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海的词语范文

描写海的词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海的词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海的词语

第1篇:描写海的词语范文

海的成语 :

海中捞月、东海扬尘、山容海纳、时清海宴、架海金梁、

醋海翻波、河清海宴、百川朝海、群鸿戏海、海内无双、

山包海容、道山学海、漫天过海、桑田碧海、盟山誓海、

金鳷擘海、苏海韩潮、四海九州、恩深似海、四海波静、

河海清宴、衔石填海、翻江搅海、辞金蹈海、九洲四海、

海角天隅、海水群飞、志在四海、渔海樵山、移山跨海

海的诗句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李白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宋·张孝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野望》 唐·杜甫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海已过柳生绵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李清照

天容海色本澄清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宋·苏轼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宋·柳永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唐·刘希夷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唐·白居易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李白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李白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李白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李白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春寒》 宋·陈与义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杜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三首》 唐·李白

吸海垂虹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宋·贺铸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春海镜长天,青郊丽上年

《春望》 唐·林滋

描写海的优美句子

1)大海有时像一头咆哮的猛虎,汹涌澎湃,掀起阵阵狂澜,汹猛的海浪不时拍打着礁石,它,溅起一片片晶莹的浪珠;有时又像一位温柔的妈妈,让海浪欢快的跳跃。

2)望着这天水相接,浩浩荡荡,深不可测的大海。有谁真正读懂了大海的博大与深邃,有谁真正领悟了大海的坦荡与浩气。从古至今人们赞美大海,是因为她辽阔、浩瀚。正因为她纳百川,集细流,有着博大、坦荡的胸怀,万涓溪流才向她汇集,滔滔江河才为她奔腾。

3)绚丽的朝霞映在那辽阔的海面上,犹如仙女剪下的红霞,把大海装点得格外美丽。休息了一夜后的大海,显得更有精神了。一层层波浪不断地涌来,像个活泼的孩子在玩水嘻戏。

4)海浪有节奏一波接着一波拍打着岸边的礁石,绽放出无数纷飞的礼花。曾一直以为,这就是大海沉吟的音源。我走过去聆听,于是,朝雾似的海水飞溅到嘴里,一种苦涩,远比泪水浓重的多。

5)海潮开始上涨,在太阳将她最后一丝力量用尽的时刻,一浪接着一浪,携卷着白色的泡沫,海水攒足劲却又优游的向岸边涌。远处的海面中心似乎有一支无形的、巨大的手,想将这些海水全部都推上岸,于是,不管海水们愿意不愿意,就推挤着它们朝这里涌来了。

6)晨看大海,旭日从海面喷薄而出,将碧波荡漾的海水染得金碧辉煌,大海就像张开了羞红的笑脸,迎接初升的太阳,让人产生美好的遐想;暮观大海,当夕阳悄无声息地沉入海底,带走最后一抹余晖,大海变得一片昏暗沉寂,让人生出丝丝伤感,惆怅;当风暴雨急,台风骤起,大海潮汹波涌,惊涛骇浪,昏天黑地,山呼海啸,让人产生恐惧,唯恐躲避不及,在心中留下一片阴霾。

7)风迎面吹过来,沁入心底,凉凉的,把酷暑的炎热一点点带走。海水卷起一层层浪花,那一朵朵浪花,就像欢快孩童相互追赶着,尽情的在浩瀚的海面上撒欢。风从远处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尘土和污垢,肆意撒向海面,海浪把它们卷起,神奇的变幻出新的面容,而又保持着自己蔚蓝的颜色,保持着自己的美丽和干净。让人感觉一种不可思议的幻想!

8)经过大海时,眼望着海水与天相接的地方,你看,天是那样低,水是那样蓝,蓝蓝的海水就荡漾在心里,心跳缓缓的,悠悠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心中就像没有云彩的天空一片,宽了、静了,渐渐的觉得人活着是多么好。

9)常常见到的大海是平静的。波光粼粼,烟气浩渺,晴空万里,沉鳞竞跃。偶有微风掠过,激起小小浪花。无论阴晴,她总以平静示人。她那平静令我神往,于是我走近她。哦!是她的心,使她不为外因所动,不为杂然所扰,无论如何,泰然处之。是她有一颗安静的心!

10)辽阔的大海,真是魅力无穷,宽容就是这大海的胸襟,就是这大海的气魄,就是大海的灵魂。它接纳了世间许多的风风雨雨,它荡涤了一切想侵蚀她的尘埃污垢,始终用一面平镜对着每天都有千变万化的天空。

相关文章:

1.描写大海的古诗词集锦

2.描写大海的好词好句集锦

3.描写大海的好词好句好段

第2篇:描写海的词语范文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成语就像其中一颗颗闪光的珍珠。教师如果用一根根细线巧妙地把这些成语串起来,学生学起来就会轻松自如,记起来也会深刻。比如,人教版四下《积累运用三》,编排了一组描写人物品质和感情的成语,如果让学生读背这些成语,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记起来也比较难。针对这种情况,课前我让学生查成语词典,弄清这些成语的意思,然后练习用一些成语造句或结合课文写一段话,学生便能轻松记住这些成语了。

二、课堂争辩 彰显活力

课堂争辩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一学生向教材挑战:“我认为‘逼近’用在这儿不太恰当。”我听了大为惊讶,就让他说理由。他理直气壮地说:“‘逼近’含有逼迫的意思,在遇到压力时才用这个词,而榕树是鸟的天堂,作者与同行的人应该是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欣赏的,所以,这儿可以用‘靠近’或‘接近’,而不应用‘逼近’。”而另一学生则持不同意见,他认为“逼近”用得非常准确,因为河面变窄了。而独木成林、占地18亩的榕树,正处旺盛时期,枝干多而密,相对于这只小船来说,榕树给人一种气势逼人的感觉。在学生的争辩中,我趁机总结:用“逼近”一词能让我们悟出榕树的高大、茂盛,感悟到作者愉快的心情。

