能的完善是供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变电设备的保护化以及自动化可以很好的实现供电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的工作目标,并且可以很好的节省人力与物力,简化工作程序,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同时,为了优化变电站的工作模式,供电企业对电网装备水平和生产管理理念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提升。

目前我国的变电运维模式主要有三种,下面我们对这三种模式进行分析:

1.母子站模式

利用220KV的变电站建立集控站。通过此集控站对110KV的变电站进行监控和管理。这种运行模式具有反应较快的优点,促使集控站管理范围集中。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是指这项技术难度比较大,范围比较广,导致工作人员在进行专业技术掌握时具有一点的难度。

2.集控站模式

在地区电网内按电压等级设立220kV集控站和110kV集控站对所辖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管理,这样监控工作和操作相对集中,相应的岗位具有一定的互换性。

这种运维管理模式下对电网实施分^域管理,安全性较高,在一定范围内适应电网的迅速发展,实现了对变电站进行分层管理,管理方式、技术方法均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但随着电网规模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集控站管理幅度需要综合考虑,且随着集控站的增加,集控站监控人员职责变重,需要更多的运行人员。

3.集中监控,分点操作模式

在地区电网内设立1~2个监控中心,对所辖区域内若干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集中监控。另外,按地理范围设定若干操作队,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现场具体操作、巡视、维护。

这种模式下监控和运维是分离的,各自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而且采用集中监控,运行人员效益较为明显;对调度端而言,这种模式下调度对集控站的适应性较强,即无论操作队的管辖范围如何调整,而监控中心是相对固定的,并且对电网迅速扩张的适应性较强,运行人员效益能实现最大化。

三、地区电网无人值班站运维管理的发展方向

1.进一步推广应用遥控功能

调控中心运行人员要负责监控几十座无人值班变电站,要求值班运行人员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丰富的运行经验,为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采用科技手段来解决一些问题。例如,通过自动电压控制(AVC)来实现对电容器、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等设备的自动控制,使得电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技术条件满足的一、二次回路可以积极推广远方遥控操作,设备健康状况良好的GIS设备由运行状态转为冷备用状态可以进行远方遥控,二次回路如重合闸压板、高频保护压板等可以远方投退。

无人值班变电站内监控系统和微机五防闭锁装置合并,实现装置间的资源共享,远方操作对操作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将五防系统加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及相应间隔的二次回路电气闭锁,可以为最终实现遥控操作或程序操作提供有利条件。

2.精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信息

随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逐步增多,变电站自动化信息量过于庞大,异常天气和事故时不必要的信息严重干扰调控运行人员的监视和判断。在变电站端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信息进行分级分类,按照信息的优先级将变电站自动化信息进行选择性上传,可提高监控质量。例如,可以将自动化信息分为事故及变位信息、异常信息、状态信息等。这样,事故时调控运行人员可以快速检查事故及变位信息,发现故障信号,系统可以快速定位到故障变电站及相应间隔。通过这种手段可以使得调控中心运行人员及时处理故障信息。

四、结语

基于无人值班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的选取原则,地区电网结合自身电网结构及特点采用了“集中监控,分点操作”的模式,并就主动适应国家电网公司现行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积极调整无人值班变电站运维管理及织机构模式,同时对地区电网无人值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相应功能水平的提升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1] 张晓勇,臧春华.分析无人值班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及其应用发展[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2).

第5篇: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调度; 自动化; 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264-02

1 电力系统调度与运营包含的内容和任务

1.1 电力系统调度的内容: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其基本结构包括控制中心主站系统、厂站端(RTU)和信息通道三大部分。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此系统划分为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和人机联系子系统。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在各发电厂、变电所采集各种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此外还负责接收和执行上级调度控制中心发出的操作、调度或控制命令。信息传输子系统为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与调度控制中心提供了信息交换的桥梁,其核心是数据通道,它经调制解调器与 RTU 及主站前置机相连。

