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车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8. 车工(8学时,480分钟)
(1)实践教学与学生实操内容
知识
模块
知识点
教学要求
计划学时
支撑教学目标
安全教育
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与实训室规章制度
阐述车工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熟读实训室安全生产与设备保养等各项规定
0.5
目标:8/9
车工工种简介
车床基本知识与车削加工概述
车床型号,规格及加工特点;
车床的组成、使用、车床操作安全技术和文明实训
0.5
目标:2/5
学生实操准备
车床各部分功能
空车练习、开车练习(不切削)和基本操作考核
1
目标:2/5
车削加工
加工范围
讲解普通车床常见的形面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5.5
目标:1/2/3/45/8
刀具
介绍常用刀具种类、结构
实际加工(示范)
示范讲解实际工件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要领,再次强调安全操作
学生实操
按图纸要求加工、正确对刀、自动走刀
作品整理
检查完成作品质量
0.5
目标:2/7/8/9
结束
保养设备、清扫卫生、上交实训报告。
(2)考核(本工种满分100分)
劳动纪律5分(参照《工程训练》评分细则执行);
文明生产15分;
考核点:安全操作、设备保养维护、工具的摆放、环境卫生。完成情况较好,得12-15分,如出现差错,每项扣1-2分,最多扣15分。
劳动态度10分;
考核点:听课情况(做好笔记、集中精力等)、积极参加实操练习等。完成情况较好,得9-10分,如出现差错,每项扣2分,最多扣10分。
动手能力50分;
考核点:空车练习,开车练习(10分)、普车外圆加工(40分),括号中的分数为每项最高得分,操作每出现一处错误,扣分10%。
实训报告20分;
关键词:普车实训 安全 学风 技能
普车实习是中职院校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桥梁,是思维、实践能力综合训练和提高的重要过程[1]。普车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普通车床功能和加工操作;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与团队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普车实习的重要性。笔者作为职业院校普车实习教学的一线实习指导老师,结合自己在普车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经验,浅谈一些具体的管理方法。
一、组织教学,树立良好的班级学风
组织教学是实训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目的在于提醒学生为上课做好心理、学习用具以及安全文明生产等方面的准备,集中精力,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2]。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就中职院校学生的年龄与心理活动来看,只有有效的组织教学,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提高操作技能的任务;从目前的实训车间现状来看,教师在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往往一松就“乱”,一紧就“好”,因此很有必要强调有效的组织教学,树立正确的班级学风的重要性。实习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笔者从事普车实习教学多年,就自身的组织教学方法总结为“三部曲”。[1]
1、 上课点名
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到时间组织学生站队点名。通过点名可以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对迟到、旷课的学生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做出相应的惩罚,要使学生明确遵守规则是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学生明确认识到违反规则是不道德的,应该有内疚感,要使学生认识到违反校规校纪应该受到处理,目的在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常上、下课;而且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精神状态,了解学生的心里活动。对于萎靡不振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情况,如果是身体不适,就让他们及时休息。
2、安全文明生产
点完名之后,必须重复并强调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安全文明生产,直接影响到人身安全、产品质量和生产率的提高,影响设备和工、夹、量具的使用寿命和操作工人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安全、文明生产的一些具体要求是长期生产活动中的实践经验的教训的总结,要求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例如,操作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袖口扣紧,严禁戴手套,带好安全帽,女生把辫子放入帽子内,不得穿裙子、拖鞋,带好防护镜,防止铁屑飞溅伤人。课前集中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不允许进入车间,其意义在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穿戴习惯;开动车床前,仔细检查机床各部件和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加油机床,并低速空载运行,检查车床是否运转正常,这是井然有序的上好普车实训课的关键所在。
3、环境卫生
组织教学的最后一步是周围的环境卫生。实训车间的卫生实行“一日四打扫”――上、下课前打扫。“人造环境,环境育人”。学生通过对清扫(彻底清扫干净,无卫生死角)、素养(潜移默化,提升素养)的学习遵守,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整个车间的环境面貌也随之改观。学生以后在社会上交朋结友时也自然体现出令人赞叹的高素质、好修养的优秀形象。
二、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全面提高学生技能
根据实际情况(班级人数、车床数目)进行分组练习。每天上课时间每台车床必须有且只有一名学生独立操作机床,两名学生在车床周围学习,达到“一帮多”的目的,可以使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有个接受的过程;对于小组其他成员,可以在规定的实习教学区域内复习本课题的相关理论知识或者分析本课题的练习图纸。确定合理的切削用量,制定优先的工艺路线,选择并准备车刀(粗车刀、精车刀),这样可以缩短辅助时间,提高效率。例如,车削多线梯形螺纹,首先要掌握螺纹的基本参数及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明确牙型高度的实际意义;还需要准备90o外圆车刀(粗、精车刀)、切槽车刀及螺纹车刀(粗、精车刀);制定合理的工艺路线:(1)粗、精车外圆至公称尺寸(2)加工螺纹退刀槽到图纸要求尺寸(3)车削多线螺纹(根据牙型高度,确定合理的走刀次数);选择正确的梯形螺纹车削方法(掌握分头的含义,根据导程与螺距的关系调整机床):直进法―斜进法―直进法―左右切削法。
三、巡回指导,规范操作
学生在独立操作练习期间,老师应在实训车间现场不断巡视,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旦发现学生有不正确的动作时,比如学生用嘴吹铁屑,直接用手去扯嵌入鞋底的铁屑等等,马上要求他们停下来,组织学生们共同来讨论,找出违反操作规程的地方,带领学生共同来纠正;如发现学生操作有不正确的地方,及时制止,并给与改正。比如学生在停车测量尺寸的时候,就直接拍下急停按钮,这种操作是不正确的,老师应该及时指出错误,并告诉这样操作容易出现的问题,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先停操纵杆,再拍下急停按钮。这样边操作边纠正,直观教学现场讨论,让学生理解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从而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为成为新型高技能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2]
结语:
在普车实训过程中,只有认真组织好教学,树立良好的班级学风,随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里活动,实行“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性,并通过合理安排练习时间,才能实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状态,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多年来,笔者在技工学校主要从事机械类专业的教学,长期担任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实训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和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在这门课程的技能训练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素质外,主要与这门课程的特点有关,该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实践性强
这门课与生产关系极为密切,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为主,相关理论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大的灵活性与综合性。这对于缺少实践锻炼和系统理论知识不完备的技校学生来讲,学习起来难度确实很大。
2.理论性较强,新名词新概念多,内容繁杂
该课程要求学生初高中阶段的数学、物理、几何等基础知识扎实,又具备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如金属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加工工艺学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每一章节均涉及到大量的新内容、新概念和新名词,这也给初学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操作中危险性大,安全系数低
普车技能训练对于从来未接触过机器操作,更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初学者来说,从心理到肢体的适应及过度,都存在很大差距。另外,由于车床结构的复杂性、外露零部件多、高速旋转零件多等因素,其危险性在所有切削加工工种中是最大的,安全系数是最低的。
4.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系统性强,结构严密,前后内容密切相关
学生要学好这门知识,掌握操作技能要领,就必须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要经过刻苦勤奋、大胆细致、艰苦长期的动手训练。也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熟练操作技能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学部门及实训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教材、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的不断研究,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与合理应用,才能上好这门实操训练课。
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协调各课程进度
由于该课程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比较多,所以编制教学课程时,在上普车实训课之前应优先安排学习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如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等课程。在实训课讲切削基本要素、刀具知识、工件的切削性能时,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材料学知识,明确被加工对象的性质,才能正确地选用刀具,合理地确定切削用量。否则,在具体的操作中,不能正确理解实训指导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可能会在上机操作中做出错误的判断与选择。又比如机械制图课,教学内容多,不可能在短期内上完;学生普遍的几何知识又欠缺,零件图的内容一般在课程的后半部分讲授,这样学生进入普车实训阶段时,轴、孔、盘、轮类零件图知识可能还没有讲授,致使他们看不懂基本的图样。而车削工艺却要求学生能按照图样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正确选用刀具并刃磨,合理确定切削用量,这说明两门课程的衔接出现了问题。所以机械制图课教师,可以考虑调整教材授课顺序;在讲解最基本的制图知识后,先讲解回转体类零件的画法与识图知识,为实训课学习打好基础。
《车工工艺学》与《车工技能训练》课互为依托与促进,前者是理论与基础,对操作有指导作用;后者是实践与运用,对理论有验证与补充作用。所以,在安排课程时,要求两门课同步进行。我们认为这样做还不够,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教学中,工艺课与实操课最好由同一实训指导教师担任,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协调好两者的进度,并使工艺课稍超前于实训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实训指导教师在讲授工艺课时,能将实训课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错误做法及时在课堂中反馈出来,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反过来,在上实训课时,将工艺课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实操训练中,既能有效指导学生实训,又有利于学生对工艺课的理解与运用。另外,同一实训指导教师也最容易自我协调两课程的进度,使两课相得益彰,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使两者真正成为一体化的专业课程。
三、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树立文明生产意识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永恒的主题,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始终。麻痹大意及轻视安全是企业的大敌,技工学校学生进行的所有生产实习训练更是如此,尤其是在车工技能训练课中更加重要。在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广泛流传着一句谚语:紧车工,慢钳工,轻轻松松做电工!一个“紧”字不仅是说车工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更重要的是说明车工生产的危险性。我们知道,在所有的切削加工中,车削加工是最不安全的工种之一。车工的手、脑、身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工件在高速旋转,刀具在不停运动,车床外露旋转运动的零件也多,车削加工中的伤亡事故概率也最高,这被企业生产实践和实训教学中大量血的教训所证实。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文明生产意识。
1.加强日常安全教育
因为不安全因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时刻在威胁着人身与机器安全。这就要求师生始终保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和意识,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每天在进入操作之前,教师都先要不厌其烦地讲解安全知识,讲解本次训练在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回顾上节课所发生的任何不安全现象及事故,切忌空谈一些安全口号,多讲解现实中的一些事故实例;在操作车床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时刻注意工件、刀具、车床相互位置的变化,是否进入加工危险区域范围内;在训练结束前,要认真总结本次实训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事故,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形成天天讲安全、堂堂讲安全、时时讲安全,把日常安全教育制度化、常规化。
2.突出几个特殊环节的安全教育
