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产品理论范文

公共产品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产品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产品理论

第1篇:公共产品理论范文

1.公共产品理论与农村公共产品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依据与意义

2.1 为什么要为农村农民提供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2.2 农村公共产品的作用

3.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分析

为农民提供有保障的、城乡统一的公共产品已经是不容置疑的共识了。要达到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就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要弄清楚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特点、支付能力和需求状况。离开了对公共产品需求的考察,则无法确定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点。无视农民需求,既浪费了国家财政,又满足不了农民生产生活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甚至破坏环境,损害农民利益,影响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题。但是恰恰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研究是少之又少。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1)我国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较集体化时期已经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我们认为可以总结为:更加注重公共产品的实用性和多样性,不过需" 求仍然表现为缺乏弹性;对公共产品的成本分摊极为敏感;农民开始有了自主产权意识,同时参与供给决策的要求逐渐增强,但是仍然是被动性消费;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具有差异性。农村公共产品本身的地域性特征(生产的地域性),公共产品的消费地域性和管理的地域性是同时存在的。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叠加性(符合马斯格雷夫和萨缪尔森认为意愿需求曲线具有垂直可加的性质)。

(2)公共产品需求的本质是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一个地区、一个社会需要什么公共产品,需要多少公共产品,是受该地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的。从农民的需要出发,既要考虑当地生产力水平和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还要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力。当前大部分的相关研究一般都是强调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是巨大的:一是由于“二元分割”导致的历史欠帐太多;二是农民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越来越个性化。

(3)关于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的原因的探讨。主要观点有:一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增加有收入效应,农民收入的提高对公共产品提出了更高需求。收入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改变公共产品的属性;二是我国农村战略性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需求。农业的增长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也改变了农村社区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内涵和结构。农业高科技的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的繁荣所带来的农村经营方式的重大转变,都必然对农村公共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加入WTO使得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有了新的需求。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甚大。农业支持方式的改变要求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四是由于经济人行政官僚的主宰把持,通过公共产品需求的扩大化来实现公共产品供给预算的最大化,利用其供给中的垄断地位来掠夺村民剩余。公共产品需求呈扩大化倾向,甚至导致供求的“错位增长”。因此,公共产品需求的动态性和递增性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而对公共产品需求增长中的消费阻力没有人去注意和研究。

(4)农民需要我们提供什么公共产品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就不能回避对农民公共产品需求特点的研究。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特征进行研究的几乎没有。韩玉龙(2003)对公共服务进行了调查,广大农民对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更为迫切,其内容也更具广泛性和多层次性。有学者研究京郊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得出: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农村公共品有所降低;有关社会化生活服务的需求上升,折射了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我们(2004)通过扶贫资金投向的课题调查,得出了贫困地区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程度,也许是一个比较全面而满意的回答了。因此,除了要研究公共产品需求总量的适度增长,更要研究公共产品需求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升级。

(5)只有少部分研究对需求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主要将需求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需求,或者用具体的公共产品需求罗列代替分类。我们建议可以按照其它分类标准进一步细分,例如分为生产性公共产品需求和生活性公共产品需求,“硬”的公共产品需求和“软”的公共产品需求,等等。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增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针对性和瞄准度。

(6)很多研究提到建立“需求表达机制”,认为农民在现有的决策机制下是没有需求表达机会、权利和能力的。但对该机制建立的设想和论证比较模糊,只是涉及到基层民主制度、组织化程度和供给谈判制度。但对农民知识培训和意识树立也是很关键的。对需求识别、瞄准和需求实现等研究几乎没有。

4.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分析

4.1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

总体而言,我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能完全适应农民的实际需求,存在着量少、质低以及地区性、结构性失衡等方面的问题,对需求的动态适应性不强,供给过剩和部分短缺现象并存,阻碍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对供给现状的研究有以下共识:

我们特别要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有:

(2)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公共产品供给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在:硬件多,“软件”少;准公共产品多,纯公共产品少(黄志冲,2000;汪前元,2004);重视短期公共产品而轻视长期公共产品生产;重“数量”轻“质量”;重视新建,对于维护、维修已有的公共产品成效不明显,供给意愿不强烈;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民不需要的或者需求较少的公共产品却大量过剩(刘保平,2003;郭泽保,2004);生产所需的要多,而生活所需的要少。公共产品供应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加剧了公共产品的供求矛盾(陈杰,2003)。这是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供给主导型”,而不是“需求主导型”决定的。

(3)县乡“吃饭财政”没有能力提供公共产品。分税制使得财权中央化、事权地方化,从而造成县乡财政困难,无力为农民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恶化了县乡财政,农村公共产品应有的财政支出规模让位于吃饭财政,加之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制约着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一事一议”的农村公共产品机制存在着不合理和操作上困难(刘鸿渊,2004)。

(4)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公平性。表现为城乡不平衡和地区不平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我国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有很大的差别(岳军,2004)。成本基本上是由农民自己负担,成本分担中存在着严重的非累进机制(叶兴庆,1997),导致低收入者往往承担了更多的成本(农民不仅要分摊乡村两级所提" 供的公共产品成本,还要分摊全国性、地区性的公共产品成本);比较利益越高的产业实际负担率越低;集体经济薄弱地区,实际负担率要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完全与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理论相背离。还有,由于各农村地区公共管理主体的能力存在差异,提供公共产品在量与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即使在相邻的乡镇或村之间也比较明显。

(5)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方式不符合WTO规则的要求。财政支农支出其实质是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即财政支农的方式不符合WTO规则的要求。

另外,公共产品供给还具有收敛性(“俱乐部收敛”和条件收敛)特征、供给效应的结构性、供给的时滞性特点和供给制度变迁的阶段性。根据这些特点,能为寻求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均衡的对策研究提供一个思路。

4.2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分析

剖析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的不足和障碍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主流。普遍认为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仅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在某些方面也有失公平,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变化。对农村供给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有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剖析:

(1)供给主体和供给责任划分不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划分上不尽合理,乡镇政府的事权大于财权,承担着许多应由上级政府承担的支出,并将一部分负担转嫁给农民。在职能和能力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低效性。我们认为按照产品覆盖范围不同、性质不同,所对应的政府层次应该不同;支出范围不同,不同层次的政府应该承担不同范围的公共产品。根据农村发展实际,从供给主体的供给责任和权利角度出发,探索农村公共产品的分类供给和分层供给的具体机制和模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范围和提供方式)。另外,政府和各类社会团体对各类农村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范围也应该有明确的划分,以利于政府对不同类型的产品供给采取不同的扶助和管理措施。我们不仅要研究政府供给的问题,而且还要研究市场供给的问题。政府和市场的力量起多大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都应该根据产品性质和时空具体决定。这个也是目前转移支付不规范的根源。

(3)政府与社区的混合供给(熊巍,2002)。作为供给主体的政府,越来越丧失主渠道的作用,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弱化,其他供给渠道又没有形成,供给渠道的单一,反映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系统的残缺。单纯的政府供给是低效的。这与农村改革深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很不相适应。大家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产品供给需要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我们认为,关键是政府应该给各类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平等的机会,营造一个协作的环境。

4.3 对筹资机制和决策机制的研究

(2)乡镇政府的财权不足以保证其事权。对当前如何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研究还是比较少。

(3)政府为单一的投资主体不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充足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关键是资金,如何保障充足的资金?针对这个关键问题的改革,建议主要集中在财政制度改革、理顺公共分配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和调整支农结构、拓宽农村公共资金融资渠道等方面。但这些建议还比较粗糙,尚不具有可操作性。