1.2 电力系统调度的任务

电力调度系统的设计理念是分层次、分布式管理,使得系统可以灵活的在各个环节中扩展功能,适应不同电力系统的情况。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所包含的模块较为丰富,各个模块的功能均有所不同,包括收集数据、处理信息、远程遥控、报警反应、安全管理、历史回顾、趋势分析、生成报表、打印报表、画面显示、画面编辑等,形成了可扩展的性能特点。用户在运用调度自动化技术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进行使用,降低了使用风险,提高电网

运行的可靠性。电力系统的调度就是对电力系统中所有的设备及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调节,是一个指挥者。目前电力调度涵盖的范围较大,有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等等。电力系统调度的任务主要是 :尽设备最大能力满足负荷需要,使整个电网安全可靠连续供电,保证电能质量,经济合理利用能源,保证发电、供电、用电各方合法利益。

2、调度自动化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的现状与安全防护技术

由于我国目前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及数据网络建设标准不够规范,在建设系统、进行系统整合和信息共享时,考虑更多的是系统的互联互通性、使用和维护的方便性和友好性,在系统的安全性方面考虑得很少,安全意识与系统安全管理手段薄弱。已建成投运的调度自动化相关系统在系统结构、信息流向、系统自身使用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安全漏洞和隐患较多,据此,工作人员也想出了以下的应对之策:

(1) 安全分区。电力二次系统划分为四个安全工作区,重点保护安全区Ⅰ中的 SCADA 系统和安全区Ⅱ中的电力交易系统。

(2) 网络专用。电力调度数据网与电力数据通信网实现物理隔离,确保电力实时闭环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

(3) 横向隔离。安全区Ⅰ与安全区Ⅱ之间允许采用逻辑隔离; 安全区Ⅰ、Ⅱ与安全区Ⅲ、Ⅳ之间实现物理隔离。

(4) 纵向认证。安全区Ⅰ、Ⅱ的纵向边界部署和纵向认证加密装置; 安全区Ⅲ、Ⅳ的纵向边界部署硬件防火墙。

3.一体化主站系统建设模式的确定

电力系统调度分为五级调度,即国调、网调、省调、地调、县调。县级电网属于电网末端,直接调度农村用电客户。完整的县调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端、通道、厂站端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应用模式应根据规模、重要性及容量来确定。而地、县一体化的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根据县调系统对地调系统的依赖程度,可分为远程工作站方式、分布式采集方式、紧耦合方式及混合方式

远程工作站方式,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应用的设备均在地调配置,县调依靠地调自动化系统的局域网络延伸,采用远程工作站实现对本区域电网的监视和操作采样此方式,县调只需配置相应的网络设备和工作站,就可实现地调系统的全部应用功能,不需要进行系统维护,具有投资少、减少维护工作量等优势.但由于地调和县调之间地理位置分布较广,因此地、县之间网络通信故障的风险较大,一旦网络通信中断,县调系统失去全部功能,不能对变电所进行监视和操作

分布式采集方式,县调配置独立的前置采集设备,采集县调区域的电网数据,然后发送到地调服务器进行处理,并由地调提供统一应用,县调利用远程工作站实现对本区域电网的监视和操作.此种方式,县调可以实现对地调系统的全部应用功能,由于县调子系统把所辖厂站数据采集处理后再发送到地调系统,减少了地调系统的数据采集压力,在地、县两级系统网络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仍可以实现对本区域电网的监视和操作功能。与远程工作站方式相比,增加了一些投资和维护工作.

紧耦合方式,县调系统独立建设,需要配置完整的前置采集设备、各类服务器、存储设备及工作站,通过网络方式与地调系统紧密耦合,实现模型、图形、数据的实时共享.此种方式县调系统具有完整的独立运行能力,极大的减轻了地调的维护工作量和运行压力,与其他方式相比,存在投资大、县调子系统维护工作多的缺点,对县调自动化技术人员水平要求高.

