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浅谈素质教育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素质教育 政治教学 艺术性
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在内容上接近了学生生活,实用性较强。如心理情绪问题、友情问题等都接近学生的实际。而法律运用问题、国情教育问题,既是初中学生关心的问题,又是他们困惑的问题,实用性、教育性都很强。在形式上,使人耳目一新。新教材板面设计新颖,形式多样,适合初中学生的阅读口味,突破了单纯的说教框,配置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漫画,这些都激发了初中学生学习兴趣、创造了乐学环境。借助新教材的特点,为搞好教学提高效果,就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施中、创设情境、以境激情,掌握心理,引进竞争;联系实际,面向主体;融心理教育、品德教育为一体。
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在教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是通过各门具体的学科教育来实现的。我在政治课教学中是采用“三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去积极地思考并回答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时,为使讲解形象直观,我采用图示法。充分利用“三为主”原则,图示如下:
通过图示学生可以看到,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背离价值发生上下波动,出现曲线运动,引导学生对曲线运动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价格无论怎样波动总是以价值为中心轴。从较长时期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可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抵消。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新颖的课堂,放开手脚大胆创新,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教师注重学生心理特点,适时点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结合课堂讲授知识、联系社会生活中实际事例当场提出诸多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就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如在讲“坚强意志”时,可以从本班、本校残疾学生中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讲解辩论,也可从不坚强的表现,指出某些学生的软弱无力,怕困难,怕吃苦等方面。最后从典型的事例,以示教育升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坚强意志之目的,这样使学生从所学知识高不可攀枯燥难学的疑难中解脱出来,变被动听讲为人人参与主动开展。从而使课堂变得灵活多变生动活泼,情景交融、愉乐教学效果显著。
政治课的教学跟其他课程一样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教学的语言是信息传递的最主要的载体。所以教师只有独具匠心地运用语言艺术,才能把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并使之内化为能力和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这是政治课的根本任务。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求教学的艺术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我认为政治课教学的艺术性就其本身特点有其情感性、形象性和灵活性。
首先,就情感性而言,政治课往往被看作一种枯燥乏味的说教。所以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应有丰富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既说理又抒情,由教师的情绪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受到影响而产生共鸣,从而与学生情感交流融为一体,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这种情感交流的过程,实质是政治课的信息传递过程。情感交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发展存在着直接联系。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是道德情操的陶冶。因为情感是行动的巨大动力。所以在教学中,只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才能培养起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
其二,形象性。因为政治课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抽象化、系统化、理论化。所以用形象语言教学,恰当的比喻,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如:教材中给“自由”的定义。“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用浅显的比喻就能将“自由”的概念形象而生动地显示在学生的头脑中,像“人不识水性,不懂游泳的条件和方法时,也就没有认识的必然。他在水中的活动就没有自由,不仅感受不到别人在水中的舒适和,而且会有被水淹死的可能”。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还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情绪体验、缺乏情感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吃透教材的同时,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情境以境激情,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具体方法是先精心设计新颖精彩的导课过程,充分利用特定的教育情境,灵活巧妙地创设与之相适宜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可采用“生动语言”达到引人入胜之境地。有趣故事、演唱歌曲、幻灯录像等形式、渲染出情感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讲《个人离不开社会》一时课。可师生同唱《世界需要热心肠》唱完后,教师深情地讲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能独立存在,都需要社会他人的帮助。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其次在具体过程中创设情境化理为情、融情于理。用真实的形象性感染学生,触及其灵魂,震撼其心魄,达到以情激情之目的。
其三,灵活性。政治课教学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材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作为教师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不能沿袭旧的教学模式,随时就势,因势利导。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做到教学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需要从教材中挖掘,但又不能脱离实际生活,政治课教学的艺术性源于生活和实践。政治课的教学只有充分运用了灵活性,其艺术性才能全部显示出来,这种灵活性运转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控制与引导,所以说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是实现其教学效果的基础,中学政治课教学的艺术性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在教学中应体现其艺术性。展示政治课应有的艺术魅力,注重教学的情感性、形象性及灵活性,把理论知识注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1 革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现代医学模式彻底改变了医学教育的理念,现代医学不仅要研究人体的生理疾病治疗,还必须要关注人体患病的社会、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一观点已在医学界达成了共识。现代医学模式不仅需要医师具备高超的医学技能,还需要医师具备综合的医学人文素质。因此,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
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就必须全面推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革新教育理念。为此,《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全面推进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就必须革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医学人文素质知识的教育,二者的教育相互渗透,开展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
创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除了调整医学教育的培养方案外,首先要调整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课程体系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其次要改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走出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误区,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当作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纳人医学教育的大纲之中;第三要广泛地把医学专业学习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为一体,强化人文素质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第四要对医学生进行全程化医学人文素质训练,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覆盖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延伸实行终身制的教育模式,培养医务工作者的医学人文精神。
2 增加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设置
国外医学院校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由自然科学、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大模块组成,各国三大模块的课时分配比例不尽相同。其中美国、德国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最多,高达20 %-25 %,英国、日本约为10%-15%;相比之下,我国医学院校社会科学课程设置比例,较国外医科院校设置偏低,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
借鉴国外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经验,我国医科院校要增加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设置,起码也要达到国外医科院校课程设置的平均水平,增加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的设置,创新医学人文素质模块化教育。把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如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美学、风俗文化、语言艺术、中西方医学史、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等开设为限定性选修课,突出人文社会科学为行医能力服务的口的,提高医学哲学的思辩能力、语言沟通的艺术能力和文学艺术欣赏能力,研究中西方医学科学与文化风俗的交融,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跟上国际先进教育的水平。
