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离骚木兰范文

离骚木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离骚木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离骚木兰范文

1、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九章·桔颂》

2、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扛》

3、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九章·涉江》

4、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5、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6、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7、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

8、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9、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10、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偶然作》

1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12、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九章·哀郢》

13、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九歌·国殇》

1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1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17、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18、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离骚》

19、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

20、青云农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21、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备之不立。——《离骚》

2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23、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

24、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九歌·国殇》

25、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九章》

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27、旧故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远游》

28、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卜居》

29、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九章·橘颂》

30、世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卜居》

31、船客与而不进兮,淹回木而凝滞。——《九章·涉江》

第2篇:离骚木兰范文

关键词:《离骚》,感官性,艺术形象

文学作品大都是以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词尤其如此。“哲学科学都侧重理,文学和其他艺术都侧重象”。“在哲学科学中,理是从水提炼出来的盐,可以独立;在文艺中,理是水所溶解的即水即盐,不能分开。文艺是一种‘象教’,它诉诸人类最基本、最原始而最普遍的感官机能,所以它的力量与影响永远比哲学科学深厚广大。”[2]P263屈原虽然没有把这种理论流传后世,但他的作品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屈原辞向来给人以富丽堂皇、奇妙幻彩的印象,其实就象朱光潜所说:“所谓‘色’并不专指颜色,凡是感官所接触的,分为声、色、臭、味、触、合为完整形体或境界,都包含在内……‘色’可以说就是具体意象或形象。”[2]P262读屈原诗就像近距离看一出唯美的舞台剧。这种印象正是通过诗人精心刻画的感官性艺术形象传递出来的,这些形象把我们全身都调动起来,物喜而喜,物悲而悲。所谓形象就是人的眼、耳、鼻、口、身所能感觉到的物质的形态与特征。只有通过这些感性的刺激读者才能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才能体会美的升华。屈骚通过感官性的刺激使作品达到泌人肺腑、沟通心灵的程度。

第一、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所展现的是物质的形状、色彩、高低、远近。由于物质的形状、色彩、高低、远近相对比较稳定,便于观察,易于表现,所以视觉形象在各类形象中是被诗人用得最多的成分。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充分表现了视觉形象带给人们的真情实感。人类的眼睛能涉及的总是最直接、最广泛的,屈原辞所展现的视觉形象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仅使历代文人为之神魂颠倒,而且也吸引了历代研究者目光和兴趣,对后代诗作者的影响也非常深广。比如在《离骚》中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艺术世界。里面有繁花似锦,也有草枯叶衰,有美人如玉,也有迟暮潦倒,作者通过这些视觉上的艺术形象表达自己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像“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3]这两句就展现一个全身被香草鲜花所包围的主人公形象,承上文的高贵身世,接下文的自修洁身。

作者视觉形象运用最具感染效果的,就是主人公形象的自我刻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我们眼前分明展现出一位身着长袍,戴着高冠,腰佩长剑面目深沉的悲情主人公的形象。作者用高超的技巧为自己做了一幅自画象:荷、芙蓉都是出淤泥而不染代表着圣洁与崇高的品质,很多人用此来自比,但从没有人像屈原这样把“芰荷”“芙蓉”做成衣服,给人直观的视觉效果,印象直达心灵深处。而“岌岌”“陆离”则表明了作者自己的桀骜不群,试问千古以来谁的帽子能达到“岌岌”,谁的佩剑可以“陆离”。作者正是独具匠心地通过这种“奇装异服”式的视觉效果,让人情不自禁要对主人公做一翻深入的了解。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行为艺术吧,个性化到了极至。

第二、嗅觉形象。嗅觉当然是指气味而言了,嗅觉形象就指通过气味的描写来塑造形象,让读者在阅读作品中这些特殊的描写时,体味到作者蕴含在这些嗅觉形象中的深层含义。如果说“美人”是视觉形象的代表,那么“香草”形象就属嗅觉形象类别,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赞美屈原不可思议语言驾驭能力,他所创作的香草美人形象不仅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空间,而且泽被后世非一代也。中国文学史上关注花草的作家很多,但没有比屈原更执著于香花香草的,也没有哪一个象屈原一样开创了一个全新艺术空间。

