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八知识点总结范文

生物八知识点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八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八知识点总结

第1篇:生物八知识点总结范文

1案例引导教学法

《医学微生物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先讲授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形状,再讲其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这种系统、规律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对于各种理论知识点的横向比较记忆,但相对枯燥平淡,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可以利用医学微生物学与临床结合紧密的特点,用一个临床案例引出教学内容。临床案例的选择很重要,既要贴近临床,接近实际,又要体现出基本知识点。首先,通过给出一个合适的临床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然后由老师对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进行系统讲解;接下来,回到开始的临床案例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对病例提出诊断诊治办法,最后由老师对学生们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去伪存真,查漏补缺,提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要求。例如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的教学中,可以先给出一个人的“乙肝两对半”的检查报告单,提出问题:该受检对象是一名健康人还是病毒携带者亦或是感染者?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接下来的学习;通过老师对乙肝病毒基本知识点如形态结构、致病性等的讲解,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开始的病例展开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强调几个重要知识点如乙肝病毒的形态结构、乙肝的诊断与防治等的掌握[3]。这样的课堂组织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并能从中找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2文献阅读研讨课

医学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与医学有关的致病微生物,它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有新的病原微生物被鉴定,也有过去已被基本控制的致病微生物又重新流行,构成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而相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瞬息万变,课本上的知识是相对固定的,课本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知识发展的速度[4]。因此,想要了解一门学科的前沿进展,阅读文献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对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授课中开设了文献阅读研讨课,并将其安排在了理论课的最后两次课,此时学生已经对微生物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有了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课程的开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准备工作。在课程开始之前,笔者会拟定一个专题,例如:禽流感病毒的感染与流行,然后列出几个相关问题,如(1)禽流感为什么会导致人类感染?(2)什么情况下可能导致禽流感大的流行?(3)目前针对禽流感有哪些有效的防治措施?(4)针对禽流感引起的民众的恐慌,作为一个医学生,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然后,给出经典的综述的相关中英文文献1~2篇,让学生课下针对专题和给出的题目,阅读文献查找资料。接下来,就是课上讨论部分。针对八年制学生人数少的优势,进行分组讨论。将20位同学分为A、B、C、D4个大组,每个大组的5位学生分别对应1~5的编号,即A1、A2、A3、A4、A5等,每组分别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5~8min后,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就自己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陈述;然后,A、B、C、D4组中每组编号相同的同学重新组合成新的一组,即A1、B1、C1、D1为一组,以此类推,共5组。5组同学就4个问题进行交叉讨论5~8min。最后,老师对整个文献讨论进行归纳总结。文献阅读研讨课的开设,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交叉讨论的分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参与得更彻底,对文献了解得更全面[5]。

3学生自主授课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学习知识相对来说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笔者通过挑选合适的教学章节,在临床八年制班级中推行角色互换,让学生由过去单纯“听”到主动“讲”。这一转变迎合了青少年们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心理特点,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自主授课的开展,第一要素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社会关注度高,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动力,因此本研究将逆转录病毒中的HIV这一节作为学生自主讲课的内容。为了防止内容上的重复和单一,笔者将20位同学分成4个组,给出4个专题,例如(1)HIV的流行现状及发展趋势;(2)HIV的致病性及临床表现;(3)HIV传播途径及防治原则;(4)HIV的研究现状及有无有效治疗方法。每组针对一个专题进行备课,准备15min左右的PPT。课上,每组随机抽取一位同学上台讲授。每位同学讲完,老师从教学内容、PPT制作形式、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作简要点评,同时学生也可以对讲课同学的表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后,老师对4个专题的内容进行抽提归纳,方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同时,由于时间限制,不可能每位同学都上台授课,为了让所有同学都有参与感,笔者要求同学讲自己制作的PPT内容打印为纸质版上交,设立评分标准,由老师批改打分,按10%的比率计入最后成绩[6-7]。实践表明,这种学生自主讲课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让老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4第二课堂活动