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车削实训教学中,有几个特殊训练环节事故概率较高,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1)学生刚进入普车实训的初期,尤其是进行铸件毛坯的粗加工时,学生因对车床结构还不熟悉,操作要领还没有完全掌握,加之毛坯的夹持表面不规则,最易出现撞刀或工件飞出事故。一旦有学生在该阶段出现事故,就会表现得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造成恐惧心理,直接影响后续实训课乃至整个实训的训练效果。
(2)在车削孔、锥体类工件时,刀具最易越位而发生撞刀现象。如果退刀不及时或误操作,轻则损坏车刀,重则撞坏刀架,更严重则出现人身或车故。尤其在以手动小滑板法车圆锥体训练中,学生容易忘记回程中使小滑板回位,经常发生卡盘撞击滑板事故。
(3)在车削螺纹类工件时,若螺纹的导程大,又选用高速车削时(不少学生因好奇喜欢选用较高速度车削),要求操作者技术相当熟练。在加工中如果在螺纹收尾处不能及时迅速地退刀,难免出现撞刀或更为严重的事故。在以上几个特殊环节上,要求实训师生在具体操作中必须高度重视,防范事故的发生。
3.因人施教,进行差别化指导
从各技校机械专业学生组成结构来看,具有年龄小、个头低、农村学生多,而且每个班级女生所占比例在10%~15%左右的特点,这就给普车实训课安全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尤其是多数女生及少数胆小的男生,从心理上对车床操作具有畏惧感,经常表现出不敢大胆上车床操作的情绪,就是勉强上去,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出现事故,因而造成心理的过度紧张或焦虑。当一旦发生小事故时,他们就惊慌失措,不是果断地压下安全按钮或采取停车等措施,而是手足无措大喊大叫,或者逃离操作平台,头脑迷蒙误操作,往往将一个小事故演变为一个大事故。这就要求实训指导老师要多了解熟悉每一个学生,因人施教,进行差别化指导,除了多对他们手把手地传授操作技能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训练与指导,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镇静和有必胜的意志品质。
四、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在基本操作训练中,尽量采用现场课堂教学形式
认真做好组织教学、讲解、示范和讲评等教学环节,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突出实操重点,重视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能力,并将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理与归纳,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2.严格规范化教学
学生在车间实训相当于工厂的学徒工,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任何工种都有操作要领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训指导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动作进行示范,避免误导学生,以免他们将一些不良习惯与作风带入企业。规范化教学,不是要扼杀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因为任何操作规程都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并无数次被实践所验证的制度,不是随意能违背或改变的。对于学生在实训中的一些新奇想法,教师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与引导。
3.在进行复合作业课题训练时,教学过程最好与企业合作
选择一些典型产品零件进行教学,以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工艺流程、产品质量检测等程序,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战演练,综合实操能力得到提高。在基本训练中,要求学生学会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正确的检测、分析、判断,熟练正确运用各种检测方法与手段,树立重视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消耗及成本的观念和意识。
4.直观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无论是工艺课还是实训课,尽量采用实物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形象、直观、生动地接受知识。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充分运用教具、实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条件的话,可组织现场教学和参观工厂等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
1.1 教学内容的阐述
接发车作业为《车站信号及维修》课程中实操项目之一。本设计内容重点为熟练地接发列车作业,难点在于严谨规范的操作,同时课堂应具备以下特点:①操作性课程需要演练环境;②需要学生小组合作;③学生间需要交流经验;④评价要客观;⑤课后需要巩固练习。传统教学中教师针对书上内容满堂灌,让学生凭空想象操作过程;学生间没有交流,只有无操作性的小组;评价采用理论课评价方式:考勤、表现、作业等,流于形式;课后练习更是空白。对此,本设计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络作为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库,结合实训室设备、录播系统、视频等信息化手段,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难题。
1.2 教学目标的设置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接发车作业操作标准;②掌握接发车作业的操作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根据接发车作业的操作标准完成接发车作业,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增强安全意识,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的学习作风;②学后自测,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③小组互评环节,培养客观公正的态度。
2 教学过程的设计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以模拟实践为载体,任务驱动为主线,利用行车调度综合实训室、网络、视频等信息技术,将2课时的教学任务设计为8个过程环节。
2.1 课题引入
在有山有水的实训室中,人操作,车能动,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问动车如何跑起来,围绕这个主题,借助实训室软件及沙盘系统,学生两人一组,使用一台计算机操作一个车站,以“玩”的形式开展探究的学习,解决学生面对学习的心理负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条件。
2.2 知识构建
本设计借助校园网络平台,教师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满足学生的心理成就感,引导学生归纳出本次课的知识点,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借助校园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库形式,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也有利于教师快速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3 视频观看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操作规范吗?现场的工作人员是如何操作的呢?为学生播放接发车标准规范视频,引导学生模拟操作。
2.4 操作训练
规范的接发车作业是本次教学的难点,充分利用实训室设备解决演练环境的问题。同时利用实训室内录播系统对学生操作进行记录,便于教师了解整个实训室学生的操作情况。另外通过录播系统学生可随时观看自己的操作过程,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
2.5 评价环节
