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范文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第1篇: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范文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人文教育;融合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正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中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物理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笔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然后分析了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在中学物理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和原则。

1 人文教育

1.1人文教育的内涵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所谓人文教育指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感受人文精神,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人文教育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通过人文教育可以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2人文教育的特点

人文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在人文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开展切身的体验活动。总的说来,人文教育具有下述特点:第一,人文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内心的体会;第二,人们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第三,人文教育对场所没有固定的要求,对时间也没有特殊的要求;第四,人文教育可以有效的和其他学科融合在一起,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 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十分强调向学生们传达理论物理知识,强调学生要通过物理逻辑来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物理知识的精神实质没有得到体现。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将人文因素融入其中,这样学生就可以逐渐感受到物理知识的精神实质。此外,在人文教育的引导之下,学生会进一步提升物理学习质量。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的引导之下,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会得到提升,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 中学物理教学融入人文教育的原则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认为教育时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

3.1注重以人为本

现代教育十分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时必须注重以人为本,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

3.2注重突出过程

人文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教学过程,关注长期的成效,不能关注短期效果。重视过程的具体含义就是保证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人文教育,受到了人文教育的影响。

3.3注重度的把握

在将人文教育融入物理教学时,教师应该把握好物理教学和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不能使得人文教育撼动物理教学的主体地位。人文教育的开展主要是为了辅助物理教学,是为了使得中学物理教学得到更好的开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 中学物理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思考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好引导,将人文教育逐渐渗透到物理教学的课堂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4.1在理论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

中学物理学科中存在很多的理论知识,学生要想了解物理学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可以向其中融入一些人文因素。具体来讲,当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和平抛运动相关的知识时,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平抛运动和重力和加速度等知识点联系到一起,从而形成一种连贯的学习模式,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当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和平胡克定律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胡克定律的原理上升到生活的层面,胡克定律告诉我们在遇到压力时要学会适应,并巧妙的将其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4.2在物理学史的物理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众多物理学家的卓越贡献,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时可以适当的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物理定律的发现是物理学家们无数次实验的结果,这其中饱含物理学家坚忍不拔的精神。学生们可以在物理史中得到很多的启发,包括对科学研究的正确认识,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等等。

4.3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做实验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融入一些人文教育因素。首先,在正式开始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其次,教师为学生提出一些实验命题,每一组的同学都需要围绕命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的方式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再次,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

5 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学生开展人文教育是顺应时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以中学物理教学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其中融合人文教育,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简介:王孜伟 ,男 ,1994-05 ,江苏 ,哈尔滨师范大学 150025 ,

参考文献

[1] 盖顺,李正良.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107-109.

[2] 王金德.人文教育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作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9:202.

[3] 李克清.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1:62-63.

[4] 吕致远.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大学物理,2011,08:55-58.

[5] 范云霞.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探析[J].成才之路,2011,18:18.

第2篇: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前沿知识渗透

一、中学物理教学渗透现代物理知识的必要性

1、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是中学物理教学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生产突飞猛进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加竞争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而经济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主要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主要是教育的竞争。而中学物理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要投入这场竞争中。

物理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科学,又是青少年接受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起着突击的作用。因而,它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及科技发展的程度。所以,中学物理教学不能裹足不前,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在中学物理教学,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教育,是适应科技竞争的需要,时代的需要。

2、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而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学校,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同样中学物理素质教育也应以课堂教学为主。物理素质教育,包括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思维、物理能力以及物理兴趣的培养等等。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适时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物理兴趣,提高学生物理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过去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物理知识的传播,把陈旧的、过时的一部分知识当成宝贝,向学生一味的灌输,而很少过问物理学的发展现状,很少考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的培养,忽略了社会和科技发展对学生素质的更高要求,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这种旧观念必须转变。要看到,当今社会知识和科技飞速发展,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占有程度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特别是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要,给中学物理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创新教育,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除了讲授原有教材基本内容外,还应充分运用一切素材,适时地渗透现代物理知识教育,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不断探求真理的习惯和能力。

二、中学物理教学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原则

1、以培养兴趣为主的原则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唤起学生探索物理规律的激情。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前沿知识的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为主,避免枯燥无味的灌输。这就要求对所选素材进行加工提炼,使之简明、生动,并采用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

2、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原则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渗透,目的不在增加学生的知识,加重课业负担,而是通过现代物理知识的渗透,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方向和整体结构,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前沿知识要适时、适量,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原则

渗透现代物理知识,应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深入浅出,以简代繁,不可脱离学生心理实际,作过深、过难、过高的要求。一方面,应从内容上进行筛选、简化,形成学生易于接受的科普性知识,便于学生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应从形式上、教法上、具体操作手段上进行探索和研究,采取尽量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方法,循序渐进的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知识,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介绍物理学的新进展,新成果,又介绍这一成果将给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带来什么作用,产生什么影响,有多大应用价值。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5、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原则

在渗透现代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应紧密配合现代教材的编排内容进行,寻找最佳切入点,把握最恰当的时机,选择最合适的内容,方可收到好的效果。如:初中物理九年义务教材第二册,讲导体的电阻及其相关因素这一内容时,便可引入"超导"的有关知识,介绍超导现象的发现过程,超导材料的选择,高温超导研究的现状,未来超导材料的应用前景、技术革新及其带来的社会效益等等,这样,学生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甚至跃跃欲试。"超导"这一前沿知识与课程内容的恰当结合,不仅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也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兴趣,发展了思维能力和物理素质。

三、中学物理教学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方法

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不仅要求内容上使学生容易接受,在教学方法上更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过去那种灌入式教学方法显然不行,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也不尽合适,那么,如何渗透现代物理知识呢?

