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筹资管理实训总结范文

筹资管理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筹资管理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筹资管理实训总结

第1篇:筹资管理实训总结范文

1.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审计》为主线的实践课程体系。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也是按照“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内容,即:筹资业务、长期资产构建业务、存货采购与付款业务、生产活动业务、销售与收款业务、投资业务、利润及利润分配业务等;后续课程《审计》在实务中也是采用“业务循环”审计。因此,三门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应保持一致。《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课程实验教学侧重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实训。对企业进行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收入核算、成本费用核算、利润核算等。

在此过程中具体项目包括:建立财务账、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试算表、编制调整分录、调整后试算表、结账、报表编制、会计报告。建账、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等工作严格遵守会计工作规范化要求。对已完成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进行装订、整理存档。《审计》课程实验教学侧重于会计核算事后监督。设计八个实验项目:审计承接业务、安排审计工作、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审计报告的编写等。

2.以《税法》、《财务管理》为延伸的实践课程体系

(1)《税法》是为适应财务管理实践的需要而从企业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分支。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各税种的计算、账务处理及纳税申报,能进行纳税调整的相关会计处理。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只有给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实验机会,才能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

(2)《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着重采用“案例教学法”,运用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分析筹资、投资、资本分配等一系列理财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提交完成分析报告。

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1.“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验教学方法。

在“职业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下,以任务驱动引导教学的全过程。根据财务管理工作任务过程设立了实验情景后,每一个技能目标的实现,都以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驱动完成。具体教学步骤如下:任务描述与导入;任务分析;小组讨论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法;实例练习实现技能目标;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

2.“角色扮演”实验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仿真的学习情景,在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时,我们根据分工的要求,设计了对应的工作角色。通过让学生担任具体角色进行实训学习,从而更好地体会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的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下促进学生执业行为的养成。

3.“多元化实践教学法”实验教学方法。

第2篇:筹资管理实训总结范文

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kg2015984)

摘要:

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是结合了翻转课堂和项目化教学方法两者优点的新型教学式,根据项目-具体任务-知识点的分解,制作知识点微课供学生课前学习,课堂中通过完成任务最终培养能力。在对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概述、分析财务管理课程中应用该模式必然性的基础上,以筹资管理项目中计算资本成本这一任务为例介绍了该模式的应用,设计了课前准备、课中学习、课后巩固三环节的教学,以及该模式下的考核方式。

关键词:

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财务管理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概述

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分解教学内容,提炼教学项目,再分解为具体任务,将每一个任务分解到具体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做成一个或若干个微课视频,制定配套的学习任务单供学生在课前学习微课视频时同时完成,在课前就较全面了解知识点。课堂中教师下发具体项目任务,由学生小组内协作完成,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体系结构的理论教学(汤俊海,2016),在“做中学”中掌握知识。完成项目任务后,由学生展示成果,经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促进学生的反思,从而完成对知识巩固,整个过程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只起到引导辅助作用。该模式有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确保课堂学生充分讨论相关知识点,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总结,培养和提高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财务管理课程应用的必然性

财务管理是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着重培养运用综合财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门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学科,学生容易因纯粹的理论教学难以理解而产生厌烦情绪。当前项目化教学模式已在一些院校中实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项目化教学对学生而言课程的容量很大,课堂中学生因缺少一定知识准备,对接收的学习任务无从下手,教师在课堂上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样压缩了实践时间,课堂教学显得紧促,相关问题得不到充分的讨论,学生也没有时间消化、理解、思考,无法形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化教学的真正作用无法得到发挥,翻转课堂顺利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欧阳斌,2015)。结合了翻转课堂和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进本课程教学效果,提高相应的教学质量。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从高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调研和对授课对象学情分析,对财务管理课程分成了认知财务管理、掌握财务管理基本技能、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管理、收益分配方案设计及评价、财务预算管理、简单财务报告分析八个项目。将每个项目分解为可执行、易操作、具体的一级子任务,共分成了27个一级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又可细分若干个二级子任务,分解为对应的知识点。下面以筹资管理项目中计算资本成本这一任务为例,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具体实施应用。

(一)课前准备

1.明确学习任务,确定相应的知识点。根据计算资本成本这一任务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的教学子任务,分解每个任务,确定具体的知识点。

2.设计并制作知识点微视频,上传教学平台。根据知识点,制作相应的微课,每个微课大约5—10分钟,时间简短,表现形式力求丰富,能吸引学生。提前一次课将本节课程所需知识点视频上传到班级QQ、微信群等平台以供学生下载观看,针对本节四个一级子任务共制作了4个微课视频,分别涵盖完成四个一级子任务所需的知识点。

3.设计并布置学习任务单。课前学生光看教学视频,容易造成只是简单观看视频,而缺少目的性,未能真正明确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需要同时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单。所谓“学习任务单”是由教师设计,帮助学生在课前就知晓教学内容、目标、课堂学习形式,提前反映学习疑问和建议等情况的一种学习表单。

4.收集学习任务单,监督课前自主学习,收集存在的问题。在开课前2天,收集课前学习任务单,检查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的情况,检测学习效果,注意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和建议,在课堂中重点解决。

(二)课中学习

课中,教师作为指导者,组织学生分组,开展组内讨论、合作探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层次,给与不同的指导,重视和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进行适时适当的考核评价,将知识内化在协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从而提高学生会学、会用的能力。

(三)课后巩固提升

教师通过布置综合实训,让学生作为海尔公司的财务总监,以筹资1500万元为目标,完成筹资计划书,要求每种筹资方式都要涉及,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和巩固。要求学生撰写实训报告,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要点和所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对任务完成的过程进行反思,对自己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将综合实训项目等作业和其他补充资料放在交流平台上,以供学生课后使用,也可以随时在线答疑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促进学生的知识提高。