在《离骚》用来象征明君贤臣的香草有17种,包括:江离、芷(辟芷、芳芷、)、兰(秋兰)、木兰、宿莽、申椒、菌桂、荃、蕙、留夷、揭车、杜衡、菊、薜荔、胡绳、椒、荷(芙蓉)。这些香草有的是以装饰品出现在诗人服饰上,有的是出现在饮食当中,有的是诗人在表现自己内心高洁不愿与小人为伍而与恶草的对比中出现。《离骚》这首抒情长诗,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一个用香草装饰的一个奇香异域,全诗都没有直抒胸臆地描写作者生存环境和悲苦的心情,而是先带领大家进入一个奇香异草的环境里,先是用“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来表明自己的高洁,然后是“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到处弥漫着奇木香草味道的理想世界,我们在这个理想的世界里看到渴望的明君贤臣,这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奸佞小人。然而理想终究是理想,作者还是被痛苦的现实惊醒“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我们已经清楚地闻到香味渐淡,被熏人的茅和萧艾代替,不禁要四处寻望被奇香包围的理想世界哪里去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是因为“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作者悲痛地陈述了现实的善变“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和自己的忠贞“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芳草不可信,作者用香玉来自喻。刘献廷《离骚经讲录》的解释与众人不一:“古人所佩,大抵皆玉,盖取玉之坚贞润泽,以表其内德也。然玉只能受己,不能及物,故又于声色臭味中取其香者以为之佩。盖美色,美声亦俱能美己,不能及物,惟香非特美在于己,并可以薰不香之物变而为香。当屈子立志之日,岂为独善一身、只完一己之事己哉!直欲使香泽遍薰天下,与天下之人,共处于芝兰之室也。”[4]P33

《离骚》篇只是写艺术世界里香气由盛到衰,由这种气味上的变化让读者自己去领悟其中爱美憎恶的鲜明的情感立场和九死未悔的求索精神。宋代吴仁杰《离骚草木疏・跋》:“荪、芙蓉以下凡四十又四种,犹青史氏忠义独行之有全传也。”屈原吟哦花草,馨香透于纸背。花草意象的选择寄寓着屈原独特的心理特征和悲剧命运。[5]P663在中国文化史上,屈原和他的作品以其悲壮激越的情感和奇香异彩的意象大大地冲击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成为中国人的心目中的另外一种意义象征。单是他的悲剧意识,就已经使他在普遍认为缺乏悲剧意识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了无可比拟的地位,而他那种深刻的悲剧意识的表现是和一组意象的反复出现分不开的,那就是:“香草”[6]P28在香气中展望理想,希望人们能理解自己,使自己明志于天下。

第三、味觉形象。《说文解字》解释“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中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7]P152“羊大则美”这体现了古老中华民族对美的诠释,我们都是从味觉上去体味美,那屈原辞怎么可能放过味觉形象呢!“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木兰、秋菊都是香草,香气可以让神清气爽,一餐、一饮又让人觉得一肌清泉直入喉咙,顿觉幽香泌入心脾,这里不仅彰显了作者“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与不群,使主人公不卑不亢的形象更加明朗。《离骚》中写味觉形象的诗句不是很多,除上述两句外,还有就是求女前的两句“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以为”我们可以看出,与味觉形象不同,这两处都是在写作者的自我修养,写了自己渴望找到理想中的生存环境从不放弃自洁。这里也表明了作者的高明之处,因为味觉不是大家能同时体会的,不能广而播之,从而用在自我修养上,更具合理性。在屈原其他作品中,味觉形象的描写也是随处可见的如《东皇太一》中“惠肴蒸兮兰藉,奠桂洒兮椒浆”等。这些味觉形象情感色彩虽然不象《离骚》表现的那么强烈,但也从一个方面表现屈原超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独特的审美感觉。