对于医学微生物学这种临床基础性学科,实验课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验课的设立,有利于帮助学生验证和巩固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锻炼其动手能力。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实验课的内容多是一些单纯性验证学科基本理论的简单实验,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本校在对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培养中,有一定的科研任务要求。因此,笔者在对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针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开设了第二课堂的活动。所谓第二课堂,就是在课余时间开展的老师对学生的科研辅导活动[8]。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在老师选择学生的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选择指导老师。一般1位老师带教1~2名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中,笔者首先会对所有参与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规则及仪器的安全使用、分子克隆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等。然后由带教老师对所带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具体辅导。老师会给出3~5篇相关研究领域的综述类文献,学生阅读后与老师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由学生提出科研问题并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在这一阶段中,通过文献的阅读及实验设计,有助于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论证方案的可行性之后,接下来就是实验操作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验,期间老师可一周组织一次实验进展的汇报讨论,及时解决学生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以学生汇报答辩的形式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总结。对于实验进展顺利,实验结果理想的学生,老师应鼓励其撰写研究论文并发表,并给予一定奖励[9]。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充实了实验教学内容,给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科研、接触科研的窗口,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综上所述,针对医学微生物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笔者在对本校临床八年制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案例引导教学和学生自主授课,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考验了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同时也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献阅读研讨课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设,给热爱科研的学生创建了一个平台,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尽管新的教学方法在老师和学生们中普遍得到好评,但仍有改进的空间,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为推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明,申晓冬,黎庶,等.《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6):116.

[2]李亚敏,陈俊国.临床医学八年制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17-118.

[3]陈静,李树清,张颖,等.以病案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20):2677-2678.

[4]胡晓梅,汪正清,胡福泉,等.医学微生物学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1):1108-1110.

[5]汪凤兰,邢凤梅,张小丽,等.文献导读研讨教学模式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11):1399-1401.

[6]陈霞.学生自主讲课方式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36(36):662-663.

[7]张洪平,张永红,张海英.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初探———对大学生自主讲课的几点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5):70-72.

[8]何海洋,吴玉章.医学本科生第二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2):1885-1886.

第2篇:生物八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知识;概念图应用;教学实例

1概念图定义及作用的界定

概念图是指把概念之间的意思用科学的方式有机地关联起来的空间结构图[1]。概念图是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概念、思想、理论等[2]。它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置于方框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连接起来,形成有关该主题的概念图[3]。相对于初中生来讲概念图非常适合。因为概念图既简单又容易学习,把概念图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目的是利用概念图能更好地指引学生进行知识的系统构建,以便于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的能力[4]。

2概念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在做练习题中应用概念图

初中生物课程课时安排很少,学生要完成的各科作业又很多。如何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里把生物练习题及时做完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可以在做练习题中使用概念图。目前大多数学生存在对知识点记得不够牢固,对知识结构不懂得理顺及分析,同样不懂得运用逻辑推理,特别是从已知的题干中获取资料的能力不足等等,导致做练习题的效率不高,最终表现出考试成绩不好。例如:根据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定义,有一只幼小的狒狒能模仿成年狒狒,用一根树枝从蚁穴中取得蚂蚁作为食物。幼小的狒狒和成年狒狒这种行为都不是天生的,那是通过和获得的,是学习行为。这个题目学生的错误率非常之高,绝大多数学生填的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因为学生是根据定义作答的。从学生练习反馈获得,是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白材料的关键词,完全是凭直觉填写答案,而导致错误。通过这次练习所反馈情况,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获取题干信息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如果应用概念图来给学生分析,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有利于如何区别概念和实例关系。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中渐渐植入概念图的意识,自然而然对于知识体系就明了。把八上生物(人教版)中动物的行为的概念,学生能够清楚的区别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之间的联系。

2.2在章节学习过程中应用概念图

在教学中利用概念图方法将整章知识点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弄清楚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而且在生物学中各章节知识点都有内在的联系,不可能各自独立的,可是很多同学在学习生物知识时,总是爱把每一章节孤立起来,这样既不便于记忆,同时也不便于理解[4]。如果利用概念图就可以让同学更好的学习,同时把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便于同学的记忆与理解。例如:八上生物(人教版)第四章“细菌和真菌”这一章介绍细菌和真菌的概念很多,而且很多新概念都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到,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记忆和理解,又能够把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利用概念图就能帮上很大的忙。如果把细菌和真菌两个作为核心概念展开,利用比对的方法构建概念图,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知识点就一目了然。

2.3在初中生物实验中应用概念图

初中生物主要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生物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一方面初中生物所涉及的实验很多,另一方面有些实验是很难弄清楚的,如果要求学生把每一个生物实验都弄懂是不容易的。况且实验在中考的分值又很重,如果运用概念图就可以把有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样就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把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探究实验”用概念图建立起来。