四、考核方式设计

引入了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教学实施的考核,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完整过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评价,这是考核的重点,但是最终的终结性考核对于检测教学质量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最后确定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60%,终结性考核通常采用期末考试方式,占总成绩的40%。课前环节,通过考察学生学习任务单完成,平台中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来考核,这部分由教师进行打分,占总成绩的5%。课中环节,要实现主体多元化评价思想,反映学生综合训练的实际效果,开展多元化多主体教学评价方法,即个人和小组、学生与教师评价结合,由学生本人、同组成员、其他组成员和教师共同完成的,分别占总成绩的5%、10%、10%、10%。学生自评是个人针对任务完成程中,对掌握知识的情况、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自我评判。同组成员评分是为促进组内团结、充分合作、发挥团队整体作用,根据组内成员参与任务、发挥的作用、成果展示的效果等进行的评价。其他组成员评价,主要针对成果展示中演示者知识的讲解、语言表达、临场应变能力、整组在问题的补充等配合方面进行的评分,这个成绩对于同一组的成员来说是一样的,只有全组共同努力,全组取得高分,每个人才会有高分。在全学期的课程中,每组中每个成员至少要代表本组进行一次展示。教师评价主要根据学生组内学习讨论中的个人表现、学习态度、合作、成果的展示等过程性考核。课后环节,主要是对作业、实训报告完成情况的给分,占20%。通过分析课中环节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分别制定学生自我评价表(组内成员评价表)和组间成员评价表。

五、结语

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给高职项目化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落实,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当然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教学考核的评价方式的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还需要教学一线的教师更多的探索和总结,以在实践教学中能不断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

作者:陈丽君 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汤俊梅.“翻转课堂”在高职项目化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6,(04):51-54.

[2]欧阳斌.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会计类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8):124-126.

[3]夏贵华.探讨翻转课堂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劳动保障世界,2015,(21):62-63.

第3篇:筹资管理实训总结范文

一、财务管理学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财务管理学习信心不足

财务管理知识面较广,涉及的经济学原理和财务原理较多,知识较抽象,公式也较多,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感到学习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上课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而受课时的限制,老师讲的也可能会比较快,导致很多学生仅仅能记录老师所讲述的内容,对相关知识点缺乏主动思考,课堂互动少,情绪消极,整体气氛较为沉闷。而财务管理是中级考试的科目,学生们会认为先准备初级会计证考试的科目,对老师安排的作业和复习却是应付了事。另一方面,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因为学习吃力,同时也不好意思问老师,失去了信心,上课的时候压力大又不想学,或者干脆放弃这门课程。财务管理涉及的知识比较多,同时实践性又比较强,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和分析能力,把他们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上。

(二)财务管理教学内容没有随实践发展及时更新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大体内容基本上是以资本市场为背景展开,教学重点集中于解决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投资、筹资、营运以及股利分配问题,在解决相关决策时选择的是能够体现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成本与收益比较方法。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快速投身企业财务工作的必备技能知识安排很少。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同步实现了快速发展,新的教育格局已经形成,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有创新创造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是高校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财务管理教学依然以理论知识教授为主,传统教学方法由于授课方式上较为单一,较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高校的教师也早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引进了新的方法,比如注重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启示法、集体讨论方法、应用财务管理实训软件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起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但又会因为单纯迎合学生而造成逻辑结构不完整或者忽视了重难点的把握,而没有形成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体系、学生主动学习不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

二、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方法

财务管理教学改革应首先明确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其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处理财务的实际技能,但是不同的财务个体,其财务活动也会不同。另一方面,将授课过程完全置于社会实践环境下也是无法实现的,如何让理论教学与现实环境相契合,在学校就能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水平,是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重点。但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而能力又是理论知识的应用,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基础,所以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才能形成能力。

在财务管理教学工作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成绩考核等方面建立一系列科学的教学体系。

(一)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充实教学内容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需要时间的积累,财务管理教学要在过程中树立实践的观念,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导入企业的实际案例,将企业实际案例中一些可用性强、辨识度高的方法引入教学中,丰富知识的完整性。如对客户信用的评价,在讲解完“5C”评价系统后可选择具体的公司结合相关指标进行具体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具有特色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的评价等等。对各种筹资方式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教具,使学生直观感受筹资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对比,同时可介绍企业理财规划方案,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更好理解筹资方式运用。总之,列举企业案例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提高实践技能。

(二)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是目前理论学习中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解财务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r,可结合当前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利用案例引入的方法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化、简单化,案例的引入可大可小,但一定要符合实际生活。比如,在讲授普通年金现值内容时,可举商业贷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目前房价市场的实际情况,同时,在讲解的时候可从“首付多少、每月还款多少、承担利息多少”等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普通年金的知识提前作出购房规划,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清晰和深刻,提高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结合相关课程的交叉知识丰富授课内容

财务管理与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统计学、证券投资等课程有一些内容都是重复的,其中交叉重复内容最多的是管理会计。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相关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多层次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点,同时也使他们理解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比如对杠杆效应的讲解过程中,经营性杠杆效应中引入了息税前利润这个内容,学生们对此比较生疏,通过画利润简表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们明白相关科目之间的关系,更好掌握经营性杠杆的原理和计算。

(四)利用“第三方评价的分组讨论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可以先由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使学生以角色的身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由第三组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理性思维和客观决策的能力。同时也能克服和避免教师的权威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种方法可以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五)以综合的考核方法引?а?生自主学习

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课程考核都采用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作业、平时表现各占一定权重,最后相加的考核方法,这种方式会导致学生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公式死记硬背,考完后又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会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应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可采用期末闭卷考试与素质能力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期末成绩由试卷成绩、案例分析报告、社会实践报告、第三方评价小组评价等几个模块构成,确定各模块的分值权重,突出财务管理实践性强的特点。

(六)增加财务管理实训课时安排,提高学生上机操作水平

第4篇:筹资管理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课程整合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经贸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都将会计课程列入其中,就其实施教学的效果来看,尚未能达到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会计课程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二是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三是教材体系不完善,四是教学过程重理论完整性,轻实践应用性,鉴于目前高职院校经贸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其开设的相关会计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针对专业特点,明确会计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专业特点的差异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差异,教学目标决定培养人才的类型与方向,并直接地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教学过程中。从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看,高职院校非会计专业不是培养会计专业人员,而是培养懂会计、会用会计经贸管理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是为经济管理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这需要的是学生把握会计核算能力。会计监督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有效地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这需要学生具备会计信息的使用能力。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培养他们理解和应用会计信息的能力远比培养他们产生会计信息的能力重要。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是看懂企业财务报表,利用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全面看懂财务分析报告,能理解和应用(而不是提供)会计信息,理解会计信息对管理决策的影响,明确了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针对各专业特点组织实施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

