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伦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应用伦理学模式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它的兴起是伴随着应用伦理学的兴起而产生的。与道德哲学不同,应用伦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基于应用伦理学的本质,其研究的问题是那些十分具体、与道德实践相关,且具有一定的争议性的社会问题,具体如法律中的争议性问题——死刑的保留与废除问题,再如引发世界关注的艾滋病问题、同性恋问题,还有全球共同关注的贫困问题等。基于应用伦理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可以发现,应用伦理学的研究领域是特定的,这就决定其所得的结论的适用性范围是特定的。对于某些对特定案例的研究,其结论也只能适用于特定案例,因此,应用伦理学模式是倾向于实用性的。
环境伦理学是三大应用伦理学之一,既然属于应用伦理学范畴,当然其在判断研究方向时,应更多地关注一些现实性的、具有争议、与制度和法律相关的环境伦理问题。例如,环境决策中利益与环境冲突的平衡问题、代际伦理问题、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伦理依据等。这些问题更多地与环境保护的具体决策以及相关制度的制定息息相关,其有利于推动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和决策的制定,有利于对具体环境伦理问题的解决。应用伦理学模式能够给相关问题中的利益双方提供一个表达观点和辩论的平台,双方通过不断交流和沟通,最终能够否定不合理的观点和诉求,保证各方观点得到理性表达,并最终达成解决相关环境伦理问题的共识。
二、道德哲学模式探究
从历史角度来说,道德哲学从伦理学兴起之时便一直是其主流探究模式。引用沃尔泽的观点来看,道德哲学是建筑的基础,其研究的重点问题为一些宏观上的、基础性的问题。其研究的问题领域比较宽广,主要为人们提供人生价值、个人理想等,是关系到整个社会、民族的完备的道德学说,道德哲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适用个人、社会和民族的全部主题,指导和限制人类的人生理想,影响人类的心灵,其任务是“各种终极目的和目标组成的有序整体”,从而规定人的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东西,并试图给人类构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理想,对人们的世界观进行构建和改造。
根据上文论述,环境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其研究的问题更多的是特定领域的具有争议性的环境伦理问题,对于一些特定领域和案例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若要彻底地去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仅仅依靠应用伦理学模式是不够的,世界处于不断变化当中,旧的问题解决,新的矛盾会显现出来。因此,我们需要从道德哲学的视角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新的突破。道德哲学更多的是对人的世界观进行改造,因而在环境伦理学当中,可以通过讨论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人们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进行改造和规定来解决环境问题,充分利用道德哲学的环境伦理学的作用,对环境伦理学中基础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去构建美好的生活理想,帮助人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具体而言,道德哲学的环境伦理学的任务在于向人类提供人与自然的完备性学说,帮助人类去理解人、自然的本质,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人类在大自然中去准确地定位自身。
三、环境伦理学探究模式分析
综合以上论述,我认为,道德哲学模式和应用伦理学模式都是环境伦理学中不可或缺的两种探究模式,道德哲学模式研究和探讨基础性、宏观性、形而上的问题,改造人们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应用伦理学则对特定领域和案例进行研究和探讨,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从以上两种视角进行探讨,才有助于人们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而人们对环境伦理学产生身份方面的怀疑,则是由于他们从单独的视角去看待环境伦理学,即单纯从道德哲学的视角或者应用伦理学的视角出发,这样很容易对环境伦理学产生身份上的怀疑,实际上这两种探究模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需要共同交流、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通进.论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8(1).
[2]廖申白.应用伦理学的原则应用模式及其优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关键词:环境伦理;绿色设计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天气出现的越来越频繁,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环境伦理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道德关系,也可以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崭新的学问,研究环境伦理学,可以是我们的设计更好的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也为人类的将来打算。
人类与环境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的一员,并不是自然的主宰,人与自然主客体难以分清,人对自然的索取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接受了天地的恩赐。人类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与大自然和平相处,虽说不是风平浪静,但是较大规模的环境问题出现的是比较不频繁的。一直到人类开始进入工业革命,大量的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排放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温室化、酸雨、热导效应随之而来。
人类的文明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垃圾发展史。人们所追求的方便生活是建立在大量浪费的基础上,在以前货物的运输主要是靠火车铁路,而现在则大多数用卡车和公路;以前我们穿的都是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制成的衣服,而现在合成纤维已在市场上占据很大份额;以前的大学食堂使用的餐具和容器都可以洗了再用,而现在一切都是“一次性”的,使用过一次就成为垃圾。
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而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及影响环境卫生,处理垃圾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为什么我们不尽量减少它们的出现呢?