2.4在纠正学生错误的概念中应用概念图

初中生物中涉及的概念是非常之多,因而学生经常混淆不同概念的关系,要把每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都弄清楚是不容易的,如果应用概念图进行生物学教学,既有利于揭示和矫正学生错误的概念,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生物学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学概念[4]。例如:在七年级(人教版)上册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两个知识点在七年级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又是很多学生最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在传统教学中习惯应用表格式把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呈现出来,学生很多是不会理解,因而都是死记硬背,时间久了又很容易忘记,导致考试时失分率非常的高。如果应用图4概念图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同时也有利用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通过图4这两个概念图的比较,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就清楚,同时也有更深刻的记忆,在考试中就不容易出错。

2.5在课堂渗透情感教育中应用概念图

随着教育教学不断进步,教师对于学生评价不再只仅仅依靠考试成绩。通过概念图也能够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己绘制概念图,通过观察学生如何把所学的概念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概念图只是一种评估学生的模式,不是非常的准确,但也能够反映出学生思维能力,虽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能够对学生的知识存不存在错误理解提供一定有利的帮助[3]。

第3篇:生物八知识点总结范文

经过一个“漫长”的十一小假期,终于又和这帮孩子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了。

这一周的生活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忐忑”,之所以用这个词语,主要是这周学生们要月考,我不知道他们能考成什么样,他们的成绩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在一中这一个月的教学成果。

由于国庆节放假的原因,五、六班落下一节课,这周就没有带领这两个班复习。我给普通班的学生两节课的复习时间,带领他们一节一节的复习。对于普通班来说,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透彻就可以了。在实验班我没有指导他们复习,我认为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且他们能够制定好自己的复习计划。

经过一星期的紧张时间,终于在周五迎来了第一次月考。在给他们监考过程中我很是激动,看到他们试卷上的题不会做,十分着急。尤其是在考生物的时候,看到他们课本上的知识都回答不下来,内心的焦急更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一切都已经结束,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判卷,不知道学生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我期待有一个好的结果。

第二周 月考反思录

经过三天的努力,月考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总体的成绩也都出来了,七班跟八班成绩比那两个实验班的要稍微高一点。主要是由于国庆节五六班的落下一节课,我没有带领这两个班复习导致成绩稍微有点差。

这次考试分a卷和b卷,a卷试题相较b卷难点,但总体上来说生物试题还是比较简单,考察的都是课本上的知识。这次考试有一部分学生分数不是很理想,我总结了一下学生失分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们有些知识还不能够掌握。例如,最后一题根据图填写叶芽的结构图,有一部分的学生就回答不下来,有的学生能够记住这几个结构,但是跟图联系不起来,这些都是由于知识掌握不够造成的失分。

2.学生在做试卷的时候不够仔细,他们本身能够把知识点掌握,但是在读题时不认真,导致失分。例如,各种植物根尖的结构基本相同,从根的尖端向上依次是()()( )( ),学生们都能知道根的这几个结构,但没看到题上要求按顺序写。

3.还有一部分失分的原因,是由于一些知识点我在课上讲过,但是在下节课的时候,没有作为重点知识来检查,造成了学生失分。

4.我认为最不应该失分的地方,就是上课的时候我把容易写错的字都给他们总结了,但是孩子们还是出错。例如,“水分”写成了“水份”,“休眠”写成“体眠”等,这些字我都在平时的时候给他们说过很多次,但还有不少的学生写错,由于这种情况失分我觉得很不应该。

自我反思:

学生们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的教学成果,总体上来说,这次月考学生们考得还不错,如果他们能够把自己的问题解决,我相信会考得更好。在这一个月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有对知识的遗漏,对知识的理解方面我不够透彻,在以后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会加强备课质量,认真思考知识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生们一起把生物这门知识学好。

第三周 温暖

天气渐渐转凉,我开始有点不适应,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在抵抗者严寒的天气,最明显的就是嗓子,最开始的时候没有感觉有多严重,也就没用药物治疗,到了周三的时候,已经沙哑的不行了,说话都有些困难,声音不能太大。但是眼看就快期中考试了,生物还没有讲到期中考试的范围,我不能就这样放任学生自己复习啊。办公室里的老师们看见我嗓子不行,纷纷给予我关怀,让我平时多喝点水、吃些药,说这样才能好的快点。还有的老师把她的扩音器拿给我,让我上课的时候戴上,可以缓解嗓子上的疼痛。听到这关心的话语以及给我物质上的帮助,我感到很是安慰。在这个办公室里,虽然天气已经冷了起来,但是我的内心却感到无比温暖。

第4篇:生物八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情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课堂模式

