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众传媒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传媒大学创建于1959年,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
电视与新闻学院作为国内历史最久、声誉的专业教育学院,始终引领着我国电视新闻教育的发展。五十多年来,电视与新闻学院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近年来,电视与新闻学院培养出了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从事电视新闻采集与制作、电视纪录片专题片编导、频道与电视栏目策划以及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编导专业人才,毕业生大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新颖的电视观念、扎实的电视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能够熟练运用电视节目制作的艺术技术技巧技能,能在大型演播室及完备的采编播设施上进行操作。
【开设方向】电视策划与创作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媒体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策划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
(一) 学位课
新闻传播理论 (含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
新闻传播史 (含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
新闻传播业务 (含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广播电视新闻)
广告与公共关系(含广告学、公共关系学)
(二)专业必修课
01、电视影像语言 02、电视艺术理论 03、电视纪实语言 04、电视节目策划 05、电视采访 06、电视写作 07、电视编导 08、纪录片创作 09、电视新闻节目研究 10、欧美影视文化 11、电视文化学 12、电视画面编辑 13、非线性编辑 14、 中外电视节目比较研究 15、影视精品赏析(观摩优秀作品并赠送部分获奖节目音像资料) 16、workshop(包括选题、采访、摄制、编辑各环节的指导和讲评) 17、电视名人系列讲座
注:每年按最新培养方向,及时调整课程。
【培养方式】
1、学制两年,利用周末及公众节假日上课;
2、北京周末班:利用周六或者周日上课;
3、全国假期班:利用公众假期面授。
【入学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在职人员;
2、大学专科(含)及以上学历;
【报名手续】
1、填写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高级课程进修班报名登记表》。
2、提供4张1寸同底免冠彩照。
3、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
4、报名费200元,学费22000元、教材资料1200元(两年)。
【证书授予】
1、完成该课程学习,经考试合格者,颁发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高级课程进修班证书;
2、符合条件可申请在职硕士。
【联系电话】 010-51656177 010-51651981
【免费直拨】 4000,716,617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发展
现今我国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尚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促进本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提高经济、文化发展速度,将少数民族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都提升到我国各地区平均水平线上,还需要我们在改进体制和更新理念上进行大量的工作和努力,其中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事业就是一个非常有效且实用的具体实施手段和途径。
一、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媒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能力会被其全部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所影响,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必然会对整个国家的综合能力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我们应当致力于发展先进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缩减各地区贫富差距,提高我国国民的综合实力。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文化多数低于我国平均水平,信息的传播是我国当今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备基础条件,对于各个民族特色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相互理解尊重以及和谐共处提供基本保证。在这个过程当中,大众传媒是最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和载体,对于我国社会的平稳和谐发展发挥着整合、协调、监控、引导等重要作用,在推动民主法治、维护公平正义、营造安定氛围、传播和谐观念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积极贡献。大众传媒不应仅仅作为改进和架设优质经济环境的手段和方式,还应当是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贫困落后的重要途径。信息贫困会使某个特定地区和群众被排除在现代化发展之外,处于相对闭塞的生活现状当中,无法获取最新最好的各类生产、生活信息和技能,如此的恶性循环,必将导致贫困地区更为贫困,因此应该大力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信息传播能力,重视少数民族群众的信息权利,改进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信息贫困现象,增加少数民族群众收入水平,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质量,改进当今大众传媒的发展不均衡状态。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发展当中的问题
(一)高层次民族传播人才紧缺
我国当今少数民族媒体从业人员当中,本科以上学历者比例明显偏低,而且年龄偏大。在实际的大众传媒具体工作操作当中,采、播、录等一线工作从业人员当中,能够熟练使用一种或多种民族语言的人屈指可数。在当今社会环境当中,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极快,信息传播高度发达,传媒工作日益国际化,以上所说的低学历、高年龄、单一语言结构的少数民族人员从业现状当然无法满足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群众对于信息传播的需要,也不符合当今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对于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以及在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工作当中的地位提高都有着相当大程度的限制。
