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范文

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

第1篇: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工作方式是现当代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方法,该理论在日本运用的较为广泛。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大融合局面,对企业的各方面管理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国有企业在行政管理工作方面更应该广泛应用精细化管理工作方式,进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做好支撑。

一、国有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问题分析

(一)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够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办公室工作也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地进行创新发展。传统的办公室管理理念以及模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而日常的办公室工作也不能只限于完成基本的工作任务,对于新形势缺乏有效地分析。

(二)相关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制度未健全

相关制度未健全影响了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在供电企业中有效发挥其重要作用,导致供电企业工作质量得不到显著提升,对供电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企业的综合能力不强

因为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不一样,有一部分员工习惯于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但是工作效率极低,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适应现代化的办公节奏以及现代化的技术,其个人素质与精益化管理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一)思想认识的精细化

在未来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精细化转变中,为了更好出成果,必然需要首先从思想层面予以统一,让精细化管理理念深入人心,进而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指导后续各项工作的优化转变。基于此,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相关人员需要首先意识到精细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可以从自身以及企业两个角度入手予以分析明确,充分意识到精细化管理不仅仅可以更好服务于企业发展,同样也能够提升自身工作效率锻炼自身能力,如此也就可以增加其对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接受程度,避免产生较高抵触情绪。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需要企业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借助于必要的培训机会,向行政管理人员阐述什么是精细化管理,指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而再从具体措施和办法入手,要求其进行转变。企业的员工也应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精益化意识,在思想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为此,首先需要明确精益化管理的真正意义,与此同时,还包括了精益化管理对于企业资源利用方面的重大意义。其次,需要意识到精细化行政管理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企业的员工需要建立大局观。企业办公室精益化管理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企业的办公耗材。所节省约成本都是集体的,可以为企业节省财富以及创造财富。

(二)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以监管制度的制定与落实为例进行说明,为加强对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的监督,供电企业相关部门可设置奖惩结合的监督制度,对办公室行政事务处理部门的各项工作进行监察,保证其对供电企业近期发展目标与各项工作完成状况有一定了解,并要求根据供电企业经营状况与市场经济局面制订年度计划,并加快落实。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联系,上级领导部门应派设人员成立专门小组,针对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工作完成度进行审核,当行政工作得到高质量的完成效果时,适当给予相关工作人员福利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当行政工作进度缓慢、各部门之间工作配合质量差时,要严加惩治,督促供电企业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部门加强新时期下行政事务管理模式的开发与研究,保证供电企业有力运转。

(三)实行企业的标准化与流程化结合发展

企业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会牵涉到企业的很多部门,复杂的工作环境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影响非常大,要想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就需要对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科学的标准来权衡行政管理工作,精益化行政管理工资高的前提条件就是合理的工作规划。

(四)评价体系的精细化

未来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还需要关注于评价体系,促使评价体系具备较强精细化特点,如此也就可以形成综合系统的评估优化效果,促使行政管理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状况,发挥优势,弥补缺陷,更好提升精细化管理践行效果。在评价体系的精细化转变中,应该首先考虑到如何进行量化,只有可量化的评价指标才能够具备较强参考价值。当然,对于一些实在无法量化的评价指标,同样也需要予以定性评价,要求评价主体尽量做出详细表述。另外,评价体系的精细化往往还需要重点关注评价主体的转变,避免在针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评价时仅仅参考评价对象主管的意见,往往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精细化分析,着眼于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寻求工作相关联所有人员的参与,如此也就可以形成较为全面详细的评价效果,这一评价结果同样也更为可靠可信。

三、结语

综上可知,在全新时期下,切实做好国有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对于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国有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仍存在一定不足和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立足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办公室制度体系和岗位体系,推广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提高服务理念和意识,构建和谐稳定、开放多元的企业文化,促进国有企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超.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实践路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17):30-31.

[2]彭黎明.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思路与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9(25):40.

第2篇: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范文

产品质量与职工切身利益还没有做到息息相关,一是部门之间管理不到位,沟通不及时影响了效能最大化;二是激励政策不明显,员工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导致操作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其主要原因是:质量效益观念在领导层中牢固度不够,质量改进成果没有与主要策划者、主要实施者的经济利益挂钩。改进单位投入资金却得不到回报,因此积极性不高,有时致使改进速度迟缓,反映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形成“两张皮”现象。

2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企业标准化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

2.1解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两张皮问题

(1)领导层从思想观念上需进一步强化,杜绝本位主义,摆正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领导关注和各部门紧密配合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2)部分岗位职责存在表述不清,理解执行不到位的情况。需通过进一步加强培训,解决责任主体不知如何干、由谁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3)进一步强化考核,直接体现责任者经济利益。领导授权结合效能监察工作,解决相关职能部门的质量职能不作为情况,强化质量管理部作为体系统筹考核的问题,强化质量体系运行中的监督考核功能,和在体系运行中对于相关部门的约束力,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4)奖惩的及时兑现,应建立质量管理基金,通过必要的奖励机制,解决部门及个人在体系运行中干好、干坏一个样,对于工作有业绩、有积极性、有突出贡献的,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消极、应付、不作为的要及时给予惩罚,在项目改进工作中主要策划者、实施人要依据改进成效给予重奖,实现质量效益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2.2加强过程控制是重点