1、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

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CAI)是现代教学技术中最先进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声像并茂的特点,利用它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提高现代物理知识的渗透效果。

比如,现代分形理论是认识自然界真实面目的一个有力工具,对它的渗透,如果只讲抽象的概念,就学生的认知水平,难以理解和接受。如果利用电脑演示给学生,那奇妙的图象、美丽的色彩,那无尽的分形、无穷的变幻,必将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惊喜,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学生探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2、录相手段的应用

录相教学是电化教学的一种常用手段,它同样具有声像并茂的特点,且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利用录相手段进行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渗透,是一种难得的好方法。问题是录相资料从何而来,靠自己制作显然有很大局限和困难,不防从教育电视节目中或从专题性科普知识节目中进行裁录,在教学中,适时地通过录相课的形式,放给学生观看,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黑洞之迷"、"宇宙大爆炸理论"等节目,都是很好的录相教材,如果能利用网络资料,当然更好。

3、通过活动课程,渗透现代物理知识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适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渗透现代物理知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览;开展常规性的科技教育活动;聘请科学家作科普讲座、报告等,另外,也可通过读书竞赛、办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现代物理知识的渗透,使他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问题和建议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既有它的必要性,又有它的可行性,也可以说是势在必行,但问题是:一没现成教材,二没现成模式,三没有相匹配的课程切入点,这就要求教师勇于探索,勇于实践,边教学边研究,自己动手找材料,编教材,制课件,使现代物理前沿知识能更快、更好地渗透到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以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推进物理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

2000年6月

参考文献:

第3篇: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范文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这不但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众多中学物理教学老师的诉求。但是在我国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或者说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各个学科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毫无创新和改变之处。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多年的问题,一些教学老师也视而不见,或者说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这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这些问题也得到了显现。

一、我国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教学方法方式僵化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方法方式僵化,这个僵化又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在其他教学研究得知,我国很多地方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对实验教学很不重视,甚至在一些学校完全缺失了实验教学[1]。就以中学物理“力”的这一部分教学为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关于“力”这一部分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这一部分内容却又十分抽象。“力”并不能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要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这部分内容就很困难,要想很好的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就离不开实验教学的支持。在我国多数的中学物理教学中,课堂教学还是以老师讲述课本为主,对于知识的理解,其效果也只能限于“死记硬背”这个程度上。熟不知在课本、黑板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下是很难让学生形象的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的。老师讲述课本,只能以语言的形式描绘出“力”的特征,却无法让学生明白“力”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反作用力”又是以什么样的特征反映出来的。在中学物理的其他部分内容教学中也是如此,僵化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是阻碍新的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教学方法方式的僵化,从众多的教学研究资料可以得知,在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

1.2教学老师创新意识不够

在我国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很多的一线教学老师并没有很好的课堂教学创新意识,或者说这些教学老师没有能够自觉的去进行课堂教学创新。要知道,教学老师就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引者,教学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如果老师还停留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中,学生自然也会有样学样的死记硬背这些课本知识。虽然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教学设备等进入了中学教学课堂,但是很多中学物理教学老师没有意识到新时代下的课堂教学变革已经来临,很多老师不重视这些设备的使用,这也就直接限制了课堂教学方式上的创新[2]。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仍延续着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并非是说明这种教学模式在当前的环境下还是适用的,只是表明很多教学者没有这种自主的教学创新意识,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固定的,是不可改变的,甚至还有着严重的教条主义。虽然众多教学研究者孜孜不倦的探索创新出全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却差强人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很多一线的教学老师认识不到教学创新的重要性。如果一线教学老师不能自觉的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那么再好的教学方式创新也是纸上谈兵。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学物理一线教学老师在课堂教学创新意识的缺失,会严重影响中学物理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针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改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方式

要想提高中学物理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首要的就是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方式,这也是最直接的办法。改善中学物理教学方式的方法有很多,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围绕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进行,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式,归根到底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这也是众多教学研究资料中的普遍性观点,关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无论在什么学科的教学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更是如此,特别是针对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教学。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难使学生很好的理解这些物理内容的。