(二)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信息传播环境特别是语言环境认识不足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发展和提高,离不开对于各地各族民族语言的运用。多数的少数民族群众普通话水平不高或者虽然能用普通话交流但是日常生活仍以本民族语言为主,甚至在很多相对边远闭塞的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听不懂普通话,因此,需要在当地的信息传播当中使用少数民族群众普遍能够理解和使用的语言。从实际效果上来讲,少数民族语言也更被少数民族群众所认可和接受,传播效果也更好。加强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信息传播环境的认识,提高对民族语言环境的重视程度是提高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我国当前由于各地少数民族语言种类繁多,在实际的信息传播当中,运用少数民族语言的数量和质量仍十分不足。
(三)基于民族语言特色、情感、内涵等方面的缺乏
语言的功能不仅表现在其记录性,还有其文化性,各种少数民族的语言也都具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质。现在我国有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当中民族语言类型节目数量是比较多的,但是其中存在着不同民族语言传播信息内容和节目类型相互重复,许多的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就是直接将普通话节目进行翻译配音。而少数民族自身相关的各种类信息资源在其传播过程中,缺少应有的少数民族语言特色,没有生动真实的民族文化特点,缺少民族语言的独特风格,因此业无法承载信息传播当中应有的各类型情感和内涵,也是阻碍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众传媒发展的另一个因素。
(四)大众传媒功能单一,信息传播媒介和能力不均衡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信息传播的受众在接受媒体信息时,其使用电视机的数量要远远高于各类报刊报纸,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出现了电视为主的传播现状,过度膨胀的电视娱乐性导致其他媒体逐渐在群众的眼前消失,造成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趋向单一化和娱乐化。而且新闻媒介机构也多数集中的大中城市当中,很多偏远山区和相对落后的乡村则十分稀少。也导致了大中传媒的信息传播媒介和传播能力分布不均衡。
三、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发展的途径
(一)加强各民族专业信息传播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综合能力
提高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发展水平,需要为大众传媒工作培养出大量高素质从业人员。因此,应建设长期有效的人才招聘体系,设置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相关资助规划。提高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力度,选用高学历、高资质、高能力的三高型专业大众传媒从业人才。可使用合同制、聘用制等多种方式进行高端专业人才的发掘和引进。加大对于采、录、播等一线传播工作岗位的人才招收和培养力度,提高人才的各种待遇,加大财政投入资金,增加大众传媒工作岗位对于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吸引力度。
定点、定向的培养少数民族本地本民族的传播人才。定点是指与各地的高等院校特别是民族院校的传媒专业人才进行对接,明确落实培养少数民族传播人才的方式;定向是指根据实际岗位需求,从语言、新闻、编辑、摄制、市场等专业当中,挑选并确定少数民族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向。
(二)提高对于传播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加各类民族语言传播数量
提高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发展水平,还需要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工作,熟悉当地的语言环境,为大众传媒的发展和普及做好基础准备工作。首先对于当地大众传媒从业人员民族语言水平进行调查和统计,其次要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传播受众展开民族语言类型和水平环境的社会调查和分析工作。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当地的民族语言环境和生态,制定合理可行的民族语言语用计划和规范,在大众传播当中重视传播民族特色,将民族语言的使用性向文化性转化,重视民族语言风格和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播。才能针对性的改善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众传媒当中民族语言运用不足的现状,提高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三)根据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实际情况重视民族特色传播
提高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发展水平,还应当改变当今我国媒体功能的单一化和娱乐化现状,合理分配各种类传播资源,科学管理传播媒体的总体布局情况,针对性增加地区传播受众需求性媒体的设立和支持力度。在我国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为传播生态和语言环境的种种限制和局限,信息传播的受众需求也不尽相同,对于当地大众传媒的工作内容和形式以及工作结构组织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因为我们应当根据其当地实际特性提高大众传媒的实际效果和功能。做到设身处地为群众传播信息,而非对群众进行传播;根据实际发展优势媒体;优化总体传媒布局,完善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信息传播网络,加大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各类型接受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大众传媒在当地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论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事业在这种大形势下也成为我国当今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重要工作之一,它的工作重心和目标是消除我国当今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其他发达地区的信息鸿沟,缩短两者之间的包括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传播能力等方面实际发展差距,将少数民族民众与我国整体距离拉近,使之更好的融合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当中。
参考文献:
[1]杨光宗、邵旭飞.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媒介生态问题探究――以武陵民族试验区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8):150-155.
[2]林晓华.从“有声有影有字”到“入耳入脑入心”还有多远?――新媒体时代民族地区大众传播的短板与对策[J].中国民族,2012,12(6):60-62.
[3]高卫华、杨兰.大众传媒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化结构功能――以《恩施日报》报道“恩施女儿会”为例[J].当代传播,2012,05(6):63-65.
