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车削实训总结范文

车削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车削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车削实训总结

第1篇:车削实训总结范文

技能竞赛不仅检验了师资力量,检验了学生的技能,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 技能竞赛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引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笔者学校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教学模式的切入点,根据职业能力特点,将机加工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融合到教学中,尝试工学交替,把技能比赛、课程建设作为工作重点。

二、结合技能竞赛,调整课程设置

结合技能竞赛,调整课程设置,在内容、方法上进行创新。将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技能实训模块和岗位训练模块等,分别占总学时的14%、20%、33%、33%,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思路。学生学完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模块后,再学习技能实训和岗位训练模块。通过实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达到中级工的操作水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

三、结合技能竞赛,开展实训教学

根据大赛考核内容,将车工实训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基础模块,包括圆柱面、圆锥面、螺纹、成形面、偏心件及沟槽等车削项目;提高模块,包括深孔、蜗杆、曲轴、细长轴及薄壁件等车削项目;高阶模块,包括在四爪单动卡盘上装夹车工件、在花盘和角铁上装夹车工件、复杂零件的加工以及如何保证配合精度和形位公差等项目。在车工实训中要求学生进行分模块练习,熟练掌握每一个模块的技能,最终将各模块的技能综合运用,能够加工不同类型的中等复杂的零件。

四、结合技能竞赛,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改革

一体化教学将课堂教学搬到实训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学生的体验、练习,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快、更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步骤如下。

1.安全教育

机加工实训场地在显著地方悬挂“车工安全操作规程”“学生实训守责”等规章制度。课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其树立安全意识,防止出现安全问题,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理论知识讲解

机加工实训的任课老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上播放加工视频、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地表达出来。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课件和实习指导教师车削加工的视频,对图样、技术要求、工件装夹、车刀安装、车削加工步骤和工件检测等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该指出操作设备、加工零件时,容易产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实训课上要求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洁的语言完成讲解过程,讲解要生动形象。例如,讲解在车床上如何正确使用锉刀进行修光时,为保证安全,最好用左手握锉柄,右手扶住锉刀前端进行锉削,实习教师用“右手前,左手后”六个字做总结

3.分析图样,确定加工步骤

零件图样是学生加工工件的指导性文件。以机加工实训一体化教学为例,车削加工前,教师指导学生认真研究图样,了解技术要求,了解零件各部位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等内容,从而确定工件的装夹方法、加工顺序、切削用量、使用的刀具和量具,最后共同探讨制定出合理的车削加工步骤。

4.示范操作

示范操作时动作要慢,要做到动作准确、规范,可以将动作分解,让学生看清每一个动作,利于学生模仿和学习。教师在进行演示时,要讲清动作的特点和关键,以及如何防止出现错误。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时,教师应耐心地进行指导。教师要勤巡视,检查学生的操作,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看到操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应该及时纠正。必要时指导教师还需再次进行示范操作。实习教师责任重大,要仔细检查、反复强调,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就危及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五、小结

第2篇:车削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控加工;实训;模式;体系

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机械制造行业作为制造业基础,龙头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机械制造行业的作用必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和强化,同时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机械制造业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我校模具数控专业学制三年,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到实训车间接受实训。我校模具数控专业特开设了《钳工》 《车工加工工艺学 》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公差测量与技术》《机械制图》 《CAD》《UG》《Mastercam》等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编程理论及有关方面的知识,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每周六进行全天的实训操作,掌握数控加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每个学期要进行三个月的实训,为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做准备,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为企业输送“血液”,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更好的就业。为了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巩固理论知识,本人将实训课的教学模式分为五个步骤,也做实训五步教学法。

1 钳工实训课:基础性技能

随着我国在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地位的凸显,机械制造领域中技能型人才愈显紧缺,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我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各职业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钳工是机械制造中最古老的金属加工技术。19世纪以后,各种机床的发展和普及,虽然逐步使大部分钳工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钳工仍是广泛应用的基本技术。

钳工的主要任务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技木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等工作。钳工主要用在机械加工方法不适宜或难以解决的场合。其特点是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广,技术性强,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决定工件的加工质量。国民经济建设中,钳工工种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装配、调式、安装、维修、工具 制造等都离开钳。

钳工基本内容划线、錾削、锯削、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研磨、技术测量、简单的热处理、并能部件机械进行配调试等。

钳工实训课的开设使学生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常用设备,了解钳工安全操作技术及所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车间(实训室)安全文明生产管理规定。熟悉钳工的基本知识,了解钳工工艺范围,掌握钳工常用设备、工具的结构、用途及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方法。熟悉钳工常用量具的基本知识,掌握钳工常用量具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掌握钳工常用刃具的使用和刃磨方法。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按图样独立加工工件,达到中级钳工考核标准。培养勤学苦练精神,养成遵纪守规、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并能使学生合理选择主轴转速切削用量、刀具的装夹方式等,能够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编制加工工艺。通过钳工 的实训使学生理解尺寸连接的概念,常用尺寸连接的基本方法,掌握尺寸定位、装夹的概念方法,和典型结构的装配工艺过程,并懂得机床的维修常识。

2 普车实训课:苦练基本功

普车加工是模具数控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只有苦练好车工技术,才能为将来的数控车加工扫平困难。