混合方式,地级供电局所辖县调子系统不同时采用以上3种方式的一种,或县调系统可以同时采用以上方式的某几种.此种方式综合上述3种方式的优缺点,有利于县级供电企业根据需要灵活建设。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设计

基于数据仓库的一体化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数据仓库中集中存放电网运行参数、设备参数及其他公用数据,减少了数据的冗余;调度自动化系统各应用程序重点处理各自的应用功能和私有数据,系统设计更符合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各应用系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无论在新的应用子系统的建设还是旧的应用子系统的更新过程中,与其他应用的关联性相对较小,能较好地满足调度自动化系统渐进式更新改造的需要;调度自动化系统只经调度数据仓库获取基层厂站数据,通过调度MIS外送调度的有关信息,使入口、出口简化,系统数据流程简单清晰,方便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

4、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及调度自动化的建议

4.1 为了确保自动化系统能发挥其应有作用,要完善其基础自动化。

一般来说,对于监控系统、变送器、遥信转接屏和远动设备电源等这些涉及面比较广的厂站,要使这些自动化系统真正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其能应对各种现场的因素影响,确保电网运行生产的基础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就要进一步对屏蔽电缆、远动通道和防雷接地等电气设备作进一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电网的调度自动化达到最高水平。

4.2 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管理好自动化系统当中的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设备。

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管理好自动化系统当中的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设备,避免因管理不善而影响到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严格把好审核手续的关卡,实行计划检修一条龙的管理,做到不具备条件的一律不给批,突出可靠性。

4.3 注意专业人才的培养。

随着电网调度自动化各项技术的发展,现阶段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到的领域越来越多,除了包括电力系统的运行于控制科学之外,还包括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因此,加强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对自动化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新技术进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培养一支具有高水平的调度自动化专业技术队伍是电网发展的战略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时期电网发展的要求,推进电网调度的自动化。

结语:综上所述,自动化电力调度系统对于保障电力正常调度、电网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注意总结该系统的发展经验,并重视对系统发展理论进行研究。此外,由于电力调度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要保证自动化系统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则应结合当地电力调度的实际情况,对自动化系统当中的软件结构以及硬件设备进行相应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朵向阳,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及调度自动化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

第6篇: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力调度;风险;安全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如果不能妥善的对电网进行安全管理,那么就会对社会和民生带来很大的影响。电力调度是关系电网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如何正确安全的进行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只有保证电力调度工作安全有效的进行,才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 电力调度运行中的风险

在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家有关电网安全生产的相关风险管理要求,总结出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存的几点风险。

(1)在调度运行时,出现对调度指令票拟票的现象,以及工作人员在审票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导致错误的操作方式的出现。

(2)在对指令票进行调度操作时,要求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认真对操作顺序进行贯彻实施,严格按照:报名、复诵、记录、录音以及回令等这些步骤进行操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操作人员不能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导致在下达调度指令时出现指令错误的情况,这种错误的调度指令往往会造成设备损坏或者人身伤害。

(3)调度工作人员不按照规范甚至越权,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私自调整,造成电网事故或者设备损坏。

(4)工作人员在对电网进行事故分析时,分析不到位,事故缘由判断不准确,结果出现错误的操作,让电网事故反而扩大了。

(5)由于部分调度人员对安全自动装置以及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了解不透彻,在改变电网运行方式或者处理电网事故时,出现安全自动装置和保护误投退的现象。

2 风险原因

对近几年发生的事故进行案列分析,并结合电力调度运行工作性质以及岗位要求,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关于运行风险的产生原因。

(1)在工作人员进行交接班时,工作情况交接不清楚;工作人员没有对电网潮流和运行方式进行认真分析,盲目拟票,进而造成调度操作错误,产生电网事故。

(2)在对工作现场进行情况勘察时,调度人员没有认真研究,在涉及同塔架设和交叉跨越的线路检修这类重大的问题中,工作人员盲目下达操作指令,并没有向停复电人员了解具体的情况。

(3)在下达调度命令时,相关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态度不严谨,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范要求的步骤,导致出现错误的命令,进而产生电网事故。工作不严谨,对电网潮流分布情况不了解,造成设备过载严重,导致设备故障的发生。