[4]杨惠林.大众传媒与壮族的民族认同[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5]张斌.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政治生活[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关键词】先进;文化;大众传媒;运用;创新
引言
语言创新是指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在语音、语意或者语法等方面用一种的新的思维方法来表现当前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色彩。语言作为一种交际手段自然而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我国从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社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吸收了很多先进文化,反应在各个领域的新观念、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大众传媒语言方面,大量的新词语的涌现,在外来语、行业语最为突出,大众传媒中的语言是也受到了先进文化的很多冲击,大众传媒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外语言文化的频繁交流,大众传媒语言系统的“吞吐量”就大,新的词语同时应事、应景、应时而生。为了达到传播的最佳效果,大众传媒这个舞台上当然会在语言上标新立异,求新求变。
一、我国大众传媒吸收最多的外来先进语言文化
作为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英语在世界的文化交流传播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这主要是基于以往英语国家的科技和经济上的优势,而我们又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的时代,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非英语国家人口中说英语的总人数是英语国家总人数的3倍以上,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更加的重视英语的教育。
大众传媒语言作为当今世界社会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欧美等经济科技强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通过传媒将其语言文化逐步侵入其他各国,报刊、邮件、广播新闻以及许多全世界大的峰会等都可以看作是其传播途径。另一方面在网络中,英语同样占据着很大的地位,通过“微软”这个强大的平台,其支配的虚拟世界就是由英语为格式和标准所支撑的。可以说,英语已经成为网络世界的通行证,而网络中,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大众传媒同样起到了很大的创新推动作用。
二、吸收先进文化的大众传媒语言创新特征
我国古语就有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先进文化,我们可以吸收好的方面用以到我们的大众传媒语言创新中,合理的吸收先进文化中的某些成分,能更加丰富我们大众传媒语言的表现力。现阶段,我国吸收先进文化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外来语言的音译创新:对于一门语言文化来说,具备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强大的表现力,虽然我们的大众传媒语言已经拥有足够多的词汇来展现自身的形式,但它仍然需要吸收先进文化,不断创新,发展自身。对先进文化的引入创新,同时也是保持词汇活力的一部分,比如:在外国传媒节目中,非常流行“脱口秀”,这个词就是从英语“talk show”引入音译而来;又如我们现在经常说的“粉丝”,这也是从英语中“fans”音译过来的。这种利用汉语中近似发音的汉语来表达英语的意思,保留了英语中单词本身的发音,这样形成的单词,基本上是没有了它原有汉字的意思了,而是赋予了其新的含义。(2).我国大众传媒中语码转换:所谓语码转换指的是,一个句子中出现至少两种语言现象,这是收先进所创造出来的大众传媒语言,比如:“3G时代,快人一步”、“周末的NBA全明星赛将在上午10点直播”。语码转换是随着先进文化引入我国而在大众传媒语言中所创造出来的,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语言学现象,这种创新性的传媒语言,具有轻松活泼的气息,更加容易拉近人们之间的交流。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也带动了传媒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交流更加的频繁,这同时也使得大众传媒的语言具有了多样化的表现。大众传媒语言的创新,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一部分,对名族的语言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介:左琳,女,(1995-07-),籍贯:山西太原,学校西南大学,年级2013级,学历本科院系新闻传媒学院,专业播音主持,研究方向播音主持。
参考文献:
[1]徐修玲,新媒体艺术的语言实验方法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2]王午枫,浅谈新视觉语言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J]文化艺苑2010(05)
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传统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开始面临挑战。微博即微博客,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移动客户端访问其平台,将个人最新动态或即时见闻用简短的文字(国内通常为140字左右)广播出来,实现即时分享。凭着迅速即时、交互性强、裂变式传播、使用便捷的优势,微博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公民记者”的聚集地,成为强大的公众舆论场,反过来自下而上地影响传统大众传媒“报什么”,使后者的议程设置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迁。
微博的传播模式和特征
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中,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在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传者、信息流动模式、传播效果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传播主体行业准入要求严格,议程设置权高度集中在少数传播者手中;第二、传播内容受“把关人”过滤,议题选择范围相对狭窄;第三、囿于传播介质,议程设置过程单向性强。
自从2006年全球第一家微博平台推特在美国上线后,微博就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影响力辐射全世界。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50多个微博平台,其中网民使用最多的是新浪微博。
微博何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拥有如此高的人气?首先,媒介使用便捷省力。除了台式电脑,微博使用者可以利用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种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信息。据新浪副总裁王高飞于2012年1月8日在“第十三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披露的数据显示,每位新浪微博用户每天在微博上耗费的时间是60分钟左右,远远高于耗费在新浪网页上的时间(每人每天20分钟左右)。
其次,传播内容简洁省心。每条微博不超过140字,可以是一句话、—张图、也可以是一段音频或视频,用户无需拥有过人才华,也无需深思熟虑,人人都有“麦克风”,想说便说。
再次,网状“弱纽带”提供了平等的互动模式。不同于传统大众传媒点对点、点对面的单向线性传播方式,微博容许陌生用户之间通过“关注”功能结成弱纽带,促使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个体结成网状的、交互性的节点链条。无论用户是政府机关、新闻机构、明星巨富还是草根百姓,都同处在一个平等的虚拟平台里。任何节点之间都可以直接对话交流,进行人际传播。
最后,核裂变式的传播模式使信息传播速度高、覆盖面广。用户每发一条微博都能在其粉丝的页面上显示出来,粉丝通过层层“转发”、“评论”功能实现“信息流”、“意见流”的快速裂变式漫延,而每条微博的更新时间只需数秒,传播速度之高,覆盖面之广令传统大众传媒难以望其项背。