新课堂追求和谐、活跃、有序的教学环境,鼓励教师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不断地参与、交往、思考、释放个性与潜能,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构建知识,最终形成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以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因此追求有效教学,从生物课堂教学层面分析,有效的生物课堂模式尤为重要。但调查、反思发现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没有深入的研究分析,使得课堂教学质量低效。

一、学生学情分析

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生物学习情况大致分成以下四种:

第一类:大部分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对生物学习兴趣浓,成绩相对比较稳定;

第二类:一部分同学,学习生物热情高,但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

第三类:一部分同学因各种原因成绩始终提不上来;

第四类:这一小部分同学,基础差,对学习没兴趣,但内心还是想尽量跟得上老师。

学生存在了差异,必须分层教学,才能提高成绩。怎么分层呢?在同一个班级里也不能分个快慢班,即使分个快慢班,学生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不少学生还是会掉队,教学质量不理想。

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这一认识规律,经过分析、考虑、实践,反思,我采取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二、课堂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所谓“先学”,就是指学生实践(看书、检测)形成初步的认识。

分层后怎么教学呢?

这就是“后教”,根据学生的认识情况,采取“生教生”、“师教生”。“生教生”可以采取我校一直提倡的“18420”模式,即合作学习。让做对的同学讲出“为什么”,最后老师点拨,共同教会不懂的学生。

(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唯物辩证法认为,课堂上,教师知识再渊博,讲得再精彩,只有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这才算一节成功的课。最近,“听讲座睡觉的孩子们,你们欠92岁院士一个道歉”不就是从侧面说明了这个情况吗?!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突出内因的重要性,也并不否认外因――“后教”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后教”一定要教好。

(二)体现了学生主体主体原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主次、关系;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符合并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原则,并科学处理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它也同时科学处理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三)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

所谓“先学”,就是指学生看书、检测,一部分做对了,一部分做错了,这就是符合实际、准确的分层。分层后怎么教学呢?“兵教兵”,即合作学习,采取我校一直提倡的“18420”课堂模式,让做对的同学给做错的同学更正,让懂了的同学讲出“为什么”,最后老师点拨,共同教会不懂的学生。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生物课例

(一)导入

教师由现实生活入手,采取一切可能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引入课题。1分钟

(二)预习:学生以展示提纲为本,8分钟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目的性很强,基本能够在主观意识的驱动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去探索、学习了解课堂即将感知的知识点。因此,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探知能力。这在施教育区效果较明显。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先学――读书、检测),暴露出疑难问题,个人不能解决,在这种情况先,再让学生合作学习(后教――学生更正、讨论)。这时,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有了合作的内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合作的目的(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合作的人(做对的学生帮助做错的学生更正,懂的学生教不懂的学生。这样的合作学习(后教)解决了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最后,还是自主学习(当堂完成作业)。

(三)释疑

以提纲为轴,以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释疑。

简单的知识点一代而过,时间约为5分钟,

在重要的、难理解的知识点处,教师要进行适当地、精确、高效地分析,结合图表、动画、视频、表格、等多元化的感知途径促进学生的理解,最后以习题的形式辅助学生去巩固理解。时间约为15分钟。

(四)课堂总结

如果前面两个环节进展地很顺利、很高效的话,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回忆知识点,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5分钟

(五)课堂巩固

教师展示课堂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的巩固和记忆。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点的记忆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点的再次消化吸收过程,这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点再理解过程变得更流畅、更迅速。(2分钟)

(六)课堂检查

课堂习题独立完成,这是检查课堂高效率的必备方式。(8分钟)

1.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强化课堂秩序。

2.为使学生提高自觉意识,避免过大的成绩分化,倡导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技巧,大幅度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3.在先学后教,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一部分尖子生学生的培养工作,使学习优秀者一直保持在领先行列,引领和鞭策其他学生,努力拼搏,迎头赶超。

4.对第2、第3层次的学生进行培优和补差相结合,课堂辅导,作业批改及已学知识过关上进行系统化跟踪管理。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每堂课都能让学生像上战场一样,努力拼搏!

