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管理知识点范文

社区管理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管理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管理知识点

第1篇:社区管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市级机关;机电设备;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V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139-01

由于我国市级机关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非常繁多,为了提高市级机关工作效率,市级机关在办公区域增设大量的办公设备。随着大量机电设备在市政机关的投入使用,其维修和管理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有利于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一、市级机关办公区域机电设备现状

我国市级机关单位有很多,其中包括市工商局、市民政局、市技术监督局、市税务局等。这些机关单位分别具有不同的职责,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量也非常大。因此,优化我国市级机关单位的各种机电设备,是迅速提高各机关单位工作效率的方法之一。用于市级机关办公的机电设备很多,不但包括市医院使用的各种医疗仪器,还包括市工商局、市技术监督局使用的各种专业电子仪器。不过普遍存在于办公区域的机电设备包括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空调、保险柜等,这些都是目前政府机关办公必备设施。针对市政机关办公区域存在的机电设备管理,主要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部分设备老化,系统没有进行升级和维修管理,工作速度和质量都没有办法体现,必然会面临淘汰。第二,相关工作人员没有管理意识。最常见的现象就是电源插头没拔,虽然是细节问题,但也会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就个体而言,浪费的电量很少,但积少成多,基于市级机关工作人员的的庞大基数,累积浪费的电量也是非常惊人的。

二、市级机关办公区域机电设备的管理措施

(一) 人员管理制度

机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应该高度重视人员管理制度的制定,并要求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使用注意事项和常规管理要求。首先,市级机关可以针对工作人员在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从而初步形成机电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其次,机关各部门工作人员对未使用的办公设备也应该进行常规管理。每天下班之前必须对办公区域内所有机电设备进行查看,杜绝电脑、复印机、传真机等没有关机的情况。同时,如果有此类情况的发生,应该在当天值班人员中找到责任人,严格按照机电设备人员管理制度进行罚款或体罚处理。责任人不管是机关管理者还是一般工作人员,都应该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惩罚,不能出现敷衍处理的现象。

(二)设备监督检查

市级机关各部门领导应该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和不定期抽查制度。这些制度的执行方式可以分为部门内部检查和部门间交互检查。首先,市级机关部门内部应该制定大范围的定期设备检修安排表,可以一个月进行一次,部门内部检修和部门交互检修更替进行。在检修任务完成后,必须上交设备检修汇报,把设备存在的易解决和难解决,甚至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设备检修者提供参考和帮助。其次,市级机关应该制定小范围的不定期检修设备抽查表,可以根据设备的老旧程度、损坏频率以及工作人员的使用需求对设备进行合理的排序检修。同时,检修完成后,检修人员也必须书写设备检修报告。最后,市级机关设备管理部门应该及时整理检修人员的检修报告,进行问题汇总及设备更换、添置等后续处理。

(三)设备保养

目前国家为市级机关配备的办公设备都具备较高的精密性,长期使用必然会出现各种故障。虽然少数的错误指令不会导致设备损坏,但还是会记录在设备记忆程序中,属于潜在危机。当错误指令累计达到一定程度时,设备系统程序就会发生混乱,导致设备无法进行正常工作,甚至会出现系统崩溃,设备完全瘫痪的现象。因此,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机体本身的零件保养还是设备内部系统的程序升级或错误指令清理。机电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其本身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零件工作面稍有磨损都会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甚至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在对设备机体进行保养时,替换的零件必须是采用优良材料制造的,不能使用假冒伪劣的替代品。另外,需要定期为设备进行处理,因为大多数设备不正常工作都是不良导致的。

(四)设备检修

依照长期使用机电设备的经验来看,机体本身故障比指令错误的严重程度更为明显。简单细微的机体故障都能引发机毁人亡的大事故,因此,机关单位应该对机体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在检修过程中,必须格外注重某些小故障,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禁止让设备进行故障作业,将小故障放大成为不可修复的大故障,致使设备直接报废,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针对设备检修,市政机关可以将其分为计划维修和预防维修两部分。计划维修是定时定点对设备进行整体检修,要求工作人员根据机械损坏和零件磨损规律对设备进行严格检修。预防维修是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对设备即将出现的情况进行修复或检修。另外,由于机电设备系统需要进行更新和升级,且更新和升级频率较高,时间间隔也较短。市级机关可以设立专门的设备检修部门,由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工程师组成,随时进行设备检修。

