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形容雪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中图分类号] R37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a)-0007-04
Molecular analysis and database establishment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by 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in Xiamen
WENG Qin-yun YOU Xiao-wei ZHANG Jian-mei HUANG Jian-we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Xiamen City,Xiamen 361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database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nd to analyse the homology during the strain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Methods The DNA samples of 203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strains were digested with SfiⅠand then were analyzed by PFGE and bionumerics software. Results 203 strains were divided into 149 distinctive PFGE patterns 91.13% (185 strains) of strains owned unique PFGE pattern,and a few of strains owned more strains.79 strains from surveillance were divided into 74 PFGE patterns,which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yping results and aquatic product,sampling time.124 strains from food poisoning were divided into 76 PFGE patterns.The D value was 99.81% calculated by bionumerics software. Conclusion The PFGE database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Xiamen is established,which providing scientific basis for surveillance and emergency response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the city.
[Key words] Vibrio parahaemolyticus;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Molecular typing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革兰氏阴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水和海产品中,进食含有该菌的食物,可引起严重的胃肠炎反应[1],目前是我国沿海地区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应用广泛的分子分型技术,可用于评价副溶血性弧菌菌株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及来源于环境的菌株与分离自患者菌株的相关性[2-3]。厦门地处沿海,在食源性致病菌日常监测中经常可从外环境各种水体和水产品中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同时在本地暴发的多起食物中毒应急检测中分离得到副溶血性弧菌菌株。本项目采用PFGE技术对本实验室历年从日常检测与食物中毒应急事件中分离得到的203株副溶血性弧菌菌株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厦门市副溶血性弧菌PFGE数据库,有利于从分子水平上了解本市副溶血性弧菌的环境菌株与分离自患者菌株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2005年5月~2012年11月本实验室在日常监测及食物中毒中分离得到的203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其中有79株是在日常监测中分离得到,另外124株是在历年的食物中毒应急检测中分离得到。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蛋白酶K(Merck公司);脉冲场电泳级琼脂糖SeaKem Gold Agarose(Lonza公司);限制性内切酶:SfiⅠ、XbaⅠ(NEB公司);脉冲场电泳仪为CHEF MAPPER(Bio-Rad公司);Densimat细菌浊度仪(BioMerieux公司);凝胶成像仪为Gel Doc XR+(Bio-Rad公司)。
1.3 实验方法
根据PulseNet网络实验室推荐的标准方法进行PFGE实验。
1.3.1 胶块制备 从检测培养基上挑取单菌落,无菌接种于3% TSA平板上,37℃培养14~18 h。从培养皿上刮取适量细菌,均匀悬浊于细胞悬浮液(CSB)中于浊度仪上调整细菌的浓度,使OD值为4~4.5。取400 ml菌悬液加入终浓度为0.5 mg/ml蛋白酶K进行消化,再加入等体积1% SeaKem Gold Agarose,混匀灌制胶块。
1.3.2 细胞裂解和胶块的洗涤 凝固后胶块加入细胞裂解液(CLB)/蛋白酶K混合液,置于54℃水浴轻摇2 h后,用50℃预热的灭菌超纯水洗涤2次,再用50℃预热TE缓冲液洗涤4次。
1.3.3 胶块DNA酶切 切取2 mm宽的副溶血性弧菌胶块,用SfiⅠ酶处理,于50℃酶消化4 h,沙门菌H9812用XbaⅠ酶切,于37℃酶消化4 h。
