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用语言学范文

应用语言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应用语言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应用语言学

第1篇:应用语言学范文

关键词:语言测试;批评应用语言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166-04

语言测试的初始功能是检测应试者的语言能力及达到的水平,为相关大学或社会机构提供基于语言水平的选拔或判别标准,语言测试工作者为测试的设计和实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致力于改进测试的信度和效度,以提高语言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增强其社会公信力。然而,越来越多的语言测试有被滥用的危险,语言测试已经超越测试专家的控制范围,被赋予越来越高的社会权重(ibid: 369),从而成了施加监管、控制的手段,体现出权势和控制的意识形态特征。国内有关批评语言测试的文章焦点主要集中于测试的反拨效应,尤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批评尖锐而激烈,但缺乏对超越语言测试的社会语境的关注。本文从批评应用语言学的视角,提出改进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不足以解决当前语言测试所面临的困境,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应当将语言测试置于其得以存活的社会语境进行考量。

一、文献综述

对考试的批判性思考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批评研究创始人之一Foucault(1979:184)指出:“考试将维护等级差别和实施标准化判别结合起来,它从标准化的角度实施监督,使量化、分类和惩罚成为可能,以一种看得见的方式对个体作出区别和判定。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的约束机制中唯考试独尊的原因所在。”Madaus(1991)认为,考试代表了一种深深植根与教育、政府和商业的社会技术,为他们实施权利和控制提供了途径。Noam(1996)将考试当做施加诸如成功、知识、能力等隐性观念的工具。Shohamy(1998)认为,当考试成了决定个体命运的唯一指标时,它就具有了非常强大的权力,可以凌驾于其他指标,如课程、教材和教学,而被当做接纳或拒绝的标准。作为考试构成要素之一的语言测试概莫能外,它已然成为很多国家实施监管、施加影响和控制的工具。

将考试融入社会、教育和政治语境,是一种批评测试范畴,而将语言测试置于上述范畴,就是批评语言测试(Shohamy,1998: 332)。批评语言测试(critical language testing , CLT)主要源自Pennycook(1994)的批评应用语言学(critical applied linguistics , CAL)理论,该理论源于各式各样的批评理论,如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等,直接植根于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Pennycook(2001)认为传统的应用语言学过度关注理论研究,有脱离社会语境的倾向。语言和话语具有政治和意识形态特征是批评应用语言学的核心观点,CAL力图突破传统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路子,主张语言与广泛的社会语境相结合,在更广泛的社会、阶段、权力、种族、差异性范围内研究语言的应用,摆脱语言应用于研究中单纯的理论探讨。Pennycook(ibid)所倡导的批评应用语言学涵盖了以下六个研究领域:批评话语(语篇)分析、批评认知能力、翻译的批评研究、批评语言教育、批评语言测试、批评语言规划和语言权利以及语言、文化和工作场所用语的批评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批评应用语言学主张的批评研究范式并没有“挑错”的含义,“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术语也不同于传统的社会制度等含义,而是从社会语境的视角探讨理论的应用及应用中的问题。

批评语言测试挑战语言测试的中立性立场,认为语言测试是文化、社会、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的产物和代表,它对应试者个体、语言教师和学习者的生活进行干预和规范。Shohamy(1998: 332-3)总结了批评语言测试的核心观点:(1)CLT视应试者为一定政治语境中的政治主体;(2)CLT将语言测试置于不同的互相争夺统治权的文化、教育和政治场合,把它当做衡量成功与否的工具;(3)CLT探讨诸如测试达到了什么样的目的和谁的目的这样的问题;(4)CLT挑战心理测量的传统,关注测试的解释力;(5)CLT认为语言测试实施者应追问自己,语言测试到底创造了什么样的社会形象,语言测试对提升社会形象有何作用;语言测试的目标仅仅是实现预定的课程目标还是语言目标亦是其他目的;(6)CLT关注考试考的是谁的知识,语言测试实施者和应试者之间没有协商、质疑的可能,是否经得起公开辩论和解释;(8)CLT将语言测试当做是与教育和社会制度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认为将语言测试当做“只不过是一种考试”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将要语言测试和他所发生的语境割裂开来是不可能的。

其他学者也对语言测试进行了批评性研究,如Spolsky(1995)对“托福”考试历史的研究发现,这一考试反映了一种权势和控制关系。Kunnan(2000)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语言考试的可及性和公正性问题上,即针对某项考试,应试者是否具备相应的经济、地理、亲历性和教育可及性,也就是应试者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是否能够抵达考试地点,应试者是否能够亲自参加考试,是否具备相应的教育水平。公正性是指考试结果是否促进了社会公平还是对社会公平产生了损害。Norton和Stein(1995)认为如果某些应试者具备了与命题者相同的阶段、种族、性别特征的话,比起不具备此种条件的应试者,他们就可能从中受益更多。

第2篇:应用语言学范文

关键词:功能教学法;转换生成语法;认知法;听说法;视听法;语言翻译法

外语教学法是研究外语教学规律的学科,它与应用语言学有密切联系。

除此之外,理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等学科都是外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下面,就英语教学中几个突出问题,结合教学相关思想、原理,做粗略分析。

