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重点知识总结范文

语文重点知识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重点知识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重点知识总结

第1篇:语文重点知识总结范文

1)判断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是寡人之过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被动词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吾属今为之虏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省略句

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 亦以(之)明死生之大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大王见臣(于)列观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

拔剑撞(之)而破之 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

从而誉之,谓之(为)义

4)特殊句式。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语后置句)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宾语前置句) 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状语后置句)

第2篇:语文重点知识总结范文

那么,如何才能在高考语文复习过程中兼顾全局呢?可以在哪些环节里兼顾呢?结合近几年高考复习的经验,我认为必须做到如下“四个兼顾”,才可以取得高考语文复习的胜利。

一、 导入兼顾

1.从复习前一节课所学内容或从旧的知识点出发进行导入。教师可以小结一下前一课的重点知识或者扼要地复述出前一节课结束前的一部分内容,承上启下,帮助学生很好地回忆旧知并且有效地进入新课的状态。比如在复习形似字时,可以引导学生把上一节多音字内容重点、难点兼顾一下。

多音字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词性、词义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囤”:A. dùn粮囤(名词),B. tún囤积(动词)等。

②通常读音与地名、姓、物名等特殊读音(古音)并存。

如“哈”:A. hā通常读音,B. hǎ姓氏如哈文,C. hà,如哈巴、哈什蚂。

③ 书面语和口语两种读音并行。

如“血”:A. xùe血液,B. xǐe血淋淋。其中第一种情况占了大多数,要重点掌握,其余情况也要熟知。

④ 成语中某些带有通假现象的文字的读音。

如“博闻强识”中的“识”通“志”,读zhì而不读shí等。

或者当堂做一道或几道多音字的练习,然后再切入新课形似字的复习。

例: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2012·江苏卷)

A 舟楫/编辑 道观/冠名权 濒临/彬彬有礼

B 蹒跚/珊瑚 嫁接/度假村 布帛/并行不悖

C 慑服/拍摄 昭示/软着陆 荒诞/肆无忌惮

D 忏悔/阡陌 储蓄/处方药 复辟/刚愎自用

经过这样的导入兼顾后,同学们不但把上一节课中的知识重、难点掌握了,而且又引入了下一节课的复习,真正做到了兼顾全局。

知识是连贯的,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接受新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旧知识基础。如果教师能够以旧知识来导入,可以使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触类旁通,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教授“辨析并正确使用语句”这一考点时,可以让学生先回忆同为“正确使用成语”这一考点的八种错误类型,提问如下: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是什么?同学们回答后,教师出示正确答案:①望文生义;②误用褒贬;③搭配不当;④用错对象;⑤重复累赘;⑥谦敬错位;⑦自相矛盾;⑧不合语境。让学生总结这一类题型,熟记误用类型,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然后再让学生总结做好这一类题型的方法和技巧。如此一来,学生加深了对这种题型的认识,在遇到“辨析并正确使用语句”时就“轻车熟路”了。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联想初中曾经学过的这一类型题的做法,如“排除法”“认定法”等,学生的积累又到达了一个新的程度。比如: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10·江苏卷)

A. 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 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 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 “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正确答案是D 。

辨析: A.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多指坏事)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为贬义词,用在句中褒贬不当。

B. “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在种种灾害面前”指的是“已然”,与“防患未然”矛盾。

C. “信手拈来”:多形容写作诗文时运用材料、驾驭语言随意自如,不能实指捡垃圾。望文生义,使用对象有误。

教会学生运用这个做法,然后来讲授“辨析并正确使用语句”这一考点,明确“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及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类型,学生有例可依,有法可循,就能驾轻就熟了。

二、 提问兼顾

提问旧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激发他们产生类比、归纳的意识。例如在教授文言文时,可以提及某个实词或虚词在上文或者以前学习过的篇目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提及一些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疑问句、变式句)。《赤壁赋》一文中,有三处宾语前置句,每讲到一句新的,就提问前面出现过的旧的,并且设疑、提问,让学生辨析。

讲评试卷时,比如讲到课外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时,我也会有意识地唤起他们对课内知识的回忆,如复习“以小见大”“侧面描写”等写作技巧时,我要求他们能分别联想起《一件小事》《琵琶行》等已学过的课文。