微博激发民众表达的意愿
微博方便快捷的特征,使之趋近于“Anyone、Anytime、Anywhere、Anyway”的4A理想情境,激发了民众表达的意愿;其丰富的信息源适应了人们的导向需求;核裂变式的传播模式带来的“热化效应”能发挥与议程设置的“显著性模式”一样的作用。这一切使微博开始具备议程设置功能,对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一,微博打破了传统大众传媒的议题设置霸权,微博用户跃升为传播主体。尽管不同微博平台的战略意图不同,为微博赋予的功能和特性也各不相同,但社交网络功能和社会化媒体功能是它们的共性。很多人不但在微博上私人信息,分享个人心情,还去看新闻,甚至以“公民记者”的身份新闻,提出议题,吸引粉丝评论、转发、扩散,形成强大的舆论磁场。
第二,庞大的微博用户群、海量的信息,弱化了“把关人”的功能,使议题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较之传统媒介,微博的议程设置主体身份多样,社会特征迥异,关注角度不同,获得信息的途径不同,因此形成的议题也更多样而新鲜。截至2011年底,新浪微博用户每天共微博近一亿条,几乎相当于每10个中国人里面就会有一人每天发一条微博。虽然各大微博平台也通过关键词过滤、敏感词屏蔽、专人监看等机制对内容进行把关,但面对如此庞大的微博用户、如此海量的信息,这些机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把关功能弱化。于是,微博上“人人皆可为记者”,可以随时随地在传统媒体上来不及或无法的即时新闻,获得由于传统传媒渠道狭小导致的补偿性满足。这一特性在“7·23动车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中显得尤为明显。
第三,微博裂变式信息传播和繁殖,缩短了议程设置的周期。微博多点对多点的裂变式信息传播方式,可以轻易提高某个事件的显著性,加速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时效。例如在“7·23动车事故”中,从90后网友“羊圈圈羊”发出第一条求救微博后的12小时内,仅新浪微博一家上的讨论量已经突破200万条。显而易见,微博对议题显著性的凸显速度比传统大众媒体快得多。
此外,由于传统媒体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的渠道狭窄滞后,使之难以即时把握受众“怎么想”,难以洞察议程设置的发展演变。但是微博共时性的特点改善了这一困境。受众在围观的同时也在对议题进行“转发”,表示赞同;抑或发表评论,表明态度。传播者当时就能收到反馈,传播效果自然很快显现出来,大大缩短了议程设置的周期。
在微博社会化媒体功能日益彰显的时代,传统大众传媒已难以独霸议程设置的话语权。微博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和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后者已走上了穷途末路。只要妥善处理好与微博的合作、竞争关系,传统大众传媒也可以保持在议程设置中的先导作用。
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和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大众传媒日益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及人际交往等诸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大众传媒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青少年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休闲交往,处处都体现着大众传媒影响力。但是,大众传媒市场化的特点使其常常出于功利目的的需要,用鲜明、生动并能满足人们当下欲望的形象来吸引受体。由于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沉湎其中难以自拔,并且越来越脱离实际生活的现实世界,更有甚者混淆和颠倒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从而引发人格障碍,并由此造成了各种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研究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影响的表现及根源
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大众传媒迎合了他们渴望独立、张扬个性的特点,他们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或一个灵感的爆发,大都来自大众传媒。但是,当前的大众传媒是以商业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载体,某些媒体在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放弃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用低级趣味的内容吸引受众,这些内容不仅不能使人得到应有的休闲娱乐和教育,甚至对人的发展有消极影响。尤其是对身心都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这种影响恐怕是致命的。
1.大众传媒成为青少年认知的主要来源。与以往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籍、报刊不同,当前青少年获取知识更多的依赖于电视和电脑,并且这些媒体在其认知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海量信息、多元、互动的网络传播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成为青少年离不开的亲密“伙伴”,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发展。
2.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80”“90”后成为独生子女,并普遍受到长辈的溺爱,在其成长过程中更多地缺乏玩伴和与同龄人的相处和交往。他们主要通过电脑、电视、手机、互联网等获取知识和进行人际交往,以满足其社会生活的需要。据调查,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中有近90%是从大众媒体中获得的。由此可见,在青少年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大众传媒正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
3.伴随电视、电脑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由于在其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受到大众传媒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缺乏辨别能力,把所见所听当成正确的道理,面对事物时少了自己的思考,对事物缺乏辨别力。尤其是沉迷于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的青少年,失去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对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不是选择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而是更多地依赖虚拟世界的角色扮演来达到自己的心理满足,从而逃避现实生活。这种情况使得不少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倾向于机器化,减少了表情和亲情,造成新的精神空虚。
4.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其在这一时期通过大众传媒认知的社会,是在实质上完全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社会。尤其是在溺爱中成长、缺乏必要社会实践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唯美华丽虚化的社会情景影响,当自身的认识与现实社会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必然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严重影响。