三、开办词语银行 盘活心中库存

大脑相当于一座银行,而积累词语,就好比办理了一张存折。当学生的词汇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不仅能随时兑换丰富的词汇,又可在盘活中增值。所以,平时我就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或是通过读书摘录好词好句,或是联系课文内容,创设语言交流平台,盘活心中库存,丰富词语积累。比如在教学《向往奥运》时,我问学生当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时,天安门广场上那些翘首期盼的观众群情激奋,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他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又会怎样呢?你又将怎样来形容你的心情呢?学生交流后汇报总结,他们纷纷写出了许多成语。广场上观众的表现:欢声雷动、排山倒海、气贯长虹、欢呼雀跃、喜出望外、泪流满面……表达自己心情的:激动不已、刻骨铭心、喜笑颜开……

又如在教学人教版四上《学习园地二》中的成语故事《胸有成竹》一文后,我引导学生试着积累一些事关历史故事的成语,如:曹操的“望梅止渴”、岳飞的“精忠报国”、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刘备的“三顾茅庐”等,一个成语一个故事,学生在积累成语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阅读经历,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四、巧借板画 化难为易

一些词语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缺少切身体会,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这时。我借助表演、板画等方式,化难为易,巧妙解词。如在教学《林海》时,作者描写了林海的岭“温柔可亲”时,拿它与“云横秦岭”、“孤峰突起”的秦岭作比较。学生对“云横秦岭”、“孤峰突起”这两个词语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这时,我就巧妙地借助板画,让学生通过比较、评价来理解这两个词语。通过板画学生就能直观、形象地理解这两个词语了。

第3篇:描写海的词语范文

qí guài yōng bào bō làng

hú li shēn bàn gào sù

zuò jīng gūan tiān cūn sè mǎn yuán

二、把表格写完整。(3分)

字 音序 音节 共几画

三、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4分)

亻( ) ( ) 木 ( ) ( )

扌( ) ( ) 纟 ( ) ( )

四、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成词语。(6分)

人( )( ) 半( )( )

生( )( ) 令( )( )

包( )( ) 青( )( )

五、填上合适的词。(6分)

一( )树 一( )书 一( )葡萄

一片( ) 一块( ) 一辆( )

六、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3分)

数 图画 洗 出来

种 星星 看 干净

画 葫芦 造 准确

七、选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再把句子读一读。(5分)

1. 像 向

我们要( )雷锋叔叔学习。

秋叶( )那飞翔的小鸟。

2. 在 再

小林进步很大,不但不( )迟到了,还经常做好事。

同学们( )海边等候日出。

3. 做 作

这是语文( )业本。

手工课上,王老师教我们( )风筝。

(1)叶子上生了蚜虫,你要赶快( )。

(2)小鸟口( )了,飞到井( )上想( )水。

八﹑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____寒____径斜,___________家。

停__________晚,霜叶__________。

(4分)

我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 》描写的是( )的景色,作者是( )代诗人( ),(2分)

2.植物妈妈真有办法!蒲公英妈妈是靠 传播种子的。(1分)

3.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会说:“__________________。”(3分)

九、排列句子的顺序。(5分)

( ) 一检查,就发现有一道题没填。

( ) 我赶快把那道题填好。

( ) 考试时,我可用心了,不到三十分钟就把试卷做完了。

( ) 好险啊,要不检查,又要丢掉好几分了。

( ) 我刚想把试卷交给老师,忽然想起妈妈的叮嘱,我开始认真检查起来。

十、照样子写词语,再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5分)

1.平平安安 欢欢喜喜 又香又甜 又细又长

我选的词是: ( )

我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做题。 (6分)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1.这段话一共有几句?(1分)

2.这段话中都写了哪几种颜色? (3分)

十二、用多音字、形近字组词。( 12分 )

wéi ( ) dū( ) zhuǎn( )

为 都 转

wèi( ) dōu( ) zhuan( )

蛙 ( ) 抬 ( ) 吸 ( )

洼 ( ) 治 ( ) 极 ( )

国 ( ) 次 ( ) 候 ( )

图 ( ) 欢 ( ) 猴 ( )

十三、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一) 冼(xiǎn)星海在巴黎

一九二九年,二十四岁冼星海,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誉为学校开除了,他在远洋轮船上找了一个工作,就趁这个机会到时去法国巴黎(lí),实现他学习音乐的愿望。

在巴黎,冼星海的生活很艰苦。他在饭店洗碗,在理发店扫地,还帮别人看孩子、守电话、抄乐谱,甚至拉着提琴到街头和咖啡店去卖艺。

在那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好几次在楼梯上晕倒,在马路上饿倒。但这都动摇不了他学习音乐的意志。

后来,冼星海的音乐天才和苦学精神,得到了巴黎音乐家的赏识,她们给冼星海很多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的鼓励。冼星海终于考进了巴黎音乐高级作曲班。他是第一个考进这个班的东方人。还得了荣誉奖。

1.用动词填空。(5分)

( )地 ( )孩子 ( )电话 ( )乐谱 ( )提琴

2.用“ “画出冼星海生活艰苦的句子。(2分)

3.你认为冼星海是个怎样的孩子?写一写。(1分)

