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构成。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步骤。研究发现,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金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金融产业 可持续发展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构成。可持续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是基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和冲突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一、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1998年5月25日,在我国四川成都召开的“面向21世纪全球金融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辽宁大学白钦先教授率先发出了实施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呼吁,引起了金融理论和实践部门的广泛重视。胡章宏等(1998)探索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白钦先率领的课题组(2000)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论证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战略原则。但这些研究只能树立起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意识,却没有找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不管是生态资源还是金融资源都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适合的发展,这就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金融同样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对金融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深化,本文就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中国金融产业的发展问题进行讨论。
二、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对金融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深化,推动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形成金融产业集群。
市场经济条件下,“分工与交换”的结果必然是形成专业化的金融市场及其相应的市场组织结构。现代金融是由资金流出和流入方、连接两者的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及运行制度和机制共同构成的。起到承担资金集中、流动、分配和再分配功能作用。现代金融不仅可以通过融通资金、传递信息、提供流动性支持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通过大数定律、提供专业化服务和套期保值来有效地分散和降低风险。现代金融不仅是一种促进真实产业发展的交易活动,而且更是一个具有现代产业特征的金融产业,是一个为现代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化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没有效率的产业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金融产业集群能够有效地吸引金融资源的集聚,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促进金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中的金融资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货币和货币制度;金融机构;金融管理以及金融意识。由于经济中的金融效率状况在根本上是由这个经济的金融资源的规模和品质所决定的,通过金融产业可以认识经济中的金融效率,即以金融产业的规模与结构来表示经济中金融资源的规模与品质。
在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业产业却还不具备独立竞争的能力,这是金融不稳定的根源之一。因此,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应依托金融产业为基础,推进金融的产业化,把金融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形成金融产业集群,推动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发展,使金融发展发挥出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是基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和冲突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在关于协调发展的认识方面,我们应从系统演化的角度来理解协调,把协调看成发展的一种规定,即对系统的各种因素和属性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程度的反映。协调应该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演进目标,各子系统或构成要素互动而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因此,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金融系统各构成要素(主要是上述规模、信任、风险、能力、制度五大要素)的协调,又要考虑到金融作为整个经济系统的子系统与非金融产业系统的协调发展。我们用数学语言来表述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时间及空间的约束之下,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考虑到金融系统内部五大要素的协调发展,而且更要考虑到来自非金融产业系统的限制,这样才能使得金融产业和非金融产业保持协调发展。
三、发展金融产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1.发展金融产业的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性
金融产业要发展就必须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而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优秀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产业是一个竞争力体系,其产业功能是依靠竞争力来完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应建立在发挥核心竞争力基础上。中国金融产业发展既需要面临来自于国外金融的竞争压力,又面对着支持国内非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创造来取得和加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承担起现代经济核心地位的职能。
2.发展金融产业的可持续竞争力的政策措施
实现我国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创新金融发展观,树立以核心竞争力为本的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观。因此,需要从金融制度、政策和金融机构三个方面,全面提升金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金融制度方面,应该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金融决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积极推进金融监管的发展,并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层层下放经营自,鼓励企业自主决策,开展金融创新。首先在金融监管法制化、程序化的基础上,依靠现代科技,加快监管手段的多样化,建立能对金融企业和整个金融体系的财务状况,以及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等进行实时监测的金融预警系统。其次理顺金融监管体系,分设银行、保险、证券等专门化监管机构,并借鉴发达国家对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的监管经验,寻求政府金融监管与企业金融创新之间的协调平衡。第二要成立金融风险防范与危机应急处理的金融机构。第三鼓励不同金融系统之间的交叉、合并,按业务需要设置分支机构,推行专业化决策。
在政策体系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第一要加快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维护自由、平等的市场交易,促进公开、透明的金融市场形成,为金融法制化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第二要大力提高金融产业组织化程度,增加金融产业政策的人力资本含量。首先,要取缔行政性垄断,以此为基础制定出良好的金融产业政策,保持金融产业政策在产业和区域上与经济发展目标一致,金融组织政策与金融产业目标一致。其次要加强金融政策的自主研究,进一步加大研究机构的人力资本投入,提高金融政策的人力资本含量。
在金融机构方面,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抛弃侠义的金融观念及维持竞争的计划经济手段。首先要抛弃金融是“附属”于政府的“部门”,是“依附”于真实产业的“行业”,“虚拟经济”等狭义的金融观念,建立起“产业金融”的概念,实行金融的产业化发展,建立起金融产业集群。其次要抛弃寄希望于政府保护、行业垄断来维持竞争优势的计划经济竞争观,树立只有市场化、开放式的竞争观。
二是要抛弃寄希望通过照搬、引进、模仿、替代,来获取核心竞争力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树立起只有通过自我学习、创造、积累和市场磨练,才能建立和发展我国金融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力形成观;
三是要抛弃片面追求规模大、网点多、业务全的粗放经营的思路,树立以顾客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集约化、内涵式的金融产业发展观;要抛弃狭义的有形竞争力观,树立“知识能力”、“无形资产”、“人力资本”、“创造需求”的无形竞争力观;
四是切实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由于我国不少企业高负债、低效益运营,严重制约了我国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这形成了大量的政策性的不良资产,进而出现了大量的逃、废银行债务现象,金融机构的债权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在改革金融的同时,必须依法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章宏.金融可持续发展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2]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熊德平,冉光和.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扬州大学学报.2003(7):64-67.
[4]陆家骝.论金融配置效率与中国金融产业发展.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3):3-10.
摘要:长期以来,金融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据此,简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指出了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了以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金融;核心;经济增长
随着改革开放大帷幕的拉开,我国国民经济在近几十年里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这一显著变化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相关领域的关注,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和不同范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尽管研究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有一个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弄清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找出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才能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我国金融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1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众所周知,金融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国家只有具备完善的金融体系,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个良好的金融体系能有效降低我国经济活动中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减少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投入,为我国各项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使我国国民经济长期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实现经济利用率最大化目标。1997年Le-vine提出了相关理念,按照他提出的理念对金融的基本功能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五方面内容,具体为:经济活动规划、资源配置、动员储蓄、商品和劳务交互、监督财务人员,金融的五项基本功能都能通过经济活动实现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优化和完善经济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体如下。
1.1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经济活动的资本追根溯源来源于居民储蓄,我国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储蓄资源为金融体系提供了经济基础,为金融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需要收取相应的报酬。金融活动效率越高,居民储蓄中的信息和交易成本就越低,将居民储蓄在银行中的资产转化为流动资产,利用到国家金融活动中,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和可持续增长。
1.2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我国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完善的金融体系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优势,实现经济活动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使资源配置能在经济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在此过程中,金融体系通过收集信息,客观公正地评估投资项目,采用分散风险的方式提高经济活动的收益,重视经济活动创新,不断提高经济活动的创意意识和技术创新,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我国经济增长率。
1.3影响我国的储蓄率
从一定层面来说,金融发展会影响我国的储蓄率,使之升高或降低。金融发展对我国储蓄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分担风险、影响借贷和影响利率三方面,金融市场可以分担部分收益率风险,为一些家庭提供借贷服务,并对其产生流动性约束,金融发展影响下的利率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因此,金融发展对储蓄率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2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一直在进行不断地优化和改革,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发展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如下。
2.1金融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金融发展中,国家和政府部门对国营企业的重视程度较高,对民营企业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我国的金融体系大多是为国有企业服务的,同时也颁布了相关政策对国有企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但是对民营企业则采取了各种限制政策,贷款利率高、贷款总额少都会导致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从而阻碍了市场经济的自由流动,无法实现金融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目标。
2.2资源价格不合理
目前,我国金融抑制现象严重,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金融资源价格不合理,金融抑制的主要特点是利率管制,当国家和政府部门制定的金融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存在差异时,利率就无法发挥反映金融市场资金状况的作用。我国制定金融利率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抑制通货膨胀,合理调节利益分配,在这种非经济手段的影响下,资本使用效率和回报率会被严重降低,不利于经济增长。
2.3银行改革不彻底
在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占据着主导地位,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和影响下,国有银行的整体盈利水平低下,金融资产质量较差,再加上国有银行只对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体系发展的需求,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2.4融资渠道过于集中
近几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一直受到严重的抑制和阻碍,金融融资渠道过于集中,金融市场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国有金融机构高度垄断货币市场,导致我国金融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低下,再加上金融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公正有效的竞争机制,金融市场的自发调节性较差,这就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不符合时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3以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对策
3.1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
要想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打破传统金融市场中的垄断体系,彻底改变国家和政府部门“重国营,轻民营”这种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制定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为民营企业发展放宽政策,给予强有力的贷款政策支持,为我国金融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从根本上促进金融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率。
3.2合理控制资源价格
我国在对金融市场进行管控的过程中,过度的金融抑制会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发展,打破动态经济发展的平衡。因此,国家只有合理控制金融资源价格,重视并加强利率市场的优化改革,实现金融市场自发性调节的目标,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结构,优化金融体系,使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和市场的结构调节保持高度统一,使金融市场的资源价格更合理,促进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3.3推动银行的深化改革
要想完善金融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国家和政府部门应该对此高度重视起来,积极主动投身到国有银行深化改革中,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合理的股份制和上市契机,对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国有银行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整合银行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流程,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以经营效益作为国有银行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银行业务经营的合理转变,从根本上提高国有银行的整体盈利水平和金融资产质量。
3.4拓宽金融市场融资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定位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不符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发展的需求,再加上证券市场化程度低下,金融市场的金融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要想完善金融市场的构建,必须打破金融市场传统的垄断观念,拓宽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实现金融市场资金的自由流动,提高资金利用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合理利用金融资本,使金融市场具备良好的自发调节功能,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率,为国家的发展创造和积累更多的财富,推动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4总结
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弄清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在金融发展中通过提高投资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来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率,通过利用水平较高的金融发展,加强对金融投资项目的监督和控制,实现项目资金向有效投资者转移的目标,从根本上实现我国金融的自由化和开放化。由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想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金融市场自由化和资源配置合理化为基础,才能使我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杨凤华.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相互作用关系的一般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李广智,周沫,周宗安.金融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金融发展研究,2012,(08).