如果说,消费社会中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尚属于传统伦理学的范畴,那么,人与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则对传统伦理学进行了挑战。正如日本环境伦理学家岩佐茂所指出的:“环境伦理并不是维系共同体的存在、在人类相互的社会关系中直接发挥作用的伦理,而是人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时的伦理。环境伦理学就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伦理。因此,从以往伦理学的界定来看,环境伦理学已超出了伦理学的框架,是一种新伦理学。”
作为一个活着的人,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有机体和生物相联系,我们完全依赖于地球上那些尚未开发的景观区域的生产力。假设它们维持生命的功能丧失,或衰竭到不可收拾。那么我们也将不存在。
自然系统保障着人类的幸福和健康,对它的理解和维护是明智的土地和资源合理规划的基础。绿色设计应运而生,在狭义上它是以节约资源为目的、以绿色技术为方法、以仿生学和自然主义等设计观念为追求的工业产品设计及建筑设计。而在广义上它指的是从保护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观,到拯救地球的环境保护观。虽说可持续发展和保护都是全球性的战略决策,但通过设计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则是这一战略决策中较易见效的方针。从上述两方面看,与之相应的设计应该分为两类。一是节约型设计,即节约能源和资源消耗的设计;二是常说的“绿色设计”,即无污染、无害于大气环境和人体的设计,两种设计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直接的关系。
绿色设计是概念宽泛却定性不严格的,所谓“宽泛”是指所有设计都可能涉及,尤其在材料、工艺、使用过程和对人对环境的影响等;”定性不严格则指的是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或法律界限,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有时候“绿色”只能成为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
为了解决不可再生资源日渐匮乏的情况,不给子孙后代留下资源枯竭的惨状。节约能源和资源消耗的课题,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设计观念的转变。如最近兴起的潮汐发电、风力发电及太阳能等。除了节约能源外,节约自然资源也是与设计有关的课题。打比方说,节水型马桶的设计,可以积少成多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节电型的冰箱、空调机,不但可以节约生活开销,也可节约电能。还有废物再利用也是节约型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再生利用既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也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所以得到大力提倡。如废纸、废布生产的再生纸,是目前印刷业使用较多的纸,印刷质量同原浆纸没有任何区别。再生纸浆也可代替许多商品中的衬垫物,减少泡沫塑料对环境的白色污染。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都是设计师们的功劳。
所以说设计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环境伦理的概念,因为设计师比一般大众有更多的能力为环保做什么。如果在最初设计时就在设计或产品中注入了这样的理念,那么在生产、销售和以后的使用中都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
增加对环境伦理的思想的了解可以使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多一份责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使之必报之”。 我们更愿意相信:如果没有改变,最终毁灭的终将是人类自己,而不是地球。
参考文献:
[1]黄厚石 孙海燕 《设计原理》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8
[2] [美]约翰・O・西蒙兹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3]尹定邦 《设计学概论》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景观行业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忽视了人们在空间中真正的行为使用,很多时候只是在简单的复制。环境伦理学是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一种伦理关系,要想让人类在社会环境系统中和谐发展,“关爱设计”的理念很重要,人在场地中的需求是否会被满足,是否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在设计中是否考虑到弱势群体的需求,这些都是和谐环境的标准,只有设计师尽可能在设计中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才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
1.1缺少合理的人往空间
设计师在设计中往往只重视人的普遍行为和活动的场所,而忽视了人群中的互动交流,使得景观空间中缺少这种活动的空间。更多时候只是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而忽视了非物质的部分。
1.2较少考虑弱势群体的需求
1.2.1针对老年人的设计缺失。老年人经历了岁月变迁,对于生活的要求与年轻人追求标新立异、新鲜刺激不同,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好好呼吸新鲜空气,有地方可以唱一段京剧,品一壶好茶,下一局象棋的地方,这就需要景观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氛围空间。但实际上,很多小区的景观和城市绿地中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老人的活动空间很少,并且常常和其他的活动空间相冲突。1.2.2针对妇女儿童的设计缺失。现代景观设计中对于儿童活动区的设计,大多只是简单地放置一组儿童游乐设施,铺装上设计成塑胶的材料。实际上,儿童的活动方式不仅仅是使用游乐设施,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提供一些弹性的空间,让他们有选择性地来支配自身的行为才是真正关心儿童的设计。一些街心绿地和道路绿化中的灯光不足,到了晚上非常昏暗,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的可能性,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合理的照明设计对于这些区域也是十分重要的。1.2.3针对残疾人的设计缺失。在当今的城市公园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区域只有台阶没有坡道,使用轮椅的残疾人无法进入这一区域。在一些人行道上,没有设计盲道、或者有盲道但常有电线感等障碍物,非常不利于保护盲人的安全。
2设计要求
景观行业从业人员应该在环境伦理学的指导下,秉持着“关爱设计”的设计理念来工作。尽可能地考虑弱势群体的需求,充分考虑人们在场地中的使用情况,不同区域类型的人们的使用需求。
3相关案例解析
3.1中山岐江公园
3.1.1色彩的愉悦。不同的活动场所对色彩的需求不同,植物的季相变化是自然界的恩赐。中山岐江公园中最有特点的色彩应用就是红色构筑物和绿色植物的结合,这种互补色的使用使得整个环境十分鲜活明亮,让人的精神十分愉悦。3.1.2空间形态和尺度的愉悦。一个好的设计,应该营建轻松的感受和愉悦感,各种符合人的审美感受的景观构成环境意向,实际上微妙而又综合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中山岐江公园中有着小时穿越铁轨时的,在这里变为一种没有危险的游戏,使冒险、抗战和寻求平衡感的天性得以袒露;人对水的向往、对空间的探幽天性等都通过亲水栈桥和平地涌泉、树篱方格网的设计而得以充分体现。
3.2奥尔堡海湾水滨公园