4.3 创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成共识,要求医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医学人文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多渠道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改革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模式。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体系,要实行全程化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创新性地开展研究型教学、专题型教学、主题型教学、社会实践型教学、案例型教学和执业技能培训等模式,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教师以自己的高尚品格和优秀的师德表现感化学生,营造宽松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促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的内化,使其修养升华为内在的医学人文精神。
(2)改革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性地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互动研讨式、案例引导启发式、人文教育嵌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产生思想共鸣,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创新性地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医学知识,促进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升华,陶冶学生的医学人文情操。
(3)校园活动融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医科院校学生的医学专业课程学习任务重,主动参与医学人文素质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是医科院校的共性问题。但只要我们能用现代教育理念,以多维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参与率,重实效轻形式,设计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融人校园活动中,丰富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内涵。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设计与参与活动,促进学生对医学人文素质的内化理解,让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认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与获得知识,实现人文精神的自我养成。
4 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执业技能培训
针对医学生开设医学人文素质执业技能培训,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融合的新尝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医患沟通技巧,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理念,掌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技能;医科院校要重视在临床实习阶段学生的人文医学素质执业技能教学,建立临床人文素质执业技能培训机制,以医学人文执业技能培训为中心,提高临床医学人文执业技能水平,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实效性。
在医疗工作实践中,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考核成绩的高低,与其医德的水准不一定成正比。医科院校充分利用医学人文素质执业技能培训,把临床执业技能培训和人文执业技能相结合,强化医学生人文关怀的意识。把医德医风建设和人文医学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重实效轻考核,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实践知识能力的应用。
5 建立考核评价导向效应体系
【论文摘 要】在现代职业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目标已不仅是掌握专业技能和社会综合能力,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提高个人的文化内涵已然成为社会对职业教育学生的更高要求。那么,艺术素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又包括哪些方面呢?艺术素养的提升对职业教育有哪些重要意义,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提高,而更随之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对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对艺术的欣赏和追求变得更为突出,有一定文化内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而追求更高的艺术素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理念。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职业教育方式的改革外,还应注意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拥有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内涵、社会综合能力等等,而良好的艺术素养亦是不可或缺,下面我们就将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现状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及方法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是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理论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力、创造力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水平和能力,是文化素养的一部分。艺术素养也可概括为三种能力:艺术观察力、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思维能力。
二、职业教育学生艺术素养之现状
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状况就目前情况来讲还未能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学生审美意识不强,甚至对美与不美没有具体概念只凭个人喜好进行判断;
② 艺术基础知识和常识知之甚少,不具备基本的艺术修养;
③ 艺术兴趣不高,只接触少量通俗的艺术门类,对其他艺术形式不闻不问;
④ 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差,思维方式比较具象守旧。
那么,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 职业教育学生的生源多数来自中小城市或县乡一级的地区,这些地区都存在一个普遍特点,即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相对不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较落后,艺术作品(如戏剧、电影、音乐会、画展等等)普及性低。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大学之前较少有机会接触大量的艺术门类及作品,艺术兴趣低,艺术素养相对不高。
第二,个人艺术素养的高低与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据调查,大多数艺术家都出生于艺术世家,如欧洲著名的古典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约翰·施特劳斯等等,都出身于著名的音乐世家,并且从小就开始进行音乐知识及乐器演奏的训练,在年幼时就已经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又例如中国古代著名的“二王”、“三苏”都说明了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可见,父母艺术素养不高的情况下,也很难为孩子营造出后的家庭艺术氛围。
第三,小城镇艺术教育和艺术特长培训机构较薄弱,乡镇一级的地区除民间艺人外甚至没有艺术门类的职业从业者,这就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参加艺术培训和接受正规艺术课程的教育,导致艺术理论基础差,艺术思维无法发展,创造力也得不到激发。
三、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学生自身素质来说,艺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艺术的欣赏力和感受力,从而更好的认识艺术、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以及整个世界,帮助学生在精神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其次,从学生的发展能力来看,艺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的提升,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生动的思维模式和良好的创造力将成为通往成功的垫脚石,尤其是从事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只掌握专业知识,个人素质修养及各个方面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如今,职业教育正方兴未艾,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也将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提高这一阶层的艺术素养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也有着推动型的意义,是我们职业教育从业人员不能轻视的问题。
四、如何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的提高对职业教育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又应该如何实施开展这项重要的工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艺术常识及艺术基本理论的了解
开设艺术门类的选修课和兴趣社团,以各种形式在学生中普及艺术理论教育,使艺术常识及各艺术门类不再“神秘”和“遥不可及”。
2、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学校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比如组织观看艺术影片、戏剧,参观画展、艺术展、艺术节,听音乐会演奏会等等,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艺术氛围并加以分析和总结,学会如何欣赏艺术和感受艺术。
3、校园内开展学生艺术节、学生艺术作品展等活动。
学校可经常开展艺术节、艺术展等活动,加强同学的参与性,使同学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得以发展的空间,从欣赏者向创作者的方向转变,培养学生创作艺术的主动性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4、艺术学科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艺术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
如设计类专业除对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的训练、构成训练、艺术史、设计史、设计概论等课程外,还要经常性的组织学生结合艺术理论和专业技能进行创新实践,帮助同学构件完整的艺术知识体系和应用技巧,从而更好的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5、 注重实践,鼓励创新
校方可为学生提供条件鼓励学生自行组织兴趣小组,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同时开设创新奖学金等方式,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予以奖励。
五、小结
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未来的发展之路是否能够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完全取决于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决心和努力,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专业角度出发,使学生拥有过硬技能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艺术素养,就能打造出我们职业教育的品牌,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知凡等编著:《教师艺术素养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1.