加强过程控制要结合公司生产和管理工作实际,重点围绕实现精细管理“四个化”来开展。(1)生产系统化。生产系统化是推行精细质量管理的一大法宝,是精细质量管理的核心子系统,其研究对象是生产作业系统,系统化的涵义就是从作业系统全局寻求影响质量、效率、成本的全局性关键因素,采用系统化的方法寻求问题的根本解决,以达到作业系统质量、效率、成本的综合改善,我们在实际运行中在每周一的调度会基础上。要加强平时质量信息反馈,定期召开旬、月质量问题研讨会,由质检员、质管员、市场销售人员、生产调度、生产管理、现场管理人员的代表共同探讨,相互沟通,堵塞漏洞,实现采购质量、生产质量与市场的同步接轨,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得到及时有效的改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控制。(2)工序标准化。工序是产品形成过程的基本单位,工序质量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工序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即5M1E(人、机、料、法、环、测),构成工序标准化的六大要素。工序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是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质量直观结果表现为合格率、单位工时等指标。工序质量受5M1E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能反映外部因素的变化,工序质量的易评价性就可促进对5M1E及工作的有效评价和改善。工序标准化是精细生产、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共同的管理要求,是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职能管理共同的要求。原有职能管理模式造成工序标准化的多头管理,各项要求相互间有交叉重叠也有遗漏,工序标准存在不协调一致等现象,工序标准化应综合体现质量、数量、成本等标准要求。可以说精细质量管理目标是寻求作业系统质量、效率、成本的综合改善,对作业系统不刻意区分生产职能和质量职能,倡导多种工具方法的综合运用。构筑起作业系统质量、效率、成本综合改善的坚实基础。结合企业实际在工序标准化工作中,对重点工序、作业现场添置控制图表,每个班次定时打点连线,做出分析判断,及时采取适宜的纠正、预防措施。以确保质量问题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得到控制。(3)度量精细化。度量是六西格玛管理和质量体系特别强调的管理要求,在生产管理中常以统计一词表达相关生产结果。度量与统计是有区别的,度量隐含着与标准的比照,而统计则未强调与标准的比照,对偏差常不作深究。度量精细化主要包括六类指标:西格玛水平(Z)、工序能力指数(Cpk)、合格率(FTY、RTY)、不良质量成本(COPQ)、价值识别度量、浪费识别度量。度量精细化就是要将有必要度量的对象尽可能的纳入度量评价体系中,通过度量比较发现问题和不足,通过度量树立标杆或目标,通过度量促进改善。因此,首先应针对化工厂、精制盐洗涤等工序对度量有特殊要求的,要采用转子流量计控制洗涤液的流量流速,解决经验评估中的个体差异产生的误差。对因排料温度控制不准而影响产品质量的(如:氯化镁等产品)在强化工艺操作控制的同时,确保仪表精度达到工艺要求,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其次,解决氯化镁产品中硫酸镁含量过高问题。在提高工序能力指数,加大高温盐沉降器的沉降能力的同时(12m沉降器明显能力小,硫酸镁析出不足),加大光卤石沉降器容积及冷却结晶能力,将温度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之内,防止光卤石往后道工序飘移而影响下游产品质量。再次,精细化工厂、化工厂紧紧抓住投料计量、过程计量、产成品计量的控制的准确性,为满足后续工艺控制和用户要求创造条件。(4)改进持续化。持续改进是精细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共同强调的理念。改进持续化在精细质量管理中起承前启后作用,是度量精细化的延续和要求。改进持续化主要包括如下六类要素:市场意识、领导作用、全员参与、工具方法、测量评价、奖惩措施。这六类措施是改进持续化的保障条件。让改进持续性因测量和评价而焕发生机和活力;奖惩措施将改进持续性纳入管理和激励体系中,是测量评价的延续和要求,促进改进真正实现持续性。改进持续性及构成要素主要借鉴了质量管理体系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改进持续性借鉴质量管理体系理论精华,并借鉴精细生产、六格玛等理论方法中度量、改善、激励等理念方法,能促进改进持续性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第一,质量改进要以人为本,对相关人员进行再培训。只有树立“抓住了质量,就抓住了市场,有了市场,有了适宜的产品质量,企业才会有更高的收益,才会高速健康地发展。培训是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对相关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或在规定的期限内考核合格后聘任,才能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第二,质量改进要树立质量效益观念。使质量效益与相关人员工作业绩挂钩,解决质量问题“讲起来重要,看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问题。第三,质量改进要通过建立质量成本账户、细化管理。以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为框架,构建33个质量成本二级科目进行记录并考核。

2.3新项目建设

在新项目开发建设上相关部门要沟通协调,使之在质量改进过程中,达到效果最佳、质量成本最低的要求,在以往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因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不够,使企业处于显失公平的不利地位和项目投产后出现诸多存在问题。因此,各部门间主动沟通协调好关系,团结协作才能堵塞管理漏洞。但凡新项目上马,为基于事实的决策提供符合事实的信息,作为预防措施,建议凡涉及产品项目,各有关部门都要参与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信息。