奥尔堡(Aalborg)是丹麦日德兰半岛北部的港口城市,临利姆水道,是丹麦最古老城市之一。奥尔堡水滨区设计规划通过使用临近的海湾将这座城市的中世纪中心联系起来。通过这项新的设计规划的运用,城市和海湾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将滨水区域打造成了一个迷人的天堂。在奥尔堡海湾前端设计了针对3个不同年龄人群的3个公园。3个公园排成一列,从细节上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用途。小朋友的游戏场仅包括圆形设计,采用的色彩是黑色和白色。这种色彩配置与孩子们身上穿的衣服的鲜明颜色形成了对比,所以为整个环境提高了强烈的色彩感。接下来的公园是年龄较大孩子们的运动区。多用途跑道被装有不锈钢网的斜螺旋灯杆环绕着。灯杆的动态形状和夜晚的灯光效果为这个区域增添了特色。最后一个公园是一个比较随意的花园,白色草坪、蓝色的花圃点缀其中。这里得到了素爱平和、安静的老人的青睐。
4关爱设计在景观中的运用原则
4.1安全性和亲和性
4.1.1针对老龄化问题。景观设计同样需要考虑到老年人这个人数增加的群体的需求。老人最害怕孤独,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可以给与温暖、温馨、方便的环境。第一,更多的无障碍空间设计十分必要。在竖向有高差的地方尽可能地使用坡道,这样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正常的人群也可以使用。第二,公共设施的通达性。卫生间、停车场、休息区尽量在较为便利的区间之内。这样会方便行动不便的人群使用,尽量减少路上的时间。第三,在绿地中尽量多地放置可供休息的设施,并且放置的方式要便于交谈,老年人喜欢坐在一起聊天,合适的摆放方式可以让他们使用得更加方便。4.1.2针对儿童活动。儿童的心理和成年人不同,对世界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色彩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真心理解儿童需求的亲和性的场地,才是好的设计。第一,符合儿童的生理特征。在儿童活动区的座椅不易过高,可以设计一些可供他们自己创造的空间,例如沙池,软质挡墙等。同时也不应该有尖锐的物体在这里出现,避免让小朋友由于好奇心而伤到自己。第二,对于空间边界的处理。每个场地与场地之间边界的区域是设计中较为容易忽视的地方,植物不易种植得过密,也应尽量避免人的进入,以免发生意外和危险。
4.2便利的设施
①在城市居民区周边应该有更多的便民设施,例如洗手台、社区活动中心、市集广场、哺乳室等。对于儿童活动区也更加应该重视。奥尔堡海湾公园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很好,这样就吸引了更多的人到这里活动。②整合小绿地。城市中大大小小的绿地是市民活动的重要场所,但是一些小绿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被忽视,由于交通不便等问题鲜有人去,因此对于城市中绿地的整合十分必要,如果绿地周边有河流或者湖泊,要尽量地可接触到,这样会给整个场地更好的活动方式和空间。
4.3更好的文化体验
4.3.1市民参与设计。景观的使用者往往对本地的文化有着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他们其实是最有权力参与设计的。例如罗东运动公园,有很多当地儿童参与了马赛克图腾的设计,如今已经开园16年了,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对于这一个区域有着很强认同感,因为曾经他们在这里留下了痕迹。4.3.2结合文化与健身娱乐的主题公园。每个场地有着自身的文化和作用,例如雕塑公园,植物园等。西安大雁塔东苑的戏曲大观园就是以戏曲文化和陕西当地的民俗文化为主题,很多戏曲爱好者也更愿意到这里来聚会练习。
5小结
[关键词]环境伦理;教育;中学地理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的环境问题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从科技和法律的角度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从国内地理学科的相关研究现状来看,主要侧重于环境教育问题,而对于环境伦理价值层面问题的研究比较欠缺。笔者认为,把环境伦理教育渗透到中学地理教育实践之中,对提升中学生的环境伦理素养,丰富和完善中学地理课程理论,推进中学地理教育改革均有积极的意义。
一、环境伦理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环境伦理思想的历史渊源
在20世纪初期,空气和水污染等诸多现实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由此,环境伦理学科也找到了其产生与发展的逻辑起点。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开始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来加以解决。1923年施韦兹(Albert Schweitzer)《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和1933年奥波德(Aldo Leopold)《自然保护伦理》两部著作的诞生,成为了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由于受到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影响,我国也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著如刘湘溶的《生态伦理学》、陈春花的《生态伦理学》、叶平的《生态伦理学》等,都是我国实施环境伦理研究的较早的文献资料。
(二)环境伦理思想的主要流派
环境伦理思想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思想流派,主要有以下四种:1.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由于受到西方传统哲学观的影响,伦理的原则只是针对人类而言,而非自然和其他生物,因此环境问题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问题。2.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和挑战加速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的诞生。这一伦理观强调要把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看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每个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必须扬弃原来的价值判断标准,尊重自然物的存在价值,并从伦理的角度对其加以关怀。3.以生态为中心的环境伦理观。这一伦理观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必须把人类置于整个生态系统中予以伦理考虑,必须把伦理关怀从人扩大到生态系统,并把整个自然界纳入道德考虑的范围,以此来论证生态系统的价值意义。4.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这一伦理观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和谐,突出人类对自然环境保护的作用和道德责任。
二、中学地理课程与环境伦理学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也开始从地理教育的角度来寻找问题的解决路径,从而掀起了在世界范围内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浪潮,这也为环境伦理教育与中学地理教育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近年来,中学地理课程改革也开始尝试把环境伦理观念的培养凸显出来,这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德育目标的具体体现之一。中学地理课程改革顺应环境伦理观念发展的潮流,符合我国的国情,也为中学地理学科渗透环境伦理教育提供了知识载体方面的保障,体现了中学地理学科应有的环境伦理教育价值和功能。
三、环境伦理教育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调整与改进中学地理伦理教育内容
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对伦理教育内容的安排,也只是以一种相对融合的方式渗透在某一个章节课程之中,还不具备一个独立的课程形态存在的条件。笔者认为,中学地理伦理教学内容调整与改进需要从树立正确的人口伦理观入手,因为在中学地理教材编撰的过程中,关于人口问题的介绍只是停留在表层现象的介绍和现状的说明,而缺乏深层次原因的分析,需要把人口伦理道德价值观纳入到课程内容体系之中,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渗透环境伦理思想