二、实施课程整合,有效实现能力培养目标

在明确了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要从课程整合出发,合理传授会计理论与实践知识,过去很多高职院校中的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往往都是分别开设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三门课程,或者由于课时的限制只开设其中的两门甚至一门,教师授课基本按照会计专业的大纲、教案要求组织实施教学,其结果不是课时不足,就是囫囵吞枣,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实施对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通过我们对非会计专业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确定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 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整合

在高职经贸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中,相关的会计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将其相关的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整合,调整教学内容,形成适合各专业特点的《会计技能教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认识会计。本章主要从会计信息对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性出发,导出会计的概念、特点、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应遵循的会计原则和会计规范等基本知识。第二章会计循环,从经济活动出发,对会计等式、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凭证与账簿、试算平衡、结帐等进行介绍,第三章借贷记账法。从各专业特点出发,介绍应用借贷记账法对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使学生能对借贷记账方法有深入的理解,同时能对基本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第四章财务会计报告。向学生介绍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使学生认识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经营状况。理解会计报表对企业经营管理管理的独特作用,为学生能够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打好基础。第五章会计实践。从企业经济业务发生产生的原始凭证开始到会计报表的编制,进行一个会计循环的模拟实践教学,使学生对企业会计实务有一个全面真实、形象具体的认识,从而加深会计技能在所学专业中的作用。第六章企业会计报表综合分析。本章是非会计专业学习会计课程最终目标的综合体现,从企业会计报表实例出发,向学生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树立会计报表分析整体性、综合性的观念,在理解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上,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第七章企业业绩评价与管理。本章主要介绍筹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成本费用、收入与利润的管理,掌握财务控制、企业业绩与财务分析的技能,本章技能重点放在企业业绩与财务分析上,使学生学会通过财务分析全面做好企业业绩分析。

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帮助经贸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树立会计思维方式,了解会计工作实践,掌握基本的会计工作技能,从而全面认识会计与其专业的关系,实现经贸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2 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合

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除了在教学内容上实施有效的整合之外,在教学环节上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合,改变过去一贯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环节设置。在每章节理论教学中,设置单项技能实训,在一个会计循环的理论教学结束后,给学生以两周的综合技能实训。在综合技能实训结束后再向学生介绍会计报表分析与企业业绩评价与管理,在全部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综合实训,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实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会计技能的核心教学过程。在设计会计实训实践教学环节时要注重针对性,采取循序渐进、综合强化、不断提高的原则。整个实训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单项模拟实训、学生分组进行自主会计模拟练习、院外实训基地综合实训演练。

知识模块单项实训,在这一环节,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实施相应的实训项目,并对学生的实训成果加以评价。这一过程与理论教学穿插实施,每完成一个环节的理论教学,即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分组自主会计实战演练。在实训教学中将3—5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在教学中由老师安排学生的会计角色进行单项技能联合实战演练,完成相应的会计岗位任务。在此过程中,指导老师随时与各小组学生保持联系并做现场的岗位实战指导。

院外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在综合实训阶段,学生被安排到学院的实训基地或其它企业进行综合实训,一般以小组的形式独立顶岗。对于这样的顶岗综合实训一般时间的安排跟相关专业的毕业实习相结合,所有开设会计课程的非会计专业,在其顶岗实习期间,要求进行至少两周以上的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在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各班级安排两周的综合会计岗位模拟实战实训。对于顶岗实训的效果评价由企业管理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评判,对于综合会计岗位模拟实战实训效果由学院老师进行评判。

三、稳定师资队伍,强化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材建设

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任务一般都由会计专业教师承担,然而,从现状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会计专业配备的师资队伍比较强,而对非会计专业却重视不够。许多教师片面地认为,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只要略知一些会计概念,会看会计报表就可以了,他们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只是将会计专业的课程加以简化,忽略了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甚至有些高职院校还将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当成了新进青年教师上课的“试验田”,敷衍了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使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其实,要做好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工作并非易事。首先,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学时少、时间紧、内容要精选,其次,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目标从一开始的高度就与会计专业不同,它站在管理的高度而非核算的高度来进行教学。所以,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理应由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承担,最好教师还拥有所教专业的专业背景或相关知识,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的要求。

第5篇:筹资管理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主要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21-02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紧密结合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基地的实训条件,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近年来,三门职业中专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一、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特点

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是传统的校内实训基地功能的拓展,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高层次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基本特点是实训设备布局生产化、工作氛围车间化、生产任务真实化、管理模式企业化,成果评价市场化。即参照企业车间布置设备和文化营造氛围,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任务来源于企业真实的生产产品;对产品的用途、性能、设计、选材、成本、工艺选择、验收标准、完成时间等都按照企业生产的要求;实训期间严格参照企业要求执行考勤、调度、计划、制品、定置、统计、及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等制度,从而实现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一致;校内实训基地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效率、成本、工艺选择等不但要接受学校“教学标准”评价,还要执行企业、客户对产品的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判。因此,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生产任务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从而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基本原则

1.投资主体多元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要寻求不同的投资资金的来源渠道。积极利用国家对职业教育大力支持的政策,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同时,利用自身的优势,吸引企业进行投资共建,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从而提高师生技术和生产水平,推动基地的建设。

2.实训设备具有生产性原则。实训基地的设备要与企业的生产设备一致,实训的过程要与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一致,要具备产品生产功能。

3.管理模式企业化原则。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企业生产的工序流程来布置实训设备。

4.实训项目真实性原则。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必须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实训项目来自于企业的生产一线,学生在实训中能为企业生产产品,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甚至可获得一定的报酬。