磨刀是车工基础当中的基础,只要刀具能够磨对磨好,加工就能很顺畅的进行,如果刀具磨不好,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外圆车削不光滑,车削不动铁,并出现很大的响声;切断刀磨不好,就会出现崩刀和车不了槽的现象等等。

一个合格的车工必须学会磨刀,装刀,熟练操作机床,他们掌握工件的端面车削、内外外圆车削、槽车削、内外螺纹车削,以及更加复杂的细长轴车削、蜗杆蜗轮车削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摸索出各种切削用量的最佳选择,并且制定出最好的机械加工工艺,为后面的数控加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从各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组成结构来看,具有年龄小、个头低、农村学生多,这就给普车实训课安全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从心理上对车床操作具有畏惧感,经常表现出不敢大胆上车床操作的情绪,就是勉强上去,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出现事故,因而造成心理的过度紧张或焦虑。当一旦发生小事故时,他们就惊慌失措,不是果断地压下安全按钮或采取停车等措施,而是手足无措大喊大叫,或者逃离操作平台,头脑迷蒙误操作,往往将一个小事故演变为一个大事故。这就要求实训指导老师要多了解熟悉每一个学生,因人施教,进行差别化指导,除了多对他们手把手地传授操作技能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训练与指导,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镇静和有必胜的意志品质。

3 数控仿真课:模拟数控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制造技术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普通加工设备难以适应市场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多元化的要求,而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现在制造技术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制造技术是集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 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于一身的多学科高新制造技术。数 控技术水平的高低、数控机床的拥有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 标 志。

数控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离开实践,就谈不上素质,实践是知识转化并升华为素质的根本条件。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和实践效果,仅在课堂上实施全方位的教学是不够的,还应具备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但是大部分农村中职学校设备不足,要想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台机床跟着教师操作练习很困难,而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它既能解决实训设备不足,学生实习时间少的问题,又能加强学生对数控系统操作及控制面板的熟悉度,还能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及对加工工艺安排的能力。

数控仿真是对数控加工零件的走刀路线的模拟,通过计算机仿真练习,可以验证程序 编写的准确程度,防止试加工时撞刀,及时对加工程序给予修正。仿真练习中使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掌握建立工件坐标系,选择刀具集合度,设置刀偏、刀位的方法。正确灵活地选用切削指令,制定加工程序加工出符合要求 的零件。

4 数控实训课:增强综合素质

近年来,数控机床以其加工精度高、柔性好、适应中批量生产而日益受到重视,由于数 控机床是通过数控程序完成加工循环的,无需人工操作,调试方便,适应灵活多变的产品,使得中小批生产自动化成为可能。目前国内市场需要大批数控人才,急需大批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维护的一线工人,所以中职学校加强数控实训,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 生成为企业生产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基予数控仿真的练习,同学把仿真后的程 序输 数控机床上进行实操练习。由于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床按键功能,车削的方法,刀具的 选择等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学生短时间内可以熟练操作机床。数控机床练习时,除了严格按操作规执行外,遇到具体问题,能够正确解决,具体在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操作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会选择刀具及切削参数,工件的材质不同,所用的刀具几何角度不同。

(2)数控加工之前,要根据工件的图形编制好程序。模拟加工,确认无误后把程序传送到数控机床上。

(3)进行数控机床的对刀工作,这一项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工件的好坏。

(4)精加工前使用MO0指令使机床暂停测量后,重新检查是否需要调整刀补,再继续精车,要保质保量地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5)加工的过程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原则进行加工。加工之前对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确定装夹方法、切削用量等,做到万无一失,从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严谨的科学学习态度。

(6)认真填写好实验报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加工出来的零件互评、自评。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选出优秀的零件放到展柜里展览,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中职学校 实训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掌握加工常用工件的工艺分析方法,编程方法和机床的实际操 作技能,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这一行业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5 探究提高:优化实训效果“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学习,相互总结提高,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数控实训的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明确实训目的,安排数控实训的基本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基本手工编程方法,电火花、线切割数控机床操作方法,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精度检验和维护技能。

(2)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实习教学。在零件车削的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训的教学内容,机床的种类,合理的安排加工工艺和准确的编写加工程序,实践中优化实训效果,在 数控专业的实训课中,钳工―― 普车加工―― 数控仿真―― 数控加工,充分的利用了教 学资源,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机床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3)实训教学取得的成果实训是职业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学环节,动手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在实训课程之后,绝大多数学基本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感到不仅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而且通过具体的实践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 兴趣,并且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自身的就业及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现在学校一直进行“校企合作”,教学和生产相结合,教学效果会更好。

(4)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①我校数控设备不足,影响学生的正常实训,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②大部分年轻专业教师实际操作水平较低,需要多进行培训和下厂实践,这样可以提高教学能力。

③以后一定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更好的胜任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l]王锦亚.数控加工技术【M1.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

[2]孙建东,袁锋.数控机床加工技术【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高枫,肖卫宁.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O 4 .