二、进行大众传媒的素养教育成为重要的趋势和任务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影响的不断加深,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1.媒介素养教育的分类媒介素养教育从类别上可分为对非传媒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和对传媒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两个方面。在对于非媒介从业人员的广大青少年而言,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促使青少年思考和分析自己的媒介消费习惯,弄清楚大众媒体传播信息的目的和观点,以及媒介通过各种制作技巧传递观点和影响受众的方式,了解市场经济如何影响媒介内容。
2.传媒素养教育是大众媒介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如今这个大众媒介的作用日益彰显的时代,人们应当学会了解媒介、使用媒介,而不是被媒介的信息所控制。大众传媒对人们观念的形成与行为的把握,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但是,面对媒介提供的各类海量信息,人们出现了无所适从的情况,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媒介接触群体,在部分不良媒体的影响下出现了各类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运用必要的法律手段制约外,还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能够正确认识和有效运用大众媒体。
3.传媒素养教育将促进大众传媒健康发展
大众传媒影响日益突出的当今社会,新闻传播教育从以往的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开始扮演学习型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有必要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加强和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水平,特别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大众传媒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并且树立对大众传媒的监督和行为规范意识,促使大众传媒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4.传媒素养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利用媒介的能力
由于部分大众传媒自身信息缺少内涵和有效内容,青少年由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不足,认知水平和辨析能力较差,面对海量传播的信息,不能有效透过表明信息去理解其本质上要传递的信息,容易被误导和蒙蔽。因此,通过传媒素养教育使青少年对大众传媒及其传播规律有正确认识,并有能力分辨各类信息背后的意图,了解大众传媒的运行机制,培养良好传媒素养和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培养正确利用传媒的能力。
三、我国青少年传媒素养教育的要求和现状
中国大陆的传媒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末,传媒素养概念第一次被引入中国大陆。但是,传媒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应用进程比较缓慢,更多的停留在教育观念的介绍引入方面,而缺乏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有效实践。
1.开展传媒素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提升了解传媒信息的本质和形式、以及综合分析辨别的能力,正确看待媒介信息的价值和力量,判断其是否合乎法律和伦理。提高运用传媒工具进行信息检索、处理及传播的基本能力;利用媒介积极参与制造适宜、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和氛围,促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2.完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鉴于当前大众传媒日益深入人们日常生活,对人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在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体系中去。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就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工作,设置相关课程,使学生在其不同的教育阶段能够由浅入深地不断增强媒介意识,不断提高分析和鉴别各类不同信息的内涵、不同形态媒体的特性及品质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正确判断和认识大众媒介及其传播内容,有效把握、理解、运用大众媒介。通过在各级教育体系开展媒介教育,能够确保我国媒介教育的迅速普及。由于当前媒介素养教育刚刚起步,因此要加强教材的开发,师资力量的培养,为后期传媒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3.推动我国媒介教育从技能型向素养型的转化
有必要对中国媒介教育进行学科整合,媒介素养教育必然依托在媒介教育的基础上,关注媒介教育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做出积极反应,采取必要措施,从媒介制作技能和方法的教育,转向提高大众对于媒体传播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思辨反应能力等的提升。推动我国媒介教育从技能型向素养型转化,全面提高中国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4.为传媒素养教育搭建平台
关键词:自媒体;媒介接近权;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6-2-0017-03
一、自媒体的释义
2002年,美国硅谷IT专栏作家吉尔莫正式提出了“We Media”概念;随后在2003年1月出版的《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上,发表了题为《下一时代的新闻:自媒体来临》的文章,指出由于网络讨论区、博客等互联网新生事物风起云涌,一些对科技较为了解的受众,已经迫不及待却又自然而然地参与了新闻对话,“We Media”将是未来的主流媒体。[1]
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下属的媒体中心出版了由谢因・ 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撰写的“We Media”研究报告并给其下了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2]
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在定义中强调了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是“普通大众”,传播内容是“普通大众本身的事实和新闻”,从传播者到传播内容,自媒体都体现出平民化色彩。这也正符合当下的媒介现实――“普通大众”在传媒技术的协助下迅速成为自媒体的主角,使得自媒体呈现出“井喷”的状态。正如吉尔莫的判断,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形态各异的自媒体开始自发地参与“新闻对话”,推动着自媒体在媒介传播生态格局中由配角走向主角、从边缘进入中心。正是如此,有学者认为,随着现代社会传播途径的增加,以往传统媒体占主导地位的大众传播时代正在向自媒体时代过渡。[3]而这背后,彰显的是自媒体强劲的发展态势,其以实时性、互动性、平民化和去中心化等为特征,以参与门槛低,传播渠道获取易和使用方法简单为特点,聚集了大量的受众,深刻地影响着传播理论及实践的变化和发展。
二、媒介接近权的提出
媒介接近权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J・A・巴隆提出,他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了《Access to the Press:A New First Amendment Right》一文,且首次提出了“媒介接近权”的概念。随后在1973年,他又出版了《Freedom of the press for whom?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一书,对这个概念进行了系统论述。虽然国内对“媒介接近权”研究较多,但对其表述却未统一,有着多种的称谓,比如“媒介接近权”“媒介近用权”“受众接近权”“近用媒体权”等等。