3结论

第3篇: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精细管理;财务

“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以其先进的管理方式及管理文化理念,目前已经被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接受。在我国,精细化管理正被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各类组织广泛推广应用于日常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它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同时,在实施“精细管理工程”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把抽象的战略、决策,转化为具体的、明确的发展举措,即将管理的对象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使每一个问题都有专人负责,而不是打乱仗。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克服惰性、控制企业滴漏,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

二、财务工作精细化的概念及特征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财务工作精细化就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以“细”为起点,对每一岗位、每项内容,每个环节都要达到精细化,都要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并将财务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生产经营领域,通过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充分挖掘财务活动潜在价值,最终实现高效率、高收益的目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的技术或方法,更是一种管理理念的体现。

精细化财务管理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全局性的管理。精细化财务管理涉及到几乎所有的财务活动,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第二、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对数据和信息的管理。财务工作主要从各种检查数据中体现出来,严谨来自数据,只有将管理量化,才能确保管理的科学性。第三、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流程式管理。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典型的流程导向专业化管理,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由流程导向代替职能导向。第四、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专业化管理。精细化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要建设专业化的财会队伍,保证财务战略能够得到正确的执行;专业化还要求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五、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系统管理。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一个非常严密的信息系统,内容涉及广泛,从基础的会计核算到内部控制、绩效考核等方面都需要财务活动予以反映和考核,任何一个面出现问题都会使整个管理工作出现偏离。第六、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人本管理。财务工作始终要靠人来完成,财务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在各相关环节建立如何激励人、如何监督人的机制。

三、财务工作精细化的内容

1、推行并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精细化。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实施管理的重要工具,有利于企业加强市场的前瞻性,并控制好成本。企业应加强预算编制依据及编制方法的科学性,保证预算编制质量。首先,应制定出详细的预算编制计划,收集基础资料,明确预算目标,选定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责任单位。根据上年度实际情况与各单位预算编制情况进行对比,综合平衡。同时,应加强定额标准调研和研究,制定并细化各类成本费用定额,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定额、差旅费、办公费、通讯费、能源消耗、设备维护等定额,做到编制预算有据可依,为科学、合理、公平、透明的精细化编制奠定良好基础。若遇到内外部环境变化,可进一步调整变更定额标准,并视情况相应调整预算内容。另外,细化预算执行监督体系,防止预算执行偏差,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调整,确保预算整体目标的实现。

2、加强绩效考核的精细化。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外部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业绩考评体系,细化各类考评指标,并参考历史指标、预算指标、同行业先进企业、其他先进企业标准制定本企业考评标准,选择合适的考评方法对本企业各层次、各岗位员工开展绩效考核,同时,应制定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在细化考评指标、考评标准、考评方法并公布的同时,一并公布细化的考核奖惩细则,使绩效考评真正实现公平、公开、公正,使绩效考评工作获得广大员工的认可,确保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进一步激发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3、加强成本费用控制的精细化。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应按照“总量控制,分解到项,重点突出”的成本控制思路,将各项成本,分门别类细化到最末端,并逐项对各成本费用明细进行定义,然后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将各成本项目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或物,对责任人或单位进行考核。比如将办公费细化到每一位职工,电话费细化到每一部电话,制定出各部门、各单位、各项费用甚至每位职工的支出限额。在精细量化的基础上,结合各部门的特点,制定成本考核方案:对行政办公部门费用开支实行刚性约束,“限额支报、超支不补”;对车间考核每月消耗指标和全年生产费用支出指标;对市场部门的费用开支则采取“以收定支”的方法,费用额度随实现的销售收入浮动,即实施了控制,又保护了生产积极性。这些措施使广大员工及各单位牢固树立起了成本管理的观念,杜绝了浪费和舞弊行为的滋生,使各项成本费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4、加强财务相关制度的精细化。财务工作是个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财务各项管理工作不仅要遵循国家、地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税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还要遵循行业的相关法规、标准。财务相关制度的精细化主要就是通过收集和整理、细化各类财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根据本企业组织架构、生产运营特点,建立本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明晰管理界面及管理手段和方法,细化制定各类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等。同时,进一步明确财务各环节工作组织程序、工作流程,相关人员岗位职责、权限等,以上内容可通过制定《工作流程图》、《财务审批权限表》、《岗位设置及岗位说明书》等。最终形成层次清晰、指导性强、系统全面的财务制度汇编,对已经不适应的相关规章制度要及时清理。通过财务制度精细化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责任到人,使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企业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5、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精细化。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防止因会计信息失真给企业内外部财务报告使用者造成误导,从而造成决策失误或企业信誉受损的情况,企业应不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精细化,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制度体系及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等几大方面着手,并对这几大方面分解、细化,制定规范要求,定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不断提升会计基础工作。例如企业制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照考核表》等,对照该表检查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另外,企业也可加强对会计档案的精细化管理,如区分细化各类会计档案,对各类档案尺寸、纸张、装订、保存、保管年限、借阅、复印等进行精细化规定,做到规范化管理。

6、提升财务人员素质的精细化。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道德素质、职业判断对财务工作合法、合规、高效开展至关重要。提升财务人员素质以精细化管理方式开展,主要可针对不同的人员的不同业务薄弱环节设计不同的培训方案,即将培训方案细化到人,做到每个财务人员都有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实施方案、培训考核方案,适时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同时,根据已制定的细化工作流程、岗位说明等制定财务人员轮岗细则,努力使财务人员熟悉财务各岗位、各环节工作,增加职业判断经验。

