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年级历史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共有3个班,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好的学习方法,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使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全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尽管篇幅有限,还是适量增加了翔实、准确、与文字相配合的插图、地图,使历史教学更直观可信,更方便有趣。通过真实的图片及rdquo;rdquo;等栏目将许多传统的难点和疑点化难为易。
课本精心选材,科学阐述,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和各民族的历史。如第3课rdquo;,增添了黄帝的rdquo;(第12~13页),就在教材中成功地写好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第一笔。第14课rdquo;(第71~75页),把民族间的发展与和平相处归为主线。第20课rdquo;,以北魏的冯太后教育孝文帝的故事为导入(第106页),深浅适度,循序渐进地讲述了鲜卑民族的进步及其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作用。这样,就使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教育落在了实处。
在单元题目上,用rdquo;rdquo;rdquo;等,使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在文化类课文中,用rdquo;(夏商西周)、rdquo;(春秋战国)、rdquo;rdquo;等标识,准确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轨迹。加之图文并茂,有利于进行生动形象的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教育。
教学目标
掌握从远古居民到的魏晋南北朝的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
教材重点
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同时在集体备课中强化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rdquo;的要求为依。3整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教学进度
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
学前教育1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4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7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3
期中复习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2)6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7
期末复习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训练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若x2=y2,则x=yB.若,则x=y
C.若x(x-2)=5(2-x),则x=-5D.若(m+n)x=(m+n)y,则x=y
2.截止到2010年5月19日,已有21600名中外记者成为上海世博会的注册记者,将216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0.216×105B.21.6×103C.2.16×103D.2.16×104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a-2a=1B.x2y-2xy2=-xy2
C.3a2+5a2=8a4D.3ax-2xa=ax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启发思维
物理是多数学生感到比较难学的学科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多数领导都比较关注毕业班的物理教学,而忽视了起始班的物理教学,本人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必须先抓好起始年级的物理教学工作,而要抓好起始年级的物理教学,必须做好三件事,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具体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甜蜜的牵引”。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感兴趣,他一定会干得很好,做得很欢,学习更是如此。哪么在起始年级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持久的兴趣呢?
1、八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物理时,大部分人对这一课程充满兴趣,这是由于学生的天性决定,但要让学生保持长期对物理感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想办法充分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趣味物理,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有很多非常有趣的物理问题和物理活动,例如教材上册前言部分编写的就非常有趣,我除了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外,更重视让学生每个人都有动手的机会,让学生从观察现象中看到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用目标激励学生,用竞争引起兴趣。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适当的目标可以催人奋进,因此第一节物理课应是做动员工作,让每个学生都给自己定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适当的竞争能引起人浓厚的兴趣,所以在第一节物理课我就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本班各找一名学习成绩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时时PK学习,并注意督促检查学生是否完成目标。
3、打感情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所以物理教师想让学生对物理感兴趣,就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与学生交往,关心学生,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可亲可信。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达到这一点,我的做法如下:
1、精心备课,增加主动发展的探究性活动。(1)认真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梳理知识结构,思考所教章节的重、难点以及突破的方法策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多研究,重点研究教材、教法、学法和考试。特别要针对学生情况形成多层次的教学方案。“研究教材”――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研究学生”――摸清学生的兴趣、能力,了解班级整体差异和特点,做到“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研究教法”――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法,提高素质的教学境界。
2、课堂上课要面向全体,新颖、生动,减少学生的心灵负担,增加学生的能力培养。本人认为在起始年级我们要以“教学生学习方法”为自己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内容上做到明白、准确、形式上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特别是指导学生的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
3、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减少苦学负担,增强乐学情感。起始年级一定要留一些课堂时间(一般10~2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课堂作业,课堂练习以培养能力和方法为中心,要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同时要加强师生的互动,及时获得学生当堂课的学习信息,真正反馈学生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的程度,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澄清,对个别问题找到学生错误的根本进行个别辅导,对存在问题多的个别学生指定好学生课后辅导或在自习课加强辅导,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基本知识点的掌握问题
4、加强对学生作业与练习的研究,强化“双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八年级物理的作业要少而精,让学生没有那种课业负担的心理,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对物理的学有一种意有未尽的感觉,激发他们再学习,再探索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物理、用物理之心永久扎根。这就需要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教师精选作业习题和精心编制“学案”和“周周练”,作业目的明确,难易适度,作业量适度,分层次布置。
三、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具体方法,启发正确的物理思维
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能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学科有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作为物理教师,应注意正确指导。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方法:
1、树信心,物理课学生起立后,我要求学生说的一句话并不是“老师好”,而是“老师!我能学好物理!”