第3篇:车削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控车削加工;技能教学

中职学校“数控车削加工”是数控和模具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处于重要地位。中职学生基础能力较差,专业功底不扎实。要学好、掌握数控车工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个工种是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加工技术行业。那么,中职学校教师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总结,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中职学生,注重实用原则,搞好专业理论教学

在中职学校数控车工专业理论教学中,要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注重实用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本门课中,教师教学应先依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来选定。理论教学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对于一些数控原理知识则应该略讲;如何根据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编制科学合理的数控程序,是理论教学的重点。技能教学则应重点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刀具选择、数控车床对刀操作和切削参数,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实施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与实训操作教学相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直观真实性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充分利用数控模拟仿真系统资源,加强数控程序编制教学

数控车削加工仿真软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安全操作机会,加快了学生学习数控车削编程的进程,并能检验数控程序的正确性。现在市面上有多款仿真软件,如宇龙数控、CAXA数控车等,中职学校只要在电脑上安装一款适合模拟的软件即可。仿真软件在数控编程教学中优势突出,具体来说:①可以弥补教学设备投入的不足,充分利用教学资源;②降低实训教学成本和减少安全隐患;③仿真过程合理、逼真,能够快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通过数控模拟仿真软件教学,让学生观察并体验自己所写的每一个指令、程序段在整个程序中的作用,刀具运动路径等。及时方便地解决编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修改加工路径、切削参数,使程序正确、规范、合理。

三、加强技能训练,注重学生的数控车削加工综合能力培养

1.加强数控车床基本操作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是根据技能教学原则与要求所进行的基本操作功练习,主要包括:数控车床的基本手动操作、数控系统界面的按键操作、车削加工工艺、刀具选择、装夹、调头找正、测量、尺寸修调等技能,教师通过演示并结合讲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能。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各项操作的技能技巧。

2.加强综合操作技能训练,提高专业技能

仅仅训练基本操作技能是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后,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操作技能,才能做好相应工作。综合轴套类零件加工制作是训练学生数控车工综合技能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参加数控车工定级考试和国家数控车削技能大赛的操作考试。

在训练学生数控车床加工制作工件时,应遵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由简单工件做起,逐渐增加工件制作的难度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制作技能。

四、加强企业生产实践,注重实际生产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生掌握一定的数控技能之后,必须进入到生产第一线,参加企业生产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熟练数控车削加工生产操作技能,学习企业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学习企业质量管理,学习企业文化管理。要把学生放到企业中去,充分利用好企业工作现场和最先进的数控生产技术,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企业中接触到生产内容,熟悉企业生产工艺。并通过学习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充实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使教学、训练、生产三者有机结合。

第4篇:车削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车削 梯形螺纹 实践教学

一、前言

在各种机床上,梯形螺纹的工件被广泛应用。因此职业教育中车削梯形螺纹的教学不论是从生产实践中,还是在技能训练上都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和普通的车削普通三角螺纹相比,车削梯形螺纹时走刀快,吃刀深,切削余量大,复杂、困难,导致在实际的技能训练中,车削梯形螺纹难度较大,因此在车削梯形螺纹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掌握车削的技巧和方法,注意车削难点的着重讲解,避免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影响到实践技能教学的效果。

二、讲透理论,规范流程

在车工的各类教材,如《车工生产实习》中对于梯形螺纹的相关工艺知识,例如在车削梯形螺纹时,一般都需要用高速钢材料刀具,因为高速钢材料的车刀韧性较好,但只能适用于低速车削。此外,梯形螺纹的一般技术要求、梯形螺纹车刀的选择和装夹、车床的选择和调整、梯形螺纹的测量计算方法及车削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和注意事项都做了整体介绍,这些理论性的内容对技能操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因此教师在车削梯形螺纹的实践教学前要让学生熟记尺寸计算、车刀几何形状、车削方法等知识,让学生做到熟练于心,从而在技能训练过程中能较好的理解加工的工艺流程和遵守操作流程的重要性,违规操作的危害性。

三、图示讲解,演示操作

教师在车削加工前,应该首先指导学生对照图纸,吃透图纸和工艺上的要求,以便能够有效地选择刃磨车刀、调整车床、挑选符合要求的工具和量具,以及做好安全等准备工作。以下图中就以车削Tr36×6-7e为例,介绍一下“分层法”车削梯形螺纹。这时教师对照着图示讲解,就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更直观的认识到梯形螺纹的车削。

分层法车削梯形螺纹图 梯形螺纹“分层法”车削的步骤

示范操作是技能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示范性操作演示,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操作的步骤和流程,起着示范引领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车削梯形螺纹的实习训练课时,必须进行示范性操作,并且要充分准备,避免仓促上阵,出现漏洞,效果不佳。

四、细说问题,强调事项

注意事项往往都是操作的规范性要求,是技能训练课中的安全指南,因此教师在进行梯形螺纹车削示范时必须细说,且多次强调注意事项,不能一带而过,要时刻提醒学生操作应注意的问题。避免因为没有遵守流程操作和注意事项而引起安全事故。