[3]陈雄兵,吕勇斌.金融发展指数的构成要素及其国际比较[J].改革,2012,(08).
(一)筹资风险
它是指企业在资金筹集不充分的情况下,同时还不能做到最大限度降低资金成本、合理调整企业的权益结构,以及及时偿清负债和配置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收益等问题引起的风险。随着我国相关产业政策以及钢铁市场时间不断变化,筹资风险的发生率也随之变动。
(二)投资风险
它是指企业的所决策投资的项目随着市场的变动,在项目竣工后所收到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不一致的风险,大都表现为企业投资的实际收益远远达不到企业的目标,有时甚至是投资亏本。这主要因为企业的领导管理层在决策投资项目时没有进行合理地规划和操作,在发现问题后又没有及时采取有效补救的措施。在投资收益高于负债,企业各股东的收益就会随之增加,反之,资本结构就会失去平衡,这严重威胁了企业的生存发展有可能被恶意收购,或稀释大股东的控制权。
(三)市场风险
它是指由于钢铁企业中如铁矿石、煤炭等基本构成要素的价格暴涨,就容易引发企业产品的成本上升且利润在下滑的潜在风险,以及随着市场的发展与金融危机等因素导致钢铁产品价格下跌,从而使企业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四)经营风险
是指因企业的领导层在生产决策时出现的失误,引起企业在产、供、销一体化工作中,存在存货太多或产品销售不及时,赊销账务过多、增加管理费用等风险,从而阻碍整个经营过程。
二、钢铁企业财务风险存现存的问题
(一)资本结构失衡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使得企业负债积累太多且缺乏偿债能力,容易引发财务风险。从当前钢铁企业财务工作的发展现状来看,还普遍存在着资本负债率高企、融资难与成本过高的问题。2013年6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规定了不允许向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提供新增授信。此外,工信部表示,目前银行因现金流不足,缩小信贷规模,所以企业想获得银行信贷的难度也增大,直接融资的成本也有所增加。同时,银行还面临着因资产长短期负债期限错配而导致的“钱荒”难题,即大量短期借款用于长期贷款,造成了金融市场动荡,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汇率政策的灵敏性以及产出等方面,有可能引起货币甚至金融危机,由此我们能联想到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钢铁企业造成重创。
(二)没有做好资金回收工作
有些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盲目地采取赊销这一销售手段,这个方法虽然能为企业取得短期的经营效益,可有时由于企业没有全面掌握赊销对象的信誉度,就盲目提供赊销业务,这使得企业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甚至是无法收回,最终只能作为坏账处理,为此企业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与损失。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钢铁企业存在存货“高位”的现象,加上存货从购置原材料到投入生产再到变现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一旦存货超标,其保存与运作都会面临风险,资产被债务人与存货长期占用会使得企业没有充足资金来保证企业再投资或偿债以及影响企业资产的正常流动性与安全性。
三、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积极优化提升资本结构
当前我国钢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热情依然高涨。目前钢铁企业投资资金大多来源于负债积累,这不仅增加财务费用,还得与债权者分配利润。所以企业应该通过引入更多权益资金方式来筹集资金,不要局限于银行贷款的筹资范围。同时国内钢企海外扩张,运用融资贸易多元化模式。 如扩大直接融资渠道,中国证监会表示扩大直接还有着相当大的空间,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觉到发展直接融资的重要性,要积极拓宽投资融资渠道,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与杠杆率,推进供给侧结构优化改革。
(二)加强货款资金回收力度,确保资金运营正常
提高资金回收率是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重点环节,而容易引发资金回收风险的关键点是应收账款,它不仅加快现金的出流量,滞缓了现金的流入,还增加企业的开支费用。所以必须加强对货款资金的管理:首先应制定可操作性强的信用规范制度;其次是明确客户的信誉度并定期检测,以此评估其偿债能力;其次是设计合适的应收款项的比例;最后是构建销售责任制,严格防范坏账的产生,同时还应该针对已发生的应收账款,编制账龄分析表,紧密跟踪应收账款进程,制定相应收款政策,必要时采取法律方式,减少坏账损失。同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消费状况不可观,产能过剩成为常态,需要进行大型结构性重组、遏制行业无序竞争、加大产品创新、促进绿色发展。钢铁企业不应只追求钢铁产量的规模扩张,应进一步实现质的飞跃,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往市场细分和替代进口产品的方向挖掘得更深入。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法;影响
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和特征
考察晚近的国际经济生活,其发展动向和显著特征表现为经济的全球化。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明确无误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全球化浪潮在经济层面上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主要以商品、服务、技术和资金大规模跨境流动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为特征。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延伸和必然要求,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依存度的日益加深。从内容上看,经济全球化可以分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和高级发展阶段。这是由晚近世界经济发展的另一特点-经济的金融化所决定的。所谓经济的金融化,是指实物经济被金融经济所取代,社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日益深入地表现为国际金融关系,如国际债权债务关系、国际股权股利关系、国际委托关系、国际风险保险关系等;金融因其更适合“数字化”和“终极市场”而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核心性、主导性和战略性的要素,对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增强。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加深,经济的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金融的全球化。
所谓金融全球化,是指国家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政策与法律等方面跨越国界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逐步融合的趋势,表现为货币体系、资本流动、金融市场、金融信息流动、金融机构等要素的全球化以及金融政策与法律制度的全球化等。金融全球化一方面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应有之义,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自然结果,并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又因金融的特质和发展状况而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容和运行规律。
首先,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看,金融全球化并不是晚近伊始的新生事物,而是一个一直处于进行之中的发展过程,是金融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扩展与深化。这一过程不是均匀展开和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时间上的阶段性、空间上的地域性、结构上的非均衡性特点。金融全球化趋势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初见端倪,80年代以后迅速推进,90年代至今则因更加充分地展开了其多样化的内容而进入阶段。在空间上,金融全球化可表现为区域化,金融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金融区域化推进和作用的结果。金融的区域化和全球化从先后继起到同步运行,彼此间既融合又排异的互动发展,成为晚近世界金融发展的一道风景线。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涉及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由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但这一进程是不均衡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参与金融全球化的程度不同,享受到的利益也不同,金融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发达国家及其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是金融全球化的规则制定者和主要获益者。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则经常处于被动的、受制约的地位,面临着“边缘化”和“第四世界化”的威胁,一般较少地分享到金融全球化的利益,而较多地受到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其次,从影响金融全球化的因素看,除跨国生产、贸易、投资和科技进步等实体经济因素对金融全球化的推动外,跨国金融机构的全球扩展和全能化运作为金融全球化构造了微观组织基础,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和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持和发展动力;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广泛兴起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因打破了资本跨国流动的政策,使金融交易的市场空间进一步突破国家和地域的界限,为金融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第三,从金融全球化的内容看,金融全球化是指国家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政策与法律等方面跨越国界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逐步融合的趋势。金融全球化的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各国的金融资源可以在各个层次上以多种形式转移、划拨、融合和互动,金融创新日趋活跃,全球资金光速流动,金融领域的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可谓是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最主要领域之一。金融全球化一方面加剧了金融竞争,促进了金融效率、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福利,但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负效应,它使金融风险明显加大,金融波动通过一体化的市场得以迅速传导,局部的金融灾难动辄演化成为地区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成为当代国际金融生活的写真。在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下,每个国家的金融均成为国际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单个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削弱,国际金融市场的失灵现象不时出现。
第四,从金融全球化的运行看,一方面,世界金融发展已经历了中介金融、信用金融和资本金融三个阶段,目前正在步入产业金融发展阶段。从其产业地位看,金融不仅是第三产业中的独立组成部分,而且日渐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与产业化相伴生和相适应,世界金融发展又衍生出工程化、信息化、混业化、网络化等特点,对传统的金融管理体制、金融经营理念等产生强大的冲击。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金融运行不再是简单地从属、外生、决定于实体经济,而是在相融、适应、内生于实体经济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独立、超越、背离于实体经济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符号性和虚拟性。据统计,目前在巨额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只有10%与实体经济有关。而与实体经济运动无关的国际资本流动大量属于投机性资本流动,其全球游荡和肆意攻击成为威胁世界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再者,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化,全球金融市场间的相关度提高,经济大国通过金融渠道对世界经济施加影响更为便利和直接,已超出了贸易、投资等传统渠道对世界经济发生的影响。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在经济、金融发展方向和进程等方面往往被迫依从于发达国家的战略利益,致使金融全球化的运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为个别金融霸权主宰的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对国际金融法的影响
