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蔺相如廉颇列传范文

蔺相如廉颇列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蔺相如廉颇列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蔺相如廉颇列传范文

第一组的同学们正在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学生甲率先站起来,很有礼貌地说,我代表我们“斗破苍穹”组给大家朗诵《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前三段……他的朗诵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有板有眼,抑扬顿挫,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学生甲为“斗破苍穹”组的精彩展示开了一个好头。学生乙信心倍增,她号召全体同学拿出红笔,和她一起画出这三段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语言现象,并对各类现象分别作了详细而准确的解释,同学们也用掌声肯定了她。学生丙毫不示弱,他不光带领同学们把这三段中的五个特殊句式用红笔画了出来,而且能对“求人可使报秦者”这个同学们理解起来较难的句子作了详尽的分析,他同样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学生丁慢腾腾地站起来,慢悠悠地说,请同学们拿出黑笔跟我来。等同学们拿起了黑笔,她的语速陡然快了起来,她一口气指出了这三段文章中的15个重点实词、虚词,并且着重讲了“遗”“易”“报”三个词的意义用法。以“报”为例,她说“报”做动词时,有以下几个意思:①本义:断狱,判决罪人;②报答,报酬。如,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③报告,答复。如,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史记・项羽本记》);④报复。同学们没有想到 “斗破苍穹”给他们归纳补充了这么多的知识,更没有想到的是,“斗破苍穹”在解释这些词语的时候还能尽量地在已经学过的文章中找到注脚,帮同学们将新旧知识串连起来,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方式,使同学们将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靠了。师生为之倾倒。学生戊趁热打铁,很流利地将这三段文字翻译了一遍。学生己顺势将这三段的内容作了归纳。

这个精彩片断有以下看点:

一.学生从“宾语”变成“主语”

学生一旦真正从“宾语”变成“主语”,从受动者变为主动者,从客体变成主体,那架势绝不亚于农奴翻身得了解放。小组探究时他们(“斗破苍穹”)的那个闹啊,简直要把教室掀翻!学生甲擅长朗诵,“刷”地一下五个人十道目光投向了他,紧接着五根手指也指向了他,学生甲兴奋得涨红了脸。仿佛是领了圣旨,私下里他把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直至滚瓜烂熟。然后他们一起站起来探究《廉颇蔺相如列传》前三段:⒈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语言现象;⒉特殊句式;⒊重点实词虚词;⒋课文翻译;⒌内容概括。讨论的声音一个赛似一个,声浪重重地扑打在屋顶和四周的墙壁上。在探讨实词虚词时,他们感觉到对“者”“为”“伐”“拜”“以”“于”“令”“遗”“易”“徒”“见”“报”等词的意思还拿不准,于是他们分工协作,每人查两个字,查后交流,各人将这些词的意思记在各自的笔记本上。最后乙丙丁戊己五个同学瓜分了以上五项内容,这样,“斗破苍穹”组的六个同学都拿到了要展示的内容。为了小组的荣誉,为了个人的荣耀,他们个个铆足了劲,把自己要展示的内容准备了又准备,完善了又完善,做足了功课。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描述的那精彩的一幕。

有了这样的探究和展示,对要掌握的内容,学生无疑是学会了。不仅是学会了,而且是会学了。他们知道了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东西,他们更为清楚地知道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勤读书,勤查工具书,勤积累。“经验在经历中体验”,杜威说的一点儿都没错。

有了这样的探究和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即思维力、生成力和表达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高。有了这样的探究和展示,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尊重,让每个教师都能明白“没有一个小孩是毫无才能的庸碌之辈”。每一个生命在这里都精妙绝伦,所以,这里洋溢着生命的气息;这里氤氲着快乐,缭绕着幸福。