[2] 张海鹏:《大学生艺术素养》,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9.
[3] 王一川:《谈谈国民艺术素养及其意义》,人民政协网 ,2011-9.
[4] 汪青松:《加强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光明日报,2009-03-25.
关键词:新环境 幼儿教育 研究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首要地点,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但是,目前我国幼儿教学状况并不乐观,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还存在部分误区和弊端。因此,如何运用正确有效的教育方式来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本人在幼儿教育中的几点探索,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创建多元化的教育环境
幼儿的认知是基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的,幼儿动作的内化形成以及新概念的生成,都依赖于儿童成长环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对幼儿的教育重点应放在环境的创设上,努力创建多元化、多样式的教育环境,为幼儿的良好发展与成长提供自由的探索空间。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促使他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感性认知。作为幼儿教师,应经常组织评选“好孩子”、“好宝宝”的教学活动,通过文明班级和优秀宝宝的评选活动,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利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创建相应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明白浅显的道理,从而形成讲文明、懂礼貌、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二、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可以打破班级与年龄的界限,以混合活动的形式,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相互交流、共同游戏,促使他们在活动中懂得如何与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交往和交流。在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对其他幼儿的观察与模仿,丰富自己的语言,拓展自身的行为。更主要的是幼儿在混合活动中,能体验到不同角色的变换,体会到不同角色的差异。
三、保护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通常会对外界新奇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他们常常会将“为什么”、“是什么”等问题挂在嘴边。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所谓“产生疑问是创造的开始”,作为教师,应认真对待幼儿提出的问题,并积极、热情地进行回应,用心引导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忌置之不理,否则不但会打击他们思考的积极性,也会阻碍幼儿思维的发展。
然后,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创造的兴趣。比如在园外开发一块绿地,在里面种上各种花草或蔬菜,让幼儿一起帮忙锄草、浇水、翻土,他们在对植物的种植和护理中,不但学会了区分多种蔬菜,见证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而且开阔了眼界,培养了他们对植物的关爱情感。当果实成熟时,还能使幼儿在亲手收获中感受到成就感,使他们明白劳动的意义。最后,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大胆想象。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却是无限的,它不仅能概括和创造出一切,同时也是知识得以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要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猜想、分析、实验,促使他们在大胆想象中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自然界中存在太多的知识和智慧,只有引导幼儿学会主动探索,拓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宽。
四、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是简单地增设教学环节,更不是用心理教育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将教学活动中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针对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需求,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切忌疏忽儿童的心理反应,忽视教材中的心理因素,因此,我们要在幼儿的游戏活动或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游戏本身就具有训练幼儿各种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功能,如果再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当中,那么将如虎添翼。当然,并不是所有游戏都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
五、幼儿犯错后应注意批评的方式
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的希望,幼儿也是如此,但是因为他们的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虽然对于犯错的幼儿我们要进行批评,但是批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幼儿年纪小,没有自尊心,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幼儿的自尊心非常脆弱,一旦受到挫伤,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修复,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例如,当孩子犯错后,首先应肯定幼儿的优点,然后耐心地、态度和蔼地告诉他们处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切忌完全否认幼儿的所有做法,更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幼儿所犯的错误,这样反而会更加挫伤孩子脆弱的心理,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总之,幼儿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起始十分关键,因此,作为一名幼师,在教好幼儿的同时,更要注意“育”好幼儿,以此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振宇 等 主编 新编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吴同喜 我国目前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多重误区及对策[J].克山师专学报,2007,(04)。
[关键词]艺术 创新 素质教育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其中关于创新能力培养尤其引人注目,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热点。人们在按照创新能力来衡量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创新能力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创新教育不仅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和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有利于设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教学改革。高等院校坚持创新教育的策略,不仅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也顺应了世界各高等艺术院校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我国的艺术教育和国际接轨。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既具有社会关联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一种教育范式的转换,就不仅仅是一项方方面面,细致入微的深切体察和建构。
一、大力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职业化进程,强化教师的导向功能
社会分工的加剧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职业化趋势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对高校教师艺术设计专业设定职业资格,赋予高条件的限制,意义非常重大。适应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职业化进程,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强化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示范导向功能,就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在社会和高等院校中,努力形成创新素质教育的公共话语
