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科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英文名称: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主管单位:河南省气象局
主办单位:河南省气象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郑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6372
国内刊号:41-1182/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英文名称: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主管单位:国家海洋局
主办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大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6336
国内刊号:21-1168/X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那么,如何才能使环境融入幼儿的科学活动中,作为幼儿老师,又怎样发挥其最佳作用呢?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在幼儿生活中渗透科学
幼儿园的科技教育除了可利用客观的环境,使幼儿在接触广阔的大自然、大社会中接受教育外,还应尽可能地创造幼儿园的微观环境。如:种植园地、自然角、科学发现室等,并充分发挥它们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我们幼儿园非常的美丽,种植了各种树木、花卉(如:广玉兰、紫薇、桂花、海棠等,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草本……)有不同生长期和不同体形、色彩的花、叶、果,还有大片的绿荫草坪。真正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在种植区里、草坪上处处可以带孩子们走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当幼儿投身于大自然怀抱观察和认识事物时,启发他们提出问题。当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老师要正确耐心地给予解答,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在户外活动时,孩子常常被这些花草树木所吸引孩子们通过幼儿园丰富的环境,体验了自然科学带给他们的快乐,同时,他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奇妙,也培养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植物的热情。
二、结合自然环境,培养幼儿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在班级“自然角”里,不同季节,孩子们都会栽培不同的花卉,如春天的蝴蝶花,夏天的太阳花,秋天的,冬天的水仙花,还有月季花,仙人球等。孩子们轮流给种子和花草浇水、施肥,给小动物换水、喂食。孩子们常常围在那里观察,看种于发芽了没有,花草是否长大,每当发现有了变化,他们就会高兴地大声喊起来:“我的种子发芽了!”“我的仙人球长出了一个小球!”在种植和饲养过程中,孩子们也不时会发现很多问题,如有的种子长出的苗不壮,有的发黄了;离开了水的螃蟹不停地在吐泡泡等等。他们带着这些问题来问老师。这时,我就有意不作解答,而引导和启发孩子再作观察寻找答案。如我将长得良好的苗和发黄的苗从两个盆中倒出来,让他们进行比较,这时,幼儿就会发现一盆种子的根长得好,而另一盆种于的根有些烂了,烂根的苗就长得不好。我又让他们进一步观察分别倒出的两盆土。烂根的那盆土很湿。让孩子明白种于发芽和生长需要水,但土中的水不能太多,水多了根就会霉烂坏死的道理。接着,我又让他们观察阳光晒着的菜与阳光晒不着的菜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很快找到了青菜长势不一样的答案。使他们懂得了植物生长离不开空气、水和阳光。在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了解了小动物的习性,生长变化的规律和饲养方法。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科技操作材料
在科学活动《声音从哪里来》活动时,我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声音的磁带,提供了能发出声音的各种操作工具如:铃鼓,小勺,盘子,纸片等,让他们尝试用敲敲,打打,碰碰,吹吹等方法找出声音的来源,孩子们在活动区玩得津津有味,并主动探索到了好听的声音和噪音的产生。孩子们在动手操作、自由探索的过程中,最容易得到满足,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会得到极大的发挥。
新的科学教育观强调让孩子们面对真实,向真实发问,与真实接触。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探索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地获取知识。因此,我们应尽量的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适宜幼儿操作的材料,以满足幼儿不断提高的探索欲望。
四、创设墙面环境,让幼儿在与墙饰的对话中感知科技知识
我园以科技教育为园本教育特色,为了结合课程教育,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组与科技有关的墙饰。当你走进我园,就会看到主题墙饰布置着有关动、植物,气象,自然等知识,如:种子藏在哪里?动物怎样过冬,神奇的海底世界等等,另外,我们还让幼儿参与制作了问题画,把孩子们想问的问题画在纸上并贴在墙上,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参与,使得他们对科技,对探索科技的奥秘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墙饰真正成为幼儿的老师,与幼儿进行了无声的对话。
五、创造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敢于探索
新《纲要》还指出:“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实践证明,宽松自由的氛围,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应不要为孩子设计、规划好所有的活动细节,不要嘲笑孩子在科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幼稚,不要为孩子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停止而焦虑,更不要在孩子玩得兴高采烈时生硬地打断他的游戏。心理环境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前提。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气氛中,在心理上有安全感的环境中,能使他们集中精力去尝试和探索。
在活动“沉与浮”中,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哪些物体浮在水面上的,哪些物体是沉在水底的。而祈睿小朋友又发现:铁是沉在水底的,但船是铁做的,为什么不沉在水底呢?就他提出的问题,我鼓励孩子们回家通过调查、找资料等多种形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从而使这次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得到了升华。
关于苏北地区加强危险废物管理的对策探讨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问题及污染防治对策