(二)读下面一段话,再回答问题。

早晨,森林里散发出阵阵清香。树缝中间透进来的阳光有红的,有紫的,组成了各种颜色的光带。一只只小松鼠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上。树上的露水沙沙地滴落下来。树上的几只黃莺叫得那么脆,那么响。

1.这段共有 句话,写了早晨 的景色。(2分)

2.表示颜色的词语有 、 。(2分)

3.从这段话中找出动作的词填在括号里。(3分)

松鼠( ) 露水( ) 黃莺( )

第4篇:描写海的词语范文

qí guài yōng bào bō làng

( ) ( ) ( )

hú li shēn bàn gào sù

( ) ( ) ( )

zuò jīng gūan tiān cūn sè mǎn yuán

( ) ( )

二、把表格写完整。(3分)

音序

音节

共几画

三、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4分)

亻( ) ( ) 木 ( ) ( )

扌( ) ( ) 纟 ( ) ( )

四、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成词语。(6分)

人( )( ) 半( )( ) 生( )( ) 令( )( ) 包( )( ) 青( )( )

五、填上合适的词。(6分)

一( )树 一( )书 一( )葡萄

一片( ) 一块( ) 一辆( )

六、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3分)

数 图画 洗 出来

种 星星 看 干净

画 葫芦 造 准确

七、选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再把句子读一读。(5分)

1. 像 向

我们要( )雷锋叔叔学习。

秋叶( )那飞翔的小鸟。

2. 在 再

小林进步很大,不但不( )迟到了,还经常做好事。

同学们( )海边等候日出。

3. 做 作

这是语文( )业本。

手工课上,王老师教我们( )风筝。

4. 喝 渴 治 沿

(1)叶子上生了蚜虫,你要赶快( )。

(2)小鸟口( )了,飞到井( )上想( )水。

八﹑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 寒 径斜, 家 。

停 晚,霜叶 。(4分)

我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 》描写的是( )的景色,作者是( )代诗人( ),(2分)

2.植物妈妈真有办法!蒲公英妈妈是靠 传播种子的。(1分)

3.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 ,会说:“ 。”(3分)

九、排列句子的顺序。(5分)

( ) 一检查,就发现有一道题没填。

( ) 我赶快把那道题填好。

( ) 考试时,我可用心了,不到三十分钟就把试卷做完了。

( ) 好险啊,要不检查,又要丢掉好几分了。

( ) 我刚想把试卷交给老师,忽然想起妈妈的叮嘱,我开始认真检查起来。

十、照样子写词语,再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5分)

1.平平安安 欢欢喜喜

又香又甜 又细又长

我选的词是: ( )

我写的句子是:

十一、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做题。 (6分)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1.这段话一共有几句?(1分)

2.这段话中都写了哪几种颜色? (3分)

3.这段话中写的“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澄澄的稻子”像什么? (1分)

十二、用多音字、形近字组词。( 12分 )

wéi ( ) dū( ) zhuǎn( )

为{ 都 { 转{

wèi( ) dōu( ) zhuàn( )

蛙 ( ) 抬 ( ) 吸 ( )

洼 ( ) 治 ( ) 极 ( )

国 ( ) 次 ( ) 候 ( )

图 ( ) 欢 ( ) 猴 ( )

十三、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一) 冼(xiǎn)星海在巴黎

一九二九年,二十四岁冼星海,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誉为学校开除了,他在远洋轮船上找了一个工作,就趁这个机会到时去法国巴黎(lí),实现他学习音乐的愿望。

在巴黎,冼星海的生活很艰苦。他在饭店洗碗,在理发店扫地,还帮别人看孩子、守电话、抄乐谱,甚至拉着提琴到街头和咖啡店去卖艺。

在那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好几次在楼梯上晕倒,在马路上饿倒。但这都动摇不了他学习音乐的意志。

后来,冼星海的音乐天才和苦学精神,得到了巴黎音乐家的赏识,她们给冼星海很多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的鼓励。冼星海终于考进了巴黎音乐高级作曲班。他是第一个考进这个班的东方人。还得了荣誉奖。

1.用动词填空。(5分)

( )地 ( )孩子 ( )电话 ( )乐谱 ( )提琴

2.用“ “画出冼星海生活艰苦的句子。(2分)

3.你认为冼星海是个怎样的孩子?写一写。(1分)

(二)读下面一段话,再回答问题。

早晨,森林里散发出阵阵清香。树缝中间透进来的阳光有红的,有紫的,组成了各种颜色的光带。一只只小松鼠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上。树上的露水沙沙地滴落下来。树上的几只黃莺叫得那么脆,那么响。

1.这段共有 句话,写了早晨 的景色。(2分)

2.表示颜色的词语有 、 。(2分)

3.从这段话中找出动作的词填在括号里。(3分)

松鼠( ) 露水( ) 黃莺( )

十四、选一个同学,夸夸他的优点。(10分)

要求:记下他或她的好人好事,再综合评价他或她的优点和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自我评价:(1分)

你今天表现好吗?

