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历鉴定报告范文

学历鉴定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历鉴定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历鉴定报告

第1篇:学历鉴定报告范文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01—0007—02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zedoary turmeric oil and

glucose injection,zng)是以莪术油为主药,加葡萄糖

配制而成的一种新型中药抗病毒制剂,以病毒颗粒溶

解方式抗病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对a1和a3型流感病毒有直接杀灭作用,同时对金黄

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荫等也有抑制作

用,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广泛。然而.莪术油注射液有多

种不良反应,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和死亡,造成医疗纠

纷。目前有关莪术油注射液过敏致死法医学鉴定的报

道尚不多见。本文复习有关文献资料,结合2例莪术

油注射液过敏致死法医尸体解剖发现,对莪术油过敏

原因、配伍禁总、检测方法、法医学鉴定原则进行了分

析。

案例

【案例1】死者,男,3岁。某年12月12日以腹泻、

呕吐在一乡村医疗站就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即予

以治疗。输入:(1)生理盐水100 ml加入菌必治0.9 g;

(2)莪术油200 ml加入病毒唑100 mg两支;(3)5%葡

萄糖200 ml加入维生素c 0.5 g、维生素b6 50 mg。输

液过程中患儿即出现面部潮红,面部出现荨麻疹,输

完液后患儿精神状态较差,昏昏沉沉,当晚患儿出现

发烧症状。次日凌晨患儿出现口唇青紫、呼吸困难、脉

搏微弱等症状,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尸检主要发现:喉头水肿(轻度),肺泡隔及肺问

质毛细血管扩张,充盈红细胞,肺泡隔显著增厚,双肺

问质部分区域可见淋巴、单核细胞灶状浸润;大部分

肺泡腔充满均质、淡染的水肿液。心肌纤维排列规则,

部分心肌呈波浪状改变。肾小球结构正常,肾小管管

腔空虚,肾内未见出血及坏死改变。脑宽,脑沟变

浅:软脑膜及其脑实质内血管扩张;脑组织结构疏松,

神经元及脑内小血管周围间隙增大。提取死者心血、

肝脏、肾脏,进行系统的毒物、药物分析,结果未检}}i

常见毒物中毒,从死者的血液、肝脏和肾脏中均检出

莪术油成分。

【案例2】死者,男,9岁。某年4月7口因发烧、咳

嗽、气喘等症状,由其母带至某卫生院就诊,诊断为肺

炎,建议住院治疗。其母以无人看护、家庭经济困难拒

绝住院。医生开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内加

先锋霉素v、病毒唑,静脉滴注治疗。离开卫生院时开

出相同药物,并加歼克咳敏、麻杏止咳片、等口服。次

日凌晨3时20分.患儿冉次人院,医生检查呼吸停

止、脉搏消失,经抢救无效死亡。

尸体解剖主要发现:喉头水肿(轻度),肺泡隔毛

细血管充血,肺问质水肿,有灶状单核细胞及淋巴细

胞浸润;肺泡腔内有蛋白液体及吞噬细胞渗 ,支气

管上皮细胞脱落,部分支气管腔内有炎性渗 。心、

肝、肾等其他脏器主要表现为淤血、水肿改变。从死者

的血液、肝脏和肾脏中均检 莪术油成份;毒物分析

排除常见毒物中毒。

讨论

莪术油系由中草药姜科植物莪术干燥地下根茎

中提取的一种挥发油,是由20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

物,主要成分为莪术醇、莪术酮等;莪术油葡萄糖注射

液已被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收载。按中医理论莪

术具有行气破瘀、消积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

明莪术具有很强的抗病毒作用,临床适应证包括病毒

引起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小儿病毒性肺炎、病毒性

肠炎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疗效好,应用广泛。但在医疗

实践中由于应用不当、个体差异等原因,莪术油产生

多种不良反应,严重者导致过敏性休克死亡。

本文两个案例,根据案情和病历资料,死者生前

均用过莪术油注射液,均表现出过敏症状,主要表现

为:面部潮红,口唇青紫,呼吸困难,荨麻疹等。,1体解

剖主要发现:喉头轻度水肿,肺脏有问质性炎症,腑、

心、肝、肾等脏器淤血、水肿,其他组织脏器无致步e性

病理改变,全身未见明 外伤;毒物和药物分析从死

者的血液、肝脏和肾脏巾均捡 莪术油,体内未捡iij

【作者简介】李涛(1973一),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硕士。讲师;从事法医病理学教学、研究和检案工作。.rel:+86—29—82655117;e—mail:litao—hy@163

corn

· 8 ·

常见毒物,对保留的心血进行ige检测,结果均为阴

性,分析认为与死后分解代谢有关(解剖距死亡时间

均超过48小时)。根据尸体解剖结果排除机械性损

伤、窒息、中毒等原因致死,患者肺脏的问质性炎症较

轻,为灶状,不足以致死。因此,根据排除法,确定其死

因是在患间质性肺炎的基础上,因注射莪术油导致过

敏性休克而死亡。

莪术油产生过敏等不良反应的机制在于两个方

面:首先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为乳浊液型fo/w 型1注

射液。挥发油组分经乳化剂作用,形成小于l ixm的均

匀乳液。过冷、过热、添加反类型乳化剂和电解质等多

可能引起“破乳”,脂肪颗粒发生凝聚,使乳液中形成大

于1ixm的脂肪颗粒,从而引发不良反应。因此莪术油

葡萄糖注射液宜单独静滴,忌加入其他药物进行配伍

应用,以减少“破乳”的发生。本文案例1就是死者生前

曾用莪术油注射液、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病毒唑注射

液等药物混合在一起进行静脉滴注,引发过敏,导致

死亡。其次,莪术油为中药制剂,像清开灵、鱼腥草注

射液、鸦胆子油注射液等中药制剂一样,目前由于受

提取工艺的限制,中药注射剂中往往含有蛋白、淀粉、

鞣质、色素、黏液、树脂、挥发油等致敏成分.不易完全

去除。这些成分一旦人血,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

淋巴细胞,发生过敏反应。『1.2

莪术油等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呈现出多

样性,常累及多器官多系统,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

见,表现为发抖、寒战、高热。这种发热为药物热反应,

有人认为它属于ⅲ型变态反应,其潜伏期限不易确

定.一般在lo天以内,短者仅1天,长者可达25天。

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充血性红

斑疹、荨麻疹、瘙痒、面部潮红、局部皮疹或弥漫性出

血,注射部位红肿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

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甚至死亡。莪术油静注时,病人

也会出现头晕、视物模糊、失明等,主要是因为莪术油

为乳浊液型注射液,短时间内输入较多的莪术油乳液

颗粒,可阻塞毛细血管,导致失明

据报道莪术油与多种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配

伍禁忌;[41将禁忌配伍使用的药物配伍使用,可明显影

响药物的药理作用,延误治疗.加速死亡。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3卷(第1期)