结束语

为了提高机电设备在市级机关办公领域的实际利用率,提升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减少市级机关机电设备资源浪费,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要求市级机关在管理制度,设备检修机制、设备保养和维修方面做出以上调整和改进,相信在未来的市政机关设备管理工作中,问题将会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第2篇:社区管理知识点范文

高血压病是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因之一,而高血压患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则是更加危险的危及危害生命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常规经常的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及其心率变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干预治疗,缓解或减少因快速心律失常、心率过快引发的高血压心血管危害事件具有实际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首先,对高血压病例进行诊断,即是通过公共卫生体检及医院门诊或普通病房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EH)确定为检查对象。EH诊断符合2004 年JNC 7 诊断标准,并排除心肌梗死、瓣膜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甲亢等疾病及其药物、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影响。

高血压:血压升至140/90mmHg以上。

快速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异位自主节律(非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预激综合征并发快速心律失常。

1.2 病例来源:采用单道12导联心电图机进检测,选择2009年至2013年4月区域内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并符合本文入选病例共723例,年龄49~83岁,其中:男387例、女336例;共检测到快速心律失常67例,占9.26%,其中发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3例占4.56%、心房颤动28例占3.87%、加速性异位自主节律4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1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心室扑动及心室颤动为频死前心电图改变,对本文常规检测无意义。

2 检测后的干预:

2.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在160~240次/分):多见于无器质心脏病者,亦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对高血压心脏病者由于可出现颅内压及眼压升高,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最好不选用,可先用普罗帕酮、维拉帕米、洋地黄类、胺碘酮、美托洛尔等。药物无效可行射频消融术。

2.2 加速性异位自主节律(非阵发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频率在70~140次/分、非阵发界性心动过速频率在70~130次/分、两者无需特别处理,仅需治疗原发病,如心率过快时最好控制在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为宜。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频率在60~120次/分,伴窦性竞争可见室性夺获与室性融合波。该心律无需特殊治疗,仅需治原发病,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进一步加重。

2.3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60%的房颤和房扑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是其中一种病因。其治疗目的是消除或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预防血栓栓塞和心力衰竭并发症,降低房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药物选择:选用维持窦节律的药物和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常选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氟卡尼。药物无效则行导管消融术。

2.4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梗,亦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治疗方式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药物选择:常选用的药物有利多卡因、普罗帕酮、胺碘酮、美西律、索他洛尔、硫酸镁及β受体阻滞剂和维拉帕米等。但根据CAST研究结果公布后认为,Ⅰ类抗心律失常增加了心律失常的相关死亡和总体死亡率,推荐使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为首先选[1]。

2.5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预激综合征本身无需特殊治疗,但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需作治疗。当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时在无同步直流电复律设备时可选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禁忌维拉帕米、毛花甙丙及β受体阻滞剂。当治疗不理想时行射频消融术。

3 心率控制:

在冠心病心率研究中,把患者静息心率与心率增快对比列为引起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了研究,心率越快,引起的心血管事件越增加[2]。而在高血压并发快速心律失常事件中,抗心律失常及心率控制是不可忽视的。快速的心率加速了血液对血管壁的损伤,并加速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的“心血管综合征”,常累及靶器官心、脑、肾的损害,并产生临床症状,在给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降压的同时,以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捕捉快速心律常的改变,使得检测阵发性房速、房扑、房颤等快速房性心律失常较为方便。

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正常血压者1.42倍[3],如长期血压升高未得到控制,左心室负荷加重,至高压心脏病形成,左室肥厚肥厚,便成为引发房颤的重要始动因素。及时对高血压伴发快速房性心律失常(RAA)进行早期干预,减少RAA并发症提供依据,具有实际意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出高血压是我国人群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血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而对高血压快速心律失常及过快的心率进行干预,及早对所发生的快速心律失常进治疗,则是对高血压控的一项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林果为主编.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实用内科学》编委会. 《实用内科学》第1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409-1418.