评价在操作型的课堂中,往往流于形式,而借助实训室录播系统,学生观看各车站小组的操作视频,以此为依据结合评价标准开展自评、互评。使过程性评价更合理,让学生“听得见,看得见”自己和小组的表现。观看录播视频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了解同学,取长补短;通过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客观公正的态度。
2.6 知识测试
传统教学中采用纸质测试题,不能及时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本设计借助校园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自测,很好地解决了该难题,便于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2.7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有两方面内容:交流体会、布置作业
2.7.1 交流体会
本设计借助校园网络开设交流讨论区,便于学生交流收获、体会、经验等。同时可将交流内容进行本地保存,为课后学习奠定基础。
2.7.2 布置作业
采用分层作业,拓展引申的思路布置作业。①应用型作业:a.根据自己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课下开展复习;b.举例总结列车接发车作业的操作方法;c.本次课掌握了哪些知识点?有哪些知识点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本题的设计提高学生接发车作业的熟练程度。②思维拓展型作业:思考通过进路的排列方法及亮灯情况,为下节课研究通过进路作准备。
2.8 整理上传
课后训练环节一直是教学的薄弱之处,但课后的训练又是巩固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针对本设计操作性课程,所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将录播系统中的典型案例上传到校园网,供学生在没有实验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远程学习。
3 教学设计的创新
(1)玩―看―学―练―评,环环相扣,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各个环节充分利用实训室设备、网络、视频、数字化资源等信息化手段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无操作、无交流、无课后等教学难题。
(3)充分体现了“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
4 教学反思
信息化教学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使专业课充满意境之美,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质量,使我们的课堂不再静止,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技术受到了教师、学生的好评。但是,信息化不能取代传统教学,它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催化剂。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北京 102202)
参考文献:
[1]接发列车作业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2009.
通过对这五年来输出机电数控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变动,并和就业企业多方沟通,总结出就业单位如下几点要求:
(1)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品质: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上进好学、知恩图报,忠诚企业,勤奋敬业等。
(2)必须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
(3)必须具备本专业的基本能力:能识读机械图、能用计算机绘制简单的机械图,能从事简单机械零件加工,掌握钳工、车工、铣工、电工等基本技能。
而我们的学生,也有中职生普遍的特点,尤其是年龄小,又是刚接触专业的机械行业,难度在第一学期最大。①学习方面:基础知识差,学习能力弱,不喜欢读书,但实训过程中比较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②在心理方面:好交往、乐操作、重情谊。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自信、少责任、欠意志,以及进入职业院校后,因学习方法改变,自己支配时间增多,不知如何管理、控制自我;因学习目标改变,不知道何为积极主动学习,何为自觉和自主学习等。
我们以企业要求为本位,结合本校学生特点,结合现有设备进行课程设置和实训安排,为适应企业的要求,我们加大实训的力度,并制订实训室严格的管理制度:
(1)实训基地教学的运行管理。首先是实训教学文件的充实完善和制定。在完善相关实训和设备及教学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强宣传和落实、严格检查、使实践教学工作有章可循。各项制度流程上墙、设备登记造册、上账、实验教学记录完整、设备维护报损手续完备。(2)建章立制,使实训教学、仪器物资、安全等各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订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为了提高设备使用率和低消耗,实行使用登记,耗材项目管理,维护、保养工作责任制;为了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规定使用大型、贵重和电动机械设备的实训教师,必须取得相关设备的上岗操作资格;只要有学生在实训活动,就必须有实训教师或管理人员在场。
在所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我们的重头戏就是教学环节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为三年制中专生,在校时间为两年,分四个学期:
第一学期,由专业课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机械专业重中之重的课程为《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以及学生熟练的识图、读图能力。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车工实训,实训由简到难,分阶段分项目进行练习。阶段性项目练习以工件为载体,真材实料进行,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要求,安全第一,操作第二;严格遵守工具使用要求,爱护工具;严格按要求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随时用量具进行测量,逐个检查达到精度和公差要求,并注意要求每个学生做到。所作单个工件计分,计入期末成绩当中。
第二学期,开设AutoCAD课程,加强学生绘图能力和识图能力,并在学期末考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中级绘图员”证书。本学期实训科目增至三门,车工、钳工和数控。实训比例侧重于车工和钳工,以此作为数控实训的最有利的基础。车工和钳工实训课同时进行,学生分成两组,轮流交换进行车工钳工的实训,以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学生都能动起来,教师也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推崇,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并通过实训内容的转换使实训课减少乏味。车工实训侧重于成品工件的加工,在加工中进行项目练习,随着实训难度的增加,逐渐加强学生熟练操作能力、精确操作能力和吃苦耐劳能力的训练。钳工则侧重于安全操作和基本功的练习:划线、锯、锉、钻、錾等,方法是真材实料直接按要求加工简单美观的工件,严格进行测量,培养学生要有耐心进行钳工工件的加工。让学生记住一句机械行业的话“紧车工,慢钳工,不紧不慢是电工”。数控则学习数控编程,在普车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工件和简单工序的加工。数控实训要求一人一师,至多两人一师,分组操作和观摩。学生所有单个工件计分,计入期末成绩当中。
第三学期,实训科目仍然为三门,车工、钳工进入实质性考证练习阶段,加大了训练的难度和广度,同时也注重学生的读图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准确熟练操作能力。钳工同时加上铣车操作练习,作为选修课程,部分学生能熟练进行操作。学期末进行中级车工和中级钳工考证考试工作。数控进一步加深操作难度和学生熟练操作能力,经过两个学期的数控实训,学生已经在普车的基础上准确快速的入门,为第四学期考证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学期,车工钳工进行实际操作,接当地企业一些实际的加工任务进行熟练程度、行业道德和行业规则训练,学习刨车及焊工等相关机械操作。本学期侧重于数控技能操作,数控实训比重加大,数控工件难度加大,并在学期末考取中级数控证书。学生所有单个工件计分,计入期末成绩当中。因师资投入力度大,实训课程多,学生考证通过率为98%以上。