2、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常规工作:课前主动认真预习,这样学生就能带着问题听课,在课堂上一般都能积极参与讨论,质疑、析疑,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课后要求学生按照人的记忆规律定时复习,从而提高效率。
3、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要想学好物理,就必须养成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养成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习惯。做到理论紧密地联系实际。
4、及时做作业,对不明白的地方,及时主动请教,信息时代应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求解。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件事:
一确定目标。为了搞好教学工作,我已经全面了解所带班级的班情,深入了解学生的能力结构和学习现状,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符合所带班级实际情况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力争班级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听得懂,学得好。这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开始,必须把这一铺垫工作做好做实。
二认真备课。作为一个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首先备好课,这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因为这一学期历史教学进入到了复习阶段,每节课的容量特别大,同时也要求老师要系统的备课,为了上好我所教的历史课,我在我们高三年级历史组其他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备课既包括备教学内容,也包括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教学的内容,为此,我们每天必须翻阅十几种教学参考书和其他的教学辅导资料,从中汲取养分,以期把每节新课备得更加完美,为上好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超前听课。作为年轻的老师,由于自己教学实践比较短,经验就显得明显不足,为了讲好每一节课,我基本上是每上一节新课之前都要超前听我们历史组其他老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达到博采众长,自成一体的目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每学期我都坚持听课,评课,从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大大的缩短了自己的工作适应期,使我自己在教学业务上信心十足,游刃有余。超前听课,备课的作用显而易见,它在我的成长路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功不可没。
四提前试讲。在做好其他的教学准备环节之后,因为我是一个年轻的教师,所以我要求自己在每上一节新课之前,必须自己找一个空教室或别的比较安静的地方进行多次的试讲,通过试讲,我可以发现我的板书和语言表述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逐一进行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并进而树立和巩固自己的自信。
五系统讲题。要想搞好历史教学工作,除了搞好常规教学以外,还必须对学生辅之以练习,以达到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这期间学生必定会出现不少错误,这就牵涉到如何跟学生讲题的问题。我觉得试题就是一种工具,我们就是要通过试题教给学生一种模式,一种套路,一种普遍的规律,对于试题本身倒是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因为高考是不可能出现一模一样的原题的,至多是把我们平时的试题进行改编,变种,重新进行整合。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有限的试题来掌握应付考试的所有技能。为此,我在讲题的时候,逢做必讲,每道题都讲,很简单的试题我可以把它进行改编,进而把周边的知识也可以带一下,这样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比较难的试题就必须讲精讲透,要从各种角度跟学生进行分析,你要跟学生明确的指出来,不能含糊,并不是简单的讲一下答案就可以了。讲完一道试题,我们还可以对它进行一个小结,以期把这一种类型的试题的规律分析给学生看,让他们自己去琢磨,这样的效果蛮好的,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六网络复习。学习是不断的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在学习完一节,一单元乃至一整本教材之后,一定要对之前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以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知识点多且庞杂,这就要求我们用一种恰当的方法来对这些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我采取的是一种点,线,面,体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来统领所学的庞杂和混乱的历史知识。既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一种复习方法的确值得向很多文科生推广。
论文摘要:当代青年学生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经脸的不断丰富,以及思想活跃,很容易用批利的甚至否定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也鱿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在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的调适、矫正,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青少年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一些特殊心理活动现象,逆反心理就是其中的一种。当代青年学生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经验的不断丰富,以及思想活跃,很容易用批判的甚至否定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也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正确对待青年学生的逆反心理,是目前校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普遍性问题。
一、逆反心理的涵义
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学生对学校的教育内容不感兴趣或较少感兴趣;对老师和家长指定阅读的书籍不屑一顾,而对一些于学习毫无意义的书刊却想方设法弄来读一读;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持抵制、对抗情绪等等。