鉴于莪术油注射液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建议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用药

过程中避免给药速度过快,加强临床用药监护。对此

药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禁忌与头孢曲松、头

孢拉定、头孢哌酮、庆大霉素、速尿配伍使用。并建议

生产厂家加强对此产品的上市后监测,并进一步开展

完善t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

在法医病理工作中,遇到与莪术油过敏相关的医

疗纠纷、非法行医、猝死案件.应该尽早进行全面尸体

解剖,发现青紫、喉头水肿等过敏征象,检查血清中

ige水平,排除损伤、疾病等死因,并进行系统毒物、药

物分析,结合案情分析用药方案、配伍情况及输液速

度等做出正确地判断。此类案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

证实生前曾经使用莪术油,对生物检材(如血液、尿、

肝肾等组织中)是否含有莪术油进行检测。

莪术油中莪术醇是有效成分之一。可作为莪术油

真伪鉴别的依据。有关文献报道,采用薄层层析。以

hsg为色谱板,以苯:甲醇:乙酸f7.9:1.4:0.7)为展开剂,

用莪术醇对照进行鉴别,碘蒸气作显色剂,斑点分离较

好、清晰。目前已从莪术油中对莪术醇的含量测定方

法有:(1)香草醛硫酸溶液显色后比色法。中国药典19

95年版二部中,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莪术油的含量

测定采用此法。以莪术醇标准溶液为对照品,用紫外可

见分光光度法于(520±2)nm对样品和对照品测定吸

光度,用空白实验消除误差,即可求出莪术醇的含量。

(2)气相色谱法。郑少珠等[51对莪术油原料药中莪术醇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联苯为内标。内标与样品的分离度

大于2,平均回收率为99.2%,简便易行。

参考文献

【l】马建丽,周亮,王世岭.中药及其制剂致过敏性休克131例分析[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__,2(3):166

[2] 高建,张平.中药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中医药研究,20__,16(5):

6l

[3】孙定人,王士凡,壬艳红,等.药物不良反应[m】第2版,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1996.31

[4】吴宏卫,张静,陈才铭,等.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5种药物配伍稳定

性考察[j】.药学实践杂志,20__,20(1):21

[5】郑少珠,朱维华,等.气相色谱法测定莪术醇的含量[j].广东药学院

第2篇:学历鉴定报告范文

教育部网站消息 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近日公布。《意见》指出,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要推进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推行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双证书”制度,全面提高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

《意见》强调,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育体系建设。首先,扩大养老服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养老服务业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引导和鼓励职业院校增设老年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点。其次,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本科教育。加大养老服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力度。鼓励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等养老服务相关本科专业,开设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老年人保健与营养、老年医学、老年心理学、生命伦理学等课程。最后,积极发展养老服务研究生教育。适当增加社会工作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社会学、老年学、人口学、康复治疗学、家庭发展等学科领域招收培养研究生,为养老机构和职业院校等输送业务骨干和高层次教学科研人员。

《意见》指出,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就要全面提高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支持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一批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改革试点。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材建设。在有行业特色的高等学校和行业、养老机构、企业建立一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开展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师培训,并逐步扩大培训规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与养老服务业发达国家或地区教育合作,通过互派师生、交流研讨等形式,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国外优秀课程和教材,结合国内养老服务业实际,合作开发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促进我国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水平提高。

《意见》还提出,重点依托相关职业院校、开放大学和本科院校,开展多样化的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鼓励养老服务业业务骨干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推行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双证书”制度。推动职业院校与养老服务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深入合作,实行专业相关课程的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统筹进行,推动职业院校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于已取得养老服务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且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可由职业院校按相关规定择优免试录取,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取相应学历证书。

教育部:“废除出国留学学历认证”传言不实

《中国青年报》消息 针对

社会上关于“出国留学的学历认证发生重大变更,教育部决定废除毕业证书认证”的传言,教育部7月14日声明称传言不实,提醒广大学生和相关机构通过学信网了解有关学历政策及学历认证服务相关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学历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学校根据修业年限、学生的学业成绩等,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而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学历证书是重要的甄选录用依据,在升学考试、公务员招录考试、执业资格考试及申请出国留学时是重要的资质证明。

第3篇:学历鉴定报告范文

【中图分类号】d922.16;d91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7—9297(20__)01—0007~03

在涉及死亡的医疗纠纷中,患者的尸体检验鉴定质量是医

疗纠纷处理的关键环节之一。高质量的尸体检验鉴定,是公正、

客观、科学地处理医疗纠纷的前提和科学的依据。但是,目前我

国缺乏一个涉及医疗纠纷的尸检鉴定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从而

无法保证每一例涉及医疗纠纷的尸体检验鉴定的质量。

因此,建立一个涉及医疗纠纷的尸体检验鉴定质量管理与

控制体系,是相当重要和迫切的。它既能体现医疗纠纷处理的

公正性、科学性,又能提高法医学鉴定人自身素质,促进法医学

及临床医学的发展。

在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方面,我国已在某些领域已有先例,

如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医院管理等等,这些均为涉及医疗纠

纷的尸检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提供了成功的模式和经验 。本

文参考了相关文献,结合尸体检验鉴定及医疗纠纷的特点,对涉

及医疗纠纷的尸体检验鉴定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体系提出一些初

步的设想。

、医疗纠纷的尸检鉴定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含义

医疗纠纷尸检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指按法医尸检工作的特

点和客观规律,运用管理学、系统学的有关理论、方法,以及相关

的法律和法规,结合医疗纠纷的特点,对尸体解剖及法医学鉴定

的全过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和控制,以达到尸检鉴定

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实现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目的。

