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观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生记者;校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十报告曾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基础。
一、高校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学院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石,校园宣传思想文化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人文素质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既是校园的主力军,更是校园宣传思想文化的受众和载体。培养一批具有新闻采写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记者团队,不仅能够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效率,更能提升学生对校园思想文化的自信,并把所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运用于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从而达到“双赢”乃至“多赢”的效果。
二、学生记者的主要职能和重要性
(一)学生记者的主要职能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飞讯记者团是由热爱新闻、有志于培养自己的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组成。该团的宗旨是助力校园思想文化健康发展,传播校园文化、记录校园生活、做好校园宣传舆论工作。
(二)学生记者的重要性
1.是校园宣传力量的重要补充。校园新闻无处不在,而很多时候,隐藏于学生课堂上、生活中的新闻线索容易被忽略,因此,培养一支由学生组成的记者团队,不仅能够充实校园报道团队,还能拓宽校园报道渠道,丰富校园报道内容。
2.是校园思想文化的风向标。校园是实践的舞台,学生记者是实践的主体。通过把焦点对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挖掘校园生活细节,聚焦校园焦点人物,学生记者的作品便扎根于学生之中,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关注和好评。
3.是校园精英的孵化基地。通过系统的技术和素质培训,学生记者将在语言文字、组织策划、为人处世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此外,还能够拓宽学生记者的视野,挖掘他们的思维深度,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与职业技能进行互补,真正成为一名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经过两年的努力,飞讯记者团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学生记者团队,但仍存在以下问题: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凝聚力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新闻作品“量”少“质”粗,在校园内未能形成较强的影响力,进行新闻采访的时候容易被忽视;分工不明确,工作常以“自愿为主,硬性分派为辅”,暂未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等。
(二)解决对策及建议
1.加强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学生记者的新闻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记者团指导老师从新闻写作入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详细讲解新闻体裁的特点、写作方法及摄影及图片处理的基本技巧,并让学生在课后马上进行热身实践。如《新闻写作基础知识》、《采访的技巧及新闻稿件立意》、《文字的处理技巧及语言的把握》及《精神文明建设、宣传阵地建设方向》等专题讲座。同时,在这些讲座中穿插一些新闻理论知识,使学生记者理解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党性原则以及以事实说话的特点。通过以上讲座,学生记者对新闻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新闻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记者养成了思考、观察、勤奋、合作、沟通等良好的新闻思维和新闻习惯,培养了新闻敏感和新闻道德,逐渐形成了“新闻人”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还开设了新闻采访、新闻摄影等技术型讲座。讲座方式灵活多样:师生共同探讨工作中出现的难点;有模拟新闻会由学生提问题、老师回答的,如《“模拟两会”――记者的提问技巧》;其中不乏走出校园,深入到社会、群众当中实战演习的形式或进行现场指导的培训活动。在知识的广博性方面,还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参观博物馆、观看各类优秀剧目等以提高文化素养。
2.培养为主,管理为辅。
