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学习礼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管理 学校 行政化 改革
一、引言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二是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三是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二、高校管理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化
1.学生干部多
目前的高等院校,二三十人的班级,至少八个班委;人数更多的班级,班委人数更多。随机调查了几个学院,班委人数8到13个不等,有班长、副班长、团支书、副团支书、宣传委员、学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心理委员、保卫委员,甚至班长助理等,相当于政府部门的局委办。干部并非空挂其名,行政事务多,才会干部多。另外,一个学院一般有10个左右的社团,学生会、自律会等大的学生组织,这些组织有大量的学生干部。大一的时候,一个学生可以同时是几个部门的干事,大二的学生,只要想当,都能当个部长、副部长,会长、副会长等。
2.会议多
学生把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了开会上。因为社团多,干部多,也因为事情多。一是党团干部会议。主要是为维稳工作考虑下,让主要学生干部参与的会议。事实上会议效果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干部们更不知如何开展工作。因为思想领域的事,学生干部很难插手。二是社团工作会议,这所涉及的时间冲突也阻碍了学生正常学习。空话、套话逐步增多。不仅如此,会议背后的大小活动安排汗牛充栋,参差不齐;相应社团骨干筹备工作更是身心俱疲。
3.评比、表彰多
参照政府机关的有效做法,为了调动干部干事的积极性,表彰成为每年、每学期的例行公事。评选优秀干事、优秀干部、优秀志愿者、文明宿舍、优秀宿舍长、优良学风班……不仅有学校的表彰(校级),还有院级表彰,个别社团自己有表彰(我以前读书的时候只有校级及以上的表彰)。极端做法,有些社团下面的部门自己再搞个部门表彰,评选自己的优秀干事。一表彰就要开会、投票、填表、盖章、公示,多少行政事务就来了。而这些事务都要学生或者学生干部去做。本来它们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就浪费掉了。
4.表格多
为了方便管理,表格是不可缺少的,一般情况下也是有效的。但如果表格太多的话,那就是一种文牍主义或形式主义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表格需要相关学生、老师填写,相关人员(学生、班主任、辅导员、分团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签名,相关人员和部门盖章、汇总、入档等等。表格一多,要求又严,有些表格的内容学生就写一些套话,甚至造假了。学生忙于填表格,老师忙于签字盖章,花费时间,不胜其烦。有些形式是必须的,有些形式却严重浪费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二)政治化
从总体上看,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大学生普遍是不热心政治的,无论普通大中专院校,连名牌学府的学生,对政治热情也并不高。因此,高校管理不能过于敏感了,怕出事。老师和学生似乎可以不用将那么多的时间、精力花在政治性的活动上或者防止出现政治性问题上了。
学生更看重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党建、团建应该跟德育结合起来,跟学生面临的一些思想困惑,学习、生活的一些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不能太政治化了。
学生不宜在政治性活动上花费太多时间,否则,将偏离大学教育的本质,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这一点上,学习借鉴西方的开明式通识教育很有意义。一个国家开明、有序、包容,敢于批判吸收欧美西方先进文明科技成果,那么流淌在社会组织成员内也将是一颗“火红的心”,社会整体接纳度、信任度也会逐步提高。
(三) 精细化、量化
是不是所有的工作做得越细越好呢?世界在变,人在变,人本身是复杂多样的,我们的教育对象实际上很难把握。大学生已经成人了,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了。只要学生没有违背法律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所有的思想和行为我们都应该包容和尊重。如果以一种统一的严格的细致的模式管理学生,有些有特点的学生可能就被同化掉了,显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不能轻易地给学生打分,简单化地评价一名学生,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对学生的伤害和误导。总体来讲,大部分学生好不容易考进了大学,他们是积极要求进步的,通过学生工作者,专任教师的正确地(采用正确的方法)说教和引导,应该讲,大部分学生都会很勤奋,毕竟每个人有面临着就业压力。但是呢,通过综合测评、创新学分的认定,学生的学习就变得被动了。本来参加学生工作是为了锻炼的,现在变成为了加分;本来参加文艺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的,现在变成为了加分。
《十二五规划》里也提到要培养创新型、全面发展有个性的人才。目标何以实现呢?就要适当做些改革了。主席说过,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改革没有回头路。
三、建议和对策浅析
这里明确几个关键问题:是严加管束还是有效引导;是层层设卡还是一步到位。
(一)学生管理”去行政化”
如上文所述,学生管理行政化体现在干部多、会多、表彰多、表格多等。要真正去掉这些特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对学生发展没有太大帮助事务、活动是根本。要先对我们所有的学生工作进行梳理、整合、改革。
在一些活动取消之后,精简学生干部,精兵简政,还“政”于民。第二个“政”指的是学生的学习、生活自我决定权。
合并学生社团,原则上取消院级社团。高等院校目前校级、院级社团有两三百个。一个学院几个社团到十几个社团。有些是一摸一样的名称和架构,比如青协、红十字会、外语协会、勤工等。是否可以按校区合并?避免了重复建设,互抢会员,也加强了各个学院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各个校区的社团各有特色,都是校级的。这样全校七八十个社团足矣!
原则上不搞院级的评比、表彰。学生工作者应深入第一线,在行政性事务上节约一些时间,和学生多面对面的交流。多“引导”,少用评比、考核、表彰等“管理”模式。
(二)精简活动,解放学生干部
1.把文明宿舍检查、早操、心协活动等一些对学生发展没有帮助的事务性活动减下来,才有可能精简干部、会议、表彰,让学生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用到真正能提高自身素质的学生和学生工作中。不是说不搞活动了,而是说搞活动时要慎重,要考虑学生、老师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和取得的成效。二者对比,收益大的我们才做。我们不能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保持计划经济的思维――“国家管得很细,管得越多越好”,少管或者不管,有时候就是最好的管理。