二、医疗纠纷尸检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

医疗纠纷尸检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包括公正、科学的

思想;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全面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思想;标准化、

规范化、程序化的思想;管理的科学性、实用性的思想。

公正、科学的思想是医疗纠纷中尸检鉴定工作的出发点和

基础。如果没有这一点,有关医疗纠纷尸检鉴定的质量管理和

控制就无从谈起。对尸检鉴定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实际上是全

面质量管理,它包括全系统、全员、全程的质量管理,从过去的事

后质量评价变为尸体检验中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即包

括接案检案程序、尸检鉴定人员资格、尸检规范程序、实验室规

范管理及工作程序、诊断标准化、会诊制度化、鉴定书书写格式

等一系列的有关部门、人员、工作程序及规范标准的质量管理,

形成一个质量管理体系。

在尸检鉴定中必须要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只有这

样才能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失误。涉及医疗纠纷的尸检鉴定质量

管理应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不是一个繁琐的工程。尸检鉴定工

作要求从实际出发,需符合医疗纠纷案件中的特点和规律,以求

实用、快捷。

三、医疗纠纷尸检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

尸检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使鉴定过程合法化、管理程

序化、技术操作规范化、鉴定结论的公正和科学化。具体原则:

(1)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相结合,突出宏观控制的原则;(2)全面

鉴定质量与环节鉴定质量相结合;(3)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

合,突出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例具有不同的条件

和特征医疗纠纷尸检鉴定的质量。

四、涉及医疗纠纷的尸检鉴定管理体系构想

涉及医疗纠纷的尸检鉴定管理体系实际上包括两大方面的

管理体系,一是尸体检验鉴定程序的管理,即管理的合法化和程

序化;另一方面是针对医疗纠纷的特点,而对涉及医疗纠纷的尸

体检验鉴定具体技术的要求,即鉴定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

(一)尸体检验鉴定程序的管理方面

· 8 ·

尸体检验鉴定程序的管理具体包括对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认

定、相关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和规定、实验室硬件的要求、涉及

医疗纠纷法医学尸体检验有关法律规定及接案、受案的程序要

求等方面。

1.涉及医疗纠纷法医学尸体检验有关法律规定

涉及医疗纠纷的尸检鉴定可被用于判断医生的行为是否存

在过失,也有利于改进医疗质量。《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6条

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

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

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和病理解剖专业技

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

进行尸检的义务。”由此可见,对涉及死亡的医疗纠纷尸体检验

是法制化的要求,尸体检验必须严格按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2 鉴定人的资格认定

涉及医疗纠纷的尸体检验,最重要的就是对死者的死因鉴

定准确、科学,因此,要求法医学鉴定人应具备一定的资历和水

准。因为涉及患者的死亡原因、死因与疾病、损伤和医疗差错的

关系等复杂问题,要求鉴定人具有较高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法医学知识及相关的法学等知识,以及具备一定程度的综合分

析判断的能力,由此对法医学鉴定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我国目前缺乏一个相关的医疗纠纷尸检鉴定人资格的考

评、审核标准及体系。但在发达国家,如在美国,这些均由法医

局承担,因此对承担尸检鉴定的法医病理学鉴定人要求就很严

格,只有获得法医学鉴定人资格的技术人员才能承担该工作,而

法医学鉴定人资格一般是规定从业人员必须在医学院校毕业

后,做3~4年的病理科医生,再到指定的大城市法医鉴定局工

作一年,具有500例的法医尸体解剖实际经验,然后再经过国家

考试委员会考试合格,才能获得法医学鉴定人的资格,发给从业

执照。获得从业执照后定期换发执照,换发时要审核其实践工

作量及知识更新程度,合格者才能换发执照。英国、加拿大等国

家也有类似规定_3 。

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是整个湖北地区医疗纠纷尸体检验鉴

定的定点单位,1993-20__年10年间承担了410例涉及医疗纠

纷的尸检,而尸检鉴定人均为从事法医学研究、教学20年以上

的法医学专业人员,均为副教授以上职称,有硕士 研究生以上学

历,但通过根据聚类分析仍有16例属于不合格鉴定_4一,提示我

们仍要加强法医学鉴定人的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水平的

提高。所以,为了提高涉及医疗纠纷的尸检鉴定质量,笔者认为

在审核和考评法医学鉴定人资格时,应注意学习经历、工作经

历、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以及通过相关的考评等几个方面。

具体的包括:(1)学历:硕士研究生以上法医学专业毕业;

(2)经历:系统学习过法医学及病理学相关知识;(3)能力:独立

承担200例以上系统病理解剖及鉴定;(4)考评:通过相应考试

或考评。

3.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考核

对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着重提到的是实验室技术人员,他们

虽然不具备鉴定人资格,但技术人员对尸检中提取的检材的检

验,是鉴定人做出正确鉴定结论的依据。因此对技术人员的资

格也应做出相应的规定,如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能熟练掌握实

验室各种常规检验方法,如常规病理切片、法医学特殊检查方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ll卷(第1期)

法、免疫组化技术及相应毒理毒化检验技术等,同时,最重要的

是定期的对其技术方法和水平进行考核,使其达到鉴定所需要

求。

4.尸检鉴定的程序

整个尸体检验鉴定工作必须按接案、受案、全面尸体解剖、

检材的提取、实验室检验、病理学鉴定及其他如药物或毒物鉴

定、会诊讨论、鉴定结论的规范书写等过程严格进行,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整个尸检鉴定结论在程序上合法,从而保证其科学性。