I.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口语和书面语同听说读写四种交际能力密切相关。从教学法史上看,以语法翻译法为一派,以直接法、听说法和视听法为另一派。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就这个意义,也仅仅就这个意义说,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改变了,它们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时候,就毋需特别强调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哪个为主,哪个为辅;哪个第一性,哪个第二性了。一个旅游者到国外去,照说只要学会日常口语就可以应付了吧。其实不然,使用书面语的机会还是随处可遇。他得能看懂某些布告、通知、招牌、广告、使用说明,也要能填写各种各样的表格等等。听说和读写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如此。听说和读写是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同时,它们又各有各的难点,要采用不同的教材和教法加以训练。我们在安排和组织教学时,只能按照教学目的,即学习者最终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来确定其比重。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而各人的交际目的又不尽相同。至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也要根据学生未来的需要优先或着重培养一两种。

拿我们理工科大学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最终交际需要,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掌握阅读能力,即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一是就本专业进行口头和书面交际的能力,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用英语写学术论文,与国外科技人员共事,到国外工作,学习等。根据目前情况,对绝大多数科技人员来说,主要是解决阅读专业文献的问题,那就应该优先或着重培养他们阅读能力。

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当然要培养他们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因为培养英国语言文学研究人员、英语教师和翻译人员的要求并不一样,口译人员和笔译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翻译人员和文学翻译人员的要求更有差别。目的不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不能尽同。

II.知识和技能的关系

在怎样处理知识和技能的关系问题上,同样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教学法体系。

一种以直接法、听说法和视听法为代表,不主张传授知识,认为实践是掌握语言的唯一途径。

另一种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上世纪60年代产生的认知法为代表。传统法以“规范语法”为出发点,告诉学生怎样是正确的,怎样是不正确的,重视语言知识,用演绎法讲授语法,再通过实践来培养运用能力,走的是“知识――技能――熟巧”的路子。

认知法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心理学为依据。因此,认知法重视语法规则的解释作用,主张从已经获得的知识出发,从掌握规则入手,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情景进行练习,从而达到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目的。

实践还要强调的,但决不能否定知识和理论的作用。直接法、听说法的原理是要批评的,但它们所提倡的“替换表”和句型操练在初学阶段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方法。

III.语言形式及其功能的关系

对如何处理语言形式和语言形式的功能之间的关系问题,可分为两个体系:形式的语言教学和功能的语言教学。

美国的描写语言学只着重于研究语言的结构。生成语言学提出要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但社会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认为这解释不清楚在社会中使用语言的复杂现象,解决不了语言教学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语言的问题。因此,他们还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判断说话是否正确的标准,除了乔姆斯基提出的合乎语法之外,还有语言环境或交际场合的适切性。例如“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这些英语句子都是合乎语法的。但如果使用的场合不当,却是不适切的。

交际法或功能法提出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掌握语言形式,还要考虑语言形式的功能,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对象,按照不同的需要,用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交际活动。交际法提出近照语言的意念和功能安排教学内容和练习,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把最常用的语言功能项目组织成真实的情景使用于教学。美国的折中法则吸取了两者之长,提出了句型分类的MMC体系,包括机械性操练、有意义的操练和交际性的操练,不过还是以句型为主。

当前日常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三重三轻现象:

1.教师听学生说英语,往往主要注意其语音主调对不对,检查其在句法和词法方面有无错误,而对于学生所讲的英语能否确切地表达其思想感情重视不够。

2.教师,尤其大学英语教师,在讲解外语作品时,往往花较多的时间去分析文中的句子结构及其语法现象,而对于作品中每段每句的确切思想内容的透切理解,则一般强调不够;同样,课下自学时,如泛读或课外阅读,几乎所有学生都如此。

3.教师在批改作业以及汉译英练习时,首先总是看语法错了多少,而较少注意检查这些作品或练习是否准确地表达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此外,还有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在外语学习时出现的错误的问题。语法翻译从“规范语法”的观念出发,几乎是“有错必纠”。听说法根据“刺激――反应”论,试图通过句型给予正确的东西,尽量绕开错误,对学生在句型操练中出现的错误也主张纠正。这两种教法对外语教学都有影响。心理语言学家在分析语言错误的类型和造成错误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教师要通过观察和分析,加强对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性质的研究,透过错误去发现学生在理解上和学习方法上的问题,不必急于逐句加以纠正。去年,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陈佑林教授来我校作讲座时,也提出了类似观点。

结论

根据上面所说,外语教学中存在问题是不少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另外,我们的视野应该广一些,也要逐步熟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以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应用语言学范文

关键词:复杂动态理论;跨学科意义;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23-02

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应用语言学科的研究力度与深度。然而,在传统应用语言学研究中,虽然进一步加深了研究力度,但是在合理性阐释上有所欠缺,如专家学者认为“语言是静止的”,这虽然有失偏颇,但无法在理论予以阐明。但复杂动态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的相融合,就能对“语言是静止的”观点加以驳斥,得出:语言并非是静止的,而是处于相对运动状态。从复杂动态理论视角而加强对应用语言学发展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应用语言学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复杂动态理论及其跨学科意义