1.3.4 加样和电泳 将酶切后的胶块直接粘在梳子齿上,向胶槽中注入100 ml溶化的1% SeaKem Gold Agarose,待胶凝固后进行电泳。设置电泳缓冲液的温度为14℃,电泳参数:78~396 kb、10~35.3 s、19 h。
1.3.5 图像获取及数据分析 电泳结束后,将胶放入Gelred染料中染色,脱色后用Gel Doc XR+成像,使用BioNumerics(6.6.4)软件,选择Dice相关系数和UPGMA方法,设置tolerance为1.5%,对PFGE图谱进行处理和聚类分析。同时,使用Simpson差异指数(D值)对PFGE分型结果进行评价。本实验中的菌株带型均按照国际PulseNet的带型命名原则进行命名。
2 结果
2.1 PFGE分型结果
203株副溶血性弧菌经过PFGE分析,获得149个不同的PFGE带型,命名为VPAS12.XM0001~VPAS 12.XM0149。图1是每个PFGE型各选取1个代表株的聚类图,可看出DNA条带分子量主要集中于30~700 kb,酶切条带数为14~21。优势型别有VPAS12.XM0105,共含有14个菌株;VPAS12.XM0124含有8个菌株;VPAS12.XM0113、VPAS12.XM0121、VPAS12.XM0125,都含有6个菌株;VPAS12.XM011有4个菌株。优势型别所含有的绝大多数菌株都是从食物中毒应急检测中分离得到,只有VPAS12.XM0105中有1个菌株来源于日常监测。应用Bionumerics计算D值为99.81%。
2.2 对厦门副溶血性弧菌的PFGE数据库总体描述
将本实验中所获得的203株副溶血性弧菌的PFGE图谱,全部录入Bionumerics软件中,建立了厦门市副溶血性弧菌的PFGE数据库。整个数据库共包含79株从日常监测中分离得到菌株及124株从历年食物中毒应急检测中分离得到的菌株,共获得149个PFGE型别,其中91.13%(185株)的菌株具有独特的带型,同时也有少数带型包含的菌株数较多,含有最多菌株(14株)的优势型别只有VPAS12.XM0105(图2)。
图2 各种PFGE带型包含的菌株数分布情况
从菌株来源看,对于日常监测中分离得到的菌株,PFGE分型结果与水产品的种类、采样时间基本无相关性,79个菌株可分成74个PFGE带型,各带型包含的菌株数最多3个菌株。对于从历年食物中毒应急监测中分离得到的菌株,其PFGE型相对较少,124株中只有76个PFGE型,各带型包含的菌株数最多13个菌株(表1)。
表1 副溶血性弧菌2种不同来源的菌株PFGE带型的情况描述
3 讨论
应用传统的血清型分型和噬菌体分型方法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型,只能进行表型鉴定,存在分辨力、灵敏度不高等诸多缺陷[4],PFGE分型方法是一种基于基因水平的分子分型方法,因其具有高分辨力、可重复性、稳定性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分子分型的“金标准”。1996年在美国首先成立的PulseNet网络就是利用标准化的分子分型技术(PFGE技术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菌株“指纹图谱”或序列资料的比对分析,识别传染病病例间的内在遗传关联,进而追溯传染病暴发来源和传播途径[5]。美国PulseNet成立之后,多次对以食源性病原体为主的细菌进行监测,且在多次食物中毒的调查中发挥了良好作用[6-8]。PulseNet China自2004年成立之后,也先后参与国内外多个疫情的协查与处理[6],因此,本研究在预防和控制突发食源性疾病公共卫生事件中意义重大。
本项目中203株菌株可分成149种不同的PFGE型,91.13%(185株)的菌株具有独特的带型,同时也有少数带型包含的菌株数较多,但包含最多的优势型别VPAS12.XM0105,也只含有14个菌株,其中只有1个菌株是来源于日常监测。79个菌株可分成74个PFGE带型,各带型包含的菌株数最多3个菌株。众多型别的出现,说明了从日常监测中得到的厦门地区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存在遗传多样性,而且变异度较大,与相关报道结果一致[2,9-10]。个别菌株间存在同源性,其中FJXM11VPA004和FJXM11VPA006图谱完全相同,属于同一个带型,命名为VPAS12.XM0096。这两个菌株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种类都不一样,提示可能有相同的污染来源,所以仍应加强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日常监测,从而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对于从历年食物中毒应急监测中分离得到的124株菌株,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个菌株之间的相似度较高,总的可分成76个PFGE型,同一次食物中毒应急检测中分离得到的菌株,其指纹图谱大多数一致或高度相似,但也有的指纹图谱相差较大,这与食物中毒是由单一血清型感染或多血清感染具有很大关系。研究表明,食物中毒中同一患者分离到多种血清型,不同患者分离到不同种血清型[11-12]或剩余食品和患者可以分离到不同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均有可能[13-14]。
从菌株来源来看,79株从日常监测中分离得到的菌株与124株从历年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得到的菌株,两者的菌株指纹图谱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只有1个从日常监测中分离得到的菌株与食物中毒的菌株一致,可见,这些在日常监测中分离得到的副溶血性弧菌与本地暴发的疫情无关。
[参考文献]
[1] Wong HC,Lin CH.Evaluation of typing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by three PCR methods using specific primers[J].J Clin Microbiol,2001,39(12):4233-4240.
[2] Ellingsen AB,Jφrgensen H,Wagley S,et al.Genetic diversity among Norwegian Vibrio parahaemolyticus[J].J Appl Microbiol,2008,105(6):2195-2202.