很好( ) 好( ) 一般( )

十三、

(一)

1.扫 看 守 抄 拉

2.他在饭店洗碗,在理发店扫地,还经别人看孩子、守电话、抄乐谱,甚至拉着提琴到街头和咖啡店去卖艺。

在那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好几次在楼梯上晕倒,在马路上饿倒。

3.略

(二)

1.五 森林

2.红的 紫的

第5篇:描写海的词语范文

“语句扩展”是2000年高考新增设的一个考点,是“考纲”明确列出的重要考点之一。它是依据具体要求把一组词语或一句话扩展成一段活;或是依据命题的特定情景规定拟写一段话。其目的是通过遣词造句,将原先比较单薄的句子变得丰满起来。它着重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纵览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都不约而同把语句扩展作为必考题,考查的频率很高。据近五年的试题分析,语句扩展考查的试题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运用提供的一组词语扩写成一段连贯的话;②合理想象,展开语句,写一段内容丰富的话;③根据提供的诗句,发挥想象,再现诗意,写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话;④根据情景,阐释话题,写一段生动或富有哲理的话。⑤设定场景,触景生情,写一段难忘的生活片断的话。试题的设计大多来自现实生活,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体现实用性;有的题料选自语文教材中的名人名篇,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因为这类试题内容的设置大都贴近生活,或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式在一个时段内又相对比较稳定,所以便于考生正常发挥,难度一般都不会太大。

然而,由于一些考生在复习迎考中对语句扩展类试题重视程度不够,或者缺乏生活体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有限,高考应试中的失分现象比较普遍。常见的出错类型有:①另起炉灶。语句扩展与病句修改、句式转换题有相同之处,就是要保持原句的基本面貌。有的考生在扩展过程中改变了原句的本意,甚至丢开原句,任意发挥,搞得面目全非。②不合情境。扩展语句题一般都明确给出或在前后文暗示了要按照一定的情境进行扩展,有的考生不顾具体要求,扩展的语句游离于规定的语境之外。③偏离话题。有的考生对试题的理解有偏差,把握不住扩展的中心或重点,舍本逐末,以致于偏离了话题。④缺乏意蕴。意蕴丰富是语句扩展的较高境界,它要求不仅写得“对”,更要写得“好”,在诗意再现类题型中尤为重要,这也成为语句扩展能否得高分的分水岭。有的考生答题时尽管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符合扩展的基本要求,但整个扩展的话语缺乏意蕴,缺乏文采,仍然得不到理想的分数。⑤语意不连贯。语句或语段虽然完整,但句与句之间衔接不当,达不到连贯流畅、文从字顺的要求。

二、解题技巧

1.词语组合类

该题型往往要求运用所提供的几个词语写一段话,或描写一种情景,或阐发一种哲理等。有的要求围绕某个中心,或要求有明确的重点,或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这类扩展的要领是:内容符合题干要求,语意完整;必须使用题目要求使用的相关词语;准确运用题目要求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语言连贯、顺畅、简明;字数符合要求。

2012年浙江卷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答案示例]初冬时节,窗外的银杏树像步入中年的妇女,在疾风骤雨中瑟瑟发抖,不停地着。又一阵狂风,凋零了它仅有的几片黄叶。

[技法印证]这段描写性文字巧妙嵌入题目中所给的四个词语,将银杏树比喻为“中年的妇女”,又用拟人手法写它“瑟瑟发抖”“着”,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完全符合题目要求。语意完整,语言流畅,文从字顺。

2011年天津卷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48字。

给力 雷人 粉丝 妙趣横生 山重水复 美不胜收 怡然自得

[答案示例]海南,那美不胜收的风光,那妙趣横生的漂流,海滩上怡然自得的漫步,给力的民族舞蹈……真让人陶醉。

[技法印证]答案以海南风情为描写对象,围绕中心,选取题目中所提供的“美不胜收”“妙趣横生”“怡然自得”“给力”四个词语,组成一段连贯的话,表达了对海南的由衷赞美。语意完整,语言流畅。

2.丰富句意类

这种题型是对一个结构简单的句子,采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添加修饰成分或运用修辞手法等,使之具体,生动,内容充实。丰富句意类扩写的要领是:明确句子的主干,准确添加修饰语或限制成分,对句子进行扩容;严格按照原句的内容进行扩写,不能改变原意,天马行空,随意发挥;语言力求形象生动,富有文采。

2010年广州模拟题按要求扩写下面的句子。要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在100字左右。

腾空而起的焰火,光彩夺目。

[答案示例]腾空而起的焰火,像一条条飞天的巨龙,直冲云霄,伴随着艳丽的色彩,炸开了,闪亮着,光彩夺目。人们昂着头,有的捂着耳朵,有的指着天空,有的舞动着双手,有的还有节奏地跳跃着,惊奇、兴奋、欢乐……快乐无不写在脸上。

[技法印证]原句是个叙述性句子,内容比较单薄。答案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正面描写腾空而起的焰火的色彩、形态、光亮,再从侧面描写观众不同的动作、神态、表情,把原句渲染描绘得更加生动、具体、形象。文段运用了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语言富有文采。字数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符合题目要求。

2013年湖北黄冈模拟题根据下面这个单句的内容,以“诗”为陈述对象,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这个单句扩展为生动形象、丰富细腻的复句。(不少于70字)

一首好诗,总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象。

[答案示例]一首好诗,就像一朵浪花,叫你去想象大海的浩渺;就像一钩弯月,叫你去想象夜空的宁静;就像一颗露珠,叫你去想象黎明的清新,总是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象。

[技法印证]答案以“诗”为陈述对象,紧紧抓住“好”“想象”等关键词,运用丰富的联想,把“诗”分别比作“浪花”“弯月”“露珠”,突出一个“好(美)”字;三个比喻又构成排比,一气呵成,形象生动。

3.诗意再现类

所谓“诗意再现”,就是根据命题提供的诗词名句,要求考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进一步扩充诗意,使诗句的意蕴更加丰富,使诗的意境或富含的哲理更加鲜明生动地展现出来。这类扩展的要领是:全面理解诗意,整体把握情感基调;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如动词、形容词等,进行合理的联想扩展;抓住诗中的重要意象,驰骋想象,大胆渲染,再现意境;符合题目中修辞、字数等其他要求。