涉及死亡的医疗纠纷的尸体检验应按法律要求,受理案件,

但必须严格按“接案、受案的程序和要求”,对案件进行有关资料

进行审核和相关案件情况进行调查。其目的主要是:(1)使尸体

检验鉴定合法化;(2)对医疗纠纷中患者的疾病、治疗及其他可

能情况如损伤程度、药物过敏等有所了解,为全面的尸检和分析

打下基础;(3)审核医患双方提供的病历资料,辨别有无涂改和

伪造,以保证鉴定结论的科学性。

全面尸体解剖、检材的提取、实验室检验、病理学鉴定及其

他如药物或毒物鉴定等工作应严格按技术管理部分的规范和标

准进行。

会诊制度的实施,可以纠正鉴定人在鉴定活动中出现的某

些可能影响鉴定结论的主观意识,对死因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保

证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5.尸体检验鉴定质量评估

每例鉴定结束后,可通过本研究提出“涉及医疗纠纷的尸检

鉴定质量控制体系”的关键指标,如鉴定人资格、尸体解剖规范

化、检材提取的标准、诊断标准等方面的指标,对鉴定质量进行

评估,使鉴定人能发扬优势,改正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高鉴定

水平。

(二)涉及医疗纠纷的尸检鉴定技术管理

尸检鉴定技术管理主要是指对尸体解剖、检材提取、病理检

查和实验室检验等鉴定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以保证

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尸检的规范和标准化

尸检的规范和标准化已由公安部在1997年制定,即《尸检

操作程序及规范》,它包括一般尸体系统解剖的程序和操作标

准,但由于涉及医疗纠纷的尸体检验受医疗手段、患者本身疾

病、损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还需要结合每一个医疗纠纷案

件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采用特殊的解剖步骤和方法。如肺栓

塞是临床最常见的诊断错误_5 。张海东等_6 (20__)报道一患者

因踝部骨折外科手术数天后死亡,尸检虽发现急性肺动脉栓塞,

但尸检常规没有规定查找栓子来源和原因的方法和规则,因此

对栓子来源无法确定,法院认为骨折不能作为死亡的直接原因,

认定医院无医疗过失。所以,要针对医疗纠纷案件的特殊性,制

定一些特殊的尸体检验的规范化、标准化操作程序和规则。

2.检材提取方法及其标准化

《法医病理学检材的提取、固定、包装及送检方法》是对常规

的尸体解剖提出的要求,而医疗纠纷案件往往涉及疾病死亡、损

伤死亡、药物中毒以及其他相关的医疗过失所致的死亡。因此,

需针对涉及医疗纠纷的特殊情况,进行特殊的鉴定,在此方面,

需做出相关的具体规定,制定相应的标准。

3.实验室的技术操作规范及标准

实验技术标准化是病理诊断的基础。规范的技术操作,既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1卷(第1期)

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提供高质量病理样本。实验室应建立一

套规范技术操作程序及管理方法。如羊水栓塞是妇产科的常见

并发症之一,也是产妇分娩中常见的猝死原因,在实验室检验

中,常规的he染色可能造成漏诊,但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检测羊水中的角化上皮细胞,可提高羊水栓塞诊断率 。李树

华等 (20__)研究医疗纠纷中涉及中草药中毒的法医学检验鉴

定程序及方法时,提出中草药鉴定的五步法,可对案件所涉及的

中草药的毒性和毒理作用进行客观的认定和评价。

4.疾病病理诊断标准

目前,对常见疾病已有病理诊断标准,但还有不少疾病缺乏

诊断标准,需进一步研究,包括对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

物学研究,以期规范辅助诊断依据。如婴儿不明原因的猝死,通

过尸体解剖后为阴性解剖时,往往易诊断为婴儿猝死综合征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reinhard (20__)曾对六

十余例sids进行原因分析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

方法确诊4例为病毒性心肌炎猝死。

5.尸检鉴定报告的规范书写

尸检鉴定报告的全面和完整,对保证尸检鉴定报告内容的

真实性及其具有的法律效力非常重要,也有利于有关人员审查

和运用鉴定结论。鉴定报告应包括治疗经过、纠纷原因、临床治

疗病历记载及诊断、尸体解剖及病理所见、死因分析和最终结论

等具体内容,同时要求文字精练,表达准确充分,结论简洁。

· 9 ·

参考文献

[1]傅征,张力主编病例分型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__ l7— 20,200~ 2l1

[2 任真年著i≮院i 疗质最管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 __

[3 祝家镇,父京 .左 津关于制定我国《法医法》的建议第五次全国

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l996年9月:370~372

[4 刘艳,朱f々红,刘良,等医疗纠纷中尸检鉴定质量评价模型的初步研

究待发表

[5j kirch w .,et a1.misdiagnosis at 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four medical

eras m ed. 1996,75:4l~ 43

[6]张海东,卢德宏尸体解剖在医疗纠纷案件中的角色法律与医学杂

志20__,10(3):184~ 188

[7]高彩荣,任广睦,候养栋,王英元等.实验性兔羊水栓塞肥大细胞类胰

蛋白酶的含量变化中国法医学杂志20__,17(1):4~7

[8]李树华,于建云,秦光明,等.涉及中草药中毒的法医学检验鉴定程序

及方法.昆明医学院学报.20__,(2):98~101

l9jdettmeyer r,baasner a ,marc schlamann,et al coxsackine b3 my—

ocarditis in 4 cases of suspected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diagnosis

by immunochistochemical and molecular — pathologic investigations.

第4篇:学历鉴定报告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导向;升学导向;人才培养定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物流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强劲。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物流技能型人才,是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物流服务与管理是我校传统老牌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高级讲师4人,硕士4人,3人聘为全国物流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2人聘为江西省职业技能鉴定管理类命题专家,6人被江西省教育厅认定为“双师型”教师,6人具备邮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师资格。本专业教师多次策划承办了江西省首届快递企业快递技能、知识大赛,2015年江西省“振兴杯”青年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快递业务员比赛;承担江西省历年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工作及为快递企业提供上岗员工培训、在岗员工提升培训等服务。同时拥有江西省一流的现代化的仓储与配送实训室、叉车实训场、国际货代实训室、运输实训室等四个实训室。学校高度重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在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重点扶持。2010年评为省级精品专业,2012年确定为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

二、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定位应明确,其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中职学生经过在校2年的培养不可能掌握物流作业涉及的所有知识和技术,只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在专业定位时,应该重点考虑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当地经济特点、区域经济特点及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根据我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及教学实力,同时兼顾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确立了“校企融通、学做合一、分层培养、分段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以“就业导向”的学生与成长快的中小型物流及电商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对于“升学导向”的学生则通过3+2中高职衔接,提升学生的学历及今后的职业发展平台。

(一)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专业方向

校企合作是培养以“就业导向”的学生的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途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及对人才要求在新生入学时,选拔学生进行培养;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邀请企业介入,参与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的制定,为合作企业量身定制专业课程,请企业工作人员参与课程教学,使校企之间在发展目标、人才需求方面结合更加紧密,提高人才供求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学生入学之际就知道就业单位的需求,接受认同企业文化,学习将更有动力和压力。学生在校进行理论实践学习,寒暑假在企业进行顶岗见习,真正实现毕业即能就业、上岗即能上手。