[3] Ottaviani D,Leoni F,Rocchegiani E,et al.Vibrio parahaemolyticus-associated gastroenteritis in Italy:persistent occurrence of O3∶K6 pandemic clone and emergence of O1∶KUT serotype[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0,66(4):452-455.
[4] 方伟,杨杏芬,柯昌文.副溶血性弧菌分型研究进展[J].疾病防控杂志,2008,12(5):468-472.
[5] 李伟,崔志刚,阚飙,等.转化预防医学的实践:PulseNet-China[J].疾病监测,2012,27(2):88-92.
[6] De Lappe N,Connor JO,Doran G,et al.Role of subtyping in detecting Salmonella cross contamination in the laboratory[J].BMC Microbiol,2009,9:155.
[7] Rivoal K,Protais J,Quéguiner S,et al.Use of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to characterize the heterogeneity and clonality of Salmonella serotype Enteritidis,Typhimurium and Infantis isolates obtained from whole liquid eggs[J].Int J Food Microbiol,2009,129(2):180-186.
[8] Gerner-Smidt P,Hise K,Kincaid J,et al.PulseNet USA:a five-year update[J].Foodborne Pathog Dis,2006,3(1):9-19.
[9] 侯凤伶,刘维华,申志新,等.副溶血性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1):34-37.
[10] Wong HC,Liu SH,Chiou CS,et al.A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typing scheme for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solates from fifteen countries[J].Int J Food Microbiol,2007,114(3):280-287.
[11] 黄锐敏,俞慕华,鞠长燕.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学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2(2):151-152.
[12] 方叶珍,黄世旺,罗芸,等.一起两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1):96-98.
[13] 林秋云,曾树权,尹映华,等.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2):178-180.
炼字,就是对诗中的每一个字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其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因为汉字往往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以炼字往往也是遣词造句,运用字词的功夫。前人曾有“一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字为句眼”和“日锻月炼”等说法。意思是说有的诗句往往因为一字之异而决定一句的优劣,甚至看出这首诗的高下。炼字既重要,更是难以达到的佳境。如何炼字,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炼动词。一般地说,诗句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充当谓语的动词。把这个动词炼好了,就是所谓一字千金,诗句就变得生动、形象了。著名的“推敲”的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相传贾岛在驴背上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犹豫不决,用手作推敲的样子,不知不觉地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前导,韩愈问明白了,就替他决定了用“敲”字。这个“敲”字,也正是充当谓语的动词。因此,炼字往往就是炼动词。
陶潜“悠然见南山”。“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的,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张先的“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王勃的“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这两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贾岛的“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人行之迹很快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卧”字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2.炼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承担的。
王维《观猎》第三四两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枯”、“疾”、“尽”、“轻”,都是谓语。但是,“枯”与“尽”是平常的谓语,而“疾”与“轻”是炼字。草枯以后,鹰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诗人不说看得清楚,而说“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尽以后,马蹄走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轻”,“轻”比“快”更形象。
贺铸的“绿净春深好染衣”,一个“净”字,既是对暮春时节芳菲凋尽、大自然呈现出纯净绿色的客观描绘,同时结合全诗的意境主旨看,又是词人超然物外、完全没有心机的纯净的心境的自然流露。(宋《钓鱼归》)
曹伯奇的“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一个“空”字既传神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周密的“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高阳台・寄越中诸友》),以“轻”字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量的触觉,更是形容词锤炼中通感的妙用。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另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王安石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洪迈《容斋随笔》称:“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余字,始定为‘绿’”。这里的“绿”就是形容词当动词用。这些佳话都说明古典诗人非常注重动词的锤炼。
3.炼数量词。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有这样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周邦彦的《风入松》是一首追悼昔日情人的词,其中“一丝柳,一寸柔情”就是对数量词的贴切锤炼。诗人追忆昔日,那楼前小道上的履痕足印,花前柳下的笑语轻声,携手分离处的黯然神伤,都勾起词人难以消除的隐痛,数量词“一丝”和“一寸”形成的贴切暗寓,使这种伤痛更加形象、更加感人。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4.炼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欧阳修《昼锦堂记》首句本为“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递走后飞骑追加二“而”字成“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使文义大为增光,那么,从上面所引的诗例中,我们就更不难领略诗词中炼虚字的美的消息。