二.教师是通往天国的引路人

天国,世人都没有见过,但谁都说那里充满了快乐。我们的学生每天都不快乐,我们的教师没有把我们的学生引向天国。是教师没有尽职吗?不是!他们披星戴月、呕心沥血呢!是教师没有才华吗?不是!他们才高八斗、才情万丈呢!那是因为什么呢?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的教师有十八般武艺,却常常只使用了一个招数――讲。我觉得“讲”本身是一个不错的授课方式,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将“讲”这种授课方式使用到了极致,以致于我们把学生讲得昏昏欲睡,讲得厌学逃课,还沉溺在所谓的“讲”的艺术中,自顾自地飞沫四溅地讲。“讲”失去了意义,走向了反面。日过千言不损自伤,“讲”也伤害到了我们教师自己,不少教师年纪轻轻的都已患上了严重的咽喉病。既然如此,我们教师为什么不试着换一个招数呢?再者学习,顾名思义学而习,学习显然是一个主观能动性很强的个人行为,因此,教师纵然是讲得天花乱坠,只要是学生的注意力流失了,教师的讲就是无效的。那么,怎样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

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精彩的教学片断吧!通过自学、对学、群学,学生学会了朗读,学会了翻译,明白了文章的内容,教师还需要从“课文的朗读”讲到“课文内容的分析”吗?还需要逐字逐句逐段地给学生翻译课文吗?“教学生不会的,学生会的不教,学会老师不会的”,这样,只有这样,学生对课堂要学的东西才会感兴趣。学习的天敌是依赖,教师的悲哀是包办。教代替学永远无法让学生学会。那么,这节课我这个教师都干了些什么呢?我在调控,以调控控制整个课堂的教学节奏;我在纠错,以纠错实现落实;我在点拨,以点拨实现提升;我在激励,以激励持续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整节课我讲话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10分钟,在余下的30分钟里,学生这个主角在展示,在表演,在收获,在狂欢。

教师是干什么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和调控者,代表着一个教育者的生命姿势。教师是通往天国的引路人。

第2篇:蔺相如廉颇列传范文

【出处】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释】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两败俱伤

【近义词】两虎相斗

【押韵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名门闺秀、一面如旧、神佛不佑、黄皮刮瘦、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半新半旧、匿瑕含垢、千岩竞秀、吆五喝六。

第3篇:蔺相如廉颇列传范文

1、平常在郑重且诚恳地向对方道歉的时候,往往会用负荆请罪这个词。其中负荆指的是背负着荆棘的枝条。我们现在道歉一般是请对方吃饭,或是给对方鞠躬,并不会真的背着荆棘的枝条去见对方。

2、负荆请罪出自汉代史学大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据说在战 国时期的赵国,由于混池会议后文臣蔺相如功劳颇大,所以被赵王封为上卿,这个 官位在当时要比大将军廉颇高。此事激怒了廉颇,他认为自己是赵国的大将军,是 用自己的刀和血来建立功业的,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小功,地位却在 自己之上。如此一想,廉颇感到更加恼怒,并扬言遇见蔺相如就要当面羞辱他。蔺 相如是个心胸宽广的人,他听到廉颇这番话之后,常常推说自己有病,不去和廉颇相争。

3、蔺相如的门客就十分不理解,蔺相如便向他们解释。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 打赵国,是因为有廉颇和自己在,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他之所以这样忍 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蔺相如的这番 苦口婆心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也是识大体的人,他后悔自己为了官位虚 荣,就把国家的利益置之一边。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棘的枝条,来到蔺相如主动请罪,让他用荆条抽打自己。蔺相如见廉颇诚恳地来负荆请罪,十分宽容地原谅了他。自此以后,这对文臣武将成了好朋友,一齐共商国是。

4、之后,负荆请罪的故事被传为佳话,蔺相如的宽容忍让、以国家利益为 重,廉颇的知错就改历来被人们所称道。如今,人们在向他人道歉时常用负荆请 罪一词,一方面,说明自己已经知道了错误,并且认错的行为发自内心,十分诚恳;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希望对方能像当初的蔺相如那样心胸宽广,来原谅自己。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蔺相如廉颇列传范文