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敏锐的思维、创新的视觉,常常能够打破常规来完成新闻报道。因此,应当鼓励学生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构思、自主选材,完成新闻报道任务。对于个体差异性问题,应该采取个别辅导与集体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培训。在进行大型活动采访报道的时候,在学生记者自觉完成相关资料搜集后,提前帮助他们梳理采访思路,拟定采访提纲,在报道后引导其进行总结,形成“报道前有策划,报道中有跟进,报道后有总结”的良好工作习惯。
3.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政策和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适当地对学生记者的优秀作品进行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如每年举办一次社团表彰大会,表彰优秀学生记者;对于被选登在网站或校报的作品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等。
四、结语
高校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形势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我们必须站在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沿,反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理清思路,总结规律,充分利用学生记者这一校园主力军更好的开展校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淑慧.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J].文史博览(理论),2013(5):76-79
[2]曾令梅.如何带领学生记者做好高校宣传工作[J].教育长廊,2009(7):59-60
[3]杨维东.发挥学生记者在新形势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J].经济师,2006(1):10-12
[4]张晓冰.高校校报学生记者队伍建设研究[J].新闻爱好者,2009(7):128-129
关键词 新闻教育;案例教学;在职培训
中图分类号 G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1-0151-01
我国的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学生在面对需要大量其他领域知识背景的采访和报道时常常显得捉襟见肘,在教育界感到困惑和压力的同时,用人单位的需求却是急迫而明确。同时,细分受众的专业化报道越来越成为媒体需求的重点之一,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新闻从业人员,提高我国新闻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的新闻业发达,且新闻教育也一直位列世界翘楚,其成熟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模式值得我们去认真总结反思。
1 新闻教育中独辟蹊径:美国哥伦比亚案例联合体
哥伦比亚案例联合体(CaseConsortium@Columbia) 起始于2007年的“奈特案例研究开端”(theknight case studies initiative),作为哥大新闻学院的新探索,学生借此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锻炼了领导才能,学习效果显著,学生亦可通过此种教学方法检验自己在采编、伦理、传媒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深度与广度,可以说这是目前现有的最为完备、专业且具国际影响力的新闻传播学案例库平台。2011年起“奈特案例研究开端” 更名为哥伦比亚案例联合体(Case Consortium@Columbia,简称CC@C),开始了全新的历程。案例库的内容不再只是局限于新闻学院的案例,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JosephL.Mailman公共卫生学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SIPA)的案例,从而形成一个案例联合体,在建设完善该案例库的过程中还得到了阿迦汗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研究生院的一些协助,它也因此成为了基于哥伦毕亚大学的跨学科课程开发单位。
1)案例库内容。案例库内容从学科上可细分为新闻传播学案例、公共政策案例与公共卫生案例三大部分,其中新闻传播学案例数量最多,共45个,从媒介形态上又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多媒体案例、视频案例、纯文本案例、西班牙语案例和外界提供案例。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多媒体案例的数量,融合了图片、声音等多种媒体手段的多媒体案例在这个案例库中有29个,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大都可以通过网络形式展现,部分案例含有完整视频;视频案例则是通过直接录制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而逐步积累形成的。这些案例内容丰富,题材涉猎广泛,从“政府应当如何对待年迈多病的囚犯”到“多媒体新闻所带来的挑战是什么”,再到 “东南亚小国东帝汶在面临粮食短缺时应该进口稻米还是鼓励本地居民的生产”,每一个话题都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对如何解决问题做出思考。