二、青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1.家庭和社会的一些不良因素影响是青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现象都会直接影响青年学生。例如父母长期的不睦、争吵、分歧、敌对、紧张冲突,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家庭的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出现逆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态、渠道也多种多样。如有的家长双双外出打工,并与子女长期分居隔离,子女从小未能及时地得到父母的教育关爱,致使子女个性自由、倔强,形成任性、放荡等不良习惯;有的家长迷恋于牌场、舞场,对学生的学业成长不关心、不督促,使子女感到人生冷漠,情淡。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丑陋事件,影响青年学生看破红尘,视一切不过为虚假、虚伪而已。有的学生把尊敬老师看成是“讨好拍马”;把向老师汇报情况说成是“出卖朋友”;把做好人好事讥为“傻瓜”等等。
可见,外界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使青少年学生耳闻目染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定势,这是教育者所不能忽视的。
2电学校教育也是影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主要因素。
首先是教育者不尊重学生的需要,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青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他们强烈地要求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教育者对学生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只凭主观臆测,对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甚至采取过激的举措,如罚站、讥讽、辱骂、赶出教室,甚至出手打人等,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其次是教师的教育内容单一,方法呆板,也会造成学生厌学、逆反的心理。教师没有因材施教,而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渐占上风,与教师的关系、情感日渐疏远,久而久之甚至产生敌对情绪。
其三是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师把社会道德行为准则传播给学生有两条途径,一是口头说教劝导,另一条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引导,这是缺一不可的。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学生的人生标杆与楷模。如果教师说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这样的教师在学生看来是“伪君子”,不仅不能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降低教育者的威信,更使学生反感,使学生对一些正面宣传教育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
(二)主观因素
与童年期相比,青少年的自我愈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要求像成人一样,参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些活动。由于学生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不成熟的矛盾,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不够成熟,加之经验不足,认知的偏差较大,所以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以偏概全,固执己见,走向极端。这是因为青年学生自尊心较强,有时又不能正确维护自己的尊严,把教师、家长的劝说、批评或看成是吹毛求疵,或看成是训斥,以长凌幼耍威风,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三、青年学生逆反心理的矫治
掌握了青年学生逆反心理的涵义,明确了青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这为我们教师矫治学生逆反心理奠定了基础。
1.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落脚点在“人”,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本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民主、尊严、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要真诚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最广泛地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充分地激发青年学生的创造力。现代人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不再需要外来的肯定,也没有统一的价值尺度,更不是金钱标准所能衡量的,而是人的自我成就感、自我满足感、自我实现感。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服务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2.改变观念,尊重学生。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自尊和受人尊重是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人总是希望被肯定、得到鼓励的。青年学生更是如此,一旦他们有了进步,就应该立即予以肯定,给予表扬。是非不辩、优劣不分、良芳无别,学生的心理就得不到强化,就会丧失信心。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教师就更应该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润物细无声、寻找时机让后进生发现自己的长处,点燃学生心灵之火、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烟消云散,就会以积极的热情的良好的心态投人.学习,投人精彩纷呈的集体生活之中。
3.感情共鸣,融恰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育者要学会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不要用命令、训斥的口气,不要用粗暴和强制的方法管教学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真诚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赖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尤其对那些遇到挫折而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的学生,则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和关怀。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做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在为人师表上真正做到师德、师能、师风的统一。首先要具有优良的情感态度,有宽广的胸怀,能容人、容事、容误会、容委屈,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善解人意。