2.精简学生干部的会议。现在有飞信、QQ、邮件,能不开会尽量不开会吧。不得已要开的,要尽可能不占用学习时间。学生干部小小年纪,就不要学政府机关了。少用表格。现在用于学生管理的表格,据不完全统计不下200种。各种表格类似的能不能合并,信息共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培养;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80-02
能力培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这关系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必须得到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有了一些感悟,写下来,请行家斧正。
一、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多数来自于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科学习中去,而且会主动地掌握与之有关的各种学科知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表现出更加顽强的精神。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融洽的师生关系、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的课外活动、多元的评价方式等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其中最有效的办法是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枯燥的事物趣味化,通过设疑、悬念等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另外,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也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生学得自然亲切而真实,学习的兴趣就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从而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的归宿是现实生活,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相关问题,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对课堂知识进行扩展延伸,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的问题,实现数学学习的现实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爱学数学、爱用数学的情感。例如在学完圆锥、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规则的物体,如镰刀、斧头、脸盆、玩具等,怎样才能测出它们的体积呢?然后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测出这些物品的体积。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并将实测的过程记录下来。在实践过程中,小学生在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后,认识了现实问题和数学问题间的联系与区别,增强了应用意识。通过长期的培养,我们会发现,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了观察周围事物并有意识地运用数学观点认识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问题建立联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就大大提高了。
三、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优势互补、相互支持、配合信任、接受分工、积极态度。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是组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建立的基础是学生自愿。只有学生自愿加入,才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合力。在小组建立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知识能力和兴趣爱好等进行综合认识,人数以3~6人为好。在小组分工上,每一个成员都应侧重一项职责,在小组中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这个角色可以是组织者,可以是记录员,也可以是汇报员。当然角色不能固定不变,过一段时间后,小组成员要互换角色,从而使同学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主动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效果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表达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又能够为学困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在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做到相互尊重、学会倾听,为合作学习打好基础。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学生交流、争执的过程中避免课堂处于无序状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既要充当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也要做好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或是合作者。
四、设置恰当研讨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是一种综合能力。独立思考与学习效果具有正比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思维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构建并发展起来。要实现学生的独立思考,必须实施开放式教学,决不能搞“一言堂”,要鼓励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当然,我们所说的独立思考不排斥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但合作学习应该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五、注重新旧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知识整合能力
