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术科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颗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碎片观测和空间机械臂操作等空间维护技术科学试验。这是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79次发射。(航讯)
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通过
初步设计评审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亚太移动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在京组织召开老挝一号通信卫星用户级初步设计评审及第二次季度管理评审会。老挝方面及与会专家对中方的卫星研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就卫星系统的相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了会议纪要。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顺利通过初步设计评审以及第二次季度管理评审,并转入关键设计阶段。
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项目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启动,实现了中国卫星出口东盟“零”的突破。作为基于东三B平台研制的首颗国际商业卫星,这颗卫星计划在2015年老挝建国40周年之际发射升空,将为老挝提供高清电视节目、远程教育、政府应急通信等服务。(杭文)
液氧煤油发动机500秒长程试车
再获成功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研制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500秒长程试车再次获得圆满成功。
本台发动机试车状态为新一代小型运载火箭一子级飞行状态,通过长时间试车,对发动机长程工作的可靠性、伺服机构与滚控装置联合工作的协调性等项目进行了考核,并覆盖了发动机的飞行时序、额定工况关机等项目。本次500秒热试车完成后,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已超过上百次,累计点火工作时间已超过40000秒,发动机的固有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向型号首飞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航讯)
新一代小型运载火箭三子级热试车成功
7月11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抓总研制、805所抓总设计的新一代小型运载火箭三子级热试车在六院101所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热试车主要考核三子级动力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协调性,尽量模拟发射场流程,暴露箭上、地面设计和操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后续设计改进提供依据。新一代小型运载火箭是我国全新研制的无毒无污染的新型液体运载火箭,火箭一级、二级动力系统试验分别于2012年和今年上半年顺利完成。加上本次三子级热试车,新一代小型液体运载火箭已经圆满完成了全部系统级热试车,为火箭未来如期首飞奠定了坚实基础。(航讯)
世界最大推力电动振动成测试
【关键词】高炉砌筑;施工准备;施工顺序;施工方法
高炉是钢铁厂炼铁的主要设备,它具有产量大、生产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高炉冶炼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炼铁原料从高炉炉顶加入后,经过预热、铁氧化物的还原和熔化、铁氧化物的还原和熔化、铁和渣下滴流动及分离、焦炭的燃烧及产生煤气等一系列过程而获得生铁。
1. 高炉砌筑的施工准备
(1)根据高炉及其附属设施的工艺布置,合理布置现场施工平面,主要的临时设施有耐火材料仓库、高炉炉前大棚、泥浆搅拌站、喷涂站、配电站、砖加工筛选场,卷扬机房、预砌筑场、炉内炉外进料平台、工具库房。
(2)施工前,对高炉炉底、炉缸等部位的耐火砖要进行选分。高炉砖经过挑选或加工后,分部、分段进行配层。
2. 高炉的砌筑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