云南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调查及保护问题
牛栏江流域景观格局分析
淮北市地表水环境容量利用探讨
草海湖泊湿地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铜、锌污染河流与植物污染的研究
河道护岸生态化建设进展
曲靖市各流域工业纳污及污染调查分析
含盐废水生物处理研究现状
Fenton法预处理医药生产废水
湿法脱硫系统(无GGH)不设置烟气旁路方案探讨
采用SBR工艺处理钢圈加工生产废水
膜生物反应器在屠宰废水中的应用
规划环评公众参与方法应用的探讨
公众参与在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评中的应用与思考
浅谈啤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工程分析
工业聚集区规划环评中废水量估算问题的探讨
煤矿开采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治理研究
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类的GC/MS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方法的改进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尿锰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环氧氯丙烷的改进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度法测定油含量的研究
日常监测中pH监测方法探讨
纳氏试剂两种配制方法对氨氮测定的影响比较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镍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市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中应用探讨
水华微囊藻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水环境中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中磷化氢的研究进展
氯氰菊酯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镅等锕系元素与镧系元素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滇池流域地理特征对滇池水污染的影响研究
瘦西湖水质时空特征及综合控制对策措施研究
保山中心城市饮用水源开发——大小海坝水库基础情况调查
澜沧江流域环境状况及“十一五”水环境保护展望
严重污染事故后河流的生态恢复——以沱江为例
湿地净化湖水实例分析
蚌埠城市水生态环境预警研究
滇池流域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浅析
西安市雨水质量分析及利用对策
鸟类与风电机相撞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保护措施
云南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研究
西畴县耕地可持续利用战略途径探讨
气浮-水解酸化-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煤化工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研究与实践
酱油废水处理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阳宗海流域环境背景状况
SPSS与Excel在表征水环境背景特征值中的联合应用
国内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软件发展现状研究
空气负离子属性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平顶山某煤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监测与防治
怎样有效验收CEMS烟气连续在线监测系统
环境空气无线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应用
画坛上印象派的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一幅画而来的。为了此画,莫奈曾到英国伦敦的威斯敏特教堂写生,整个创作过程是在伦敦的雾天进行的,在画面上隐约可见云遮雾绕中教堂的哥特式屋顶。伦敦是世界上著名的雾都,在英国人的头脑里雾总是灰色的,而观众在展览厅里看到莫奈在《日出印象》中,把伦敦上空的雾画成了紫红色,顿时哗然,纷纷指责莫奈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但当观众走出展览大厅后,顿时瞠目结舌,原来伦敦上空的雾确确实实是紫红色的,而不是想象中的灰色。原来,这紫红色的雾气是从林立的烟囱排放出来的烟,在阳光的作用下形成的。
名画预测地质矿藏
在前苏联的一次画展上,展出画家丘罗夫的一幅风景画。在画面上,山顶是白色的,山脚处的湖水闪着蓝光,而远处却又显出红色,雾气缭绕。地质学家瓦尔霍夫看到此画后,立即问道:“这幅画是真的吗?”丘罗夫答道:“这幅画是在卡顿山脉附近写生的,传说这个地方有魔鬼出没,无人敢涉足。我出于好奇便闯入这个险区,但画毕草图回到家里便病了4年”。瓦尔霍夫听完他的话后,便认真观察了画面,然后他断定那红色的山石是硫化汞矿石,山脚下的湖是汞湖,雾气可能是单质汞分解的蒸汽,画家的病正是因吸入汞蒸汽中毒而诱发的。后来,经地质队对该地区勘察后,证明瓦尔霍夫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名画预报天气
在开课过程中,笔者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意义、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开设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的意义
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单一的技术型人才向全面的综合型人才转变,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对多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培养良好的素质。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环境与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它所倡导的教学观念和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要求高度一致,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内涵的丰富和补充。
环境与健康教育的开设迎合了环境健康评估人才缺口问题,同时也是教学理念的深层次重大的转变,具有超强的跨学科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强调产学研的统一。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泛,如医学基础、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处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法学等诸多学科,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中现代科学和教育想多学科交叉、渗透方向发展的趋势。