(一)梯形螺纹车刀两侧副切削刃应平直,否则工件牙型角不正;精车时刀刃应保持锋利,要求螺纹两侧表面粗糙度要小。

(二)调整小滑板的松紧,以防车削时车刀移位。

(三)不准在开车时用棉纱擦工件,以防出危险。

(四)车削时,为了防止因溜板箱手轮回转时不平衡,使床鞍移动时产生窜动,可去掉手柄。

(五)梯形螺纹牙型角应正确、平直、光洁。

(六)刀刃要直,装刀角度要正。

(七)外梯形螺纹中径要求用三针测量。

(八)车内梯形螺纹时尽可能利用刻度盘控制退刀,以防刀杆与孔壁相碰。

(九)车梯形螺纹时以防“扎刀”,建议采用弹性刀杆。

(十)车螺纹横向进刀时,必须记住每次中滑板的进刀格数,否则多进一圈,会出现“扎刀”现象。

五、探索钻研,突破难点

在车工类的各种教材中,例如《车工工艺学》《车工生产实习》中对于梯形螺纹尺寸计算、车刀形状、车削方法等都有介绍,但是在具体的尺寸计算和操作方法上没有详尽的说明,因此学生在实际操作时效率很低。面临这些及相似的问题就需要老师认真专研教材、其他学习资料、专业需求,以及实际操作中积累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概况出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难点,例如教材中没有体现在梯形螺纹车削过程中,利用左右切削法和斜进法,以及精车螺纹时为了保证三针测量的M值如何确定小滑板的“赶刀量”,学生就很难把握,只能凭感觉,就会出现“赶刀”多少问题,假如“赶刀”刀量过大,就可能螺纹工件报废的现象,假如赶的太少,就可能出现双面切削,容易扎刀并损坏车刀,甚至发生工件飞出事故。所以,类似这样的难点突破后,实际的实践教学效果就会得到较好的提升。

六、分析废品,及时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根据学生操作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并纠正,对于出现的残次品,教师可以以出现的问题作为临时的教学内容,仔细分析,避免其他人因为同样的因素出现错误。例如,在刚刚车削梯形螺纹时很可能会出现螺距、牙形、中径不正确,表面粗糙、啃刀等现象。这时,教师就应该和学生一起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再指导学生进行调整、修正。

总之,车削梯形螺纹的技能训练实操教学是车工技能训练中的重中之重,是车工操作的必备基础。在生产实践中梯形螺纹的车削是相当复杂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车削梯形螺纹实训课时,一定要将其和本专业课程相联系,亲身示范,规范操作,强化安全教育,循序渐进,树立优质意识,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第5篇:车削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控加工;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近年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进步很快,数控机床在广大企业中大范围普及,大量淘汰替代了过去的传统加工机床。各种数控机床,已经成为了我国制造业的主力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已经不再是文字上的梦境,而实实在在的正在成为现实。大量的数控机床需要大量的掌握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来操作,为适应市场需要,很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开设了数控加工专业。我校也于2007年购置了数控车床、铣床设备,及宇龙仿真系统、CAXA CAD/CAM软件系统用于满足教学需求。通过几年来的实际一线教学,笔者深感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

一、教学现实条件与教学目标的矛盾

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民教育,不可回避的现实就是:学生基础素质不高,学习积极性较差,学校的专业师资、实训设备并不能真正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特别是在一些数控专业办学规模较小的学校中,这种情况往往更加严重。

数控加工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本身难度并不大,但因为学生素质和学习积极性的原因,实际教学中,往往教师讲授了基础知识,但是学生大多并没有真正掌握。

数控加工是一种实用的专业技术,要想掌握,必须要配以足够的训练。以笔者个人教学经验及在一些兄弟学校访问学习了解到每生占有专业实训师资数量及每生占有机床数量的情况看,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当前学生的平均素质,大多数学校的条件是难以满足的。而即使硬件条件可以满足,师资条件往往也难以具备。众所周知,机床加工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尤其是对于新手而言,老师往往需要手把手教对刀和基本操作,以及为每个学生检查零件装夹、对刀、程序编写正确性。这也会极大降低实训效率。

二、传统教学方法和教材的弊端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先做专门的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然后再集中安排实操训练。这一方法,在学生素质较高、学习积极性较强、学校的教学条件较好的条件下,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实却是,大部分学生的素质较差,积极性也较差,而实训中,多数学校的实训师资和设备也难以保证在短期实训中能让学生充分掌握技能。

比如在理论教学上,教材的知识点固然全面详尽,但是学生的掌握能力和积极性差,单纯凭借一个期末考试也难以起到促使学生积极学习掌握的目的。而这些知识点,却相当一部分实际上并不是企业一线工人必须掌握的。实际情况就是教学时间花费不少,但知识却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技能。

而在实操方面,大多数实操教材都安排了大量的实操范例,一本书动辄十几个、数十个。如果有条件让学生将这些范例都做完,自然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实际上这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教师只能对其进行删减,但删减之后,是否合理,就见仁见智了。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针对不同的实际教学条件,实训的安排是需要多样化的。

三、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笔者认为,为提高教学质量,可考虑在教学中贯穿案例教学的方法。即,将主要教学内容的可方便检验部分,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的目标任务,重点强化教学,并对每一个目标任务进行具体的掌握性考核。以此来促使学生实实在在掌握实际技能。

目标任务选定的原则:

1、必须是生产中会实际用到的必备技能,或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2、降低掌握难度要求,以绝大多数学生能在短时间确实掌握为基本原则。

3、目标任务必须是可以方便检验考核的实际技能或关键知识。

实际操作中的原则:

1、每个学生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应当场评分,记录,并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主要依据。

2、对通过了教学目标任务的学生,特别是有进步的学生,应当场公开表扬。

3、对相对落后的学生,应组织进行特别强化训练。对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目标,应手把手教学。

四、理论教学课程中的典型案例目标

数控专业的理论基础教学,主要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数学、数控机床原理及编程等课程。这些课程,在教学中,都可以从中总结出一部分内容作为重点强化目标。在教学中,需教研室各科任课老师互相沟通,协调配合,一起勾画出本专业的案例目标。