很自然,学者对其概念的含义也有不同的表述和论断。其中,郭庆光对此概念的含义解析影响较为广泛,他认为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4]林子仪认为,媒介近用权是一种法律上可强制执行的权利,一般私人可根据该权利,无条件地或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求媒体提供版面或时间允许私人免费或付费使用,以表达其个人意见。[5]除此之外,还有较多的学者也对此概念的含义进行了略有不同的表述和解读。但是,通过对这些相关学者研究的“媒介接近权”含义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虽然其含义阐述略有不同,但是其核心要点却基本相同,即社会中的成员有权通过大众传媒获得观点的自由表达。
三、自媒体时代的“媒介接近权”探讨
美国学者巴隆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媒介接近权最为重要的背景之一就是大众传媒的集中或高度垄断。在早期,由于大众传媒的大量存在,受众的媒介接近权或许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大众传媒为了生存,收购及兼并时有发生,其数量越来越少,受众获得媒介接近权越来越困难。同时,巴隆在论述“媒介接近权”时对“媒体”的描述为“mass media”,很自然,就当时的媒介生态环境看,这主要是针对以“报纸、广播和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论述。
然而,媒介接近权的概念是半个世纪前在大众传媒背景下提出的。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学者匡文波通过实证调查后认为,以互联网、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主流媒体。[6]现实也是如此,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应用衍生出的自媒体,已掌控了受众信息的入口。当前,随着各类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媒介资源已十分丰富,媒介渠道大大拓展,改变了大众传媒时代相对稀少的媒介传播平台和渠道,“人人都是传播者”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的典型特征。所以,大众媒体时代提出的“媒介接近权”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条件”和“土壤”,并正在逐渐消失。
对于“媒介接近权”,根据学者赵文丹和王心武的观点,学者们普遍认为近用媒体权包括了“接近权”和“使用权”两项内容。[7]而这两项内容主要是针对大众传媒的“接近”和“使用”。按照媒介接近权概念的核心诉求,人们使用大众传媒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观点”等。而在媒介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极其丰富的自媒体资源让受众接近和使用媒介已经不再是问题,社会成员可以很方便地在任何一个自媒体平台进行申请和使用,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探讨“媒介接近权”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受众在接近和使用自媒体方面已经越来越娴熟。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于2016年1月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此外,各大自媒体平台用户数量也还在持续增长。同时,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受众更倾向用自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权益。
自媒体的盛行,使媒介生态格局发生变化,打破了以大众传媒为主流的信息传播体系,颠覆了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促使信息传播模式朝着网格化的方向发展,媒介接近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四、自媒体时代下媒介接近权的变化
学者郭庆光认为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这一理念的要求是,处于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而自媒体与生俱来的开放性特点,使稍有媒介素养的人都可以接近和利用自媒体自由地发表意见。此外,由于受制于各种因素,在大众传媒“接近权”和“使用权”陷入停滞的时候,不少大众传媒还利用自媒体来弥补此缺陷。
各类快速发展的自媒体使受众接受多样化的信息已不是问题;同时,“傻瓜式”操作的应用软件井喷,也使受众参与信息制作的门槛降低,并可在自媒体平台上自由传播信息。因此,目前受众对于媒介的接近权已经和巴隆所处的时生了根本性变化:
第一,媒介生态巨变。在自媒体出现以前,社会信息运转主要依赖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媒。但随着社会发展,大众传媒越来越高度集中,信息反馈单一和回应的缺失,使得整个媒介生态单调并缺乏活力。而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大众传媒对信息传播的垄断,释放了媒介生产力,使整个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传受者的合一化、媒介形式的多种化、媒介数量的丰富化、媒介渠道的多样性、媒介反馈的双向实时化等等,使自媒体出现以前的情况,均不能与现今同日而语。
第二,传播范式转变。大众传播是精英传播,本质上是代表国家和相关组织、相关群体的单线条链式结构传播。在整个信息传播结构中,传播者处于金字塔的顶端,是以传者为中心点的单向辐射传播,传者是信息的垄断者;很自然,受众的媒介接近权得不到保障;而在自媒体时代,以传者为中心的范式转变为传受相互结合的范式,更加突出和强调受者,媒介传播范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三,媒介接触的质变。目前,在传媒技术的帮助下,整个传媒市场中媒体的数量变多,已经不再局限于大众传播媒介,各种类型的自媒体平台“井喷”,媒介渠道日益多元化,受众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就可以获取到自媒体。同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大众传媒本身都需要“媒介接近权”,即在更多的自媒体平台上耕耘,拓展更多的媒介渠道,提高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便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大众传媒作为传统的传播者和新时期的受众,与普通的社会成员一起,都作为自媒体平台的受者和传者。因此,媒介接触已变得异常容易。
第四,反馈渠道的变化。众所周知,在之前对大众传媒的反馈信息十分艰难,受众对大众传媒的影响仅仅局限于热线等,然而这样的反馈渠道难以让受众满意。而在自媒体上,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直接和传者进行沟通,实时反馈相关信息。在媒介竞争的压力下,为了获取和保持受众,传者必须实时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处理。由此,受众的反馈渠道已发生显著变化。
第五,传播障碍的消失。传播障碍指受众对媒介使用的难易程度。大众传媒由于其复杂性和专业性,即使呈现在受众面前,在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受众对此也无可奈何,不能传递出自己的声音。而自媒体则是低门槛的媒介,简单易懂,稍有媒介素养的受众皆可以使用。各类应用软件为受众参与信息制作提供了更加“傻瓜化”的操作,受众对信息产品制作的热情也越来越高,甚至现实中大众传媒的产品中也嵌入了越来越多的受众产品,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传播障碍已不复存在,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实现。
五、结论
在媒介生态格局由大众传播向自媒体转变的过程中,媒介接近权发生了根本变化,受众媒介接近权实现已不是一个问题。况且,媒介接近权本身就是在以传者为中心的范式下出现的一种理论,在媒介生态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在受众已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新生主力军情况下,探讨“媒介接近权”已经失去了原本的诉求意义。但必须指出的是,自媒体虽能够满足受众的媒介接近权和使用权,实现社会成员的传播权,但由于媒介素养等不同,对自媒体的运用存在着千差万别的情况,大部分受众的自媒体传播力微弱,不能与拥有较强传播力的大众传媒相比,并会由此带来新的传播问题。很显然,这才是在自媒体盛行下应该进一步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罗斌.网络自媒体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2] 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2).