(4)员工没有积极的进取心,不主动学习继电保护等专业的技术知识,而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又不十分到位,导致员工专业技术知识面的缺失,在操作时出现误操作。

(5)工作人员没有对事故预案做详细的分析与全面的掌握,当电网出现事故时,不能及时的应对或者处理不到位,延误故障修复时间或者造成扩大电网事故。

(6)工作人员工作不细心,没有对故障以及修复情况做详细的记录,造成错误的调度指令的下达。

3 风险与防范

3.1控制调度误操作问题

为了确保调度操作的正确安全进行,要求工作人员认真检查工作票的答复以及维修。在工作票中呈现的项目内容,工作人员务必进行逐一核查,以防止在工作票中出现误记时导致操作错误情况的出现。工作人员应该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和操作规范实施检查,检查情况要保证准确无误。进行常规答复时,应该确保工作票是正确的。如果工作票有明显的错误或者出现差错时,应该将工作票退回不予采用,并且要求重新写工作票,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错误的操作。

3.2防止审票错误

工作人员在对操作票进行审核时,一定要严谨,不能出现错误,否则后导致后面的调度指令的错误下达。要求审票调度员必须对自己所管辖范围内的电力系统的专业知识进行掌握,以及对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电力信息熟练掌握。主值或者主值以上级别的人员要求掌握更广泛的信息。

3.3调度操作

企业必须对调度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要求员工对调度运行工作的风险防范措施有一定程度上的掌握。在执行调度操作时不能,必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在调度操作时应该注意的是,操作应该尽量避开设备符合的高峰期,在容易发生危险的环境下不能进行调度操作,比如出现了雷雨天气等。对调度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必须具备基本的安全救援能力以及自救能力。在进行操作之前务必做好全部的风险情况预测,一旦有风险出现要立即进行补救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人员应该对所有需要进行的调度操作全部完成。

工作人员在调度工作全部结束之后,必须对调度时间进行严格的审计,对操作过程中各个设备出现的具体情况进行汇总,然后交给上级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4 风险管理

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问题和电力调度运行的不安全问题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它们属于同类型的风险,因为系统扰动是随机发生的。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去解决安全调度的问题,首先先对风险进行识别。电力调度运行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备用风险。由于前几年我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发电装机的速度有所减缓。这几年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电力出现供求紧张的现象日益明显。电网输送能力基本达到了极限,其运行备用容量明显不足甚至严重缺乏,电网运行负载过重以及没有必要的安全裕度等。为了最大程度上提供电力,在电力企业中调度部门采取对线路提高稳定性从而进行极限运行。在这种情况下,电力设备出现普遍的满载甚至过载现象。导致电网运行压力很大,电力调度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市场风险。由于各个电厂对用电价格达成联盟或者电力负荷波动幅度大等情况,所以就出现了市场风险。在电力市场的交易中,安全因素经常不在考虑范围内。这样电力潮流就会随着市场交易力度的加大而增加。这样就会出现主变压器过载或者线路过载等问题,导致电力调度运行出现很大的安全隐患,维持其安全运行变得愈发困难。

针对这两点风险,进行风向控制。第一,做好事前控制。对调度系统的使用资源和燃料进行先周计划,计算出的用料所需,这样一周的负荷就能够被满足。对传输备用容量以及输电系统可用性等包括在内的设备进行新的计划;第二,调度工作者应该时时满足负荷需求。对突发时间应该有及时的应变能力,并有序进行解决。包括对输电网的电压以及控制潮流分布、供电系统稳定性以及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对市场的交易情况进行监控并能够随时反映给上级部门等;第三,事后控制。控制中心和市场人员应该保持通信顺畅,能够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对市场问题进行安全、快速的分析;为了便于对实际输电路径进行管理,需要建立大区电网模型,这样就能够对交易路径进行分析;分析事后费用,如网损补偿。备用决策必须明了清晰,如:承担量清晰和责任清晰等。要留足备用量以备可能发生事故时所用。