每一个数学新知,都必须要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记忆、思维等认知特点,把数学知识整合为具有规律的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逐渐走向成熟,从而产生知识的正迁移。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内容的编排是螺旋式的,难度逐步加大。因此,教师要把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放到知识结构的网络中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而且会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知识整合能力的形成,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不断增强概念理解,培养学生数学辨析能力
[关键词]地理学习能力兴趣读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119
地理知识内容广,难点多,特别是课后的遗忘率较高。要解决这类客观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那如何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呢?笔者根据十几年高中地理教学经验简谈几点措施。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动机。”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新知识产生求知欲,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就需要教师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内在潜力挖掘出来。比如,在讲到“大气运动”时,笔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并讲解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建议学生从网上搜集关于大气运动的资料,然后制作一段动画,再绘制一幅科幻图来丰富整个课堂。最后由学生小组共同评选出最为优秀的作品。在积极愉快、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主动去丰富自己,享受收获知识的乐趣。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这就是“寓教于乐”的最佳体现,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二、 进行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地理新课程的着眼点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放弃过去以满堂灌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出发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或互助解疑,并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习惯。在指导学法时,善于欣赏学生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善于换位思考,提倡研究性学习,由教师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在学习中国地理时,让学生在小组活动时介绍自己的家乡,坚持学用结合、情境结合、图文结合、文理结合、读思结合等,促进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可以把中国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及工农业的分布等内容,在地图上标注出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记忆。
三、地理教学中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
研究表明,我们大脑中储存的知识大部分是来自视觉和听觉,而占最高比例的是与视觉有关的“图形信息”,地理知识更是如此。因此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可以提供和大脑中储存的知识一致或相近的地理图像,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与学生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处于“共振状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获得地理技能必不可少的材料和工具,相对语言和文字来说也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和直观性。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笔者深感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尽量做到因材施图、因图施教。在平时课堂上指导学生首先要掌握读图方法和思维技巧,学会分析图像,即图文转换、以图释文;学会分清主次、研读材料、质疑解疑;在自主学习时,学会对所给材料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在体验中学习,掌握各种学习技巧和解题方法,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结合实际,加强理解记忆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中学生 有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07-01
1 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1)掌握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大部分学生手中握有大量学习资料,平时也进行了大量的练习,可是考试成绩却并不乐观。仔细分析后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这就是他们没有充分的理解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知道了这个阻碍学生成绩提高的关键问题,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认真听见,深刻领会并做好笔记,课后还要进行认真的联系并及时总结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认真梳理解题思路,多进行举一反三,这样才能融会贯通。
(2)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良好习惯,且是必要习惯。学生在预习时可以仔细阅读没学过的课程,标注不明白的部分,回顾并记忆以前学过但记忆模糊的相关知识进行再次熟悉,并复习归纳学过的相关知识。同时,课后复习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整理课堂笔记,适当布置课后作业,强化课堂知识训练,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3)学会比较分析。因为物理学中存在不少类似的概念、公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对它们产生混淆,而记不牢。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相似的概念、公式,帮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外型上类似的概念、公式,加深对其的理解,避免学生因死记硬背而混淆概念、公式。