(一)多媒体教学深化课堂内容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后,如何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内容,领悟人物的品格呢?晁错是一个有学问、有智慧、有思想、不甘平庸的人。他一心为国家着想,对皇上忠心耿耿,可是他主张的变法为什么失败了呢?霸王别姬中有情有义的项羽,东城快战中仓皇出逃的项羽,乌江边无颜东归的项羽是个英雄吗?我们利用“百家讲坛”来辅助学生理解。“百家讲坛” 汇集百家学养,追慕大师风范,故事化的讲述,图片、字幕、影像资料形象直观,极大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百家讲坛”的引入,使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以往字词句的微观学习,而变成了对人物以及史料的宏观学习。引导学生从大处着手,站在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人物,品评人物。而且名家的解读比老师的讲解更系统、更详细、更有说服力。图文并茂的形式更有助于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

(二)课本剧表演丰富学习方式

学习《史记》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既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又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但《史记》所描写的年代距离我们历史久远,怎样才能拉近学生与《史记》的距离,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充当不同的角色。教学应该是一门表演艺术,把课本剧表演引入课堂不是更好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选了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情节紧张,描写生动。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深刻理解了蔺相如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外交家的身份,“知死必勇”、血气刚盛的策士风度和胸怀坦荡、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理解了廉颇居功自傲的缺点和勇于认错、不吝改过的雅量。学习《毛遂自荐》时,学生表演了毛遂自荐和毛遂折服楚王两件事,通过“按剑而前”的动作、理直气壮的说辞和楚王连声称“诺”的状貌,把毛遂居高临下的气势、有胆有识的性格和快刀斩乱麻的作风表现的淋漓尽致。

课本剧表演把古文融入生活,缩短了古典文学与生活的距离,贯穿了语文教学实践性的特点,变教材的无声为有声,变静态为动态,变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为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性,使之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掘文章的新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多角度阅读加强论据积累

《史记》以特定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生动鲜明的人物:为国忘身的志士,志节高尚的仁人,才情横溢的豪杰,悲歌慷慨的英雄。怎样加深学生对人物的深层领悟呢?怎样让《史记》中的文化精髓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呢?我利用多角度阅读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归纳中心论点,从课文中积累写作素材。

学完《廉颇蔺相如列传》后,我开设了一堂写作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思考: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涉及到哪些人物?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他们的为人处事、做事态度给你哪些启示?

通过讨论,学生归纳出以下的观点:宽容可以化敌为;宽容可以维护国家利益;宽容可以赢得别人尊重;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事要以大局为重;勇于改过,人生才能前进;知错就改,能够提高自身修养;举荐人才要有胆有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围绕论点准确表述论据。教师进一步提出写作的要求:第一步提出论点,第二步举出事例(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第三步进行事例分析。

学生写的作文片断:

1、宽容可以化敌为友。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恶语宣言,采取了回避的方式,“不与之争列”及“引车避匿”,他以自己的宽容大度包容了廉颇的嫉妒之心,以高尚的美德赢得了门客的敬佩和廉颇的尊重。正是蔺相如的宽容,使得廉颇自惭形秽,负荆请罪,终获得了将相和的完美结局。假如蔺相如没有宽宏大度之心,与廉颇斤斤计较,针锋相对,那么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将相和的美谈了。荷兰学者斯宾诺说:“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让我们拥有宽容之心吧。

2、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恶语宣言,采取了回避的方式,何哉?“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正因为蔺相如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才没有与廉颇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倘若“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那么一定会危害赵国的利益。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宽广胸襟令廉颇自叹不如,廉颇负荆请罪,与蔺相如成为刎颈之交。

第5篇:蔺相如廉颇列传范文

一、而

“而”作代词,通“尔”,用作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偶尔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二、何

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等。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或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等。如豫州今欲何往?(《赤壁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⒊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等。如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三、乃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不能作宾语。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四、其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它)”、“他(她、它)们”;或表领属,可译为“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如:

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⑶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的”、“我”、“自己”。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⒊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作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⑴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⑵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里”。如:

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⑵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6.表“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⑴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⑵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五、若

⒈表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们”,“你的”、“你们的”。如:

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⑵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⒉表近指,可译为“这”、“这样”、“如此”。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六、焉

⒈作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如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⒉作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里”等。如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

⒊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七、之

⒈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事、物等,译为“他(她、它)”、“他(她、它)们”。如:

⑴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⑵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⒉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我”。如:

⑴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⑵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指代内容视上下文而定。可译为“这”、“此”、“这些”、“这里”等。如:

⑴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⑵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⑶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6篇:蔺相如廉颇列传范文

文言虚词在2006年的高考大纲中明确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2007年则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就说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十分重要。所以,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而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文言虚词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掌握特点。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在汉语发展史上变化比实词大。例如一词多义:“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苏轼《石钟山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前者“之”为代词;后者“之”是用在主谓间的助词。又如 “舟摇摇以轻,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以”和“而”,作用完全相同,都为连词。

2. 明确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要在个个落实的基础上,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以类相从,同类集中。

3. 联系课文。课文是虚词运用的典范,重点文章一定要反复吟咏体味。虚词以实词为骨骼和支撑,是内容表达的传神之处,因此不能肢解词语,要在语境里体会理解。其次,还要明确文言虚词考查的形式。从近年来全国卷和各地高考试题题型来看,一般分为:判别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选择题”,判别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混合型的“选择题”,正确理解和翻译句子中含有的虚词。此外,还有文言断句题型,即利用“之”“乎”“者”“也”“已”“焉”“哉”以及“矣”等来划分句子的意义单位。

【实战练习】

1.请写出下列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则: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

②“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鸿门宴》)则:______________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则:______________

④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谏太宗十思疏》)则:______________

⑤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则:______________

⑥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六国论》)则:______________

⑦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则:______________

⑧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则: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鸾鸟凤凰,日以远兮。(《涉江》)以:______________

②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论》)以:______________

③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以:______________

④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者。(《寡人之于国也》)以:______________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以:______________

⑥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以:______________

⑦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以:______________

⑧是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以: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于:______________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于:______________

③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于:______________

④是故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二章》)于:______________

⑤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于:______________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于:______________

⑦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于:______________

⑧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于: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乃”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B.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C.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D.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5.指出下列“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臣之壮士,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B.①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C.①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其共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D.①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②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齐桓晋文之事》)

6.指出下列“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B.①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C.①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D.①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原贾生列传》)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参考答案与解析】

1.①副词,就; ②连词,于是,就 ;③副词,就; ④表转折的连词,却; ⑤连词,于是,就;⑥连词,那么; ⑦副词,就; ⑧判断动词,就是。

2.①表修饰连词,不译; ②连词,来; ③动词,认为 ;④介词,按照 ;⑤连词,因为 ;⑥介词,因为; ⑦介词,凭 ;⑧介词,因为。

3.①介词,被 ;②介词,比; ③介词,对; ④介词,比; ⑤介词,比; ⑥介词,被 ;⑦介词,从; ⑧介词,在。

4.B ①乃,副词,“竟然”;②乃,副词,“于是,就”。(其余A、B、D三项中的“乃”字,全部为判断动词,意为“是”)

第7篇:蔺相如廉颇列传范文

2、均:权衡,均衡

负:使动,即使负担,承担

曲:理亏

这里的之是指示代词,这,此。

第8篇:蔺相如廉颇列传范文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一开头就称廉颇是赵国的良将,“以勇气闻于诸侯”,强调其勇猛善战。