5.实训基地功能的多样化原则。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后既要具有教学实训功能,又要具有技能鉴定功能,还要具有产品生产的功能,还可以承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功能和社会服务等多样功能。

三、三门职业中专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主要模式

(一)企业主导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即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生产和实训的一种模式,即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合作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点。

1.订单培养型。行业或企业主动到职业学校开设“订单”班,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协议。学校根据“订单”培养合作协议,一方面按照企业的订单,定向为企业培养后备技能型人才,培训在职职工;另一方面,邀请企业领导和专家指导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企业根据协议定期安排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且接纳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和教师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校期间就是企业的准员工,一毕业就能适应工作岗位。如“核电专业”每个班级都以核电命名,在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三门总承包部、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三门项目部等公司的主导下开展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实训设备、场所规划及实训项目等。

2.共建共享型。即学校和企业双方协商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它能够解决实训基地硬件设施与企业真实生产的“一致性”问题,即生产设备、工艺、产品,以及生产管理流程和制度与企业生产环境一致,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例如,杭州经纬科技有限公司将公司部分生产车间的设备搬入到学校,并安排技术人员共同承担生产实训教学和课程开发,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建。

(二)学校主导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学校为主导来组织生产和实训,投资的主体是学校。利用自身的办学资源,依托专业优势、人力资源和技术实力,建设具有独立所有权的实训基地。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实训,运用市场机制运作,实行企业化管理,即在生产产品、经营业务或技术研发的同时,完成对在校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主要类型有:

1.来料加工型。主要是指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备,主动承接企业的各种产品生产业务,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生产和实训任务。变单纯的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降低了实训材料支出,又解决了学生的部分生活费。如机电实训基地先后为新春机械有限公司、精英模具厂和江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多品种零件。

2.技术推广型。主要是指学校利用自身师资资源,积极组建技师工作室、创新团队等组织引导师生面向企业和生产一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同时把学校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进行技术推广,从而真正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技术服务型。学校利用校企互派的形式,鼓励师生参与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走“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向。为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保证学校的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高度融合。

四、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实践成效

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模式仍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总结前一阶段的做法,学校开展的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1.实现了中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中职学校学生的实训一般是执行教育部门制定的计划,因此,学生在校所接受的实训教学与企业的实际岗位有一定的距离。而通过实训的基地企业化运作,使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过程的执行都更符合企业的需求,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2.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为专业教师提供了提高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好机会。专业教师的参与,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训安全管理、纪律管理,协调校企之间突发的事情,保障了校企合作长效运行。

3.实现了多种教育资源的开发。生产实训不仅仅停留在产品生产上,并且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能力标准、实训教学计划、课程教材、信息化教学等多种资源。

目前,三门职业中专通过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实践,创新了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总结出的成果,可操作性强,成效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第6篇:筹资管理实训总结范文

ERP沙盘模拟是将实物沙盘和ERP管理理念相结合,通过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集成企业的所有资源(涉及厂房、设备、物料,还包括人力资源、资金、信息等,甚至还包括企业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户),通过计划、决策、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等手段对这些资源进行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企业流畅运转,从而达到商业上的成功。在实际操作中,ERP沙盘模拟实训的背景设定为六个基础状况完全相同的生产型企业。参加实训的学员分成6组,各代表不同的虚拟公司,每组4~5人,分别担任公司的总经理(CEO)、财务总监(CFO)、市场总监(CMO)、生产总监(COO)、采购总监(CPO)。每组成员都须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到团队合作,才能最终经营好这家虚拟公司,从而取得胜利。沙盘模拟中,受训成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知识才能有效地运作模拟企业,才能对生产、营销、物流、财务做出有效决策。而在这一模拟经营过程中,最让受训成员感到困难的就是财务决策,基于此,本文对ERP沙盘模拟实训中的财务预算进行研究,发现受训成员容易犯的问题,并从财务预算管理的角度解决问题。

二、ERP实训中受训者易出现的问题

初次接触ERP沙盘模拟的学员在了解了受训规则以及熟悉软件操作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进行有效决策了,其中包括生产决策、营销决策、采购决策、财务决策等。在这些经营决策中,受训学员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经营活动短期化,缺乏战略目标。学员往往在遇到财务状况出现窘境,即没钱可用、资金断流的时候才开始思考解决办法,而没有整体的规划和预算,这样往往造成了前期资金不能充分利用或资金浪费,后期资金断流不够用等问题。缺乏战略目标指导的财务预算,就不能保证资尽其用。

(二)各个经营职能单独决策,缺乏系统性。在实训中,市场总监需要带领销售团队,开拓市场,完成销售目标;生产总监需要带领团队进行产品研发、组织生产;采购总监主要是购买原材料,确保生产能持续顺利开展;财务总监需要做好预算,进行现金流的控制。实际操作中,学员往往单独决策,市场总监只单从市场的角度分析,只考虑市场需求最旺,而不考虑自身的产能;而生产总监只考虑扩大生产,而不考虑财务成本;采购总监也只是一味下单订原材料,而不考虑会不会原材料过剩或能不能花最少的钱来保证生产。各个环节的决策没有合理统一,使得财务成本居高不下。实际上,财务预算应当得到其他职位的帮助,应该是在每年年初其他职位提交相应的计划之后进行准确的财务预算。反过来,财务预算能够有效地评价其他各职位所做的计划是否可行,如果计划的执行导致现金流的缺口,那么就需要更改整个计划。因此,各环节的决策应该是个系统,不能只考虑自身。

(三)只重视资金运用管理,缺乏资金成本管理。如前所述,在整个实训中,学员往往走到一个流程时需要用钱了,就进行开支,等现金花得差不多了,就开始贷款,贷款权益不够了就开始紧急筹资。在一开始经营时没有对整个年度及季度的资金成本进行预估。这样使得包括借款利息和贴现费用的财务费用大大增加,从而直接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三、ERP实训中财务预算的必要性