在改善中学物理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帮助实现这一目的,比如讲述“摩擦”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学老师在课堂上很难形象的演示出摩擦的特性和重要性。这时候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特别是针对“摩擦”的重要性这一部分内容,在课堂中无法掩饰的部分,就可以通过一些视频图片来向学生说明“摩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放在其他部分的内容教授上也是同样如此,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对于改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3]。另外,对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可以进行改善,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比如可以在课堂中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学习一部分内容时,设定一个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小组之间竞赛式的学习游戏来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不仅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2提高教学老师的教学创新意识

作为中学物理一线的教学老师,应该正确认识到进行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性,时刻自觉的进行教学创新。教学创新并非是仅仅体现在教学方法方式上的,更多的是体现在意识上。比如国外的一些中学教育在这一方面做的就非常好,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中学开放式课堂就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这种开放式课堂从表面看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创新,其实不然,其真正的内涵是教学老师的创新教学意识。这也是我国很多学校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却达不到很好效果的根本原因所在。

提高教学老师的教学创新意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这是应当首先明确的,如果急于求成的要求中学物理教学老师提高教学创新意识会使得教学老师无处下手,这种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而教学老师应该自觉的、积极地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另外,中学物理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性,一些抽象的内容比较多,如何把这些抽象的内容转变成形象的内容教授给学生是最值得教学老师考虑的,这也是提高教学老师教学创新意识的要求。只有在意识上有了提高,才能在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这也对促进我国中学教学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结论

中学物理教学是中学教育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学科教育,也是中学教学成果检查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多年以来多次进行教育改革,中学物理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来看,仍旧差强人意。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之中有些比较突出的,已经严重影响了教育改革的发展。一国之大,教育为本,我国也尤为重视教育的发展,所以众多的教学研究者都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做了很多研究。在我国中学教育改革不断加深的环境下,这些问题必将得到解决,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也必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乔翠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实验效果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第4篇: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范文

德国与法国,在欧洲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对我们的中学物理教育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德、法两国的中学物理教学在讲述一堂内容时都从这个问题的历史开始讲起,说明物理学科发展中科学家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相关学习内容的历史的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了科学的态度、毅力和勤于思考的重要性。让物理学科的教学加上了一层历史的外衣,具有了人文气息。此外,德、法两国的物理教学中不断引领学生观察自然界的每一个事物,了解每一个现象及其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广泛接触自然,使学生在接受学科内容的同时也懂得不能总向自然索取,更重要的是保护。德国和法国的中学物理教学课堂多样性也是特点之一,有时候在这两个国家的物理教学中会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学生去探究、合作从而感受学习探索的乐趣。在探索过程之后,教师会用相当多的课时进行一对一的教学,然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成小组进行再次学习。德法两国学生过早地被分别对待教育,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但是像德国、法国这样的欧洲国家中学物理教学的人本性、人文性、教学方法多样性和教师的创造性是我们国家中学物理教育欠缺的,虽然我们国家与欧洲国家的国情和历史有很大差异不能完全照搬过来,但是采用拿来主义的精神还是要有的,来达到优化我们的教学结构的目的。英国是许多物理学家的故乡,在历史的长河中,物理学科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这样的成绩与他的中学物理教学是分不开的。英国中学物理教育继承费尔德时代形成的重视科学实践活动的传统,有效、合理、科学的实践已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的物理教育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实践上。从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十分重视学生。通常英国的实践也分为发现型、证明型、技能型、观察型和探究型。其中发现型的实践和我国的比较相似,就是教师设计好实践的程序和过程菜单,学生听取指导后进行实验。最后使学生得到统一结论。这种实验的效果和我们的中学教育一样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某一个现象和概念的产生过程。观察型的实践虽然我国部分中学也有,但是没有英国进行得完善和全面,观察型是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物品或者自然事物。通过之前的课本知识,结合自己的观察,做进一步的讨论和探索。在教学手段上,传统与现代传媒都被应用,具体的选择是根据教育效益的角度而定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会应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使用电脑软件;同时黑板与一般的仪器依旧使用,一般是在电脑上演示出结果之后,再让学生用手头的器材进行实验。这样的电脑演示与亲身实验结合的课程在英国的物理课程中占有很大比重,中学中约占70%的比重。英国的中学物理教育也十分注重探索精神的培养,教师在课堂实验的同时,教师会不断地精心安排和设计,给出条件为学生提供发现的机会,这些发现的条件都很具体,并且难度不大。这些教学方式都可以成为我们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改善参考,为我们中学的物理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综上所述,各国的中学物理教育都各有所长,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中学物理教育现状,需要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2对我国中学物理教育的建议

