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夸人的词语范文

夸人的词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夸人的词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夸人的词语

第1篇:夸人的词语范文

一、关于新的知识观与教育观

(一)知识观

从知识经济的角度通常把知识分为两类:

1.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指可以用语言、文字或图形等有形体的东西进行系统化处理和传播的各种传统和知识。这一类知识可以用机进行编码和加工处理,因而也称为“可编码的知识”。如人的发明创造,可以写成方案或制成图纸,取得专利权;人的头脑中的创意可以写成论文、著作,取得版权。它们都是深藏于人的头脑中的知识的外现而物化为具有一定实体性的“无形资产”。

2.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指深藏于人的头脑内部,属于经验、诀窍、灵感、创意等的那一部分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难以量化的知识。这一部分知识不可能用计算机进行编码和加工处理,因而称为“不可编码的知识”(non-codified knowledge)。它们是人类知识中的精华,是最有活力的部分。通过有效途径把它们尽量“释放”出来,就可成为知识经济向前发展的无穷创造力的源泉。

(二)教育观

1.教育的根本目的。知识是人类思维的结晶,创造性知识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因此,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要求相应地更新教育观念。在知识经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的主体,促使他们自主地、能动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精神。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能自主地、能动地学习,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教育过程中还要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这意味着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性,正确建立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关系。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曾提到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但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后,要赋予它们新的内涵。

(1)传道:应该包括德、智两个方面,教师应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在怎样做人、做学问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并把“为人”放在“为学”之上。根据这一要求,教师也可以分为两类:“学有本源者,经师也;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人师”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是其“传道”的力量之源。

(2)授业:在新的条件下,已有的可编码的知识使学生可以自己通过电脑进行学习。这一类知识的传授,不再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怎样做学问,特别要传授正确的学习,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因为授之以“鱼”,现成的鱼,总是有限的;而授之以“渔”(捕鱼的方法),则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3)解惑:师生共同探讨在做人、做学问方面遇到的疑难,借以扩大视野、活跃思路、启发灵感,力求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放在第一位,笼统地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对的。而且教师能不能发挥主导作用,还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堪为“人师”者相互切磋,则有可能收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

2.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过去认为教学、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中心。其实,教学也要以科研为基础,成功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卓越的科研基础上。大家知道“深入浅出”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但如果没有对有关论题进行科研积累,在教学表达上是既不能做到“深入”,也不可能做到“浅出”的。在这里,“深入”(对客观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刻认识)是“浅出”(挥洒自如、举重若轻)的基础,“浅出”是“深入”的外在表现,绝不是简单的口才好不好的技术性问题。

实现教育为社会实践服务,教学和科研都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走出书斋,同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正如宋代大学者朱熹所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学校教育与终生教育相结合。俗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习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学校教育,即使是硕士、博士的培养,也只是为终生教育打基础。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每个人要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形势,都必须不断超越自我,从终生教育中实现持续的自我完善。走出学校以后的终生教育,其特点是:学用结合,在用中学,在学中用。这将有助于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化。这也正如南宋大诗人陆游所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应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总的说来,要从“专业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也就是要从“硬人才”的培养向“软人才”的培养转变。“软人才”往往具有既能高瞻远瞩、胸怀全局,又能向深处探索、脚踏实地的优势。因而他们问题、问题就不会就事论事,停留在程序性、技术性层面,而会提高到思想、和战略的层面,灵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要有效地培养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必须提高对人才素质的认识。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知识、智力、素质和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形成智力、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智力、素质和能力。智力是知识的活化,是能用来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只有已经活化的知识,才能表现为智力,没有经过活化即食而不化的知识,只是死知识,是不可能表现为智力的。素质是智力的升华,即智力渗透入人的内心世界得以进一步升华,才能转化为可持续起作用的素质。而能力则是素质在一定实践条件下的外显(外在表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质、素质、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具体表现为:思维的精确性和缜密性;工作方式的科学性、有序性;对内外环境变化反应的灵敏性;独立工作能力和相互协作精神;稳定的心态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等。以上种种表现,有些是属于人“智商”方面的因素,更多是属于“情商”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在“智商”上往往差异不大,而终生能取得的成就的大小,却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情商”方面的因素。据美国学者对有成就的人士进行跟踪调查的结果表明:决定成功的要素中,“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而“情商”却占到80%。由此可见,对人才素质的培养,不仅应关注“智商”方面的因素,还应更多地关注“情商”方面的因素,才能为他们终生的建功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其次,必须充分认识提高人才的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格、气质及修养,它们同“情商”方面的因素有着更多的直接联系。人文素质的培养,要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入手。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成果),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促使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使他们具备应有的人文精神。人类正在迈向更高层次的文明,这一文明不仅表现在物质上,而且表现在文化与伦理道德上。未来世界各国的较量,不仅是物质实力的较量,更是人文精神的较量。优秀的民族,必须有优秀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做底蕴。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在21世纪能否再造辉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民族人文精神的发扬和人文素质的提高。②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古往今来,许多在各个重要领域(包括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师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成就,也是以“综合素质”取胜的成就!这样的大师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恢宏气势!而这种气势,是那些只在自己一个狭小的专业领域里具有“一孔之见”的专业性人才绝对不可能有的。这正是高层次的综合素质型人才比一般专业型人才具有无比优势的鲜明体现。