2 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处于兴趣正在生长的阶段,喜欢探索新鲜事物的奥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引导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循循善诱,带领他们在对物理知识的探索中渐渐喜欢上这一学科,并自发地去学习,去领悟。
(1)运用兴趣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生动形象的解释和具体直观的对比,来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新知识和旧知识相结合,利用学过的知识探讨问题,引起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功的愉悦,增加继续学习的兴趣。
(2)通过实验培养兴趣。很多初中学生都对实验操作感兴趣,而物理正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利用物理学科的这一优势,尊重学生喜动手的意愿,满足学生做实验的需要,需求得到了满足,学习兴趣自然就有了。而且在物理实验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猜想实验结果,之后再设计实验步骤,并最终通过操作验证猜想结果,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满足和自豪。
3 重视情感教学
(1)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初中物理教学应充分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初中学生年龄不大,又是刚刚接触物理,难免厌烦,产生抵触情绪。对此,教师应表示理解,并给予正确引导。课堂上对思想开小差的学生进行严格教育,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对基础薄弱、学习效率低的学生要保持耐心,认真引导,培养他们正确分析问题的思路,不能撒手不管,导致他们越落越远。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①对所有学生平等视之。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喜欢班里学习踏实勤奋、成绩优秀的学生。这虽是人之常情,但作为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最起码的素质。现在讲究教育公平,首先应从教师做起,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好生差生平等看待,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②对学生勤表扬多鼓励。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自尊心强、心理素质差,厌恶批评,喜欢表扬和鼓励,往往更多的赞美能帮助他们上进。因此,教师要掌握好现在初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有机会就多鼓励他们,不管成绩大小,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被激发出来。
4 丰富教学方法
(1)发现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潜力。发现法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自发地探索发现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用自己的方法获得知识。这种方法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习教学内容,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2)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研究性学习法是以提高学生分析、思考、归纳等能力为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来归纳总结那些由教师编制的思考题。在课堂上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融合。学生可通过研究性学习发挥自身的才干,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分析,尽可能地发掘、使用更好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性学习,提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爱上学习。
5 充分发挥学科特点
和其他的学科相比较而言,物理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理实验方面,对于物理实验的教学需要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将物理实验需要的器具准备齐全,在做实验的时候需要老师和学生密切配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操作中感受到实验学习的具体过程,得到实际的锻炼。二是课堂的学习方面,在具体的学习中需要将课本的理论知识掌握好,只有将具体的学习深入进去,才能够将学习真正体会到。老师的教学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优势。需要将物理教学的实验部分和课堂教学配合起来,只有成分发挥两个方面的优势,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在物理的教学中收获到全部的知识。
6 注意利用学案进行任务导向
根据美国教育学家们的研究,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从笔者近几年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观察实践来看,有效性高的课堂一般都有学案进行任务导向。学生有学案,就有了清晰的任务要求,从心理上产生了一种任务驱动,学生更容易投入学习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高。
7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是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也是培养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阶段。如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教师要想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正确确立来指导学生高效的学习,教师就必须采用合理有效的物理教学策略。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对中学生学习具有一定作用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蔡昂.联系生活实际巧设问题,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广东科技,2011(16):47-48.