4.优化手段,讲究艺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不应该是一个不动感情的只按某些公正性的条条办事的审判官”。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的,教师应学习“根雕教育艺术”,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讲究教育艺术,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教育者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每个教师都要潜心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智慧和艺术,从现代教育理念、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规律出发,提高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能力。当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以教师的教育机智巧妙化解师生冲突,消除青年学生逆反心理。
5.重视心理,加强教育。学生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或者是认知与意向发生矛盾。“心病还得心药治”,为此,教师要加强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症结。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它为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素质的培养以及身体素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本文作者立足小学教坛,任教小学语文多年,摸索出一些不成体系的有关识字教学的方法请教于大方之家,不敢掠人之美,更希望能批评指正。
一、以图文并茂法识字
我认为作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观意识强,领会新事物较快,首先从视角入手,初步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印象,这一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做得好,象形字不仅是汉字,也是一幅幅直观的图画,如这些象形字:(舟)(竹)(石)(泉)(川),再看这些也是象形字的形近偏旁:(木)与(禾),(日)和(目);(示)和(衤),(鸟)和(隹),以及(月肉)的形近同源合一等。老师应当在新教材理念的指引下,结合教学实践,告诉学生这些汉字像什么,是什么?如讲授“旦”字,它表示的就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火”字就像一堆正在熊熊燃烧的火。“伏”字表示的就是一个人像狗一样伏在地上……
二、创新转盘识字法
中国的许多汉字都是合体字,都可以拆成二元结构,甚至是三元结构,都有偏旁与部首。这种识字法,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多有涉猎。如一年级下册“也”字的转盘识字法,分别组成地、池、驰、他,并辅之以儿歌,使学生容易接受。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一年级上册的“青”字转盘识字,二年级上册的“苗”字转盘识字,二年级上册的“包”字练习等都能使学生在乐于接受的基础上拓展识字思维。当时我上这些课文时,运用了发散性思维(辐射式思维)的识字教学。
三、猜谜语趣味识字
把谜语引入课堂进行识字教学,使得语文课堂情趣横生,学生在诵读字谜的同时,也在吸收谜语文化。并且认识了许多的汉字。
例如,五年级下册的四则猜字谜题,此处选二题,先看第一题:“头戴兔耳帽,身穿弓字衣,身板站得直,一脚向左踢。”谜底是“弟”字。
四、故事、顺口溜式识字法
我探索出来的第四种方法就是用故事、顺口溜形式进行识字教学。首先谈谈故事法。如我在讲“有”这个汉字时就插入了崇祯测字这个故事。当时,班上像炸开的锅,此举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也让学生记住了“有”“友”“酉”这三字。至于说顺口溜吗,随便举几例,如“横(戌)点(戍)(戊)中空”,又如“全包口是巳,半包口是已,不包口的是自己”等都会使学生认识识记理解这些字的。
五、游戏、肢体示范识字法
我曾经让学生在课堂上玩起了游戏,在做准备工作时,我将许多汉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开并且制作成卡片,与学生说清楚游戏规则后,班上的学生情绪高涨,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在那个炎热的下午,那堂课情趣盎然,妙趣横生。
一组学生举起写有“氵”“山”“木”“口”的卡片,另一组学生举起写有许多部首的卡片,让学生任意组合,再叫某个学生起来回答他们组成了哪些汉字。一时间,“江”“河”“湖”“海”“洋”“溢”等字纷至沓来。“林”“梅”“树”“权”等字脱口而出。突然,有学生问:“老师,山峰的‘峰’可以写成上下结构的字吗?”我回答道:“可以,但是校园要提倡规范字,以常见的为主!”
在拼“山”字组合时,学生除了拼成“出”字外,又将两个山字并立,问我该有这个字。我的回答是,这个字念shen,第一声,是异体字,人名用字,如清代学者杨妫不需要掌握。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同样,教学也应该求新求变。只有变则通,通则活。我从汉字的起源入手,结合教材内容,依次表演了“大”“立”“走”“天”“夫”“盗”“一”“笔”“十”等字。当时,哗然声、惊异声在教室内经久回荡。他们知道了:“立”原来是一个人站在地上,“盗”表示的是某个人看见人家的器皿而流口水,“笔”就是用毛作为笔头,竹管作为笔身制作后形成的书写工具……
六、课外活动、生活中识字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的识字教学外,我还将学生的识字任务置入生活。生活是个万花筒,生活语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餐”这个字,笔画多,不易记住,我就让学生走进大街小巷,寻找含有这个字的招牌,后来的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我还让学生多多留意广告启事、各类对联书写、名家碑帖范本、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认真听广播、看电视节目。形成一个课外立体识字系统。近日来,什么河南台举办的汉字英雄节目、中央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都为识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识字的平台。我想,只要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课外书中不认识的生字就会迎刃而解。
七、拟人对话法,联想法、类推法识字
我把一些形近字编成拟人式的对话更易被学生掌握。如:申对电说,不要翘尾巴。山对仙说,你以为靠住山你就是神仙了?等等。
