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环境范文

人文环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环境

第1篇:人文环境范文

1.1现代护理对人文素质的要求

当今医学模式已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整体护理的目标就是要满足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多层次的需要。对护理活动的主体———护士而言,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丰厚的人文素质。只有加强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适应整体护理的需要,才能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校内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在校期间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主要场所,其人文环境的好坏对护生人文素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传统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欠缺

我国的护理教育本质是一种职业教育,传统的护理教育把重心放在了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术训练方面,忽视了对护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致人文环境建设遭到冷遇。培养出来的护生,由于人文知识的欠缺,在面对病人时,有时会表现得态度生硬,言辞简单,行为粗鲁,缺乏同情心,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病人的关爱,不能灵活地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周菊琼[2]研究显示:中专护生对人文精神的认同度高,对学习人文知识的期望度高,对目前学校护理教育中人文知识课程的开设及人文环境的满意度较低。只有加强对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改变这种现状,让病人满意,让社会满意。

2实训基地人文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

人文环境主要指对人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所有外部相关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环境养一群人,这就是说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潜在的巨大作用[3]。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又是好的教科书和良师。校内护理实训基地作为护生完成专业学习的主要场所,其人文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护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养成。校内实训基地人文环境建设必须遵循护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注重护理专业特色,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物质、精神、制度为载体,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护理事业接班人。

3实训基地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

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确定以“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实训室人文环境建设的主题。

3.1物质人文环境建设

实验室物质人文环境属于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包括实验室建筑风格、装修、装饰、仪器设备的布置等。利用我校新校园建设契机,对护理实训室布局最大限度地按照工作环境要求设计,即按照医院布局设计,如有病室、护士站、治疗室、抢救室等;空间的装饰,也尽量模仿医院的真实场景,如输液天轨、床头带等;床位的布局完全按照医院要求,所有设备也尽量模仿病房陈列,给护生以真实的感觉。让护生在实训室进行实践性学习时,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角色意识。

3.2精神人文环境建设

精神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方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使护生一进入实训基地就能受到良好的精神熏陶。

3.2.1环境布局营造护理人文氛围充分运用美学、心理学和装饰艺术精心设计我校实训室的精神人文环境。如基地大门上悬挂“护理是精细艺术中的最精细者”牌匾,室内走道悬挂我国历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肖像、南丁格尔肖像、南丁格尔誓言、医学生誓言等文字、图片,使护生进入实训室就能感受到精神和力量,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重学习与医院人文相融合,在墙上悬挂名人名言、图片,体现“笃志博学、医技精良”的校园学习文化,同时注重“扶伤济世,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医院文化[4]。如“三查七对”、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现关爱的图片以及各级护理比赛成绩宣传栏等,培养护生对实训课的浓厚兴趣,加强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2.2运用教师人格魅力进行示范、引导古人对教师的要求是“道德文章,堪称楷模”,即要求教师在学术、人格上是护生的榜样。我们在护理实训教学中,要求教师采取情境教学法构建真实工作情境,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尽可能按照医院工作流程来组织实训教学。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就像一位体贴入微的护士,呵护、关爱病人,体现爱伤观念,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让护生由敬佩产生模仿心理,在模仿中提升素养,逐渐形成符合护理职业道德的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3.2.3活动引领,提升精神我们通过开展护理技能竞赛、护理礼仪比赛及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让护生有展示其护理文化的舞台,感受护理文化的气息。同时请医院护理专家来我校讲学,展望护理职业发展前景,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新知识讲座等,让护生感受专业的价值,激发护生拼搏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职业理想目标。

3.3制度人文环境建设制度人文环境是实训室的内在机制,是实训室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我们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

3.3.1完善的制度建设为保障实训室安全、正常、可靠运行,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实训室管理制度并悬挂上墙,如“护理实训室管理制度”、“护理实训室实训规则”、“护理实训室开放管理办法”,完善实训室内各种实训操作规程。随着各种制度的落实和推行,护生的行为逐渐由他律变为自律,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养成护理制度文化的自觉性,有利于适应以后的护理工作。

3.3.2严格的着装、礼仪要求护生进入实训室的着装、礼仪都有严格规定。实训室设有穿衣镜,保证学生着装规范进入实训室,大厅、走廊悬挂我校学生穿着各式护士装的照片,加深了护生对白衣天使的好感,认识到护士是有知识、有文化、讲文明、懂礼貌、能歌善舞和掌握护理技能的白衣天使。这些严格的要求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护士形象,有利于养成职业习惯,使护生及早进入护士角色。

第2篇:人文环境范文

“如何营造大学的人文环境”是一个综合性、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问题。高校人文环境是指,围绕在师生周边的校园外部空间领域中,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具有文化历史意义的组成部分,以及校园一切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学术圈子及制度基础,具体包括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层面。1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是一种精神的存在2。这种精神的形成不是个别个体在短期内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特定的群体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通过共同生活来确立。无论是中国的书院建筑布局传统,还是欧美大学红砖合院建筑传统,都是人和时空互动的历史产物。每所大学的建立和发展都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在办学理念、历史传统、人文气象、地域特征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而这些差异即学校的特色及魅力所在。大学校园应该是一个充满学术氛围、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场所,它体现人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使人从中感受到认同和归属感,满足精神的需求。对于新建校园而言,在设计中应自始至终关注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既要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也要尊重老校区的文化传统及地域特色。