比如,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可以提出线型认知、基本三视图识图、剖视图识图、常用标注认知等目标,最后归结到零件图识图。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可提出基本材料识别、刀具认知、基本零件认知、基本机床认知、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使用等目标。在数学课程中,可提出加减乘除口算强化训练、复杂小数加减法和乘或除以2强化训练、利用基本三角函数定义做简单三角形计算强化训练、坐标系强化训练等等。

这些认知目标,都是未来学生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必须要用到的,掌握难度也不大,教师制定考核题目也比较简单方便。每门课程制定的考核案例目标数量不多,容易被学生掌握。而学生在完成一个个目标中,也比较容易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兴趣。

不可否认,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成绩较差的差生。这些学生,基础较差,逻辑性较强的知识不容易掌握。很多学生从小就被老师骂,甚至被老师歧视,很少体会到成就感,往往缺乏上进心。因此案例目标的制定一定要降低难度,让同学稍加努力就可以一个个顺利掌握通过。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学习,由成功走向成功。而教师在组织案例目标考核中,不仅要将知识讲解到位,还要加强针对性训练,在考核中严格认真,并做详细记录。

从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来看,贯彻了案例教学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明显提高,尤其是关键知识点和技能,普遍能够有所掌握。

五、实操教学中的典型案例目标

实操教学中,大量学校存在的困难就是师资、设备的数量不足,按一般的教学方法,难以有效掌握实际加工技能。笔者在工作中也面对这样的困难。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将实操教学与编程理论教学穿插起来,即针对操作和加工目标来制定实训内容,一边讲编程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操训练。对实训零件的设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典型性。力求在有限的每生训练时间中,获得更好的技能训练效果。

比如,在数控车削教学中,笔者将主要教学目标分解为:对刀基本操作、程序编辑基本操作、简单指令车削操作、简单循环指令车削操作、复合循环指令车削、内孔加工和螺纹配合、精度控制和程序调整等。在实训中,每一个部分都分别制定一个具体而简单的考核目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这些考核目标,反映在零件上,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安排不同数量的零件训练。比如将简单车削指令(G00,G01,G02,G03)操作和简单循环指令车削操作(G90,G94,G92)安排在同一小型零件的两端。学生完成一个零件就完成了两个考核项目。而复合循环指令车削则可以使用G71,G76,G73配合在同一零件完成。对于学生每次完成目标所加工的零件,可在考核后都给学生自己保存留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6篇:车削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字:数控技术 实训 实训教学 四个阶段

数控是机械加工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也是培养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技能的关键课程。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数控技术是中职学校的必开课程,该课程在中职学校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目前在中职学校里,学生学习时间较短,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提高操作能力,是这门课程的教学难点,为了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满足毕业生的需要,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短而集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一般情况下,在中职学校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先进行1~2年的理论学习,包括《机械制图》、《车工工艺学》、《公差测量与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设备》、、等十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后到学校实训车间操作实践,最后到企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实训在该课程的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训教学要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进行。为了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和完善操作技能,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大致把中职学生的实训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普通车床实习,熟练操作车床,熟悉数控实习环境。

在中职学校,普通车床的实训高达80%以上,因为数控机床是在普通机床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先进行普通机床的实训,有利于学生较快的学习数控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在实习期间应在数控车床编程、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之前应该进行普通车床加工实训。具体实训内容包括普通车床上实习、练习刃磨车刀,熟练操作车床,从加工端面等。在教学中一般是把数控工艺最简单最常用方法和普通机床对比结合讲解,学生没有进行普车学习和实训,教学效果明显降低。只有掌握了普加基础,对机床结构、相应运动等了解和掌握之后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没有普通机床加工经验,学生进行数控机床操作的安全隐患也大幅增加。只有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训,才能节约教师时间,为以后的数控实习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计算机数控仿真软件练习,编制加工程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训能力。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结合机械机床厂家实际加工制造经验与职教学校教学训练一体所开发的一种机床控制模拟仿真系统软件,可以满足大批学生教学需求。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经费不足,数控加工设备价格高,实训设备不足,在第一阶段实训后可以进行数控仿真软件练习。在实习中首先让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就可以做到给学生充分的实习机会,同时节省了操作的时间,缩短了实习的周期。对于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将大大提高,而且为下一步的实际操作也做好了准备,在实训中可实现同步教学。比如对刀过程,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都难以理解,如果利用仿真软件一边演示一边教学,通过车刀和工件的运动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而且还能让学生自己亲手操作来加深认识,教学内容中涉及数控编程和操作的内容,如工件坐标和机床坐标、G指令、M指令等都可以实现同步教学,使抽象内容形象化,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实训能力。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由于学生各方面的基本素质普遍比较差,而数控专业课又要求极高的抽象性,加上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而数控仿真软件以其和实际机床相同的用户界面和它的可操作性,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仿真软件使用只能作为缩短实习时间、提高实习效率、降低成本的一种辅助手段,总而言之,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数控编程仿真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激发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但传统实习手段,基础教学和基本功的训练、学习仍是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的基础;两者不可偏废,不能因为有新的手段方法而抛弃传统,也不能因为有好的传统不引进新的手段,两者如能完美结合,培养出的学生定是不可限量的。