在环境科学专科开设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与健康基础知识,了解目前国内外环境因子的来源、含量分布、存在形式、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熟悉环境因子的迁移转化、摄入途径及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掌握环境因子的健康效应及与疾病的关系,提高客观环评健康效应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气污染的危害、处理方法及疾病三者紧密联系,是对本专业知识运用的融会贯通与提高。同时,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准则,为日后环境污染相关法规进一步完善奠定良好基础。因此,环境与健康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获得认识和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成为具有环境安全理念和健康意识的、参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未来新一代环评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程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主线,结合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将环境健康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与实际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有机结合,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地阐述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由于授课对象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大三学生,课程的开设建立在对环境科学、医学基本理论有较好的了解基础之上,很多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较高,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选取授课内容兼顾环境科学、医学知识,深入浅出阐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经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确定了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重点介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人与环境的关系;第二章为微量元素与健康,介绍微量元素的来源、代谢、功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疾病预防;第三章为环境化学品与人体健康,介绍环境化学品的迁移转化、健康效应及中毒防治措施;第四章为生物因素,介绍人体免疫系统、不同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反应机制、健康效应、预防控制措施;第五章为物理因素,介绍不同物理因素的来源分布、分类、危害效应及防护措施;第六章为环境因素与生殖健康,介绍生殖系统、影响生殖健康的环境因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与危害及生殖健康的优化;第七章为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大气管理的标准、来源、种类、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第八章为水体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水体环境标准、水体污染的来源、分类、迀移转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废水处理的方法、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处理现状、存在问题、危害、可控程度分析及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第九章为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土壤环境标准、土壤污染的情况、来源、种类、迁移转化、修复技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十章为居住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健康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监测、室内外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十一章为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介绍食品安全的现状、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及评价、对转基因视屏的管理。
上述教学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性、时代前沿性,将当今典型的环境问题与健康问题紧密联系,学术综合性、时效性极强,易于理论联系实际、引人深思,非常适合作为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是颇受环境科学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
3教学方法与考核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丰富的教学手段,有利教学内容的充实。在环境与健康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恰当地利用课件、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由于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程综合性比较强,涉及的学科众多,容易导致学生很难将知识融会贯通,且医学知识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强烈的信号刺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围绕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参考国内外最新资料,反复筛选和制作出符合我们环境科学专业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针对教学难点内容,注意收集播放相关制作精良的视频文件,如在讲生物因素一章时,播放免疫系统如何运作的视频,讲述了面对流感病毒入侵的过程中,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及在感染的不同时期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的结合运用,使得即便是医学专业学生难理解的免疫系统运作可视化、简易化,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难点问题的理解。面对有比较扎实基础的环境问题,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等,温故而知新,加强了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环境与健康网站、医学网站和生态学网站、书籍、期刊杂志等,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拓展知识面。