第3篇:社区管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知晓率

目前我国现患高血压至少2亿[1],血脂水平异常已达1.6亿人口[2],另外,我国成人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也高达9.7%和15.5%[3]。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则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因此,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如何对其进行预防、量身定制适合的预防政策和措施是目前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居民健康素养普遍偏低[4]。公众健康素养能力的低下导致一系列的公共卫生问题,包括预防保健服务的低利用率、自身健康状况知晓率低、疾病自我管理知识贫乏、高住院率、高医疗费用与高卫生支出等。为了了解辖区居民部分慢性病知识知晓率,我们调查了苏州市沧浪区居民的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将来进行有效的干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以苏州市沧浪区2个街道居住≥6个月,年龄在18~69岁的居民为研究对象,依据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方法抽样800人。调查时间为2009年3~6月。

1.2 调查方法 统一采用“苏州市危险因素行为调查卷”,内容分为基本知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多个方面。由健康教育专业调查员和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入户进行面对面调查。知识点以多选题方式考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回答正确大于60%,判定为具备该方面的防治知识。

1.3 质量控制 调查前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法和指标解释。调查完成后,调查员检查问卷有无漏项、书写错误、逻辑错误等。另外,质控人员对问卷进行复检和核查,对质量检查结果做好记录。

1.4 统计方法 以双机录入的形式利用Epidata3.02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核查校对,确保数据无错误后,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χ2 检验比较率的差异。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本次发放空白问卷800份,全部回收并有效。其中男性391例(48.9%),女性409例(51.1%)。年龄最大69周岁,最小18周岁,平均46.7岁。文化程度中,高中/职高/中专为275人(34.38%),大专/本科水平为252人(31.50%),初中及以下269人(24.2%),另有4人文化程度不详。

2.2 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在800名调查对象中,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74.4%,90.3%和80.6%,高血脂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2.3 不同特征居民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我们分别按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进行分群或分组分析了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区别(表1)。结果显示,三类疾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在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按不同特征分组后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也没有显著差异。在高血压防治知识方面,年龄31~50岁的人群的知晓率显著高于50岁的人群,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知晓率则低于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在高血脂防治知识方面,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人群的知晓率显著低于初中及以下和大专及以上人群。

3 讨论 

本次共调查了800名苏州市沧浪区成年居民有关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发现本区居民掌握较高的慢性病防治知识,这和国内的相关调查结果相似[5,6]。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不断完善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使居民的防病保健意识得到大幅度提升。

以前的调查认为年龄大、文化层次高的人群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高[6,7],本次调查则没有发现该规律。中年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最高,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最低,高中及中专学历人群的高血脂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偏低。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与苏州地区经济发达,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比较到位,普通人群也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到相关健康知识,因此调查对象自身的学历(文化知识)和年龄(生活经验)优势就难以体现。

尽管苏州市沧浪区成年居民掌握了较高的防病知识,但仍有10%~30%的居民知晓率不合格。本次调查以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判断居民是否具有相关知识,因此和所选择的问题有密切关系,不排除居民对本次调查中没有提及的相关知识不知晓的可能。另外,即使知识知晓,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执行也是一个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特别针对重点人群及重点疾病,制定科学性高、操作性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利用居民普遍能够接受的渠道,例如手机短信、广播电视报纸等方式宣传健康知识。同时,以健康项目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宣传网络,加大经费投入,倡导多部门共同参与,开发新型健康教育阵地。

参 考 文 献 

[1] 王文.我国高血压流行趋势与防治状况.中国循环杂志,2011,26(6):407-409.

[2] 任洁,赵冬.中国人群血脂水平的流行病学现状.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9(1):8-11.

[3] 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01.

[4] 李新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的界定和宣传推广简介.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85-388.

[5] 方静芬.社区老年人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分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6):658-659.

第4篇:社区管理知识点范文

A Research on How to Teach Non-sociology Majors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A Case Study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General Education at F University

YANG Zhanyi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promotion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within Chinese colleges,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is offered to many college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related to sociology. While the value and benefit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ology courses are noticeable,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herefore, the delivery of such courses is in need of reform through three aspects: 1.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ontents need to be more inclusive for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sociology related.  2.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involve more interaction. 3. Assessment methods need to be more practical.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non-sociology majors;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educational reform

“通识教育”是一种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识教育渐渐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中。新世纪以来,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及社会对综合性复合人才的需求剧增,国内一些高校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并逐步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一些人文、艺术、社会学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许多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

社会学是一门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的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的一个特点是它研究别的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问题”,①它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都有交叉之处。因此,近年来,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不少高校在一些非社会学专业设置了社会学概论课程。