5 风险预控

虽然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存在很多风险,但是实施正确的措施是可以起到预控作用的。预控措施有:第一,对调度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增加其安全调度意识;第二,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第三,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事故预案的制定,要求工作人员对事故预案进行全面了解,掌握解决方案,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事故的能力;加强沟通,防止调度操作出现错误。

6 结语

通过对调度人员进行严格管控,端正工作态度,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技术水平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性。另外对市场风险和备用风险进行良好的控制的一系列措施是保障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文鹏.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控制性[J].华章,2010(24):238-240.

第7篇: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能源;大坝;安全

2010年8月召开了中国水电百年纪念大会,同时庆贺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2亿kW。到2012年,经过从石龙坝开始的一个世纪的努力,使全国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1亿~1.25亿kW左右,实现世纪大跨越。20世纪早期至今,由于各种原因的大坝失事造成的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屡见不鲜。大坝的安全运行是水库效益发挥的首要条件。我们不仅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三峡水电站,夺取单项冠军,更要成为世界上水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夺取团体冠军。所以,保证大坝安全运行是工程建成后的核心问题。目前,水电是我国资源最丰富、技术最成熟、成本最经济、电力调度最灵活的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最现实的、具有大规模发展能力的首选能源,是可持续利用的低碳能源。根据2000年到2003年的水能资源复查,大陆的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9亿kW,技术可开发量5.4亿kW,经济可开发量4亿kW。这次日本核污染事故对全球能源的影响,水电的担子重了,水电开发的程度要提高,否则中国的能源问题很难解决。日本发生了“3・11”地震,,同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水电的担子就更重了。水电是我国资源最丰富、技术最成熟、成本最经济、电力调度最灵活的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最现实的、具有大规模发展能力的首选能源,是可持续利用的低碳能源[1,2]。

1. 大坝建设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随着大坝使用年限的增长,潜在的溃坝风险呈上升趋势。1977年乔治亚州塔卡亚瀑布的凯利巴恩斯大坝失事后,美国开始着手制定和执行国家大坝安全计划以及各州的大坝安全计划在大坝的数量上,一定要把工程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未来的工程大多集中在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搞勘测的,要认真搞好地质勘察;搞设计的,前期工作一定要扎实再扎实;搞施工的,一定要讲究质量。地质条件复杂,往往是地震多发带;工程要求越来越高,往往是高坝、大流量、大容量电站,技术难度比较大;崇山峻岭,交通条件差,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困难;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时间仓促。而未来要开工的很多项目,时间都很仓促。这里要提醒水电界的各位同仁,一定要注意在任务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要坚定地把工程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历史的责任。我们现在建设的大多数电站,都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地质勘探、初步设计、科学实验,长期反复做了大量的工作。我认为,历史的机遇,使我们大有作为,但是我们不要成为历史的罪人,不要愧对于祖国和人民。

2. 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2.1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发展超高压、超临界、大容量、大电网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比如风力发电,我们国家一搞就是几万千瓦、几十万千瓦,几百台机组、上千台机组,搞大风电场。一个社区,一个农庄,一个企业,装两台风力发电机组,供自己使用,没风时,就使用柴油机发电。中国下一步发展,分布式能源将会有大踏步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不同容量的抽水蓄能电站就非常重要了,要逐级消耗峰谷差的问题。

2.2增加远距离送电比例

一个国家远距离送电的电压等级往往和这个国家大的水电站建设有关。中国的水电大都在西部和西南部,而我们的用电负荷中心在东部,因此,中国的超高压必然会出现并得到发展。我前面提到的核电问题,核安全始终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福岛核污染事故发生前,将一百台两百台机组布置开来,这样安全管理就会得到保障,即使出了事故,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那么有人会说,那儿没有水、干旱。在西部发展水电、核电、火电、风电、太阳能,都需要远距离超高压输电,而在用电端则要建设大容量的抽水蓄能电站来调节电力。