王昌龄的《闺怨》:“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前两句写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为了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几乎都有诗词鉴赏题目,考点涉及了对诗歌内容的概括与理解、描绘画面、品味字词、赏析名句、把握形象、揣摩情感、赏析技法等。评卷中发现一些省市考查的是课外诗词,或者将课内外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有些考生读不懂诗词原文,答题自然也就无从下笔,不是空着,就是随便乱写一气。有的省市虽然考查的是课内诗词,由于部分考生对诗词的理解只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命题者稍一变化题目,这些考生不是张冠李戴,就是干脆放弃。有些考生虽然能读懂诗词的意思,但是由于赏析的角度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到位,分数自然也不会高。
【典例分析】
一、内容概括不贴切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2013年临沂卷)
分析:第一题要求考生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有些考生却因为没有读懂诗歌,根据“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诗句将内容概括为“因为外患入侵,心中很难过,希望自己能够从军”等,因为概括不准确而失分。事实上从“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两句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
二、信息筛选不仔细
例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浣溪沙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准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①浮午盏②,
蓼茸③蒿笋试春盘④。
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②午盏:午茶。③蓼(liǎo)茸:蓼菜嫩芽。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1.上阕中, 和 两种景物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
2.“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3年台州卷)
分析:第一题要求从上阕中找出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的两种景物,其中的关键词是“上阕”、“晴天”,因此应该是“烟”和“柳”。可是不少考生或是没有注意“上阕”一词,从下阕中找景物,写出“雪沫乳花”、“蓼茸蒿笋”等答案,或是没有注意“晴天”一词,结果写“细雨”、“斜风”造成失分。
三、画面描绘欠神韵
例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忆钱塘江
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
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
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 ②涵:包含。 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
1.这首诗描绘了 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 ”一词。
2.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013年舟山卷)
分析:这首诗的第二题要求描绘画面。不少考生在描绘画面时只是简单地将诗句进行翻译,没有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缺少必要的修辞手法,语言干涩无味,因而造成失分。答案示例: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水面上,点点的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
四、词语品味欠推敲
例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我选:
赏析:
(2013年武汉卷)
分析:赏析时需要从词语的意思、所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等不同角度进行赏析,品味时要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不少考生品味时往往没有仔细推敲,考虑不全面,或者不能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因而造成失分。答案示例:⑴一个“割”字,表现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五、诗句赏析不到位
例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2013年成都卷)
分析:诗句赏析是诗歌阅读最常见的考点,但是不少考生却拿不到分或者不能得满分,主要原因是不注意分析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赏析时不能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忽视其表达效果,有时对于诗句中重点词语所渲染的气氛不能正确把握,揣摩不出诗句中所蕴含的情感,因而失分。答案示例:(1)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
六、情感体验不准确
例6.阅读诗歌,完成第1题。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1.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2013年扬州卷)
分析:本题的第二问是要求考生揣摩出句中所蕴含的情感,不少考生没有读懂诗句的意思,从“花如雪”中体验到的不是看到自然美景的欣喜,而是一种彻骨的寒冷,自然理解出来的情感就是“孤独”、“寂寞”、“怀才不遇”等而得不到分。本题答案应为“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记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
七、技巧选择欠准确
例7.阅读诗歌,完成第1-3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
A.《龟虽寿》(曹操)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C.《竹里馆》(王维)
D.《月下独酌》(李白)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3.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3年德州卷)
分析:这首诗歌阅读的第三题第一问涉及到表现技巧的考查。有些考生对诗歌的表现技巧有哪些并不清晰,不知道诗歌有哪几种抒情方式,于是想当然地写上了设问的抒情方式而造成失分。答案应为借景抒情的方式。
教学重点:①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②通过诵读诗句,体会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①播放歌曲《水调歌头》,并同时出示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由现代作家赵丽宏先生所写的散文《望月》,我们和他一起去望月,好吗?②齐读课题。③指导读课题。(要读得轻一些,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月亮的不同读法,读得洪亮感受明亮,读得舒缓感受朦胧。)【设计意图】开始上课时,通过美丽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月亮的美好情感,为学习课文打下情感基础。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读了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人?看?做?)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思考:谁在望月?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做了什么?①出示生字词,检查学习情况:闪烁、船舱、沐浴、瞳仁、比喻、云絮、封锁、呵欠、外甥。②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文描写了作者与小外甥在江轮的甲板一起望月时看见的景色,产生的联想和进行的对诗比赛。)
三、欣赏月下景色,感受美景
课文的内容我们理清楚了,下面我们和作者一道,去江轮的甲板上欣赏那迷人的美景。请同学们用心听,你从中仿佛看到什么,有怎样的感受,都记在脑海里。
1.教师配乐范读第二段,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月夜景色。
2.学生初读第二段,感受月色的美丽,思考:月光的美是怎样的美?①你认为用哪些词能说出这时江上景色的特点?(柔和、安详、宁静、静谧);②你还能用哪些学过的词语形容月光下的景色?(月光似水静影沉璧);③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今晚这江上的月色,你会用上哪一个词?