财务状况是企业的命脉,在实训中这一点也是充分体现的。所有者权益为负的企业将被迫宣布破产,现金断流的企业则直接退出比赛,所以在沙盘对抗赛中,财务总监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对所有者权益的控制,保证现金流的正常运转。财务预算是整个沙盘模拟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其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使企业在运营中现金流的收支处于掌控之中。广告费的投入、生产线的投产、新产品的开发、原材料的购买等一切都离不开现金,因此,对于现金问题应该一开始就做一个精细全面的预算,否则,企业会面临资金链断裂、成本加大、其他经营环节受牵连,甚至破产的险境。财务预算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预算可以预测未来时期企业对到期债务的直接偿付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如果财务总监能在每年年初做出相应的预算,则能提前预测资金短缺的时点,进而在现金流出现缺口之前安排筹资,从而避免在长短期借款到期时,因无法偿还而要通过贴现、“拆东墙补西墙”或在高利率条件下举借新的债务等其他方式渡过难关;财务预算也可以避免企业以后因融资困难而导致企业其他经营环节受到牵连。

(二)财务预算的编制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运营计划,便于强化内部控制。在每年年初的工作会议上,团队成员在CEO的带领下都要做出本年的年度经营计算,一旦全年计划制订之后,财务主管就要对这个计划的现金流是否可行做出预算。如果发现某个经营时点将会出现现金短缺,那么这个计划就是不可行的,即需要调整工作计划。只有当全年的计划在执行的每一步中都不会出现资金断流时,这个计划才堪称是可行的。

(三)财务预算的编制能达到加强团队协作的目的。由于财务预算的编制是以销售预算、采购预算、生产预算、研发预算等各项经营预算为基础的,所以在每年年初的时候,财务总监应当从其他团队成员那里获得相应的预测数据。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避免因责任不清而造成的职责上的相互推诿事情的发生,从而达到加强团队协作的目的。由此可见,财务预算是沙盘模拟中最重要的工具。

四、实训中如何做好财务预算

(一)明确财务预算包括哪些收支项目。财务预算的要点在于对公司运营现金流量和存量的控制,而要对此进行有效控制,就应该首先熟悉公司与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相关的项目。沙盘实训中涉及的公司收入较为简单,仅包含两个方面的收入,即销售商品收入和固定资产变卖的收入。支出涉及的相关项目则比较多,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广告费支出:该项支出由公司的年度营销策略决定。广告费的支出是年初一次性支付,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公司的财务能力和营利能力。投资支出:该项支出又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固定资产的投资包括生产线投资和厂房投资。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表现为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在运营初期,公司扩大产能的愿望强烈,而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也相对较高,具备相当的融资能力;中期,所有者权益大幅度降低,财务吃紧,无法继续投资;经营后期,权益升高,现金充裕,因而继续加大投资规模。无形资产投资主要包括产品研发、市场开拓、ISO认证。这些支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市场方面的策略,本身无法收回,只能靠销售收入补偿。无形资产投资开支额总体呈现递减趋势,即初始几年支出额较大,越往后越小,最后两年一般不支出。一般常规开支:管理费用开支,生产线维护支出等。这些支出与公司短期策略无关,为必须支付的费用,从整体上看,是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其他支出:偿还长、短期贷款,利息,贴息,厂房租金,加工费,原材料采购费等。

(二)归类预算,系统化编制。财务总监在了解了上述现金收入与支出项目后,需要进一步对这些项目进行归类预算。财务预算是一个系统,由几个部分组成:反映现金收支活动的是现金预算;反映销售收入状况的是销售预算;反映各种成本、费用支出的是生产费用预算,也被称作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和期间费用预算;反映资本支出活动的是资本预算;而把这些预算统一计算的是综合财务预算。综合财务预算工作的实施,是一个复杂完整的过程。财务预算管理是对计划的数字化反映,是落实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在做综合财务预算之前,财务总监应从其他职务人员那里得到的资料有:销售部门的广告计划和市场开拓计划、ISO认证计划、产品研发计划以及销售收入的预算;采购部门每季度的采购计划;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生产线报废和购置转产计划等。只有在得到这些数据之后,才能做出准确的现金流预测,使企业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起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可见即便是模拟实训,部门之间的共享数据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坚持以销定产的原则,灵活预算。在ERP实训中,需要遵循以销定产原则。财务预算编制基本上是建立在经济预测———主要是销售预算基础上的,对预算来说,销售预算是整个编制的起点,销售预算确立了,就可以按照企业的销售进度和额度来计算企业在下一个年度应该铺开多大的摊子,购进多少的原料,产出频率多快,需要向银行借款多少来扩大生产。这些都是根据销售额的估算来确定未来一段时间的生产的。因此,做好市场预测分析不仅是销售总监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财务总监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在遵循以销定产原则的同时,也需要遵循灵活性的原则。虽然销售预算额度是一个确定的数值,然而在根据确定数据制定预算时必须灵活地留下足够变动的空间。在执行预算期间,为了更加方便地管理,在涉及支出、收入资金的时候应留下足够的准备金。

五、总结

第7篇:筹资管理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沙盘 ITMC 财务管理 所有者权益

一、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践教学的特点和瓶颈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以下简称“沙盘”)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的MBA教学,借鉴了古代军事沙盘和建筑沙盘的原型等的优势,将一个企业生产营运的关键环节——整体战略规划、市场营销、产品研发、市场开发、资金筹集、生产管理、固定资产的投资和改造、财务管理等部分设计为沙盘的主要内容。借助电子或手工沙盘平台,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岗位体验,置身于真实的企业经营,体会经营企业的压力和喜悦。通过这种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和教师评论的现代教学方法的优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边做边学习和巩固知识,训练了管理相关技能,提升了综合素质。

与此同时,沙盘在企业高管内训中的流行和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举办一届“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以下简称“沙盘大赛”)的引导,使得学生对该课程有极大地热情。根据笔者几年教学经验,要会玩沙盘不难,但是要玩好沙盘却不容易,玩好沙盘需要对财务会计知识的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例如: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计算、财务预算、财务体系的分析等。虽然沙盘涉及管理类大部分知识,但是财务管理知识还是核心,需要学生大量的时间演练、体会和反复验证才能掌握。在现阶段高等教育体系中,一般开设沙盘实训的课内实训课时很少(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为例,沙盘课为30学时),通常学生在接触沙盘,没有更深入讲解和财务深层相关的内容的时候课程就结束了,大部分学生只能停留在初级瓶颈阶段,不能更深层次掌握和驾驭沙盘,不能领会其精髓。