2、项目概况

2010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提议,南京林业大学和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建南方学院淮安校区。校区位于淮安市高等教育园区内,规划总用地面积1300多亩,拟建建筑面积30万平万米,分为南、北2个校区,目前北校区已建成500亩校园和7.5万平万米校舍,并已投入使用。2010年9月,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接受南京林业大学和淮安市人民政府委托,开始进行南方学院淮安校区南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南校区基地内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有着众多的沟渠水系和丰富的植物资源,生态环境良好。本着尊重场地原有环境条件和空间肌理的原则,综合高校校园应具备的功能,提出南校区的规划结构:以校园共享公建轴和生态水系绿带为结构,将教学科研区、中心景观区、后勤服务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体育运动区等功能区组织在一起,并通过众多视线通廊,将校园各部分与绿地水体等自然生态要素进行结合和渗透。

3、规划理念

3.1“一校两区”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当设计师面对特定地段时,既要通过对时间、地域、场所的重视,强调“形态延续”,也要追求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实现“有序演进”。南方学院淮安校区南、北两个校区的规划与建设上有一定的时间差,在南校区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始终强调在空间、交通、景观上与北校区衔接自然,充分融合,积极互动。在规划中充分考虑资源共享,功能配伍,统筹安排。以校园共享公建轴和生态水系绿带为纽带连接南北校区完成整合。(图2-4)在整体空间塑造上,新建校区的空间形态与北校区保持协调,遵循原有校区空间格局的规律,自北向南延续北校区的现有轴线,增加了相应空间序列的节点与层次,并将公共空间渗透至教学组团内部,丰富了中间层次,加强师生对校园空间的理解和应用。校园中心区服务于整个校区,是校园发展进程中最具活力的区域,这里既是空间序列的,也是校区中最重要的两个轴线——空间主轴线和景观轴的交汇所在。充满理性的教学空间与生动感性的自然景观在这里交融碰撞,和谐共生。理性之于校园犹如规矩之于治学,体现出对于科学知识、社会责任感以及优良道德素养的尊重。感性则赋予校园以生命与活力,理性和感性相结合,体现严谨的治学作风和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的双重内涵。

3.2景观功能的多元化

本次方案自设计之初,就对校园景观与规划同步进行考虑,希望通过规划、景观、建筑的一体化设计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整体营造。一方面是希望提升校区整体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希望拓展景观功能的多元化,比如景观文化功能、景观教育功能,信息载体功能等等。(1)景观的文化功能“景观”与“文化”具有亲密关联,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营造校园的“人文环境”,提升景观的文化功能是设计的重点所在。我们在校园的景观设计中充分表达了对地域与文脉的尊重。在方案早期阶段,10-15度夹角的出现是对基地原有机理的回应,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在一想法没有最终实现,但也表达了设计者的一种尝试精神。在在景观元素上,我们尊重南京林业大学老校区优秀的景观元素,如大面积的林下空问,独立幽静的读书场所,百年纪念铜鼎和大片的樱花树阵,给予新校区的学子能够与老校区紧密联系的心理感受。在植物的应用上,除了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并有针对性地选用杂交马褂木、水杉、樱花等在南林大校园里具有文化意义的特色树种,以此展示其丰富悠久的林业文化内涵,使淮安校区能传承南林大原有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统。(2)景观的教学功能现代大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环境育人”是希望通过塑造校园良好的学术氛围,以便能够培养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的学习场所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扩展到整个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也能启迪思维、激发灵感。而对于“南京林业大学”而言,“景观”与“教学”之间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在中心景观的南部开辟了实验区,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相应的室外实验基地,它将成为课外教学、交流的重要场所,师生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生态湿地、花卉栽培、果蔬种植等的研究、实验。从而激发、培养、提升大学生科研实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彰显林业大学的特色景观。通过课堂内外交流环境的潜移默化,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将“环境育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3)景观的信息载体功能校园景观除了提供师生学习与活动的空间之外,也是学校与师生之间联系纽带。景观本身是信息的载体,它传播着生活方式、审美方式、文化特征。在具体设计中,在空间序列的起始点以及核心景观区的中心位置布置关键的景观元素(包括校训、铜鼎、高水平的公共艺术装置),起到控制全局、突出重点的作用。并希望再后期建立完善的校园标识系统,使师生随时了解校园的全貌,增强校园的可识别性,有效增强校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3.3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人文环境”概念本身就带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提倡根据人的实际需求,包括行为、生理、心理等特征规律来进行设计。对校园规划而言,其目标是营造适宜师生自发行为,尤其是交往与自发学习的校园空间结构和氛围,从而增加并提升交往、学习等人文活动的数量和质量。(1)便捷的校园交通(图8)校园交通设计满足人车分流。对于步行流线的组织,要使师生能够适应校园的行为文化,在满足便捷高效需求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发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学生的交往与自发学习。具体做法是结合校园景观设计步行系统,为学生创造一条便捷并景观宜人的生活轴线,使生活区能和教学区、核心景观区、后勤区、运动区均能到达便捷联系。(2)宜人的校园尺度新建高校最大的诟病在于尺度偏大,空间冷漠,不宜交往。在规划中,我们首先有针对性的适当缩小环路覆盖半径,在空间序列中有节奏的布置节点,把学生步行规模尽量限制在十分钟之类。通过有效控制和缩小学生最主要流线路程的长度,来赢得学生出行的便捷性,增加了其步行的舒适度。其次,对主景观的尺度进行再次划分与细化,由此获得更亲切宜人的尺度氛围。此外,控制校园建筑高度,对围合空间的高宽比进行控制,并借助绿化和构筑物等景观要素改善空间尺度氛围,适当增加对校园空间进行围合的建筑界面的变化,弱化建筑物的体量感,使之融于景观,从而获得亲切的氛围。(3)灵活的交往空间师生在校园的活动可分为正式教育活动和自发学习活动两种类型。校园是师生聚集一堂的场所,在强调“第二课堂”作用的今天,这些自发的学习、交往、观演、展示、游憩、集会、演讲等人文活动,对学生们的启发与教育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诱导、引发、增加、改善这些人文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创造人文校园的一个核心目标,只有创造了适宜于这些活动发生的环境场所,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激发创造、催人奋进的人文化的校园。在南方校园的规划中,交往空间被混合交叉设置于各种功能建筑与景观之中。教学楼底层设置架空空间,交往、展示、游憩等功能可自由灵活转换。图书馆毗邻景观水面,并与对岸的大学生活动中心遥相呼应。水边草坡在精心的竖向设计后易于停留、歇息与交流。将交往空间的设置毗邻于步行系统,增加其使用率,提高活动的频率和质量。在校园核心景观与学生生活区之间设计一条“学生步行街”,设置了书吧、茶吧、小卖等实际功能。“学生街”与“景观轴”两个系统一静一动,相互穿插,创造出适宜于不同活动的交流场所。