至于说联想法、类推法是可以尝试的。如看到“氵”就会联想到许多与“氵”相关的汉字,看到“木”偏旁的汉字,就知道这些东西与“木”有关。至于类推法,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同音字类推,如学生认识了“同”字,就可以类推出“童”“潼”“桐”“彤”等同音字;第二,结构类推,如从“人”字类推出“从”“众”,从“口”字类推出“吕”“品”,从“十”字类推出“廿”“卅”“c”。
汉语的音节只有几百个,而汉字却有八万多,这就要求学生们火眼金睛,辨别同音字。汉字精彩纷呈,这就要求学生从结构入手,区分形近字。汉字林林总总,繁笔简笔兼有,这就要求学生,不写错别字。我坚信,只要对学生授之以渔,言传身教,汉字的教学模式就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2•福建永定期末)世界著名的人类文明发源地:①黄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幼发拉底河流域、④底格里斯河流 域,其中位于中东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2•福建泉州期末)沙特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着长袍、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这些习俗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美观休闲能保暖
B.地形崎岖宜行走
C.炎热干燥多风沙
D.狩猎探险真方便
3.一艘从中东波斯湾往世界各地运送石油的船只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 .莫桑比克海峡
4.(2012•长沙期末)暑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去耶路撒冷旅行,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清真寺中朝拜者络绎不绝
B.大批僧侣从世界各地赶来取经
C.圣墓大堂中基督教徒虔诚地做礼拜
D.犹太人在“哭墙”下祈祷
5.(2012•福建泉州中考)中 东地区经常爆发冲突、战争,下列原因错误的是(
)。
A.红海沿岸分布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争夺石油而战
B.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C.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稀少 ,为争夺水资源而战
D.多个宗教发源于中东,因宗教冲突而战
读“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四种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第6~7题。
6.欧洲西部因海陆位置差异,形成的两种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C.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
D.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
7.以上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相吻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2012•河南师大附中期中)关于欧洲西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阿尔卑斯山脉的阻挡,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很小
D.矿产资源丰富,使其最早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地区
9.欧洲西部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和人文风情使其旅游业十分繁荣,下面旅游景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艾菲尔铁塔——法国
B.风车——荷兰
C.峡湾风光——挪威
D.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德国
10.杨璐暑假期间在欧洲旅游时,拍了许多照片。下图是其中的一张幽深、陡峻、连绵的峡湾景观照片,拍摄地点有可能在(
)。
A.挪威海
B.波罗的海
C.地中海
D.黑海
11.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B.东非裂谷带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断裂形成的,现在还在继续扩张
C.海岸线曲折,海湾岛屿较多
D.刚果河流入大西洋,尼罗河流入印度洋
非洲有许多独特的野生动物,如成群的斑马 和羚羊、脖子长长的长颈鹿、凶猛的狮子。澳大利亚也有许多独特的野生动物,如袋鼠、鸸鹋等。根据这段文字,完成第12~13题。
12.这些野生动物主要生活在(
)。
A.热带雨林中
B.热带草原中
C.热带荒漠中
D.亚热带森林中
13.非洲与澳大利亚野生动物的主要差异是(
)。
A.非洲多食草动物,澳大利亚多食肉动物
B.非洲动物善于奔跑,澳大利亚动物奔跑速度很慢
C.非洲的动物适合生活在热带草原,澳大利亚动物适合生活在热带荒漠
D.非洲的动物进化比较快,澳大利亚的动物比较古老
(2012•山东泰安中考)读图,完成第14~15题。
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
14.下列有关马赛人游牧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我们暑假期间,马赛人正处在向北迁移过程中
B.一年中马赛人要在两个国家之间辗转越境迁移
C.马赛人游牧地区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
D.当地生态环境恶化是造成一年中马赛人迁移的主要原因
15.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 势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气候因素
16.(2012•山东泰安中考)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下列描述不可信的是(
)。
A.会议在德班召开期间,该国正值夏季
B.德班是该国最大港口城市,位于热带,濒临大西洋
C.在好望角可看到有大型油轮经过
D.该国首都是比勒陀利亚
17.2010年6月2日,“非洲印象”综艺表演亮相上海世博会。节目期间主持人穿插介绍了关于非洲的一些知识,小刚同学没有听清楚,记错了一句话,请你帮他找出来。(
)
A.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B.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C.降水量分布不均,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洲
D.资源贫乏,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增长缓慢
18.在我们的印象中,圣诞老人穿着皮袄,坐着雪橇,而澳大利亚的广告画面中,已出现了身穿背心短裤、畅饮橘子汁的圣诞老人。这是为什么?(
)
A.澳大利亚人追求新潮
B.澳大利亚的圣诞节是6月25号
C.过圣诞节时,澳大利亚是夏季
D.澳大利亚位于热带地区,终年炎热
19.下面对澳大利亚农牧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场规模较小
B.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