2) 案例库维护。整个案例库运行所占用的人力资源并不多,这与我国动辄调动整个学校的各个部门的精英闭门苦练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两位核心人物:总监柯尔斯顿・朗勃格(Kristen Lundberg)教授和负责案例编写协调工作的安・玛丽・阿瓦德(Ann Marie Awad),柯尔斯顿・朗勃格(Kristen Lundberg)教授此前曾经就职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负责该学院公共管理案例研究项目,还有五位特约撰稿人,此外还有四位事务的协调人员,一位负责案例标题的编写,一位负责西班牙语翻译,还有两位负责网站的维护,均来自哥大新闻学院的IT部门。根据 CC @ C网站 2012 年4 月刊登的一则消息,已有105所高校使用了这一案例库的产品,其中包括了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内的许多世界知名大学,我国高校中,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汕头大学也是他们的用户。哥大新闻学院的最初设想是想将其变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然而事实上在哥大新闻学院的课堂上,国际新闻报道、调查性报道研讨会、科学新闻研讨会、广播电视新闻管理、专题写作等课程都在使用案例库,它融入到了各门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可以说,CC@C通过最小的运行成本获取了最大的课堂教学收益,同时自身也在不断的丰富、完善,不只是局限于单一学科,而是从一个单一学院的项目发展为跨学科的国际案例联合体,其在案例编写的组织方式、案例库的经营与维护等方面的做法,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 新手的直升梯:在职培训
每年都有大批的新闻院校毕业生进入媒体行业工作,虽然这些毕业生已经是用人单位优中选优,但是面对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和瞬息万变的新闻大背景,他们要想在某一领域独当一面还是略显稚嫩,学校里的知识这时就显得有些大而全,仅仅依靠这些未免有些捉襟见肘,在应对突发事件或者是典型事件时也是少不了一番手忙脚乱。这时的在职培训可以针对记者所从事或即将从事的专业报道领域而缺乏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培训,从而弥补院校知识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填补记者本身的知识漏洞,缩小与其职位要求的差距,因此就显得格外重要,且效果显著。
通常这些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新手记者整体水平之间的差距来确定培训内容,同时考虑到本机构的发展战略、资金状况等客观因素,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案,并在各部门的协调支持下来执行培训计划。培训方式见仁见智,既可以是新闻机构内部的资深记者所做的目标明确的相关技能培训或是专题讲座,也可以借助外界力量,例如邀请大学教授来授课,甚至可以以拓展训练的模式来开展。
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就为业界优秀杰出的资深财经记者提供奈特-白哲特财经新闻奖学金项目,这也是在职人员的一种培训方式,以拓展和加深他们的专业知识,这种方式对于那些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记者如财经类、医药类、科学类可以起到很大的提高。虽然每年成功入选的记者虽然只有10名,但是一旦入选,不仅可以免除所有学费,还能获得高达5万美元的津贴。该项目涵盖的培训课程内容非常广泛,既有理论方面的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专题等,也有实践方面的热门问题,如对冲基金、杠杆收购、证券报表分析等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几乎囊括了财经的各个领域,学员还有机会和财经界和传媒界的高管名流座谈或聚餐,也有机会参访纽约的传媒公司。虽然这种机会只会降临到少数精英的身上,但是这些精英则是各个机构的核心人物或者是主力军,他们所受的影响或者是所发生的改变可以很快的辐射到自己机构内部甚至影响到整个行业,所以这种精英培训课程的连带辐射作用亦不可小觑。
需要说明的在职培训要想收到预想的效果,就必须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效果评估,二者缺一不可,这样才能避免在职培训流于形式。只有明确了培训需求,才能对症下药安排合适的培训内容,只有培训内容满足了员工所需,才能收到很好的培训效果,而做好培训之后的效果评估,既是对上次培训的总结,也为下次的方案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
不管是学校教育的另辟蹊径还是目标明确的在职培训,我国都还未有成熟的运行体制,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到,不管是学校的基础教育还是机构的专业培训,都有着很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切实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能够从容应对复杂工作环境中的各种挑战,做到有备无患,在此道路上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整档新闻依据重要程度或内容的组合而产生的编辑活动。主要职能是通过编缉活动,使整个广播电视传播有组织、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使整个广播电视传播活动质量更高,效果更好。其任务就是把纷繁复杂、各种各样,表面上看都以其个体的形态存在着,但其间诸新闻必然存在着某种相似,关联及相互作用的新闻稿件按其规律编辑成一档完整的新闻。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素质在整个电视传播活动中就显得尤其重要。