3.4与城市的积极对话

当今的大学校园早已不再是文化的孤岛,它迫切需要与城市、社会产生交融。一方面大学校园原有部分功能,如后勤、居住和配套直接向城市转移;另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发展要求大学校园向城市提供开放空间,从封闭教育走向开放教育。高校的产业、科研、文化、旅游和教育功能对城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渗透力。南方学院淮安校区位于淮安市高等教育园区内,其周边地区不可能具有像城市中心区一样配套完备的文化、体育设施,因此校园部分设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校园和城市的积极对话。本次规划中,南北校区的教学区遥相呼应,既有利于公共资源充分共享,又保证教学中心区的相对紧凑和完整。而生活区、后勤区、运动区、产业园则依次向外拓展。体育设施位于用地北侧,临规划道路,方便独立对外开放,用地的东南侧安排教师公寓用地,易于社会化管理。西南角预留用地以备后期产业园的发展。这一功能结构既便于管理,又能适应各项辅助功能对社会开放的需求,有利于将来的经营与运作,有利于促进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协同发展。

3.5有机增长与弹性发展

大学校园是不断生长变化的机体。办学模式、社会人文、科学技术、基地情况等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校园的生长模式。我们以一种积极的、动态的目光着眼于规划的“生长过程”而非“最终形态”,力求校园规划建设的过程合理性。我们在校园的规划中采用了“组团式建筑布局+模数化设计”3的有机增长的弹性规划方法。首先,明确的交通体系为校园空间的发展提供清晰的规划机理和有序的空间骨架。其次,在功能组织和建筑布局方面应用“学科群”的概念,将教学组团适度分散,并与学生生活区形成对应的关系,以保证学习与生活的连续性。另外,根据建筑进深计算得到的建筑设计控制模数,还可以提高空间的灵活性和功能的通用性。

第3篇:人文环境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060-02

科研人文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实现。良好的科研人文环境是滋养创新型人才和学术研究的最肥沃的土壤,是人才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也是防止人才外流的重要条件。因此,高职院校在科研工作中应努力为高层次科技人才营造鼓励创新、鼓励竞争,支持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人文环境。

一、高职院校科研人文环境现状分析

(一)基础薄弱,科研氛围不够活跃

在我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中,按办学类型可分地方政府办学、行业办学、民办三种类型。地方政府和行业举办的高职院校许多都是从中专学校改制升格而成,由于高职办学历史短,办学经验不足,科研意识淡薄等一些不利的因素制约了高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出现缺位和“短腿”的现象。

(二)投入不够,科研经费缺乏

在发展过程中,要扩大规模保生存,许多高职院校把重心放在教学上,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上,忽视科研场地、器材设施的配备,用于科研的经费投入较少,科研经费来源不多,即使教师申请到科研项目或有好的科研项目,因科研条件和经费的制约也难以顺利开展。