C.农场耗用劳动力较多
D.农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很小
20.澳大利亚的羊大多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和西 南部沿海地带,这是因为(
)。
A.这里地形平坦,降水较多,牧场广布
B.这里人口密集,城市较多,乳畜产品的消耗量大
C. 这里交通便利,便于将乳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
D.这里气温相对较低,便于乳畜产品的储存
二、综合题(共40分)
21.(2012•山东青岛中考)(14分)读“埃及和法国农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埃及90%以上的土地为沙漠,是一个名副其实的________之国;法国地势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平原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4/5。
(2)填写表格。
22.(2012•湖南株洲中考)(9分)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欧洲西部因受北大西洋暖流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亚欧大陆东部明显偏高。但在2011年底和2012年初出现了罕见的冰雪灾害天气。
材料二: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在欧洲某国举办。
材料三: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1)图中A、B、C三个城市中作为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的是________(填字母)。该城市的名称是________。
(2)图中英国和法国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同属________气候类型,但两国农业生产差别较大,法国是欧洲重要的小麦产区,而英国则是以乳肉畜牧业为主。法国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________,特别适合葡萄的生长。
(3)A、B、C三地年平均降水量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材料一所述冰雪灾害天气对欧洲居民的生活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23.(6分)读“加纳经济图”,完成下列问题。
(1)加纳最主要的出口产品是__________,像这样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出口赚取外汇的经济类型被称为“____________”。
(2)加纳进口产品中占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赖其他国家供应此类进口产品,其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纳所在的撒哈拉以南非洲被称为“黑非洲”,原因是(
)。
A.人到那里会被晒黑
B.当地的大部分居民是黑人
C.那里 有大片的黑土地
D.那里有很多黑色矿产
(4)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条件恶劣
B.民族内部不团结
C.自然资源缺乏
D.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24.(11分)读“澳大利亚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洋,②是________洋。
(2)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被誉为“________”的国家,其________数量和________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________”的国家,其矿产品大量出口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中铁矿和煤矿的分布特 点进行归纳)。
(4)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的________地区,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试卷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B
解析: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但与佛教无关联。
5答案:A
解析: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答案:6.A 7.B
8答案:C
解析:欧洲西部由于西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B
解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海岸线平直,岛屿、海湾较少;刚果河流入大西洋,尼罗河注入地中海。
答案:12.B 13.D
答案:14.D 15.A
16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该国是南非,位于南半球,12月正值夏季;德班位于印度洋沿岸。
17答案:D
解析:非洲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大陆”,但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经济发展水平低;非洲人口增长迅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18答案:C
解析:全球的圣诞节都是每年的12月25日,那时正值澳大利亚的夏季。
19答案:B
20答案:A
21答案:(1)沙漠 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2)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尼罗河 巴黎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长绒棉 小麦
22答案:(1)A 伦敦
(2)温带海洋性 少
(3)A、B、C 距海远近不同
(4)影响交通、出行;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如通信、供暖系统等;影响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任答两点或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3答案:(1)可可 单一商品经济
(2)交通设备及机械 交通设备及机械等是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价格昂贵,购买费用高(意思答对即可)
(3)B
(4)D
24答案:(1)印度 太平
(2)骑在羊背上 绵羊 羊毛
(3)坐在矿车上 矿产地靠近沿海(或铁矿、煤矿等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便于运输
(4)东南沿海 气候温暖湿润 沿海交通便利开发早
看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试卷”的人还看了:
1.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单元测试试卷