首先,教师方面,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师虽然基础扎实,但一般都没有像国外的物理那样有过亲身感受某一现象或规律的产生,所以在教学方法训练上就稍显逊色。中国教师讲课方面讲授得很好但是在联系实际方面就不如国外的教师,这里面有一定原因是由于我们的应试教育造成,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在职期间的培训不够完善与科学,依旧遵循老路一味地强调理论。其次,物理课程设置方面。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物理教学分为高级与低级阶段,而不是单纯依靠年龄划分。初级阶段在提升学生对物理兴趣的同时着重在技术上的应用。高级物理学习上提高物理课程的知识水平,扩大知识范围,引进学术前沿的物理课题。重点培养对物理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努力向物理学家方向培养。最后,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扩大课堂的自主性。这要求改变当前我国中学物理课堂的老师说,学生听的情况。注重学生的主动性,某一个实验完成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结论,让每一个学生尝试总结该实验的结论,无论对错都应该使学生主动表达出来。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不仅确保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正确的结论印象更深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告诉我们,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特别是在物理教学的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时间,拒绝填鸭式的教育。另外,通过广泛开展课外活动,接触自然,将物理课延伸到室外。揭秘自然中的物理规律,让学生亲身、亲手去感受自然的物理变化或者利用生活中简单的材料做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实验,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也都是我们国家中学应该吸取的地方。

3结语

第5篇: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范文

关键词 大学物理;中学物理;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4-0080-03

1 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以及包括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原子运动等在内的物质运动最基本形式、最普遍相互作用及相互转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1]。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基本研究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推动着生产技术部门的飞速发展,成为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但由于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低年级学生刚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无法较快适应大学物理的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要面临“课时少,任务重,教学内容难,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素质不齐”等问题[2]。学生常常是上课能听懂,但无法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并对物理知识已形成固定思维模式,无法从中学物理的学习惯性中解脱出来,逐渐会对大学物理缺乏学习兴趣,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如何做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尽快从中学物理的学习过渡到大学物理的学习。本文从教学内容衔接、教学方法衔接、学习方法衔接等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并给出实践案例,希望能弥补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教学衔接中存在的缺失,促进大学物理教学。

2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有效衔接的现状与措施

教学内容的衔接

1)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衔接的现状。大学物理学存在教学难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都各自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是课程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在内容上存在必然的重复,若处理不当,就会认为是简单重复中学内容,比如力学部分在质点运动学、动力学、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等章节,致使大学生对大学物理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并且会让他们觉得大学物理理论性强,但缺乏实用性,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大多以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计算为主线,而对物理学基本思想、基本研究方法等方面不够突出,抑制了大学物理教育功能的实现。虽然部分高校已经采取新编教材,能基本克服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的过多重复,但知识梯度太大,加大了教学难度,从而也会促使学生丧失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3]。

2)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内容顺利衔接的建议。大学物理教材改革必须以教育学理论为指导,并结合教学秩序渐进或有序性原则,密切联系大学物理教学实际,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况,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研究方法、基本物理思想及物理精神[3]。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应具有适当的深广度,让大学物理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及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强烈感受到大学物理内容贴近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关注物理学前沿及热点问题,用现代物理思想引入近代物理知识,尽量避免知识内容的重叠,拓宽知识面,适当降低知识难度,注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科研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3]。

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

1)教师教学方法衔接的现状。中学物理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学生能记住公式、定理定律并会简单的应用即可,对公式、定理的推理、论证不做要求。大学物理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延续,同样可能习惯于注入式教学,过分强调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循序渐进的教学[4]。若不注意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将会影响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对物理思想、方法的学习和理解,抑制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2)教师教学方法衔接的建议。

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重视大学物理学每部分前沿和结论的教学并加强对其研究方法的讲述。针对中学生和大学生学习特点的不同,教师讲授方法和侧重点也应不同。在教学的每部分开始应该将该部分的授课计划、授课内容和目标要求及考核办法等预先告知学生,让学生对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学习内容差别有更好的了解,指出中学物理的局限性和特殊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更易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与中学物理对比讲授大学物理的研究方法,丰富的物理思维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大学物理并不是中学物理的简单重复,而是更高层次地研究物理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感和求知欲。

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针对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可采取启发式教学,在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采用“渗透法”,通过前后内容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达到教学目的。留给学生若干推导细节和应用方面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课外学习自行解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探索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长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摸索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评价方面,并不采用中学物理以期末试卷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诸如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和小论文写作、问题探讨以及辩论和竞赛方式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投身到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

②重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基础上,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常识,更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极好的教育功能[4]。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开设有专门的实验课,但是可能不会很好地同步,而若缺乏演示实验,学生普遍会感受到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相比更抽象、更难懂。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可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物理教学中去,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及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使大学物理问题简单化,更具生动性、直观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增强教学效果。

③培养学生利用高等数学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中学物理常常采用初等数学求解物理问题,而运用高等数学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是大学物理教学给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若仍运用初等数学将可能无法处理一些特殊问题。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加强培养利用高等数学理解和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加练习、用心揣摩,尽快适应使用高等数学这个重要工具。