关键词:医科学校大专生;礼仪素质现状;礼仪教育
参加工作以来,笔者参与了我校护理专业的护士礼仪教学工作。为了解我校大专生的礼仪现状,促进本校礼仪教育的发展,我们在校开展了一次礼仪问卷调查,调研以发放问卷为主,辅之以个别访谈。
调查对象来自我校2012级和2011级5个系部(护理系、针灸推拿与保健系、药学与检验系、中医系和临川医学系)的专科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0份。为了体现样本的代表性,我们采取的是分层抽样。由于各系部的总人数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首先计算了各系部人数之间的比例,然后按照比例分配问卷给每个系部,每个系部两个年级人数总数差异不大,因此问卷份数在两个年级之间平均分配,然后在每个系部当中,按照系部的班级来抽取几个整体,在从整体中按照学号来随机抽取组成我们调查的样本。
课题组通过对问卷结果、访谈信息和搜集的其他资料综合加以分析,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我医科院校大专生的礼仪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发了我们队对我校大专生礼仪教育的相关问题的思考。470分问卷中有290份的调查者是女性,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一、礼仪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我们设计“礼仪是什么”这一问题,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对礼仪的真正认识。因此,在第一个问题上,我们采取了开放式的形式,学生在填这个问题的答案时,让我们意识到了礼仪内涵在他们心中的缺失。首先,有极少的学生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并且答案五花八门、不中要害,描述得都是比较浅显的东西,就是一般的礼貌、礼节等。
我们在调查前考虑到这一情况,因此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将第二个问题变成了选择题,让被调查者选择礼仪的内涵。有83.7%的被调查者选择礼仪的内涵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外在敬人的表现”,6.3%的被调查者选择的是“内心对他人的尊重”,7.1%的学生认为礼仪的内涵就是“一个人的穿衣打扮得体”。
当被问及礼仪对自身而言的重要程度时,有68.8%的被调查者认为礼仪“对自身而言非常重要”。17.1%的被调查认为礼仪“可有可无”。我们在访谈这些被调查者为什么认为礼仪“可有可无”时了解到,这些学生认为礼仪至今为止没有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起到任何客观作用,没有关注礼仪问题时也没有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任何的困难与不便。7.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还没有关于礼仪重要性方面的意识。6.8%的被调查者还不清楚礼仪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二、对中国传统礼仪的态度和掌握情况
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掌握情况的分布中,我们看到,虽然没有学生认为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文化的糟粕应该摒弃。但是,有10.3%的被调查者不知道传统礼仪是什么;只有76.6%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传统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值得继承和发扬;13.1%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礼仪仅仅是古人待人接物的礼节。并且,这76.6%的被调查者只是在某种程度上认同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真正了解。
关于对中国传统的冠、婚、丧、祭等基本礼仪的了解,69.5%的被调查者表示略知一二,28.2%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只有2.3%的学生较为了解。可见学生对传统基本礼仪的了解程度确实不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我们调查组认为,国家和学校对传统礼仪知识的重视程度和普及工作不够应该是主要原因。
被调查者认为对自己最重要的五种节日是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圣诞节及情人节。可以明显看出,在学生的内心,代表家人团聚重逢的春节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之所以认为圣诞节也较为重要,是因为圣诞节的气氛较为活跃,为年轻人的玩乐、浪漫提供了机会。
三、对日常文明礼仪的实际履行情况
68.5%的被调查者上课时会提前把手机关机或调至震动静音,12.7%的被调查者认为重要的课才会关机,15.9%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教师课前提醒,自己才会自觉关机等,而另有2.9%的学生“经常不会”。
56%的学生曾将早餐或者零食带到教室,23.6%的学生曾在课堂上吃零食;88%的学生会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让座;91.7%的被调查者离家或归家时会主动给父母打招呼;72.1%的被调查者会主动给来家的客人招呼问好,为客人敬茶;58.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在公共场合很注意小声说话;55.3%的学生会主动清理课桌抽屉里面的垃圾;51.4%的被调查者对于大学生在公共场合的亲密行为表示反感,认为公共场所应注意自己的举止。
从整个调查问卷的分析情况来看,我校的大专生礼仪素养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研究组将进一步讨论如何提升我校学生礼仪素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一、学生的兴趣
要让一个学生有学习动力,就必须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班有个男生,只要上英语课就趴在桌子上睡觉。为此,我找他谈了一次话。
师:为什么总是上英语课睡觉?
生:老师,我困得不行。
师:晚上没休息好吗?
生:还可以。
师:那是为什么?
生:老师,我一听到英语单词就心烦!
师:你不喜欢英语,那你对什么科目感兴趣?
生:体育!
师:体育?