参考文献:

[1]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张家军,张军.理解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第5篇:生物八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生物课堂;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6-0042-02

关于多媒体的概念,通常来说,狭义上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如对计算机的综合利用,对声音、文字、符号、图像等多种媒介信息的利用和控制,以及将电视、录音、计算机等技术有机组合在一起完成的教学;广义上指将多个具有单一功能的教育教学使用媒体进行应用式组合,如投影仪、幻灯片、挂图的组合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到所学的知识,将晦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长和优势,能完善生物教学结构,充分调动初中生参与生物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强化学生自主进行生物学习的效率,实现激发学生创新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1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问题

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实际效果,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采用。在实际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1.1 多媒体技术存在与传统课堂教育教学手段脱离现象

在实际的生物课堂教学中,部分生物教师会认为,一旦利用多媒体之后,就可以不用书写板书了,于是放弃了粉笔和黑板。事实上,作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优秀的板书能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体系中的学习要点以及重点结构进行结合,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清晰的教学思路,有助于学生及时理解知识。而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出发,教师还可以及时调整板书。因此,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具有多媒体无法替代的功用。在初中生物实践教学中可以发现,选择、组合媒体必须坚持信息最优化原则,需加强传统媒介与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互补。

1.2 应用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节奏不适应问题

教师对生物教学节奏的把控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实际教学效果产生影响,需要教师为主导,对多种媒体使用的速率、利用频率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将多媒体技术进行交叉利用,最大程度丰富课堂教学质量。如将紧张的、轻松的教学画面穿插传授给学生,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讨论、交流和观察时间。另外,可以允许利用多媒体展示模拟实验,但是不允许利用多媒体的操作演示替代学生的实际操作[2]。

2 生物课堂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所在

2.1 将抽象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

通过教育教学专家的研究发现,中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基本的认知规律在于先直观再抽象、先现象后本质。有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体在获取外界信息的时候,视觉获取的信息量约占84%,听觉获取的信息量约占12%。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多媒体技术教学既能让学生直观看到信息,还能通过音频设备接听到需要的信息,此外还可以进行动手操作强化获取信息,较之教师一味单调地“满堂灌式”教学效果好很多。另外,多媒体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直接参与和交流讨论知识信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记忆程度,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大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功能。

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植物的生殖”章节的知识点时,生物教师如果使用手绘图片进行教学,则获得效果较差。教师可通过播放对应的教学课件,将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制作成动画,通过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图片,对绿色植物传播花粉、运动、植物卵细胞、花的结构(图1)等生长过程进行讲解,这样学生能更深刻掌握种子形成过程、受精现象等知识要点。

2.2 提升学生的空间和时间思维想象能力

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能快速提升教学效率和信息传播速度,在课堂上全面灌输电、光、声、形等知识,利用图像、动画、音乐等技术,减小传递信息的距离。另外,多媒体还能直观展示给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多种生命构造和生物现象,视频、动画等技术能对微观世界如人体新陈代谢、遗传物质DNA等进行直观阐述,拓展学生时间、空间想象能力,轻松化解生物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

在学习“血管和心脏”知识点时,多数学生无法掌握的心脏规律为心脏瓣膜位于心室、心房间,动脉与心室间,为能开闭瓣膜,但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确保血液流动的方向,避免出现倒流情况。学生对心脏瓣膜缺乏直观感受,掌握这一知识则存在困难。教师可通过播放血液流动过程瓣膜活动的影像(图2为心脏结构图),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进行形象化教学。

3 优化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措施

3.1 加强动画的演示

中学生物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大量抽象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时,单纯依靠教师“满堂灌”或者只进行板书教学则无法将知识点讲透彻、讲深入。可以用模拟动画的形式将部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转变为可观察的多媒体画面,将复杂的生物变化过程进行直观动画演示,辅之以教师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点。

教学“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章节时,教师可播放动画,展示给学生尿液形成和排出体外的过程。观看完动画后,可以让学生讨论:血液在肾小球内流通是什么物质?哪些物质无法穿透囊腔?肾小囊中的液体是怎样产生的?毛细血管中包含哪些物质?等等。学生通过对动画展示的内容进行讨论,可以得出最终结论:人体血液中包含的成分包括葡萄糖、无机盐、水等物质;形成尿液过程包含肾小管重吸收以及肾小球的滤过等。学生利用动画的演示能开拓思维,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3.2 将多媒体技术与其他教学手段灵活结合

第6篇:生物八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以旧引新法

古语云:“温故而知新。”以旧引新法是一种传统的导入方法,即在上课之初复习学过的知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从对旧知识的总结概括中提出即将学到的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这样导入的好处就是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学习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提出问题法