(1)炉底下部冷却管区域不定形耐火材料的施工前,先将基础表面清扫干净,除去冷却管表面浮锈。浇注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浇注时,应填充密实。浇往沿每列冷却管的中心向两端进行。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每列浇注完毕,在浇注料终凝前将四周溅附在管壁上的残灰擦净,再覆盖草袋,浇水养护。炉底钢板在冷却水管之上,冷却水管中心线以上的碳素料施工,应将工字钢两侧翼缘板下的碳素料捣打密实,后捣中间的碳素料,采用风动捣捶以一锤压半锤的方式进行捣打,直到捣打密度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捣实后的碳素料应略高于工字粱上表面,再用铲平刮刀沿工字钢上翼缘将碳素料铲平。对局部底凹处,应挖去约30mm深,重新铺料捣打密实。
(2)炉底板下压入碳胶前,把压浆嘴内外及周围炉底板上的灰渣、浮锈、油污吹扫干净,用压缩空气将压浆嘴内的灰渣吹扫干净。然后逐个进行测量编号,每编一个号即在压浆嘴侧测量出地板初始高度,并做好记录。碳胶的成分按照材料厂家的配比说明进行配比。将调制搅拌好的碳胶从压入机流出,经由软管导人炉底板焊好的短管。压入板内。在压入过程中用水准仪逐一观察压浆周围炉底板的隆起高度,并用大锤在压浆嘴周围对炉底板进行敲打,促使地板下碳胶顺利流入。压入必须按编号顺序进行,整个压入过程连续施工,中途不得停顿,以免碳胶在管中硬化。压入碳胶完毕后。自然养护24小时。待其硬化凝固后,割除短管,焊上封板。
(3)设有冷却装置的炉底板垫层表面,砌砖前用碳素捣打料找平。炉底碳素找平层的表面平整,需要采用扁钢隔板控制。利用扁钢为导面逐条进行找平。施工时,以焊扁钢带最为重要。焊接前,先在炉底板放出设置扁钢(50mm×lOmm)分条的行列线(间距800mm),沿线每隔400mm距离焊接焊接角钢立柱,将扁钢带侧贴在角钢立柱上端,并用夹具夹紧,然后用水准仪监控,并调整扁钢带上的标高,使其达到碳捣层的设计标高后点焊固定。复查确认合格后再满焊。
(4)碳素料的捣打采取隔行分层捣打的方法进行。以体积密度作为控制捣实密度的标准。捣打前,先将炉底表面清扫干净,铺料时应控制松铺厚度为100mm,用木刮板将料面刮平,先用捣固锤沿两侧扁钢带捣打密实,再用风动捣锤往返振捣3遍,直到压下量达到规定值。接着进行上一层铺料和捣打,直到顶层达到规定的标高。最上层表面比设计标高高出5ram以便于刮平。找平时,将铲平刮刀横放在碳捣料两侧扁钢带的上面,用两台风镐沿条带从一段推进,往返两遍找平。表面平整度是用3m长的钢靠尺进行检查。靠尺与碳捣层表面的间隙不得大于2mm。用水准仪测量各点的相对高差小于5mm。
(5)铺满炭块炉底砌筑时,各层和各列间的炭块均以薄缝连接。垂直缝不大干1.5mm,水平缝不大干2mm。满铺炉底炭块炉底有卧砌和立砌两种形式。高炉采用卧砌的形式。砌筑前。测定和画出每层炭块的层高线和十字中心线,根据中央炭块列长度,画出端部控制线。
(6)砌筑从炉底中心开始,撂底时,应根据预砌筑的编号,沿中心准确砌筑中心炭块列。中心列砌完后,再次复查其平面位置,砖缝厚度和表面平整度。然后再砌第2列砖。当一侧砌完3列以上炭块时,即可两侧同时展开砌筑,操作千斤顶同步对称同时进行,避免炭块砌体产生偏离位移。每列砌完3块即用支撑杆将其顶紧。靠炉壳的每列炭块两端处的垂直缝,则采用反、正木楔楔紧。在砌筑中,及时检查已经砌完的炭块砌体的位簧是否准确。砌筑炭块的碳素泥浆,根据周围的空气温度,进行隔水加热。一层炭块砌筑完毕后,用碳素料将周围的胀缝分层振捣密实。研磨找平层是最后一道工序,为下层炭块砌筑创造有利的条件。先用3m长钢平尺沿砌砖排列的方位进行检查,对高处部位打上记号,随后操作研磨机沿着钢平尺检查的方向做S形路线向前移动,边研磨边检查,直到全部表面平整度达到要求为止。
(7)炉缸的环形碳块砌筑前,通过出铁口中心在其底层上画出高炉的十字中心线,并在中心设置半径规,画出炭块的内圆线,利用炭块本身的顶砌筑。根据预砌筑图的编号,从出铁口中心开始干排,即将出铁口对面的的炭块干排至出铁1:1中心线的两侧,然后按与砌筑顺序依次向两边进行,当两侧均已干排15块炭块后开始砌筑。每砌一块炭块,均借用吸盘将炭块的放射缝方向挤紧,使其缝隙泥浆饱满,并达到尺寸要求。每砌5块砖在炭块端头与冷却壁间塞上木楔。
(8)砌炉铁口组合砖时,依据铁口中心线确定组合砖外线,并将其画在冷却壁,炉壳,底部耐火砖层上,根据配砖图逐块逐层砌筑。铁口组合砖与炉壳间膨胀缝的碳素料在砌筑周边小型砖的时候,随砌随填捣。顶层砖与炭块层应保持统一水平。铁口通道中心偏差控制在3mm以内,砌体砖缝控制在2mm。砌筑铁口组合砖外的环形碳砖时,应拉线检查控制,防止已砌好的组合砖产生位移。在铁口组合砖砌筑至一定高度后,环形炭块也可以跟随砌筑。
关键词:科学技术史 历史科学 内史 外史
广义的历史是所有人的生活历程。科学探索和技术创造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技术和科学的产生,才使人类的生活和其它动物的生活产生了质的区别。技术的历史反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变化轨迹;科学的历史同人类精神、思想和世界观的进步密切相关。因而,科学技术史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自然科学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兴起较晚。但是,由于科学理性的巨大力量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前进的深刻影响,科学技术史研究逐渐成为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别引人注目的内容。