④摒弃“题海”与精选典型例题习题。中学物理教学会受到应试教育及升学率等因素的干扰,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的解题能力,往往采取“题海”战术,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习题讲解与练习。中学物理内容相对较少,课时也较多,讲课进度慢,为“题海”模式也提供了条件。但是,这样往往会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一味套用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抹杀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进度快,若仍采取大量的习题训练,则不仅无法适应大学物理的学习,反而会成为绊脚石[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放慢教学节奏,让学生逐渐适应大学物理教学,并精选部分例题渗透物理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通过“少而精”的习题练习,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让学生有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的时间,强调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调研报告等多种灵活形式激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其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

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1)学生学习方法衔接的现状。在应试教育及高考指挥棒的魔力驱使下,中学物理的学习方法主要为“题海战术”型,被动接受知识,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及升学率,忽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6]。不良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势必带入高校,加上大学物理“内容多,课时紧”的情况,不再实行“注入式”教学,应该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若不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及学生学习习惯的正确培养,将会直接影响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乃至影响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做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学习方法的顺利衔接。

2)学生学习方法衔接的建议。

①注重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7]。采取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通过物理学史及趣味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及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大胆探索。课外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

②加强从“接受式学习”到“研究式学习”的转变。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但由于中学物理教学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物理学研究方法一直无法得到重视[7]。物理学研究方法通常包括实验方法、归纳方法、假设方法、理想化方法、数学方法、类比方法等。加强对大学物理研究方法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研究物理的能力,探索大学物理中的“研究式学习”,实现中学物理到大学物理学习方法的飞跃,对更好地培养研究型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3 结束语

由于升学压力、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学衔接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物理课程不能是中学物理课程的简单重复或扩充,而应在概念上深化,理论上螺旋上升,地位、作用,深度、广度,研究工具等有所区别。本文主要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有效衔接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真正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观意识上接收新知识,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苗文学,李若平,杨铼,等.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的衔接研究[J].物理通报,2011(8):19-22.

[3]兰智高.对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衔接的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6):102-103.

[4]兰智高.对“大、中学物理教学方法相互衔接”的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3):88-90.

[5]杨毅,党玉敬,顾玉宗,等.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的衔接[J].物理通报,2012(4):31-33.

第6篇: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081-01

一、什么是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育是在信息科学和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信息化和信息科学技术教育为基本任务,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教学过程和表现形态。”

信息化条件下的物理教学是指在在信息科学和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培养物理技能的教育教学过程和表现形态。目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老师们主要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

随着多媒体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正广泛扩展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向,是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二、信息化教学现状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己经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中学物理教学上的应用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化下的教学理论尚未得到统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信息化条件下的物理教学如何进行,是当前物理教师普遍困惑的问题,也是物理教育工作者热心关注且悉心研究的问题。从国内外的教育改革情况来看,当前各类学校改革的关键都在于:是否能打破长期以来统治各级各类学校的传统教学结构,建立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结构,研究出在新型教学结构指导下适合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实施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发挥优秀师资的带动作用,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责任感,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为学生实现自我学习创造了条件。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还有利于设计以学生为主导的理想学习环境,但这对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有教与学的观念的变革。

从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形式上看。以课堂演示型和操作练习型的单一模式为主,且往往忽略双向交流,交互性差。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模式,主要还是课堂教学,而多媒体等课堂教学的使用情况却不尽如愿,源于实际的调查认为:用于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型的课堂各占学校的44%至52%;情景模拟、教学测验型的各占学校的巧%多一点儿;游戏、问题解答型的各占学校的8%;发现学习型的仅为6%。由此可以看出,在目前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方式是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练习;而这两种模式一般的做法是:往往是教师花大量的精力(课前紧张)设计并制作出课件,然后在课堂上按照设计的流程操作电脑,把知识内容逐一呈现给学生,尽管设计比较精美,容量丰富,也有多种刺激,但由于缺乏或较少交流互动,并未挖掘其主体作用,学生只是尤如看了一场电影一般。这种过于依赖媒体的做法,教师虽然自我感觉良好(课堂轻松),但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荡然无存了,其作用充其量只是一个电影放映员罢了。最终的效果也就可想知了。

三、信息化条件下中学物理教学的原则策略和模式

1、任务驱动与问题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物理问题。在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后,要及时提出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将任务驱动与问题激励互相结合促进物理教学生动、有趣地进行。

2、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物理实验应该是以实际具体操作为主要内容,因此在利用多媒体与网络学习环境进行虚拟教学以拓展教学时空、提供丰富感性材料的同时,也需要重视教师面授、同学间的直接讨论与综合实践等现实的教学,加强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与即时反馈。

3、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磁感线、电力线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用模拟演示或演示实验可以将这些概念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通过直观的物理实验或动画来让学生充分理解磁感线和电力线的概念。

四、总结与展望

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应是传统教学的有力促进,传统教学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但我们还应该汲取其中的有用部分,为信息条件下的教学服务。同时我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运用,我们更应该关注对教学过程的教学效果的研究,更要探索如何应用教育技术构建新的并且与传统教学并行不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第7篇: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范文

    【论文摘 要】本文从一个中学物理教师对情感教育的认识出发,从接受新教育理念、中学物理教师提高自身情感素质和切实应用高中实施情感教育、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当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教育价值