这也是生物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习的基础,有了疑问学生才能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挖掘答案,触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如学习“血型与输血”时,教师可问:“病人在手术中需要输血时,为什么一定要输入符合要求的血型呢?其他的血型为什么不行?”在讲“鸟的生殖和发育”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鸡是由鸡蛋孵化出来的,那是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呢?”问题提出后会马上吸引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引入新知识的学习。

三、故事导入法

大部分的中学生都非常喜欢听故事,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进行新课导入,把知识融入到故事中,用故事带领学生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比如,讲“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时,给学生讲“阿凡提训练驴看书”的小故事;讲“生物进化原因”时,讲述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故事;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谈到“生物变异”;在讲伴性遗传时,可先讲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开始的皇家病――血友病等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的形式来导入新课,学生不仅情绪饱满、兴致高涨,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很容易进入新课的学习,而且增加了学生的生物学史知识。但是教师要注意:故事宜短不宜长,且要给予适当的分析,使学生透过故事来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

四、讨论比较法

生物课中讲授的各种生物都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他们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比较,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学习“真菌”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将真菌与细菌进行比较,两者在生物类型、结构、大小、增殖方式上有哪些不同?边讨论边总结找出异同点。这样的讨论比较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实验导入法

实验室是生物学的基础。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生物课离不开实验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操作实验法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试验中认识事物、理解抽象的知识。比如,学习“种子的结构”时,可让学生做“观察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实验,通过观察总结出种子的结构;再比如,教师可以让一位学生在蒙眼的前提下用手摸不同的物体(球、书、石块、冰块、热水杯等),一边摸一边说出事物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人们没有用眼睛看,只是用手来摸,怎么就能知道某一物体的形状、大小和凉热等特征呢?这说明什么问题?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简明的语言导出“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内容。

六、诗歌导入法

学生对诗歌都有所涉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运用诗歌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性情、启迪思维。比如,讲“苔藓植物”时,引入古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宋朝诗人赵师秀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辛弃疾《西江月》中也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可以由此设问:蛙为什么鸣叫?什么时节鸣叫?从而引出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学习。用这样的方法导入新课,既建立了学科间的联系,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七、成语、俗语、谚语导入法

在这些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中蕴含了很多生物学的知识,教师可以用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短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烂泥”的俗语来引出“食物链”的讲解;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导出生物的遗传; 用农谚“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引出“根对无机盐的吸收”的内容;“龙生九子,各有所好”这句俗语就讲出了遗传的变异性等等。

八、游戏导入法

用游戏导入新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小游戏,在轻松活泼的游戏氛围中,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如讲“神经系统的组成”时,可以设计一个拍手游戏,即让学生两个一组,跑一段距离后拍对方的手,看看我们的身体有何反应,以此为契机来引入新课内容的学习。

九、角色表演法

所谓的角色表演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编排小品或者短剧,将新课的知识点蕴含其中,在学生自编自演的热烈气氛中,教师导入新课。如表演小品“超生游击队”来形象地向学生讲明计划生育的问题;学生可以分角色扮演,演出短剧“小蝌蚪找妈妈”,以此来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内容。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吸引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积极参与到新课学习中。

十、多媒体演示法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导入新课,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素材,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讲解“基因”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好奇的克隆技术;讲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儿童坐、立、行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后果及原理”时,在屏幕上展现三维立体人体骨骼的转动和行走动画,配以动感的音乐,这样一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上课时教师可以播放适当的音乐渲染背景气氛,这样做不但能引起学生注意,而且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融情于课。如播放《丹顶鹤的故事》这首歌,通过哀伤、婉转旋律的渲染,能唤醒人们对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在美妙的音乐中得到知识和情感的升华。

第7篇:生物八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高中生物知识量大,要记忆、理解和运用这些相关知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备课很充分,上课很有激情,学生课堂上也听了很清楚,但是课后不久,又把相关的知识忘得差不多。因此,如果把其中最有用的信息通过一种有效的方式内在的联系起来,必然能优化生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将思维地图引入生物课堂教学非常有必要。

一、思维地图的内涵

1.思维地图的概念

思维地图是美国的David Hyerle博士在1988年根据认知心理学、语义学理论建立的,是用于语言学习的可视化工具。思维地图结合了开发全脑的概念,包括左脑的文字数字条理,以及右脑的图像空间想像之间的平衡发展,从而开启大脑的无限潜能。

2.思维地图的类型

思维地图是根据人的思维特点而设计的,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分类、推理、因果分析等思维过程。基于这8种思考机制,思维地图有8种类型,如表1所示。