最后,要深刻认识综合素质是创新能力之源。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能以“已知”为起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推陈出新,提出新理论、新学说,创造新成果的能力。在社会科学领域,一种新理论、新学说的创立,往往能引发社会秩序的巨大变革;在自然科学领域,重大的创新成果往往会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飞跃。一个民族的发展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长盛不衰的创新能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怎样的人才能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呢?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只有那些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哲学思考,善于综合运用科学思维和形象与灵感思维,同时又对社会负有强烈的责任感并具有坚忍不拔为真理而献身精神的人,才能百折不挠地从大处着眼,往深处探索,不断超越现有水平,作出原生性的发现,进行理论上的创新,从而保持持续的创造活力。这显然不是那些只有“一得之识”、“一孔之见”的专业性人士能做到的。“综合素质”是创新能力之源,即基于此。

三、吸取教训,迎接知识新的到来

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智力资本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分子理应成为全社会的中坚。适应这一历史的大趋势,应深刻吸取历史教训,破“官本位”,立“人才本位”,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为此,就必须正确处术与的关系,实行“学术无禁区,行政不干预”的方针。与此相适应,知识分子本身也应自觉地走向市场,冲破学术依附于政治的历史传统,走独立自主、奋发有为的道路。如果依然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把“从政”作为“为学”的最高目的,就势必要同知识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大潮流背道而驰了③。

【注释】

①葛见纲.1999.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新课题.人民政协报.04-20

第2篇:夸人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创设 激发 体验 文本之美

语文教材是活的,是美的,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文中生动隽永的语言、清晰优美的画面、高大丰满的艺术形象总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一次又一次的碰撞。语文课堂是母语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课堂上应充分挖掘这些美,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引导学生感悟美,在审美的轻松愉悦中,获得形象的感染、情感的体验、智慧的启迪。

一、欣赏形象,让学生感知美

美学家蒋孔阳说:"一个人在生活中发现不了乐趣,生活对于这个人来说就没有意义。"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逼真的画面、极具渲染作用的音乐旋律、声情并茂的角色扮演或实物演示,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无不激发学生感知美的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潜下心来研读文本,触摸、品味、感悟语言,同时要引导学生也去发现这样的乐趣,激发学生感知美的欲望,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就会收到较好的审美效果。教学《秋天的雨》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走进乡村、田野,果园,去欣赏真实的形象,去观察、感受秋天。当学生回到课堂后,先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自己所感知到的那个实实在在的秋天,"五彩缤纷"、"丰收"等词语,也就喷薄而出了。这样就可以顺水推舟了,"那么,你在哪儿找到了秋天的五彩缤纷,你又在哪儿看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接着,教师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文中的美丽景色,在美妙的音乐中,以情助读。学生在多种形式、分层次的反复朗读中,自然而然地领略到五彩缤纷的色彩美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美,体会到秋天的美丽和对秋雨的喜爱之情。在形象背景和有声语言的驱动下,学生完全沉浸在动人的秋景图中,仿佛身临其境,都情不自禁地为秋天的丰收而赞,为秋天的欢乐而赞,更为秋天的五彩缤纷而赞。

二、品味词句,让学生体验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文本世界是个美丽的情感世界,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标点、一个读音无不渗透着美,展示着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这些词句,反复推敲,在品味中沐浴祖国灿烂文化的阳光。教学《画家和牧童》第三、四自然段,可以这样来引领、点拨:

师:面对这幅斗牛图,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师:商人称赞道--

生:"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师:教书先生赞扬道--

生:"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师:在这三句话中,各有一个词语表示了相同的意思,是什么?

生:是夸赞、称赞,赞扬。

师:好眼力!这三个词儿都表示夸奖、表扬的意思。这三个近义词都是夸赞戴嵩画得好!你看,我们的汉字多么有趣,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三个词语来表达,用在课文里也不显得重复,都表示人们对戴嵩的敬佩,你还有这样表示夸赞的词吗?

生:夸奖、赞美、赞叹------

师:好!如果你也在场,你能自己夸夸戴嵩吗?可以用这些词,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生1:戴嵩,你的《斗牛图》真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啊!