第三阶段:编制程序,数控加工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床是同一个界面,学生短时间内通过仿真软件熟练操纵机床后,就可以进行编制程序加工工件。首先要根据工件的材质,所用刀具选择不同的切削参数。经过第一阶段的实训,这将不是难题。中职学校数控实训过程中加工的材料多种多样,主要有木材、石蜡、尼龙棒、铝材和钢材,在实训中的使用比例各不相同。有时为学生安全考虑或在培训经费较少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选择了少用或不用钢材。企业工厂加工的实际产品多为钢件,在实训中我提倡实训最好还是以钢件为主。具体安排首先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编制的程序进行图形模拟加工,在教师检查程序无误后就可以进行实际对刀加工。这样遵循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这一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阶段:师生共同探讨。总结经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提高。

第7篇:车削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岗位群能力;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40-03

我国机械制造业已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高职院校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培养企业急需的高质量数控人才,是一个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近三年来在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与经验。

“1233”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学校办学层次和区域经济发展,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确定的数控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江苏机械制造业,尤其是徐州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现代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机械工艺设计、数控编程、数控维修及操作等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职业岗位群主要包括工艺编程、数控维修及操作岗位。

根据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区域经济发展及学校情况,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我院数控专业逐步形成了“123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即一条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2”即双元合作,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3”即三阶段,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三阶段能力提升培养;“3”即三融合,在培养过程中注重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融合、专业教育与职业素质融合、课程与证书融合。

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前两学年除第一学期企业岗位认知实习外,均为校内课堂教学和技能训练教学,第一学年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第二学年培养学生专项能力,实施“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第五学期为实践教学学期,上半学期校内综合实训,下半学期和第六学期为就业实习,第三学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双证融通和人才培养目标。

“能力主线,三段提升”课程体系的构建

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需要。根据数控专业岗位群和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对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职业资格标准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确定了数控岗位群主要职业能力,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能力设置课程,如表1所示。职业能力课程是课程体系的主体,再加上基本素质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构成数控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结构,拓展能力课程开设了《多轴加工技术》、《模具技术》、《工程机械构造》、《特种加工》、《生产组织与管理》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进行选修。

在“1233”人才培养模式下,依据人的认知规律和实践专家的成长规律,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并根据实践进行课程体系整体性优化和完善,目前课程体系已成熟稳定。第一学年开设基本素质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数学》、《实用英语》、《创业就业指导》、《体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基本能力课程包括《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Ⅰ》、《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零件车削加工》、《零件手工制作》等,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第三学期开设《机械设计Ⅱ》、《机械制造技术Ⅰ》、《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液压与气动技术》、《机床电气控制》、《零件车削加工》、《机械测绘》等课程,第四学期开设《数控机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编程》、《数控加工实训及拓展》等课程,培养学生各项专项能力和职业素质。第五学期上半学期开设《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CAD/CAM综合实训》课程并安排毕业设计,下半学期至第六学期结束进行就业实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

项目课程的建设

在“能力主线,三段提升”的课程体系下,根据职业任职要求,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确定《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5门核心能力课程,并进行校级立项重点建设,并与企业合作开发适合学校条件的项目课程。2010年11月已完成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校本教材及网络课程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付诸实施,效果良好。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为例,建设成果如图2所示。每个项目以零件为载体,教学过程分为工艺规划、程序编制、操作机床加工零件、质量检测与评价4个教学环节,在数控车间实施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学做合一,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学生学习课程结束后,经后续数控加工实训,数控技能可达到高级工水平。为鼓励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内容和特点进行其他课程改革,机电学院制定了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教学实施工作量奖励方法,有效地推动了项目课程的改革与实施。

技能训练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主战场。目前全部实施项目教学,确定以《机械测绘》(绘图员)、《零件车削加工》(车工中级)、《数控加工实训》(数控高级)、《CAD/CAM综合实训》(CAD/CAM应用师)为课证融合课程,学生学习结束时技能水平可达到职业资格要求,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校内技能训练课程项目教学由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指导。校外就业实习学生已是企业的准员工,培养准员工是企业的内在要求,可使合作育人成为现实。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要有硬件作支撑方能实现。为此,我院根据新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和专业群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了实训室,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机电工业中心,为零件车削加工实训、零件铣削加工实训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新建了机械加工实训室,为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和数控机床与数控系统课程新建了数控维修实训室,共计新建了6个实训室,再加上原有的数控加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和机械基础实训室3个实训室,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满足了前四个学期校内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和第五学期校内综合训练的硬件要求。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为此应大力加强机电工业中心的内涵建设。具体举措如下:(1)采用企业化的运作模式,教学环境融合企业环境和文化。(2)引入企业产品作为技能训练项目载体,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实训,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双赢。(3)每年举行一次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4)依托机电工业中心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和教科研工作。近两年来,院级以上立项教育科研课题8项,《机电类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立项作为我院的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子项目进行研究,并多次为企业培训员工、承办企业技能大赛,获得了企业的好评。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面对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可以通过“合作就业,合作育人”的途径加以解决,使顶岗实习变为就业实习。通过调研,企业乐于接受这种模式,但前提是要有企业接纳学生就业实习。为此,机电学院专门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经过不懈的努力,开拓了就业实习基地10家,我院与徐工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每年在新生中组建“徐工班”,优先接收本校数控等专业学生就业实习,满足了数控专业人才就业实习的需要。

我院进行的“1233”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以来,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获得数控机床操作工证书的占99.4%,其中获得中级证书的占53.9%,获得高级资格证书的占45.5%,获得CAD中级证书的达到100%,在华东区首届高校大学生CAD技能大赛上获得三等奖以上的有10人。近两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4%以上,50%以上毕业生到徐工集团就业,就业质量明显改善。该模式的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育人,就业实习方式颇受企业欢迎,解决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卢艳.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4).