(4)缺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使用与管理的有效监督机制。对农村公共资源的使用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叶兴庆。1997),主要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预算的不完整性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等原因造成的。公共资源的使用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致使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不符合农民需求。我们认为如何整合资金是要研究的问题。

(5)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机制的相关研究,都只是强调农民参与供给决策的机制,部分研究涉及到地方政府官员的“理性”,并进而呼吁县乡民主。所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机制研究实际上还有很多空白。我们提出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来纠正了只强调政府决策机制或者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的片面。前者是决策机制,后者是需求表达机制。如果没有这两点,则变成了一个非合作博弈过程了。特别提出公共财政的作用、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和政府对需求表达的识别机制和瞄准对接机制,都是一个创新。

5.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的均衡分析

陈武平(2000)指出,只有消费者的边际支付意愿之和等于生产单位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时,公共产品的生产数量和成本分配是帕累托最优的,个体最优与群体最优是统一的。因此,供给者必须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提供公共产品(汪前元,2004,称之为有效需求理论),而无视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就无法达到公共产品供求均衡,无法实现公共产品最优供给,因此,消费者需求偏好的显示和对其了解急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农民对公共产品偏好的显示是非全面的,农民是非理性的,尚不完全具备运用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模型的假设前提(光,2004)。运用公共产品供给次优论模型来指导比较符合国情。既然我国农民缺乏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模型所要求的显示偏好及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在进行农村公共产品供应决策时,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种符合我国农民文化特征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即在我国现有条件的约束下,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公共产品次优供给模式。借助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模型,建立民主表达机制,供应部分地方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供给全国性公共产品并按照公平性原则对地方性公共产品给予资助;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应当成为我国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所以要根据需求结构动态变化,对供给结构调整,供给结构升级及实现最优组合;可以通过人口的流动改变和促进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对均衡,还要通过引导投资更灵活地调整公共产品供给的空间布局和结构,从而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宏观效率水平。在我国要考虑“以脚投票”来选择需求偏好的迁移成本和小城镇建设进程。

6.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分析

6.1 必须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一是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支出政策(嘉蓉梅" ,2004),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非均衡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由依靠农民自身解决向以国家为主的政策目标过渡,让农民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国民待遇。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力度,要调整政府公共支出政策,从根本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机制;二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农村产品的职责,实行财政分权制。明确划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分税范围和共享税分成比例,并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权,使中央和地方的税种划分更趋合理;三是国家应调整财政和国债投入结构(马晓河,2004),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数量和比重。此外,为了加快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速度,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补助、税收、价格等政策,引导农民或民间企业搞基础设施建设。改进财政支农方式,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农结构,为广大农民提供充足的农村公共产品。加大向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提供公共产品上要重点向农村倾斜(王磊,2004)。加快乡镇财政体制的改革。在税费改革的同时要规范中央、省、市、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要减少对提供农村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转移支付实行均等化,对非基本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则要体现资源配置作用,即更多地偏向于贫困地区;四是加强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权力腐败行为。对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决策程序、生产与管理、适用范围加以规范化、制度化。

6.2 改革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一是在投入主体方面。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不同属性和层次应该是多元化供给主体、以及不同主体间的相互合作形成的供给体系(网络)。投资主体单一化,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保障。按照“谁引进,谁收费;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大力开展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设。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提出“多中心政治体制”。实施多元化战略,在供给主体,资金来源和供给方式上实现多主体(政府、社区和私人)、多渠道(政府的财政资金;农村社区的集体资金;私人、企业和银行的资金)和多方式共存(政府或农村社区的直接供给方式;政府委托私人的供给方式;政府补贴私人或企业的供给)的供给模式(黄志冲,2000;刘保平,2003)。李秉龙,张立承(2003)提出积极推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改革,建立财政、第三部门和农户三位一体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樊丽明(2002)认为公共品的供给方式主要有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自愿供给三种方式。王进提出了PFI,即私人主动融资的办法。二是在决策机制方面。徐增阳(2003)指出要构建以需求为主导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加快农村政治体制创新,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充分实行村民自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建立农民公共需求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

总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现状总体来说是供给不足,提高供给水平的出路就在于供给体制的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总体思路还缺乏详细规划和论证,有待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7.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1)在理论上,要进一步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平衡的定义,做比较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界定。同时通过边际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来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状况。运行财政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政策学等多门学科理论知识,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地位和作用,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必要性、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平衡和相关主体的相机决策进行研究和解释,从理论上丰富农村公共产品供求。

(2)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特点为我们研究提供了潜在的空间。我们要在归纳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特点的基础上,洞察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预测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趋势。既然人们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量是不断增加,到底增加幅度或者速度是怎样的?我们就有必要研究农民的公共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问题。分析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变化的引致因子(影响因素)。在需求变化以后,即使消费动机产生了,农民有消费某种公共产品的欲望或愿望,但是往往不能形成消费行为。我们要研究农民群体(特别是贫困地区以及财政困难县乡的农民)的消费阻力有哪些。因此,借鉴消费经济学知识,光提供适合的公共产品是不够的,我们不仅要满足特定经济发展阶段农村公共产品的实际需要(数量和结构),而且要有重点有计划地引导农民对公共产品消费,减少和消除消费阻力,提高公共产品的消费质量。如何让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出来,决策者的决策如何与需求表达机制结合?政府官员作为政府人决策过程中如何主动识别和动态瞄准农民的动态、差异性需求,以及怎样真正实现代表农民群众的利益尤为重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4)供求平衡的研究。研究公共物品提供的质、量、结构等方面是否与农民的需要相符、是否与农民的税费支付相称。在对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均衡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和界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农村公共产品次优供给的均衡模型。要进一步探讨农村公共产品均衡的实现机制。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以后,县乡财政困难,部分区域性公共品的供给面临挑战,如何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均衡问题。

(5)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配套改革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不能单兵作战,还需要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比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民主制度建设、村级公共产品自我供给的制度创新和城镇化等。我们要在这些方面做出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J].经济研究,1997,6.

[2]刘鸿渊。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及体制创新[J].改革纵横,2003,9;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J].求实,2004,2.

[3]岳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J].山东社会科学,2004,1.

[4]吴士健等。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农业经济问题,2002,7.

" [5]汪前元。从公共产品需求角度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走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9.

[6]王磊。对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2004,4.

[7]李云飞。加快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J].求是,2002,17.

[8]蔡纯一。转型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设计———对减轻农民负担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11.

[9]刘兵。公共风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另一个角度看农民增收[J].农业经济问题,2004,5.

[20]赵丙奇。论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机制创新[J].农村经济,2002,11.

[22]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2,7.

[23]孙立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刊,2000,2.