生2: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简直是栩栩如生!------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像商人这样在夸,教书先生在夸,你也在夸,他也在夸,这就叫做--

生:纷纷夸赞。

小结:看来,祖国的语言文字真的非常奇妙,一个字,一个词,蕴含的都是无穷的魅力。希望同学们能在瑰丽的语文世界里,感受到更多的爱与情趣!

三、动情朗读,让学生理解美

《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那么,课堂上,教师组织教学中就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让课文中美好的形象对学生产生影响,引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入境动情地美读课文,使读者的角色转化为言语的角色,驱遣自己的思维来理解美。"情自口中来,情自口中出。"教师可先进行"美读"示范,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听觉和思维,使文中的人物、情形跃然纸上。然后,再进行动情朗读,学生必然能充分理解文中所蕴涵的美。如《草原》一课,老舍先生对草原的描写,语言优美,如诗歌一般动人,使人感受到草原风光如此美丽。教学中教师先运用绘声绘色的美读,向学生传达语言丰富的美感和内在的神韵,展示生动的画面、美妙的旋律,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陶冶,获得朗读艺术美的享受。在如此迷人的艺术感召之下,学生都来到了美丽的草原上,都不由自主地捧起了书,通过自己的朗读,美自然流露心间。

四、放飞想象,让学生创造美

第3篇:夸人的词语范文

一、以鼓励的方式让学生走进课外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由地选择注音读物,每读完一本书,教师就指导孩子共同填好“天天阅读卡”,填满一张卡后,老师就在卡上盖上一朵大大的红花,并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这种激励的方式,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让他们的心灵向课外阅读抵达。

让学生讲故事是激励学生的另一种有效的方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给他们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或者播放一段成语故事、一段卡通片。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接着,老师就抓住有利时机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相关内容的文章。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因此,教师要重视“故事迁移”,这种“故事迁移”的方法是一种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有效途径,可以启迪学生的探索精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广泛地阅读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写的视野。以课文为例子,把学生的目光从课内引向课外,可以为学生提供参照和比较。例如在教学《狐狸和葡萄》之后,适时引导孩子阅读《克雷洛夫寓言》等经典的寓言,然后让学生试着找找寓言当中写到狐狸的篇目,试着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让他们学着走上讲台讲故事。这样也推动了学生作文时语言能力的协同发展。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都是儿童的天性,教师以这种方式将故事里的营养输送给了学生。

二、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作文

小学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有时候写不出东西,只是缺少了那份体验,缺少了那份真切的情感。例如,教师在布置《我的家》这篇作文时,可以组织这样一个活动。开启“一对一”的交互活动,通过抽签配对的模式,让学生寄宿到他们同学家,体验一下别人的家。“独在异家为异客”。群里变得热闹与温暖,有同学的悄悄话,有同学爸妈的只言片语,有同学的小惊喜、小礼物。这场精神之旅抵达他们心灵的方式。当点评作文时,学生竟有小小感动:因为在写自己家时,那份自豪,那份珍惜拥有,那份懂得感恩,又何须再说教。情感的铺垫,不仅仅为了习作而习作,而是情之深,意之切,不得不说,让语文学习更真实性。儿童内心有着天生的表达欲望,教师是火把,要以儿童喜欢的方式去点燃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心灵之火。

三、以情境的方式学生感悟词汇

当语文变成枯燥单调的读写,学生当然不会喜欢。这样教出来的词语,脱离了语境,学生也不会在作文中正确使用。如果让词语教学变成师生之间的对话,那么进入学生头脑的词语会带有画面感,会变成他的词汇。例如教师在《咏华山》这一课呈现“情不自禁”这个词语的时候,可以创设下面这样的对话。教师首先出示古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向云低。老师问学生,这首诗会读吗,谁来读。学生读完后,老师评价道,字字正确,句句连贯,读得好!还有谁再来读。学生读完,老师继续点评,正确、熟练还很有节奏呢,还想读吗?于是学生不约而同地朗读起来。读完,老师问,小寇准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几岁呀?学生自由发言,七岁。老师脸带疑惑,先生又是怎样称赞寇准的呢?谁能学着先生的样子,来夸一夸他。一个学生自告奋勇地示范者,边读边翘起了大拇指。老师描述着学生刚才的动作,大家看,他读的时候,忍不住要摇摇头。这就叫――情不自禁。(出示词卡:情不自禁,并指名读、齐读)整个教学过程水到渠成。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小学阶段是形成道德观念的阶段,是形成同情心以及学会理解他人观点的阶段。大多数学生对有些词语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因为他们暂时还没有足够阅历去理解复杂的词汇背后的含义。这种情境教学的方式,在不紧不慢的教学中给学生作文带来了丰富的有质感的词汇。

第4篇:夸人的词语范文

1、我会写漂亮的字。(16分)

ní nìng sǔn yá chuán rǎn fēn fāng

qīnɡ cuì huán rào zhì  huì jiāo ào

2、照样子,填一填。(8分)