中学地理环境伦理教学方法主要倾向于讲授法、小组讨论和辩论法,而户外教学、角色扮演和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的使用较少。其实,关于环境学的教学方法中,户外探究和角色扮演往往能够收到更好的伦理教育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让学生能够直接从现实的环境中得到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感受真实的世界,有助于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有助于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进而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
(三)通过改进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伦理道德素养
在目前的中学地理教育实践中,渗透了诸多环境伦理教育内容,但所涉及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中却很少体现这方面的内容,传统的量化评价和认识目标评价也很难适应中学环境伦理教育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适量加大对环境伦理教育的评价力度,使其成为中学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内容可以包括中学生是否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否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规范等。
参考文献:
谈“科学环境伦理观”,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环境伦理学?二战后,欧美工业生产突飞猛进,工业化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例如: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水污染与资源危机等等,尤其是环境灾难的频繁发生,环境问题开始由局部地区蔓延到全球,使人们深感环境危机日益严重。为了解决环境危机,各国政府、国际环境组织和有些学者开始思考和探索人类与环境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在此背景下,环境伦理学应运而生。因此说,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它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中国,在90年代中期正式建立了中国的环境伦理学。
那么,环境伦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环境伦理学是环境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一样,它不解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它在环境的框架下,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学思维与伦理学思维的契合。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人类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它的理论要求是:确认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它的实践要求是: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
二、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对学生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1)大气污染严重,我国南方地区的酸雨区,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北方城市普遍存在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象。(2)水体污染加剧,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即使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南方城市也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3)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38%。另外,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学校环境教育过于注重环境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相应的价值观与技能的培养,在培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尤为薄弱。
正确的环境伦理思想,可以改变我们原有的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运用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既可以保持我们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与协调,同时又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进而达到人地协调,使得整个社会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三、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
1.充分运用地理课本,联系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正确行之有效的课堂环境教学
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而地理素养首先就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因此,环境教育一直贯穿于高中地理现行教材,我们可以运用课本中的具体环境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课堂环境教学,这样对他们科学环境伦理观的培养,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必修2第五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时,教材用了“玛雅文明消失”的案例。我先让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玛雅文明”的资料,了解当时玛雅社会的环境。在课堂中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最后由他们自己总结出“农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开始紧张—生态破坏”的结论。这节课后,学生感受非常深刻,认识到玛雅文明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的人们总是把环境作为人类的对立面存在,人类对其所处的热带雨林进行了砍伐,造成了当地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进而使得整个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最后古老的玛雅文明不复存在。通过这节课,他们开始对“征服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意识到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重新确立新的人地协调的环境伦理观。
2.走出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许多环境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单靠一个学校、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对学生来说,更需要的还是关注身边可解决的环境问题。环境教育是行动的教育,不只是概念的认知,需要学生走出教室、亲身经历与体验,因此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户外教育。户外教育是一种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身体验自然及了解现实社会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有目标导向、有系统、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在教室、学校、家庭和当地社区环境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环境问题,比如城市的河流污染、噪声污染、居民区的垃圾污染等等。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把这些问题作为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起点,并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探究和解决这样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我们的环境,又应该如何去保护我们的环境,这对他们树立科学的环境伦理思想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3.通过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帮助科学环境伦理观的树立