创新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力量,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且更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命。创新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 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目前,在高校教师当中还没有对创新素质教育有一个较为系统明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还没有充分的准备和重视。因此,在社会和高等院校中加强创新素质教育系统理论的宣传与普及,使其成为中心话语,形成理论气候和一定程度的外在强化因素,是我们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三、在高等院校建立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
1.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转变。学分制是和创新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使我们目前的教学制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要求有不同的教学方式:(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2)讲授教学内容,点明基本原理。(3)设立研究问题,指导学生讨论。(4)组织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
3.高等院校师生关系的重塑。对传统的依附式的师生关心,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平等与民主的社会价值观,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人格的自由发展,也妨碍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活跃与发展,堵塞了大学生创新潜质的迸发。在这种时空背景下,重塑高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弘扬平等互助、民主自由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实现创新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具体而言,就是指在高等院校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工作关心上,实现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协调一致。这就首先要求艺术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技能水平和思想品德、人格力量等,不断增强有效的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协调与学生之间的行为能力,在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上,实现情感上的沟通与融洽。
4.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并非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而是直觉思维与辩证思维,分散思维与辐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创新性想象综合运用而呈现的―种思维状态。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以某些已知信息为思维起点,采取推测、想象等方式,让思维沿着不同的路径任意发展,重组记忆中和眼前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信息。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中,应特别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宽容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向学生表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2)知识结构的完善。把发散思维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作支撑。“学愈博则思愈远。”在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邻近学科知识和边缘学科知识,是向创新发起挑战的前提性要件。
(3)个性发展的注重。创新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诸个体呈现的多样化,而个体呈现的多样化则必须以个性的充分发展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发扬学生的参与意以,合作学习意识,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充分地发展自我、挖掘自我、塑造自我,使每个人都平等地得到发展和进步。
(4)人文精神的熏陶。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文教育不仅关系到人格的高低、思维的聪愚、言行的文野,更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进退。因此,入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是有基础性地位。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营造文雅有序,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整个校园要散发着浓郁的人文知识气息。
(5)考核方式的重建。到目前为止,我省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仍然呈现着以闭卷考核为主,以开卷考核为我们的考核结构。在这种结构方式下,考核内容必然以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为主,而忽略了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由目前的考核方式向研究性学习报告的方式转变。这种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且意在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体验进行创新的能力。
总结以上各点,可以看出,该培养模式在理论上反映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它将对提高艺术院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方芳.试论现行高等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今日教育,2004,(1).
【论文摘要】“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依法治教工作的推广和实施、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培育法治精神是依法治教的基础工程。笔者将教师的教育法律素质分为:教育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为提高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迅速发展,公民法律意识逐步觉醒。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社会的教育已逐渐成为在法制轨道上运行的教育。“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依法治教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绝大多数的教师有较强的教育法律素质。没有这一条件,依法治教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法律素质水准不高的民族绝不可能建成一个良好的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同理,依法治教工作的推广和实施,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研究经历了从关注教师素质结构研究到教师法律素质结构研究,再从教师法律素质研究到关注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研究的过程。这一研究历程体现了人们对教师素质认识不断深化,解构与建构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师教育法律素质实际上是法律素质在教师行业中的具体体现,教师法律素质的特殊性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它不仅强调教师一般的法律素质,更加关注的是教师的职业法律素质。教师教育法律索质是指教师经过学习和培训所获得的关于教师职业法律法规知识、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应思想观念、态度、意识等,它由教育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法律意识和教育法律的行为能力等方面构成。
法律素质的核心和关键是法律意识,而法律意识的首要内容是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指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勇气和毅力。“假定人人都有这种勇气和毅力,经过相当时间,便可行成一种风气,风行即久,便会变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日不形成,法治实现便一日靠不住,真正的法治是把这种习惯作为条件的。”教师的法治精神是推动教育法治化进程的源动力。中国有几千年的专制传统。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演译下来的中国现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习惯,现行教育管理中人治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如果再不强化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教师队伍的法治精神就无从谈起,依法治教就难以实现。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培育法治精神是依法治教的一项基础工程,是依法治教的奠基石。