(一)复杂动态理论概述

复杂动态理论的产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它是以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超循环论为重要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2007年,王瑞华对复杂动态理论概念进行了阐述,认为自我组织与调整的复杂系统具有多样化动力,具有自发性、无秩序性、活跃性等特点,能够将无秩序、混沌等状态调节为特殊的平衡状态。分形是复杂动态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动态产物,指结构,具有相互重叠性的特点。把复杂动态理论应用于应用语言学的目的,就是要将人类科学变为人文化内容,使科学更好为人类社会发展而服务。复杂动态理论具有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因而相关人员在研究该理论过程中,必须从综合角度加以考虑[1]。

(二)复杂动态理论的跨学科意义

复杂动态理论源自于物理学、数学学科,目前在社会众多学科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学、社会学、应用语言学、哲学等。该理论在社会众多学科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如解决人类客观世界中的棘手问题、对抗非公平因素等,能够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而服务。每一个学科都是由多个相关联的个体历过长时间磨合的洗礼,最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它具有时代特征,且能够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规律,并指导人类积极推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但是,在学科发展中,学术界对不同理论进行解释,亦或描述复杂的动态系统,就需要打破学科之间束缚,使学科间界限逐渐模糊。在此研究需求背景下,新学科不断涌现,使传统分离原则逐渐被取缔。学术界认为,要推动社会学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各学科相互特点的基础之上,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对此,学科分支逐渐增多,并具有独特的特点,但其仍然存在相互叠加部分,这是学科分支不完善的体现[2]。

复杂动态理论与应用语言学科的有机结合,具有跨学科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能够对单独学科知识内容进行碎片整理,使应用语言学科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其次,从复杂动态理论视角出发,可对应用语言学科进行重新定义,有助于人们更为深入的了解应用语言学科和复杂动态理论及关系。在二者融合时,应用语言学学科占据主导地位,复杂动态理论具有辅作用,为应用语言学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由此可见,复杂动态理论具有跨学科意义。

二、复杂动态理论视角下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一)复杂动态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的融合

就复杂动态理论而言,系统动态性是其最为重要的原则,在应用语言学中发挥着重要意义。在应用语言学中,语言进化过程、发展变化、使用习惯等发生系列动态变化,复杂动态理论对研究应用语言学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应用语言学发展中,复杂动态理论与它的融合过程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Elman在研究中,未能充分考虑语言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因素,在这一阶段,复杂动态理论与应用语言学还处于接触阶段。第二阶段,Halliday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将动态观点引入其中,但复杂动态理论还没有与应用语言学充分融合。第三节段,Ellis认为,语言表征理论(特性理论)和语言习得和使用理论(转型理论)相互协调和互补,主要由于语言发展是在稳定环境基础之上而进行的。在复杂动态理论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关于事物发展是固态的认识观,而该理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动态性,强调与其他理论的相动作用。在“蝴蝶效应”的影响下,复杂动态理论对其他理论的细微变化十分敏感,尤其在应用语言学的应用方面,教师向学生传递该学科的知识内容,但学生并非能够完全掌握教学内容,正是非线性原理的作用。而研究这些问题非复杂动态理论莫属[3]。

环境复杂系统性原则是复杂动态理论的另一重要原则,这对应用语言学研究至关重要,因为应用语言学通常与环境密切相关。从复杂动态理论视角看,该理论认为:“知识以环境为重要依托。”语言是复杂的系统,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用复杂动态理论指导应用语言学研究,拓展了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视野,使人们对该学科有着新的认识。如果将语言视为复杂动态系统,则话语就是语言使用的动态活动;从一语和二语发展看,中介语并非处在学习者能准确表达目标语言和不能准确表达目标语言之间的过程阶段。

(二)复杂动态理论和第二语言的发展关系

复杂动态理论虽然源自于物理学、数学等学科,但是用于应用语言学研究,有助于对该理论对语言发展规律的把握。基于该理论,专家学者可以对语言能力模式、语言知识结构、语言表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使“语言恒定”逐渐成为主流观点。

复杂动态理论在第二语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学术界研究创造有利条件。首先,Larsen-Freeman认为,复杂动态理论是应用语言学的跨学科主题。第二语言以计算机为主,属于机械化操作方式。受复杂动态理论的启发,Larsen-Freeman不仅仅关注语言稳定性,而且对动态不稳固语言模式展开研究,并得出“语言是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结论。另外,该学者与Ellis合作中,期望对习得英语动词语义框架进行定义,但对于学习者而言,在动词语义框架中,第一个动词往往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两位学者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而构建动词语义框架数据模型,虽然脱离语境,但对各因素动态作用进行了阐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第二语言的发展[4]。

此外,学术界许多专家学者从复杂动态理论视角对应用语言学展开研究,Kramsch认为,建构动词语义框架数据模型时,仅考虑个体差异因素是不够的,还应综合考虑其它方面因素;Dornyei认为,从特定视角看待二语习得,其语言变异现象十分普遍;Larsen-Freeman和Cameron认为,只有将语言运用于社会生活中,才能实现语言发展。在此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资源是因果关系相互转化的结果[5]。

就应用语言学科发展而言,复杂动态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助推器,它赋予人们的是对应用语言学认识的新视角。近年来,应用语言学越趋完善,在社会学科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复杂动态理论的融入,使人们深刻认识到“语言并非是静止的”,此认知有利于推动应用语言学科的研究进程。

参考文献:

〔1〕段士平.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二语语块发展研究[J].外国语文,2014,(04):67-71.