四、财务工作精细化的主要措施

1、树立理念,全员参与。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推广实施与企业各业务环节紧密相扣,因此需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配合,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宣传、引导在广大员工中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动员全体员工,尤其是全体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组织、设计、实施及改进等过程中去,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来组织、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及监督机制。财务管理精细化要求企业对于过时的、不精细的、不健全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而健全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完善治理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因此,在设计、修订企业财务制度时,应将其融入企业整体内部控制体系框架中去,打破部门界限,细化内部控制流程,明确各关键控制点,按照定人、定岗、定责的原则,建立严密的岗位责任制和严格的岗位责任追究制的方式予以解决,确保相关人员各在其岗、各尽其责、恪尽职守。内部审计部门还应经常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完善。

3、加快财务信息化进程。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技术为财务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财务管理更为规范化、科学化,提升了财务基础工作质量,也为财务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先决条件。只有引入财务信息化技术,设计符合会计准则、统一、规范的会计处理软件,才能提高日常财务工作的合规性、准确性,使广大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日常会计核算中解放出来,进行精细化的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控制等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同时,也可进一步避免人为因素对财务工作的干扰,增强财务工作的严肃性。因此,企业应加大对财务信息化的软、硬件投入,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全面、唯一,也可将财务信息系统作为整个企业信息化系统中的一个分支,这样,将更有利于实现财务业务与其他业务分无缝对接。

4、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精细化财务管理主要设计、实施要依靠一支精良的财会团队。企业应着力培育财务人员的敬业爱岗精神和为经营工作服务的全局意识,将财务人员的思想与企业总体目标统一起来,使财务人员在思想作风、服务态度和工作质量等方面实现超越。同时,企业还应根据岗位需要及时补充调整岗位人员,实现各岗位各司其职,根据企业财务岗位人员交流制度,优化财务岗位结构,充分发挥财务资源的聚集效应。另外,企业应建立长效学习机制,通过不断地学习,更新专业知识,促进财会人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防止违法违规事项发生,防御和规避财务风险。

总之,只有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企业财务工作中去,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手段、深化财务管理内容、拓展财务管理领域,将财务管理融合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带动企业总体管理水平提高,促进企业效益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汪中求.《精细化管理》.新华出版社,20O5.

[2]孙念怀.《精细化管理3:操作方法与策略》.新华出版社,20O5.

第4篇: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范文

摘 要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组织竞争力的兴衰取决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程度。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传统的人事管理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其不足,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系列应对政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问题 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然而,粗放型的管理已不利于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实行给国有企业的管理带来了福音,它是以精细的管理结合精细的操作为特征的,可以有效地控制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漏洞、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强化工作链接、协作管理等,对提高整个国有企业的管理方法很有益处。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必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是一整套系统的整体推出,更加的系统、更加的彻底。精细化引入了一系列的新指标,制定了一定编两定额的定额体系和责任用工的制度,这必然需要一大批具备精细化管理管理思路的人,这是对传统的管理没标准、责任不明确、拍脑袋的简单、随意的管理方式的一次极大的挑战,企业通过精细化的手段,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最终从整体上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二)精细化管理能有效的激发员工的潜能,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都必将激励一部分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的学习新知识、研究新工艺,提升自己的素质,适应精细化管理。员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开发,必将带来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必将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二、影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成本支出。任何一项新举措的推出,都会受制于成本的制约。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制度的推出,各层级的宣贯、督导、检查都需要成本的支出,人力资源精细化的实行,也必然要求企业付出相应的成本代价,企业必须进行对比分析,在可能取得的效益和将付出的成本间做出取舍。

(二)企业现有员工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必须要一批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的高素质人才,能适应精细化的管理需要,比如定编定员等的设置要适应企业的现状基础上具有一定高度的和挑战性的指标为妥,随着精细化推行的深入,稳步逐步深入。

(三)精细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行为,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内在需求,要在员工对自由的需求与对员工的控制之间找到平衡点。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标准化、规范化减少了个人行为带来的不确定性,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员工个性发展的需求。

(四)要注意度的把握。精细化的推行要求流程的标准化,有痕迹、可追溯,这样管理中一些冗余的环节和步骤都必须显现,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效率降低的现象,精细化过程中就需在效果和效率中找到平衡,也就是一个对精细化程度的“度”的把握,当然还包含决策者的知识和经验。同时精细化管理要落地,就需要人的执行,所以在精细化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执行者的个人反应。

三、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党的十报告指出:“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以人为本”。这些标准是检验党和政府在工作中的一起活动标准,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在今天的国有企业当中要求做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创新,同样也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强调国有企业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所谓“打蛇打七寸”,这句话表明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必须要抓住关键,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广泛的深入到企业员工当中去。从精细化入手,充分发挥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突出员工在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提升人力资源和宣工作的水平。