此外,屈骚中听觉和触觉形象的描写也时有表现。所信者听也,声音可以让艺术形象更加真切起来。如《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里是从声音的角度入手从侧面描写一个仰天长叹,心怀社稷的君子形象,这一声叹息,让听者悲从中来,使主角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我们听到作者对现实的叹息与眼见到的相比,更能体会到主角的倍感无奈无的内心世界。再如“扬云霓之蔼兮,鸣玉鸾之啾啾”使一幅行车图栩栩如生起来。屈原其他作品中也多次出现从听觉角度来细腻刻画作品形象,如《东皇太一》“扬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从侧面烘托东皇太一的华贵。至于触觉形象方面,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触觉形象是指人的身体接触物质后所产生的冷与热、软件与硬、光滑与粗糙、干燥与潮湿之类的印象。[8]P12它“传达了对于所描绘的对象的情绪的反应”。[9]P50与其他形象相比,屈原作品触觉形象描写相对少一些,但也不失为经典。如《离骚》“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茹”指柔软的意思,用柔软的蕙草擦试眼泪也是屈原的独创,柔软的蕙草还屈原以芳香,但不能承受他生命之轻,泪水还是浪浪沾襟,掩不住的泪水代表了诗人难以按捺的悲愤。“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10]P51。

诗歌的特点就是抒发感情,而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是抽象的不具体的,不是一种感官所能完全触及的,往往需要各种感官综合并用才能使形象具体化,屈原把眼耳口鼻身的感觉运用到了极至。我们在品读诗作时,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绚丽,美妙奇幻的童话世界里,跟随主人公一同体味辛酸苦辣。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想象总是那样丰富多彩,浪漫不羁;官能感触是那样的强烈鲜明,缤纷五彩;而情感又是那样的炽烈顽强,高昂执着……”[11]P331屈骚体现着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诗书画一体的内在要求,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形式,契合了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和创造追求,真正做到了“心灵的自由想象与情感的语言思维”[12]P144的绝对统一,这些作品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真善美”的价值取向,使读者在阅读中享受美的感觉从而达到心灵净化和情感的升华。(作者单位:开封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全集・诗与感觉(第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具体与抽象(第4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3][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游国恩.离骚纂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吕菊.屈原的香草之恋[J].西江大学学报,2000,21卷4期.

[6]阮艳萍.“香草”意象在屈原悲剧意识表现中的置换变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4卷2期.

[7]王贵元.说文解字校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8]徐有富.诗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美]H・帕克.美学原理[M].张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第3篇:离骚木兰范文

――题记

雨后天晴,我伫立在那被雨水滋润得愈发玉洁冰清的木兰花下。那洁白的花瓣被雨水浸得发胀,几朵偶尔被风儿吹散的纯洁花瓣将黑黑的土地染上了白色。又是一年木兰花开时,我却只能独赏此景,似乎连这美景都带着些凄凉或哀怨的意味。

看着这满眼的容不得一丝杂色的纯洁木兰花,我的思绪不禁随风儿飘到那一年,依旧是木兰花绽放之时,我的身边还有你的陪伴。

空气中的淡淡木兰花香和着少许青草味,好似那年嗅到的味道一样,氤氲着,又那么朦朦胧胧,让我辨不清这是回忆还是现实。耳边响起我清脆如铃的笑声:“咯咯咯,阿婆,阿婆,这是什么花啊?”那时的我攀在阿婆手臂上的小手仿佛一棵小小的木兰树苗,用根须紧紧地抓牢她赖以生存的土壤。阿婆只好放下手中的针和线,轻轻揽过我,将我抱起放在那张年岁已比我还大的木椅上。

阿婆总是喜欢搬起这把沉淀着岁月的木椅,坐在家门前那棵木兰树下,专心致志地做着针线活。从初春到盛夏,从立秋到早冬,从朵朵木兰花开到簌簌木兰花落。她就只是那么静静地坐在花下。年幼的我并不知晓如何用语言去描绘这一幅美丽的画卷,我只觉得这一刻天地间仿佛唯有这盛开的木兰花和衣着朴素的阿婆。