[3]隋秀梅,刘宏伟,等.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9):118-119.

作者简介:

第8篇:车削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五环三扣 项目教学 职业素养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数控车削编程和数控加工的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何实施教学才可以帮助学生在习得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得到提升,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必须探索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自2008年以来,我在《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概括为“五环三扣”,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一一说明。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行动导向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的体现。项目教学法的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有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项目教学法的“五环”即确定项目、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项目与检查评价。

1.项目选择是项目教学成败的前提。

项目应来源于真实的生产活动,是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关系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项目应具有具体成果,可以评判质量优劣,具有可检测性。在确定项目时,教师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企业用人需求,将生产实践的产品做进一步提炼和修订,使之符合学生接受能力,满足校内实训要求,这样的项目才是合格的项目,才可以保证实施效果。例如,在中等难度阶梯轴这一项目中,我们选择了减速器中间轴作为参考,将需要数控铣削加工的键槽结构去除,为避免知识量过大给学习带来不便,去除了螺纹以及退刀槽等结构,零件尺寸缩小,缩短了项目实施时间,这样的项目更贴近教学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实施中效果很好。

2.收集信息环节的重点在于知识的重组与分解。

传统的章节教学中《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课程一般先学习工艺知识,之后学习数控编程知识,最后进行数控加工指导。数控编程知识往往是先学习G00、G01、G02 、G03这些简单指令,之后学习G90、G94等单一固定切削循环指令,最后学习G71、G70等复合循环指令,这样的学习导致了整个学习过程前一阶段均为指令学习,很难进行实践课程,即使安排实训课程,也很难符合生产实践。进行项目教学的重点就是打破学科体系,按项目内容开展教学,从而实现学习到工作的平稳过渡。中等难度阶梯轴这一项目需要收集的指令信息就是G00、G01、G71、G70这些指令,工艺信息就是外圆加工的切削用量选择、刀具选择等工艺知识;操作要点为外圆刀对刀方法;这样的处理保证了信息量适度,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同时也更加贴近生产实际,符合“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要求。

3.制订计划是项目教学的关键。

制订计划这一环节需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通常需要经过小组讨论,由学生以书面形式制订项目工作计划,包括具体工作的日程安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这一环节首先需要小组成员集思广益,交流讨论,最后决策出一个大家认可的计划,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关键一环。而这一环恰恰是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很难进行的一环。由于职业学校生源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适应讨论与交流,加上对工程时间理解甚少,在制订计划时常常出现不知所措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困难,我做了这样的调整,在进行第一个项目时,将制订计划一环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茫然的时候给出若干个选项供学生选择,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小组制订的计划,只要没有安全隐患,教师不对计划的优良做评定;在小组成员意见不一时,教师充分听取意见,适当提醒而不做出决策;这样的方法保证了人人参与计划,小组讨论决策,同时鼓励学生在任务实施中发现计划的不完善并及时弥补。

4.实施项目是实质阶段。

实施项目是检验信息是否完备,计划是否合理的实质阶段,并为检验评估提供素材。由于数控加工的特殊性,实施项目需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程序编制与仿真,第二阶段是数控加工。在学生实施项目之前,教师应提前完成项目,一方面对项目有全面的了解,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展示案例效果,以增强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活动教学中来。教师在实施项目活动时,要充分设计好各个环节的活动,提前做好准备,并在实施项目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安排,在项目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常需要临时调整教学计划。因此,在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中,要求教师有极大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项目活动内容,并进行阶段性检查评估,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地完成项目活动内容,以达到教学目的。如程序编制与仿真可以检验程序是否存在错误、数值处理是否得当、工艺路线是否合理,同时也能检查出计划的不完善,这一阶段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细心检查,认真严肃,将可能存在的隐患全部去除以保证数控加工阶段顺利实施,如果各小组耗时差距太大,此时教师可以布置扩展任务,使学有余力的小组拓展思维,并保证其他学生完成程序任务。数控加工实施应严格按照实训规程进行,要强调安全生产与文明操作,每一步操作结束后一定要组织学生自检、小组检查并由教师检查确认,保证任务实施过程安全。实训全程贯彻6S管理要求,按要求做好机床维护与保养,保持工位清洁,工具、量具、技术文件有序摆放,任务完成后及时清理工作现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并最终形成职业素养。

5.检查评价要全面。

检查评价环节一般按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阶段进行,以教师事先准备的项目评价表作为参考逐步评价。首先,让学生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总结项目教学活动对他们的意义。通过总结,使学生找到自己理论及操作技巧上的不足,以及在项目活动实施过程的最大收获与体会。然后,教师要在评估中指出项目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教师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各自的长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总结评估中得到提高。最后,进行项目完成后的综合评定,零件加工质量成绩占总成绩40%左右,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占30%左右,学生个人在项目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表现占30%左右。可见项目教学的评价重点已从“知识点”、“技能点”拓展到“行为点”,评价方式体现了由注重结果评价到关注过程评价的转变,评价过程由学生、教师共同完成,力争做到检查评价公平、公正。