制定严格课堂考勤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评价。采用考勤、讨论、课程论文、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的方式,其中考勤、讨论、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40%,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本课程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又提高了论文撰写的能力。
应用常见网络沟通工具,比如QQ、Email、微信等,加强教学管理和师生交流。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难问题和自己的观点,相互讨论,教师定期对所讨论的典型问题进行提炼总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讲解。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进行课程网站建设,以期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让学生受益更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和顺畅。
【关键词】学习环境 目标 活力 学习小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88-02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如果你周围的同学都勤奋学习,你就会感到压力,而正是这种压力促使你产生了拼搏的动力,从而使得你也开始努力。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学科学让他们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变得轻松快乐,学习的效率也会有很大的提高。事实上,他们被别人所影响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别人。久而久之,良性循环,整个班级的成绩自然而然的就被提高了。可见,让学生爱上科学课,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创建爱科学的学习环境,需要确定积极向上的目标
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要弄清学习的动机和目标。策划学好科学的目标,并且经过学生奋力拼搏能够达到。班集体可制定班集体的目标,学习小组有学习小组的目标,个人也可制定个人的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为之奋斗的勇气和决心,激励着他们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斗志。
制定学习目标后,为了有良好的气氛去实现,上课前有几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大声地喊口号,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激情,提高学生的精神。对于每一天里,我都会公布今天要掌握的内容,每一个学生要完成的目标,每天更新内容。我在每个桌子的角落上,让学生放上一个小方块纸片,上面要求学生填写以下内容:姓名、我的目标。让学生每天都能够看到这样的一张纸片,提醒自己为目标而奋斗。对在学校的比赛和考试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完成任务的同学也进行表扬,积极完成的学生累计一定次数给予实物奖励,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科学的气氛形成。
二、创建爱科学的学习环境,需要有活力的课堂
爱上科学,就让科学有它的吸引力,有活力的课堂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知识掌握的更牢固,更能实现目标,更能创建爱科学的学习环境。如果课堂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是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教学学习效率怎么会高?学习环境也无从谈起。如果教师用精彩的故事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如学习“温度的测量”时,可以用“井水为什么是冬暖夏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指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温度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温度计,巧妙的设计一些问题,物质随着温度的变化有什么性质,利用这些性质怎样来设计温度计,体温计又该如何来改正?让这些问题有层次,有梯度;将所学的知识点渗透在其中,让学生逐渐的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也就是有了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就会主动的找人合作交流。另外教师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有争议的问题,供学生去探究,引起学生间的认知冲突,创建认真思考的学习环境。
上课要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的空间,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参与,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想法是否合乎逻辑。当学生们争论后,仍没有解决问题,老师再引导,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精讲。采取这样的民主教学,学生没有压力,思维解放了,简单易懂的学生自己解决,重难点经过辩论后,师生共同解决,知识掌握得牢固不容易忘。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课堂的学习环境才能形成。
三、创建爱科学的学习环境,需要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学生的主动性不足,创建学习讨论小组,在课余时间内,让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坐在一起,组内互相监督作业完成情况,让好的学生带动差的学生。一个学习讨论小组的凝聚力、战斗力,学习讨论小组组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要精心挑选、认真物色组长。形成竞争机制,对于整体成绩有提高的小组,及时给予奖励。另外,建议多开展一些活动或比赛,比赛以这些小组为单位,一是增强凝聚力,二是让学生在活动比赛中更能感受到学习的环境。
学习讨论小组组长在一个小组里面起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应该对其严格管理。一方面注意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总结以前的小组工作经验,强化各学习小组的要求,加强指导,讨论今后的小组重点;另一方面则通过民主评比的方式对小组进行考评,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帮他们认真分析同学们给予他们的肯定及指出的不足,定期评选出优秀小组。我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告诉学生:某某同学是如何刻苦努力学习的;某某同学用了什么方法使自己的成绩突飞猛进……通过这些方法在班上创建学习上的竞争气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为最终创建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注入“强心剂”。