广播电视新闻作为可观其形、闻其声的传播形式,决定了其分工多样性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看重多条新闻的排列和组合,还要在考虑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尊重大家创作意愿的同时,最后把握整组新闻的形象、内容、精神状态和新闻指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舆论导向和社会导向。新闻的指向性往往综合体现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政治敏感性、党性、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道德情操、思想修养及受众的心理反映等,直接关系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个人素质和编辑质量。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首先应充分认识编辑能力、编辑知识、编辑技能的互动性规律。
笔者曾接触过这样三种类型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一种是就稿件编稿件的编辑。这类编辑往往是就案头的稿件信手拿来,只注重单篇稿件的文字修改,再按顺序排列成组,但节目制作出来后,稿件与稿件之间缺乏互动性和连续性,社会导向表现不明显;一种是生拉活扯,牵强附会,任何稿件都要与当时的政治活动相挂钩。还有一类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一味的追求收视率,只注重“卖点”,缺乏主流新闻。这些现象都反映了编辑把编辑能力、编辑知识、编辑技能独立地区别开来,缺乏互动性,影响了电视新闻编辑的质量和效率。本人在从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中感悟到:能力和知识、技能既是紧密联系又是相互区别的。一方面,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能力是掌握知识和编辑技能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编辑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在学习和编辑实践中获得的,离开了学习和培训,能力、知识、技能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三、加强学习和训练
1.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做好广播电视编辑的基本功,也是发现记者人才的关键,又是把握新闻方向和增强广播电视宣传力度的重要保障。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编辑记者只有在“为什么”上下功夫,在激活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上作文章。如果缺乏了这两个意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使受众和记者难以判断和选择,最后成为党委、政府、社会及受众的垃圾新闻。
2.良好的思维品质。一是思维有广阔性。二是思维要有纵深性。三是思维要有敏捷性,对新闻的反应要快。四是思维要有逻辑性。五是思维要有独立性。六是思维要有宏观性。要做到对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心中有数,对稿件内容的选择能审时度势,抓住“热点”,把握舆论导向。
3.强有力的组织指导。应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包括开办栏目,制定方案、采访策划、组织拍摄系列(连续)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等,同时要与记者、通讯员形成鱼水关系,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服好务,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形成整体宣传合力,打造品牌栏目。
4.灵活的文字表达。广播电视新闻与其它媒介的传播方式不同,对文字的修改、标题的拟定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如何使它们灵活地搭配、使用,都需要花一番功夫。特别是文字的表达特别重要,应当有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言之有情,言之有物,承上启下,力求整体美,给受众以简洁、明快的感觉呈现生活化、平民化、故事化、情节化、人物化的编辑风格,拉近新闻事件与受众的距离。
一、把握编辑素质规律
广播电视新闻作为可观其形、闻其声的传播形式,决定了其分工多样性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看重多条新闻的排列和组合,还要在考虑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尊重大家创作意愿的同时,最后把握整组新闻的形象、内容、精神状态和新闻指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舆论导向和社会导向。新闻的指向性往往综合体现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政治敏感性、党性、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道德情操、思想修养及受众的心理反映等,直接关系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个人素质和编辑质量。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首先应充分认识编辑能力、编辑知识、编辑技能的互动性规律。
二、提高编辑素质