2010年湖北卷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70个字。

[答案示例]月光在竹林中洒下斑斑光点,四周一片寂静。一阵风吹来,传来洗衣归来的少女的喧哗。话音如玉盘落珠般清脆,笑声如银铃摇动般响亮,是这般无忧无虑。

[技法印证]扩展“竹喧归浣女”一句,抓住了原诗中“竹”“浣女”“喧”几个重要的意象或动词,然后进行合理地联想和想象,把诗句烘托渲染得更具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美妙意境。运用比喻描写“话音”和“笑声”,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更富韵味。完全符合题目明确提出的三项要求。

2010年四川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诗人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80字以内)

[答案示例]诗人信手采了几朵,抬头不经意间与秀美的南山相遇,只见那落日余晖中的南山像一幅水墨画,青山如黛,绿水长流,鸟语花香,鹿影隐现,诗人深深陶醉其中,忘了一切!

[技法印证]答案紧紧围绕“南山”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精描细画,再现“南山”美景,不枝不蔓,中心突出。诗人的“采花”“抬头”“陶醉其中”“忘了一切”的动作、神态描写无不表现出“悠然”之情,符合题目要求表现的感情基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南山”美景描写得如诗如画,令人神往。语言清新而富于文采,字数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4.话题阐发类

“话题阐发类”的形式是,题目给出特定的话题,要求考生根据这一话题进行补充扩展,使之形成意思完整的语段,或展示某个画面,或叙述某个事件,或揭示某种哲理。这种题型难度较高,能考查出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其解题要领是:紧紧围绕“话题”合理展开,不能节外生枝,游离于话题之外;准确理解语意,把握好感情基调,根据题目的要求,构造出合理的情景;要恰当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努力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有文采有韵味;符合字数要求。

2012年西安模拟题以“北雁南飞”为开头,按要求各写一段话,每一段均不超过60字。

(1)运用描述性的语言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2)运用议论性的语言并蕴含一定的哲理。

[答案示例](1)北雁南飞,它们或“一”字排开,或组成“人”字形。它们振翅于秋日碧蓝澄澈的天空中,仿佛一首美丽的小诗,又像一幅淡雅的国画。

(2)北雁南飞,是北方的寒冷在驱赶,还是南方的温暖在呼唤?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们始终朝着梦想、朝着春天的方向展翅飞翔!

[技法印证]答案中的两段话都以“北雁南飞”为开头,紧紧围绕中心“话题”铺展开来。第一段文字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极力展示雁群的淡雅之美;第二段文字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进行大胆推测,揭示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梦想、都不能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哲理。语言生动,富有文采,并给人以激励。

三、冲关演练

1.请用下列词语写一段议论性的话,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语言连贯、得体。不少于80字。

正能量 污浊 魅力 光盘

2.展开联想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生动。(80字左右)

踏花归来马蹄香。

3.请将下面两句古诗改写成一段话,生动展示诗歌情景。(60个字以内)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根据下面这首现代小诗,展开想象,扩写为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第6篇:描写海的词语范文

(1)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

(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句,这段文字是按顺序解说事理的。

(3)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

(4)文中运用了等说明方法。

(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二)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

(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6)本段说明的内容是:

(7)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三)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翩然:

3.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本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这样写好在哪里?

7.本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

8.揣摩本文两个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是什么意思?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四)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7.本段描写自然现象的顺序是。

8.将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所表示的意义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①各种花次第开放学生不要乱花钱

花言巧语迷惑人爷爷的眼早花了

②到了秋天,果实成熟这条路,小王最熟了

俗话说:熟能生巧他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

③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是毒草就必须进行批判

要学会明辨是非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候

9.本段描写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是为了说明什么?

10.课文中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想一想,本段中有没有“大自然的语言”?试举例说明。

11.文中“年年如是”的“是”为指示代词,请说明它指代的内容。

(五)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2.本段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扣住了什么来举例子?

13.“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的“禾”指的是什么?

14.本段说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画出关键的词语。

15.本段语言有什么特色?

(六)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A)的日数因季节的(B)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要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①)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②)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1.给文中A、B两处分别选择恰当词语。(1)差别(2)差异AB

2.给文中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连词A.虽然但是B.由于因此C.可是因而D.但是所以

参考答案

(一)

(1)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2)①;概括到具体(逻辑)(3)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4)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5)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二)(1)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2)荣枯去来(3)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3)……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4)①传语②暗示③唱歌

(5)A.×B.√C.√D.×(6)以实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7)①杏花开了……②桃花开了……③布谷鸟开始唱歌……(8)逻辑顺序

(三)1.BAC

2.销声匿迹: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A4.时间顺序;举例子

5.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6.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7.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8.(1)次第,一个接一个。(2)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四)7.时间顺序

8.①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花费用来迷惑人的模糊迷乱②长成知道得清楚熟练程度深③这样是(判断词)正确正是9.说明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10.有;例如燕子归来。11.本段前面的内容。

第7篇:描写海的词语范文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的主动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的开头能够将学生顺利地引入文章的情境中,与文章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将文章中的语言文字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在主体的位置上发挥出主动性。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节课时,用播放歌曲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学生就会跟着轻轻哼唱,教师就可以顺势将学生领到“船”上来。

师:听着这首歌,我们仿佛在摇晃的小船上,两岸的风景怎样呢?