1 科学技术史与历史科学
科学技术史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它描述的是科学和技术从生产到发展的史实,是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历史。它是历史学领域中发展较晚、具有特殊性质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位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接壤位置的边缘学科。美国著名科学史家萨顿(G.SONTON.1884-1956)曾经指出,历史学发展中最早的领域是政治史、军事史,以后才是经济史,最后才是文化史。在文化的历史研究中,宗教史是最早出现的,然后是艺术史,出现最晚的则是对科学的历史研究。出现这样的研究顺序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系统的观察、实验与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的近代科学产生于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17世纪。在这之前,历史的其他分支早已有人进行了认真地研究了。经过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的技术机械化、19世纪欧美国家实现的技术科学化和科学理论化之后,从经济在市场竞争和科学技术的带动下获得飞速发展的史实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和对科学技术历史的考察,才明确提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科学论断,又经历了为世纪社会实践的检验,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日益发挥了关键能动的作用。正是这种日渐深化的认识,科学技术的历史研究在历史学中的重要地位才逐渐被置于它应有的位置。
历史学家之所以拒科学史于门外的原因很多,主要的原因可以归纳为: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历史学家首先注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史则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其实,历史学研究的深人,要求历史学家的视野从战争、政治和帝王将相的范围内跳出去,向文学、艺术、宗教、经济等领域延伸,把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也包括进去。这种新的历史观就必然会促进历史学的发展。当然,科学史的发展也是其中。科学史的发展不仅从内容上是对历史学的重要补充,而且它将人们的历史观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和能动作用等更广阔的领域。
第二,研究内容的差异。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科学史家常需阅读的是一些科学著作,这些科学著作则往往专业语言很强,对于多数只是在中学阶段接触过自然科学的历史学家来说就很难看懂。这样一代传一代,造成一些历史学家对科学史越来越生疏。
事实上,科学技术史,从它的内容来看,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学者较熟悉;若从研究的对象和范畴来看,他更倾向于社会科学。但是无论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学者,还是社会科学的学者,研究科学技术史都有自己的某种局限,这正是科学技术史作为边缘学科的一个特点。
2 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内史与外史
在科学史研究中,所谓内史(internal history),主要研究某一学科本身发展的过程,包括重要的事件、成就、仪器、方法、著作、人物等等,以及与此相关的年代问题。所谓外史(external history),则侧重于研究该学科发展过程中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以及该学科在历史上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而这外部环境可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风俗、地理、文化等许多方面。
内史外史问题,也不免要牵涉到上面所谈到的三种科学史研究方法。其实传统的编年史方法正是以前作纯内史研究的不二法门,国内以往大量的科学史论著都证明了这一点(然而真正的深湛之作,却也不能不适度引入思想史方法),而成功的外史研究则无论如何不能不借助于社会学的方法。
从内史到外史,并非研究对象的简单扩展,而是思路和视角的重大转换。就纯粹的内史而言,是将科学史看成科学自身的历史(至少就国内以往的情况看来基本是如此);而外史研究要求将科学史看成整个人类文明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思路的拓展和视角的转换,同一个对象被置于不同的背景之中,它所呈现出来的情状和意义也就大不相同了。