总之,人所处的环境对一个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科学中也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锐意进取,积极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和谐、愉快气氛中学习知识,体验探索之趣,成功之乐,学生的发展才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暴露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普遍存在于空气、水、食物和消费品中。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的环境化学物质对健康产生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数据显示,怀孕妇女和育龄妇女广泛地接触包括重金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内分泌干扰物等环境化学品。早期宫内暴露及发育起源异常可能对健康产生长期不可逆转的损伤。例如,出生前暴露于重金属汞或是孕期摄入含甲基汞的鱼类均会导致儿童时期神经系统的损伤。孕期摄入的汞经主动转运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这可导致胎儿体内汞含量高于母体。因此,母体可能无明显症状,而胎儿却产生神经系统的损伤。此外,产前暴露于诸如砷、烟草烟雾、空气中多环芳族烃(PAHs)污染物,可导致表观遗传失调,致使表型遗传发生变化。有研究表明,产前暴露于空气中多环芳烃、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组化学物质与婴儿低出生体重和头围偏小相关。长期以来,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环境卫生被认为很重要。尽管对儿科医生来讲考虑环境风险对诊断很重要,但很多环境因素的暴露医生诊治不够及时,导致一些胎儿时期的环境因素暴露风险无法很好的避免。目前,儿科医生检测铅中毒的方法。长期以来铅被认为是通过胎盘影响神经系统。目前的筛检方法是医生在12月龄的婴儿中检测血铅水平。而这个方法并非预防性的,因为一旦发现铅暴露,其造成的不良的神经系统是不可逆的。然而妇产科医生可通过调查孕妇怀孕之前及孕期的职业生活社会环境中潜在的铅暴露,从而预防儿童的铅中毒。儿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的合作可以有利于识别之前未知的环境因素暴露。最近一项研究案例,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协助检测出一个孕妇血液中异常增高的汞含量是由于使用的含汞的进口面霜。该结果证明在育龄妇女中,筛金属及环境化学物质的体内含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妇产科医生在降低生殖风险方面的作用
许多育龄人群并不知道他们所处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化学物质对其生育能力及其后代健康的影响。妇产科医生可以帮助患者做出明智的决策,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影响她们生殖健康的风险。无论是在临床护理,或是在宣传政策改革方面,妇产科医生都可以发挥关键而独特的作用。妇产科医生越来越多的面临一些患者关于环境化学物质对其健康及生育妊娠结局的影响的咨询。作为妇产科医生可以很好地提供环境健康问题的指导。妇产科医生可通过询问关键暴露因素如汞、铅、农药、内分泌干扰物等的接触情况。尽管妇产科医生有机会教育患者减少环境风险,然而大部分妇产科医生没有询问患者除了吸烟、饮酒和营养以外的环境暴露情况。最近的美国国会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调查了2514妇产科医生,其中一半受访者很少进行环境健康史询问,尽管多数受访者认为,一份全面的环境暴露史可以确定86%患者的风险,并帮助80%的患者预防有害的暴露。不询问患者环境暴露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避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焦虑;不具备足够的信息回答患者的问题以及患者没有足够能力采取措施以降低风险。以病人为中心的措施不能降低所有暴露于环境的化学物质所造成的危害,但妇产科医生可以是环境安全政策有影响力的倡导者。妇产科医生可以倡导完善筛查的法规,并在没有完整数据资料情况下提出预防建议。妇产科医生可以采取预防性措施,以解决新出现的环境污染物。预防原则为:在科学证据不足、不确定性及未知性情况下,采取措施以避免或降低潜在的对身体或环境造成的严重或不可逆转的威胁。一个研究证实,某种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存在因果关系可能需要数十年,在这期间采取预防措施可避免或减少不利的生殖结果。这种策略并非杞人忧天,相反,当有可靠证据指出环境中化学品影响生殖健康时,妇产科医生应有一定程度的谨慎以及时保护病人的健康。标准毒理学实验中,对化学品进行测试确定一个阈值。理论上低于该值没有健康风险。然而内分泌干扰物已被证实并非单剂量反应曲线,其特征是在低剂量情况下也会对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在某些情况下低剂量甚至比高剂量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损伤。毒理学实验还没有单独考虑孕妇和儿童这一对环境化学物高危的群体。因此,内分泌协会呼吁采取预防性原则。通过预防性原则,妇产科医生可解决相关环境因素暴露产生的生殖健康问题,而且对病人不会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三、建立包含环境健康主题的妇产科教育模式
经统计,在五年的医学教育过程中,每人关于环境健康的课程只有七学时,妇产科教学除了营养学和怀孕过程中禁吸烟、饮酒外,几乎没有环境健康方面的教学。妇产科教学方案里关于环境健康方面内容有限,只有少数医生的报告中会涉及到环境史问诊。因此,为了进一步强化关于环境史的孕前及产前诊断理念,需要一套完整的教育机制来提高妇产科医生对环境暴露危害的认识。
(一)医学院课程设置
将环境健康话题纳入医学教育是各学制医学教育所不可或缺的。大多数医学院计划外课时都很少,且包括教师和环境健康专业知识方面的教育资源有限,因此单独设立一门课程是有困难的。整合环境健康内容纳入现有课程可能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将环境医学话题纳入基础学科或是器官系统教学模式。多数医学院现在采用的是如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分别授课的单科教学法。对于环境毒物的认识是建立在细胞水平(环境-基因交互作用)机制研究及对靶器官产生的不利影响。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均可加入环境毒物致病的机制方面,内容如铅、汞、镉这类重金属是如何使人致病的作用机理。此外,在研究特定疾病时,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可解释环境毒物是如何与其他病因交互作用造成机体损伤。此外,在诊断学的收集病史方法中也可加入环境暴露史的询问。例如,医学生应该学习胎儿和儿童对哪些较常见的环境化学物暴露更敏感,有较高的健康风险;育龄男女、老人以及某些特殊职业的人在生命的某些关键时期将会面临更大的环境健康风险。某些医学院校采用的是器官系统教学法。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立一个环境健康的研究主题,例如,阐述恶劣的空气污染物是如何影响呼吸系统的;又如除草剂、杀虫剂对神经、肌肉系统的影响。
(二)医学生临床见习及住院医师的培训