三、 对比兼顾

这种方法是讲新考点内容与旧考点内容时就一两点或通篇进行比较,抓出其异同点,既能巩固已学的旧考点知识,也能于比较中求鉴别,于鉴别中明本质。比如“讲授诗歌鉴赏之婉约派词”后,我要求学生将它与“豪放派词”进行对比;教完“议论文写作”后,要求他们与“记叙文写作”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学生对新旧知识能够掌握得更加扎实、牢固,同时也兼顾了记叙文的写作,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 练习兼顾

平时复习只是按照高考考点一一进行,但市里调研模拟考试是按照高考所有考点来命题,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单个考点复习中,必须有全局观念,兼顾到其他没有复习到的高考考点。为了兼顾其他考点,我采用“周周练”的形式。比如复习了“语音”“成语”“病句”“古诗词”后,除了做一些专题训练外,每一周开始时,我都会印一份“周周练”发给学生,“周周练”除了已复习过的考点外,大部分是没复习到的高考考点,“周周练”批改后,师生一起来分析做错的原因,应该怎样做,为什么会那样做,经过“练习、批改、分析、再做”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仅“温故”,还可以“知新”,兼顾了全局,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第3篇:语文重点知识总结范文

首先,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的“原动力”,所以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一首歌,一个故事,一幅图画,一副对联,或一个谜语等都可以作为导入新课的材料。导入新课时设置悬念或疑问,引导学生去猜测和探究,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在网络资源普及的今天,利用多媒体教学更能引发学生兴趣,一张幻灯片,一段录音,一幅图画,一节录像,让学生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民主平等与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是学生“主体”体现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没有心理压抑的情况下,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相应的情境,借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能够使学生很好地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产生丰富想象。比如教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首先提出问题“你见过大海吗?请描绘一下大海的样子和你面对大海时的想法”,一下子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没有任何紧张感。同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大海的画面,让学生产生此时就在大海边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畅所欲言,大胆表明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开放教学,变换方式。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多样化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没有新鲜感,没有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应在教法上经常刻意求新,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当然也要因文而异,因需而异。比如《毛遂自荐》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个故事及相应的语法字词知识,更应该把课本知识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围绕该不该“自荐”去辩论,这样学生就会从中得到启发,悟出道理,促使学生自己去理解,去分析,去联系,去发挥。通过辩论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堂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宽了学生思路,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比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举行朗读比赛,同时出示辽阔大海的多媒体画面,营造一种身在其中的情境,不仅使学生看到大海的壮阔,还可以使学生去感受作者的心境。有的课文还可以举行歌唱比赛,比如《长江之歌》,让学生先听录音,然后自己试唱,最后合唱,同时利用多媒体表现长江的宏伟壮阔气势,在歌声中体会民族自豪感等。有的文章可以分角色演,比如的《雷雨》;有的文章可以讨论交流,有的可以换位体验思考,有的可以演讲的形式进行等。另外可以引导学生多开展课外活动,如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召开主题班会;进行一些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真正体现“主体”的作用,体验到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第4篇:语文重点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习展示;促进作用

初中语文课程是初中教育的主要科目之一,也是学生日常交流的必要技能,由于语文知识内容涵盖广,看似容易学实则提高成绩很难,学生之间的分数拉开档次也不容易。另外语文知识的讲解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枯燥性,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也成为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我在语文课堂上,导入了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的教学激励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了积极性,通过自己的展示来促进学习动力的提升,促进了语文教学效果的增强。

一、展示关键点知识问题,提升学生展示意义

初中语文知识虽然是涵盖广泛,学生学习起来较吃力,但是其知识的结构等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让学生进行课堂上学习成果的展示,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其更加重视语文科目学习。在课堂上到底要展示什么内容确实值得教师们商榷的,这关系到学生的展示是否有意义,还是只是走形式而已。我在课堂上的学生展示时间,会选择让学生去展示自己所学的知识中的重要部分,如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是课堂展示的真正意义所在。

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中学生们常常感到吃力的是文言文的翻译问题上,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们普遍存在着翻译不正确、找不出通假字等现象。因此,我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常常会导入文言文的通假字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展示。如《核舟记》中“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一句中的通假字是什么?“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通假字?对这些语文课本上较难的知识的提问,让学生们进行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使语文课堂上的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成果展示,来提高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为学生的展示提供了一定的意义。