3.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月色的美?①月色宁静美。(出示)“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②月色灵动美。(出示)“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③月色朦胧美。A.“隐隐约约”说明两岸的黑色剪影看不清楚,有一种朦胧美。B.指导朗读这句话,突出“隐隐约约、伸展、起伏”几个词语,感受朦胧美。C.理解“镀”字。将“镀”换成“染”比较,体会用“镀”更显得有光泽。D.朗读这两句话,体会江两岸景色的美。
4.学生配乐朗读第二段,交流朗读心得。
5.齐读第二段,把对月夜景色的感受融入其中。
6.如此美丽的月色,这样的夜深人静,你能从其他地方找一个词形容这时的环境和我们的心情吗?(强调环境和心情)①学生回答时适时解释“清幽旷远”。(联系图画,幽静、宽阔、辽远)②适时解释“沉醉”。你有过沉醉的感觉吗,什么情况下你会沉醉?(指导用“沉醉”说话)
7.读3-5自然段,思考:①哪些地方写出了我和小外甥沉醉在优美的月色中?②我们为什么会沉醉?(多媒体出示“月光,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的形式,强化了朗读训练,并在朗读过程中进行配乐,创设了月下江景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了月色的静谧美好,激发了朗读热情。
四、吟诵月之诗句,体会诗情
皓月当空,古往今来那些文人墨客们如果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他们有的会吟诗作画,有的会饮酒助兴,甚至有的会轻歌曼舞,那文中的小外甥想到什么呢?那我们也来试一试,好不好?
1.投影出示小外甥和作者背诵的古诗。
2.分角色朗读。①男女声分角色读。②教师和全班学生分角色读。(师读舅舅)
3.看到后面有什么号?表示什么?那哪位聪明的小外甥接下去?(学生对诗)
4.月光下,我们尽情地对着诗。此时此刻,(课件出示)“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看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学生齐读)
5.写月亮的诗句非常多,老师也搜集了一组关于月亮的诗句。大家一起读(同时多媒体出示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6.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在诗人眼里,却有着不同的情思,有时月亮天真、童趣,有时孤独、惆怅,有时化作一片美丽的乡愁,有时发出诗人郁郁不得志的声声叹息,自读诗句,从诗句中,你能找到怎样的月亮。
7.写月亮的诗真是又多又美,不过也有许多描写月亮的歌曲也很美哟,你们谁知道,唱一下:①指名唱写描写月亮的歌曲。②描写月亮的歌曲非常多,同学们请听。播放歌曲片断:《明月几时有》、《静夜思》、《月亮之上(凤凰传奇)》
8.这些美妙的诗,这些美妙的月光,此时此刻已经融入了我们的心里。请读:“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总结:这些优美的诗句,不仅使旅途之夜变得其乐无穷,而且使文章丰富多彩,今后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诗句、格言,可以使文章更有魅力、有品位。
【设计意图】为使学生体会到诗与月的交融,本环节紧紧抓住了“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看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这句点睛之笔。第一次在学生对诗后,第二次在体会作者的感情和听完歌曲后,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诗中月,月中诗。
五、观察月亮图片,启发想象
过渡:当我还沉醉于诗的意境和月的清辉之时,聪明的小外甥却已经在想月亮像什么呢?
1.观察一组月亮的图片,展开想象,把你心中的月亮写下来,下节课与小外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针对学生习作语言平淡乏味的问题,我校提出了“凡写必引”的要求,即只要提笔写作文,脑海中就要有引用诗词名句的意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作文时若想引用古诗佳句,即使不能信手拈来,也定能妙笔随现。原本以为这点要求小菜一碟,因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校学生每学期都要背诵大量的诗词曲赋、文联句经。然而,事实不容乐观,学生所背的经典诗词在习作中却难以寻觅。是什么让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呢?学生答曰:“不知怎么用。”那么如何让学生知道怎么用?