1 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引起对社会民生的关注。通过学习社会学概论,能引起大学生对社会民生的关注。社会学是一门始终关注社会运行、社会现象、社会人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社会学的学习,学生能更系统地了解我们的社会,分析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从而激发大学生探索社会的热情,培养公民责任意识。(2)形成社会调研思维与技能。无论是经济、管理、教育、文化等领域,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社会调研思维,掌握基本的调研技能。这样才可以深入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与特点,才可以进一步地指引我们的行为与决策。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社会调研。通过对社会调研方法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调研思维,掌握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的开展方式、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从而触类旁通指引各学科的学习与研究。(3)开辟本专业学科创新的新路径。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社会学对宏观的社会运行、社会结构以及对微观的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等的研究方向,都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新的视角、新的素材、新的方法。当与本专业学科交叉结合时,就能为本学科的研究创新开辟新的路径。

2 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全面专业。以F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社会学概论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共40课时,选用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教材。从课时上来说,似乎相对充足,但相对教材十六个专题的内容,课时就十分紧张。虽说教材本身已经考虑到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情况,但这十六个专题仍然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学的基本知识,语言使用仍然相对专业,趣味性与实用性相对欠缺,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存在着知识理解与掌握的难度。

(2)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当前,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一般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单一乏味。部分社会学教师,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对其他专业、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把握不准,没有找到讲授此门课程的方法与技巧,简单套用社会学专业的教学方式。本来非社会学专业学生对非专业课的热情已经相对较低,加上社会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也艰涩难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让课堂气氛更显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难以提振。

(3)考核方式重知识轻应用。在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考核方式上,较多采用课程论文和试卷考试的形式。课程论文的考核形式着重于“学术研究”;试卷考试的考核形式着重于“知识掌握”。两者都有可取之处。但对于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只需要对社会学知识有基本的掌握,对社会学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即可。如果为了通过考试,花过多的时间在知识点的背诵上,或者为了通过论文考核,囫囵吞枣抄袭文章,那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考核目的。

3 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的“通”,包含融会贯通的意思。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社会学概论,应当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上体现融合性、互动性、实践性。

3.1 教学内容体现融合性

(1)融汇原专业知识。在依据原教材的知识框架展开的基础上,应当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性格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编。首先是选取重点章节重点讲授,不求全,不求深入。第二是结合专业知识与社会学知识进行讲授。例如,给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授课时,可用商务沟通、商界合作与竞争等的例子来阐释“社会互动”的相关理论;可用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知识来帮助理解“社会组织”的相关概念。这样能引起经管专业学生的兴趣,并快速地借助经济管理知识进行学习。(2)融合新近案例。在讲授中应更多地使用贴近现实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生活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时代的90后大学生,每天都在获取最新的社会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新近发生的关注点高的社会事件作为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使用社会学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再者,可以用同学们身边发生的常见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不仅亲切易懂,还能让学生学习使用社会学理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

3.2 教学过程增强互动性

针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不足,对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课堂教学过程应更丰富活泼,增强互动。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表演法。运用情境表演法,能让学生在角色模拟中,对社会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讲到“社会角色”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演绎熟悉的生活场景,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责任以及他人对自己扮演角色的期望,从而明白角色协调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2)讨论分析法。运用讨论分析法,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观点或案例。例如,在讲授“初级群体”的正负功能时,可让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能在观点碰撞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视频教学法。运用视频教学法,能更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一些新闻专题、纪录片、采访等的视频素材,由于其选题合适、制作精良、人物事件真实呈现,能达到口头讲授所不能比拟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时,让学生看一部跨越48年的真人纪录片《人生七年》,比生硬的数据和理论更具说服力,也更有趣味性。

(4)实地观摩法。运用实地观摩法,能让学生在实地观察、实际参与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例如,在讲授“社会工作”内容后,可让社会工作者带领学生观摩或参与一次社会服务或社区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能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的内容、社会服务的现状、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等。

3.3 考核方式注重实践性

在考核方式上,应当以社会调研实践为主要形式。这是因为,着重于“学术研究”的课程论文考核形式,过专过深;着重于“知识掌握”的试卷考试形式,容易考完就忘,而社会调研实践是最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的最佳方式。并且,社会调研技能的锻炼同样适用于各专业的学习与研究。

一方面,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学生需要运用包括调查问卷设计、数据分析工具使用、社会学理论分析以及社会调研报告撰写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对某一社会问题的调查和关注,能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当今社会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在研究对策的过程中,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获得思想与知识的共同提升。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调查问卷、调研报告的查阅,更能客观、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同时,也能把握每一届学生的关注点与兴趣点,为非专业学生社会学概论的教学工作的改革提供参考。