大大小小 一( 把 )小刀 晶莹的(露珠) 强( 弱 )

一珍珠 长长的 穷

一水塔 温暖的 外

3、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组词。(12分)

口____ 木 ____ 钅____

饣____ 石 ____ 火 ____

4、把词语填完整。(8分)

倒置 题做

勤学 光色

5、我会填词。(4分)

产生 发生 果然 居然

(1)、小猫在我们家生活了两年,我跟它了浓浓的感情。

无论什么事情,爸爸总会和我在一起。

(2)、列宁跟着蜜蜂找到了养蜂人的家。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没有想到,我能得到一等奖。

6、你能给下面的词语宝宝分家吗?(12分)

杨树 纸扇 蚂蚁 荷花 铁锅 青蛙

雨伞 小狗 梨树 菜刀 乌龟

①动物:

②植物:

③用具:

二、句子

1、我能把词语连成一句话,并加上标点符号。(4分)

(1)学校 美丽的 我们的 一座 像 花园

——————————————————————————

(2)树上 叫 小鸟  不停地 在 一只

——————————————————————————

2、把句子补充完整。(11分)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疑 。

(3)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4)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是个聪明的孩子。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有一天,伯父笑着拿出一包礼物并把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 “这礼物是给你的,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也不能把竹竿横(héng)下来。”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sháo),眼珠一转,只见他举着竹竿走 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便轻而易举地拿到了那件礼物。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 多音字组词。(6分)

zhǎng( ) zhē zhuǎn( )

长 着 转

cháng( ) zháo( ) zhuàn( )

2、 根据下面的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写在括号里。(4分)

(1) 形容事情容易做。

(2) 表示非常吃惊的样子。

3、 伯父夸徐文长聪明是因为: (2分)

(1) 伯父喜欢徐文长

(2 )徐文长爱动脑筋,按伯父的要求拿到了礼物。

4、给文章加上合适的题目: (2分)

第5篇:夸人的词语范文

孟楠上幼儿园那会,某天捡到一块钱交给警察叔叔,刘婶逢人便夸自己的儿子拾金不昧。回到家,刘婶又跟儿子强调下次捡到钱要么交给老师,要么交给警察,鼓励他多行善心,做人见人爱的完美宝贝。孟楠被夸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但他很高兴,围着妈妈又蹦又跳的。

二年级的时候,孟楠又捡到十块钱告诉刘婶。他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和兴奋等着母亲夸奖。果然,刘婶又一次满足了儿子,表扬他善良,说一般孩子绝对会见财忘形,怎么也不可能交公啊。孟楠听完得意地笑了。

没多久,孟楠捡到一千块钱上交老师。这笔大数目受到老师的重视,在夸奖和表扬的同时也致电刘婶,把孟楠屡次拾金不昧的行为跟刘婶通报后并试探性地询问:“这些钱真是孟楠捡的吗?”刘婶恼怒地驳斥老师:“怎么不是?做好事也有假?”之后她还向媒体爆料自己的儿子捡重金上交的事迹。

小城电视台迅速赶来采访孟楠,夸他精神高贵,具备现代小孩身上没有的动人品质。遇上这么大阵势的捧夸,孟楠却吓哭了,他说一千块钱不是他捡的,是从家里抽屉偷拿的,只为获得老师和家长的夸奖。他已经对那份认可和赞扬上瘾。

刘婶问儿子:“你想被夸我理解,但你也别用偷钱来装拾金不昧吧?这是坏孩子才干的事。”孟楠却漠然地翻个白眼,不屑地回击母亲“太虚伪”。

夸奖是一勺糖,孩子会觉得很甜很舒服,但它只是一种调味品,不是人生的全部营养。如果给孩子吃太多糖,他所做的事情都将以吃糖为目的。到时候,批评不行,表扬也不行,正如刘婶现在面对儿子已感到束手无策。

晓文放学一进家门,脸就阴沉沉的,还没等爸爸问为什么,两行泪珠先淌了下来,接着便号啕大哭。

“你怎么啦?”文爸连忙问。“今天我不够聪明,画画时把小猪的鼻子画歪了,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笑话我。爸爸,你不是常夸我聪明吗?为什么今天我不聪明了呢?”