第2篇:公共产品理论范文

关键词:体育公共产品;服务外包;供给模式;竞合互动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5-0020-03

1 体育公共产品的辨析

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作为对位概念,区别二者的标准主要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与受益上的非排他性。曹可强等人认为体育公共服务是基本的公共服务之一,是以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使他们可以共同拥有、享用体育资源,并把满足他们的共同需要、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作为主要目的。在我国现有的体制条件下,体育公共服务是指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提供的,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体育需要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既给市民提供基本的体育文化享受,也提供并保障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体育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1]。根据闵健等[2](2005)、贾文彤等[3](2009)的观点,体育公共产品则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为服务对象,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对体育的共同需要和共同利益为目的,社会成员共同拥有并可能享用,对社会产生整体功效,具有公共性质的体育场地设施和相应服务。

本文认为,公共体育首先是一种公共文化商品,而多数文化商品与服务都是混合商品,同时具有私有产品与公共产品的特性。由闵健、李万来、刘青主编的《公共体育管理概论》一书中指出: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体育组织和公共体育服务人员,为满足社会公众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所提供的体育产品和体育劳务。体育公共产品既包括“实物形态”的体育产品,也包括“非实物形态”的体育劳务[4]。可见,体育作为一种公共资产,除了拥有经济价值外,还内含、蕴藏或提供文化价值。体育公共产品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有形的体育文化资本,以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器材等样式存在,包括有形的体育文化遗产,这类体育文化产品的外在特征与实质资本很相似,就如实质资本一般,它由人类活动所创造,持续存在一段时间,若不加以保养则会毁坏,随着时间产生服务流量,通过投资会增加,拥有可衡量的经济价值,因此可以被买卖。第二种则是无形的体育文化资本,属于心智的资本,以群体共有的体育观念、体育习惯、体育信仰及价值的形式存在,这类体育文化资本也会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例如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体育法律法规、体育明星等。这种心智资本存量,若被忽视则会腐朽,而通过新投资则会增加;它同样地也会随着时间经过而产生服务流量。现存心智的维护及新资本的创造都需要投入资源。

无形的体育公共产品,也称体育公共服务。它进一步可分为两种,一是制度性的体育公共产品,如政府的体育政策、制度等。一项具体的政策或制度,以及实现该政策所采取的行动和效果,是政府利用掌控的公共权利,为满足社会的共同需求而提供的一种广义上的公共产品。某项体育政策、制度的出台,及其实施后的效果所产生的广泛社会效益,就体现了社会对体育的共同需要和体育对社会的整体功效。二是信息性的体育公共产品。普及的科学健身知识和锻炼方法就是一种信息性的体育公共产品。从体育衍生的文化功能来看,体育能够激发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够焕发社会成员勇于挑战、积极向上的活力,具有这种社会效益的体育精神产品也属于信息类的体育公共产品[5]。

2 体育公共服务外包的本质

首先,从国外的发展经验看,欧美国家何以发展出公共服务民营化、市场化的趋势·在早期公共服务的提供,民间力量占了主要部分,其来源主要是家庭、社区、民间机构、慈善团体等。此时社会问题或所谓的公共产品的问题尚未严重,人民所需的服务、福利也比较单纯,所以以民间的力量便可以支应。工业革命后,社会形态起了极大改变,如人口增加、工业化、城市化的形成等等,随之形成的社会问题如公共设施、公共卫生不足等公共服务需求增加。致使政府为求社会安定而制定法律、政策,开始在公共服务提供上扮演积极角色[6]。

本质上,体育公共服务外包反映的是从“官僚体系”到“结合市场机制的官僚体系”的转变。关于体育公共服务外包的讨论,正表达了公共行政中应以何种体制来从事体育公共服务提供较佳的问题。在政府与市场的选择中,市场失灵现象凸显了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上的功能,然而若干政府失灵的现象又使当今政府与市场机制结合的论点获得支持,而朝向以“市场途径”管理公共服务的方式发展。

第3篇:公共产品理论范文

【关键词】 公共产品; 国有资产; 绩效评价

一、公共产品与国有资产的形成

公共产品是指消费中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它的效用不可分割。它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效用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产品本身的效用是为整个社会成员所共享,在技术上不可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个人享有,它具有联合受益和共同消费的特点。二是非排斥性,就是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个人独享,要是排斥他人,在技术上做不到成本也很高。三是非竞争性,就是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会排斥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享用的数量和质量。

自然垄断和外部性为国有资产的产生和存在提供了最合理的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来进行的。市场是一种有效的运行机制,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也具有本身固有的缺陷,即经济学所说的“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尤其是由于自然垄断和外部性的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某些方面是缺乏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的。正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以市场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同时,也需要财政配置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手段,即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的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来进行的,政府要提供公共产品,就需要投入资本,从而形成国有资产。

二、公共产品与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应主要承担提供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责任,而将大部分的私人生产和提供交由市场和企业去进行。因此,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主要应是对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所必需的资产的管理。从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有必要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的角度出发,国有资产的管理还应包括一些由国家集中起来用于平均社会收益分配的资产,如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等。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经济效率,政府必须使国有资产通过各种途径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并使之转化为社会公共需要领域中的国有资产增量,最终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心放在对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必需的国有资产管理上。国有资产专门管理机构的绝大部分工作职责不再是对盈利性国有企业的管理,而应转为对非盈利性的国有资产的管理。

三、公共产品与公共领域中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

在现实的国有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而存在的,这部分资产既包括诸如国家用于提供司法、行政、国防、环境保护等纯公共品所必需的资产,也可能包括诸如公园、道路等准公共品所需的资产。毫无疑问,管理好这些国有资产并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理应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题中之意。那么,应该如何确立一个基本的体系,对这些资产管理的绩效进行有效的考核呢?公共产品理论在此给出了基本的原则。

(一)纯公共品领域中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对于纯公共品领域提供中所必需的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公共产品理论给出了一个原则性的判别标准,也就是当公共品提供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时,公共品的提供达到了最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中,对于该类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应遵循这一原理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对成本和收益进行确认,并给出评价,这也是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难点所在。

1.从收益确定和评价的角度来看,公共项目资产管理收益的确定比之于一般企业资产管理收益的确定要困难得多,因为一般企业的收益都是可以货币计量的,而公共项目因为其固有的收费的困难性,尽管其社会经济效益可观,但却很难以货币价格进行量化。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公共项目的收益通过某种类比的方法转换成可以货币计量的收益。比如对于绿化造林的收益,可以通过一定的统计处理,计算由于绿化造林引起的农业环境改善从而农作物增产的收益以及空气质量改善导致的呼吸疾病减少而节约的医疗费用等等。这些计算尽管不可能是非常完整的,但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国有资产管理的真实收益。

2.从成本确定和评价的角度看,公共领域中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困难主要在于对事后成本大小的评价要远困难于对企业成本的评价,因为企业处于一个与其他企业相竞争、相比较的环境中,而它的收益又是明确的,这样,当发生长期收益不抵成本的情况,或成本收益大幅度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水平时,就可以比较明确地判定该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不理想的。而从客观上来讲,即使不作主观的评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那些成本管理不利的企业也将会遭到市场的淘汰,即市场将会自动地对企业资产管理的绩效作出评价。

(二)准公共品领域中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准公共品是指那些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物品和服务。正是因为不完全的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所以准公共品的提供既可能采取政府的方式来进行,也可能采取市场的方式来进行。在考察准公共品领域中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时,首要的问题是将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作一比较,只有当确信公共提供的效率较高时,国有资产管理活动才应介入这一领域,否则应尽可能地不介入。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在具体的实践中,究竟是采取公共提供为好还是市场提供为好,取决于这两种方法各自产生的净收益的对比。

需要强调的是,公共产品理论在准公共品提供上的原则标准,显然不能把收费的多少作为评价国有资产管理好坏的标准,固然收费可以使消费者在消费准公共品时客观地衡量其自身的效益和成本,从而避免过度消费造成的浪费,而且还有助于减轻税收的负担和税收引起的效率损失,但是过高的收费标准同样将导致效率的极大损失,特别是在某些行政垄断的场合,不受控制地乱收费将会给经济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我们决不能认为收费越多,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就越好。