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难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多数是其对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产生了一定的畏惧感有关系,而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地导入学习成果展示法,可以使学生强化自己的课堂所学,对关键的知识点记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展示机会平均分配,公平对待学生档次

语文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学科,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潜在的难度增加,虽然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习不容易拉开距离,但是两者的距离一旦拉开便很难再缩小,这与语文知识的特殊性有一定的关系。作为新时代下的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只将目光放在学优生的身上,要公平对待每一个课堂上渴望知识的学生,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来拉近二者的距离。我在课堂上的学习学习成果展示环节,采取了公正公平的对待学生方法,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着与学生相同的展示机会,给予学生更公平广阔的展示平_,以促进学生们的共同发展。

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致女儿的一封信》中,由于初三是学生初中时代的结尾阶段了,也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追赶的最后时间,我在课堂的学生展示中,会适当增加几分钟的时间,给予学困生充分自我展示的时间。如我会让学困生进行文章的朗读展示,让其在展示中提升对语言表达的感觉;或者对学生进行提问:本文中父亲给女儿写信的目的是什么?第二自然段主要说明了什么?让学困生进行问题的解答,根据他们的解答来分析其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也可以充分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其更有兴趣地投入初中后期的学习中。

新课改后的教师要在思想上扭转自己的原有方式方法,对学生要公平对待,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以此来作为判断学生的唯一标准。要让学困生也与其他学生有着共同进步的机会,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平台,有效提高整体的学习水平。

三、展示评价及时给予,提高展示教学效果

语文知识虽然看起来通俗易懂,但是在学生的学习上可以看出,这是一门较难提高额学科,为学生的成绩提高起到了一定的难度,也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思想。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多在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上下工夫,争取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我在学生的语文课堂展示中,会第一时间给予学生正确而理性的评价,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通过激励的语言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潜移默化下促进语文的学习效果。

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 雪》一节中,本文是由创作的著名的词,其中有着气势磅礴的豪情。本文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力领会到词的写法和感受语言美。我会让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如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或抒发自己对本文的看法。在他们进行了展示后,我及时给予了评价“很好,你很具有朗读的能力,希望你今后多加锻炼!”“你在多音字的掌握上学得很好,希望你继续努力加强对语句的理解练习!”对学生真诚的评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同时也会消除学生心中对教师的隔阂,使其能够真正地去思考自己的不足,并去有针对性的改进。

课堂上学生的展示都是学生水平的真正表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的放矢,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有激情地面对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对其语文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总结

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教学方法的导入,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良好方式,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好语文的决心,大大降低了语文课堂的枯燥性,点燃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激情。另一方面也使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方法,为语文教育提供了良性发展的温润土壤。

参考文献:

[1]常清福,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反思[J].成才之路:2011年23期

第5篇:语文重点知识总结范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五年级(1)班宋飞越同学、张玉明同学,今天我为大家广播的是:《如何搞好期末复习》期末考试在即,它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如何搞好期末复习。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它,不能马虎敷衍。

一、 重视合理分配时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这充分说明时间是做好一切的保证。学期末所剩时间不多,我们每一位同学上课应认真听讲,提高学习效率,还应合理利用课外时间,针对不同科目特点,安排不同的复习内容,合理分配不同科目的复习时间,应做到重点突出,全面兼顾;对于数学学习要多做练习,及时纠错,对语文英语的学习也应加强练习,更要加强对重点知识的背记;做到举一反三。

二、 重视自我能力的成长。在复习过程中,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会归纳、总结,找规律,抓特点,和同学一起讨论、研究,不放过每一个疑点,不遗漏每一个重点,不忽视每一个考点。

三、重视知识的角色转换。复习时,一定要多思考、多动笔,利用有效、巧妙的记忆方法,把零散的知识连贯起来,把同类知识归结起来,找出知识内在的联系及规律,做到融会贯通,晚上在家复习时采取合理搭配的方法,重视复习效率。

四、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实践证明:造成我们考试失分的原因,虽然主要是由于所学知识的缺陷,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字迹潦草、粗心漏题等也是重要因素,不仔细审题、答所非问也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因此,复习时我们要注重比较异同,训练审题能力,养成仔细审题再答题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第6篇:语文重点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字]备课 思 疑 释 练