对于教育活动基本的伦理规范地遵守,在我国,长期以来主要通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教师的行为。而对于这些规范与教师个体及专业团体本身“德一福”一致的关系缺乏起码的确认。《规范》中更多的是教师的义务,而“教师专业生活和基本权利更需要有专业的道德规范给予保障。以确保教师在行使专业权利时免受非专业人士非理性指责与侵犯。”随着教育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出台,不仅是对教师,更是对全社会的人对于教育领域的伦理规范地遵守,提供了基本的要求和底线。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提高,不仅在于他们能够按法律的规定遵守基本的伦理规范,履行自己的义务;更在于能够主张自己的基本权利,享受幸福人生。
为准确把握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内容,确立合理的概念维度,笔者以法律素质的理论抽象性、内容涵盖性、形式稳定性为坐标,将教师的教育法律素质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教育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又在每一个层次中确定了不同的层次结构。
一、教育法律知识
知法是教师守法、用法和护法的前提条件。法治国家是法律主治而不是权力主治的国家,是法律操作者主导而不是行政官僚主导的国家。同理,以法治教意味着教育正进入法律调节领域,是用法律管理、规范教育活动或教育行为,解决教育领域的矛盾和纠纷,更多的是依靠法治而不是人治。西方社会几百年的法治实践经验和中国二十多年的教育法治建设里程表明,依法治教需要执法公仆,更需要护法、守法的广大教师这要求广大教师首先要知法、懂法,在此基础一L人们才能真正运用法律武器,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和实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二、教育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规范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包括人们对法律的评价、态度、关注和期待,换句话说,法律意识就是法律知识在人们心中的内化。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力量,公民法律意识的社会作用是巨大的。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是法制建设内在的精神支撑,是法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法治建设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在依法治教的历程中,教育法律规范的贯彻程度和效果依赖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意识,良好的教育法律意识是教师自觉、自愿守法的内在基础。完善教育法制是实行以法治教的前提。但依法治教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教育法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上。良好的教育法律意识能推动教师自觉守法。教师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守法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教师对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同时,良好的法律意识能驱动教师理性守法,实现法治目标。理性守法来自以法律理念为基础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认知。据此,又可将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分解为法律态度、法律评价、法律关注和法律期待四个层次。法律态度是指教师在教育法律认知的基础上对教育法律所持有的情感,它是教师对法律直观的体验感受。法律评价是指教师依据某种理性的标准,对教育法律的好与坏所做的价值判断,它是教师对教育法律的理性评价。法律关注是指教师对当前的焦点教育法律问题和热点教育法律问题注意留心的程度,它反映了教师主观上参与法制建设的程度。法律期待是指教师对教育法律制度进一步改革、完善的期盼和希望,它反映了教师对未来教育法制建设走向和趋势的期望。
三、教育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指具有法律意义的一切合法行为。在以法律为主体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行为在受到法律约束的同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不管是法律制约功能,还是法律的保护功能,都存在一个如何最有效地实现法律规则的问题。任何法律不过是一定行为规则而已,规则是法律的存在形式,行为是法律的调整对象。离开了法律行为,法律的意义就无法确定。美国著名的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认为:“我们一直花费很多时间研究法律规则及其结构,以制定和执行规则。但需要强调指出,法律系统并非仅指规则及其结构。在任何法律系统中,决定性的因素是行为,规则不过是一堆词句,结构也不过是被遗忘的缺乏生命的空架子。除非我们将注意力放在被称之为法律行为的问题上,否则就无法理解任何法律系统,包括我们自己的法律系统在内。”法律仅是纸上的规定,要转化为社会的现实,必须依赖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既是法律调整的对象,也是法律调整的手段。没有作为法律调整对象的法律行为,法律就会毫无实际意义;没有作为法律调整手段的法律行为,法律就无法贯彻实施,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意义。
论文摘要:高职公共音乐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开设高职公共音乐课程对于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高职学生的智力发展以及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从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的现状分析入手,就高职公共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完善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高职公共音乐课程在高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加快平衡人才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高职学生的智力发展以及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起着积极的作用。
1.音乐教育可以使高职学生抒发美好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学生通过亲身参与音乐教育教学和课外活动,能够让学生美化心灵,塑造完美人格,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音乐教育不但能使学生了解人类发展历史中优秀的艺术作品,使他们掌握艺术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基本审美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达到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目的。
2.音乐教育可以丰富高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其他方面的教育相比,音乐教育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有利于发展人的思维,丰富人的想象力。因为审美过程是思想和创造的过程,所以审美活动能够开拓思维,激发幻想,培养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激发人的创造才能,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所应具有的良好心理和独特个性。
3.音乐教育可以培养高职学生道德情操,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发展音乐教育事业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学生道德情操的提高,不仅要靠其主观的自我修养,还应该通过教育和外界的影响去实现。加强对高职学生的音乐艺术陶冶,提高高职学生道德情操,促进高职学生成长为有理想的,具有高尚情操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人才,更是不能缺少的。
二、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的现状及不足分析
公共音乐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已不再是专业院校学生的专利,高职院校在近几年的时间中,陆续开设了与音乐相关的公共课程,音乐作为“教学育人”手段之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素质教育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现在高职院校的公共音乐教学体系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只开设较为简单的音乐欣赏课和相对应的技能技巧课,进行一些音乐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只是停留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层面上。
其次,目前高职院校基本将公共音乐课程列入选修课程,并大都采用了学分制选修课模式,但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仍受专业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在公共音乐教育教学中,整个音乐课程设置多以学科知识为本位,和目前大学生的需求有些相脱节,不能体现课程的综合性,与大学开设音乐选修课程的目的也存在着一些差距,同时也存在公共音乐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呈现单一化趋势、教学模式传统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关于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当中的公共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完善的几点思考