显然,当经济全球化发展到金融全球化阶段,其深度和广度已然大大推进。实践证明,晚近世界经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上述趋势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历史过程,并已对或正在对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生活发生着广泛的影响。国际金融法作为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际经济生活的调整器和控制机制,植根于国际经济生活并灵敏地回应着国际经济生活。全球经济环境的上述变化对国际金融法势必也会发生重大影响,简析如下:
第一,金融全球化凸显了国际金融法的地位。金融全球化作为经济金融化的结果,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如金融在全球市场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金融在国家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中的枢纽地位和作用等,对于全球的法制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国际金融法在当代社会经济即金融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成为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最重要的法律部类之一,在国际经济法中逐渐占据核心地位。反映在国际经济法的研究上,表现为学者们研究重心的转移。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经济法还是以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问题为中心,辐射国际贸易、国际货币等领域的研究;到80年代末,学者们的研究重心就开始转向以研究国际金融的法律问题为中心,辐射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等领域的法律问题。从国家层面考察,金融全球化对各国的国内法制也具有深刻的影响:一方面,金融法在各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金融法发达与否已成为衡量现代各国经济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以及国家法律、文化乃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如果一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比较健全,金融法制比较完备,就可以推定该国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推定其经济和社会环境相对安全和稳定,那么该国就可能成为人气旺盛的“网站”,吸引大量国际资金的流入。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使得金融和金融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使金融法成为各国法律体系中最富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业所具有的显著的系统性、宏观调节性和时间信用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法律观念和制度设计。相应地,现代金融法较之其他部门法,更加重视维护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更加重视鼓励和保障金融资产的跨国流动,更加重视营建信用环境、契约环境、产权环境和会计环境等金融业发展之必要环境。此外,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还呈现出机构国际化、体制混业化、资产证券化、业务创新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使金融法成为当前各国法律体系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法律部门之一。[next]
第二,金融全球化拓宽了国际金融法的范围。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跨国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国际信贷和国际证券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工具和国际金融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国际金融关系无论在主体范围方面还是客体范围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扩展,并呈现出缠结交叉、异化衍生、变幻莫测的特点。国际金融关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客观上要求国际金融法扩大调整范围、改进调整方法,随着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而发展。例如,伴随国际保付业务的兴起,国际保理联合会(FCI)的《国际保付通则》(1987年制订、1997年最新修订)与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的《国际保付公约》(1988年正式通过)相继问世;随着互换、期权、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工具的出现,巴塞尔委员会与国际证监会组织联合了1994年《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指南》、1998年《关于银行与证券公司的衍生交易的监管信息框架》等建议案;随着广泛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集团的出现,由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三方组成的“联合论坛”(theJointForum)于1999年推出了一套《多元化金融企业集团的监管》文件。晚近国际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势必要求国际金融法制度跟进创新,从而导致国际金融法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大,迄今已涵盖国际银行、国际证券、国际保险、国际信托等国际金融的各个领域,所管辖的金融市场由传统市场扩大到欧洲债券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等新兴市场。由于全球化使得国际金融关系变得复杂多样,促使国际金融法在调整方法上不断尝试、改进和发展。例如,各国金融监管立法和实践越来越强调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体现在监管思路和方法上就是发生了如下变化:由全局性管制为主向日常性监督为主转变,由质性金融控制机制向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金融控制机制转变,由事后监管向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转变,由针对个案的被动型业务监管向系统性的主动型全面风险管理转变,由东道国当局单一监管向东道国与母国当局合作监管转变。
第三,金融全球化促进了金融法的统一化和协调化。首先,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金融业务的规模化与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必然要求冲破地域性金融管制的藩篱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冲击了国别金融制度壁垒,推动了各国金融政策和法制的国际化;其次,金融全球化意味着金融交易量增多、金融风险扩大,为了保障金融交易的有序和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和扩大,各国一方面加快本国的金融法治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交流,参与多边金融谈判和条约缔结,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放弃或让渡金融,由此促进了金融法的统一化。例如,各国金融服务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及其对世界经济的深层次影响,促使跨国金融服务立法纳入法律统一化进程,最终导致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及其金融附件、《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等条约和协议的问世。从此,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开放方面必须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必须对照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和其承诺对相关国内法进行“立改废”。我国为履行入世承诺,于2001年底颁布对《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进行破旧立新,就是一个典型例证。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金融竞争,各国在金融实践中还积极移植和引进他国先进立法,竞相采行金融惯例规则,以重塑或改善本国的金融投资环境,促进金融交易安全与发展,并避免本国金融业遭受歧视性待遇而陷入筹资难、进驻难的被动境地。各国的自发行动不仅促进了金融统一惯例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各国金融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的趋同。研究表明,近20年来,国际金融惯例取得了长足发展,内容广泛涉及国际货币兑换、国际商业贷款、国际证券交易、国际支付结算、国际融资担保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催生了一大批金融监管的行业性惯例,如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原则和标准、国际证券业和保险业监管的原则和规则。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实践中自觉贯彻和推行这些惯例和标准,其结果是各国金融监管制度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相似性。
此外,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大国际经济组织职能和作用的演变、相互间金融交流与合作的加强,以及各类区域性金融组织在推动区域金融法治方面的活跃表现,则为金融法的统一化和趋同化提供了组织基础和制度条件。金融全球化呼唤金融治理的全球化和法治化,作为全球金融法律秩序的主要构建者和维护者,重大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一方面注重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如发展国际金融监管职能,加强对国际金融事务的领导能力,建立和完善多边谈判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为国际金融统一法的形成和实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注重加强组织间的政策协调和信息沟通,例如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组织在监控私人资本跨国流动方面的金融合作与交流,金融行业性组织在监管规则创制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全球性金融组织和区域性金融组织在金融危机预警和救助中的协调行动等,在合作中促进国际金融统一法制度的形成和有效实施。
第四,金融全球化暴露出现行国际金融法的不足并推动其改革。金融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其一方面促进金融资源全球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国际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金融风险的全球扩散变得更为容易和迅捷,从而破坏国际金融的稳定、阻碍国际金融的发展;一方面使人类休戚与共从而促进了人类的协同互助,另一方面也使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金融问题日益增多,从而给金融投机势力兴风作浪以及金融霸权国家转嫁风险提供了可乘之机。20世纪最后十年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便是各类国际金融问题的总爆发。惨痛的教训为世人敲响了警钟。分析这些问题的生成,它们固然暴露出某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的种种缺陷,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暴露出了现行国际金融法存在的调整真空与软弱性,暴露出了新形势下国际金融体制的落后与低效。而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如果长期缺乏健全有力的国际金融法治,缺乏完善有效的国际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则任何国家难以独善其身。由此,改革国际金融体制、完善国际金融立法呼声雀起,推动了国际金融法制度的变革。在国际层面上,基于货币金融领域的权威地位和职能与业务便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改革使命。世纪之交,基金组织多次组织修订《基金协定》,增加和调整资本份额、改革特别提款权制度、改善决策机制、整肃货币纪律;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和试验,根据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调整基金宗旨、完善信贷制度,发展金融风险预警与金融危机救助职能。基金组织所领导的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改革作为国际金融法对国际金融实践的积极回应,目前仍在进行之中。