    情感教育重视教育中情感的作用和学生的情感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调节能力,是一种以培养学生高级社会性情感为主要目的、以培养高情感水平的人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活动。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对于学生的认知、个性发展、高级社会性情感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受情感的功能和自身特点的影响,情感影响着教育的很多因素。情感教育充分考虑、发挥情感的积极功能,能有效的调动影响认知的积极因素,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情感教育可以发挥情感积极的疏导和迁移功能,这一点好比是汽车的前轮,控制方向,优中学物理生的认知心理状态。提高学生对教师言行的接受程度,也有利于认知内化。一个对授课教师比较反感的学生极少可能积极接受教师的授课知识;反之,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程才会格外的乐学,也就是说学生很容易把对学科教师的态度迁移到学科学习上。情感教育就是要让师生的关系和谐,疏导少数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情绪”,在认知上实现情感的迁移功能。

    2、情感教育能积极发挥情感积极的信号功能和感染功能,充分利用“表情的超言语作用”,从而增进认知传递、深化。情感教育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一切的着眼点是如何能让学生有好的情感体验。一位优秀的情感教育实施者总是饱含感情的教学,总是可以“制造”强烈的知识的感染力感染学生,总是可以一次次的制造知识与学生思想的碰撞。丰富的积极的教学表情、有激情的情感体验碰撞对学生认知的积极效果绝对比“麻木的认知”表演效果好。

    3、情感教育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即发挥情感的积极动力和强化功能,对学生学习积极程度有增力,这一点好比是汽车的后轮。笔者了解到在现在高中,不少家庭状况不是很好的学生之所以能克服不是很优越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关键点在于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强烈的情感动力在推动自己前进,他们在不自觉的利用着情感的动力功能。

    二、中学物理教育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接受新教育理念、中学物理教师提高自身情感素质

    我们说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自身的情感素质直接决定教师的教育目标取向。一位自身情感素质较高的教师才会去了解学生内心,才会有意识的走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如前面所说,初中生心理具有比较尖锐的特点,甚至是存在比较矛盾的方面,没有较高的情感水平的教师无法被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一位自身情感素质较高的教师才有能力较好的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受中学物理学科特点的影响,相对于文科教师中学物理教师更容易走入忽视学生情感发展的误区,但是在很多初中生的眼中,因为中学物理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最密切,他们常常不自觉的中学物理教师的人格特征为典范,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物理教师的情感素质显得举足轻重。可以说情感教育要能够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很好的实施,其前提条件是中学物理教师有较高的情感素质。

    (二)、切实应用高中实施情感教育、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1、根据课堂上情感教育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初中生情感教育的三条原则—寓教于乐原则、以情施教的原则、师生情感交融原则主要从三个方面去落实:

    第一,中学物理课堂上寓教于乐原则要把握两点:一方面,中学物理教师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情绪,要努力使自己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主导情绪状态,教师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中学物理教学的时间、环境、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的组织教学,给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乐于学习的内容。

    第二,教师要善于感性的处理教学内容,使之知情并茂,真正做到以情施教。以情施教的前提在于教师对教学的内容有深入的研究,充分的挖掘了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才在教学中“用情”。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要发展学生对中学物理科学的情感,首先教师自身要热爱中学物理科学,热爱中学物理教学,热爱学生。教师积极的、强烈的中学物理情感才能感染、震撼学生的心灵。

    第三,有意识的促进中学物理师生情感交融。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自己的情操积极的影响学生,以此来熏陶、感染学生相应的情感。在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自然的交融,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需要有意识的维护才会缩短。因此,这种有意识包括教师主动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中学物理教师主动创设促使师生情感交融的中学物理教学情景等方面。

    2、落实课下师生交往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随着教育的发展、时代的前进,学生与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可以直接沟通外,在课下同样有很大的沟通空间。表现在一方面,现行很多高中都是寄宿制高中,学生在课余有很多机会与教师直接交流:另一方面,大量的高中生都熟悉网络这种新的媒体,以计算机网络为主题的媒介给师生的交流也提供了新的沟通的手段。受学科特点的影响,中学物理教师与学生的课下交往相对于其他学科有更多的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中学物理教师在高中学生的心目中是科学家的“雏形”,学生所见的很多问题都愿意与老师交流,就是说中学物理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领域;另一方面,中学物理学科教学的很多内容均在教室外进行,如学生自主的中学物理实验研究、课题研究、科技创新活动等等,中学物理教师在课下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机会。

    参考文献

    [1] 卢家媚.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

第8篇: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范文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物理教学情境;物理类比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4-0028-4

对教学情境创设的关注和研究,是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很多物理教师积极尝试和不断探究的课题。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巧妙地创设出高效的物理情境,一方面可以带动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小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差距。那么,如何科学、高效地创设物理情境,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在具体的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方法创设物理情境的教学案例分析,初步探讨如何运用类比方法高效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1 类比方法创设中学物理教学情境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1.1 创设中学物理教学情境的重要意义