我们可以简单归纳外史研究的三重动因:
第一,科学史研究自身深入发展的需要。
第二,科学史研究者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的需要。
第三,将人类文明视为一个整体,着眼于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
前两种动因产生于科学史研究者群体之内,第三种动因则可能吸引人文学者加入到科学史研究的队伍中来——事实上这种现象近年在国外已不时可见。
3 科学史的三种研究方法
科学史研究,与其它学术活动一样,是一种智力活动,有它自己的“游戏规则”;按照学术规则运作,这就是科学史研究应有的方法,同时也就使科学史研究具有了意义。而比较有成效的方法,至少已经有3种。
第一种是实证主义的编年史方法。这种方法在古代史学中早已被使用,也是现代形态的科学史研究中仍在大量使用的方法,在目前国内科学史界则仍是最主要的方法。在中国,这种方法与当年乾嘉诸老的考据之法有一脉相承之处。编年史的方法主要是以年代为线索,对史事进行梳理考证,力图勾画出历史的准确面貌。此法的优点,首先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它。其弊则在于有时难免流于琐碎,或是将研究变成“成就年表”的编制而缺乏深刻的思想。
第二种是思想史学派的概念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科学史研究中的使用,大体到20世纪初才出现。这种方法主张研究原始文献——主要不是为了发现其中有多少成就,而是为了研究这些文献的作者当时究竟是怎么想的,重视的是思想概念的发展和演化。体现这种方法的科学史著作,较著名的有1939年柯瓦雷(A.Koyre)的《伽利略研究》和1949年巴特菲尔德(H.Butterfield)的《近代科学的起源》等。巴特菲尔德反对将科学史研究变成编制“成就年表”的工作,认为如果这样的话:
我们这部科学史的整个结构就是无生命的,它的整个形式也就受到了歪曲。事实已经证明,了解早期科学家们遭受的失败和他们提出的错误的假说,考察在特定时期中看来是不可逾越的特殊的知识障碍。甚至研究虽已陷入盲谷,但总的来说对科学进步仍有影响的那些科学发展的过程,几乎是更为有益的。
思想史学派的概念分析方法以及在这种方法指导下所产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科学史界影响很小。至于国内近年亦有标举为“科学思想史”的著作,则属于另外一种路数——国内似乎通常将“科学思想史”理解为科学史下面的一个分支,而不是一种指导科学史研究的方法。
与上述两种方法并列的,是20世纪的第三种方法,即社会学的方法。1931年,前苏联科学史家在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发表了题为“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的论文,标志着特有的科学史研究方法的出现。这种方法此后得到一些左翼科学史家的追随,1939年贝尔纳(J.D.Bernal)的《科学的社会功能》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而几乎与此同时,默顿(R.K.Merton)的名著《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也问世了(1938年),成为科学社会学方面开创性的著作,这是以社会学方法研究科学史的更重要的派别。
以上三种方法,从本质上说未必有优劣高下之分,在使用时也很难截然分开。至于思想史和社会学这两种方法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可以有如下的认识:
思想史和社会史方法作为科学发展的两种解释,有它们各自独到的地方,但也都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虽已被广泛而且深入地讨论过,但是一种新的对内史和外史的更高层次的综合尚未出现,也许,以新的综合取代它们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也许在理解科学的发展方面,它们都享有基础地位,唯有两者的互补才能构成一部完整的科学史。
总之,科学技术史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对它的描述常常可以有许多侧面或采用多种方法。取向侧重的不同,其描述就会有不同的面貌和内涵。假若几个取向都能兼顾到,这当然很好,是较全面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仅是几个取向难以兼顾,有时甚至连一个取向也难以做好。对于科学技术史研究起步较晚的中国,情况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曹天予.魅力与危险——对科学史后现代主义观的反思.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3.
[2]吴国盛.走向科学思想史.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2.