2.3大容量机组的广泛采用

用电端的改变,就需要一种手段来蓄能,来调节峰谷差,因此这些特点也促进了抽蓄能电站的发展。要加强对抽水蓄能电站体制的研究,理顺抽水蓄能和电网的关系,促进抽水蓄能的发展。要因地制宜、与电网分级调度相匹配、大中小相结合地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要做好与电网规划的衔接,和电网的规划部门、设计部门、调度部门做好沟通与合作。

2.4发挥大坝的生态保护功能

在某种程度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人对资源的掠夺。我们水电长期处于开发利用阶段,比较注意水资源、水能的开发利用。现阶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保护节约水资源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在这种情况下,大坝的生态功能,一定要在我们的设计、科研、施工、运行管理过程中得到加强。从黄河来讲,三门峡、小浪底,这两个工程地理位置差不多,但是三门峡工程就失败了,而小浪底工程对保护黄河中下游生态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大坝水库的功能,除了发电、防洪、灌溉、旅游、航运等功能外,应再加上一条非常重要的功能―保护生态。

3大坝的安全管理

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可以产生更强的执行力,有明确的职能级别;在水库现场设立的现场管理机构又具体负责水库大坝日常管理,制定统一的法令法规和执行标准,并实行逐级监督,使计划得以高效地执行。指导规程、规范和标准是执行大坝安全管理的基础保障[3]。

3.1保证专业技术机构和人员的稳定

有丰富工程设计、建设经验等的大坝安全工程师是从事大坝安全管理的中坚力量。通过开展长期培训、工程实践、指定资深工程师担任技术总监等方式,不断培养新生力量,维持专业大坝安全工程师团队的稳定。依靠深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大坝所有者提供技术咨询,审查其大坝建设、修复、扩建等方案,以及用于紧急状态的应急响应计划,确保计划方案的可行性。

3.2编制大坝名录

为大坝建立电子名录,记录工程基本属性、巡检记录、安全分级、应急行动计划等信息数据。定期进行自有大坝的巡检外,还受州政府或私人所有者、企业的委托,为其进行大坝巡检。通过组织举办培训项目、内部培训课程、外部交流会议、专业研讨会等形式,为机构内部和外来的大坝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3.3大坝修复和加固

提出大坝的修复和加固方案设计,并提供资金支持。为更有效地实施联邦的大坝安全计划,各机构招集专门的评估师采用标准绩效估程序,对大坝安全管理人员、工作流程、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定,提出必要的改进意见,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4 结语

结合国内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从管理制度、管理机构设置、工作内容、信息技术手段等方面,介绍了美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水库大坝管理现状,对提高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 Association of State Dam Safety Officials,2009 Statistics on State DamSafety Regulation[R].Association of State Dam Safety Officials,2010.

第8篇: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 系统特点 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01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1.1 数字化

长期以来,变电站所使用的传统测量仪器主要是指针式的仪表,这种测量仪器不仅读数不够方便,而且准确度相对较差,在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之后,测量手段实现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指针式仪表基本上都被显示器的数字显示取代,数字化的显示方式不仅直观,而且一目了然。此外,传统人工抄表、人工记录的方式也逐渐被电子报表和数字打印所取代。可以说,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不仅使工作人员从繁重、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实现了变电站管理水平和测量技术的提升。

1.2 智能化

智能化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它不仅指变电站的功能实现了智能化,而且还具备了自闭锁、自恢复以及故障自诊断等功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现了很大的提高。

1.3 功能化

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建立在数据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之上的,是一个涵盖多个学科、技术密集以及多种专业技术相互交叉与配合的系统,因此其功能也就更加丰富和完善,实现了传统变电站中操作屏、仪表屏、远动装置、模拟屏变送器柜以及中央信号系统等功能的有效融合,还能够根据用户的现实需要,对故障进行监测和排除。