第5篇:社区管理知识点范文

多明尼克大学布伦南商学院(BrennanSchoolofBusiness,DominiqueUniversity)和图书情报学院(SchoolofLibraryandInformation,Do-miniqueUniversity)都有开设知识管理的相关课程,两个学院还联合设立了工商管理图书情报双学位硕士[4],其目的是为大型图书馆和信息中心培养管理者。双学位硕士课程里包含有知识管理,旨在传授盈利和非盈利性组织的知识管理理论和知识基础,讨论知识资产对组织的价值,研究知识获取、评估、评价、管理、组织和传播的分析工具和技术,本课程还要求分析一个商业案例,并且要求学生进行知识管理项目设计和实施的演讲,以获得实践和经验。另外,多明尼克大学还开设有一个知识管理证书的认证课程[5]又称学士后课程(postbaccalaureate)。目的是为给有意从事知识管理者一个知识管理的教育背景,故拥有任何专业学士学位证书者都可以申请该认证课程。其课程体系包括:信息政策、组织分析、知识管理、竞争情报工具和技术。

2马里兰大学

马里兰大学罗伯特.史密斯商学院(RobertSmithSchoolofBusiness,UniversityofMar-yland)的工商管理专业开设有知识管理和全球商务与知识管理研究选修系列课程[6]。马里兰大学信息研究学院是ischools的成员之一,也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7]。这门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知识管理的理论、实践和工具技术,帮助学生在盈利或非盈利性组织的信息部门中工作。为了能管理组织的智力资本,学生还需学习如何决定组织的基础架构,具体学习内容包括: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知识资本和相关术语;知识管理的历史、概念和成功的知识管理系统;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管理分析能力,且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课程。

3澳新及港台地区高校知识管理教育现状与分析

3.1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高校知识管理教育现状

所调查的3所澳大利亚大学都开设有知识管理的课程。其中莫纳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知识管理专业设有知识管理的选修课程,信息和知识管理硕士文凭项目开设了全面的知识管理课程。南威尔士大学的法学院开设了法律服务中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与管理学院开设了知识系统与技术。悉尼科技大学信息学院设有信息与知识管理的硕士学位课程。而2所新加坡高校都开设有知识管理的课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还开设有知识管理硕士专业。具体见表4所示。(1)莫纳什大学。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信息和知识管理硕士学位(GraduateDiploma)[8]招收一年全日制或两年在职学生,且只招收已经拥有信息和知识管理对应专业的初级资格证书的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概念和知识管理理论,并更深一步学习信息和知识管理领域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例如图书管理,档案管理,档案科学,信息架构,知识管理)。课程目标包括:掌握信息和知识管理以及信息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认识和理解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信息技术领域的持续变革,借助专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对于信息和知识管理的深层理解,提供符合澳大利亚图书馆和信息协会(ALIA)和澳大利亚档案管理协会(ASA)需求的信息和知识管理知识和技术。(2)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SchoolofComputerScience,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在硕士阶段开设有知识管理专业[9]。通过研究分析知识管理的文献和课程可以发现管理、技术和信息是知识管理的三个基础学科,而知识管理的专业学习中这三个核心主题领域的覆盖率存在着普遍差异。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有着超过其他知识管理专业的独特优势,因为通信与信息学院还有两个与信息研究相关的硕士专业:信息研究和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支持知识管理的技术与信息需求。该专业把这三个基础学科(管理、技术和信息)并重,并把它们看作知识管理的三大支柱学科。学生可以选择通过课程和论文或者只通过课程来完成学业。选择课程和论文模式的学生要修习3门核心课程,6门选修课程并提交论文;选择只修习课程的学生要修习3门核心课程,8门选修课程。