在国家层面,晚近,各国金融立法和改革空前活跃。从执世界金融发展之牛耳的西方发达国家,到金融危机重灾区的发展中国家,均采取积极态度,在强化金融法治上大做文章。这一方面是出于各国完善金融法治、保障金融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呼应国际货币金融体制改革的结果。例如《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每一项修改,关涉世界184个国家的货币金融利益和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在金融立法改革中发挥了领军作用。这不仅表现在有关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规范方面,相关的国际法规则和法律秩序主要是几个发达国家国内法律和惯例的境外延伸;而且表现在对国内法的示范方面,发达国家由于在金融全球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对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往往更为敏感,反应更为迅速,因而金融立法和改革更贴近市场,引领着金融立法现代化的潮流。如日本1992年通过的《金融改革法案》、美国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英国2000年通过的《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等,提出了功能监管、并表监管等金融监管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尝试和发展了金融企业集团监管、网络银行监管等新制度,对其他国家的涉外金融立法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示范效应,对金融法的统一化方向也具有潜在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指标体系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在分享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深化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来自国外金融海啸的冲击。为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保证中国金融安全,建立一个适应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安全预警机制,以便于在危机形成或扩大前就对它进行有效控制,从而避免危机的爆发或减轻危机爆发对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对中国经济发展、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关于金融风险预警理论和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概述
学者们对金融风险预警展开系统研究始于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20世纪70、80年代相继爆发了以货币危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金融危机。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不断攀升,这些危机不仅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而且对全球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也引起了学术界对金融危机的成因、传染和预警指标体系等方面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就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而言,国外的研究主要是从如下几方面展开的:一是通过对导致危机发生的因素及其变化进行定性讨论以确定预警指标体系。二是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的方法确定哪些指标有助于预测危机发生的概率。三是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在模型中估测在未来一期或几期发生危机的概率。在上述三类研究中,基于客观性等因素的考虑,第三类型是学术界的共识和研究的主流,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研究成果分别为Kaminsky、Goldstein以及Abiad等人的成果为代表。总之,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发展,国外学术界在金融危机预警系统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及建模研究。相对而言,由于国内的金融风险预警研究起步较晚,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尽管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些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是大部分研究工作仍停留在对国外金融危机预警理论和模型的介绍上,从整个金融体系系统来考虑中国整体金融风险的研究成果的并不多见。
二、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预测金融危机发生的几率,必须通过选取一定的具有代表性指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尽可能准确、科学地利用模型测度金融风险预警所包括的各个方面,进而比较和分析不同区域的金融风险变化状况。
(一)金融稳定预警指标的选择原则
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大系统,由众多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即构成要素组成。但这一系统并不是各个子系统简单相加,各子系统最优未必能达到整体最优,而是要使各个子系统科学地整合以求得系统“整体最优”。二是导向性,选择的每个具体统计评价指标要符合提高金融风险预警的要求,属于金融风险的范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金融风险的内涵与特征,对提高金融风险预警目标有明确的导向性,对现代金融体系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三是可操作性,选择的各个指标数据都要有可靠的资料来源,指标的计算方法要科学,便于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但往往有些重要因素难以直接量化或统计数据缺乏完整性。因此在研究中设计预警指标体系中应力求能体现那些关键因素的指标,尽量采用变通方法获取指标数据。
(二)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选择的过程
建立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目的之一,是使监管部门尽可能全面、完全、具体地了解影响金融区安全的各种有关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不胜枚举,而且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相互作用也因一国的发展水平、开放程度、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等影响因素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借鉴世界各国金融风险防范经验,结合中国金融业的风险实情,中国区域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大致可以从宏观先行指标、微观审慎指标两个层面上予以构建。故中国金融危机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可以概述为分解描述中国金融危机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总目标―确立相应准则―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建立预选指标集―筛选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见图1)。
(三)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确立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明确了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具体结构和构成要素,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金融风险特征的具体描述,运用频度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选择在金融风险预警体系中使用频度较高、与金融风险的内涵和特征相关的指标,构成预选指标集。
考虑到前文对识别金融风险产生根源及金融风险预警理论的论述基础,结合中国当前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和统计数据索取的可能性,我们从宏观经济、金融系统、泡沫风险和全球经济等四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建立了中国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作为预警系统的备选指标。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在预选指标集的基础上做了简单调整,最终确定了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4个子系统,共18个具体衡量指标构成。其中,宏观经济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环境稳定性;金融系统指标主要包括监测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指标,反映金融市场稳定性;泡沫风险指标,考虑资产价格变化导致的风险;而全球经济指标则主要考虑国外主要经济实体的变化对国内影响。具体预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四)部分预警指标释义
1.宏观经济指标释义
宏观经济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环境稳定性,在本指标系统中主要由 “GDP增长率”、“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和“出口变化率”等几个具体指标反映,如表2所示。
2.金融系统指标释义
金融系统指标主要包括监测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指标,反映金融市场稳定性主要是由“国内信贷/GDP”、“国外净资产/GDP”、“实际利率”、“外商直接投资/GDP”、“M2/GDP”、“M2乘数”、“贷款/存款”和“储蓄存款/M2”等几个具体指标反映,如表3所示。
3.泡沫风险与全球经济部分指标释义
金融风险的积聚和释放会通过股市和房市反映出来,突出表现为资产价格的异常波动,若资产价格的大幅下挫,会导致金融资产缩水,金融资产泡沫破裂,形成大量的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恶化经济,引发金融危机。
泡沫风险指标,考虑资产价格变化导致的风险,在本指标体系中主要由“股价指数变化率(上证指数)”、“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建筑业贷款/银行贷款”等几个指标反映,而全球经济指标则主要考虑国外主要经济实体的变化对国内影响,主要“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率”和“美国经济增长率”等两个指标反映。
三、结论
为了能设计更好地反映中国金融安全形势的指标体系,为金融安全预警提供有效依据,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开放式的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然而,本文的研究仅限于预警系统的备选指标的选择,对于指标的进一步选择没有作深入探索,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通过诸如Logit等数学模型的构建,利用Granger等检验方法确定各个子系统的入选预警指标,研究各预警指标对于危机的预示作用,并利用最终入选的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合成能够反映出中国金融风险危机等级的具体指数,并规划相应的风险等级,据此刻画中国金融风险的总体波动情况,并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参考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确定各指标的预警界限值,并构建中国金融风险预警信号系统,输出预警信号灯系统,显示金融风险状态和描述金融运行的冷热状况。
参考文献:
1.Kaminsky,G.L.,S.Lizondo and C.M.Reinhart. Leading Indicators of Currency Crises[R].IMF Staff Paper, 1998.
2.Goldstein Morris, Graciella L. Kaminsky and Carmen M. Reinhart. Assessing Financial Vulnerability: AnEarly Waring System for Emerging Markets[R].Washing tong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0.
3.Abiad,Abdul.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Currency Crises: A Survey and a Regime-Switching Approach[R].IMF Working Paper, 2003.
4.闻岳春,黄福宁.国内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研究综述及综合经营下的EWS框架构建[J].中国货币市场,2008(9).