【参考文献】

第4篇:公共产品理论范文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加工、运输、销售。在这五个方面中,每一个方面都有其所对应的主体存在,即生产资料供应商、生产资料加工者、生产资料生产者和生产资料销售者。只有在这几个主体之间的每一个节点都达到无差别化的运作,才能达到耗费资源最少、对环境影响最低的要求,从而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安全、卫生,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1)绿色采购阶段。农产品的绿色供应链是从绿色采购阶段开始的,只有从采购阶段严格控制污染才能在供应链以后的环节当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谓农产品的绿色采购就是指农产品的生产者在种子、化肥、饲料等方面的采购绿色化。在生产者的采购过程当中要着重注意材料供应商所提品的质量、价格、运输区间以及交货日期等信息。而供应商也应该尽最大努力满足生产者的需求,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供应商除了要对购买材料的生产者负责,同时也需要对环境负责,要确保自己所提供的原材料对环境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无害。在这些基础上还要考虑自己所提供的材料的先进性。要根据绿色供应链原则,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便于以后更好地发展。(2)绿色生产阶段。所谓的绿色生产就是指生产商在进行生产活动中,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革,改变以前粗放式的产业经营理念,走一条高效、节能、污染少、产量高的新型生产道路。通过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生产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3)绿色加工阶段。绿色加工阶段不仅仅是对生产商所提供的原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第一步,必须要确定生产者所提供的原材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比如对生产者在生产期间所使用的化肥、农药等物资要进行检查。第二步,加工商要选择对产品没有二次污染的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保证农产品在加工这一环节无懈可击。(4)绿色营销阶段。绿色营销顾名思义就是销售者将生产商所提供的农产品卖给消费者的过程要绿色化。绿色营销相对于普通的市场营销更加注重对环境的责任,也更加注重打造生态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开展绿色认证,向消费者传达绿色信息,宣传绿色农产品对人类自身和环境的效益,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对“绿色”的认识。(5)绿色物流阶段。绿色物流阶段也是本文要着重介绍的部分。绿色物流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其中第一就是和普通的物流一样,进行绿色农产品的运输、仓储、包装等工作。而第二方面则是逆向物流。例如,在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的废弃物,怎样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废弃物,从而得到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需要绿色物流所承担的。

绿色供应链下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我国农产品领域的基础设施明显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对于日渐上涨的公众需求不能及时满足。供应链上的农产品物流环节基本上是以自然物的流通形式进行流通,其物流设施落后,现代化设施少。仓储环节、检测环节、保险环节、转化环节等都没有达到绿色供应链所要求的标准。在包装环节,很多农产品包装直接采取竹篓和编织袋的简陋包装方式。在运输途中,竹篓和编织袋不能有效保护好农产品,造成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害较大。而在装卸过程中大多数地区还采用人力装卸方式,缺少自动化的装卸装置,这极大地影响了物流所需时间。(2)农产品物流集散地配置差。大型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整个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的批发市场处于一种基础设施差、占地面积小、管理水平低的状况。在小规模的批发市场中,基本上没有专业人员进行产品的质量监管和环境监测。消费者购买农产品时都是一手交钱、一手拿货。而大型的连锁超市,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这些现代化产品的物流据点覆盖面还太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公众需求。(3)缺少专门的农产品信息网络。我国现在的农产品主要生产者从事的都是一些小规模生产,并没有形成集约化的生产规模。由于生产者之间相对比较分散,信息传播渠道不通畅,导致信息的传播速率很慢,许多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得不到传播,所以急需一个能够把市场、物流、生产商全部联系起来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上可以农业产品市场信息,有利于生产者和市场之间的交流,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满足农产品物流中绿色生产链的具体要求。(4)农产品缺少附加值。在我国,农产品进入市场大多是以原材料的形式进入的,生产者大多没有能力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和深加工。没有加工的农产品基本上没有附加值,这就很容易造成在农产品丰收的年份,大多数生产者将没有进行加工过的农产品一瞬间投入市场,供大于求导致大部分农产品无法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由于技术落后,无法将农产品做到有效的保鲜加工,很可能致使很大一部分水果蔬菜腐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于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绿色供应链下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建议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基于绿色供应链之下的农产品物流,如果想要发展就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彻底改变基础设施落后这一桎梏。基础设施是支持物流高效率、稳定运行的前提。首先要合理规划建立大型的农产品物流集散地。具置的选择必须接近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同时与周边的大型批发市场、综合超市的距离相对较近,或是辐射周边地区兴建一批大中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其次,要提高道路的通达率。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农产品未经过加工,保质期很短,只有保证道路畅通无阻,才能达到农产品的价值最大化。第三,要兴建一批农产品加工设施,大多数的农产品生产者都不具备农产品加工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者的收入。兴建一批农产品加工设施,可以对暂时剩余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或冷藏处理。最后,要完善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评定系统。对于农产品进行定级检测,同时可以检测农产品本身的农药残留,这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2)建设专门的农业信息网络。农业信息网络是将市场、生产者和客户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只有在互联网上才能进行最短时间之内的最有效的沟通。农业信息网络要切实搞好市场的信息咨询服务,加快市场信息的传递过程,为生产者和客户之间打造良好的交流平台。其次,要建立绿色供应链主导下的农产品网络化系统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对农产品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营销和物流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完善的整理,以便建立具备统一价值体系的绿色供应链数据管理库。(3)着重发展农产品的正向物流。所谓农产品的正向物流就是包括产品的装卸、运输等的正常市场物流。现在我国的物流企业众多,但是大多数规模较小。特别是在农产品运输领域,缺少一个领头羊。所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推进小的物流企业合并重组,增长自身实力,建设龙头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做好农产品物流。其次,还需要引进国外的先进物流技术,运用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依靠农业信息网络提供的信息,更好地为农产品物流服务。第三,务必要实施品牌战略,不能再让农产品继续默默无闻,只有品牌才能打开市场,只有品牌才能给农产品带来最大的附加值,也只有品牌才可以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舒心。这同时也是在绿色供应链的要求之下需要达到的标准,对农产品的利用效率更高,对环境的污染更少。(4)推进逆向物流的发展。技术创新是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力,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逆向物流的发展,更多的是在技术上的革新,更多的是应用在农产品对于减少环境的污染方面。其主要的任务是在产品生命周期之后的回收和再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现在已经开始广泛实施的主要有,在农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玉米秸秆、菜叶等就地还田而不是做其他处理,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利用效率,而且对于环境的保护也是不可忽视的。与此同时,产品加工和销售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废弃物,同样这些废弃物也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回收再处理,变废为宝,重新进入生产资料的循环当中。在某些方面来讲,绿色供应链下的农产品逆向物流就是一种循环经济的体现,通过让原本的废弃物进行再次或者多次的循环利用,充分提高农产品的利用率,对环境的影响也会大大的减少。

第5篇:公共产品理论范文

人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活动改造了自然,并使自己获得人类的灵气。自然界就被赋予人的意义,出现反映人的意向和活动的世界,"文化"也就开始了它的一发而不可止歇的生命运动。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进入"文化"范畴。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改造自身的过程与产物就是文化。人打磨石器的过程,人在打磨石器的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在打磨石器中人与人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最后成就的这件包蕴着人的价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现象。

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为了以一定的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社会的人是动物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是,只有当人不满足于坐享大自然的赐予,而开始亲自生产他所需要的消费品时,人类的文化史才开始了。"这种文化诞生于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之中,可以称之为"造物文化"。只是到了后来,生产力发展了,人的需要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就由简而繁、由单一到多样,文化的概念也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而被赋予越来越复杂的内涵。但有一点,即人类文化是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的,没有改变。