记忆里,江南的梅雨天气总是让空气中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家门前,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木兰花瓣的雪白颜色,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活跃的笛声,给雨后空朗的午后增添了不少生气。阿婆的面容在木兰花的映衬下愈发美好干净,仿佛连时间也停下脚步静静欣赏着美景。

阿婆只是个农家的老婆婆,大字不识一个,但阿婆的绣品却是小有名气。阿婆穿针引线,仿佛一只灵巧的蝴蝶轻盈地在花丛中飞舞着,直取那最香甜的花蜜。我以为阿婆最爱的是她的针和线,却从未发现她到底渴望着什么。那时,我总是在一旁,逗一只蛐蛐,抓一只虫子,遛一只蚂蚱。那时的我还不知外婆头顶的花是什么花,“阿婆,这是什么花呢,那么好看啊?”我手指着那簇木兰花。阿婆轻轻地笑着,脸上的皱纹调皮地推挤着。阿婆将我揽在怀里,抚摸着我的额头对我说:“丫丫,这是木兰花。”当时我不知道木兰花代表着什么。我只是扬起面庞说:“阿婆,你知道的真多呢。”我感受到阿婆的怀抱紧了紧,却未留意到阿婆眼底淡淡的难过与不甘:“丫丫以后要好好学习呀,就可以知道很多很多知识了,还要和阿婆讲呢。”我重重地点头。

岁月在流逝,我终于知道了木兰花的学名、习性、花语。还未等我回去告诉阿婆,阿婆就已经永远地离开我了。那一年,木兰花凋谢了,我的眼泪也被岁月尘封了,却又在这年木兰花开时被挖掘出来。我紧紧攥着阿婆的最后一件绣品,这也是她留给我的唯一遗物,上面只有歪歪扭扭的四个字――“好好学习”。我想到妈妈无意间说的:“阿婆小时候家里穷,但特别想上学,可为了供家里小的读书,就从没有踏入过学校一步。”阿婆在家里最贫穷的时候供起家里每个孩子的学业,我终于明白了阿婆那时的难过和不甘来源于哪里。我不知道外婆为了这四个字请教了多少人,这四个字对我来说再简单不过,但对身为文盲的她来说也许是天书。我从未注意过当我写作业时她那渴望的表情,我生生忽略了她拿着报纸却只能让我读给她听的目光。我以为她只是个会认真完成每一件绣品的老人。又有多少农村的老人像阿婆一样,早早地挑起家里的担子,离开学校甚至没上过学,却还是要让自己的子女受教育?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又是一年木兰花开时,我久久伫立在木兰花下。忽然想起那年木兰花开时,我问阿婆为何喜欢木兰花时,阿婆在花下淡淡地笑着说:“因为我只认识木兰花。”

她不知道《离骚》里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她不知道木兰花的花语是高尚的灵魂,一如她一般。

我在这年的木兰花下,似乎看到那年阿婆的脸。那张已被岁月刻下痕迹的脸淡淡地微笑着,还有她高贵的灵魂在木兰花下熠熠生辉。

(指导老师:王 强)

第4篇:离骚木兰范文

淑容,亭亭玉立,头稍低,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那盆红色的,也别有情致,小巧玲珑,清新俊俏,又微微仰面,有些得意的神色……

虽然没有茉莉的芳香,没有玫瑰的引人注目,却有自己特殊的美。 它美,不只美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奉献上。他的花瓣可以制成茶叶,清香宜人 ,而且还有药用价值。

我喜欢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第5篇:离骚木兰范文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五日》(选一)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五月五日》 梅 尧 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五丝》(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念奴娇》(宋) 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喜迁莺》(宋) 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花心动》(宋)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齐天乐》(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菩萨蛮》(宋) 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第6篇:离骚木兰范文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野菊》阅读题目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野菊》阅读答案

1.[答案]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等。色彩:“碧”与“黄”映衬。情感:喜爱之情。