“激发积极内动力,促进持续发展力”是富有创建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依托新型的育人机制,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培养积极内动力为重点,以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环境为保障,以三维目标的高效达成为目标,在实践探索中构建 “学生有准备,人人都参与、自主求发展”课堂模式,即“思―疑―释―练”教学模式,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设计。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为课堂教学的“预”,课堂成效的“立”与“废”,在此一“预”。同时,备课更是此项课改行进的敲门砖,引路人。下面,就“备课”的相关问题,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思疑释练”包括四个要素:一是“思”,即完成学案,思考问题;二是“疑”,即通过预习,提出问题;三是“释”,即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四是“练”,即巩固知识,训练能力。所以,教师备课就要就此准备。

一、备“思―疑―释―练”学案设计

学案导入需要引发思考:学案包括课标要求、学法点拨、基本知识点、我的疑问、魅力精释、即时训练、拓展应用、教师反馈。导学案要突出重点、难点,文字量适当,力求简洁明快。导学案课前发放,并要求学生及时完成,教师课前和课上要检查,以保证师生节奏合拍。教师设计的问题,主要在精,问题的设计只有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本质到感悟,由感悟到领悟,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才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兴趣,才能层层深入击中知识的本质,才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备“思―疑―释―练”中的“魅力精释”

“思―疑―释―练”提倡生本课堂的理念,显现的是学生主体主体意识,而学生的主体意识又相对松散凌乱,所以教师需要对学案的整体内容梳理总结,补充,拓展,从而达到知识系统化,内容深刻化。激情互动魅力精释: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可引导学生互释,并作精要的评定、补充、更正;对于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做精辟的阐释。

魅力精释的重要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精选课文内容要点,重点及难点。

阐释要具有一定的深度性和广度性。

语言简练,形象生动。

知识渊博,文化底蕴深厚征服学生。

三、备“思―疑―释―练”的“疑”,备学生

“思―疑―释―练”教学模式中自主学胆质疑:这是课堂的主要环节,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主要阶段,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参考学案,组内、师生间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自学的心得和疑惑,互相启发和促进,并将有关不能解决的疑问记录在导学案上,并由老师汇总。老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再适时提出深层次的质疑,引起思考的延伸。

备学生主要围绕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备学生的知识基础,备学生的经验基础和生活关注点,备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等内容展开的。

1、备学生的知识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获得的知识与即将获得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常常是前后密切关联的。为此,教师对全班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对每名学生以前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个综合研究。教师应把以上工作作详尽的分析,分类登记,并注明哪部分知识学生掌握得较差,哪部分知识学生掌握得较好。同时在试题检测后进行系统地试卷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研究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

学生原有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对他进一步学习新的学科内容、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 备学生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等。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六种能力,即合作交往能力、创新能力、选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抗挫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师要将这六种能力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制定出应达到的目标,合理地进行备课。

4、备学生的情感因素

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每课的三维目标都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要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情感因素是伴随着知识经验的掌握、观念的形成以及内部智力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它对外部智力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作为教师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在与学生接触中,了解、分析、记录学生们存在的各种问题,调整方法,制定相应措施。

中专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量增多,社会接触面更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促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加速,思维能力更加成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但由于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问题不准确不深刻,有时带有片面性。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心理疏导,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四、备“思―疑―释―练”的“练”

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设计高质量的课堂练习题时,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基本题要练足练好,既要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可只重数量而轻质。其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可重发展提高题的练习而轻基本题的练习。再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重点知识重点练,难点知识反复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思,乃教学之基也;疑,乃教学之始也;释,乃教学之行也;练,乃教学之宗也。“思、疑、释、练”,乃教学之径也。可见,无论哪个环节,教师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思―疑―释―练”课改的路途中还有漫漫长路,但要坚信拂去黄沙始得金,只要我们一路播种,就一定会有收获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谈谈我从事语文教研工作的几点体会与感受》 许更生 《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07期

【2】《备课新思维》,杨九俊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3】《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柳菊兴等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第7篇:语文重点知识总结范文