关键词:审计;审计风险;审计风险量化评估
审计与审计风险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有审计就有审计风险。审计监督制度是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结果,经济越发展,经济活动愈复杂,审计承担的责任就越大,审计难度越大,审计风险也越大。
近年来,由于审计工作所带来的诉讼案件不断增加,审计风险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会计、审计学者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在不断探索究竟什么是审计风险,它的原因有哪些,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何规避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后果
1 审计活动所处的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
由于审计活动最初是由于委托人要了解受托人履行责任的情况而引起的,因而审计人员对委托人就负有客观地审查、如实地报告的责任。在审计人员与受托人员之间,受托人员虽然是审计行为的作用对象,但它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因为审计活动本身也是为受托人查清事实、解脱责任的活动,因此,审计人对受托人同样负有公平评价,明确和解脱经济责任的责任。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发生了违约、失察等原因而提供了虚假的审计信息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委托人、受托人或其他的第三者的利益,那么上述任何一方都可以依照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2 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
审计范围也是一个渐大过程。随着审计范围转移到财务报表上来,审计人员的责任也由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并开始发生了针对审计责任的诉讼。此后,对内部控制进行检查通常成为审计的出发点,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观念也扩展到企业及其经营活动的全部,以及管理政策的诸多问题,社会公众对审计的业务和责任的意识也急速增强。在传统的审计范围之外,社会公众要求审计人员揭示出所有重大的差错和舞弊,并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作出评价,对企业在财务方面是否健康作出报告。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不确定性很大,信息的风险很高,审计人员作出正确的审计结论难度增加,风险在所难免。
3 经济生活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及其影响范围的扩大
现代审计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建立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完整性方面扮演着一个最重要的角色,没有它金融市场将会萎缩。因而,与金融市场有关的利益团体,都会关心审计,并且愿意支付费用聘请审计人员,提高信息的可靠性,降低他们投资决策的风险,一旦他们在金融市场受到损失,就会想法从审计人员那里寻求补偿。
4 被审计单位外部和内部的经营背景
经济环境、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度、技术发展趋势、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品质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风险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审计风险,这也是审计风险模型中首先要考虑固有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现代审计首先要对企业内外环境全盘评估的理由。被审单位内外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可以从审计费用充分表现出来,西方审计职业界确定审计费用时,都考虑了审计风险,特别是固有风险和经营风险。
5 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审计作为经济监督部门,审计人员有责任计划自己的审查工作,以查出可能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差错行为,同时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应运用应有的技术和职业关注。可见,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对审计的结论相当重要,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要求审计人员是高层次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必须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审计人员并不是人人能够达到上述要求,如果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未进行扩大范围的审查,就是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如判断的失误、遗漏了重要的审计程序、采用不恰当的审计方法等,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产生。
(2)审计人员所采用的现代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着缺陷,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前提,并且抽样审计方法和分析性复核方法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因而审查的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误差。审计职业发展到今天,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会使边际收益下降,为了维持应有的边际收益,审计职业界就必须追求审计效率和效果的平衡,即在保持各项具体审计活动必要效果的同时,努力追求最高的审计效率。于是,必须把审计的力量重点放在各个重要组成项目上。放弃一些审计人员认为不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也愿意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抽取全部业务的一部分来进行审查,虽然抽样理论已研究很深,但具体应用到审计中来,审计人员还是没有十分把握所抽取的样本就能代表整体,主观的结论与客观的事实之间的偏离总是存在的。
二、审计风险产生的后果
审计的职责就是对会计信息使用人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如果违背这一条,就应该承担应负的责任。审计风险对审计人员来讲是一条无形的标准,它能有效地保护会计信息使用人的利益,监督企业管理人员更加有效地管理好企业的经营活动。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审计工作质量还不尽如人意,人们还未真正意识到审计风险的存在,并未意识到这一后果的严重性,据吐界六大会计事务所的一些审计案例记载,审计风险已造成巨额的赔偿损失,如果我们也能从立法的角度来看待审计风险的责任,就能十分有效地提高我国的会计工作与审计工作的质量,使会计信息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如何应用审计风险量化评估规避审计风险
审计是一个动态的群体系统活动过程,足由审计人员、审计方法、审计技巧、审计对象、审计环境五大要素组成的,这五大要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审计风险的高低。所以有必要根据这五大要素寻求防范与规避审计风险的策略,以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帷幕的,建立一种以自我调节、执业准则调节、法律调节多背景的防范机制,应用审计风险量化评估把审计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1 应用审计风险量化评估的必要性
(1)中国审计与国际审计接轨和交流的需要。随着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作为“经济卫士”的中国审计也必须融入国际审计的大环境中,而中国审计与国际审计接轨和交流的“共同语言”,就是国际审计领域一些通用的做法和成熟经验。从目前来看,冲击传统审计思维和方式的主要环节就是内部控制测评、确定重要性水平、评估审计风险、抽样审计及审计结果公告等。
(2)审计机关项目质量控制等内部约束机制的需要。国家审
计署在5号令和6号令中均了有关“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的准则及办法,如果我们将审计署令看作审计机关的“内控制度”,那么确定重要性水平和评估审计风险就应足审计操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与环节。
(3)审计项目中具体实施操作的需要。审计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在现行中西方审计理论典籍中,一旦涉及审计重要性及风险评估的分析方法时,无不提到“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及职业判断”这样一个理念。那么,如何对审计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尽可能地将无形化的“审计人员的经验及职业判断”予以有形化,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这就为审计重要性及风险评估在审计项目中的具体操作提出了量化评估的需要。
2 应用审计风险量化评估的具体步骤
审计风险评估技术比较抽象,需要借助分析性复核、数理统计等相关方法进行操作,以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评估操作为例:
(1)固有风险评估。一是在审前调查中,审计组在索取审计相关资料的同时,取得审计时限前后两个时点的会计报表,二是利用电子软件(如Exccl表格)将会计报表转换成电子数据,对会计报表构成要素审计时限前后时点数据增减变化情况进行趋势分析。三是按照确定的重要性比率标准(如资产总额0.5%-1%、收入或支出总额0.5%-2%等),对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进行确定,并将重要性水平分配到每个科目(账户)金额层次。经过上述三个步骤,得到会计报表层次和科目(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金额,同时也得到会计要素的固有风险参数。
(2)控制风险评估。一是在审前调查过程中,审计组设计“内控制度建立情况调查问卷”,由被审计单位填制内控制度建立情况。二是审计组将被审计单位反馈回来的内控制度建立情况调查问卷转换成电子表格形式进行统计,三是根据每类制度健全性统计结果进行汇总,评估内控制度的总体健全情况,得到控制风险参数。
(3)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一是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国家审计一般为5%)。二是根据会计报表构成要素趋势变动的风险水平评估确定每个科目(账户)层次的固有风险综合水平。三是根据内控制度健全性测评得到的综合风险水平确定每个科目(账户)层次的控制风险综合水平,四是确定合理的风险保证系数(一般与5%的审计风险水平对应的风险保证系数为3)。五是根据审计风险模型,计算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
3 应用审计风险量化评估的效率性
(1)将重要性水平和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审计方案的编制基础,编制出的审计实施方案实用性和指导性更强,
(2)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对确定审计重点、确定投放的审计资源量(时间和人力)、确定抽查和检查比例极为有利,改变“就账审账”的局面,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3)采取风险评估的方法,能够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从审计理论方面讲,审计人员一旦采取了风险评估的方式,与其相关联的就是审计抽样,而在抽样审计的前提下是允许有一定的审计误差的,当然这种“允许”必须是建立在审计人员遵循了“审计基本准则”规定的必要审计程序基础上的。否则,不进行风险评估就会被认为是采取详查方法,审计风险为100%。
4 应用审计风险量化评估需要的条件和应注意的问题
(1)被审计单位应当具备较好的审计条件,包括单位规模、会计核算、管理环节及管理水平、内控制度建设及遵循状况等等,否则不好操作,反而浪费精力,影响审计效率。
(2)必须建立在充分审前调查基础上,严格执行审计操作规程,否则即使进行了风险评估,也是“盲人摸象”、“掩耳盗铃”,相反还可能增加审计风险。
(3)要与抽样审计相结合,更好地提高效率。
关键词:金融协调 发展理论