文爸一时哑口无言。儿子连这么一点小挫折都受不了,他这个做父亲的难道没有责任?他平时对晓文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夸他真聪明! 也许正是这种过于频繁的称赞,反而助长了孩子自我感觉良好,久而久之,造成了儿子只喜欢赞美之词,而受不了一点逆耳之言。

没准日后渐渐地晓文一天听不到表扬就心神不定,也可能看不到父母赞许的目光就什么都不想干;或者无论他干什么事,哪怕将来骂人犯错、打架斗殴,还妄图听到赞扬声,多么恐怖。

其实如果文爸在日常生活里对儿子的赞扬式教育中刻意减少“你真聪明”的频率,适时适度地夸他:“你真努力!好样的!成功了!”当他遇到小挫折时,顺便提醒:“再努力一下,你就会成功的。” 那么,即使被别人嘲笑笨,小家伙应该也不哭鼻子了,他会认为是他还不够努力,而且会加倍努力达到成功。

仔细想想,对孩子的夸奖还真是大有学问。那些被称赞为聪明的孩子往往会注重最后的结果,一旦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极易自暴自弃。而那些被夸奖努力和刻苦的孩子,则更富有持久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看来,以后再夸奖孩子时,我们有必要用“努力”来取代“聪明”了。另外,也要分场合和情形,什么都夸只是糟糕的放任骄纵而忽略是非对错。

文爸的表姐也有类似烦恼。表姐年近不惑,已上初中的女儿大眼睛长睫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两口子打心眼里为有这么一个女儿感到开心,经常夸女儿漂亮又聪明。但是自从女儿转入新学校,烦恼来了,女儿开始学习不用心,还经常撒谎骗老师,和同学关系也不好。她妈妈纳闷,怎么一直让自己骄傲的女儿变成了一个问题孩子?却不知自己大小事都夸,早在女儿眼里失去信服力,她认为不用费力也能得到表扬,何必再学习用心、认真求取?

沈琼是一个标准的马大哈,每次出外走一圈,就会将身外之物布施出去。因此,伴在她身旁的人,往往都会自动担任起拾遗的工作,即便连她小小年纪的儿子都不例外。

“妈妈,你的外套。”“妈妈,你忘带手机了。”“妈妈,钥匙还在门上!”

一次儿子跟沈琼逛公园,回家途中在出租车上睡着了。被叫醒下车时,儿子忘了提醒沈琼拿伞,结果在得知她将伞“送”给司机叔叔时,儿子气得大哭:“我们家的伞都是这样,被你忘来忘去全给丢光了!”

虽然又丢掉伞是很不应该,但沈琼却觉得儿子的脾气发得莫名其妙,便在次日送他去上学时,唠叨给儿子的班主任听。班主任问:“你是不是夸赞过孩子提醒你不要忘东西的行为?”“是啊,老师不是说当孩子有好的行为表现时,父母要夸赞吗?”“你是怎么夸他的?”沈琼表示她会说:“儿子你简直成了妈妈的好脑子,让妈妈不再忘记东西!”“怪不得他得知你忘记拿伞时,会有那样激烈的反应。”因为孩子在被称赞为妈妈的好脑子后,就自觉有了责任,那番指责妈妈的话,其实是在自责疏忽职守。

赞美的出发点本是为了激发儿子的荣誉感,提升他的自信心,想让他能表现得更好,却未料到因用词不当,让受赞美的儿子有了压力。看来,不只有狂风暴雨式的吵骂才会给孩子造成压力,无处不在的夸奖未必没有副作用。

所以,即便偶尔夸奖,我们也要采取描述式的,不是用棒、优秀、聪明这类词语概括。比如,一个5岁的孩子从幼儿园拿回一张纸,上面是些铅笔涂鸦,放在爸爸面前,问:“爸爸,我画得好吗?”爸爸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太好了!”孩子问:“怎么好了?”爸爸说:“怎么好?多美啊!太漂亮了!”而此时孩子却说:“你根本不喜欢。”

为什么爸爸越是毫不吝惜地表达自己的赞赏,孩子越不领情?

看看另外一对父子间的交流吧。当孩子问爸爸:“爸爸,我画得好吗?”爸爸说:“哦,你画了一个圈,一个弧,又一个圈……一个点,两个点,点点点……一条线、两条线,好多线!”“嗯。”孩子频频点头。爸爸问:“你怎么会想到要画这些?”孩子想了一会儿,说:“因为我是个艺术家!”

第6篇:夸人的词语范文

哈,哈!黄老师夸我的作文写得越来越棒,我高兴极了。

原来我的作文一落千丈,不管那个救我,只有一个字“死”,我的作文按这样下去,那我回家老爸老妈不要骂死我呀!最终有一天,我们班的黄老师救了我一条小命,他教我写作的方法:叫我写作时不要废话一堆,要语句通顺,要多用一些四个字的词语,还要运用一些夸张.比喻。拟人的句子,这样的作文才叫好作文。