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占据着主导地位,物理教学只注重机械灌输,忽视了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单调地把知识讲解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时候完全脱离了物理情境,无法透彻地理解知识,不能对知识技能进行有效的迁移,时间长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就会大大减少。很多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给学生呈现最后的结果,没能意识到探究过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教学结论和教学过程应该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现在很多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考试得高分,将一些经过重要探究过程得出的知识、结论单调刻板地直接灌输给学生,这种表面“高效”的方法实际上阻碍了学生的智慧开发,舍本逐末,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还有一些教师一味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技能,这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所欠缺。

如果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地创设物理教学情境,那么,就能够有效地解决以上的问题。从哲学角度来说,客观主义使得教学活动变成人为控制下的一个过程,而在物理教学中创设物理情境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有效创设物理情境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能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更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1.2 运用类比方法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可行性

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类比这种科学的方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类比的定义是:“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在逻辑学中,类比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A对象中有:a,b,c,d;

B对象中有:a',b',c'。

则在B对象中可能有d'。

公式中A和B是进行分类的两个或两类事物,a,b,c,d和a',b',c',d'分别指A和B的属性(如成分、性质、结构、形态、规律等),a,b,c,d和a',b',c',d'一一对应。

在物理概念、规律、实验和习题教学中,合理、科学地使用类比方法可以创设出一系列巧妙、生动的物理情境。运用类比方法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符合情境创设的目标性、主体性、真实性、激励性、多样性、探索性以及合作性原则;运用类比方法能够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物理教学情境;运用类比方法能够创设出有利于发现物理问题和探索物理规律的物理教学情境;运用类比方法还能够创设出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物理教学情境。

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方法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2.1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运用类比方法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物理概念是一种思维方式,反映了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本质属性,在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对物理概念课的设计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可是,有很多的物理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透彻理解的,因为这些概念大多数都会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并且对于学生来说又是十分抽象的。但是,学生的头脑之中也不是一无所有的,他们也会对所研究问题产生不同的联想和看法,这些想法当中很多是存在合理性的。所以,教师要能够注重合理使用类比方法创设出物理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物理概念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物理概念,用生活中形象的模型来理解抽象复杂的概念,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重要的物理概念。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对于电场强度E这一概念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学生会存在一些困难。在这里就可以用类比方法创设物理情境,帮助学生去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用数学类比,在学习电场强度之前,已经学过密度和电阻这两个概念,我们来看这3个概念的定义式(如表1)。

表1 密度、电阻和电场强度概念类比

通过这样的类比,可以看出电场强度E描述的是电场的属性,电场中是否存在试探电荷、试探电荷正负性以及试探电荷带多少电量,电场强度都不会变化,它只和电场本身的性质有关。我们还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来进行类比:把树林中的小树比作试探电荷,那电场强度就相当于风的强度,小树受到的风的吹力就相当于试探电荷受到的力。那么我们知道,有没有这些小树风的大小都不会改变,也就是电场中有没有试探电荷的存在,电场本身的性质不会改变。这样进行类比创设出学生熟悉的物理、生活情境之后,电场强度这个概念就不那么抽象,学生就能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电势能也是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一个物理概念,我们可以用学生已经熟悉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加以类比(如表2)。

表2 重力势能和电势能概念类比

同样,在电学中我们还可以将电流和水流进行类比,帮助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如表3)。

表3 水流和电流概念类比

通过这样的一个类比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电源并不是电的产生源泉,它更像一个辛勤的运输工人,不停地将处在低电位的正电荷运送到高电位,使得电路中保持有稳定的电量,电源应该是一种能量转化装置。我们就能这样来定义电动势:凭借其他形式的力将正电荷从低电位运送到高电位所做的功和运送的电荷的电量的比值,即ε=W■/q。通过类比方法,将电学中的电动势和电流两个重要且复杂的概念和学生已有的、熟悉的、易于理解的概念相联系,创设出一个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个物理概念。

2.2 在物理规律教学中运用类比方法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是物理概念间的必然联系。掌握了物理规律,学生就能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物理概念。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能够准确将基础知识呈现给学生,还要能够指导学生在“提出问题猜想假设验证猜想得出结论”这个科学探究过程中总结出物理规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物理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说,用类比方法为物理规律教学创设生动、形象的物理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当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时,往往由于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这个规律,那我们可以用弹簧小球的模型创设情境进行类比(如图1,表4)。

图1 弹簧小球模型

表4 弹簧小球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类比

分子间是没有“弹簧”的,但是通过这样用类比建立的情境,我们就可以把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以及它们和分子间距的变化联系起来,能够获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再来看一个例子:在研究静电场规律的时候,由于很抽象,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电场力做功的相关规律,我们可以把学生学过的并且已经能接受和掌握的重力场拿来和静电场进行类比,创设出和已有知识类比的物理情境(如表5)。