协调和协调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我国“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协调发展受到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内涵并没有共识性的定义。熊德平教授认为:协调发展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系统演进的总目标,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子系统与总系统,以及子系统相互间及其内部组成要素间的协调,使系统及其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断朝着理想状态演进的过程。金融协调是协调思想在金融等领域延伸与运用。目前关于金融协调,国内外从不同层次进行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金融协调理论的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和技术层面,对金融协调问题进行研究。宏观层面的研究焦点主要关注国际金融等领域的合作等。Marshall D A.(2002)研究如何通过改革建立起牢固可靠的全球宏观经济与金融协调机制而从根本上减少由于协调失败而引发的金融危机问题;Gautier P A.(2009)对协调摩擦与金融危机关联的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某一具体组织或机构内部的协调失败问题。Brandts J与Cooper D. J.(2006)采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组织内部协调失败的进行观测,探寻金融系统的内部机理。技术层面的研究主要从协调技术角度探讨如何确立和完善合作过程中高效率协调所必需的技术手段。
二、国内学者对金融协调理论的研究
(一)金融协调发展理论渊源的研究
金融协调发展理论渊源于金融发展理论的观点,在国内基本上得到了一些学者的共识。沈军与刘莎(2001)认为金融协调理论是金融发展理论的较高阶段。王原声(2004)认为,西方有关金融协调发展理论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戈德史密斯(1969)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爱德华·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麦金农(1991)的《经济市场化的秩序—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金融控制》等著作中。不管是提出金融深化理论还是提出开放资本市场的政策建议,实质上都渗透着金融协调发展的思想。刘刚(2006)明确指出,金融协调发展理论的渊源就是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协调理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成熟,是第三代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标志。
(二)金融协调发展理论内涵与外延的研究
不同学者对金融协调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用,研究焦点也存在很大差别。王原声(2004)基于国际视角认为,金融发展内外协调的构成分为国际贸易协调、国际金融协调和国际投资协调等机制运作,是一个动态过程。窦尔翔和何炼成(2004)从金融协调的对象角度指出,金融协调一方面是金融自身的协调,是金融的“本体因素”,另一方面是金融对经济的协调,即“指向性因素”。武巧珍(2004)重点从货币制度的视角,将金融协调发展分为外部协调与内部协调两部分。王爱俭(2005)基于金融协调机制的角度,解释了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理论涵义,将金融协调稳定机制分为政府和中央银行间的协调、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及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
(三)金融协调划分方式的研究
国内学者倾向于采用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来进行划分。祁敬宇(2002)与王原声(2004)以国别为界划分外部协调与内部协调。杨大鹏(2004)和郭金龙(2006)认为,金融内部协调应包括金融组织、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当局、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等;外部协调包括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以及金融与社会的协调。蔡则祥(2005)把金融协调划分为我国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资产、融资形式等结构之间及其构成之间的内部协调,外资机构的引入与中资机构输出的外部协调,金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应遵循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内外协调。邵国华(2006)也从四个方面进行划分,即金融系统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金融系统与社会发展的协调、金融业与非金融企业的协调、金融系统与金融国际化的协调。尹优平(2007)对区域金融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从机构、监管、区际、政策四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论述,认为基础环节是区域内外金融各自协调发展,关键保障是区域金融监管协调和区域金融政策的协调。
(四)金融协调内容的研究
关于金融协调内容的研究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孔祥毅(2002)认为宏观的金融协调包括金融、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微观的金融协调包括金融工具、金融中介、金融制度之间以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关系;杨大鹏(2004)从中观角度研究了有关金融组织结构协调演进的问题,认为金融组织结构协调演进的趋势是“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王爱俭(2005)界定了宏观的金融协调包括总量协调、结构协调、货币供应量与货币创造、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风险控制,微观协调包括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协调、动态效率和静态效率的协调。郭金龙(2006)将区域协调、内外协调、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机构间的协调、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都纳入宏观范畴。王威(2007)认为宏观金融资源体现的是金融资源各层的整合效应,中观金融资源包括了金融制度资源和金融工具资源,广义的货币资源和资本资源构成了微观金融资源。
(五)金融协调发展的空间视角
从空间差异等视角研究金融协调发展问题,近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田霖(2006,2011)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研究了金融协调发展问题,以不同区域的收入、就业、教育、GDP增长率等作为衡量金融差异的指标,揭示各个指标要素对金融综合竞争力产生的贡献弹性,从而解释区域金融差异的原因。冯涛和李江(2004)基于金融中介的角度,认为必须提高金融组织间的质量和规模才能缩小区域间金融的差距。田岗和陈琦(2004)发现如果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增加,则会造成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变大,随着区域差距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各地区的金融和和经济的出现集聚分布现象。杨再斌和黄解宇(2006)认为金融集聚分为动态过程与状态结果两个方面,即金融产业的发展成长可以通过一定的地域空间生成金融集聚系统,一定密度和规模的金融产品及其与金融产品又会催生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陈红(2008)重点研究了区域金融的集聚问题,认为当区域金融中的金融资源产生了集聚作用时,可以促进集聚中心的金融增长率。王修华和黄明(2009)从金融空间的分布状态入手,认为如果要达到区域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协调和优化,就必须包括金融区域内部结构的协调发展,和相邻的金融区域外部发展对本区域影响的联动效应,而最终的目标也是为了让整个国家的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三、评析与展望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很多学者对金融协调内涵的理解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在目前的研究中,关于金融协调发展的内容和层次划分,还存在研究薄弱的地方。一是现存文献大多从中国的整体来研究金融协调问题,较少涉及对区域内和区域间金融各个层面的深层次分析。二是现有研究对金融协调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定位各不相同,尤其是区域金融中观协调和微观协调存在着分类模糊的问题,因而目前迫切需要一个客观的划分标准,明确区域金融协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三是金融协调的层次复杂多维,导致其研究内容的模棱两可及相互交叉,大部分学者从金融系统自身考察问题,导致其空间维度研究的薄弱,无法针对具体区域提出操作性强的协调发展战略。因此,在开放的动态环境下,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以及地域系统的空间联动,研究区域金融协调发展问题,是今后需要关注和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①熊德平.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②田霖. 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金融地理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③孔祥毅. 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金融协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1):3-9
④祁敬宇.论金融发展的内外协调[J].华南全融研究,2002(5):13-18
⑤沈军,刘莎.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9):12-15
⑥王爱俭. 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J]. 财经科学,2005(1):22-28
⑦武巧珍. 对货币制度变迁与金融协调的理论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6):48-50
关键词金融工程技术;分解;整合
1引言
金融工程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创新领域,综合地采用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和仿真摸拟等工程技术方法,优化地设计、开发和实施具有特定流动性、收益和风险特性的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构筑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方案。支持金融工程技术的理论是一种知识体系,该知识体系不仅包括金融理论与经济学理论,而且还包括数学、统计学、法学、会计学、工程学与计算机技术等;支持金融工程技术的金融工具不仅包括基本金融工具:货币、外汇、债券与股票,而且还包括衍生工具:远期、期货、期权与互换;支持金融工程技术的工艺方法是把理论与工具巧妙结合起来的工程组装技巧与科学分解的技能,创造性地构造解决金融现实问题的手段与方法。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由无套利分析、组合、分解和整合技术构成。
2无套利分析技术
无套利分析技术,就是对金融市场中的某项“头寸”进行估值和定价,其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将这项头寸与市场中其他金融资产的头寸组合起来,构筑起一个在市场均衡时能承受风险的组合头寸,由此测算出该项头寸在市场均衡时的均衡价格。它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迪·格里亚尼和金融学家米勒于1956年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管理》一文中提出的,并被后人以两位作者各自姓氏的第一个字母(Modigliani—Miller)命名为MM定理,它假设存在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使企业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的努力最终被投资者追求最大投资收益的对策所抵销,揭示了企业不能通过改变资本结构达到改变其市场价值的目的。换言之,企业选择怎样的融资方式均不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无关的。如果在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上,企业融资政策和融资方式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那么所有企业的负债率应当呈现随机分布的状态。但现实中企业债务分布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如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金融业有较高的负债率,广告业,制药业等负债率却很低)。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MM定理中舍去了像税收,企业破产成本和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等一系列现实的复杂因素。因此解决MM定理与现实不符的正确思路,应该逐步消除MM定理的假设。
套利活动是对冲原则的具体运用,在市场均衡无套利机会时的价格,就是无套利分析的定价技术。采用无套利分析技术的要点,是“复制”证券的现金流特性与被复制证券的现金流特性完全相同。其具体复制方法如下:
假设债券A与B的现价分别为与,未来市场变好时债券A与B的价格分别为与,未来市场变坏时债券A与B的价格分别为与,无风险利率为rf,当无套利机会时,d<1+rff<,令1+rf=。现在用份债券A和份的无风险证券来复制债券B,复制市值为I=+