笔者曾接触过这样三种类型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一种是就稿件编稿件的编辑。这类编辑往往是就案头的稿件信手拿来,只注重单篇稿件的文字修改,再按顺序排列成组,但节目制作出来后,稿件与稿件之间缺乏互动性和连续性,社会导向表现不明显;一种是生拉活扯,牵强附会,任何稿件都要与当时的政治活动相挂钩。还有一类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一味的追求收视率,只注重“卖点”,缺乏主流新闻。这些现象都反映了编辑把编辑能力、编辑知识、编辑技能独立地区别开来,缺乏互动性,影响了电视新闻编辑的质量和效率。本人在从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中感悟到:能力和知识、技能既是紧密联系又是相互区别的。一方面,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能力是掌握知识和编辑技能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编辑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在学习和编辑实践中获得的,离开了学习和培训,能力、知识、技能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三、加强学习和训练
1.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做好广播电视编辑的基本功,也是发现记者人才的关键,又是把握新闻方向和增强广播电视宣传力度的重要保障。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编辑记者只有在“为什么”上下功夫,在激活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上作文章。如果缺乏了这两个意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使受众和记者难以判断和选择,最后成为党委、政府、社会及受众的垃圾新闻。
2.良好的思维品质。一是思维有广阔性。二是思维要有纵深性。三是思维要有敏捷性,对新闻的反应要快。四是思维要有逻辑性。五是思维要有独立性。六是思维要有宏观性。要做到对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心中有数,对稿件内容的选择能审时度势,抓住“热点”,把握舆论导向。
3.强有力的组织指导。应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包括开办栏目,制定方案、采访策划、组织拍摄系列(连续)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等,同时要与记者、通讯员形成鱼水关系,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服好务,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形成整体宣传合力,打造品牌栏目。
4.灵活的文字表达。广播电视新闻与其它媒介的传播方式不同,对文字的修改、标题的拟定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如何使它们灵活地搭配、使用,都需要花一番功夫。特别是文字的表达特别重要,应当有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言之有情,言之有物,承上启下,力求整体美,给受众以简洁、明快的感觉呈现生活化、平民化、故事化、情节化、人物化的编辑风格,拉近新闻事件与受众的距离。
5.隐没的“坐骑”素养。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具有为他人“坐骑”,为他人做嫁衣而默默无闻不图回报的精神,使编辑与记者、与受众具有相容性。编辑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作支撑,时常激励自己发挥“镙丝钉”精神和培养“心境无私天地宽”的素养。
笔者曾接触过这样三种类型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一种是就稿件编稿件的编辑。这类编辑往往是就案头的稿件信手拿来,只注重单篇稿件的文字修改,再按顺序排列成组,但节目制作出来后,稿件与稿件之间缺乏互动性和连续性,社会导向表现不明显;一种是生拉活扯,牵强附会,任何稿件都要与当时的政治活动相挂钩。还有一类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一味的追求收视率,只注重“卖点”,缺乏主流新闻。这些现象都反映了编辑把编辑能力、编辑知识、编辑技能独立地区别开来,缺乏互动性,影响了电视新闻编辑的质量和效率。本人在从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中感悟到:能力和知识、技能既是紧密联系又是相互区别的。一方面,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能力是掌握知识和编辑技能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编辑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在学习和编辑实践中获得的,离开了学习和培训,能力、知识、技能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三、加强学习和训练
1.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做好广播电视编辑的基本功,也是发现记者人才的关键,又是把握新闻方向和增强广播电视宣传力度的重要保障。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编辑记者只有在“为什么”上下功夫,在激活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上作文章。如果缺乏了这两个意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使受众和记者难以判断和选择,最后成为党委、政府、社会及受众的垃圾新闻。