3.2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高校知识管理教育现状

中国台湾地区在被调查的6所大学中有4所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成功大学在本科和硕士阶段都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其中工学院为工程科学系在职硕士班开设有知识管理的课程,管理学院在本科的企业管理、资讯管理和国际工商管理专业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并为管理学院博士开设有一门知识管理开放课程,为知识管理教育提供了新途径。台湾大学管理学院为资讯管理系和商学研究所的硕士和博士开设有知识管理相关课程,该校的图书信息学系开设有知识管理学程,系统教授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台湾义守大学的管理学院也在本、硕、博三个阶段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另外电机资讯学院资讯管理与医学院的医学管理专业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台湾政治大学管理学院在硕士和博士阶段为咨询科学系的学生开设有知识管理相关课程。中国香港地区有2所高校开设有知识管理相关课程。其中香港城市大学的信息系统学院为商务资讯系的硕士生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同时还设立有电子商务及知识管理硕士学位,该硕士学位针对有本科学历证书且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商务人士开设旨在培养有电子商务和知识管理知识的管理者、专业人士和企业家。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在硕士阶段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并设立相应的知识管理硕士学位。具体见表5所示。(1)台湾大学。台湾大学的管理学院和图书信息学系都在研究生阶段开设有知识管理的课程。其中管理学院的资讯管理专业开设有知识管理,商学研究所开设有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课程,图书信息学系开设有知识管理学程。资讯管理专业的知识管理[10]旨在给学生一个关于知识管理及实践的综合视角,包括概念、理论和知识管理的技术,开发知识管理方案的流程和策略,知识管理相关的组织,管理和行为学知识。并要求学生参与一个知识管理相关的小组项目,以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环节。图书资讯学系开设的知识管理学程源自于英国,是学校为了帮助特定群体的学生达到特定学习主题所规划的学习经验总和,并且透过规划必修、选修科目及修课流程来达到学程教学目标[11]。(2)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在知识管理教学、研究和推动其应用方面设置灵活,开设有香港及全国唯一的知识管理硕士学位[12]。其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拥有均衡的知识管理领域知识,使其对知识管理的工具、方法和设计与实现有深入了解,并熟悉知识管理领域的最新热门话题。该学科毕业生在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可以做首席知识官、首席学习官、创新经理、知识管理员和各种顾问等,或在组织和公司从事知识审计和实施知识管理项目。为了给学生最大的便利,该专业采用两种模式,学生选择其一修完30学分即可顺利得到学位。模式一要求学员修完10门课程,包含5门知识管理必修课,至少三门专业核心课程,和至少两门选修课;模式二要求学员完成7门课程,包括5门必修课,至少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和一门选修课程,另外还要完成学位论文。

4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知识管理教育现状与分析

在对于中国大陆高校的调查后发现,很多高校课程信息化建设还不够全面或不够公开,甚至是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调查不够准确详细,只有少部分学校在其网站对本校的部分精品课程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课程大纲。在通过电话或邮件等方式联系后,综合得到中国大陆开设过知识管理课程的情况如表6所示。(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知识管理课程全部开设在研究生阶段[1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授课、课题研究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普通在校研究生和MBA学生开设知识管理课程。课程从知识管理与职业生涯设计、资源层面的知识管理、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战略设计这四个角度设计课程内容,其知识点主要包括:认知模式和自我知识构成诊断、知识社区与团队写作、知识创新与组织文化、知识和能力的价值链分析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博士和硕士)开设有知识与创新管理课程。采取课程讲授、案例教学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知识与创新管理的概念、理论研究和实践三个维度,阐释知识和创新管理的系统研究成果,并以知识与创新管理的前沿问题为核心,引导同学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知识与创新管理的真谛。课程以三个案例和一个测试为核心,重点讲述知识管理的战略选择和创新的机制与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创新类型与竞争优势;创新思维与创新环境;创新体系与创新架构;创新过程管理:从创意到财富;创新范围:从产品创新到商业模式创新;知识管理战略:从模仿到超越;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信息技术驱动的管理创新;组织学习与创新;知识与创新团队的管理。(2)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作为国内图书情报教育的先驱者,提供从本科到博士多层次、全方位的知识管理教育[14]。表7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知识管理课程概览。对于本科生阶段的知识管理教育,学院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档案学专业学生开设了“知识管理”选修课,由不同教师任教,教材选用邱均平教授所著《知识管理学概论》[17],参考张润彤、柯平、董金祥等所著教材[18-2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知识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应用工具,学会运用理论方法与工具来分析和解决知识管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应有的基础。创造性地从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个视角全方位地构建了知识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在硕士阶段,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有知识管理与商务智能研究方向,情报学开设有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研究方向,档案学开设有知识管理与数字档案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了知识管理与知识科学研究方向。博士阶段设立有知识管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以及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研究方向,研究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知识管理流程和实施步骤、公司再造、业务流程重组等,并开设多门知识管理相关学位课程如知识管理与数据挖掘、知识管理与科学研究。