(三)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应通过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进行企业员工的绩效管理,月度和年度的工作目标相结合,统筹完善管理的指标、方法和结果,确保这些因素的能够相互参考和兼容使用。还应将员工的的个人经济利益和员工的工作绩效相挂钩,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强化管理模式,以此来调动员工在工作汇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发展的有利形式,准确的管理会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会。实行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断改变、及时更新的过程,要由浅入深、逐步推进,慢慢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实现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从而发挥精细化管理的强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中求.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第5篇: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范文

只有精细化经营,才能推进“减亏扭亏”战略,实现经营盈亏平衡。一是要制定精细详密的年度经营目标,集全厂之力,以咬住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勤奋工作,顽强拼搏,力争实现年度经营目标。二是要全面分析市场,掌握市场动态,抓市场之利,避市场之弊,作出正确经营决策,取得良好经营效益。三是要强化工作措施,说了就要干,定了就要做,做一定要做好,积小胜为大胜,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员工管理精细化

事在人为,要完成生产目标任务,促进企业发展,必须对员工实行精细化管理。一是要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和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企业的各项制度规定与工作纪律,认真学习工作业务知识,切实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与业务工作技能,在思想上、工作上、行动上与企业保持一致。二是要引导员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做到与时俱进,增强大局观,贯彻执行企业的工作精神与工作部署,全面完成生产工作任务。三是要培养员工吃苦耐劳、善于钻研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服从企业的工作安排,紧密结合岗位实际,“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认真做完做好每一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推进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三、制度执行精细化

要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倡导“立即行动,不折不扣”的执行文化,营造良好的执行环境。一是要教育员工养成良好心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抛弃攀比、图享受等不良习气,自觉规范工作行为,增强执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完美高效执行。二是要健全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努力形成一套层次清晰、简洁适用、操作性强、能够得到员工普遍认同的制度体系,用制度增强员工的执行力。三是要建立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把执行情况与岗位目标考核责任制结合起来,加大执行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重赏重罚,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积弊,树立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执行风气,促进工作发展。

四、安全管理精细化

第6篇: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施工承包企业 投标 精细化管理 因果分析法 PDCA循环

1、招投标工作概述

招投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大宗货物的买卖,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与承包,以及服务项目的采购与提供时,所采取的一种交易方式。招投标包含了招标和投标两个方面。招标是指招标者刊登广告或有选择地邀请潜在投标人,并售给招标文件,或附上图纸和样品;投标者按要求递交投标文件;然后在公证人的主持下当众开标、评标,以全面符合条件者为中标人;最后双方签订承包或交易合同。投标是与招标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投标人应招标人的邀请或投标人满足招标人最低资质要求而主动申请,按照招标的要求和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招标人递交申请文件(投标文件),争取中标的行为。

2、投标文件的编制流程

工程投标书通常分在技术标、商务标和资格证明文件三部分。因此投标文件的编制工作也通常按以上三个方面来组织进行。

技术标:主要是以施工组织设计体现,即所投标的主要技术参数、规范。评标时,技术标一般占10~30%。商务标:主要是预算报价部分,即结合自身和外界条件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进行报价,商务标一般占70~90%。资格证明文件是按规定格式和内容提交的相关材料用以证明企业在资质、人员、机械、财务、业绩等方面所达到的等级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通常把资格证明文件称作商务标,而把上述的商务标称作报价文件。

3、几种管理学的方法

3.1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认为,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Man)、材料(Material)、设备(Machine)、工艺(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统称为4M1E。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之一就是从以上五个方面去寻求改进,以消除产品质量缺陷,提高产品质量。投标工作的产品是不容出错的,因此必须采用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的方法,预先从4M1E的各个方面去控制标书的编制过程。

⑴人的因素:包括任何与投标工作相关的人员。

⑵材料的因素:包括与标书编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一切材料。

⑶设备的因素: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装订机等制作标书必需的设备。

⑷工艺的因素:主要包括工序和工艺两方面。

⑸环境的因素:显然,工作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情绪和工作效率,从而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

因果分析法中常用的工具是鱼刺图。应用这种工具,我们可以从质量目标出发回溯,从“4M1E”的各方面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并对采取措施这些因素进行事前和事中的控制,从而达到控制质量目标的目的。另一方面,当发现最终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循着鱼刺图提供的脉络去寻找原因,从而找到改善的途径。关于因果分析法和鱼刺图,一般管理学类书籍上有详细的介绍,本文仅举一例加以说明。

某项目投标过程中,管理人员发现标书的页码有错乱且模糊不清,于是采用因果分析法从“4M1E”的各个方面去寻找原因,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①人:负责编排页码的人因连续加班,过度疲劳导致工作状态不佳;

②材料:打印标书所用的纸张质量不达标,受潮后容易洇墨,造成字迹模糊;

③设备:所使用的手工打码机的部分字码磨损严重;

④工艺:手工打码机需要中途加墨,效率低且极易出错,不及打印机稳定高效;

⑤环境:操作空间狭小,工作人员直接相互影响,难以持久高效地进行工作,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通过以上分析,管理者决定采取人员换班工作、换用高质量的干燥的纸张、采用打印机编排页码、改善和扩大工作空间等措施,最终显著地改善了标书的页码编排的质量。

3.2 PDCA循环与TQM

PDCA循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最早系统地提出,因而也叫戴明环,其含义为:

P―计划(Plan)