如何更好地在高职院校开设公共音乐课程,使非专业的学生对音乐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同学投入、参与到课堂教学内容当中去,进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教学目标呢?笔者就如何建设与完善公共音乐课程谈些浅见。
1.准确定位、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现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在从以科学教育为主向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转变,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对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准确定位,不仅决定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水平,也关系着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在高职院校开设公共音乐课,就要使音乐教育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公共音乐课程的地位、作用,明确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的定位,不仅仅是面向少数有音乐专长的学生,而是面向所有的学生,切实搞好公共音乐教育工作。在音乐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上,可设立院艺术教育委员会,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这方面可将其作为单独的一部分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公共音乐教育工作。
2.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设置。在高职院校的公共音乐课程的设置上,应和专业院校明确区分,同时也要和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相衔接。应明确高职院校的公共音乐课程的立足点是结合高职生的特点提供一种音乐性的教育而不是音乐培训。高职院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应是对音乐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开放自由的探索。
因此,首先是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学习,这也是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乐理知识、如何识读简谱和五线谱、音乐欣赏的知识和方法。其次是建立丰富的公共音乐选修课程,面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公共音乐课程既不能搞成专业性的技能训练,也绝不能只停留在浅层次的音乐知识普及上。课程设置遵循必修和选修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以提升学生整体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为宗旨的必修音乐课;而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则可以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有广泛的选择余地,如开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外国民族音乐》、《交响音乐赏析》等课;更深层次的音乐发展史的综合知识如《中国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学生选课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选基础类,后选鉴赏类,也可选音乐艺术实践类,如开设《合唱基础》、《声乐基础》等课程,相互结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开设《中外音乐欣赏》等音乐理论课程的同时,有计划地为非音乐类专业的学生开设艺术专题讲座和艺术欣赏课。艺术欣赏课不只局限于音乐欣赏,还要有舞蹈、戏剧、影视等诸多艺术门类。尽量开设舞蹈、表演、管乐队等音乐实践课程。通过组织一些课外艺术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对创造和谐、安定、健康的校园生活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3.优化教学环境,积极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随着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音乐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公共音乐课既要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把握艺术学科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多媒体技术能创造音乐课所必需的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的结合体,营造一种美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能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的能力和想象能力,还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声情并茂的、图像声音同步统一的欣赏环境,让学生能够欣赏美、感受美、理解美,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例如,在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中的陈述、引申、展开中的片段教学中,结合每段的旋律,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来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力度、速度,体会乐曲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情绪和意境,这样,学生欣赏时就很容易沉浸在优美的画面和美妙的旋律中,带来美的享受。可见,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是现代公共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工具和手段。
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教材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高职院校音乐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还要重视音乐教育的教学科研,要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没有很好的教材,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根据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特点,可以选订全国高等院校艺术选修课的教材,如由王昌逵主编的《大学生音乐自修教程》。同时,学院也可组织音乐教师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编写相应的教材,如《音乐基础理论与应用》、《大学生交响音乐欣赏讲座》等教材。这样既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公共音乐的教学效果。
5.重视公共音乐教学课程设计,发挥音乐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高职院校开设公共音乐课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们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通过音乐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特殊形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追求真、善、美和富有创造思维的人。音乐的教育作用及其影响是通过美的音乐对人的‘净化“来实现的。在教学当中,应注重传统美德和新时代成就的渗透教育,从感受中国古代传统爱情的忠贞不渝《梁祝》和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走进新时代》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强化学生参与音乐实践互动的教学氛围,通过自身“舞台式”的表演和学生亲自体会,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表演美、肢体美、仪表美……从美的角度去开掘学生的音乐智能,启发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力。
四、结束语
在21世纪面向世界的竞争和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作为素质教育类的公共音乐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公共音乐教育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去填补空白领域并完善教育体系。作为新时代的高职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努力为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促进高职公共音乐教育走上科学、规范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立宁.论流行音乐的德育功能[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2.哈维·席尔瓦,理查德·斯特朗,马修·佩里尼著.张玲译.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高雁南.高职的音乐教育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8).