工程活动不同于人类一般生活所需求的社会活动,工程活动的定义是人类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不旦具有科学内容,同时还具备科学内涵。是为了创造更能满足人类需求的新存在物。工程技术的定义指的是运用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如何研发成为有效的生产力做为原则和方法,它是更好的服务于工程活动,把工程和技术的统合为一体。工程与技术都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这一点看。二者都是都是属于同一实践范畴之内,二者除了相互联系,但也是有所区分的。工程实施过程之中是以改造自然为主要目的,尤其是主要是针对实施一些规模较大、并且非常复杂的组织系统的实践活动。然而,技术也同属实践活动,但一般对于技术活动的规模和形式是没有要求的,而更为看重的是在技术活动中所运用的手段和方法。我们讨论到这里,就形成一条知识链,即“:哲学—科学—技术—工程—生产力”。哲学指导及影响科学,科学推动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实践转化为工程,最终工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这几点之中“,科学、技术、工程”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过程,充分体现了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从科学理论到工程技术实践的飞跃,体现了科学理论经过技术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
2.树立正确的工程观
工程活动的辩证内容与自然界的辩证法是不同的,工程活动相比之下更丰富一些,它是以人造物为目地的社会活动过程,它把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的活动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的辩证法、社会辩证法组织一起。理论的角度来说,许多科技工作者都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但对于工程活动和概念的整体理解与本质区别还是掌握欠缺,他们需要对工程哲学深入研究,真正理解工程活动在人、自然与社会这三大体系之中的作者、地位与价值。如今,很多科技工作者在工程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盲目性或盲从性,主要分析原因就是对工程的理解还停留在经验认识的层面之上,并没有升华到理论认识层面。所以,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要在工程哲学和工程实践过程之中,认真正确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还应该重视工程和审美的研究,工程伦理的研究,这些研究会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当然,还应该讲的一点,工程哲学研究现在已经在独立推进,但是同时也应该关注和工程科学哲学的关系,技术哲学的关系和社会哲学之间的关系要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工程是现实生产力、直接生产力,是社会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工程能力是一种软实力,它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甚至是兴起或衰落。由此可见,工程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工程哲学是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工程实践占据着科学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地位,工程也被看成是由各种社会要素共同塑造的。整个工程系统都要运用哲学思维来分析、统筹综合,亦达到尽可能接近事物的客观规律,努力与周边环境的生态、与社会和谐相处。
3.结束语
关键词:科学技术;艺术;陶器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040-01
日本竹内敏雄说:“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同人类历史一道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古代的手工业也好,现代的工程技术也好,都包括在内”。人类直立行走以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使人类的创造活动迈出了第一步,人类开始打制石器开始即已开始了设计创造,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得以实现。
科学技术与艺术作为艺术设计的两种要素形成了特殊的关系结构,体现为相互排斥、相互吸引的运动。科学技术包含内容广泛: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类在实践中积累的关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经验。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渐次加深的过程。科学技术与艺术相互排斥,相互吸引的关系在陶器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众所周知,中国(CHINA)是陶瓷的故乡,陶瓷的国度。陶瓷,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在英语中,CHINA的本意就是陶瓷.举世闻名的中国瓷器就是从远古陶器中脱胎而来.作为世界上最早制造陶器的国家之一,中国烧制陶器的历史约有一万年之久.距今4000年的龙山文化,是中国古陶发展史上的颠峰时期。
上下五千年,陶瓷文化无不和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命运相联系。它一直伴随着炎黄子孙从蒙昧走向文明。它渗透到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人类在懵懂的幼年时代已开始使用粗加工的打制石器进行采集和狩猎,母系氏族社会已开始使用种类丰富的磨制石器,同时还掌握了制陶。陶器一直陪伴着人类的文明发展,一直到出现瓷器以后,甚至到明清的时候还有陶器,只不过使用的少了,基本上都是陪葬品。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 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陶器是把泥巴(粘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的结晶。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对粘土的认识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大约在205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中国古文献记载的一些陶器发明事宜,实际上应是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制陶习俗出现的早期阶段的一个描写。如《周书》:“神农耕而作陶”、《世本 作篇》:“昆吾作陶”、《吕氏春秋》:“黄帝有陶正昆吾作陶”。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制陶的技术迅速提高,使陶器的制作逐渐成为新石器时代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和最呈专业化的手工生产业。
从夏代始,中国社会进入了文明国家阶段,据相当于此时期的二里头类型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看,尽管手工业中已出现了青铜制造业,但制陶的习俗仍然左右着夏朝手工业的潮流,流行陶器主要是夹砂和泥质的灰陶。根据文献记载和“二里头文化”出土的陶器发现,夏代的陶器基本上承袭了河南西部地区龙山文化晚期的陶器发展而来。主要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居多。同时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白陶器。白陶器的创造和使用,表明了我国制陶工业出现了新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陶器的质量也逐步提高。到了商代和周代,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陶器生产的工种。在战国时期,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优雅的纹饰和花鸟。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广泛流传起来。有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
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陶制品始终都延续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在历史上,自春秋以后出现用陶塑俑来代替活人陪葬。秦汉时陶塑格外令人重视,形态和体积都是前所未有的。隋唐时期,冥器规模有了扩大,陶塑的数量也有了增加。