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导向”教育可以定位为以下2个专业方向,即快递及仓配方向。

快递业务方向主要面对本地快递企业培养能熟练完成快件揽收、分拣、封发、转运、投送、信息录入、查询、市场开发、疑难快件处理等作业,熟练应用快递相关设备和信息系统的一线操作人员及基础管理人员。根据江西省《关于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省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将达到8亿件,年均增幅35%;快递服务乡镇覆盖率将达到95%以上。近几年,网络消费的日益普及催生了巨大的快递市场需求,江西省快递业务量从3854万件增长到1亿件,快递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仅2013年就新增了86家快递法人企业。为提高“最后一公里”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江西将鼓励快递企业因地制宜,与学校开展多形式的投递服务合作。为支持快递行业的人才培养工作,鼓励院校与快递企业对接共建“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推动产学联动。而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能力与快递企业对接开展校企合作,为本地快递企业培养合格人才。

仓配方向则主要面向电商企业、中小型物流企业及企业物流输送从事装卸、检验、保管、拣取和流通加工的一线操作人员及基础管理人员,使学生了解仓储与配送的基本流程,掌握仓储与配送所使用各种工具的相关知识,能够作出适当的计划并掌握一定的作业能力。我校目前已与京东商城合作组建了“京东商城物流特色班”,并成立了项目组负责与京东商城南昌库对接,共同培养人才。拟定与江苏中和贸易公司建立中和物流特色班,共同培养物流初中级管理人员。

(二)以升学为导向,提升职业平台

通过对世能达物流(天津)有限公司上海分部开展专业调研了解到,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大中型物流企业竞争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必须满18周岁,要能比较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有吃苦耐劳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而中专层次的学生毕业时无论年龄、学历都无法达到要求。但中专层次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强,有提升学历需求,学校应实施分层培养,为他们提供深造机会,通过3+2中高职衔接满足其升学需求,为他们搭建更好的职业发展平台。

三、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定位

物流人才需求变化指数按照薪资范围将物流岗位划分为初、中、高三级。物流产业大数据平台采集招聘信息,通过智能化分析技术研发并分析出,初级岗位中49.16%对学历没有特定要求,物流类岗位对学历需求处于中下水平,只有个别高级岗位对本科及以上学历有所需求。物流岗位对职业素养的需求数量明显高于职业技能。据此可分析出,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方向不能仅仅定位在初级岗位上,如果定位在该层次,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将无用武之地,应定位于中级岗位,作为基础管理人员进行培养,这样既能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所学知识与技能,同时为其职业持续发展提供可能。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教师应更注重学生的吃苦耐劳、责任意识、职业忠诚度、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客户服务意识等职业素养的培养。(作者单位:江西省商务学校)

参考文献:

[1] 王寒,刘辉.浅谈以工作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J].科技致富导向,2011,(33)

第5篇:学历鉴定报告范文

关键词:双证融通 职业能力 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20

“双证融通”是指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相互沟通与衔接,即将学历教育规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职业岗位群对应的国家标准中的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工作技能融为一体,并将其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能够做到毕业生到岗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由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就成为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心。相应地,课程考核评价也必须要围绕这一中心开展。

1 “双证融通”模式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评价要求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双证融通”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教学目标能力化。“双证融通”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要求由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既要获得学历文凭,也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教学内容职业化。“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依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第三,教学方法行动化。“双汪融通”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技能形成的全过程中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第四,教学场地实践化。“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延伸了教学空间,主要教学场所将由固定教室转向教学、实训一体化的实训教室,从学校转向生产性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基地等。

上述变化对课程考核评价提出了如下要求:

要求一:课程的评价标准应与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相一致,实现课程评价与技能鉴定的互认,真正做到课程教学的考核评价与职业资格的鉴定结果有效衔接,改变职业资格鉴定“一考定乾坤”的局面。

要求二:课程考核内容既要有对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更要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技能操作水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沟通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人文修养和职业道德乃至创新能力进行考核,即由“知识本位”的考核评价转向“能力本位和素质本位”的考核评价。

要求三:课程考核评价必须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要求四:课程评价要引入学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行业企业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并实行教师、学生、企业专家等共同参与教学评价。

2 “双证融通”模式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评价原则

2.1 激励性原则

通过评价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

2.2 参与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应是评价的主体。应创设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并使学生能够和老师协商、协调,自主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

2.3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原则

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并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既要对学生完成一个个项日任务的质量情况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和交流合作能力等进行评价。即考核要注重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能够全方位考核其实际的技能、技巧、知识、能力以及道德素养等。

2.4 多元性评价原则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既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要有学生之间的互评,还要有行业企业的专家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此外,还要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对学生职业技能的鉴定考核。

3 “双证融通”模式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评价内容

3.1 学习态度

主要考核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如课前是否预习、是否记课堂笔记、是否主动与老师或企业师傅(顶岗实习指导老师)交流等。

3.2 出勤情况

主要考核学生上课或到企业顶岗实习是否迟到、旷课(工)、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或企业规章制度等。

3.3 课堂讨论或提问情况

对教师组织的课堂讨论或提问,学生的表现是否积极,对所提问题是否认真思考,对问题的分析是否正确。

3.4 作业或实习报告完成情况

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及作业完成的质量、企业顶岗实习报告撰写情况。

3.5 实践操作能力

主要考核学生技能操作水平以及对问题分析、解决、综合应用能力。

3.6 职业素养

主要考核学生能否虚心接受或倾听他人意见、能否耐心地帮助他人、能否积极面对失败、有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做事能否善始善终、能否积极处理好各种矛盾、能否提出有创造性的个人意见等。

3.7 阶段性测评情况

主要考核学生学完一个单元后对这一单元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3.8 综合测评情况

主要通过期终考试来检查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技能(包括职业资格证书中的应知、应会)系统性的理解、掌握与运用情况,如有考证,是否通过了职业资格汪书的考核。

4 “双证融通”模式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采用互评、组评、自评、教师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4.1 互评