(3)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野菊》阅读译文

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为无人,剪掉自己的幽香。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野也许会冷笑那些家养的,因为家菊们竟然向陶渊明寻求恩宠。

《野菊》阅读赏析

野是似菊而小的黄色小花,与相比,它并不太引人注目。但诗人却给了它诗情画意,让它在诗坛上占一席之位。

诗的前半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写。“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所指的秋菊是菊而不是野菊。重阳有赏菊的习俗,两句写野菊在世默默无闻,既未被文人采用以登上文坛,更未受世俗钟爱。“况”字使次句的语气紧连首句,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两句,既写形态又写精神,对野菊的姿色、芳香和品性作了生动的描绘。“在野”与“在庭”相对。因不为人赏识,便任其在野自生自灭。不似一般之菊在庭院中有人着意栽培。这也许是野菊的憾事,但诗人却把这看成是快事,因为它可以避免栽培人的束缚剪裁与观菊者的诸多采摘,即不受人们的干扰,因而显得幽闲自若,别有丰彩。以至于诗人面对着它,“任是无情也动心”,情不自禁地要采来观赏——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半山碧”写出野菊生长、繁衍的旺盛,也表现野菊的生活环境是在野外山上。“已晚”写时间,“便忙”写情状。诗人旅途之中到了傍晚,本该忙于归宿,但山中野菊的丰姿与妙香,逗得诗人即使在匆忙之中也要去折取一枝来加以观赏,诗写至此,已流露出对野菊的浓厚兴趣,而尾联更以写野的自豪感来进一步表达对它的赞美: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第7篇:离骚木兰范文

,别名鞠,又有黄花、节花、九花、金蓉之称,属菊科,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开放时间从农历八月绵延至十一月,长达四个月之久。在深秋季节,寒风凛冽,万花凋谢,红衰翠减,惟独秋菊独具佳色,傲霜怒放,高洁雅丽,给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我国是的故乡,品种繁多,万紫千红,其中名贵者达130多种。

食用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其《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记载。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详细地叙述了的食用:“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神农本草经》亦有“服之能轻身耐劳”之说。

能做出各种精美的食品和佳肴。入肴,食法很多,花随人意,凉拌,炒食,做馅,入羹,制饼,酿酒,做糕,煮粥,等等,荤素均宜,鲜美可口。广东中山市小榄镇,食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每年一到金风送爽、落英缤纷的季节,小榄镇餐馆和居民家里都操办“宴”。“宴”上的饮料是酒、茶,菜肴有鱼丸、雀巢、炒蛋、肉片、腊肉、火锅、肉丸等,点心有糕、卷、汤圆等。

在重阳时节,我国素有饮酒的传统习俗。酒,在古时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国酿制的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酒。”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后来,饮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酒。清代乾隆年间,民间又在酒中加入了多种草药,制作方法为:用甘煎汁,用酒曲、糯米酿酒,或加入地黄、当归、枸杞等诸药,其效更佳,此酒当时被列为“贡酒”,供皇帝享用。在山东滕县、临沂、日照等地,至今仍有在重阳时节用酿酒的习俗,当地有句民谣说:“九月九,九重阳,酿酒满街香,养肝除热又明目,常饮得健康。”

第8篇:离骚木兰范文

【关键词】屈原;庄子;楚文化;道家;悲剧

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他们同时出现于战国时代,庄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然而简单的用哲学和文学分别来概括二人的成就是不科学的。庄子是思想家,却有着诗人的气质,他是将认知与审美融为一体的哲人。一部探讨哲理的《庄子》,却充满了艺术的想象和浓郁的抒情。

屈原则恰恰相反,他是诗人,却也有着深邃的哲学思想。他的诗篇也都蕴含了一种哲学意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思考。屈原既是诗人,又是哲人。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楚辞》的出现,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诗歌艺术的范畴,而达到了整个楚地文化的领域。

他们同为楚国人,都是在荆楚文化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可比性。本文试从文化背景、道家人格、悲剧情怀三个方面,尝试论述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