一部人类的文化史,无论哪个地区和民族,可说都是从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的。人类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为工具的时候,并不是出于"艺术"和"审美"的考虑,而完全是出于"劳动",利于"生存"的实用目的。也就是俄国普列汉诺夫(1856-1918)提出的"实用先于审美"。因此,从最早的意义上讲,造物活动是综合的、笼统的、实用的。但是,一般的人造物只要一旦作为物质出现,就会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作为物质的存在,就会对人产生精神的影响。在"劳动"、"生存"的实用目的达到以后,就开始了附加上"艺术"和"审美"的考虑,一般的人造物就上升为造物艺术。在长期的历史中,随着人类进行"艺术"和"审美"考虑的越来越丰富,人造物作为它原来的载体已不能充分满足了,便逐渐从中派生出、分离出现在所谓的"纯艺术",由此形成艺术文化,譬如独立欣赏的绘画。以致出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野。然而,造物文化作为原发性的"母型"并没有被解体,而是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而此时的造物文化也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以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获取一种自然界中本来所没有的功能形式,求得在自然中的主动生存的开始,是最本质的文化现象。造物文化就是一种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或之上未经分解的文化,带有原发性和综合性。张道一教授在造物艺术论中把这种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不可分离的文化称为"本元文化"。并在《跨世纪的造物艺术》一文中说:

"……一般的人造物,按照通常的说法,多称作为''''物质文化'''';它是相对于''''精神文化''''而言的。……严格地说,这方面的''''人造物'''',不能算作纯''''物质文化'''',而是带有文化的综合性,我称之谓''''本元文化''''。即在文化分为多元之前,一种最早的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的和生产的分工,文化由一元而分作多元,本元文化并没有被解体,而是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行发展。而且由于它同科技的发展同步,又合着生活的脉搏,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如以陶瓷为例,从它的历史演变中不难看出,尽管技术变了,生活方式变了,它的制作、式样、用途也随之变化,而且能够看出各代陶瓷和品类式样上的风格差异,成为实用与审美的统一物,但上万年来并没有中断。由文化上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在艺术上和美学上的综合性。我们所要研究的''''造物艺术''''及其设计,正是指这一类的文化。"

作为本元文化的造物文化从其出现的时候就具有了实用和审美的双重社会功能。实用功能的发挥是个体的,而审美功能的发挥是整体的。

而造物艺术文化从它形成起就具有了造物文化的性质。前苏联学者卡冈认为,艺术文化从文化形态上是不同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殊文化,由此,他将整个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艺术文化三部分。物质文化是指从自然向文化的转化,包括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精神文化是指由精神生产创造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两者是互为的。而艺术文化则是这两种文化有机互融的结果。他认为:"人的艺术活动的这种特殊的精神--物质完整性导致了:定形于艺术活动周围的艺术文化不能纳入精神文化的界限内,它在文化的空间中既区别于精神文化,又区别于物质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这就是说,艺术文化的内部结构具有特殊性,既区别于精神文化的结构,又区别于物质文化的结构,因为它由艺术活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这里卡冈所说的"艺术文化"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文化的发展,如今已是丰富多样,绚丽多彩。高尔基把大自然看成是"第一自然界",而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第二个自然界"。他说:"学者观察着,研究着一切存在在''''第一自然界''''里的现象,教人用这''''第一个''''的力量去创造''''第二个'''',教人关心自己的健康,延长自己的生命。艺术家观察着人的内心世界--心理。"他认为"三个人是创造文化的:学者、艺术家和工人。"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品类更是错综复杂,几乎无法从同一个角度进行分类。一般的艺术,是"纯然"的意识形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起着认识、教育和审美的社会作用,是易于辨别的。但是也有的艺术门类,并不纯是意识形态,它以物质形态出现,同时又影响着人的精神,这就是造物艺术。造物艺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它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是适应着物质生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表现的艺术。造物艺术也就兼具了造物文化和艺术文化的特征。

大千世界中,多样的造物艺术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需用之物齐全的环境里,对这些无时无刻不接触的造物艺术的存在以为都是天经地义的。于是便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了,对这些人造物的"母型"地位也就漠视了,把这种造物文化简单化地归入"物质文化",斥为工匠之作,并排除在艺术与美学之外。特别是我国自先秦以来,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为不齿。造物属于形而下的范畴,由此它从思想观念上和社会实践上都被纳入了世俗末流之中,这种思想影响于历代。正是我国这种传统的"重道轻器"思想的沿袭,在实践上强烈的社会需求促使工艺及产品大量介入人的生活,成为一种左右社会和人们心态的物质力量;而在人们观念上却又鄙视这种工肆之人的艺术劳动,不仅大批艺人、工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造物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也没有在整体意义上得到相应的承认和重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甚至"坐而论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种"君子不为",不知影响了多少人。

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我们不能否认造物艺术文化的本质。造物艺术文化是艺术文化的基础和根源,又是艺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视觉艺术语言,是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造物艺术文化的不断积累,才将人类的艺术文化逐渐充实丰满,才将人类的文明高高托起。

我们知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因为自然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条件,人也不能离开自然而完全独立生存。人类的祖先就是这样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生活于自然之中。在这种状况下,人类的生存受到当时人们的意志难以改变的、复杂的法则的支配。在自然中固定着自己的位置,不能从自然的循环中摆脱出来。当时,人们依靠树木的果实、优裕的自然而维持生命,遇上严酷异常的自然灾害时,只有冻死、饿死。这样,自然对于人类的存在来说,是绝对的条件,同时,有时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此,人类便开始努力,尽可能逃避不利的自然环境,创造出有利的环境以便更容易生存。人类变得有意志和自然相对抗了。拒绝由自然来摆布本身生存的一切,开始作用于自然而又改造自然,对此,人类在人和自然之间,创造出了应称为第二自然的人工环境,借此,从自然的直接的异动中逃避出来,开始调整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把自己生存的某部分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因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因此,不管自然环境如何多变,随着创造出适应多种情况的人工环境,人类便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生存。人类创造了制服猎取物的武器,创造了满足各种生活所必需的工具。最初是靠手,尽管所用的材料也往往是原封不动地搬用自然的材料,但已经深深地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保留着打击痕迹的人类第一件工具的石器中,却能看出,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制造出了最顺手的和最能发挥功能的造物艺术。"可以把一切意识性的、物象化的、符合某种目的的物品都称为产品设计。若一般通俗地说明的话,即,把具有目的,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实体都可称为产品设计"。这些造物艺术都是手工产品,因此,也可以笼统地称为工业产品设计。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巧的熟练,所使用的材料既有取自自然的,也有人工制造的。譬如说,制陶术的发明,是人造物由物理的性质向化学的性质扩延的一次大的成功。人类从此不仅能改变天然物的形态,而且能利用火对粘土的烧结,改变材料的性质。这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大发明。这一发明,是烧制出规整、饱满的陶器。从而开扩了工业产品设计的领域和及其性质,艺术的手段可以轻而易举的被体现,只不过当时的工业概念仍然是手工业。

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造物艺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并在20世纪初凝聚成为工业设计,并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得以确立,工业产品设计才成其真正意义。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

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时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态表现的艺术性等,同时还要研究工业产品对社会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这里的"艺术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产品的造型处理、色彩处理、纹饰处理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纹理效果处理,还包括人的触觉、听觉等综合感觉效果的处理。

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是一种造物艺术的同时,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在技术手段上,它拥有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审美精神上,它又是传承不断的人类创造力与文化传统的延伸与发展。于是,工业产品设计将人类完善自己制造产品的努力从个人性的劳动转变为专业化的社会性劳动,变为运用社会的宏观力量控制和优化人类生活与生存环境的浩大工程。这意味着,人类已不满足于将生产力的发展仅用于从自然中获取财富;人类已觉悟到、并有意识地运用现代工业技术和艺术手段去拓展文化生活中的精神空间,以求得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