根据项目或任务的基本要求、项目组的汇报和答辩,每一个小组对其他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出评价结果。

4.2 组评

由组长根据每一个成员在完成任务或项目的过程中的工作责任心、职业素质、知识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表现,给出评价结果。

4.3 自评

在互评组评的基础上,根据大家一起讨论的结果,项目组成员对自己在每一个项目任务的学习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正确的评价。

4.4 师评

教师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根据前面的评价,每人基本上可以得到较正确的评价结果,教师主要是根据前面的评价再加上自己的了解进行总结,首先肯定成绩,肯定进步,最后提出希望,并给每一个小组打分。

4.5 企评

由实习单位或顶岗企业的指导老师对照实习任务安排表对学生完成的每一项实习任务情况进行评价。

4.6 技能鉴定评价

学生是否通过了由学校实施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认可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即是否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5 “双证融通”模式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评价举例

我校医药物流管理专业是上海市教委“双证融通”试点建设专业。由于我国至今尚无国家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医药物流职业标准,也没有专门的医药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为此,我们在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具体指导下,和上海医药物流中心等企业共同制定了医药物流职业标准,并联合向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提交了关于《开展物流师(医药物流储运师)的职业技能鉴定项目》(三级)的申请报告和可行性论证方案,并已获得审批。与此同时,我们和医药物流企业的专家共同开发了涵盖医药物流职业标准中有关医药储运应会、应知内容的模块化课程――《医药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该课程是医药储运师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课程。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同意该我校课程的考核评价与医药储运师技能鉴定互认。学生除了在校内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技能操作训练外,还必须到医药物流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鉴于此,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采取了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企业顶岗实习评价与技能鉴定结果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只要形成性评价、终极性评价、企业顶岗实习评价同时达到60分,即可取得医药储运师职业资格证书(三级)。该课程校内学习考核内容、企业顶岗实习考核内容、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分数比例、相关权重分别如表1、表2、表3、表4所示。

“双证融通”模式下的课程考核评价,要建立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为导向的考核目标,将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和职业技能鉴定融合贯通。既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也要吸收企业这个评价主体;要通过考核评价来检验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学生是否具备适应未来岗位工作的核心职业能力,这是“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过程性”考核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8下).

第6篇:学历鉴定报告范文

道路与桥梁建筑所采用材料的品种在日益增多,施工工艺也日渐复杂,这些都对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试验检测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种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环节所用的材料进行技术检测,进而判断工程施工质量。试验检测能科学地分析各种材料的性能并提出存在的问题,提供改善办法。对各种材料和构件的质量作出定量的评价,有助于严格控制工程的质量,从而指导生产,降低工程成本。试验检测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⑴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科学地对各种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判定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给材料采购部门作参考并决定是否接受材料,以此保证公路工程中所使用材料的质量。

为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有工序的工程质量,达到提高工程质量、争创优质工程的目的,必须对工程全过程各阶段进行仔细的质量控制及检测工作,从而确保施工全过程的质量都能满足国家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⑶通过各种试验试配,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优选经济性更好的材料,从而起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同时也能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⑷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及项目事前设计要求,对项目中所要采用的新技术工艺、新材料等进行试验研究,判断此类新技术是否符合要求并适用于工程中,同时该项工作还能为完善设计理论、发展新工艺提供积累资料。⑸试验检测有助于改善工程质量,准确找出工程质量缺陷,为防止施工事故提供依据。一旦发生事故,通过试验检测,可以准确判定事故性质、范围和程度,合理评价事故损失,明确责任。⑹进行质量等级的评定,需要在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完成后,对其进行适当抽检。⑺为竣工验收时向业主交付合格工程提供了完整的试验检测依据。⑻试验检测工作是工程施工的多种依据,有助于帮助控制施工质量、改进设计参数,并帮助完成验收评定及养护工作,是一项综合多技术工作,涉及到试验检测技术、操作技能测试和公路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

2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试验检测内容

2.1材料检测

工程施工中主要的原料包括土、砂石、水泥、钢材等。因此在材料进场前要先进行质量鉴定,综合质量和经济因素选择最合适且满足要求的料源,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场;对运往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要定期进行检测,按有关规定频率进行质量鉴定,保证材料质量,杜绝不合格材料;对外单位供应的构件、制品,在查验其出厂质检资料后,做适量的抽检验证;对于新材料要根据试验论证其可靠性。

2.2标准试验

工程施工质量要定期跟踪检测,施工前应做好各类混合料的配比试验,选择配比时要依据试验报告同时考虑经济性,根据标准设计要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择优选取最合适的材料配合比。

2.3施工质量跟踪检测

进行跟踪检测必须依据项目设计规定和质量检验标准。检测过程中,首要关注的是道路中心线、构造物中线偏位(轴线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之间的偏移量);其次关注路面的承载能力,用回弹弯沉值表示,该值越小表示承载力越大;最后,按照规程要求设定水泥混凝土试验,控制抗压、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的加荷载速度,获取并处理试验结果。

3我国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单位对重要性认识不足

施工单位往往注重施工效率,有些单位只求缩短工期以追求经济效益,忽略试验检测甚至敷衍了事,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往往含有水分,这些都导致试验检测缺乏可靠性,进而会损害施工质量。此外,部分试验检测从业人员,在工作中不认真负责、不讲究精确度,而是粗心大意、敷衍了事。

3.2试验检测的规范性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技术人员从学历上看一般以大专、本科学历为主,技术素养缺乏,很难真正做到规范严格地进行检测工作。有些施工单位则为了节省开支,缺乏足够多的试验设备或是试验设备较落后,导致试验检测水平严重滞后,最终造成了检测工作不规范及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此外,施工单位对自检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时候只是为了简单的应付工作,所得到的检测结果没有代表性,而试验检测的结果则直接决定了工程能否顺利竣工,因此使得检测结果很难客观反映出公路工程建材的真实情况,公路工程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

4加强试验检测管理的有效措施

4.1加强公路材料的质量控制

公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施工材料,因此工程质量的基石也是施工材料的质量,要确保工程质量,必须把控好工程材料的监管和检测,材料检测是防止施工单位用材以次充好的有效手段。进行材料样品检测时,必须安排监督人员现场监督,并认可签字,确保检测过程符合相关规定。对于特殊情况,还必须进行非常规试验检测,以确保一些特殊材料是否满足施工工艺及技术规范,施工材料必须等待试验报告出来并获得通过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施工前,施工单位也必须向监督机构提供所用施工材料的有关试验报告及相关日期、合格证书等。