参照国内各级各类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化学课程内容体系及多所院校的教学计划,考虑环境科学专业后续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等专业课程的内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将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化学类课程分设为现代化学基础及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现代化学基础分两个学期完成,理论课时共计136学时。课程的学科内容包括现代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通过对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物质结构理论、胶体和表面化学、环境科学相关的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学生学习后能以化学的观点、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激发创新意识,在未来实际工作中以化学观点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对一些涉及环境科学及生活、社会实际的化学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和创新的能力。
分析化学单独设课,其一,是因为分析化学素有“科学的眼睛”之称,是环境科学甚至其他任何与化学相关的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生打下扎实牢固的分析化学基础是非常重要而必需的。其二,分析化学的课程特色主要是“量”,与其他基础化学相比较,更强调“量”的概念,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和理念。系统学习这门课程可促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结合实验牢固树立准确“量”的理念,并掌握获得准确“量”的正确操作技术。这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科学研究以及未来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其三,分析化学也是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的重要基础。
采用上述课程结构体系,避免了教学内容的无谓重复,节约了大量的教学课时。同时也使一些环境科学专业非常需要的化学知识如胶体化学、表面化学、电化学、分析化学等得到了加强。
二、教材改革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一本好的教材能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解和掌握知识。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全与我们的现代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相配套的教材。针对上述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特点,结合本校的课程结构体系,我们对选用的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地删减和补充,采取了教材为主,补充讲义为辅的使用方式。目前选用胡忠鲠主编的《现代化学基础》作为主教材。但其中元素化学,有机化学两部分教学内容则结合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编写补充讲义。元素化学部分侧重于讲授常见重要元素、重要污染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学部分则系统地介绍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对于有机合成则不作要求。通过上述调整后,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得到了提高。考虑到现代环境监测方法中经常需要使用仪器分析和检测的特点,我们选用了华东理工大学及四川大学化工学院编写的《分析化学》(第五版)作为教材。这本教材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教学内容包括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与我们的课程结构体系相吻合;二是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编写注重应用,简化了某些公式的推导,加强了数据处理和仪器分析的内容,能满足环境科学专业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改革
目前,国内一些非化学化工专业的基础化学课程虽然在结构体系方面与化学专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但由于教材编写者基本都是纯化学专业出身,缺乏对相应学科的专业知识与背景的深入认识和了解,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基本沿用化学专业的内容,只是在深度和难度上作些调整,没有结合专业特点,脱离生产实际,学生认识不到化学知识在本专业中的应用前景与重要性,难以激发学习兴趣。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化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如下的改革:
(一)夯实基础,注重“双基”扎实牢固的化学基础知识是与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进而将其应用于认识解决本专业问题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始终不渝地坚持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化学基础,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和应用。为达到此目的,我们有针对性地精选了近1500道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习题,编写成课后练习集,让学生通过习题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二)结合专业,偏重应用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同时,我们注重选用大量环境科学中的实例来作为知识应用的案例,培养学生用化学原理和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如表面化学、氧化还原与电化学、电解质溶液、化学动力学等章节的教学案例都选用了大量环境科学中的例子。又如元素化学部分,重点讲述若干和环境科学密切相关的元素,P区元素主要讲了Al,Si,Pb,N,P,As,O,S等常见或与环境科学密切联系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过渡元素部分则着重介绍了Cd,Hg,Cr等污染元素,以及Fe,Mn等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再如,有机化学部分讲到苯基型卤代烃的性质时,以多氯联苯、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例来讲,使教学内容变得结合实际、生动有趣。又如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实例也都选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来讲,如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的测定、COD的测定、总磷的测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