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卷
3.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试卷
论文关键词:新加坡;“少教多学”;启示
新加坡打造全面而专业的教育系统,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显著提高。成就的取得与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卓有成效地落实教育改革措施密不可分。2004年8月22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发表演讲时对教育提出“我们得少教一点,让学生多学一点”的要求,即“少教多学”。“少教多学”一经提出,就成为新加坡教育的热门话题,为新加坡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一、“少教多学”是新加坡教育改革思想在新时期的创新与发展
上世纪末,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谁能掌握知识、创新知识,谁就能在知识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赢得先机。知识经济兴起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使新加坡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个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人力资源是本国赖以生存的唯一条件,努力提升年轻一代整体素质成为国家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应对知识经济及其全球化的挑战需要积极实施教育改革,探索建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模式。
在这一背景下,当时的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1997年6月,明确提出了建设“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国民”的愿景,要求教育要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具有在不可预测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能够终身学习,以保持新加坡未来活力与成功的新型人才。
这一愿景为新加坡日后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基本框架,推动了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配合这一愿景,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五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一是使教育更多元化;二是创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三是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团队;四是追求卓越行政;五是发展高素质的高等教育。新的教育改革使原有的以效率为主导的教育模式逐渐转变为以能力为主导的、注重质量和选择性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
2004年,在庆祝建国39周年举行的群众大会上,新任总理李显龙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他指出,新加坡的教育改善了不少,取得了成果,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做质方面的转变,要飞跃发展。我们要一种不一样的教育,取得不一样的成绩。”如何做质的转变?他说:“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我认为我们会有更理想、更有效的成果。”“我们得少教一点,让学生多学一点。成绩诚然重要,考试一定要及格,但成绩不是生命的唯一大事,在学校里,还有许多生活上的事务值得我们学习。”
同年,在教育部工作规划研讨会上,教育部对总理的要求进行了诠释,并于2005年成立了“少教多学委员会”,正式推介“少教多学”教育理念。倡导将传统上以“教师为主体的多教”转换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综上所述,“少教多学”是新加坡应对知识经济及其全球化进程而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是“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国民”愿景的贯彻与落实,是新加坡教育改革思想在新时期的创新与发展。它的提出,为新加坡教育改革描绘了新的发展视角,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实施“少教多学”教育理念的有力举措
“少教多学”提出后,新加坡教育部采取多项改革措施,各学校也进行了多种有益的探索,使“少教多学”教育理念得以卓有成效的落实。
(一)削减课程内容
削减学校课程内容,给予学校和教师相对更多的空间来进行课程和教学设计,促进学校和教师把教学焦点转移到重视革新及创意思考、终身学习及群体合作精神的培养上来。从2005年开始,小一至小五华文课文删减了10%至15%的内容。小学至初中的数学课程内容分别削减了10%。到2010年,新加坡中、小学各科课程内容均减少了10%至20%。教材删减后剩余的教学时间,学校开设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教师则自行安排授课内容。
(二)减少功课量
减少书面作业确保学校有足够的时间向学生灌输国民教育意识,教导咨询科技,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考。圣玛格烈小学把学生功课时间从平均每天2小时减为1.3小时,降了35%。裕廊中学的科学课程,尝试不给学生任何功课,取而代之的是团体工作。学生通过团体工作进行学习和拥有机会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三)倡导新教学方法
创设体验式或探究式的学习情境,来探索如何使学生获益更多,并设立学校创新基金支持学校的创新计划。毅道中学采用了问题解决、戏剧表演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南华中学实验“反刍式单元教学法”,增加学生华文学习的参与机会;四德小学则开展“学习之旅”,带学生去社区,集市,商店上课,整合语文、数学、美术等各学科,强调学生体验。
(四)改进评估方式
教育部改革原来只重视学术成绩的“学校排名榜”,而代之以涵盖学校在学术成绩、学术增值、体能艺术以及教学、教师福利、学生德智体群美等治校运作成绩方面的“学校成就榜”,促进学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科考试也实施改革,通过改革把考试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能力考核上来。以华文考试为例,2006年实施修订的华文考试格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联系语境的测试和听、说部分的比重;2007年学生在作文考试中允许使用便携式中文电子字典。
(五)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