论文摘要:全球环境总体日趋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日益加剧,环境社会学应运而生。本文试图对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和不同时期西方社会学理论对环境问题的论述和贡献进行梳理,希望运用环境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更好地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同时推进环境社会学的新发展。
1 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在学术地平线上出现一个新的学科并非偶然,环境社会学便是社会改革和变化的社会运动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政治上发酵的产物。“环境社会学”最早是克劳斯纳在他1971年出版的《论环境中的人》中使用的。随后,社会学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卡森所著的一本关于农业杀虫剂的生态危害的畅销书《寂静的春天》便是催化剂。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当时面临“生态危机”,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关于世界趋势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一度成为当代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环境宣言》。社会学家卡顿深受其影响,开始理性思考人口过剩和化石燃料枯竭,他的研究汇集成了一本深具影响的书《过度成长—革命性社会变迁之生态基础》。[1]20世纪90年代,日本和韩国分别建立了环境社会学。1992年,最早的日本环境社会学家之一饭岛申子协助成立了日本环境社会学学会(JAES)。到1999年,JAES有了自己的刊物《环境社会学期刊》。在韩国,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有了环境社会学课程。2001年10月,在京都环境社会学研讨会上成立了一个研究网络—亚太环境连线,主旨在解决亚太地区的社会与环境问题。[2]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环境总体形势不断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日益加剧,对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人类健康乃至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环境社会学开始引起了社会学者的关注。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环境社会学是关于环境与社会之关系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是环境科学与社会学交叉渗透的产物。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将对环境问题的解决以及协调环境与社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人们开始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环境问题是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失衡的表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我国学者有意识引进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成果,进入21世纪,社会学者开始自觉运用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我国遇到的环境问题,推进了我国的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环境社会学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为政府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咨询服务,为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出谋划策,同时还将有效地参与社会现代化的规划﹑实施和检验工作。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市环境保护发展的客观要求,向人们提供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的指导方案,如环境公众参与﹑环境教育的实施﹑环境文化的构建等。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便由此应运而生。
2 环境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2.1 儒家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环境问题频频出现的今天,中西学者开始把目光纷纷投向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我国学者也开始发掘“天人合一”所蕴含的生态意蕴。产生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道德和伦理也是产生环境问题的因素之一。
环境伦理的奠基者利奥波德提出了“大地伦理”的概念,他主张把伦理学的道德规范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调节人与自然(大地)之间的关系,把道德权利﹑良心﹑义务扩大到动物﹑植物﹑土壤﹑水域和自然界的其他实体。[3]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的自身的问题,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三个问题,其中最根本的还是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问题。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意蕴,要求人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所蕴含的生态意义非常丰富,其最鲜明就是因任自然,它有助于我们确立人与自然互利共生的自然观,并在实践中采取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的方法论,解决环境问题。[4]
2.2 环境建构主义理论
上世纪60年代是绿色意识的精英启蒙阶段,1962年卡森发表的《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就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向全世界敲醒了警钟。70年代是公众绿色意识的动员和形成阶段,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交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对正处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的西方世界发出了关于“人类困境”的天才预言。80年代绿色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家喻户晓的常识。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人类已进入维护共同家园的全球时代。