(三)教师科研经验不足,科研能力不强

对于许多刚从中专升格或改制过来的高职院校来说,绝大部分教师和科研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科研知识培训(除硕士、博士之外),缺乏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和经验,因此部分教师虽有较强的科研欲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生产实践经验,但一提科研就感到无从下手,开展科研工作困难较多,也很少有机会外出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获取科研信息的渠道比较狭窄。

(四)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很多院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对教师只有教学工作量的要求,没有或少有科研工作量要求。许多教师习惯于做“教书匠”的工作,只把教学当作本职工作,对搞科研的兴趣不大。

此外,科研困难,科技成果推广渠道不畅等等,都成为制约高职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瓶颈”。总的来说,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人文环境急需培育和加强。

二、高职院校科研人文环境建设的内涵

科研人文环境建设的原则要以人为本,以最大发挥人的创造性为目的。良好的科研机制的确立和环境的形成是影响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因素,是促进科学研究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科研人文环境建设的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文理念,营造和谐校园是建设科研人文环境的基础

1.更新观念,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正确认识和理解科研的内涵、作用和意义,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学校上下应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理念,广大教师应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形成人人开展科研活动,人人多出科研成果的良好学术环境。

2.努力营造和谐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在高职院校中,教师是科研工作的主体,科研工作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创新需要想象力和主动性,需要强烈的科研兴趣和自由思考的空间,需要一种和谐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同时,和谐顺畅的人文环境,也是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科研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学校树立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文理念,营造一个和谐的科研氛围。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信任人、激励人和团结人为出发点,以激励激发创新,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核心,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基本要素,建立起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3.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克服“文人相轻”的陋习。除了讲学问,还得讲究个人修养,修身养德,厚德载物。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崇尚和气、和睦、团结友善的文化精神,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做人原则。修己立人,推己及人,以此来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和科研氛围。

(二)培育科学素质,构建人文精神,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是建设科研人文环境的手段

1.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初级阶段,进行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素质的培育,是开展科研环境建设工作的切入点。从社会人文的角度看,科学精神是体现人类在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求真、至善、至美的文化精神。从道德的角度看,科学精神是一种独立、诚实、无私、实事求是的品质。因此,科学精神离不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对教师进行各种业务培训中,在培育科学精神的同时揉入人文教育的内容,使教师在开展科研业务工作,进行科研创新活动中自然地吸取人文精神的营养,把自己培育成为身心和谐发展、人格健康完善的人。

2.倡导诚实、创新的学术风气。提倡良好的学术风气,坚持诚信、严肃、严格、严密的科学态度,反对学术上急功近利的浮躁习气及浮夸作风。在各种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的鉴定、评审活动中,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不徇私情,在物欲诱惑面前,坚守自己的科学良知和独立品格。只有确立、发扬并传承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淡泊名利、踏实勤奋的学风,使其深入人心,才有助于创新人文环境,使之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通过会议或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使广大教师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科研动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或科研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通过他们带动其他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组建科研团队,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鼓励中青年教师“走出去”,到生产一线去实践锻炼,支持他们开展各项科研活动,逐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大投入,构建科研平台,是建设科研人文环境的关键

1.加大科研经费的比重。学校应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可以通过争取企业、行业的经费投入,由企业确定项目和提供经费,由学校承担科研任务,不断改善科研工作条件。

2.大力构建科研平台。一是提供科技信息平台。建立科研网络,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方面的科技信息,提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机会。二是提供物质平台。为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提供必要的科研场所和一定数量的科研设施与设备,并设立专项科研经费,满足科研的需要。三是提供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平台。针对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比较低的现状,应加大科研成果推广的力度,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积极为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让牵线搭桥,为更好地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等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四)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是科研人文环境建设的制度保证,是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体现

科研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创新性的脑力劳动,不象上课或兼职其他工作那样实惠,所以部分教师对搞科研的兴趣不大。而且教师的科研工作大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科研工作就很难开展和持续进行。因此,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充分运用政策导向作用来激励科研人员,强化科研成果在各种评聘竞争中的作用,让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受益,以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学校科研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的科研激励机制中除了正面激励机制还必须包括有效的约束机制,双管齐下,奖罚分明,才能更有力地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科研成果的产出。

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在起步阶段,培育和提高广大教师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素质,营造良好的科研人文环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必须要把科研人文环境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制度,常抓不懈,才能有效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调动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楚鸿.高校科研文化建设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2(03).

[2]李晓航.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与能力提高[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03).