学生仿佛置身于船上,正在领略两岸的美好风光,很容易就从书上找出了“白塔”“绿树红墙”“悄悄”“愉快”等描述北海风光及欢乐氛围的词语,从而感受了北海的水清景美,游玩的欢乐。教师顺利地展开了生词认读,之后就可以进一步追加提问。

师:谁能通过朗读给大家展示一下这美好的情景呢?

通过朗读,学生逐渐理解了“红领巾”与“阳光”的关系。教师再引导学生抓住一系列动词“迎着”“洒在”“望着”“听”去感受童心童趣,感受课文对幸福生活的描绘。

整节课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美好的北海。这样,学生不仅对文章中的情景印象深刻,更对描绘美好情景的词语、句子有了深刻的理解。教师再让学生针对班集体的课外游玩活动进行描述,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把握词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二、根据学生的接受力,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就是小学生,学生能否很好地接受所教的内容,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我们可以采取“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方法,既考虑学生的接受力,又突出教材的重难点。例如,在讲解《七律・》时,由于这首诗的历史和背景学生了解得不是很多,教师可先通过播放《》这首歌,给学生展示的悲壮场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路上的艰难。

师:我们就是小,那么路上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对描写道路的文字“万水千山”“逶迤”“铁索”“岷山”产生敏感,就能将这些文字的含义用画面的形式生动地展示出来。

师:路上崎岖艰难,我们是否还要走完呢?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一定要走完。然后,教师就带领着学生跟着图画将一个个的困难克服,最终通过画面将万里走完。学生一个个都像路上的小战士,斗志昂扬地跟着教师感受的历程,最后学生又齐声地朗诵了一遍课文,庆祝的胜利。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掌握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深刻地体会到了历尽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喜悦。这拉近了课文内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认知,更让学生领悟了语言文字运用的恰到好处。

三、采取递进式探索法,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建立在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上。只有准确全面地理解了文字的含义,学生才能准确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对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我们循序渐进地、逐步地让他们从“水滴”去认识“大海”。

1.学生对文字的学习

词语的读与写,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方法,因此教学的关键是要体现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对词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并采用近义词替代法、比较法来对文章中的词语进行推敲,学生就能领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并能够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思想感情中。例如,在讲解《推敲》时,针对《题李凝幽居》中的一句“僧敲月下门”,让学生体会 “敲”字的运用。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字能不能用别的字代替?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们纷纷用“推”“叩”来代替,并在小黑板上写下来。教师让学生对比体验,月夜访友,虽然有人家没有插门,但是也不能不懂礼貌,莽撞推门;而“叩”指的是轻轻的,不能体现想念友人的急切心理。学生通过翻来覆去的对比,还是觉得“敲”这个字用得好,既表现了僧人的礼貌,又表现了急于见到友人的情感。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很准确地领会到字词的绝妙之处,同时向贾岛做学问时认真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从而在自己写作时也能注重对文字的推敲。

2.学生对句子的学习

文字是词语的简单延伸,但是学生却很难对句式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我们可以通过缩句来让学生掌握句子的骨架,结合课文内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对句子进行比较、移位、补充和改变句式,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表达和写作中。例如,《安塞腰鼓》一文,学生通过品味课文中排比句的节奏、气势和激情,感受到了安塞腰鼓所表现出的生命力,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使用排比句造句。

师:同学们能不能也用排比的句式来描写一下咱们的运动会场面?

兴奋的学生立即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并能选择合适的词语用在自己的排比句中:如箭般的冲刺,如燕般的远跳,如火般的热情……学生将运动会场面描写得十分生动活泼。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对句子的把握越来越准确。学生在练习中增加了思维的跳跃性,激活了对句式的理解,达到了灵活运用的目的。

3.学生对段落的学习

在阅读段落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弄清词与句、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联系,理清段落结构,领悟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以点概面地把握整段的大意,在积累和阅读中学会构段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讲解《沙漠中的绿洲》时,让学生针对文章中的主要段落寻找中心句,以把握整段的含义。

师:大家在阅读时注意寻找段落当中的中心句了吗?

学生积极地朗诵课文,不时地将课文中的中心句画出来。教师再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自己找出的中心句,讨论后让学生再次得出中心句。这样,学生轻松地就掌握了课文内容。

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整体认知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让学生在自我写作时把握了中心句的运用。

四、全面加强表达复述,升华学生的语言能力

学生有了字词句的认识,才能很好地通读整篇课文,高效地掌握文章的中心、大意,快速地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口语表达和写作上来。给学生创造练习复述的机会,让学生将课文上的知识加以吸收,并熟练地反馈出来,就能升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这三个段落是如何一环扣一环的?诸葛亮又是怎么一步步地被打动的?人物每一次的内心活动都不同,通过对整段的阅读,学生了解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愿望和精神。

师:通读了刘备三顾茅庐的片断,大家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将刘备的诚心表达出来?