[3] 李夏至,郭镇之.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该如何发力[J].新闻战线,2012(6).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林子仪.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M].台北:元照出版社,1999.
[6] 匡文波.新媒体是主流媒体吗?――基于手机媒体的定量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6).
【摘要】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新闻传播论文:传媒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否能够顺利融入城市之中,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众传媒作为舆论的载体和传播者,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着重探讨了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形象塑造、利益表达、媒介素养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与应承担的责任,并就大众传媒如何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大众传媒;城市融合
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又具有很多城市居民身上的特征和观念,对于融入城市极为迫切。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时面临的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包括精神、文化以及物质等方面。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调整,新生代农民工物质的融入正逐步得到解决,但文化和精神方面的融入还很艰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在雇佣方面,在招聘会上经常能发现,“本职位需要城市户口”的招聘要求。在职业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中指出,外出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零售业、建筑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五大行业。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占总人数的39%,建筑业占17.3%,服务业占11.8%,住宿餐饮业和零售业各占7.8%。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工大多数都是生活在城市的底层,干着累、脏、收入低的工作。
但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接受了较高的教育,他们期望以主人翁的心态来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和政治表达,如我们可以经常发现在微博、飞信和贴吧上有不少农民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争取权利,比如近期有新生代农民工在新浪微博上新闻联播式讨薪视频,就是使用新颖的有创意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权益。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具有了公民的权利意识,他们渴望融入城市,渴望社会能够关注他们这一群体。但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意识觉醒的同时,大众传媒并没有太多地关注、满足农民工的这一要求,忽视了他们的媒介需求和媒介权利。
首先,我国目前仍然实行的是二元户籍制度,就是把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分别对住户和人口进行管理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掌握人口和控制住户的自由迁徙以便于管理,是为配合当时经济发展战略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区隔式集中人力资源投资于配置的模式。这项制度严重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主要体现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方式主要是工棚与单位宿舍,居住条件与城市居民差距较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这些保障房只适用于拥有本城镇居民常住户口,住房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关心的首要问题。另外户籍制度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适用于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而新生代农民工被排除在外。
其次,大众传媒对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存在着污名化现象。涉及农民工的报道大多是负面信息,经常报道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暴力讨薪以及他们生活的困乏和单调,以打扑克的方式来打发时间的刻板印象。
再次,农民工的媒介权利存在缺失。尤其是在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媒体的频道和频率越来越专业化和有针对性,有女性频道、游戏频道、足球频道等,但并没有针对农民工群体的频道和频率。政府虽然开办了一些针对农民工的网站,但这些网站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仍不够。
最后,农民工在对媒介的态度上存在矛盾心理,对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既存有质疑但又缺乏其他获取信息的渠道,对于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缺乏理性的认识。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利用网络只是为了寻求感情的宣泄和娱乐,不能合理地使用媒介,对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缺乏理性的对待,很难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
大众传媒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中的角色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崛起,如何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的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转型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样的待遇。毋庸讳言,这个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各方面的齐心协力,而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了望者,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和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众传媒是新生代农民工形象的塑造者。麦库姆斯和肖指出,大众传媒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大众传媒中所反映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形象,形成了库利所说的“镜中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认识以及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印象。因此大众传媒在报道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闻时,应积极地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体现他们的优秀品格,如近年来所报道的在北京救人而不留姓名的新生代农民工孙天丛、在青岛冒着危险多次跳海救人的新生代农民工魏青刚等,这些新生代农民工都让大众感受到了中国农民勤劳、朴实的美德。
大众传媒是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维护者。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如何切实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已经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众传媒对新生代农民工应加大关注的力度,并通过自身的舆论影响来维护他们的权益,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困难。
大众传媒是农民工媒介素养的培养者和教育者。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最需要的不是物质方面的而是精神上和价值观念上的,在这些地方他们最需要与城市市民相一致。但是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来看,自身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他们的知识水平还不是太高,还缺少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大众传媒具有普及知识的作用,能够利用自己信息平台的传播优势,向农民工群体提供城市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价值观念、思想觉悟以及道德水平,这对于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正如英国的文化社会学家所说的,传媒能够提供新的社会接触点、新的社会习惯和仪式……提供了结构与行动、社会与个人之间的枢纽。