二.思维地图在优化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使用圆圈图化化生物相关概念教学

生物概念繁多且相似,非常容易混淆,但又是学习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生物概念掌握往往很不到位,经常以偏概全、主体界限不清。例如,对生物激素概念的学习,学生往往认为激素与酶相似,微量高效,作用于靶细胞,而忽略了核心知识――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如果在概念教学中能使用思维地图中的圆圈图,就可以很好的理解本知识点。在上课时,可以在圆圈中心写下核心词汇激素,在圆圈外定写下与此概念相关的所有信息(如图1),则学生对此概念的全面理解即可迎刃而解。

2.使用起泡图优化生物的细胞结构教学

生物的细胞结构教学是必修1的重难点,从一开始的细胞膜,再到各种细胞器,然后到细胞核等结构,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也更加困难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灵活地运用起泡图对生物的各种结构教学进行优化,学生必然会对这一模块知识加深理解。例如讲述叶绿体相关知识时,可以绘制起泡图来加深理解(如图2)。

3.使用双起泡图优化易混知识点的教学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总是存在一些相似的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学生虽然在学新课时对相关概念还算掌握比较清楚,但是到了复习课中,学生对概念已经比较模糊了。如果能应用思维地图中的双起泡图可以形象直观地将两者的区别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共同点和区分点的理解。例如对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的比较就可以通过用双起泡图进行优化教学(如图3)

4.使用树型图优化生物分类知识结构的教学。

树型图的使用在优化生物分类知识结构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高中生物知识点较零散,而学生又缺乏总结和归纳能力,借助于树型图,可以将这些零散的相关知识依次呈现在一张图中,形成一个知识的整体框架。例如,在高中生物物质出入细胞的教学中,可以绘制树型图开展教学(如图4)

5.使用括号图优化生物变异种类的教学

括号图是学生最经常用的一种记笔记方式,学生最容易接受,这种图型比较直观、简洁,便于学生对生物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生物的变异的教学中,应用括号图很容易理解各种变异的归属关系。(如图5)

6.使用流程图优化生物工程知识的教学

流程图可以很方便简洁地说明事件发生的顺序、过程和步骤。这在高中生物必修3中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教学实践中经常接触到,通过对流程图的学习,能使学生较容易理解相关生物工程产品的制作生产过程。例如,胚胎工程中胚胎移植的流程图(如图6)

7.使用复流程图优化生物工程知识的教学

生物实验题通常都要求依据不同的实验现象或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在实验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复流程图对实验进行分析总结.例如,在探究细胞呼吸作用类型的实验题就可以用到复流程图达到优化教学(如图8)。图7是测定发芽种子的细胞呼吸类型所用的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装置1、2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发芽种子,装置3中为等量的煮熟种子。

8.使用桥型图优化生物知识类比的教学

类比是高中生物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高中生物学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对于还是以形象为主的高中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若用桥型图优化生物知识中的类比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将有利助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例如,对基因和RNA中几种含“子”的概念的理解(如图9)

总之,思维地图的八种类型各有侧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让思维地图真正融入学生生活中,多画、多练、多看、多用。通过思维地图的运用,优化生物教学,使教师的创造力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世存,王后雄.使用思维地图片优化化学教学[J]. 教学与管理,2012

第8篇:生物八知识点总结范文

1中学生物教材衔接的应对策略

1.1在教材内容上注意衔接

初中生物课程是高中生物学习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顺利的开展生物学习,教师要在保证学习的连续性上采取相应的策略。在教学内容上应选取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最为有利的知识,同时与初中知识进行良好的衔接,最大限度的对初中知识进行迁移。针对初高中教材纵向链接较少的情况,首先生物教师应对核心概念和生物学术语进行总结,在知识的纵向衔接方面加强引导;接着采用知识网络图、概念图等方式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为进行知识建构创造条件。

1.2优化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衔接

高中生物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生物学知识。通过分析和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寻求知识的衔接点,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

1.3引导和鼓励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十分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和倡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生物教师也要努力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其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1.4初、高中教师应加强交流,以利于衔接教学

要实现初、高中生物教材的良好衔接,初、高中生物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相互之间增进了解才能互通有无,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还要利用好网络这个不受时空限制的环境进行案例研讨和教学设计,使生物教师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探求教材衔接的有效途径,也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实践证明,积极进行网络交流可以为探讨教材衔接问题及相应的教学对策等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师分析和把握教材的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总结