一、六步教学模式解读

六步教学模式由导入明标――自学质疑――小组交流――展示点拨――训练拓展――小结反思的模式构成。是教师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等文本信息,撷取网络资源,汇集学科老师的群体智慧得到的。这种模式体现的是“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的先进教育理念,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导入明标引领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同时明确本节课堂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自学质疑面向全体学生,由基础知识点组题,旨在检测学生的自学成果。小组交流是在自学的基础上,由学生带着自学未完成的疑问,通过与小组成员的探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展示点拨是课堂最精彩的部分,是教师指名或小组推荐代表发言,集中展示小组交流的成果,其他小组倾听后点评或补充,也可由教师适当予以点拨订正。训练拓展利用不同形式对不同题型进行强化训练,进一步巩固重点知识。在完成课内知识的基础上,延伸拓展至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外内容。小结反思是对本节课堂重点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做一次回头看,与课堂开头的“明标”环节相照应,使学生回顾课堂内容,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

二、语文课堂如何运用“六步教学”模式

1.导入明标

导入要简明,导入有两个目的,一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的分散与兴奋中吸引回来,使之集中到即将开始的课堂教学中;二是用适当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导入的方法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常见的导入方法有讲故事、猜谜语、放音乐、看视频、观图片、做游戏、答问题、画图画等。

学习目标要明确,难易适度,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实现。导入后教师要及时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让全班同学大声诵读出来,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对学习目标进行简单讲解。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学习目标要重点体现字词的积累与应用,写作方法的指导,诗文的鉴赏,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等。

2.自学质疑

自学要做到“三定”:定学习内容,定习题数量,定熟练程度。学习内容就是自学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习题数量就是自学要完成的习题数,习题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能保证为新课的进行服务;熟练程度是防止部分学生偷懒,抄袭别人的答案。自学完成后要质疑,根据自学的情况每生提出自己最迷惑不解的一到两个问题,这些问题或由教师在学生自学时观察询问得到,或由小组长收集后提交给教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教师二次备课的直接依据。教师的二次备课要参考学生提交的问题,对已经形成的备课案进行及时的修正和增删,删除学生能自行解决而教师已经准备好的问题,增加教师初次备课时未曾涉及的共性的问题,从而最大程度地解决学生学习的疑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小组交流

针对上一环节悬而未决的问题,由小组长主持,在学习小组内对该问题进行合作探讨,从而得出答案。小组交流要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不能是无谓的合作,也不能是哗众取宠的讨论。小组交流时每位成员均要做记录,每位小组成员都要发表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每位成员的答案都要提交到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综合所有成员的答案,形成小组的最终答案。

4.展示点拨

这一环节首先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交流学习的成果,展开组间竞争。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语文主要采用的形式有朗诵、演讲、赏析、谈心得体会、列结构图表、板书精彩语句、即兴表演、模写等。展示人可以是小组内任意一位成员,也可以是小组成员集体合作,还可以是前一位成员展示,后一位成员补充。点拨是对小组展示的学习成果的集中点评和指导,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修改意见。点拨可以由其他小组来完成,也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不管是哪种形式,点拨都必须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一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要及时予以表扬,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5.训练拓展

这里的训练主要是对课堂内基础知识及重点知识的巩固练习,鉴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这类题贵精而不贵多,训练的题目应有代表性,最好能达到做一题而会一类的效果。拓展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必要延伸,对语文教学来说,就是字―词―句―篇的练习,选题时要注意和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内在的联系。

6.小结反思

在课堂快结束时,要及时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做一次回头看,可对照课初的学习目标逐项检查,看目标是否落实到位,落实不到位的要反思在哪里出现了纰漏,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及时补救。小结可由学生完成,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体完成。

三、注意事项

1.要重视课前预习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许多教师不注意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或只是象征性地要求学生预习,学生究竟预习没预习,预习效果如何一概不闻不问,结果有的学生学习任务一重就把预习的事给耽误了。语文因其自身特点,有时牵涉到其他学科或课堂以外的语文知识,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查阅资料或观察记录,在掌握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完成语文课堂内的学习。另外现行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篇幅较长,要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自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预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显得相当重要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预习时切忌只是笼统地要求学生预习,必须明确预习目标,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开始新课前还要对预习效果做出抽查,以杜绝不预习或敷衍的现象。