前"全苏工业设计科学研究所"所长尤里·苏罗维夫曾把工业设计评价为人类的"第二文化":"从属于文化,即由各种产品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反映了由社会经济体系、意识观念的差异和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全部结果的复杂性以及冲突。将工业设计这一行为和其成果(产品)内潜的长处和短处,与社会经济的形式及其设计所适应的社会文化分开来考虑,这已是不可能的了。"因此,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必须依赖具体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本身,也创造了文化。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也就是用艺术的语言(造型语言)体现造物文化,是艺术质的造物文化活动。在艺术质的造物中,艺术因素是一种本质的要素,它的存在实际上是将使这种造物更具文化的意义和深刻性。

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只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狭隘范围集团的要求而生产,而是以广阔的市场为目的。在加工技术机械化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也不断产生了,过去不存在的各种工业产品渐渐进入到了人类的生活之中,过去不曾有的艺术手法纷纷显现于工业产品之上。工业产品设计向全社会生活普及和渗透。如今,塑料、汽车和电视,在现代生活中深深扎下了根,而我们却已忽视了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道一.张道一文集(上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51页。

2.陈筠泉、刘奔主编.哲学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64页。

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7页。

4.张道一.造物的艺术论.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89,37页。

5.卡冈.美学与系统方法.89页。

6.张道一主编.工业设计全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30页。

7.刘俊田等译注.四书全译·论语.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323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4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页。

10.(日)大智浩、佐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3页。

第6篇:公共产品理论范文

在全球化技术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快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及产品,已成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TRIZ理论已被证明是一套先进的技术创新理论,在许多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成功的应用,创新效果显著。为提高国内产品的创新效率,介绍了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基于TRIZ理论的产品设计流程。结合设计实例,应用TRIZ理论方法进行了组件功能分析、组件价值分析,并得出最终产品设计方案,证明了TRIZ理论在机械产品创新设计中可行性,为产品创新设计提出一种新的思路。采用与TRIZ理论体系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TRIZ;创新设计;产品设计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机械产品创新设计愈显迫切。传统的产品设计开发方法周期长、成本大,已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机械产品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1]。机械产品的设计应满足使用要求、经济性要求和社会要求。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的因素是如何获得创新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而创新方法是企业新产品成功开发的重要工具。产品设计需要突破原有的模式方法,这就是创新。创新方法是科技创新的手段,也是科技创新的内容,创新方法又聚焦TRIZ(TheoryofInventiveProblemSolving)理论,运用TRIZ理论的多种工具是产生创意的重要手段。TRIZ创新理论作为现代工程技术领域的核心创新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2]。

1TRIZ理论

TRIZ理论是前苏联G.S.Altshuler及其领导的一批研究人员提出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3]。经过50多年的发展,TRIZ已成为技术问题或发明问题解决的强有力方法学,应用该方法学已解决了前苏联、美国、欧洲和日本等许多国家企业成千上万产品幵发中的难题[4]。作为系统的方法论,TRIZ理论成功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将其应用在产品的设计开发之中,可很大程度上缩短产品设计开发的周期,加快工程创新的速度,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5-6]。

2基于TRIZ理论的产品开发流程

TRIZ理论是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系统进化法则、40个发明创造原理、39项技术特性、冲突矩阵、物质一场分析、76个发明问题标准解决方法、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以及工程效应知识库等。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上述各项内容都能从不同方面对设计人员提供创新方案的指导。应用TRIZ理论求解产品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TRIZ理论作为系统的方法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将其融合在产品设计之中,作为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工具,可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创新的速度,同时缩短产品开发的周期,提高开发效率,在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基于TRIZ理论的产品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3基于TRIZ理论的机械产品创新实例

通过下述实例简要说明开发流程及TRIZ理论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现代工业对环境的洁净度要求越来越严格,而螺杆泵以其优越的抽气性能得到了用户的青睐。干式螺杆真空泵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强制输气和多相混输等优点,其抽气的关键部件就是一对相啮合的阴阳转子。

3.1组件功能分析现有真空泵单一的转子型线都会形成吸气封闭容积,导致螺杆真空泵功耗增加,效率降低,运转不平稳,噪声大。干式真空泵在吸入湿空气或者空气中的其他杂质时,转子表面在高温高压下易受到腐蚀,缩短转子的寿命;在高速旋转情况下,抽气和排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使得转子受热变形,转子可能产生干摩擦,破坏系统性能。基于上述问题,应用TRIZ理论对真空泵系统进行组件的功能分析,通过组件模型分析(见图2),描述了系统中的组件都有哪些,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得出影响真空泵工作性能的3个功能因素:1)转子无法得到良好的冷却;2)环境无法改变,转子表面强度需提高;3)齿轮的精确啮合直接影响转子的啮合。

3.2组件价值分析组件价值分析如图3所示。通过对组件理想度进行诊断分析,为了简化和理想化的系统,给出系统裁剪思路:1)通过移除区域D中的冷却系统简化系统;2)通过增加其功能贡献来改进区域C中的系统组件———阳转子、齿轮和轴承。

3.3组件优化通过对组件功能和组件价值进行分析,得出目前市场上真空泵的主要缺点和进一步改进措施,具体如下。1)泵转子的型线有理论型线和实际型线之分,其理论型线要求保证转子在旋转过程中,2个转子始终保持互相啮合,故转子的理论型线应做成共扼曲线,但是干式泵实际工作时,2个转子的表面是不接触的,要求转子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因此,应该在转子的理论型线的基础上去掉间隙,得到转子的实际型线。2)在吸入湿度大的空气或工业废气时,转子表面易被腐蚀,使其表面强度降低,寿命缩短;同时转子由于质量不均匀,旋转时还会发生振动。在泵的吸入端设置干燥和过滤系统,可降低转子的腐蚀程度。3)转子在不断旋转过程中,会压缩空气,产生热量,致使转子温度升高,易受热变形,转子之间产生摩擦振动。可从转子的结构和材料入手,设计散热性好的转子。再结合TRIZ理论的小人法,以改善转子的型线、增强表面强度以及降低转子的温度为着手点,形成解决方案。但是,这些方案都可能带来系统的复杂性增加等不可预测的问题。

4结语

在制造业高速发展的时代,TRIZ理论是制造业实现快速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途径之一,而TRIZ理论通过中间工具建立了问题模型和结果模型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程式化的创新设计手段。TRIZ理论、创新方法和工具的合理应用,可实现企业的创新目标,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缩短产品的开发创新周期,推动企业经济的增长。组件功能分析仅仅是创新设计的初步阶段,在此基础上进行组件价值分析,组件结构再设计、再分析,从而实现重大改型的创新设计,这才是产品创新设计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因此,应用TRIZ理论进行集成,进行现代产品创新设计是产品设计的新的发展方向,也是现代产品创新设计的需要,在企业中应对TRIZ创新方法实施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亮申.TRIZ创新理论与应用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赵敏,史晓凌,段海波.TRIZ入门及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吕欣.基于TRIZ理论中39矛盾矩阵与40创新原则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09,30(5):211-213.

[4]刘江南,刘秋平.基于冲突分析的工程车路面除雪装置创新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8(6):33-36.

[5]HANBB,WANGJ.StatisticanalysisandvisualizationofTrizresearcharticlesinchina[J].Library&InformationStudies,2011,4(2):54-59.