1.4 可视化

在实现了综合自动化的变电站当中,工作人员可以不用在变电站内就能够对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进行全面的操控和监视,工作人员只有通过计算机上的显示器,就可以实现对变电所内部所有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能够对相关设备进行远程的操作与控制。

2 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仅信息传输高效、迅捷,而且极大的提升了生产传输的效率。但是在运行过程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 二次设备存在误报、误跳

由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整体性、集成性比较强,各个模块之间信息的传递快捷、简便,但是有的变电站在指令传递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如二次设备在信号传递的过程中出现的误跳、信号误报、信息误传等,这就容易导致信息的失真,从而给工作人员带来误导和不便。

2.2 远动通道的可靠性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仍旧存在信号干扰的问题,其中,遥信系统的误动和误报是最主要的干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远动通道系统信息的可靠性,这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是相对不利的。

2.3 设备安装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变电站运行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设备产品质量以及安装质量引起的,如安装操作不规范,安装、调试不够严格等,容易导致变电站误发信号等问题。

2.4 运行模式未能及时转变

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在投入运行之后,运行模式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值班模式向无人操作模式的转变,但是很多变电站在运行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速度较慢,在无形中增加了人力资源等成本的支出。

3 加强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坚持正确的变电站故障处理程序和规范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电子元件和相关设备作为变电站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信息科学、合理调度的重要保证,但事故故障的发生有时也是无法避免的,这时设备故障处理人员必须坚持正确的设备故障处理步骤,严重遵守故障处理的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并做好相关记录。

3.2 提高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安全是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任何环节都不容忽视的,而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显然是影响变电站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对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和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管理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度的约束,促使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应的变电站安全管理制度和的日常维修检查制度,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进行及时的

处理。

3.3 选择科学的运行管理模式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实现了从人员值班模式向无人值班模式的积极转变,使得变电站在信息采集与发送、指令调度等工作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如何选择科学的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说来,目前高效、顺畅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地区电网调度为中心的集中控制模式、分层管理与分级控制的模式、集控站管理模式等,变电站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进行灵活的选择。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已经在我国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取得了巨大的研究成果,这就要求电力调度以及运行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掌握更多的故障处理和运行管理技术,为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耀春.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升级改造要点分析[J].科技与企业, 2012(15):111.

第9篇: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网 集中监控 体系 建设

经济发展对各行业发展的带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其中对资源行业发展并不仅仅是带动作用,它还同时要求资源行业必须跟得上经济发展的脚步,电力资源行业就是其中之一。因经济的飞速发展致使国家电网规模得到不断的扩大,成倍数增加的电网实时信息能否得到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监控就成为国家电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我国电网朝着安全稳定的方向运行,同时也是促使电网监控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当前电网运行集中监控的现状

电网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其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一道措施就是电网监控,其主要任务就是针对地方电厂并网信息和继电保护故障信息进行管理的同时,也要对信息网络进行监测,还要对变电站安全防护等系统进行集中监控的工作。

针对其具体性质,我们不难看出电网运行监控作用的重要性,它直接关系着电网能否在有限的条件下安全供给大部分地区的电力使用。从现今中国绝大部分区域电网总部调配所执行的值班调度指挥来看,电网工作的值班人员如果以12小时作为一个值班周期的情况下,那么电网巡视占全部工作时间的58%左右,其它诸如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信息网络监测、变电站安全防护系统以及运行操作及事故处理等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占用全部工作时间的总和也要达到近20%。也就是说,从数据上我们不难直观的看出,电网监控所需的日常工作时间,就已经达到全部工作时间的近78%。

如此巨大而繁琐的工作强度,使得电网监控人员很难针对电网薄弱处进行分析与思考,所以要想提高整个电网在运行中监控的效率,就必须从根本着手。电网巡视时间过长是当前电网运行监控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以此为着手点,尽可能的缩短电网巡视的时间,而这些的实现都可以通过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的建立得到解决。