2.良好的思维品质。一是思维有广阔性。二是思维要有纵深性。三是思维要有敏捷性,对新闻的反应要快。四是思维要有逻辑性。五是思维要有独立性。六是思维要有宏观性。要做到对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心中有数,对稿件内容的选择能审时度势,抓住“热点”,把握舆论导向。
3.强有力的组织指导。应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包括开办栏目,制定方案、采访策划、组织拍摄系列(连续)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等,同时要与记者、通讯员形成鱼水关系,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服好务,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形成整体宣传合力,打造品牌栏目。
4.灵活的文字表达。广播电视新闻与其它媒介的传播方式不同,对文字的修改、标题的拟定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如何使它们灵活地搭配、使用,都需要花一番功夫。特别是文字的表达特别重要,应当有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言之有情,言之有物,承上启下,力求整体美,给受众以简洁、明快的感觉呈现生活化、平民化、故事化、情节化、人物化的编辑风格,拉近新闻事件与受众的距离。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上级相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工委、办事处提出的的工作目标,按照“求创新、寻突破、树典型、抓特色”的工作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宣传,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机制,为实现街道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二、具体工作计划
第一季度。集中做好街道春节前后相关工作的宣传。制订街道宣传工作方案,召开本年度第一次新闻例会,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做好对上发稿。在禁烧丧葬用品,森林防火,就地过年疫情防控,节日走访慰问,打造美丽宜居新环境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每项重点工作推出5到10篇重点文章在电视台、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
第二季度。1、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对上新闻宣传,集中宣传街道老城文化、特色产业、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宣传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成果和创新实践经验。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宣传。紧扣学习实践活动各阶段的工作和要求,制定专门宣传方案,拿出专门宣传力量,抓好先进典型、学习成果的推广宣传,营造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3、搞好街道通讯报道队伍的轮训、培训工作。举办信息联络员培训班,组织信息联络员进行集体学习活动4、准备新闻宣传工作半年考核。
第三季度。1、建党100周年纪念活动的新闻宣传。提前谋划,精心安排,制订宣传工作方案。2、和谐社会建设的宣传。积极宣传街道发展经济,服务民生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
第四季度。1、年初发展任务的集中宣传,全面展示一年来街道经济发展成就。3、开展和谐社会建设的集中宣传展示。组织宣传好和谐创建、文化建设以及惠民便民等方面的措施成果。4、准备新闻宣传工作一年考核。5、总结2021年新闻宣传工作制订2022年新闻宣传工作计划。
三、加强舆论导向把握
1、加强新闻宣传宏观管理,坚持和完善新闻例会和新闻报道线索月提报制度,实施新闻报道选题会制度、重点稿件审核把关制度,推进新闻宣传联动推介机制建设。2、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和不同情况下的新闻工作,探索建立新闻监督预警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新闻例会。3、做好媒体记者的引导、服务工作。
四、完善制度措施保障
1、制订《2021年度街道新闻报道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线索月提报工作的通知》,落实单位、部门和科室人员工作责任制,调动工作积极性。2、加强新闻宣传的组织策划,建立重点稿件每周集体点评制度,加强学习交流,督促提高。4、强化典型宣传。积极挖掘和提炼,分类选拨和推岀,重点培养和打造,集中宣传和推广,充分发挥和运用好典型的典型效应,扩大宣传影响力。5、整合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好一切新闻资源。
旨在透过青少年群体的眼睛,感受深圳巨大的活力与魅力。并通过他们的视角,向全国青少年传递他们在深圳的所见所闻,小记者采访写作夏令营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科学性于一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外出采访与专业培训相结合,采访深圳名企游览著名景观,一线资深记者、主持人亲临执教内容丰富多彩,让你掌握科学写作方法,快速提高写作能力。
活动特色:
1、寓教于乐,外出采访与培训相结合
2、一线资深记者、主持人亲临执教