第7篇:公共产品理论范文

【关键词】功能翻译 目的论 概念 语篇 人际

一、引言

各类型的文章体裁各有不同,其翻译的方式与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在198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有学者从文体学的层次去分析验证文章和翻译的理论之间的关联性。在《广告英语》一书中,里奇提出:因其特殊性,使得广告的翻译与正常的文学作品和技术型作品翻译大有不同,不可过于追求简单流畅,更要切合实际,但是也不能过于重视语句含义的对等,广告的翻译应该是在两种类型题材中寻求平衡点。这也就是广告翻译中的指导思想―功能结论。只要一种翻译版本可以达到了原广告预先设定的目的,使其具有同样的影响力和说服力,也就是实现了广告本身的各种功能。

二、功能翻译理论

1.目的功能论方面。翻译系统的实际效果,是按照某一规定的翻译方式和方法所要取得的效果。在翻译中,主要是为了帮助所翻译文章在其相对应的语言环境中取得实际的效果。这一效果的达成,直接取决于受众人群,也就是有相对应语言背景的读、听群体。翻译就是要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对相应文体进行翻译从而达到某种效果。目的性的原则规定在翻译中需要以所翻译文体达到某种效果为依据,翻译工作是依照原有语言进行的一种翻译形式。翻译人员在对文字进行相应的编辑工作时,不能单单依照对应原则对原文章进行翻译,必须要考虑所翻译文章在其对应语言背景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目的性的原则是翻译方法的第一要素。威密尔同时也推出连贯性的原则与忠实性的原则,同时连贯性的原则与忠实性的原则也隶属于目的性的法则。

2.系统功能论方面。从Halliday的层次考虑,功能性的文字分析角度是从含义到方式进行,所代表的含义由具体方式来体现。语言学科可以分为三种:概念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意义、语句的意义。Halliday是最主要的功能性语言学科,以其为参考,进行翻译,侧重于文字对于社会的影响,着重于语句搭配与环境的结合。韩礼德认为,翻译究其根本,是一种语言的社会活动,相对应是其在功能性上的对应。翻译能够成功,取决于是不是站在受众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能抓住其需求。从Nida的对应理论可以看出,功能性的翻译更着重“非静态的对应”和“功能性的对应”。功能性的翻译一定要从这两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注重功能性和含义的具体表现,争取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但是如果只能在二者中选择其一,建议选择功能性,因为功能性翻译的可选性更大。对广告的翻译工作,是“非静态”的表现,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来挑选适合的表现手法。所以说在广告的翻译中,其功能性所起到的意义与价值的体现首要的。

三、功能性翻译对于广告翻译的若干问题

1.含义层面。含义层面,就是各语言之间存在的相应联系以及彼此的体现,隶属于或者同属的关系。目的理论以翻译作者来衡量翻译文章为主要思想。广告的翻译里,广告雇主是翻译的决定者,作为市场活动,他们只想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抓住消费者的需求,促进自身产品的销售,从而实现更大的发展。翻译作者起到的是卖家与买家之间的沟通作用,不仅需要达到卖家的要求,更要了解买家的需求,全面考虑,翻译出适合的广告方案。因为广告的翻译是卖家与买家之间唯一的沟通渠道,所以,翻译的质量将会对翻译的优异程度以及市场的认可程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翻译作者的责任重大,要全面分析,并制定合理的策略,抓住每一个细节,了解需要翻译广告传递的含义,之后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策略,也就是需要提取多少有益的信息加入到翻译文章中。

2.语句层面。语句起到含义与沟通结合起来的作用。在广告术语操作类型的形式,有很强的召唤作用与凝聚作用,这种类型倾向于对价值的体现以及成效。对于广告翻译工作,表现与传递二者都要兼顾,比较而言,其更注重消费者的反馈。翻译作者想要广告翻译更加成功,受到重视,一定要注重细节,并结合实际的市场背景。翻译作者需要综合分析,让翻译的广告传递的信息更加明确,达到预期效果,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广告中,标题很重要,内容也应以简单、轻快、自然的方式体现,这样会让消费者阅读的更加舒心。

3.人际层面。广告与广告翻译是与受众目标群体之间的交流,交流的深入程度不会以文字的方式去体现,而是需要在广告投放之后,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对广告的有效反馈。想要与消费者之间有更好的互动,就需要与消费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得到消费者的重视,翻译广告也与之相同。广告的翻译就是要让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最佳选择。

无论何种广告形式,最终的目的都是吸引消费者的眼光,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工作。但是因为各种广告的泛滥,很多人都对广告有抵触心理,所以在翻译广告中,应该注重与消费者之间的良好互动以及消费者的良好体验,通常情况,第一人称角度、第二人称角度会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由以上可知,在以目的性为首要原则的情况下,翻译作者在翻译广告的过程中,需要从含义、语句、人际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并且人际方面是重中之重。因为人际层面是功能翻译评判的主要层面。

参考文献:

第8篇:公共产品理论范文

关键词:工业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现状;发展趋势

前言

在我国,工业产品设计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工业产品设计模式已不能适应时展要求,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必须寻求工业产品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为我国工业产品带来新的面貌。

1.我国工业产品设计发展的现状

现代工业设计在我国是一门新兴行业,但它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它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随着现代工业设计的迅速发展,它已经成为联系技术与应用、企业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也让中国成为制造大国。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工业产品设计面临着巨大的难题,传统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导致国内市场的产品外观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个性特征,部分产品质量不过关,缺乏核心竞争力,在设计上过于追求实用性而忽视了对产品其他功能和效应的开发,特别是反映顾客的心理需求方面,另外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设置了技术壁垒、反倾销贸易惩罚等手段以限制中国贸易的发展,这些因素都给国内的工业产品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

目前我国企业的产品设计理念和方法过于陈旧,不少企业仍旧依靠批量化、低成本生产的生产模式来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忽略了现代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导致大量外观同质化的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逐步下滑。再加上部分中小企业处于发展时期,为追求低投入、高产出,产品设计中也出现不少跟风知名品牌的现象,造成产品功能、外观等缺乏新意,质量问题更是无法保证。在当前工业产品设计行业中,同类产品设计大同小异、缺乏原创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与企业产品设计理念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不少企业的产品设计投入资金不足,缺乏长远规划,品牌意识薄弱。另外,在我国产品设计的维权制度和专利制度并不完善,据数据显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申请专利的企业也仅占1%,可见我国当前的工业产品设计依旧存在许多弊端,因此采用新的工业产品设计理念和方法也越来越迫切。

2、工业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在新的时期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国外许多科技工作者也对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我国可以结合国外研究成果与自身的发展优势,创新产品设计理念与方法,以提高工业产品设计的优越性。以下介绍了工业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几种主导发展趋势:

2.1在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指导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协调一致、可持续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指导下的工业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也需要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因此,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环境因素是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产品设计要求做到将污染和能源消耗降到最低,要求产品功效达到最高,并且根据这些要求提出了绿色设计的理念,同时绿色设计也成为科学发展观特别强调的研究方向。实际上,绿色设计的理念就是通过工业产品的设计来协调人类社会发展与保护自然之间关系,可见这种可持续的产品设计理念能够达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未来社会的发展会越来越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因此绿色设计的理念会发展成为日后工业产品设计理念与方法的主导方向。

2.2面向产品质量、成本或寿命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在这类设计法中主要包括三次设计法,即设计工作方面的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及容差设计三个层面,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提出了全性能优化设计法,这种设计方法主要侧重于对产品设计的性能方面的要求,同时期提出的还有功能优化设计法,所强调的是产品功能的优化,针对产品的寿命方面还提出了全生命周期优化设计法。上述这些产品设计理念与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区别就在于产品的侧重点不同,优势也不同,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理念与方法创新中,可以将它们的不同优势与特点集于一身,在产品设计中追求产品外观改造的同时不忽视产品性能的完善。