〔2〕郑咏滟.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以二语词汇发展研究为例[J].现代外语,2011,(03):303-309,330.

〔3〕王涛.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复杂系统:理论、实践与方法[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06):8-15.

〔4〕吴晓昱,魏大为.复杂科学视域中的应用语言学――《复杂系统与应用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2012,(03):110-113.

〔5〕阮晓蕾,郭书法.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05):112-114.

〔6〕戴运财,崔文琦.基于二语习得研究的外Z教学十原则――从理论到实践[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6).

第4篇:应用语言学范文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科研论文结论部分;体裁分析;语步结构;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H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23-01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对科研论文进行的体裁分析研究也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对科研论文的体裁分析能够提高学者们在其领域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的能力。Swales被认为是体裁分析之父,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将Swales的CARS分析模式应用到学术论文的其他部分, Yang & Allison对应用语言学科研论文如何从研究结果部分过渡到结论部分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出了结论部分的体裁结构模式。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国际语言学杂志Applied Linguistics上2005至2010年间发表的论文中,选取由英语本族语者撰写的应用语言学科研论文的结论部分,组成了一个包含30篇语料的英语本族语者结论部分样本语料库APP,从《中国应用语言学》杂志上2009至2010年间发表的论文中,选取了中国学者撰写的科研论文结论部分,组成了一个包含了90篇语料的中国学者结论部分样本语料库CAPP。本研究提出了新的体裁结构模式,即“背景信息”、“总结研究”、“解释研究结果”,“评价研究”、“研究推论”。

二、研究结果

笔者利用语料库软件对两个语料库中的语步赋码进行了提取与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Nwogu(1997)认为,某一个在语料库中出现频率超过50%的语步,即被认为是稳定的语步。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APP中,稳定的语步有:“总结研究”、“解释研究结果”、“研究推论”;在CAPP中,稳定的语步有:“总结研究”、“解释研究结果”、“评价研究”、“研究推论”。另外,对各个语步的出现频数进行了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在两个语料库中,语步一(%p2=2.1399, p>0.05),语步二(%p2=1.1223, p>0.05),语步三(%p2=0.0159, p>0.05),语步四(%p2=1.8783, p>0.05),这四个语步的出现频数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语步五(%p2=4.8000, 0.01

笔者对两个语料库中,情态动词,时态,以及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两个语料库中情态动词的检索结果表明,在CAPP中“should”的密度明显高于APP,而“may”和“would”的密度却远远低于APP。通过对CAPP中“should”的索引行的检索分析发现,其主要被中国学者运用于语步五:研究推论,并常用含有“should”的结构提出教学建议、展望未来研究。

对动词时态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应用语言学科研论文结论部分,最常用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对比两个语料库中时态的分布后发现,显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步二中时态的使用。中国学者在语步二中常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而本族语者在语步二中常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

对第一人称代词的检索统计表明,在CAPP中,每万词中有45.1个第一人称代词出现,而在APP中,则有102.1个第一人称代词出现。此结果表明中国学者较少的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原因可能在于中国学者通常认为学术研究是客观的,应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另外,在两个语料库中,第一人称复试代词的使用频率均高于第一人称单数代词。

三、结语

本研究运用ESP体裁分析方法,结合语料库技术,对比分析了应用语言学科研论文结论部分的体裁结构模式及语言特点。研究结果对学术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生及科研人员掌握科研论文结论部分的基本结构模式和语言特点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Nwogu, K. N. (1997). 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2), 119-138.

第5篇:应用语言学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语言学;应用分析;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018-01

现如今,随着英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英语教学也逐渐成了学校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都依据语言学教学要求研究出了能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而这种方法的使用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研究显示,语言学对英语教学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学生要想提高英语成绩,提升英语口语应用能力,则必须要对语言学有很好的掌握。

1.英语语言学简析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一种表达符号。在文化发展中,语言的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英语语言也一样。在不同社会背景下,语言所具备的特征也是非常显著的,其对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语言的发展过程也能够体现社会文化的发展轨迹,同时对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也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则需要先学习与英语有关的文化背景。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人们对语言学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而且,在长期的研究学习中,语言学也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文化,只有真正了解这英语文化,人们学习英语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英语语言学的形成是依据西方文化环境,以及西方人们的语言特点而产生的一种与语言结构有关的英语教学内容。而在国内各大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想保证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并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则需要依据英语语言学的特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开展英语教学工作,以便使学生在了解英语语言学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确保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英语知识应用能力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英语语言学教学的方法