建构主义认为,环境问题是不同群体表达自身意见的一个共同符号,对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理解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总是通过特定的﹑具体的社会过程,经由社会不同群体的认知与协商而形成的,解决特定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利用科学知识﹑大众传媒﹑组织工具以及公众行动成功地构建环境问题,并使之为其他人所接受,进入决策议程,最终转变为政策实践。[5]
2.3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非常强调共同价值观与信仰对于社会运行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它认为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价值观的扭曲,特别是工业社会,过度役使自然环境与资源,导致环境状况恶化。西方文化具有物质主义与贪婪的本质,过于强调物质消费以及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西方文化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关联。社会系统是在对于环境的不断适应中进化的,但它忽略了社会系统内部强制与紧张的一面。此外,一些环境主义者认为,结构功能主义关于解决环境问题的乐观看法有可能模糊人们的环保意识。[6]
2.4 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冲突论强调社会中的权力分配是不平等的,掌握权力的精英影响着社会事件,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必然制造环境威胁,全球环境为经济正是全球财富与权力分化的直接后果,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促进资源在全世界的公平分配。[7]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要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综合效益(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关系,不能单独地考虑经济效益。
2.6 风险社会理论
风险社会理论着眼于人类进步的负面性,尤其是工业和科技对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危害。贝克指出,在“风险社会”中,现代风险—特别是环境风险﹑核技术风险﹑化学污染风险等等—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将是“平均化分布”的,一旦空气或水受到大面积污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在他看来,现代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知识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的,温室效应﹑酸雨﹑大气污染大都是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制造”出来的。
3 结语
环境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学理支撑,同样地,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丰富实践,也将促进我国环境社会学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2]约翰·汉尼根:《环境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新课改理念下的重要教育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对地理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将有关环境教育的元素同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同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共存、共发展。对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现教育价值意义重大。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的时期,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这对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有着积极的影响。
2.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
(1)立足于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育高中阶段地理所涉及知识范围广,学科深度较浅,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比如,大气、温度、海洋、陆地、矿产资源等等,此外还包含农业、工业、城市以及交通等人文环境方面的知识,可谓是对环境知识阐述的较为详尽。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应善于发现地理教材中的环境元素,通过课前备课巧妙地将环境教育融合到课堂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大气环境保护章节的学习,教师应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哪些是对大气环境破坏的行为,哪些是保护大气环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课堂共同探讨大气环境保护问题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欲望,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此外,地理教材中关于人口问题等方面的知识涉及的也比较多,教师应根据生活实际,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人口调查活动,让学生从人口调查活动中切身感受到人口危机问题,可有效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综上我们可以发现,高中地理教材中同环境教育相联系的知识内容较多,教师应善于发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元素,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地利用地理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环境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
(2)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于学生教育逐渐从传统的单一文化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教学模式转化。就目前高中地理环境教育而言,地理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将地理课本基础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而且还应帮助学生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内容的同时能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发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自身做起,加入环境保护队伍行列,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设施优化改进教学手段;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应以多媒体为平台,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放映幻灯片或者视频的的方式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能够有效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更能牢固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加深记忆,提升教学效果。