第9篇:生物八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概念图;策略;生物教学;应用

【分类号】G633.91

概念图这种的教学方式比较新颖,给学生提供建立知识构造以及复习巩固知识构造,还有自我评价方面提供了工具。另外,概念图还能够当作教师实施教学设计,讲解教学内容以及评价学生掌控知识的有效工具。因此,下面将进一步阐述概念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概念图的基本概念

概念图属于组织以及表征知识的主要用具,其涵盖很多概念,还有概念之间的关系,每两个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利用连接线以及连接线上面的词代表。概念图这种教学策略最早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提出来的认知教学方式,他的构图方法以及功能和思维导图相近,部分人也将概念图叫作思维导图。其属于挖掘学生思维的认知工具,在国外一些先进的国家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建构主义观点表明,学习属于学生积极建立知识的一个过程,要求新旧知识紧密联系,学生才能够清晰的记住其知识,因为概念图可以将概念整个的全过程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清晰的反映出来,因此,概念图既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知识构造,并且对于学生掌握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也十分有利,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方法。概念图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给教师组织教学方面提供了新的策略。

二、概念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概念图属于教学工具

教学设计属于有效的主要环节,在设计课程计划的时候,概念图能够发挥其无法替代的作用,例如,教师针对生物课程准则提出的实际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学习内同,随后使用概念图由简单的方式表现出教师要讲解的生物学主要概念以及知识构造。教师可以使用大概念图代表这节课程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使用小的概念图代表具体的一个知识点,并且可以使用概念图展示这节课程和别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把学生学习的新知识整合到之前的概念或者是命题网络中去。

(二)概念图展示教学内容

概念图和以往罗列条款那种教学方法不同,能够使学生不仅直观的看到概念,并且还能够观察到教师的整个思维流程,利用概念图能够展现出多种表达方法及特征。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在黑板上面亲自描绘出所讲知识的概念图,使用概念图能够让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简化那些比较难以理解的道理,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并且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让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当中对于主次关系有一个良好的掌握。

(三)概念图当作学生学习的工具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常会存在掌握知识点,却不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这就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知道怎样使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而概念图在构建知识点关联有着十分好的效果,可以把原来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概念,清楚的放下学生面前,并且利用其之间的连线明确知识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一个十分健全的知识结构体系。

(四)概念图巩固知识

通过概念图能够使学生改变学生根据教材目录把每个章节内容摘抄下来就算完成作业的这种以往的做法得到改善。概念图可以当作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的工具。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下册初中生物第二十一章第二节有性繁殖的时候,就可以和第一节无性繁殖联系起来,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从而复习和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第一步,让学生简历概念图,第二步在课堂上将小组作为单位,探讨学生构图流程以及所要表达的意思,第三步,排出每个小组的代表,让其讲解自己的概念图,要求别的同学对概念图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改。

(三)概念图当作学生评价的工具

由于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很多教师对于学生评价的方式都不仅仅依靠传统的考试。通过概念图能够有效评估学生对于概念掌握的基本情况,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由图解的方法组织和掌握概念图本身,通过观察学生如何将所学的概念关联起来,从而了解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理解的情况,不一样的概念图能够对学生对应的能力进行检查。而概念图属于一种评估的方式,一定会带有学生的主观性,因此,能够给学生科学知识存不存在误解方面提供有利的线索。

三、教学实践中的感受

(一)加强合作学习

概念图属于人们一种思维习惯以及方式,经过概念图绘制活动,能够给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提供一定的帮助,进而得到对于知识总结的能力。通过组织这种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让学生利用概念图之间的关系进行沟通和表达,所以,很多教师和学者都觉得这属于合作学习的契机。

(二)提升科学素养

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概念图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尤其是概念图属于一种多样化并且科学能够接受的过程,使学生学习表现力以及创新方面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概念图属于学习的工具,能够结合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活动,转变学生认知的方法,给学生构建结构化的知识提供一定的帮助,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及效果。

Y束语:

通过本文对概念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进一步阐述,使我们了解到概念图的主要作用就是组织和表征知识,其属于一种教学的对策,能够转变学生认知的方法,提升教学效率。概念图还是学习对策的一种,能够有效推动学生意义以及合作,还有创造性学习,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概念图这种的教学方式比较新颖,给学生提供建立知识构造以及复习巩固知识构造,还有自我评价方面提供了工具。另外,概念图还能够当作教师实施教学设计,讲解教学内容以及评价学生掌控知识的有效工具。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进一步阐述,能够给概念图策略应用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上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进而有效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冰. 概念图策略在初中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08: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