2.1重视构词学的作用。构词学是构成英语语言学的主要部分之一。在英语教学中,英语语言学要想得到重视,其所具备的作用要想得到充分的发挥,则构词学的作用需要被重视。构词学是帮助学生学习单词构成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构词学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词素,从而使学生更高效的记忆所学的英语单词。而且,依据构词学的特点进行英语单词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英语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有趣,从而确保学生的英语成绩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比如单词"筷子",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构词学要求对"chopstick"这个单词进行分解,将一个整词分成两个部分,即"chop"与"stick"。其中,chop代表的含义是削,而stick代表的含义是棍,将这两个不同单词代表的含义进行综合理解的意识是削棍子,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后,这两个不同的单词就逐渐被整合成了一个单词,即chopstick,其所代表的含义也随之变成了筷子。此外,利用构词学开展英语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学习单词的方法,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所学的英语单词,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英语成绩进行提升。

2.2重视构句学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英语语言学中构句学的作用,并对其所具备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句子的结构。比如,下述三个英语句子,Tom watches the movie happily/Tom watches happily the movie/Tom sings happily。在这几句话中副词的使用有一些差异,其中第一句和第三句中副词的使用符合语法的要求,但是第二句中副词的使用却不符合语法的要求。这是因为watch与the movie之间存在happily这个语言成分,这与英语毗邻原则相符。由此学生可以理解第二句不符合语法要求的原因所在。

2.3重视认知学的作用。认知学作为英语语言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其的应用对学生了解语言的概念有很大的帮助。认知学的核心理念是由客观的角度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实质上是指英语表达方式会随着人们认知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学生只有掌握这一特点,其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的应用方法。比如,Steamboat decks teemed not only with the main current of pioneering humanity,but its fiotsam of hustlers,gamblers,and thugs as well。这句话带有一定的隐喻意义。其中,flotsam所代表的含义是水面上漂浮的碎片,而在这句话中所代表的意思是无业游民。在英语句子中,隐喻意义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这种隐喻手法的使用不仅与其产生的文化背景有关,同时也与时代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在英语教学中,认知学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的最有效方法。而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只有真正理解认知学的含义,并将其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英语学习中去,学生才能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而学生的英语成绩也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的形成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而学生只有真正理解语言学的特点和意义,并将其真正的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去,学生才能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升,英语成绩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霞.英语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学园.2014,(12).

[2]刘冲.探讨英语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研究[J].科教文汇.2014,3.

[3]康英华.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8).

第6篇:应用语言学范文

[关键词]英语 语言学 语言 研究

[中图分类号] H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047-02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在信息化、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其作用越来越重要。英语在未来越来越开放的时代,在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商业贸易交往中将会被越来越普遍地使用。所以,熟练掌握这门语言并能够进行日常简单的口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而学生学好英语,不仅仅能够掌握一门语言,可以在未来就业中有语言方面的竞争优势,而且还可以通过熟练掌握这门语言,了解外国文化、历史等,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眼界。下面本文围绕着英语教学以及英语语言学的使用展开论述。

一、英语语言学含义

英语语言学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三个知识板块:理论启蒙、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对英语语言学的学习实际就是对语言的各种属性、语音学、语义学、语言和文化等各门学科的学习。通过对英语语言学的学习,可以了解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概念,帮助学生掌握从事语言研究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从事语言研究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

二、英语语言学书评中的评价性态度用语研究

(一)外国经典文学作品中对英语语言的研究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英语语言学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通过对英语语言学的深入研究,鼓励学生对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系统、深入思考,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后运用所学的语言学技巧对自己的内心想法进行自然流畅的表达。从语言性质角度讲,英语是一种交际性语言,深入地对英语语言学中的语法、日常用语进行研究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在19世纪,英语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语言”。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发表的长篇叙事诗《查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娴熟地运用了高超的英语语言学技巧,此外还有美国伟大的讽刺幽默小说家、作家马克・ 吐温(Mark Twain , 1835 ―1910 ) 等人的文学作品都对英语语言的运用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阅读这些英文文学作品,我们发现英语语言的精炼,语言功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反过来促进英语语言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些大作家的笔下,古老优美的英语语言不断地演化,很多比较庸俗化的语言渐渐被淘汰掉。[2]

(二)研究语言学内在规律,提高运用语言交际能力

应用语言学注重把语言研究成果运用到语言教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相比之下,结构语言学则注重句型结构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主张采用书面、声像等视听教学方法。但是应用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研究者都认为,语言本身是一个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封闭系统,它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被社会上的人们广泛使用。所以,交际是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重要方面,必须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仅仅把语言当作固定的封闭系统,注意到语言的语音、词义和语法等语言内在的运用规律,忽视了语言的外向性。[3]外向性也是语言存在的价值。我们都知道语言如果不参与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现实物质生活,就会丧失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语言是记录和传递人们在劳动生产、生活中的思想行为和劳动力成果的文字载体。它词汇的丰富可以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任何一种语言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交际作用和它自身的内在规律就联系在一起了。它是不由人们任意地改变和创造的。我们在运用语言学特点来研究英语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时候,只有加深对语言学内在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发挥语言学的交际作用,让语言焕发出生命力。[4]