二、财务管理教学特点和瓶颈

财务管理课程是工商管理类所有专业都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财务是企业经管理的核心部分,财务管理课程的地位不用质疑,相对课时安排更多。在现阶段高等教育体制中,对非财会专业的财务管理教材一般是按照财务管理的两个重要要素(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中的财务活动来编排教材,主要涉及讲解筹资、投资、营运、分配活动等财务活动的内容,对财务分析,财务预算等介绍比较粗略,有时甚至省略,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对财务信息的使用和分析,是决策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沙盘是一个企业模拟工具,学生在活动背景假定中和其他企业竞争,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多年的营运,学生从财务活动的角度去看资金的流动的同时,也在企业仿真管理的过程中涉及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评价等管理的过程,弥补了传统财务管理教材编排上缺失的角度。同时,对于财务管理实践环节的教学方式,主要有校外实践和校内实践,目前国内高职院校非会计专业一般不会安排财务会计课程到校外的实训场所实训,主要是利用校内的实训室实训,这种实训一般是针对某个具体的知识点设计的,不能让学生灵活开放地针对整个业务流程,而沙盘则为财务管理的实践教学提供了非常符合的条件,一个动态、具体、连贯的财务管理的主体环境。

三、沙盘与财务管理课程相结合的要点探讨示例

本文结合中教畅想提供的沙盘模拟软件(ITMC)展开探讨和说明。

1.用会计分录的思想去理解各要素变动情况

在沙盘中,企业的破产的衡量条件是指企业出现资金链的断流,这意味着企业的现金为零或者没有马上可以变现的流动资产,同时也没有所有者权益进行贷款筹措资金。根据笔者几年沙盘课程的教学经验和指导沙盘比赛的经验,大多数学生无法掌握企业的经营的方向盘,是主要无法分清楚所做的企业经营的每个步骤会给企业的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带来什么变动,这恰是财务管理的基石之处。

在ITMC软件中企业每季度必须完成的任务清单如下图所示。在此,企业就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每一个任务按钮相当于一系列经济业务,用相应的会计分录记录每项经济业务,通过连续操作,实践学生会很快掌握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以“购买或调整生产线”举例分析,此任务最复杂, 包括了投资新生产线、变卖生产线和生产线转产等步骤,每个步骤里面,不同的生产线又有不同的情况,用表格总结如下表。

笔者在此抛砖引玉,其他任务项也可以做出相应的会计分录。学生通过几次沙盘实践之后遇到瓶颈,有较强的求知欲,此时学生能更好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资金的流向,比起单纯的财务管理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形象。同时,这也是沙盘的财务报表的预算和编制的基础。

2.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和控制

时刻关注所有者权益,无论在财务管理实践还是沙盘中都是极其重要的内容,这也关系到财务管理目标。这些原理在财务管理里看似枯燥,但是在沙盘操练过之后,学生就非常深刻地感受到时刻关注权益的重要性。ITMC沙盘各组积分计算原则是:各组得分=权益*(1+总分/100)。权益是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总分是由企业开发完成的市场、认证,拥有的生产线、厂房,研发完的成品和资金使用的情况等加上相应的分数,代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多时候,企业的行为同时对权益和总分影响。所以,要掌握权益如何算出非常重要,这涉及到损益表,而净利润又是算出权益的关键要素,这涉及到资产负债表。前文提及辨析会计要素并好会计分录是此利用财务报表作的前提,是控制所有者权益的关键。通过沙盘演练,给财务管理提供了处于动态背景下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沙盘的虚拟仿真环境下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并据此编制简单的财务报表。同时,财务管理的理论给沙盘演练如何掌控和维持所有者权益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这是真正掌握沙盘并取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郭凤喜等.运用预算工具做好ERP沙盘模拟对抗[J].会计之友,2010(6)

[2]刘秋民.基于工作过程的《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体验式教学课程的探析[N].儴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4)

第8篇:筹资管理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资源;顾客;产品;过程

宁夏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是本地区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及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承担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职业推广以及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等的功能;面向本地区各类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开放,突出公共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公共实训基地如何实现资源共享,服务本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将成为主要矛盾。本文从ISO9000的角度研究这个问题。