2.必须以课本为纲,以教师为指导

这点在自学质疑环节里表现尤为明显。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时学生在质疑时会针对课本涉及的课外知识质疑,其内容已严重偏离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时若在这些问题上纠缠,势必会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成,影响学习目标的实现,因此,要紧紧扣住课本,以课本为纲。同时,教师要站在指导者的角度,对学生质疑的问题进行筛选,选择与课堂内容紧密联系的,对学生学习本课有帮助的问题交由小组交流,与本课学习暂时无关或容易分散学生注意的问题应搁置或简单交代,不宜在这些问题上花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3.小组交流前每位小组成员要先独立思考,对问题有自己初步的见解后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交流时各人先说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看法,对每人的答案大家都应进行分析评论,提取该答案中精华或正确的部分,然后综合小组每位成员的见解,形成本组的答案。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这个环节里这一切均能得到较好的体现。小组交流不能出现组长或学习好的同学包办,后进生只是旁听的局面。

4.拓展内容不宜过多

第8篇:语文重点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考;出题特点;复习策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了,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正带领着学生在高三奋斗,现在我想根据去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和今年的考试大纲说明来总结一下语文科高考试题的特点以及复习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提供一些微末的帮助。

一、稳重求新,秉承过去的复习原则,渗透新考点,彰显文化

蕴涵

2012年是湖北省实施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为了实现平稳过渡,试卷的结构、分值、难易度及试题的基本立意和价值取向都与传统高考基本一致,体现的是“稳中求新”的命题思想。作为地方出题,湖北试卷一直注重彰显深厚的文化蕴涵、高雅的审美追求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如,论述类文本阅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又如,第20题要求为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写阅读宣传语,关注当代生活,富有地域特色;第21题要求用对偶句描述“宝黛初会”的情景;第22题为漫画“题诗或配文”,结合考生的语文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来检测语言运用能力,具有浓郁的“语文味”。

2012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如此,在高三的复习中我们也应该如此强调。从所考的题型来看,没有超出复习范围的题型,每一个考点在复习当中都曾经落实过,特别是字词和默写的基础知识,前后都是经过了三轮反复的强化型训练。文言文、现代文、诗歌的文本阅读方面也是经过了答题技巧的总结和反复的题型训练,保证了学生在高考中遇题不乱,能够平和地面对试卷,有自信地答题。

二、回归课本,落实课本内容,积极做好引导工作

早在高二结束的时候我就开始对必修及选修的课本进行整体梳理,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复习。立足课本,熟悉课文,梳理笔记,掌握教材的重点知识,进行课文题目训练。通过这些准备工作,让学生对课本做到心中有数。所以,高考面对这类题型的时候,学生能够拿到较好的分数,答题时有话可说。

2013年考纲中也有变化,对附录二“古诗文背诵篇目”中的初中篇目进行了调整,将《论语十则》《岳阳楼记》《关雎》《春望》等四篇古诗文撤下,换上《鱼我所欲也》《醉翁亭记》《使至塞上》《水调歌头》等四篇,那么复习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顺应变化及时调整。

三、突出能力,紧扣课改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

2012新高考如何彰显课改理念?突出能力立意,尤其是突出探究能力、写作能力的考查,是试卷的着力点。

散文《耳边杜鹃啼》就是体现学生探究能力的考题。命题以文末“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作为切入点,题干要求“选取一个角度探究原因”。这样的设计给考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便于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选定探究视角,进行有创意的解读,发表个性化的见解。这篇阅读前面的题目考查文段的作用及文章整体结构的分析能力,学生不难答题。2012年作文试题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形式。一段关于“书信”的试题材料以语文课堂教学实录片段的形式呈现,以背诵篇目《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作为议论的触发点,与考生的生活实际及语文学习实际紧密

联系。

总的说来,2012年的高考试题和2013年的延续性考纲让我们明白,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高三的复习工作,在平时的高一、高

二工作中我们也应该精益求精,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和探究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湖北教育考试网,2012-06-08.