一、示范当头,做好表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李镇西老师说过:“语文教师应是语文的化身,举手投足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气息。语文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不是作家,但要有作家的情怀,用诗人的气质、作家的情怀感染学生,以能力培养能力,用思想培养思想。”
平时的教育教学用语,经过我的字斟句酌,诗词佳句便闪亮登场。课堂提问时,看到第一个举手的学生,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就脱口而出了;当学生纷纷举手时,用“春色满园关不住”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了,我用“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来劝解;讲评试卷时,对马虎的学生,我送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评论。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就这样,在教师带头的即景表达中,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了巧引妙用的生成过程。渐渐地,学生摸到了过河的石头,自然也就知道了所积累的诗词佳句该怎样在习作中运用了。
二、尝试紧随,牛刀小试
目睹了教师对诗词佳句的娴熟嫁接,学生跃跃欲试。教师要审时度势,抓住时机,铺路搭桥,让学生积极尝试,小试牛刀,进而大显身手。
1.模拟情境,巧填诗句
教师利用固定的时间用大屏幕出示教师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尝试应用。
如汶川地震让孩子们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如果我们要鼓励灾区的孩子学会坚强,我们应该用什么词语来鼓励最好?
2.实地观察,活用诗句
课外活动时,教师带学生到操场上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
例如,春天,听到树林里传出鸟儿婉转的鸣叫声,教师启发学生吟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夏天,欣赏着满池的荷花,学生脱口而出的是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白草红叶黄花”则是学生观察了秋天的校园后联想到的词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学生看到操场上落满积雪的松树依然挺立时的感慨。
经过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豁然开朗,原来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诗意,从而克服了不会用、不敢用的心理。当然,我们倒不是要求学生说话像古人,文绉绉的,只是提醒学生,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不妨用上一两句名句,让语言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
三、激励压轴,多方发表
对小学生而言,要想保持长久的兴趣,激励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养成“凡写必引”的习惯也是如此。因此,我与家长共同努力,双管齐下,搭建发表的平台,给学生以信心,使他们保持“凡写必引”的高度热情,真正达到提升语言能力的目的。
1.将精彩语言发表在校信通上
利用校信通平台,开辟“用典故事”栏目,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时若用上了经典的诗词佳句,家长要记录下来,上传到“用典故事”栏目。周五,我进行评选,把用得形象贴切的句子筛选出来,每周评选出15名优秀学生,然后用大屏幕出示“明星榜”,全班学生一起喊出他们的名字,再展示句子的精彩之处,大家欣赏。看似拙劣的手段,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用经典的积极性,学生争上“明星榜”的风气悄然形成。
以下是于泽冰的妈妈写的:“星期天,全家人要去挑选房子,奶奶说要楼层低的,爸爸说要朝阳的。该于泽冰发表意见时,他说要找一些有素质的人作为楼上、楼下和对门的邻居,因为‘不见古人卜居者,千金只为买乡邻’。孩子的见解有一定的道理。”
2.将精彩语言发表在课堂上
在学生写作文时,我通常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多用古诗,用上恰当诗句的,我就奖励。奖励的方式很简单:每天改15本学生的习作,在习作中看到好句子,便用红笔批注下来,然后在课前朗诵。听到自己的某句话在班级响起,那效果是任何教法都无法比拟的。没被念到作文的学生,心里痒痒的,期盼着下节课的到来。
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学生的习作以各种形式发表,这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凡。
一、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多个意象组合起来的画。德国文艺评论家莱新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诗中有时间的悠长,空间的辽阔;有静景的描绘,动态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流动。
诗歌语言极具形象性,例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十个文字就构成了一幅图画。这幅图画很简单,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表现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可见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就有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是一个多么静寂的境界。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可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构成一幅十分悲壮的边塞风景画。
二、诗歌语言的跳跃性
闻一多说:“诗的长处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出无穷花样,装下无限的内容。”[2]这种弹性就体现为语言的跳跃性。这种弹性的获得来自:一是虚词的省略,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有这样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十个字都是单音词,而且都是名词,无法分出哪个是主谓宾,哪个是定状补。十个意象并列,却能构成一个完美的意境,使读者在想象中充实言外之意,贴近自然境界。诗的魅力就在于这种真切的境界和朦胧的意味。二是诗句的跳跃,法国现代大诗人梵乐希曾“把散文比作走路”,“把诗歌比作跳舞”,形象说明了诗歌跳跃而变化多姿的语言特点。试看“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都是时空大跳跃,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白”。三是语序的颠倒。因语序颠倒而诗歌意境更美的实例很多,诸如“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陈子昂《春日登九华观》),“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宫中行乐词六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这些诗句以打破语法规范的“越规”、“违法”的“倒装法”,使诗的语言灵活变异,富于弹性。
三、诗歌色彩语言的情感性
诗歌语言的形象性不仅要表现出事物的轮廓及其动态,使形象触手可及,呼之欲出,而且要表现出物象的色彩。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3]诗歌色彩感的形成,相当大的部分是由表示色彩的形容词承担的。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来说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如的《沁园春·长沙》中写秋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用暖色写出了秋天的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热烈情怀,表现了一种崇高的美。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同样是写秋,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用清、白这一组冷色调,写出了秋的萧瑟、凄凉,抒发了落寞、惆怅、孤独的情怀。