一、公共实训基地应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ISO9000以满足顾客的要求为目的,公共实训基地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未来,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出先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层出不穷。公共实训基地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即对国内外工程技术、管理、社会人文科学方面的新知识、新理念的接受能力,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对各类学生的适应能力等。这样才能体现公共实训基地的先进性,培养的学生才能受到企业的青睐,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目前各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普遍缺少优质的教师资源,特别是具有先进的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实际操作技能、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教师非常少。这就要求公共实训基地的领导依据ISO9000要求,联络各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立统一的人才管理体系文件,成立人才资源库,通过某种协议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1.软件资源的共享:ISO9000要求任何产品的质量都是由过程来完成的,通过抓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以满足顾客对质量的要求,这种要求包括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这是一种比较先进、具有前瞻性的质量保证方法。这些年来,宁夏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教育质量“滑坡”“投入不足”“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愈益突出,教育质量更令人担忧。为此,自治区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成立了公共实训基地,解决了部分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优质的教师资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个职业院校都缺少专业教师,引进人才又受到工资、编制、年龄、学历等因素的限制。公开招聘,有才能的进不来或不愿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公共实训基地和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契约的形式建立优质人才资源库。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可以跨系跨院校教学;企业可以定期派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学校可以定期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或兼职,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以补充学校的教师资源、丰富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ISO9000在企业界保障质量的成功经验给教育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公共实训基地的领导应从教育过程入手,提高教学质量。首先从产品入手,公共实训基地的产品主要是软件和服务。软件包括教师的教案、讲义、自编教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各种自编作业指导书、教学软件、教学用PPT等。公共实训基地可以依据人才资源库,由各门课的学科带头人组织优秀的教师团队编写教材、教案、讲义、作业指导书、教学软件、教学用PPT等。这些产品在公共实训基地的协议单位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以确保每位教师使用的都是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每位学生都能够享受优质的教学产品。其次从教学服务入手,每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形成和管理都有自己的特色。教学质量形成的重要特点是实施教学工作的人和教学质量的载体―学生,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从提高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出发,引领校园文化在教学质量的形成和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中,教师的品德和质量意识、学校质量文化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往往一个学校特有的文化传统形成一个学校的灵魂,铸就了一个学校的质量和风格。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校园文化、不同的专业优势和教学特点。公共实训基地就要吸收这些优质资源,依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编写具有通用性的、优质的教学管理程序文件。鼓励教师在岗位范围内发挥工作活力与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调动公共实训基地工作人员超越岗位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各项能力。公共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工作都有法可依,教师工作的活力和主动性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公共实训基地与各实训单位要相互协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加强联系,了解其运作情况,创造温馨的人际环境,尽最大努力解决教师和管理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公共实训基地还要根据实训单位的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性:公共实训基地要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配套措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要发挥领导的作用,而且要调动全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各实训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定位设置总体质量标准,一方面起到信息反馈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加强日常监控的作用,除通过督导室加强教师授课质量评估外,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研活动,加强教学工作的计划与总结,严格考试与学籍制度的管理。这样才能达到资源共享的教学效果。通过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公共实训基地才能实现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程度明显提高,各级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解决信息和命令在不同层次上的传递不畅和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现象;解决“口头命令”式、“拍脑门”式和“生产队长”式的管理模式;解决常见的“上情难以下达,下情难以上传”“部门分割,部门封锁”“部门保护主义”“相互扯皮推诿”等现象,提高工作效率。资源配置更合理,现有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教育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运作过程更清晰,教师更敬业。这些方面的效果如何,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社会公众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实训单位对公共实训基地工作满意度的提高和投诉的减少。公共实训基地具有了雄厚的师资力量、严谨的教学作风、科学的管理模式、一流的培训服务,教学与服务质量才能持续有效地保持较高水平,不断满足上级主管部门和客户的需求。

二、资金资源的共享

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日常维护、设备运营资金来源主要以政府拨款为主,自筹资金为辅。各实训单位实训所用耗材,以自带材料或自带资金购买为主,公共实训基地不宜为实训单位垫付资金或材料。公共实训基地的资金管理依照国家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三、公共实训基地应实现物质资源共享

公共实训基地的物质资源主要是场地、设施、仪器、设备等。依据ISO9000标准的要求:公共实训基地应当建立实训场地和基础设施管理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按照文件提供满足实训单位所需要的实训场地和基础设施,实训单位应依照文件,提交实训计划和实训要求;公共实训基地应当建立实训设备管理、仪器管理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建立实训设备管理台账、仪器管理台账;对所有的实训设备建立档案、立卷存放;对所有的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建立作业指导书,并保存记录;对所有的仪器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定期校正和存放,并保存记录;对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以便设备维修人员和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公共实训基地应对所有仪器、设备、设施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规定,如:搬运、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防触电、防工伤事故、通风、照明、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水、电、气等管道布局,废气、废液、废渣和粉尘的处理,噪音对周边的影响应符合环保要求等,定期监测并保存记录;各实训单位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使用、维护、保养仪器设备和设施等,并填写记录。公共实训基地所有的设备、原材料的采购都必须按程序文件的要求执行,并保存记录。这样才能确保公共实训基地的场地、设施、仪器、设备等能够安全、持续、有效的运行,公共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够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如果公共实训基地没有考虑到实训单位教学所需要的材料和设施,那么基地也应当能够获得这些资源,并说明先决条件、目标、评估标准、教学方法、必要的控制措施,以及对教学所需的材料和设施的安排。确保公共实训基地能够持续有效的满足上级单位和客户的要求。

总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公共实训基地应用是适宜的,为公共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公共实训基地具有执行职责的最高管理者应积极主动地推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本组织中的应用,确保公共实训基地能够持续有效地满足上级主管单位和客户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9篇:筹资管理实训总结范文

技能训练实训基地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与特殊的教育类型决定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实训条件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支撑。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面临办学经费紧张,缺乏足够的资金建设实训基地等问题,如何设计、建设好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必须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在互联网络环境下,服务外包已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此,培养技术技能型服务外包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以突出服务外包及相关IT类专业学生的服务外包职业岗位技能的训练,加快技术技能型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

一、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服务外包实训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基地,以企业全真案例进行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BPO)、外包项目管理等服务外包实践动手能力。

校企合作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的建立应以IT行业基本应用为背景,以服务外包专业为基础,并结合其他IT类专业实训教学需求,建立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基础之上。实训基地应满足服务外包、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等IT类专业职业技能实习实训的需要。在实训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应围绕核心课程和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总结出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和核心业务流程。然后根据实习实训课程体系对实训基地进行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主要考虑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技术先进、示范共享、高度仿真,侧重为以服务外包专业为重点的IT类专业群的实训教学服务的实习、实训基地。

(2)集职业技能训练、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设计)、职业资格鉴定、师资培训、服务外包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3)满足服务外包及相关IT类专业教研教改,兼顾为社会服务的资源平台。

(4)服务外包及相关IT类专业学生的创业实践平台。

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1、岗位主导原则。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满足服务外包职业岗位的需要为目标,以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为中心,以职业岗位作为实训基地设计、开发与实施的主导,提高实训的岗位针对性与适应性。根据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就业岗位构建职业能力结构,以此为要素确定实训模块,根据各实训模块的需要选择实训设施、配置软件,营造工作环境,安排实训过程。

2、全面系统原则。实训基地的功能模块要齐全,要确保培养目标中所确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培养的职业能力都能够在实训基地中得到全面锻炼与培养。同时,要根据生产的过程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合理布局,恰当安排,确保其系统性。