事实也是如此。廉颇自己也表白过,他“有攻城野战之大功”。拜为上卿后,“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之后又多次率军攻城略地。渑池会后,“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几,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秦赵长平一战,使赵国元气大损,连北方的燕国也趁机袭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过了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事实证明,廉颇的确英勇善战,是赵国的栋梁和干城。他不仅在军事斗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外交斗争方面也有力地配合支持了蔺相如。蔺相如两次与秦王作面对面的斗争,两次不辱使命,除了他自己有超群的胆识和出色的才干外,还与廉颇作坚强的后盾密不可分。他说得很公允:“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应当说赵国有廉将军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廉将军本可以为自己的祖国充分贡献才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是他的遭遇却很不幸,先是带兵坚守在长平,使秦军占不到半点便宜,结果因赵孝成王听信谗言,误中秦的反间计而被解除了兵权,因个人的不幸而导致赵国的惨败;后来兵带得好好的,还多次打胜仗,又被乐乘取而代之,一怒之下离开赵国。跑到魏国去了:因曾攻打过魏国,未能获得魏王的信用;本还可以回赵,继续报效祖国的,又因奸人使坏,最终未能重返故国:不得已只好投奔楚国,然而时运不齐,在楚国,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再也没能发出夺目的光彩,却黯然陨落于异国他乡。能不令人悲叹!

廉颇何以有此悲剧呢?

笔者以为有其客观原因,比如说赵孝成王和赵悼襄王父子不像赵惠文王那样对廉颇的才干和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因而予以高度的信用。他们上台后,先是赵孝成王轻信谣言,误中秦之反间计,解除了廉颇的兵权,招致长平兵败,后是赵悼襄王无缘无故让乐乘取代了廉颇。前一次被剥夺了兵权,廉将军不可能没有怨气,再次被人取代,廉将军就忍不住心中的愤怒了。由此看来,廉颇的悲剧客观上是赵孝成王特别是赵悼襄王造成的。

但是悲剧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廉颇的悲剧性格。具体表现在性情粗暴、心胸狭窄、居功自傲、个人主义特别是个人英雄主义突出等方面。因此,当涉及个人荣辱和得失时。便不能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同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甚至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先是与同僚不和甚而攻击。后是忿然出走,投奔他国。

廉颇最初看不起蔺相如,错误地认为蔺相如只是凭口舌建立功劳,不如他攻城野战功大。其实,他没认识到外交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片面地强调军事斗争。门阀等级观念也很强,认为蔺相如出身低微,与之同列,感到羞耻,不甘愿,并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这是心胸狭窄、居功自傲、个人主义的最初暴露。幸好遇上的是心胸开阔、谦恭明智而又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蔺相如,才避免了一场内部的血腥争斗。倘若遇到的也是像廉颇那样个人主义突出、不顾国家利益的同僚,那赵国就有好戏看了: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不说,毋须别的诸侯国动武,赵国自己就会在内乱中灭亡。

廉颇的个人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并没在战火中得到克服或有所收敛,相反还恶性膨胀了。当赵悼襄王“使乐乘代廉颇”后,廉颇的个人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便彻底暴露了。他心目中根本没有什么赵王,更没有什么国家利益。索性铤而走险,“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幸亏赵国还有李牧担当起了保卫祖国的重任。否则,一旦敌兵入侵,赵国就岌岌可危了。看来,廉颇的“忠勇”实在名不符实,勇则勇矣,只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忠则难说,起码是晚节不忠。与比他稍早一些时候的屈原相比,廉颇更是愧煞人也。屈原受的屈辱和打击远比廉颇大,以他的才能和声望,随便去投奔哪一个诸侯国都会被重用,然而屈原就是哪国也不去,一直忠于楚国。后来听说楚都被秦兵攻下了,悲痛无比,便怀石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而世世代代被人民敬仰和纪念。廉颇则差之远矣!