四、诗歌语言的含蓄凝练性
诗人们总希望用最恰当、俭省的字句充分而圆满地表达出最丰富的感情。“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古诗词语言的高度凝练正是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结果。我们品味诗歌语言时要特别注意品味那些经过诗人苦心经营、反复锤炼的字、句,品出其中包含的丰富含义和不尽韵味。
为了使语言含蓄隽永、意蕴丰富,诗人们非常注意对诗句中动词、形容词的锤炼。这是因为汉语中的动词、形容词最富有表现力,一首诗意蕴的深浅主要取决于这类词用得是否恰当和准确。
动词在诗歌里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神奇作用。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诗歌语言的“凝练”特点在动词的应用上表现得较为突出。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敲”字,以声衬静更显静谧,动态演示新奇生动,使静谧中有生气。比“推”字更能点染静中有动,动静相生,增加了审美情绪。再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活画了出来,生动而又形象。动词、形容词的妙用,大大增添了诗的动人色彩,使诗歌含有了不尽的意境。只要抓住诗歌语言的这种特性反复吟唱,就能深刻领会诗家语高度凝练的特点,从而体会出诗歌中浓缩的内涵。
五、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中国上古时的诗歌、音乐、舞蹈原是三位一体的,《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有这样的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入阙。”这里所描述的场面就是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结合的综合表演。在汉代人写的《毛诗序》中,对诗、乐、舞三者做了进一步论述:“诗者,志之所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诗歌与音乐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的亲缘关系,而音乐美又是诗歌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中国古代,《诗经》、乐府诗和历代词曲都能配乐歌唱。在诗歌后来的发展中,虽然与音乐逐渐分离,但仍保留了不少音乐的某些特质,形成诗歌自身的特点,最突出的就是鲜明的节奏和铿锵调。
节奏是诗歌音乐性的主要因素,诗的节奏是指由于语言排列次序的不同而形成的有规律的抑扬顿挫。中国古体诗的节奏主要在于顿(即诗句中按律单位划分的大体均匀的段落)的安排,一般来说,四言诗是每句两顿,每顿两字节,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五言诗句三顿,每顿两字或一个字,“造化……钟……神季,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七言诗则每句四顿,每顿两字或一个字。这样读起来便觉节奏明快,跌宕有致,其中顿的字数的划分,固然与字义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音调的和谐,近体诗(格律诗及词曲的节奏要求更严格,除了顿和字数的限制以外,还要合乎一定的平仄格律,即按每个字的音调的高低升降,分成平声字和仄声字,在诗句中按一定的格式交替使用,并和顿的安排恰好结合。这种平仄的要求不仅加强了诗句内部的抑扬和声调的变换,而且加强了诗句间的对照,从而增强了诗歌的旋律感,使全诗产生了悦耳的节奏感和极好的音乐效果。
诗歌音乐性的另一个表现是押韵,押韵就是在诗句的末尾使用韵母相同或相似的词,形成声音的重复回环,韵脚的重复也可以形成节奏。
总之,只有抓住了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才能品味出诗歌的美,从诗歌中得到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高尔基文学论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描写腊梅的诗句有: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____王安石《梅花 / 梅》
5、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6、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____陆凯《赠范晔诗》
7、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____卢仝《有所思》
8、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____王冕《白梅》
9、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
10、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1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12、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____杜耒《寒夜》
13、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____张谓《早梅》
14、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____《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15、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____曹组《蓦山溪·梅》
16、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____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7、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____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18、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____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19、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____唐寅《把酒对月歌》
20、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____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21、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____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22、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____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23、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24、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____陆游《落梅》
形容蜡梅的诗句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宋代:王安石《梅花》
白话文释义: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2,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墨梅》
白话文释义: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3,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出自宋代:李清照《清平乐》
白话文释义: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4,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出自唐代:张谓《早梅》
白话文释义: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5,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出自唐代:崔道融《梅花》
白话文释义: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北风如果能够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独立,潇洒的北风啊,请你放慢脚步,精心的呵护她吧!你忍心在如此严寒之中再摧残她吗?