我听了黄老师的话,按他的意思写出了好的作文,我的作文写好后虽然不是老师想象的那么好,但是我可以用点好词好句和夸张句,老师说过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我明白老师的话,我自己先修改一下,如果查不出来,请老师帮我修改,等老师改好发下来后,我马上看看老师给我修改的怎么样,可是等我一看老师没有修改,只是在后面写了:内容丰富,很细致比较具体,好。我看了高兴得不得了,上课了老师叫我把今天写的那篇作文填到方格纸上,填好了就给他看,而且方格纸上面不能写错一个字,不让就要重写,我连续用了四张方格纸,到了第五张的时候我才把作文填好,在我填作文的时候。我看见方格纸上面写着“小学生放胆”作文杯大赛,我见了高兴极了,我的作文竟然可以参加作文大赛,作文万岁,作文万岁,老天爷总算开眼了。

原本我的作文是那样的失败,可是看看今天的我竟然可以参加作文大赛,真是癞蛤蟆迟到了天鹅肉??爽,我以后要继续努力,让我的亲人和朋友刮目相看。

第7篇:夸人的词语范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14分)

1.

(4分)按意思写词语。

①指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________

②喧哗热闹。________

③训诫、斥责。________

④用严厉的言语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罪行。________

2.

(6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漂亮—________  聪明—________  密切—________  可恶—________  隆重—________  方便—________

3.

(6分)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________一________就________。

②你________吗?

③天上有________。

④原来花儿都在________。

4.

(10分)查字典填空。

(1)“驱”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挽”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5.

(4分)选择:

玲珑的________

A夏夜

闪闪发光的________

B日光

晴朗的________

C小眼睛

强烈的________

D小面孔

6.

(2分)选词填空。

奢望

奢侈

①刘翔刚练跨栏时,不敢________能亲眼看到约翰逊。②他的生活非常________。

7.

(3分)按照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zhāo

xiá

shǎn

yào

sh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

(5分)填空

《老师,您好!》赞美了教师事业的________,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________的思想感情。诗中“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和“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两句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诗歌把老师比作春蚕,我想把老师比作________。

9.

(8分)形近字组词。

衷________ 桶________ 偏________ 侵________

哀________ 涌________ 编________ 浸________

10.

(2分)读课文《老师,您好!》,补充句子

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________!

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________!

11.

(2分)读《老师,您好!》,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________;

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________茁壮的新苗。

12.

(5分)读下面的句子,给它换个个说法,意思不变。

①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②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13.

(4分)给带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浸透(jīn

jìn)________   塑造(sù

suò)________

衷心(zhōnɡ

zōnɡ)________ 编织(bīn

biān)________

14.

(9分)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

________今中________  情不自________  地________天________  ________壮成长

①在老师的辛勤培养下,我们________,不断进步。

②暑假里,我阅读了________的名著,大开眼界。

③狐狸见乌鸦叼着一片肉,________地流下口水。

15.

(5分)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例: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①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②这里的一草一木哪一样不浸透着园林工人的心血和汗水!

16.

(6分)读《老师,您好!》,填空

用________和________把人才塑造,让________和________在心灵闪耀。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笔尖飞舞,那是________;笑语盈盈,那是________。

17.

(3分)读课文《老师,您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茁壮

衷心

幸福

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________的新苗。

每当看到鲜花在________地开放,

我就情不自禁地________祝愿:老师,您好!

18.

(6分)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崇________    项________  编________

综________    顶________  偏________

19.

(5分)读《老师,您好!》,回答问题:

诗句中把教师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把学生比作________,“春晖”、“朝霞”指________ ________。

20.

(4分)选择正确的的读音

衷(zōng

zhōng)心

________     塑(sù

shù)造________

笑语盈盈(yín

yíng)

________    浸(jìng

jìn)透________

21.

(5分)读下面的诗句,理解关键的字词,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①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②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22.

(4分)读《老师,您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老师,您好!”在文中出现了________次,是文章的中心句,这样反复吟唱,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________之情。

②“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甘露”指________,

“茁壮的新苗”是指________。

23.

(6分)写出下列节日所在的时间。

元旦在公历________  端午节在农历________

劳动节在公历________

中秋节在农历________ 教师节在公历________  重阳节在农历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5分)

24.

(15分)读《老师,您好!》,完成下列问题​

(1)下面的句子按原文内容补充完整。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①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②

(2)把第一句话换个说法写下来,意思不变。

(3)用“哪……不……”造句。

25.

(10分)一张未答完的考卷

清晨,我向学校走去,心里一个劲地翻腾着昨天老师讲的话:“我们一定要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我暗暗下定决心:从今天起,我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路上,我再一次默诵着“再见”“谢谢”“对不起”……“老师,您早!”忽然一声清脆的童音打断了我的思路。我猛抬头原来是一个低年级的小朋友向张老师打招呼,我怪自己只顾想心思,连老师都未发觉。