关键词 PDCA循环 一体化 模块式 职业教育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加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级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否则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发展和建设的需要,而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决定劳动者的能力和发展前景,也影响着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实训教学环节,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好坏,因此用什么方式展开实训教学以及如何保证质量的问题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 。
一、PDCA循环的思想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从而也被称为“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工作程序 。
PDCA的工作过程是,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 (do)执行,指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 (action) 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DCA还有两个重要的思想:一是每一个大循环中还包含小循环,比如在P(plan)计划的阶段中还可以分为4个小步骤,即计划的计划、计划的执行、计划的检查和计划的处理,从而保证计划的质量;二是这一循环是不断进行的,而且每执行一次后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都上升一个台阶。如图1所示。
二、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模式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
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理论与实训不能相互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开实施,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在内容上存在差异 。学生在技能操作过程中看不懂加工图纸,实训教师在实训教学时要重复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才能顺利地完成实训教学任务,既浪费时间,又降低了学生的实训兴趣,而且车间环境嘈杂,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不理想,
再如教学的知识体系不连贯,职业院校开设的实训教学中传统的普通车床实习和数控车床实习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紧密联系的。传统的普通车床操作工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数控车床编程与工艺、数控仿真、数控系统、CAD/CAM 模块实训教学的基础。数控车床实训必须从普通加工开始,但整个知识体系繁杂交错,不利于教学实施进行。
一体化教学模式则有针对性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技能操作中,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具体实施时,应从师质力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妨在内容设计以任务为导向,将教师讲课、小组讨论及学生动手操作交叉进行,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考虑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还应结合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车床一体化教学是职业院校发展的迫切需要,如果能较好地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关键因素进行系统地梳理,在实施时应以模块化的方式实现,将不同的项目构成体系,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引导,相信这种教学模式将在不远的将来能得到很好地发展。
(二)模块式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活动,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是一个在内容与时间上自成一体的教学单元。模块内容可以是单一课程,也可以是相关课程的组合。模块化教学的目的在于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某项技能。
模块化教学可以根据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将教学模块灵活组合,如在普通车工推行模块化教学,可将车工模块分为安全基础、实物认知、车削基本知识、车内外圆柱面、车内外圆锥、车成形面和表面修饰、螺纹加工、车偏心工件等复杂工件的车削,以及车床的调整及故障排除等若干模块。由车工教研室统一安排教学计划,协调各教师的讲课重点,将与实训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合理地融入到各个模块中去,从而使各模块衔接有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学生容易理解,老师容易讲解、容易实施的目的。
三、基于PDCA循环的实施
在充分考虑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借鉴PDCA的工作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从而合理安排教学和实训,将不同的模块或环节联系起来,环环相扣,不断循环,不断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步骤分别实施。
(一)计划(P)阶段。
先分析实训教学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是要进一步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因素。教师在对学生和教学内容有充份了解的基础上,制定计划来展开自己的教学。对于各种原因中的关键因素,可用“鱼刺图”(或者表格)的形式进行分析。
然后再根据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模块分解,建立各模块的有机联系,从而完善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的实训计划和理论教学计划。由于PDCA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因此制定计划时就应考虑其执行、检查和处理。
(二)执行(D)阶段。
按照拟定好的实训方案和实训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同时理论教学应有相应的配合,考虑到各种环境因素和其他变化因素,计划实施时可能作出相应调整,因此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方法。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意发现问题,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例如,采取例会点评制度,先集合学生布置当天的实训任务,讲解注意事项,做好动员工作,让学生知道今天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结束时再集合学生进行点评。
(三)检查(C)阶段。