市场看好时:I=+=(1)
市场看坏时:I=+=(2)
由(1)和(2)两式可解得:
由复制要点可知:
以上给出了两种状态(好与坏)下用债券A和无风险证券复制债券B的方法,这种方法还可推广到n种状态下。
3组合、分解与整合技术
结构化的组合、分解技术以及整合技术是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它把各种金融工具看作是零部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组装起来,创造具有符合特殊需求的流动性和收益与风险特性的新型金融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要;现有的金融工具又可以通过“剥离”等分解技术分解其收益与风险,从而在金融市场上实现收益与风险的转移以及重新配置金融资产的功效。
(1)分解技术
现有的大多数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形式与要素构成,但其共同点就是构成要素中具有风险特性。如浮动利率债券,在市场利率不稳的情况下,对于风险厌恶的投资人来说,将大大消弱其投资力度。倘若能将风险因子从债券中分离开来,则债券市场交易就会更加活跃起来,使交易双方在收益和头寸等方面都能得到满足,由此引发从金融工具或产品中分解风险因子的思想。分解技术就是在原有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将其构成因素中的某些高风险因子进行剥离(Stripping),使剥离后的各个部分独立地做为一种金融工具或产品参与市场交易,达到既消除原型金融工具与产品的风险,又适应不同偏好投资人的实际需要。第一,分解技术是从单一原形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中进行风险因子分离,使分离后的因子成为一种新型工具或产品参与市场交易;第二,分解技术还包括从若干个原形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中进行风险因子分离;第三,对分解后的新成份进行优化组合,构成新型金融工具与产品。从理论上讲,在分解技术的成本低于金融工具或产品变体演化后工具或产品的收益时,绝大多数现有的金融工具或产品都有可能通过分解技术进行变体演化,实现既规避风险,又满足市场需要的目的。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分解技术使传统债券的持有人原本无法消除的诸多风险因素得以化解。传统债券工具由于绝大多数是固定收入证券,本身具有不可消除的利率风险、违约风险、再投资风险、赎回风险和购买力风险等,运用传统的有效组合技术管理风险,其只能降低风险而不是彻底消除金融工具或产品本身的风险,而分解技术就是拆开风险、分离风险因素,使一系列风险从根本上得以消除。
(2)组合技术
组合技术与分解技术截然不同,它不是在某一既有金融工具或产品的基础上采用现金流分析进行结构分解,而是在同一类金融工具或产品之间进行搭配,使之成为复合型结构的新型金融工具或产品。它主要运用远期、期货、互换以及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的组合体对金融风险暴露(或敞口风险)进行规避或对冲。从理论上来讲,组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实际需要构成一个相反方向的头寸全部冲掉或部分冲销原有的风险暴露;其主导思想就是用数个原有金融衍生工具来合成理想的对冲头寸。由于组合技术灵活性强,所以可以无限的构成新型金融工具或产品,具体采用哪几种金融工具、哪种组合形式进行组合,取决于原有风险的状态以及要达到的头寸状况。从技术上来讲,构成适当的对冲头寸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对原有风险来源、性质及其型态的辨识;其二正确确定对冲目标。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第一搞清楚客户需要保护的风险部位以及要保护部位的目标是完全对冲还是有限对冲;第二搞清楚客户对风险的态度,权衡客户实际需要,剪裁金融工具以适应客户需求偏好;第三,做到既能满足客户对组合工具收益、风险特性的需要,又能是组合工具的价格被客户自愿接受,还能适应客户对市场的看法。由于金融风险暴露对于任何从事金融活动的个人、企业(公司)乃至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所以组合技术常被用于风险管理。
(3)整合技术
整合是一个系统为实现系统目标将若干部分、要素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动态有序的行为过程。整合技术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种类的基本金融工具在结构上进行重新的组合或集成,其目的获得一种新型的混合金融工具,使它一方面保留原基本金融工具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创造新的特征适应投资人或发行人的实际需要。从理论上讲,任意两类或两类以上市场的基本金融工具都可以相互整合,形成新的混合金融工具;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混合金融工具主要应用于跨利率市场、汇率市场、货币市场、股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等,它是以上几大市场基本金融工具的部分整合体,它的产生与应用来源于投资人或发行人的需求。从投资人或发行人的需求方面来讲,第一,如果某投资人或发行人同时操作利率工具、股权工具和货币工具,那么他必须与利率市场、股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参与人发生直接关系,一旦在某个交易环节出现失误,可能使投资人暴露出更大的敞口风险,增加了多工具联合操作的风险概率。但是,如果该投资人或发行人应用整合好的混合金融工具,只与一个交易方往来,不仅提高了交易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交易风险系数。第二,一方面由于市场外部规章制度和内部政策的限制,使得投资人或发行人不可能自由地进入任何市场,这样就限制了投资人或发行人的多手操作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投资人或发行人对所有专门市场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也制约着投资人或发行人采用多种金融工具联合操作策略的运用。因此,整合新型的混合金融工具替代多手操作来不断满足投资人或发行人的实际需求将是金融工具整合技术发展的动力。
综上所述,分解技术主要在既有金融工具的基础上,通过拆开风险对其进行结构分解,使那些风险因素与原工具分离,创造出若干新型金融工具,以满足不同偏好投资人的需求;组合技术主要在同一类金融工具或产品之间进行搭配,通过构造对冲头寸规避或抑制风险暴露,以满足不同风险管理者的需求;整合技术主要在不同种类的金融工具之间进行融合,使其形成具有特殊作用的新型混合金融工具,以满足投资人或发行人的多样化需求。分解、组合和整合技术都是对金融工具的结构进行变化,其技术方法的共同优点就是灵活、多变和应用面广。
4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
金融工程技术主要应用于套期保值、投机、套利和构造组合这四个方面。
(1)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一个已存在风险暴露的实体,力图通过持有一种或多种与原有风险头寸相反的套期保值工具来消除或规避该风险。它通过将现货头寸与用各种期货、期权和掉换组成的套期保值头寸相叠加,并对交割月份和成交价格加以变化,就能以许多种方式调险暴露状况。一般先用作图法或数学方法给出目前风险暴露状况的图像描述,再把这一图像和考虑采用各种期货、期权和掉换组成的套期保值头寸的现金流叠加,然后再考察净现金流状况。
(2)投机
投机是指一些人希望利用对市场某些特定走势的预期来对市场未来的变化进行赌博,并因此而制造出一个原先并不存在的风险暴露。投机往往采用较为直接的方式,买入预期价格将上涨的资产或卖出预期价格将下跌的资产。如果投机者处于多头地位时价格上升或处于空头地位时价格下跌,那么他将由于正确的预测而获利,否则,他将因错误的预测而遭受损失。显然,投机的本质就是在投机者承担风险的条件下获取投机回报。投机者的买卖行为都是对其收集、分析的信息所做的反应,它所获取的利润被看作是预测成功的回报和被看作是承担风险的回报。例如,一个投机者预测英国的黄金市场将呈上升趋势,于是他通过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购买多头黄金期货合约来进行投机。他只需支付2万英镑便可获得价值为100万英镑的黄金头寸,且这一交易的初始保证金可以用附息有价证券来存入,而不一定非要存入现金。
(3)套利
套利是同时在两个或更多的市场上构筑头寸来利用不同市场定价的差异。它与投机行为从价格水平变化中牟取利润不同,它是从价格联系的差异中套取利润。对于套利活动,最关键的是不同风险、不同到期期限、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特征的资产价格之间的基本关系。例如,一个谷物栈仓借款在即期市场购买玉米,同时卖出3个月后交割玉米的远期合同。到指定时间,玉米从栈仓中取出按合同定价进行交割,将出售所得用来偿还借款的本金和利息。如果远期价格与即期价格的差足以支付3个月的仓储成本和利息,该套利活动就是有利可图。
(4)构造组合
金融工程技术可以用来对一项特定交易或风险暴露的特性重新进行构造。下面阐述运用组合技术将互换与期权组合,构成具有上、下限的交换合约过程。
例:假设有两家公司A与B需要筹措10年期的债务资金,A具有相对便宜的浮动利率融资机会,希望借固定利率债务;B具有相对便宜的固定利率融资机会,希望借浮动利率债务,金融工程师建议A发行浮动利率债务,B发行固定利率债务,使A与B都加入互惠掉换市场。这样A与B就达成互换协议,在每年年底A支付浮动利率,收取固定利率;B支付固定利率,收取浮动利率。同时,A与B公司为了规避利率风险,A希望在利率上升时节省支付,在利率下降时放弃一些潜在收益,B希望在利率上升时放弃一些潜在收益,在利率下降时节省支付,于是A与B又达成期权协议,只要利率涨幅超过200个基本点(一个基本点是一个百分点的百分之一,从而200个基本点是2%,一般被称为beep),跌幅超过100个基本点,A与B都支付固定利率也收取固定利率。这样把A与B的互换协议与期权协议进行组合就获得A与B具有上下限的互换合约协议,只要利率涨幅不超过200个基本点,跌幅不超过100个基本点,A支付浮动利率收取固定利率,B支付固定利率收取浮动利率,否则,A与B都收取固定利率也支付固定利率。整个组合过程的现金流结构变化详见图4。
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基础,在我国金融工程技术有很好的应用背景。第一,我国目前大量存在的银行货款利息难以收回的问题,利用金融工程的分解技术,将贷款本金与利息予以分解并将利息折扣出售,在定价合理的情况下,贷款银行完全可以实现利息回收并将贷款利息的信用风险转移到甘愿冒风险的投资人身上。显然,这种技术也可以扩展到整笔贷款的折扣转让或贷款证券化等方面。第二,目前我国企业间依然存在着三角债问题,在整个债务链中有相当一部分应收款项并不是呆帐,而是债务人暂时的资金缺口造成的,导致贷款不能及时回收而构成债权人(银行)的潜在风险,利用金融工程的组合技术,创新一种可销售的“远期贷款互换”,通过金融市场销售这种工具,就可以在某一时点上锁定潜在风险。第三,我国目前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允许购房人集资建房,这样购房人预先投入建房资金就相当于建房公司发行了一笔建房债券。假如从集资到入住期间利率攀升且房价上涨,这对集资购房人来说可能蒙受投入资金的利息损失,而建房公司却在房价上升中获益,利用金融工程的整合技术,创新一种混合式债券,用房价升值收益弥补投资人可能的利息损失,剌激集资住房投资的快速发展。
年
公司B互换现金流结构图
R
12345678910
公司A互换现金流结构(R为固定利率,为浮动利率)图
R
12345678910
年
100200基本点
现金流
公司A与B期权协议现金流结构图
现金流
100200基本点
公司A带有浮动上下限互换收益形态曲线图
在约定利率上下限内,A收取固定利率支付浮动利率
100200基本点
现金流
公司B带有浮动上下限互换收益形态曲线图
在约定利率上下限,B收取浮动利率支付固定利率
互换与期权组合
图4互换与期权组合构成上下限互换合约现金流结构图
参考文献
1Merton,R.C."FinancialInnovationandtheManagementandRegulationInstitutions",JournalofBanking&Finance(19):,1995,461-481
2ScottMason,etal"FinancialEngineering-AppliedstudiesofFinancialInnovation,"NewJersey:PrenticeHall,1995
3Seck,Oumer."FinancialEngineering,"Massachusetts:Slogan,1994
4Simthson,C.W."ManagementFinancialRisk-FinancialEngineering,"BurrRidge:Irwinprofessionalpub.1995
Theresearchonthecoretechnologyandapplicationoffinanceengineering
GuoJu''''e,XingGongqi
(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49)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 核心竞争力要素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一种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由企业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知识和技能的动态组织管理体系,通过适应于环境变动的不断创新和有效整合活动,进而延伸至企业产品和服务领域,使企业不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一能力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能力体系组成要素与关系的集合最终决定了这一能力的结构与功能。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与企业内部要素特征的特殊性决定核心能力体系结构差异性。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产品和市场特征上,有其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之处。从产品特征看,表现为位置的固定性、耐用性、异质性、高价值性、供给有限性、投资与消费的双重性、实体构成的二元性等;从市场特征看,房地产市场具有区域性、供给与调节的滞后性、垄断竞争性、投机性、交易形式多样性、交易复杂性、受金融市场的强烈影响性、政府干预性等特点。由此,就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构成除了具备其他行业企业所具有的共性之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殊性要求。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征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虚拟企业性质