描写 梅花的 古诗
1、《江梅》
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2、《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3、《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4、《梅花》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5、《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6、《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7、《小梅花》
贺铸
思前别。记时节。美人颜色如花发。
美人归。天一涯。娟娟姮娥,三五满还亏。
翠眉蝉鬓生离诀。遥望青楼心欲绝。
梦中寻。卧巫云。觉来珠泪,滴向湘水深。
愁无已。奏绿绮。历历高山与流水。
妙通神。绝知音。不知暮雨朝云、何山岑。
相思无计堪相比。珠箔雕阑几千里。
漏将分。月窗明。一夜梅花忽开、疑是君。
8、《梅花》
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着衣单。
9、《咏红梅花得“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10、《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11、《咏早梅》
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12、《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3、《蜡梅香》
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
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
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
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
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
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
一.多情朗读 品味诗韵
古代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一首古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古诗有着浓厚的诗情画意,学习古诗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古代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培养出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欣赏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用朗朗上口的诗句和幽雅动听的音乐让学生陶醉于诗的意境中,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诗的海洋。如《将进酒》第一句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容黄河之水,气势磅礴,因此读此诗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天上来”是诗人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要读出诗人的自信与豪气。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读的技巧的基础上,再跟着录音读,学生很快就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也读出诗的韵味,同时还受到了语言美的熏陶。再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首送别诗,诗人与朋友的离情别绪,完全融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教学中如果选用播放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悠扬的旋律会拨动学生的心弦,一遍一遍的诵读,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深情古老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欢饮、话别后,一直翘首凝望,伫立江边,久久不忍离去的情景。
二.感悟形象 启迪人生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我国著名的美术家朱光潜也说过:“如果一件事物叫你觉得美,它一定能在你的眼中出现一种具体的境界,或是一幅新鲜的图画。”这就是说美是通过具体可感、生动鲜明的形象表现出来的。古诗塑造了许多光辉的形象,这些形象是高尚的、进步的,是与和谐与优美相联系的,能使人崇敬,让人向往。如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文天祥,他为了阻止元兵南下,高举义旗,奋力抵抗,虽接连失败,但毫不气馁。被俘后,他在燕京关押三年,始终浩气长存,不肯屈膝。他留给人间的光照千古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宁死不屈的可贵气节和高尚人格。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形象因素,通过多媒体把作品所刻画的形象呈献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形象的品质,从这些形象中得到人生的启迪,陶冶美好的情操。
三.诗情画意 陶冶情趣
1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鲁迅《社戏》)
一群小朋友架着白篷的航船去赵庄看戏。作者用一个“飞”字描写船行的快速,突出大家想看到社戏的心情之急切。
2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诗句中的“飞”夸张描写木兰身跨战马,穿过一道道关口,越过一座座高山,塑造了一个行军迅速、英姿飒爽、所向无敌的巾帼英雄形象。
3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作者借用诗句中的“飞虹”一词比喻拱桥,这个“飞”字描写拱桥的雄姿,突出拱桥的气势美。
4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梅岭三章》)
诗句中的一个“飞”字写出了捷报频传的速度之快。
5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鲁迅《故乡》)
“飞”这个动词写宏儿从屋里跑出来的速度之快,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表现了他活泼的性格。
6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一个“飞”字描写出庐山瀑布流速迅疾的气势、奔流而出的态势、凌空而泻的威势。
7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高尔基《海燕》)
一个“飞”字写海燕迎接战斗,表现了海燕敏捷、矫健的雄姿。
8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八月飞雪,塞北的天气真是奇特。“飞”这个动词勾画出雪花飘舞的形象,写出了“万里雪飘”的动态美。
9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朱长超《月亮上的足迹》)
这里所说的“船”,不是一般的船,而是一种特制的航天船,它能在太空中快速飞行。这个“飞”字集中体现了科学家的聪明才智,是他们的智慧结晶。
10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是山名,一山是飞来的吗?一个“飞”字写这座山得名的原因,是古代人们的想象。给这座山蒙上了一层神奇色彩。
11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石。
(袁宏道《满井游记》)
燕地的二月,时常刮冷风。冷风刮起来,沙子飞扬,石子滚动。动词“飞”描写风力极大,写出燕地二月的天气特征。
12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