(三)语言的本质功能

从美国全国英语教师协会(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和面向中高等教育的《英语杂志》(English Journal)创办那天起,就把英语语言的研究和文学理论作为主要内容,把语言教育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随着对英语语言研究越来越深,现今全球广泛使用的《牛津高级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也揭示了语言的深层结构,以及语言的创造能力等等各方面的客观规律性。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不在于让学生掌握不受语境限制的枯燥的语法和固定、标准的语言形式。英国语言学会专门创办的《语言学杂志》就是讨论语言学理论以及和语言学相关的问题,他们都一致认为语言的最基本功能就是交际,对语言学的研究应该和社会进行广泛的联系,并进一步开拓到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把工作范围扩展到研究语言和社会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试图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之间建立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模式。[5]

(四)利用英语语言学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7篇:应用语言学范文

摘要:语料库在英语教学上的应用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促使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产生重大变革。本文将从语料库概念、语料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语料库在英美文学课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探讨语料库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语料库,英语教学,英美文学

一、语料库概念

语料库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中期,是以语篇语料为基础对语言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语料库也叫做语库或素材,是收集并科学地组织起来的一套语言材料,书面的或者口头的,已经从最初的计算机应用范畴发展成为了分析和研究语言规律,编纂辞书,利用计算机加工自然语言以及语言教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所提到的与语言相关的语料库是存放在计算机里的大量文本或经过加工后带有语言学信息标注的文本,是一个语言素材的集合体,主要用于观察、分析和研究目标语的各种特征。语料库语言学是“基于现实生活中语言运用的实例”对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科学。

由于语料库语言学建立在真实语言材料基础之上,因此为词典编纂、语法书修订和教材组织提供了重要语料来源,比如《牛津英语词典》和《现代英语语法》这两部英语语言史上的经典之作就是以真实语言素材为基础的语料出发发现语言规律、解释语言现象的。

二、语料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料库语言学在语言相关领域的应用归纳起来包括:词汇研究、句法与语义、语用研究、口语研究、语言变异或变化研究、语言教学、机器翻译、语音识别或合成。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发现语言规律;(2)认识各种语域变体特点;(3)发现学习者使用语言时的问题;(4)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5)测试及语言错误分析。近年来语料库在我国英语教学中逐渐得到重视,期中突出的成果比如桂世春教授桂主持的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项目“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收集了从中学到大学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作文语料,共100多万词,并标注了学生在作文中常见的62类错误,错误类型包括了拼写错误、词语搭配错误、词语用法错误以及语法结构错误等,这对于指导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起到积极的作用。

语料库在教学研究中语料库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是编写词典、语法书和各种教材的重要源泉,而且在教学理论、内容、方法等方面也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可以帮助选择教材。当前教材的选材如果没有客观量化的标准,就不能保证入选课文能够达到教学目的。语料库就可以根据词频统计判断课文题材和难易程度。这种经过语料库检索得出的数据就可以提供科学的数据,成为可以参考的量化标准。其次,能够提供例句的来源。教师不必自己编造不准确的句子,借助语料库检索母语使用者搭配的例句,既不会出错又有说服力。第三,可以编写练习或测试题。还能够分析作文。建立以部分学生作文的语篇构成的参照语料库,对每个学生的作词频统计,能帮助教师轻而易举的分析学生所用词汇的特点以及存在哪些错误。

语料库在基于双语语料库的机器辅助翻译方面已经成为提高翻译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文体学和修辞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中语料库的浩瀚的数据和文本也能发挥其巨大作用。在阅读理解、语篇分析和文学鉴赏教学中都可以发挥作用。

三、语料库在英美文学课中的应用

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往往都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课下阅读选文和相关评论为辅。由于教材往往选择的都是19到20世纪的名家名篇,学生读起来如同嚼蜡,索然无味。自然教学效果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把语料库应用到文学课教学,教师合理运用检索实例、得到的充分语料资源,学生能够更深刻、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措辞和语篇结构特点与主题思想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节省空泛的阅读所浪费的时间。由于准确数据的支撑,使得文学教学的说服力和科学性得到了提升。改变了语义孤立、分裂片面式分析作品的教学法,使语言学、文学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相得益彰。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要借助计算机和网络建立文学语料库或对比语料库,建立目标作品的研究语料库;借助检索软件和计算机软件进行检索和标注。研究角度可以从从主题、叙事角度和词汇等方面研究文学作品的各种手法,如写作风格、语言特点、情节构成、人物塑造等。用语料库为辅助进行语料检索研究,检索结果简单明了。句长、词长、词频、词性、复合句、并列句以及代词的使用均可得出精确的数据,与参照语料库进行比照,目标语料库的特点一目了然。因此使用语料库对语料进行标注、对比、分析,是对语言进行科学的分析方法,可以应用到各种文学文本例如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可以进行语音、句法、语义等多种描述。语料库语言学的这种量化分析的方法成为研究文学、文体学以及文学理论的有益补充。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不可否认语料库在语言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如果教师不加分析的把语料库应用到语言教学中,那么其中的语言材料很可能是脱离语境的,那么只有某种语言现象的频率而缺陷好可行的信息就无法呈现特定社会、视角下的语境。这样的数据只是表面上的准确而背离了真实的科学。(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慧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第8篇:应用语言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语言语用 教学质量 二语习得 