第4篇:人文环境范文

关键词:培育 社区 文化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乡村文化作为作的乡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认识水平,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开展乡文化建设工作,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乡村文化建设不容忽视

自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级文化建设向雨后春笋,在祖国南北已形成蓬勃发展之势,这对提高全民文化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需要不需要文化建设呢? 回答是肯定的,无论是形势的要求,还是农民的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首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我们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和谐社会是一个宏观层面的概念,是由许多微观的“小社会”所形成,而作为人们生活居住的农村来讲,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地方,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历不同、背景不同。既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是一个典型的“小社会”,那么,“小社会”和谐了,就是对“大社会”和谐的一大贡献,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

其次,是营造人文环境的需要。乡村的居住环境,不光是自然环境,还有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主要指农村居民的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环境,居民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健康状况及文明行为,是形成社区精神文明环境的重要因素。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乡文化站可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各种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农民读书竞赛、村对村篮球运动会、社火文艺演出队等。

二、乡村文化建设大有作为

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丰富多彩,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开动脑筋,善于琢磨,精心组织。根据实践和设想,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是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内容也不少,如:球类的篮球、

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武术类的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表

演。其它类的拔河、跳绳、踢毽子竞技等。体育活动要注重安全性

和公平性。

二是娱乐活动。活动有大众参与、活动亲善、娱乐性等特点,要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就要多在娱乐性上下功夫,多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愿意参加的娱乐活动,如:背媳妇、抢椅子、吊手绢、掷飞镖、投皮球、角力、套圈、空瓶钓鱼、骑车带水、汽枪打彩球、篮球定点投篮、3人4条腿的“齐心协力”、3人一双鞋板的“步调一致”、猜谜语、对春联以及扑克牌、麻将、象棋、跳棋、围棋、五子棋等。

其它文化活动还右书法、绘画、摄影、集邮展览,放露天电影,举办专题讲座或培训班,设立报刊宣传栏。现在是信息网络时代,家庭电脑越来越普及,有条件的文化站要设立网站,制作网页,增加社区文化建没的内容,加强与其它兄弟站的交流与沟通。

这些活动可以单项举办,也可以整合起来综合举办,规模可大可小,项日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要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季节变换和居民的需求,适时地组织进。

在活动组织和策划上,为了突出质量,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就要很好地动动脑筋,拿出一‘套质量上乘的设计方案,在此仪举几例。

方案一:“家庭趣味运动会”

围绕这个主题,村委会管理人员各负其责,可组建以下几个组:会务组——负责会场扣置、灯光、旨响等;裁判组——负责各项比赛的计时和评判上:作接待组——负责接待上级领导或媒体记者及邀请嘉宾;保安组——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如人力不足,可邀请热爱公益活动的业主骨干加以协助。会标设在彩虹桥卜,也可直接拉上一条红布横幅,以突出主题。趣味运动会的内芥町选取卜述娱乐活动中的项目进行组合,比赛人员视住宅小区的人口规模,每栋楼选出代表参加。获胜者可奖励小纪念品,并公布成绩。

方案二:“消夏文艺晚会”

盛夏季节人们都喜欢户外纳凉,很适合进行文艺活动,可在村长广场设—个舞台,制作一幅大别喷绘作为背景,也可以悬挂一独唱、合唱、小品、相声、戏曲、魔术、器乐演奏、太极表演、健美操等等。参加演出人员以社区居民为主,自己排练,自娱白乐,也可以邀请其它文艺团体或文艺骨于加盟参加,提高晚会水平,增加演出看点。

方案三:“跳绳比赛”

根据参加人数多少,确定赛绳数量,以家庭为单位自愿报名参加,比赛项目有单人跳和集体跳,一家出3人,孩子参加单人跳绳,全家参加集体跳绳,两者数日相加,作为取胜的总成绩。这项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村庄气氛。

第5篇:人文环境范文

关键词:创新;创新型人才;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总书记曾在全国科技大会讲话中指出:“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可见创新型人才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成长需要环境来孕育,作为人才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环境,对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有巨大影响。

一、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诉求

(一)创新型人才的涵义

创新概念的起源为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中指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在经济学中,劳动概念是根本概念,而创新是劳动的基本形式,是劳动实践的阶段性发展,是对于同质劳动的超越。这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创新发展到今天,人们赋予它以更加丰富的内涵。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创新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在处理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中弃旧图新,破旧立新的独创性活动,以及在这一活动中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从创新的内容看也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不是普通的人,也不是一般的人才,而是指那些在认识、利用、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以及完善自身的过程中,能够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扬弃旧理论,建立新理论,或在新条件下对正确的理论在坚持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抛弃旧形式、旧方法、旧手段,创造新形式、新方法、新手段;淘汰旧机制,建立新机制;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摧毁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在某一方面打破旧有的成规,做出突破性的创新,拥有大量理论或实践经验,并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劳动为社会做出正向价值贡献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积极的情感品质、顽强的意志品质、高尚的品德品质、完善的个性品质等五个品质特征。

(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诉求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方面,人是环境的主宰者,人们总是按照主观的认识水平、审美观念、价值标准来组织、改造、利用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又是人的哺育者,环境以其自身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换句话说,环境是人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并对人才的素质产生影响,同时环境也制约着人才的实践活动。