生:是的,特别是打篮球。
……
这个男生是个狂热的篮球爱好者。既然这样,就不妨让其发挥体育特长,练好篮球,在篮球比赛中展示自我风采,为班级争光。的确,教师必须懂得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换言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爱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教师的关心
在促使学生充满学习动力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关心具有重要意义。在一次期末考试前的某天晚上,我班有个学生没有参加晚自习,其家长表示孩子早就去学校了。经过一番寻找,我在县城的一家新华书店里找到了那个学生,当时他正在看书。回到学校,我和学生谈了话,了解到他出走的原因。原来,第二天要参加期末考试,家长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就给孩子施加了很大压力,甚至动手扇了孩子两个耳光。学生很委屈,又怕考不出好成绩,就出走了。后来,我主动跟这个学生交流,帮助他补习功课。慢慢地,这个学生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三、家长的督促
家长的督促能使学生充满学习动力。我班有个女生,小学时学习成绩优异,升入中学后成绩依然名列前茅。能有这样的好结果,原因很多,不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父亲对她的督促。
记得中学报到的第一天,那个女生是和父亲一起来的。当时,她父亲和我交谈了一会儿,我深深感到这位父亲对女儿充满期望。临走时,他特意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希望我有事随时和他联系,希望老师和家长同心协力,把学生(孩子)培养成人。
关键词:英语;学习效益;心理障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00-01
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益的因素很多,诸如有否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否适时合理的家庭教育、有否良好的班风校风,以及有否良好的社会环境等。但是外部因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影响学生学习效益的主要因素应是学生自身的。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益的最主要的内在因素应有四大方面:
一、关于英语学习自信中的自满心理的成因及其克服对策
从学习追求目标的角度说,学习自信中的自满心理的最根本特点应是: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过分自信,而应有的英语学习追求目标偏低。产生这种心理的学生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进步生。另一类是一般生。针对上述情况和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 帮助他们充分认清“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想学到一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的道理;第二、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所能达到的实际高度,并采取具体的切实有效的学习行为,努力开创自己英语学习的新局面;第三、引导他们拓宽英语知识视野,合理提高学习追求目标,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学习中找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才干,精益求精力争上游。
二、关于英语学习追求中的客观归罪心理的成因及其克服对策
产生英语学习追求中的客观归罪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英语学习上的战略思想发生错误。患这类错误的学生,一般存在有学科不平衡发展的状况,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他们常把大量的精力和心力花在劣势科上,而疏忽了英语优势科的学习跟进,致使对英语优势科的考试抱临时应付的态度,最终造成英语优势学科变成劣势学科的局面。而这类学生常把这种局面的形成归罪于对劣势学科的学习努力。这种舍均衡求速进、抓一放一、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思想,必然造成英语学习追求中客观归罪心理的滋生。第二是英语学习上的投机取巧心理。这类学生由于平时自以为是,对英语学习采取抓题复习、重点掌握的态度,不肯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甚至做练习也是自以为是地挑挑捡捡;或由于平时没有认真抓紧时间学习,到了考试来临时,来个抓题抢攻、重点突破。这样的英语学习态度必然造成学习失败的后果。而事后,他们又不肯反省并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反而把学习失败归罪于题抓得不准,或抓题时过于仓促,并寄希望于下次能抓得准些。这种对英语学习不肯全面努力或不重平时怪临时、对学习抱侥幸态度的错误心理,导致这类学生难把英语学习成绩提高到较理想的境地。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思想,严肃地告诉他们抱侥幸心理、投机取巧的态度,在学习上是没有出路的;其次、确立起理想的学习目标;第三、引导他们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以踏踏实实的学习行为去争取理想的学习进步。
三、关于英语学习失败中自信力丧失心理的成因及其克服对策
这种心理的形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过分自信。它表现在学习追求上, 这类学生内心深处往往深埋着一个幻想性学习目标,虽不易感觉到,却常常作怪,造成许多学生不时出现好高骛远的不切实际的学习行为。另一个方面是来自不肯改变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类学生明知自己现有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常导致学习的失败,却不肯改变或懒得改变,而一如既往地坚持习惯了的已证明是不利于学习进步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首先要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深入了解他们具体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为他们拨开心中学习失败的迷雾,并帮助他们深刻认识自己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找出自己学习的优势和劣势,树立起学习必胜的信心;其次、要引导他们逐步走上踏踏实实的学习之路,练好基本功,为下一步的学习进步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第三、要及时帮助他们认真地总结学习经验,同时努力借鉴他人良好的学习经验,通过自己有效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英语成绩提上去。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兴趣;培养习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新的教学改革中,有效教学的理念就是要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能只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课堂教学死板,教学效率低下。所以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一,在教学中应用兴趣化教学策略。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师在每一堂化学课中,尽可能地通过实验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这样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要求学,喜欢学和坚持学。