5国内外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对我国大陆的启示

我国于2009年和2010年相继颁布了六项知识组织相关国家标准[15],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知识管理的高度重视,知识管理教育和研究的蓬勃发展也是可以预见的。然而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大陆地区知识管理教育虽取得丰硕成果但仍有很多不足,对比国外及港台地区知识管理教育,给我国大陆知识管理教育的启示如下:

(1)尽快制定完善的知识管理学科体系,及早设置知识管理专业。国外和港台地区的多所高校在硕士研究生层次已经设立了独立的知识管理专业;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管理学院设立了知识与信息系统管理专业;台湾大学也开设了知识管理学程等等,这些知识管理专业拥有更大的自,能更好的根据自身需要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达到知识管理的教学目标。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知识管理教育通常是依附于其他专业下,作为一个研究方向或仅是一门课程,不存在独立的知识管理专业,这是制约我国大陆地区知识管理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构建一个具有一般指导意义、完整、全面、系统的知识管理学理论体系,对促进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管理实践活动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科意义和价值[21]。

(2)完善知识管理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层次,丰富知识管理的教育形式。国外和港台知识管理的高等教育覆盖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而且知识管理教育形式丰富,形成了以正规教育为基础,远程教育、证书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辅的多元化的知识管理教育。完备的高等教育培养层次使国外及港台地区的知识管理教育形成了合理的格局,多元化的知识管理教育弥补了正规教育的不足[22],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知识管理教育,使得知识管理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了知识管理学科的活力,促进了知识管理的良性发展。我国大陆地区的知识管理教育大部分集中在硕士层次,在承担培养大批次优质人才的本科阶段只有极少机构开设了知识管理课程。且教学形式上大都局限于传统正规教育模式,只有清华大学的总裁培训班开设了知识管理的培训课程。但这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于知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利于为硕士和博士层次的知识管理教育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也不利于知识管理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应该完善知识管理教育在我国大陆高等教育中的培养层次。

(3)依托相关学科,发展知识管理教育。国外及港台地区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分布在信息科学、管理类、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科学等多个学科,很多高校在不同的学院,不同专业下同时开设了多门知识管理课程,如台湾大学在图书信息学系开设了知识管理学程,又在管理学院开设了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与创新服务课程,这些课程与所在学科相联系,使得知识管理课程的内容丰富,满足了社会对不同方向知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是这些学科自身发展和融合的需要[23]。我国大陆地区知识管理还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专业,知识管理高等教育现阶段也处于依附其他学科的教育形式,但仅出现在管理学院和图书情报学院,鲜有其他学院开设知识管理的相关课程。而这些学院中的知识管理课程数量少,基础薄弱,往往只能传授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我国要发展知识管理教育首先要在相关学科中根据本学科与知识管理的联系广泛开设知识管理相关课程,与其他学科融合,形成一个知识管理的就业方向,扩大知识管理的影响力,夯实知识管理的专业化基础。

第6篇:社区管理知识点范文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所有东西都是由教参搬到教案上,再由教案搬到课堂;教材上没有讲的不敢讲,书本上没有说的不敢说,课堂的生机和活力是不会真正表现出来的。新材料是指别人不曾使用或较少使用过的材料。笔者认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另外,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对新材料进行必要的加工,更好的对新材料正确、灵活、创造性的运用。

所谓新问题,就是要谈新出现的问题,谈热点问题,谈有争议的问题,谈没有定论的问题,谈别人认识不清的问题。很多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而教材又是十几年不变,脱离实际,陈旧空洞,所以不吸引人,学生不愿意听。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应该善于抓新问题,触角敏感,思维走在学生的前面,即使讲的是旧理论,也有个结合新世纪的问题,即用生动具体的新材料检验旧理论,用旧理论来指导新实践。

二、选新角度,讲新观点

能用新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固然很好,但有时没有恰当的新材料,那么换一种角度来认识旧材料,即从旧材料中开掘出新意,同样值得肯定。讲新观点就是要讲又创见性的观点,讲别人没有讲过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演讲家李燕杰的报告很受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又很多观点比较新颖,看问题角度独特。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独特的见解讲给学生。

三、用新方法,设新环节

讲课没有固定的方法,完全可以因所讲内容的不同和听众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讲法。“教无定法”关键的问题是要形成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正确了,才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所创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就是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