从上述史实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亦促进艺术的飞跃。科学技术与艺术相互排斥,相互吸引的关系在陶器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科学技术和艺术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孤立的科学技术是没有价值的,和艺术相结合的科学技术则具备了艺术的价值。艺术因科学技术而发光,科学技术因艺术而永驻。技术因素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影响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建筑学 建筑技术类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175-02
一、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建筑业与欧美一些较为发达国家的建筑技术水平差距也逐渐拉近,但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具有一定差距。如何拉近我国与世界建筑业发展水平的距离?首先应从专业基础教育入手。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水平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建筑技术水平。建筑学专业处于一个高速扩展、变化复杂阶段,现今建筑师面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繁重的,特别是新结构以及新体系的不断涌现,都对建筑学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建筑界普遍认为,现代建筑师能否出色的完成任务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是否能够运用好建筑技术。建筑技术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师日后的实践应用。原有的建筑技术类教学课程已经不适应现展所需要的模式与方法。所以说,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是适应时展的必然。经过这几年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所积累的经验,结合国内外建筑技术科学发展及其成就,我们对现有建筑技术类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在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进行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参照教学计划的调整,增开了智能化建筑导论、建筑节能与生态、结构概念与体系、现代建筑技术科学导引等课程。整合的核心要求在于突破原有的以“建筑构造”为核心的技术类课程设置体系,注重介绍新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强化学生的技术意识。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一直突出类型设计实践,采用由循序渐进、从简到繁的实践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对建筑设计方法有大致掌握,但是从专业素质以及应用能力来看,课程设置上存在突出问题。设置课程的教学对象从横向和纵向都应当进行覆盖,如“建筑法规”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智能化建筑导论”面向建筑系硕士生,“现代建筑技术科学导引”面向建筑系博士生,“结构概念与体系”面向建筑学专业与结构工程专业本科生,“景观生态学”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等。
(一)重视设计,忽略技术
目前许多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仍然将设计课程与技术课程割裂开来,使得技术类课程相对建筑学专业成为独立的学科。技术类课程缺少与设计教学的互动,在总体教学组织上缺少统筹规划。设计课程专业学习仅仅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考虑,却忽略了建筑技术,导致课程枯燥。一般来说,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教师会布置相关设计题目。而同步开设的建筑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物理与设备等方面,其知识点繁多且复杂,技术性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能动性小。在设计课程的对比下,建筑技术类课程更显得乏味。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教师也会侧重绘图技巧,导致学生精力大多用在绘制图表上,而对常用的建筑技术知识不求甚解,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体系涣散
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矛盾体现在课程体系涣散、联系性不强。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相对独立,部分建筑技术课程过分强调自身课程体系的独立性,造成技术被作为单独学科讲授,导致设计课程出现功能认识与形式模仿的状况。学生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导致综合技能掌握更加薄弱。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内容实用性不明显,采用循序渐进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所以低年级学生的设计题目及设计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在设计构思时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兴趣浓厚,但对技术类的问题考虑甚少。另外由于接触的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在设计中不会考虑建筑技术对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导致学生错误的认为建筑设计主要是解决好建筑功能问题、建筑形象问题,而不会考虑技术类问题。
三、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强调实践性教学模式
传统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大多都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对技术类课堂教学的反应多为枯燥、难以理解,并且技术类课程中涉及的公式繁多、知识复杂、量大,同时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缺乏,课堂气氛沉闷,使得教学与实际差距甚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工程实践中的技术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大学课程中却没有一门系统的、综合的技术设计课程,学生只能凭自己摸索获得不完整的知识。应改革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压缩、精简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如建筑构造课程由两个学期的构造1课程、建筑构造2课程,可调整为理论课程与建筑构造设计课程,前者以讲解为主,后者以设计为主。
提高建筑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将教材内容以专题课形式进行讲解实践。将课堂教学部分分为课堂理论部分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将两部分进行穿插讲解,实现重要理论技术与实践在课堂上同时进行,并非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讲解后再进行实践。这种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建筑技术类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从几方面入手:(1)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具有灵活性,技术课堂讲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课堂实践,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工地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另外教师也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校园周围建筑进行实践调研,并对调研结果在课堂进行分析,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增强建筑技术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2)要求学生运用建筑技术知识,绘制技术设计分析图,查找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性。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要教师先了解学生有做过哪些类型设计,选取学生做过的设计作品,然后根据技术教学进程,让学生从建筑技术角度分析自己的方案是否设计合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建筑技术课程兴趣增强,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主动性。(3)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典型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了解到在方案设计中所忽略了的建筑技术问题。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所接触的设计题目,涉及的建筑技术问题一般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找一些建筑技术比较复杂的实际工程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建筑技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在今后的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技术问题。