4.2建立健全试验检测机构,规范管理体制

试验检测人员在整个检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强化人员监管必不可少。针对这种情况,应实行试验检测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同时,建立检测样品及抽样、内部技术文件保密保管等管理制度,做到对国家规定中的评审及考核方法的管理,保证事事受控责任明确,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4.3强化监督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对于国内试验检测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部门实行了“政府监督监理、企业自检”的保证体系,从制度上落实相关规定,严格要求各监管部门各尽其责,不断提高监管水平。目前,很多工程的管理人员没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对检测工作尚未充分了解,因此,需要着重加强工程人员对试验检测技术的了解,提高管理水平。其次,要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实施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4.4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工程施工的主体还是在人,人的主观意识及技术水平严重影响施工质量,试验检测同样如此,检测的不规范在于各地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此应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水平,提高检测队伍人员自身素养,不断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适当提高试验检测技术人员的学历水平,做到检测理论、技术方法不断提高,从而满足高要求的试验检测工作。

4.5改进试验检测的技术设备

第7篇:学历鉴定报告范文

日期 星期 上午 下午 本周重点工作 本周常规工作

11月22日 一

1.进一步落实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精神

2.中层干部民主测评

3.筹备闵行区社区教育推进会

1.闵行区社区教育信息化资源库建设(社区部)

2.上海市社区教育联合教研室申报(社区部)

3.上海市环保辩论赛培训(社区部)

4.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考题报告汇总(社区部)

5、与6个计算机标号培训学员签订培训协议(职技部)

6. 办公应用软件操作员(中级)4个标号、计算机操作员(初级)2个标号申报鉴定(职技部)

7.保育员(初、中级)申报材料准备(职技部)

8.领取、发放维修电工(中级)准考证(职技部)

9.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考试(职技部)

10.就业沙龙、招聘会的相关准备

11.学校设施的检查和维修(行政部)

12.教职工业务档案资料收集(行政部)

13.补专考试(学历部)

14.应届毕业生拍摄集体照(学历部)

11月23日 二

11月24日 三 招聘会筹备工作情况汇总会议 (职技部) 1:00 电大2011春招启动会(全体人员参加)(502)

2:00 民主评议行政干部(502)

3:00 班主任例会(204)

11月25日 四 1:30 会计继续教育考试(408、502)

1:00 教学辅助楼施工进展情况例会

11月26日 五 1:00 工会活动

11月27日 六 电大补专考试(308)

应届毕业生集体照

维修电工(中2)应知考试送考 “职场对对碰”就业沙龙

“搭建就业桥”招聘洽谈会

电大补专考试(308)

应届毕业生集体照

第8篇:学历鉴定报告范文

非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二、评审级别

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

三、评审方法

采取“直通车”的办法,不受每年职称评审一次例会的限制,根据申报情况随时组织评审。

四、评审申报材料

1、高级工程师审核表一式三份(中级以下不需填);

2、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一式三份(帖上照片);

3、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一式三份;

4、反映个人学历、资历、的相关证件(原件、复印件);

5、主要业务成果(获奖证书及有关业绩证明复印件);

6、论文、著作(原件、复印件);

7、一寸照片四张。

五、评审的工作内容

1、计算机职称考试考前辅导;

2、职称指导与推荐;

3、工程师报卷资料指导;

4、高级工程师答辩培训与指导。

六、评审条件

1、学历、资历要求

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满2年;本科满5年。工程师:博士毕业;硕士、双学士学位满2年;本科、专科满4年。

2、业绩成果要求

高级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③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或二等奖两项以上;④科技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以上重点推广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获得有关方面的奖励;⑤市、省直厅局以上先进科技工作者;⑥省(部)级重大科技情况(信息)成果二等奖。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三等奖;③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并有一定推广价值(须附“技术鉴定证书”);④市、省直厅局级重大科技情报(信息)成果奖;⑤科研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推广项目。

3、论文、著作要求

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参加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对论文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经本(行业)企业采用的技术创新报告、发明专利、研发项目、工艺方案、技术鉴定报告、可行性方案、行业标准等可替代论文。

4、直接申报

(1)助理工程师:本科毕业1年、大专毕业3年、中专毕业5年;

(2)工程师:硕士毕业2年、本科毕业5年、大专毕业7年;

(3)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2年、硕士毕业7年、本科毕业10年。其工作业绩、技术水平和贡献以近五年内取得的成果和业绩为依据。工作业绩、论文(著作)、外语及计算机能力水平按现行评审条件掌握。

第9篇:学历鉴定报告范文

关键词:技师培训 主动出击 因类制宜 严加管理

湖北三峡技师学院于2012年6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从2013年启动技师培训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两年来,开班培训各类技师学员共计1926人,其中学历预备技师班60人,函授技师班216人,技师鉴定培训班1650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一、主动出击,迅速登临技师培训高地

技师学院组建后,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上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能否迅速开展技师培训,不仅是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更是对我们作为技师学院办学能力的检验。三峡技师学院不等不靠,抓住有利时机,快速反应,主动出击,迅速登临了技师培训这一“高地”。

一是争取支持做到“有红头”(文件)。面向社会开展技师培训工作,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各方面的支持。开展技师培训,国家有规划,地方有需求,学院主要领导多次到市人社局等部门,汇报开展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到由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及团市委三家的联合发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高级工及函授技师培训的通知》(宜人社函〔2013〕83号)。该文件明确规定由三峡技师学院负责全市的技师培训,并对各县(市、区)参加培训学员的指标进行了具体分解。为使文件精神尽快在大宜昌市全面落到实处,学院又请市局职建科牵头,召开了各县市区人社局分管领导及职建股长座谈会,对各县市区提出具体的任务和要求,得到了各县市区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是政策宣传做到全覆盖。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对培训政策不间断地进行全方位宣传。学院成立专门班子与宜昌各重点企业进行对口联系,邀请宜昌市鉴定指导中心主任给相关企业、职工宣讲政策,争取企业落实高技能人才的岗位补贴,以增强培训的吸引力。为宣传到县市区,学院将全体教职工分组划片包干,由院领导担任“区长”,带领组员到责任区域驻点,入社区、进企业,做到宣传不留死角,“技师学院社会皆知晓,培训政策人人都明白。”