6.“三扣”保证项目教学顺利进行。

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运用,其目的在于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企业就业要求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学习、探究、实践,完成工作任务,体验生产实践过程,感受生产劳动中的艰辛和获得成果的快乐,使生产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生产劳动经验,感悟工作方法技巧。但是如果确定项目、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项目与检查评价这五环中任意一环出现偏离实际的情况,都会导致最终结果南辕北辙,所以一定要做好“三扣”,即紧扣学生实际,紧扣工程实践,紧扣教学大纲,只有充分考虑学生、企业和教学需要,才可以凸显项目教学的优越性,才能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提高技能、锻炼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成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蔚山.“五环三扣”教学法的实践[J].地理教育.2001,2:23-26

[2]于忠生.做中学,做中教—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探索[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第9篇:车削实训总结范文

作者:[英]奥玛编著;

张伊娜译

出版:科学普及出版社

定价:9.90元

太阳为什么特别重要呢?哪个行星离太阳最近呢?哪个行星适合生存呢?月亮的形状为什么会变化呢?为什么火星被称为红色星球呢?哪个行星最大呢?哪个行星离我们最遥远呢?什么是外太空呢?让我们一起探索神秘的太阳、月球、以及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吧!

有趣的数学探险

作者:[英]克莱姆森

(Clemson,W.),

[英]克莱姆森

(Clemson,D.)

编著,晓文译

出版:科学普及出版社

定价:77.40元

《有趣的数学探险》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主题,包括海洋、月球、恐龙、动物园、救火、丛林,以全新的理念,将数学知识与当今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科普热点联系起来,带领小读者 们在有趣的旅程中,走过一个又一个数学迷宫。要想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小读者需要收集各种数据和信息,还要学会利用自己的数学技能,同时还能学到相关的科普知识。

每本书都有超过50个与数学问题和数学活动有关的主题。书中包括加法,减法,时间,形状和距离,辨方位,找规律,分类和测量等多种类型的练习,精美生动的彩色插图,寓数学题于科普知识中的编写方式,会使儿童受益终生。本套丛书最大的特色在于把完整的知识体系打散到美轮美奂的图画中,让孩子们自己去东找一点、西找一点来“装配”,这样不但能让孩子们保持对知识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寻找知识的习惯,学会寻找知识的方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到知识,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是适用于入学前数学基础训练的起跑线读本。

书本科技馆—环境危机

作者:[英]帕克尔 编著,

田丽红译

出版:科学普及出版社

定价:72.00元

环境危机系列科普丛书聚焦于当前热点,讲述了未来的能源、干涸的世界、濒危的生物、被污染的地球、垃圾与回收利用和气候变化等知识,揭示了我们生活的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以及思索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危机。该套丛书内容丰富全面,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画和照片,不仅能丰富知识、拓展视野,还可以引起青少年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书本科技馆--透视科技

作者:[英]吉纳瑞 等编著,

申屠德等译

出 版:科学普及出版社

定价:72.00元

当神七问天实现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时,你是不是对宇宙飞船充满好奇?当你观看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时,有没有想过超级速度的奥秘?《透视科技》系列丛书为你剥除科学的“障眼法”, 揭开你最想知道的器物的外表,带你畅游当今世界上最广为人知、最令人着迷的机器和生物内部,从最新型的太空飞船到巨型的飞行器,从强劲的推土机到打破记录的极速汽车,从不可思议的人体到千奇百态的动物,清晰精美的3D图片将神奇奥秘一览无遗。

现代制造技术技能竞赛试题集锦——数控铣工赛项

作者:卓良福

出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定价:29.80元

本书结合近6年共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和2008—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数控技能大赛现代制造技术类比赛的经验,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整体技能的提高,重点介绍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试题,突出了系统性、实用性、通俗性。全书各部分联系紧密,并精选了大量各省市经过实践验证的典型试题。本书适合作为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集训,数控、模具专业的中专、技校、职高学生的实训教材,也可作为数控铣床操作人员及从事数控加工技术人员的培训资料。

数控车削加工

作者:葛文军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价:48.00元

本书是编著者结合多年的企业和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在辅导学生参加全国数控大赛过程中所总结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技巧,经提炼并整理后编著而成的。全书从数控车工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入手,总结了数控加工的工艺、编程、操作和机床维护等各个方面的技巧,并且通过各种生产实例加以体现。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广大数控车工,尤其是中、高级数控车工具有较强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本书内容涉及数控车床简介、数控车削手动编程、数控车削自动编程、数控加工工艺、典型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操作技巧。通过编程实例来介绍数控车床中、高级技能考工实训,运用日本FANUC数控系统、德国SIEMENS数控系统来编制实例程序。

无垠的电世界

作者:杨苹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价:24.00元

现代社会,没有电是不可想象的。对人类影响如此之大的电,它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为了更好地利用电,应该怎么做?想要成为电类领域的专家,又应该通过什么途径?

本书尝试采用轻松写实与专业知识阐述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一章采用轻松的语言,简要地介绍电学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第二章采用很大的篇幅,详细地介绍了电气化世界的主流内容,以便在深入了解电气化世界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电;第三章详细介绍了电类的各个专业和每个专业的具体内容,指出专业人才的发展道路:进入电类的某个专业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成为电类领域的专业人才,就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推进电气化世界的进一步发展;第四章为年轻人选择专业给出实用性的指导,指出成为专业领域专家的恰当的途径。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

作者:陈立周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