2.3面向产品广义质量或产品全部功能及性能的综合设计法

面向产品广义质量或产品全部功能及性能的综合设计法在日后的产品设计中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原因就在于综合设计法能够改变产品设计仅仅考虑产品质量、性能或造型某一方面带来的弊端,它能够将产品的广义质量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面向产品功能或性能的总体化方向发展,同时可以达到在较大的范围和程度上满足用户对产品各个方面的要求。可以说这种综合设计方法将产品设计中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在内,比如以满足产品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功能优化设计,以提高产品结构性能为主要目标的动态优化设计,以提高产品工作性能为目标的智能优化设计以及以提高产品工艺性为目标的可视优化设计等,这些设计方法几乎囊括了产品的各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产品设计的综合设计法。另外这种设计方法将整体优化的理论带入其中,极大的促进了工业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进步。

3、 结语

通过上文对工业产品设计理念与方法的探究,可见要想提高中国工业产品设计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摆脱产品设计传统落后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方法,开辟产品设计新思路。同时上文也提出了工业产品设计理念与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日后产品设计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军宁;张菲菲;陈渭;谢友柏;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机械制造.2015(2):1-4

[2]荆洪英;张利;闻邦椿;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8):999-1004

第9篇:公共产品理论范文

关键词:公共产品 新公共管理理论 政府 第三部门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公共产品泛指公共行政组织或国家行政组织所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即公共产品是指使用和消费上不具有个人排他性的产品,是一种共享性的产品。萨缪尔森认为:“公共产品指每个人对它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的产品,私人物品的总消费量等于所有个人的消费量总和,在公共产品上,个人消费等于集体消费。”[1]

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是指那些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一般由政府来提供,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准公共产品可分为自然产品,如水、电、煤、气等;以及优质产品,如教育、医疗、交通等。准公共产品通常只具备上述两个特性之一,而另一个却表现不充分。在我国,自然产品的供给几乎被政府垄断,但其效率却不高,而对于优质产品的提供,政府却很少作为。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新公共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认为政府应该提供所有的公共产品,而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主要作用应该限定在核心公共领域,为整个社会提供导向功能和服务功能。公共产品提供的主体有三种: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即第三部门)、私人部门。新公共管理重新划定了政府、私人部门、非政府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中的作用。严格划分了公共领域、公众领域与私人领域,政府不能干预公众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活动,政府的活动要严格限制在公共领域的范围内;政府的职能应是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市场的失灵要由市场来解决,政府应该与市场形成合作关系从而纠正市场的失灵,而不是取代市场。

二、我国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应扮演的角色

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阐释,伴随着第三部门的出现及发展,第三部门越来越成为市场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必要补充,因此,公共产品提供方式的多元化趋势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借鉴西方公共产品供给的经验,中国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化,应调整自己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角色。在制度安排上的重大调整是收缩政府与公共部门活动的范围和规模,改进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引下,将市场和第三部门引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然而,某些公共产品由市场和民间组织供给决不意味着要完全脱离政府,相反,政府在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

大力推行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市场化,将私人和社会资本引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首先,政府要对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明确市场准入制度。明确私人投资公共产品的领域,逐步扩大准入范围,诱导市场参与,强化公共产品供给的竞争。其次,政府要对市场提供公共产品进行必要的价格管制和利润管制。私人取得某一公共产品的产权后,可形成某种垄断优势,不利于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政府有责任对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进行必要的规制,在保障投资者获取一般正常利润的基础上,规定公共产品的收费限价和合理的利润水平,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引入多个竞争者,减少垄断,以切实保护公众的权益。第三,政府要对政府部门、第三部门、私人部门的公共产品供给范围进行调控,有效地分配角色、任务,并激励他们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身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和质量。

2、政府作为生产、提供者

首先,要科学地界定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范围。政府生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根据社会需求,还要充分考虑政府的可支配资源即财政资金的供给能力,并非有社会需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就必须提供,应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作用。例如,水、电、煤、气等自然产品,政府可以将生产、供应权利下放给第三部门或者私人企业,可以降低政府支出,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其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领域,还必须与政府的管理能力相适应。因此,政府应主要提供那些需要凭借强制力才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如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法制规章等;还有私人资本不愿意进入或进入不足的领域,如科教文卫、大型基础设施和其他具有较大外部性的建设项目及大型不可再生资源建设,以及对国家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开发、高风险资本支出项目。而对于这些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为了提高供给效率,有必要在生产提供过程中引入竞争、激励和监督机制,适时进行市场调整。再次,在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政府有必要对公共产品的消费者给予某种支持。因为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一般是分散的,而且同样由于理性经济人的原因,消费者容易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不太可能形成强有力的集体行动同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者讨价还价。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为消费者提供信息以及其他必要的支持。如组织消费者成立关于该种公共产品的消费者协会等,以采取有效的集体行动,加大同公共产品私人供给者谈判的筹码,促使私人提高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品质。

3、 政府作为支持者

首先,政府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支持引导市场和社会组织提供公共产品。我国现阶段对于一些准公共产品,例如基础科学、高科技、教育、环保等公共产品,由于政府财力有限、私人企业不愿投资等原因,往往供给不足。加上我国目前非营利组织资金严重短缺,力量弱小;而私人资本的力量也仍然较小。如果政府对他们在这些领域供给公共产品给予一定的资助,显然可以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民间力量在提供科研、技术开发以及教育等这些公共产品方面发挥作用。其次,政府要扶持、培育第三部门的发展。一般说来,在西方发达市场化条件下,劳务、资本等资源都由市场来调节,而第三部门的作用是针对这种调节的弊病即“市场失灵”的。但在中国,第一、第二部门发展恰恰要得力于第三部门的发展,“市场有效”“民主国家”要以第三部门的发展为条件。我国的民间组织作为与政府、企业并列的第三部门,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加强对民间组织工作的领导,重视、支持民间组织开展工作。

4、政府作为监管者

由于政府和公共部门公共产品供给的垄断,必然会造成公共产品攻讦的寻租腐败,按照布坎南的寻租理论,放松甚至取消政府管制,提高经济的自由化水平、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消除寻租的好办法。但是,只要有公共领域存在,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就会存在,因此腐败现象必然发生。但是政府作为监管者,可以把自己管制限制在必要的范围内,把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有条件地实行民营化,更加完善法律规章,减少政府行为的随意性,从而降低腐败,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此外,无论是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公众需要,实现某种公共利益,因而具有公益性质。而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者,由于理性经纪人的特点,可能会做出某些有违公共利益的行为,也同样会存在低效率等情况。因此,出于公益的目的,政府的干预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三、 总结

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以及考虑社会公平、公正等问题,导致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存在着失灵现象,加之公共产品的思想起源于对政府职能的讨论,所以传统的观点认为政府是公共产品最好的提供者,公共产品也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新福利经济学家还从理论的高度论述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必然性。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接受了上述观点并把政府视为公共产品的当然提供者,但是在实践中,我国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出现许多问题,导致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效率底下。在我国政府转型期间,政府应如何转变职能,从而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新公共管理理论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应发挥导向作用、领导作用和服务作用,合理地分配政府、第三部门以及私人部门的职责,有效地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众需要。

参考文献:

[1] 保罗.A・萨缪尔森:《公共支出的纯理论》,载《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1954

[2]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3] 张康之.论“新公共管理”[J].新华文摘, 2000, (10).

[4] 顾丽梅:《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5] 彭和平:《公共行政管理(第2版)》,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6] 叶文辉:《中国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理论、实践与改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