我该怎么办呢?背诵半天,需要时竟这样口笨舌拙,我鼓起勇气跑到张老师面前说了声:“张老师,您好!”听张老师夸我,我心里乐滋滋的,便向他表示了自己的决心。“好,我考考你。”我和张老师并排走着,他问我“如果你防碍了别人的工作或学习,如何道歉?”我接口说:“赶快说声‘对不起’”“有人无意碰了你,并已经向你赔礼道歉,你该怎样?”“如果有人无意碰了我,我就应该宽宏大量说‘没关系’”。张老师见我对答如流,便鼓励我说: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背会这些词句是远远不够的,好比人走路刚刚抬起脚,漫长的路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要言行一致!”“是!”我满有信心的答道。

我兴冲冲的走进教室。心想,可不要像以前一样在教室里乱窜乱叫了。我打开语文书准备预习功课。这时,刘明凑近我低声说:“小伟,请你帮我解释这个词语。”我俩研究了一会儿,他的疑难问题解决了,便说:“麻烦你了!”“哪里话,别客气!”我急忙回答。

当我美滋滋地回味着刚才的文明对话时,张老师的话又一次回响在我耳畔:“……这好比走路,刚刚抬起脚……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下去……”是啊,我想要使自己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今天的行动只不过是走路才刚抬起了脚,还要坚持下去,在我面前放着的,是一张未答完的考卷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宽宏大量

②对答如流

(2)概括各段段意。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14分)

1-1、

2-1、

3-1、

4-1、

4-2、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5分)

24-1、

24-2、

24-3、

第8篇:夸人的词语范文

在这个没有什么值得珍藏的时代里,少年纯真的生活和情感也许是最最值得回味和珍藏的。

——摘自《男生贾里》

最近拿出了毕业时与班长交换的《男生贾里全传》,至今上面仍留有他眉清目秀的正楷字,像是不经意间刻画出他的样子,叫我去想念,去细细研磨过去一起读书的日子。好像真的是一下子重返了人间,看到那些同我一道行走的风景,至今依然是堤岸几疏杨柳,四季变更中又吹来一袭袭春风。

我也不得不承认我已经是中学生了,一切就从那年夏天我勇敢地将作文本上的“小学六年级”改作了“初中一年级”。而现在,时间是捧在手里的水,无论握紧还是松开,都会流走,我又要初二了。也许是该感叹“春花秋月何时了”还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呢?

或许我一直知道只会感叹时光流逝的人是不会与时俱进的,但可惜我自信地说自己能够自拔。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过,朋友们往往都砸来一句句“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自恋了呀”或者“有这么夸自己的嘛”。

有一次排练舞蹈跟班长闹了气儿,后来在网上跟他道歉,他夸我说“真不愧是庄静啊!”那时学识浅薄的我认为“庄静”是个词语,还真是傻愣愣的去百度百科里查找了一下那究竟是什么东西,未果。得了个竹篮打水。也许所谓的“庄静”就是“安静”啦“讨人喜欢”啦之类的近义词,我听了后心里还乐滋滋的。当然事情不会就这样就结束了,去年我生日那天,我按照他说的那样,“自己过生日最开心啊,干嘛去请别人”傻乎乎地在家里呆着。上上网,看看朋友们发来的短信祝福。但我知道我做了件十分有意义的事——看那本厚厚的书。没想到我一眼就看到了目录里面的《书友庄静》,嘴巴慢慢咧开,洁白的牙齿在流动的空气中显得更耀眼。

——“庄静,请接受一个男生真诚的祝福。”贾里局促不安地说,“祝你心想事成。”

——顷刻间,庄静眼里亮亮地闪烁着光芒,不由笑起来,说:“今天是什么日子?”当然,她并不知一个男生的内心起伏和幕后曲折故事。那将是一个永远封存的绝密!不过,贾里心里荡漾着由衷的自豪:眼前这几秒钟,那位不凡女生庄静眼里的会意、欣喜是因为他而发出的。

——依然是摘自那本书

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欣慰,主要是因为原来他觉得那时在班里我学习比他好啊!但又为不久之前的“庄静”事而纠结做无力的忏悔。

以上只是那些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有时候想要真正学会去摒弃那些愚蠢的比喻,直截了当进入生活所给予的真正内涵。当然我还是欣然地接受时间所带来的改变,尽管会想不通有些人的大脑为什么会是另一种脱离实际的离奇,但至少我也明白那给了他想象力的延伸无尽。

但到现在我仍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我还是和其他小孩子一样,喜欢看动漫。他们会说我幼稚,但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呢?就像是多啦A梦最后的结局一样:大雄醒来发现所谓的机器猫是无稽之谈,只是因为自己住院了了八年,记忆一直停留在昨天。这样的故事,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也就是真实的社会,不一样是那么感人么。而我一直喜欢的是宫崎骏的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也是那样给了我太多的感动,苏菲到最后拯救了哈尔,于是一起幸福的生活着……也许是自己过于沉溺在这些所谓的爱恨情仇,故事有美好的,有残缺的,可仔细想想这又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可还是会固执地去跟朋友们一起扯谈,评论哪些哪些人物的帅气——最终都会成为仰头大笑的回忆。