论文摘 要:目的 调查中职卫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结果 84.0%教师报告工作压力大,女教师、35岁以上、中级以上职称、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编教师的收入满意度、领导关系满意度明显低于男教师、35岁以下、中级以下职称、本科以下学历、聘任制教师。结论 应采取措施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以利于教学质量提升。
1.调查背景和目的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某中职卫校部分教师存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上进心不强、工作敷衍了事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全面调研,以了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采取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操作依据。
2.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全体教师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前说明调查目的,取得被调查者知情同意。调查问卷参考了冯伯麟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调查项目进行了修改。主要从“自我实现”、“工作强度”“收入状况”“领导关系”“同事关系”五个因素考察教师的工作满意度[1],采用likert5级分类量表,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2份,应答率93.3%。收回的问卷中,男性32人,女性80人;35岁以下教师84人,35岁以上教师28人;高级、中级职称40人,初级、未评定职称72人;在编教师56人,聘任制教师56人。
3.结果
84.0%教师报告工作压力大,自我实现满意率为78.6%,收入满意率为35.8%,领导关系满意率为69.6%,同事关系满意率为96.5%。教师工作压力大的原因主要是招生任务重、教学任务重。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是职称晋升难、外出培训机会少、收入与工作量、与职称、与行政人员相比太低、参与决策机会少。教师性别、年龄、职称、是否在编等个人特征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有明显差异。调查结果对合理配备与使用教师,采取措施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有参考意义。
通过对教师工作压力各级别人数进行统计,认为工作强度(压力)很大和较大的人数分别占30.4%和53.6%,两项合计达84.0%。造成工作强度(压力)大的原因主要是招生压力大(占60.7%)、教学任务重(占14.3%)、班主任任务重(占12.5%),其他占12.5%。
通过对教师工作满意度各项目人数进行统计,自我实现很满意和满意人数分别占12.5% 和66.1%, 两项合计达78.6%。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在于外出参加培训机会少(占50%)、职称评定及聘任形式不合理(占25%)、社会地位低(占8.3%)、领导或同事不认可(占8.3%)、其他原因如学生成绩提升难(占8.3%);收入状况很满意和满意人数分别占3.6% 和32.1%, 两项合计达35.7%。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在于与付出(工作数量质量)相比太低(占35.7%)、与行政人员相比太低(占35.7%)、与职称相比太低(占21.4%)、其他如与职务相比太低等(占7%);领导关系很满意和满意人数分别占23.2% 和46.4%, 两项合计达69.6%。不满意的方面主要是教师参与决策机会少;同事关系很满意和满意人数分别占42.9% 和53.6%, 两项合计高达96.5%。显示出教师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4.教师个人特征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为了解教师个人特征如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身份是在编还是聘任对满意度的影响,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根据统计分析需要,将原来的likert5级分类转换为3级分类后,再进行χ2检验,即将很满意与满意两项合并为一项,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合并为一项,中间项不变。其余项目转换方法相同。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是否在编是影响收入满意度和领导关系满意度的主要原因。女教师、35岁以上、中级及以上职称、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编教师的收入满意度、领导关系满意度明显低于男教师、35岁以下、中级以下职称、本科以下学历、聘任制教师。
4.1性别对满意度的影响
在自我实现、工作强度、领导关系、同事关系的满意度方面,男、女教师无明显差异,但对收入满意度有差异(p<0.05)。男教师收入满意率为75.1%;女教师收入满意率仅为20.0%。
4.2年龄对满意度的影响
在自我实现、工作强度、同事关系满意度方面,年龄差异不明显。但在收入状况和领导关系上,表现出明显差别(p<0.05)。35岁以上收入满意率为0,35岁以下教师收入满意率为47.6%;35岁以上领导关系满意率为42.9%,35岁以下领导关系满意率为78.6%。
4.3学历对满意度的影响
在工作强度、同事关系满意度方面,学历差异不明显。但在自我实现、收入状况和领导关系上,表现出明显差别(p<0.0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自我实现满意率为16.7%,本科以下学历教师自我实现满意率为74.0%;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收入满意率为33.3%,本科以下学历教师收入满意率为70%;硕士以上学历教师领导关系满意率为50.0%,本科以下学历教师领导关系满意率为82.0%。
4.4职称对满意度的影响。
在自我实现、工作强度、同事关系满意度方面,职称差异不明显。但在收入状况和领导关系上,表现出明显差别(p<0.05)。高级、中级职称教师收入满意率为15%,初级、未评定职称教师收入满意率为47.2%;高级、中级职称教师领导关系满意率为50.0%,初级、未评定职称教师领导关系满意率为80.6%。
4.5在编、聘任身份对满意度的影响
统计显示,在编教师在自我实现、工作强度、收入状况和同事关系满意度方面,与聘任制教师差异不明显。但在领导关系上表现出明显差别(p<0.05),在编教师领导关系满意率为53.6%,聘任制教师领导关系满意率为85.7%。
5.对策及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以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1)建议学校领导适当修改招生奖惩政策。这种政策导致未完成招生任务的教师受到经济等各方面的惩罚,精神压力大,从而上课无积极性,敷衍了事。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备教师。专职教师数量占教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太小(42.1%),教师工作负荷过重,达不到,专任教师与学生比应大于1:20的师生比要求,应增加专职教师数量,减少授课周学时,使教师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3)为教师创造条件晋升职称。现在64.3%教师为初级及未评定,职称结构不合理。学校应积极争取、创造条件让教师职称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得到晋升,注重教师的个人利益,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4)外出学习培训。学校要提供机会让教师走出去参加学术会议及各类培训班,开阔眼界,更新知识。
(5)收入分配适当向教师倾斜。教师工作有一定的知识含量,本着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原则,收入分配要适当倾斜。
(6)改善教学条件,完善办公条件,满足教师办公、教学工作需要,以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工作效果与工作积极性。
(7)学校要适当安排一些外出旅游或娱乐、体育方面的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释放自我、展现自我,增加社交机会,加强团队意识。
(8)发扬民主,重大事项征求教师意见,使教师能够参与决策。学校的规章制度、特别是直接涉及教师利益的制度一定要有教师参与,充分体现教师在学校管理事务中的主人翁地位。
(9)要积极组织研究教学和管理中的有效行为,适当减少那些对学生成长无效或低效的工作内容。如改革教案评比制度,腾出教师精力,把时间真正用到学生身上,开展创造性、特色性的教学活动,集中力量抓教学质量。