第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就是学会如何学习。”就学校教育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固然重要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长久受用的本领。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预习,是自主获取知识的初步感知,也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学生通过预习,熟悉教学内容,并且找出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课堂上就会根据预习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听讲。就能较快地理解教学内容,减轻课堂负担,为丰富教学内容奠定基础,提高教学效率。
2.让学生养成上课做笔记的习惯。高中课程难度大、任务重,有些知识仅在课堂上很难完全消化,对重点,难点知识学生要及时的做笔记,以便课后进行复习、巩固,实践表明,会做笔记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高,学习主动性好,课堂学习效率高。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并定时对学生的笔记进行指导和评价。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复习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古人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因此老师在新课前要适当复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要强调学生课后及时复习,进一步消化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过知识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很快,而往后的速度逐渐减慢。因此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养成定时复习的习惯,有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逐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W习,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多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探究,如进行分组实验、分组讨论、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亲自参与,这样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交流和讨论,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现代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教师在掌握了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情况下,无论从备课,上课,课后辅导,都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尤其在教学方法上要多下工夫,研究表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把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中。比如我们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是重点也是难点,这块知识理论性很强,我们不能光教给学生一些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多设计一些典型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如何快速准确的进行判断,逐渐掌握一些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及“怎样学”,从而在学习上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第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与反馈,新的课程标准还强调对学生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和反馈,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自卑感较强,教师应尽量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从而确定更高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当今是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对每个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终身学习能力是个人适应社会发展和谋求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教师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严格遵循“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原则,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视为教学的灵魂,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其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学生 心理压力 学习倦怠
0 引言
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产生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现象称为学习倦怠[1]。医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因素有很多,其中心理压力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领域已有研究结果证明,压力与个体的职业倦怠有密切关系,压力越大,工作倦怠程度越严重,而这种状况在大学生群体中同样存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其承受的压力也有关。
本研究在学习倦怠现有的研究的基础上,对广东高校的医学生的学习倦怠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心理压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为医学院校立足于医学生的学习倦怠的现状,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或改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广东四所医学院校(中山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和广东医学院)随机抽取大一至大四的五年制临床医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48份,有效回收率为93.5%。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采用连榕、杨丽娴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共20道题,采用Linkert五级量表,共有三个维度,其中1-8为情绪低落维度,9-13为行为不当维度,14-20为成就感低维度。采用李虹(2002)编制的《大学生压力量表》,该问卷为Linkert四级量表,包含三个维度,其中1-16为个人烦扰维度,17-28为学习烦扰维度,29-30为消极生活事件维度。
1.2.2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的录入,建立数据库,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