——后来的故事。

第9篇:夸人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仿写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小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越来越多的老师更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读写结合讲究的是“读”与“写”的互相迁移,同步发展。

仿写、续写、改写、编写等都是写的内涵,都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写”进行训练。然而各种“写”与“读”相结合后对学生习作水平的促进作用却不一样。小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又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模仿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写作理论告诉我们,所谓仿写,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仿写能降低他们写作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找准仿写点,巧用仿写策略,能有效地促进读写结合。

一、在典型词语处仿写

词语积累、运用是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典型词语的构成形式,根据学段的不同进行引导、仿写。

陈敏老师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泉水》一课时,引导学生读好描写泉水多的词语“很多很多”,并比较“很多”与“很多很多”的区别后,准确抓住仿写点,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

师:嗯,重叠的词语更有威力。你能用“很?摇 ?摇很?摇 ?摇”这样的词语说说现在你看的情景,或者表达一下你的心情吗?

生(略)

师:用“很?摇 ?摇很?摇 ?摇”这样的词语夸夸咱们班的同学。

生(略)

师:夸得这么起劲,被夸的同学高兴得脸上都开出花朵了!来,同桌之间互相夸夸,记得用上“很?摇 ?摇很?摇 ?摇”这样的叠词。

教师抓住仿写点,从“泉水的特点”迁移到“现场的情景”“同学的优点”,体会重叠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有效地培养语感,有力地促进消极词汇向积极词汇转化,让学生充分地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语言实践中发展语言。

二、在典型句式处仿写

典型的句式常常能表达独有的情感内容,它很好地将形式和内容统一起来。这样的句式就是读写结合要重点仿写的内容。沈玉芬老师在执教《鹬蚌相争》一课时,这样教学――

师:你看,他们连说的话都一样傻(出示鹬和蚌的对话),有什么发现吗?

生:他们的对话都用了“今天不……明天不……就会……”

师:这个句式告诉你:这样的行为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都有威胁或警告别人的意味。那好!聪明的同学们,谁能写上两三句话,就能让他们停止争斗?用上这个句式“今天不……明天不……就会……”

(生写话)

师:谁来劝告他们?

这个句式的特点是:用连续性的行为推断出一个确定的可怕后果,以此让人警醒,达到规劝的目的。学生仿写的语句不仅仅是对寓意的领会,更是言语能力的提高。

三、在典型段落处仿写

课文里有些段落或在表达的顺序上鲜明,或在表达的语言上独特,或在表达方式上特别。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表达形式,在阅读中学习运用语言,就能有效实现读写结合。孟丽君老师在执教《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这样教学――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第五自然段,完成表格,总结出:只要生活在威尼斯的人都离不开小艇,小艇的作用与人的关系太密切。作者不可能一一写出来,只列举出四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人物不同,地点不同,做的事件也不同。作者在第六自然段用大量笔墨详细描写威尼斯夜晚的静,这一详细描写跟第五段四个动态描写的例子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四例一详”“动静结合”的写法更突出了小艇与威尼斯城的关系。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这一表达上的特点,然后运用四例一详、动静结合的方法写一处景物。学生在仿写中运用这一表达方法,提高了表达能力。

四、运用说明方法进行仿写

特级教师高林生在《为语文插上奋飞的翅膀》一文中强调:“仿写是读写结合最基本的形式。通过模仿这一活动,就能使阅读和写作很好地结合起来。”郭荣老师在执教《布达拉宫》一课时,开课伊始就提出明确的要求。

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第一次来南京,好多老师和我一样,也是第一次踏上六朝古都。我们准备今天去浏览一番,作为南京的小主人,你是不是可以向我们推荐一下南京的风景名胜呢?

生纷纷介绍(略)。

师:我知道了,南京真是一个有着众多旅游胜地的地方。但是你们刚才介绍的这些对我们这些外地人来说只是一个名字,那如果想让这些旅游景点在我们的头脑当中丰满起来,那还需要进行详细而具体的介绍,怎样使你们的介绍既能说明景物的特点,又能吸引我们?今天我就通过一个例子,学习一些方法。这个例子就是刚才同学们读过的课文。

这样设计,立足读写结合,直截了当地提出这节课学习的重点,使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方式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展开。

五、在谋篇布局处进行仿写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熟读文章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基本脉络、结构布局、思想内容,并从中得到思想的熏陶和心灵的启迪,增强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比如《白鹅》这篇课文,是按照“总分”的顺序写的,条理很清晰,是学生仿写的典范。学完课文后可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续写,描写自己熟悉喜欢的动物。了解总分这种写作方法之后,继续扩展练写其他文章,写人、写景和状物的文章,学生有法可依,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参考文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