对照计划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检查,验证执行的效果,在PDCA循环中,检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检查的方式和方法有多种,不但要对学生检查,还应对教师检查,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针对实训教学的特点,可着重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自我检查实训教学的完成情况;了解和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总结执行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随时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检查实训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处理(A)阶段。
这个环节重在总结和提高,主要任务是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并调整计划,以便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这又包含以下三个步骤:(1)总结经验,把“认可”的“计划、教法、组织措施”总结提升为“标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此为“规范标准”执行下去;(2)处置遗留问题,对本次循环中“否定”的,要着重分析原因,制定新的解决措施,以便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管理系统。(3)重新审视问题,为进一步调整计划作好准备。
四、主要结论和展望
本文提出了基于PDCA循环的一体化模块式实训教学模式,该模式把理论和实训相结合,构建若干教学模块并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体系,借鉴PDCA循环的管理思想有步骤地实施并不断持续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这种模式有利于将比较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训操作的同一个模块当中,使学生学习时更直观,更容易。有利于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和实训脱节的情况,将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紧密结合,可以优化教学资源,避免了重复教学。由于采用PDCA循环的执行方法,不同模块的实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由于采用了新的学生考核办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可以促使理论课老师加强实操的训练,实训课老师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老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模块化教材的专业性强且与实际结合紧密,编写时难度大,对实训课老师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但要有扎实的技术还要精通理论知识,可能加大培训费用,或产生合格实训老师短缺的情况。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从社会的发展需要看,这种模式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将有更多的应用并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注释:
张浩.从厨师到营养师:CDIO的理念在工程管理类学生培养中的借鉴和探讨[J].高教论坛,2009(5):62-64.
丁相锋.鉴于PDCA循环理论的技工学校实训教学质量管理初探[J].职业,2012(9):144-145.
关键词:中职学校;车间实训;项目教学法
在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一所中职学校办得是否具有特色,是否具有影响力,是否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出一批既懂理论又会实际操作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学校实训课的开展。如何开好实训课,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动手能力,以达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一道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严重下滑,学生基础差,学习的兴趣低的情况下,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笔者在长期的车间实训教学中,认真总结学习,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应用,教师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也取得了好的成绩,达到了“教与学”共同提高的很好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该教学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体,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极高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具体项目的学习,掌握整个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知识点,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强化多向思维的培养,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
二、项目教学法具体设计过程
(1)明确任务。教师提供零件图纸,布置任务,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获取工作任务的信息,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分析。学生根据工作任务,集思广益,分析图纸和加工内容,确定加工工艺和切削用量、刀具、量具的选择。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对工作任务的细节描述,该过程着重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
(3)决定计划。学生各组开展工艺和加工的可行性分析,教师听取学生的各个方案,并指导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决定,该过程重在增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4)实施计划。各组根据正确的工作计划,选择正确刀具、量具,同时重视安全操作,完成零件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学生要认真操作,耐心细致,教师要不断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重加工过程中的细节,注意观察和总结,并做好记录,以防出现不该出现的问题。
(5)检查工件。工件完成以后,组内分工完成零件尺寸的测量。教师要严格检查学生检测过程,按中、高级工的标准控制好质量关,切合工厂实际,使学生体会质量问题重要性。
(6)评价反馈。各组根据加工出的工件,对工艺、加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教师在听取各组的总结后,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对各小组加工进行综合评定。切记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注重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的严肃性。
三、项目教学法在车间实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学校先后建立相应的完善的机械加工车间,购置大量设备,例如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普通车床铣床、电火花、线切割等,充分满足机电、数控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的要求,为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打下基础。
下面,讲述一例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套类零件采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