3、先进性原则。只有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造就未来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保持一定的先进性,瞄准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更新实训设备,开发实训功能,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先进技术,增强岗位适应性,避免出现合格的毕业生却是不合格的员工,需要接受再教育才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的尴尬局面。

4、“教、学、做”一体化原则。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应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这里,除了能进行岗位职业技能的实际训练外,还要能进行相应的理论教学,融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于一体。因此,实训基地不能像工厂那样只注重仪器设备的购置,还要注意配以相应的讲授设施,并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5、适度拓展原则。知识的不断更新、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职业环境的不断变迁与岗位的不断更替,传统的职业岗位不断萎缩甚至消失,代之以新的职业岗位,并且呈现出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趋势。高职教育要适应现实社会快速发展的变化,培养学生具有顺利地从一个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岗位的能力,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岗位主导的同时,要考虑学生转岗的需要,根据服务外包相近专业的需要与发展的趋势适度拓展。

6、资源共享原则。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在遵循岗位主导原则的前提下,应从全局出发,综合利用资源,发挥学院资源的整体优势,提高基地建设的投资效益。首先,要注重本院相关专业的联合,设备的选择、环境的营造以及实训基地功能的开发,在满足服务外包专业需要的同时,应考虑与相近专业(如: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动漫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兼容性和资源的共享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节约资金。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建立校际联盟,互补互助,统筹资金、人才与技术资源,将有限的资源相对集中起来,合作建立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减少低层次的重复投资。

三、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

1、注重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建设

在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本着适用、实用、理念先进的建设原则,严格根据实习实训和科研的实际需要选择设备和软件系统。尤其在软件的采购上,应避免单纯购买,可采用与开发商合作的方式,对教学软件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使软件系统更加符合实训教学的具体要求。实训教学资源在引进和购置的基础上,可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教师自行编制和开发,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累和丰富实训教学资源,如:案例、课件、行业应用技能要点、行业基本业务流程、具体业务解决方案等,建立健全实训资源库。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将企业成功运营管理经验和经典案例,引入到实训教学资源库中,使实训资源库不断丰富和优化并形成自己院校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和校园网络系统,建立综合实训教学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学生在线实训、实习和实践模式。利用网络平台,教师可开展在线实训指导,备课、辅导和交流。利用网络平台,可以进行在线考核,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教学效率。在保持实习实训基地硬件设备先进性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形式,建立以实训室、多媒体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等形式的网络化的实训教学环境。加强与合作院校、合作企业和系统服务商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2、加强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是充分挖掘学院现有教育资源,鼓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学历、晋升职称,培养适合服务外包行业需要的实训教师队伍。二是校企业合作,立足岗位,开展交流,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实习实训教学;与此同时,学院实习实训教师应深入企业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企业工作经验,精通业务,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三是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四、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在实训教学中的运用

(一)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群的综合能力

充分发挥校企合实训基地的综合功能,实习实训可采用多元化的模式进行。实习实训的方式多样化,实习实训的任务多样化,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的角色多样化。其中,既有服务外包市场调查、服务外包方案撰写、服务外包项目管理,也有具体的外包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既有外出接触市场的机会,也有在服务外包实验室动手开发项目的机会;既有讨论发言的机会,也有撰写方案的机会;既有策划的机会,也有实操的机会。整个实习过程充满好奇、新鲜感,学生乐在其中。具体操作可按如下方式进行:

1、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小组讨论、成立模拟公司,并撰写出模拟公司的初步方案。包括公司的规模、经营范围、公司法人代表、公司的部门结构以及每位学生在模拟公司中的角色分配等等一一列出。

2、将每组成立的模拟公司在服务外包校企合作基地进行注册之后,学生在实训基地分别以发包方、承包方、监理方的不同身份进行模拟的商务交易。包括外包项目洽谈、签订合同、外包项目管理。除此之外,学生还可分别以发包方员工与承包方员工的不同身份到模拟公司体验软件项目开发、测试及管理环节。

3、各小组可通过角色互换,使学生在不同的实训阶段分别体验项目发包方、项目承包方、项目监理方等不同角色的作用,从而掌握服务外包业务流程中不同角色的岗位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实习实训,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在实习过程中都可以发挥出来。无论是从实训分组、组建模拟公司的操作来看,还是从服务外包实训基地中的项目开发、测试来看,都充分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为目的的指导思想,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自身能力的机会,增强了实习实训的自信心。同时,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相互之间可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实训中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相关的职业岗位群综合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创业、就业优势,培养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当前中国的很多企业在分解业务,成为服务发包方,国内的服务外包市场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需要释放部分服务给市场,也能成为毕业生创业的市场基础。

依托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并与其他专业相结合,服务外包就业创业与实训可同时进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学生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可以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及工作过程,积累了工作经验,为毕业后的就业或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学生在实训基地可以去真正地感受服务外包、进行项目承包、项目开发,在切身经历了项目发包、项目接包、项目谈判、项目开发、项目管理、项目软件测试等商务活动后,解决了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衔接问题,使学生在技能、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

根据现阶段服务外包的发展特点,并结合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可以进行ITO、BPO、KPO三种形式的服务外包就业或创业。

1、ITO:与软件开发(测试)专业、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相结合,可以外包开发企业生产、加工、管理、销售急需的软件;开发社会生活中应用广泛的软件,如手机软件、手机游戏等。

2、BPO:与物流专业结合,可以外包校园快递业务、外包日用品销售、外包学生生活用品寄存保管等。

3、KPO:与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装饰设计等专业结合,可外包产品销售方案策划、外包财务管理、外包装饰设计。

根据以上3种主要的服务外包模式,组织学生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发展模式,然后依托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全面提升服务外包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五、结束语

随着服务外包的发展,高职服务外包专业的实习实训教学必须突出岗位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建设高职特色鲜明、技术先进,能进行模拟教学、仿真教学和实际应用教学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是搞好实训教学的必要保障。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功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典型业务流程和典型岗位群的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实训教学是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软件外包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杨波.IT服务外包―基于客户和供应商的双重视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朱正圻等.现代服务跨国外包[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