(二)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课程优化的总体原则应着重把握: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是核心,建筑技术类课程配合建筑设计。建筑技术类课程和建筑设计课程加强整合,深化建筑技术支撑建设。技术类课程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技术类课程所传授知识和技能可以在设计课程中检验运用。在课程整合中应注意下列几点:(1)注意技术和设计课程的学科特点不同。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是一门培养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合并艺术修养的主干课程,采用师生研讨方式进行教学。而建筑技术是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互动,是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其内容涵盖较广,因此整合设计与技术课程应注意相应的学科特点。同时,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课程整合还应当考虑教师的操作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2)理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进行技术课程整合的目的是要求学生不仅仅把学习重点放在学会的知识上,还要把重点转移到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如,用学到的建筑技术领域知识去很好的解决设计问题。这一过程是有计划、科学严谨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课程设置计划上调整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涵盖建筑学专业理论、专业知识、设计训练、实践环节四个方面,并进一步明确建筑设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强调课程体系的支撑建设,通过调整时段上课的方式,加强建筑设计与技术类课程相互之间的互动与整合,并协调设计和技术课程的关系。
[ 参 考 文 献 ]
[1] 刘东,李晨洋,陈红光.混成学习模式下建筑材料课程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2010(2):86-89.
[2] 黄甫全.国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走势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3):38-41.
[3] 李晚珍.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实践能力课堂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181.
[4] 孙峤.建筑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9(6):63-65.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技术;兴趣;认知;实践
时代的发展,使得教育教学领域所应用的手段及方式方法也得到了快速的更新。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学策略等早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美术学科的具体教学要求。为此,小学美术学科教师应当积极顺应时代历史发展的潮流趋势,将现代社会广泛运用的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到自身的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之中。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
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因素的制约,注意力很难真正有效集中,甚至经过教师的反复督促与提醒,仍有部分小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课间活动中,此种消极状态极大地制约了他们的美术课程学习效果及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采取一种能在课堂上课伊始就充分集中学生学习思维、促使其将注意力快速集中到美术课堂的一种有效方式方法。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就为上述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对此,笔者感受颇深。例如,在教学“香甜的水果”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一组用彩泥制作成的水果造型图片,鲜艳的色彩搭配卡通有趣的造型带给了学生极大的视觉感官冲击,也给了他们极大的启发:原来用彩泥还可以创作出这么多形态各异、可爱又有趣的水果造型,从而使得他们内心也萌发了凭借自身智慧与努力用彩泥制作水果造型的想法。这表明,他们对“香甜的水果”这部分美术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而这很显然为帮助他们积极、全身心地真正投入到具体知识点的学习活动之中,并最终用彩泥创作出具有各自鲜明特色的水果造型都做好了充分的铺垫,真正取得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良好动机。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能有效深化学生的美术学习
认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抽象理解能力较差,而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课程,又不可避免的涉及一些较为抽象化的内容。对此,小学美术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找出一种能将原本十分抽象的学习内容直观化、形象化的有效措施,以此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所学美术知识。
通过多番探索与实践,笔者发现兼具直观性与生动性特点于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对于将上述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到实处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在学习“蜻蜓飞飞”这一知识点时,学生们由于缺乏对蜻蜓外形、结构等的深入了解,使得他们很难运用美术线条对蜻蜓进行生动的绘画。针对这一教学难点,笔者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大量静止状态中的蜻蜓幻灯片,并将其进行一定比例的放大,使得学生得以近距离、异常清晰地看到了蜻蜓的具体身体构造这一细节性内容。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特有的画板功能将真实的蜻蜓图片模糊化,抽象成只具备基本、简单线条的蜻蜓构造图,这样一来学生便能清晰地看到蜻蜓两边翅膀的对称性特征,也真正把握到了运用美术线条勾勒蜻蜓这一生物物种的方式方法,很好的实现了深化学生认知的最终良好目的。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能有效发展学生的美术学习
实践
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汲取到基础美术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美术创作技巧,这就表明,小学美术课程将发展学生的良好美术创作实践能力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而以电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集各种绘图、编辑工具等于一体的强大平台。如,在学习“电脑美术”这节美术内容之后,笔者就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Windows画板功能中的翻转、旋转、拉伸及扭曲等工具创作出各自喜欢的对称美术形象。如此,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意识到美术课程学习的无限魅力,真正借助Windows画板功创作出对称美术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学科的整合使得该学科重新焕发了蓬勃发展的无限生机。对此,小学美术基层教师应当积极、认真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以期达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股“春风”推动小学美术教学朝着更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一、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这一理论在新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然后老师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