本文以阅读为主,学生在阅读中很快就能体会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亲密之情和敬重之意,他们从几个方面来展示刘备的诚心、决心和毅力。这样的练习,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还使学生把握了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方法。

第8篇:描写海的词语范文

而要很好地创造出审美性话语,就应使用“陌生化”语言。它是指作者打破某些语言常规,用可能不合语法,甚至不易被人所理解,但却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语言来表达作品涵义,从而获得较强审美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段。作家们竭力把普通话语加工成对人具有阻拒性的“陌生化”语言来吸引读者。因此语文教师在文学作品教学时尤其要关注“陌生化”语言,引导学生透过“陌生化”语言理解文意,含英咀华。

笔者认为在文学作品教学时要关注三类“陌生化”语言。

一、词语 “陌生化”

这一大类可分为三小类:词类活用陌生化、修辞陌生化、词语搭配陌生化。

例1.结痂的伤口,一支支嫩绿正在旗帜般举起。(《春天的感觉》王亚林)

“嫩绿”一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以植物刚刚生发的特征来指代初生的万物,形象地写出了生命的复苏与活力,是词类活用陌生化。

“结痂的伤口”,比喻经历冬天摧残的大地。已经“结痂”,说明伤口即将愈合恢复,经历摧残的大地渴望春天的来临以抚平伤口。比喻独具匠心,并暗示了主题,运用修辞陌生化达到了词语的陌生化。

“旗帜般”举起,赋普通的比喻以新的意义。“旗帜般”形容万物复苏的不可抗拒、生命力的强大。“旗帜”也指春天万物复苏的标志。这个比喻的陌生带动了词语的陌生。

整个句子,作者采用了词类活用陌生化和修辞陌生化两种手段,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觉,即向往春天及喜爱春天的温柔呵护之情。

例2.我们把我们的茅庐结好,一些温柔的诗句便开开落落,村庄的鸟鸣穿透寒烟,拍岸而至。(《陶潜》丛明)

此句表达作者向往陶潜所具备的诗情雅致,向往陶诗中那田园般生活的感情。在陶潜故居,走入小茅庐中,亲自把茅庐修缮结好,作者那复古的情愫自然地萌发出来。于是作者头脑中陶潜的诗句便一一浮现于眼前。“诗句”岂能“开开落落”?但作者正是用“开开落落”这种自然现象来表达思想中诗句的逐个出现,如同花开花落一样错落有致。这“不和谐”的搭配,就是词语搭配的陌生化。

“鸟鸣”、“拍岸而至”,把鸟鸣这种听觉感受通感为水拍岸而至的视觉感受,展现了一幅温馨的图画,鸟鸣幽幽地传来,就像海的波涛时起时落,不断地拍打着岸边,叩击着你的心弦,通感修辞的运用使抽象的声音形象化,并极富动态美,把我们从有限的空间带入无限的审美意境中,同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属于修辞陌生化。

例3.夜风,一腔忧怨,打湿我的心头。(《妹妹,那夜我在一朵花的属相中卜算你的归期》北岸)

抽象名词“忧怨”在此与“打湿”这个具体动作相搭配,违反了语法原则,造成词语搭配的陌生化。“打湿”极形象地说明这“忧怨”不是如倾盆大雨般浇在心头,把所有的希望与快乐统统冲走,也不是如绵绵细雨一样长久地叩击心灵、折磨着感情。这种忧怨的撞击不时地触动感情的灵敏伤痛,所以较前两种更能给人以伤痛的回忆。

二、句式的陌生化

它分为三小类:修辞陌生化、语体交叉渗透陌生化、超常组句陌生化。

例4.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河也还是那条河,碾子是碾子,缸是缸,爹是爹来,娘是娘。(《篱笆・女人和狗》)

歌词表面上说一些嗦无用、重来复去的话,然而正是这种句式的嗦、重复,造成了听者感知的阻拒性,延长了感知时间,使欣赏者反复体味朦胧、幽远的感受,被它带入乡村生活境界中,生活的平静、繁杂甚至无奈立即呈现出来,属于句式修辞陌生化。

例5.人民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别了,司徒雷登》)

“如鸟兽散”,文言介宾短语的运用,极简洁地把美殖民政府仓惶逃窜的形象刻画出来。“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口语化的描写凸现了司徒雷登的贪婪嘴脸,讽刺意味加深。不甘心失败却又不能逃脱失败,司徒雷登只能落得“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下场,文言句式的又一次应用,有力地嘲笑了敌人的孤立。“挟起皮包走路”,口语化的描写传神地写出了司徒雷登的狼狈。这段文字作者采用了“语体交叉渗透”手法,文言语体、口语语体与一般书面语体交织融合,达到了幽默隽永的效果。

超常组句是当代小说中出现的一种新的陌生化手法,它是指突破一般语法规范和特殊语法规范组建句群。它主要体现在:作家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强化、弱化或隐匿焦点信息,使读者随之体验强烈的、冷淡的或深藏的作品意蕴。

“强化”是指作家运用各种写作手法使作品中的焦点信息更加突出。

例6.眼睛。眼睛。眼睛。疑惑的眼睛。愤怒的眼睛。恐惧的眼睛。哀求的眼睛。麻木的眼睛。充血的眼睛。死亡的眼睛。死而有灵的眼睛。(《银河》刘心武)

作家用穷举这种手法铺陈了形式各异的“眼睛”,极大地膨胀了阅读者的心理容量,给人一种纷至沓来、目不暇接的感觉,把焦点信息强化,以此宣泄强烈的情绪。

“弱化”正好与强化相反,它是把焦点信息极力地发散、分隔。如果说强化是糖+糖,那么弱化就是糖+水。

例7.她站着那里。任血流淌。很久。她几乎被冻僵。(《随风飘逝》赵玫)

作者让语义呈一种发散状态,巧妙的停顿弱化了焦点信息,因而减轻了读者的紧张程度,冲淡了怵目惊心的感觉。如果这句话反过来用强化手法写出,那恐怕就会激化读者的情绪,达不到作者的主观愿望了。

脱落是指作家出于实际情况的需要不便明说而故意省略关键词语,用无意义的叹词来组合句子,来隐匿焦点信息,从而让读者体味深蕴。

例8.“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您瞧!多么……啊唷!哈哈!He-He-He……He He He!’”(《立论》鲁迅)