3、采访深圳名企游览著名景观采访实习内容丰富多彩
4、掌握科学写作方法,快速提高写作能力
训练对象:阳光少年小记者,爱好新闻写作的中小学生
开营地点:新世界小记者教育基地
开营时间:第一批7月19日——8月2日第二批:8月3日——8月17日
活动费用:
具体安排:咨询电话:
第一天上午:今天是你一段新生活的开始,奔赴营地,带着你的新奇与向往来吧!报到登记,营员办理入营手续,安排食宿
下午:14:30举行开营仪式,分班确认负责人,营员自由交流
第二天上午:健康体能训练,军训
下午:深圳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记者冬梅主讲新闻采访、写作基础知识
晚上:兴趣特长大比拼
第三天上午:健康体能训练,军训
下午:一线记者讲授新闻摄影知识
晚上:奥运故事会
第四天上午:健康体能训练,军训
下午:新闻工作者讲解新闻编辑、采写方面的入门知识
晚上:电影赏析
第五天上午:健康体能训练,军训
下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奥运小记者”讲座
晚上:奥运知识培训
第六天上午:采访体工队,感受深圳运动员备战奥运训练现场,和世界冠军面对面交流
下午:奥运实战英语训练
晚上:精彩奥运比赛回顾
第七天上午:自由活动,幸福团聚日(回家营员,晚5:00之前回营)
下午:健身教育表演
晚上:采访辅导,主题的提练,综合专业指导
第八天上午:采访前辅导,说话的技巧,动物的描写
下午:采访光明农场,牛奶生产的全过程,奶牛的饲养,绿色食品的鉴定,其间进行摄影实践活动
晚上:兴趣图书阅览
第九天上午:南山寻古,采访新安古城,蛇口炮台,少帝陵,天后宫
下午:小组活动,体验团队合作游戏
晚上:采访前培训,座谈采访会议采访重要人物采访的技巧
第十天全天:参观深圳电视台,广播电台,报业集团,了解各种不同媒体新闻的制作过程,感受真正记者的工作生活,采访深圳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董超等
第十一天
上午:深圳电视台,广播电台,报业集团采访写作,一线记者现场指导
下午:奥运历史介绍
晚上:朗诵比赛
第十二天
上午:总结交流前几天的活动感受;由著名新闻人讲解报纸制作流程
下午:制作夏令营报
晚上:形体训练
第十三天
上午:参观印刷厂,见证、体验自己制作的报纸“诞生”的喜悦
下午:健身大展示,体育比赛
晚上:优秀作文赏析
第十四天
全天:参观国内最大的欢乐主题乐园深圳欢乐谷,参与“北极探险”、“走出侏罗纪”、“皮皮五农庄”等儿童项目,经过充满挑战、隐藏温馨的冒险山,再到“金矿镇”参与金矿漂流,随后可到“香格里拉森林”、“阳光海岸”、“飓风湾“等景区参与各类活动项目
第十五天
上午:参观采访深圳知名企业富士康集团等
下午:演讲与口才
晚上:举办营员联欢会,设置丰富的游戏、表演和抽奖娱乐等
第十六天
质量上乘的新闻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是由新闻团队的素质高低决定的,我国当前网络新闻的积极发展却受到了新闻团队的素质的严重制约。纵观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内容大同小异,绝大多数都是和传统媒介的内容一样,谈不上任何创新,更没有人去关注谁是原创。在网络新闻刚开始时,还是有一部分原创新闻的。不幸的是,随着网络新闻的商业化,网络新闻工作者为了快速获得利益和较高的点击量,不断地从别的网站复制,粘贴,这种没有思想的网络新闻是我国网络新闻行业的一块毒瘤,必须根除。
二、网络新闻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以上网络发展带来的问题,以下几种解决方案对问题的解决应该还是很有帮助的。
1.加强网络新闻团队的整治力度,提高从业者素质网络原创性新闻的数量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由从业者素质高低决定的,无论网络环境、经济环境多好,只有网络新闻工作者共同努力,负面情况才会从根本上发生转变,可见加强网络新闻团队的整治力度,提高从业者素质是何等的重要。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当有所作为,不断地完善和构建对网络新闻者的培训体系,以提高从业者整体素质。重要的是网络新闻工作者要自己意识到自己背负的使命和责任,要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要保证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确保自己发到网上的新闻都是真实的。特别是重要新闻,必须严格按照流程和规则。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不能因为金钱而失去职业操守。对于发表言论的平台,更是要拿捏有度,不仅要注重言论管理,更要对网民施以正确的引导,在保证公平开放自由的原则下,还要保证网民所的信息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既不能管得过严,也不能任其发挥,努力让自己成为和谐社会的守护者。
2.要对网络新闻注入灵魂和思想,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网络新闻品牌不能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繁华的背后其实是复制和粘贴。门户网站新闻极高的相似度,向我们揭示了网络媒体“速度与量”的浅层次竞争。伴随着竞争的不断升级,网络新闻应该有自己特有的核心竞争力,让别人难以模仿和复制,这才是网络新闻健康的发展趋势。某种意义上说,提高差异化,是网络媒体打造自己品牌的有效手段。所以,网络新闻媒介应该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增加版面和信息量,提高栏目内容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虽然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网络新闻的发展和产生,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伴随着产生了。例如,创新性不足,低俗化趋势严重等其他问题,这些都限制了网络新闻长远健康的发展。