D―执行(Do)

C―检查(Check)

A―改进(Action或Advance)

PDCA循环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路线。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也叫全面质量控制(Total Quality Control),其含义是全面的、全过程的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PDCA循环即是TQM过程中质量管理措施的实施程序。

在上述因果分析法案例中,管理者从“4M1E”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加以执行,这个过程事实上就是PDCA循环中的计划(Plan)和执行(Do)两个环节。在质量计划执行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质量改进计划的实施效果加以检查(Check)和评价,进一步寻找仍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上述的标书页码模糊错乱的问题,在经过一个PDCA循环过程之后,通常不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改进效果。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往往要经过多次的PDCA循环改进才能最终解决一个质量问题。事实上,PDCA循环的过程是伴随着质量管理全过程始终存在的――这也正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所在。

3.3六西格玛(6σ)管理

一份标书从制作到提交全过程要经过十余个环节,其间可能出错的细节不下百个,而投标工作不像制造业一样容许一定比例的次品出现,合格的标书必须要求零出错。6σ管理事实上是为全面质量管理设定了一个关于质量缺陷的标准――这个标准是近乎完美的!σ是统计学上的一个参数,代表正态分布状态下样本的标准差。6σ代表着的含义是99.99966%的正确率,也就是一百万件产品中只有3.4件次品――这代表着对完美的追求。

实施6σ管理,首先制定标准,在管理中随时跟踪考核操作与标准的偏差,不断改进,最终达到6σ。其基本流程为: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界定:确定需要改进的目标及其进度――先界定整个投标文件编制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的点,如文字输入、表格绘制、页码编排、打印输出、签字盖章等等,并对这些环节进行细化,直至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加以衡量,并制定改进的目标;

测量:以灵活有效的衡量标准测量和权衡现存的系统与数据,了解现有质量水平――用量化的数据对标书质量加以评估。

分析:利用统计学工具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找到影响质量的少数几个关键因素。

改进:运用项目管理和其他管理工具,针对关键因素确立最佳改进方案。

控制:监控新的系统流程,采取措施以维持改进的结果,以期整个流程充分发挥功效。

4、质量管理计划的执行

在施工承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投标工作必须向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发展,这需要实现对传统管理观念和方法的彻底变革才能实现。现代管理学中有很多可供借鉴的方法、理念和工具,可以应用到投标工作的管理中来。借助这些科学的管理方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管理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同时要认识到,执行力是计划实施的关键所在。实现投标工作精细化管理,需要抱着“知行合一”的态度,严谨地贯彻既定的管理方案,在管理实践中持续改进,不断把投标工作水平推向更高的层次。

第7篇: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范文

1.必要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步,油田企业已经从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进入到激烈的企业竞争之中,而且随着社会体制的发展和变化,油田企业需要不断的改变自己原有的预算管理模式,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油田企业的变化不断的完善自己的预算管理模式,所以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是现代油田企业发展的必然模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油田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使其能够顺利的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发展时期,增强油田企业的外部竞争力,进一步促进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2.原则。通过对预算精细理念的分析和探究发现,油田企业在进行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八化”原则,即油田企业在进行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细化、量化、流程优化、协同化、模板化、标准化、实证化和严格化。具体的来说就是油田企业在进行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将相关的任务吓唬到各部门和个人,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同,还要将相关的任务进行严格的绩效考察,制定相关的量化指标,通过考察指标的完成情况来判断油田企业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成效,除此之外还要制定相关的预算精细化管理标准,并且这些标准要随着油田企业不同的目标和项目做一定的改变,之后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范准则来实施预算精细化管理工作,以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质量。

二、现阶段油田企业预算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对现阶段油田企业预算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分析和研究发现,虽然现阶段油田企业预算精细化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并且得到了政府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关心和重视,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油田企业预算精细化管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细化的成本预算工作没有落实。虽然近年来国内一些油田企业已经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作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没有较强的执行能力,没有科学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重编制而轻执行,这样一来就导致油田企业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比如现在出现比较多的现象就是油田企业在第一年内预算指标控制的很好,第二年却出现预算指标压缩的现象,这就导致油田企业的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将企业的资本进行控制,进一步影响了油田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2.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就现代市场经济来看,油田企业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和发展,在接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更多的压力和挑战,科学的精细化的预算管理制度能够通过对油田企业的约束和管理来控制油田企业的资本,然而现阶段好多油田企业没有一套精细化的预算管理制度,没有油田企业预算成本变动因素数据库或者没有将数据库充分的应用,导致企业的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不能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变化而不断的完善,也没有使精细化预算管理的意识贯彻到企业各级的领导、各个部门的成员以及整个单位的工作人员,进一步导致油田企业资本的浪费,影响油田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3.缺乏精细化的预算编制体系。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是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深化和发展,所以需要更加细致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体系,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好多油田企业的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只是重视财务支出和收入方面的预算管理,而忽视了事前预算和事后预算管理工作,对与相关工作人员的薪资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预算管理工作不够全面和细致,因此顾此失彼,资产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最常见的就是一些油田企业的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不能满足油田企业生产和运作的实际需求,好多油田企业对于油气生产、基本建设以及企业内外部各项的开支没有精细化的预算编制体系,从而影响了油田企业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