(1)明确任务。第一,根据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工作小组,每组合理搭配,并选出小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间的协作和团队精神,又有助于顺利完成任务。第二,教师给出轴套零件图,要求学生明确加工要求,确定项目任务:制定零件加工工艺、选择切削用量、进行零件加工、产品质量检验。第三,通过本项目的训练,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熟悉套类零件加工相关工艺知识,掌握外圆及内孔加工工艺制定,工件加工操作中具备对刀、尺寸控制与机床调试的能力,掌握类零件尺寸的检验方法等。
(2)任务分析与决定计划。各小组根据图纸,做好任务分析,教师帮助指导决定出加工计划。①分析图纸。看懂零件图,零件材料为45 钢,毛坯规格为φ50 mm×50mm,确定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②加工工艺分析。选择沈一CA6140车床,制定加工方案及加工路线。③工、量、刃具的选用。量具方面选择必要的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和内径百分表。刀具选择45°外圆车刀、90°外圆车刀、φ20mm麻花钻、φ20×45mm内孔镗刀等。④切削用量选取。粗、精车外圆,粗、精车内孔等加工内容,根据实际生产经验选择合理的主轴转速、进给量、背吃刀量。⑤确定加工工艺。1)用三爪卡盘夹持毛坯外圆,约伸出20mm左右,找正夹紧,加工图纸右端;2) 用45°外圆车刀平端面;3) 用90°外圆车刀粗、精车φ45mm外圆到尺寸要求;4) 用φ20mm麻花钻钻通孔;5) 用内孔镗刀粗、精车φ22mm内孔到尺寸要求;6) 用45°外圆车刀对φ45mm外圆倒角;7) 检查无误后,调头用软卡爪装夹φ45mm外圆,找正夹紧,加工图纸左端;8) 用45°外圆车刀平端面控制总长40mm;9) 用90°外圆车刀粗、精车φ35mm外圆到尺寸要求,同时保证φ35长度25mm;10) 用45°外圆车刀对φ35mm外圆倒角,对工件去毛刺;11) 仔细检查各部分尺寸,卸下工件,完成操作。
(3)实施计划及检验过程。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第一位完成加工任务,生产出合格零件。本组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总结,适当做些记录,找出出现的问题的原因,以避免自己实际操作中重复出现该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答疑,时刻强调安全,遇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示范,以便各组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项目任务。
(4)评价反馈。第一,各个小组介绍自己的加工过程,展示成果,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再由教师对各组的工件进行综合评测,做出中肯的点评,让学生明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二,项目完成后要求学生写“实习报告”,把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思考方法、理论知识上的不足、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都总结出来。
四、项目教学法实施注意事项
(1)合理设计教学任务。车间实训课实践性很强,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能让学生更好接近生产实际,利于就业。车间实训采用项目教学法,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学项目的设计必须能将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完成的任务比教师讲解实例要难些,尽量结合其他学科,有一定的综合性。
(2)指导要准确清晰。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要抓住重点,避免重复,对技能的演示要合理规范。同时,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在完成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技能。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的深度有所不同。
结语: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实训教学中,将不断地探索、完善和总结项目教学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郁庆寿.项目教学法在钳工技能与训练课中的运用[J].职业时空,2010(11).
[2]范晓鹏.谈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职业,2011(10).
实训、实践车间是项目任务教学实施的必须场所,是完成项目任务与职业操守、技能提升、职业资格鉴定和研发推广技术应用的必须场所,可分为“校中厂”和“厂中校”实训车间。
1.精细化组建项目任务车间,需要对实训项目任务场地组建、任务实施过程、验收考核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精细管理。按高职学生的项目能力的三个层次,即初层、中层、高层能力,搭建好实践教学的三个专业平台,即搭建好“校中厂”“厂中校”实践教育基地。
2.校内实训项目任务车间应该按照ISO9000和6S企业生产要求进行设计与执行,从宏观上要做到设备摆放规划整齐、功能合理、机床设备铭牌清晰、车间环境清洁、规章制度醒目。从微观来看要形成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生产企业车间感觉,能自觉养成优良的职业操守习惯和职业操作素质。
3.实训、实践项目任务车间的精细化管理的内容。首先,项目任务车间采用红、黄、绿、白四色进行区域标识、划分出理论教学区、普通机加工区、数控车铣区、特种加工区、CAD/CAM区、成品区、原料区理、废料区等,最终目的是以方便教学、生产运行、材料搬运、安全通行为目的。其次,机床设备产地、规格、类型和功能标识明确,学生操作前一目了然,能迅速直观地了解机床设备的全面资迅。最后,项目任务车间管理制度上墙、项目任务看板到位、项目任务说明清晰、设备操作规程详细,精细化现场管理气氛浓厚,学生如进入管理规范、科学生产的管理真实企业,寓环境育人于无形中。
二、实训设备、工量具的精细化管理
1.机床设备精细化维护保养。实训机床维护保养可分为:班组保养、定期保养。机床维护保养又分为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的清洁与保养。实训过程中,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明确并要严格规范保养流程、保养标准、检查验收记录等。实训机床设备的定期保养要做到有计划、有项目、有方法、有保障,严格按设备保养要求,针对不同设备、统筹安排,在教师带领下,由学生完成,教师负责指导和监察,保证学生按规程精细化做好维护保养,为实训机床设备长期良好工作打好基础。
2.工量具使用保养精细化管理。实训项目任务开始之前,指导教师要根据项目任务要求、实训人数做好以下几件事:配置清单表;发放责任一览表;保养回收一览表;使用过程评价成绩一览表。
3.精细化建立实训设备维修档案。对一些重大设备要建立电子台账的维修档案、每次故障出现要有分析制度、维修制度、总结预防制度。能做到故障原因分析准确,维修极时,总结提练科学,找到设备故障规律,最终能做到事前预防,减少或避免故障发生,保证设备长期稳定正常运行。
三、实训项目任务精细化管理
实训项目任务的精细化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实训项目任务、任务实施过程、任务评价监控体系进行科学规范表述和具体量化描述,能成为项目任务的标准和参照,具有良好的实践性。
1.通过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分析调研结果,确定岗位的核心操作技能、职业操守、综合素质。总结归纳出的岗位及典型项目任务,拆分典型项目任务为:应知、应会、技能、态度等知识点。从中选择核心专业技能4~5项,深度融入应知、应会知识点、结合技能、态度的要求,重构实训项目任务核心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操作训练。
2.明确项目任务操作的具体目标要求、任务实施按照岗位技能的具体要求,结合技能抽测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提练并明确每个职业岗位所需要进行操作实训的技能种类、操作内容、实施过程、实施办法等。最终总结并编写科学、全面的实训项目任务教学指导文档、项目任务标准,在此基础上,落实岗位技能实训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依据和标准,达到实训项目任务教学内容的精细化。
四、实训项目任务实施过程精细化
实训项目任务实施过程精细化,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核心环节,能较好地提升实训实训项目任务教学内涵和品质。