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师要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数学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数学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课堂上要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等。而这一切,都应该通过每一堂课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教师的民主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民主精神的形成,让自由放飞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用宽容培养宽容,靠创造激发创造。尤其是在课堂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民主风范沐浴着学生的心灵。课堂要实现互动交流,互动合作交流就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促进,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和同学间的良好的人际交往以及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从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例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就是一种不错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数学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轻结果;关注情感态度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效果
机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工具之一,是人类物质文明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机械工业担负着向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和社会各个方面提供的各种性能先进、使用安全可靠的技术装备的任务,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学习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基础环节,作为工科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还是进行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只要与机械设备打交道都需要具备机械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
一、机械类课程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趋势。
机械制造基础是高等院校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机械零件及设计等课程和机械类相关各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第一大块是工程材料部分,该部分内容的特点是,知识点多,概念多且较抽象,难以理解,某些规律也难以用语言形容。对该部分的学习特别强调对问题的理解及在理解基础上强化记忆一些主要东西。因此,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信息量也在逐渐加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寻找好的途径较好的完成此类课程的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
作为取代传统教学方式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并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连接,从而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翻动”教科书,而用鼠标轻轻点击则可生成生动有趣的动画情节;如果对观看影视、动画时的某些剧情不满,甚至可以改变剧情,按学生的意思演出……这些都是传统教学中无法想象与无法实现的梦想。因此,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机械类课程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趋势.不仅极大提升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也有效的利用了我们现有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真是受益颇多。
二、采用多媒体技术,拉近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距离,促进了我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应用,补充了我校实践教学设备暂时短缺的现状。
如前所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技术科学,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强化手段或方法、使用性能及实际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内在规律,为工程结构、机械零件的设计、制造加工和正确使用提供有关合理选材、用材的必要理论指导和实际帮助。可获得相应的焊工、钳工及机械 加工等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后无论从事机械设计 与制造,设备安装及维护、材料性能测试等工作 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观点解释生产实际中的现象。例如加工硬化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实例,具体某种工业用钢经过热处理后的组织,零件材料、结构、批量的多样化决定了其成形技术的多样化等,都要求将所学到的理论观点活学活用,具体分析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采用多媒体技术, 增加了课堂教学信息量,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当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在当代社会中,追求高质量、高效率是各行各业的共同目标。教育事业是一项高尚的育人事业,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所孜孜追求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3]。
四、将多媒体技术互动教学应用于机械制造基础课堂教学的效果。1、原来4学时的内容缩减为2学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方式改革后,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它的快捷性使得 教师上课时点击鼠标后,所需要的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即刻呈现出来.这两大特征使得课堂教学速度成倍的提高.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2、将文字语言转化成了动画和影视资料,较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通过较好的教学流程设计,教师可以合理安排、组织多种教学媒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如在机械制造类课程中,如讲授车床的构造时,用实物图片和三维动画相结合演示,就可以将车床的各部分零件的作用和相对位置说明得清清楚楚。实践证明,采用媒体教学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较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课程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模型、多媒体课件、网络动画和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机械制造基础中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实现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学习信息化。今后我们将继续挖掘并用活用好多媒体技术,提高机械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侯书林, 朱海等.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