这一段话语义有意无意地脱落,毫无实际意义的叹词补充进来,似断实续,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应着重指出的是,修辞陌生化指的是狭义修辞,即比喻、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格的陌生化。因而它既存在于词语陌生化中,也存在于句式陌生化中。修辞陌生化是追求陌生的最重要手段。

三、篇章的陌生化

这一类最为突出的是无句读陌生化手法。

例9.三天以前也就是五天以前一年以前两个月以前她也就是他得了颈椎病也就是脊椎病龋齿病拉痢疾白癫风乳腺病也就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什么病也没有。(《来劲》王蒙)

一气呵成的无句读形式寄寓作品特殊的意义。“三天”、“五天”与“一年”、“两个月”并存,“她”与“他”并存,“颈椎病”、“白癫风”与“延年益寿”并存,大段的无句读给言语接受者以复杂繁琐的心理刺激,表达了矛盾纷乱的意味。

篇章陌生化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意识流手法。小说家常常打破以时间为序的结构,而采用过去、现在和未来时而彼此颠倒、时而相互渗透的写法,造成读者与文本巨大的心理审美距离,从而吸引读者体味荒诞错乱的滋味。这种写法在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著名作品《声音和愤怒》描写班吉的混乱意识中有明显的表现,作者以两万字的无句读意识流形式成就了篇章陌生化的典型。高中教材选用的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中也有精彩的描述。

第9篇:描写海的词语范文

1.让学生从下面一段描写中找出用得好的字词并说说为什么。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那人(康大叔)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 一点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囔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鲁迅《药》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总结。

明确:“摊、撮、慌忙、摸、抖抖的、囔、抢、扯、裹、塞、抓、捏”这些动词、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物形象,刻画出了老栓的胆小、害怕,特别是把刽子手康大叔蛮横、粗暴、贪婪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小结】我们同学在选用词语的时候尽量选用能绘声、绘色、绘态的词语,做到写景状物,能穷形尽相,写人叙事,能够惟妙惟肖,如果在贴切的基础上,能找到新鲜别致的词语就更好了。

二、句式灵活。

1.对比下列两句,看看哪句表达效果好。

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②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为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再叫一个朗诵好的学生诵读第一句,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强烈情感。

明确:两个问句,三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憎恶愤怒之情。问句、叹句本身就有强调语气的作用,在这里,用问句开头可以引起听者的注意。

2.赏析画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西番莲生根发芽长高一米多后)

开始它们伸开手臂,相互打着招呼,接着便慢慢触摸着手指,再后来索性手挽着手,肩挨着肩,脸蹭着脸,仿佛一对孪生姐妹似的。不久,花枝上便逐渐孕育出一个个健康的蓓蕾。仲夏,花开了。像比赛似的,两棵西番莲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你孕,我育;你绽,我放;你紫,我黄;你浓,我淡;你妖,我艳;你贵,我雅;谁也不让谁。满园花香,满园亮丽。平儿仔细数着那株紫西番莲上面的花朵:……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六, 三十六朵花了,还在开,有完没完了!

——舒正《西番莲》

学生讨论,老师引导赏析。

明确:“你……我……”,两字一节,四字一句,六句叠加,整齐排列,环环相扣,读起来不但朗朗上口,而且有急促感,很好地烘托出了西番莲的竞争氛围;拟人,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有机结合,共同托起一片新奇,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花儿争奇斗艳、争相怒放的情景,一派生机勃勃!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满园春色,闻到了满园花香!

【小结】同学在写作中可以灵活地选用各种句式表情达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这样语言有起有伏、变化多姿,文章才会显得灵活自由,而不会那么呆板生硬了。

三、善用修辞。

1.体会朱自清写《荷塘月色》的原稿与修改稿。

【原稿】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

【修改稿】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学生对修改稿并不陌生,一对比便可知孰优孰劣,老师可以直接叫学生回答。

明确: 修改后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赋予荷花以人的特征,写出了荷花的体态美与情态美,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四、富有意蕴。

怎样的句子才富有意蕴呢?富有意蕴的句子可以是或饱含睿智的生活哲理,或有着独特的人生感悟,或是提升了文章内涵的主旨句,或是传达出作者的某种情感、某种精神或人生追求等等。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记念刘和珍君》中富有意蕴的语句,像“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些语句虽然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但是很精炼,富有意蕴,让我们看到了一代文人对民族命运的深沉思考,读过之后耐人寻味。我们同学也许一下子很难写出这样精炼的语句,但要尽量做到不重复、不啰嗦,尽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1.赏析学生的作文片段。

不必埋怨高三的疲倦,在心头点亮一盏明灯,清晰地照亮自己的前程,一切厌烦与倦怠都会灰飞烟灭!

心中有一份希望,再漫长的等待过程也都成为一种甜蜜。终有一天,我会等到花开最美的那一瞬间,终有一天,我会化蛹成蝶,在那灿烂夺目的花朵上翩跹。

——巫娟《高三?高三!》

明确:面对高三,作者并没有用豪言壮语说我要怎样拼搏,要怎样奋斗,但是我们却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高三的自信、豪迈、执着、坚定和期盼,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的语句同样富有意蕴。

2.高考满分作文片段欣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用一句话,描写出满足于归隐后自耕自食的悠然情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仿佛眼前见到盎然春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出曹操博大的胸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出诗人满怀的相思愁绪。语文,用一枝神来之笔,画出世间万物,画出诗人心中缕缕思绪,在一泓清泉中若点若圈,使我心雨飘飞。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