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价值链出发,我们习惯上将房地产开发活动细分为:设想的提出;可行性研究;细节设计;合同与建筑施工;市场营销;市场化管理六个环节。在整个业务流程之中,房地产企业几乎将“提出设想”之外的全部环节都外包给专业化的公司进行生产和经营,将可行性研究外包给专业的咨询公司完成,将细节设计外包给专业的设计公司完成,将建筑施工外包给专业建筑公司完成,将销售外包给专业销售公司,最后将物业交由专业物业管理公司,而开发企业自身只是在各个环节之中起到协调与资源整合运用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各专业资源“虚拟”进自身内部,共同完成开发任务。从这一意义上看,房地产企业具有较为典型的虚拟经营性。可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关键业务环节是项目产品策划、资本运作和不同专业知识的“对接”。在这一过程之中,资源整合能力尤为重要。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经济的特殊性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虚拟经营特性,使其成为一个资源整合者,其固定成本的投入相对很少,使得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分摊效应变得十分有限。就房地产开发企业本身来说,由于房地产产品的区域性所导致的市场容量有限,加之土地供给的有限性,房地产也一般不会有大规模连续性生产,这些因素导致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规模效应并不明显。然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并不表示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具有规模经济,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在管理上可能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能够有相对合理与完备的人才结构体系。另外,规模较大的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开发实力,大规模开发会给企业带来生产成本、材料采购成本和广告成本的节约。由此可见,实现一定的规模化经营有助于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我国房地产业的垄断竞争与进入壁垒
房地产由于其位置的区域性和不可移动性,使房地产市场呈现显著的区域性特征,这使得房地产产品被打上了深深的区域文化烙印。除去区位差别之外,房地产产品同时也具有质量、品种、服务和品牌差异,这些均使得房地产产品具有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的特殊性,产品差异化特征非常显著。这一特征造成房地产市场竞争性有限,是事实上的区域性垄断竞争。
房地产业又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巨大的项目开发投入在理论上具有行业资本进入壁垒。然而,就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竞争结构中相对于建筑商的强势地位,加之政府的扶持,使其具有较强的市场力量,造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资本规模壁垒并不显著,但是可以预见,伴随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备和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天平正逐渐转向消费者一方,资本规模壁垒将逐渐得到加强。事实上,现阶段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体现为政府的土地出让制度和区域内开发商的阻止进入。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金融业的互益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资金都很重要。但这一点对于资本密集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投资所需的巨额资金是带动、同时也是制约房地产企业业务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这使得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对于房地产的流通与消费,由于其支出数额大,同样也需要金融业的帮助。除融资之外,运用多种金融工具,通过信托、保险等业务,同样会对房地产商品的流通与消费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金融业的发展也需要房地产业开拓业务。金融政策与金融市场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深远。
(五)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密集性
通过价值链与供应链的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虚拟企业的特征,其核心业务是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及开发项目本身的特点,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其涉及知识范围广泛,从社会、经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到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市场调查分析、地质勘测、房屋建筑、资本运营、金融统计、信息处理、组织管理等。这与建筑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比较而言,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相当程度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特点。
(六)房地产产品的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品牌
尼而森、达比和长尼把产品从质量的角度划分为三类:搜寻品(Search goods)、经验品(Experience goods)和信任品(Credence goods)。搜寻品的质量情况可以在购买之前通过搜寻获得,经验品的质量情况只有在购买之后的消费中获得,而信任品的质量即使在之后的消费中也难以获得。由于房地产产品的质量构成因素较一般商品复杂,有些因素在消费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了解,而有的因素即使在消费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也难以把握(如建筑物的隐蔽工程),因此,房地产产品介于经验品与信任品之间。这种信息不对称对于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消费者来说均是不利的,甚至会导致消费者的逆向选择。而品牌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手段,在此便显得尤为重要。品牌投入的沉没成本会使得具有高质量开发产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相对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对以信息不对称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开发商来说,最终结果将是在供求双方的重复博弈中失去市场。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最终表现为出色的资源整合能力、市场把握能力、客户价值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及其企业品牌价值。
(一) 战略资源要素
作为三大资源的土地、资金、人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企业实力的体现。土地资产的稀缺性、增值性、可持续性使其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对象。资金规模的大小将决定开发商的开发规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获取高质量土地资源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而战略性人才要素则包括高素质的企业家人才要素和知识型员工要素。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而知识型人力资源要素则是企业财富之源。
(二)企业知识要素
米切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966)首次将知识区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经抽象后储存于客观世界之中的知识,在无知识主体(携带者)的参与之下,也能被理解和共享。而隐性知识则无法被明确表达出来,体现为企业员工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层的领导能力和洞察能力、管理技巧、团队精神等等,在无知识主体参与之下难以被理解和共享,这种知识难以模仿,难以复制,甚至难以用语言来表述。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知识依存于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和关系资本之中,具有路径依赖性、互补性和隐含性。由此,企业知识的累积是一个长期的集体性学习过程。同时,企业现在和未来的选择往往取决于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这使得企业所积累的互补性知识不仅具有专用性,而且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难以被模仿,就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密集性而言,其技术知识能否被很好的得以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发企业所具有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与其特定的技术性知识的匹配程度。简而言之,即制度与技术的匹配程度。
(三)组织学习要素
德鲁克认为,“创新是一种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波特指出,“公司通过认知或发现行业中更好的竞争新方法,并将其付诸实践来形成竞争优势,从而最终演变为创新”。可见,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而实现组织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则是通过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指组织通过不断创造、积累和利用知识资源,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从而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陈国权,2002)。组织学习理论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如何分享、使用和储存现有知识;二是如何创造新知识,即广义的知识创新。在此基础之上,该组织提供了五种组织学习类型:边干边学、科学学习、搜索学习、边使用边学习和知识外溢学习。
(四)企业文化要素
部分专家将企业文化视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驾马车(战略,人才,文化)之一。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文化一方面减少了交易费用,提高了企业的专业化市场效率,又改善了组织成员的个体偏好函数,使员工倾向于企业的共同目标,在“共同愿景”之下,组织学习将从“适应型学习”向“创造型学习”转化,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企业文化仍然是推动学习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五)整合集成要素
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资源的整合能力可细分为组合、协调、判断与决策能力。而企业则应通过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方面的持续积累来获得能力的增强。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的创造性思维是形成整合集成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创造性融合,实现最适宜要素的配置组合,从而形成优势互补,达成一种更为合理的结构形式,实现能力的放大效应,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值得关注的一点,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企业越来越依靠与其内部资源相互补充的外部关系网络生存和成长,形成所谓的“网络经济”,企业需要通过合作来赢得竞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虚拟经营要求其在传统整合方式下,更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强其资源整合能力,快速融入网络经济之中。
参考文献
1.李政.企业成长的机理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