二、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建立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既然在电网运行监控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在对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建设提出有效建议之前,我们首要面对的就是上述问题所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建立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和困难。根据上述问题的详细分析与思考,我认为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人员问题是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建设出现问题的首要原因。作为现有的电网运行监控人员,他们不但要有变电方面的足够工作经验,同时还要对突发事件诸如现场设备不明原因故障如何处理有深入的了解和丰富的解决经验,这也就决定了电网监控人员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合格后才具备上岗资格,而这只是监控人员必须经历的第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来看,监控人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该岗位并非考试合格后能够“一劳永逸”,它还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与考核。从这一点看,从事电网运行集中监控工作人员的选拔是“优中选优”,优秀监控工作人员的培养也是“难上加难”,那么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技术人员缺失的问题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对电网监控系统、遥测的轻视是导致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建设进程放慢的直接原因。受着信息化时代脚步的影响,现阶段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也开始利用自动化的设备对电网负荷和潮流以及电压等数据进行监控,但是作为国家电网改革的开始,在信息化电网监控系统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比如说对设备、遥信的过分追求直接导致了监控体系系统的漏洞,这也就导致了在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中暴露出的监控人员无法全面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监控体系中也常常出现职责交叉的现象,这不仅浪费的大量的财力物力,同时,在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人才本就稀缺的情况下,这种弊端无疑是“雪上加霜”。

最后,部门分属过于冗杂而导致电网运行集中监控的过程中效率无法大幅提升。一个体系的建立无法离开其下属分支的共同协作,而这种共同协作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制度上,各部门的制度在整个体系的运行中既要做到互不干预,同时也要做到互补互助,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体系在运作过程中的办事效率。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作为一个还有待完善的整体,其在业务上,特别是针对地调与监控这种上下级,分属两个部门的关系处理上,还不是很成熟,各部门的管理制度并没有体现出作为一个体系该有的团结度,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在电网监控对口的过程中,办事效率大大受限,整个体系间各部门协调性差的结果。一个完整的体系中,除了各部门间的协调,也需要一个“总指挥”能够及时针对各部门不协调的现象作出适时的宏观调控。很显然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中正是由于缺少了这样一个“总调度”的角色,才导致调度指令和设备状况,甚至是工作业务等日常工作上流程的不断重复,这也就是为什么电网运行集中监控工作效率迟迟不升的原因之一。

三、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针对前文所赘述的几点原因,就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建设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合理改善人力资源配置,减缓技术人员不足的现状。目前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建设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标准供给我们参考的,这就要求电网总局必须根据电网监控发展的现状,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人员不足并不是指电网运行过程中整体人员的不足,而是指具有超强应变能力和专业技术掌控的人员稀缺,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从实际情况着手,合理改善人员配置,对相关岗位的设置作出必要调度的同时,加大专业性人员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燃眉之急”。

第二,加强对电网监控系统的建设,遥测遥信全方位发展。通过对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的宏观把控,抓住体系在建设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漏洞,以对电网监控系统的全方位建设解决高费低效的现象,对遥测遥信要全方位发展,这样才能促进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的有效建设。

第三,重新明确电网监控中机构职责的具体内容,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范围作出适当调整。机构职责的重新明确有利于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的规范化,这一点无论从电网监控枢纽部门的相关机构,还是小到基层的从业人员,都从根本上规避了因职责重叠而导致效率低下的可能。

总结:

综上所述,国家电网总局作为我国电网建设的首脑部门,在构建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中所起到的宏观调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根据我国现今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现象,以及形成这些现象的具体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随着世界各行业智能化的发展,电网运行集中监控体系也必然以新的姿态、新的趋势发展下去,并在此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成为电网监控中最为重要的体系。

参考文献:

[1] 吕洪波,冯跃龙,詹国红,王跃锦,罗涛. 国内外电网运行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 陕西电力. 2010(09)

[2] 金双喜,裘峰源,宣跃. 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的研究与分析[J]. 陕西电力. 2011(01)

[3] 邢军,孙军,陈郭力. 汉中电网运行集中监控系统建设方案研究[J]. 陕西电力.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