此外,高中教师应打破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理念的束缚,深刻理解新课改理念的重要内涵,积极创新地理教学新方法和新模式,充分将环境教育融合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到课堂中,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公,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及创造能力,对地理学科知识尤其是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进行共同探讨,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这样可有效地增强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关键词自然环境评价心理学方法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生物学、法律学、经济学、建筑学及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在探索人类幸福生活方法时,把关注点集中在环境问题及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问题上。心理学领域,研究人类行为最主要的是探求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知觉、认知及学习的因果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过程就是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过程,就人类发展来讲,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适应环境是其发展的前提。但是,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不是完全被动的适应,通过认识和实践去改造环境是人类适应环境最大的特点。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借鉴多种科学知识,反应出交叉学科的特点。与其它研究相比,环境心理学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是,关心自变量(环境)对因变量(人类心理)的长期效应。
二、环境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Daniel等人开始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景观评价的系列研究。即探求景观的物理特性(例如,地形、植物、水等)与心理反应(例如,选择的喜好、风景的感觉等)的相互关系研究。
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把风景与风景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再把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方法应用到风景评价中来,通过测量公众对风景的审美态度,得到一个反映风景质量的量表,然后将该量表与各风景成份之间建立起数学关系。所以,心理物理学的风景评价模型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一是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即风景美景度;另一部分是对构成风景的各成份的测量,而这种测量是客观的。
(二)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
Daniel认为景观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注重人的景观经验多元分析。虽然在研究程序上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与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类似,但是在解释景观选择和喜好时,不是从物理特性上解释,而是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概念来解释。
1.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collativestimulusproperty)。Berlyne根据实验美学的研究结果,提出美的反应是人的视觉刺激所具有的复杂性(complexity)、新奇性(novelty)、不协调性(incongruity)及意外感(surprisingness)等相互对照特性与此类刺激诱发的探索行为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Berlyne认为通过不同的刺激类型的特性,可以促使不同唤醒的产生。这就是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
根据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Wohlwill以人工景观、自然景观和二者混合景观等3类景观为评价对象,对人的景观喜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3类景观中自然景观的喜欢程度最高,人工景观的喜好度最低;第二,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工,中等复杂程度的景观最受欢迎;第三,新奇性、不协调性及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直线关系。其中,新奇性和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正比关系,不协调性与喜好程度成反比关系。
2.Kaplan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Kaplan以进化论为前提,以人的生存需要出发,提出了风景信息的观点,相继提出并完善了他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他认为,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和为了生活得更安全、舒适,他必须了解其生活的空间和该空间以外的存在,他必须不断地去获取各种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去判断和预测面临着的和即将面临着的危险,也正是凭借着这些信息,去寻求更适合于生存的环境。所以,在风景审美过程中,他将人的风景认知中质的信息归纳为,复杂性、神秘性、统合性和明瞭性等4个方面。同时,他又指出人对风景质的要求是既要风景具有可以被辩识和理解的特性“理解性”(Makingsense),又具有可以不断地被探索和包含着无穷信息的特性“探求性”(Involvement),如果这两个特性都具备,则风景质量就高。随之Kaplan又把这两个特性分别在风景信息是否马上使用(即时),还是作为线索使用(推测)两个侧面进行了扩展,于是形成了四维量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三)自然环境的减压功效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Ulrich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投入到自然对人的心理及生理压力的缓解上。首先,他为了解释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情与美的反应,提出了心理进化模型。此模型详细地描述了人的感情形成的基本过程,其别强调到了人接触新环境时的感情状态。其次,将人对环境的喜好作为重要的感情考虑,并将其视为压力调节中众多情感(如,恐惧、关心、愤怒及悲伤等)中的一份子。由此可见,心理进化论体系,不仅包括美的反应,也包括压力调节、自然的形状及内容等众多情感的反应与生理反应。
近年来,Ulrich等人用脑电图、心电图等精密的科学测试手段,来客观地测量人的情感反应,避免了语言表达测试的种种弊病,使得该理论体系更趋于完善。Ulrich认为,自然风景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其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它也直接影响着人的其它生理和心理的各种反应,他的研究发现,自然风景往往明显的加速病人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而城市风景则延缓病人的恢复,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
(四)原生态自然体验研究。