三、强化油田企业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通过上述对现在油田企业预算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研究发现,当今我国油田企业的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依旧没有达到进行油田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最初目标,亟待提出一些应对上述困难和问题的方法,所以笔者通过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强化油田企业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加强油田企业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的科学性。众所周知,油田企业进行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的目标就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所以需要建立一套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的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这就要求一方面要从企业的总体层面进行预算,根据企业现有的资源和战略目标来合理的预算和配置油田企业的资源;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要推行信息化的预算管理方式,这样一来能够使油田企业顺利的应对当今时代油田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所面对的挑战,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和财产的损失。

2.完善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科学完善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比较强的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油田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而完善的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不仅需要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还要有合理的评价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要设计油田企业生产和工作的各个环节,还要注重企业内部相关历史数据的使用,还要根据油田企业战略目标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的细化相关的工作,积极的与国外先进的企业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构建和完善适合自己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3.拓宽精细化预算管理范围。精细化的预算管理工作需要根据油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不断的拓宽自己精细化预算管理的范围,要将投资预算、生产预算、物资采购预算、专项决策预算以及财务预算有机的结合起来,还要根据相关项目和生产活动的特色来制定特有的预算管理计划,这样一来能够充分的利用油田企业的资金和财产,实现资产的最大化利用,在提高油田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四、结语

第8篇: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企业; 精细化财务管理; 意义; 特征; 对策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精细化”是重要要求与根本目标,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可有效规避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风险。精细化财务管理除了涉及到企业管理和客户服务领域以外,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密切相关,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精细化财务管理定义

所谓精细化财务管理,强调“细”的核心作用,遵循“事无巨细”原则,针对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具体的工作,构建相应的规范与流程,并严格落实到位,将财务管理工作深入到企业的各个生产领域、各个部门;通过全面落实财务监督手段,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与服务功能,挖掘企业财务的内在潜力。在新时期,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动态性特征,将随着管理对象、目标、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但是精细化财务管理必须保持风险的可控性,通过严谨、科学、全面、细致的管理方法,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1]。

2、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特征

对于企业的财务成果来说,只有通过数据才能客观反映,而精细化财务管理也强调了数据的管理,同时也是流程的管理、系统的管理,进一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专业化,但是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人的主观作用,因此一定的监督与激励机制必不可少,可全面促进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有关精细化财务管理,具体特征概括如下:

2.1 以企业总体目标为发展导向

对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管理来说,以提升经济效益为重要的经营目标,而精细化财务管理也成为新时期财务管理的重要途径;将精细化财务管理策略深入到企业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拓展财务管理的范围与空间,更好地挖掘财务管理潜力,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

2.2 转变财务管理工作职能

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可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财务工作的职能转变;过去,财务管理工作以资产、现金流量为主,当前逐渐加强对经营管理的关注,同时财务管理的范围也从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强化全过程、动态管理;同时,精细化财务管理也强调“服务”的重要性,全面推动企业发展。

2.3 实现财务工作的具体化、细节化

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关键在于将财务工作进行细致划分,不放过任何一个关键点;将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财务统筹管理手段,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水平,进一步明确企业的财务发展目标,促进企业长远发展[2]。

3、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意义

在现代化企业发展中,推行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开展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充分、可靠的信息,而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则给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控制财务风险方面发挥有效作用;由于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可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通过确定这些信息,寻找正确的投资方向,优化资本结构,同时也可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与缺陷,可及时采取调整措施,解决问题、防范风险。

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说,也可通过精细化财务管理更好地熟悉生产工艺和流程,确保财务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引导员工积极参与,促进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4、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4.1 构建有效的财务分析体制

开展有效的财务分析工作,除了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外,也对企业的业绩水平进行衡量,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力,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将职责目标落实到位。例如,在掌握成本费用等基础信息的前提下,财务管理部门还需提供更多财务数据信息,确保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数据了解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指出下一步改进的方向,并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4.2 发挥财务预算管理作用

企业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发挥预算的重要作用,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均在可控制、可管理的范围内,具体做到以下几方面:①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强化预算管理手段,避免预算编制的片面性、盲目性;②促进精细化财务管理内容的完善性,将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都归入预算管理的范畴内,确保任何一笔资金的支出,都有具体的部门或者岗位负责;③发挥监控的约束性作用,确保预算管理的各项目标落实到位,通过各部门、各岗位意识到预算的重要性,杜绝空白点或者漏洞的存在;④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的考核体系,明确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程序以及标准等,确保预算编制有据可依,同时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调动预算执行主动性与积极性。

4.3 实现信息化财务管理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可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实现财务管理效率目标与质量目标,构建一座有效的沟通平台;另外,通过信息化财务管理手段,也可将财务人员从大量的手工劳动中摆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企业经营管理投资决策。因此,在企业推行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加强信息管理硬件的投入,另一方面寻找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分析软件,定期评价软件系统,保持财务管理的信息畅通,满足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信息需求[3]。

由上可见,精细化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企业生产经营水平的高低产生直接影响,确保财务管理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精准性,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但是企业推行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除了财务管理部门以外,还需要其他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形成全员意识,贯穿到各个细节之处,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张湘凌.关于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探讨[J].新财经(理论版),2012(1)