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与环境必不可分。人一出生,就进人人——境系统,由此开始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过程。人才对环境的依赖性使那些既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政治、科教环境,又具有良好的生活、工作、领导和人际关系条件的地域和组织,成为人才的首选。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使集聚地获得先行发展的优势,促进生产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真正实现人才集聚的规模效应。因此,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不仅需要自身的发奋努力,而且需要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和机制。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人能力与条件及其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绩效,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他的能力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这表明了造就人才的“良好环境”与“有利条件”的重要意义与现实紧迫性。因此,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二、创新型人才成长视域下的人文环境及影响

(一)人才成长视域下人文环境的内涵

人才环境是指与人才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人才的成长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制约的结果。人文环境是人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大英百科全书》把“人文学科”解释为“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学科。而所谓人文,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和价值,人文精神就是人的意识对主体自身的尊重、关怀和追求精神,求自由、求真、求善、求美,这些都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应有之义。人文环境建设的重心在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实际上就是打上文化烙印、渗透人文精神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可以将其理解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这类的文化变量包括人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它通过文化观念的价值和导向,以及精神力量的潜在压力,在健康和谐、公平宽松的精神环境中完成对人才的教育影响过程。人文环境是由于人类活动不断演变的社会大环境,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社会性的,而非自然形成的。因此,人文环境的关键元素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它主要反映环境的文化底蕴、人文观念以及公众的思想境界、精神品格和修养品位等内在因素。

(二)人文环境对创新型人才的影响

第6篇:人文环境范文

体育的本质是人文关怀。从体育深邃的内涵分析,体育是认识、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养生、预防以致治疗疾病、康复的知识和实践活动[1]。体育是应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展示。体育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关注人的健康,因而,体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2体育与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一致的

体育是人文精神的集中反映,体育是人类理想的和理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模式。体育的竞争拼搏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文精神的内在价值。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的本质区别就在它是对异化的克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回归,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标志和象征。

2.1体育反映了人类追求和平的共同理想

追求和平是体育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奥运精神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最高诠释,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当初倡导举行奥运会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体育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克服了语言,种族,地域,文化,肤色,血缘政治信仰,社会制度,意识形态,贫穷富裕等等的界限和差异,真正展示了人类大同的理想模式[2]。体育的竞赛和较量不是以毁灭对手为目的,而是以与对手共存为目的,以对手的实力检验我自己的实力,证明我的努力和付出是有价值的。尊重对手是体育文明的基本准则,是体育道德的核心原则。体育运动为人类找到了比战争更好地解决纠纷的方式,促进了人类最求和平的远愿望的最终实现。

2.2体育以公平为基本原则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体育倡导公平的竞争和有序的竞争,鼓励一切爱好者关注和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体育不仅仅追求结果的公平和公正,更有魅力的是机会公平。体育的公平来自体育竞技面前人人平等,要参与竞争必须遵守规则。体育规则可以启迪人类通过制定公平的准则约束人们生活。这从另一方面加速了人类社会的法制化进程,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有序。

2.3体育着眼于人类对未来社会的期待

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动力源自人类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有了期待才会有努力。体育倡导竞技,以自身的努力争取不可预知的未来,去争取有悬念的结果。在许多情况下,正是因为结果存在悬念,正是因为前景的不可预知,所以人们的努力奋斗拼搏争取谋划才显得更有意义和价值,成功和胜利才显得那样的珍贵,成功者和胜利者才值得人们的羡慕和尊重[2]。在体育活动和比赛竞赛中,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失败者和失利者永远有机会改变命运,每一次比赛竞赛的结束都是新的竞争的开始,每当分出了胜负,就等于又重新回到了新的起点。永不满足,充满期待是体育及其活动的无穷魅力之所在。

3发展高校体育,促进高校人文精神环境发展的几点思考

3.1加强体育与人文关系重要性的宣传

让体育回归人文精神,成为有人文内涵的体育,必须不断向体育注入新的人文内容,并在全社会广为准确宣传。让要体育工作者认识充分认识和尊重体育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类健康作为当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人文精神因素并在体育工作中让体育锻炼参加者掌握。应加强高校体育的目的宣传,高校体育应从引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着手,从身体、心理上升到精神以及终极关怀的境界。在人文精神指引下,我们的体育政策、管理体制应更加人性化。充满人文精神的体育服务,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身心发展的需要。

3.2高校体育的课改应当更加“人文化”

构建高校人文精神,在高校体育教育方面还应从专业体育教育改革抓起。应多开设体育交叉学科,特别是体育与人文科学、哲学等学科交叉,这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应增加理论课时,一门理论课的课时可以少一些,但要将该课程前沿的热点、难点、代表这一领域发展趋势及研究动态,最新研究成果讲透。常识性的知识,可由学生自学。体育专业教育的技术课,不应以追求成绩为主流,教学要结合学校体育、群体、训练、科研,上好技术课。江苏科技大学提出的“一操、一拳、一泳”的体育课改方式和其在体育课程教育中一直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应该是现代体育课改的方向。

第7篇:人文环境范文

近来,举国上下都在谈论“自主创新”,谈重视科学技术的研发,谈如何提高创新能力,谈如何培养人才和构筑人才高地,谈如何发挥各方优势组织力量联合攻关……。凡此种种无疑是十分可喜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每每听完了有关报告与讲话,看了有关报道与文章之后,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概括说硬件、硬实力讲得多,软件、软实力讲得少。