3.与学术界不断加强合作目前的网络环境下,理论界和务实界的沟通合作会不断加深。网络新闻繁荣的景象和价值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理论界。理论界的一些新颖的理论和最新的成果,都会对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结语
不过,本次集训的重要意义不只是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国际性的集训活动,而是一次面向全世界的对华商传媒和重庆时报社的品牌推销。同时,也为笔者个人、为一家报社的一个部门组织一次国际性的活动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促成
2009年2月19日,SND官网公布了第30届SND全球最佳新闻设计的大赛结果。《重庆时报》推选的“5.12国哀”专题喜获银奖,该奖项是迄今为止华文报纸获得的设计方面的最高奖,不仅巩固了《重庆时报》在中国报刊视觉设计上的强势位置,也提升了中文报纸设计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以至于远在大洋彼岸的同行们对重庆时报社颇具好感也充满了好奇。他们感叹于中国有设计水平如此之高的媒体,同时也意识到在西方媒体已经运用了近30年的信息图表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于是,SND这个致力于全球新闻设计进步的协会选择在中国大陆做一次信息图表培训的义务普及培训(集训讲师不收取任何费用)。而这个时候,刚刚获奖的重庆时报社通过与SND的简单协商就顺理成章地达成了主办集训的协议。
当然,重庆时报社愿意为该活动投入部分人力物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基于在全球报业下滑和区域竞争惨烈的同时,通过利用浩大的品牌形象宣传来巩固读者的忠诚度。
二、准备
2009年2月25日,SND确定讲师能够来华的时间为3月25日至29日。短短的30多天时间,摆在主办方面前的是集训的策划、推广、招生、场地联系、设备准备、培训手续等繁多的事情。在征得了报社领导的同意后,重庆时报社与SND确定了正式的合作协议,并由视觉室牵头,报社其他部门通力协作下完成。但是,一个纯粹的业务部门要牵头做一件类似于品牌推广的活动,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首先是时间问题。视觉室必须在保证日常工作的同城胜出前提下,才能够进行集训的工作开展,大到集训的网络推广方案,小到会议期间的餐票设计。其次是一些无法预知的问题出现。比如:按照国内已有的专业讲座操作经验,整个集训的准备工作完全是按照原定计划顺利的进行。但是,在临近集训开始的前一周,SND中文区域的部分负责人接到电话称:该活动若不在当地备案将属于非法集会,且后果自负。这消息让笔者冒出了一身冷汗,也是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的确,一个针对全亚洲发出邀请函的活动,如果没有通过外宣办和国安局的备案审查,进行起来是非常危险的,若集训期间发生任何争议的政治问题,不仅会使会议中断,同时还将为作为主办方的重庆时报社带来严重的后果。幸而在经过报社领导的协助下,3天时间就完成了合法集训的手续。
三、收获
经过几个星期的准备,为期三天的培训圆满落幕。在这三天时间里,来自美国和日本的讲师、来自我国台湾省和新加坡的同行、来自大陆各地的新闻设计师感受到了重庆时报社的细致服务与精心安排。
一次开创性的集训
这是SND在中国大陆进行的第一次信息图表设计的培训活动,这也是中国大陆的都市类日报在运用信息图表方面第一次与国际接轨。国际讲师为参训的新闻设计师们带来了系统的信息图表设计流程、部门设置和实际操作方法,用报社总编辑柳祖源在集训闭幕酒会上的总结语说:“SND为中国新闻媒体培养了第一代真正的新闻图表设计师”。
一次完美的集训安排
集训内容和对中国新闻视觉的发展意义、讲师的课程设置、高质量翻译的聘请、代表重庆特色的酒店选择、闭幕酒会的场地选择、讲师的旅游行程、集训的完整VI设计、一日三餐的菜品……这些都做得无法挑剔。通过QQ群进行学员招募、在防空洞里颁发结业证书、在烧烤架边进行交流,完全打破了以往所有集训的方式。“真没想到!”很多学员为这次集训而印象深刻。
一次节约的内部培训
本次集训重庆时报社的开支不到10000元。而在与SND的协约中写到:重庆时报社三维室全部员工免费参加集训;美术编辑室、采编各新闻室主编免费旁听。那么,重庆时报社只花掉1万元钱就可以让近40人得到这样一次国际性的专业培训,值!
一次成功的品牌推销
向全国各省市的200多家媒体发出重庆时报社的邀请函、影响全球媒体的SND官网上挂着硕大的《重庆时报》LOGO和“每天第一眼”、搜狐新闻专题,学员招募期间,作为主办方之一的时报社形象在国际国内媒体中影响巨大;
超过600个新闻设计专业人员QQ群、凡是新闻设计专业和关注新闻设计的相关网站及个人博客反复对本次集训的宣传和固定广告悬挂,让主办方重庆时报社的标志随处可见;
“《重庆时报》荣获世界银奖”的新闻专题报道在本地读者和广告客户中印象深刻;
“世界最美的报纸”展览现场,《重庆时报》封面作品放大几十倍位于现场的核心区域让所有观众震撼惊叹。
所有集训成员(讲师、嘉宾、学员、翻译)到时报社考察视觉流程并由总编办负责人介绍重庆时报社,向同行们传播了《重庆时报》的办报宗旨和新闻理念。
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
笔者的同事、报社三维室的助理首席记者李媛媛在自己的日志中写道:“作为一个在媒体工作了将近5年的媒体人,我觉得路还很长,作为一个作图5年的信息图表师,我还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任何一个人在长时间的工作中都会遇见自己的‘瓶颈’,即使我仍然不断地在学习!但缺少的是一个引导!或许我们的制图一直走在国内前列,那更需要拓宽自己的视野和不断完善制图的思考。这次培训给了我的不仅是当时的指导,更多的是以后的思索!我的制图方向是什么?定位是什么?乃至于制图形式该怎么与版式完美结合?种种问题都让我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