第9篇: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预算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电力行业的市场在不断更新,竞争也变的越来越激烈。作为电力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提升内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强度。电力企业的管理者,要掌握如何调动部门员工工作积极性,并发挥员工的特长,提升员工工作质量。还要从企业内部方面入手,让科学预算思想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并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利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让企业可以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并提升企业经济运行成本管控强度。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且开始将精细化工作理念融入到企业日常发展中,对促进企业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下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一、以我市电力公司发展情况为例,阐述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市某电力公司,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虽然整体态势良好,但是在财务管理方面一直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企业正常发展。

(一)财务预算编织工作不合理

预算编制属于预算管理的前提,同时也是判定预算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进行预算编制之前,却没有对企业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导致给出的预算编制方案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差的差距,影响了企业预算的实施。电力企业预算编制方法与预算编制程序也存在许多问题,大部分地区均在用上下结合并逐级汇报的编制程序,但是这种程序的弊端十分明显,电力企业各层领导要逐级的传递信息,信息传递时间较长,与高速发展的市场背景相违背,导致企业预算出现滞后性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二)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

目前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环节比较多,但是想要全面提升预算管理工作水平,相关人员不但要重视预算编制,同时还要对预算考核、预算评价加以关注。但是从目前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预算管理,都不重视考核环节,同时也缺少相应的考核工作机制,很难对预算结果进行全面且准确的评价,同时也难以找出预算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

(三)预算执行力度较差

预算执行力度,一直以来都是影响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从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预算执行力较弱,是影响预算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许多电力企业都忽视了预算执行效率,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并且在编制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也缺少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对预算相关人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与规范,影响了财务预算管理的正常进行,导致经常出现超支等问题。

(四)缺少预算管理岗位责任制度

财务预算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必须要有专门的机构和部门来对企业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管理。但是绝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没有设置专业的部门对预算进行管理,均由财务部门监管。这种工作模式会影响权责划分,导致权责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没人承担相应的责任。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缺少岗位责任制,影响了预算管理目标的正常落实,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环境。

二、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模式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利用精细化预算管理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目标

财务部门是电力企业日常发展的重要部门,起到活络整个公司的作用。对预算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发展目标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后,合理的将指标落到不同工作人员身上,体现了权责分明,同时还保证了财务目标的实现。

(二)利用精细化预算管理来提升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水平

电力企业预算编制如果可以更加精细化,必然可以提升企业资源整合效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对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并通过预算管理的方式,将不同的指标进行二次分配,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化解矛盾,提升企业运行速率。

(三)通过精细化预算管理来规避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属于企业日常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想要完全规避,难度较大,但是可以尽量规避掉一些可以避开的风险。在对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企业财务的发展情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进行预测,拟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最大程度规避财务风险,提升企业财务风险应对能力,避免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

(四)通过宣传与培训等方式提升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理念的认识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终究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为了提升自身市场综合经胜利,必须要牢固树立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理念,才能保证企业整体管理工作水平,稳步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细化处理,并按照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形式来拟定企业管理工作规划,进而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全面把控程度,减少企业成本投入,避免出现浪费等情况,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要提升工作人员对精细化预算管理活动的参与度,让员工可以自动自觉的进行精细化分析,提升精细化管控强度,使财务精细化管理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五)利用精细化预算管理来完善企业财务预算组织管理机构

企业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需要通过专业部门来组织、管理,并且电力企业还需要构建专业化的组织管理机构,或者是设立专业的领导小组,对精细化A算管理模式进行监督。所有的成员都必须要有丰富的财务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管理工作能力。在工作开展之前,先了解工作的目标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再对企业预算编制、企业预算实施、企业预算考核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督管理。通过成立专业化组织管理工作机构的方式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目标,使其更好更快的发展。成立专业化的组织管理机构,让财务管理工作目标可以和企业发展相互协调,提升监督预算执行能力,避免出现财务风险。

(六)利用精细化预算管理来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

信息化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质量,让企业可以紧跟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要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最新、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及与信息化相关的工作理念。之后借助各种信息化的手段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使其可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企业还要不断的提升信息化构建强度,分别体现在投资和管理等方面,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七)利用精细化预算管理来优化企业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在进行预算管理精细化之前,必须要先保C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首先,电力企业不但要深入了解企业当前财务状况,同时还要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走向进行分析与规划,判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来掌握市场的发展走向,并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信息进行判别,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在满足预算编制原则的基本要求下,灵活的使用各种编制程序,并积极的探索各种正确的企业发展方式,扩大企业整体预算弹性空间,提升企业预算的合理性。

(八)利用精细化预算管理来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力度

要将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贯穿到企业日常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并构建与之相对应的监督管理工作机制,提升企业预算执行监督强度。电力企业要先构建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分别明确企业先进收入和企业支出、企业固定贷款偿还等方面的问题,对不同职能项目进行分离,避免出现私下勾结的问题。

三、结束语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精细化预算运用模式,是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上文首先分析了我市电力企业日常发展中,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之后分别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应当如何提升精细化预算的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菊.精细化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解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22):211+327.

[2]李婷.精细化管理视角下电力企业如何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3):145.

[3]崔梦晓.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精细化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J].中外企业家,2016(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