一、楚文化孕育下的文化精灵

楚国地处远离中原发达地区的长江流域,这里崇山峻岭,荆棘丛生,生活在地处蛮夷多族杂居的独立宗国,楚人长久地保留着“鬼神”观念,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许多地方却还保留着殷商以来巫风巫俗的原始遗留。在以巫为主要内容的宗教狂热中,楚民形成了无拘无束,保持着自由、开放的天性。

楚文化内涵丰富,有着明显的神性特征。原始宗教和浓厚的巫筮之风是楚国文化发展的背景内容之一。楚辞和哲学等是楚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主要载体,它们都集中地体现了楚文化中的浪漫主义精神风貌,形成了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浪漫主义艺术和美学风格。正是在这种浩大、神秘的文化感染下,才有《楚辞》、《庄子》的产生和存在。

楚文化中的巫术文化对屈原的影响深远可见一斑。正如上文所言,在以巫为主要内容的宗教狂热中,楚民无拘无束,保持着自由、开放的天性是屈原最熟知和了解的。屈原所有作品中都有分量很重的巫风巫俗内容,《九歌》则更是屈原“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而创作的一组祭祀神鬼用的乐歌。从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屈原对楚国狂热宗教接受和对楚民无拘无束,保持着自由、开放的天性的肯定和热爱。

庄子思想的神秘性受到了上古巫风的影响,更有土生土长的楚文化的培养,所以,《庄子》中处处体现了其特有的神秘色彩。其中有许多的神异人和物。这是楚文化对庄子影响的深层表现。庄子是一个极力主张尊重、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诗人和哲学家,他厌倦污浊黑暗的现实,“以为天下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一颗伟大的心灵,虽然出自污泥,但一尘不染,表现出尊重自我,不为世俗功名利禄所动的伟大人格风范。

屈原一生积极追求理想,保持孤芳高洁的美操。他自道:“鹜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宁磕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铮铮之言,骨气奇高。他还常常借香花美草、高冠长剑和精洁的饮食来象征自己品格高雅芬芳,不与群小合污的美德。他:“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制艾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棵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仿佛一个不食人间烟火,远超世俗的神灵圣士。

屈原诗歌和庄子散文,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通过一系列作品,各自塑造了自己伟岸高洁的形象,处处可以感受到伟大人格的存在和律动,这在北方文学中难以寻觅。

二、道家人格的体现

在山间水泊中孕育的幽远复杂而浪漫的道家文化几乎同楚国相伴相生。并与巫俗文化蕴涵的神秘意识有割扯不断的联系。道家起源于楚,道家文化在楚独盛也是很自然的事。楚地多隐士,这可能与道家观念的影响密不可分。

庄子追求遗世独立,追求独立人格和自由的思想,是道家文化发展中里程碑似的人物;屈原更用他那峻美纯洁、傲岸不屈的人格为楚人树立了一面充满人格魅力的大旗,同样是道家人格的典范。

道家独盛于楚,道家思想弥漫于楚,乃是很自然的事。在这种文化思想土坡中成长起来的屈原,必然受到道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和熏陶。

庄子不满现实,抨击时弊,寻求隐居遗世的道路,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精神上的自由。其思维方式富于纵横驰骋、态肆的想象。屈原与庄子在文化上多有共同之处。当屈原追求擂家政治理想受挫被疏,忧愤不已,这就使屈原的思想同庄子蔑视孺家礼法,遗世独立,追求个体人格的无限自由的道家思想有了某种相通之处。

庄子和屈原道家人格鲜明的体现在他们所创造出的一系列奇瑰绚丽的神仙意象上。

《庄子·逍遥游》说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又说:“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在有》)。庄子讲的是服气修炼,精神绝对自由,长生久视之士,也是庄子追求的人格理想。屈原在作品中多次表达了相同的思想,“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涉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棍秋菊之落英”、“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糜以为帐。为余架飞龙兮,杂瑶象以为本”(《离骚》)。从这里可以发现,屈原深受追求个体人格自由的道家思想影响。