(10)激发老教师、学科主任、教研组长、新教师导师的积极性。目前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5%,他们是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如何利用好这一支教师队伍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但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也不可忽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应明确他们的职责和权力,明确待遇,让他们有权力、有积极性对学校的管理行为和教师的工作行为表达意见。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教学;功能定位;实践
关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讨论已经持续了10多年,近年来又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再次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从现有文献的论述可知,同行们大都就事论事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见解包括:素质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等。
诚然,上述研究成果在指导当前中学教学时肯定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建立狭隘视阈下的问题讨论,却无法在整体上优化对素质教育意义及具体实施的把握。作为基础教育部门的普通中学,其的中心任务是向高校输送合格人才。因此,中学教学与高等教育间必然存在着衔接性。这种衔接性就意味着,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还关注到他们在大学学习阶段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的养成。 由此,突破就事论事的狭隘视野,对于素质教育在中学教学中功能定位的认识就豁然开朗了。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中学教学与高等教育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这么理解,中学阶段培养的通才而大学阶段培养的则是专才。惟有在中学阶段促进学生具备特定的素质,才能在大学这一分界线上朝向各自的专业领域进发。通过笔者与高校教师的交流后,在与高等教育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可概括如下:
(一)学生的问题意识缺乏
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表现在:(1)他们一般无条件的继承书本知识,而不去思考书本知识是否存在缺陷;(2)他们仍习惯于填鸭式的学习形态,尽管在认真记笔记却没有进行能动的思考。不难知晓,以上两个方面的表现实则是应试教育下的学习形态,而这种形态却严重影响到学生在大学阶段专业课程的学习。该问题的出现表明:中学在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时,应着重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生的参与意识不足
与中学教学不中,高等教育阶段更加突出学生在课堂互动中进行学习。即教师引出一个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围绕着该知识点在实践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最后,在综合讨论结果形成共有的知识积累。但是据某高校教师反映,在进行上述互动教学时能够与自己形成互动的学生只占少数,而绝大多数学生则是消极的给予观望;并且,更加尴尬便是教师有时会自问自答。鉴于此笔者指出:目前中学所推崇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否存在重形式、轻实质之嫌呢。
由此,以上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出现的学习困境,具有很强的习惯延续性。那就是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因突出学生在智力方面的素质培养,而忽略了对他们学习态度的积极塑造。
二、问题应对下的功能定位
以上问题或多或少的存在于各高校中,且具有全国性。关于这一点,许多媒体近年来也做过相应评论。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如何看待素质教学的功能定位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认识:
(一)增进智育的功能
作为教育部门无论是中学还是高校,首先仍关注学生的智力水平。学生的智力水平惟有处于一定程度,才能适应高强度的学习环境。在传统中学教学中,一般假设学生的智力水平是确定的,只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其实不然,在使得学生具备稳定的情绪和完善心智的同时,将有效的增强他们在智力发育水平。这也就表明,针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素质教育实施的好坏也将影响到他们的智力水平。
(二)增强感悟的功能
对于知识的习得不仅依靠自身的勤奋,还需要自身具有学习的悟性。拥有了这种感悟能力,便能使学生在触类旁通中获得存量更大的知识积累,且节约自己大量的时间。为此,当前普遍重视对学生引入问题意识、探究意识的培养,实则还在于增强他们的学习悟性。这也就构成了素质教育另一个不太被重视的功能。关于这一点,在学生进入到大学学习阶段时就能明显感知其的优越性来。
(三)提升合作的功能
合作是人类克服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知识存量能够无限积累的重要因素。学生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阶段,其在很多时候都须依赖于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包括中学目前引入的“学案导学”模式,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环节便体现为合作学习;再包括在现阶段所提出的差异化教学模式,实则也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下来完成的。由此,素质教育在学生学习态度上的优化,将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
三、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与具体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不同,素质教育的上述功能具有内隐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内隐性体现在,这三项功能的释放具有潜移默化的形态;长期性则表明,学生上述能力的养成,需要在长期连续不断的刺激下来完成。
正因如此,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尊重学科教学的规律性
针对当前在素质教育领域提出的问题导向、探究式教学方法,笔者强调:应充分尊重学科教学的规律。一般而言,问题导向和探究方法更易应用在自然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中。而对于社会人文学科中的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因其中包含着强烈的价值判断,若一味的引入上述教学方法则难免使学生在思维上以偏概全。这样一来,就影响到他们在智力发展中的思维全面和严密性。
(二)建立跨界教学的驱动性
所谓“跨界驱动”可以理解为,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适时引入其它学科课程的知识。如,历史教师在讲授“”这章时,可以将学生先前所学语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的知识点作为铺垫,这样将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感悟能力。与此同时,在理科教学中也可以引入人文信息,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对风土人情的阐发。由此,通过跨学科教学的驱动就能增强学生的知识延展能力,构筑起知识的悟性。
(三)延伸学校教学的空间性
素质教育不单纯是中学教学范围的事情,同样也是学生家庭、社会的工作。为此,应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延伸至他们的家庭领域和社会实践中。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环节应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中设计出若干问题,学生在问题导向下结合现有资源展开探究性准备和完成活动。这样就自然放大了素质教育的功能。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