虽然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依然是我们的文化核心,被世界各国研习,当然,目前我们也面临着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时期,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抛弃和破坏,加上改革开放后世界文化的融合,今天的很多年轻人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已经比较陌生了,拯救传统文化已经迫在眉睫。同时,西方世界经历了几次大的经济危机之后,纷纷到中国寻求“解药”,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和谐相处”就是人们寻找的东西,因此,总书记提出的“共建和谐社会”正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发扬。
传统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有人说,大众传媒是近现代社会的产物,重要的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于传统文化,所受影响不大,对此,笔者并不认同。从大众传媒诞生到现在乃至将来,传统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密,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传统文化是大众传媒的文化之根。上面我们已经简单阐述了传统文化的产生及发展,因为有了人才有了文化,也因为有了文化,人才更像人。人和文化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大众传媒,正是社会中人与人沟通的介质,如果这个介质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包容,又如何去沟通与文化密切相关的人呢?因此,大众传媒不仅要包容传统文化,更要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掌握和了解受众对文化的认知,进而制作出合乎受众文化口味的产品。因此,传统文化是文化产品的根,有了这个“根”,在本国和本民族的土壤中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上的茎、冠、叶才能长得更好,文化产品这棵大树才能活得更长久、更茂盛。第二,传统文化是大众传媒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如今,大众传媒已经踏上了文化产业之路,文化市场成为了一块新兴的、巨大的“战场”,各大传媒争相在其中取得一席之地。有人说,美国人是最适合做传媒的人,因为美国人灵活幽默并有超强的创新意识,加上先进的传播手段和投入,美国如今占据着传媒的前沿阵地。而美国人的创新意识正是美国的“传统”文化造就的。作为移民民族,他们没有太多的思想束缚,也没有多少先例可循,只能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地亲自探索和发现,而这个过程也给了美国人与生俱来极大的好奇心和征服心。从美国电影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端倪,美国从四五十年代就开始拍摄科幻片,如今更是以每年几部甚至十几部的规模生产着科幻电影,而且技术手段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奇幻。随着近些年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声音”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毕竟我们的传媒发展到“大众传媒”阶段时间尚短,因此,我们的声音和影响在国际上还比较有限。我国的传媒一路走来,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简单“组织传媒”到今天的多元“大众传媒”,中国的传媒发展用几十年走过了西方传媒上百年的路。目前中国传媒的确经验不足,但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积淀却可以给中国的大众传媒提供恒久的动力。虽然今天的中国人很少了解“三坟文化”及之后的“儒释道文化”,但这些文化特征似乎已经深深地烙在了中国人的基因里。中国人讲礼仪、谦虚、内敛、柔和、有人情味,但又保守、心绪繁杂、缺乏创造力,因此,我们在中国的传媒中可以看出这些文化特征的体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几十年如一日,内容正统、播音严肃,形式也没有丝毫花哨之感,但就是这样一档新闻节目成为了中国百姓几十年观看人数最多的节目,因为它符合了中国人严肃认真的文化;另外我国的电视节目中,情感类题材的节目居多并且很受欢迎,就是中国人很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有人情味的文化体现;另外一些历史和名著类影视作品也很受中国观众喜爱,《红楼梦》、《西游记》等如今已经在各大电视台播放了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依然还有很多观众。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说明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根。但目前也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入侵,目前中国的传媒中也引入了很多不同国家的文化符号:《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选秀类节目就是来源于欧美的真人秀节目;《开心辞典》等有奖答题节目来源于英国的《Millionaires》等等。效果如何呢?前者已经被广电总局提醒,限制过多选秀类节目制作播出。后者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中国人的文化口味,经过改良,今天依然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纯粹的“拿来主义”不适合中国的文化,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倒是可以被中国人接受的。
>> 论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旅游文化开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案例研究 构建“环京津体育旅游圈”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论在外温州人经济回归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劳动经济学研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探析 叶广芩《青木川》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作用的典型调查 节庆旅游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新引擎 乡镇政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论乡村旅游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地方高校推动经济发展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谈公路经济对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浅谈“工程经济分析”对推动贵州建筑经济发展的作用 广州亚运会对当地体育旅游业的推动作用之研究 试论林业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回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推动宁南山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 论产学研政联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论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浅析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熊焕业、张冉:地市级党报发展中的困难原因及对策,人民网,
[3]刘方棠:市州党报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新闻界,2004(02).
[4]张颖霞、王鹏玲:大众传媒对后奥运旅游的影响——基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研究,现代商业,2009(04).
[5]李洁:浅析大众传媒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新闻知识,2012(01).
[6]杜付贵:大众传媒与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新闻爱好者,2008?9(下半月).
[7]张鲁:关于着力提升地方党报影响力的思考,新闻传播,2011(09).
[8]百度百科
[11]刘方棠:市州党报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新闻界,2004(02).
[12]百度百科 http:///view/973096.htm
[13]数据来源:丽江市统计局 http:///canton_model58/default.aspx?departmentid=6043
[14]大理州统计局 http:///canton_model63/default.aspx.departmentid=5789
[15]张颖霞、王鹏玲:大众传媒对后奥运旅游的影响——基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研究,现代商业,2009(04).
[16]李洁:浅析大众传媒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新闻知识,2012(01).
[17]杜付贵:大众传媒与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新闻爱好者,2008.9(下半月).
[18]张鲁:关于着力提升地方党报影响力的思考,新闻传播,2011(09).
作者简介:杨青山(1979-),男,汉族,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讲师,主要从事财经新闻史论、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