第9篇:离骚木兰范文

问题举例:

1.《伤仲永》

在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中,对"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中"泯"字的解释,把"泯"解释成了"完全"。而对全句的翻译则为:"才能完全消失,如同常人。"然而"泯",在古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消失",并没有"完全"的意思。而且结合全句及全文的意思,作者要强调的是仲永才能的消失,"然"在此处可以翻译为"......的样子",按课文注释中对"泯"字的解释,"泯然"应解释为"完全的样子"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因此,"泯"只能解释成"消失"不能解释成"完全"。

同样在本文中,把"贤于材人"的"贤"解释成了"胜过、超过",其实"胜过、超过"应是"贤于"二字的合解。单独的"贤"应是形容词。

2.《木兰诗》

在《木兰诗》一文中,对"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中"思"和"忆"的注解。课文注释为:"何所思:想什么。""忆:思念。"这样的注解过于肤浅,且使整个意思显得嗦、含混。这四句诗用了两个复沓手法。前两句是父母所问:女儿啊,你叹息什么?是不是有了儿女心事了?后两句是木兰回答:爷娘啊,女儿可不是有什么儿女心事啦。"在这种铺垫的基础上,自然引出了下文写木兰的叹息,突出了木兰"昨夜见军帖"、为父年迈弟年幼而自己身为女子而叹息,为能不能替父从军而忧虑了。基于上述考虑,这两个词的注解,应该是:"思、忆:同义,指男女情爱之事。"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很多年来不少人大都按语文课本的注释讲解为:"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它们既然容易辨认,但联系下文"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雌雄?"岂不显得互相矛盾?实际上这里作者为了简练含蓄采用互文的手法,雄兔举脚扑朔而双眼迷离;雌兔双眼迷离而举脚扑朔,意思是雄兔和雌兔脚都扑朔,眼都迷离。正因为如此,所以两兔跑着的时候就分不出雄雌来。

3.《桃花源记》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落英缤纷"中"落英"一词,书下的注释为"落花。一说,初开的花。""意象"的概念萌生于汉代,发展于晋代,是说内在的抽象的心意(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外在的具体的物象(象)来表达。《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的序文,作者借这一虚构的美景来委婉曲折地展示作者的美好理想。作为诗文大家,陶渊明截取的生活景象不可能是颓废伤感的"落花",而应是蕴含美好的初蕾,即"初开的花",这才吻合作者的心境,以"象"达"意"。且已有研究者指出,屈原的"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中的"落英",它的意思是初始的也即刚绽开的鲜嫩。因此,应将"落英"一词的书下注释改为"初开的花。一说,落花。"

4.《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一文中,"曾不吝情去留"一句,书下注释对"吝情"的解释是"舍不得",此说一是没解释清楚"吝"的意思,二是和全句也不谐调。如将"吝"解释为"感到为难",却很好。"吝情"是"感到难为情"之意,"不吝情"是"不感到难为情"。全句应是省略句"曾不吝情(于)去留","去"是离开;"留"是留下、留宿。去留,是偏义词,意思是去,离开。全句的意思是"对离开一点也不感到难为情",来表现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5.《岳阳楼记》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浮光跃金"一句,书下注释为"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把"金"理解为"金色"。从表达的角度看,"浮光跃金"与"静影沉璧"是一组对偶句,"金"与"璧"词性应相同,该是名词。"静影沉璧"是比喻句,是"静影如沉璧",那么"浮光跃金"也应是比喻句,是"浮光如跃金"之意。不论从具体语言环境还是生活实际,"金"应理解为"金子","浮光跃金"应注释为"水面上浮动的月光像跃动在湖面的金子"

再如,本文中"岸芷汀兰"一句,书下的注释为"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这句话运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方法。互文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这类句子,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翻译时,应前后句互为补充,否则就把意思理解错了。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意本是"不因有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同理,"岸芷汀兰"的"岸"不仅有"芷",也有"兰";"汀"不仅有"兰",还有"芷"。全句的注释应为"岸上、小洲上的小草和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