通过对医学生的学习倦怠的描述性统计可知,医学生的情绪低落维度得分均值低于中间值(5点计分,中间值为3),行为不当(M=3.01)、成就感低(M=3.03)两个维度均略高于中间值,说明医学生因厌倦学习而表现出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等行为现象较突出,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成就感较低。从学习倦怠总分均值来看,当前医学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差异
2.2.1 性别差异
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总倦怠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差异显著(P
2.2.2 年级差异
医学生的学习倦怠在年级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行为不当和倦怠总分在大一至大四各年级间差异显著(P0.05)。
2.2.3 生源地差异
医学生学习倦怠在生源地方面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和学习倦怠总分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均值特点来看,来自城市的学生(23.53)比来自农村(22.97)、乡镇(22.78)和县城(22.17)的学生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在学习行为上,来自县城与城市的学生不如农村与乡镇的自觉,来自农村与城市的学生成就感比较低。
2.2.4 是否独生子女学生的学习倦怠差异
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学习倦怠各维度在独生子女与与非独生子女中差异不显著(P>0.05),从均值特点来看,非独生子女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低成就感和倦怠总分均高于独生子女,这说明非独生子女更容易出现倦怠。(见表1)
2.2.5 不同院校学生的学习倦怠差异
通过比较重点院校(中山医学院、南方医学院)与非重点院校(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之间的差异发现,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的医学生的学习倦怠在各维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从均值特点来看,非重点院校学生情绪的得分(23.07)略高于重点院校(22.76),重点院校行为不当得分(15.19)略高于非重点院校(14.93),而在成就感低和倦怠总分上相差不大。这说明非重点院校的医学生因不能很好处理学习中问题与要求而表现出来的倦怠、沮丧等消极情绪较重点院校的学生略为严重。
2.3 医学生心理压力现状
李虹编制《大学生压力量表》理论分数是0~90分,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而理论中数是45分,得分高于45分被认为处于高压状态,反之为低压力。根据这个标准,医学生的心理压压力得分为63.21,说明广东省的医学生处于心理压力高压状态。
2.4 学习倦怠与心理压力的关系分析
对广东省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倦怠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个人烦扰与行为不当、成就感低成正相关(P
3 讨论与分析
从研究结果可知,广东省医学生的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但在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这两个维度均超过了中间值,说明医学生中普遍存在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等消极行为。一般情况下,医学生需要利用在校四年时间学完医学理论知识,第五年才到实习单位实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故在校的四年学习生活很难体验到医学知识实践带来的成就感,容易出现成就感低,从而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倦怠。
在性别差异分析中,低成就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
在年级差异分析中,学习倦怠总分在大一至大四4个年级中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在行为不当中,大二和大四学生要略高于大一和大三的学生,这与医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关,大二医学生以基础临床课程学习为主,比较抽象,纯理论,学生比较难消化,容易出现迟到、不听课、逃课、早退等行为特征。而大三是临床专业课,动物实验课较多,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学生的逃课较少。大四的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能把握课程的学习规律,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对于课程学习有较强的主观选择,容易出现行为不当。
在生源地差异分析中,学习倦怠总分在生源地中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倦怠总分要高于来自乡镇和县城的学生。
学习倦怠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重点院校与非重院校差异不显著,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
根据李虹编制的《大学生压力量表》测量广东省医学生的心理压力平均得分为63.21,压力处于偏高水平,说明目前在校的医学生均感到了较大的压力。
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相对比较优越,受挫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弱,但本科医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很难在大城市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很多医学生则选择继续深造,巨大的考试压力让现在的学生感到压力大。
在压力总分上,医学生的压力总分在性别、年级以及院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生源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从均值特点来看:男生在压力总分以及压力各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感受到了更多的心理压力,这和李虹、徐长江和钟晨的研究结果一致;大一和大二的心理压力要高于大三和大四的学生,这与陈虹霖的研究一致,高年级的学生心智较低年级成熟,能够较好地处理好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的压力;重点院校的医学生比非重点医学生的压力大,这可能是因为在重点院校,学生面对的教学资源、升学机会较多,学习的竞争也相对较激烈,故容易感受到压力。医学生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差异不显著,但心理压力的消极事件维度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中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符浩.研究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0.
[2]徐萍,张宁.医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2):161-163.
[3]李虹,梅锦荣.大学生校园压力的类型与特点[J].心理科学,2002,25(4):398-401.
基金项目:
2013年度湛江市非资助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立项课题[NO.2013B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