增加教师和辅导官为有效落实“少教多学”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首先是教育部调高学校的人力津贴,学校利用这笔津贴聘请文员、教师助理或专家,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其次是从2007年起,教育部为每所学校增派一名“课程辅助项目执行员”,来统办所有课程辅导活动的行政工作,其他教师则有更多的时间检讨教学和课程内容的安排。此外,允许每所学校减少2位资深教师的30%上课时间以便他们指导新教师。
(六)协助教师专业发展
成立教师专业发展中心,通过多种途径为教师提供专业辅助:一是提供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推出“教师职业发展持续模式”,以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技能;实施“教师专业与个人发展配套”计划。二是发挥资深教师专长。成立“卓越专业培训中心”,组织专业教研活动,协助教师专业发展;推出“提携新教师计划”,培训新入职的教师,有效地传授教学技能。三是实行“教师实习计划”。给教师提供到保险、银行、经济发展局和国家卫生保健集团等机构实习的机会,了解相关部门情境,丰富教学资源。此外还提供到国外实习的机会,以便教师开阔视野。
(七)减少班级人数
从2005年起小学一年级班级人数从40人减至30人。2006小学二年级班级人数减至30人,之后陆续延伸到中学。小规模的班级建制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实行因材施教,更多的组织课堂活动。
(八)扩大课程辅助活动范围
扩大课程辅助活动的范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项目。如鼓励学生参加制服团体、乐队、消防队、合唱团、戏剧社、舞蹈社、新闻社、艺术团、读书俱乐部、环保社、藤球队、棒球队、羽毛球队、垒球队、篮球队、足球队等团队活动。南华中学成立了机器人设计俱乐部、it媒体俱乐部,开设了录像新闻、戏剧文学课等。基督教会中学开设了“探险学习活动课程”、美雅中学开设了“机器人企业课程”。各行各业专家的指导令参加课程的学生获益匪浅。
(九)给予足够的财政保障
新加坡投入专项经费以资助学校落实“少教多学”。以教育部长尚达曼在任期间为例,从2007年开始的3年里,每年拨款2.5亿元,为教师调整待遇、提升专业水平;2008年拨款3.8亿元,推出“教师专业与个人发展配套2.0提升版”。2008年教育部新批准100所学校的“少教多学”计划书,并拨款159万元资助学校。
三、“少教多学”教育理念及其实施给我们的启示
(一)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少教多学”从“少教”出发,建立新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制体系及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它的精髓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活动达到“多学”,除必要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创意与企业精神,积极建构学生完满的可能生活,不断提升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少教多学”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共识,就在于它所触及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因此,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更深层次、更理性地审视教育所追求的最本质内涵,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办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设计的、高度尊重学生的教育。
(二)教育改革离不开系统思考与整体谋划
系统思考是将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思考,整体把握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角度审视系统中的要素并加以协调处理。为了落实“少教多学”,新加坡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与措施,从课程、教材、教学、作业、考试、评估、教师、财政等教育改革所涉及的各方面,给予学校和教师大力支持。正是系统思考涉及到的上述各种问题,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整体谋划,“少教多学”才得以成功运行。我国是教育大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如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的调整、评估方式的改变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专业的提升、班容量的减少再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以及政府财政支持和家长、企业、社区的支持等等,更需要系统思考和整体谋划,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的发生,从而使改革稳步高效推进。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教学最优化——即用最适当的教学时间,通过科学的方法策略,赢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活动承载的特定任务。从“少教多学”本质来看,“少教”不是“不教”,不是降低基本的学习要求,而是使学生既构建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好深度学习的能力,又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其它方面的素质,提高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因此,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需要学校和教师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便能节约相应的时间使学生有机会去学习“许多生活上的事务”。
(四)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
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教师的思想、行为对于将课程政策转化为课程实践有着强有力的影响。为落实“少教多学”,新加坡分别为新聘教师、资深教师、部门主管等提供专业发展课程,使他们能在各自的领域里学习所需的技能。此外,还有针对性地实施“卓越专业培训”、“教师实习计划”以及“海外培训计划”。这些措施都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使少教多学成为可能。这启示我们教师培训必须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
在我国,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首先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前瞻性地构筑“厚基础、高素质、强实践”的教师培养平台,统整课程内容,奠定未来教师的专业素质。其次要求教育行政部门提高在职教师岗位培训的适切性,从课程与教学实际出发完善现代教育所需的教师的专业素质。再次要求教研部门和学校组织开展好校本研修活动,为教师铺设快速、便捷、高效的专业成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