大学英语改革后,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有了更高要求。其中,提高教师的课堂语言语用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语言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仅是学生输入和输出语言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师生运用语言沟通情感和真实交际的主要途径。那么,要想充分利用课堂语言的魅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成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习得语言,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总结和反醒自身教学过程,观摩优秀课堂教学,提高和优化英语课堂教师教学语言。 

1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的语用原则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语言行为只有遵循科学的御用原则,才能达到真实交际、自然习得的最高境界。 

1.1 贯彻i+1的原则,适当调整和修饰教学语言:反思自身的课堂教学过程,笔者认为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提出的“i+1”理论,外语教学有巨大启示作用。i 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 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如果学习者现有的水平为i,则输入的内容应有一个小跳跃,即i+1。也就是说,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语言材料的难度应该稍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拥有的语言知识和能力水平,即符合i+1的水平。遵循 i+1 理论,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教学语用应结合所教授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形成的“一种简短、简化、规范,在语音、词法、语篇上经过修改语言”。从而不仅给大学生们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和第二习得认知学习,从而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1.2 坚持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就是英语教师所运用的语言要准确、鲜明、贴切、内涵丰富、讲授时,要科学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语言的规范性要求教师的课堂用语要选择合乎英语习惯的说法,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语音语调要正确,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比如:“can you make a sentence about ‘what color’?”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can you make a sentence with ‘what color’?(你们能用what color来造句吗?)作为语言教师,我们就应该注意这里应用“with”而不是“about”,以教师良好的语言习惯,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1.3 坚持教师语言启发性和激励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除讲述外,教师还可采用各种提问、反问、设问等疑问句形式,站在不同角度,采用多种方式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地去思维、讨论,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情况使用课堂用语,即使是表达同样的思想或内容也应尽量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可以使语言更加灵活,准确。教师在语言的运用上做到形象、生动,也就是说讲授语言要注意抑扬顿挫,并适当运用形体,利用图片、图表、实物等边演示边讲授,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观感受,不但要保证学生不同层次的理解,还要鼓励学生就各种问题发表见解,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模仿而不致感到单调乏味。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英语教师既要有效地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也要很好地运用激励艺术。 

2 大学英语教学语言语用实际运用 

严谨的语言使人可信,幽默的语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利用优质的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理念和手段,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水平,是摆在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2.1 大学英语教学语言本质方面: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 

2.1.1 有声语言:语言的音量和语速、语气和节奏是教师课堂语言准确有序的重要保障。音量的大小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准确的获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教师的声音既不能让前排的学生感到刺耳,也不能让后排的学生听不清楚。而语速过慢会使学生感到昏昏欲睡,过快的讲解又很难在短时间内把知识吸收和消化。据研究表明:英语教师的课堂语速最好慢于正常语速的1/4。 

优秀的教师时刻注意课堂用语的语气,采取多建议少命令,多商讨

少否定,多激励少说教的方法。比如对于迟到的学生,教师可建议: i hope you come earlier next time, you can make it, i believe.对于一个学生认为要在一两天内要记住一片教长的课文十分困难,教师可以商讨说:it may seem a little bit difficult for you . but if you are given two more days, don’t you think you will be able to recite it? 对于学习英语心灰意冷的学生,如果教师采用激励的话语则可以使学生克服负面情绪,找到站起来的勇气,坚定学习的信心。同时,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或轻快,或凝重,或低沉,或高亢,或舒缓,或紧张,这些变化多端的语言节奏,可以准确鲜明地体现语言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节奏的变化,创设不同的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其次,节奏的变化,还可以降低学生听课的疲劳程度,避免因单调的声音使学生的注意力涣散等,为学生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 

2.1.2 无声语言:无声语言是指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手段,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辅助言语交流的表情、行为、举止以及某些人工符号。教师的课堂上的衣着和体态,手势和眼色时刻传递着无数信息。英语教师的衣着和体态不仅可以表现自身气质和“形象”,而且表明该教师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准确无误的手势,能跟有效地传达教师的信息,并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而有效的眼色,不仅能促使教师顺利地完成各项课题组织活动,而且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有效地激励。

另外,板书语言的运用也是教师无声语言的一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接受知识信息,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它是最简易的利用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板书语言要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醒目,精炼,使学生一目了然,达到其书写效果?