三是摸底调研做到全方位。为摸清技师培训的现状和需求,学院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一线教师进企业”的调研活动。近百名教师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个月,分别进入全市30多家重点企业调查,撰写出企业与员工的培训需求、企业如何进行技术提升等为主要内容的调研报告(论文)56篇,为学院制定技师培训方案,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技师培训,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四是生源招收做到全匹配。学院全体教职工每年都要招生,且每人都有招生任务。从2013年开始,学院要求招生要做到三个必须:每个教职工必须完成规定的招生指标;招生过程中必须重点宣传技师班政策;每名教职工所招学生中必须有三至四名高级工或技师班学生。这样从生源进口上保证了技师学历班的培养规模。

五是基础条件做到全保障。在硬件建设上,新校园建立了6600平米的实训场地、24个高标准一体化教室。投入上千万元,添置了实训设施设备。在师资配备上,学院优中选优,给技师班配备了最精良的教师。此外还聘任了五十多名各个专业的高级工程师、注册工程师等专家为兼职教师,建立了一个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兼职师资人才库。他们定期到技师班任教,做到了专兼职搭配,优势互补。

二、因类制宜,切实保证技师培训质量

根据现状摸底和企业需求实际,针对报名和招收对象的不同,我们组织开展的技师培训,采取多管齐下,分别开设了学历技师班、函授技师班和技师鉴定培训班。

在学历技师班方面,目前开办的有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三个专业,学员60人,均为小班教学。在函授技师班方面,去年学院首次和宜昌人福药业联合开办了有机合成专业技师函授班,学员28人。现有关专业的技师函授班陆续开班,在籍学员已达到216人。在技师鉴定培训班方面,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先后与三峡开发总公司、长机科技、宜昌人福药业等二十多家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开展了电工、焊工、管工、数控车工、有机合成工、花卉园艺师、汽车修理工、营销师、客户服务师等二十多个工种的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已开班25个,学员1650人。

这三种类型的学员因年龄层次不同,阅历经验各异,培训需求不一,我们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因类制宜,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培训方式,以保证质量。

对于学历技师班,我们按照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充实师资,在校内随着正常教学,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科班”培养。

函授技师班学制三年,实行学分制管理,采取名师面授、业余自修、网上学习、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根据函授技师班学员身在生产一线、有实践经验这一特点,我们除了名师授课外,还组织相互观摩学习,交流经验;请技能高手现场操作,传授绝技绝活。并要求学员“进校要有两明确、毕业做到三带走”:进校时要“明确自己最想学的知识是什么”“明确自己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求每位学员制订学习培训计划,明确自己的培训目标,自我加压。学院将学习情况和考核成绩(学分)定期通报给所在企业,予以激励。最终使每位学员在毕业时做到三个带走:“把学到的知识经验带走”“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带走”“把取得的技师职业资格带走”。

鉴定培训班人数最多,我们采取送教到企业、到岗位,或由已聘任的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参加任教,如三峡实业花卉园艺师高级技师王昌龙、人福药业有机合成工高级技师赵应成等都直接参与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紧扣教材,集中授课,个别辅导,单兵实操,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对学员进行强化训练,并分阶段进行考试考核。对于所有社会培训包括学历班,学院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均采用小班制,每班25-30人,以方便管理和教学指导。学院定期召开由培训学员、授课教师、主管领导参加的培训研讨会,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工作情况,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严加管理,争取技师培训更大成绩

技师培训是我们正在破解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去年以来的培训实践,我们体会到,必须多措并举,自始至终严加管理,才能打开局面,形成格局,取得更大的成绩。

一是必须适应技师培训的多种培训形式。从事技师培训,大部分培训对象为成年人,大多数的教学节奏不是学校式的按部就班,大量的教学活动不像学历教育那样的整齐划一。这就需要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适应这一新的特点和新的要求。我们在选择配备人员时,特别注重这一点。目前学院一支“术业有专攻”的技师培训队伍已初具规模。我们把这一点也视为管理,是选人用人、建好队伍的管理。

二是必须加强培训过程的管理。目前我们开展培训的三类人员中,有两类都是社会人员,占技师培训人员总数的95%以上。他们身处生产第一线,大多已拖家带口,客观上工学矛盾突出,如不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则难免流于形式,难以收到实效。为此,学院不仅有明确的管理科室、分管院领导,而且针对技师培训的全过程,制定了一系管理制度,包括培训需求调研、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员管理、考核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培训评估、档案管理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对学员的教学管理,每一个班级安排一名班主任,对学员的授课实行一天四次考勤,以提高学员的出勤率,保证培训效果。

三是必须严格执行办班计划呈报制,定期接受上级机关的检查。我们吸取过去开展各类培训的经验教训,把工作做实,把教学做好,把资料做细做全。定期对教师的教案等业务资料进行查阅;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所有培训资料,特别是教学档案,一期一档,装订成册,严格按档案管理制度归档。

四是必须对培训流程和重要环节加强双向管理。从学员报名培训登记表――考勤管理原始记录――多形式教学――结业考试――发放结业证书,这其中要进行评教评学;学院对学员的学习及考勤情况,会定期通报给所在单位。整个流程完成后,学员对教师有一个评价表,给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对学员也有一个评价表反馈给企业,告知学员在学习期间的表现。同时学员回到企业后,企业对学员的培训过程和效果也有一个评价表,由相关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再返回到学院。这些工作细致琐碎,但我们要求必须严格按要求做好,因为质量来自于管理,而管理又重在细节。

严格的管理,显著的成效,使湖北三峡技师学院技师培训在宜昌市有了较好的口碑。不少企业员工从以前的“动员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宜昌康鑫医药就有10名员工主动要求,并由该公司副总亲自带领到学院报名参加有机合成工技师班的培训。还有父子先后都在学校报名学习培训的佳话:人福药业一个53岁的员工施明德,自己报名参加培训考得了焊工技师证,回到单位受到了重视,调整了岗位,增加了待遇。随后他又要求他在同单位工作的30岁的儿子施成伟来校报名,也考得了焊工高级工证。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