第9篇:语文重点知识总结范文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和学习自主性,尤其是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我们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实现我们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我们能够满足社会对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从激发学习动机、实现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参与认知活动三方面,详细分析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关键词:

高中语文;自主性;培养措施

学习自主性是指在老师引导下,能够自己学习,并且能够自己为自己创造学习活动,实现自己的知识学习,如果认知能力、综合能力较好则意味我们自己已经具备良好的学习自主性,即使没有老师指导也能够自行完成学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对我们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将好奇心作为我们学习高中语文的强烈动机

好奇心是我们主动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只要将我们的好奇心转换为动力,或者直接通过老师之手引发我们好奇心,进而实现语文学习动力的激发和提高,驱动着我们自觉主动去学习高中语文,进而实现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具体引发我们好奇心的措施如下:第一,要高度重视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引入的情境教学,分析老师教学中讲过故事、笑话和做过的游戏等,以了解老师如何创语文知识内容情境,实现对情景学习法的掌握与应用,即利用情景法来将古板乏味的语文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以加深我们对高中语文知识的印象、了解和记忆,进而实现自己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培养;第二,我们不断学习多媒体学习技术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语文学习,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功能、声乐功能和图片功能等,将复杂多变的一词多义、文言文和诗词等转换呈多姿多彩的视频、音乐和画面,以减轻自己的学习心理压力,让自己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语文,我们的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培养;第三,我们要善于探索性,并积极向老师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与见解,以及时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增强自己的学习信息,保持自己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进而提高我们自身的语文学习自主性[1]。

二、要实现我们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了实现,使实现我们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成为培养我们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重要途径,而实现我们自己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则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正确学习观的树立措施如下:第一,我们要主动抢占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即在课堂上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里好好学习,最好是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与老师讨论关于学习中遇到问题,以实现知识内容上的有效交流,进而增强自己的语文学习自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我们的语文学习自主性;第二,我们要转变“老师是课堂控制者和主体者”的课堂学习观念,并以争取自己在课堂中获取老师公平、民主的对待态度,如遇到遇到学观念不强的老师,则好好利用老师引导学习的时间,好好学习好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如文言文重难点句式的引导与讲解,实现在课堂有限高效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不但有利于提高我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利于我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实现对我们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培养;第三,我们要积极与与老师及学生,甚至是家长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以此进一步了解我们自己语文上的学习问题,以便于制定出符合我们实际的语文学习自主性培养方案,将正确的学习观实实在在落实到实际学习中,让我们自己学的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实现,有效增强我们的语文学习自主性[2]。

三、积极参加认知活动,扩展自己的语文知识领域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阁,思而不学则殆。”表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将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进而失去学习自主性,因为书本上的理论也有不正确的,从另一方反应出学习实践性的重要性。所以培养我们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必学积极参与相应的认知活动,并且参与认知活动时,要积极听取老师的引导或活动主办放的引导,积极主动的参加活动中的如何关于语文知识的抢答赛等,并协助老师或活动主办者将语文认知活动推到,以培养我们高中语文学习、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等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自主性。参与认知活动中培养自己语文学习主动性的途径包括:第一,我们要在语文认知活动中积极参与老师的问题探索活动,对于老师给出的语文问题,应积极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结合老师对语文问题的设置目标和点拨,然后利用活动现场有利的学习资源、资料资源及人力资源等,实现对问题的探索,如积极与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听取其他学生有用的意见及建议,同时要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找到关于语文问题的资料资源,最后自己总结归纳出正确的语文问题答案;第二,学生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语文学习基础,挑选语文认知活动中符合自己实际的语文知识进行探索和学校,直接将活动的参与权和主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协助老师将认知活动推到,积极鼓动其他学生参与到语文认知活动中,使自己在语文认知活动中得到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我们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提高;第三,我们要敢于挑战我们不擅长的语文知识领域,善于质疑活动出现的语文知识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语文知识疑问,在问题提出及解决中培养自己的语文学习自主性[4]。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我们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对提高我们自身语文学习综合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学习自主习性培养是一个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与同学、与老师共同努力才得以实现。在课堂中要积极占据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并通过提高自己对语文的好奇心来实现语文学习动力的引发;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自己自主学习时间,实现自己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另外还要积极参与语文学习认知活动,并利用新型学习技参与活动并协助老师将认知活动推向,实现我们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作者:朱佳丽 单位:贵阳市新世界国际学校高三3班

参考文献

[1]孙均.高中语文自主性学习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