2.2 教师职业语言语用方面:要想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良好习惯,教师应该首先做好榜样,英语教师尤应如此,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避免在课堂上出现一些不规范或不得体的语言。从我自身来说,有时说话语速过快导致学生听不清楚,再来重复一遍就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还有有些英语教师还有一些其它的习惯。如下: 

有些教师喜欢使用“命令”型语言:“listen to me.” “use your head.”“open your books. turn to page 11”。经过多年的实际教学,我发现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往往使用“协商”型语言。比如:以“please pay your attention to….”, “would you like a second try.” “now let’s open your book and turn to ….”来代替以上三个命令型句式。 

有些教师喜欢使用“自问自答式”语言:生怕学生回答不出,有一些问题不等学生回答就干脆自己说前半句,学生便自然而然地接后半句。“you know it is an avalanche, right?”。但是如果用启发式语言,就会引导学生得出答案。“one of bad natural disasters” “a large mess of snow down a mountainside” “what it is?”因此,在面对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教室的启发性语言不仅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有些教师等学生回答完问题,教师没有给予有效的评价,最多以“ok” “sit down。”来回应。其实,除此之外,还可以多采用参与式评语,让学生参加评论,如“is it good?” 或“she did a good job, didn’t she?”。称赞式评语,如“ that a great answer” 或 “you are a smart boy ”等。 

2.3 师生互动方面:因为教师没有充分运用自身的课堂用语调动学生积极互动,使课堂气氛不过活跃或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况日下,更不用说提高成绩。比如:有些教室里学生总是很安静,每次课堂以完成任务匆匆了事,学成做题,不发言不提问不说话,仿佛在等着老师给出答案,一节课下来只有教师的声音 有些学生不愿意“出风头”当教师问: “who’d like to have a try?”,班里没有人举手,最终老师请一个同学回答,答案准确无误 还有部分学生表达能力不强。回答问题通常说得不够完整,词不达意,人云亦云,如“闷壶里倒饺

子”,语言单调、表情木然。听者心不在焉,索然无味。诸如此类的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就是英语教师积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遵循语言语用原则充分运用符合实际的课堂语言,促进课堂师生互动。 

当然,并非所用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师语言用语都要按照统一的模式来组织和进行,但是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应结合英语课堂语言语用的特点和原则,就自身存在问题,根据实际,通过长期优化和总结,注重自己的课堂语言素质修养的提高,创造出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将精湛的语言变无趣为有趣,变无声为有声,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爱上课,爱英语,爱学习,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最终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krashen,s.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 

[2] mccarthy, michael.语言教师话语分析.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11 

[3] widdowson.h.g. 语言教学交际法.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5 

[4] 胡壮麟.主编 语言学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第9篇:应用语言学范文

关键词:课堂用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10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56

新课改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多使用英语组织教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加热爱英语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英语课堂中存在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学生的英语成绩下滑,口语能力得不到提升,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 课堂用语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英语教学过于口语化

小学英语是学生刚刚接触英语的初始阶段,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英语口语表达方面。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重英语教学的口语化问题,不能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此外,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教师需要关注对英语知识的基础性教育,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英语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提升英语口语能力。然而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教师的英语水平良莠不齐,很多教师并非英语专业,特别是一些刚刚毕业的本科生进行英语教学实行,在英语语音语调方面不是很专业,更无法灵活地运用在小学英语课堂,长期如此,会导致学生的基础性英语知识不扎实,影响后期的英语教育,无法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二) 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英语交流,掌握英语知识。而在语言教学中主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运用英语知识去沟通和交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然而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常常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英语课堂上都是教师在讲,而学生则是专心听讲,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更是行不通。这就要求教师提升学生的课堂地位,成为英语课堂的主角,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尽快融入课堂,不断提高英语能力。

(三) 课堂英语用词不当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都会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更加接受英语教学,尽快适应英语课堂,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都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整个英语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然而,教师在使用课堂用语时,过多喜欢用否定词,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很多教师也喜欢用夸张词语,这些词语的使用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畏惧英语。

二、 课堂用语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策略

(一) 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这时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考虑到英语单词的恰当使用,还有顾及到学生的吸收能力,设计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不断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增强教学氛围。加上小学英语教学的难度系数不高,教师可以从基础的发音开始练习,反复让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例如,在学习音标的发音时,教师可以拿bed[b?藓d]和bank[b?V?yk]时,教师把对应的音标写在黑板上,这时学生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大的不同,让学生在反复朗读音标来区分单词的不同点,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能力。当然,教师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英语教学有效性。在开展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建立平等的教学关系,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

(二) 强化使用多元化课堂用语

小学英语是学生刚刚接触英语的初始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急功近利,要求学生学得有多好,需要日积月累,通过每天的积累和练习,才能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课堂用语对学生学习很重要,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用英语口语表达的良好习惯,真正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英语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如What is for lunch?等日常交流用语来激发学生踊跃发言,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多使用日常英语交流中常用的词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种英语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

例如在学习play football时,教师可以先下载一段有关踢足球的视频短片,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出来,等学生看完之后,问学生刚刚是什么球,这时就会有学生回答是football,接着教师再给学生播放打篮球的视频,这时继续问学生这个是什么球,学生回答是basketball,教师让学生在看了视频之后回答问题,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学会区分不同球的区别,这样大大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 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赞美

小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段,喜欢得到他人的赞美和表扬,因此,教师需要抓住这一点,在英语教学中多鼓励和赞美学生,特别是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一定要给予恰当的评价,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多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多种奖励,呵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取得更好的英语成绩,提升英语素养。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激励和鼓舞学生表现自己,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还需要家庭的配合,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英语口语水平,真正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会学生用英语思维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掌健. 语文名师课堂用语特点分析――以薛法根和孙双金课堂教学为例[J]. 小学语文教学. 2016(2) .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