今天的学生的学习思维理念已经不满足于过去的被动式“学会”的学习结果。必须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动的思维观念,以教者的思维唤起学者的思维;以教者的情感唤起学者的情感;以教者的兴趣唤起学者的兴趣;以教者的所知唤起学者的未知。在平等互动的思维理念中,以情导,以理梳,入情入理,情理结合,双向沟通,互相讨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思维畅达。

1.个案分析。个案分析是对现实工作中发生过的某个典型的事例进行分析和解答,它始终贯穿的主题是“你将怎么做?”和“为什么?”而且你的答案必须是切实的和最好的。个案分析的教学方式实质上就是通过有效的小组讨论来引导大家的思路,逐步分析问题的一种技术。其特点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学习者不仅可以熟练掌握、使用已学过的概念、观点,而且可以发展自己的技巧,乃至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概念、新的思路。同时个案教学比看教科书更加生动、真实。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非正式的表演,它通过学员亲自参与解决各种与人们有关的问题,扮演各种实际工作中的角色,通过别人的眼睛去看问题,去体验别人的事情,或者去体验别人在特定的环境里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和行为。角色扮演活动程序一定要首先是扮演者,其次是观察者,最后是教员。学员在扮演角色时要能把自己融入进去,观察者在观察时要能集中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并使自己沉浸在具体事例中,以便判断学员扮演角色的真实性。最后,教员通过列举一些更加具体、细致表演的行为,总结出整个学习的要点。

例如,我在讲解营销学和管理学中都有的知识点“沟通”的时候,让几位学生分别扮演董事长、总经理及员工,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加深了沟通的原理及注意事项,设身处地的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3.管理游戏。把管理游戏作为一种培训方式是美国管理协会1957年首次使用的。游戏围绕着对技能的学习和使用而展开,它帮助参与者思考、反应、操作,更重要的是会有很多启迪,通过一个完整的游戏过程,让他们在非正式的、非紧迫的情景下学会一个技巧。

例如,我在讲解营销四要素4P中的place时,组织学生模拟了一个久负盛名的啤酒游戏,让学生扮演生产商、中间商、零售商甚至顾客,从游戏中切实感受到了渠道中各个成员的关系。

4.自我测试或评估。课程内容结束后,可在课尾或课下,由学生进行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自我测试或评估。自我评估(心理测试)是针对所学内容列出几条选择项,供学生自我评估检测;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5.拓展实践空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一件事,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对于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了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因此学习场所不应当只局限于教室,应让学生走出去,把学习场所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如家庭、学校、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

在我的每学期授课中,尽量每学科都抽出至少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走出教室,到生活中寻求研究对象,研究其特征。如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上,我让学生在校园里选取调查对象来完成自己设计的大学生消费能力调查问卷;在营销策划的课堂上,我让他们去超市实地发现和研究定价策略。课堂只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环境,只有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的真实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

四、借新工具,建新媒体

从教学手段来看,教师必须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师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要有时间观、价值观、质量观。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每一个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发展。

当前信息科学、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学习提供越来越充分的保证。学生应该充分利用信息科学、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理解教材内容,认知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查阅大量资料,扩大知识面,了解新技术。

1.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重点案例采取录像播放方式,以增强感染力,并制作有利于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助学课件,最终建立系统性、立体化的多媒体课件体系。

2.网络冲浪。现代教学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对管理专业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特殊的接触实际的窗口。根据教学进度需要,引导学生登陆有关网站,了解现实企业状况,搜集最新信息,学习最新管理知识,思考与分析现实管理问题。

以上列举的只是众多可选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中的几种,不管哪种形式,都便于学生从切身体验中实现情感参与,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也便于教师深入学生之中去实现师生双向互动,师生面对面交流,相互激荡,以唤起教与学的热情。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双向互动是针对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方式而言,并不是主张摒弃讲授这一教学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讲,讲授还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管理游戏的基础。但是仅有讲授这单一方式是无论如何不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学理念呼唤着随堂实验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而一个新的教学模式都有一个从不成熟而走成熟的过程,只有更深更多地思考,更精更细地去做,教学水平才能达到更高更强。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从传统的单项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尝试多种创新,并敢于在教学中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带路人,而应融入其中,做一粒铺路石,以自己的知识和道德修养,为学生拓展一条走向未来的发展之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思想,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创造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蔚.《西方成人培训双向互动式教学方法及启示》.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7(3).

[2]冯克诚,田晓娜.《最新教学模式全书》.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

[3]覃翠生.《论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桂海论丛》,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