增强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环境。眼下,至少要重视三方面的人文环境建设:

其一,要营造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甚至是“标新立异”的氛围。长期以来我们的应试教育只有利于死记硬背的学子的培养,在这种环境下独立发挥、富有创意,善于分析的学生,难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新的创意很难得到鼓励,有可能还被看成是“另类”,甚至是“异端”。学习减负的呼声叫了多少年,背的书包却越来越重。应付作业都喘不过气来,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独立思考,去培养创新意识?这样的人文环境肯定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孕育和培养。

其二,对干部特别是对一个地方的行政主管的业绩、政绩的考核、评价不能过于偏重GDP增长速度,不能迎合其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的短视心态。

现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重建设轻管理、重速度轻质量、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全面进步、重引进技术设备轻研发创新,这个“四重四轻”和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正确的评估标准和体系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周期往往很长,并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回报往往是滞后的……。报载,薄如蝉翼的离子膜是制造燃料电池的核心材料,早就被列入“六五”、“七五”计划项目,寄托了四位化工部长的梦想,最近在我们讨论“十一五”规划时才大功告成。何等艰辛,何其漫长。一个创新研发项目,在一个主管的任期内不一定就能有成果,而客观上GDP增速要求的压力又十分巨大,更多的人选择把资金投向马上可以见效的项目上。投向自主研发、创新的资金为什么那么少得可怜的原因,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第8篇:人文环境范文

1.1研究对象

本文将湖南省14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的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以建筑业和服务性行业工作的农民工为主要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所需要的研究信息,分别对相关部门行政领导、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设计问卷——(体育人文环境对我省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影响的调查问卷)。湖南省包括14个地级行政区,每个地级行政区抽取四个县(东南西北方位各一个县),每个县发放50份调查问卷给当地的农民工。累计发放农民工问卷2800份,回收2710份,回收率为96.8%,其中有效问卷236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7.3%,符合统计学要求。对问卷的效度采用经验评价方法进行了检验。聘请了10位专家对问卷的内容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其中有7位专家认为问卷的内容和效度完全合理,3位专家认为基本合理。并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完善。因此,本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采用再查信度的检验方法,每个县分别抽取10人再次进行问卷调查,时间间隔为两个月,经比较,信度系数为0.93,表明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

1.2.2专家访谈法

就本研究涉及的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走访有关专家以及在各种职业农民工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我省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现状、农民工体育消费的体育人文环境以及农民工在体育消费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访谈,并请有关专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

1.2.3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大量关于体育人文环境对湖南省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影响方面的信息资料和文章,并进行比较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实证依据,为本文的设计和构思提供了参考。

1.2.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用Spss11.5版本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研究的需要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处理。1.2.5逻辑分析法通过文献资料的获得,在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经数理统计后对其进行逻辑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人文环境的内涵

社会体育人文环境,是指以关心人、尊重人、重视人、为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服务为宗旨,在社会体育的发展与管理中,加强对人民群众体育生活和体育文化教育工作的关怀,体现“以人为本”,宣传健康体育思想,传达体育人文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体育健康意识,构建科学健身、文明健身、快乐健身。[2]城市体育文化内涵给人一种历史感,传统的体育项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代化的体育项目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升华,使传统与现代和谐并存,有些特色体育项目能够展示对体育文化名人的尊敬,对体育文化传统的尊敬。[3]总结体育人文环境包括文化环境、科技环境、教育环境和信息环境。

2.2文化环境对我省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任何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体育消费必然受到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体育消费价值观是体育消费群体对体育整体化的评价或价值取向,是体育消费者心理结构的核心,它反映着农民工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心理的制约和影响。我省农民工的消费很注重性价比,说明我省农民工的消费价值观和民族的传统价值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调查还发现,我省18%的农民工愿意与家人共同参与体育活动,这说明我省农民工家庭体育的观念在逐步形成,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体育消费。

2.3科技环境对我省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有利条件。[4]

2.3.1科学理性的价值追求

大众开始崇尚体育的科学技术,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对高科技产品的兴趣。[3]调查表明,仅有18.6%的农民工认为每个家庭拥有一件以上的体育健身器材“没有必要也不愿承担”,但82.5%的农民工认为是“必要”的,其中38.7%的农民工“能承受”,43.8%的农民工“不能承受”。这说明农民工已具有一定的体育消费意识,但是能力有限。

2.3.2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

我省农民工在体育消费和体育运动时倾向于选择能显示自己身份、地位和象征自己成就的体育服务和体育项目。地理活动空间对体育消费结构的影响活动场所愈近、时间愈短,费用愈低,体育消费机会就愈多。体育场地与设施是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物质保障。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大多数农民工认为工作单位和居住地的体育场地与设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有36.5%的农民工认为有点缺乏,30.2%的农民工认为非常缺乏;仅有少数农民工认为工作单位和居住地的体育场地与设施十分充裕,占调查总人数的2.8%。