廉颇在识见上也无甚高明处。相反,有时还颇为糊涂,

当秦王派使者到赵国求和氏璧时,究竟给还是不给。廉颇拿不出主意,而蔺相如则毫不犹豫也毫不含糊地认为:“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并作了中肯分析,为赵王所采纳。廉蔺相比,蔺相如明显高一筹。蔺相如渑池归来。位在廉颇之右,理所当然。而廉颇却心中忿忿,“宣恶言”,步步进逼;蔺相如则委曲求全,节节退让,并非怕廉将军,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把个人荣辱看得轻。两相对比,再一次显示出蔺相如目光远大、胸怀宽广、以国事为重的高拔和廉颇目光短浅、心胸狭窄、计较个人得失的卑微。

同为武将,廉颇也不及赵奢。当秦伐韩,军于阏与时,赵惠文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廉颇的回答是:“远道险狭,难救。”又召问赵奢,得到的回答却与廉颇相反。赵奢说:“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不仅抓住了取胜的决定因素,而且率兵去救。“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两相对照,赵奢强于廉颇。

廉颇不明事理,乃至糊涂还表现在他去投奔魏国这件事上。这不仅指他背离了赵国,而且还在于他投奔的地方不合适。作为赵将,廉颇曾先后两次带兵伐魏。杀魏的将士,占魏的国土。虽说是各为其主,然而魏王和他的臣民们不怀恨于心?穷途末路了去投奔以前的敌国,廉将军不是太天真:就是真糊涂。难怪他“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撇开杀人略地这点不说。单是他的为人,恐怕也难让魏王信用吧!

廉颇本来还有一个机会可以重返赵国立功补过的,但又因仇人郭开使坏,断了他的报国之路。不亦悲乎?假如他不攻乐乘或攻后不出走。一直留在赵国,纵使受点委屈,坐两年冷板凳,终究还有机会被再度起用。可惜,一旦出了国门。便再难返回,不只留下了“廉颇老矣”的悲叹,而且还客死异国,成了孤魂野鬼。真是可悲呀!

第9篇:蔺相如廉颇列传范文

一、看地位

虚词的地位不同,则意义和用法不同。如“而”表示并列、承接和递进关系各有特点,区别主要看前后部分的地位是否平等,位置可否颠倒。“地位”平等、位置可以颠倒的是并列关系,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地位”平等但位置不可颠倒的是承接关系,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而”;“地位”不平等且位置不可颠倒,后面部分比前面部分更进了一层,是递进关系,如“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句中的“而”。

二、示作用

不同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在句中的作用也不同。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也相去甚远,作用也相差较大。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师说》),“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顷之,烟炎张天”,“之”是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

三、判位置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如“焉”放在句首一般作疑问代词,如“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放在句尾一般作语气助词,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放在不及物动词后一般作兼词,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放在及物动词后一般作代词,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放在名词后一般作助词,如“有鱼焉,其广数千里”(《逍遥游》)。

四、明关系

关系不同,意义和用法也不同。如“而”用作连词时,连接的两部分大多是动词或动词短语,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同时出现,前一个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样”时,这时“而”表示修饰关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前有后,前一个不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不说明后一个 “怎么样”,这时“而”表示承接关系,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五、析搭配

搭配不同,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如“以”既是介词,又是连词。表原因时,可译为“因为”,如果后面是分句,它就是连词,如“既得志,则纵情而傲物”(《谏太宗十思疏》);如果后面是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它就是介词,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辨意义

有些虚词,词性相同,可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其意义的辨析就显得尤其重要。如“其”是第三人称代词,可作主语和定语:译为“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时,“其”作定语,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他(她、它)”或“他(她、它)们”时,“其”作主语,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七、察语境

如“其”用作副词时,可表示反诘、揣测、婉商、祈使等语气,至于具体表示哪种语气,还要视语境而定。“其”表反诘、揣测语气,一般放在句首,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其”表揣测语气;“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中的“其”表反诘语气。“其”表婉商、祈使语气,一般放在主谓之间,如“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其”表婉商语气;“尔其毋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中的“其”表祈使语气。

八、分虚实

文言文中的大多数虚词都是实词虚化而来的,因此有些词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如“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以”,意为“认为”,是实词;“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以”,意为“用”,是虚词。

九、别词性

词性不同,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如“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中“与”是连词,译为:和、同;“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中“与”是动词,译为:结交;“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中“与”是语气助词,表感叹或疑问语气,译为:呢。

十、记殊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