环境体验课程的目的是借助于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新的正确理解和态度,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激发人们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一批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而环境体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Talbot和Kaplan在其一项长达十年(1972-1981年)的纵向研究中,对参加野外环境体验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在这项研究的初期结果表明,所有参加者对原生态自然体验的价值都给与了极大的肯定。经过野外环境体验,与其他人相比,体验者不仅关心他人,同时在自我认知、自信心和日常生活的计划等方面都有极大提高。
在此项研究的中期,通过问卷调查,对野外环境体验者在观察原生态自然反应变化过程中,面临知识、理解等困难时所产生的感情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体验者不仅在野外环境的体验过程中,有意识、自觉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而且不分男女老少都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斗志。此项研究的最后两年,研究者主要考察了体验者的支配环境情感。研究结果显示,体验者无论参加时间长短,也不分男女老幼,都表现出无意支配自然,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感觉。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直接接触自然的活动中,能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
(五)自然环境自身的机能评估。
在物理环境中,动物和植物等有机体与土、水、大气等无机物在相互影响的同时,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目前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关注景观对于土地、空间的利用等自然环境的直接效果,还包括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也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
日本学者青柳等人在制定森林环境保护机能概念体系的基础上,以附近居民为对象,对森林管理基层单位从4个方面:风景保护;和自然亲密接触场所的提供;文化财产与历史遗迹的保护;生活环境是否安定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学者横张在林地评价上设定了多种环境保护机能,在居民中实施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8种农林地的环境保护机能:生物生态体系保全;水保全;风景保全;保健修养;微气象暖和;居住环境保全;大气保全和土保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为研究科室,随机选择血液净化中心内护士12名,职称为5名护师,5名主管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文化程度为本科9名、大专3名。护士工作年限为7~30年,平均护龄18.41±7.7年,年龄29~48岁,平均年龄38.08±6.81岁。
1.2无缝隙护理管理方法
1.2.1建立管理团队。以副主任护师为督导员,主管护师为组长,护师为组员组成管理团队。督导员责任为根据科室目前人员、现状,提出管理目标,负责解决技术性难题,考核各项标准。组长负责召开会议,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修订各项操作规范。组员负责记录、统计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执行日常护理工作。1.2.2规范流程。主任查房后,经治医生开具医嘱及治疗方案,如透析模式、置换液配方、抗凝方式、超滤量等。护士负责医嘱的执行。1.2.3护理交接。我血液净化中心工作分为常规血液透析工作和多科室合作模式下的CRRT工作,这就对护士的护理交接提出众多要求。常规血液透析工作要求血液净化中心和病区责任护士交接患者生命体征、皮肤状况、目前用药、管道在位及转运方式和正在使用中的急救设备、器械、物品等,多科室合作CRRT模式中要求血液净化中心CRRT护士与病区责任护士除了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情况外,还需交接医嘱执行情况,CRRT记录及各项标本采集情况,患者的治疗情况:治疗模式、治疗时间、抗凝剂的使用情况、超滤预设量及已完成的超滤量情况、滤器凝血程度、各项压力参数、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或深静脉置管部位情况等。抢救仪器及物品备用情况及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1.2.4质量监控。(1)督导员负责监控整体护理质量、护理计划的执行度。(2)组长评价血液净化机器运转,各项指数的设置合理性,观察患者有无发生并发症,现场排查和解决临床问题。(3)组员负责巡视患者,执行护理医嘱,整理护理中的问题,掌握患者生命体征。1.2.5安全排查。(1)护理标识:将透析记录单(CRRT记录单)及护理评估单,悬挂患者床头醒目位置;打印标签,替代手写配方,便于识别;血液净化的机器上制作明显操作引导标示,同时在每台机器边贴上使用说明,便于护士操作,CRRT治疗时将CRRT护士联系电话留在机器醒目位置,便于联系。(2)加强培训:每月组织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及报告制度》及《专科护理中常见应急预案》等。在理论讲解中,结合血液净化中心实际情况,指导护士如何分析科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根据行业标准,同时共同制定改进措施。并定期进行评价反馈,每季度每人会进行一次护理安全相关制度的考核。
1.3观察指标
对比无缝隙护理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医嘱执行正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无缝隙护理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缝隙护理管理前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2.3%、导管滑脱发生率2.1%、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1.9%、低血压发生率5.1%均显著高于管理后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0.5%、导管滑脱发生率0.4%、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0.2%、低血压发生率0.6%(P<0.05)。
2.2无缝隙护理管理前后医嘱执行正确率
无缝隙护理管理前后医嘱执行正确率分别为98.6%、100%,比较有差异(P<0.05)。
3讨论
血液净化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血液净化技术含量高,对护理人员仪器的操作、溶液的使用有较高的要求,加上终末期肾病患者病情危重,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安全是一直是护理关注的重点。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是针对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程、无缝隙的管理。本次研究发现无缝隙护理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医嘱执行正确率比较有差异。我们分析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后,通过不断发现-评估-制定对策-改进措施让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质量呈现螺旋上升同时护士通过分级管理对护理质量进行层层把控[2]。同样有学者指出通过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增强了管理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在护理管理中可以使每位护士增强责任感[3]。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无缝隙护理管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可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嘱执行正确率,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冷盛君 顾蔷怡 单位:江苏省中医院
参考文献
[1]杨洪彬,杨越,刘婷婷,等.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