2.4教育环境对我省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不同学历文化层次与知识水平的群体,他们的体育消费观念和参与体育行为的动机是有差别的。[4]在项目的选择上,高学历的人由于经济收入和体育价值观念的影响,更容易接受高档次的体育娱乐项目,而文化水平比较低的群体,对于体育的消费没有过高的要求,无论哪种体育项目只要符合个人兴趣,符合个人经济收入,达到锻炼的目的即可。[5]调查结果显示,我省不同学历的农民工在体育消费的结构上有所不同,高学历的农民工用在体育康复治疗和购买体育器材的比例远高于低学历的农民工。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散步、慢跑和快走仍是他们共同的喜好。此外,文化程度和收入较高的农民工多选择球类活动和器械性力量练习,文化程度和收入较低的农民工则多选择器械性力量作为他们的活动内容。

2.5信息环境对我省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5]在现代生活条件下,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大大缩短了人们的社会距离,体育的特殊社会价值和它的迅速发展,使书刊、广播、电视等逐步普及的各种传播媒介中的体育信息量不断增长,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为传播,使人们不可能不去了解体育。信息环境对体育消费和行为产生更了一定的影响。[6]体育健身指导和宣传对农民工健身技术、技能的形成和健身知识的掌握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农民工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养成。调查中,大多数农民工认为从未有人指导,是调查总数的56.1%,有26.2%的农民工认为很少有人指导,仅有1.5%的农民工觉得总是有人指导。

3.结论

3.1目前我省大多数农民工在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已具有了较强的体育健身意识和一定的体育消费意识,但体育健身行为和体育消费能力仍然较差。

3.2我省农民工的体育消费问题还没未到足够的社会关注,而农民工对体育消费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3.3我省大多数农民工都很喜欢也愿意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但由于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地的体育场地设施相当缺乏,也缺乏相应的体育健身组织机构开展农民工群体的全民健身活动。

4.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以提高我省农民工对全民健身的认知水平,激发他们参与全民健身的动机。

第9篇:人文环境范文

关键词:环境德育;建设;班级;德育活动;写字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244-01

2007年6月,我校被批准为国家研究性课题《和谐德育》子课题《初中环境德育研究》的实验学校。本项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针对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人才观形成阶段,急需加强良好行为习惯、人格品质的培养和是非观念、法纪意识的教育,充分挖掘运用校园文化德育资源,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素养。

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制定了研究计划,要求有研讨课、案例、叙事、展板、论文等成果展示。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出成果,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品牌。

一、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学校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采取多渠道筹措,打造了后山放飞亭和教学楼前的绿香园,建设了钢制的“情系未来、放飞希望”雕塑。调整绿化布局、增添花卉品种,丰富校园的自然与人文教育品位。校园里,树木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一年四季,绿草成茵。院墙墙面上有宣传橱窗、文化长廊;教室外墙上有名人名言画像;教室里有名人格言警句、黑板报、班训,教育学生积极进取、不断拼搏、树立远大的理想。学校还建立了校园音响系统,原来上下课刺耳的电铃变为动听的音乐铃。课余时间,漫步校园,到处都充满了美妙的乐音。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物质设施的人文装饰、温馨提示,使校园充满了物与人对话的鲜活气息。鉴物增识,开化启迪着学生的心智;潜移默化,感染陶冶着每学生情操。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塑造班级特色

1、营造学习的班级氛围

(1)发动学生用自己制作手工画、美术作品来点缀教室;

(2)办好黑板报、学习园地、风采展示牌,学生好的作品在园地中展示,将每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在“风采展示牌”中展示。

(3)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

2、培育自立自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优良班风

以班级是我家、我爱我家、让爱伴我成长、我是班上的小主人等理念倡导和“我今天为班级增光了吗?”“我今天损害班级名誉了吗?”“我今天进步了吗?”“我自己的事情是自己做的吗?”“我今天的事情是今天做的吗?”等温馨提示,布置班级环境,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学生干部、值日生为骨干,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本班的事情自己管,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逐步形成主动自觉,天天向上的优良班风。

三、以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体验能力

我们重点开展了行为规范入格、健康安全、我爱祖国等主题教育活动。德育处开学定方案,分学段确定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同年级选择具体主题,制定方案集体备课,推荐一人主讲。如此形成教育循环,构建了各年级的教育体系。通过活动引领、细节渗透、真情告白、互动交流、有效延伸等策略,使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进行观察、聆听、感悟、体验,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判断、选择能力,明辨是非,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人格品质,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知恩感恩的情感。

四、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合力育人、和谐育人

1、开好家长会。每学期开学或中途召开家长会,讨论积极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与家长交流学生管理意见,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

2、通过中国移动手机信息平台开设家校通,班主任定期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即时传达学校有关通知。

五、挖掘传统德育资源,学习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1、加强写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1)利用汉字的发明演变、书法家的故事等素材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结合汉字内容领悟丰富的教育内涵。

(3)规范写字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4)欣赏书法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充分利用作业双向评定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