表5 重力场和静电场类比

通过这样的类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静电场的性质。

2.3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运用类比方法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现在的中学物理教学中越来越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且能够学会知识和方法的迁移,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习题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所研究问题的特征,并和熟悉的物理、生活模型相联系,用类比法建立起相应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方法。

在运动学中有这样一类问题会难倒不少的学生:小河中水流速度恒定,小船在水中逆流前行,突然船上的一个木箱掉落水中,过一会船上的人发现了就立马掉头去找木箱,结果用了10 min找到了木箱。假设船掉头所用时间忽略不计,并且小船在静水中有一恒定速度,求从木箱掉落在水中直到最终被找到用了多长时间?遇到这类问题,许多学生会觉得题目本身缺少条件,没有办法解出正确答案。可是,我们可以构建这样一个类比的情景来帮助学生解题:假设一列火车以恒定速度行进,一个人在这列火车车厢中行进,某时刻不小心将手机掉落在火车地板上,过了10 min后才发现,他立即返回,假设人相对火车的速度始终不变,那么这里很容易就能想明白这个人还需要10 min才能找到手机。经过这样的类比过程,学生就可以想明白木箱从落水到被找到一共需要20 min。在这类问题中,一般要选取木箱或者河水作为参照物,这是解题的关键。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类比方法,把一些看起来不同的物理问题归纳到同一个物理模型当中。

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一只气球以初速度v0匀速竖直上升,某时刻从气球上掉落一物体,经过时间t落到地面,假如v0=15 m/s,t=20 s,g=10 m/s2,求物体在离开气球时气球的高度。对于物体离开气球之后的运动过程,可以用水平面或者斜面上的运动进行类比(如图2,表6)。

图2 物体在竖直方向和斜面方向上的运动

表6 物体在竖直方向和斜面方向上的运动情况类比

解答:设A点为坐标原点,v0方向为位移正方向,经过t后位移为s,则

s=v0t-■gt2=15×20-■×10×202=-1700 m。

所以,当物体离开气球时,和地面之间相距1700 m。

3 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广大物理教师要能够重视、利用科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其中类比方法的应用最为广泛,更要加以重视。教师首先要关注类比思维与方法在物理学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将类比方法在物理教学发展中的这些作用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对学生加以渗透。在物理概念、规律以及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和提高他们用类比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解重要的物理概念、掌握重要的物理规律和解决物理难题。

要想正确、合理、高效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用类比方法来构建物理教学情境,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加以重视,加深自身对类比方法的理解认识以及提高在处理物理问题时运用类比的能力。同时,也要在运用类比建立物理情境的过程中同情境创设的原则等相关理论相结合,创设出最符合教学需求的物理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陈海鹏.学案导学模式下渗透类比方法的实践――以高中物理必修一、二教学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1―7.

[2]陈德军.新课程理念下情境创设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8―20.

[3]程九标,张宪魁,陈为友.物理发现的艺术[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248―287.

[4]王溢然,张耀久.中学物理思维方法丛书[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80―123.

第9篇: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教学;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07

学生全面素质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点。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在教育教学方面采取一些探究型的尝试,下面提出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通过创设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实验情景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自然现象中发现与中学物理教学相关联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且带来浓厚学习兴趣的物理情景,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把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经验、直觉与物理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可以很快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物理课堂教学上,为接下来的课堂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置的物理教学情景,学生的课堂学习才会更加生动活泼,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之中,将其转换成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

教学课堂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这个主要的教学阵地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学会直接帮助学生进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转变,原本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育教学的创新性的思想与方法落实到日常的物理教学课堂之中,才能更加适应现在教育改革的要求。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动态的特点,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的物理教学的缺陷,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更高层次的培养。有限的物理教学课堂时间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效率是物理教师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实行有效的教学。

三、加强中学物理的实验教学

1、加强物理实验趣味性教学

物理实验能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求知欲望,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进行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有效的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创设新型的实验形式,让物理实验教学多样化、丰富化,这是现阶段物理教学中需要加强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途径。

2、重视演示实验操作

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物理学习的一个主要领域,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最主要的。演示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把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认真、详细的演示与讲解,突出重难点,启发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

3、加强小组合作的实验操作

学生终身探究学习的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实践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还是书本知识。多样化的物理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之中,运用最广泛的是小组合作形式的实验操作。在小组合作实验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组员的职责,还要将组员进行有效、合理的搭配,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特点安排不同的分工。

4、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育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会有很多的障碍。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有责任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的素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教育中不容忽视。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5、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实际问题,提倡学生内部之间的交流和相互评价,真正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当作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实验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6、加强物理实验的生活化联系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型很强的学科门类,物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常见、无处不在,物理知识广泛的深入到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创设一些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物理实验形式,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科学的价值,使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学物理的教学改革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要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实践能力。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教师早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上应该进行大胆的尝试,加强实验教学,打下坚实的物理知识基础,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只有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的物理教学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在以后的物理教育中,伴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尝试,大力推广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3-5[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