1.精细化准备实施项目任务。要对项目任务进行精细化设计。指导教师要对项目任务进行精心研究,明确项目内容、项目任务、项目目的。能合理规划和组织,统筹安排所有设备和学生,做到机尽其能,人有所获,秩序井然,组织得力,保障有方。
2.项目任务实施精细化管理。任务实施精细化就是要对教学全过程精细化,就是要按照产品生产要求,严格组织实训过程,遵照项目教学六步法,培养学生达到企业员工工作的职业习惯。实训项目任务教学实施过程分为:集中讲解、分组演示、我做你看、你做我看、现场点评,评价考核、总结提练等。在具体工作流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细节,让学生实现自然成为习惯。
3.实训物料管理精细化。实训物料实行按照项目需要供应、杜绝浪费、适度环循利用的原则。按照各项实训要求,做好库存一览表,做到耗材牌号、规格、数量一目了然。
五、实训项目任务结果评价精细化
实训项目任务结果评体系可分为:评价学生体系和评价指导教师体系。构建师生互评、处室督察评价标准,既要满足评价要点清晰,评价分值合理,又要满足评价体系简单扼要、不繁琐、易操作的要求。
1.指导教师评价学生体系:任务实施过程评价为主。主要包含有:职业态度、团队精神、6S标准、产品品质等方面。重点考核任务实施过程、当面评价,积极鼓励点评。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控车工;模块化教学法;任务驱动
我校学生都是初中毕业学生,对机械专业基础知识非常缺乏,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对技能领悟难,学生就业后技能操作生疏,知识面狭窄,工作效率低,试用期长。特别是数控加工类专业的毕业生,这一问题更为突出。针对学校现有教学模式的问题,我校在数控车实训教学中运用了模块化教学法。
一、模块化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模块教学法是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但重视知识传授,更重视知识应用,要求教师要精选教学任务,提前做好准备,介绍内容要讲究艺术性,评估时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模块化教学法的目的在于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某项技能。
在开发数控车工实训中的教学模块时,应突出每个模块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可将整个数控车工所要求的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并把它分成若干个模块,将一些实际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分到每个模块中去,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为此,将数控车工实训分成七个模块,即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基础模块、数控车床车外圆加工模块、切槽加工模块、内孔加工模块、内外螺纹加工模块、套件加工模块、典型零件加工模块。
二、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一直以来是职业学校始终贯彻的指导思想,也是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训练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分科教学、单科独进,理实分家”的模式,不可避免的造成理论和实训教学之间的脱节,难以保证技能教学的主导地位。实训课程往往只是形式,是理论课的附属,达不到真正的目的和要求。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理论学习的目标直接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技术等级要求,以数车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数车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包括数车专业基础知识、数车专业知识和相关数车工艺知识),按照数控车工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将数车理论教学和数车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三、模块化教学法的实施
在我校学生上实习课是采用划分小组的方法,由于下车间实习的班级人数较多,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之前,我对每个学生都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思想表现、各科的入学成绩、性格爱好等做到心中有数。我采用了互补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即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相搭配,这样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优等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相搭配,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相搭配,可以各自发挥优势,相互学习。分组后每个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管理小组在实习中所用的量具、刀具,本组学生的考勤及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
确定模块内容。由于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在确定模块内容时,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能力定为目标,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入任务中,使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应认真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重点、难点、疑点,并努力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例子,有些工件图纸接近于企业生产以及现实生活中。
四、数车模块化教学的师资问题 模块化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教学理念更新、知识能力更新、教学方法更新”的新要求
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需要理论精、操作熟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就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巧,还能及时解决现场随时出现的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训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既能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又能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
建设一支这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逐渐形成。对于原来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师,要求进入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多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实践,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对于原来的实训指导教师,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钻研教材和教学理论,进一步掌握这种教学方法,最终都能成为优秀的理实一体化教师。
五、总结
数控车工实训实行模块化教学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我校机械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使实训模块反映企业需求,使学生获得从业技能,培养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数控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